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3-10-07 09:02:10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自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框架文件《21世纪议程》以来,现在全球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出台并着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制定21世纪行动纲领的国家。1994年国务院要求认真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此作为制定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1]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土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尤其如此。云南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七分之一多,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云南是多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是主要的旅游文化资源,这是云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因此,开发云南旅游文化产业,重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尊重和文化认同

“认同,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最早被译为‘同一性’或‘自我同一性’,而在社会上更广泛流传的则是‘认同’或‘自我认同’,‘身份’也是这个词。”[2]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造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之为我的民族感情。”[3]所以,文化认同,是发自内心情感的文化尊重与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间要彼此欣赏和认可,形成友好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给予虔诚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文化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文化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果,持续的方式产生持续的文化。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人类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认同民族文化生存方式,坚持民族文化个性,构建民族文化情感,强化民族文化意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避免文化弱化与文化保守,抵抗民族文化的边缘化趋势。

1. 文化认同与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情感上,需要培养一种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家园归属感,因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首要特征就是具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4]既要热爱本民族,也要热爱他民族。既要有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要有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岐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关爱少数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表现,做到尊之、学之。一是各民族首先要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要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阵地,防止文化边缘化。要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责任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二是各民族要有团结协作意识,要构建和谐包容的文化心态,建立依存互利的文化关系。三是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一切文化和自由的根本在于生存。要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问题,有了生存的自由,才有发展的可能。关注生存与发展,可以更好地构筑民族文化的情感空间。

行动上,结合现实,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解决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急人民之急,想人民所想, 这样才赢民心,得民意。在行动上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政府给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以及科学有效的决策。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处于边远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还处于经济相对滞后状态,要获得很好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主要靠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对于政府的支持来说,更重要的是各项配套的民族政策的制订、出台、实施和落实。二是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有许多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认真向少数民族学习,学习他们朴素善良勇敢的精神,学习他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学习他们生活中的各项技术和艺术等。同时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发展,研究他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研究他们的审美判断和心灵世界等。三是继承和发扬。一切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归结点在于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继承和发扬文化精神,这是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精神的、深入人心的才是永恒的。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首先需要每一个人从思想深处,从内心情感,热爱自己的民族,时时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弃其遭迫,取其精华。强化传承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其次是需要具备科学有效的方法。每种文化的传承总是依赖一定的现实基础和物质手段以及科学方法。具体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而定。

2. 民族文化认同与尊重的主要方面

在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文化情感培养与生成集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文化发展首先在于思想的认同和尊重,其境界是心灵与情感的交流和塑造。“民族认同对其成员具有精神上的内聚作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5]民族文化认同和尊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如果说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那么宗教同样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因为宗教是人类对苦难的解脱,对幸福的向往。宗教具有民族凝聚功能和民族教化功能以及审美教育功能。民族对宗教的信仰,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信念与渴望,对民族的认同与尊重。在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宗教文化现象总是处于重要地位。宗教在不断地牵制和引领着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变化。少数民族的各种宗教活动神圣而隆重,对民族宗教的认同和尊重实质是对民族生存和情感的认同。认同和尊重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能更好地走进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和文化深处。这样做,有利于探寻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源头和思想依据,所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能破坏一个民族的和精神寄托以及生活信念。

二是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与思维习惯的认同与尊重。文化是生活方式的状态和结果,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少数民族各自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是长年累月形成的相对稳固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生存思维和行为习惯,也就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认同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就是认同一个民族的存在。要很好地保持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障显民族文化魅力,就是要坚守一个民族文化的原生性、本土性和民族性。因为“人类的审美文化,从根本上讲,都是某些特定的审美思维充分展开的结果,所以说,审美思维孕育出了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审美文化内容,这些审美文化内容通过审美思维的形式而得到强化和展示。”[6]要保持这样的文化生命力,需要认同、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能轻易改变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关的社会组织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容易破坏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只注重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缺乏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思想意识。文化保护重在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其根本在于民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保护和坚守。“整个民族的习尚、情趣和审美理想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当然,它也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7]今天很多地区的民族文化就是由于生活方式的破坏,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生命力脆弱,民族文化只是在节日等特定时空的象征符号、文化包装、文化碎片和文化记忆。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常遇的矛盾与冲突

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各种因素不断呈现,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 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矛盾

目前民族文化的拥有者是文化研究机构、学者、族长、头人、祭司、长者等。而更多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的掌握和继承处于弱势和断层。很多有价值的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基本消失,这种现状和趋势是多种原因长期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不可忽视的是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总是长期处于矛盾与冲突中。

随着岁月的流世,掌握文化的这些长者们渐渐离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势必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年轻人对外交流频繁,大量吸取了他者的文化和现代文明。随着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人们观念发生变化,容易被现代文化和外来信息所洗礼。少数民族中年轻人普遍认为:一旦走出本民族,讲本民族的语言或穿本民族的服饰,他们认为“另类”, 对于民族服饰他们只是逢年过节时才穿。于是这些年轻人走出本民族自然就融入现代文明,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自豪感和自信心,几乎丢失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本民族的文化已变成抽象的特定时空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怀旧。这也是民族文化边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所谓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感,就是一种熟悉自己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自然增长的信心,即相信自己保持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这种信心是与他对别人保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相协调的。”[8]有文化的自我认同,在生活中就不觉得另类,不感到文化孤独,能建立文化自信心。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着浓厚的农牧气息,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而现代文明渗透着浓厚的工业气息和商业色彩。二者都有其优越性,既有对立也有融合。如何有效地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这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

2. 生存发展的强烈愿望与滞后的生产方式的矛盾与冲突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表现和愿望。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来说,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因为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数处于多山的边远地区。在现代文明条件下,越受到外界文化的渗透和挤压,各少数民族渴望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和愿望就越迫切。这种强烈的意识和思想与本民族滞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有些少数民族和当地政府就会急于求成,采取过极行为,大力改造本民族的文化,引进各种思想,生搬硬套外来文化,违规操作,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受商业利益躯使,买卖民族文化资源,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来源于生活,人为地破坏民族既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判断,势必倒至民族文化资源枯遏和浪费。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改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关键一点是不能轻易地改变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独特的生活方式下优化生产力才会创造独特的民族文化。

3. 民族文化特色与落后贫穷的矛盾与冲突

在某种程度上,局部的落后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联系,但彼此没有因果关系。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贫穷,主要是由于观念落后和生产力滞后。这种落后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充分发挥本民族文化资源的生产力作用。这种原因的背后根本在于对少数民族缺少文化情感、文化自信和文化精神。有了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作为本民族的精神活力,就会积极有效的探寻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路和方法。在传承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创造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所以保护和发展同步,重在民族文化情感的培育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塑造,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

在民族文化的个性中,有些文化因子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碍于生产力的提升,应该加以改造,弃伪存真,弃粗取精。把本民族最鲜明、最独特、最健康的文化基因加以培育,整合文化因素,发挥生产力作用,弘扬文化精神。所以,少数民族滞后,不是文化的滞后,而是对本民族文化保护不妥、发展不力、定位不准、特色不明、认识不清、传承不够。

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下文化生存的适应性。一种文化的存在有特定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背景,不能脱离这种文化环境。文化的现代适应性其实也是文化的生态问题。“文化适应过程,在特定意义上就是文化的特殊进化过程。文化的特殊进化是指文化在控驭能量的总能力不作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由于其生境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利用生境条件而进行的发展,目的在于使该种文化更加适应其生境。”[9]所以,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要培育和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融入当下社会,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民族个性,彰显其文化地位。一是更新文化理念,二是积极探索思路与方法,三是付出行动。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来说,民族虽然众多,但由于大分散,小聚居,交错杂居,所以对于某一种民族来看,其文化势力并不强,为了生存,常依附了其他民族,或者融于其他民族。该民族的文化元素便会慢慢消失待尽。所以,从以下方面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现代适应能力。

1.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强化民族文化元素。

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视为生活的障碍,要强化民族文化资源的优越性,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大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用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把民族文化的发展回归到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和强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在资源的开发中提炼标志性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元素,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走民族文化产业之路,加强传播媒介与文化资源的有效结合,注重媒介传播的广泛性和整合性,因为“现代传播媒介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形态。”[10]

2. 充分解决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在于生存。而生存的关键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要把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生活工具、生产力和生活需要。不但政府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本身要有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主意识,用自己的文化改造社会,创造生活,建立自己的文化平台 ,用自己的文化积极应对现代社会,形成平等互利的文化交流空间,找到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带动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和文化适应能力。

3.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实践,把文化回馈社会,回归生活。

这才是民族文化发展良好的状态。少数民族文化生命的土壤在日常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文化脱离了实际生活空间和文化土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回到日常生活中,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判断。文化应该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问题,体现文化的生命力和向心力。关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把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化。要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日常生活化,这需要勇气和耐力。比如,少数民族服饰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和重要组成部份,应该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普及于日常生活。由于现代文明的影响,今天很多少数民族服饰脱离了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只是节日的点缀和舞台的幻影。民族服饰穿戴范围缩小,使用频率降低,于是民族服饰概念化、符号化、同质化、现代化。服饰的民族特色弱化。不能让民族服饰等文化成为怀旧的符号和历史的记忆。因此,要关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使少数民族文化回归现实生活,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民族文化的传播才有时效性,发展才有广泛性。

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中强化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

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少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后继有人,世代传承。因此,要使民族文化世代繁荣,对于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拥有着和管理者来说最关键的是对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强化文化传承意识,提升传承能力。

1. 通过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的管理者或管理机构来说,要把民族文化传承提高到重要的文化战略高度。首先从政策机制上引进和培养文化传承人,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体办法有:一是在当地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典藏馆;二是建立相应的民族文化传习所;三是组织人才编纂当地历史文化典籍,抒写自然文化风光;四是塑造文化传承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五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2. 通过宗族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80-0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着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代表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展示了其社会价值作用,比如健身、娱乐、陶冶身心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对中国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习俗宗教等的传播与促进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作用也必将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而发生改变,因此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及特征

1.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其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对其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内涵界定。

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方面界定,主要是指古代民族体育,包括奴隶制与封建社会时期的体育运动项目[1]。后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也出现了不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便更加宽泛起来,世界各国都形成了本民族的体育项目。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类身心发展及其他方面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吸收外来体育形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大一统的文化氛围[3],在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民族不断融合与发展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形成的与其他国家有显著不同的体育形式。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体育出发,运用社会学独特视角,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进行剖析,并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建构。

1.2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主要包括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两方面,其中显性特征包括健身性、大众性等特点,隐性特征主要包括传统性、民族性与文化性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显性特征

(1)健身性体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锻炼身体为基本的目标,鼓励人们直接参与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一般都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是劳动形式的一种转化,因此具备健身的特点,涵盖健美、保健与体疗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对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众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特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方式、技巧的简单化倾向,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并不断传承;另外还表现为其健身性附加的恒定性,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利于最广大的群众接受并习得,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众性价值体现。

1.2.2 隐性特征

(1)传统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其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特定风俗与生活习惯,并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予以表达出来并进一步的促进其发展,将寓意深刻的内涵及文化表达方式渗透到体育项目中,使传统体育项目更加具有民俗风情,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发展。

(2)民族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性主要是指体育项目对民族特定内涵、文化与习俗的融合,比如蒙古族的摔跤,体现了一种高原生活方式,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本民族之间不断流传,象征着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并不断影响着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体育精神的不断充实。

(3)文化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文化精髓的继承,其中文化习俗主要包括民族生活习惯与,比如赛龙舟与龙图腾之间的关系;文化精髓主要包括传统的文化观念、伦理价值与哲理思想等的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动静相生”、“阴阳辨证”等观念与哲理体现在体育项目中出现了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形式,充分证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2 民族传统体育的综合价值分析

2.1 大众娱乐与强身健体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以静养生,相对于日渐形成的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环境来讲,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与娱乐方式,调整着人们的心理与情感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其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不断增强了其娱乐价值体现。另外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其最初的价值就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通过机体的运动协调,使机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活动与锻炼,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现阶段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亚群体不断出现,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文化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促进参与者身体能量的消耗与恢复的代谢过程,保证人的身体强壮。

2.2 陶冶情操与增进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陶冶情操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包括对人的感情的培养与信仰的追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多是一种健康、优雅、有内涵的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这类体育运动更多能陶冶人的心性,反映生活的情趣与价值,进而促进自身感情与心态的升华。另外透过传统体育项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体育延续的与价值观念,从而有效的维系人的信仰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团结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凝聚力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必然存在合作与竞争等环节,内部的有效合作与外部的有效竞争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团结与凝聚的内涵,反映在民族之间主要是民族内部不断凝聚交往的价值内涵,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往与情感交流,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2.3 拉动经济与传承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色,开发出新的体育项目、服务及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新的民族产业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商业表演、民族文化本体宣传产业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比如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文化旅游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将经济与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融合,促进了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对文化的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宗教的信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等方面。宗教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其表现形式还是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都体现了一种特定文化的表达,体现了民族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与文化形式所起到的作用。在许多民族内部,体育项目均是特定的宗教价值取向的表达,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民族内部文化观念的有效整合与认同。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

3.1 代表民族母体文化的价值取向

民族母体文化可以通过任何代表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形式与其母体文化及其各个文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4],在母体文化的积淀中得以发展,并受母体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例,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其本质与中国民族文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与母体文化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其他外来的文化或者体育项目形式在与民族文化与体育形式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首先与母体文化相融合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中国武术为例进行分析,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武术各门派中关于阴阳学说的印迹[5],还能体会到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意境。同样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这样的文化痕迹,比如篮球――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体现在在现代工业文化发展过程中西方诸国逐渐形成的竞争意识。

任何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都隐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音乐、戏曲、诗歌等的融合与统一,西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同样与其绘画、交响乐、歌剧等相统一[6],具有本质上的关联性。

3.2 代表民族文化品格的价值取向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本民族的母体文化中,并与母体文化共同发展,体现了一种不断的扬弃与融合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统一性与历史传承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的结合还表现出了另一种主体价值取向,这种主体性及价值取向与母体文化内涵与规范相结合,体现出了本民族的特色。这种主体性的发展一般不会偏离母体文化[7],而是在母体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丰富与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运动特色与母体文化特点的文化品格,即文化标识。以中国武术为例,武术是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同样朝鲜民族有具有自身文化品格内涵的跆拳道,大和民族有相扑、美利坚合众国有篮球[8]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与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规训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也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比如在印度、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中出现了英国的半球,在世界各国基本都存在的篮球与足球等,都体现了一种对外来文化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吸收与传承。另外,在世界民族传统体育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反对外来体育项目,保存本民族文化品格主体地位的行为,这些方式也体现出符合本民族文化品格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自选择性。因此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过程中,需要从本民族文化品格及文化内涵出发,不断扬弃,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本民族文化品格的延续。

3.3 代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通常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相关,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是特定习俗与的产物,比如端午节划龙舟,是一种节庆礼仪与祭祀活动[9]。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对一个民族的庆典、祭祀及其他娱乐活动发挥着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品格与民族性格。

回顾中国历史,透过文化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便可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代表性作用。中国从孔子到康熙大帝,从孙中山到都以自身的行动切实倡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10]。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文化品格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与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的能力与价值。比如美国的篮球,日本的相扑,中国的武术等,都是本民族能力与信心的表现,是塑造本民族文化性格的重要表达方式,代表着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价值取向和追求。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

4.1 摒除文化自卑,回归民族传统体育到主流文化领域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充满冲突与演变过程,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经济不断衰弱,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态,使国人陷入一种深度的文化自卑之中。反映在体育文化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无限崇拜,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具有独立发展的形态与健全科学的体系,因此开始用西方体育的标准来衡量民族体育,使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完全失去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与内涵。随着以奥林匹克运动为基调的西方体育世界性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得不去适应西方体育发展的要求,甚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西化,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及主体地位。

新时期要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恢复主体地位与自身的特色与特殊价值,需要从根本上摒弃民族自卑心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将西方体育运动作为借鉴对象与辅助工具,不断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回归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体地位与价值。

4.2 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的信念

民族传统体育积淀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明成果,也蕴含着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文化基因。尤其是现阶段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的发展健全自己,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不断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维护民族与国家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基础与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存在于整个社会进程中,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来讲,首先需要确定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并且坚信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民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数千年,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内涵的体育项目体系,但受地域及传承方式的影响,一些项目逐渐消失了,因此要有效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特殊的功效价值,应重视其存在的意义与作为民族原创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4.3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面临着多元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因此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融合与对话、沟通,在沟通与对话中相互理解和包容,从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意义出发,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追求与目标。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促使民族传统体育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的社会,解决好民族化与全球化、个性化与普遍化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加深对多元一体化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文化形式、文化风格等方面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民族自身特点,形成与现代化发展步调相结合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全球化发展来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与其他民族体育相互碰撞与沟通、融合,逐渐实现了自身世界性的发展,提高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4.4 以原创文化为基础,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需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11],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世界化的发展,才能有效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如果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与发展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及其他各方面的不断扶持、指导与配合,充分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依赖性。世界各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其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矛盾与冲突,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证。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内涵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本民族原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当代性的变迁,即将体育项目与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外来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不断的接触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意义与价值,进而实现其现代化的转型与变迁,体现出文化筛选的作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受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特殊性的影响,很少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因此民族原创文化在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往往决定其发展的方向,不论是参与运动的主体还是运动过程及内容,传统的文化内涵及其他不科学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讲,民族传统体育要持续进步与发展,应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去除其中封建的、不科学的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5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集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与文化性于一身的体育形式,民族传统体育对传统文化的沿袭是其区别与其他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民族凝聚的重要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在满足其作为特定体育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基本社会价值外,还包括一系列衍生价值,比如娱乐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代社会,如何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维护其文化选择模式,保持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是社会学界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界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不断出现,交流中的“势差”现象也开始流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遭到西方体育的冲击,面对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探讨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不断维护民族体育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权利,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始终遵循与历史和现实对话沟通的原则,融合西方体育的优点,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与价值选择的世界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 王广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与科学,2010,31(1):33-36.

[2] 赵发田.创意经济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契机[J].体育与科学,2011,32(3):84-87.

[3] 胡小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J].体育与科学,2006,27(2):1-3.

[4] 刘凤虎.从文化学的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5):73-75.

[5] 赵忠伟,栾桂芝.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学校体育的探析――以东北地区为个案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28(1):95-96,40.

[6] 邬凤.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谈民族传统体育的转型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1,32(4):85-88.

[7] 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33-435.

[8] 赵冬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安塞腰鼓的发展前景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183-186.

[9] 彭劲松.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33-1034,1037.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3

[论文摘要]荣辱观教育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对公民进行的一项思想道德教育,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丰富和发展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的交流和认同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要注重与少数民族自身的荣辱观念相结合,注重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民族院校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荣辱观教育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对公民进行的一项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荣辱观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尤其是在当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院校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性,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荣辱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民族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关系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的树立,是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促进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历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提高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一直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虽然一些主流的价值观念仍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等观念仍然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重要的价值标准被丢弃,甚至一些基本的荣辱观念也被混淆或颠倒,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分美丑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也同样影响到民族院校的学生,使他们在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荣辱观念上也存在着许多的迷惑和不解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为了使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他们进行荣辱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来源于人们对某种思想和行为所抱有的荣誉感和耻辱感,当这种情感一旦固定下来,成为凝固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深刻而且成熟的看法并以此来评价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时,荣誉观就形成了。[1]荣誉感和耻辱感是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具有这种道德情感的人才懂得对高尚的事情报以赞赏、崇敬,对卑污的事情予以谴责、厌恶,才能具有最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不至于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为解决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指明了具体方向,找到了着力点,找准了突破口。[2]民族院校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培育大学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耻的自觉道德意识和自觉道德评价,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促进民族大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荣辱观教育可以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坚持和发扬优良行为,抵制和制止不良行为的内在人格力量。一个人有了荣誉感和羞耻感,就有了趋向真善美、排拒假恶丑的内在力量,就能够促使自己的人格经常得到深化和提升。荣辱观教育可以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产生崇高的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完善自我的力量和心理机制,从而能够在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做到趋荣避辱,积极向上,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行。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民族大学生必然要对公与私、荣与辱、助人与损人,勤俭与浪费等范畴在道德上的是非善恶问题进行评价和行为选择,这个评价和选择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崇尚真善美,唾弃假丑恶,更坚定的选择善行,否定恶行,同时有助于他们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勤俭节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习惯和品行,当这些行为和习惯能够得到践行和遵守的时候,他们良好的个人品行也就逐渐的形成和完善起来了。

(二)丰富和发展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首先,各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都需要发展和完善。从总体上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并且在各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积淀的文化遗产以及所传承的教育方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地处偏远,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荣辱文化及道德文化的发展也相应的不完善和不充分,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同时由于我国今天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每一个民族都必须要面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德观念和荣辱观念受到其他各种文化和观念冲击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方面要尽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完善本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既不脱离民族性又具有时代特点,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道德文化之中。

其次,荣辱观教育必将丰富和发展各民族的荣辱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少数民族地区长大的学生,其民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民族道德观念和荣辱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了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评价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当他们进入大学学习时,他们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更深刻的体验到不同荣耻文化及道德文化冲击对他们的影响,在面对是非善恶评判时,他们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求依据和答案,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学会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荣辱观念。这个过程是他们将不同的道德文化进行比较、鉴别的过程,也是他们将不同的道德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使自己民族的道德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今天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站在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之上,它以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荣辱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合了各民族的道德文化精髓,对人们进行全面和系统的道德教育与荣辱教育,通过这个教育必定促进民族大学生对荣辱问题更全面和综合的思考,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特别是荣辱文化的丰富和完善。

(三)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各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任何民族的道德文化都有其优秀的一面,都有值得别的民族学习和借鉴的一面。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不够充分,使得一些民族优秀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文化还不被其他民族所了解和认识。而通过民族学院的荣辱观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荣辱观教育可以促进对不同民族荣辱文化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在自己的民族地区,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但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欠缺了解和认识,甚至在现实中会排斥和拒绝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时,通过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进行介绍,使民族大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其他民族的荣耻观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其它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学会吸收和认同其它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并把它作为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文化来加以对待。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道德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荣耻文化是最容易被用来交流和借鉴的。

二、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的特点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面对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它既要与整体的荣辱观教育保持一致,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一)坚持荣辱观教育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是在党和国家荣辱观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明确的荣辱观念,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能明确是非,区分善恶。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但在整体上必须与党和国家荣辱观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相一致。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要贯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思想,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要鞭鞑各种危害祖国利益,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行为。

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在于,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各个民族共享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处在同一个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之下,现代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共同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也同样经历改革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因此在全国开展荣辱观教育的时候,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学同样需要进行荣辱观念教育,需要进行思想道德领域的重构。

(二)注重与少数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相结合

从人类生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来看,任何个人和团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之中,在这个共同体之中所产生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其中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特定文化‘密码’或文化‘基因’……”[4]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认为,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也与其他各族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关。各民族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风俗习惯、信仰等的不同,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目的、价值的观点和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不同事物的价值衡量标准也有不同的认定,即表现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作为其中内容之一的荣辱观念也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民族院校的同学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接受着自己民族文化的教育,“每当我们翻开少数民族的思想史就会看到: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4](P·26)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方式上都会体现很强的民族特性,在他们的道德观念及荣辱观念上也打上显著的民族烙印。

因此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一定要与各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相结合。在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必然根植于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5]充分重视和尊重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内涵价值,把握各民族荣辱文化的本质特征,挖掘民族荣辱文化的教育资源,并注意提炼其中积极进步的因素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反之如果脱离各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会成为形式和走过场,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

(三)重视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差异性

由于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因此在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在谈到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时曾谈到不同的种族、民族之间,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是无法比较的,“一些人认为是善的东西,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恶的”。恩格斯在谈到善恶观念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时曾经讲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得如此厉害以至它们常常是相互直接矛盾的。”[6]由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当它们相互接触时,就有可能出现冲突。“由于文化的差异,各民族在道德的是非、善恶价值判断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随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文化冲突必然产生……”[4](P·30)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也会表现出来。民族院校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他们在荣辱观念的认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还有对立、冲突的观点。民族院校在进行荣辱观教育时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注重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引导民族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荣辱观念,要避免由于在荣辱观念上的不同而歧视或否认其他民族的荣辱观,要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时候也要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存在不同荣辱观念认定的情况下,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实和完善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在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各民族学生既要坚持本民族荣辱文化优秀的一面,也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充实和完善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对于有些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还应注意修正。要引导学生在对待自己民族的荣辱文化时要学会取其他民族文化之长,要能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摒弃本民族文化中落后的、不健康的、颓废的内容,特别是对那些本民族中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荣辱观念要加以修正和充实完善,努力使本民族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推动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向前发展。

2·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马克思在1844年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明确提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值得其它民族学习的地方,包括在荣辱观念上。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一方面要学习和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民族荣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就贬损其它民族的荣辱文化,要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

3·重视和挖掘各民族在荣辱观念上的共同性。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许多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加上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交流,各民族之间也形成了许多共同的荣辱观念,成为中华民族荣辱观的基础和本质。其中以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为其主要特征和内容,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荣辱观念,这些共同性的荣辱观念是我们的荣辱观教育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基础,重视和挖掘各民族在荣辱观念上的共同性是民族院校做好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应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结合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点,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荣辱观教育。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院校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相关课程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把握住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介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各种风俗习惯,特别是他们的荣辱观念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使同学们通过课堂的介绍,能够把握和理解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各民族的同学自己在课堂上来介绍和讲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增进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把知识的传授和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注重荣辱观的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道德知识的介绍,强化学生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观念,并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为荣。同时,还可以开设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讲座,吸引民族大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并能依照时代的要求树立自己正确的荣辱观念。

(二)注重道德实践活动,使民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念

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注重在知识和理论上对民族文化的把握和理解,还要在实践中践行道德原则,自觉的按“八荣八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民族大学生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民族大学生的荣辱观在实践中要更体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尊重、自律、关怀等品质,而对于排斥、冷漠、自私、自大等现象要加以克服和纠正。同时学校可要求民族大学生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认识和了解,并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公益活动,展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和风采。

(三)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性

民族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中努力创造各民族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氛围,加强沟通,打破封闭,进一步强化知荣拒耻、和睦向上的校园新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或利用民族节日,举办各种讲座或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开展“民族节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讨论和宣传活动,使每个民族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和认识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与优秀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克服盲目排外和只重视本民族利益的狭隘思想,要学会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问题,既维护和发扬本民族的利益和优良传统,又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总之,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都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于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树立正确的荣辱是非观念,健康成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把握住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脱离民族文化本身来进行教育,才能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取得实际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研究所.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2·

[2]李小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J].宁夏党校学报, 2006(5)·

[3]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6(4)·

[4]赵志毅.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民族出版社, 1998: 26·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4

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传承。民族音乐是世代劳动人民情感的抒发,是基于当时生活背景下的艺术写照,展示不同的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成为了民族情感的载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因此,民族音乐在民族团结中尤为重要。民族音乐的表达需要借助于民族特有的乐器,民族乐器的制作包含许多独特的技术成分,展示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灵感。民族音乐的差异还与不同民族音乐唱法有关,每种民族音乐都有不同的唱法,使得民族音乐有不同的形式和姿态。

民族音乐蕴藏着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音乐共同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对于传承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精华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崇洋媚外”错误的教学理念,偏向流行文化、西化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必须加强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改正音乐教学中的错误理念,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给予民族音乐更多的重视,充分认识到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落实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转变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纠正错误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充分认识到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崇洋媚外”的教学理念,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外国音乐文化,吸取其精华,摒除其糟粕,适当地学习吸收外国文化。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要充分认识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创造学习民族音乐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初中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营造民族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组织举办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展示活动,举办民族音乐会展出,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二)加强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需要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在聘请音乐教师时,要对教师音乐素养有个综合考核,要求有比较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有比较丰富的民族音乐教学经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需要特别注重音乐教师音乐教学的理念,考虑教师是否能在外来音乐文化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做好平衡,是否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能否使民族音乐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最后,学校要定时对音乐教师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培训和举办民族音乐教学经验交流会,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完善音乐课程设置

在现阶段初中教学课程中,大部分学校没有把传统民族音乐教学列入到教学任务中,使民族音乐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学校应该调整教学课程的安排,把民族音乐的教学补充到总体教学列表中,增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例如民族乐器学习、民族唱法学习、民族音乐欣赏等兴趣课程,增加民族音乐教学的时间和范畴。同时配备相应的民族音乐学习教材,减少枯燥的原理知识,增加创新的部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有较好的体验与感受。

(四)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的讲授时,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课堂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民族音乐素材,给学生提供感受的机会,提供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让学生组队表演、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在集体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看法,学习他人的优点,共享学习成果,增加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兴趣。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外部认同;内部认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4)02-0148-5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一般我们在讨论文化的时候,特指精神财富。对于文化的定义,公认的是1871年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给出的: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传统、民族性格甚至民族生活方式等,都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感情和历史传统。

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超乎种族、阶级、阶层、宗教、家庭、团体、贫富、性别、地域,超乎个体利益计算。

中华民族整体上作为一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个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有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存在的、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也有来自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

一、中华文化认同的作用

总书记在就新疆问题的三次重要讲话时都指出了“四个认同”学习的重要性。“四个认同”即指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是爱国主义的基石。

“文化认同”回答的是“我们是谁”这一问题。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他指出,不同民族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比如说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中华民族认同“轩辕黄帝”为自己民族的共同祖先,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本民族的重要节日,认同汉语汉字为本民族通行的语言文字,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自己民族的重要标志。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中华文化认同,汇集到一点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用血缘、地域、心理认同、文化归属来对族类进行划分的论述,而西方近现代才提出。孔子用文化而非血统地域来作为华夷之辨的关键因素。唐代程晏说:“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四夷内向,乐我仁义忠信,愿为人伦齿者,岂不为四夷之华乎?”意思是凡是愿意接受中华文化道德的,即使在边疆地区也可以是中华之族;相反,如果是身在中国却心生外向的,那么就算出生于华族,也不能算中国人。表明唐朝时已经明确地用文化和心理认同来决定华夷归属了。

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以核心价值为原则的民族归属意识。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去克服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和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认同不仅不会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可以以文化认同为契机促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们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荣誉、共同的灾难等,他们可以一起缅怀过去,憧憬未来,荣辱与共,生死同舟,不论身处何地,都会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情怀,会为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欢欣鼓舞,一旦国家、民族和同胞遭遇危难,他们就会感同身受,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喷发出巨大的精神能量。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如此,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也是如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形式集中地体现出来。

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根本目的在于锻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反之,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因素。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将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高度繁荣,对内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各民族高度团结的安定和谐局面,对外产生重大文化影响,产生巨大吸引力,形成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圈”。

二、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分析

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是指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独立对外时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的体认,即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五千年的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中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具有民族性的,要深入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对文化的民族性进行深入研究。总书记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必须突出这种民族性。这个视角的中华文化必须是中国有而其他国家没有,或者说华人世界有而其他民族没有的文化,才是比较“典型的”中华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很多种方式极力向世界展现传统中国文化。比如说采用卷轴形式展开呈现,用“缶”代“鼓”,向观众展示古代中国的活字印刷、水墨画、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还有京剧和牵线木偶、古代的礼乐和太极拳等,但毕竟“一小时载不动五千年”,我们不可能在一小时里表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典型的东西来呈现中国文化。有五个方面比较典型和重要:一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用汉字思维;二是有关家庭、家族、家国结构的思想“修齐治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学说;三是“三教合一”思想,即“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四是“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观念和技术,包括中医、风水、预测,甚至政治、审美等等;五是中国人非常特殊的天下观念一一天圆地方的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世界图像。这五个方面无论跟基督教文明、伊斯兰世界比,还是跟东亚、南亚同样信仰佛教、遵循儒家律令的区域比,都是“中国的”文化。

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与地域无关。无论生活在大陆、台湾、新加坡还是欧美国家,只要是华人,他身上的中华性是不会消失的。除了特定的生物学含义外,他们的头脑中依然存在着深入骨髓的、不可逃避的、源于中华文化根性的集体记忆和集体经验,使得他们不可能不是华人,虽然他们可能取得了别国的国籍,吸收了-一些别国的文化。但异国文化的挑战更容易使得他们强烈地维护自己的文化记忆和经验。所以在异国存在很多“唐人街”、“中国城”之类的地方,甚至比中国内地保留了更多的中华文化记忆。这就是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

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总是跟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状况有关。文化认同一方面反映历史、另一方面又反映现实;―方面是本国家本民族的成员对自己文化的体认,同时这种体认受到异国如何看待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人看待异国文化,往往是依赖几个典型性象征。西方人看待中国是这样,中国人看待外国也是如此,而且这种印象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比如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国力衰微,政府软弱无能,国民水深火热,在外国人的眼里,小脚、辫子、鸦片加上凌迟、戴枷、游街、站猪笼、挨夹拶等酷刑就是中国人的形象特征,这些形象常常出现在西方人的中国绘画里。国人对那个时代的文化认同也大体如此。由此我们也可以证实文化和国力之间的关系,文化认同是一种软实力,大大受到国家实力的影响。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要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必须呈现出一个强有力的中国,给世界一个新的中国认知,让世界看到发展中的实力强国,展现中国绚丽的文明和对历史的自觉。

三、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分析

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是指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及其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肯定性的体认,即内部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

同志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中曾指出:中国“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长久的历史。”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又强调“各个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也曾明确指出:“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费孝通先生讲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多个民族造就的历史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促进,共同创造了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括了56个民族的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各族文化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汉族的儒家文化、藏族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和“长调”、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百科全书的《十二木卡姆》、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纳西族的“东巴图像象形文字”、侗族的“侗歌”、壮族的铜鼓、朝鲜族的舞蹈、白族的建筑艺术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世界闻名的。

中华文化的共性与各族文化的特性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各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多元性统一带来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研究和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离不开对各个民族文化的研究。深入而具体地研究各民族文化可以加深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能够从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中更全面、更具体、更科学地把握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各族儿女之所以能够走向明天,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当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要有各个民族多样性、个体性的体现,更要有共同认知、共同理想、共同精神追求的内涵,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同存异”。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各民族文化的同根性和各民族人民的骨肉亲情,是发展中华文化内部认同的基础。各民族之间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对推动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包括认同56个民族的文化。

四、增强中华文化内外认同感

(一)从整体上把握中华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文化支柱。它是由以汉族为主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渗透并融入其血脉、并且一直传承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孕育培养国民强烈的自尊、自爱、自信的文化心态,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极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客观上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尤其是外部认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建设具有特色的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族文化交流和发展

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各族文化之间有了相互欣赏和交流的价值和必要。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应该尽情展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且建立积极的、常规化的、宽广而深入的交流机制,相互分享,相互整合,共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相互欣赏和认同,尤其是内部认同。

(三)对于中华文化要有选择地认同

中华文化是历史和祖先留下来的一个遗产,遗产并不都是好的东西。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继承和认同。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异国对于我们文化的期望来塑造我们的文化认同,也不能完全不在乎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态度,采取固执的文化民族主义。我们要有自己的考量和选择。

(四)发展地认识和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应该包括对上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应该涵盖对未来中华文化大方向的认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确定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和十七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在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共同富裕及物质文明;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真、善、美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要相应地发展和囊括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理念。

(五)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把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作为重要的目标,努力丰富和升华自己的文化认同。为此要做到正视和珍惜历史,保护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意义的、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文化载体,同时要强化自身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历史、语言和国情)。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6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当代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着其地域性特点强调着民族文化教育内涵的特殊属性。然而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了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改革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自身的包容力与适应力融合了包含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语言学习上,受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语文学科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地方语言因素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皆将会严重干扰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对此,应不断提高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特殊性影响因素的重视,通过有效地创新性改革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亦可以借文化之窗口入手,同时对于一个民族的尊重亦应当以对文化的尊重为体现。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实为宝贵的资产,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借此途径强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最终作用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从我国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来看以西部居多,但遍布各地,为了保证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我国各民族教育机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宗教机构等等。在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民族教育体系的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所取得的成绩良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成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主要问题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束缚。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竞争便越来越激烈,加之当前发展形势的紧张,“高学历”成为了当前人才竞争的重要筹码。为了提高“竞争力”,各阶段学校都开始将所关注的重点放在“升学率”方面,导致作用于教学实践中便致使教学模式定格在“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框架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方语言限制的作用下,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所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异常丰富,民族文化同民族教育两者之间又具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因此有必要通过民族教育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然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体系完善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却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民族语文学科的开展也并没有将民族文化嵌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课程的设置也是直接采用着引进或翻译的模式,同民族文化之间架起了难以对接的鸿沟。而语文学科又凭借着人文属性承担着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这样的状况也就致使我国民族教育的问题越发明显。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探索

一方面,应当迎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将多元文化寄予教育内容当中。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一直统一,民族地区语文基础课程的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有限,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积极作用。而从我国民族文化来看,具有着多样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有必要对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予以高度重视,将宏观领域的教育政策问题向学校内部进行转移,致力于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属性,对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充我国民族文化体系,同时更能够借此强化小学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少数民族教育同普通教育之间的重要差异即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上,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程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责任之外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因此,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将民族的本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比如在小学语文学科课文的选择中适当引入当地民族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等,并根据当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风俗习惯对具体文化进行融入,使民族语文基础课程切实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此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促进教学价值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形势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教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难的必然趋势,然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理论的普及上,更应当全面涵盖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切实发挥出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将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打造成展示民族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载体,确保课程在民族地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

[2]隗峰,姚元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

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提高各族群众文明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文化机构不够健全,人才相对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等现象比较突出,境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文化渗透等。因此,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采取更加切实、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

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推动文化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全国文化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与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五)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生产更多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六)目标任务。到2020年,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读书看报难、收听收看广播影视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各族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更臻完备,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格局更加合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迈出重大步伐,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和相关设备,建设和完善流动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工程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八)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实现向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基层单位免费赠阅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加强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工作,逐步提高优秀汉文、外文出版物和优秀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双向翻译出版的数量和质量。扶持民族类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支持少数民族文字网站和新兴传播载体有序发展,加强管理和引导。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属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纳入公益性出版单位的少数民族出版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

(九)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事业。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成果,扩大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面,对设施维护进行适当补助,确保长期通、安全通。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提高民族地区电台、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自办率,改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农牧区电影放映条件,增加播放内容和时间。推出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数量更加丰富的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积极鼓励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发展。扶持民族自治地方重点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民族博物馆。民族自治地方的综合博物馆要突出少数民族特色,适当设立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室、陈列室。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改善馆藏少数民族文物保存条件,做好少数民族文物鉴定、定级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务水平。

(十一)大力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支持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办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十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大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力度,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予以重点倾斜,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对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加强保护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村寨。

(十三)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国家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加强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研究,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十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创新。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应用,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影视、音乐等文化艺术品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要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各级各类文化奖项,少数民族文化作品获奖应占合理比重,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作品及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十五)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联动发展。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十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支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业发展,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影响力。发挥边疆少数民族人文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促进和谐周边环境建设。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品进出口市场监管,清除各类非法印刷品,加强卫星接收设施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非法盗版、接收、传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有效防范境外敌对势力文化渗透活动,维护边疆地区文化安全。

(十七)努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切实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参与中外互办文化年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文物展、博览会以及各类演出、展览等,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巩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已有品牌,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的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促进国家和平统一服务。

四、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八)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立法工作,适时研究制订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和完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政策和资质认证、机构和团体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办法。研究、制定或修订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增加专条专款加以明确。推动国家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十九)深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业务分类管理,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政府招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对重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给予扶持。支持少数民族文化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转企改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

(二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保障,加大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安排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宣传文化发展相关经费时,逐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二十一)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着力培养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濒危文化项目传承人,对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抢救濒危文化,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濒危文化传承人。

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领导

(二十二)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调查研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做出部署,狠抓落实。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十三)推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业务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编制规划、部署工作,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适宜性 幼儿园课程

在研究本地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把有效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构建以民族文学、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民族饮食文化、民族风土人情、民族民风民俗、民族特产、民族建筑、民族工艺等为主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与此同时,对构建的幼儿园多民族课程提出适宜性的要求。

一、开发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的课程适宜性研究必要性

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为选择目标、确定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这是由课程专家泰勒提出的。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任何课程开展的环节都包括“学科体系、个体心理特点和社会需要”三个要素。幼儿园课程适应性同样与这三个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在课程适应性中充分运用起来,才能创编出有利于幼儿学习的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为:知识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置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如菀坪幼儿园从选定的特色民族的习俗、饮食、服饰、建筑等民族资源入手,以语言、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健康七个维度来编制特色课程。在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寓文化于玩乐,有效整合区域活动与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游戏,实现渗透式文化教育,初步探索形成游戏化园本课程。

菀坪社区中,多民族文化是该社区儿童生活的主要社会背景,在课程的构建上,应该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的适应性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在其学习发展的阶段上,让其接触综合性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使儿童个体对每种异样的文化都有着高度认同性,他们会在不同文化环境当中适应不同的语境形式。对于非少数民族的儿童来说,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其在所在地区民族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其民族融洽相处的初始意识。对于少数民族儿童来说,民族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民族的认识,为他们在现在主流社会中获得尊重地位。同时,民族文化教育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多样性日益繁荣的今天,幼儿教育需要在这种背景之下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幼儿在面向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平等互助的态度。

二、开发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措施

1.在开发幼儿教育资源方面,多种丰富的潜在资源为课程适应性提供保证。

在这其中,主要有以下主要方面:①人力方面资源。人力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人文资源、幼儿家长资源、幼儿园社区家庭资源和当地的民族文化管理者资源等。②民族方面资源。民族方面的资源有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传统、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等。③社会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的内容有社会宣传手段、民族环境创设方面的物资资源和各个民族地区文化组织活动等。这三种幼儿教育资源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开展提供的稳定来源,也是开发幼教课程适应性的首要措施。

2.设立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幼儿课程。

每个课程体系的构建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托,设立在民族融合地区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依托就是当地的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幼儿园管理者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要尊重所在地区的各个民族的多样性,把各个民族的文化精华尽可能地融合到课堂教学里。例如,可以把彝族的火把节以图画和漫画的形式、以插图的方式适当地放在幼儿课堂的课本上,让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和直接地体会到彝族的文化氛围。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在学到文化知识之外,还可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意识,使其从小就形成民族多样性的原始概念。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课程是体现课程文化自觉性的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不应该离开民族特色的因素。这样的课程体现出教学活动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纽带,也是沟通老师和幼儿、幼幼的纽带。民族文化的教学只有植根于本土的民族文化土壤,才能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适应性研究开展设立前提。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和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教师在推行多民族课程中的主要价值观念时,需要注意选择好各种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之间的交合点。这种交合点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汇合点,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各种异地异族文化在本地生根发芽的生长点。异地异族的文化只有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才能为自身在当地的存在和发展找到契合点。通过各个民族之间的那种最原始的交流,为各个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营造一种包容和宽容的社会氛围。这一切的交流方式都需要通过本土的特色课程作为桥梁和媒介。

3.营建课程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

课程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课程体系之下,受教者可以通过多民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体现多民族文化氛围。在以往的幼儿课程当中,课程设置多数都只是体现和凸显出社会社群当中的主流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接触到的往往是具有多民族文化价值的一系列观念。因此,在生态体系上融入多民族文化要素,可以使人们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使他们了解到各个个性的文化、民族风俗和传统价值体系都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重要的一员。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当中融入生态平衡的内容,有利于将各种文化资源结合和组织在一起,培养幼儿园教育人员的文化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结语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适应性与多民族文化有效开发存在必然的关系,只有资源的有效筛选及运用,才能构建适宜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这样幼儿园课程才能应对文化的变迁。充分开发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适龄学习儿童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并通过适应文化生态的环境,让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深刻地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我们教育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ourism, the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This impact will devalue the culture resources of minorities and lead to a series of negative influenc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to develop the culture reasonably at the foundation of protection and to protect the culture at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 ,thus, to push the minority culture tourism into the development with harmony and continuance.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e;tour resources;the tour resources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development;protection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着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巫术文化;节日文化等[1]。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但是,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包括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如家庭婚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这其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往往是那些显性文化和混合性文化,而隐性文化通常情况下难于被外来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难以被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2]。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3],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再生产”,也就是说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少数民族文化应是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本土文化的重构和表达”[4]。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5],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及现实的可行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人为本,鼓励游客参与

以前的民族文化旅游,各旅游地只是通过舞台表演等形式单纯地展示其文化,游客只能像一般观光旅游那样简单地浏览。现在则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以便于游客自由活动和参与,让游客真正体验与目的地居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亲身感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韵味,让游客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再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成更加丰润的形式传播于世人,传承于后人,不仅起到一种宣传效果,更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利用。

2.以文化为本,突出民族化与地方化

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重与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突出旅游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也就是要突出其特色。一旦民族文化失去特色,则其作为旅游资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或不同地区的同一少数民族之间,他们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在开发中只有注重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灵魂之所在。从经济的角度看,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只有特色鲜明,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深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

3.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发展当地旅游业,以期实现经济效益。我们既不能盲目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规模而片面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能为了片面强调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考虑文化的传承性和环境的承载力,避免造成旅游地吸引力降低等负面影响;必须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在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社会的总体发展,落后的经济、封闭的环境却成了这些民族地区保护其民族文化原生性的第一道屏障。但在发展经济的要求和驱动下,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也使少数民族文化前所未有地受到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1.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旅游开发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加强了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尊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迎合旅游开发的需要,人们修缮了当地的民居和一些历史建筑;穿起了搁置已久的民族服装;开始制作传统的手工艺品;开始频繁的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开始对那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加以抢救性保护等等,不仅复兴了民族传统文化,也使那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获得新生。同时,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使本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转贴于

2.可能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的途径对少数民族文化施加影响,导致当地本土文化的“涵化”(acculturation)。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6]。旅游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要亲自参与到目的地居民的活动之中,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之中,如观看歌舞表演,学习演奏民族乐器,品尝当地风味食品,乘坐当地交通工具等,就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少数民族,这样,当地文化就很容易被影响、侵蚀和破坏。尽管外来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他们所接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所说:大规模的游客骤然进入某一个具有原生的、自然的、传统的社会时,该社会内部的“结构链”可能因此产生破裂,特色性文化——被视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很快会因此消失或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7]296。一方面,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所谓的“强势文化”,而少数民族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肤浅而短暂,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往往成为一种“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语言、民族服饰、建筑形式、饮食习惯以及思想观念都因吸收外来文化的某些成分而发生较大改变。譬如,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的青少年大有人在;西装、夹克衫、牛仔裤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所喜爱;傣族地区的传统干栏式建筑因受汉族建筑的影响,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竹楼;麦当劳,可口可乐等正在冲击着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等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正在逐渐解体。这些都是文化间的不对等交流引起的。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等现代观念带进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的商品化。一些地区将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和神圣的祭祀仪式当作旅游的卖点,导致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庸俗化和民俗风情的失真。有些地区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情趣,擅自改变本民族的工艺风格和形式,把原来富有宗教和礼仪意义的工艺品变为商品,显得不伦不类,严重损害其民族工艺的价值。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其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四、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困惑

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随着诸多“标准”和“规范”的出台,给游客带来从观念形态到行为方式的某种“标准化”期待,导致游客以某种思维定式去要求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和服务,甚至会以某种标准去要求东道主文化;同时,这些“标准”、“规范”对旅游接待地也形成一种引导,即必须按照某种“标准”去开展旅游活动。这也正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所面临的最大的困惑:一方面,由于游客来自不同地区,其旅游动机、文化特征和个人素质等不尽相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必须以最大的努力达到“众口能享”的标准,满足每个旅游者“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目的;另一方面,游客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本身追求的恰恰是文化的“差异性”,游客的旅游动机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和经历与自己熟悉的文化体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是说,游客所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越奇异特别,效果越好[7]66-67。因此,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既能让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其特色,又不至于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就成了我们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五、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在旅游业中,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对于开发,保护似乎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比较脆弱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经营中极易落入“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型发展陷阱。我们有理由对受急功近利的经济目标驱使而造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表示忧虑,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现代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1.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提高保护的自觉性

文化是根植于社会并由人来继承和传袭的,而这些承载文化的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主体[8]。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为了发展的需要在接受文化交流融合这一现实的同时,愿意任由本民族文化的消亡。人们已受到破坏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惩罚,如果不注重保护文化生态,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则面对的是文化资源减少、文化生态被破坏的恶果,其危害绝不亚于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在意识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自主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因此,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发展要求,尊重他们的选择。

2.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游客参与性强。游客又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团体,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故在旅游过程中,应对游客加强管理,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学会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与文化。

3.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趋同现象,当地政府作为管理者,可以利用其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引导少数民族文化的正态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地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政府还应在“利益均衡”的原则下,注重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当地居民能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还应该注重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分配问题,返还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

对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蒙昧、落后、不能适应时展、即将消亡的文化,实行静态保护方式,即运用现代科技,通过保存实物、影像等手段,用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的方式加以保护。如独龙族女性纹面习俗,虽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游客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但独龙族纹面女现在存活于世的仅有数十位,所以采用影像技术把她们的照片保存起来就是对独龙族纹面习俗一个很好的保护方法。另一方面,对那些能适应时展的文化,要进行动态的保护,即对其可以赋予时代精神与新的内涵加以整合,在政府有关部门引导、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4-25.

[2] 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3.

[3] 甘枝茂,王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00:320.

[4] 刘 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 .旅游学刊 ,2001,(5):28.

[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49.

[6]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