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集锦9篇

时间:2023-11-12 15:17:08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1

一体化改革是对城乡电力营销服务体制进行改革时,在传统的营销一部三中心外,引入配网运行中心。逐渐实现城乡电力营销工作的配网运行管理一体化、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计量负控管理一体化、电费电价管理一体化,进而提升电力营销工作质量和效益,为城乡居民和用户提供一致的电能和服务。

(一)配网运行管理一体化

配网运行管理一体化是指实现配网运行管理的一致,供电局采用一致标准,依靠调配一体化,构建配网调度平台。配电线路完全由配电工区管理,三十五千伏以上变电站全部实现统一调度,实现客户输变电设施和电网体系化管理。提高对农村供电基础设施的投入,输电网、配电网应符合“n-1”准则,尽量使城乡供电设施水平一致,并缩小供电半径,逐步缩小城乡供电稳定性差距[1]。

(二)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

首先,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要求实现城乡电力营销服务的一致,实现相同标准和相同质量服务。应当从SG186服务平台出发,达到信息的一致,构建营业所信息高速通道,通过光缆将城乡营业网点和供电所连接起来,实现用电MIS系统共享,并做到银电联网,逐步实现客户可在企业所在区域的城乡营业网点和银行代收缴费。其次,营销服务平台一体化还应做到用电业务的一致,在全供电区域,应依照一致的时限和标准进行用电业务办理;还应做到统一抢修指挥,实现95598客服人员对各县抢修中心和供电所的直接控制,实现电力故障的快速维修;此外因检修供电设施而采取停电措施时,应对社会公众进行统一的告知;最后还要实现监督管理的统一,24小时受理全部客户投诉举报,并对相关投诉进行统一处理。

(三)计量管理负控管理一体化

实现计量管理负控管理一体化要求全局计量统一归口计量中心,农电内部撤销计量中心。统一的计量中心校验贸易结算和关口计量装置;并据此成立电能计量检验中心,开展校验计量装置服务,统一管理电能计量,有效降低计量监督风险[2]。

(四)电费管理一体化

电费管理一体化要求县农电撤销内部核算中心,实行全局统一核算,全局电费由电费管理中心进行抄、核、收。实行全局统一核算具体包括:第一,对全局电费管理应用系统(包括电费应收核算发行管理系统、卡表系统、网络表系统、电量充值系统、集抄系统、载波抄表系统、远程采集系统、负控采集系统)的开发、整合、升级建设和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第二,管理全局电费应收账务的分类统计;监管和控制稽核处理等质量工作。第三,对全局电费回收率统计进行统计,并提出相应建议。

(五)提高营销队伍素质

城乡一体化供电企业营销服务体制的改革应提升营销队伍的素质。电力营销的竞争本质上是人的竞争,特别是营销人员。因此,电力企业应对营销队伍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营销人员的营销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重点培养,营销能力决定着营销工作的成效,而职业素养则决定着营销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应当加强营销人员关于一体化改革后工作内容的培训,使其符合一体化改革的需要,为广大电力用户特别是农村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后应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有效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城乡一体化供电企业营销服务体制改革服务。

二、城乡电力营销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强化电力营销服务,促进电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并有效推动电力行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让广大电力用户享受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具体意义包括:第一,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建立健全电力营销体制。通过城乡电力营销的一体化建设,推动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健全,业扩报装、电费电价一口管理;去除多余的中间管理关节,实现科学、高效管理,实现增效减人的目标,为实现电力营销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打好基础,为建立新型营销机制提供组织保证。第二,加强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拓展电力市场。在进行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集中人力,发挥整体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达到增供扩销。第三,加强城乡电力营销管理一体化建设,能够减小城乡差异,进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3]。

三、结语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城乡供水;水质安全;二次污染

供水安全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已经被纳入国家安全的体制之中。供水安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供水水质在使用中不应该给人体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健康危害,即供水在自然属性上的安全性。二是供水系统对遭受突发事故的威胁,包括事故型供水水质危机有自然灾害、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内源性水质恶化、水厂运行事故和破坏性水质危机(有人为蓄意破坏或恐怖袭击)时,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应急和恢复功能,即供水在社会意义上的安全性。

一、我国城乡供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水源日趋受到有机物的污染,保障城乡供水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有报告显示,我国城乡供水的格率非常低,说明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有可能导致肠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以下问题造成的,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人民的供水安全才有保障。

(一)有机物对水源的污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量的有机化学物的使用,使得水源有较大程度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加强,大量水生物的生长,会导致河道堵塞,不利于水体流动,影响了水源的质量。

(二)水中微生物繁殖对水质的污染城乡供水虽然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永标准》,但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纯净水,水中依然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消毒杀菌只是降低了细菌的比例,水中的这些细菌微生物同样可以对水中造成污染。

(三)给水管材的影响

城乡供水的输水管道也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供水管道一般有金属管道、混凝土管、塑料管材、复合管等。金属管道可能会由于自来水中的氯而发生点解,从而腐蚀生锈污染水质;混凝土管具有强度高、无需防腐处理等优点,但弯道处不易生产必须采用其他材料代替,在该部位往往由于管材不同而导致污染;塑料管材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系列优点,但该类管材在使用中可浸出化学物质而将管内水质污染。因此,给水管材的选择与使用也会影响到供水的质量。

(四)管道施工污染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管道爆破、管道修理、新装管道、事故抢修等情况。这些需要在关闭水闸的情况下进行,非常容易污染管道。

(五)水池和水箱设计的不合理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水池、水箱容积,供水是否方便,将水箱的容积设计较大,这样虽然达到了供水需求,但是水在水箱中停留时间过长,储存的水变为老化水,致使水质恶化。另外就是水箱没有定期进行清理、消毒,有点水箱几年甚至上十年都不清理,细菌数量严重超标,危害着人体身体健康。

二、探索改善供水水质的决策

水是生命之源,在城市供水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重视水源安全

2012年初,武汉市发生大规模的供水问题,水中含氯量较大,水的气味较浓,甚至无法进行日常生活,超市中的饮用水也被抢购一空。我们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对水源的重视度不够,要做到早预防,早制止,将一切不利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证自来水质量,从生产传输和监管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为了保障水源的安全,德国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护区,还在含水层周围按不同的距离划分了三级水源保护地带,其中在采水点周围l0米范围内的一级保护带要求最为严格,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物质渗入地面,违者将被罚以巨款。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也应该重视水源的安全,加大管理力度。

(二)改用合适的管道

管道污染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自来水公司出来的水经过检测达到国家标准,但到居民家中时不合格。如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前期的监测就等于是无用功了,也就是说从水厂到千家万户的管道成为影响自来水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据了解,日本东京供水局将不锈钢波纹管作为标准用材,表明不锈钢用作自来水输水管道和建筑内给水管道步入了标准化轨道。

(三)因为不锈钢管道的抗腐蚀性强。此外,不锈钢管道的卫生性好。人们可以放心使用。

(四)加强管理力度

对于城乡供水我们必须加强管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管理的不得当。英国大部分地方的水质很硬,容易滋生水垢。但是在英国家庭和办公室中,很少看到运输的桶装水,人们喜欢随身携带水壶。在家里,滤水壶十分常见。许多英国人用滤水装置,并非不信任自来水的安全性,而是想软化水质,因为因此英国饮用水监察局提醒民众,发现家里自来水变色,应立刻通知自来水公司,并有权索赔。欧盟1998年出台的《饮用水水质指令》被誉为最严格的自来水标准,最新指标参数高达48项。但是由于标准严格,政府投人巨大,一些欧盟国家在享受可直饮的高品质自来水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较高的水价。

三、总结

城乡供水安全已经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概念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必须从源头抓起,重视水源安全。二是要加强运输管理,降低供水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概率。三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供水体系,管理好供水安全。四是要加强全民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红彦.玛纳斯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实践[J]. 中国水利. 2013(19)

[2] 胡石华,张娜.加强流域供水规划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J]. 人民长江. 2013(15)

[3] 徐子春.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建设 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J]. 管理观察. 2013(19)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V6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陈翔供水工程作为城乡水资源供给的重要基础设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分析研究当前城乡供水现状,总结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经验,对于做好城乡供水科学管理,确保城乡供水质量以及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供水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对我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阶段我国城乡供水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投入不足

在对我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进行调查发现,资金投入不足,供水设施老化以及沉重的债务问题。与城市不同,城乡供水普遍是带有公益化的特点,从而导致供水单位缺乏活力。加上我国长时间由政府进行供水行业的控制以及经营,供水单位普遍被人们当成是福利性质的公用事业组织。

2.供水施工辅助设备质量差

在供水工程运行中,液位计以及压力计是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最主要的辅助设备。其中,地下水位以及调蓄水位的主要监控仪器就是液位计,同时液位计也是开启水源井顺次以及运行时间的主要控制指标。从这个方面来看,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与液位计息息相关。而管道正常运行的指示以及控制元件主要是压力计,能够对管道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据调查了解,多数城乡供水工程中的液位计以及压力计普遍都存在使用寿命不长以及灵敏度低的问题。

3.缺乏技术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廉价、方便、实用的净水处理设备,严重影响着群众的身心健康。黄河沿岸和白于山区群众主要存在高氟水、苦咸水的水质问题,该地区主要靠集雨水窑来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水源主要靠地表雨水,经简单处理设施,这种季节性的应急措施,与国家安全饮水标准相差甚远。解决高氟水、苦咸水等水质方面的问题,目前经常采用电渗析或膜处理等技术,而且费用高,管理复杂,不适用于低成本、供水量小和工程分散的农村供水工程。

4.工程建设标准不高

在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中,量大面广是城乡供水安全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从供水工程建设规模来看,其规模较小,同时对于供水工程项目前期的规划以及论证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其工程设计也不够合理,从而导致了城乡供水项目在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很快出现问题而重新返工的情况。另外,在城乡供水工程中很多也达不到国家饮用水安全用水标准,从而导致饮用水的水质以及取水距离跟标准有很大的差距。

5.供水单位亏损严重

在我国,国有城乡供水企业由于受到水价低的限制,从而导致城乡供水企业亏损严重。尽管供水企业为了降低制水成本已经进行了工艺的优化以及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管理,但由于城乡综合水价远远低于制水成本,从而导致了城乡供水企业的亏损,也就造成了城乡供水工程的改建以及扩建资金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供水企业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缺乏供水工程改建资金,供水企业自行筹集资金,一方面影响了供水工程的改扩建,另一方面通过贷款等筹集方式进行供水工程建设,会加重供水企业的负债问题,也限制了城乡供水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城乡供水工程管理模式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我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以及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来进行问题的解决。

1.供水单位管理

城乡供水工程管理,需要加强对供水单位的管理,实行城乡供水管理直接进入市场,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实现公司化管理。一方面城乡税务局需要加强对农村集中供水的管理,设置专门的办公室,负责对农村集中供水的运行进行监督以及管理,同时对水费的收缴以及城乡水费补贴资金进行监督以及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水厂以及主管网的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可在各个乡镇设计供水服务中心,对乡镇以及各村管网的运行进行监督以及管理、维护,同时还可以成立供水协会,来对各村用户用水管网进行运行、管理以及维护。除此之外,各个村还可以建立供水协会,来对村内用户管网进行监督以及管理。从而形成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分级管理的城乡供水管理运营模式,形成了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的长效性。

2.供水水源保护

制定供水水源保护规划,同时将供水工程管理区进行划定,并对水源保护区以及范围区内的水源加强保护,避免出现水源污染以及枯竭的问题,确保城乡供水水源的安全性。同时,还要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水源保护的相关宣传,将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普及到群众中去,使得人们共同来进行水源的保护,同时也对供水工程设施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农村实行计划以及计量供水,根据各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实行有偿供水。

3.合理确定水价,实行收费公开

新建水厂的供水价格,可以通过物价部门进行合理地定价,同时如果是政府投资的部分,可以不计折旧。在确保供水单位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存在差额的部门,通过县财政来进行补贴,同时20%的水损耗可以由县政府来承担。另外,农村地区的价格,每人每月一方水根据1.5元来进行收费。除此之外,还要对用水户进行档案的建立,公开水量、水价以及收费,确保群众的知情权。

4.完善供水体系,实现集中供水“三个一体化”

为了确保城乡供水工程的顺利运行,进一步加强对城乡供水的管理,促进供水体系的完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采取3个一体化的总体管理目标,也就是供水水源、价格以及管理的一体化,同时城乡统一使用地方水网,为了确保供水量,可以统一接入到地方水厂的供水管网。另外,水费的确定以及收取,需要以城乡物价部门为准,将政府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三、城乡供水工程建设管理

1.加强工程建设与资金管理

首先是出台与城乡供水工程实施方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城乡供水工程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在进行供水工程管理的时候,要实行四制管理,即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以及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要负责供水工程建设以及招投标,同时也包括资金管理以及工程竣工的验收等。除此之外,各城乡水务局以及监察局要做好供水工程的招标管理,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对城乡供水工程进行招标以及设备材料的购置,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资金专户,将一切与城乡饮水补助的资金归入供水工程项目中,一方面同意使用安排,另一方面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供水工程建设转款专用。

2.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在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中,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且工程施工量较大,因此城乡供水公衡建设的组织协调任务繁重。一是要组织协调好农村饮水工作,尤其是重点对供水工程施工进行施工计划的安排,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二是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的把控,确保工程施工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的浪费;三是做好施工管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切实落实“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确保责任明确,材料合格,施工规范,质量达标。

3.认真组织搞好项目前期论证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各级要制定管理办法,培训基层管理技术人员,组织设计力量,搞好典型设计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加强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把好事办好,让群众真正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要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实施方案的审查监督力度,特别是水源工程的选择,要尽可能地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低、便于卫生防护的水源点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尽量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包括管网延伸、新建水厂等;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分散式供水。

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现阶段我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城乡供水工程投入不足,供水施工辅助设备质量差,缺乏技术支持,工程建设标准不高,供水单位亏损严重等多种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城乡供水水平以及质量,加强我国城乡供水工程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强工程建设与资金管理;二是加强供水单位管理;三是供水水源保护;四是合理确定水价,实行公开收费;五是完善供水体系,实现集中供水3个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王雪峰.浅谈延安市城乡供水工程管理模式[J].陕西水利,2008(S1):110-112.

[2]张书成,安楚雄.“联网分营”在城乡供水-体化过渡时期的实践与体会[J].西南给排水,2013(2):77-80.

[3]刘政,尹芳.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路和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230-230.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产品供给 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81-02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1.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国发展不平衡,区域、城乡、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所以要优先关注和提高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把为弱势群体构建安全保障网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缩小弱势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促进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

1.2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的重要举措

“以人为本”是党坚定不移的旋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的具体体现。当前,由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造成了许多诸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村贫困居民养老难;城镇青年人购房负担过重;贫困地区文化教育落后等社会问题。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缩小长期在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形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全面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保证百姓公平、公正地享有文化教育、基本医疗、住房福利、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政府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百姓是我国政府的实质也是核心任务。能否更好地更高效地为全体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改革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还表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平公正地实现程度。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统筹存在差异的地区,群体和城乡间的公共资源供给,使公共资源能够得到政府财政的均衡支持。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解决“三农”问题,历来为百姓所关注,也是党工作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政府制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体系有利于农村的生产发展,推进资源要素向农村投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刺激消费需求和扩大内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新形势下我国新农村建殴的重点。

1.5 由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具体途径

为了加速推进工业化发展,我国长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承载着向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重要任务,涵盖了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创新。比如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居民身份二元化:加强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乡村城镇化;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公平、公正地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

我国政府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性投入成效显著,但是公共服务支出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较小,覆盖面窄,分配不均衡与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十分矛盾。受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远远多于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部整体优于中西部,城乡间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受的公共服务有较大差距。以教育经费和医疗卫生支出为例,我国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到4%,未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特别是农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十分落后,西部贫困地区辍学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我国在公共医疗领域投入仍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发达国家对公共医疗财政投入则占国内生产总值近8%。全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2.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我国公共服务运营机制不合理,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晰。市场在公共领域存在失灵,政府对公共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在行政审批、税收、财政补贴等供给制度存在壁垒,社会介入管理程序不规范,缺乏竞争和约束机制,服务意识不强。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普遍,机构部门设置不合理,人员队伍庞大业务素质不高,行政管理费用高。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市场把握不足,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单一,产品种类不齐全难以满足不同的动态消费需求。公共性投入缺乏绩效考评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公众的满意度信息获取不及时。法制体系不完善,使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监管无所适从。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整体水平偏低,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增长落后于财政支出总量的增长,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总量的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在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体制制度不完善,职责履行不到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对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监管滞后、力度不够。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市场、政府和社会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对投入

数量关注过多,对产出的公众满意度关注不够。

2.4 行政成本高

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不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不健全,行政性支出不公开不透明,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行政成本意识不强等原因,使政府行政管理成本较高。公车使用、公费出国、公务接待,即“三公消费”支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年~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996.54亿元增加到7571.05亿元,12年间增长了6.60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1995年为14.60%,到2006年上升到18.73%。远远高出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以及美国的9.9%。不仅如此,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25%。

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对策

3.1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均等分配实质上是公共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求:一是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调整转移支付结构,促进财政供给的充足和均衡,确保公共财政资源投入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二是提高财政资源统筹层次,增加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三是加强财务审计和监督管理,健全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审计考核体系,增强财务开支透明度。四是建立财政保障机制,使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相统一。五是加强政府对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完善金融市场。

3.2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转变职能,明确“角色定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分清中央和地方各自职责权限,要在对经济宏观调控和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要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职能界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非政府组织的自主决策。三要政府机构改革,合理配置和协调宏观调控部门和各行业管理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四要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体系,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五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六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3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改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问题。为此,首先,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即时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反映的公共管理问题,为科学统筹、制定合理公共服务决策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据。其次,要积极促进电子政务发展,提高政府行政网络化、自动化,减少政府行政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把政府内部管理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真正建立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再次,要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应用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电子政务技术人才,提高对电子公共服务的认识。

3.4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法制建设

第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法规。比如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接续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法》、《住房福利保障法》、《义务教育法》、《公共卫生法》等以及与公共财政相关的税收、支付、补贴、补偿制度和规则,第二,明晰政府、公民和社会在提供和享有公共服务时的相应职责、权限和程序。第三,建立系统完备的实施机制和保障措施,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

3.5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

非政府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能够很好地结合市场与政府各自优势,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为了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首先,要明确非政府组织、企业与政府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职责界限。其次,要加强非政府组织、企业、政府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明确规则和约束机制,构建有效合作模式。再次,要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增加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增强非政府组织决策独立性和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时政文献辑览,2008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自我发展;财政投入;内增机制;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293;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94-02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复杂性、顽固性决定了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的艰巨性、长期性,有人甚至认为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还不具备,现在的任务是加快发展而不是统筹,这是十分错误的。2008年,安徽省的人均GDP已达到2 085美元,财政收入1 326亿元,近几年的增加幅度都在25%以上,虽然与许多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已经完全有条件统筹城乡发展。

1 城乡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城乡分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

长期以来,安徽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在城市主要由政府负责,在农村主要依靠向农民筹集,农民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其负担超过农民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安徽省县乡财政均为“吃饭”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系统投入太少。因而,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社会公共事业不仅项目少,即使已有的供给项目,如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也普遍存在供给水平低于城镇的现象。从社会保障来看,城市工人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保体系,养老保险、工伤、医疗、失业等保险都进行了改革和逐步完善。相比之下,农村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能力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待完善。从教育来看,虽然城乡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村中小学适龄的入学率要大大低于城镇,农村学生的辍学率、流失率高于城市,且生均经费不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也明显差于城镇。从医疗卫生来看,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城市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享有不到30%的公共卫生资源,应住院治疗的农民中有75%左右未住院。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差距更是巨大。

1.2 城乡经济基础差距巨大

经济基础差距首先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的根基不牢固和农村消费能力逐步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表现。当前,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安徽省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典型的“剪刀差”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性收入并加上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安徽省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差距就更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上。2005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6 367.7元,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是2 196元,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34.5%。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消费差距就更大。 同时,消费质量差距明显,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等非商品消费支出、城乡居民存款和城乡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差距较大。其次还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上,广大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较为落后。近些年来,安徽省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飞速进展,广场、绿化带等城市景观建设步伐提速,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和城区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截至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 123.37km2,供水管网长度达8 003km,用水普及率达90%;煤气管道长度3 139.65km,燃气普及率达69.18%;道路长度为7 262.87km,道路面积达12 109hm2,人均拥有11.4m2;绿化覆盖面积43 588.3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93m2;城市市容环境也大有改观。但相对而言,安徽省农村的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目前,农村居民大部分是自备水源,实现集中供水的主要局限于小城镇的镇区和其他少数区域;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系统投入,设施不配套,共享性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房屋结构设计不科学,空间布局不合理;乡村道路等级不高,路况欠佳等。

1.3 乡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由于受政策、制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安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停滞甚至空白状态。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自我发展能力薄弱,这是安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个重要瓶颈。当前安徽省农村还是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除城市近郊有部分集体经济实体外,其他几乎近于空白,已有的发展状况也大都不理想,处于停滞乃至萎缩境地。而且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乏,村级经济资金匮乏,农户融资困难,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困难,农户缺乏自有资金,贷款因缺少抵押、担保借贷无门;有自主创业愿望的农民,因资金短缺难以创业。新农村建设由于农村经济薄弱,农民家庭贫困,兴办经济实业、社会事业大多依赖政府拨款,没有自己的积累资金。同时,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现有农村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农业从业人员以老、弱、妇农民为主,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明显滑坡。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仅靠公共管理层面的统筹从外部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而不从内部培育农村经济的内在增长机制,将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接轨,也不能扭转和消除多年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即仅着力从外部为缩小城乡差距进行输血,不注意运用外部支撑条件从内部培育充满活力的造血功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重大举措的效果将会事倍功半。

2 城乡统筹发展破解途径

2.1 建立城乡一体政府公共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大力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以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幼有所学,最终实现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享有同等的社会资源。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体制一体化。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消除影响“三农”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经济社会新体制,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推动乡镇管理资源的优化重组,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服务延伸,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系。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从机构设置到职能范围都重城轻乡,一些政府部门只管城市不管农村,而兼管农村的政府部门也往往将农村打入另册,重点仍然在城市,大量的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归口于政府的农业行业管理部门,这是农村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安徽城乡统筹发展的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瓶颈,必须建立城乡一体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否则政府出台再多的改善性举措,也仍然缺乏体制性保障。应当以改革政府机构和职能保障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直至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改革重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和提高效能,加强和完善重要行业管理体制;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优化和完善城市建设、交通和管理体制;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政府部门的职能作出合理界定和调整,并坚持1件事情原则上由1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

2.2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仅依靠农村自身的积累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突破口,切实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体系、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把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对农业的补贴制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农产品检验和检测服务的资金补贴额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同时,要把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并搞好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6

论文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有其很多原因,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着重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些内涵和目标,就需要大力改善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满足农村地区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它一方面包括农村交通、电网、农田水利设施、医疗卫生以及教育设施等硬性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公共秩序维护、制度安排等软性的公共物品。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就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改善及供给结构的优化过程。因此,通过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渠道,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对于推动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失衡状况,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体制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又进入了现代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为解决农村“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我国能否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顺利建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关系到我国能否真正全面实现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之间非对称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突出的反映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方面严重不足,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二)有利于提高农村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水平直接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因为,农村的公共产品绝大部分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一旦由政府或其它主体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人们不得不自行提供,这就造成了部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从而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存在着紧密的互补性。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会严重制约农民对某些私人产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状况不足,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缺位会严重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深入拓展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农民收入,可以极大的开拓农村的消费市场,对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投资消费结构严重的不合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农村很多地区存在农业水利设施陈旧、交通闭塞、电价昂贵、校舍破旧、公共卫生条件落后、缺乏公共保障和公共服务缺位等状况,这种供给不足情况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农村教育类公共产品的落后和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的低下,造成农村科技人才的缺乏,影响科技兴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供公共产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可为农村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提供一定的劳动力。

(四)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是有利于消除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的一个重大方面。我国是农村地区面积大和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建国以来,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实行了城乡二元体制,制定了以满足最低公共产品需要为目标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这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严重匮乏。致使农民对农村的社会治安、医疗卫生、道路交通、水利水电设施、教育和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农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当他们的税费负担日益沉重而公共产品与服务却严重匮乏时,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水平与农民诉求间的差距日益增大。从而,引起了农民和基层政权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二、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原因

我国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现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尤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取消农业税政策后,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失衡问题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制的不健全,如医疗卫生体系不足、教育落后、农民缺乏社会保障、水电设施落后等各个层次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单一的供给体制是农村公共产品危机的主要原因。

(一)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是政府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性供给机制,尤其是作为农村基层管理组织的乡镇政府。但乡镇政府的财政权和事权不对称,财权小而事权大。如农村的基础教育、计划生育、水电设施、道路交通等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主要由农村乡镇政府以及村承担和负责,由于农村基层乡镇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足额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匮乏,公共服务的缺位。

(二)农村基层政府职能的错位

农村基层的乡镇政府以国家政权者的身份规划和组织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但由于乡镇政府存在职能错位的现象,不能有效地向农村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从现行的乡镇政府职能运行来看,相当多的乡镇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搞迎合上级的“政绩工程”,致使作为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主体的地方基层政府把本应该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收入大量投资到经济建设中去。并且由于农村乡镇政府财政的不足与危机,不仅使乡镇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大大削弱,也导致对公共服务职责的淡漠,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匮乏,农村公共资源配置低效。

(三)缺乏激励农民参与公共产品投入的机制

家庭承包责任制逐步动摇了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去了经济基础。由于受限于单一性的供给体制,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农民、私人、企业投入公共产品建设的机制。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农民的集体意识逐渐淡漠,个体优先观念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逐利心态使得在农村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农民争着干,但对于农村中的一些公共事务、公共设施却不愿意干。公共产品具有供给的连带性和不可能排除他人消费的特性,为搭便车的现象的广泛存在提供了可能。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造成了很多农民既想分享利益又不愿承担成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而且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都具有一定的利益外溢性,农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关心、不愿意投资公共事业。

(四)税费改革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由于我国农村实行公共产品供给的单一性体制,政府作为供给的主体。因此,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状况更加失衡,削弱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而且,在农村税费改革后针对农村公益事业采取的“一事一议”制并未能彻底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三、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困境,应提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能力与责任,加强农村基层管理组织的职能转型,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实施一体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供给体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转贴于

(一)提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能力与责任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能力强弱的重要衡量标准。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仍然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且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徘徊不前。“2000~2003年,财政支农支出年均增长14.0%,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4%,低于3.4个百分点,而且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始终徘徊在7.12%~7.75%之间。”所以,政府应当大力承担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中的责任,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府管理职能的转换,提高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

针对农村基层政府管理职能的错位,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缺位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现象,农村基层政府应积极进行角色和职能的定位,突出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的职能与意识。作为直接面向农村,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农村基层组织,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实现由行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重点要明确农村基层政府的事权,实行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针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困境,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提高农村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改变农村基层政府无力顾及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的现状。

(三)建立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所谓一体化是指实行城乡一致的供给机制;所谓多元化是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筹资渠道的多元化。

一体化主要是解决二元供给机制的问题,为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平台,使农村和城市一样得到相同的待遇,实行城乡统筹。政府作为供给主体,承担起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责任,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财政投入,使农村与城市共享现代文明。在此基础上,改革单一性供给体制,积极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由于农村基层政府财政能力的不足和政府供给效率的固有限制,使得单一的政府供给已不适应先进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应该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和性质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府供给主体、私人供给主体、第三部门供给主体三类。其中政府是供给主体。政府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责任。在此基础上,发挥私人供给主体和非政府组织供给主体的力量,形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机制。

2、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集机制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之所以出现供给短缺,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来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当政府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时,必然会影响到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应通过建构筹集资金渠道的多元化机制,解决供给短缺矛盾。筹集资金方式主要有政府的财政转移资金;私人、企业的资金;农村社区的集体资金;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等筹资渠道。政府财政作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的主渠道,特别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确立后,将为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在筹资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对那些可通过收费进行排他的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或企业出资提供,依靠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和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市场向社会筹集。

3、推行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是指供给主体如何来组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随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也必须是多元化的。主要分为直接供给和间接供给两种形式。直接供给方式是指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直接提供某些农村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般来讲,采用直接供给方式的多是一些纯公共产品。间接供给方式也称民营化方式,是指政府可以将农村公共产品委托给私人提供。这主要是对于那些可以收费的农村公共产品所采用的供给方式。另外还有政府补贴、企业、非政府组织及私人的供给方式。政府为了提供效率或弥补财力不足,可以通过直接补贴或间接补贴的方式,来鼓励和帮助私人或企业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4、建立由农村内部社区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

避免以往“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的不尽合理性,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5、确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非均等化

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处于起步状态。由于资金的匮乏导致我国广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的范围较窄,只包括养老、医疗、低保、特困户等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而失业、生育、工伤、住房等社会福利基本没有。

(二)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的非均等化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城市教育当中,而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教师资源、教育资金都十分落后。农村的学校少、教育设施差,很多农村学生连最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得到满足;农村教师待遇差、教师资源紧缺、教师教学水平低,无法满足学生的中高等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政府对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加大了城乡间教育水平的差距。

(三)医疗服务的非均等化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处于高水平、低覆盖的局面,大量高端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以及优秀的医疗人才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医院,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医疗服务十分落后。医院分布不均匀、医疗设备简易、医疗环境差,同时,农村的医疗服务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报销比例低、小病医疗缺失等,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贫再致病的恶性循环现象。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非均等化

由于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滞后,水、电、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在城乡间差距较大。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往往依靠农民和农村自行解决。尽管近几年,政府有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建设速度依旧缓慢,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

(一)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以农村支持城市为主的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政府将居民人为地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其中城市居民拥有良好教育机会、丰富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养老医疗制度、生育伤残等社会福利,而农村居民却被限制在土地上,无法平等地享受国家公共资源。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无法适应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政府也逐渐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但始终未能有较大改善。

(二)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均以城市为中心,对r村重视度严重不足。尽管近几年我国对农业的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与工业生产的投入相比仍偏低。面对广大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来看依然显得微不足道,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当地的农民连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项目都无法享受。同时,由于我国采用分税制,导致政府更加关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忽略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使得广大农村财政资金不足,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严重紧缺。

(三)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合理

在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由政府供给为主,私人组织或社会团体供给为辅。但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共产品,很难获得经济收益,使得非政府组织投入资金的意愿不强烈,很难参与其中。同时,政府作为公共设施主要的供给者,其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明显少于城市,增加了城乡差距。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着所供非所求、所求非所供的问题。农民无法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充分表达自身偏好,导致出现政府供给非农民所求,农民所求政府未及时供给的现象。

三、提升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分配制度

我国政府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增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让农民能够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首先,我国政府应逐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养老医疗制度、失业伤残生育保险制度。其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保障农村学生获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文化差距。再次,大力发展农村医疗服务,增加农村医疗服务站点,提高医疗设备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后,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投入,将优化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纳入我国农村长期发展的规划中,着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

(二)拓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

政府作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供给者,单纯依靠政府难以持续稳定地向城乡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优势,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立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鼓励私人组织或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形成以政府供给为主,私人组织或社会团体供给为辅的模式,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来源更加多元化。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8

【关键词】 十;小城镇建设;旅游经济;生态环境

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结合的综合体,也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十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陕西的小城镇建设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放眼未来,既要结合自身情况,又要吸取成功经验。

一、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小城镇是介于农村与城镇之间的部分,是连接城乡、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三农”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城乡建设事业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潜力之一,是实现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城镇化与城乡建设战略,既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化、工业化由初始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又是繁荣现代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社会的消费需求,进而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从全局的高度来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种保障。

二、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陕西省的人均耕地则由1996年的1.42亩降到2009年的1.14亩,较全国平均水平少0.24亩。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农民在农村通过农业增收就成为一大难题。

小城镇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不但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外出打工造成的空巢老人、子女教育等很多社会问题。小城镇建设,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吸引外来资金、人才的同时,也可以为农村的闲散资金提供机会,并为附近农村的农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成为工业产品流向农村和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的纽带。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有多种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小城镇建设为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来更大范围的城镇化提供基础。只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建设互为依托,才能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三、充分挖掘陕西资源优势在推动小城镇建设中的潜力

小城镇建设要取得成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外部经验,而是需要立足当地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陕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加上陕西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不但为因地制宜地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提供了自然基础,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单独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之外,还可以将二者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资源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建设可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文化因素,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发展观光农业,与小城镇的配套设施相结合,实现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双丰收,甚至可以将镇的周边乡、村建设成旅游专业乡、专业村,构建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此外,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当地文化特色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开发和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就业空间,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充分认识整体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建设要有大的发展,就需要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党的十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在最近的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娄勤俭省长指出要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以系统化思维编制规划,以法制化程序管理规划,以科学化态度执行规划,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小城镇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规划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规划好才能建设好管理好。

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应该包含全省的整体规划和小城镇自身的整体规划,以及小城镇建设的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规划既要突出经济建设的重点,又要配合做好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劳动力、社会保障、生态环境、镇政设施等方面。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整体规划,需要站在全省的高度,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侧重解决一定区域内小城镇的密度、规模、功能和空间布局,以及发展速度、具体方法和步骤等问题,尽可能做到密度适当、规模合理、功能互补、布局均衡。整体规划还应该包含全省小城镇整体的特色布局和设计以及对外宣传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反映陕西的文化与地域特色,提高陕西整个小城镇对外的影响力。小城镇自身发展的整体规划除了需要强调设施建设,更要关注经济、生态、思想、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小城镇特有的文化品质和丰富内涵。城镇的规模不在于大,楼不在于高,而是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当地的文化的特色,形成与本地民俗风情和历史文脉相一致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为前来投资、旅游、定居的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购物、观光去处。

五、充分意识人的城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群人生活在一个建好的城镇中,而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2013年年初,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决定》,对于陕西省建制镇的面积、人口数量、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的规模和全省的城镇化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为未来陕西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但是要实现真正的城镇化,还需要人与城镇的有机结合,实现人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人的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导致空间布局混乱。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六、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

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运用造成了危害,因此,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决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要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虽然经济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小城镇发展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界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建设应该高度重视消除或控制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废渣污染、噪声污染而进行的排烟、防尘、绿化、美化、供水、排水、垃圾和粪便处理,以及隔声、消声等方面的建设。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无序发展,是与可持续发展严重相违背的。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规划手段保护小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城镇由传统的纯经济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渡,这不仅涉及到小城镇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小城镇建设不能再重复牺牲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型小城镇,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国锋,段禄峰.生态环境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02).

[2] 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04).

[3] 许庆国.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范文9

关键词:河北省 城乡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24-02

“十一五”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河北省义务教育发展迅速,“普九”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受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影响,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公平的现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进而影响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快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是促进城乡共同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性任务。

一、十一五以来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取得的成效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以来,河北省始终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2008年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对县级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体系。为促进师资均衡,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建立完善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连续5年完成了“万人支教”工程。2006年以来,省政府连续三次召开会议,部署和推动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深入总结和推广承德农村学区改革、石家庄“一托二”联合校、邯郸城市区“四种模式”治理择校问题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全省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明显缩小。

2.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78%,有效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2006年到2010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由355.44亿元增加到717.69亿元,年均增长19%。2007年以来,河北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均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除2007年河北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略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外,其他年度的河北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见表1、表2),河北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多数年份也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见表3、表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河北省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逐年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河北省坚持把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十一五以来共筹措资金79亿元,实施了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学校改造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61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98.8万平方米;投入7.3亿元,为全省19317所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装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使680万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冬季取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97亿元,改造完成项目学校14859所,完成改造取暖面积1828万平方米,结束了农村学校冬季靠火炉取暖的历史;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8.64亿元,开工面积1281.23万平方米,其中547.45万平方米交付使用;实施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教学校建设工程,安排项目学校397所,开工建设332所,已竣工302所。

4.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普遍提高了教师工资水平;全省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由65.8%提高到82.3%,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由38.8%提高到65.7%;高度重视教师在职培训,2006年以来省级共培训中小学教师28200人;2007年以来,通过公开招录择优选拔了2.1万名优秀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累计录用特岗教师11182人。

二、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1.农村中小学经费投入不足

十一五以来,河北省重视城乡中小学均衡发展,在经费投入上,农村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大多都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只有2007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农村中学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因为历史欠账太多,经费投入仍不满足办学的需要,应该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2.办学条件城乡差异

河北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普遍短缺,现有的教学设备落后,不足以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而城镇学校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齐全,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器材等方面也是没有可比之处。另从校舍情况看,2008 年河北省小学校舍危房面积1524469平方米,其中农村小学1223013平方米,占80.2%,城镇小学301456平方米,占19.8%;初中校舍危房面积914313平方米,其中农村初中460119平方米,占50.3%,城镇初中454194平方米,占49.7%,城乡学校校舍差距很大。

3.师资条件的差距

一是数量上的差距,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大中城镇教师普遍集中,偏远农村教师缺编严重。二是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分布失衡,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以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而城市中小学教师学历以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为主(见表5));农村中小学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远小于城市,城乡差距较大(见表6、表7)。三是城镇教师的稳定性较强,乡村学校教师变动频繁,优质教师流失严重。四是年龄结构失衡,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中青年教师比例偏低。

4.教学质量的差距

受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差距的影响,必然形成教学质量的差距。就目前而言,城镇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农村,由于城乡各地教学质量层次不齐,许多农村家长为了使子女到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就读,不惜更多的教育投入到城镇上学,由此,形成了农村学龄儿童大量流失,而城镇学校则“人满为患”。据笔者了解,有些农村学校一个班只有十几个人,而城镇学校一个班多达六七十人,重点学校则班级人数更多。由于农村中小学生源急剧减少,只好将许多农村学校进行合并或撤消。

三、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1.宏观因素――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忽视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引下,逐步形成了“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居民的利益。这种城市偏向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同样体现在公共教育政策中,表现为“城市公益事业国家办,农村公益事业农民办”,直接导致城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城市教育获得大量的教育经费而得到有效发展,而农村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得不到应有关注与相应发展。

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河北省现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省级统筹、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县乡往往无力承担巨大的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得教育教学设施不配套、学校办学条件差的状况无法得到改善,同时也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最终使得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处于低发展水平状态之下。

2.中观因素――城乡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保障因素之一,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总量、结构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教育供给能力的差异。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导致城乡经济发展间差距的增大。河北省也是如此,相对于城市,河北省农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县乡的财政收入较少,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事业,致使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缺少有力的经济支撑,城乡教育差距日趋扩大。与此同时,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以河北省2009年为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18.3元,人均消费支出9678.8元,而农村人均纯收入5149.7元,人均消费支出3349.7元,差距明显。这种差距影响了城乡居民对教育的有效需求,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居民要求政府和学校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并愿意且有能力支付,而农村居民因经济收入水平低,尽管也有强烈的对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的需求,却因教育支付能力不足而降低了对教育的有效需求。虽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分割的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但消除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现状,还需要有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

3.微观因素――城乡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条件的差距

在影响义务教育发展的诸要素中,教师是唯一“活”的要素,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河北省城乡间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引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这是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

教师收入水平的差距。由于河北省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目前“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使得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镇教师,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教师收入更低,如果再考虑城市教师的“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则收入差距更大。

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无论从基础设施、物质条件、精神生活、教育发展环境,还是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城乡间差距巨大,农村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发展空间对师资缺乏吸引力,优秀教师想尽办法要往城市里调动,形成了城乡师资力量的差距,因此农村义务教育难以留住、引进高质量的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云川.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河北教育(综合版)[J].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