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10-02 09:07:37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1

闸北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教师培训,由闸北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组织,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帮助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初步的认识,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学会最基本的操作。通过培训,教师对这一新型的信息技术从不熟悉到熟悉,对新技术的感知从排斥到了解、接受,从心理上消除对技术的畏难情绪,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后续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知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系统组成、连接方法和校准方法;认识白板工作界面和工具箱,知道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特点;学会电子感应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习工具箱中常用基本工具的使用(书写、批注、擦除等);学会常用数学工具的使用(标尺、量角器、圆规、骰子旋转器、计算器等);学会特效工具的使用(幕布、聚光灯、放大镜、照相机快照等);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导入一个PPT课件,学会各类教学资源对象(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的添加与编辑。

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后,教师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白板工具和特殊功能,结合自身学科制作一个简单的互动教学课件并运用于教学中。该阶段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一个层次,即传统的PPT课件与白板工具的有效结合。

第二阶段:进阶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帮助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深入的认识,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拓展应用及高级互动技巧。通过培训,教师在教学中能积极尝试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些互动工具,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中资源库的调用,体验并感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互动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学习工具箱的个性化设置及动态翻页效果设置,理解层的概念并学会相关工具使用(遮罩、拖动副本、显示隐藏功能等),学会高级互动技巧的使用(文件页面链接、容器、限制器、前置后置、神奇墨水工具等)。

第二阶段的教师培训,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所学习的互动技术,结合自身学科制作一个高级互动功能的教学课件。该阶段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二个层次,即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功能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体现互动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第三阶段:高级培训

这一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实现从技术走向教学,打造高效的互动课堂,体现有效教学的本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互动教学资源库的扩展与个性化设置,学会下载并导入资源包,观摩学科教学课件案例,学习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的教师培训,要求教师根据掌握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帮助教师解决好如何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备课的问题,尤其是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进行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活动,这也是当前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对教师而言,这一阶段也是要求最高、最难突破的。该阶段属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第三个层次,即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阶段,尤其体现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需要说明的是,培训内容的三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师培训中,闸北区始终贯彻执行“一切为了应用”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培训策略,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为使整个教师培训工作面向全体,使区域更多教师参与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和应用中,闸北区加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落实一系列培训举措,拓宽培训渠道,与培训内容三个阶段同步实施、相互适应。具体做法是:采取“点带片片至面面向群”的三阶段培训模式,由点至面,由面向群,形成区域辐射,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大力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课堂的实践研究。

点带片,互助互学――尝试技术的教学应用

第一阶段,由区域各中小学校落实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负责人,学校成立校际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研究小组(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小组)。小组成员一般都是由学校挑选出的1~2名各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这些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负责人在培训学习后回到单位,对校际交互式电子白板项目小组成员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小组成员在学科中大胆尝试新技术的使用,团队成员在互助互学中交流技术的使用经验,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体会。由此,区域的培训工作由点带片,带动了一批骨干教师的成长。

片至面,研磨交流――找寻技术与学科的结合点

第二阶段,小组骨干在学习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后,再面向全体学科教师推广,形成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各校教师以课例为载体,在学技术中用技术,学习新技术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领悟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优势。随后,学校在校内组织部分教师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实践课,并拍摄成录像,供教师们互相学习与交流。教师边研磨课例,边交流技术的有效应用,找寻技术与学科的最佳结合点,反思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巧妙应用。至此,区域的培训工作形成由片至面的新局面,不断延伸,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区域各校中的应用。此外,部分学校还开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整个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面向群,观摩展示――探索常态教学中的互动课堂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2

一、培训目标

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工作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专业技能过硬、管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管理队伍,促进我市电子政务工作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

以县(市、区)、市级部门为基本培训单位,分类、分层、分批对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电子政务知识培训,加强对各类维护人员的换岗培训。

1.专业培训。主要针对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内容为计算机技术知识与操作培训,信息化、电子政务技术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具体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库、中间件、服务器、存储等相关内容。

2.业务培训。主要针对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政府门户网站编辑和OA系统管理员等。业务培训主要以协同OA、政务外网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它相关应掌握的知识为主。

3.普及培训。主要针对机关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分管电子政务工作的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进行电子政务知识普及培训,有利于提高对电子政务工作重视性的认识,提升全市机关信息化整体水平。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相关电子政务政策、法规的解读,提高电子政务基础知识水平;(2)计算机普及型知识培训,包括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日常计算机的安全防范等;(3)对政府门户网站、协同OA等业务系统进行普及推广的操作培训。

三、培训形式与师资

采用自学、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其中专题讲座主要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企业资深工程师等,解读电子政务政策法规,介绍国内外电子政务前沿、电子政务新技术、新产品,同时穿插就某个应用系统专门开展的讲座;集中培训主要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资深工程师对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实际操作和应用操作能力培训,市信息中心有关普及计算机应用、推广应用系统的专题培训和业务培训等。

四、培训教材

由外聘老师和邀请的技术人员自带,关于证书的培训由市信息中心帮助购买相关书籍,市信息中心自行组织的培训,由市信息中心自拟教材。

五、培训措施

1.组织管理。电子政务培训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和协调,市信息中心承担具体工作,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内容,选定、编撰教材和辅导读物,开展培训工作。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3

    一、电子政务培训的机构建设应予重视

    由于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涉及多学科的新事物,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单位,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还没有专门的电子政务研究培训机构,而是把电子政务培训任务挂靠在现有部门,如管理教研部、计算机教研部等。由于机构的缺位或不到位,不能有专门人员研究、策划电子政务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使电子政务培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由于现有教研部门工作职责、职权范围所限,教学人员与当地政府信息化部门缺乏紧密联系和直接往来,教学单位对于当地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前沿性政策及技术问题等缺乏有效、及时的了解沟通,信息不灵。因此,各省、市级电子政务教学培训主管单位组建相应的专门机构,根据当地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及技术前沿课题,适当参与相关的科研及建设实施实践,对于提高培训质量、效益以及有效组织各级扩散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对电子政务培训工作给予了重视,各地大都完善、建立了电子政务培训硬件设施,如设备完善的计算机房和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室等,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地电子政务教学主管单位应加强和完善培训单位的机构建设,从机构设置上为电子政务培训提供保障,以便有专门培训机构承担各省、市级电子政务培训的具体实施工作,如了解并根据当地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技术条件进行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扩散培训的指导;参与科研和技术攻关,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协调培训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关系等。

    二、首先要加紧电子政务师资培训

    电子政务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政务培训的广度和深度。由于电子政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电子政务培训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多学科综合知识以及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相关政策、技术,但是目前现有师资队伍尚不足以胜任电子政务培训教学需要。一方面教师现有的专业知识单一,很难将电子政务的理论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加以概括和领悟;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电子政务实践经验,对相关政策把握不足,对建设的宏观规划和具体步骤了解不够,在教学和技术上均无经验可言。依现有师资进行电子政务培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实效性。要使教师尽快掌握电子政务学科理论以及培训必备知识,有效推进电子政务培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家权威性培训大多针对较高层次和级别的领导干部,尚未扩展到师资培训。而对于地方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来说,则主要依靠地方培训教师进行。因此各地必须抓紧电子政务师资培训,并将培训与资格确认统一协调起来,参与电子政务扩散培训的教师应当首先取得电子政务培训教师资格,师资资格培训是各地电子政务培训的当务之急。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4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专兼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23-01

1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队伍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还未完全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技能型人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知识老化,接受新知识能力不足,缺乏双师型电子专业教师,难以满足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和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资格培训力量比较分散,培训社会化程度低,很多学校一直没有找到妥善的解决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和方式等问题,学校对外培训比较分散,为社会培训规模都较小,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计划,相应的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电工电子专业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数量、素质、结构等都不适应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水平低,没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梯队,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并能够承担“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家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2 电工电子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培养技能目标

电工电子专业应建立起以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为首、以较高水平“双师型”骨干教师为骨干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在这个梯队里,有的教师具有高级教师职务,这些教师既能讲授电工电子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培养技能目标:(1)以结构工艺和生产工艺为主熟练的装配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2)以电子焊接技术为主熟练的电子焊接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3)以元器件识别和检测为主品质检测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4)以电路原理为主调试和维修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5)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熟练的PLC和低压电器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

3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1 从企业引进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要积极从电子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充实教师队伍,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3.2 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

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聘请企业专家和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作为培训教师,把在职专业教师培训成“双师型”教师。

3.2.1 培训形式

(1)随堂培训。教师随同学生一起上实训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法,每堂课中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动手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使教师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

(2)集中教学实训。对于一些较大的实训项目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包括认识实训、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单片机综合实训、PLC综合实训、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小家用实训等都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进行。每学期安排2~3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1~2周时间,教师停课进行整周的实训操作。实训项目的设置尽可能模仿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考核评价模式,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对教师技能和行为规范同时加以培养。

(3)顶岗实习。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体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在企业实习中,要对教师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教师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教师培训成绩册。

3.2.2 培训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准确定位培养技能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模拟教学,提高教师实训技能。

(2)结构优化原则。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构建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三融合”课程体系,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考核评价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相融合。以“三融合”为原则建立服务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课程,以培养教师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建设以职业工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按时参加培训并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拓展自身的职业水平。

(3)强化实践原则。将专业技能比武引入培训课堂,通过讲任务、讲要求,制定“专业技能大比武细则”,形成课程标准。按任务引领方式,指导课堂教学,按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制订比武标准。以赛带学、以赛带培、以赛带训,使教师养成注重技能实践的学习习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考核评价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相融合,通过培训强化职业操作技能,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注重创新原则。强化学术性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任务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用模拟企业生产实践的教学环境吸引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岗位和工作任务整合专业技能点,实现岗位与课程的对接,使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接轨并实现网上教学与学习。

(5)坚持校企合作原则。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对于电工电子专业教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实验实训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使他们也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

4 结论

职业院校通过积极从社会上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任教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出专业“双师型”教师,为电子企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满足我国电子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5

论文摘 要:以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为案例,从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与体会。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外在因素做了概要,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基地不是一朝两夕的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是中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为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往往在实训模块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础实训(验证性)、提高型实训(综合性实训、应用性实训)和创新型实训等三种类型的实训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校实训基地承担近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训+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C技术”实训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创新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实训课程具体主要是这样安排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创新都在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线路实训室进行;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在PLC自动化实训室完成;电力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单片机技术在单片机调试实训室配套相应的软件完成教学。由于实训课程的多变,留有机动调整的余地。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条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训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

以专业工种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实训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亦可从学部理论教师中产生兼任实训基地专业管理人员)

2 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实训开放中心,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资产管理中心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 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与实训相关人员,由中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实训中心负责管理。中心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4 基地负责人职责

a.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必须要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记录,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b.实训室应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努力提高实训技术水平。c.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d.组织各类与实训相关的活动5.其他:考虑到实训工作较为繁重,为明确各工种功能职责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

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我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浙江工业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我校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日东电缆衢州公司共建而成。我们主要从“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共建。

日常事物管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人力资源合理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中心主任、实训室负责人和优秀学生构成管理团队,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做法:①实训基地按学期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②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两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使用基地人员和谐构建。笔者也是借助学校的现状,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资源共享,以便交流。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期刊网

[2]何新凤、曾柳娟、韦永森、黄平、王艳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6

【关键词】产业升级换代;“教、学、做一体 ,产、训、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电子类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依托西咸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电子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服务于电子行业、企业,为社会培养从事电子电力产品设计制造、电子产品测量、可编程逻辑控制、表面贴装等技术人才。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建设,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依据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重点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特色,构建“教、学、做一体,产、训、工融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成立由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校内外知名教授、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教学改革,针对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岗位群的不同技能需求,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重点培养电子产业、行业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职业岗位能力修订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等五融合,为学生搭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3个平台。

1.教学安排上保证“教、学、做一体 ,产、训、工融合”

按照电子企业岗位群的技能需要,改革该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按“2.5+0.5”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2.5”即为前四个学期,学生以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为主,主要完成公共课及专业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第五学期完成专业拓展技能课的教学任务。“0.5”即第六学期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将岗位、实训分成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PCB板设计、电子控制线路初级设计等方向,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途径实现岗前职业能力训练。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等途径实现岗前职业能力训练。在教学安排上保证了“教、学、做一体,产、训、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2.项目导向,落实“教、学、做”一体

依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形成了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加强技能训练。以实践性课题作为项目教学内容,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以项目实训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并由企业和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评价学生实践技能。

3.“教、赛、证” 结合,促进“教、学、做”一体

积极引入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认证种类(无线电装接工,运维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以认证考核标准完善课程标准,促进职业技能提高;积极参与省级和部级电子技能大赛(电工电子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同时在电视技术、家电维修技术、低压电气设备维修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引入竞赛机制,并把竞赛的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环节,通过竞赛项目快速提升学生应用技能,以竞赛促教学改革和考核机制的转型。

4.建立进阶式技能教学体系,实施“理实一体”教学

建立进阶式理实一体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专业基础技能,即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以及电子产品的组装;第二层次:专业技能,即电子产品的组装、调试、检测、电子生产智能化设备维护、维修以及工艺文件制定;第三层次:拓展技能,即初步电路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等。有序的组织学生按照进阶式理实一体教学体系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训练

5.工学结合的实景教学,实践“产、训、工融合”

在学校校企共建电子装配生产线,引进企业产品,进行实景性生产,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制作工艺文件、按企业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先后与“西安森舍电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合作,在“电子生产装配线”对外加工生产“电子检波器”、“卫星电视高频头”、“自动缝纫机控制电路板”、“ LED照明灯”等产品。引企入校,在学校实训室建立LED大屏幕显示生产车间,学生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生产制造LED显示屏20余套。在校内实训基地,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学生按企业项目进行实景教学。在满足教学实习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有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保障,天津力神、广东美的、宁波奇美、等知名企业纷纷前来洽谈合作,由企业提供奖助学金、实训设备乃至学费的“力神班”、“奇美班”应运而生。这种合作模式受到了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欢迎和肯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通过上述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实现就业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生产学习、实训环境,改革了教学方法,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通过改革,突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职业性特点,构建了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拓展技能实训课程构成的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凸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改革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形成了“教、学、做一体,产、训、工融合”电子类专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佩禹,张新芝,李亚平.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34.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7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因此,研究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管理与考核,对构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

教学体系的要求与设计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比例至少应为1∶1,并且应有不少于30周的实践教学,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因此,在设计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以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的原则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一套模块化、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应包括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要求,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设计中,可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技能训练四大模块,根据每个模块的要求确定具体的实训课程,并制定出相应的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基本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共同能力。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两大类,一是整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金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子基本技能训练等;二是与专业基础课程同步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内容包括电工技术基本技能训练、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基本技能实践教学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熟悉常用的电工材料和电工工具,正确使用电工测量仪表,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电工实践,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并具备查阅元器件手册的能力,能进行一些基础电子技术实践,还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制作的基本要点,并具备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如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等,为以后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专业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能力。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之外,还应具有电子产品辅助开发能力、电子产品单元设计能力、电子产品使用与维护能力等,要掌握电子电路的构建、性能分析与故障排除技能,能分析与设计各种实用模拟、数字电路,较熟练地应用protel软件绘制电原理图和印刷板图,并了解印刷板制作过程及一般工艺要求,了解电子产品的工艺管理与技术,掌握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和开发过程并能编制具有良好设计风格的实用程序。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包括两大类,一是整周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内容包括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训练、针对职业标准的考工训练、功放音箱的设计与制作等;二是与专业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内容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技能训练、单片机应用技能训练、C语言程序设计技能训练、新型嵌入式系统应用技能训练、DSP技术应用技能训练等一系列实践课程。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模块的训练,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综合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综合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通常是指学生毕业后在职业岗位上从事工作直接需要的能力与技能,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综合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综合技能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部分。通过综合技能模块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消化、吸收与改进新产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创新的基本原则,将创新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能力训练的目的不在于理论创新,而在于技术、工艺流程的应用创新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创新,因此,在进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设计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体可采用如下方法:

1.开设创新制作课程,改革技术应用性课程。创新制作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一个具有新意的制作课题,利用学校实验室、企业或其他途径所提供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制作过程,最终提供规范的开题报告、设计报告与制作实物。课程教学可采用讨论、交流、讲座等较为自由、灵活的形式。课题结束时,可按专业组织结题答辩会,一般由2~3位教师参加,或邀请企业的专家参加。在结题答辩会上,每位学生应对自己的设计制作过程进行阐述,并演示制作样品,回答专家提问,由教师根据答辩情况给出每位学生的成绩。

2.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建立第二课堂。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可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成立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如电子服务社、电子技术应用中心等组织,并由学校提供一定的训练场地和常规仪器仪表。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可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定期进行指导,举办讲座,并鼓励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节”,举办“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创新氛围,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各种竞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的宗旨是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过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可组织教师对报名参加大赛的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辅导,确定参赛方案,并对获奖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参与这些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科技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与管理

为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配备必要的相关课程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室,并且要求专业教师参与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依据职业性、技术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在采用的设备、训练的内容等方面应尽量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鼓励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相关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还应有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以参观为主的一般认知性实习,也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托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贴近生产与管理实际的毕业设计或创新研究的课题,或安排学生参加生产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也可使学生受到专业以外的熏陶,接受企业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效率,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管理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例如,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除应要求具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大纲外,还应要求有相应的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书。在实践教学大纲中,应明确教学环节的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训教材应包括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报告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在已有的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实训(验)室工作规程》、《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践守则》、《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等,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是教学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影响着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一般沿用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考核的重点应放在核心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方面,既要考出实际操作能力,又要考核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考核的形式应随着考试内容的改变而变化,可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与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例如,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电视技术》的实践教学考核中,主要应以综合操作技能考核为主,辅以问答口试。可将考核内容分为四部分进行:一是电子元器件识别与质量鉴别,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鉴别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5%;二是仪器仪表使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规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0%;三是电视机常见故障的检修,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视机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5%;四是故障分析与检修报告,主要考查学生对电视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及检修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30%。上述四项考核内容要求学生在两小时内独立完成。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做好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克服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勇.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49-50.

[2]王丽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教科版),2004,(6):37-38.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8

【关键词】校企联办 烙铁手培养 实训基地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实施人才强桂战略,按照规划,在广西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等14个千亿元产业中,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业专门人才75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人。目前电力、机电类需求的技术人才缺口17.98万人,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类人才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市场。

在职业教育领域,随着对电子技术专业化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对电子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技术应用日益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子制作过程中,焊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焊接的质量对电子产品质量关系很大。所以,学习电子技术,必须学好焊接。培养合格的“烙铁手”,是决定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否培养了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关键。

一、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企业对“烙铁手”的职位描述为:

岗位职责:负责公司产品的可靠性、兼容性测试;协助rd工程师对新产品调试、进行性能试验等工作;完成相关测试文档的填写数据的记录工作;对相关部门提供测试帮助,及时提出测试结果和问题;对电源测试和烙铁焊接技术熟练掌握。

任职资格:中专以上学历;电子或计算机类专业;一年以上测试工作经验;熟悉产品结构性能;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有一定的组装维修经验;计算机操作熟练。

从企业对“烙铁手”的职位描述可知,“烙铁手”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全面,企业对“烙铁手”要求是很高的,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开展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是必要的。

二、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一)我校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1、电子专业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

本专业现有仪器设备415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38台套;拥有电工电子实训台25台,可编程实训设备15台;传感器实训设备10台;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23台;实训设备总价值465万元。拥有金工实训室、液压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学校有四个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级示范性专业,其中电子专业部就包含有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两个,占50%的比例。

2、优质的教学团队

专业部现有教师28名,本科以上学历27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6.42%(其中研究生5名);高级职称教师10名,占专任教师比例35.71%。中级职称教师12名;高级技师7名,技师16名,高级工3名;“双师型”教师20名,占专业教师比例7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名,聘请的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3名。

(二)学校具有校企合作较为成熟的经验

2005年以来,学校已先后与深圳富士康集团、鸿准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模式,对“订单办学”学生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及技能培训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与做法。其中,电子专业部在长期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很多积累:(1)富士康鸿准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把“企业搬进学校”,创建了企业模拟实训室,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的实训项目和实训指导书;(2)长期聘请企业资深人士到我校教学指导,从而保证了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3)长期与企业合作,积累了一定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4)目前有2个“订单培养”纬创冠名班;1个纬创一体化生产实训室;1个省级校外示范实训基地:“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综上所述,我校通过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是可行的。

三、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通过我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强化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完善我校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从而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具体思路

1、通过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使专业教师认识了“烙铁手”在电子行业的技术含量以及重要性;借助企业的技术优势培训教师,以及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重新设计工学一体的专业课程。

2、基于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按工作岗位的流程和职责,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的水平。

四、学校与企业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主要内容

(一)、探索实践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1、完善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结合《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资产管理制度》、《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投资收益分配办法》等规章制度,与纬创资通华南厂区共同协商,签署《纬创资通华南厂区校企合作(烙铁手)协议书》,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2、完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

探索以学校为主导、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二)、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并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1、开办“烙铁手专修班”

按照企业要求开办“烙铁手专修班”。凡是选入“烙铁手专修班”的学员必须同步修读纬创班基础课程,并且通过相关课程的考核,成绩考核及格,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

(1)企业方的职责和义务

1)提供“烙铁手专修班”学员的选拔标准,并协同校方共同进行人员选拔和组班。

2)提供“烙铁手专修班”的实训课程方案,并根据课程需要投入必要的实训设备。

3)提供授课讲师的选拔、培训及认证,提供参训教师选拔标准、课程,派资深技术人员担任授课讲师。

4)提供“烙铁手专修班”学员技能资格的认证,并为认证合格的学员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及薪资福利。

(2)学校方的的职责和义务

1)按照企业方的遴选标准,组建“烙铁手专修班”。

2)按企业要求选派合适的教师参加“烙铁手技能教学资格认证培训”,并指派授课讲师。

3)根据烙铁手培训场地及设施的要求,提供基础设施。

3、以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基础,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4、以实训基地为平台,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参与项目建设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五、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中等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成果:

(1)、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联办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2)、形成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形成一套我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培训班”实施方案;

(4)、与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烙铁手实训室”;

(5)、建立电子焊接技术特色专项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中心;

(6)、汇编《广西机电学校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学员培训特色教材;

(7)、《广西机电学校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学员培训论文集。

总而言之,电子技术应用日益受到广泛的应用,学习电子技术,必须学好焊接,培养合格的“烙铁手”,是决定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否培养了合格的技术人才的关键,因此,我校与纬创资通有限公司共建“烙铁手”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电烙铁手工焊接培训资料》编号SBTYZ002

2、《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二期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9

关键词:柔性教学环境;集成化管理;校企共建

电工电子专业基础实验课是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的具体案例,谈谈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体会。

实训基地模式——柔性教学环境

建立柔性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验教学任务。

具体思路在柔性教学环境下上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先讲后做,边讲边做,或项目导入——先做后讲”等多种教学方式,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本实验(验证性)、提高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以全面培养学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做法实训基地承担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验+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d技术、单片机、射频、功率电子”实验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虚拟测试技术、电子创新实验”实验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小班化教学。

具体课程(以电子组装工艺为例)(1)在组建时先进行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培养适应企业一线技术岗位(测试技术员、smt技术员、物料准备、qc、qa等)相关的工艺知识和工艺技能。(2)开发实验项目,具体确定的项目:静电防护系统的认识;穿孔元器件与表面安装元器件的识别与简易测试;手工焊接与焊点质量标准;通孔元器件的手工组装技术;表面安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与返修技术。(3)实验教材的开发,结合实验项目以自编为主,同时完成立体化电子教材建设。我们在建设中注重积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电子组装工艺》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电子组装工艺》一体化教学与实训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集成化管理体制

集成化管理体制主要思路对实训基地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院实训基地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机构承担实践教学、企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各项工作。实训基地内配备有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设施。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日常管理——集成化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最小单元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基地主任、实验室负责人和学生志愿者构成管理团队,电子工程系主任兼任实验基地主任,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学生志愿者由优秀学生担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充分节约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向全院和社会开放实训基地的各个实验室。同时承担了职业技能训练、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等任务。

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具体的做法:(1)实训基地按学年由系主任召集各专业带头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2)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3)各专业带头人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实验设备管理——导入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是对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控制,确保实践教学能正常有效地进行。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制定了《采购管理程序》、《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办法》、《设备操作说明书》、《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和相应的表单。这些文件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使用,实训基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耗材的使用,实训基地场地的安全、卫生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有力地保证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运行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我院电子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苏州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一条smt线需要几百万,有的微电子设备需投资高达几千万。实验基地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需要,只有与企业共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院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nokia苏州公司共建而成。虚拟测试技术实验室是美国ni公司联合实验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共建。

“定向班培养”模式它是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教育模式。在“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我院与德国博世汽车公司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合作。首先,我们坚持互利互惠、双向互动原则,切实从双方利益出发,寻求合作的切入点与联系双方的纽带。其次,为满足企业的培训师资要求,我们和公司签订相关协议,送我院实验基地培训教师到德国培训,让师资质量保持先进性和符合企业的要求,实现双方的长期合作。最后,为保持设备的先进性,我们与公司共建实验室,为了体现双赢,我们让德国博世汽车公司优先挑选优质的生源,组成定向班,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智力、技术和人力支持与服务,在得到公司充分认可下,换取相应的先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