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6:23:48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1

关键词:中职教学;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职业规划

计算机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该讲究教学的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融入大课堂的教学中来,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让学生重视计算机技能的提高,端正学习态度的同时树立科学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同时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应该与市场需求结合,确保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不会因为学习内容的枯燥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兴趣的提高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这些都是学习计算机专业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教师除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应该以就业为向导让学生在平时对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新闻进行了解,以有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专业的思维方式,学生在接触前沿的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知道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与以后的就业有什么联系,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生会逐渐建立起正确的就业目标,为以后的职业规划提前做好准备。在与同学分享的时候,也能逐渐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就业为前提,为学生多普及一些前沿的专业知识,让他们尽可能地多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

二、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对于计算机学习而言,虽然计算机技能的掌握非常重要,但是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所以在提高专业技能之前就必须奠定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也是为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熟练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都要有耐心,这样才能不断积累好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做好铺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尤其是计算机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的耐心,还要求学生学习的细心,所以无论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学习态度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做好监督工作,让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竞争中树立好自己的优势。

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中职院校的教学与普通院校的教学不同,前者是为了向社会直接输入专业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践,这样学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不至于因为从学校直接进入职场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未来的工作,学校应该为学生联系或者建立更加真实的实习地点,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只有实际的接触工作才能明白哪些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用得到,学生在不断的接触和实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找到自己应该注意的职业问题,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中职教育的理念,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加适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就增强了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优势。

四、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计算机知识也分为很多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制定培养方案,按照学生所擅长的方向发展,这样在以后择业的过程中才能有目的地进行。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前景,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补充的专业知识。计算机专业在很多行业都要应用,所以制定学生职业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避免学生以后走太多的弯路。所以,职业规划一定要在学生学习的中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完善学生的培养计划,逐步增加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比较困难,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中,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结合起来,切实地为学生的就业考虑,不断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既要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又要提高适应社会和职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2

男生吃香的六大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是以软件和系统开发方向为主的计算机相关学科,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迅速。

2、土建类

土木建筑类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包括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主要学习的专业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学、城乡规划等。

3、经管类

经管类要学习的专业有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专业很适合理科类的男生报考。

4、电气电子类

电气电子类是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工程领域。可以学习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

5、海洋交通类

海洋交通类学习的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

6、机械类

机械类学习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等。

男生就业的方向有哪些

1、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优秀“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就业方向主要有工程技术方向、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工程检修方向、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毕业后科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3、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4、软件工程专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3

加强自我认知教育,明确择业就业目标。自我认知,即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的全面认识,准确客观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大学生找到与自己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独立学院学生在自我认知的评价上普遍偏低,缺少自信。一方面,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认知测评、职业倾向测评等心理测评手段,结合霍兰德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来科学认识自我。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在群体中发展自我,加强与社会的交往,通过他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能力,提升社会自我认知水平,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明确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三百多所独立学院中,71%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并不是优势学科,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但是他们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大多数没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将来的职业倾向。问卷调查显示,只有9.7%的学生有较清晰的中长期规划,33.4%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有短期规划,56.9%的学生没有规划。数据显示,大学生自主规划意识不强。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可以让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了解社会,从而挖掘潜能,提高综合能力。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能够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抓住主动权,更快地获得成功。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注意与时展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相结合,与增强个人的身心健康相结合,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条件不断调整事业的目标。

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IT企业需要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而大部分学生实战经验较少。IT行业新技术不断更新,要在该行业立足必须具备较强的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第一,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自2009年以来,已立项计算机类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0余项,保证充足的资金,配备优秀的指导老师。通过实践创新项目的研究,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二,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在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第三,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鼓励学生选择校外毕业设计选题,配有校内、校外论文指导老师,起到联合指导作用。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实际项目结合,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加强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建立兴趣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行为习惯普遍比普本学生差,但思维比较活跃,兴趣广泛,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专业中按发展方向分类建立兴趣小组,例如,办公应用类、多媒体制作类、图形图像制作类、网页网站设计类、系统软件开发类等等。兴趣小组以老带新,既在低年级学生中起到普及专业知识的作用,又促进了学生自动学习的热情。开展专业技能类的比赛,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计算机组装大赛、网页设计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等,为大学生提供检验知识并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如嵌入式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选送的《莱特电子ETC系统车载单元有限公司创业计划》,在第六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一等奖,并在全国复赛中获得银奖。由此,既提高了独立学院的知名度,又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形成良好的学风。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制定培养计划。问卷调查发现,80%的学生认为教材过于陈旧,不能跟上目前的主流语言,7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而计算机专业是个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所学内容已经不适应企业需要。由此,课程体系应随社会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及时调整,做好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系统设计与综合应用、应用开发与创新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充分考虑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第一,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减少一些过时的理论课程,增加一些主流开发工具,如Delphi、Jave、C语言等,及时将新技术引入课堂。第二,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包括增加硬件类实验和软件类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可采用企业的工作模式,将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团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第三,独立学院应该大胆创新,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或者专业技能资格考试结合起来,以突出就业优势。创新教学方式,“走出去,请进来”。除了课程设置的优化,在教学方式上还必须创新。现在很多大学生学得茫然,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行为能力差,多数学生没有规划,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不明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大一结束时安排两周左右认知实习,到一些知名的IT类企业见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了解IT企业软硬件开发的主流技术,明确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及将来从事专业的要求、发展方向。可以聘请IT企业的工程师、管理人员等作为独立学院特邀老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洞察IT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可以更直观地为学生传输IT信息,学生更容易培养专业兴趣。同时,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专业,更好的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干团队。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首先教师必须学会教。很多独立学院依靠母校师资,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忽视了普本学生与本三学生的差异,教材和授课内容都一样,导致很多学生学不会。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按照满足教学需求、保证教学质量、优化队伍结构的原则,坚持自有和聘请相结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第一,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听取多方意见,在交流中反思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二,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青蓝工程”等措施,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第三,培养较强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要求青年教师参加“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工程师资格,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际项目研发,把教师培养成本专业领域内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第四,加大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热情,把最新学科信息引入教学,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课程教学吸引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好专业课程。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形成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专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认识程度不足,校外实习基地合作以浅层次的协作式为主,校内实习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笔者所在学院计算机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形成了“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系统设计与综合应用、应用开发与创新实践。在实践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过程控制,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资格、水平、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积极遴选、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学生在校外有关单位参加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服务等活动,进行“真刀真枪”式的实训与毕业设计,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训和毕业设计,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又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就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独立学院必须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第一,培养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目前,多数学校都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大都由辅导员兼任,授课对象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在教师安排方面,应尽量发挥辅导员的专业特点在系统的教与学过程中使辅导员成为某个专业的就业指导专才。同时,派辅导员参加高校职业指导师、创业培训师等培训,邀请一些知名专业或企业专家来校为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第二,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理论性较强,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法。此外,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完善就业信息网,利用学院网站、官方微博、博客、人人网、QQ群等网络平台,普及就业政策及法规知识、各类招聘信息、开设就业专题讲座等,鼓励通过网络交流就业、择业心得。第四,设立专门的就业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与就业相关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活动。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4

(一)机电类专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研究与实验

为调查和了解机电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后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课题组在机电工程部采用多种模式实施“工学结合”育人,影响学生的生涯规划。

模式一:师生直接下企业,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影响学生择业观

半工半读模式把学生学习的一个学期分为两段,分别为学校学习阶段和工厂实习阶段,将学生的实训课搬到工厂,利用工厂的场地和设备,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去,实现在工厂的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期间参与产品的加工生产,企业派师傅进行指导,规范生产要求;学校实习教师全程参与,协助管理学生并了解企业生产实际;学生通过在生产车间的亲手操作,学习真本领,体会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及企业环境氛围,并获得一定的报酬。

机电工程部分别组织机电083班(47人)和机电111班(56人)共103人试点实行该种模式,学生利用4个月的时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5个月到张家港宝时得有限公司进行工学结合边工边学。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参与,了解岗位对操作者的要求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了解职业岗位职责,培养职业责任心,对未来职业定位有初步的认识。

模式二:引企入校建基地,利用岗位培训影响学生思考未来

通过引企入校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引企入校由学校提供场地并进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援助甚至师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营造职场氛围,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

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课堂与实训的“学做合一”、实训与生产的“校企合一”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的“教研合一”,学生就是企业的学徒,企业的师傅就是学生的专业辅导教师,企业的车间就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改变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落后教学观,“教、学、做”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加深对岗位定义、职业定义的了解,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实现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对接。

(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调查与研究

学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包括网络组建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办公助理、动漫设计等专业。结合张家港市计算机岗位需求现状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通过对计算机行业企业的调研和人才质量调查分析,获得以下结论:近三年来,张家港全市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有978人,毕业就业率为97.9%,能较好地满足本市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是(按先后顺序):软件编程、网络建设及管理管理、技术服务、硬件维护和产品开发。

调查显示:对计算机类企业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加深加强,沟通协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尚有欠缺,在创新能力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技能考证、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调整,具体意见和建议见表1。

表1 企业的建议和意见

学校于2011年9月开始在计算机2010级中专班开始尝试和张家港市如意通(动漫)有限公司合作,公司借学校机房作为企业岗前培训教室,派培训专员进行授课。授课对象包括在校学生和企业从社会上直接招聘的社会人员,在校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岗前培训中,可以和社会人员一起竞聘上岗。在培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择业的压力,并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培训考核合格进入公司设立在学校的生产车间,参与到企业生产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学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此种模式后,通过岗前培训,实现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对接,培养团队意识,初步掌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二、研究和实验效果

(一)机电专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施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全过程,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增强,技能合格率达到100%,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同时,学生在和企业员工接触的过程中,道德素质显著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改善,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感加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实施,让学生放眼未来的生涯定位,提高了学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的就业竞争力。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启示

从调研情况看,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尚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建议解决方案如下:应该全面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品格;重视专业基础知识,重点加强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专业英语水平;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做中学,学中做;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最后,要把职业介绍、岗位要求尽早地融入学生生涯规划过程中,让学生在了解专业和职业岗位要求后规划未来。同时,为了能让学生的生涯规划更科学,建议在原有专业方向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让学生了解专业群,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5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数学规划;PMAP;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33-02

数学规划是应用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称信计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内容。数学规划是一门应用科学,自1947年美国数学家丹捷格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单纯形法之后,数学规划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成千上万约束条件和变量的数学规划问题得到快速处理,数学规划在工业、农业、商业、军事、金融、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我校信计专业的具体特点,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探讨应用型大学信计专业数学规划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提出基于PMAP(问题-模型-算法-实践)过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思路。

一、数学规划在信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信计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一个数学专业,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到来,本专业是顺应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我校信计专业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计算机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建模与优化和软件设计与开发三个专业基本能力。数学规划课程以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数学课程为基础,同时也是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先期课程,是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与算法分析能力有较强的要求。数学规划课程对于我专业信息分析与处理、系统建模与优化和软件设计与开发三个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基于PMAP的教学过程

基于PMAP的教学过程是指按照数学规划自有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各类优化问题,使学生按照认识和处理事物的客观规律,完成从问题引入(Problem)、建立模型(Model)、理解和设计算法(Algorithm)到应用实践(Practice)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优化技术应用能力与高端算法设计能力,并结合具体行业背景,综合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问题(Problem)的引入。数学规划很多问题来源于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但是一般教材在讲解过程中,重视对数学理论和求解过程的讲授,对问题的引入和建模讲解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例如在讲解0-1规划过程中,教材中往往直接从模型开始讲起,对于0-1整数规划的应用背景讲解不多,学生缺乏对0-1规划的全面了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0-1规划所能解决的问题入手,这些问题包括背包问题、大型医院的布点问题、手机基站的信号覆盖问题等,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将0-1规划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而不是枯燥地讲解数学理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模型(Model)。在问题引入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对问题建立数学描述方法,对问题进行数学模型。正如前面所说,传统的数学规划课程对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但是数学建模过程恰恰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完成信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问题建模的教学,在引入实际问题后,让学生针对该问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加以分析、简化、抽象和归纳。建模过程为数学的实际应用打开了通道,提供了有效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起了显著效果,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3.理解和设计算法(Algorithm)。数学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以往数学规划课程教学往往过于偏重理论分析能力,但是无法将理论分析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因此,在数学规划课程教学中,应将促进学生对于算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作为主要目标,使大部分同学掌握该课程单纯性法、表上作业法、分枝定界法等数学算法的思想,能使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自带软件包对数学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将数学规划算法的程序设计方法纳入教学过程,详细、完整、规范地给出各种优化方法的算法步骤。对于部分较优秀的同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设计计算机算法,编写程序,实现算法功能。

4.应用实践(Practice)。应用实践环节是PMAP教学过程的一个综合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完成从了解问题、建立模型、算法设计及应用求解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在社会生活、企业管理、金融经济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若干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课程实践项目,使学生感觉生动、有趣。把这些实践项目的教学贯穿融合在数学规划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从问题入手,完成PMAP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实际工程实践成果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PMAP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在PMAP的实施过程中,从问题引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到应用实践,均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要求。

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摆脱长期以来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的局面。在数学规划课程教学中,我们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基于信计专业三个基本能力培养的角度,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重视Matlab编程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传统编程语言相比,Matlab具有学生学习门槛较低、实现方便等特点。而且Matlab已集成了很多优秀高效的数学软件包,为求解具体数学规划问题,学生可以直接调用而不用自己重新编写,能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数学算法的实现和求解上,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学习的信心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

3.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PMAP教学过程要求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理论教授为主转为算法训练和动手实践为主。在数学规划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大作业、设置答辩等环节,要求学生主动搜寻资料,查找解决方案,完成实践任务。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信息时展的趋势。数学规划课程的讲解采用传统的理论讲解方式无法有效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不知如何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本文结合我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对应用型大学信计专业数学规划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按照数学规划课程自有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特点,提出了基于PMAP(问题-模型-算法-实践)过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思路,对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7

关键词:专业规范;培养计划;课程考核;实训

1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表的《高等学校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报告[1]提出了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非常明确地指出计算机专业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

根据宁夏大学对2008届以前的三届学生毕业去向的不完全统计,约有30%~35%的毕业生进入企事业单位,任职于信息化维护、建设等岗位;20%~25%的毕业生进入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10%~15%的毕业生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领域的工作,成为工程人才;25%~40%的毕业生从事非计算机行业的工作。在针对企事业单位的需求调研中,我们总结出他们对人才需求的以下要求。

1.1专业能力要求

信息社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企事业信息管理等需求的扩大化,信息处理的普及化和全面需求,要求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更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即他们能够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点,在产品生产、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都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1.2专业素质要求

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才应该能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规划,以及针对各行业信息化系统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在培养方向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仅应有对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究、开发人员的素质要求,还应注重对学生系统工程等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培养虽然在学校不能全部实现,但应在培养体系中给予适应训练。

1.3专业知识要求

在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不同方向人才的培养上,不同体系有较大的差别。对于软件工程方向的人才,要求专、精;而对于计算机应用方向的人才,应使他们建立更宽泛的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对信息化建设中全面开展信息系统工程的要求。

2我校计算机专业现状及困境

宁夏大学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主要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招生对象以宁夏本地为主,同时面向全国招生。由于中学教育资源存在地域化差异,中学教育资源呈现城市化趋势,因此宁夏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宁夏大学的平均学费与其他高校相差较大,与发达省份相比,平均学费约为其他大学的一半左右。计算机专业学费属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最低学费。

2.1生源情况调查

对于2008级(120人)与2009级(119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总体情况,我们做了3项调查,即生源来源地调查、家庭收入调查、对计算机相关认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宁夏大学招收的本地学生比例为90%,外地学生比例为10%,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农村或非中心城市的中学信息设备配置较弱,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不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相应的教师。因此,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较低,对计算机应用了解的学生比例不到20%,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的原因来自父母或者亲朋,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科认识几乎没有。

2.2环境困境

宁夏区内的计算机公司较少,银川市计算机及相关公司大约为230多家。其中,真正从事软件开发类的专业公司在40家左右,但人数在30人以上的软件开发公司不到10家。实训机构只有3家,其中2家实训公司于2009年成立;另外一家是西安的公司,借助于网络视频进行培训,从2008年才开始在宁夏开展业务。同沿海和发达城市相比,宁夏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研发市场比较小,学生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小。

相比其他大学,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比较滞后。年轻教师的比重较大(35岁以下教师占学院计算机教师人数的73%),教师数量有限(专业课教师18人),承担第一线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另一方面,宁夏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支持力度较小,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少,尤其缺少与企业联合的横向课题。因此,教师缺乏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年轻教师大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承担教学任务,缺少教学经验。而随着IT行业的快速发展,间接给专业教师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技术压力。

3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认真分析了目前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体现了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了教育部对不同类型学校分类指导的原则。

《高等学校计算机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1](以下简称《规范》)给出了计算机专业三个方向的最小核心课程及最少课时数,并强调高校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根据《规范》的具体指导思想,我校从2008级开始,逐步对教学体系进行整理改革。并从2009年开始,逐步推行新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

3.1强化专业基础课,强调课程关联

宁夏大学教学培养计划一直以来都遵循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计划体系。近年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素质以及掌握技术的要求变化较大,但由于宁夏地域具有信息相对闭塞的特点,因此对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市场变化反应较慢。借助专业规范试点工作,在学校领导、教务处的支持下,我们借鉴其他一些地方性大学的做法[2],对教学培养计划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内容有以下3点:

1) 结合西部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和内容;主干课程设置强调课程关联程度,开设学期经过严格讨论。

2) 计算机科学方向:主要是打牢基础,增加选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就业方向。

3) 软件工程方向:精修专一,系统规范,理论与方法并重。

3.2实践贯穿课程专业主干课程

说到主干课程,除相应的通修课程做了小改动外,计算机核心课程从原有的20门课程减少到16门课程。我们合并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等一些课程,并重点对16门课程中的部分关键课程增加课程设计,作为新的课程。我们减少了一些理论课程的讲课时数,加大实验力度。在课程衔接方面,通过课程教师的探讨和对以往学生学习掌握程度、学习实践过程的了解,我们调整了课程衔接关联度,加大关联度课程的课时数。

例如,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没有完备的实验器材与实验课程支持的情况下,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原理课程,尤其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微机原理等硬件理论课程,学生很难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将这些课程进行了合并。针对大部分学生计算机使用程度不高的情况,我们在算法设计语言课程上加大授课力度和实验力度,讲通讲透。尤其针对数据结构课程需要的指针部分,重点讲授,并与数据结构授课教师一起设计并完成算法设计语言的课程设计(2学分),使算法设计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紧密结合。以前软件工程和数据库原理课程均开设在第6学期,但软件工程课程近几年一直坚持以实际软件项目及文档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进行课程结题,学生对数据库设计及使用的需求较迫切。因此,我们提前到第5学期开设数据库原理课程,较好地满足学生贯穿和掌握知识的要求。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并非选择软件方向就业,更多的学生是在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业务系统的维护和规划工作。因此,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缩小核心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是首要需求。例如,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增加了计算机维护、维修课程,由实验室教师讲授,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维护维修证书。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上,更强调对于信息系统的规划。在学生选取第二学位的时候,举办一些讲座,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能够将计算机专业与选修的第二学位专业有机地集合在一起。

而对于软件工程方向的学生来说,专业方向比较专一。因此,在课程规划中,我们在认真研讨《规范》后,决定减少计算机专业中的一些常规性理论课程。如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偏硬件理论的课程,我们加大围绕软件专业方向的课程力度,还增加面向对象设计与UML、软件实例分析、软件过程管理、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并加大软件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类技术课程的课时数,增设专门的课程设计,将软件方向的学生培养成专门的人才。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我们增加了实验、实践课时数。针对一些后继课程的基础课程,我们增加课程,将其专门作为一门学分课程开设。算法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分析、数据库原理等,属于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设计中必须用到的知识课程体系,也是企业针对就业学生基本测试的技术性内容。我们开设相应课程,将其纳入学分课程的体系,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后一学期开设实验课程,对学生进行技术性质的培养和训练。

根据《规范》要求的课程时数,我们在教学改革中详细对比了改革前后的课时量,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改革重点加强了实验课程及实践环节,压缩理论课程,强调精讲多练,强调技能训练,从理论走入实践,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改革前与改革后的理论/实践比已接近或达到了《专业规范》的要求。从2008级在原来培养计划上进行的小范围试验情况看,学生对课程改革的反馈较好。学生在机房的实践时间增加,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一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被教师挑出,参与到一些教师的实际项目中。从2009级开始,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增加了40%(达到10人/级)。而且,以前基本上从大三才开始有兴趣进入项目组的学生,现在已经提前到大二第二学期就开始介入。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西北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地理条件不占优势,待遇水平处于全国高校普遍水平之下,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难度较大,师资队伍建设是类似宁夏大学这类学校的软肋。博士引进困难,计算机公司环境也较差。一方面,来自学术界的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计算机的专业公司较少,也使得本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难与当地计算机专业公司交流与合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 校外培训。

与武汉、济南、石家庄等地的大市场环境相比,宁夏本地的计算机公司实力相对比较弱,高校与他们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计算机专业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在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迅速的情况下,仅仅凭教师依靠教材、资料和网络自我修炼提高,难度很大。在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一些培训机构取得联系后,从2008年开始,学院在每年的假期都有计划地送教师去实训机构培训。现在已接受培训的教师为4人次。

2) 项目驱动[2]。

我们规定,有项目的教师必须在项目的进展同时组织若干个本科生参与项目,将自己项目的部分内容分配给学生开发和研究。这样教师在进行项目研究的同时,能够将学生组织起来,以实际研究训练和引导学生。同时,变单一的科研项目为管理过程,通过项目的分解、技术的配合、资料的查找、研究范围的确定、人员的管理等,锻炼教师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3) 争取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

我们学院鼓励教师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且在强调创新的同时更多地强调项目的实际性和可用性。鼓励没有项目的教师在带领大学生开展创新项目过程中指导学生,完善自己。

4) 鼓励教师积极与其他行业联系。

我们学院鼓励教师与其他行业联系,争取其他行业的横向课题。学院拟进一步制定计划,对教师申请的横向课题给予一定的奖励。

3.4改革实验及实践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专业课程中密不可分的部分。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实践教学是教学计划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因为社会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西部高校学生的家庭收入较低,负担较重,学费普遍偏低,因此,采用南方高校的学校资助大规模实训机构实训,对于以宁夏大学为代表的西北高校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针对上述情况,对实验与实践环节进行了一些改革。

1) 取消笔试,以实践作业考核。

对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我校部分学生来自城市,对计算机的使用较为熟练,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计算机的使用比较陌生。因此,针对一些基础性课程,我们采用先考再讲的方式教学。

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为例。该课是对计算机专业的概述性学科引导,虽然我们选派了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讲授,但由于课程的知识内容庞杂,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引导意义并不大。而学生在后期学习时,对办公软件等基本技能知识的使用较多,但因学生掌握程度不同,讲授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部分学生,我们采取设定技能目标,让学生自学并进行考核的方式开展教学。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取得学分,而对程度较弱、考核不及格的学生,教师再进行讲授。

在进行专业技能讲授时,教师压缩理论部分,以学生掌握实际技能为目标,让学生从技能入手,通过加大实验课内容,加强教师实验指导,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以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课程为例,我们采用完成综合的、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的大作业形式结课,替代传统的笔试考试,避免学生以记忆、背诵为主的考试形式,让学生以掌握技术为主线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增设课程设计,加强课程实训。

宁夏的实训公司较少,价格对学生来说较高,学校也无经费对学生外出实训进行支持和补助。因此,我们必须从教研室内部开始增强对学生技能的实训。从200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独立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例如,针对算法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关键课程开设课程设计,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完成3~5个综合的设计题目,且对题目的要求、掌握内容、规范、达标准则等相关细则进行描述,或分组,或让学生单独完成。每次的课程设计必须增设新的设计题目,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对原有设计题目进行细化、修改,并会同相关课程的教师评议通过。经过多次课程设计的积累,教师逐步汇集、完善一门课程设计的实训手册。这些手册虽然达不到软件公司实训的要求,但从学生技能的实践角度看,则能形成一定的规范。

3) 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机制。

从2010年开始,宁夏大学成立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长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出面联系企业,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我校采用逐步通过学校划拨部分经费,学生承担部分经费,到信息技术产业发达的成都、大连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训。

学院正在与多家实训公司谈判,想进一步与实训公司合作,将实训公司请进来,将实训体系纳入到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实训体系。学院也在逐步与外地高校进行紧密合作,通过挑选少量学生假期互换、互训的形式,扩大教师、学生视野,逐步建立多样有效的实训模式。

4)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们发现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专业就业意向、工作技能都缺乏了解。虽然专业教师在新生教育中有描述,在实际课程中有对技能应用的引导,互联网上也有对相关专业就业的方向介绍,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实际环境的认知,对专业、技能等学习目的仍比较茫然。

因此,从2010年开始,我们配合教学过程联系相关企业,现已联系3家计算机企业与一些对计算机应用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分别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结束阶段、四年级毕业实习前期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一年级进行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明白专业的前景;二年级结束时,组织学生到计算机公司参观,邀请计算机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讲座,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基础知识的需求和三、四年级专业知识准备以及就业的知识积累;四年级开始,组织学生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实习,让学生了解就业及相关准备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提前对市场进行了解并作出相应准备。

4结语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地方院校之一,宁夏大学在诸多困难下做出努力,希望能为各兄弟院校借鉴和参考。从2008年部分课程试点改革,到2009年实行新的教学培养计划,我们也在逐步地探索。下一步,我们想开展新、老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分班教学比较试验,通过实践加强教学改革研究,积累宝贵的试验数据与试点经验,加强对各种学科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早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尽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衡量,排除存在明显缺陷的改革方案。从某一门课程、某一方面的实验内容、某一项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始,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案。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对研究能力、学历的要求,更多的高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无论从教学实践能力上,还是更多地为社会服务的思路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科发展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国家投入又太少,而与社会同行相比,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收入又严重失衡,致使高校计算机系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据了解,全国大多数大学的计算机系都处于缺编状态。我们能否打破编制的惯性思维,更多地引入企业技术人才,担任客座教师讲授课程;能否形成完备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实训机制,实行双师型教学机制[3];能否逐步开展与企业、社会实际业务相联系的横向课题评价制度,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郁峰,陈念年. 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9(10):12-14.

[3] 龚声蓉,杨季文,朱艳琴. 校企合作,培养IT应用型创新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8(21):23-28.

Problems and Measures in Training Computer Technicians in Regional Colleges

LIU Fuxiang, ZHAO Guodo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8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训练机制 专业人才 设立

现如今全球性的计算机技术的都处于迅速进步阶段,然而为美国目前的计算机人才标准无法迎合进步所需,这和我国现时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能专业 人才训练形式有密切的关系。完整的训练机制对于人才的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想要迎合社会需要,就应当实行计算机人才训练形式的改良。

一、训练规划整修的关键性

随着信息化时期的到来,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也逐渐提高,然而计算机方面的学生却发生了生源质量以及就业率低下的状况,因素是多层面的。根据专业角度来看,大部分理科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有关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知识了解一些计算机的概念了解本专业的含义,这样就导致了专门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某种层面上出现了劣势。其中也具有许多内在的因素,重点展现在计算机专业的训练目的不够确定,服务方面和专业定向不确定、训练规划拟定不恰当、专业特点不清楚、课程传统等层面,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失去了信心,关于学习专业具有畏惧心理。外在有害的原因是短时间内不能够更改,所以想要挽回如今的尴尬场面,关键要从处理内在因素开始。

二、对于计算机人才是信息社会所需要

(一)工程类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重点从事关于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发展工作的是工程类型的专业人员,而且专业发展是工程特质的额,要求计算机专业人员需要应用娴熟的技能,有效性的实行进展工作。另外,需要职业涵养当做支柱,让软硬件商品的工程进展能够向良好的地方进步。

(二)教育类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重点从事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工作的属于教育类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根据这样的人才来说,不但具有计算机层面的技术概念以外,还应当具备教育概念,了解计算机层面的教学手段,运用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便于社会训练出较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能人才。

(三)实践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关于实践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应当具备卓越的计算机水平,还应当对于计算机体系的工作情况做到一目了然。对于这样的人才来说他们所处的位置都是单位内部的计算机体系保护、管理或者信息设立工作,在某个层面上展现了单位信息技能的标准,所以想要成为实践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在技能层面上具备极高的水平。

三、设立计算机科学与专业技能人才训练机手段

(一)强化应用程度

对于学生实际应用方面的测试强度应当在课程的测试形式在增加。曾经在教育方面具有的不恰当状况,也就是有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应用能力较薄弱,而测试成绩中等的学生应用能力却很强势。对于课程安排和毕业安排的应用教学方面,学生需要选取一种进展语言和发展平台,这对于学生就业和今后的工作非常关键。最近时兴的进展语言和发展平台有多样,因此学生在选取方面难以取舍。因此,我们安排了 C/C++、Java、C#等高级语言课程。因为对应各种不一样的应用,所以各种进展语言和平台都存在优点和缺点,身为代课教师需要娴熟了解多种进展语言和平台,有目的性的向学生进行引荐。应用教学程序中毕业策划是非常关键的,是承受工程培训、提升工程应用能力的关键步骤。通过对于应用程序的培训,使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处理含有难度的现实问题。毕业策划题目要实行审核,在难度恰当的状况下,应当有相应的创意性和实践运用性,并追求具有创新理念的。将审核通过的毕业策划题目全部传输到网上,让学生和教师实行双向选取。

(二)强化课程机制的革新

将课程机制进行研究和革新,可以使计算机专业教育供应合理的引导,从而为人才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强化课程革新的程序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应当注重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根本课程,运用线性代数、电子线路、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学习来让学生培养笼统思想,运用汇编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必修课的学习来保证学生了解专业思想与手段。第二,应当从社会需要着手,依据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来实行选修课程的安排。第三,应当注重人文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引下来发展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可以运用所学专业来为国家建立奉献力量,防止学生步入误区。第四应当要推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促进学生了解更多相关学科的概念,获取如新闻、管理、教育类的课程,让学生变为社会所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三)建设多维分流的训练规模

有益于学习合理的开展教学和训练的就是多维分流的规模形式。依据高效的学生来分析,能够把他们运用横向和纵向的形式来实行分流,为学生供应各种的课程选取方针,例如软件工程、根本常识或者网络技能等这属于横向,依据学生毕业之后的规划来实行分流,如部分学生选取直接工作,而有些学生选取考研,继续学习这属于纵向。 总之,对于计算机科学和专业技能人才的训练机制的设立应当让人才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善,才能够迎合社会信息技术进步的需要。身为社会和高效需要及时掌握教育目的,利用目的为起点来建设训练规模,强化课程革新以及指引学生有效运用,利用这样的手段来训练各式各样的人才,推进计算机科学和技能的进步,在综合角度上提高我国的信息技能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莉.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2).

计算机专业学习规划范文9

1.1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工作预期相差较远

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仅仅注重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讲解,且教师对于知识的讲授也普遍浅显易懂,不能深入挖掘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忽视对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未来工作的预期相对较高,而忽略了实际社会情况,与工作职位情况,从而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工作预期相差较远。

1.2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本身就存在缺陷,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有限,同时计算机的专业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知识专业性较强,所以,如果教师不能找到一个相对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模式,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从而也不能满足与该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

1.3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一般

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对一般职业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但针对于计算机行业的特点,一般企业对学生要求较高,且同一实习单位能够容纳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致使学生在实习阶段很难遇到较为合适的企业与岗位,从而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效果一般,错过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

1.4不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高职院校仅在最后一学年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学生即使学习了相关内容,但在短时间内确难以形成变化,从而错过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期。最终导致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普遍认识不高,最终降低了其职业能力。

2.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相应对策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问题,而这些正是笔者所要探索的,但是仅仅发现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培养、提高其职业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

2.1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校应帮助教师多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后活动;其次,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分配给学生相应的项目,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该项目,在学习之中逐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作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最后,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的承受能力。

2.2开展课程改革,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分组实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分组内都能找到对应岗位,确保其参与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享受学习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基础知识构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建立实践之前的知识储备。

2.3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加强校企合作,开辟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提高对于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积极为学生寻找较为合适的企业与实习岗位,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实习阶段,从而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2.4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建议在新生入学初始,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还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员或往届学生到校开展关于专业发展,就业前景、企业文化等专题介绍,使学生对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职业规划体系。提高学生对于职业能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培养自身职业能力的热情与积极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