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10-07 15:57:32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1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产品成本;成本核算;会计规范

2010年初,财政部下发通知对现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关问题开展调研,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以下简称《成本制度》)做准备,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规范的重要过程。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制定《成本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成本核算规范的发展

中国成本核算规范形成初步体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开始明确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如将“生产费用”科目分设为“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自制半成品”、“车间经费”等科目。1984年国务院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成本管理制度。其后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明确了对成本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到,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1986年为了与《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配合,《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出台,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中国成本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对开创中国成本管理的新局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全国各部门、各行业根据这些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如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陶瓷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化工部颁发的《电石成本核算规程》等。1993年中国进行会计改革,成本核算也有了新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不再采用完全成本法,而采用制造成本法。但此后中国没有再对成本核算进行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二、建立统一《成本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6年财政部重新了39项会计准则后,中国已经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涵盖道德与技术规范两个重要方面,较为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这一体系对规范会计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现行体系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较少涉及,且零散的分布于有关具体准则中,缺乏系统的框架,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指导和约束性不足。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会极大改善这一现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会计规范体系,更为企业成本核算行为明确了方向。下页图1体现了增加《成本制度》后会计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

2.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会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成本核算作为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不例外。在中国现阶段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虽然各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核算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成本核算规范,会计人员在核算成本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客观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通过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核算中的随意性加以限制,同时也可以增强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进而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

3.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必要环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贸易争端,近年来,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进行制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国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不完整,未能将全部成本如人工成本纳入成本核算系统,因而取得了成本优势,进行实现价格优势。通过制定《成本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成本核算内容,并与国际惯例协调,减少贸易摩擦。

三、统一《成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要建立统一的《成本制度》,应必须明确其适用范围,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按照现行会计规范中对于成本的界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既涉及传统的制造业,也广泛涉及现代服务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成本核算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虽然由于不同行业生产特点、组织规模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各行业其成本构成及其核算,但就其成本的本质而言是一致的,因而《成本制度》可以根据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熟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依据建立,其他行业根据各自生产的特点遵照执行。

四、统一《成本制度》框架

《成本制度》要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而成本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建立统一制度时必须要确定其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成本基础管理制度

为保证成本核算质量,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就不能顺利进行,因而《成本制度》中将建立成本基础管理制度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成本基础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

成本基础管理制度应明确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健全成本原始记录、定额等与成本相关业务管理制度。

2.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信息的生成最终受到成本核算方法的制约,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确保更加准确、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以供管理决策之需。但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核算结果,由此造成企业有可能操纵成本数据,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而为避免企业随意使用成本核算方法,影响成本信息的客观性,就是会计规范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客观要求《成本制度》中必须形成完备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划定范围。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是进行成本核算具体手段,体现成本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应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和成本计算方法等。

3.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

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必须要通过归集和分配才能计入有关成本,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为保证企业在选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上的科学性,在《成本制度》中必须明确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具体要求。这一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及分配程序等。

4.成本核算业务流程

成本核算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讲求工作效率,明确成本核算业务流程可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避免不必要的环节,因而《成本制度》中应明确成本核算的基本业务流程,便于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参照执行。成本核算业务流程主要说明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及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各项内容的关系及其相互衔接等问题。

5.《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成本制度》框架必须明确各内容的功能,从而才能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从外在形式上看用于形成企业成本的原始数据进入成本核算系统后,受框架内容的制约,经过系统加工后生成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成本制度》框架为成本信息生成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证。具体表现为:首先成本核算基础制度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核算环境支持,明确了进入成本核算系统的信息的基本条件,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即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成本,什么样的成本被排除在系统之外;其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与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持,决定了原始数据的加工方法及最终结果,即原始数据如何转化成成本信息,转化成什么样的成本信息;最后,成本核算业务流程明确了成本核算工作基本顺序,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成本制度》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对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它们相互独立,分别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成本核算进行约束和规范;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将成本核算联结为一个整体。

五、关于建立《成本制度》几点建议

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已经成为会计业界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的共识,但在制定制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制度的全面性、适用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的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1.提高《成本制度》的全面性

成本核算不是特定行业的管理要求,任何企业都涉及成本核算,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各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和要求,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使《成本制度》真正在各行业起到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2.增强《成本制度》的适用性

成本核算由于涉及内容广泛,造成工作环节极其复杂,但成本信息又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尽量保证成本核算方法明确、简洁、易于操作,使《成本制度》在规范成本核算过程中更加高效适用。

3.注重《成本制度》的前瞻性

成本核算必须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企业管理要求也不断发生更新,成本核算也要与此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提高的基本趋势,以保证《成本制度》长期有效,避免经常性修订。

4.完善《成本制度》的系统性

成本核算最终成果体现为成本信息,成本信息不仅受成本制度的约束,也要遵守相关会计规范的要求,《成本制度》作为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其他会计规范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其他规范的有关规定,避免重复或存在不一致地方,保证《成本制度》与其他法规构成完善的会计规范系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 制造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资源消耗会计; 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又因为该方法的简便易行,被多数制造业企业乐于采用。但是,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大量人工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据调查,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今该比例提高到了400%~500%;在制造成本法正适用时,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现今该比例不到1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2.期间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但是,有些期间费用虽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却与产品成本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前提下,产品投产前的研发费用增加较多,但是这部分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制造成本法没有将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计入了期间费用,从产品成本中剔除出去,不利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准确计算。同时对于配送、顾客服务等与产品定价有关的成本也不包括在成本的范畴内,容易误导定价决策。

3.人工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成本项目中所致的人工费用的核算包含两部分:直接人工费用(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制造费用的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不包括研究开发、设计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也不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等支出,而这些人工费用也是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的,人工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准确性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在经营、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一度曾与多数制造企业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需要有新的发展,或者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替代他。而这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二、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由上所述,由于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制造成本法难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基于这种要求,1971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揭开了全面研究的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序幕。后来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美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伯(Robin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Kaplan)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988年简称为ABC(Aetivity-basedCosting),从此作业成本法被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其理论日臻成熟。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1.核算内容。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完全成本,对于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所有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费用,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费用支出的因果,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过程直接有关。

2.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个作业,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关键是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并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因此,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计算的流程基本为: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并且在费用分配时,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排除了人为设定的分配标准的不合理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提高了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但是随着作业成本法的深入应用,其弊端也一一显现。

(三)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操作性差。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表现为:首先工作量太大。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部门和区域的成本核算、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其次,获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所需的成本资料有困难。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来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而作业成本法应用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

2.核算中作业划分的难题。首先,传统作业成本法下,对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来划分的,而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则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因果关系的因素会被忽略,这必然导致一些作业的划分不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其次,在传统作业成本法下,作业的划分无既定标准依据,只能依据经验进行,对于未来的作业,如果遇到新情况可能会考虑不周全。在当前订单式生产成为趋势的形势下,若是仍按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划分,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作业划分准确,不但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其效果也无法保证。

3.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来分配费用的,所消耗资源的费用首先是被归集到作业中,然后再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但是,作业成本法下成本中心可能只存在一个成本动因,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成本动因,因此会产生多个产出计量单位。在将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到作业中时,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多个产出计量单位的存在,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时难以准确计量资源消耗的数量,仅限静态的货币指标,所以难于清晰地反映资源消耗情况,不能动态地强化成本管理,会影响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和分配的正确性。

鉴于作业成本法以上所述的在成本核算中的局限性,需要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资源消耗会计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与改进。

三、资源消耗会计

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缩写RCA)是于2002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是一种总括的、能动而综合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作业成本法有机结合的产物(Clinton、Keys,2002)。

(一)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特点

1.核算对象。资源消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资源。资源消耗会计认为企业存在服务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因此,核算对象不仅包括为作业提供服务的资源,还包括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即资源交互消耗产生的成本。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资源消耗过程,从而准确地计算资源成本。

2.核算方法与核算过程。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在核算成本时,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资源动因由“资源作业”和“资源资源”的因果关系共同确定,其中包括“资源作业”的直接分配资源动因以及“资源资源”的交互分配资源动因。根据资源动因划分后的资源结集点相当于美国成本会计中称为“成本中心”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所有发生的成本(资源消耗)均在此结集,结集后的产出数量称为资源产出量。因为细分以后每个结集点都只有一个“动因”、一个成本对象,因此一个资源结集点只有一个产出的计量单位。然后将结集点的资源消耗分配计入所划分的作业中。最后再计入产品成本中。因此,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过程为:资源结集点—作业—产品。其中,资源结集点的划分依据为资源动因,作业的划分依据为成本动因。在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向作业分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指标,在由作业向产品分配计算成本时才同时使用了货币指标和量化指标。即产出的量化计量过程与货币计算过程相分离,这一分离充分地体现了资源消耗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资源消耗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成本核算是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

(二)资源消耗会计核算成本的优势简述

上述对资源消耗会计在成本核算中的特点可以看到,该种方法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GPK)与美国作业成本法(ABC)相结合,取长补短,较好地解决了作业成本法中的种种弊端、问题。因而成为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

四、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及分析

(一)三种方法的应用举例

假设某制造企业的生产区域#1某月发生的有关费用如表1。

1.制造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生产A、B、C三种产品,本月生产工时数分别为2 000、1 200、1 600(单位:小时),计算如表2所示。

2.作业成本法应用。假设该生产区域从事两项作业: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通过这两项作业产出A、B、C三种产品。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的成本划分为以下两项作业(资源—作业),如表3、表4所示。

接着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5所示。

3.资源消耗会计应用(假设条件与作业成本法应用时相同)。首先,根据该生产区域的两种产出(机械和人工),即资源动因分为两个资源结集点:人力资源结集点和机械资源结集点,如表6、表7所示(资源动因—资源结集点)。接着,根据成本动因,按以往经验将该生产区域划分为操作机械和进行生产准备两项作业,将两个资源结集点的资源分配给以下两项作业(成本动因—作业,资源—作业),如表8、表9所示。最后,将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作业—产品),如表10所示。

(二)三种方法应用的评价分析

通过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制造成本法中,生产区域归集的四个费用项目均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在分配时,首先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品种,其次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单的—生产工时;作业成本法中,首先根据成本动因划分作业,然后将生产区域的资源消耗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根据各不同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将各项作业分配所得的资源消耗分配给各不同产品,在这儿,资源的消耗仅以货币计量。资源消耗会计下,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将生产区域归集的费用分配至不同的结集点,每个结集点的成本动因只有一个,然后将资源结集点的产出分配给不同的作业,再由作业消耗的资源分配给各不同的产品。

在应用三种不同的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时受分配标准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该方法在选择费用分配标准时是单一的、不科学的,会影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每项作业可能会有两个或以上的成本动因,因而会有不同的产出单位,但是作业成本法未加考虑,如上例,在确定作业点分配的费用时,不划分人工工时与机械小时,统一分配,一方面不能得到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影响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而资源消耗会计根据因果关系以资源为焦点进行成本的归属,即依据资源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货币和非货币计量信息,并且企业可以资源结集点为中心,进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反馈及成本预算,是一个全面的成本管理系统。当然,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有它的缺陷,在实践中,还有待检验和不断地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巧根.成本会计创新与资源消耗会计[J].会计研究,2006.12.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成本会计准则;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一、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1937年11月,为了普及和启发成本会计知识,“产品成本会计规则”被颁布,这是第一个聚焦于日本成本会计的准则,而且对于日本公司来说,它是自愿的、指导性的和值得推荐的。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后,陆军和海军分别在1939年和1940年建立了他们自己的成本会计规则,这些规则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军需品价格。此时,日本政府十分需要一个完整、统一的成本会计规则。1942年4月制造业成本会计指南代替了陆军和海军成本会计规则。该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战争期间的商品价格和提高管理效率。二战后,日本经济处于混乱状态中,政府从1948年3月2日开始采用成本会计规则控制价格,经济开始逐渐稳定。由于政府开始致力于生产力的提高,这一政策导致了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财政部企业会计研究会,其前身是经济稳定委员会的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50年11月16日开始着手成本会计准则的研究,直到1962年11月8日才获得了成功。日本到目前为止共颁布了10个成本会计准则。

准则以当时普遍接受的成本会计实务中最好的实务为基础并将其编撰进去,这一过程也使基本成本惯例更加清晰。委员会的成员不仅研究美国、英国、德国和其他地区的成本会计体系,而且还在日本制造业进行调研,并且通过来自于三番钢厂、三菱电器、住友化学、富士纺织等企业的合作来研究实践中的成本会计体系。准则的观念与1951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aa)的成本概念和标准委员会报告相比,更接近于德国1939年的成本会计一般原则。日本制定成本会计准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规定普遍遵守的成本会计原则,也是为了使准则作为会计核算体系一部分的成本会计的核算基础。

二、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特点

(一)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和内容

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是:价格制定、准备财务报表、成本管理、预算和预算控制、制定基本计划和做决策。但是,准则没有定义或描述成本管理、编制预算和预算控制,以及制定基础计划和决策的具体方法。准则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成本会计目标和基本准则;第二章,实际成本会计;第三章,标准成本会计;第四章,会计和成本差异分析;第五章,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

(二)成本会计准则的特点

在日本,准则是传播和普及成本会计知识的规范。准则是指导性的,不是强制性的,不是靠法律强制执行,企业违反准则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是准则也对日本企业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成为每一个公司成本会计的基础。成本会计准则为日本成本会计实务提供了清晰的基本框架,企业可以在准则之下执行他们自己的成本会计实务。准则应用于日本所有的企业,但是应用的具体准则依赖于工业类型、行业状况和公司大小(1958年小企业成本会计委员会)。而且,一些工业团体有他们自己的成本会计指南或成本会计程序手册。例如,军工行业有采购手册(军事设备协会,1989),预防性维修业有成本会计手册(建筑部部长秘书政府建筑室1991)。但是,这些手册和指南都以成本会计准则为基础。

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体现了日本独特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在日本,两个传统成本会计制度类型——分批法和分步法也被包括在准则中,其构成了日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分类法在日本普遍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制造商抢先占领了经济生产发展中的主要地位,制造商不希望为每一产品设立单独的生产线而耗费资金,因而他们使用共同的生产线和生产过程。生产弹性成为制造商追求的主要目标。准则的另一个特点是确定了工时在企业成本会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日本的工时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或进行一项工作的工作时间。其包括加工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所有主要环节耗用的时间,并且一般以直接或间接的工作时间或以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要素的机器设备时间来计算。因此,一套完整的工时就代表了企业发生的所有加工和服务活动的详细记录。因而,工时可以作为生产过程、工作单元、机器和服务职能,例如维修和材料管理的基础。在日本,工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而且他们的设计和使用在教科书中被普遍论述。工时制不仅为管理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而且为成本管理的主要领域奠定了基础,其在控制成本、制定价格及制定预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关键的决策帮助。工时是产品成本会计制度的基础。准则中成本会计记录的类型也分为两个,一个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成本记录类型,另一个是以管理目标为基础的成本记录类型。以财务报告为基础的成本记录与西方的相似,但是以管理目标为基础的成本记录与西方不同。

三、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作用及评价

(一)普遍执行的成本会计准则符合日本文化特点

企业成本实务纷繁复杂,成本核算需要依企业类型、规模大小、生产方式等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企业具体成本核算方法需要因地制宜、依产品特点而定。由于成本会计实务本身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即使是政府颁布的成本会计准则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所有的成本核算情况,因此,准则只能是指导性的,而不能是强制性的。日本的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因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即使是非强制性的成本会计准则,日本企业也会服从成本会计准则的规定,主动执行准则,从而使成本会计准则成为日本企业成本会计的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执行,确立了准则在日本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二)成本会计准则的执行促进了日本成本管理的发展

从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来看,准则的目的是引进并向日本企业介绍先进的成本会计核算思想。并使之成为日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从而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型的国家,政府把振兴经济的方法放在有效使用有限的资源上,在会计上重视成本节约,希望通过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因而准则的制定目标从最初的控制产品价格转变为提高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在制定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成本核算及管理方法,例如规定的标准成本法就来自于美国,但是在会计制度上,日本更接近于德国;另一方面,对日本大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经验进行广泛调研,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日本企业成本实务相结合,创造了日本特色的成本核算及管理体系:,在内容上,准则将成本管理的思想写入其中,促进了日本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及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日本的制造商以较少的工人和较低的存货水平,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企业竞争力远远超过美国,使日本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为世界所关注。

(三)成本会计准则为日本企业确定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

在对日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日本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仍然采用标准成本法,工时制仍然是日本企业核算的基础。日本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的创新很少,创新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例如,目标成本法、适时制、弹性生产等,这与准则的影响不无关系。准则中对工时制、分批法和分步法作了详细的规定,将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化,置于与实际成本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日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因此,很少有企业会在成本核算方法上进行创新。而准则对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没有详细规定,鼓励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就成为日本企业探索的主要方面,促使日本企业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四)以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双重目标

从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成本会计在企业成本实务发展过程中演变出的主要职能有两个:一个是为财务会计提供信息,另一个是为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日本成本会计准则以财务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双重目标,成本记录类型分为两种,财务报告成本记录类型和管理成本记录类型,记录类型虽然分为两种,但两者结合在同一成本核算体系之下。准则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成本会计的两大职能,也促进了成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协调。

四、日本成本会计准则对我国成本会计实务的启示

从对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成本会计准则规定了日本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为日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将成本管理写入准则中,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在1984年制定了分行业的成本管理条例,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财务会计的不断变迁,原有的成本管理条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核算和管理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一,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落后,许多企业仍然沿用旧制度中的核算方法,而且成本开支混乱,许多企业存在乱挤费用的现象。企业对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视不够,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会计逐渐与世界接轨,会计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应该对成本会计进行改革。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成本会计实践的具体特点,制定适合我国成本实务的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会计核算 管理 应用

一、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其管理的基本概述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又称之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以作业成本动因理论为依据,以作业环节为基础,根据产品生产装配过程中产品发生和形成价值链的关系,确认和衡量企业资源所消耗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到作业当中,并根据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将所有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2、作业成本法的结构特点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其成本核算的范围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产品单位成本,即生产单位产品的直接消耗费用,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费用等,该类成本的消耗与生产产品产量成正比关系;二是生产批次成本,即与生产批次、包装批次相关的资源消耗,包括生产某批次产品所需的生产准备成本,质量控制成本等,这类成本消耗的多少与生产批次密切相关;三是产品维持成本,即与产品种类、特性相关的资源消耗,包括产品的生产许可,产品包装设计、营销手段等方面成本;四是生产工厂成本,是指工厂维持作业生产能力的相关资源耗费,包括设备折旧,维护保养、保险等成本,该类成本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结构相关。

作业成本法以基本作业单位为桥梁将生产资料和产品(或服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多样化的成本动因为衡量标准,将生产资料归集到各个作业环节,满足了现代生产制造环境对于成本核算多元化的要求,同时,提高了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作业成本管理是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是对成本动因及价值链的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从操作层面来看,价值链本质就是作业链,是产品或服务在企业作业链上发生和形成中的资源消耗和价值积累的过程。伴随着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其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方面成本分配方法上引入了成本动因分析,将传统的单一数量分配基础变为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原则,更加强调成本分配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作业成本更加强调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战略管理,逐步地将成本控制延伸至市场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阶段,注重供应链流程的优化,提高企业整体成本效益和管理质量。

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流程的构建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探讨,发现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的几个重要基础如下:一是明确统一的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决定了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结果,如果目标不同,会计核算系统产生的成本核算结构、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结果均有不同,因而,明确一致的系统目标有助于规范化作业成本核算流程设计及执行。二是变革绩效评价与薪酬的关系,通过引入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员工逐步接受并支持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并能够根据员工的实际绩效制定奖惩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三是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不仅要依赖于会计部门,还需要领导层、管理层、非会计部门甚至全体员工的共同支持与配合,通过提供全面了解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设计、实施及运行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有利于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实施。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成本核算对象是指需要对资源进行消耗且在过程中形成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成本衡量和分配的作业事项。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以生产的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追踪到生产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按照作业来划分并开立产品作业成本核算标准,将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数量及价值列入作业当中,进而归集为生产产品的成本。

2、成本项目的确定

根据作业成本消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析,将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费用以基础作业为单位进行归集和计算,所得的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就是产品的作业成本。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首先对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进行划分,进而真实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供支持依据。作业成本的项目确定是对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的主要成本项目进行确定,在产品成本报表中通常以作业成本项目为主要反映对象。

3、成本核算程序的构建

作业成本法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成本核算程序的构建,根据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包括产品消耗作业、作业形成产品,产品成本来源于消耗的作业,作业的发生必然消耗一定的资源成本等原理,将资源成本的发生于作业的发生紧密结合,将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费用以作业为基本单位归集和计量,进而将资源成本转移成作业成本,最终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其核心在于对资源消耗转移为作业消耗。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6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中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及期间费用的核算。完成成本的核算要结合成本计算方法经过费用的归集、分配、再归集和再分配,在成本会计的学习中关键是要理顺各分配环节之间的关系,这是学习成本会计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要解决这一难点,关键在于想方设法更加直观、鲜明地把每一个分配环节有机的串联起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条“费用分配的有机链”,环环相扣,先从整体上对费用分配程序有一个认识,再对每个分配环节的重点、难点及方法各个击破,达到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会计图解法”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会计图解法的概述

 

会计图解教学法是会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与归纳,将会计管理活动、会计处理程序,以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向学生讲解会计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成本会计教学中,是通过将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程序及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程序进行图解,以图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会计图解法应用于成本会计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形象直观、思路清晰。成本核算的程序,课本上虽然有图示但较复杂且网状交织,学生较难掌握其中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划出费用分配每个环节的简化图,再在每一个环节的简化图中标示出与上一个环节的关系,使费用分配的核算程序更加鲜明,并配合语言讲解,以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系统全面、启发思维。成本核算程序的图解也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成本核算中费用分配账务处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成本会计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多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成本会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

 

(三)生动具体、激发兴趣。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成本核算程序采用图表模型教学比单靠语言文字教学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更为鲜明、生动和具体,可以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以简代繁,节省教时,增强教学效果。

 

二、图解法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

 

(一)利用图解形成“费用分配有机链”。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它的计算过程体现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也体现着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结合品种法的案例,通过设计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基本程序图解,理解成本核算过程中费用的归集、分配、再归集、再分配。假设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从事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另有一个劳务性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月末甲产品有一部分完工,一部分在产,乙产品全部完工,要求核算甲、乙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基本程序图解如下:

 

1.开设成本核算账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2.成本核算第一环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图解(1)

 

说明:在要素费用的分配中,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所属名细账户,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用于基本生产车间的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3.成本核算第二环节: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的分配,图解(2)

 

说明:计入产品成本的摊销及预提额,分配计入“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的摊销及预提额,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4.成本核算第三环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图解(3)

 

说明:将通过①②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生产费用总额,按照收益情况,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凡是产品直接耗用并专设有成本项目的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所属名细账户,车间一般耗用或产品直接耗用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分配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5.成本核算第四环节:制造费用的分配,图解(4)

 

说明:将通过①②③分配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的生产费用总额,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所属名细账户。

 

6.成本核算第五环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图解(5)

 

说明:将通过①②③④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甲”账户的生产费用,连同本账户的月初在产品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并结转完工甲产品成本;将通过①②③④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乙”账户的生产费用,连同本账户的月初在产品费用,全部结转完工乙产品的成本。

 

以上分解图解较教材中的网状交错图解更加清晰、直观,在教学中可以配合文字讲解更易于学生的理解。

 

(二)利用图解识别成本计算方法

 

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是不同的,为了识别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教材中对每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程序进行了图解,它的优点在于纹路清晰,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如我们可以通过一般分批法与简化分批法的程序图解直观的认识两种分批法的共性和特性;可以通过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程序图解形象地识别这两种分步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图解或者将教材中的图解进行变通,我们可以将教材中不同成本计算方法的程序图解变通为用账户形式表示的图解,以下是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假定半成品直接转移)用账户形式表示的图解:

 

从以上我们可以形象的看到,这是一个分三步进行的逐步结转分步法下计算程序的账户图解,分别开设了三个“基本生产成本”名细账,“第一步”名细账中核算的是产品经过第一步骤时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第一步的完工产品(半成品1)直接转到第二步骤继续加工;“第二步”名细账中核算的是转入的半成品1在第二步骤继续加工的加工费以及转入的半成品1的成本,第二步骤完工的半成品2直接转到第三步骤继续加工;“第三步”名细账中核算的是转入的半成品2在第三步骤继续加工的加工费以及转入的半成品2的成本,第三步骤完工的最终产成品转出到“库存商品”账户。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7

一、作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其管理的基本概述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又称之为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以作业成本动因理论为依据,以作业环节为基础,根据产品生产装配过程中产品发生和形成价值链的关系,确认和衡量企业资源所消耗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到作业当中,并根据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将所有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到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2、作业成本法的结构特点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其成本核算的范围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产品单位成本,即生产单位产品的直接消耗费用,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费用等,该类成本的消耗与生产产品产量成正比关系;二是生产批次成本,即与生产批次、包装批次相关的资源消耗,包括生产某批次产品所需的生产准备成本,质量控制成本等,这类成本消耗的多少与生产批次密切相关;三是产品维持成本,即与产品种类、特性相关的资源消耗,包括产品的生产许可,产品包装设计、营销手段等方面成本;四是生产工厂成本,是指工厂维持作业生产能力的相关资源耗费,包括设备折旧,维护保养、保险等成本,该类成本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结构相关。

作业成本法以基本作业单位为桥梁将生产资料和产品(或服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多样化的成本动因为衡量标准,将生产资料归集到各个作业环节,满足了现代生产制造环境对于成本核算多元化的要求,同时,提高了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作业成本管理是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是对成本动因及价值链的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从操作层面来看,价值链本质就是作业链,是产品或服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务在企业作业链上发生和形成中的资源消耗和价值积累的过程。伴随着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其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一方面成本分配方法上引入了成本动因分析,将传统的单一数量分配基础变为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原则,更加强调成本分配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作业成本更加强调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战略管理,逐步地将成本控制延伸至市场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阶段,注重供应链流程的优化,提高企业整体成本效益和管理质量。

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流程的构建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探讨,发现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的几个重要基础如下:一是明确统一的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决定了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结果,如果目标不同,会计核算系统产生的成本核算结构、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结果均有不同,因而,明确一致的系统目标有助于规范化作业成本核算流程设计及执行。二是变革绩效评价与薪酬的关系,通过引入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员工逐步接受并支持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并能够根据员工的实际绩效制定奖惩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三是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不仅要依赖于会计部门,还需要领导层、管理层、非会计部门甚至全体员工的共同支持与配合,通过提供全面了解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设计、实施及运行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有利于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实施。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1、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成本核算对象是指需要对资源进行消耗且在过程中形成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成本衡量和分配的作业事项。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以生产的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追踪到生产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按照作业来划分并开立产品作业成本核算标准,将各项作业消耗的资源数量及价值列入作业当中,进而归集为生产产品的成本。

2、成本项目的确定

根据作业成本消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析,将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费用以基础作业为单位进行归集和计算,所得的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就是产品的作业成本。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对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首先对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进行划分,进而真实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供支持依据。作业成本的项目确定是对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的主要成本项目进行确定,在产品成本报表中通常以作业成本项目为主要反映对象。

3、成本核算程序的构建

作业成本法的关键环节就是对成本核算程序的构建,根据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包括产品消耗作业、作业形成产品,产品成本来源于消耗的作业,作业的发生必然消耗一定的资源成本等原理,将资源成本的发生于作业的发生紧密结合,将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费用以作业为基本单位归集和计量,进而将资源成本转移成作业成本,最终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其核心在于对资源消耗转移为作业消耗。

4、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

产品的生产流程中成本计算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对作业成本的归集,二是将归集的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当中,因此,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下的产品成本核算可以看作是对作业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作业成本的归集是以作业为基础,收集各项作业种资源消耗的成本费用,在具体某一项的资源费用,可以根据资源消耗的特点或发生区域等来划分为各作业所耗,最终形成作业的成本。作业成本的分配是指将作业归集的资源消耗分配到最终产品的过程,根据产品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的基本依据。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探讨

1、在企业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作业成本管理理念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就是为了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长期收益。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是凝聚了企业全面生产作业过程的价值集合,是价值链的最终产品。作业成本法在推行科学化管理和流程控制的过程中,实现对作业流程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对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和外部产品经营销售都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因而,企业有必要为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为作业成本法建立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人的因素,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全体员工的作业成本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推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2、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模式

科学可行的作业成本管理制度是企业顺利实施作业成本会计核算的根本保证,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立,促进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合理地划分成本费用产生的作业环节、阶段、区域,才能更为准确地分析成本动因及形成的结果;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产品消耗定额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使用利用率和用途,加强事前和事中成本控制,分析资源消耗动因的科学性,对作业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同时,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特点的成本核算模式,根据成本动因类型、作业流程、成本核算程序、资源消耗标准、作业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等方面的具体特点,形成相适应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3、创新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广应用

目前,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适用阶段,本土企业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与管理模式,以使其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建立起与企业生产流程相一致的作业成本核算流程和步骤,有计划有步骤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地加以推广和实施。创新适合中国企业经营特点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有利于准确分析成本费用产生的原因,对成本更好地加以控制,企业可以先在某部门内部加以试点运行,然后对运行结果加以分析评价,再进行全面地推广。

4、加强对作业流程的动态分析,体现战略成本思想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核算;问题与改进策略

一、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体制不健全

一方面,核算组织结构体制不完善。在很多高职院校中,没有建立专门的成本核算部门,2016年2月份,中华财会网公布数据显示:“在我国1500多所高职院校中,建立了独立、完整成本核算部门的,占比仅为5%” ,这意味着,占比95%的高职院校,日常的成本核算工作,仅交由单位的财务室统一管理,而财务室日常的会计项目十分繁多,能够真正用于专业化会计核算的时间、人力比例也十分有限,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

另一方面,核算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活动,牵涉到单位整体财务、经济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核算监督管理体制,并抓好落实工作,才能保证核算工作的有效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注重核算监督体制的建设,也不关心监督体制的落实,造成大量会计核算贪腐事件的发生。

(二)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操作中,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单位财务的核算。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是,存在方法不科学、陈旧等问题,“简单粗暴”的报账式、比对式核算方法应用层出不穷,而上述核算方法技术性含量低,精度十分有限,仅仅是简单财务统计量化的延伸,难以起到高职院校多元化财务支出的精确核算和统计,由此造成的财务问题也日趋多样化。

例如,2015年3月份,江西省财政厅公布了2014年度,全省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情况的统计数据,超过50%的省直属高职院校,60%的省内地方高校在财务核算中,采用报账式、比对式模式进行操作,而高职院校年度会计核算数据的有效率为45.7%,同比下降3.5%,通过连续5年的数据统计,省内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有效率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

(三)岗位人员核算业务素养不足

2016年3月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的出台,预示着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将迎来一场大变革。而在传统财务机制下,高职院校的会计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报账、记账、核算,领导要什么数据就提供什么数据,几乎没有太多管理的压力。会计人员也习惯性把自身定位于财政资金的核算者、国有资产的守护者角色,但《基本准则》实施后,光做到这些恐怕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国家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高职院校中,持有中级以上资格的会计从业人员比例仅为27%,此外,仍有5%的岗位人员处于无证上岗状态,因此,尽快提升岗位从业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亦是会计核算活动有效性提升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改进的对策

(一) 健全会计核算体制

第一,健全会计核算组织结构体制。一方面,国内各级高职院校应尽快成立专属的会计核算部门,并结合自身的财务活动实际情况,引进专业化的财务会计核算技术人才,对单位财务账单、支出、收入等账目情况,进行精确定量化核算,同时,要保证会计核算部门的相对独立性,确保会计核算体制的运行能够处于独立、公开、可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构建专业化的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体系,将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活动,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体制之下,例如,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的核算管理平台,实现人机操作式的专业管理,从而为提升核算的效率、精度奠定基础。

第二,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是确保高职院校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新形势下,各级高职院校可在传统监督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构建移动互联网平台下,新型的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平台。

(二)引入科学的核算方法

在今后的会计核算活动中,高职院校应提升核算方法的先进性,注重引入新的会计核算策略,实现行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高效化。在具体的实施中,可运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新思路,将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广泛应用的ABC法、品种法、分批法、分类法引入其中,构建科学的会计核算模式。

例如,应用ABC成本和算法,对高职院校管理成本进行核算,实际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确认耗损管理成本,进行分类计量;第二,识别管理成本作业类型,划定成本核算作业库;第三,界定成本核算作业动因,编订最终的核算产出成本。在上述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将变得更为具体化、科学化、精确化,从而为核算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培训

为了应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带来的挑战,各级高职院校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和运用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去进行研究修订和解释文件,反复琢磨,力求在思想层深刻地领悟各个准t修订文件的精髓所在,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此外,高职院校领导者还应注重采用新方式、新方法去培养在岗从业会计人员,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专业职称等级。例如,2016年1月份,深圳市财政局颁布了《深证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中提出了“互联网+会计培养”的理念,提倡引入移动互联网资源,对高职院校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上述新会计准则下,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十分具有借鉴价值。

三、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活动指明了方向,在下一个阶段的会计核算工作整改中,各级高职院校会计管理者,工作人员都应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切实开展好会计核算活动,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本单位会计核算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范文9

一、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会计核算的传统方法

在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是完全独立于行政事业会计、按照专门的会计制度进行单独建账核算的。这个专门的会计制度就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这个制度有一套完整成熟的基建会计核算体系,可以充分反映基建项目从资金筹措到资金使用形成基建投资成本,再到交付资产转销资金的完整资金运动过程。在基建项目资金能够全部转入基建专门账户的情况下,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会计交叉核算内容较少,两套报表通过简单合并就可以反映单位整体的财务状况及会计信息。

二、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基建并账核算方法

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进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一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预算资金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并全部纳入行政事业会计进行核算,一方面要求行政事业会计报表要反映单位的整体会计信息和财务状况,这就造成基建项目资金需要在两套会计账务系统中同时核算的现象,基建会计并入行政事业会计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必然方向。

(一)现行基建并账核算的具体方法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计制度实行了基建并账的会计改革,具体规定是单位首先要对基建投资按照原来的会计制度进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至少按月将基建账数据并入行政事业会计“大账”相关科目反映。

纵观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新旧制度衔接有关问题的处理规定,这次基建并账的关键方法有五点,一是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基建账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并入的内容,同时将净资产类科目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作为对应科目共同核算基建投资形成的资产;二是初次并账时对基建账“基建拨款”科目贷方余额分析后,并入“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按月并账时基建拨款直接在“财政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科目核算;三是基建账中的“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直接或分析后并入“大账”的相应资产科目;四是基建账中的“基建借款”、“应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直接或分析后并入“大账”的“长期借款”或“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负债科目;五是初次并账时用“事业基金”科目来调节各科目借方与贷方的差额。

(二)现行基建并账核算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基建并账是行政事业会计核算的一大进步,基本达到了行政事业会计“大账”全面反映单位完整会计信息及总体财务状况的目的,满足了部门预算和决算管理的要求,对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基建并账的总体效果来看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行政事业会计“大账”中“基建工程”科目没有按明细科目及具体基建项目核算基建投资成本,基建投资成本中各项资金来源的金额不能直观被反映,基建项目的详细核算仍要通过独立的账务系统完成;二是用基建借款支付基建项目工程款时要作为支出核算,且基建借款金额较大,会造成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现象,单位收入、支出和结余严重不匹配;三是因为单位对基建并账规定的理解差异及并账时间和方法的不同,整体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四是一个单位仍然存在两套会计账务系统。

三、《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规定的基建并账核算方法

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思想是在完善现行部门预算和决算制度继续运行、保留以收付实现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运用“双功能”的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中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采用“平行记账”的方法,对同一项经济业务,在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同时进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核算,达到既能编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又能编制反映财务状况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就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以统一现行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行业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为原则,对政府会计科目设置以及会计报表编制进行规范的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统一的会计制度。

(一)政府会计之基建并账核算的创新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创新性地提出了直接在“大账”核算基建投资业务的方法,与现行的行政事业会计基建并账核算相比,政府会计的基建并账核算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首先,在财务会计方面,一是设置资产类“基建工程”一级会计科目,并依据最新的《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设置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预付工程款”等明细科目,要求按照基建项目或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二是对负债类“长期借款”科目提出了按基建项目甚至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的要求;三是取消了净资产类“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基建投资成本在形成时不计入费用,待基建项目竣工验收转为固定资产后,以固定资产核算方法进行计提折旧并计入相关费用。

其次,在预算会计方面,“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事业预算收入”、“上级补助预算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捐赠预算收入”、“行政支出”、“事业支出”、“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等科目,都要求专项资金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基建项目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必然是要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的。

第三,还是在预算会计方面,增加设置了“债务预算收入”科目,借款时计入贷方,还款时计入借方,期末转入“其他结余”科目,基本解决了单位总体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不匹配的问题。

(二)政府会计之基建并账核算的难点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虽然未明确指出基建投资是否还需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建账,也未明确指出是否还要编制《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表》等基建报表,但根据政府会计统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原则及编制单位整体财务状况报告的要求来理解,单位不需再对基建投资单独建账核算;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按《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设置明细科目的做法及各级主管部门对基建项目管理的要求来理解,单位仍要编制这些基建报表。

在不对基建投资单独建账核算且要编制基建报表的情况下,政府会计之基建并账核算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第一,“长期借款”科目只能反映基建项目借款的借入及归还情况,不能反映基建项目借款资金的使用和剩余情况。

第二,没有设置明确反映单位用于基建项目的自筹资金的科目,“基建工程”及其明细科目反映的基建投资成本是通过多少财政拨款、多少借款、多少自筹资金形成的资金来源也不能明确反映。

第三,财务会计净资产类科目“本年盈余”反映的是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体盈余状况,既包含行政事业活动的盈余,也包含本年基建项目财政拨款及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收入金额。因为财务会计收入中包括除债务预算收入外的所有预算收入,而费用中仅包含行政事业活动费用,未交付使用基建?目的投资成本不形成费用。经过“本年盈余分配”科目分配后,基建项目财政拨款及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结转金额包含在“限定性净资产”科目中,未交付使用的基建项目投资成本中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及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金额就包含在“其他净资产”科目中,如果单位将事业收入用于基建项目形成基建投资成本,“其他净资产”科目中也包含这部分金额。

(三)政府会计之基建并账核算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

上述难点问题中的数据可以从其他相关科目中分析统计出来,但统计分析过程复杂繁琐,也可以尝试通过对相关科目进行细化核算或增加过渡科目来直观反映。

第一,将预算会计科目“债务预算收入”、“其他结余”及财务会计科目“银行存款”按基建借款和非基建借款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共同反映基建项目借款资金的使用和剩余情况。

第二,设置“基建资金来源归集”过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资金来源总额”、“财政拨款专项资金”、“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借款资金”、“自筹资金”、“应付账款”,核算形成基建投资成本中的资金来源。这个科目要按基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通过本期发生额来归集基建投资成本的资金来源金额,期末余额为零,不影响单位的整体资产和负债状况。其核算方法类似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形成基建投资成本时借记“基建工程”相关明细科目,贷记本科目下的“资金来源总额”明细科目,同时根据付款时的资金来源借记本科目下的“借款资金”等明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暂不支付工程款就借记本科目下的“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以后支付工程款时再从本科目下“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调整到相关的明细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