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集锦9篇

时间:2023-10-13 16:08:19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已经不同于过去,而学校也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模式的教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大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力度,开发音乐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接轨,初中生的学习任务加重。中学生大多都专注于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凸显,部分中学生专业技能不多,其他综合素质含量不高,音乐作为一门娱乐性、专业性强的学科,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往往被忽视,音方逃要从基础做起,但由于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不够重视,导致课程安排一周一节,或者两周一节,甚至有些主科老师为了增加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常借故占用音乐课程,导致学生上音乐课的时间屈指可数,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提高。

二、加强中学生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素养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充分必要条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逐步提高,音乐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音乐素养也逐步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诸多竞赛和诸多评比都被纳入其中,加强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可以有效地培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2.平衡中学生学习的不良情绪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利用人声和乐器的发声来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音乐演奏中往往有激昂、悲伤、舒缓等多种表现形式,在目前盛行的心理情绪治疗方法中,音乐疗法十分火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手段,将音乐融入医学和心理研究进行治疗,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音乐修养在正常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过程中,音乐的体验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陶冶情操。在中学音乐的学习过程中,音乐课程的合理安排可以有效地舒缓学生的压力,从宏观上说,它通过干预学生心理,通过聆听音乐,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在课余时间播放音乐,学生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放松情绪,通过激昂的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措施

1.将音乐教学融入人文底蕴

要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必须正视音乐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将音乐教学融入人文底蕴,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必须要付诸实际,做出一定的行为。要合理设置学校的音乐教学课程,加大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力度,并且设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任何教师都不得随意增减或者占用音乐课程,保证学生每周得到一定的音乐教育。学校要鼓励学生多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加强自身的人文底蕴,通过自主举办音乐竞赛,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在音乐竞赛的过程中不断与他人和自身进行比较,在竞争中提升自己。另外还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纳入学生的中考成绩中,适当加入综合素质评分,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

2.正确把握音乐学科的课程特点

初中生的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普通课程的教学,音乐是一门系统化、专业性强的学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习成功的,音乐教学包括许多方面,从最基础的看谱识曲到合唱训练,都需要具备音乐素养的综合能力,由于中学课程时间的局限性,针对中学音乐学科的学习特点,中学音乐的教学往往都集中在音乐赏析和歌唱训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两点,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追求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而盲目追求对音乐教学的深化,在音乐基础没有打好的情况下给学生灌输高深的乐理知识,这样会适得其反,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不难看出,在学生素养的培养中要正确把握中学音乐学科的课程特点,加强基础性教学,逐步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由于音乐学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学校缺乏音乐教师资源,往往利用其他老师的课余时间兼职给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但是兼职老师的音乐素养不够高,理论知识不够充分,无法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音乐知识,在大多数音乐课堂教学中都是照搬书上的内容,学生不能及时理解,使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无法正确掌握基础知识,影响了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是促进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进行中学音乐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是大势所趋,要促进中学音乐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将音乐教育融入现代教育中。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2

摘 要:文章阐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并以两个单元复习课为例,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史料实证观念的培养、历史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的培养、历史价值观的形成四个方面研究单元复习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84-0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从近年来各地的评优课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要求早已渗透到评课标准之中。本文将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复习课为例,探究在历史复习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所谓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主要包括知道特定的史实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实做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讲授“步入近代”复习课时,教师精心设计了活动一:梳理知识、回归历史。教师在课件上设置一幅世界平面图,然后依次呈现三个文本框,第一个是14世纪~16世纪,“人”和“世界”被发现;第二个是17世纪~18世纪,革命浪潮滚滚来;第三个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科技改变世界。第一个文本框的箭头指向欧洲的地中海区域,第二个文本框的两个箭头分别指向欧洲和北美洲,第三个文本框的箭头指向英国。教师通过三个文本框让学生回忆相关的历史知识。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时空概念,不让学生把相关联的一系列史实割裂开来,从而树立整体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几个简单的提示把相关的知识点按时间顺序全部串联起来,有效地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二、学生史料实证观念的培养

所谓史料实证观念,一方面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另一方面是指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元复习课的课件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学完本单元的知识后,为了增强切身感受,请在课后利用时间搜集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前后的变化数据,并结合家中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认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之所以设计这一活动,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其次是为了避免学生以为改革开放对新中国引起的变化都是课本和老师教给他们的,而不是自身体验出来的;再次,深入社会和生活进行调查,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又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真正实现从“授鱼”到“授渔”的转变。

三、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历史理解,即对史实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在“步入近代”单元复习课上,教师设计了活动二:练就慧眼、比较历史。活动通过三则材料,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在核心思想方面的异同点进行系统比较,并分析这三部法律文献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然后教师又设计了活动三:再现史实、评价历史。活动通过呈现但丁、华盛顿、瓦特、哥伦布、克伦威尔、拿破仑的图片,引导学生再现单元知识,叙述跟这些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实,并对相关历史人物进行归类和评价。这样的活动设计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本的相关史实,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性的提升,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学生v史价值观的形成

所谓历史价值观,是指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提炼出来的价值取向。在“步入近代”单元复习设计中,可以设计安排活动四:理性思考、提升历史。单元感悟为结合图片反映的史实,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学生经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后,再由教师进行点拨和补充,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因素包括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政治制度的创新、民主政治的发展、杰出人物的作用、人民群众的力量…… 设计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在复习完本单元知识后,进行一次总结提升,既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水到渠成地达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顺利实现课堂结尾处的升华。

五、结束语

目前,有些教师习惯于探究新授课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新授课的容量相对较小,而单元复习课的容量相对较大,很难在一节课中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全面培养的目标。但是,只要历史教师潜心研究,共同探讨,历史复习课上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3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二元模式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随之带来的是生源素质和入学动机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却相对减少,因此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建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成为一个现实的急迫的课题。传统模式下,研究生培养主要致力于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而当前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更多的是关注其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从以往单一的知识创新扩展到技术创新、开发应用和知识转化等更广泛领域。因此,“二元模式”、“双轨制”、“校企协作培养”等模式悄然兴起,并成为诸多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总趋势。

1.什么是硕士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

二元培养模式实际上探究的是高等教育的“研究”和“教育”功能并行的教育模式,是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平衡处理的结果。所谓二元培养模式,即在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根据其个人特点和就业倾向,设置两种培养模式:应用型和研究型。

研究型培养模式强调理论学习,对学生主要进行科研训练,培养的目标不是为某一特定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从事科研工作做准备,适合从事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美国授予这类毕业生的是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s)。

应用型培养模式强调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应的理论与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理论、技术和开发能力,培养的是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在美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授予的是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s)。

虽然高校己经对二元培养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未加以足够的重视,只停留在概念的认识上。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仍然不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培养模式,对研究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精于学术研究,又不擅长于应用研究。因此,迫切需要深入分析硕士研究生的二元培养体系,促进硕士研究生培质量的提升。

2.二元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二元模式确立的基础,高校首先应该为两种培养模式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两种培养模式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出不同规格类型的研究生。

(1)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并且应该向攻读博士学位方向倾斜,也就是说应将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一个过渡性学位来看待;这一类人才对知识系统性要求强,要必须建立广博的理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重点提升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水平。

(2)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用型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对应于具体工作岗位的专门人才,促进学生走向社会。这一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应用理论知识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重在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提倡向二元模式转变,但同时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力,在研究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上有所侧重,一些学术水平、师资素质、办学条件较好的研究型大学可以侧重于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并且通过硕博连读,免试保送等方式把硕士培养与博士培养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多培养高级研究人才,而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则应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另外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适合朝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的,一些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文、史、哲类的专业,应该坚持原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3.二元培养模式下的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质量的提升除了受学生自身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外,还直接取决于导师的指导。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人,始终处在一个关键位置,要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有一支素质精良的导师队伍作保证。因此对应于二元培养模式,导师队伍也必须二元化。

(1)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队伍建设。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和能力是担任研究型导师的必要条件。研究型导师必须突出科学研究导向,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型学生在学期间参与科学研究是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这一类导师不仅自身要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研究造诣,而且还必须承担重量级的科研项目以提供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具有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资助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研究型导师需要承担研究生培养的一部分成本,在加大资助力度的基础上,对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提高项目研究的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虽然每个导师学术专长各有特色,但个人的知识面还是有所局限的。因此,对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言,可以逐步推广“导师组”的团队联合指导方式,即以一名导师为主、其他导师为辅,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这一模式既有利于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又有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吸取各家之所长,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导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更好的提高培养质量。

(2)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导师队伍建设。目前高校的硕士生导师绝大部分是“学校走向学校”,很少有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历,因此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的缺乏是应用型硕士生培养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高校应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尽快提升硕士生导师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实施“双导师制”,即从企事业单位筛选一批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同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参与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家给学生开设实践性课程,从而弥补校内实践教学方面的缺陷;第三,对应用型硕士生导师的指导资格进行审核把关,对其科研能力和理论造诣的要求应该低于研究型导师,但必须要求应用型导师有一定时期的企业工作经历,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课题和项目以提供学生进行企业实践的机会,同时也通过企业课题提升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4.二元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

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尝试将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规格上实施二元或多元化,但实际培养过程中两者的课程设置确没有体现各自的特色,导致学术型硕士理论性不足、应用型硕士动手能力不强。

(1)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在注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该侧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把提升职业能力纳入到课程体系设计中,重视职业素养的专门训练,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尤其需要增加实践性环节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学生毕业时不必公开,学位论文也不能用学术性论文标准来衡量,应强调论文的应用性、实践性标准,可以是综合性论文,也可以是调研报告、方案或工程项目设计、技术专利等多种形式。

(2)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则应侧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加强核心课程建设,为研究生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其次增加选修课比重,使得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研究领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激发,同时适当开设一些跨学科和综合性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第三,强调通过撰写学术论文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和正规的科研训练,因此这类学生毕业时必须发表科研论文。在对研究型学生的培养中尤其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动态性,随时把握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和研究动向,高校可以设置一些讲座类的课程,通过聘请国内外的优秀学者讲授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便于学生掌握研究前沿,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

5.二元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一直以来“以科研为重”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大部分研究生教师的授课方式与本科教学无明显差别,更不用说对两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建立二元培养模式的基础。

(1)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研究生培养需要转变课程教学模式,首先是从理论定向转变为实践定向,可以设置企业课堂、社会课堂等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是从传授为主变成活动为主,由教师提出讨论和活动主题,由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再次是课堂由教师控制模式转变为教师参与模式,教师的身份需要从“导师”变成“导游”,使学生成为主体,学生与教师关系从受教关系变成一种从游关系(王洪才,2010)。在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对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也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采用弹性学制“1+n”的模式:第一年采用集中授课模式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选择1-3年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撰写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而且能通过论文的写作真正培养自身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研究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除了充分利用和发掘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导师指导的效能外,一方面应该加强学术活动交流,建立学术交流例会制度,依托于网络平台建立研究生学术论坛之类的学术平台,并将研究生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激励研究生研究和学术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重视研究生研究过程中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校内科研立项的方式,鼓励研究生自己组织研究团队申报校内研究课题,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实践中可以尝试将科研贯穿教学全过程,研究生入学后即可安排进入导师所在的研究所,参与研究所的各项研究活动,及早熟悉和了解导师组和高年级同学正在从事的科研活动,与此同时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学习任务、进行科研技能的训练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该以科研助手的身份进入课题组参与科研活动,对于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可以独立主持一个子课题或者申报课题的形式来开展科研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科研能力,沟通和组织能力。

对于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应该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第一年的理论学习和训练后通过考核对学生进行中期分流,对于有科研潜质的学生采用“1+4”提前采取硕博连读的方式攻博,使得这一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更系统、更深入。对于无法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学生允许其自由选择培养模式,可以继续采用研究型培养方式培养,也可以调整为应用型模式培养。

6.二元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体系

二元培养模式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质量监控是基本保障。由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评价导师指导能力和指导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因此质量监控的主体不能是导师本人,应该由学校或学院成立专门的质量督导小组承担监控责任,监控的内容包括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和指导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要重视过程监控,也要重视结果监控。但是对两类研究生的监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应用型研究生应该侧重于过程监控,每一阶段对教师的指导责任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诊断性评价,尤其是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检查是否按照应用型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如果采用双导师制,还需要对校外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监控,核实校外导师是否真正承担相应的指导任务。对于研究型研究生则应该侧重于结果监控,综合运用考试成绩、和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等硬指标进行鉴定性评价,如果采用导师组方式进行指导的,还需要对导师组的指导方式和学术交流方式进行监控到诊断性评价。

本文从培养目标、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和质量监控体系五个方面分析探讨硕士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既有培养环节上的共性,也有培养方式上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在探索二元培养模式时,必须兼顾共性与特性。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对二元模式的科学性、完备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高原.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D].北京邮件大学,2008.

[2] 王洪才. 关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报告[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4):47-57.

[3] 付晶姣. 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调整[D].华中科技大学,2007.

[4] 钱增瑾,张建宇. 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4):43-44.

[5] 甄良,康君,英爽. 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4-18.

[6] 程斯辉,王传毅. 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0-53.

[7] 英爽,康君,甄良,丁雪梅.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1-5.

[8] 顾越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江苏高教,2012(1):108-110.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4

1 “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核心素养”培育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补充、促进,在不同情境中发挥整体作用。它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纽带。通过这一纽带,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中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提升大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着现实必然性和客观必要性。

(1)现实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战略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则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当前社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临的是“就业”还是“失业”。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以此为契机,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深化创业实践路径的探索,从而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现实必然性。

(2)客?^必要性

“双创”的内涵可简单的描述为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2]。工科类院校的学生主修自然科学,受思维模式的影响,相较于文科类院校的学生,创业素质方面,特别是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等处于弱势。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仅能弥补这一短板,还能进一步激发工科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素质不但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体现,也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客观发展趋势。因此,“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

2 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工科类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主要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成功推向市场进行应用,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败与否。而在知识――成果――市场应用这一转化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经济转型的需求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各大企业都在努力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蜕变。在此过程中,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科类院校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可直接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2)工科类大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不断趋于“科技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不断更迭换代的当下,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工科大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不是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具体环境时发挥的合力。从本质上说,“双创”教育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直观体现。拥有更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工科类大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最终突破自我、脱颖而出。

3 如何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工科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其基本的特点,如:有创新兴趣但持久度不够、有灵感但创新技能缺乏、有研究成果但缺乏创业理念等。因此我们要把握其特点,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

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需要采用分阶段、分年级的分段式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可致力于的“核心素养”中的三个层面: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文化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孵化必须以坚实的文化素养为基石,其核心在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始终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终身学习。此外,工科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工科类大学生对各种先进的前沿理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理解力。尤其对于当前发展比较快的计算机通信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高知识性体现得尤为明显。[3]工科类大学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卫生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培养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所在,也是对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所在。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医疗卫生尤为重要,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鉴于我国在医疗研究方面还不足以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拟,并且在医疗行业缺少相关人才,在学校的比较上高职院校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更有压力,因为高职院校在很多的教学设备、后期分配上都和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差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来培养卫生职高院校的学生,让他们在综合文明素质上有一个全面的提高,对待工作及患者更加具有耐心,能够进一步地和患者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去缓解医患关系。这样的培养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发展的核心所在,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作为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应该更加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与学习,他们所要面临的是毕业之后快速地投入到不同医疗行业进行工作。医疗卫生方面的课程较重,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又会减少,对于文明素质方面的培养也比较薄弱,可是日后的工作是需要与患者接触,作为医护工作者而言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高的文明素质。此次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明素质的培养进行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来达到培养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文明素质培养,减轻自身的压力,达到综合提升,更好的投入到我国医疗事业中。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是对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目标所在、了解自己如何能够更好的从事这个行业。这对学生的影响重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决定了学生日后在面对临床工作时,面对病患时的心态问题,影响学生的成长发展。职业价值观的加强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促进了卫生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日后从事医学卫生方面的工作需要学生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单项发展,需各个方面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后,将心理素质、医患关系的沟通、临床技能的掌握等等这些进行同时学习。此外,也是培养出创新性的医务人才的要求。卫生职高院校的学生重点的学习偏向于技能的操作,在毕业后重点是进行工作,而面对患者身为医务工作者要学会创新与变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创新性医务人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的内容与观点

1.研究的主要内容

此次研究主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文明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加强爱国、敬业、和平、友善等优秀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并将这些优秀品质很好的运用到日后工作中。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深刻的理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教材进行编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通过教材的系统性学习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使其加以提高;其次,在学习之后,要指引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转化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真真切切的让病患感受到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耐心、敬业、友善等优秀的品质,帮助缓解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最后,将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执导的文明素质的培养进行反思与总结,通过他们的反馈来研究文明素质的培养的效果。此次研究中,将学生进行临床的见习,通过在见习过程中前后对待患者的态度、沟通能力等的对比来观察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此外,对于研究的效果,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前后采用同一份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根据前后调查结果的差异性对比来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的有效性。文明素质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而且此时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对于研究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2.研究的主要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的引导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引导学生做到将敬业、友善、互助等多种优秀品格运用到临床的操作中去,不仅仅学会加强临床技能操作的掌握,更是加强了面对病患时的耐心、友善等方面的意识,对待病患愿意更多的接触与交流,不仅仅帮助患者治疗身体上病痛带来的折磨,更是通过交流与沟通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加上调查问卷的访问结果也表明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明素质的培养具有明显效果。

四、学生文明素质培养的策略

1.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把核心内容说出来,大学生对于政治思想的接触太少了,学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很多外国思想的进入;经济的发展导致学生各种的腐败思想与不良行为;网络的发展,对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这些都是对于学生文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后要做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迫在眉睫。

2.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鉴于学生对于思想的不了解,学校要从头开始,运用创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在解放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卫生高职院校不仅仅是要培养一批对我国医疗事业有贡献的医务人员,更是一批有良好文明素质的社会人民。卫生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思想领域的提升,让学生拥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高职院校都会有相关思想课程,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底,让学生接受并且认同这一观点,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思想,坚持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从而加强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是占主体地位,所以要求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位置,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知识。利用课堂的多媒体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真实案例等多种形式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基础上,学校可以在多种途径中加强对于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校、校外家长的力量,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树立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后走入社会从事医疗行业,是社会当中重要的的一部分,只有怀揣的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为患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创造出自身的价值。不仅要让他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要让他们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严格要求自己,以其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社会。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卫生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此次研究的目的,克服在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作为教育者要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进行教育,来帮助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的文明素质进行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引导学生国,敬业,友善的医护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临床技能运用融为一体,加强学生的敬业,友善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菊. 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刘冰冰,黄作友,刘嘉. 卫生高职类学生就业特征及优势的分析与思考――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为例[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6:59-64.

[3]孙杰.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4]周古月.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6

关键词: 合作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含有多重素养的综合性课程,不仅具有知识性特征,还兼有启蒙性和思维性,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有显著价值。然而,这样一门课程却由于中考压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过度细化和僵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强化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一大改革趋势,化学核心素养中包含多种内容,而合作能力就是其中一个组成。团结合作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即使是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这一能力依然十分重要。因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中将合作能力培养贯彻其中。为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合作观念的渗透

观念对具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能动性,要想培养学生合作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合作观念,要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呢?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发展史中各种因合作而取得成功的故事阐述合作的意义,另一方面,用活生生的现实教育法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化学学科中的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探究实验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例如,讲“燃烧的条件”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让学生做“水生火”的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学生之间合作完成,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笔者让一些学生准备热水,一些学生准备白磷,再让一些学生负责具体操作,如通氧气,然后安排一些学生负责做记录,等等。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发挥了一定作用,实验的完成使他们明白,一个实验活动的完成是合作的结果。这种现实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直观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合作意识。

二、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学习活动对合作能力培养作用最为直接,开展小组合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理建组。如何建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并非我们想象得那般将班级学生按人数分成几个小组即可,需要更为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首先要考虑课题的特点,根据课题大小和难度,将学生分成不同人数的小组。其次,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小组实验中,实验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包括观察纪录实验现象、实施具体操作、实验报告撰写,等等,为了顺利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常常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将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中,这些能力各异的学生在同一个小组中才能通过相互合作以更高质量和效率实现活动目标。

第二,明确任务分工。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度很重要。活动中常常看到部分学生“假参与”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前期在工作分配的时候没能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虽然我们分组的时候会尽量考虑到成员能力的差异性和均衡性,但要想实现能力的绝对平均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会造成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总有一些学生比较活跃,而另外一些学生相对比较被动。在这样的客观实际下,如果不能在活动开始前就做好任务分工,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任务被少数学生包揽,而其余学生“搭便车”、“假参与”的现象。这样的小组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因此,明确任务、理清分工十分必要。

第三,确定恰当的合作课题。化学学习中,并非所有课题都适用合作学习模式,有些课题具有合作探究价值,而有些则不具备,因此,选择合作课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和筛选,注意选择一些难度适宜、内容恰当的课题作为合作探究目标,有了合理的目标,才能为接下来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恰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以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常常会被忽略,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该让位,尽量少干预,这样的观念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在不同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同等重要,只是他们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不一样而已。就拿合作学习来说,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时,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如果缺乏教师的恰当引导,学习活动可能偏离目标,误入歧途,如果有教师在旁恰当引导,则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讲“制取氧气”这节内容时,笔者采用的就是合作探究方式。由于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氧气的制取方式及具体实验操作方式,为了让学生明确重点,在合作探究和具体实验操作中心中有数,在实验开始前,笔者就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制取氧气的仪器是怎样装配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实验装置的密闭性?如何向试管中加入固体药品?塞在试管口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试管口为什么需要向下倾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好处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的引导会让合作变得更加顺利。

现如今,分工越来越细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分工越细,就表明需要合作的领域越广泛,可以说,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了。在化学学习中,这一能力被纳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范畴,表明化学学科在对待合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决心,因此,化学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科发展趋势,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合作能力培养渗透进教学活动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聂敏.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22).

[2]徐德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2(03).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7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着力推进课程改革的首要措施。《意见》还提出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步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过去的重视学科内容、教学过程,转向重视教育结果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能力的塑造上。

一、核心素养的确定

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构建相应的核心素养模型。所谓的素养是基于社会变迁及未来生活需要所做的评估,带有理想色彩,但基本能力比以往教育目标较为具体。亦须在各学习领域中转化为具体能力指标。具体而言,“素养”是个体基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激发其内部情境的社会心智运作(包括认知、技能、情意等行动)的先决条件,以获得知识、能力与态度。由此可见,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它既重视知识、也强调能力以及态度甚至更高层面的价值观。根据《意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十二个关键词 :认识与理解、分析与综合、实验操作、数理应用、观察与探索、质疑与批判、创新与拓展、寻美求真、学术能力、自主发展、合作与交流、社会责任。

二、实施方案

为了对物理课程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落实,我们以课程为载体,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品德素养等。

1.常规教学课程

(1)概念教学课

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明确概念的意义,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在学习物理概念时,还应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观察实验、理想化、数学方法。在概念教学中,应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体验探索规律的艰辛和喜悦,磨练意志,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形成为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责任意识。概念教学课上主要培养学生“认识与理解”、“观察与探索”、“数理应用”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2)规律教学课

在规律教学中,应注重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都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应尊重史实,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物理学的美是理性美,将物理规律教学与美感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怡情益智的效果。规律教学课上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索”、“数理应用”、“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3)实验教学课

在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它显示了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能力的特点。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活动场所。实验教学课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索”、“实验操作”、“分析与综合”等方面

的核心素养。

(4)习题教学课

学生做物理习题是学好物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好奇心,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习题教学课主要培养学生“数理应用”、“质疑与

批判”、“创新与拓展”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2.校本拓展课程

(1)竞赛拓展课

竞赛拓展课程主要针对逻辑分析能力强,数学功底扎实,对物理学感兴趣,有志向以后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同学。竞赛拓展课程将主要对常规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加深,对热、光学、振动与波等内容进行补充。竞赛拓展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认识与理解”、“分析与综合”、“数理应用”落到实处。

(2)课题研究课

课题研究课程主要从物理学史研究和科普研究两个方面开始。物理学史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许多物理学家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理学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科普知识包含着物理学的前沿和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对科普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不仅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在课题研究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将研究的成果形成论文进行展示。课题研究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合作与交流”、“学术能力”落到实处。

(3)实验拓展课

物理教材和参考资料上有大量的拓展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对这些实验进行设计、操作和实施,也可以将常规课堂中的物理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并形成论文,进行展示。实验拓展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操作”、“创新与拓展”等落到实处。

(4)制作发明课

将物理概念规律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物理学科的喜爱,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制作发明课注重将核心素养中的“创新与拓展”、“自主发展”等落到实处。

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是对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课堂中进行了初探。下一步我们准备以具体课例的形式,来展示如何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范文9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概况

2014年3月,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要求将研究与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此后,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核心素养研究随之而起。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早已提出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核心素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如美英德等发达国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科素养,并且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积极搭建平台,为师生提升核心素养创造优越条件。目前,关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较多涉及外语、数学和物理等学科。欧盟的框架中8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使用外语交流,并将其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2],涵盖知识、技能与态度3个层面。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概念并不完全陌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较为先进。一大批研究者和国内教育工作者在对关于核心素养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厘清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即“核心素养”从内涵和意义上讲,包括能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教师是实施课程建设的主体。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内涵建设及新课程改革关联密切。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灵魂,贯穿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施和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具有统领性和导向性。只有沿着这一思路,各学科课程改革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因·08·此,学校学科内涵建设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发多元与立体的课程体系,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

二、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基础教育的实施实际上包括教书育人和健全个性发展两个方面。前者是启发学生萌生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知识的本质;后者是培养学生具备真诚友善和独立自信的品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在逐步适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发生了极大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灌输的倾向;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转变评价观念。以上5种改变促使基础教育发生了一些转变,但距离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相去甚远。其中存在区域教育系统政策影响、改革力度与管理效应的问题,还有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问题,而且后者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前者。因此,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不可分。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完善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与突破口,而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是教师队伍建设,即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只有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才能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入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也可以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实施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在驱动力。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核心素养的选取应着眼于能力、知识技能、创新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4],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培养应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树教学理念

学校要建立以人为本与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根植于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心中,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将人的全面核心素养目标具体细化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是走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途径。教师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抓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重视人文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研究以及人文课程体系培育,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人的全面核心素养培养为出发点,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目标,更新与完善学科教学理念及方法,并践行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改革评价机制

学校及教师应对课程、教学、教研、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认真予以研究,形成基础教育改革成效评价机制[4],真正触动课程改革,处理好课改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实现、课程体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以评价机制为导向,“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课程改革落实到位,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点带动学生全面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素养渗入到课程中,在课程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素养”统领课程设计。

(三)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信息资源,学会信息共享,学习新课改案例、综合素养提升成功案例以及国际间优秀教育案例,用先进思想和典型经验启发教学。信息时代背景下,纷繁的信息使人类面临日益复杂的环境,教育目的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从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以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通过确立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为指引的课程教学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途径,以适应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等新的发展要求,推进课程多元化选择机制建设,使课程结构满足人文情怀、批判精神与创造力塑造。

(四)培养教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