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海洋灾害防治集锦9篇

时间:2023-10-10 10:43:31

海洋灾害防治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1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百事通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新晨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2

关键词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灾害 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3

一、建立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据国家海洋局的《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69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其中,海洋渔业总产值440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92%;海洋交通运输收入2940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7.31%;滨海旅游业收入505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9.7%。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海洋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近四分之三,其中滨海旅游业位居各主要海洋产业之首。海洋经济总体水平在世界海洋国家中已处于中上水平,一些海洋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海盐总产量和沿海主要港口全年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同时,我们也应看到2005年我国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的产值分别只占到海洋产业总产值的4.81%,4.35%,产业规模不大,增长幅度缓慢;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海洋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的产值分别只占到海洋产业总产值的0.28%,6.42%,1.72%,1.20%[1]。这些海洋新兴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带动效应不足,产业效率低。要使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应制定恰当的产业政策,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大力扶持新兴海洋产业。要使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区和新兴海洋项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带,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促进海洋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

2、对新兴海洋产业,国家应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科技协作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逐步开发海洋清洁能源和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不断开拓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不断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在大力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对海洋第一产业,在保障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的同时,海洋捕捞渔业要努力保护近海资源,积极发展远洋和外海渔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海洋渔业从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调查开发新的渔业资源,积极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要加强海洋生物技术开发研究,逐步向海洋农牧化发展。

5、积极调整并发展海洋第二产业。着力培育港口运输、临港工业、船舶修造、海洋能源及其利用等主导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进行结构调整,优化港口布局。通过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体系。适当加大投资规模,积极吸纳国外和民营资本,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步伐,进一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压力。

6、继续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滨海旅游资源,培育发展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都市体验为一体的滨海旅游业,使滨海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海洋科技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基本国策,竞相制定海洋科技“开发规划”、“战略计划”等,把发展海洋科技作为战略性投资,摆在向海洋进军的首要位置,把海洋科技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内容来对待。中国是海洋大国,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显得不十分协调,这已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这个中心环节,促进海洋综合开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快速升级,提高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

1、海洋科技创新要高起点发展。要在吸收和采用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发展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殖技术;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循环经济利用技术等方面。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海洋科技创新要面向市场,加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海洋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要从科学上的可行性,设备、技术和开发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规范技术交易,加强技术市场的中间环节,建立情报、信息、、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间机构。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根据市场发展对海洋产业和产品的需求,提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撑,保证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3、科技创新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联合攻关。要根据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技术发展、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能力,确定相关领域和重点发展技术,联合攻关重点海洋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海洋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4、加强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人才是关键。应及早研究并采取对策,通过健全海洋教育培训体系,营造让大批优秀的青年海洋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优化海洋科研人才结构,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海洋科技队伍。

5、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为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拓展投资渠道,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资本参加开发海洋,增加社会力量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6、加快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科技成果和国际先进的海洋管理理念和手段,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是台风及风暴潮灾害多发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和风沙等灾害。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较2004年增加约5倍,为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近年来,我国海洋灾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和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研究评价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各类海洋灾害的特征、分布规律、发生机理,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包括海啸预警在内的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在海洋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海洋防灾、减灾预报系统,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海洋防灾减灾系统,争取把海洋潜在灾害损失降到最小,为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全面服务。

1、加大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资金投入。应将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纳入国家、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加大资金投入,使海洋灾害应急机制的日常运作和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得到保障。切实做好应对灾害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确立海洋预警预报服务系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预报灾种等,使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完善海洋灾害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国家海洋局应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市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协调机制,强化对海洋灾害日常的监测和信息报送、,实现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远程会商系统,积极开展多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的开发与应用。通过这些系统,提高海洋灾害的监测技术水平,及时监测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移动和消亡,迅速传递灾害信息,有效地指导防灾和救灾工作。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科学有效的防范体系,加强指挥协调,逐步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

3、提高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处置能力和水平。对重点区域,如海滨城市、海滨集镇、沿岸护堤等,应具有完整的地形测绘资料,根据不同灾种和地区制订应急预警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应急监测预警报、信息、人员物资转移、组织疏散,应急避难场所及设施的确定,救援队伍的组建,救灾预备、紧急救援支撑体系,灾情调查评估、灾后恢复重建措施等。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海洋灾害预警预防能力、应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现场处置能力、恢复重建能力;增强公众个体的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灾害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4、建立和健全海洋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保障体系。海洋灾害破坏力大,造成的损失巨大,人们对海洋灾害的抵御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建立海洋灾害的保障体系十分必要。海洋灾害保障体系应是以政府救灾、灾害社会保险和灾害商业性保险为主要力量,以灾害互助保障与灾害社会援助作为辅助力量的多种灾害保障方式并存的灾害保障体系。通过海洋灾害保障体系的建立,达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尽快恢复灾后重建。

5、积极开展海洋灾害防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海洋灾害无国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如海洋环境监测,灾害信息的全球收集、传输和交换,海洋灾害诊断分析、预报以及海上救助等方面,都需要国际间、地区间的协调与合作。减轻和防御海洋灾害是全人类的事业,有必要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3]。

四、强化对海洋资源环境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海洋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对环境、资源的负效应也日益显现出来,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海洋环境污染,海洋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强化对海洋资源环境约束,有效配置海洋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晨

当前,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就是要以海洋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依托循环经济技术,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形成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健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国家应出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应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认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应有重点、有层次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和具有较为成熟的海水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沿海缺水城市应在海水的综合利用方面优先推进。重点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动海水资源产业化的全面发展,改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加快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设立海洋循环经济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4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

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

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5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6

专注创新 科技成绩斐然

2006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促进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吴炜便是以上讲话的探索者与实践者之一,他非常注重在气象科技领域中的创新,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海岸带天气研究、数值模拟及数据同化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海雾的发生发展机理、雾区卫星自动识别、海雾数值预报以及沿岸海区强对流天气机理和数值模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采用WRF和国际前沿的集合卡尔曼滤波数据同化技术建立了数据同化系统,系统性研究了模式误差对数据同化的影响,提出了模式误差订正的新方法。吴炜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先后3次获省科技进步奖励,被授予“全国优秀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两次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

科学谋划 推动业务创新

吴炜通过深入学习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战略,调研国内外预报业务发展先进经验,围绕海洋气象服务需求,和同志们一起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省级海洋气象集约化业务流程、率先开展了精细化海区预报业务,总结形成的《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山东模式》由中国气象局下发全国学习借鉴。另外,他还主要起草了全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实施指导意见》《2012年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实施方案》,主要参与制定了全国《海洋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吴炜被选为中国气象局第七届台风与海洋气象专家工作组成员。

为加快专业化业务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集约化业务流程,多年来,吴炜带领省、市气象部门的技术骨干设计开发了天气预报业务支撑平台,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主要设计和开发完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山东海洋气象业务平台”、“黄、渤海夜间海雾卫星自动识别系统”、“山东省综合气象信息数据库系统”、“气象预报业务Intranet系统”等已经成为山东各级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业务主要工作平台和技术系统,多项成果还推广到国内其他省市和部门,显著提高了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注重实绩 强化防灾减灾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7

(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展

1.社会发展科技渐受重视,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强。**期间,我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加强,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支持领域全方位拓展,初步形成各领域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局面。省科技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了《生物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服务业电子化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启动了《生态省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科技兴海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社会发展领域共计列入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9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5项。积极参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76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1.02亿元。部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达到15个。

2.科技创新水平国内先进,支持社会发展作用明显。**时期,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一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技术学科,对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发展进入全国先进水平。已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8项,占我省获奖总数的23%;获省级科学技术奖351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31%;社会发展领域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幅,**年约为112项。在资源环境科技、海洋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公共安全、服务业等领域中,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技术、垃圾焚烧尾气处理成套技术设备、水下GPS系统、深水网箱养殖、人体器官移植和多脏器联合移植技术、人工肝支持技术、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临床研究治疗白血病、刮吸手术解剖法、视光学研究、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台风及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信息化科技村镇建设示范等,具有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3.创新体系建设力度加大,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时期,全省重视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实力较快增强,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已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建立了部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中试基地28个,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0个,区域创新服务中心6个,区域支柱产业攻关试点县(市、区)3个,科技兴海示范区和海洋科技园区11个,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近20个。并重视通过科技创新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

4.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全省总体上说,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视还不够。各级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尚未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在研究和部署科技工作中常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放在附带的地位,有些地方甚至忽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二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管理体制不顺。我省大多数市、县(市、区)均未专设社会发展科技管理机构,部分市县甚至没有明确的分管机构,省市县联动机制不健全。三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除医疗、环保和海洋等领域以外,其他各领域的科技人才力量均较薄弱,特别是普遍缺少较具国内知名度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制约了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发展科技需求

**期间,我省面临的许多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都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紧迫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表现在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急需加强工业、种养业和部分服务业的污染控制、污染治理与污染环境修复,灾害、矿山、工程与水土流失等退化生态修复,主要水系综合整治与酸雨、赤潮、城市热岛效应防控,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循环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二是医药卫生越来越难以适应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对高发、重大疾病缺乏相应的高效、特效药物,面对增加较快的疾病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手段,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等的应对措施不多,出生缺陷率高居不下。因此加强对重大、高发、突发疾病预防控制和先进治疗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生殖健康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医药创制技术和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

三是公共安全面临不少问题。重大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频发,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及水库诱发地震灾害存在严重的潜在威胁,交通事故快速增加,食品质量事故、火灾与爆炸等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灾害、事故造成的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呈扩大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本省高发、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及减灾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对食品安全、工矿生产安全、火灾与爆炸安全、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城市综合公共安全体系技术和防灾减灾综合技术保障体系的综合集成研究。

四是服务业科技创新不足。**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短缺的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并已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后劲,而服务业是科技工作长期以来的一个薄弱环节,服务业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不足,又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期间,特别需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第三产业信息化技术、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

五是海洋经济科技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海洋经济技术开发还远不能适应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需求,需要在海洋工程技术装备、海洋交通技术装备、海水健康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加强技术创新,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一)总体发展思路

1.**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按照有利于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省战略,有利于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关产业科技进步的总体要求,加强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社会发展科技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协调相结合,坚持突出自主创新与加快成果转化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多方面联动相结合,坚持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相结合,坚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意识。

2.**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的总体发展目标:以环境资源、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通过对各领域的科技攻关与科技示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人才培养,攻克100项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100项左右重要高新技术和其它先进适用技术,建成一批国内领先或一流的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培养与引进30名以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300名左右本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获得具有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均比**期间增加一倍以上,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年均增加30%左右,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若干专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设想**期间,社会发展科技重点突出环境资源、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5大重点领域,实施4大科技创新工程。同时在4大科技创新工程中进一步突出重点,设立7个科技攻关专项计划,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创建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增强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1.实施4大科技创新工程

(1)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围绕建设生态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发展重点为:资源节约、替代、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区域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间,本工程拟组织实施30-35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取得3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内领先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产品,在若干学科技术上形成国内一流的创新能力,在生态省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2)科技兴海创新工程。围绕“港、渔、景、油、涂、能”等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兴海创新工程。发展重点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海水综合利用与海水淡化技术;海洋工程与临港工业技术;海洋信息技术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洋旅游相关技术。**期间,本工程组织实施20-25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攻克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产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一批海洋高新技术,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产品,在若干海洋产业学科技术上形成国内领先的创新能力,对海洋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3)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提高人口质量与健康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推进“平安**”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组织实施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工程。人口健康科技领域的发展重点:重大和高发疾病预防控制与治疗技术;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优生优育与人口控制新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与化学药物合成新技术。公共安全科技领域的发展重点: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技术;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生产、交通与设施安全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期间,本工程组织实施40-50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取得20项以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医药卫生技术,开发上市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较大国内外市场潜力的创新药品,促进医药卫生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保障人民健康。攻克15项以上具有**特色与先进水平的公共安全领域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公共安全产品,形成整体先进、局部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对**公共安全的科技支持作用;

(4)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现代城市功能,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为目的,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发展重点:现代物流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教育、文化、旅游领域信息化技术;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期间,本工程组织实施20-25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开发并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服务技术,在金融、物流、商贸、交通、旅游、教育、文化传媒、农村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的服务业电子化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设立7个科技攻关专项

(1)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针对我省突出的水污染现状、水环境问题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处理成本、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生活与健康安全为目标,重点研究开发高耗水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工业与城镇污水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和水污染防治技术,流域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管理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湿地生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利用技术,工农业生产与生活高效节水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废水再生回用技术,区域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环境安全监测和预警技术,环境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与预警技术等。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重大或重点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建设10个以上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推广20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和研究成果。

(2)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专项。针对我省固体废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浪费资源的问题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重点研究开发重点行业的生态工业组织技术与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技术,工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旧产品的再利用技术和再资源化技术,畜牧业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农作物秸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废水污泥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废旧水泥等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危险废物的无害化稳定化固定化技术等攻关研究。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推广20项先进适用技术和研究成果,使全省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增长趋势明显逆转,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初步形成产业。

(3)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专项。针对海岛、海洋生活与生产淡水紧缺和海水水利水平低的现状,需加强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攻关,重点研究开发海水淡化用高性能膜材料与膜组器制备技术,海水淡化工程能量回收装置与高速离心高压泵制备技术,海水淡化成套工程装备和多联体耦合设备,移动式应急海水淡化技术及装置,海水淡化工程利用海洋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日产万吨级以上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研究开发海水直接利用与海水微盐水综合利用技术,海洋盐化工关键技术与海水矿物质资源提取利用技术。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研究开发5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利用关键技术,获得5项左右的发明专利,建立若干个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继续保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的国内领先优势。

(4)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专项。面对我省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高发的客观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研究开发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灾害评估、应急处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灾情评估和应急处理技术,地震前兆异常识别、震灾预测评估和应急处理技术及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技术,高层建筑与重大工程项目选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计技术及村镇民居抗震建设技术,库坝、堤塘等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及突发险情的应急抢险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一体化技术系统。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攻克防灾减灾领域10项左右关键技术,基本建成具有“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技术保障体系。

(5)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导致疾病谱发生了改变,除老年病、慢性病等常见多发疾病外,出现了疾病变异和多种新发重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开发我省重大疾病与高发疾病的防治技术。重点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重点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老年痴呆、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和高发疾病的早期筛查新技术新方法,预防控制关键技术,诊断治疗关键技术,微创和无创治疗技术,介入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生物治疗技术等。力争在器官移植、干细胞研究、传染病防治、血液安全等方面突破2-3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疾病防治技术,取得10项以上自主创新的、具有较强临床应用性的先进诊治技术重大成果。

(6)生物制药技术专项。生物制药是国际制药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省需要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重点研究开发基因重组及高效表达技术,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酶工程及蛋白质工程技术,生物大分子活性物质的修饰技术,发酵新工艺和分子育种技术,生化物质分离纯化及集成技术,单克隆抗体,疫苗和分子检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制5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申请10项以上技术发明专利,培育3-5个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和生物制药产业链。

(7)中药现代化专项。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中药产业,提高中药材质量、中成药质量和中药制药装备技术水平,实现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以完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为主要内容,重点研究开发中药制药先进成套装备技术及连接件,元器件标准化技术,疗效确切的古方验方二次开发技术和中药新剂型技术,“浙八味”等大宗药材、竹资源、蚕桑资源、海洋资源的中药功能性食品开发技术,中药材良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等。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获得50个左右中药新药批文,申请30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培育成10个以上中药和中药功能性食品著名品牌,培育3-5家中药制药装备制造先进企业,创建一批浙产名牌中药材。

3.创建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

围绕4大创新工程,在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技术、生态环境与污染治理技术、海洋养殖工程与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和食品安全技术、重大疾病防治与公共卫生技术、中药现代化与新药创制技术等方面,通过深入调研和组织,逐步建立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增强本省社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以“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为工作思路,以“共建、联合、服务、创新”为宗旨,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技术集成,强化服务功能与技术创新,把平台建设成为行业技术服务的依托中心,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龙头,主动设计与实施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有效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同时,支持建设一批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区域创新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与试验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民营科技机构的建设。

三、发展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对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生态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和“平安**”建设,对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事业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等传媒和科技会议、报告讲座、科普活动等各种宣传阵地,以各级党政领导和政府管理部门为重点,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全省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政府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营造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省科学技术厅要督促全省各地科技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浙科发社〔2004〕43号)的精神,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省与各市建立必要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协调制度,协调社会发展相关行业部门的科技工作,调动各类科技资源共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定期召开全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各市科技主管部门一般应设立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管理处室,并在市级科技计划体系中建立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专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列为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和创建科技强市、强县(市)的重要考评内容。

(三)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社会发展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和民间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各级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应主动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资源、环境、安全、健康等公共领域的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投入社会发展科技的科研经费应达到本级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的30%左右;对在本地区实施的国家、省各类社会发展科技项目,要安排一定的本级科技配套经费;进一步加强省、市、县联动,共同出资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参与国家的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科技活动,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对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更多支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投入。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项目,积极引进外资投入我省社会发展科技产业。研究制定社会公益科技创新鼓励政策,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投入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大力鼓励社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自主创新项目引导机制与经费投入机制。加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指南的引导和重大项目主动设计的力度,推进社会发展领域共性关键科技问题的重点突破。政府科技经费要向自主创新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倾斜,更多地支持以研发活动(R&D)为起点的科技项目。切实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成果获得自主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科技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计划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对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人口健康、公益服务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科技项目,应单独建立以社会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制度。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8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一是灾害数量趋多。据统计,从建国以来到*年的前50年时间,直接登陆我市的台风有11次,加上严重影响我市并造成大的灾害的共有39个,登陆概率是5年1次,大灾概率是3年2次。但自*年以后的短短9年时间里,直接登陆我市的台风就有7次,加上严重影响并造成大的灾害的就有13个,登陆概率上升到3年2次,是前50年登陆概率的3.5倍;大灾概率是2年3次,比前50年的大灾概率翻了一番多。

二是工程防灾能力偏低。目前全市尚未形成完整的高标准防灾抗灾工程体系,主要江河只能防御一般性洪水,城镇防洪排涝标准仍然偏低,水库山塘老化严重、保安任务重,标准堤塘还没有全线闭合。

三是基层防灾体系偏弱。我市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不足、装备不够,应急处置能力弱,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应急避灾中心尚未达到网格化布局。此外今年村级换届选举,基层防汛责任人变动较大,不少新上任的基层防汛责任人缺乏防御洪涝台旱灾害的实战经验,对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需要一个熟悉和适应过程。

四是公众防灾意识不强。近几年因灾死亡人员中有一大部分是因为缺乏防灾避险知识而造成的。一些群众防灾避险的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知识,对将要降临的危险浑然不知,甚至一些人在政府台风转移令后不肯撤离险境,在无形中抵消了政府为防灾抗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五是社会和公众对防灾工作的要求趋高。随着现代化新*建设,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进一步集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防洪减灾能力相对较低的矛盾更为突出。2007年我市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3亿元,尽管损失同比以往,占国内生产总值总体的比重在下降,但总量还是相当大的。公众对防汛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汛防台工作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各项措施

今年我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快防灾工程建设,强化非工程措施,推进防汛防台抗旱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确保重要河流、主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在设计标准内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减少洪涝台旱灾害及次生灾害损失。2008年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一是加快“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设。确保28项重点实施项目今年完成投资16.88亿元。二是加快千库保安工程建设。确保我市千库保安一期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各地对尚未修复和重建的水毁工程要力争在汛期前完成,一时难以完成的,必须制定安全度汛方案,落实度汛措施。四是加快珊溪水利枢纽向平、苍供水工程等建设,提高抗旱供水能力。

(二)加强防汛检查的督办整改工作。市防汛指挥部对55个安全隐患发出督办通知,各地务必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市防汛指挥部还将在5、6月份开展防汛明查暗访,对落实督办整改工作不力的,通过督办、通报、新闻曝光等形式,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因整改措施不到位,在汛期造成灾害的,要追究责任。

(三)重视防汛防台抗旱预案的修订和演练。各地、各部门要对已编制的防汛(防台)抗旱预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结合2007年抗台的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深化细化,尽快完成各类防汛防台防旱预案的修订工作,尤其要突出和细化人员转移方案,形成较为完整的预案体系。高度重视抓好预案的演练,针对本地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在5月份最后一周开展防汛抢险演练周活动,以提高实战能力。海洋与渔业、国土资源、电力、通信、交通、市政园林、教育等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及时修订各自的防汛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四)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各地要加强气象、水文、海洋、地质灾害等监测设施建设,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防汛信息共享机制;合理增加监测站点,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水利部门要加快重要小流域、重要小水库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海洋与渔业部门要加强渔船防台风预警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以监测预警、群策群防为主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各县(市、区)防汛指挥部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向社会公布汛情、旱情、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五)强化物资储备和避灾场所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加强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的防汛物资储备机制。易受台风、洪水和地质灾害影响的乡镇政府,特别是离县城较远或相对偏僻的乡镇政府,应当配备小型发电机、手摇报警器、冲锋舟或木船、救生衣、帐篷等设施设备和物资,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自然村或家庭应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提高“乡自为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快避灾场所建设,提高救灾安置能力。各级政府及民政部门要加快避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按照集中避险和分散避险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一批质量较好的学校、影剧院、会堂和办公房等公共设施作为公众避灾场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镇公共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安全避灾场所。建设部门要加强对避灾场所房屋建设质量的监管和指导,确保避灾场所房屋的质量。建立完善避灾场所的安全监管体系,县级政府应当按照“五有(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要求,组织制定避灾场所管理办法,明确避灾场所的管理单位和责任部门,确保避灾场所的安全。

(六)广泛开展防汛防台抗旱宣传教育。今年4月15日是第二个法定防汛防台日。各地、各部门要以此次防汛防台日为契机,切实加强防汛防台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防汛防台演练、座谈会、贴挂宣传画(牌、条幅)、印发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条例》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以及防汛防台抗旱相关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防灾自救的能力,确保防汛防台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加强监测,及时分析蓄水用水情况,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

三、通力协作,努力形成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整体合力

一要加强领导,严督重查。防汛责任重大,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防汛防旱作为大事来抓。防汛工作实行政府一把手、部门行政首长负总责的制度,不光是出了事情担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督查,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盯住一级办,确保在防洪标准内没有人为事故发生。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要一如既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继续保持和发扬团结治水、共同抗灾的优良传统。

二要落实责任,接受监督。防汛工作任务很重,头绪繁多,但只要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各地、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完善以防汛防台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明确具体职责和任务,并落实到每一个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巡查负责人。汛期前各地要将辖区内的水库山塘、堤防海塘等工程设施和山洪灾害预警责任人在当地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海洋灾害防治范文9

森林昆虫区划,是森林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对指导害虫防治,益虫利用,植物检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是根据湖南省森林病虫普查标本,初步整理这份材料,以供科研、生产部门参考。昆虫的自然分布,受着气候、食物、地理环境等多种因子的限制,不同的纬度、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种的昆虫;植物的种类、分布,又是昆虫种群组成和分布的基础。因此,昆虫种群地理分布和气候、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湖南森林昆虫地理生态区系,按陆地昆虫界区系划分,归属于东洋地区的江南亚热带稻茶区。但由于我省地处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到江南丘陵和五岭山系北麓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全省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谛形”地貌,地势向北倾斜又西高于东,境内有高原、丘陵、高山、平原等不同区域类型。这种地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省水、热、土等自然资源的地带性分配规律,形成我省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故南北生物交迭,部分地区尚保存第四纪冰川期时代未经破坏的原始次生林区,全省有木本植物资源1750多种,形成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及不同地区的明显差异性,构成昆虫种群复杂。据全省森林病虫普查标本分析,林虫区系多分属于东洋和古北两大区,并穿插有新北、澳大利亚、非洲、新热带等四个区系的少量共有种。

一、洞庭湖平原区

位于我省北部,包括华容、泪罗、湘阴、益阳、沉江、南县、安乡、汉寿、常德、临澄、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及桃源、临湘、岳阳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土壤肥沃,耕地连片,周围丘、岗环绕,海拔大部分在50米以下,气候温湿,光热充足,春暖迟,秋寒早,年平均温1仪3一17.0℃,绝对低温达一招.1℃,7月份平均气温28.5一29.3℃,无霜期266~286天,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为我省洞庭湖冲积平原,当北来寒风的入口处,属一山六水三分田的地区。林木多为落叶树种,夏绿林型,以农田防护林带为主,树种有池杉、水杉、臭椿、香椿、乌柏,旱柳、龙曲柳、喜树、槐树、桑树、榆树、苦谏、枫杨、欧美杨、美州黑杨、小叶杨等,与江汉平原、黄淮平原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湖盆外缘低丘岗地,树种多为马尾松、杉、油茶、樟、枫香、栋等,与湘中丘陵接壤。森林昆虫多属古北区种,为东方区系种类所控制,既有西北利亚广布种传入,也有不少中亚细亚区系成员入侵,代表种有柳蝠蛾(Phassusexereseen。)、柳毒蛾(L己uCo批as成iei“)、杨毒蛾(L。ea-ndida)、杨扇舟蛾(Closle、aanaeho,-eta)、槐天蛾(Cianisdeuea王ion)、榆绿天蛾(Callambu飞少xtatarinovii)杨透翅蛾(paron‘henetabaoifo,mis)、榆黄叶卿(PJ::haltamaeulieollis)、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朝鲜黑金龟(Holot:ichiaserobieulara)、大青叶蝉(Cicadeliaviridis)等。常发性害虫主要是天牛类、金龟子类。湖盆外的丘岗地带,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etatus),松梢螟(Dioryetri。splendidel里a)、粗鞘双条杉天牛(Sem么-notusbifa“eia、ussinoaus,e,),每年给林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于杨树、池杉、水杉的生长,但随着林木的引进和扩大栽培,桑天牛(Aprionagermari)星天牛(Anoplophoraehinensis)、云斑天牛(Bataeer;horsfield)、光肩星天牛传布很快,有些地方植株被害率高达90%以上;杨透翅娥也随苗木调运传入,杨扇舟蛾已造成局部性灾害,大袋蛾(ccryp一to‘h创la,ariegata)在池杉、水杉上已为害成灾。今后森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杨树夭牛的防治工作,开展植物检疫,阻绝外来虫源的继续入侵,并及时控制已入侵害虫的扩散蔓延,积极清除当地虫源树种,设置隔离带,不断扩大生物防治。

二、湘东、湘中丘陵区

包括平江、浏阳、长沙、醚陵、株洲、湘潭、湘乡、双峰、茶陵、炊县、鄙县、衡东、衡山、衡阳、衡南、来阳、常宁、望城、宁乡、桃江、涟源、新邵、邵东、邵阳、武冈、祁东、祁阳、零陵、安仁、永兴、邵阳市、湘潭市、衡阳市、株洲市、长沙市以及隆回、洞口、新宁、东安的广大丘陵地区。为我国亚热带江南丘陵的典型地段,一般海拔300米左右,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包括部分紫色土,阳光强,气温高,土层膺薄干燥,春秋寒潮频繁,夏秋千旱明显,年平均温16.7一18.1℃,无霜期265一295天,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该区内人口稠密,交通方便,森林遭受长期破坏,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纯,植被稀少,复被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术,擦树、樟树、枫香、石栗、青岗、苦储、木一荷、一青拷、冬青、板栗、油茶、竹类等。灌丛久经砍挖已大量减少。森林昆虫属古北区向东洋区的过渡地带,东洋区系种群约占60%左右,主要成灾性的害虫多属东洋区系的广布种和我国的特有种,如马尾松毛虫、粗鞘双条杉天牛、油茶尺蝗(Bistonmargrata)、竹蝗(Ce;aCriskiangsu)、杉梢小卷峨(Pol丁e-hro。15eunninghamiaeo]a)、马尾松梢小卷蛾(Rhyaeioniadativa)、松梢螟,樟巢螟(Or七haga:ehatiua)、竹螟(Alg-edenia。oelesolis)、杉茸毒蛾(Da盯e-hiramelli)、华竹毒蛾(Pant。na抓nen-515)、竹缕舟蛾(Loodon,adispar)、竹斑蛾(Allobremeriaplurilin己ata)、擦木白轮纷(Aspidio、usoassafras)等。虫灾的特点是:松毛虫此起彼伏波动成灾;油茶尺镬、竹蝗周期性间歇成灾;竹斑蛾、华竹毒娥、杉茸毒蛾是偶发性害虫。暴发年树叶常被吃光。该地区丘陵交错,土层膺薄干燥,人口稠密,森林长期遭受破坏,疏残林较多,今后应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改造低产林分,进行封山育林,提高森林对害虫的自控能力,保护和引进天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森林害虫防治方面,要加强松毛虫的预测预报,控制虫源基地,提高综合防治效益,探索生物防治新途径。

三、湘南南岭山区

位于我省南部,五岭山系北麓,包括桂东、汝城、资兴‘、郴县、宜章、桂阳、临武、嘉禾、新田、兰山、宁远、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及安仁、永兴、常宁、零陵、祁阳县的部分山区。地形复杂,山峦重叠,夏无酷热,冬不严寒,是一个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土壤多为黄壤和黄棕壤。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达110~115千卡/厘米2,大于looC年活动积温在5600一5800oC,是全省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无霜期28。~310天,年平均气温18℃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为亡~8℃,7月份气温在25~29℃之间.年降雨一量可达1800毫米,为我省多雨地区之一。山地面积大,约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树木资源种类繁多,林下植被类型特别丰富,具有南国特色,除松、杉、油茶、油桐等主要用材林和经济林外,还有不少南亚热带树种,如长苞铁杉、华南铁杉、粤松、黄稠、多脉青岗,南岭拷、鹿角拷、厚壳桂、广东琼楠、香花木、赤按、广叶按、火力楠、琼楠、半枫荷、竹柏等,多为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该区内昆虫种群以东洋区系为主,东洋区中,属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种类有海南大蟋蟀(B:aChyt,upesportentosus)、乌柏大蚕峨(A,tac二atlas)、山林原白蚁(Hodotomopsisoio::od,i)、竹直锥象(Cyrto,raeheluslongimanus)、梭舟蛾(Ne卜riavivideesCens)、皮舟蛾(Pydnotostaeea)、花夜峨(PaChy里。p-15dileetissima)、掌夜娥(TiraCola-ptagiata)、芒果天蛾(Compoogenep-anopus)、银杏大蚕蛾(Die子yoploeajaponiea)、台湾大弄蝶(Lsmenejoinaformosana)、峨绒蚊蝶(Preeisiphi,a)大尾凤蝶(Ago五auaehvooi。ov。leriei台湾长尾水青蛾(Aetiasoinensis)、脉凤蝶(Salaturogenutia),还有人工放养的紫胶虫(LaeCiferlac。a)等。区内除部分低庄纯马尾松林区马尾松毛虫成灾外,很少有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害虫发生,造成局部性灾害的有杉天牛、栗实象鼻虫(Cureuliodavidi),栋实象鼻虫(Curculioarakawai)、栋黄掌舟蛾(phaleraassimilis);次生林区贝lj白蚁类及山林原白蚁为害严重,造成大量空心立木。该区山高坡陡,山地广阔,海拔相差悬殊,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有利于用材林的发展,是我省最主要的天然阔叶林区,有很多特有珍贵用材树种,要注意保护,加强现有林的抚育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森林病虫防治方面,除低丘区注意松毛虫防治外,要加强种实害虫、蛀干害虫的研究,加强木材检疫。区内天敌资源丰富,应注意开发利用。

四、雪峰山林区

本区以雪峰山为主体,包括城步、绥宁、通道、靖县、会同、芷江、黔阳、桃江、安化、新化、沉陵、淑浦、怀化、新晃的全部及常德、汉寿、桃源、益阳、宁乡、新化、慈利、大庸、辰溪、麻阳、东安、新宁、武岗、洞口、隆回的一部分山区。山高坡陡,地势复杂多样,主峰海拔1934.3米,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区。气候多温多湿,年平均气温16℃左右,夏季7月平均26一28℃其中通道、会同一带是全省7月温度最低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少,大部分为100一105千卡/厘米,,山高雾多,日照时数少,一般只有1300一1550小时,比洞庭湖区少300多小时。年降雨量1300一142。毫米,是我省少雨地区之一,但因气温_低,云雾多,蒸发量小,故相对湿度比较i大。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林种树种较多,林相复杂,多为天然混交林,也有大面人工栽培的杉林,油茶林。天然林内植被详富,层次繁复,树龄不齐,现有森林蓄积量占全省总蓄积量的一半,是森林面积最大的一个林区,也是我省杉木的中心产区,主要生产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擦树、楠竹、油桐、油茶、杨梅、漆树、板栗、锥栗等。森林昆虫以东洋区系为主,约占65%,常发性害虫有油茶毒蛾(E即r“ctisp“e-udeonspersa)、油茶果象(Cureulioehinensis)、松蛾(Dasyehiraaxuth-a)、松尺镬(Abraxassp)、擦木长足象(Aleidodesop),松针红蜡蛤(Ce,oplas-te。:ubeos)、中华松针盼(Setsoeoe:‘s。1nenoi。)、杉肤小蠢(Phloeosin。。aa七iel.is)、饱桐叶押(Baoipriono,5eh-inenois)、板栗瘦峰(]〕,y000smusk-宙iphilos)等。区内属松毛虫偶灾区,思茅松毛虫、马尾松毛虫混合发生,一般在时间上猖撅周期短,空间上间偏时间长。近年来竹蝗已传入,造成一定灾害。该地区山高雾多,森林复被率大,日照时数少,相对湿度大,有利于用材林的生长,要大力营造混交林,保护植被,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创造不利于害虫猖撅而更有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从根本上杜绝害虫的猖撅发生。当前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及时控制竹蝗、松毒蛾的扩展,加强油茶毒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