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集锦9篇

时间:2023-10-25 10:30:33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1

【关键字】母婴;床旁护理;产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78-0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pplication of mother-infant bedside care ah maternity ward. Methods: data from the 2011 June to 2012 June in our hospital obstetric maternal maternal 200,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100, researchers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do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nursing care in these aspects. Results: control group two nursing research group health knowledge, the correct rate is 95%,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rect rate is 80%;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neonatal nursing skills in study group compared to the situation, master degre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94%, control group master degree is 77%,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fear and anxiety of pregnant women, nursing philosophy embodies the humanized service, comply wit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bstetric care,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Obstetrics

人们对护理服务理念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我国医学临床护理模式的发展。产科护理模式也由传统的护理方式不断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转变。母婴床旁护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主要针对产妇围产期内产妇、婴儿同室保健与护理,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护理技能示范,有利于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是现代产科新兴母婴护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分组

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产科母婴产妇200对,分成两组,每组各100对,研究组施行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只做传统护理。产妇年龄为20-33岁,平均年龄为(25±3.41)岁。所选产妇均为初产妇,无严重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护理过程均知情并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1.2.1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研究组母婴床旁护理中婴儿臀部护理,早期预防接种、换尿布以及脐部护理、抚触、沐浴护理全部在病房完成,护理人员边讲解边操作,并由产妇和家属一起参与学习,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主要讲解新生儿抚触、换尿布以及脐带护理的方法;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状况以及处理方法;产妇护理方法以及母乳喂养方法等。研究组母婴住院期间每天一次床旁护理,护理时间约为30分钟[1]。

1.2.2传统护理方法

对照组母婴产妇实施传统护理方式,由护士将新生儿送至专门的婴儿护理处对其沐浴、新生儿抚触以及脐带消毒,且新生儿预防接种在专门的治疗室进行,对健康教育知识集体讲解。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研究组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为95.00%,对照组正确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度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中,研究组护理技能掌握度为94.00%,对照组掌握度为77.00%,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传统的母婴护理方法采用的是分离护理方法,分别对产妇和母婴分离护理,这种护理方式使产妇与护理人员产生了隔阂,由于缺乏沟通,护理过程缺乏连续性。母婴床旁护理方法强调的是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的教育,通过对新生儿臀部、脐带、生理状况等进行实际操作并示范的护理过程,有利于提升产妇和家属的护理技能。有计划、有阶段的进行健康教育的讲解能够让产妇轻松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达到教育的目的。实施“一对一”护理模式对产妇和家属示范、讲解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技能,符合人们健康护理的需求。

本次研究表明,健康知识教育以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比较得出,母婴床旁护理方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比较中,研究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正确率为95.00%,对照组正确率为80.00%;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技能对照中,研究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掌握度为94.00%,对照组掌握度为77.00%。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了家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并提升家庭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技能,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方法强调的是以产妇和新生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促进产妇及家属更好的掌握母婴护理与保健,有利于提升产科护理的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符合产科护理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改玲.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79-80.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外科护理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方法

外科护理操作属于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要注重对学生外科护理相关内容的教学[1]。本次实验选取我校2014级150名护理专业学生,对其中75名学生应用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150名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学生中有男50名,女100名,平均年龄为(22.5±1.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0名学生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75名。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方面,P>0.05,存在可比性。

(二)方法

1.对照组学生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及教学大纲制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嘱咐学生适当预习,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

2.研究组学生教学方法

研究组学生应用情景教学结合PBL方法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流程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教师为学生设置临床情景,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设定相应的教学场景,为了保证教学场景的逼真性,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场地布置、角色扮演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讨论沟通。

另一方面,应用PBL教学法。首先,教师准备。教师要掌握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参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对教学方案反复推敲。依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实践。例如,教学肺部损伤护理内容时,教师要预先选取临床典型案例,并做好辅助教学资料准备工作。其次,提出问题、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内容要与课堂重点、难点知识紧密结合,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胸部损伤在什么状况下发生,临床类型,病情诊断等,将提出的问题,分配给学习小组。然后,由学生准备。利用计算机等多种方式进行查阅资料、搜集信息。最后,让小组展开讨论,发表自身的见解,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

(三)评价标准

教学结束后,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教学进行评价。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技能和理论考核量方面。综合技能占总成绩60%,理论知识占40%,满分为100分,优:超过90分;良:80~90分;可:70~80分;差:60~70分。优良率=(优+良)例数×100%。

(四)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优良率的比较

研究组学生优良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有73名学生认为学习能力提升,74名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和效率提升,所占比例为97.33%和98.67%,对照组中分别有69和62名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效率提升,所占比例各为92%、8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患者到医院就收治疗,只有主治医生跟护理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够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其中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及临床表现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随即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操作,以此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命安全。

传统外科护理教学,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给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负面影响。PBL教学法通过运用临床典型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3]。同时,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根据选取典型案例及教学内容,营造外科护理情景,使学生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掌握外科护理学基本知识与护理技能。通过本研究结果也可以发现,研究组的综合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且学生普遍认为,此教学方法有助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总之,情景教学联合P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外科护理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培养专业化外科护理人才的作用十分重大。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脑血栓;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52~78岁,平均(66.7±11.3)岁;病程2~13d,平均(4.2±1.5)d。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53~80岁,平均(68.2±12.3)岁;病程1~14d,平均(4.7±2.3)d。所有的患者在治疗前都必须经过本人或家属同意并签字,方可参与研究。将经过脑血栓影像学确诊的患者,列入研究对象,同时将患有精神障碍或者心血管等其他并发症患者排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重点注意,做好健康教育课程,对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提前预防,针对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研究组行责任制护理[2],方法如下:(1)护理人员在接到急诊电话后的3min内快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估,同时向神经内科的医生做好报告,让医生有充分准备,提前做好治疗方案。(2)在接到就诊的电话时,准备好心电监测仪器,血糖测量仪器、其他的急救设备等,按照医生的吩咐做好心电监护和血压动态的观察,并且通过患者的肘静脉采取血液,为血常规、血液凝结时间等多个检查做好预备。(3)为患者建立溶栓静脉通道,以确保穿刺效果,在患者外周放好静脉留置针,由于溶栓过程需多次进行血液的采集,这样可减少对患者多次穿刺,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各项检测仪器的变化,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4)在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中,确保患者的用药和时间等,确保不间断给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动脉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帮助患者做好吸痰辅助,注意气道清洁,防止患者出现气道受阻,不会出现吸入性肺炎或者因为气道有阻滞物造成窒息的现象。(5)为患者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防止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6)告知患者少食多餐,戒酒限烟,锻炼时间严格把控,促进身体康复。

1.3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的比较

采用焦虑、抑郁情绪表进行评定。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情况分值为(49.8±8.3)分,参照组分值为(59.3±9.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8,P<0.05);研究组抑郁情况分值为(46.3±4.8)分,参照组分值为(59.8±7.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8,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分数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分值、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分值低于参照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分数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普外科;护理带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普外科接受带教学习的护生中按照5∶5的比例选择成绩为优和良的护生,共计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所选护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中男3名,女50名;年龄21~23(22.2±0.8)岁;学历:本科23名,大专30名。研究组中男2名,女51名;年龄21~24(22.3±0.9)岁;学历:本科25名,大专28名。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以教师为中心,一名教师对2~4名护生进行指导,护生跟班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先由教师进行示教,再由护生进行学习,最后由教师评价总结。

1.2.2研究组

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2.2.1带教教师资质的考核

所有开展带教工作的教师均需要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证明,且职称要求在护师及以上,带教经验超过5年,掌握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以及实践考核。

1.2.2.2教学计划的制订

普外科护理带教时间为4~8周,根据护生特点制订详细计划,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实习前1周发送至护生邮箱,并指导护生预先了解普外科学习任务以及相关知识等。

1.2.2.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生特点,利用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文字以及动画等深化护生对普外科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1.2.2.4典型病例的选取

在护理带教工作开展之前,准备普外科的典型病例,如阑尾炎、腹股沟疝、结肠癌、胃癌等,便于护生学习和了解,并安排护生在教学期间讨论病例、分析及解决问题。

1.2.2.5临床带教

首先根据护生情况进行分组,向护生介绍普外科的规章制度、环境等,重点介绍普外科常见疾病评估方法、特点以及护理等。选择典型病例开展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组织护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每周开展1次床边教学查房,指导护生进行体格检查,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每月开展1次疑难病例讨论,鼓励护生提出疑问,并引导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利用多媒体汇报讨论结果,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使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1.3评价方法

从理论、病历书写、操作三个方面对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进行考核,三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主要考核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病历书写的认真程度、操作程序熟悉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表”,调查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评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为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6项内容,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2~0.886,分半信度为0.7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病历书写、操作考核成绩分数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在出科考核成绩上,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病历书写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对比

在对护理带教模式评价上,研究组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 舒适护理;手术室;心理状况;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148-02

手术患者多精神压力较大,精神恐惧紧张,这就要求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创造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是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理、心理状态变化,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2],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43例手术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手术室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20~65岁,平均(50.3±4.1)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6例,妇产科手术30例,骨折手术25例,其他手术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0,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33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评估 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的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

1.2.2 手术环境的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由进行术前访视的患者亲切地迎接,保持手术室安静,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3~25℃,相对湿度为50%~60%。

1.2.3 麻醉时的护理 麻醉时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变化,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尽量分散其注意力,用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语言,使患者感受到关爱,缓解其紧张的心理情绪。

1.2.4 的护理 患者手术时的是影响患者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手术既要保证手术顺利又要保证患者生理的舒适,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侧卧位时要注意肩部、臀部的固定;截石位时要注意不要压迫窝;除全身麻醉的患者外术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变化,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必要时可进行调整。

1.2.5 术中的护理 手术过程中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要用语言、态度、表情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紧张心理。手术过程中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避免暴露患者的隐私和过分暴露患者的躯体。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护士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认真完成所有操作。

1.2.6 手术结束时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皮肤上的血迹擦干净,注意输液通道及各种引流管的妥善固定,给患者穿好衣物、盖好被子,注意保暖,注意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将患者平稳的移至平车,安全送回病房。

1.3 评价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评价方法:量表包括90项,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躯体化、恐怖等7个项目,均为患者自我评定项,术后由家属协助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各项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

术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指标下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手术室患者的需求,舒适护理应用而生,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创造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更注重以人为本,其目的改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理、心理状态变化,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护理满意度。

术前访视可加强手术患者与手术护士的沟通,可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环境的护理可为手术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4-5],对手术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麻醉、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均可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可缓解患者的心理,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减少其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有研究报道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前各项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指标下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以往报道一致[7-8]。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改善手术室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理指标,值得在手术室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志红,刘婷婷.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J].现代护理,2006,12(21):1983-1984.

[2] 卓燕.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65.

[3] 王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3-54.

[4] 丁燕,应慧杨,王蓓.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1202-1203.

[5] 崔玉红,林景英,高彩莲.舒适护理――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目标[J].中外医疗,2009,27(12):189.

[6] 蔡立侠,张玉芝,李文静.舒适护理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323-324.

[7] 吕筱霞.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效应最大化研究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20-21.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6

1.1研究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山东省泰安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医院9所(县级3所、镇级6所),护理人员纳入标准:①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②目前正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③工作时间≥2年;④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⑤曾经参加过继续教育学习实践活动;⑥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工作时间<2年;②与临床护理无关的工作及不愿参与本研究者。最后纳入283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①护理人员一般资料问卷,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基层卫生工作年限、最高教育程度、机构规模、目前薪资、最近一次晋升职称及是否参加培训活动、是否曾接受基层卫生在职教育学习课程。②继续教育课程内容调查问卷,包括专业课程、专业素质、专业伦理、专业相关法规课程4个方面。采用文献回顾及专家小组座谈法整理出课程的内容;问卷内容选项,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选项为1分~5分,以非常不重要“1”分,非常重要“5”分计算。调查前,详细讲解问卷中的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当场发放填写,统一收回。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3份且均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4.33%。③护理能力评估问卷,包括照护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关怀能力、专业成长、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7个方面,经修订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7。皆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选项为1分~5分,以完全做得到为“5”分,完全做不到为“1”分来计算。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本研究护理人员男4名,女279名。年龄分布,以26岁~30岁为最多,为58名,31岁~35岁57名,41岁~45岁44名。婚姻状况以已婚居多,共154名,未婚129名。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小于1年为最多,共98名,其次为5年~10年62名。基层卫生工作年限以5年~10年居多,为135名,其次为小于1年48名。学历以大学专科为最多,共156名。护理人员所在的基层医院规模多拥有50张~99张床位,在这样规模医院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有114名,其次为拥有100张~149张床位规模的医院,其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有56名。最近1次院内考核评比以优秀者居多,共有175名,占63.6%。护理人员参加基层卫生在职教育学习课程,以未参加者为243名,占85.9%居多。

2.2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于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包含专业课程、专业素质、专业伦理及专业相关法规课程4个方面,问卷以Likert5级评分法,分成5个等级,每题最高5分,最低1分,分数越高表示课程重要性越高。

2.3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得分情况

护理能力评估共分成照护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管理能力、关怀能力、专业成长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7个方面。

2.4不同背景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认可情况比较

①不同性别的基层护理人员,对于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专业课程、专业品质、专业伦理、相关法规4个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不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②不同年龄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中,专业素质课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专业课程、专业伦理课程及专业相关法规课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婚姻状况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中,专业伦理及专业相关法规课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专业课程、专业素质及整体课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临床护理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专业课程、专业素质、专业伦理、相关法规4个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上,不会因临床护理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⑤不同基层卫生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中,专业相关法规方面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在专业课程、专业素质、专业伦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中,专业素质、专业伦理、专业法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专业课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对专业课程的继续教育训练越觉重要。不同评优等级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专业素质、专业伦理、相关法规4个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上,不会因评优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⑦不同护理能力等级的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专业素质、专业伦理、相关法规4个方面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上,不会因护理能力等级的不同而有影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是否参加基层卫生在职教育课程与本研究继续教育课程重要性内容中,专业课程、专业品质、专业伦理、专业相关法规4个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上与参加基层卫生在职教育训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护理能力现况

继续教育课程以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技术、医院常见感染疾病的护理课程为最重要,这其中又以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症的用药护理为重要项目内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体制课程是继续教育中专业素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隔离措施与防护标准、院内感染处理原则、医院纠纷危机处理应对措施,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课程的重要性选项。个案临终照护是专业伦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其中疼痛控制及临终关怀护理、长期照护常见伦理困境决策、护理人文素养是专业伦理课程中的重要性项目内容。如何预防医疗纠纷课程中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医疗过失与举证课程、谈判与协商案例讨论课程内容是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相关法规课程的重要项目内容。在护理能力的七个方面中,关怀能力得分最高,其次是人际关系沟通,在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时,能随时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得分较高的护理能力。

3.2继续教育课程与护理能力的相关性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7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0

【摘 要】目的:评价对于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将100 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即对照组,另一个组在结合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本院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即为研究组,待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病人在接受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临床指标。结果: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50 例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传统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临床治愈效果,该方法可以作为防治与护理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而大力推行。

关键词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优质护理服务;胺碘酮

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现在常用的有胺碘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治疗中,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给药治疗,推进痊愈的速度。在护理中,更多的是关注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多的让患者从理解疾病、了解病情、并做好科学的生活干预和心理辅导,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积极的配合情绪以及良好的心态[2]。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常规护理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后,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情况。所选取的病例均为2013 年3 月到2015 年3 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总共为100 例,对比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在患者中的实施结果,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调查报告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 年3 月到2015 年3 月期间进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8 例,女性42 例,年龄在56-82 岁之间,平均年龄66.3 岁。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组别之间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工作在两组患者中均要进行,且实施的方案要保持一致。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对50 例研究组患者还要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内容如下: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按照常规方法接受护理的同时,还要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向患者讲解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相关机理,结合病人的实际病情,对其医治措施、用药方法及降低心理焦虑等做相应的指导;其次,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病人开展有效的心理疏通、沟通,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和不安;再次,在护理过程中,要引导患者准确用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中毒症状,观察大便颜色、量、性质、性状及次数,观察有无肠道出血,加强巡视和护理,防止虚脱。在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醒患者时刻注意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可以采用辅助疗法,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

1.3 观察指标

依据病人的疾病治疗和控制的效果,当临床病症彻底消失,临床检查结果正常时,为病愈;临床诊断发现结果正常或还是存在少量不足以造成危险的病征,为有效;诊断结果表现出病情没有得以控制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显效与有效的总效率称为总有效率。记录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数据。组织医疗及护理的资深人士,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2.1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GraphPadPrism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组间之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2.2 对比两组指标

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愈时间也相对提前,且没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

研究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良好的护理对于提升临床效果,稳定患者情绪,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护理过程中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多种护理方法相互协作的方式来适应病人现实生活状况,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使用优质护理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相改善情况良好,其疾病控制的更为理想,其治愈率要好于仅仅使用常规护理患者的治愈率。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0.0%,显著好于对照组(68.0%),具有更为有效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50 例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较于对照组,均优势明显,结果更为理想。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证明本院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是安全可靠的。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8

【关键词】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1.081

临床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现、诊治重要场所, 诊断或疑似诊断后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治疗措施为降低传染性、提高预防效果关键[1]。护理应急管理系统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实施, 为探究其应用效果, 作者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18~72岁, 平均年龄(48.2±8.2)岁;住院时间3~48 d, 平均住院时间(16.9±10.4)d。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48.9±9.8)岁;住院时间3~53 d, 平均住院时间(16.8±12.1)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研究组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2. 1 成立应急管理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为小组长, 主管护师、责任护士为小组成员, 组成护理应急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统筹护理工作, 针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制定详细护理计划。

1. 2. 2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启动 临床中一旦确诊或疑似诊断患者, 即针对此患者启动护理应急管理系统, 开始实施相关护理措施。

1. 2. 3 隔离措施 将病区进行分区管理, 分为疑似诊断区和确诊区, 疑似诊断患者应予以单间, 同时在病区中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设置缓冲带, 做好明确标志。

1. 2. 4 防护措施 对出入病房、患者标本接触者、污染物处置者及医疗废物处置者均应接受二级防护措施,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穿脱隔离衣和相应防护用品, 加强对手部及全身消毒。

1. 2. 5 消毒措施 感染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 房间内安置紫外线消毒机, 定期开启消毒。感染病房内所有物品及地面均应严格进行消毒, 如需重复使用物品, 应装入双层口袋中封存, 并用含氯消毒液浸润>15 min, 后清洗消毒。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设备均严格消毒, 并专人专用。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应装入密闭污染盒内, 别严格分类, 由专人进行处理。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护理依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 4 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估, 包括护理措施、护理计划、护理方法、护理态度等, 总分50分, 4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护理依从、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94.00%、护理依从性98.00%均高于对照组52.00%、72.00%, 院内感染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2.3744、13.2549、5.0051, 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 满意15例, 不满意2例, 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 满意19例, 不满意11例, 护理满意度为78.00%;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1618, P

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范文9

【摘要】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 [2]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MulhaU[1 ]等EBN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 ]其核心思想是护理人员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个体需要的完整的护理方案。然而在开展循证护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对循证护理的概念,方法的认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进行分析,认为循证护理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念,但并非一种模式或工作方式,应该加以纠正,才能切实推进循证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护理领域对循证护理的深入,临床护理人员开始将循证护理的方法整合到护理实践中[3-5],对推动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给患者带来了直接的益处。然而在认识和推广循证护理护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对循证护理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误区,影响了循证护理的正确实施。本文通过对循证护理的实质进行一步的探讨,对目前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进行分析,以期建立对循证护理概念和方法的正确认识,切实推进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

1.1循证护理基本概念的分析

从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上分析,作为全球第一所循证护理中心的英国York大学循证护理中心主任Cullum教授和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Ingersoll博士在界定循证护理时,借鉴循证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Sachett教授等对循证医学的定义,认为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得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这一定义所阐述的是一支能够决策的过程和工作的方法,因此循证护理从概念上属于一种决策程序和工作方法。

1.2关于对循证护理概念的错误理解

目前存在对循证护理概念的一些错误理解,如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护理模式,也有人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组织护理工作的形式。

应该澄清的是,所谓护理模式( nursingmodel)是阐述护理现象,陈述护理命题,反映护理理念,并应用演绎系统表现概念之间相互的系列抽象结构[6];护理模式必须具有逻辑性,例如Orem的自理模式和Neuman的系统模式,而循证护理是指导临床护理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的一种程序,并不涉及演绎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构。因此,“循证护理”并不是一种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也不是一种工作形式无论是功能制护理、责任指护理、小组护理、还是临床路径,均是组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任务、工作结构的形式,循证护理并不涉及工作结构,因此不能将其与护理工作形式或护理模式混为一谈。循证护理实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它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做出临床判断是,学会查询研究证据、评鉴科研证据、并利用科研证据,同时将所得到的科研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结合,做出有效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 循证护理的实践步骤

近年来,循证护理已经在我国护理领域迅速推广,循证护理通过寻求最佳临床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决策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循证护理包括五个具体步骤:1)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2〉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3〉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审;4〉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换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计划;5〉实施该护理计划,并通过自评、同行评议、审评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

3 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

3.1循证护理应将文献综述后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循证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这一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献综述,一般的文献综述有以下局限性[7]:1〉其选题往往是近年来又较大进展的专题,或存在较多争议,需要整理归纳的专题;2〉 其检索方法变异性较大,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对所选择的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进行评审的要求;3〉往往对要阐明的观点带有一定得倾向性,收集资料时常常会选择于自己观点一致的文献;4〉只对研究结果作定性总结,很少对文献的设计、研究方法、结果的科学性加以评论,对可能存在的偏移没有进行纠正。

而循证护理要求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该种类型的综述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述,系统综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该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文献综述,表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综述有规范统一的步骤,包括提出问题、检索并选择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收集提取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并形成结果、结果的解析、系统综述的修正与更新等步骤,因其系统、全面、深入,并包含对文献的系统查询、严格评价,统计分析,故称为系统综述。2〉系统综合要求在批判、评价的基础上全面收集资料,避免一般综述收集文献上存在的倾向性;系统综述过程是相当深入、系统的,例如美国卫生保健政策和研究署(AHCPR)在制订“急性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时,专家组曾查阅了12个大型数据库,收集9000多条引注,并评价和综述了其中的1100篇文章才作出“急性疼痛管理的系统综述”,并从中总结出“急性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8]。

循证护理强调以证据为基础,更强调病人的参与意识,正逐步被应用于护理实践中[9],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能运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护理中,并能取得疾病预防的满意效果,特别是在健康宣教中,能取得病人及家属的认同[10]。循证护理实践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只要认识到差距,澄清认识,不断探索和实践,它将为护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护理教育、护理管理面临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 3(1):65-68

[2]Mulhall A.Nursing,reseal'oh,and the evidence.Efidencebased Narsing,1998,1:4-6..

[3]谭娴玲,张竹馨。循证护理在哮喘患儿家长依从性控制中作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082-1083。

[4]李雪英,黎方红。脊髓损伤病人循证护理探讨。护理学杂志,2004,19(8):67-68。

[5]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压疮预防中的初步应用。护理研究,2004,18(3B):526-527.

[6] Fawcett J.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Models of Nursing .3rd Ed.Philadeplhia:F.A.Davis Company,1995.2-3.

[7]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5-68。

[8]Beyea SC,Nicoll LH.Develop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s an approach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ORN Journal,1998,67(5):103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