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集锦9篇

时间:2023-12-16 16:54:51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1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37-02

物理学习困难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物理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难点问题。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就这个问题从学科特点、教法、学法、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并形成了若干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而且这些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物理学习困难的更深层次问题,还有待研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是导致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强化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学生应该学会用物理语言表达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物理问题。怎样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是物理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物理语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影响

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认识,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而注重训练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1.什么叫做语言?什么叫做物理语言?对于语言这一概念,很多学者给出过不同的概定,郑晓顺在他的《教师实用语言艺术》中认为“语言是人类用自身发出的不同声音表达意思的符号系统,它由语音和语义构成,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王德春的《语言学概念》中把语言定义为: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内容,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而物理学是由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理论构成的一门学科。在物理学的认识、研究过程中,要能用语言描述出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理论。那么,能表达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符号系统就叫做物理语言。

2.思维的定义及类型。思维是人脑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过程,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思维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思维都要借助于某种媒介进行,动作思维是借助实际的动作进行的,形象思维是借助直观的形象和表象进行的,而逻辑思维则是借助语言进行的。

3.逻辑思维的形式和一般方法。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现实事物的运动规律,以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的认识过程。在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法、归纳和演绎法、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和具体到抽象等。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建立,欧姆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等规律的认识过程都运用了这些方法。

4.思维与物理语言的关系。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词汇和语法的总和。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特征、规律及相互联系、区别的认识过程,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人在进行智力活动的时候,不论出声不出声,都有语言动觉,人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在运用自己的发音器官“说话”,只不过是不出声罢了。人的思维过程是需要语言参与的,而思维的结果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成之后,必须用词语和句子把它记录下来,所以语言起着固定思维的作用。例如:比热容的认识过程,首先,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不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物质具有吸热本领不同的属性,然后,应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法建立起比热容这一概念。让学生知道,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属性的一个概念,在比热容概念的建构中,学生如果对“质量相同的物质”、“温度变化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等语言表达得熟练,那么,学生对比热的理解就会容易些。再比如,对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如果学生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所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些语言掌握得熟练,那么,学生对这一规律就会掌握得好一些。

语言不仅能固定思维的成果,而且还可以帮助思维条理化,语言可以将思维成果传递给别人。比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再经过分析与综合,最后归纳出:一切不受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所以,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物理语言的训练。

二、物理语言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物理学中,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学生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探索、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有“听着容易,做着难”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在阅读物理题时,由于学生对物理语言不熟悉,不理解一些关键语句的意思,因此,不能建构起题目所说的物理情境,分析不出问题所涉及的未知条件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内在条件,解题时,不知从何入手。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时候,心里想什么,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就感觉很困惑。常有学生这样说:“老师一讲我们就懂,我们一做就不会。”回想一下,老师也不是天生就会的,只不过是老师除了对中学物理知识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掌握了一些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能用熟练的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罢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要让他们能熟练的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时候就会轻松一些。

三、训练学生物理语言的策略

物理语言的训练可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在新课讲授前,复习旧课时进行。课堂复习是训练物理语言的好机会,通过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可规范、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

2.在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提出、做出猜想与假设、分析论证和评估交流时进行。

在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与假设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问题说出来,老师可逐步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问题。在分析论证和交流评估时,老师可让学生根据实验、推理得出的结论,先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再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讲述整个探究过程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这也是训练物理语言的好时机。

3.在复习、讨论课中进行。在复习、讨论课中,在给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时,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用物理语言复述所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物理语言的训练。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物理语言的训练,对转变物理难学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2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3

一、教学内容

1、“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

2、发展弹跳力与腹肌力量训练的方法

二、指导思想

(一)《标准》中课程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实施依据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课程目标水平五要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高中选修教材为课例进行教学。并以“生动、自主、愉悦”为主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验获取新知、协作、竞争、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分别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和核心力量的基本训练方法。由于是男女合班上课,所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掌握参差不齐。本次课程第一个内容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概念,先通过清晰的概念,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先思考再实践的学习态度;第二个内容发展弹跳力与腹肌的力量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自主的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通过游戏的引导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年龄在16-18岁即进入青春期间,生长发育已趋于稳定,心理上日趋成熟,自尊心不断增强。随着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表现欲和求知欲望也非常强烈。多数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处于中间状态,呈现正态分布的规律,身体素质表现为力量和耐力较弱。所以在练习中会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1、教学对象:高二年级的一个班学生

2、教学重点:充分理解概念,并能举例说明某个部位的训练方法

3、教学难点:学生能自主掌握练习方法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主题式教学。在课上师生谈话阶段,教师以趣引情,

和学生积极交流,引导出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事件,为主题课程做铺垫。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贴近生活,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的需要,把实用、简易、趣味、娱乐及锻炼价值高的融为一体。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比较喜欢静力性运动,特别是女生对静力性练习,练习手段之一:瑜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有很强的求知和模仿能力,但对练习技能的本质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技能掌握粗糙。在本次课的教学中,运用图片、概念、教师示范、口令为指导,提升学生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想象空间。本课从学生的学情入手,力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身心愉悦、充分体验“的氛围中掌握技能理解内涵。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运动习惯。

六、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感受运动的快乐,自觉参加到运动中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认知目标:让学生在练习中建立“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概念,并能较好的意识到核心力量训练在日常练习中的重要性,发现与其他运动项目内在联系。

技能目标:结合图片和教师示范动作要领,让80%的学生掌握课上学习的发展训练腹肌与弹跳力的训练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自我展示、相互评价能力

七、教学程序

八、教学特色

1、教学内容属于新兴运动项目,时代感强。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能自主学习,科学锻炼、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与终身体育意识。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教学

但是,目前的教学存在着“课课为营,各自为政”的倾向:一是对单元内容缺乏系统分析,对整个单元中知识的新旧、难易、相互联系及制约关系搞得不清,分析得不透;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不顾及教材的特点,孤立地研究一种教法,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材中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这种公式化的教学方法势必造成教学上的费时费力和人才开发上的困难。

那么,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我们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情况,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一是按数学教材的结构特点,构建了“四四”单元教学模式。“四四”即四类教材、四种课型、四种教学模式、四个教学目标。二是按数学知识的构成,构建了计算题、应用题、概念、定律(性质)、几何求积计算、法则的教学模式。经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开创了数学教学的新局面,全面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四四”单元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材按照知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教材:①起始教材;②并列教材;③递进教材;④后继教材。伴随这四类教材而来的是四种课型:①基础课;②迁移课;③转化课;④训练课。适应这四种课型分别有四种模式。同时要达成四个教学目标(侧重点):①思维的抽象;②思维的迁移;③思维的转化;④思维的深化。

1.基础课教学模式。

起始教材一般是单元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初步引入课。如:“9加几”、“乘法的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等等。这类教材一般位于各个单元之首,后继的知识总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延伸而构成新的内容。因此,起始教材的教学是学习其余各类教材的基础,故名基础课。针对起始教材抽象性强,儿童的抽象思维弱的特点,我们构建了“创设思维意境―积累感性经验―抽象概括结论―应用原理解决问题”的教学程序,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迁移课教学模式。

在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及难易程度上与前面教材基本上相同的教材,我们称之为并列教材。例如:“8加几”、“7加几”等教材均为“9加几”的并列教材。学生在学习并列教材时,对它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都不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并列教材时,可放手让学生把已经学过的某一课中的思维方法迁移到本节课来,故名迁移课。在迁移课里,我们设计了“思维再现―模仿学习―练习巩固―形成技能”的教学程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转化课教学模式。

在前面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一点”而形成的教材,称之为递进教材。它是前面教材的发展、拓宽、延伸。如:“小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一点――“小数点”而形成的新知识,故把“小数乘法”称之为“整数乘法”的递进教材。绝大多数递进教材,其教学过程需要转化到某一旧知去认识它。教学重点恰在转化之处,所以将递进教材的教学取名转化课。绝大多数递进教材新知识的成份较小,因此教学的难度较少,极适合于学生的尝试自学,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借鉴了“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构建了“准备练习―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组织讨论―教师讲解―巩固练习―课堂评估总结”的教学程序。

4.训练课教学模式。

教材的基础知识、例题之后设计的练习称为后继教材,教材中的练习是基础知识的巩固、拓宽和深化。如:有些题目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出,这是对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有些题目要求学生一题多变、多解,这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让学生自编应用题,这是对学生思维创造性的训练等。后继教材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是对基础知识的深化及思维方法、思维品质的训练。所以将完成这类教材的课称为训练课。针对训练课的特点。我们构建了“激情学标―基本训练―变式训练―综合训练―创造训练”的教学程序,并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

(二)我们按照小学数学知识的构成分别构建了计算题、应用题、概念、定律(性质)、几何求积计算、法则的教学模式

现将各种模式简介如下:

1.计算题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的计算题都是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出现,新旧知识递进性较强,我们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构建了“建立迁移的心向,打下迁移基础―利用迁移规律,总结计算法则―尝试计算法则,加深知识理解―巩固计算法则,教师评估小结”的教学程序,它的功能是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任务下活学活用已学的计算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移。

2.应用题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复习导入―理解新知―练习巩固―检测反馈―矫正总结”。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理解新知,这一环节包括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验算写答案四步。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概念教学模式。

概念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发展”。其功能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念的能力,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定律(性质)教学模式。

定律(性质)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引导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巩固练习―检测矫正”。其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二、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成效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为龙口市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主要体现在:

1.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群体。

“四四”单元教学模式将教材科学地划分为四种类型,为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分析教材、研究教材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促使教师深入地研究教材的内在联系,透彻地把握好教材,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大量涌现,优化了教师群体。

2.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由于我们构建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科学、实用,教师能够较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使全市的课堂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教学质量反而有了显著提高。从实验点校的调查情况看,按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分别可以提高10%左右。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5

1.要有新的突破

训练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魂,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 的再现。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对旧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新 ”,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

2.要抓准关键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 指点给学生,也绝非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 去认识、去提高。

3.要设计精当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 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

4.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 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 和方法。

5.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争论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不 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在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若干次错误或不完善的思考。教 师则努力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数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下面仅就一节课来具体阐述。

应用题训练

一、教学内容:

“求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一年级第二学期 北京市实验教材)

二、课型:训练(系统整理、发散型)

三、教学目的:

1.加深理解“和”的概念,掌握有关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以“和”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四、教学要求:

能正确、迅速地分析和解答第二册教材中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第一层)

(1)移动“?”,编题列式:37-18=19(筐)

37-19=18(筐)

19+18=37(筐)

(2)问:37、18、19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指两道减法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 加法算式)?

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这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 越深刻,对他们学习有关后续知识就越容易,对学习中提高数学能力就越有利。

在第一层,通过将两部分合并起来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的教学,突出对“和” 这个概念的理解,为学生下面学习打好基础。通过3个问题,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 样深刻的知识,没有完全用文字表示原题,而是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 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使他们将难于理解 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学生对“和”的概念有了 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便为下面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好基础。

(二)通过数量关系的个数扩展,深化有关知识(第二层)

(1)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

问:16、15、31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31对16、15来说是总数。)

(2)苹果、桃、梨共多少筐?

问:①这个问题与刚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区别?②要求苹果、桃、梨共多少筐,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 式?16+19+18=53(筐)③16、19、18、53这些数有什么关系?53是哪几个数的总数?

(3)苹果、桃、菠萝共多少筐?

问: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50是哪几个数的总数?16+19+15=50(筐)

(4)梨、桃、苹果、菠萝共多少筐?怎样列式?(知识自然迁移)18+19+16+15=68(筐) 为核心,从整体高 度寻求解题的方法。 问:①68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②这几道加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把几部分合并起来) ③还可以怎样列式?37+31=68(筐) 50+18=68(筐) 53+15=68(筐)

问:①37、31与68有什么关系?②37、31对谁是整体,对谁是部分?(看某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对谁 来说)

(5)用不同方法做(1)(2)(3)(发散思维深刻理解知识)68-18-19=31(筐) 68-15=53(筐) 68-18=50( 筐)

小结:看清总数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求的是哪部分,再确定解答方法。

(6)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15=31(筐) 68-18-19=31(筐) 68-37=31(筐)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6

一、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

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1.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初一思想政治课的主线是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好公民,因而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的基础教育。

2.根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单元复习。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社会发展简史》就可以按社会形态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了解和掌握每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以及三个阶级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所起的推动作用,紧紧围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wWw.133229.cOM

3.基本概念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复习首先抓住关键词;其次,把一些内容相似或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划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深记忆。

4.查问质颖层层实。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择问答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二、第二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

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7

[关键词]职业发展;现代服务类专业;即时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48−03

一、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1.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校现代服务类专业有很多像礼仪形象、口语技巧、面试场景发挥、应变技巧、导游即时讲解、餐厅即时服务技巧、商务服务技巧等等,我们将这些技能都归属于即时技能项目。它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有很重要的直接影响。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即时技能一般既是专业基本素质能力,也是专业核心技能。要使学生在自己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即时技能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要素。职业学校注重即时技能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适应和经营能力、自主创业和创新能力。

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职业基本素质能力,也是支撑人生的根基,如果专业技能水平很高,职业基本素质能力很差,职业生涯也难以很好发展。[1]在现代服务类专业学生的求职面试中,往往通过设置一些场景来考核职业基本素质,如自我介绍、礼仪形象测评,也通过考核反应能力、设置场景观察其处理即时问题的能力等方式决定面试成功,比如像在面试场所设置“场景”来考核即时观察和处置能力,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设置群体面试场景来考察即时应变能力等都是对专业基本素质的测试方式,可见即时技能中专业基本素质的重要性。

建立在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基础上的还要求学生应当具有的一技之长,肯定是适应职业发展所必备。在现代服务类专业中像旅游服务的现场应变技巧、商务服务的营销水平、美发操作的关键环节等既是专业核心技能,也是专业即时技能。

2. 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即时技能”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个人或群体现场立刻表现的技能,一旦使用出来,效果就立即显现,而且出现的差错和失误无法弥补,其技能效果非此即彼。而“职业发展”就是员工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通过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在某一领域有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在职业院校现代服务类专业中强化即时技能的训练,不仅对相应职业有影响,而且对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实现职业发展的目标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即时技能的研究,可以达到探索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即时技能的有效途径,搭建职业发展阶梯,实现职业的良性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潜能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国内外即时技能训练的现状

1. 国外的现状

国外的职业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很强的独立适应和经营能力、自主创业和创新能力。如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通过职业院校的董事会,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有效互动,既注重学生即时能力的培养,又引导学生自主经营和选择实习的企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并通过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有效地促进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从而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和业绩,带来职业成就感。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纳入现代服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同时注重学生的经营设计和即时能力的发挥。像英国的BTEC课程体系中强调对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的相处与工作配合、沟通、应用技术、设计和创新等通用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些通用能力是可迁移的能力,所以在学生的职业学习中对专业职业能力的应用和发展个性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了一个基础,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德国的双元制中将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化与模块化相融合的同时,非常注重专业核心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从而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这些无疑与我国职业教育中“专业素养+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相通的。[2]而在专业素养和专业核心技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即时技能范畴。

2. 国内的现状

在我国,即时技能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在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技能项目中都不同程度地触及到,现代服务类专业中像礼仪表现、口语技巧等表现的比较明显直观,工科类专业技能中也比较常见,如对产品核心部位的加工、装配等,由于失误差错将无法弥补,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甚至造成产品报废。在国内职业院校不同专业技能训练中,应当说针对属于即时技能的训练都很重视,但一些研究还只是在某些方面,比较零乱,更缺乏系统性,很少列举出针对即时技能方面的专题研究,更少将即时技能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比如在现代服务类专业中注重对学生系统地开展即时技能的训练还没引起重视,相应的研究更是滞后。

三、即时技能训练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 研究目标

通过对即时技能的研究,达到全面科学地、系统地形成基于职业发展的现代服务类专业即时技能的基本概念,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使它具有导向、训练、培养等功能。通过对现代服务类专业即时技能的实证研究,探索影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的即时技能,列举各个专业的即时技能项目,制订即时技能项目训练标准。按照现代服务类各个专业中的即时技能项目训练标准进行训练,并不断反馈信息,研究即时技能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提升即时技能促进职业的良性发展。

现代服务类专业即时技能的理论研究:包括即时技能的概念界定、内涵、目标、特点、类型和实践意义。制订现代服务类专业即时技能项目及训练标准。研究现代服务类专业即时技能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如何使即时技能的训练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探讨制约学生职业发展的因素,促进学生职业的良性发展。[3]

2. 研究内容

在即时技能的研究中,我们将其分为某一专业类别通用的即时技能和专业核心即时技能两大类,如旅游类专业的通用即时技能是礼仪表现、口语技巧等,导游专业的核心技能是导游讲解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准确、详略得当、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的反应能力等。酒店服务专业的核心技能是酒店现场服务技能技巧,而餐厅摆台、客房做床只是该专业的基本技能——基本功,既不属于核心技能,也不是即时技能。显然即时技能在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影响中显然尤为重要。

四、即时技能训练的实现路径

即时技能一般通过职业基本素养、讲演能力、仪容仪态、职业心理素养、项目技能和综合技能等训练环节实现。(以旅游服务专业为例)

1. 职业基本素养

包括三个方面:职业基本功,如宴会及会议服务岗位需要有过硬的臂力通过俯卧撑的训练来实现,导游讲解员岗位需要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通过语音训练来实现。职业应变能力,如酒店服务岗位需要肢体协调、反应机敏通过场景训练来实现,导游讲解员岗位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通过案例训练来实现。职业意识,通过提升职业理念来实现。

2. 讲演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规范、流畅有条理,逻辑性强,语音清晰,语速适中,同时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按此要求训练才能实现逐步提高学生的讲演能力。

3. 仪容仪态

衣着打扮端庄整齐,言行举止大方得体,符合导游人员礼仪礼貌规范表情生动丰富,手势及其它身体语言应用适当。在酒店服务中还要求操作优雅,要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等。

4. 职业心理素养

以职业道德为重点训练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以职业生涯指导为核心训练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以服务意识为导向训练良好的情感自控能力。

5. 即时项目技能

导游符合规范程序;讲解内容准确,无明显错误;内容讲解条理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一定的讲解技巧,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酒店服务流程规范无误,动作娴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微笑适度;操作节奏感强,细致入微。

6. 职业即时综合技能

熟悉并能正确运用旅游服务规范,掌握具体服务技能,服务程序正确完整;思维反应敏捷,情绪控制稳定,考虑问题周到,具有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的反应能力。

五、即时技能训练的意义

1. 提升技能水平

强化即时技能对现代服务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对即时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即时技能作为现代服务类专业的系列重要技能项目,根据各个专业特点,研究即时技能的具体项目,按照项目进行训练。这样,通过加强现代服务类各个专业即时技能的训练,对职业院校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职业院校相应专业的技能项目中属于即时技能项目的归纳整理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技能教学水平。因此,树立即时技能的概念,开展相关的研究,汇编专业即时技能项目,对所有职业院校的各个专业都很实用。按照专业类别划分的通用即时技能和专业核心即时技能两大类,分别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都很重要。注重即时技能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对职业院校真正能够培养应用性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有直接影响。

2. 利于职业发展

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存在着对专业一般技能和核心技能概念模糊的认识,造成技能训练的重心偏移,专业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到企业派不上用场。由于在生产经营实际中需要的核心技能考核难度大、难以实施,多年来职业资格考核形式仍沿用过去的老一套,造成职业资格考核的偏差,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甚至到企业顶岗前还要“回炉”进行二次培训,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降低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分工日益精细化,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团队协作,迫切需要职业学校注重综合技能的训练,注重岗位综合技巧的训练。[4]比如在酒店服务专业技能考核中,由过去的餐厅服务高级工、中级工技能鉴定只考核餐厅摆台一个项目,客房服务高级工、中级工技能只考核做床,变现在的考核酒店服务中现场服务技能技巧等核心技能的内容。在考核中通过设置场景、案例,考核这些“活”的技能技巧、应变和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训练不仅有兴趣,而且顶岗实习时很快就能适应企业岗位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该专业的科技含量,也增强了人们对专业的认可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8

一、导入环节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问题型、视频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等,导入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而导入时情境的设置非常重要。

例如,在复习基因突变时,用问题型方法导入,设置的问题有:1.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什么?2.基因突变后生物体的性状一定会改变吗?为什么?3.基因突变的时间、特点、意义是什么?4.请例举一些因基因突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病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二、知识点复习环节

高三复习特别是第一轮复习,应以夯实基础为主,但又要区别于上新课。因此复习知识点时,少用复制性思维,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可用图、表进行比较和分析,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复习免疫调节时,可结合教材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图解,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两幅图解,从而掌握这两种免疫的过程、场所、参与的免疫细胞及这些细胞的功能,以及这两种免疫之间的联系等。通过对图解的分析和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复习一些基本概念时,不能单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记忆的概念学生很容易遗忘。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容易遗忘呢?实际上学生对某一知识真正理解了,这种记忆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永久记忆。因此,教师在复习基础概念时,要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真正理解某概念以达到对该知识的运用,这也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如复习基因突变的概念时,既要复习其定义、时间、特点和意义,还要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进行比较,这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章或一单元内容复习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一章或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编制知识图,使知识成块,也使学生成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习得者。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清晰掌握知识点,又不容易导致知识之间的混乱,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问题设置环节

不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问题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的设置除了指向性,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能激发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

例如,复习等位基因概念时,设置问题“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可发生在哪些时期?”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需要运用的知识有:(1)等位基因的概念――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2)同源染色体分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等位基因分离。(3)基因突变会产生等位基因,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分离。(4)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等位基因会分开。该问题的设置,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等。

四、提问环节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布卢姆,曾在芝加哥大学给大学生进行过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在训练之前,他给大学生进行一系列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综合测验。在测验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称为标榜组学生,而不能通过测验的学生称为补教组学生,两组学生在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和智力方面相同。训练方法是让标榜组和补教组学生都大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然后请补教组学生找出自己的解决过程与标榜组学生的差异。如此经过10~12次训练,他们的成绩与同等能力和背景但未接受训练的学生相比,提高了0.5~0.7个等级点,并表现得更自信。这一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后,提问时也应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再让学生相互讨论,找出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例题讲评环节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步策略,伍兹教授提出六步策略,众人结合两人的观点,提出五步策略。即(1)弄清问题,弄清题意。(2)探索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内容。(3)拟定计划及工作步骤。(4)实现计划。(5)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教师在例题讲评时,特别是文字表达题的讲评时,也可采用上述解题策略,先让学生弄清题意,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再联系所学知识,在草稿纸上写出简要答案,再把完整答案写到试题上,最后重读一遍进行检查。这一系列过程,既让学生训练了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对学生最薄弱的题型――文字表达题的准确表达可以达到很好的训练和提升。

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范文9

现代艺术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2001一20()4规则的全方位、跳跃性变化,促进了艺术体操训练所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足见这场变革是通向2008奥运会的前奏曲。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取得是多元素综合效应的结果,其中运动员早期良好扎实的基础训练是日后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和保障。基础训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关系到我国竞技艺术体操水平的发展。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对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认识,弥补我国艺术体操在基础训练理论方面研究的不足,为艺术体操训练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国家艺术体操队备战20(科、2008年奥运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最终实现我国艺术体操在2008年奥运会上升国旗的奋斗目标。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基础训练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中外基础训练研究现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尤其参考体操等与艺术体操较为相近项目的基础训练详细状况,并结合艺术体操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

2.2调查法

(1)专家调查:用“特尔菲”法对全国13名艺术体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调查(见表1),收集专家对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其相关方面问题的观点;

(2)问卷调查:通过在2002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比赛期间和2003年全国艺术体操教练员、裁判员新规则培训班期间对教练员、裁判员进行基础训练方面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的基本概况;

(3)实地考察:对江苏省的南京市、扬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的艺术体操业余体校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教练员进行实地交流,了解我国艺术体操省体校和业余体校基础训练的实际情况。

(4)访谈法:在对基础训练的训练内容、方法、训练计划等方面内容确定过程中,与多名艺术体操教练和长期从事基础训练方面研究的专家进行交流。

2.3统计分析法用计算机对收集和测量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国内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理论研究现状

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来看,大多数是有关高水平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研究,对青少年艺术体操训练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幼儿艺术体操训练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见表2)。对艺术体操基础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更为罕见。而且陈旧,多以教练员的经验总结为主。当然,也有少数科研者在艺术体操训练某些方面有较为深人研究,如王爱兰撰写的《艺术体操运动训练之研究》(1991);马更娣、刁在篇的《苏中艺术体操训练特点之研究》(1995);于丽群的《我国部分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早期舞蹈基本功的训练》(1992)等。上述研究在当时曾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已明显落后于当今技术的发展和新规则的大幅度变更以及新的训练方法、手段和先进的训练理念。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我国与世界艺术体操先进水平国家在训练理论有着较大的差距,基础训练理论研究薄弱是阻碍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2对艺术体操基础训练概念的界定

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启蒙训练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见表3)。其中基础训练阶段是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持续时间为3一5年。主要任务是根据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发展基础运动能力。通常可将3一5年的基础训练阶段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一般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基础训练阶段。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1一2年内,应该全面学习多种运动技能,学习多项运动技术,并在这个过程中相应地发展一般运动素质,培养参加运动训练所需要的一般心理品质。随着运动员发育情况的变化,根据他们在初期基础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才能,使教练员能够对其发展潜力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并确定其专项训练的方向,然后便进人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在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应围绕着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基础组织训练,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比例应逐渐增大。技术比较复杂的技能主导类项群,应着重抓好基本技术的训练。在对艺术体操基层教练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基层教练员对基础训练、基本训练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常常混为一谈。认为基本技术训练就是基础训练。而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里对这两个概念也未做详尽的定义。通过查阅辞海了解这两个词在字面上的差别。“基础”泛指事物发展的根基和起点。“基本”则泛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从字面上看,“基础”与“基本”两个词是有本质的差别的。可见,艺术体操基础训练是艺术体操运动训练发展的根基和起点,是艺术体操运动员成才过程中“发育阶段”;而基本训练是艺术体操训练的基本内容。基础训练阶段只是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基本训练指的是基本技术训练。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在我国,对“早期训练”的认识,多年来学术界和广大教练员的认识很不一致。正因为如此,对早期训练目标和初训年龄的确定也是各说其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而早期训练阶段实际上是全过程多年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区间性多年训练过程。是指一个运动员在进人专项高水平训练之前的基础训练阶段,是多年训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运动员多年训练及其成长的规律表明,儿童少年早期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打基础的训练过程,其训练效果直接影响运动员能否最终成材。“早期训练”是早期启蒙训练、早期专门化训练和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一个总称。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儿童少年早期训练的终极目标是进行基础训练,也就是为专项的提高打好全面、一般和专项的基础。

3.3艺术体操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年龄、训练年限的界定

对儿童少年进行多年系统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科学地确定他们开始进行早期训练的年龄。尤其是开始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既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现代训练不少项目运动员的始训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多年以来,我国艺术体操界对基础训练初训年龄和各阶段的年龄、训练年限以及训练任务没有统一认识,以致于许多基层教练员只能凭经验对其进行模糊的划分,这就导致基础训练不系统、科学。通过进行大量调查和系统研究,参考国外训练的经验,我们认为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始训年龄为5一6岁。其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年限为4一6年,即一般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为1一2年;专项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为3一4年,其运动员在专项基础训练阶段的年龄为9一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