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集锦9篇

时间:2023-11-24 10:40:46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1

关键词:残疾儿童 康复教育 康复训练

目前,我国的残疾儿童主要包括身体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等几种类型。他们承受着心理与生理双方面的痛苦,随着社会人文主义思想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也得到了提高。为保证其将来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早期康复教育和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一、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所发挥的作用

儿童残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先天条件导致也可能是后天外力条件导致。0-6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更强。在这一阶段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是帮助其恢复部分身体机能,提高今后生活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以说,早期发育时期是残疾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生理习惯和基本技能将会让其受益终生。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的缺失导致这项工作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残疾儿童由于在身体或是智力方面的缺陷,经常被一些社会歧视现象困扰,长此以往会让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帮助残疾儿童重拾生活的希望,以更加乐观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为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造成困难的因素

近些年来,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部分地区,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相关工作的效果却成效颇低,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残疾儿童的康复费用是比较高的,对于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这种高花费的康复疗法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很多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后,第一反应就是带孩子参加康复治疗,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经济的原因不得不停止,等到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接下来的康复教育及训练工作,这就导致这项工作缺少连续性,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虽然相关福利机构也会提供帮助,但是这种治疗缺乏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第二,早期康复教育是指针对0-6残疾儿童进行的教育训练工作,这一阶段的儿童尚不具备足够的自我认知,在康复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或是家长对其进行照看。在这一过程中,看护人员的语言和行为方式都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可能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残疾儿童出现的错误宽容度较低。或者在进行一段时期的康复教育工作而没有取得效果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这会在心理层面上对康复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此外,智力与精神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在早期是不易发现的,很多情况下都会被当做某些技能发育迟缓,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重视,这样就耽误了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教育。因此,家长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一定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学习模仿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反应能力。

最后,国家财政针对残疾儿童的康复项目的投资力度比较有限。近些年来,残疾儿童的病情种类以及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目前,福利机构的早期康复教育只针对孤独症、脑瘫等几种类型残疾进行,而且相关的康复设备也并不完善,康复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训练方式也比较落后。

三、关于提高残疾儿童早期康复与训练效果的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可以对相关部门及相关康复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首先,国家一定要加大对残障事业的投入力度,为相关的康复机构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对残疾儿童家庭也应该依照具体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减轻其经济压力。同时,国家应当完善相关的康复设施,目前,国外对于残疾儿童康复的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在设备上也比较先进,相关康复机构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专业的康复设备。也可以定期要求国外的一些相关专家到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经验指导与交流。

以四川省为例,四川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近年来接连发生自然灾害,这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四川残疾儿童的数量,他们大多为灾后的心理疾病或是灾难造成的肢体伤痛。因此,四川省非常重视对于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工作。为了促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及训练工作的顺利进展,四川多个城市建立起了完整的残疾儿童福利津贴制度,在相关儿童的残疾情况得到确认之后,相关政府机构为0-6岁的残疾儿童建立完整信息档案,确保其得到应有的待遇。并且,四川省为了提升残疾儿童的生活水平,由政府单位牵头,开展了多项公益扶持项目,利用社会的力量为残疾儿童的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康复看护人员应当对自身的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康复工作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时也要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对儿童进行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心态,因为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知识其中的一个阶段。一定要避免对孩子遭到不良期待,因为这会加大孩子的压力,对其产生不良的反作用。相关的康复人员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及康复治疗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肢体、表情语言对残疾儿童的康复起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的鼓励越多,康复的效果就越好。

结语:

综上所述,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为此,国家财政一定要加大对相关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康复机构充分发挥其为残障儿童服务的作用,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的方式减轻家长所需承受的经济负担。社会一定要加大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力度,帮助残疾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江然.江门市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万慧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王妍.济宁市残疾儿童康复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2

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为了保证康复项目的实施质量,中心从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康复质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康复师团队服务能力。

1. 抓职业精神培养,树立良好团队形象。大力倡导“敬业、博爱、兢业、进取”的职业精神,鼓励敢为人先,力创佳绩。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培养岗位责任意识。结合上门康复指导服务,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增强爱心奉献意识。强化制度引领,进一步完善了《康复中心奖惩办法》,制定了《康复中心月度爱心奉献奖励制度》,从优化服务细节入手,促进康复师职业精神的养成。

2. 抓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康复水平和质量是康复中心提高儿童参训率和有效率的重要保证。中心通过加强投入,落实举措,不断提升康复工作的能力。一方面,主动派出多名康复师外出进修。通过参加上级残联组织的孤独症、低视力、智力、肢体类康复治疗和辅具使用等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强化中心内部培训。坚持好每周五下午集中开展的业务学习制度,做到“五定”,即定教研时间、定教研地点、定专人负责、定教研主题、定学习要求;确保培训活动正常化、形式多样化、主题系列化,突出评估这一重点,强化实践意义。另外,不定期开展机构间业务活动。每年12月份与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3. 抓学历资质进修,提高员工素质层次。我们努力引导员工学习,通过员工工资结构规范化,并将学历和职称与工资水平挂钩,鼓励康复师参与学习进修和资质考试,并对外出学习人员主动关心,协调安排好工作。今年就先后安排4人去南京儿童医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脱产培训。目前,康复中心10名康复师中,本科5人,本科在读3人。

4. 抓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服务日常工作。我们在中心幼儿园、特校、区人医、区中医院发展近20名志愿者,对中心日常工作,尤其是开展引导式教育起到积极作用。我们注重加强志愿者管理,建立起有关档案。

“为每一位残疾儿童的明天着想,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家庭排忧解难”,这是中心员工的共识。中心强调:“中心无闲事,事事训练人。”中心坚信:康复细节决定成败,康复质态决定口碑。

1、规范实施项目训练。中心坚持“项目训练课程化管理”。具体做到“四定”:(1)为每一位服务对象定制个性化训练计划。每一位儿童每次来中心至少参加4个以上项目的训练,确保上下午都能接受训练。(2)为所有项目定好训练时间。(3)为每一位参训儿童定好参训课表。(4)为每一个项目训练定好阶段目标。目标上墙,家长人手一份。

2、着力抓好机构训练。务实做好现状评估,将新进中心的儿童现状录好视频保存,坚持由负责儿童康复的各位老师集体评估,认真制定个性康复训练计划,积极开展项目训练,定期留下训练视频,定期进行训前训后对比达标检测,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坚持儿童家长参与训练,年末聘请专家规范认真开展评估。

3、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千里行”活动。对全区各乡镇确有困难不能来康复中心参训的儿童,中心坚持常态指导,上门回访服务。从2012年起,中心一直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千里行”活动,利用暑假和寒假时间将康复师分成几组下乡上门回访指导。在回访前,康复师做到先电话联系家长,告之上门回访时间。在回访中,请各镇康复室人员陪同中心康复师深入村组,上门入户,了解儿童康复实际情况,对照其具体现状,制订相应的家庭康复计划,发放相应康复器材,现场指导家庭康复器材的安全使用。平时要求镇康复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康复师电话随访,每月电信发送相应的康复知识和训练计划,指导家庭训练,实施阶段评估,进行宣传沟通。此举既让有实际困难的儿童正常享受免费的康复服务,又积极宣传了康复训练的理念和知识,更树立了良好残联工作者形象。今年对家庭康复的72名残儿采取一年两次以上的上门指导、回访慰问方式,共发放慰问金近20万元。

4、搭建康复网站信息互动平台。为了让康复中心的服务伴随残疾儿童身边,中心投入近12万元,建起了康复中心网站及“康复服务信息平台”,向近100儿童家庭每户免费发放一部手机,给予200元话费补贴,享受集团内免费通话。经常与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信息、通话联系,提供了宣传、沟通、咨询、指导等服务。今年康复中心发送给家长的各类信息有百余条。免费给76位家康残儿配备了平板电脑,为他们缴纳网络费,让家康残儿及其家长网上自由获取我中心康复训练情况,更好地进行远程家长培训及互动。

5、编制《康复课程流程》手册。智力组、肢体组、感统室、OT室老师各自整理形成自己的康复课程流程,认真梳理,形成文字内容,说出每天八节康复课程操作流程等,进一步提升康复项目训练规范化程度。

6、注重提供便民服务,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解决儿童家长电瓶车充电问题,提供了50个电瓶车充电插座,还免费提供四季校服、理发券、洗澡券、午餐、茶水、上下午副餐、针线包及简易药箱等,做到一切从残儿及家长的角度考虑,一手抓康复训练,一手抓便民服务,让残儿及家长感受到“家”的温暖。对在机构康复训练的残儿,每年为他们办理免费意外伤害保险,最大保额3万元;每月补助100元,今年共补助了139名在各类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残儿,共发放补助金166800元。同时实施临时救助,全区共实施救助10人次,共发放慰问金1万余元。

7、加强残儿安全保护管理,确保无责任事故。儿童安全保护重于泰山,区康复中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成立安全督导小组,实行专人负责,并签定责任状。充分利用每周五学习、每月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3

智力障碍(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又称智力落后、精神发育迟滞等。根据2010 年美国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Disabilities,AAIDD) 的最新定义: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都存在显著限制为特征的障碍,一般发生于18 岁之前。智障儿童,通常指年龄不满18 周岁,智力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均存在显著障碍的儿童。针对这一群体,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干预训练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探索改善智障儿童智力发展和适应性行为的干预方式至关重要。随着对智障儿童干预训练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融合多媒体环境的人机交互技术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Ramdoss等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干预为提高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技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研究指出,数字化游戏学习在智障儿童和相关感官障碍患者的核心功能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纷纷注意到了这种人机交互模式在康复医疗界的巨大潜力,于是,在更高层次的人机交互理念和康复需求下,基于Kinect 体感游戏应运而生。体感游戏( Motion Sensing Games) ,以动作感应控制技术为核心,通过惯性感测、光学感测、惯性与光学联合感测三大原理,实现对人体的动作、声音和手势等操作的辨别和解析,是一种全身互动的电子游戏。体感游戏的使用必须借助体感设备。Kinect 作为体感外设,通过3D 体感摄像机,能够捕捉人体的即时动态。不同于鼠标、键盘操作的传统人机交互界面,体感游戏可以直接用肢体动作控制游戏输入,无需任何手持设备,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互动。当前,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仍以康复治疗师( PT /OT /ST) 和特殊教育教师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但治疗过程中由重复性练习导致的学习动机缺乏、长期康复治疗产生的高额费用等问题愈发突出。而基于Kinect 技术的体感游戏凭借独特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器械设备的弊端,摆脱了场地、时间和专业人员的限制,已被证明应用于康复医疗中的可行性,尤其以认知和运动康复效果最为明显。

将体感游戏运用于智障儿童的干预训练,主要源于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的研究。智障儿童的注意力难以有效地集中和维持,但对感兴趣的刺激会呈现主动的注意。多感官的刺激可以促使智障儿童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也调动儿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智力障碍儿童会伴有语言障碍,导致沟通交流能力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的刺激。而丰富生动的多媒体环境与语言训练结合,可以对儿童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智力、运动知觉和社会适应性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运动能力训练的越好,越有助于智障儿童大脑机能和适应性能力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的运动__能力训练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此外,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许多研究均表明,游戏化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发挥游戏有效的补偿缺陷功能,挖掘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潜能。可见,适当的将游戏融入智障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干预训练能够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际上已有不少学者集中探讨了体感游戏在智障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如思维能力、移动能力,而国内类似研究较少。本研究自主研发的体感游戏将康复理论和理念融入到游戏中,儿童可通过针对性的游戏,在体验欢愉感的同时,逐步完成相应的治疗和训练。它与普通的体感游戏不同,是根据智障儿童的能力水平设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可预测和可控的环境。此外,智障儿童的智能低下,直接导致他们在认知和适应性行为上存在严重的障碍,如记忆力受损,储存信息时存在困难。而且智障儿童在体重、身高和骨骼成熟和肢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上较晚,障碍程度越重,身体协调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在自主研发的体感游戏中,基于动作肢体感应,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障碍程度选择游戏难易程度,进行智力和动作的训练,这些都为智障儿童认知和运动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创造了条件。因此,本研究力求验证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的干预效果,为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一种新思路,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移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6 个特殊教育学校中符合DSM - V、临床诊断为智力障碍的儿童。由于随机分配后,对照组样本有部分儿童因数据不全或不配合原因退出实验,最后参与研究的人数共187 名智障儿童,实验组112 名,对照组75 名,年龄3- 18 岁。实验组儿童中,轻度智力障碍27 人,中度智力障碍67 人,重度智力障碍18 人。对照组中,轻度智力障碍20 人,中度智力障碍39 人,重度智力障碍16人。两组被试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感游戏干预。经检验,两组被试的障碍程度、年龄和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所有儿童均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和独立行走能力,排除具有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

2. 2 研究方法

2. 2. 1 干预工具

本研究中采用的体感游戏( 即康复游戏训练系统,V1. 0) ,由研究者针对智障儿童的不同需求自主研发,包含绚丽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语音提示及游戏声效,可以提高儿童参与训练的兴趣。康复训练员可以根据某个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借助Kinect 技术选择合适的游戏项目进行康复训练。体感游戏有五类康复程序,分别为智力康复程序、上肢康复程序、下肢康复程序、休闲保健程序和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每类含2 - 5 个小游戏。

智力康复程序主要用于智力康复,主要涉及记忆和分类等不同的认知过程,个体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游戏进行较为全面的康复。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主要涉及形状知觉、推理以及数字、文字等方面的学习,用于训练认知与知觉。上肢和下肢康复程序涉及手臂、肩关节和手指等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康复以及下肢肌力、平衡和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康复。休闲保健程序为一种综合的康复训练,主要在提供娱乐活动的同时,帮助儿童从认知和动作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康复。这五个训练类别涉及到智力、认知、记忆和动作技能等不同领域,各有训练的侧重点,但是每个训练类别的康复内容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叉的。康复游戏训练系统是较为全面、综合的康复训练工具。

2. 2. 2 评估工具

采用Wendy 等出版的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 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Inventory,PEDI) ,该量表适用于6 个月至7. 5 岁的儿童及能力水平低于7.5 岁的儿童或青少年。其中,功能性活动部分用于反映儿童当前功能性技能水平,共177 项,其中日常功能58 项,移动能力54 项,交流能力65 项,按0 或1计分。该量表能有效检测儿童各区域的功能障碍,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3 实验设计

分别以被试在PEDI 量表中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采用2( 方式: 前测、后测) 2( 组别: 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设计。

2. 4 实验过程

首先,采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其次,根据评定结果制定训练计划,在治疗师的协助下对实验组儿童进行干预,整个干预周期为8周,每周1 次,每次30 分钟,对照组不接受干预。最后,体感游戏干预结束后,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后测。

2. 5 数据收集

采用SPSS 20. 0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将两组被试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中测得的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三个维度的分数作为评估智障儿童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前测的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P 值分别为0. 12、0. 14、0. 40,前测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3. 1 日常功能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日常功能上,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且前后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体感游戏的干预后,在日常功能中,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F( 1, 185) = 255. 12,p 0. 01) ,后测大于前测,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F( 1, 185) = 2. 82,p 0.05) 。3. 2 移动能力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移动能力上,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且前后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 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移动能力中,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F( 1, 185) =123. 88,p 0. 01) ,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F( 1, 185) =0. 74,p 0. 05) 。

3. 3 交流能力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在交流能力上,前后测的主效应显著,且前后测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在交流能力中,实验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显著( F( 1, 185) = 255. 40,p 0. 01) ,后测大于前测,对照组前后测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F( 1, 185) =7. 76,p 0. 01) 。

4 讨论

本研究探索了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干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体感游戏的干预,实验组儿童的日常功能、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提示了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4. 1 体感游戏提升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

日常功能是个体生存和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智障儿童存在社会适应性行为的缺陷,虽然他们的社会适应水平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包括自理能力、日常技能明显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体感游戏的干预训练后,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有所提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Beltramone 等和Cecilia 等研究也指出,体感游戏可以有效提高智障儿童的日常功能。

一方面是因为,体感游戏中带有的动画和音效为智障儿童带来视听觉的多感官刺激,这种双重感觉通道增强了他们识记物品的效果。另一方面,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日常功能的提高。因此,在本研究中,基本知觉与认知程序和智力康复程序的应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日常能力的提高。

4. 2 体感游戏提升智障儿童的移动能力

由于智力障碍的发病同时会伴有躯体疾病的症状,在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肢体康复同样被列为干预训练的主要内容。在体感游戏中,上肢和下肢康复程序基于Kinect 的动作交互技术和游戏展现的模式,允许用户在训练过程中完成一个或同时做出多个动作,逐步提升动作协调性和灵活度。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上下肢康复训练游戏的干预,实验组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均有提高。在Wu 等的研究中,三名智障学生接受每周3 次、每次50 分钟、长达半年的体感游戏干预,结果表明,体感游戏显著改善了他们身体的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可作为日后智障学生体育教学的一种选择。Altanis等采用体感游戏项目中的行走游戏( Walks game) ,要求两名被试通过控制体感游戏中的人物,作出水平、垂直和斜角的运动动作。实验结果同样表明,用体感游戏训练这两名儿童的移动能力,均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且她们动作的反应速度要快于日常训练。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结果基本类似,表明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移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显著。Barnett 等采用对照组与干预组前后测,对95 名儿童进行为期六周的实验后发现,儿童的运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但实验组与干预组在提高程度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认为体感游戏的使用不一定能真正提高儿童的运动技能,它可能只是起到了引导儿童运动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与该研究不一致,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探讨。

此 外,本研究还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在运用体感游戏进行肢体训练后,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均有明显上升的同时,这些儿童在刷牙、洗脸、系扣子和使用餐具等日常活动的表现都有较为明显的进步,这提示,动作能力的提高可能改善了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了其日常活动能力,促使其日常功能表现较好。

4. 3 体感游戏提升智障儿童的交流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智障儿童接受体感游戏干预后,交流能力有显著提高。已有研究认为,智障儿童交流能力的提高与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积极反馈有关。一旦被试分散了注意力,游戏会通过播放一些语音、动画或改变颜色提醒儿童继续努力,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反馈,刺激被试语言的表达。在本研究中,体感游戏对实验组儿童交流能力的促进,可能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 1) 在实验中,要求智障儿童对物品进行学习的同时还要跟随电脑读出物品的名称,这可能就促进了他们表达性言语的产生; ( 2) 看护者在此过程中积极引导儿童的发音,这可能也促进了智障儿童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 ( 3) 游戏极大地调动了被试的积极性,这也使其更愿意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本研究与前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交流能力的干预效果较好。

4. 4 体感游戏对提高智障儿童智力的影响

智障儿童的智能发育落后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现有研究表明,从运动、语言发育训练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等综合干预对智障儿童智力的发展效果更好。本研究的体感游戏能有效提高实验组智障儿童智力的主要原因首先可能是基于动作肢体的运动技能训练。儿童在完成游戏指令发出的相应动作时需要运用身体多处功能的协调发挥才得以实现。本研究的实验组儿童在使用体感游戏后运动技能得到了提高,这与Vogt 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且报告认为适当的运动很可能刺激了儿童大脑的相关区域,与智障儿童脑部功能的改善有关。其次,语言发育对智障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语言的发展训练也是一种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从研究中发现,体感游戏对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后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有所上升,可能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思维能力的水平,从而挖掘了智障儿童潜在的智力。最后,游戏从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个解决问题的任务,涉及到使用者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研究中统计得到,智障儿童最多使用的游戏类别为基本知觉与认知康复程序,占28%,其次为上下肢康复程序,所占比例都为27%。另外,使用智力康复程序的频率为12%,最少使用休闲保健程度,为6%。提示了智力康复程序可能对智障儿童而言仍具有挑战性,造成使用率并不高。再则,研究发现此款体感游戏使儿童不再抗拒康复训练,调动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做到了促进智障儿童智能发育的相关训练。但,体感游戏是否能维持智障儿童提高后的智力水平还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4

关键词:智障儿童;康复;微课程;设计开发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康复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受到了教师及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受其专业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限制了康复课程在非康复专业教师和家长中的推广使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限制,在智障儿童康复课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针对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为主的微课程资源体系,为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撑,在学校和家庭康复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用。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可视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载体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相对于普通课程,它是教育现代化在特殊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物化体现,是特殊教育人文化、差异化的具体要求。

二、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一)主题选择

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类各种活动发展的基础,它与人的感知觉、思维活动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的顺序与健全儿童是一样的,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向前发展。不同的是,智障儿童比同龄正常儿童发展起点迟、速度慢、最终达到的水平较低,特别是大肌肉群和技巧性运动及手部精细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对智障儿童科学系统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改善其运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学校根据正常同龄儿童运动能力达到的标准,制订了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的长、短期目标及康复训练评估标准。

(二)教材编写

在制作微课之前,学校根据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特点和训练内容,结合家庭康复训练实际需要,编写了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校本教材。这样不仅为儿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范例,更重要的是为系统微课程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学校针对以往的康复训练就是无数次的重复,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问题,采用亲子互动或游戏的方式,把康复内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有效的康复。

(三)教学设计

1.时间设计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微课程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最长不超过10分钟。

2.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微课程主要是对智障儿童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的一种技能训练,观看对象主要是家长和智障儿童。(1)在片头,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的主题、所需用品。(2)在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针对康复训练的重点进行条目式的知识讲解或对详细过程进行演示,突出重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3)在结束时,采用鼓励性、号召性的语言,鼓励智障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行康复训练。

3.模板设计

为了通过模板来引导微课程开发者使用稳定的结构框架,对思路、内容、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建构了微课程设计模板,具体分两部分:(1)微课程信息表,主要是介绍本节微课名称、意图、适用对象、康复目标及器材准备;(2)微课程具体内容。根据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构思和设计,将微课程设计内容填入微课程设计模板中。

4.教学语言设计

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根据内容将讲解的语言和手势、动作、表情融合在一起,要求语言准确、简明,富有感染力,突出重点;手势、动作、表情清晰明了,与内容讲解达到一致。

(四)微课的录制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微课视频,主要采用拍摄的方法进行录制。拍摄器材采用手机或摄像机,确保在录制过程中的视频质量。我们在整个录制过程中主要采用固定镜头,针对讲解内容的重点或者动作比较难掌握的,则采用近景和特写小景的画面录制。

在录制微课视频时除了注意镜头的切换,还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录像场景周边的嗓音和环境,确保录入的声音清晰无杂音,保证画面里的物品整洁有序,颜色不能花哨,以免喧宾夺主,分散观看者的注意力。

2.要注意光线的明暗,尽量顺着光线录像,防止背景光的亮度高于主画面中的人或物,防止画面模糊看不清、亮屏或黑屏。

3.使用的录像设备不要抖动,特别是近距离拍摄时禁止画面晃动,注意特写镜头的拍摄角度,镜头拉近时要缓慢。

4.视频在开始或结束录制时,前后要留有5~10秒的空白,为后期制作统一标志,加入微课内容及制作者信息,加入转场特效等留出足够的时间。

(五)后期制作

在后期制作时,需要对原视频有瑕疵的地方进行剪辑修改,或根据平台要求进行格式转换,为了美观进行统一片头片尾的制作等,这就需要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在后期视频制作中,我们利用Power Director 8.0软件对视频风格做了统一设计,并对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剪辑。片头与片尾均采用和视频像素一致与内容相关的卡通图片为背景,片头显示微课名称,片尾显示制作者信息。从片头到正题、正题到片尾及正题中远、近镜头及特写镜头的转换都增加了转场特效,增强了微视频的流畅度、整体性和美观度,并在主要环节适当加入文字提示或说明,根据内容增加了背景音乐。

三、微课的应用与推广

(一)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广受欢迎

微课的出现,为康复训练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具体的表达工具,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康复训练单调的学习模式,使康复训练在愉悦的环境中落到实处。

(二)微课在教师教学中易于操作

面对智力障碍学生,教师有时束手无策,那些看似简单的康复手法,要真正地在学生身上操作,往往无从下手。微课中专业的康复方法,清晰的康复训练步骤,使教师有了学习的范本,大大增加了学生有效训练的机会。“人人都是康复训练者”的理念,通过对微课的自学和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

(三)微课在家庭康复中成效显著

有的家长凭借自己在课堂训练时的印象,在家中凭印象训练,往往会适得其反。微课的介入,打破了场地和时间的界限,优秀的微课可以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训练,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使用,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微课在“互联网+”中得到应用

我们根据当前手机智能的普及、应用,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创新性地搭建了特教资源APP平台,将微课程等项目列入其中,家长通过在手机上安装APP平台不仅可以轻松获取所有资源,还可以通过注册、登录,在线与他人进行交流,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5

[关键词] 脑性瘫痪;康复;家庭;儿童

Case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for a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Abstract: A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his motor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bilities and speech, an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plan was made for he, including motor ability , self?care skill and speech, and intervention parents was emphasized(insisted in treating at home).After 12 month training, he has improved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rea to different level.

Key Words: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Family; Children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指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的1个月内,因为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1,2]。中国0岁~6岁儿童CP患病率为1.86/1 000,全国目前有31万0岁~6岁CP患儿,并且每年新增加4.6万例。这样就形成了专业康复医生少,CP儿童多的局面,每天仅靠专业医生短暂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对于CP儿童的康复与教育,家长的参与十分重要[3]。

1 研究对象

患儿小明,男性,2002年7月在母亲26岁时出生,1胎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时体重为3 000 g,有脐带绕颈,窒息缺氧,刚生下时不会哭,有新生儿黄疸史。残疾类型为小儿CP,窒息为主要的致病因素。2岁时可坐、爬,3岁学说话,至今不能独立行走,腰软、颈软、流口水、只可发“爸爸”单音,发音不清楚。有斜视、斜颈、协调能力差、胆小易惊、注意力不集中、计算能力差、动作迟缓、大小便不知、智力低下、耸肩膀、肌肉软弱无弹性、上下肢运动障碍、吃手指头或东西、进食时饭粒洒地。头部MRI显示:脑外积液、尖头畸形、右乳突炎、胼胝体发育不良,患儿于2005年7月3岁时来本康复活动中心进行治疗。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着重对在家长参与下的CP儿童康复训练进行探讨,将CP儿童的康复训练的训练场所中康复机构与患儿家庭紧密结合,强调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干预,增强患儿的康复效果,力争使患儿达到较大程度的康复。

3 研究过程

3.1 评估诊断 该患儿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CP座谈会所定的标准[4],为痉挛性小儿CP,系由于锥体受损所致。患儿活动困难,当患儿头部变换时,其肌肉僵硬可从身体的一个部位移向另一个部位,其姿势亦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被动运动阻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运动功能:双下肢肌张力增强,姿势控制障碍,平衡及协调能力差,头部控制能力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运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分值为15分,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经沈阳市儿童医院检测,智商为64,属精神发育迟滞。流涎为经常成线地流,符合教师流涎分级法Ⅳ级[5]。

3.2 康复训练 在家长的参与下医生与各专业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小组对小明进行初期评估,通过评定了解孩子的需要,并据此选择适宜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记录患儿的进步情况并随时调整训练活动。注意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平衡能力,改善头部控制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矫正大动作,诱发正确的精细动作。运动量及幅度由小到大,减轻流涎并注意智力开发,让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坚定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3.2.1 训练计划 制定康复训练12个月后预期实现的目标,预期实现运动功能、姿势矫正的改善,语言交往能力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增强。针对小明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依据“训练评估”表确定的训练项目为站、转移、步行、上下台阶、进食、穿脱衣服、洗漱、入厕、交流、参加集体活动。让家长学习的训练指导材料有《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的音像制品》、《康复训练普及读物》、《康复指导丛书》,训练场所为康复中心及患儿的家庭。根据小明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3个月为1个疗程。

3.2.2 训练方法 治疗手法采用以Bobath法为主的运动疗法,在抑制了异常的运动后,运用促进技术,按运动发育程序,从低级到高级进行训练,促使正常运动功能建立,即在抗痉挛模式下诱发正常运动模式。按照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抬头?翻身?坐?跪?站?走训练,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头部控制以及双上肢、手、双下肢、躯干等各种平衡功能训练。训练肢体的粗大动作,如:上举、摆手、拍手、迈步、提腿、弯腰、转向。动作由被动到辅助到主动,由粗大到精细,由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反复强化,引导完成动作,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1次/d,40 min~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家长进行培训后,运动治疗由家长进行,2次/d,15 min/次;作业治疗:选择性的进行作业活动训练。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家长应侧重患儿的日常能力训练,游戏、启蒙教育等方法。传授简单的日常生活知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针对患儿自身特点,进行了清洁脸部训练,擦口水训练,穿脱衣服训练,进食训练等。训练手脚的精细动作,如:操作玩具、小物品、摆放、踢球。 1次/d,40 min~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言语治疗:根据患儿的语言障碍的类型、程度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包括语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语言表达训练、认知训练,2次/d,15 min~2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活动要求患儿对感觉输入作出适应的反应即成功的有组织的反应。在指导活动目标的过程中,重点放在自动的感觉过程上。感觉统合训练过程有训练人员的指导,为患儿获得1个肯定的成长经验而设计训练内容,包括平衡板训练、拍球训练,设定游戏气氛,让患儿愿意参与,在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次/d,20 min~3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心理辅导:针对患儿自闭、自信较差等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让患儿家长认识患儿的运动障碍,使之多理解,给予更多的满足患儿的需要,促进患儿潜能发展[6]。1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家庭训练措施及游戏,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家长讲解,让家长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取得点滴进步应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鼓励,循序渐进,多多表扬,如:运用语言、手势、物质奖励,可避免训练的单调与乏味,寓训练与教育于游戏和娱乐之中,让孩子在鼓励中学得更快更好。

4 结果

在4个疗程的康复训练结束后,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头部控制、翻身、爬、坐、膝手卧位、站、走、平衡、手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等项目进行评定。注意力测验的错误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识别、记忆、理解、思维能力提高,可完成简单的插板拼图,听跟踪、视跟踪达到正常,能完成唇舌操,舌部运动功能功能改善,熟悉常用的手势语交流,可发单音。自发语中有“再见”出现,并可配合手势语使用,流涎为小量,偶尔流,符合教师流涎分级法Ⅱ级。下肢可进行部分主动运动,姿势稳定性开始提高,坐姿稳定性提高,能独站2 min,能靠助行器帮助慢速行走。上肢可主动抓玩具,将食物送进嘴里,可支撑,需要家长帮助完成穿脱衣、洗脸、擦口水,在家长的保护下,可扶护栏完成上下楼梯。经过心理辅导患儿自闭、自信较差等特点改善,乐于与其他小朋友共同游戏,自信心增强,恐惧被抛弃心理消除,能主动的运用手势语与他人交流,发育商提高10%。肌痉挛减轻,肌耐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拇指对合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为40分,比训练前提高25分,有训练效果,对于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具有一致性。

5 讨论

25%~35%的CP患儿伴有不同程度流涎症,流涎的主要原因是咽喉发育不良,吞咽困难所致。吞咽活动由口腔、咽、喉和食管肌肉一系列复杂而连续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组成,一般分为口腔、咽期和食管期三个时期。吞咽过程的协调一致受制于脑干网状结构里的吞咽中枢,X线发现,伴流涎的CP患儿吞咽活动的咽期和食管期与正常儿童无差别,但其口腔肌肉协调功能明显障碍,使吞咽过程的起始至口腔期受阻,吞咽动作常无效和不协调,口唇闭合缺乏同步性。应用口操经过对口唇、舌、颊部功能的反复训练,能有效的增强运动功能的协调能力[7]。该CP患儿伴有言语障碍、视觉障碍、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以及心理障碍,要因人而异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全面检查评定患儿的功能障碍及康复潜在能力及个体差异,按时间要求及每一阶段的目标及任务。训练中定期考核,评估训练效果,随时改进方案及治疗措施。CP患儿的治疗体现在“早、长、全”。“早”即治疗时间越早越好[8],故在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家长的参与将利于疗效巩固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家庭康复打下基础;“长”即意味着CP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治疗时间主要是在家里,而不是在医院,治疗师只能起指导作用,家长才是患儿康复训练成功的关键。“全”是指患儿在接受躯体功能障碍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接受启蒙教育,和正常儿童一样拥有游戏、玩耍和喜爱音乐的天性,应注意康复治疗的同时兼顾教育、游戏和音乐的重要性。CP患儿需要游戏, 游戏是儿童正常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儿童的身体、心理发育是离不开游戏。游戏是CP患儿的基本需求之一,家长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与满足他们的其他基本需求(如吃饭、穿衣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儿在家庭中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与治疗,家长做功能训练,患儿容易配合,更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必须教会家长掌握基本的训练方法和原则,了解CP的患儿治疗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家庭康复的优点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55.

[2] 蒋骊,江琴娣,张爱芬.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08?1109.

[3] 常俊玲,徐艳杰,孙波.家长参与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158?159.

[4] 林庆.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2.

[5] 许世跃,郑路.阿托品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观察[J].现代康复,1999,3(2):180?181.

[6] Gobbi G,Pulvirenti L.Long?term treatment with clozapine in anwith autistic disorder accompanied by aggressive behavior [J].J Psychiatry Neurosci 2001;26(4):340?341.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special children’s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mpirical research,the formation of the path of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medicin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and further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medicine.Fully discuss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school evaluation mechanism,optimize the rehabilitation and special teacher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bined feature classes to teach medicine,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explore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penetration; bridge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nd special education.To elabo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mode wi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medicine, is full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can promote the full rang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medical rehabilitat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 and fusion developm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ing mode;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Ji’nan Hospital,Ji’nan 25001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9.040

特殊?和?是指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偏离普通儿童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或适应困难的儿童,他们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和受教育权。特殊儿童教育是为有身心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他们的成长需要医学、教育、心理、社会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配套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依靠优质的专业资源、先进的设备设施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参与,使之得到较好的医疗、康复和教育服务,切实改善孩子们的生命质量,并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共同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指出建立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是今后重要的发展途径[1]。

国内外诸多实践证明,早期进行康复及教育干预,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特殊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家庭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对于特殊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那么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如何有效结合已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新课题[2]。

2013年济南医院以“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架构,成功转型成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公立二级康复医院,2014年3月成立“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致力于拓展医教专业交叉发展,重点在于关爱特殊儿童的康复和教育诊疗,从而全方位地探讨建立特殊儿童身心康复阵地的建设模式。2014年12月成立济南市历下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培训学校,该学校的建立,填补了山东省特殊儿童医疗康复与教育无交叉专业合作的空白。培训学校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和综合康复手段,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诊疗,通过特殊教育、综合训练、现代康复相结合手段,减轻功能障碍,弥补功能缺失,运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创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和康复训练环境,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

1 创新“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

构建和推进“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就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

1.1 多种形式发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 对综合医院的康复中心、社区的康复训练机构、学校的康复训练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并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社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体系;对特殊儿童教育学校、幼儿园、儿童福利院等机构,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开办特殊儿童康复特教班;同时,按照新形势下医改方案并参照社会力量办学有关规定,制定卓有成效的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团体、个人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创办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培训机构,以满足特殊儿童发展需求。

1.2 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医疗机构中特殊儿童特殊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机整合 发挥医疗机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对辖区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的指导作用,特教老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三位一体”协同合作;医疗机构指派专业医学康复人员,帮助特教学校及培训中心开展康复与医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教育方案,指导特教老师开展康复工作,并对特教老师和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康复知识技能的培训与咨询。

1.3 发挥市级及各区县特殊儿童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 充分利用社区康复设施设备及技术特长为特殊儿童及其家长、教师及各类残疾人教育与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

2 建立“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

对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进行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等多重干预,但核心是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教育康复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与康复学结合的产物,是两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大康复学的组成部分”[3]。“医教结合”广义上是指由特殊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社会工作者、家长及志愿者共同搭建综合康复平台,共同对特殊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智能锻炼、身心多重干预、生活能力培养、潜能开发的教育教学过程。

3 完善“?t教结合”融合发展的评估机制

3.1 建立适合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的康复教育评价体系 医教结合综合评估可以短时间内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4]。实践证明,早期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训练和教育干预,能促使已经发生损伤的大脑结构和神经功能产生代偿性改变。其中,0~3岁是实施早期干预的最佳年龄,4~6岁效果稍差。王雁等[5]的研究表明,早期评估干预可以让身心障碍儿童节省康复时间,减轻对社会的依赖。

3.2 建立多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评估团队 建立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跨专业评估团队,建立评估团队和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家校联合会,由特教教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特殊儿童康复和教学的评估效果,开发并细化学生的各种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客观公正并具有针对性的定期讨论分析评价[6]。专家组对特殊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提出个性化教育与康复建议,制定康复训练目标并建立档案,跟踪检查、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兼顾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营养干预,让每位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最优化的身心发展。

3.3 制定特殊教育与医学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计划 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科交叉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综合康复培训计划。在训练中,既要注重增强儿童的肌体功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补偿身体缺陷,又要重视矫正儿童的行为缺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4 优化“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师资队伍

现在,特殊教育的研究领域已从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三类传统专业,逐渐拓展到脑瘫、自闭症、情绪与情感、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多个领域。这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具备更加专业、更为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业务技能[7],同时特殊教师的岗位分工趋于越来越精细,合作施教,以便其教学能力和服务特长相互补充,建立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的“走班教学”模式或将成为“十三五”特殊教育的潮流[8]。

特殊儿童“医教结合”扎实有效的推进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做到教中有康、康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融合发展?一是要多途径加强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教师保障机制。培训学校的教师应为事业单位编制,隶属残联的外聘人员应由残联拨款,应为他们提供公平的考编机会,通过基础理论和实践考核获得事业单位定岗。其次是推进康复医师和特教教师的“轮岗”,期望培养出“双师型”的教师[9]。通过轮岗制度,促使特教教师全面掌握入学评估和个性化康复的知识与技能,康复医师则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流程,充分把握能力和教学的基本规范水平,从而打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是进一步加强特教老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计划分阶段、分批分类培训特殊儿童康复专业人才;同时,积极整合各康复培训机构的康复专业人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强同行业间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辐射及带动作用。四是引进专家支持,做好带教和人才队伍建设。强调“医”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10],提高开展筛查、检测、评估、康复指导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并加强日常医学护理的规范指导,从根本上提高为特殊儿童服务的水平。

5 实施“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特色课程

“医教结合”融合发展并非“医”与“教”的简单结合与堆砌,如何让“医”与“教”进行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有效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发展?

5.1 加强特殊儿童教育康复课程建设,实行个性化教育 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要以残疾儿童的多元发展需要为基础,重视教育与康复的有机结合,承认儿童间需求存在差异性、多元化,用不同层次、个性化教育服务来满足特殊需要儿童的个性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11]。开设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的“学科大综合”课程[12],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和盲、聋、弱智、自闭症、脑瘫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康复课程指南,编排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课程表,编制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充分发挥专用训练室功能,统筹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和康复训练[13]。

5.2 改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特殊儿童潜能 专业人员应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身心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科学调整和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努力提高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与康复质量,为残疾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与康复服务。

5.3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着重培养孩子兴趣和创造力 尝试开设不同年龄阶段特殊儿童的社会生活适应性特色课程,以及为儿童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生存技能、发掘自身潜能,提高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一技之长。

6 构建“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

6.1 建立特殊儿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特殊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的运行机制,建设特殊儿童筛查、首诊报告信息平台,建立特殊儿童健康档案资料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6.2 确定医学诊断定点单位 进一步统一规范特殊儿童的检查标准和评估体系,贯穿每个特殊儿童不同教育阶段的全员及全程服务[14]。

6.3 建设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 实现教育、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信息整合与共享,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与康复培训机构、特殊教育教师与相关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及家长提供教育与康复的专业支持。

7 开展“医教结合”融合发展的家校结合

家庭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参与作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教育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5],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家长是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特殊儿童的训练,与其说是在训练儿童,还不如说是在训练父母。这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家长掌握的特殊教育理论有限与薄弱,得不到专业的、系统的咨询和指导。社区、特殊教育培训学校也很少开展针对家长的专业化培训。促使家长学习科学的特殊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能加速儿童认知的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以及性格的平衡发展,使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16]。

“家校结合”的终极目标,是将家庭与培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合起来,共同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采取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措施。特殊教育培训学校要加大对家长进行专业化培训力度,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用正确的态度和适合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使其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见面会、联谊会,定期进行家访,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成为促进特殊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7

一、利用学校课堂主渠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训练

首先,让每位任课老师都参与进来,对班级中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进而给他们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对这些儿童实施个别化教学,确定各自的训练方法。这样,孤独症孩子在课堂上就会始终被老师所关注,处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没有那种被冷漠、被边缘化的感觉,这一点对患有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人际交往障碍、语言发育缺陷是孤独症儿童的重要特征。他们往往独自一人活动,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旁若无人。让这些孩子身处在班集体氛围中,本身就是为患有孤独症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例如:我在课堂上教学生读“牙刷”一词时,也有意地要求一位姓王的孤独症孩子和同学们一道读,虽然他是被动的、不情愿的,但还是勉强的站起来把小嘴动了几下。尽管是这样,我还是表扬了他,并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他。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用同样的方法让他尽可能地参与进来,鼓励他说话。渐渐地他表现的主动多了。

二、利用活动课和游戏课增强训练力度

游戏这类集体活动课本身对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特别是对患有孤独症儿童显得更加重要。在活动课中,让同学们在一起进行滑滑梯、荡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这对他们行为、语言交流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老师要充分利用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然而孤独症儿童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对周围的事物没有任何兴趣,要培养他们做游戏的兴趣,全靠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来系统的引导。有一次,我带学生进行感觉统合的康复训练时,其他同学都按要求进行各自的康复训练活动,只有患孤独症的小王站在一旁,目光呆滞、不愿参与、漠不关心的样子。这时,我就走过去把他带到滑梯旁,并且拿出棒棒糖来引诱、刺激他,还让其他同学表演给他看。最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也能坐在滑梯上玩了,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就立即用手摸摸他、拍拍肩的方式来亲近他。后来,我在上活动课的时候总是有意识地强化他的参与,尽可能地让他和同学们一起活动。就这样不断地进行康复训练,最令我欣慰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他也能参加了,他和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三、利用科学成果强化康复训练

在学校里,我们运用教育医学领域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的研究成果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任课老师明确任务,对这些孩子,见缝插针地强化训练。针对孤独症儿童存在的人际交往障碍和语言缺陷等,我采用了“目光接触”训练和“呼名应答”训练的方式,经常地、不分场合地找机会训练。这些孩子从不和别人正视,感情木然,为了唤醒这些孩子交往的意识,我就用目光接触的训练式强化对他的康复训练。一开始,任凭你怎样呼唤,他总是不看你。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强行拽着他,让他看着我,直到目光正视着我为止,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强化训练,他渐渐地有反应了,虽然要呼唤几次,他才看我一下,但毕竟还是有起色了。同样,我用呼名应答的训练方式强化了呼喊他姓名让他应答,也取得了—定的进步。

四、利用“家长学校”完善训练成果

老师要利用“家长学校”的平台,向家长阐述学生在课外的总体要求,特别是要一对一地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具体康复训练情况,安排好家长在家的训练项目,争取家长们的配合。这样就能够把孤独症儿童在学校的训练成果很好地加以巩固,同时老师还要保持与家长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一些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对患有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有了良好的效果。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8

(一)全面完成“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并进行检查督导。

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各项康复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适时组织对各地进行“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检查督导,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完成各项康复工作任务,为“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组织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

组织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开展调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思路,确定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经费规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

(三)加强康复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制定工作。加强与卫生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部委的沟通协调,继续做好条例的调研、资料收集、课题研究、条文修改和上报等各项工作,努力在残疾人康复立法和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结合国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政策及各省落实中央7号文件实施意见,加强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将有关残疾人康复的内容纳入其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受益面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做好康复人才培养工作。

按照多途径、多形式培养;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的基本原则,继续组织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如期完成年度各项任务,重点完成社区康复协调员10万名以上的培训任务。认真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及实施细则要求。着力推动康复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课堂、进医院、进社区。积极申报康复咨询师、辅助器具适配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师等职种。做好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实施培训学分管理和社区康复协调员持证上岗。筹备并召开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

与卫生部等有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完善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康复机构准入办法和康复机构管理办法。开展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其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和中国红十字会援建四川灾区康复机构项目工作。各地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定位、发展方向,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康复机构的软硬件建设。

(六)加大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力度。

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的同时,探索和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地全面开展,在城市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质量,在农村社区主要解决康复服务覆盖面。不断深化康复服务内涵,探索有特色、满足社区残疾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村康复示范县培育活动,突破农村地区社区康复工作。

(七)做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

与卫生部共同做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大力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努力实现三年内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复明一例”的目标。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

做好残疾人事业专项公益金项目、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辅助器具服务车配置项目、长江新里程计划项目等各类救助项目工作,适时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项目工作带动康复救助制度建设和各地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的提高。

(八)推动残疾预防工作,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出生缺陷防治和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同时,协调卫生部、国家计生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工作调研,制定儿童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探索建立卫生、计生、残联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媒体,并制作康复宣传折页、张贴画、音像制品等,宣传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向公众、残疾人及其亲友普及康复知识。组织编印藏、维等少数民族版康复知识手册和宣传材料,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进程。

二、各业务领域工作

(一)组织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十一五”终期检查,督导各地完成“十一五”社区康复任务;全面推动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深化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成果,重点加强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进行检查验收;完善充实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康复质量,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在社区得到满足。加大社区康复协调员培养力度,规范培训内容,编制《中国社区康

复协调员工作手册》。(二)完成6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贫困患者免费手术7万例,并做好贫困患者手术数据统计工作。与卫生部认真组织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问题。指导各地进一步推进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对白内障无障碍县、市、省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参与全国防盲治盲工作规划的总结验收工作。为2万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0名。完善地级残联低视力康复部建设工作。筹备“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视力康复项目工作,扩大项目和国际狮子会影响。举办第二届国际低视力康复论坛,开展20__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低视力康复知识。对60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依据《创建全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地(市、州、盟)、县(市、区)工作标准》,推进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推广使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任职标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效果评估标准》、《国家盲杖标准》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培训教材》,指导地方科学、规范地开展训练指导师培训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扩大社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

(三)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主动将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工作纳入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大局。全力以赴,确保听力语言残疾康复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省级聋儿康复中心职能,带动基层聋儿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聋儿康复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高度重视听障儿童康复保障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四)实施“公益金贫困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公益金麻风畸残矫治手术”项目并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进项目的深入开展。认真组织实施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选好定点康复机构,加强业务指导,抓紧贫困脑瘫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举办脑瘫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康复指导读物和音像制品,指导各地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开展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五)认真组织实施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指导各地选好定点康复机构,抓紧贫困智力残疾儿童的筛查和救助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启动;做好项目实施的业务指导,举办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培训,编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读物和培训教材;继续做好第三批10个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养护试点机构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省市残联康复中心拓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业务,提高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点带面,推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儿童视力康复训练范文9

关键词:影子助手 特殊教育需要 语言训练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C-0075-01

一、问题的提出

特殊儿童指由于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身心的发展异于正常发展规律,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帮助,才能充分发展其潜力的儿童。我们如何应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生活训练等多方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语言训练为例,正常儿童的语言是在生活情境、自然模仿、生活经验积累中自然习得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语言不仅相对正常儿童发展迟滞,还需要特殊教育教师以特殊的教育康复手段加以干预,才能发展出近于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这种特殊的教育康复手段包括情境教学法、影子助手、个别化教育计划、ABA行为疗法等,针对不同障碍儿童需要不同的教育康复手段。

二、影子助手

影子助手是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集体、小组、一对一语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一种附加的刺激,在特殊儿童教学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辅助、提升自发性的作用。同时帮助特殊儿童在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联系,更好地模仿、强化、理解、运用语言技能。

三、特殊儿童语言训练中运用影子助手的必要性

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习得语言的特点看,特殊儿童习得语言停滞在字词的单纯模仿上,影子助手的运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从普校教学教师的单一示范转化为影子助手的示范,或者是教师与影子助手的互动。因为有了影子助手的示范,特殊儿童的语言习得从观察和模仿中自然穿越了停滞于字词阶段的瓶颈,在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逐渐习得短语、句子、对话。

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习得语言的途径看,特殊儿童习得语言的视觉学习先于听觉,影子助手的运用给予特殊儿童语言训练最及时的辅助。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语言的特点不同,习得语言的方法也不同。对于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习得,需要影子助手给予足够的介入,适当给予身体、动作、手势、方位、语言、视觉的辅助,才能让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习得得到正强化。

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习得语言的功用看,特殊儿童习得语言的功能性差,存在理解非字面意义的困难,影子助手的运用将特殊儿童语言训练置于情境教学中,刺激了学习语言的兴趣,起到了提升儿童学习自发性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影子助手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四、影子助手在特殊儿童语言训练中的运用策略

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集体、小组、一对一语言训练课中,运用影子助手,促使特殊儿童从单纯模仿的认知方式向理解认知加工模式转变,从而最大限度改善特殊儿童在语意、语用上的异常,提高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和效率。影子助手的运用需要明确角色,了解特殊儿童在语言、认知、沟通等方面的现有能力,掌握一定的运用策略,才能发挥作用。

(一)影子助手出现的时间、摆位及前期准备

影子助手通常情形下需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和训练,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设定在特定时间内出现;影子助手需与训练对象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影子助手在课前需要了解教学与训练的内容、需要参与的要点以及学生的现在能力。

(二)影子助手协助的基本过程和程度

每一个回合的影子协助,必须有“指令――反应――结果――停顿”这四步。“指令”要短,但不可一成不变,如:苹果――找一找苹果――哪个是苹果――苹果在哪里?指令要在前一指令40%以上处理无碍下变换;“反应”包括语言反应、肢体反应、表情反应、眼神反应、情绪反应。影子助手要读懂“反应”,也就是“结果”,做出应对。“停顿”,就是要给予足够的等待。

影子助手参与的程度要不断变化,从完全参与到部分参与,最后实现不参与。要充分运用身体、动作、手势、方位、语言、视觉等参与方式。使用影子助手的目的是撤销影子助手,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影子助手运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参与及时。在确定学生无反应的指令必须要零秒参与,减少学生错误反应的出现。其次,参与可以有反差。改变刺激物与其他物品的反差程度,以诱导学生作出正确反应。再次,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在完成指令的过程中,避免学生寻找与指令内容无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林宝贵.身心障碍学生特殊教育语言治疗评估[M].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2]奇宝香.儿童语言沟通与发展[M].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