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核心思想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8 15:31:17

核心思想论文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1

当代的学生是社会的储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高职学生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者和行动者,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观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整体道德素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所以高职学校应该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教学的主要重点上,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不忘记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才。高职学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拥护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职思想教育体系所必不可少的步骤,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进步的内在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是学生道德观念建设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社会主义的捷径。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的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时,必须坚定不渝的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职思想教育全过程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在,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积极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高举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在意识形态领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

想要构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学体系的主体。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几方面内容。要以这几方面为主题构建新的符合新时代背景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引导高职学生以八荣八耻为准则,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指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荣辱观,并坚定不移的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养出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学生。

3.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高职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尽量的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发感悟,进行自我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特点,并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还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关注学生参与的热点话题,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尤其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真正的了解并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政治方针与思想,了解新的动态、新的变化。

三、总结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2

引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战略理论阶段、产业结构分析阶段(波特阶段)和核心能力理论阶段。核心能力理论代表了战略管理理论在九十年代的最新进展,它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C.K.Prahalad&G.Hamel)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所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已成为最经典的文章之一。此后,核心能力理论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之一被广为关注(Prahalad,1993;amel&Prahalad,1994;Coombs,1996;)。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一种新的竞争范式——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战略(Hamel&Heene,1994;Foss&Knundsen,1996)。应该说,核心能力理论是当今管理学和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源于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等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不断探索,体现了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一、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背景

1、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虽然提供了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完整框架,说明了产业吸引力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决定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还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很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角化经营,这方面不少失败的案例也对该理论提出了疑问。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波特后来又提出了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模式,但是由于其几乎涉及企业内部所有方面,反而使主要问题得不到反映,不能很好地把握战略重点,因而其局限性仍然非常突出。

2、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在80年代,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上都超过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高竞争力。重组虽然有时势在必行,能够使企业“变小”以改善短期绩效,但这只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创立未来的市场。一些精明的企业,在认识到重组企业是条死胡同后,转而进行再造工程。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核心能力理论就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意义

1、它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企业的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能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新产品的智力资本的结果。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最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并把其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和行为。因而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2、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理论超越了企业之间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能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能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短视。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能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能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的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及早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并及早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中。

3、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多角化战略作为企业寻求快速扩张的一种战略被广为使用,许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涉足众多行业,但效果不佳。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界又兴起“回归主业”的潮流,众多大企业纷纷把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而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发展。这一切迫使人们去思考企业经营的边界在那里?以及如何决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范围?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则可以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较为圆满的解释。

三、核心能力的特征

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归结起来,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性:

有价值性:核心能力对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用户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用户价值的来源。

独特性:这种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

难以模仿性: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路径依赖性和不可还原性,因而原因模糊,其他企业很难模仿。

延伸性:核心能力可以给企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服务,使企业得以扩展到相关的新的业务领域。

动态性:企业的核心能力虽是其资源长期积累的结果,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予以重建和发展。

综合性:核心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从知识角度来看,它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而是多学科知识在长期交叉作用中所累积而成。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四、核心能力的识别准则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公司的核心能力,有如下四个准则:

1、用户价值:核心能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利益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能力。区分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带给用户的价值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正是基于这种区别,我们可以把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为核心能力,而把其处理同经销商关系的能力看作是次要能力。核心能力必须对用户所看重的价值起重要作用,但这并非意味着用户能够看到或很容易就理解到这种核心能力。用户所看到的是享有的好处,如显著的可靠性(汽车、摄像与录象机),形象的清晰度(摄像与录象机),使用的方便性(计算机)等等,而不是提供这些好处的技术细节。

2、独特性:可合格地定为“核心”的能力,必须具有竞争上的“独一无二”性,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相比,具有“独特的”风格/效用,而不是在产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它必须是公司层次的、持续优异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例如,本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发动机,明显地优异于其他汽车公司的同类产品,其独特性的形成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不是在短短的1-2年或几年中所能形成的。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人员发现某种能力极其重要,在行业中尚未引起重视和发展,则可以把它定为“潜在”的核心能力,予以规划和开发。

3、延展性:核心能力是通过未来市场的大门。有的能力在某一业务部门看来可能是算得上核心能力,经得起用户价值和特殊竞争力的考验,但是,如果无法想象能从该项能力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或服务,那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该能力就够不上核心能力。例如,本田公司的发动机上的独特能力,使它能进入各种不同的产品——市场。

4、难以模仿和替代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积累起来的,是许多不同单位和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具有特殊性和不可交易性,因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

五、核心能力管理

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管理的基础在于核心能力具有生命周期。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产生,从企业内部而言是企业知识的生命周期和知识的创新周期的互动关联所引致的;从企业外部而言,是由外部环境的演化所制约的。核心能力的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这里着重扼要地阐明核心能力管理中的四项关键工作。它们是:核心能力的选择;核心能力的建立;核心能力的部署;核心能力的保护。

1.核心能力的选择

核心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现有产品/服务的竞争能力,而且还决定着企业创造未来商机的能力,因而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公司在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种能力是否能给顾客带来新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这种能力是否比现有能力向顾客提供利益来得更加有效。在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时,应关注于在增加客户价值方面赢得领先地位,而不仅仅是某种特殊产品或“经营计划”。例如,索尼提出“口袋型”,导致了随身听(Walkman)、移动式CD放映机和“口袋型”电视的发明和创新。由此可见,为未来建立何种能力,先要考虑公司要提供和控制哪一类的顾客利益。在这里,首要的是为顾客提供哪种特有的利益,然后再是考虑其技术上的可行性。

2.核心能力的建立

首先,建立核心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综合。为了有效地进行这种综合工作,必须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联系,因而建立和发展联系与沟通的网络,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

其次,需要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这种人才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比这“专才”更加重要。譬如说一个汽车公司要在技术上取得领先地位,必须把广泛的各个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等的有关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传动链。在这里综合的能力,和发明与创造同等重要。

再者,建立核心能力同样需要讲求效率与效益。虽说建立核心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经年累月的工作,但如何更迅速、更经济地把核心能力建立起来,是建立核心能力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要把“内外结合”这点牢牢掌握好。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内部力量作为建立核心能力的主力军,在作“自制”和“外购”的决策选择时,要注意怎样能更有利于本身“核心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经济、节约和迅速”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资源,包括:小规模的有目标的并、

购;特许证合约;合资经营;建立同盟;等等。不论何种方式,目标在于经济地从外源(包括竞争对手那里)“借用”尽可能多的构成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

另外,建立核心能力,需要有长期的战略伙伴(联盟)。当今,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全球市场已经建立,为更好利用外部资源建立自身的核心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运用“外力”方面,建立密切的长期战略伙伴(联盟),是当今世界各大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例如,法国的消费电子公司同日本JVC建立伙伴,从那里学习日本的先进制造技术。这里必须指出的,在快速发展能力方面来说,从别人处学习与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是同发明创新同样重要的。因为,采用“角色”和“榜样”的模式来建立新的能力,既可缩短时间,又可减少风险。

3.核心能力的部署

为了使公司核心能力得到充分运用,或是在公司所属的各部门或经营单位(SBU)间共享,或是进入新的市场,这就常常需要在公司内部重新部署核心能力,将它从一个部门或一个经营单位转入另一个部门或单位。在这方面有的公司做得好,有些做得差,从而使它们的竞争能力和效益出现很大差异。有的企业虽然拥有很强的核心能力,具有许多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但却不善于依靠和运用他们进入新的市场和机会,使企业发展速度缓慢、效益差;相反,另有一些企业虽然拥有的核心能力不如上述那些企业强,但是却能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把核心能力的载体适时从一个部门或单位转入另一个急需此种人才和能力的单位,获得了更多进入新市场、新领域的机会,使企业的效益大幅度的提高、发展速度成倍增长。因而要充分发挥既有核心能力的作用,必须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上建立有效人才应用机制和制度。在思想认识上,要使人们认识到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之争、市场之争、资源之争、机会之争,而是各企业之间能力的竞争。不仅是拥有能力之争而且是使用能力之争。竞争对手之间,谁能充分利用好拥有核心能力的人才,谁将是竞争中之胜者。

4.核心能力的保护

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坚持不懈地防止公司核心能力不被消蚀和散失。核心能力的积累、形成是需要多年苦心经营、培植的,但若不精心管理和保护,核心能力的消蚀和散失是很容易的。因而保护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造成核心能力领先地位丢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高层管理对保护企业核心能力健康地成长认识不足,掉以轻心;由于注入资金不足而使核心能力枯竭;由于部门细分时把核心能力分散,以致无人负责对核心能力的统一照顾和管理;在同战略伙伴合作过程中,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核心能力交给了对方;或是在分出部分机构时,不经心地把核心能力也划给了(或卖给了)对方。

要保护好自己的核心能力,公司必须学会区别开不良经营业务和蕴藏在这个业务部门中的潜在的核心能力。正确评价核心科技人才的业绩,并能根据他们的业绩给予应有的报酬和精神激励,也是保护和培植核心能力的重要措施。

六、以往研究评述

尽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涌现出相当多的著述,而且对于核心能力的阐述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然而,研究人员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并不统一,尽管好象在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应深入解决哪些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如何利用这一理论成功地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分歧严重。而造成这一理论不成体系,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状态的原因,在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内涵界定上不十分清楚。同其他理论如契约论相比,当契约理论家们谈论“契约”、“激励”、“团队生产”、“剩余索取权”等问题时,他们都知道自己谈论的是什么东西,并知道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其他学者同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这些概念来分析说明问题的。相比而言,两个以企业能力为研究基础的学者最多只能在“能力”一词的精确涵义上达成共识,仅此而已。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观点研究核心能力,并提出了各自的论据论证及逻辑分析,这充分地说明了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新观念、新思想,它附着在企业、组织的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中。由此可以认为,核心能力研究的发展,将从单一的子系统,转向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整个企业组织系统。而且,不同角度的研究思想是相互渗透。这些不同流派的观点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印证的关系。正是由于不同观点的交叉,才使得核心能力的研究更快地走向完善。

同时我们注意到,现有的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阐释,它们都为人们了解企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但它们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以往的研究把企业内部除技术过程之外的过程均视为“黑箱”,而未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技术过程和其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解释力;再如,包括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内的大多数企业核心能力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维度上,他们都假定企业在技术过程上的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与此相违的不乏其例,研究表明,尽管一些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它却在市场竞争中不能获得与此相称的经济绩效,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企业被迫退出其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产业。

此外,这些不同流派的能力理论也只是把核心能力的概念置于经济理论中来研究,缺乏从实证的角度来论证企业的核心能力具体与哪些要素相关。国外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多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而目前中国的企业又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很多企业并没有核心能力,但这些企业均有自身发展的企业能力,如何把这些企业基于自身能力的发展纳入到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中,对于核心能力理论在中国发扬光大意义重大,但是目前中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少。

参考文献

[1]唐纳德.索尔.《如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3月版.

[2]卡尔.W.斯特恩,小乔治.斯托克.《公司战略透视》,上海:波士顿顾问公司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3]王科,姚志坚.“企业能力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9.12.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儒家,仁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仁是他的哲学,他的世界观,也是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总纲。[1]仁学思想中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论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仁学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仁学思想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追求已经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并内化,抛开其中的封建思想基础和不科学成分,不少语言和思想完全可以大胆继承。孔子认为充分体现了“仁”的精神的大同世界是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这种大同社会表现在政治方面是“仁道”能得到彻底实现,执政者能够使一切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自由幸福,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整个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现在社会风气和面貌上,这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去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哲学论文,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现在经济方面,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表现在社会治理效果方面,人们没有任何私心与杂念,没有罪恶,没有偷盗窃杀,也用不着刑法,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天下为公也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这个社会的特征,也是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大同社会理想显然体现了这一目标,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社会的古老期盼。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孔子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基本内容就是养成“仁德”。“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是孔子倡导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道德。“儒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道德放在首位,突出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在儒学推崇的诸多道德中,儒学又把‘仁’放在首位,特别突出‘仁’在诸多道德中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即所谓‘仁为根本’”[2]孔子强调“仁德”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显然是相违背的。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显然也包含了道德素质的发展,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思想资源。仁学思想对人际间情感道德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空白。

其次,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渊源。当前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近期目标,和儒家的小康理想比较接近。“孔子政治理想的特点是从仁的人本哲学思想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孔子把古代社会加以美化,并且称尧舜时代为‘大同’,文、武、周公时代为‘小康’,并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逆转历史的仿佛越古越好的好古眼光,把‘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小康’作为近期的目标。”[1]邓小平正是吸收了儒家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论述,也汲取了儒家仁学思想的许多有益成分。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和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有接近之处。《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哲学论文,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已经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经济,并把物质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非常重视科技和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区别在于,邓小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追求富裕的同时,把目标指向了共同富裕,而且提出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不可能做到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考。这些思想同样包含了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所讲的“仁”与“中和”思想密不可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仁”,则能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简言之,这个宇宙都将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生生不息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儒家推崇“中”的哲学,“‘中’的哲学贯通于儒家所关注的所有层面(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儒家构拟了一个合乎‘中’之精神的和谐世界。”[3]反观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追名逐利、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随处可见。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人类疯狂掠夺自然,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等问题,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正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都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体现。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包含了丰富的儒家仁学思想。如前所述,儒家仁学在政治上的理想是追求大同世界,即天下定于“一”,这一思想表现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即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即源于此。儒家思想教导人们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步骤,实现内圣外王,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直至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尽管立足于封建宗法社会,但其所倡导的整体主义精神在任何和平社会都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儒家仁学对生命精神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之一。“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4]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天即自然,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而人的生命存在则是与之息息相关的,不是二元对立的。”[5]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是符合孔子学说的,是对孔子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历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积极入世。这种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和儒家对人格、人品的强调结合起来,造就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哲学论文,这里的“志”就是道、义、仁、德等,儒家倡导人们无论穷达贫富,都要追求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本人就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典范。较之孔子,孟子更加锋芒毕露,他崇尚自尊其道,藐视王公大人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人格及“大丈夫”气概,尤其是孟子提倡的“以德抗位”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君主权力的冲击,是他们本人未能预料的。从这个角度讲,儒家仁学的积极意义一点都不能抹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看起来似乎与儒家思想无关,实际上也摆脱不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上所述,原始儒学的生命精神,其实乃源自宇宙的本性。《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人也应据此自强不息,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而不灭,靠的正是这样一种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了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荣辱观是指“‘荣辱感’所蕴含或预设的道德观念体系”。[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先立后破,从不同内容和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新要求。这些要求固然和当前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中直接论述荣辱观的也比较多。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就是说“士”应该知道礼义廉耻。荀子从义利关系上论述了他的荣辱观:“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则把仁与不仁与荣辱联系起来:“仁则荣,不仁则辱” 《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原则,也称为“仁道”原则。它不仅是一种美德及行为要求,而且是一种判断主体是否具有荣辱感的道德标准。孔子将“仁”(即道德)的本质概括为“爱人”,不仅揭示了道德的利他本质,也提出了做人的一种道德准则和美德规范。孔子认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此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谓恕。(论语?卫灵公)全球伦理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为黄金规则,作为最低限度的伦理规则,是人人都能遵守的哲学论文,仁学思想的现代伦理意义由此可见一斑。从广义的角度看,“仁”有全德之意,包含恭、宽、信、敏、 惠、勇、知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仁学思想所包含的道德规范更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道德的角度看,儒家把孝悌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这是仁学得以绵延的社会基础。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孔子提出的“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等集中反映了儒家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从社会公德的角度看,台湾学者刘立林将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概括为十个方面:“1.仁爱为本,推己及人;2.以礼待人,以和为贵;3.尊重知识,推重人才;4.诚实守信,表里如一;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6.尊师敬老,爱幼帮残;7.见得思义,生财有道;8.当仁不让,勇是竞争;9.反对公害,宽容隐私;10.求实求新,有过就改。……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历史,自孔子始,至今,丝毫没有减弱‘仁’和‘礼’作为社会公德奠基石的历史意义。”[7]当然,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其内容显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和当前社会条件、时代条件相结合,是对新的社会条件和时代条件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 齐鲁书社,1985.

[2]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邵显侠,陈真.荣辱思想的中西哲学基础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0.

[7]刘立林.孔子——人类社会公德的奠基人[J]. 孔孟月刊,1993,10.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毫无疑问,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在教学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研究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要明确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更清晰地揭示了这个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师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教师要追踪理论前沿,了解目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要知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哪些问题形成了共识,哪些问题还处在探讨阶段。在教学中可以增加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自己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也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者,从而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引向深入。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辞海中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校园文化,也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加以解释。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财富的载体、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风气,一种熏陶学生心灵的、弥漫于整个校园的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德育因素,它以深刻而持久的潜在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及内心世界,使其形成牢固的道德观念、崇高的思想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舆论环境,校园精神,校园风貌和健康行为。校园文化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全方位的功能,如能科学充分地加以利用,就会与其他教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举行有益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报、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学校的相关制度,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如何,直接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个有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学校,会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从严治校,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认真学习,掌握真才实学,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报效祖国。广大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奉献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使学校具有严谨治校的校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学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风。

参考文献

[1]杨业华.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N].光明日报,2014―1―15.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为此应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就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这是党中央为适应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新形势,向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下功夫,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笔者参考有关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建设路径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引领能力;又要开展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引领对象。唯有双管齐下,方能提高引领水平。可以说,理论建设路径是实现对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基础路径。

1.要提升理论研究价值。价值即效用、意义、有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的价值就体现在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满足群众需要服务,使理论成为指导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领域,抽象程度较高,与群众现实生活联系较间接。与此同时,当前具代表性的社会思潮能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思潮增强了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能做出积极回应,容易满足一部分群众对理论的心理渴求与精神诉求。综上两方面因素,要提升理论研究价值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要深人研究和回答有关社会思潮涉及的、为广大干部群众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2.要完善理论构建体系。如果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已熟知并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但就整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是一个新概念,对它我们还缺乏系统分析,甚至可以说研究还刚起步。而当前社会思潮的参与者乏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精英,对社会思潮理论研究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这使得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应充分重视理论体系的建构。要在坚持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理论建设的新境界,为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3.要拓宽理论发展思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在核心价值体系上,还要深刻把握认识对象。只有在全面了解并深入研究社会思潮的基础上,方能得出引领社会思潮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为此,要进行对国外主流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在弃糟取精的基础上,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吸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要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研究,不断挖掘并积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发展;要进行对目前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的研究,着力分析这些思潮的理论主张、政治观点、所反映的利益关系以及发展态势等,积极吸收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的思想内容。通过以上综合性的分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基本经验。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际传播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并非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想当然地认为它在宣传、传播上的优势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应当看到,如果我们不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的传播方式,这种优势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在实际传播中的有效路径,以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力引领。

1.要创新实际传播方法。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日益增强。针对人们的这种思想特点,任何思想观点、理论主张的传播只有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思维习惯等,才有可能为他们所接受并加以流传。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在宣传形式、传播方法上不断创新,以增强吸引力。我们要采用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如寓教于学、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等。把理论宣传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际结合起来,让群众利用丰富而浅显的形式就可以掌握深奥的理论,拉近理论同群众的距离,使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教化。

2.要拓展实际传播载体。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依然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思潮传播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同时,互联网、手机等新型载体的影响迅速扩大,已成为思潮传播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需要我们拓展宣传传播阵地,进一步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为此,我们要建立融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为一体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迅速、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影响广泛的优势。从而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理论主张与方针政策,反映社情民意,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巧妙地影响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舆论强势,使整个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

3.要优化实际传播环境。任何社会思潮的传播流行,总是以一定的环境存在为前提。环境是影响思潮传播的外在条件与重要因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要简单取代或粗暴压制甚至排斥打压多样化社会思潮。而是要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坚持主体性的基础上,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进,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为此,就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塑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宽松环境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样中树主导、在多变中争主动、在竞争中显优势。只有善于做到“尊重”和“包容”,才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使各种文化形式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管理路径

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努力探索科学、有序、完整的内在管理路径,使各种社会思潮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健康成长和正常传播。

1.要做好预测管理。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时期、反映一定社会阶层利益和要求,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流派和思想潮流。社会思潮的发生和流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发展特征和趋势是可以被认识、把握并加以预测的。从发生机制看,社会思潮是特定时期内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域里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反映。从传播对象看,社会思潮总是在特定社会人群里形成与传播的,集中反映一定社会人群的利益、要求和愿望的。从传播范围及其影响看,社会思潮在产生和形成初期,一般而言流传范围较小,影响也有限,便于控制和引导。可见,通过对社会思潮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把握,是能够对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先导性依据。

2.要做好目标管理。任何一项工作和活动,都有它自身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明确的目标取向,即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有效管理。为此,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研究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情感动机、思想意识等联系起来。主要是因为在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中,只有摸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才能把握他们的思想、心理特征,最大限度地消除实现目标的思想障碍与心理问题,增强他们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的社会认同。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不断夯实“社会思想共识”这个最高目标的群众基础。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从而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水平,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3.要做好队伍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令人信服地对群众的思想困惑给出合理解答,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予以正确解决。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理论宣讲队伍。探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做好队伍管理工作,认真抓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队伍建设。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240-03

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探索更多方式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契合,以更高质量地完成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使命: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充分的理论讲述作用、扩展更多的实践教学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创新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更多地加入学生的实际参与力度等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

党的十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主席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简短的二十四个字指出我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价值追求、道德理念方面的理想状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浓缩具体、简明扼要,其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因而深得人们的理解和拥护。全国上至各级党政机关,下至乡村街道,人们都在学习、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彰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拥有年轻激扬的心灵,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和核心力量,同时善于思考新鲜事物也敢于大胆质疑,对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极其关注和敏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形成科学成熟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和践行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工作使命,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更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第一,从理论层面看:高校学生必须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形成学生科学完善的思想价值观念,更好地认识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执政理念和价值目标,使学生在思想上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最终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思想价值领域的要求和标准。当代大学生身处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大潮中,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成长,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面临多元价值观念的选择,社会经验匮乏的大学生们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容易步入歧途。因此大学生必须找到正确的价值标准,以此为自我价值的准则和思想的指导,避免囿于纷繁复杂的思想困境。

第二,从实践层面看:高校不但要教育学生具备社会所需要的才能,更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这个半社会化的学习和实践基地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指引,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严于律己,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学习生活的点滴做起,团结友善、爱校明理、尊师向学等,首先做一名思想道德行为合格的校园人,继而逐渐追寻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最终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大学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必须做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本身就是我国掌握最新理论动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平台,在这方面的工作有一个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机构,主要是在党政核心机构的领导下由学生工作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等部门构成。在学校诸多教育教学和管理机构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育教学是主要渠道和重中之重,我们不只是向学生讲授公共必修的几门思政课程,而且要时刻把握最新理论动态和思想价值目标,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书育人工作。我们面对在校青年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充满激情与梦想,怀着一颗质疑和批判的心来看待社会,在自我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积极的校园环境来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取向。在高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群体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不但要深入学习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做好向学生宣传和引领的重要工作,开辟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实效性。

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一致的,各有侧重、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时期,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更加明确具体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道德建设。

高校教师担负着对在校大学生“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教书”是重点,而“育人”是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德居首位。对于在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提升和行为的引导是高校教师传播文化知识的前提,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其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思政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非常关键,“言传不如身教”,教师自身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一边学习思政教学理论一边研习老师的行为规范,以此为目标来约束自我。因而,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的行为准则,在完善自身知识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完善自我的道德水准和人格魅力。思政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教师准则,还必须拥有思政课教师特有的思想政治方面的道德要求,即除了依法从教和敬业爱岗之外,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变化,时时深刻学习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指导,不但要善学而且要善用,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自我的言行举止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体现。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四门公共政治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讲述中国的历史、发展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明确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原则,正好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1]。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使学生在理想信念、爱国精神、人生价值、道德理念和基本法律等方面明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要求,其中就囊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精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我们要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旗帜道路的坚守,明确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和运动的规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结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我们要将历史作为政治理论来讲,使学生在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脉络的同时,得出历史规律的总结: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中,我们要围绕基本的国情来向学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者和依靠者等,在党的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八十届四中全会的指导之下,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前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核心理念。

(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道德准则,这不仅仅是喊口号、搞形式,而是要落实在具体实际行动中的具体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在课外进行实践教学,力图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解决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枯燥乏味和空虚飘缈的错误认识。同理,想要很好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要注重课外实践的重要意义,除了上述的课堂内的理论教学,还要注重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的思想理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践行一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反过来学生也可以用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进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若干意见》中强调:“要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这为我们在实践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周边的各种条件来开辟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思想价值教育,如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体现社会主义向和谐、富强目标努力的成绩、实际调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气象新风尚,来感受社会的公平、法治;深入接触社会主义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来树立自身价值学习模范,体会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等。

(四)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备外部条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指一个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代表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氛围和精神主旨,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来建设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加强高校校园“三风”建设,即优秀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一要把握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特点,找到自己的校园精神内涵,以彰显本校的核心价值追求,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云南大学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这都是一所学校长期积淀下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体现[2]。二要做好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教育,使高校教师不但要具有高深的学识文化,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三要做好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要有一种基本认知,即高校是既有纪律约束又有自由空间的半社会化的学术殿堂,学生在很好地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要充分的利用空闲时间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适度参加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走出校园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考察,使学生展开视野、放眼社会,为走向社会做好知识和实践的双重准备。其次,在有形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时时处处都能够在校园内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如校园的宣传栏、展示板、基本校园设计和装饰等,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其中,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最后,要在制度层面加强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有关部门相互协同、取长补短,在校园规章制度上逐渐科学完善,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层面的保障。

(五)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际参与力度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状态,即大班上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老师采用单纯的理论教学,学生单纯听课的方法授课。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特殊,关系到党和国家思想动态的学习和研究,各个高校都对此课程高度重视,在课程设置中学时学分都按照标准实施。同时由于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理论灌输,缺乏深入的思考和验证,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高校思政课的难题。我们要探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增强实际教学效果。如开辟专题式教学,将课本内容予以整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某一专题连起来教学,在课堂讲授上就要做到理论和现实生活的连接,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3]。还可以将教材中学生尤为感兴趣的问题单独讨论,以课后思考研究、课上集体讨论的形式,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达到深入认识问题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是关乎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实际问题,在学生的集体思考讨论中,更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量。另外,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课堂时间来进行自我展示,如对某一教学片断的自我学习讲授、短时间的文章自我展示、学习某一理论的心得体会等等,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会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改善的作用,只要真正发挥学生自我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那么就变思政课教学被动为主动,在学生想要学习的愿望驱动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实效性,努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成败[4]。我们要坚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解决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面临的困惑和疑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面精神旗帜,它提供的不单是方向的引导,更是实践的规划,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简单明确的规定,折射出整个民族复兴之路上精神归宿,我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教育素质,而且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实现形式,以更好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

[2]杨金华.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9).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04-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我们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强调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的品德指明努力的方向。因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性,应构建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必然有属于自身的文化,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社会群体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1]具体地说,就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根本立场、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推动人的自由解放的结果。进入21世纪,大学生价值观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碰撞、变革之后,呈现出一种基本确定性的趋势,重视个人幸福,重视职业选择,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和现实化,重视个人目标和社会需求的结合。[2]这些价值观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原点而展开的有机的结构体系,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实际状况的评价和切身感受,决定和制约着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决定着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决定着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但是审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从个体上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分化、错位和失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比如,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存在漠视,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政治。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某些问题上,学生们表现出含混不清甚至错误的倾向,如只有50%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而37.9%的人表示说不清楚;60.1%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可以把自身建设好”,但同样有三成的人表示说不清楚。[3]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面对激励的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学生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减弱。此外,许多人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进行的一次调查问卷中,你是怎样看待“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有600名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生参加了问卷,其中有40%的同学认为在现代社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面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能性

两千多年前希腊时期的曼诺向苏格拉底提出“道德可能通过教育获得吗”的问题。那么在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教育培育吗?

首先,从理论论证层面来看。檀传宝教授认为“道德不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与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道德之“教”如果理解为直接的道德和间接道德教育的统一,教授、学习与实践的统一,道德之知、情、意学习的统一,则道德是可以“教”的。如果这样理解道德教育,我们就应当认为,道德是可以教的。”[4]其次,从实践论证层面来看。古今中外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充分肯定了价值观可以培育。从中国古代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到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其后“仁”和“礼”的思想构成儒家“三纲五常”的基本框架。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三纲五常”成为了当时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时期对理想社会的主观抒发,还是启蒙运动时期对现实社会的客观诉求,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渴望与追求。经过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探索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构成了西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且已经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5]学校是一个教育培养人的社会机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英国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在新加坡,国家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的重要手段。从1967年起,价值观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生课程的必修课。新加坡所创造出的举世闻名的新加坡精神文明,与强而有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我国现今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有部分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所起到的效果不佳,但仍有不少大学生在访谈和座谈中认为,自己许多价值观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启发引导下逐步形成的。有许多大学生认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自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荣辱观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古今中外来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视角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课程两大类。[6]高校显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的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的课程。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通识必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指的是学校情景中有隐性校园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由高校隐性物质文化、隐性制度文化和隐性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

(一)完善课程目标建设,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综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但课程目标仍然存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缺少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价值观相关课程目标;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这样会导致出现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缺乏心理维度上的情感目标,在只重视认知方面的学习的同时,情感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把情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标能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过分重视课程自身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上揭示其科学性、真理性,但不少问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实事求是、清晰明了的解释和回答,课程内容设计缺乏说服力,学生在学过之后对于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存在模糊不清,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增强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内容较多,课程设计的3学分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包括1840年到现今一百多年的历史,2学分也难以完成教育内容,很多老师就要求未完成的教育内容让学生自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括两门课程,3学分的课程设计实际也只能完成思想道德部分内容,对于法律基础部分,学生对法律也只能形成一些浅显的认识。另外,笔者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用专章讲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仅深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价值,更要重点论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应树立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关系方面的价值观。此外还应加入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爱好和平的教育和国际合作的教育,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培育人权观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权与的关系。

(四)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意识

1.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突出各高校的学校特点,与学校办学风格、办学特色结合起来。要讲求实用和实效,防止搞形式主义。其次,对学校物质层面隐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整体构建。包括校内建筑、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内人文景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三,充分发挥校园隐性精神文化作用,包括校风和校内人及关系。在校风方面,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精神力量,它可以规范人的行为,振奋人的精神,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内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2.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在实践中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之上,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比如“青年志愿者行动”、“三下乡活动”、“支援西部计划”等公益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可以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实际相联系的价值观。能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相互关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业华.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张国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J]. 喀什师范学院学,2005,(5)

[3]毕赵玉. 大庆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J]. 黑龙江史志,2009(5)

[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再次向全党和全社会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是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辐射源,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既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之中,使大学生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项紧迫和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社会主义高等院校是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对于高校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反马克思主义的东两就必然会去占领;先进的思想文化,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不去占领,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消极的社会思潮就必然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强大武器,它决定着高校的性质和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政治立场,在高校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教育的目标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关怀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目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使社会价值取向、发展方式上复杂变化并呈现矛盾状态。这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不确定的。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创新欲望,自觉汲取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营养,弘扬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优秀群体,为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弘扬创造现实途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构建和谐校园也要抓住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在有效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下,有利于全社会宣传和普及和谐文化的理念,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在同学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的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的形成。同时,在和谐的校园氛围里,也能潜移默化促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使之更符合和谐校园、和谐文化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实施策略

1、注重综合化。一是在教育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的综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其内在联系,注重整体推进,要把它们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只抓一点或几点而忽略其余内容。二是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综合化。社会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综合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的综合性,决定了单一、孤立的教育方式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综合性的方法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应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堂内外教育相结合、学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德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综合方法共同作用,共同育人。

2、把握层次性。一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的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具有内在的结构和层次性,只有把握这一理论的层次性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一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基础理论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二是把握由理论本身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练性,如何实现由抽象的理论向具体的教育内容转化,涉及到层次的推移。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握好如何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由教材体系向课程体系的转化、由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在社会实践中,应把握好如何根据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将抽象的原则变为具体的要求,将理论上的阐述变为实践上的行动。三是把握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层次性。大学生的层次性指他们具有性别、年龄、阅历、年级、地域、性格的不同,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应该有所区别,在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教育,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切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式,反对一刀切、模式化的教育。

3、扣准结合点。一是扣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时,应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及新近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学校的发展变化以及大学生身边的事情进行。二是扣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倾向性问题的结合点。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力关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状况,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新特点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疑虑问题,以核心价值体系来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三是扣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实际困难、问题的结合点。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关切的就业、学业、经济和心理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在解决问题中渗透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体察大学生的要求,倾听大学生的呼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其充分感受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与期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路径原则

1、全程化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全程化原则是指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年级时,主要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步了解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使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容,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年级时,主要是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国家发展形势,不断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之增强爱党、爱国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其把握自己的成才目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三年级时,主要通过理性教育和养成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大学生之中,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并促使大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四年级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的最重要的和核心的阶段,主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将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由感性向理性升华,对各种浅薄、混沌、片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进行矫正,使大学生学会分辨、抵御和清除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的各种思潮,使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观、道德观。

2、全方位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就必须在高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全方位地建立起一个完整、高效、协调的全程化的教育体系。

首先是通过教书育人。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必须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培训培养为关键,以教学方法创新为重点,以改进宏观指导为龙头,高质量地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其次是通过管理育人。管理育人是通过管理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通过潜移默化的行动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榜样和环境。一方面高校通过建设网站和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学习渠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提供网络的家园。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的管理上,高校应侧重营造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再次是通过服务育人。服务育人包括对大学生的日常服务、助学服务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日常服务管理规范,服务优质高效,学生满意度高,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促进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健全完善的贫困学生助学体系,帮助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信息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3、全员参与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就必须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格局,整合全校教学、管理资源,使全体教师员工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学习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求高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者的共同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主要通过管理活动与服务工作开展教育;辅导员和班主任则要密切联系学生工作,注重思想引导和情感教育;其他专业的教师则应当在教学科研中充分体现自身榜样作用,通过师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职工全员参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是取得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渗透到高校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实践活动育人、管理工作育人的综合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必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6).

[2]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

[3]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4]王水兴,江晓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选择[J].前沿,2008,(3).

核心思想论文范文9

一、作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源于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反映。它是思想文化上的一个新概念,同其他重要理论的概念一样,是我们党在实践过程中长期思考、归纳和提炼的结果。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提法,这些概念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概念的提出,是对思想文化建设有关概念的继承和创新,它蕴含的思想内容很深刻、很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有三方面含义。就性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的,不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就地位而言,它是价值的核心部分,不是价值的全部。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依据重要程度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层次。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处于支配和统领地位的价值系统。就内容而言,它不是单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零散的、片段的、枝节的认识,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体系。

当然,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它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主导的、决定和制约其他价值目标的作用。但过去人们未认识到这一点,也未提出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无疑,它是我们党的一个理论创造,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境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贡献。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新概括,我们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人在思想文化建设中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要素集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体系

我们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其内在统一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一方面,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一切行动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强调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社会需要和利益。二是理想目标与现实过程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它面向实际,着眼于实践,作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实现这个理想所必需的思想道德支撑,把理想目标的实现牢牢地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中。三是民族传统与时代要求的统一。将民族精神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了它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关系,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体现了其面向世界、面向时代的精神气息。四是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操作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三方面内容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导向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具体概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框架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深刻性是以往任何社会的价值理念所不能比拟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适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理念。这些理念在发挥一定进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历史局限。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消灭剥削和压迫、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最大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时,人类对价值观的认识才走上了科学道路。伴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不断得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实现了价值观上的一次跨越。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并将其置于一定的系统结构中,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四大基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构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三、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作为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解决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也需要相应的思想共识。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发展模式等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对和谐理想的追求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先进的和谐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既蕴含着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基础和目标,又提出了实现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是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作用的根本性阐释,也是对和谐文化的质的规定。它不仅表明和谐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保证了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也为我们鉴别思想文化的政治属性提供了根本标准。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指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纷繁复杂,为全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情感、增进友爱,和睦相处、彼此融合的功能。它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进整个社会的团结稳定,形成全社会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往往包含有多种价值追求,同时又要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生活中树立主导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凸显其主导性,又倡导包容性。它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否认文化的包容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否认其他具体理想存在的合理性;在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适应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的存在;在承认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的同时,也不否认其他社会道德规范还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存在的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制约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当然,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并不是说可以不分良莠、不辨是非,而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辨别是非,并引导、协调、整合其他价值观念。同样,辨别、引导、协调、整合其他价值观念,也并不是要消除价值观在内容和层次上的所有差异。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能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能赢得全社会广泛的认同,从而形成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四、提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