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的美学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0:17:24

建筑的美学价值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1

关键词:高层建筑;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72-02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一、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

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二、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三、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四、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

(下转第74页)

(上接第72页)

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2

    论文摘要高层建筑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的国际式直至当代强调个性、高技术中环境的多元化趋势,高层建筑的美学问题始终是建筑界关注的焦点。高层建筑作为构筑方式概念性突破的同时,也泛速地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并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美学形式相结合的建筑领域的尖端产品。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

    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4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在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3

东汉初年,名士严子陵游历龙门,惊讶于此处美景,不禁叹曰:“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赞叹间,赋予了这块灵秀之地一个响亮的名字――龙门。追溯古镇千年历史,三国吴大帝孙权后裔们以勤奋、智慧,秉承着先祖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把龙门打造成为了孙氏家族的“世外桃源”。有了龙门山水的庇护,孙氏家族终发展成今天两千多户,七千多人的江南一大望族,现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为江南最大的古村落。

二、龙门古镇村落形态及建筑类型

1、村落形态

龙门古镇原有60多座厅堂、古建筑。历经战乱,保存较完成的尚有2座祠堂,30多座厅堂,3座砖砌牌楼和1座古塔,一座寺庙。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这些聚居院落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形成自然有序的系统组织。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立的厅堂,家中成员的住房也都围绕厅堂而建,分为“井”与“回”字形两种。千余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厅屋组合院落”。

2、建筑类型及其功能性

①宗祠

宗祠,是家族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也是制度礼仪和法制的中心。宗祠,也是家族的荣耀的象征,因此宗祠建设的规模宏大,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并且有族人在宗祠内管理宗族事务,形成了一定等级和家族律例严明的规章制度。规模较大的宗祠基本上都为三进院落。功能分别为:安放族人和神明的牌位的龛堂;处理家族事务纠纷的厅堂;接待客人,迎听圣旨的回楼;供家中男子学习诗书和义塾以及帐房、仓库、收租院落等。如今龙门古镇宗祠共有两处,分别为:余庆堂和思源堂。

②牌楼

牌楼,是宗祠和住宅建筑厅堂进门入口处的门楼,属于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是为纪念某种大事或者皇室颁发圣旨赏赐的奖赏而建造的牌坊楼。因此,这些牌楼会在宗祠的厅堂或家族门庭的入口处建立。通过牌楼也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当时有达官贵人或为国贡献效力突出而受到朝廷奖赏。

③戏台、亭子

戏台,分为公共和私家两种。是当时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活动场地,有着鲜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每当逢年过节,有人家中婚嫁或科举高中,这里的戏台就会好不热闹,成为了人们生活太平和谐安泰的一种生活活动形式。古镇的大树下,河道旁都可以发现许多亭子,这不仅是为了遮风避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小型聚集和交流的场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一起聚集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

三、古镇建筑布局的功能之美

相传,龙门古镇整体建筑布局是根据孙武后裔及吴大帝子孙的众多兵家以迷魂阵的格局所建造。通过古镇的主要水系、街道、居住空间和神邸空间进行有机的分割和组织。

1、水系

水系,是农业社会的一把命脉。因为,水系的好坏关系到这个村落的繁衍生息,决定整个村落种族的兴衰成败。在龙门,供人们生活和生产用的水系主干有剡溪和龙门溪两条。发源于龙门山的剡溪依镇而过,向西北流入富春江,龙门溪则是贯穿整个古镇,与剡溪成丁字型相交。这两条水系将古镇一分为二,成为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

2、街道空间

古镇的街道,说是街道,其实并不宽阔。最主要的街道,是具有十九世纪农村传统集市店铺风貌的老街,道路纵横东西,约400米长,道路狭窄,路面多用鹅卵石铺垫而成。道路两边的建筑房屋多为清末民国初期建筑。建筑的形式有楼房和高墙民居两种。民居的院落厅堂组团之间相互交错,排列而成的窄巷构成了古镇的二级交通道路组织。现在人们研究发现,这种鹅卵石铺砌的路面,不仅外形美观,常走此路还具有足底按摩的功能,并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3、居住空间

在当时传统的伦理和法制的思想制度下,人们的民居也深受影响。古镇的建筑格局属于宗族聚居的典型,民居多为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 ,少有高耸的楼房建筑,采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组合。以厅堂为核心,四周为家族及子嗣所住,依次延展,直至家族子孙有能力自立门户之时,才会再建立新的厅堂。

4、神邸空间

相比其他一些古村落,龙门古镇更加注重宗族崇拜,对神明的崇拜反而在于其次。因为,龙门相传是孙权的故乡,人们对祖宗的宗祠更加信仰其对后代的庇佑以及其权威的尊严。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4

关键词:建筑美学;水利水电工程;价值;发展前景

1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反映一个时期、某个区域、某种文化氛围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人们对建筑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建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具有一般艺术作品的美学规律,在其迅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独立的美学法则。但是,建筑美学法则不能完全反映具体的建筑创作,建筑艺术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并不是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凭任何利害计较而单凭或不进行判断”的纯粹美[1]。

2东西文化中的建筑美学

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东西方建筑美学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具有深厚的哲学根源,同时又偏于追求道和伦理,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和多民族的特点。而西方传统美学,则更多的追求规则和简单。对于现代建筑美学而言,西方建筑更偏重于客观因素的科学分析,如地基的稳定性、建筑材料的强度等,同时更加关注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在建筑中运用新材料、开发新技术,从而彰显民族和时代的个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传统建筑美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了大批框架结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大体积钢结构建筑物,很多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欧式建筑,忽略了建筑物民族化、地域化的重要性[2]。

3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美学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源远流长,从大禹治水,到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再到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彰显着我国几千年来积淀的人文气息和建筑美学。就人文而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从立项到建成投产,处处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筑美学深受人文的影响,自然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我国建筑美学长期以来深受哲学的影响和追求伦理道德,我国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整体上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把工程和艺术的界限划分得比较清楚。工程本身是一门艺术,虽然不可能像艺术作品一样给人感官上的震撼和精神的享受,但是如果能够在工程上运用建筑美学并且融入艺术的美,将会使工程发挥其最大限度的效益。整体而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迅猛,涌现了一批批经典的工程,但这众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了我国水利人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在建筑美学上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4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价值

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如果能够在考虑工程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恰到好处运用建筑美学,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工程的价值,带来多方面的效益。我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枢纽,巧妙的运用了建筑美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出了深厚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为整个四川盆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美国著名的胡佛大坝,在设计上结合了西方的建筑美学,同时与美国西南部特有的自然风貌融合在一起,不仅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就业和经济问题,后来也成为了美国大坝史上的传奇。近年来,美国著名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也在此处取景,使其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3]。巧妙的将建筑美学融入到水利水电工程中,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推动一个区域的历史、人文、文化的发展,将水利水电工程和建筑美学的价值都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运用建筑美学是十分必要的。

5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美学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我国水电事业的高峰期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建筑美学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第一,巧妙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美学与社会主流文化,体现社会的人的主流思想与建筑美学的关联[4]。第二,更加注重建筑美学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做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三,更好的在建筑美学中融入人文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升华“上善若水”的境界[5]。

6结语

水力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当今“节能减排”形势下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资源。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开发水力资源的一种措施,能有效的开发水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造福人类。但是如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巧妙地结合建筑美学,使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体现出工程的艺术美、建筑美、工程美,是值得当代每一位水利人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E•Gilbert,H•Kuhn.夏乾丰译.美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宋鸷.东西方建筑美学的特点分析[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06).

[3]李家真.胡佛大坝印象[J].中国三峡建设,1998(06).

[4]陈春.中国建筑美学发展方向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1(09).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5

关键词: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取向;调查研究;一体化;协同发展

Abstract: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design, is a core problem in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design talents, stand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uzhou surrounding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various groups, based on the data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sis of different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trend; Advocate a healthy aesthetic concepts to guide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modern design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to build urban image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value of the unity and development system, promote the small towns in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s a whole aesthetic perspective.

Key words: small towns in the area;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研究背景及目的

1.1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中国”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梦想”的主题,小城镇作为连接乡村与城市节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丽中国”的构建不是城市的独舞,乡村集镇的共同繁荣才是发展的最终剧本。同时随着苏州周边小城镇与苏州“同城化”程度的提高,市域小城镇形象将作为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苏州地域文化特色,这是苏州城市转型的有效资源载体。

自工业社会之后,城市进入了消费社会的新阶段。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方式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随着美学观念的改变,已经形成参与美学与分离美学并存的境况。传统小城镇建筑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富,在城镇一体发展的背景下,新环境依托老建筑,形成新旧对比鲜明的美学范式,这需要设计人员站在空间造型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新老建筑与城乡环境,同时,也需要从生存的角度介入设计,拷量建筑形态与环境景观美的形式与内涵是否相悖或同一。

随着空间消费的转型,建筑空间的商业性异化主导着当代建筑设计,商业空间形式上的包转使得建筑设计被符号、权威、利益所绑架,建筑的日常性以及生存体验逐渐被猎奇心理导向下的艺术造型和利益驱使所替代,城市形象趋于同质和泛化,缺乏活力和特色。

消费社会与城市转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课题,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参与到城市空间生产中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于西方审美取向俨然已经凌驾于当

代建筑设计之上,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渐式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设计美学构架逐渐失去了自我认知原则,审美脱离本土、弃绝民俗、异化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流失使得中国城市建设趋于平庸肤浅,粗劣的模仿或低俗的造型意象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毒药,侵熏着设计行业的灵性和骨髓,如何净化这种不健康的设计之风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1.2调查研究目的

审美观决定着人的行为准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城市建设源自他们之手,正确的审美导向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基本条件,因此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对审美大众的心理趋向、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取向的调查来了解当代民众、政府甚至是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为设计人员的审美价值判断提供依据,通过对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美学的调研把握当代设计精神,以生存与发展为出发点,梳理多元审美取向,寻找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设计之路。

2案例调查

2.1调查选取点及调查内容

2.1.1调查选取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苏南以小城镇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并且发展稳定的经济发达区域,本调查地点按照路径选取横塘(核心城区)、木渎(城乡结合部)以及同里(小城镇)三个地点进行调研,通过这种不同区位的调研使得本次研究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得本次调查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

2.1.2调查内容及方法

根据研究需求,本次调研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不同时空的什么特征以及当代审美异化的表征。基于此,本课题以苏南小城镇调研对象,针对不同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领域的审美主体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小城镇景观形象有选择的做了具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1)按调查对象分类:①非专业人士、②专业人士、③名人专家。

(2)按勘测路径:①核心城区、②城乡结合部、③小城镇。

(3)按调研内容:①空间环境、②建筑形态、③民众生活风貌。

2.2样本基本属性分析

(1)区位及环境

横塘镇位于苏州高新区南侧,随着苏州城市建成区的扩展2002年并入市区,2004年横塘镇改为横塘街道,由于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大,横塘镇原有城镇格局已慢慢退化,镇区环境形象已市区原有城镇风格并以现当代建筑居多,古镇氛围淡化;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木渎古镇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随着旅游的开发,过度的商业化包装掩盖了木渎古镇形象,但整体空间格局保持良好,由于紧邻木渎工业区,大量的人口集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落后使得形象趋于混乱,缺乏严整的视觉秩序,严重影响了古镇传统形象;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距苏州市18公里,由于同里古镇较早的得到保护及开发,同时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小,整体形象依然朴实原味,城镇空间机理得到较好的保护,建筑环境淳朴自然、江南古镇形象鲜明。(图1、图2)

(2)产业空间结构:

由于横塘镇已并入苏州市区,产业结构也融入苏州产业布局当中,古镇形象的缺失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突出,倒是商贸交易市场火爆,完全的一幅商业市区景象,同时工业也是其主要产业支撑;木渎古镇是木渎旅游产业开发的主要支撑,旅游及其配套服务业是木渎古镇的主要产业形式。随着周边工业发展,随着了“园林”和“乾隆”两大文化亮点的突出以及“姑苏十二娘”水乡文化品牌塑造,创意产业也成为木渎古镇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工业是木渎镇的主要产业支撑,如此的产业结构对木渎古镇的建筑环境以及形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已趋成熟,同时与其镇域的生态农业、科技研发等创新产业结合,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多元产业并进产业结构形式,避免旅游业发展的古镇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包装是同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图3)

(3)审美主体结构

随着横塘并入苏州新区,人口构成中新苏州人占据的绝大部分,文化和社会意识也逐步城市化,木渎古镇由于周边工业较为集中,审美主体原著居民、游客等还包括大量的产业工人并占了主要部分,人口流动性较大,由此而产生木渎审美主体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口构成社会层次差异较大,同里古镇形象的审美主体主要是以游客为主,城镇发展以及形象包装以迎合旅游开发为主,同时专业人员是主导同里古镇形象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并将作为政府的献策者基于参与到同里审美价值取向的判断之中。(见表1)

表1:

3不同层面的审美取向总体特征分析

3.1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

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分析是全面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要途径,审美取向深受时代性、地域性的影响,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审美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差异,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地域性的审美特征的差异性。

3.1.1基于时间序列的审美特征

时间序列是是在历史性范畴内进行表述的,苏州市域小城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这也是其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的本质所在。基于时间序列审美特征是时间一维性的外在表现以及是对历史的尊重,正像圣马可广场的围合空间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构筑一样,在和谐统一的秩序感中标现时代符码的建筑构成将会使其更富情趣和历史意义。小城镇建筑形态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累积而成的,尊重历史的叙事性是寻找小城镇建筑形象生成原因的基本切入点。在对苏州小城镇建筑环境的调研中,62%的居民倾向于传统的沿河而建的建筑形式,而同时在选择居住住宅建筑风格的时候却只有12%的受访者选择传统建筑风格,由此可见,城镇居民对于传统文化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现代生活方式确实他们的的必然选择,建筑内部空间自然要符合这种基于当代生活方式的生存审美需求。由此可见,审美是随时而变的,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是人的审美价值的历史性特征。(图4)

3.1.2基于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

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是基于地域范畴内建筑的主要体现。从大的范围来说,北方的厚重、江南的轻巧、岭南的开朗,不同地域的建筑由于不同的空间区位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基于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具有地域内涵,因此,地域区位的差异也影响着小城镇视觉空间形态。苏州市域小城镇星罗密布,除了在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下的传统形象特质,也包含着自身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城镇形象。在本次调研中曾针对不同区位下的城镇进行调研,选取横塘、木渎和同里三种与苏州市区不同关系的古镇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特征。横塘属于苏州市区,由于受苏州城市化影响较大,原有城镇空间形象形态已不复存在,内部人口构成的混杂使得城镇视觉体系混乱,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也在城市化的冲级中遗留甚少,江南小桥流水景象只能成为部分原著居民的回忆。而木渎位于苏州近郊,尽管整个镇区已有工厂、商业建筑,但核心区的古镇形象保存良好,原有呀园林宅院成为支撑江南形象的主要节点。同里则远离苏州市区,城镇发展一直在保持自我格局的自然状态下发展,再加上古镇保护专家的精心呵护和地方严格的保护政策,同里城镇形象依然带有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情调,同时由于原著居民并没有搬离景区,江南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当地市井生活气息依然浓厚,社会文化民俗在旅游业的发展下也重获了新机。(图5)

3.2主体差异视角下的审美特征

在对小城镇审美主题的差异性分析中,主要分解出一下审美主体:本土居民、设计人员以及政府三种角色,并由于不同的审美价值认知而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3.2.1非专业审美主体认知

本土居民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建筑设计的主要涉及依据,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也是时间的沉淀,建筑是历史,是当地居民记忆的载体,建筑承载的是他从出生到死亡与它相关的所有人的回忆,而正是使用它的人,尤其之作为个体的人的记忆,建筑才对我们有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不是凭空的造型,而是基于本土居民使用过程中的认可以及生存需求的满足的这一本质下的美学设计,这也是环境美学下的思想体现。本土居民的认可主要包括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以及空间品质的提高,是基于参与体验美学的特征表现,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审美主体。(图6)

非专业审美主体往往更从内心心理感受出发,通过自身的参与式体验而产生最本质的审美感受,如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游客游览的知觉体验等等都会左右着他们对城镇视觉美学的判断,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建立在诸如亲地性、可达性、均质性甚至是愉悦性的心理认知基础之上的,因此把握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体验“以人文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审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审美需求是当代建筑设计人才不得不考虑的。

3.2.2专业人才培养中审美导向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城镇空间品质的高低,随着城市脱离原有自然状态的下的发展,专业人才的介入很大的影响着传统古镇的形象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新科学、新技术与新结构的广泛拓展,不同的建筑师对于建筑形态的理解与加工方法存有差异,由此所表现出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建筑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方式的不同,都将造成古镇视觉构成的重组与变异。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仅仅是对建筑艺术造型的设计培养,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审美判断价值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受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高等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缺少国学情操的浸淫,传统文化基底的薄弱成为当代建筑人才的短板并进而影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设计。同时,专业人才缺乏体验式的审美情怀,然而建筑设计需要公民建筑意识,要有服务意识和体验意识,造型、艺术、功能的体现需要联系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专业人才培养的审美导向需要人文情感关怀。

3.3.3管理角色审美价值取向特征

管理角色是城市发展的统筹者,管理者的审美需求是建立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形象的构建只是城市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政府职能的履行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城镇的空间发展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形势转型的提出以及政府职能角色的改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再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发展水平的政策思维都将改变着管理者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美丽中国”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都反映了基于公民意愿的审美诉求的价值转变,当然城镇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美丽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人们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美丽心情以及公平、舒适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城市拥有“美丽”的物质躯壳。

3.3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及问题特征

3.3.1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

美国哲学家提吉拉曾将现代美学转变概括为三个方面:转向艺术、转向人的独创性和转向人类境况,城市是承载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美学是美学范畴内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艺术情操,社会伦理、文化以及空间等要素综合成体的整体感知(图7),基于城市美学的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需要以下几方面切入:

(1)艺术视觉导向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形状独特而美观的”,建筑属于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将不可避免的参与到美学价值评价之中。卡米诺西特曾对现代主义的组装时城市建造进行批判,认为城市不仅仅是基于功能需求的生存实体,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建筑以及城市设计进行艺术处理,从而回归传统文化内海的表现上来。不得不承认城市的本质是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但马斯诺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还需要精神文化层次的满足,城镇的艺术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来进行构建的,艺术视觉导向下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美学理念下的原始出发点,因此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价值导向通过艺术视觉导向将对城市居民的整体艺术修养形成积极影响,同时也是提高建筑空间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

(2)空间消费导向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空间资本运作是空间消费的基本理论,随着空间中的消费向着空间的消费的转变,建筑环境视觉形象的包装成为消费吸引力的主要手段。由于全球化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人的精神诉求的增加,基于亲地性的集体记忆以及对空间氛围的消费倾向使得转型期的中国城镇不得不面对城市形象的夸张表达,人们不再局限于与对实体商品的需求,空间经过包装之后也成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对象,商品形式的异化促使建筑形式风格的商业化,因此,空间消费的审美导向是当代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糅合的产物,并将基于对今后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3)生存美学导向

环境恶化、资源殆尽、公平缺失以及管理混乱都为当代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分离式美学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因缺少人文关怀而逐渐受到质疑,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问题的突出,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认同的迷失,生存境遇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的自身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的审美价值。生活空间品质的下降、道德信仰的缺失甚至多发的自然灾害和疾病、饥饿所带来的恐慌使我们不得不面向生存美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创造优美视觉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达到生存境遇的改善,保证生存境遇改善与视觉美观的统一是审美价值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历史风貌区形象的维育过程中由于过于偏重物质空间因素,传统的“分离”审美方式缺少人文关怀,造成传统空间活力下降,富有特色的当地风土人情也不复存在,基于文化产业的衍生品价值并没有得到提升,只留下一个缺乏活力的“空壳”风貌区形象,而缺乏“人情味”的审美是难以感受到美的存在的。(图8)

3.3.2当代审美导向下的问题特征

(1)视觉构成混乱盲目

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差异,当代审美价值的社会导向趋于多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进行,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的传递越发快捷,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不同审美取向的艺术方式。基于不同价值基础的当代文明改变着城市空间原有的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当代城市形象异化同时又在改变着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时尚主义侵蚀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秩序,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社会空间重组加重了城市空间的消费性和速食色彩。同时,随着城市问题的突出,生存境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有意义,低碳生活理念也慢慢得到体现。因此,不论是城市的艺术造型,又或是城市文化空间的耦合还是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显现的当代社会性导向必然表现于多元,并将直接影响当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

当代城镇形象内涵趋于多元是在文化构成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完成的,然而文化构成的多元并不能否定审美导向的秩序化,视觉构成缺乏整体协调,没有明确的表达诉求。

(2)形象沦为视觉符号的简化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的,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扰乱了文化本体的稳定性,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落后带来的文化上的不自信,自我认知的否定只会造成形象符号化的简单模仿,城镇建筑环境的视觉优化成为一种空洞的建设布景运动。然而随着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整体空间品质的下降,使得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建筑空洞而无助。同时由于受西方设计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城镇外部空间的设计往往成为被广场主导,而富有中国特色的街道空间却在失去城市机理的影响下日趋弱化,消费性建筑的点是布局打乱了原有细密的城镇空间秩序,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也在这种切割式的建设活动中逐渐消失,形象的过度符号化没有给城镇视觉带来特色,反而将原有的城镇风貌破坏,得不偿失。

建筑环境的塑造是带有文化多元性、地域同源性和认知亲地性的多种元素的组合,视觉吸引力只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方面,缺乏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建筑是难以经受时间的。

(3)缺乏对生存艺术的尊重

同时,城市美学具有潜在的图底性,对于审美主体来说,社会整体审美导向性具有格式塔的心理特征,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是传统审美取向与当代审美突变相互博弈产生的结果,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人的不自觉的行为大多来源于潜意识的心理映射,审美过程除了主动地辨别还应包括潜意识的情感寄托,如归属感和亲地性。因此,审美价值的社会性导向不仅是视觉导向同时也是心理导向,当代审美取向是一种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的耦合,这包括:生存图底、环境图底、视觉图底以及空间图底等等。随着美学范畴的扩大以及深化,不同审美主体的图底取向将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审美取向将决定不同的价值观导向并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审美取向的趋同化和泛地域化是当代城市形象趋于同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热衷于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大多数建筑师缺少对公民建筑空间的兴趣与思考,例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或是高端酒店的设计更能为建筑师带来欲望表达和声誉提升,而承载城市的日常的人居、休闲建筑不屑一顾或草草了事,这种缺乏对生存艺术和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成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主要原因,由此而导致“到处皆标志,到处无标志”的混乱城市形象,建筑师成为具有强烈欲望表现欲的操纵者,而不是城市形象低调的引导者。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导向思考

4.1当代语境下的审美导向

哲学认知的加深与人类科技能力的进步引发了观念层面的变革,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这也导致建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转换。从古代的手工艺建筑美学.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建筑美学.再到现在信息时代的高科拄建筑美学,建筑形态审美的取向不断跃迁,建筑美学的原则悄然变异,而建筑形态的不断创新正是反映了这种变迁。新的观念影响着建筑师时世莽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师重新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撂索建筑彤态创作。

当代建筑设计缺少对生存体验的尊重,现代审美导向的多元化需要映射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建筑装饰、形式以及空间等需尊重表皮与内在的统一,装饰与空间是外延与内在的协调,建筑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设计,形式则是两者的纽带。

特定时代的建筑艺术是特定时代哲学意识的反映。随着当代哲学对人类及其生活本质探索的深入,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筑艺术不仅是生活的“理想”,不仅是对生活的描述、美化、评价,更是生活本身。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空间,向人们展示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展示着各种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建筑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物体、美的空间、美的环境。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既包括地基、结构、空间、物理、材料、设备等自然科学,又包括哲学、艺术、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它既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物质生活本身,又是人们审美的对象——精神生活的需要。正是由于建筑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4.2传统建筑保护更新导向

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建筑的保护要尊重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表达,首先需要认识的是原真性及过程性审美表达是辩证统一的,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然而历史是发展的,不能因为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遗产而就否定后来的,不仅要保护“第一历史”,同时也要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对“第二历史”及其以后的延续都要做出保护与更新的回应;其次,城市旧城的保护与更新还要注重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城镇形象是需要富有生活气息的居民活动支撑的,同时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是重现建筑活力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建筑保护的目的,只要这样传统建筑的保护才更更有可持续性。

4.3新建筑设计导向

城市发展需要新建筑的增生,新建筑的设计要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在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中借鉴欧洲“插入式”的新建筑设计方法,通过与周边建筑外饰上的延续来保证整体风貌不被破坏,视觉秩序的保持是当代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方面,也是审美价值取向在整体视觉上的体现。同时要尊重地域特色,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融入新建筑设计之中,地域建筑技术上的运用与发展,吸收地域建筑就地取材的据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材料和装饰元素。同时关注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武的关联,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与日性的亲切巷.因此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共鸣。结合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要做到地域建筑特色的自觉追求,前提就是地域建筑环境的留存。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新建筑的设计在汲取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同时更要符合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建筑环境的设计也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并进行开拓,也是当代建筑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图5)

5结论与展望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足迹推向乡村聚落,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开始以突出国家的、民族的乡土的拟或是民俗的审美为主导。曾经的后现代的混乱逐步趋于秩序,在此语境下的城乡建筑设计更加强调个性与多元、开放与包容的审美价值观:建筑毕竟是本土的、场地的、与周边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空间物质形态,生活化是其本质,象征性是其民众审美附加价值,时空压缩与文化离散,让今日的建筑本体语素呈现多维、复合并令人难以言表的美感情怀。

建筑设计人员是建筑环境营造的主体,对城镇环境的审美影响重大,对建筑内外环境氛围的营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本次调研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审美主体以及苏州市域小城镇的调研分析,总结并把握当代小城镇审美价值特征、审美价值取向的方向,为当代建筑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导向参照,为高校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季松.从空间到文化从物质到符号—消费文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马武定.城市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肯?泰勒, 韩锋, 田丰.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中国园林,2007,11.

[7]刘经芬.建筑的本质及审美取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

[8]王征,梅洪元,刘鹏跃.当代建筑形态创新倾向[J].华中建筑,2012.

[9]程相占,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J].学术研究,2009.

作者简介:

1.单怡,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2.文剑钢,男,教授,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建筑环境艺术

3.陆晓婷,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4.李禹函,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6

关键词:建筑美;建筑美学;建筑“残缺美”;人文

Abstract:Contrast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which admits that: “The image's integrality is the elemen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why the deformity of the building images are still fascinating.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is question, in the aim of developing the thought about the phenomena in the deformity of buildings to indicate that the phenomena in the deformity of building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oder to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Arehiteeture Aestheties in Deformity and exhume the value and sense in Arehiteeture Aestheties in Deformity, through the concise analysis on the phenomena in the deformity ofbuildings under the Humanism.

Keywords: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Aesthetics;architecture Aesthetics in Deformity;Humanism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57-02

1引言

与传统的“建筑美在于形象的完整”的理论相悖,圆明园遗址(见图1)同保存完整的北京故宫(见图2)相比,虽只剩残垣断壁,却仍然吸引着无数的人的目光。为什么如此残破不堪的建筑形象仍会如此有魅力?本文以这个问题为做出发点,通过浅析建筑中的“残缺”现象,对一系列的建筑的“残缺”现象中具有的建筑“残缺美”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价和判断,提出在人文背景下有关于建筑美学的一些思考。

2建筑美的含义

建筑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建筑美是指单体的建筑美,涉及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旨在揭示单个建筑的造型美的规律和艺术特征。广义建筑美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走向总体环境;跨越建筑,走向城市;跨越某个具体的时间走向历史。它侧重于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从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至城市的、历史的宏观角度,去把握建筑美的特征,研究建筑美的问题。其本质在于它是城市的,又是建筑的;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是动态的,又是静止的。

3建筑美学概述

3.1“益美”说

即有用就是美。“益美”之说是万美之源,体现了一个与实用、功利和效益相关联的建筑美学思想。最典型、最具权威性的代表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功能主义”建筑美学思想。19世纪末,芬兰建筑师沙里文提出 “形式追随功能”,即建筑外在的形式美应当服从建筑内部功能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赖特进一步从生物进化论的准则提出了“有机建筑”美论。20世纪20年代末,勒・柯布西埃的机械美学思想把功能主义的建筑美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极力主张机械的实用性、精确性,并把它们“移植”到建筑中与建筑造型的艺术性结合起来,在法国的萨伏依别墅,马赛公寓案等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3.2“愉悦”说

美在形式,美在形象,美在形象的完整,和谐生动和鲜明,从而激起人的“愉悦性”美感。这种“愉悦性”要求,建筑的美在于其自身形象的优美,即从建筑审美客体的形体、结构、材料、色彩、装饰、质地、肌理等构图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相互关系上,去寻找建筑美的原因。诸如建筑比例关系的协调,建筑各部分的和谐,建筑造型等,在古希腊的帕提隆神庙、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等得以体现。因比例和谐而产生愉悦感的建筑美学思想,在新建筑中亦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发展,比如勒・柯布西埃运用“黄金分割比”分析人体比例,得出“理想模度”,用以指导自己的建筑创作。

3.3“主观表现论”

持表现论者,强调美的蕴涵性,认为建筑物的美应能表达某种意义、思想、情感及外在的客观世界。如前所述,建筑因“功利关系”、“形式愉悦”而美,同时建筑还因“意蕴或情感表现”而美,比如希腊建筑的明晰美在于奴隶民主制的社会繁荣。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筑形式表现某种意义及观念,表现人的情感,表现一定的意境气氛等等。这类建筑表现偏于通过建筑的形式与空间去表情达意,即倾心于建筑美的主观表现。美国的罗伯特・文丘里认为,对建筑“意义”的表达应当胜于对建筑形式美的追求。比如,为了表现生活现实和历史文化的“关联性”,就从古典建筑的柱式、山花、拱券等部件中提炼一些装饰符号,加以异化、分解、加工和重构等变形处理,融入现代建筑语言系统,运用在建筑创作中。

3.4 “客观表现论”

“客观表现论”起始于现代建筑运动初期,在工业化社会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其主旨在于表现客观外在的现实世界,如表现自然的旺盛生命力,表现时代和未来,表现力、运动和时间,甚至表现建筑自身的功能、材料和结构,表现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比如德国的表现主义的建筑、美国的功能主义建筑等。它们侧重表现客观对象,而不是表现主观自我。今日的某些“高技派”建筑作品,像法国的巴黎篷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暴露结构、设备,着力表现建筑功能和现代科技。总的来说,建筑美的“客观表现论”比较符合建筑的固有物质本性。

4建筑的“残缺美”

4.1 建筑的“残缺”现象分析

残缺即不完整,残缺不全,不整齐、不规则、缺陷、破旧等,涉及图像的形状轮廓、肌理质感等物理性质,与完整相对应。小如一片残缺的树叶,大如中国的长城、圆明园等。从广义的建筑美分析,建筑的“残缺”现象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建筑遗址:圆明园、古希腊神庙等。这类“残缺”的建筑,既失去了实用价值,也没有形象上的完整和客观或者主观“表现”。但是它们具有时间上很长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使历史文化通过建筑留下了真实的记录。比较古希腊帕特农神庙(见图3)和废弃的办公楼(见图4)。两个建筑的残缺形象都有残缺的特征,但是后者却没有残缺美的审美体验。因为,尽管两者都有过去,但是过去并不一定就是历史。不被人们接受和认同的过去不能称为历史,因而也是没有历史价值的。所以,这一类的建筑“残缺”现象,是对历史的记载,是记忆的延续。因而,这种建筑的“残缺美”,更令人难忘,发人深思。

第二类是人为地使建筑的形式、形象“残缺”。建筑的“残缺”形象获得视觉上的冲击。譬如《异形建筑》中的实例:“管风琴废墟”(见图5),是被刻意敲碎却没有被完全拆除的工厂的水泥管柱。书中写到:“建筑及对于废墟的眷念,多半是由于其未完成的美感。事实上,不论是意大利庞贝城,亦或是北京圆明园,都是因为其残缺的、破败的未完成景象而引人注目。那种废墟荒凉的气氛原本就带有一种凄美的情调,再加上空间虚实变化的未完成之美,更增加整个废墟的可看性。”这种建筑的“残缺”现象,属于建筑创作的一种手段,为了获得建筑“残缺美”的审美体验。

第三类:建筑的形式、形象并不“残缺”,但是建筑反映了当今建筑创作的精神、内涵的“残缺”,比如夹缝中的老房子(见图6)。建筑师通过“老房子”表达现代都市建筑对古老小区建筑的破坏的控诉,反映现代建筑精神、内涵的“残缺”。这种建筑的“残缺”现象,反映了现代建筑美学对于人文思考的“残缺”。无论是“益美”说、“愉悦”说这类强调形式美的建筑美学,或者是客观、主观“表现论”以表达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思想的建筑美学,都缺少对人文的关怀和表达。

第四类: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精神、内涵上的“残缺”。这类建筑,在当今中国可谓是大行其道(见图7、8)。这种建筑“残缺”现象,表面上是弘扬某种精神、传统文化,但实际上既没有形式上的美,更没有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精神、内涵,可以说是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上都完全的“残缺”的建筑。

4.2 建筑的“残缺”现象的审美

由建筑美学概述得出在现代建筑之前,建筑美学的主流观点是:建筑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建筑美学基本上等同于形式美学。在近现代建筑之后,尽管建筑美学在形式美学的范畴有所突破,对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的精神、内涵的表达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依然着重于形式的表现,缺少人文关怀。

然而从建筑美的含义,可得知建筑美并不只是建筑表面的附加成分、是装饰性的,而是建筑本身的、人文的。建筑的形式美,不是建筑美学的全部。建筑从成为一种艺术起,就是一种经济、技术、宗教、心理、文化及诸种艺术交汇的社会产物。建筑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对建筑的审美体验和对建筑的某种思想的。建筑既可以表述建筑自身,同时可以表述历史文化。建筑美是建筑全部意义的感性表述。建筑的精神价值决定了建筑可以超越形式。

建筑的“残缺”现象中包含着超越形式的建筑“残缺”美。不规则的形状、斑驳的痕迹、古旧的有着人文痕迹的艺术遗产等,都有着残缺的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圆明园、古罗马帕特农神庙等,这类“残缺”的建筑因为它们的结构“残缺”,它们已经没有使用价值;因为它们形象的“残缺”,它们并不是愉悦的审美。又或者是管风琴废墟、夹缝中的老房子,反映或者包含了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的精神、内涵的建筑作品,它们因为遗留保存下来或者人为的创作而造成形式上的“残缺”,给人以震撼、难忘、使人回味、思考,因而产生了建筑“残缺美”的审美体验。建筑的“残缺美”是建筑美的一种,建筑的“残缺美”是属于历史的、城市的、动态的建筑美。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残缺”的建筑就有建筑的“残缺美”。譬如上述的第四类建筑的“残缺”现象,非但不美,反而丑陋。

5小结

“残缺美”作为建筑美的一种特例,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形式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建筑的“残缺美”既是记载历史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也可以是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和个性风格的创作手段:借残缺称美、显美,表达建筑自身以及建筑师的情感和思想。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 李清志.异形建筑. 三联出版社,2006年12月.

[3]余希平.论残缺美.中国陶瓷,2007年9月第1期第43卷第9期.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7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8

【关键词】高校古建筑 历史价值 保护 传承

中国的高校,特别是传统的老牌高校,其建成历史都已有六七十年,有的甚至跨越百年,建筑作为其中最好的历史见证,在校园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那里留驻记忆,承载梦想,是一代一代教育人最能寻觅感情和培养品行的地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建筑面临的危机也逐渐凸显,建筑价值因使用功能的弱化而丧失,众多的“回忆”面临被拆除,如何在保证高校发展的同时保留极具区域乃至社会价值的“老见证”,已变得尤为迫切并需要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

在高校中,建造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后的以砖混结构构架起来的老式建筑,一般具有坡屋顶的瓦屋面,建筑功能划分为“筒子楼”式线性排列区间,以青红砖体为主的建筑立面和石材雕刻为辅的细节修饰,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并因为地域不同产生了许多的微妙区别和不同价值。

一、高校古建筑的复合价值

1.见证校园发展的历史价值

高校老建筑的存在不仅仅为教育提供了场所,更重要的是其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保留为一代代的校友抑或是居民在其记忆中能够长久地保留“母校”情结,这种价值是不可恢复和再造的,不仅仅是因为历史的不可复制性,历史性的价值还主要表现在其多维度的形成,它的存在可以让人在古今高校发展链条上取得联系并形成场所的“底蕴”。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其日后的发展和方向,这一点比其他的建筑环境都要重要,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念更是需要这样一种情感的支撑。

2.具有特殊门类性质的建筑学价值

建筑史中可起到推进历史发展的是文教类建筑,文教建筑承载的思想寄托也最为丰富。可以说,校园古建筑优于同时期的建筑,其精准的构图、严谨的纹样设计、简约的结构搭配都为其在经久不息的建筑革变中提供了准则和素材。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校园中,多数建筑学的学生都以此类建筑的测绘和研究开始自己的大学学生生涯,这类建筑建造简单又能兼顾各种施工中的分项配合,建筑材料衔接自然且不存在使用寿命的巨大差异,同时还为后来的建筑深化提供预留空间等。可以说,古建筑存在的根本便是建筑学思想研究和建造技艺的成功。

3.具有时代指代性的美学价值

精准、设计独特,行走在高校灰瓦白墙、竹影绰绰的校园环境里,一直是使人留恋大学的一个“依据”,校园的舒适以此带来的“记忆”才会促成其教育的主旨。可以说,一个建筑与环境,在洗尽铅华的岁月磨砺中,其美学价值的凸显会更加强烈和深沉。

校园中的古建筑作为校园风貌的一部分,起了很好的构景主体物的作用,否则其景便谈不上丰富,色彩也缺乏韵味。这些由建筑引出的空间组织形式、色彩搭配、细部处理、装饰造型都给人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各种视觉联想、对历史环境的回忆,或是对这种环境的赞美其实都是由具审美条件的建筑创造的。

二、校园古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1.建筑本身的老化与破败

多数校园的老建筑大多建成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或计划经济下的六七十年代,其建筑本身的寿命都已达到或在超负荷使用,这些无形中也加速了建筑本来面貌的呈现,尤其在当时建造时代背景下,如以北京林业大学许多老建筑为例,很多建筑的砖体为小煤炉烧制,建筑材料本身带有较大缺陷,砖体不密实,易变形和酥变。同时,建筑结构也存在问题,如竹筋骨架、鹅卵石楼板等大量存在,还有建筑屋面的木结构更难以抵挡风化作用,瓦片开裂、木材腐朽,且维修和翻新都在技术上和造价上存在很大困难,老建筑面临的危机重重。

2.建筑使用功能的缺失

再以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建筑为例,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老建筑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当前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很难达到高校教学和办公等功能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建筑的承重和荷载有限,这不是当时设计的问题,主要是在同历史时期的建造过程当中,此类建筑的设计延伸量并不能预见飞速发展的21世纪,很多大型的实验仪器和教学设备根本无法进入这些老建筑,同时水、电、暖的基本设施也无法跟进。

3.老建筑滞后校园建设

从目前来看,普通高校的建设单位面积基本已经确定,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建筑的多功能性和使用的便利性及高层建筑逐渐成为高校青睐的建筑形式,此类建筑使用面积大、技术先进,在保证学校日常运行的同时,还承担着学校“标志”的特殊身份,而这些老建筑,在当时的规划和使用上,其区域位置和心理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时候,小体量、低楼层的老建筑不仅影响区域整体规划,还和这些新型建筑左右为邻,建筑的美感大打折扣。面对这些建筑很现实的困难,且管理者对于历史建筑的认同感差别,很多建筑都面临被拆除和翻新改造的局面。

三、高校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1.坚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

高校校园建设从初始形成时期便是建筑与环境的共同营造过程,从宏观上讲,老建筑的保护措施的制定必须顺应整体校园环境的需要,或者是对校园环境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保护的理论才有基础,建筑的物质存在才会有根基,老建筑本身不能因为其单纯的建筑形态或装饰纹样等的价值保留和增值而忽视整体的存在环境。整体环境的丢失必然造成建筑的孤立和整体价值损失。因此,从校园建设整体角度出发,制定对局部建筑有益的措施,以老建筑的细致保护丰富和突出整体群落的个性价值,由此给老建筑形成一个多效益、多利益群体、多种方法论的系统性工作,因为众多因素的协调和控制才能保证校园老建筑保护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丰富建筑人文等综合价值

老建筑及其环境产生后,随着时间的变迁,综合性价值在自然和人文的双重作用下,其魅力是综合建筑形态、材料、色彩和情感等共同集合而呈现的。如果能够依据人们的思想变化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从时间的延续性上形成一个动态的文化发展变迁史,这种变迁不仅仅能够梳理地域上人们的发展脉络,也能提取出高校发展的经验和心得。长时间的发展作用下的人文等隐性价值会变得越发厚重和深邃,进而逐步成为可供校园发展的有益脉络和法则,这些建筑从精神层次得到认同后非常有助于其保护和传承。

3.坚持可逆原则下的有节奏的建筑优化

老建筑要保护和传承,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筑的现实物质存在,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局部改进,以满足当今的生活、学习需要,以此形成一个发展的动态而保证古建筑的生息。所以,我们应该在现有老建筑的风貌形态下,坚持可以复原原貌程度的修复和更新,这种修复一方面保证老建筑的“个性”不被现今的建筑“同化”,另一方面也在发展的同时纠正和改善修复的措施,以保证更新过程中的有效改进。

四、高校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新思路

1.发展新型建筑修复及相关理论

建筑保护和传承一直是理论性的研究,但作为工程上的建筑修复技术革新,同样能够很好地反馈于这项理论研究,为此笔者走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了解到其老建筑在进行鉴定后形成文物属性,依据此进行的文物修复能够很好地解决建筑的使用和老化矛盾,在不断进行新技术修复的时候,建筑的“老和新”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同时有助于建筑的历史存在与延续。

2.寻求古建筑保护理论和相关前沿理论的交叉研究

对于建筑的新旧问题,当今也很难纯粹地判定新旧关系到底是一个取舍关系还是自然的更新关系,但在各个存在争论的文化区域,很多有成功借鉴意义的文化区域都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如传统四合院与“类”空间的研究,国外老建筑厂房改造和建筑有机化研究等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因此,作为自身文化和研究先进性的高校,可以基于此进行研究,这样在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将使其外延放大。

结语

高校中的老建筑当前是以一个简单的设计元素应用、协调到复合的校园建设和发展当中的;从不同的建筑材料、色彩和比例关系所产生的丰富建筑和人文效果,都让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到了岁月流逝中高校教育发展变迁的感性美或哲学意境美。传统的老建筑,特别是具有鲜明地域性空间和外在的历史建筑都有特定的环境氛围,这些建筑此时已转化为词汇去传递一脉相承的序列文化。因此,高校校园古建筑保护作为古建保护与传承的一分子,应当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以此达到弘扬文化,砥砺传承的教育大业。

参考文献:

[1]周卫.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何晴.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J].华中建筑,2008.

[3]熊明.建筑美学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建筑的美学价值范文9

关键词:建筑美学价值;建筑功能价值;建筑设计优化

0.引言

建筑物的性能指标包括很多。一栋合格的建筑物,应该是外形美观、结构完整、质量优良的。房屋结构设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建筑设计理念,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对房屋的功能需要和审美需要。优质的房屋计方案,应当能够节约建筑成本,并方便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建筑方案的设计者要充分利用城市中的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提高建筑物的实用性能、经济性能和质量标准。房屋设计中的建筑物设计优化技术,包括设计理念的优化、设计方式的优化以及设计技巧的优化等。下面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较为详细地阐述。

1.建筑设计优化的基本理论

房屋结构设计,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专业性活动。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房屋结构的设计时,应当兼顾建筑物的各种性能指标,包括使用价值指标、美学价值指标等。建筑物的功能价值,指的是建筑物作为人们的日常住所所必须具有的遮挡风雨、抗温度变化等基本功能;建筑物的审美价值,指的是建筑物的外形要美观、结构搭配要协调,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到房屋的基本性能,还要考虑到房屋的结构搭配以及美学价值的大小。在这样的设计理念指引下,设计者就要从拟定的多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以实现房屋结构设计的综合目标。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案筛选过程用科学化方式加以表达:运用建筑学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在许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一种与设计目标最相符的、最能体现居住者需要的设计方案。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指的是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要改革设计理念,应用科学、先进的设计方案筛选方式,选择出在各方面都能达到最佳效果的设计方法。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十分复杂,要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完美组合在一起,使建筑物发挥最佳的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具体包括建筑物中各个部分结构设计的优化,以及建筑物整体设计结构的优化。在这两个部分中,建筑物整体结构的优化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整体是各个部分的综合,在完善房屋功能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筑物整体结构的优化包括房屋顶部设计的优化、房屋设计的优化,以及房屋细节结构设计的优化。在这三个大部分中,还可以细分出型号选择、布局设置、受力研究、价格衡量等较小的设计项目。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设计者还要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房屋建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确保房屋结构性能稳定的前提下,设计者要大胆创新,敢于探索新型的结构优化方案。

2.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建筑物结构设计优化中的房屋整体设计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变量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对设计人员决定最终设计方案起到重要作用的那些数值,都可以作为变量供设计者选择。例如:工程的目标参数包括房屋价格参数和预期产生的损失参数;工程的控制与约束参数包括表示房屋架构可靠性能的参数,等等。如果设计者能够将变化幅度较小或者考虑因素较少的参数作为参考指标,那么与建筑结构设计、编程和计算有关的工作难度将会降低,设计者也可以更快找到符合设计目标的那一组数据。

(2)第二阶段是函数的确定。设计者要在多组相似的函数中,选取最符合事先设定的房屋横截面尺寸和钢筋尺寸面积的那一组函数,分析这组函数的各种性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房屋建造的成本费用。

(3)第三阶段是条件的衡量。出于增强房屋结构稳定性和耐用性的考虑,房屋设计的约束指标应当包括房屋尺寸、架构稳定性、架构刚性、受力限度和变形限度、墙体裂隙限度、单元组件规格、架构体系规格、结构可塑程度、结构确定程度等。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当结合房屋建造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比较施工实际中的约束性条件和目标确定的约束性条件,确保各种条件都能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以便实现设计结果的最优。

3.分析统计结论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