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集锦9篇

时间:2023-10-13 16:08:20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1

[关键词] 科研型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和随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2007年又制定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进一步作了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和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并与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协同运作,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部署。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应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竞争态势的战略选择,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的科研型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也是高校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型实验室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一、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现状和方式

(一)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现状。目前,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都已发生了深刻变革,企业产学研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有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建立了稳固的科技合作关系,联合承担部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有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将资产、市场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了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积极性, 在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合作更加务实, 更加贴近实际,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科技进步是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部完成的,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缺乏广泛的交汇点。一方面,很多企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许多重要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甚至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很多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对市场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目标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先进的学术和技术价值,注重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却往往无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二)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呈现出由浅而深的发展,但是受到部门所有、行业隶属、行政体制不一致的束缚,资源整合难以通盘考虑,研发人员分属各自独立的科研团队,各方着重点有别,缺乏整体思考,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的研发成果不愿与人分享, 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些技术难度大的科技成果,成功率极低。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一些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很难找到一项满意的项目。

具体地说,目前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还存在三方面不足:第一方面是双方在合作开发过程中, 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许多大中型企业到高校寻求合作,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对高校科技开发项目特别是处于前期开发项目, 不愿为长线项目投资,承担风险,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二是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往往对科技成果价值期望过高, 对已完成的科技成果, 高校更愿意直接转让( 卖) , 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后续技术服务不到位。第二方面是需求与供给脱节影响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的成果虽多,相当一部部分对市场关注不够,是以论文为导向的知识性成果,仅是试验室的成果,通过的只是鉴定或小试,尚未产业化, 其科研成果多数有学术、技术价值,不能满足企业研发是以产品适销为主的技术需求而无市场推广前景,有待完善和配套。第三方面是企业投入少。一是企业无合作研发专项经费。 二是不少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情况的原因, 对技术投入太少。经费问题制约着新项目的科研、开发、培育和转化, 使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总体上说,高校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内涵过狭,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互动方式也比较简单,更多是在短期性、交易性层面上的合作,而长期性、创新性、制度性的合作,还“微乎其微”,企业和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尚不理想,。

(三)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要重视合作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合作机制,不断出新思路,不断有新成果。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的基点在于联合,重点在于开发。 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系统战略工程,需要严密规划、统筹协调和系统管理实施的。

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的各国产学合作的下列7类一般方式实施:

1.一般性研究支持。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界以捐款、成立基金、捐赠设备与其他研究设施等方式,协助大学进行各项研究。一般而言,企业界并不期望通过提供支持而获取任何直接的实质性利益。采取这种方式,企业多数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2.非正式的合作研究。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企业界就个别课题建立非正式的合作研究关系,研究人员常常以个人身份且多数利用业务时间参与合作。这类合作在OECD的成员国中愈来愈普遍,而且合作成果也相当好,制药、航空与环境科技等领域采取这种形式较多。

3.契约型研究。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为了减轻研发经费的负担,将部分研发活动委托大学进行,以契约方式和大学进行特定项目的合作研究。这种正式合同方式建立的产学合作,可以动用更多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有助于获得目标明确的成果。

4.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与企业界进行知识与人员的合作交流,如大学教授担任企业的顾问,为企业的研发计划或技术瓶颈提供咨询意见,通过合作计划,企业对大学的课程设计及研究计划提供建议等。采用这种产学合作方式,可以使双方的研发更具效率。

5.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政府编制专项预算,资助企业和大学共同进行研发,特别是鼓励资金较不充裕且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参与。这种合作的目的主要在强化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网络关系,使企业界能更有效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并让大学的研究更具经济性特征。 转贴于

6.研发联盟。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各国政府针对特殊领域的大型研发计划提供资金补助,由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合作申请赞助。这种合作方式,旨在强化本国产业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的竞争力。

7.共同研究中心。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在大学中设立共同研究中心,大学与企业的合作采取会员制的方式进行,企业对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具有发言权。目前,这种方式是OECD成员国促进产学合作的主要策略。

一项合作的具体模式的产生是由具体的信息环境和双方的博弈规则决定的,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所具有的实力、条件各不相同,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合作模式。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

(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高校科研型实验室应该主动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和地方,突破制约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管理体制的樊篱,通过建立体现高效、实现共赢的结合机制建设科研型实验室。

1.依托企业建设科研型实验室为总体思路。在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都是依托学科而建立,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到位、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依托企业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依托企业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作用,推动科研型实验室做大做强,应是各高校建设科研型实验室的总体思路。

高等学校科研型实验室要出色地履行社会功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展职能,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环境的诸多变化,通过与企业结合,拓宽职能范围,在自觉地肩负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时代使命的同时,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和特色,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建设处于领先水平科研型实验室。

2.以企业需求带动科研型实验室发展。科研型实验室的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以企业需求带动实验室发展,可克服实验室学科面窄、资源不充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强化科研创新能力,改善学科交叉缺乏状况,拓宽了实验室功能,实现了人员、物力的优化配置。随着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科研型实验室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向新学科方向不断扩展,在学科不断发展的同时,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也会同步发展起来。同时,利用与企业合作进行创收,解决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3.以企业重大项目支持科研型实验室建设。科研型实验室可依靠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积极争取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在重大科研开发项目的推动下,使实验条件不断完善和升级,实验室基本建设得到大的发展,形成创新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与实验室科研平台三个方面的相互推动。由于企业重大科研项目大多是科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可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重大科研开发项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科研型实验室也能以项目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

4.以人才互补的模式实施科研型实验室人才建设。科研型实验室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才的创新价值,实施人才互补战略。可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可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促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顶尖懂政策、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对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开发型人才,包括顶尖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双方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如企业和科研型实验室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技术人员,也可联合组成攻关组,就某一项目或课题合作研制。

(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1.高等学校是科研型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支持、组织实施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指导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编制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将实验室建设列入学科建设计划,支持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在实验室、院系(所)和企业间的流动,审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立项,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组织对实验室的评估,拨发、配套实验室有关经费和后勤保障。

2.科研型实验室实行高等学校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和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实验室实行课题和项目制管理,实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由实验室主任根据课题和合作项目需要进行聘任。实验室应按需设岗,按岗聘任,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要积极聘请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人员进入实验室工作。实验室要根据研究方向、合作项目设置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依托企业提供的配套条件和基金,逐步扩大开放研究和流动人员的比例。

3.学术委员会是科研型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实验室主任要在会议上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实验室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由学校、企业和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其中高等学校的学术委员不超过总人数的1/3,中青年学术委员不少于1/3。

4.科研型实验室经费和仪器设备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实验室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国内外企业、政府、个人以不同形式向实验室捐赠仪器设备、设立访问学者基金、研究生奖学金。实验室主任基金由实验室主任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具有创新思想的课题、新研究方向的启动和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实验室主任基金在运行经费中列支。实验室应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仪器设备要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凡符合开放条件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外开放。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重视学风建设和科学道德建设,加强数据、资料、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核以及保存工作,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5.科研型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信息管理。实验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在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均应署实验室名称,和企业合作项目按协议处理。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做好实验室信息化工作,实验室必须建立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有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开辟网上技术市场,并保持运行良好,推动科研型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国.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2

1.由于利益需求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割裂的创新模式缺乏存续的稳定性,例如,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出于抢占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考虑,往往缺乏合作的充分信任,也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决策参考盟形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获得知识成果和科技成果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获得经济成果为主要目标,这种利益需求的互补性有助于各方相互信任,从而降低新的合作伙伴选择的交易成本,实现强化创新合作的路径依赖。

2.深化创新的持续性。由于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企业以及企业间实施的创新活动较多关注短期的竞争性项目,难以有效和组织和实施具有战略性的研发创新项目,也难以有效推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形式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引入,使其关注长远性、基础性的创新性研究成为可能,也使其能够有效克服企业独立研发创新中的“短视”现象。正是由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深化创新的持续性,该模式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已经上升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战略的层面。

3.研究假设通常,从创新的过程性分析,创新绩效表现为创新的知识成果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和经济成果产出。知识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获得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授权,科技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科研获奖、科技论文等,经济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等。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知识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科技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经济成果绩效。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变量因变量选取。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创新绩效不同类型产出影响的差异性,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从知识成果、科技成果和经济成果三个方面遴选因变量指标。其中知识成果指标选取“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指标选取“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经济成果指标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是实现经济产出的重要前提,基于上述认识并结合研究问题的具体特征,选取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作为资本投入的表征变量,选取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当量作为劳动投入的表征变量。考虑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以及数据易获取性,选取“高校和科研机构筹集的资金来自企业的资金”作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强度的表征变量。综上,

2.研究样本和数据以我国大陆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即以上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地区由于数据残缺的因素,未纳入考察的范围)。研究变量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刻画。回归分析的主要应用步骤包括模型显著性分析、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等环节。随着SPS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推出和广泛应用,回归分析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模型设计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设置三个模型进行研究。

三、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政策建议

1.夯实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体系。传统的产学研体系通常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企业居于从属地位,这种体系结构往往造成创新的指向性不明确、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创新成果难以市场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与市场的联系程度更为密切,对市场需求更具敏感性。因此,有必要重构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创新合作组织形式:首先,应积极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配置,并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其次,应加大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参与程度、深化企业参与机制,特别是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科研项目有必要形成企业牵头机制;最后,应综合利用财政和税收的工具形成企业积极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设置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大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税前扣除都是从财政和税收角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3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20-1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转化主要通过以下五种途径将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

1 农业开发研究

近几年兴起的农业区域开发研究是农业科技成果快而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从组织管理上看,它的显著特点是以系统科学观点和做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开发过程中,把多项“软、硬”技术综合组装,发挥效益。

目前我国农业开发研究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四种:

1.1 联合股份型开发

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单位与其他经济实体,以成果、技术和资金等入股的形式,共同组织科技产品开发和承担经营风险[1]。

1.2 独立企业型开发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充分利用自己的中试车间、实验室、农作物等兴办科技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物化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形式。

1.3 综合基地型开发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所属地区建立综合试验基地,这是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构成,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辐射源。

1.4 区域治理型开发

区域治理开发是国家加强科技攻关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认真抓好科研同时积极组织大批科技人员投入农业区域开发主战场,以科技培训、技术转让、科技承包、选派科技副县(市)长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区域治理和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农业推广机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政府和农业推广机构来做。这套机构的系统包括:在农业部设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农林厅设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地、县农业局设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设乡农业服务站,村农业服务组织。这一系统的推广体系通过普及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训农民等工作,使大批科技成果传播到农村和农民手中。除农业行政推广机构外,还有以下两条推广渠道:

2.1 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推广渠道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2.1.1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组织重大科技成果向省内外推广

2.1.2 实行院(校)县挂钩,建设综合性开发基地县

2.1.3 开展试验示范,加速新成果推广

2.1.4 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

2.1.5 选派科技副县(市)长、副乡长挂职支农

2.1.6 积极开展职业中学师资培训工作

2.1.7 参与技术市场

2.1.8 组织重点科技项目参与省(市)高、新技术开发等,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2.2 农业科研单位的推广渠道

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2.2.1 发挥技术优势开发原料生产

2.2.2 兴办经济实体,为生产者提供系列化服务

2.2.3 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推广技术成果

2.2.4 开拓技术市场,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开展技术商品交易活动

3 大众传播途径

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幻灯、报纸、杂志等,由于其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针对性、系统性、见证性强,具有直观性形象化的特点,所以已成为宣传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经研究证明,一项农业新技术通过新闻媒介宣传推广,农民的认识率可达70%以上。

4 农业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技术交易的场所,是把技术纳入整个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商品一起流通交换,从而把技术传递、应用、渗透到生产中去的过程及形式。它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技术转移的过程和组织形式,其内容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出口等技术贸易活动。其形式多样,有常规技术市场、科技商店、科技大集、科技大篷车等流动技术市场,以及各种综合的专业的科技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信息会、指标会等[3]。

5 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成果产出单位与成果应用单位紧密结合建立中试生产基地,把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进行高产、稳定、低耗、高效为中心内容的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成果推广。这不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带动一批农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参考文献

[1] 孙广玉,李春英.农业推广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于永德,胡继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农业科技管理.2003,(6):63-65.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4

一、正确理解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内涵和特点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产学研中的“产”指生产单位,“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之下,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而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它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整合各类资源。产学研结合创新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源头和人才基地优势,有机整合人才、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缩短科研时间。产学研结合把知识资源作为科技创新第一要素,大大缩短了由“研究-技术-中试-产品”的知识商品化周期。三是降低研发成本。由于产学研结合创新先天就具有市场导向性,它可以使研发活动在与市场的对接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市场信息,直接研究前沿理论及学术成果转化的可行性,淘汰落后理论和技术,少走弯路,从而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四是加速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创新能使科研人员的智慧直接进入生产领域,通过企业集成、引进、消化、吸收,创造出新的生产工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而接受市场检验,实现技术与市场的直接结合。

二、充分认识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困难和问题

我国自年在全国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以来,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有力地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认识还不高。具体表现为:在企业层面,一是有的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能否实现市场化、产业化持怀疑态度,缺乏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二是有的企业在选择合作项目时,缺乏长远眼光,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或技术成熟的项目,对处于前期开发的项目害怕承担风险;三是有的中小企业远见不足,研发需求和创新需求小,没有高新技术领域的产品开发欲望。在高校层面,大学的宗旨是教书育人,学术文化的特点是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所以部分高校还没有将产学研结合创新和科技成果市场化提到应有的高度。在政府层面,有的市县一级政府和部门还未意识到产学研结合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未将产学研结合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

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运行机制还不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对接机制不全。有相当一部分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是政府及部门争资争项的结果,市场仍未在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对接中起基础性的配置作用。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全。产学研合作协议往往对责、权、利界定不清,对风险共担没有强制性约束,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缺乏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对协议的履行也缺乏有效监管。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与企业合作时,企业科研经费往往到位不及时,并经常“缩水”,由于监管乏力,高校和科研机构亦无能为力。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中试阶段是产学研结合创新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经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产品市场前景不明朗,所以投资风险很大。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在赢利前景不清晰的情况下,不愿对中试进行投资,而且风险基金也只愿意投向业已成熟的项目。

政府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尽管中央、省、市都分别出台了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各种优惠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难以落实,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投入不足。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规定,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量不大,并未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政府投入带动作用不够。二是政府对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统筹协调不够。各部门、各地方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支持的合力,造成科技资源新的分散、重复和浪费。三是政府对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激励不够。主要是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引进与留住等支持还不到位。

三、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创新的途径和方式

从宏观层面上讲,产学研结合创新就是要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以科技项目为核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合作,成为产学研结合创新的主力。从微观层面来说,就是要拓宽途径、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落实保障。

首先,要拓宽途径。一是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创新。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研发机构,自主开展技术创新;鼓励由重点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牵头,围绕重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产学研结合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共同承接重大研发课题;鼓励共建创新平台,由企业出资到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平台,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到重点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出资或技术入股联合建设创新基地;鼓励科研机构融入企业、直接转化为企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依托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创办公司;鼓励以项目为纽带,以委托研发、技术转让、产学研联合攻关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等。二是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满足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公共服务需求,重点建设创新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吸引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来园区设立研发机构,吸纳国内外顶尖人才来园区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重点建设公共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使项目要求、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有效对接;重点建设技术交流平台,积极扶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和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交流合作;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系列的政策咨询、项目立项、动态跟踪和督查管理等服务。三是引导企业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直接引进专家、教授、学者,鼓励他们带技术、项目、产品、专利参与合作或直接创业;由政府给予资助,在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吸引优秀硕士、博士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支持企业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采取兼职、“假日博士”、“星期日工程师”或博士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借用智慧和技术推进技术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本地人才送往高校、科研机构继续教育,并在科技项目立项上给予支持,培养本地“植根性”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其次,要完善机制。机制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根本保障。要完善协调机制。政府要制定既具指导性、前瞻性,又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产学研结合创新规划,积极调动产学研三方结合创新的积极性,并把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统一到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大局上来。要完善风险机制,明确产学研结合各方责任和义务,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要完善利益机制,着力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做到风险与利益对称,风险与责任协调,完善产学研结合资金退出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要完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承担企业委托项目与承担政府计划项目享受同等待遇,把科技研发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等看待。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通过成果转化、专利转让、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推动研发与创业的紧密结合;政府和创新主体要对产学研结合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或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其持续研发给予项目和资金倾斜;对高新技术研发活动,要适用优先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缩短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加大政府采购力度,优先采购产学研结合创新产品,形成市场对科技创新成果需求的有效引导。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5

1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能随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自我完善。因此,它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1 组织系统网络化

现有单一、条块分割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协作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对现有的各种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资源,包括政府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进行适当整合,建立各组织间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实现优势互补,使各种组织资源的潜在效用与实际功能最大化,从而直接、快速地推广和使用新的农业科技。

1.2 服务功能综合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农村发展的综合目标,但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作用明显,其他方面作用的发挥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将现行狭义的农村科技服务转变为综合的农村科技服务,既要解决农业生产发展的全过程服务问题,还要能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 民主 ”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服务。

1.3 服务机制市场化

要实现 社会 化科技服务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支持,而应辅之以经济利益的驱动。应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各个组织运作机制的市场化,由社会需求决定它的生存,由它所提供服务的信誉、质量、水平决定其发展,使各个组织能够在政府的适度支持下成长为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独立的服务主体。

1.4 农科教一体化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做到农业 教育 、科研、推广“三位一体”,要加强农业 行政 管理部门与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院所间的沟通与协调,突破部门、单位各自为营、自成一体的做法,建立各部门和单位科技服务协商联动机制,使农业推广成为联结科研与生产、教学与生产的桥梁。

2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构建

2.1 需要着力加强的当前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型服务模式

鉴于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加上农业的脆弱性和低效益,农户经营面积小、 文化 水平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难以实现。而我国当前“大政府、小社会”的现实,以及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主导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将是农村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中仍将负有主导责任,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模式采用“政府推广部门(+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的构架,通过行政指令将有关的多个单位、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研发与推广。它主要用于推广转化全局性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涉及食物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及一些知识产权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有效保护、难以物化的农业共性科技成果。这一模式主要依靠行政计划驱动,通常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相关研究机构生成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再拟定技术推广方案,逐级分解任务,层层下达指标。我国目前正大力提倡和发展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也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实行双向选择,根据下派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下派人选,努力做到供需对接,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2 必须大力培育的未来主导模式——农民合作组织主导型服务模式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要真正建立高效、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政府就应该逐步将具体的推广业务委托给其他社会化的科技服务组织去执行,而主抓计划的制定与管理。从长远来看,必须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使其成为未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主导模式,将以政府主导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转变为以农民为主导的体系。在这一新型服务体系中,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推广计划,组织推广项目的实施与资金的分配、管理;协调农民合作组织与科研教学部门之间的联系等。

这一模式采用“农民合作组织(+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的构架,它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主导,联结技术供需双方,共同完成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真正贴近农民需要,农民合作组织主导模式在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明显的成效,提高了农业科技新成果扩散的组织程度和速度,是未来农业科技推广应大力发展的主导模式。当前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主要有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农业技术协会(包括产业经纪人协会、农产品专业协会等)、农村科技合作社3种类型。其中,农村科技合作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农技推广模式,是小规模经营农户为增强市场交易地位、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自主设立、自我服务的新型农业专业化科技服务组织,部分解决了多数农民经营面积小、经济实力弱、文化水平低、难以单家独户引进科技或聘请专家的问题。

2.3 需要规范发展的辅助模式——中介组织主导型服务模式

这里的中介组织主要指区别于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由非农民组成的科技中介服务型组织,主要开展部分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的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等经营,弥补政府机构、农民组织等农技推广内容的不足。此外,中介服务组织可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掌握科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开辟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络,从而大大提高 农村 科技推广体系的运转效益。

本模式采用“ 农业 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企业”的构架,它主要通过技术 市场 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业科技成果所有权的转移,即农业科研单位或高校将已经完全成熟的商品化成果所有权转让给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获得成果的所有权;二是农业科研机构或高校委托中介机构寻找科技成果需求方,中介机构发挥成果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与咨询的作用,不拥有成果的所有权;三是农业科研单位或高校直接进入技术市场交易,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交易场所,如成果展、成果交易会等。由于分工细致、明确,本模式减少了农业科技系统转化科技成果和农业产业系统寻求科技成果的费用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减少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

但是,由于当前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良莠不齐,农 民法 律意识不强,相关 法律 法规不配套等,必须加强对这些中介组织的规范和 管理 ,既要注重维护农民的利益,也要注意维护中介组织的合法权益。

2.4 需要适度引导的辅助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

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企业主要包括农资厂家、外贸公司、农产品加工储藏企业等,重点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结合产品的推广,通过短期培训,推介新成果、新产品,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等方式,开展以赢利为最终目标的农业科技服务,并且主要集中在产中服务阶段。

本模式采用“企业(+其他服务组织) +农户/企业”的构架,主要有“农业技术型企业+农户”、“农业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农户”、“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在这一模式中,农业企业作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熟化、综合配套等环节的主要力量,或通过自身技术创新开发出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或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出生产所需的技术方案或成熟的物化技术,再单独或与专业技术协会合作进行示范推广。

这一模式中,各参与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经营决策,并通过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运行机制灵活。由于企业与农户间、与科研机构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要远高于单纯的交易关系或短期合作,从而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相互融合,既弥补了农业科技系统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的缺陷,又缩短了成果转化的时间,提高了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这一模式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脱节、农业科技系统与农业产业系统割裂的问题。

“龙头企业+协会+农户”是这一模式中较为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在这一架构下,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户三者之间能形成更加有效的纵向产业协作关系。通过农业技术协会,企业可以大大减少科技服务的交易活动次数,降低科技服务的 成本 ;而依靠专业技术协会对农户的制约,既可以使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科技服务的投入风险大大降低,也使农户个体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企业追求赢利最大化的本质,一些生产发展、 社会 稳定急需而自身 经济 效益不明显的科技成果,往往会出现企业不愿推广或不愿无偿推广的现象;二是受企业发展规模、经营能力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覆盖面、受益面有限。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政策、 税收 、资金等的适度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

2.5 需要整合发展的支援模式——科教单位参与型模式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6

一、学校积极开展以科研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小学的教学体制中,小学体育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而设立的。由于在新课改之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完全是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结果造成素质教育课程长期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只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教学课程,通常只是表面形式,学生上体育课也是自由活动,无法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课程开设的真正意义一无所知。正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小学体育教学长期得不到有效地开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体育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所以,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开展以科研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校来讲,首先应该将体育科研作为一项教学指标规划到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中,使体育教师主动地进行体育科研活动,可以将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应该重视体育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最后,学校通过积极地开展以科研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让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接受体育教育。学校通过对体育科研大力的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师向科研型体育教师转变

学校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育进行科研教学非常重视。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科研意识,积极从事体育科研工作,使自己转变为科研型体育教师,能够使自己符合以科研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师成功转变为科研型体育教师,可以是体育教师积极地进行体育科研,踊跃参加各种和体育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是体育教师充分了解当今中国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通过积极地开展体育科研活动,可以将相关的体育科研成果和体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助于体育教师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与此同时,体育教师通过悉心地科研,不但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体育教学体系,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应该首先转变体育教学思维,培养体育科研意识,把自己改造成为科研型体育教师,促进以科研为主导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顺利开展。

三、形成体育文化促进体育科研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7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特征;存在的问题;对策

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科技取得显著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统计,全国累计产出农业科技成果59283项,其中,可转化成果16388项,转化率只有27.6%,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达到70%~80%,这些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互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主要通过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进行转化。从成果类型来看,公益类的科技成果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以政府推广为主;企业类科技成果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由社会组织驱动。

1.1农技推广机构

农技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目前,全国农技推广机构达到7.9万个,拥有农技人员58万人,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补助经费26亿元,各地近年大约有100亿元用于农技推广工作。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年推广新品种27.8万个次、新技术18.1万个次,技术培训3.5亿人次。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业生产中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农业公共资源监测和水利等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以及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等,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推动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1.2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我国从“九五”开始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各种类型及不同级别和层次的农业科技园区已达数千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46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83个。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立足区域资源开发和发展主导产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园区内众多的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成果有强烈的需求,对技术引进、开发和转化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企业规模化生产活动又形成了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技术模式,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成果,并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更大范围的应用。

1.3产业化经营组织

产业化经营组织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要应用对象。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5.4万个,通过订单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不同的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24亿户。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自建基地、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全程化服务,将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导入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技术集约型转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实际生产中,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向农户推广新技术,并提供有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了农户经营规模扩大之后的市场销售问题,为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保障。

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基层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截至2015年6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40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拥有合作社2.5个,入社农户人数达到9900多万人,覆盖全国1/3以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小生产者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农业科技具有强烈需求。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是政府和农户、龙头企业和农户、科研单位和农户的技术连接体,成为将技术要求传递给农户的重要渠道,将新技术带给广大农户,并且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特征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逐渐向多元化、市场化组织共同参与转变,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存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形态。

2.1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是主导模式

从目前来看,农技推广机构仍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渠道。由于农业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全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要投资必须由政府承担。一方面,大多数农业科研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难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完全占有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仅依靠市场化方式无法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资金。

2.2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发展方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市场化运作,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率先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生产者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其研发过程属于技术创新过程,具有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的特点。通过市场方式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选择,能够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需求紧密结合,科技研发人员能得到较好的收益,促使农业科技方向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企业得到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3多种转化方式并存是长期状态

在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为主导模式的同时,涌现出了“园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10],与农户构成直接的利益共同体,结合本地资源条件、生产实际、市场行情等进行准确决策,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此外,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

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科技成果从产生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需要政府、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协调有序和高效运作,打通科研、推广、转化的全链条。

3.1加强应用型技术研究

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和关键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注重技术的集成配套和熟化应用,提高支撑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突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从源头上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开展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生产技术创新,包括高效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三是加强农产品采后分选、保鲜、冷链物流配送与精深加工研究,提高农产品采后处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开展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重点研发节水、节肥、节药、节饲料的节本增效信息技术和装备;五是研制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业生态治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

3.2转变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方式

针对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趋势,加快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订适宜不同生产规模的精准化解决方案;二是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三是按照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做好配套技术的推广服务,实现农艺农机配套;四是适应“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普及农业科技,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效能。

3.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接收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必须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一是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支持其研修深造,采取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网络课堂等多种新形式,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二是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将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互联网思维、善于经营管理、掌握先进技术的带头人[2];三是大力发展扫盲教育,通过成人中、高等教育以及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措施来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质。

3.4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在科研方面,要完善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科学推进基础研究的前提下,科技项目立项选题要向市场和生产需求倾斜,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效益作为核心评价依据,并将其与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和职务、职称晋升挂钩;在推广方面,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形成激励机制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农技推广队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农技推广效率。

3.5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加强公益体系建设、增强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效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要求,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其他服务实体的作用,围绕农户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技术指导、产后销售咨询等方面提供全程科技服务。

4参考文献

[1]张素.“数”解中国“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成果[EB/OL].

[2]蔡彦虹,李仕宝,饶智宏,等.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6):8-10

[3]季华员,刘林秀,李海琴,等.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4):63-65

[4]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55-58

[5]张长海.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11):224-226

[6]黄祖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9

[7]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12):6-9

[8]蔡海龙.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3(11):4-11

[9]李增元,葛云霞.何以可能与如何合作: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3-82

[10]刘俭,黄婷.宁夏涉农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61-65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8

关键词:科研单位 激励机制 量化考核

在军工科研院所,理工科专业的科技人员为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从事基础类、应用类、开发类等课题项目的研究和管理。人才则主要来源于国内综合类高校;课题来源又以任务性为主,没有挑选余地,为了国防使命,必须完成。经费管理方式也比较模式化;成果产出主要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技术报告、专利以及可转移的技术秘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咨询报告以及培养的人才等。与广大高校相比,军工科研院所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在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吸力的提升和宣传方面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因此在提升自身影响力、获取外界认同感方面,明显比高校被动。而科研成果对社会有没有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项科研工作是否值得做?是否具有影响力,创新力?而创新力在提升科研影响力方面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少产出就少,没有创新就没有高影响力的产出,就谈不上科研院所的学术影响力。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家军工科研院所的调研,发现目前在科研和学术影响力提升方面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在军工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广大科研人员只注重埋头工作、忽视科研成果产出和影响力提升与宣传的现象;(2)广大科研人员过于追求经费的“进”,对科研成果会对社会发展有多大影响和贡献的“出”重视不够,从而影响广大科研人员在国际、国内舞台的影响力、竞争力,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组建。

随着国内外科研发展需要,如何使科研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推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科技成果走向国际市场,在学术领域抢占制高点和说话权,成为中心需迫切发展的研究方向。为适应这一需求,近些年来,中心将提升科研影响力的一些管理探索机制和科研生产相结合,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跟踪、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将简单对中心实验物理研究部在科研成果提升方面采取的一些举措进行介绍,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以期对其它军工科研院所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学术影响力提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科技成果影响力亟待提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幅增加,但与科研经费投入相比,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偏少。过去,在我院及大部分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片面强调经费“进”,经费产生的辐射力度、对国家的影响度却很少考虑和重视。大部分科研人员把按时按需完成任务当成“产出”,而这个“产出”是否能够满足国家需求,是否真正有影响力却很少考虑。另一方面,部分科研院所在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下,科研人员又过分看重“产出”的数量,比如文章、奖励、报告、徒弟数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积累量化分值,因此“数”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超过了课题本身能够产生的质,因此“课题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影响,包括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对于大部分科研人员而言,成了任务外“别人”的事情。

实际上科技成果与经费收入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只有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真正提高现有投入下“科研成果”的影响上,才能获得更多的科研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对于部分科学研究,比如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其成果预期可能会更长,3-5年或许不能产生任何回馈,但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科研院所不完全是开展探索的纯基础研究,也不是仅仅为满足科研人员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外国学者已做到的事。但现时的政策导向、管理措施一定程度上过于急于求成,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重立项,轻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始性创新思维的孕育和重大成果的产生,也影响了具有长时效、硬实力项目的萌芽和诞生,一定程度上扼杀了高影响力学术成果产生的基石和土壤。

2.研究成果形式相对单一

军工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具备多种形式:科研论文、报告、专利、向政府管理决策者或社会及时提供的有影响的科技咨询报告、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等。由于目前对科研项目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多数人只关心的数量,不重视合作研究以及在综合相关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影响的科技咨询报告。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大多停留在“数”上,对学生论文质量、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实际上,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科技咨询报告和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成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才培养与转移可使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流向社会。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科研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各层次的合作交流不够,队伍整合比较困难,不易形成合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自由探索”和“科学家个人兴趣”,忽视战略需求导向,造成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不健康的竞争机制,不择手段、违反道德规范的做法,实际上也损害了遵守学术道德的学者的利益。在我院目前形势下,量化计分的职称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内耗,这对于团队合作非常不利。目前为保障广大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前途和规划,部分研究实体把课题分散化、等级化,造成科研人员心情的不愉悦感,甚至容易滋生责任推诿现象。量化评价中,文章泡沫化、文章数量化,带来的不是影响力的提升,反而适得其反。这些现象,导致在本应该充分体现竞争的人才培养阶段的宽松环境,本该潜心研究问题、出成果和多培养学生的良性阶段,出现恶性竞争。因而产生有影响力重大科技成果所需的科研团队精神难以形成,涉及国计民生或带基础性的大问题、短期难见成果的课题很少有人去做。

二、提高科技成果影响力的一些管理思路探索

1.形成良好的组织愿景,加强顶层规划

宣传组织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的顶层规划,对于提升科研影响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顶层策划,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学习,讨论组织使命和发展战略,增强广大科研人员的使命感、战略和前瞻意识,比如在各科研院所、各基层研究部,所管理职能部门、研究部领导等都可以通过系列“青年职业发展规划”专题报告来加强科研人员的使命感,让他们在组织规划中意识到自我定位。比如中心实验物理部,每年规划组织1-2次的组织定位研讨,让所有职工意识到组织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标志等。通过对战略目标的共识,发展和建立为全体员工所共享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工作的自信和责任感,并从中得到激励。从而在广大职工中间形成一幅共同的发展前景,并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比功利目的更有意义的东西。一定程度上转化了部分科研人员认为科研工作仅仅是为了短期个人利益的短视意识,转变成了能从工作中获得一种成长的承认,包括一种奉献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的新意识。

2.加快转变科研人员观念

提升学术影响力,加快转变科研人员观念是第一步。要切实转变军工科研人员的科研观念,改变过去只注重工程报告忽视学术研究的相对狭隘的研究理念,帮助广大科研人员全面认识科研成果的多样性,引导他们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发现学术问题,学会在工程中提炼学术问题,并鼓励他们依托工程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工作,形成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科技论文和专利,以学术研究中带动工程项目工作,实现工程与学术的良性互动。

为了加快转变观念,中心实验物理部打造出一个交流平台,向广大职工宣传实现工程任务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邀请高校学科带头人定期讲座,给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直接近距离接触最新学术进展的舞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是研究部从事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部门建立了国家基金申请的团队互助制度,要求各个课题组长积极收集组员的创新性想法,鼓励形成基金申请书,并经过对头责任人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在研究部内形成了强烈的学术研究氛围,对鼓励职工参与学术研究和讨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加快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高效的激励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推动团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要以科研创新价值观为指导,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对科研工作的客观评价,既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对科研人员价值的肯定与尊重。要避免在潜心研究问题,出成果和多培养学生的阶段这一金字塔的顶端搞恶性竞争。要针对原始性科研创新及管理创新等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应该在一种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发现问题,给出建议,表彰富有活力者,激励疲惫者,指引迷惑者。科学的评价体系还是一种检测某些科研绩效标准指标的方式,包括成果奖励的等级、论文所发表刊物的质量、以引用指标测算的论文影响等。

研究部结合自身科研生产实际,建立了一套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促进了职工积极性,尽量避免了科研产出上的不利因素,比如弱化课题负责人分值,增加高水平论文、成果的分值等,产生真正震撼的成果,从而达到职工和集体双赢的局面。

4.以明星效应带团队建设,培育创新和攻关团队

培育团队式的优秀队伍。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研究队伍,并且给这支队伍提供一个很好的自由创造的科研环境,对促进高影响力科技成果、实现研究所的理念和发展战略十分重要。只有那些真正对科研有特殊的兴趣,并且有很高的能力去创造知识的人,才会真正地关心组织的发展和声誉,才会形成合力并使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源源不竭。而组织的领导及学科带头人要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和对形势与需求的判断能力。科技将帅人才既要有良好的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又要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有宽阔的胸怀。要把那些真正具有学术偏好、学术使命感和学术创新能力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具有协作能力、能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重视有影响力的各种层次的研究团队。

对于科研成果和科研团队的宣传和提升上,研究部推行以“明星”带团队的方式。传统的宣传模式中,人的效应最明显,比如电影明星、电视明星,比一个组织更能吸引注意力、深入人心、提升影响。为此我们借鉴这种模式,在重大项目攻关上,也培育“明星”人物,先以“明星效应”将该科研团队的成果推介出去,然后由点带面,由一带多,将整个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拓展到国内、国际同行之中,让国际国内同行通过一个点介入、深入到希望知悉了解整个团队,从而提升团队作战力和影响力,增强我们在ICF研究舞台上的学术地位和发言权。

另一方面,研究部在培育创新组织、攻关团队上高度重视,多次进行系统科学筹划,研究部每年度进行攻关项目征集,然后进行论证,哪些项目年度有望实现攻关,哪些项目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攻关。然后将这些长期得不到解决、难度大、制约研究部发展的瓶颈问题分解下去。指定专人负责,研究部协调相关人员组成攻关项目组,挂牌督促,逐步解决攻关难题。该措施实行后,效果非常明显。多个攻关项目被攻克,成果获得多位院士高度评价,部分项目更是引领国际之先。攻关项目的实施,不但形成了好的研究团队,提升了研发能力、攻关能力以及我们在国际ICF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也在“实战”中锻炼成长起来。另一方面通过通力配合、精诚协作、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中展现的这些优良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也逐步融入部人才队伍团队建设体系中,构成了部科研文化和科研氛围的重要成因。

5.营造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

文化是指具有群体或组织特征的规范与价值观,是一种由决定其组织成员特定态度和行为的共有价值观和规范形成的体系。通过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观点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可有效地促进学科和人员的交叉,形成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支持研究团队、创新群体,让优秀的研究群体能集中精力发挥成员的特长,自主地从事研究,形成团队,以有利于集聚优势人才,培育创新思维得以萌发和实现的创新群体,持续稳定地促进重大影响的产出。团队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即使对方不是你的同行,这也是把影响力扩展到自己的领域之外的机会,建立关系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利用关系把自己的好成果推出去,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利用关系推销一般的成果文章,影响不好,要尽量避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合作,扩大影响,促进人才双向流通,中物院何副院长曾经提出希望建立“单位领导-机关-基层”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建议机关定期交流,并组织专题研讨这些方式来营造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方式。

而在研究部层级,通过和各国研究所、高校的项目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送科研骨干出国深造。而对于无法送出去的,研究部通过国际会议、学术进修、合作研究、读学位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人才素养和知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研究部利用客座研究员制度,积极引智,沉淀能力来快速提高研究部某些“弱势”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机会承办大型国内国际研讨会,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究部影响度,也为人才的双向流通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通道,通过这些措施,给广大科研人员营造出了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

6.配置合理的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群体,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高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其特点是在目标方面强调集体绩效,在技能方面重视相互补充。要协调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使他们能互相合作、形成团队,防止一个人的创造性输出限制了其他人的创造性想法,促进有利于重大创新成果产出或具有影响力产出的科研氛围;要承认科研人员的差异,善于发现他们各自的长处,挖掘其潜力;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和设定岗位责任制,为研究所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五年内,研究部培养各类研究生、博士后四十多名,引进各类人才30余人,包括技能、本、硕、博等各种学历,各类人才在课题框架下,根据课题研究特性,组建了不同的攻关团队,形成了人才结构梯度有序,适合ICF研究和诊断工程发展,与物理研究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队伍。而不同知识结构和层次的人员在研究课题中能力都得到了最佳发挥,人尽其才的良性局面基本完善。而这种合理的人才梯度队伍又使他们在研究课题的相互交流中互相得以学习和长进,能力得到的极大提升。

7.处理好各种关系

处理好“短”“长”期关系。军工科研院所管理不能以现有人的利益作为决策的唯一标准,只能以国家的安全,把创造知识,培养高层次人才,保家卫国作为追求的理念。从只重视争取课题经费的导向转变为重视争取课题经费和重视有影响力科研成果产出并举的导向。必须积极探讨不同创新活动以及不同阶段的组织管理方式,按照职业管理的要求和目标来培养、训练和建设研究部的队伍。如果过多地强调眼前利益,而忽视围绕组织发展战略对持续创新能力的打造,其发展必然缺乏后劲。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地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变为生产力,转化为威慑力。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和地位也将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国家的支持。随着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科研单位创新能力的增强,未来国家对军工科研院所的预算性拨款预期还会提升,但目前我们仍必须积极地从各种渠道争取科研经费。自觉以国家战略目标和发展要求自己,做出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研成果,努力提高科技成果的影响力。

处理好大集中、小自由的关系。实践证明在改革开放前期,课题负责制大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全面实行课题负责制却使得课题分散,不利于形成合力。这种科研方式不适于做大型科研项目和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而未来,我国科研机构的形式主要是走向建立各个领域的部级科研基地,以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科研院所要在集中力量完成满足国家需求的重大科研任务上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实力,力争成为某个发展领域的国家科研基地。因此,在集中主要力量做定向性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应允许一定量的自由探索项目,鼓励标新立异和合乎科学基本规律的奇思异想,使军工科研院所成为既有协同的主攻目标,又有深厚奇特学术积累的科研基地。

三、管理模式试行下的学术影响力提升成果

针对这些管理模式,中心以此为出发点,针对实验物理部这一基层研究部的科研生产活动进行了系统规划、分类、分解,根据科研生产任务需求和科学研究的特殊性,探索形成了军岗动态管理、攻关项目团队、创新团队等管理方式;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对该基层研究部高智商、高学历的研究部“倒三角”人才梯度进行配置,形成不同领域的领军人,从而以团队作战的方式凸显优势。同时通过科技成果奖励、高水平论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将科研成果转换成学术影响力,该研究部的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得以大幅提升,树立了中心在瞬态诊断技术、高能密度物理、天体物理、温稠密等离子体等领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良好形象。

总之,军工科研院所学术影响力提升的探索是一个长期项目,我们应该正视在提升学术影响力中,采用的管理模式和探索方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从而不断优化我们的组织管理方式。本论文只是将这些管理举措与中心研究部科研生产融合进行的一些管理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它促进了该基层科研单位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高了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实际上提升学术影响力的管理方式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只要本着公平、公正、积极、求实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灵活掌握、积极探索提升科研影响力的管理机制,军工科研院所学术影响力将会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程萍.科技人才评价是创新人才的枷锁吗[J].中国科技奖励,2011(3):50-51

[2]张惠鸽,刘益军.科研院所职称评聘机制优劣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3(11):111-113

[3]张惠鸽,江少恩,刘慎业.科研院所基层研究部绩效考核及奖励方法[J].人力资源管理,2011(3):58-59

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范文9

不断探索与构建农业院校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通过采用“行政搭台、科技唱戏”的运行方式,带动农业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区域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场”和技术推广主力军作用,探索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新路径、新模式,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开拓成果转化直通道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明显,高等农业院校应发挥其“科研领地”的重要作用,为区域产学研合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科技与农村、专家与农民、技术与生产的有效对接,开拓一条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直通道。高等农业院校要以自身科教优势和科研成果为依托,将学科发展与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通过项目经费支撑,直接进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示范基地,努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示范和科技培训等一系列服务路径,缩短成果转化时间,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与应用力度。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倡导平等互利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稳定和持续的动力。其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来自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即政府通过组织、计划、政策、法规等来推动的外力;其次来自产学研合作三者自身发展目标、任务和利益需求产生的内力。产学研合作各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此构成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在合作中认真遵循平等互利原则,则能大大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如果合作中某一方出现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益损悬殊,就会失去合作的积极性。产学研合作是技术要素重组和技术成果转让的运作过程,因此在利益分配时,各方要以平等身份进行协商定价、参照定价或评论定价。同时,不论采取何种定价方式,都要特别注意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承认知识对生产劳动的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利益,并逐步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保护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施由政府推动、以大学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国外实践经验证明,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依托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创办科技园区已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加速产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大学科技园已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高等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因此,要积极构建由政府推动、以大学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见图1)[3]。该模式的内涵是:高等农业院校要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依托大学的科技优势,整合学校的科技力量,坚持和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通过共建各方的优势和共同努力,积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条件,加速发展。其中,地方政府是科技园的“强大后盾”,主要为开拓科技园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启动入园项目、提供综合服务等;高等农业院校是科技园的“学术发动机”,以其较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科技实力为科技园提供众多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人才。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由政府推动、以大学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构成与实施,主要包括“三区”和“四结合”:“三区”即科技园中心区、科技园示范区、科技园辐射区。“四结合”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以提高科技园的创新能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科技人员、企业与农户相结合,强化“公司+科教人员+基地+农户”的创新型经营模式;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与大规模产业示范相结合,增强科技园的辐射带动功能;学校与地方政府相结合,共同为科技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

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技术为基础的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农业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4]。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农业大学、企业、农业生产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围绕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突破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农业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农业技术平台,实现创新农业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农林创新人才,加强农业人员的交流互动,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产学研联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产、学、研三个主体,而且还与政府、中介机构、金融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均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构建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模式时有必要把这些相关要素考虑进来,形成多层次的产学研联盟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技术为基础的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联盟模式的主体部分主要指产学研联盟的主体组织,其中包括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部门与农林企业等,各方本着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形成多角度、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模式。政府和社会为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辅助部分,在农业产学研联盟模式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和引导工作尤为重要。“金融组织和中介机构为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服务部分,主要为产学研联盟主体部分提供资源支持。此外,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构造中还包含着政治、经济、资源、技术等环境要素,这些要素为主体层提供资源保障和市场渠道。在这一模型中,各层次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左右着产学研联盟目标的实现。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只能从各个层面入手,探寻开展产学研联盟在各相关层面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实施科教兴农示范县(市)模式建设科技兴农示范县,主要是运用农业高校拥有的雄厚科教资源,支持一个或多个县(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支柱产业的发展,使示范县(市)的农业发展得到稳定的技术依托,旨在通过农业新技术的科技推广与转化,在实施地点发挥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全面提高农业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同时,也要使示范县(市)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和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的产出地、孵化器与辐射源[5]。在科教兴农示范县(市)的具体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科技优势,整合学校内部和校际资源,结合示范县(市)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等有利条件,针对示范县(市)经济发展,通过对接项目、交流人才、共建实体等不同方式,加强与示范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横向联系,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合作互赢。具体讲,应做好“五抓”(见图3)。第一,抓典型引路。首先,抓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和示范项目。各种示范项目不但要在典型镇村内形成较大的规模、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同时要为全县(市)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第二,抓科技培训。高等农业院校要与地方科技行政部门和科协组织紧密合作,加大师资培训、科技管理培训和现代远程培训力度;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市场经营知识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等,努力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其掌握科学技术的本领。第三,抓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引导农民寻找新的致富门路,使新品种、新技术尽快在农民的田间得以迅速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第四,抓成果转化。要利用科教兴农的有利时机,将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成长潜力大的科技成果首先应用推广,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五,抓宏观指导。通过制定农业产业化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使科教兴农示范县(市)运作规范化、科学化。

实施以农业院校专家为核心以技术传播为纽带的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农民和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满足农村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到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的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探索、源于群众需求,是农村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农村科技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创新的新举措。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有力地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力地加快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力地推进了机制体制创新。高等农业院校就要根据自己特点,积极构建以农业院校专家为核心、以技术传播为纽带的科技特派员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公益型无偿模式和创业型有偿模式(见图4)。公益型无偿模式指科技特派员把新品种、新技术无偿提供给农民,以提高种植和养殖业产量,帮助农民致富。这其中包括典型的三种服务形式:一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综合服务。工作站将市、县两级下派的科技特派员整合到各服务组,纳入工作站统一管理,有效地整合乡镇各类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二是点对点个人服务。采取“贴身短打”式的服务,通过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推动广大农村形成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热潮。三是以点带面服务。科技特派员以示范基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平台,辐射指导带动周边农村、农户创业。创业型有偿模式是指科技特派员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通过提供技术、信息、营销等服务,取得合理合法报酬。其中包括四种典型的服务形式:一是技术入股。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其他科技人员或特派员之间联合投资兴建实体,按股分红,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服务的价值。二是技术承包。科技人员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以及经营组织管理能力,包括一定数量的资金,对原来经营不善的企业或生产设施进行承包经营。三是组建公司。科技特派员以独立法人身份出资建立农资经销、良种繁育经济实体,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组织农民统一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四是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