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资源的属性集锦9篇

时间:2023-12-25 10:45:34

文化资源的属性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1

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知识库是基于本体技术的领域知识规范化与系统化的表示、组织与存储,提供了机器可理解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实现了资源的语义描述。具体来讲,本体知识库首先应包含民族领域教育资源的重要概念,且这些概念需要涵盖民族领域知识的方方面面;然后是定义层次结构、描述属性及其关系、声明知识领域的公理,便可以让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民族领域知识,实现推理与判断。民族教育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库与一般领域知识库相比应具有一定的教学性,是为了有效支持学习者了解、学习民族文化而存在的,应能根据学生模型推送出具有语义的知识,辅助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知识。基于此,在相关书籍与领域专家的支持下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提取知识点构建知识本体是必要的。目前已有的本体建模方法都不是特别完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借鉴软件工程方法学思想,民族教育资源本体知识库的构建可以如下规划:(1)本体规划阶段此阶段需要明确构建此知识库的意义,包括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两大部分。(2)本体框架建立阶段通过对各种建模方法与IEEE1074-1995标准的比较,采用“七步法”来建立本体框架。(3)本体形式化阶段要使计算机能理解构建的本体,需要采用计算机所能理解的语言将本体表达出来,这就是本体的形式化,也可以理解为本体编码的过程。(4)本体评价阶段此阶段主要是研究所构建的本体是否满足正确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有效性原则;本体中的概念类是否被清晰的定义;本体中的概念类、相关关系是否完整等,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需进行修改。(5)本体进化阶段本体构建是一个反复积累的过程,进化阶段体现了本体构建的迭代本质,每迭代一次,本体就进化一次,得到一个更完善的版本。如上所述,可得出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本着建模的通用性原则,考虑具体构建对象的特点,这为民族领域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2民族教育资源本体构建及其实现———以傣族教育资源为例

基于目前所能搜集到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典型性特征,构建少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中择优选取傣族为特定的研究实例。根据图1详细阐述傣族领域知识点本体构建过程。在傣族教育资源知识点本体的构建中,分析本体的领域范围:以傣族领域范围内的教育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试图建立傣族的领域本体知识库;明确构建此本体的目的:获取傣族教育信息资源中为大家所认可的共同知识点,建立相关关系,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底层数据和资源;明确本体的目标用户:一是使用者,包括学生、教师、大众;二是开发者,包括领域专家、本体开发人员、维护人员等。在描述语言方面,本文采用W3C推荐的OWL语言作为描述语言,Protege3.4.6作为开发工具。

2.1傣族教育资源概念的获取在对知识概念搜集之前,需要先了解知识的基本类型。不同的教育学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知识的分类是不同的,基于“ACT-R理论[5]”,本文将知识分为关于事实的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和关于如何完成各种认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两种。在傣族领域的知识中,有哪些宗教、人口数是多少、聚集地等属于陈述性知识;孔雀舞的学习需要先掌握基本舞步,然后根据音乐将舞步串联,并加入个人情感,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陈述性知识是基础,同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有助于学习新的程序性知识。确定本体的目的、范围后,便可从资源库中提取关键词汇,这类词汇是傣族知识本体中用来表达知识的术语,可能成为概念类、属性类或实例。通过相关专家的知识和书籍的参考,研究可得到部分词汇:傣族概括、人口、人种特征、分布地、聚居地、散居地、发祥地、组成、分支、傣族历史、傣族物质文化、工艺、建筑、寺塔建筑、民用建筑、服饰、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头饰、手饰、饮食、日常饮食、礼仪饮食、傣族精神文化、历法、宗教、文字、艺术、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碧波孔雀、民间戏曲、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孔雀舞、民间说唱、语言、风俗、婚俗、殡仪、礼仪、节日等。这些词汇集合中可能会存在语义上的重叠或属性无法确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类的确定及属性设置的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对原有词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在实现过程中发现傣族领域中陈述性知识多于过程性知识这一特性。

2.2傣族教育知识概念的层次结构本体概念是广义上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也可以是任务、功能、行为、推理过程等,这些概念通常会构成一个分类层次。其中高层的类,代表着最抽象的实体概念。由于类具有继承性,故子类继承了其父类的抽象特征。知识间的继承性,能使知识库中的知识具有较小的冗余度,并使知识具有良好的重用性、共享性。比如,在OWL中所有的个体都是类OWL:Thing的成员,用户自定义的类都是OWL:Thing的一个子类,比如“傣族”是“中国民族”的子类,并且会继承“中国民族”的属性与规则。本文在选择类时是基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的:一是基础要求,从最初的词汇集合中,根据该词汇是否可以描述抽象的实体概念,是否代表着一类具有共性的实例的对象来判断;二是学习理论要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层次网络模型的信息加工理论,我们需要考虑知识点本身的概念性质和联系,形成层次网络的体系结构;三是权威性要求,参考《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与习俗的具体定义)。应用到傣族的领域知识,整理出顶级概念类4个:“傣族概况”、“傣族精神文化”、“傣族物质文化”、“傣族制度与习俗”;二级概念类15个:“傣族人口”、“傣族人种特征”、“傣族分布地”、“傣族组成”、“傣族历史”、“傣族宗教”、“傣族文字”、“傣族艺术”、“傣族语言”、“傣族工艺”、“傣族建筑”、“傣族服饰”、“傣族饮食”、“傣族风俗”、“傣族历法”;三级概念类12个:“傣族文学”、“傣族美术”、“傣族舞蹈”、“傣族音乐”、“傣族寺塔建筑”、“傣族民用建筑”、“傣族日常饮食”、“傣族礼仪饮食”、“傣族婚俗”、“傣族殡仪”、“傣族礼仪”、“傣族节日”;四级概念类几十个,这些基本的概念类可以完全覆盖傣族的所有知识点。依据类的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对傣族领域知识点概念类进行层次结构划分,形成本体类的树状结构,如图2所示。

2.3傣族教育知识概念的属性及关系构建本体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重用,这就要求不仅能描述知识概念类,并能描述知识概念类的属性及关系,支持学生的有效学习。具体到傣族领域属性及属性关系的确定,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确定知识点所具有的通用属性,包括一般属性和教学属性;其次要确定不同知识点所具有独特的属性;再次是有效进行属性的分类与管理。为实现属性的分类与管理,文中知识点本体与学习资源本体的属性统一采用槽的描述方式。在王丽丽等对槽的定义与分类(属性槽,关系槽,属关槽,方法槽)基础上,结合本文的属性分类,我们提出了三类槽:属性槽(对应数据属性),一般为名词;关系槽(对应对象属性),一般为动词;约束槽是对属性槽和关系槽的限制,如槽值的类型、值域约束、关系的约束、公理的应用,一般包含在属性槽和关系槽中,此方法优化了属性的归类和管理。本文中对知识点本体的属性槽的确定是按上述理论分为了通用属性和特有属性。其中通用属性又细分为一般属性和教学属性,需要说明的是通用属性是所有知识点都应添加的,而教学属性能辅助学生学习,比如若知识点的教学属性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水平来决定是否学习该知识点。另外特有属性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不同知识点的属性提取,从而从语义角度来实现知识点内容的描述。具体而言,所选取的通用属性为:ID(知识点序号)、Title(标题)、Key(关键字)、Describe(复合知识或元知识)、Description(描述)等一般属性;Type(知识类型)、Import(重要程度)、Ease(难度)、Sure(掌握程度)、Subject(学科)、Object(适用对象)等教学属性。因为特有属性的提取取决于具体的知识点,故节选傣族音乐举例说明。在文献中,李天成认为民族音乐可以从类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族、乐器、流传(包括流传地区、时期、人物、方式)四个属性对其进行完整的描述。例如,“阳关三叠”可以进行如下的本体描述。曲名:阳关三叠{类型:文人音乐———唱诵音乐民族:汉藏语系———汉语族———汉乐器:弦鸣乐器———弹拨弦鸣乐器———古琴流传:时期———隋唐人物———创作———王维}傣族音乐特有属性的确定借鉴李天成的基本思想及傣族音乐自身所携带的特色属性加以完善。在研究傣族音乐时,我们发现傣族音乐除具有通用民族音乐具有的四个类别属性之外,还具有曲调、别称两个共同特性并添加到属性类,无法提取为共同特性的内容可借用一般属性中的“Description”来实现,只提取共有属性是基于本体类的提取原则,其优势在于能实现知识点最大的共享。由于类型属性作为概念类提取的依据,并可以通过层次上下位关系、类的继承体现到具体音乐实例中,故此属性不必重复添加。综上所述,傣族音乐特有属性包括:民族、乐器、流传、曲调。傣族音乐中民间歌舞类中的“孔雀歌”进行本体描述:曲名:孔雀歌is-a民间歌舞{民族:傣族乐器:萧流传:{地区:云南德宏地区时期:近现代人物:杨丽萍方式:谱记}曲调:微调式傣语别称:喊罗永}•9•知识点间是相关联的,知识点本体的完成,还需要通过关系槽的设定使其构成完整的系统知识,同时也要对内部关系进行描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建构和层次网络模型的信息加工理论。依据傣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库的特色,先将关系槽定为建议前驱关系、建议后继关系、相关关系三种;其次是知识点内容本身间的关系,鉴于傣族领域知识点不同于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链接,故将其简单的定义为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两种。

2.4傣族教育知识本体实例实例的创建是将获得的知识类创建一个实例,实现属性槽、关系槽、约束槽的赋值与界定,为本体框架构建的最后一步。理论上本体实例的创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8]:一是利用Protégé工具的Individuals界面来创建;二是利用系统的批量导入来创建,主要是通过Jena的API将处理过的电子表格(Excel)实例数据直接导入本体库;三是利用系统创建本体实例,是通过Jena的API编程实现。本文采用第一种方式来实现实例的创建,以音乐实例“碧波孔雀”的创建进行举例说明。此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选择知识点中的音乐类创建实例“碧波孔雀”;然后填充槽及槽值,得到图3

3结论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2

关键词 水资源 现代水利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并伴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尖锐和激化。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逐步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加大水资源费计征力度,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提出水权、水市场理论,以新思路、新视点、新实践促进我国水利逐步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水资源不仅是资源,也是资产,而且是一项重要的国有资源资产。它作为国有资源资产的意义、作用,不亚于土地、森林及矿产。可是,目前水资源的资产地位却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包括一些从事水利工作的人士在内,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这就不可能像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资产那样,把水资源作为国有资产加以管理,实施资产的经营与运作,以发挥其更大作用。这种状况,显然极不适应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适应现代水利发展。为此,本文就水资源资产问题提出初步观点,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关注和讨论。

一、水资源资产属性及资产特点

1.水资源资产属性

为什么说水资源具有资产属性?这个问题可以从资产和资源资产的涵义角度来讨论。

首先,什么是资产?1989、1999年《辞海》分别对资产做了概括:资产是指“一个单位所拥有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将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1。资产也是“负债的对称,资金运用的同义语,会计要素之一。是指某一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

以上观点说明:资产属于市场经济范畴,具有核算的意义,其构成条件包括:①拥有或所有,②经济利益或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③能够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具不具备这些条件呢?第一,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具有所有权主体,不像气候资源那样,没有所有权主体;第二,水资源已经为开发利用者、所有者产生了巨大经济利益,并正在产生着更大的经济利益;第三,水资源是指自然水中可被利用的水体,在被利用的过程中,通过一定手段能够“控制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像阳光、气温、风、微生物、某些动植物等一些自然资源那样,目前还没有能够控制其未来可预期的经济利益的手段。可见,水资源具备构成资产的条件,具有资产属性。而且通常认为,水资源作为资产较其他资产在一定意义上更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其次,什么是资源资产?《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对资源资产的概括是:资源资产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具有市场价值或潜在交换价值的,以自然形式存在的有形资产。”此外,资源资产与其他有形资产相比,具有4个基本特点:①具有战略意义,是战略性资产;②不因时间推移而被贬值或折旧,可以恒定保值和不断增值;③是其他有形资产创造财富的条件和自然物质基础;④兼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成分和性质3。

水资源是否符合上述定义,是否具备相应特点呢?第一,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并以自然形式存在;第二,水资源是一切有形资产创造财富的必须条件和必不可少且不可替代的自然物资基础,最具战略性,是最典型的战略性资产;第三,水资源具有市场价值和潜在交换价值,不存在折旧和贬值,且伴随其数量的短缺和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恒定保值,还将不断增值;第四,它既以存贮方式而存在,又以流动方式而转移,兼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双重性质和成分。所以,从资源资产角度看,水资源也具有资产属性。

总之,无论从资产角度看,还是从资源资产角度看,水资源都具备资产属性。都不应该把水资源仅仅作为资源来开发利用,还应将其作为资产来管理。

2.水资源资产特点

水资源作为资源资产,除具有上述资源资产普通基本特点之外,还有如下特点:

(1)有规律的向下游自然流动

水资源在受控制前,尚未汇入塘、库、洼、泊、湖、海时,总是自然流动的,且限于所在河系并以一定的速度和态势向下游流动。

(2)水资源资产量受天然、人为双重因素影响

水资源是自然水体中可被利用的部分,其资产量不仅与降水、蒸发、流域植被等自然因素有关,还与流域治理,经济建设,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手段等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它在一个区域内不是定值,而是一个与人为因素有关的某水文概率的相应值。

(3)水资源的资产属性与自然属性有可能交叉、转化

水资源是自然水体中的一部分,在其受控制前,仅具备可被利用的自然属性,不具有资产属性。但在被控制起来具有资产属性之后,还有可能因某些原因而丧失资产属性,重新转化为自然水。例如:存入水库中的水,当然具有资产属性,但在因防洪安全而需腾库弃水或溢洪下泄时,这部分下泄的水,便失去资产属性,转化为自然水。但当再被控制后,却又具备了资产属性。

(4)水资源资产价值量具有突出的时空差异性,并有可能叠加计算

水资源资产价值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使用价值。但其使用价值在不同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不同时期、不同用水季节、不同大气降水条件下,很不相同,具有突出的时空差异。但又可能因水资源重复使用而使价值叠加。因为有些用户虽然使用水资源,但并不消耗水资源。例如,养殖、旅游、发电、航运等。水库水资源的使用,常是养殖—旅游—发电—航运—供水—回归再利用。农田灌溉回归水的再利用,有的可达30%。城市污水资源化、河渠渗漏、农田回灌补充地下水等也都存在回归水再利用。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水资源资产价值量的叠加。

(5)地表水、地下水两类水资源资产互相交叉、转化

水资源资产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两者常互相交叉、转化。在评判水资源资产量及其价值量时,需注意避免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或漏算。

(6)水资源资产具有流域性、行政性和历史延续性

我国水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上下游、左右岸的开发,都要服从流域规划。因此,水资源资产与其他资源资产相比,具有特殊而突出的河系性、流域性,但也有在特定条件下的行政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状况,需要一定程度地反映在对水资源资产的评估、评价、处置等有关工作中。

二、水资源资产在现代水利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3

[作者简介] 马得懿,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①参见[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施以正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页。

②参见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③上述海洋权利分别在1982年《对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6年《矿产资源法》、1993年《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1年《海域使用管理法》、2007年《物权法》以及2010年《海岛保护法》中规定。

④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页。

摘要:海洋资源利用的“xx使用权模式”引发一系列海洋资源权属理论上的困境。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海洋资源权属从“公有物”到私权盛行的变迁,表明传统私法视域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具有反思和检讨的必要性,这是由海洋资源权属立法上的诟病、适用范畴的不周全性以及理论依据的争议性所决定的。基于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法理念以及国家或者管理权等多维逻辑进路的考量,海洋资源权属制度是公私法色彩兼具的混合权属机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多维解读,其主要的现实价值在于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能力。

关键词:海洋资源权属多维逻辑“体系后研究范式”国家逻辑

中图分类号:DF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3-0086-08

一、海洋资源权属的法律表达模式及其困境

(一)海洋资源利用的模式——“××使用权模式”

一般来说,海洋资源内涵丰富,类型复杂,具有公有性、生态性、整体性以及环境的复杂性。根据美国学者阿兰•兰德尔(Alan Randal)对海洋资源的界定,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① 法学意义上的海洋资源通常指进入法律规范体系之中的,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客体。随着人类利用海洋资源活动日益多元化和空间化,法律对海洋资源的调整也日趋复杂化。

我国海洋资源权属的立法例,基本上形成了海洋资源“××使用权”的立法模式。物权法下以某种资源为客体,并在尊重其所有权的基础上,设立以占有、使用或收益为内容的用益物权时,新设立的权利通常被命名为“xx使用权”。②我国先后立法创设了海洋石油资源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捕捞权、海域使用权以及海岛使用权等。③然而,立法上“使用权”一词备受争议,认为其涵盖的内容几乎与用益物权同义,其内涵与外延不确定,而且不易区分作为用益物权的“使用权”与作为所有权的“使用权能”。④(二)困惑及其破解:“体系后研究范式”的视角

有学者对“自然资源物权”这一提法提出了质疑,特别是有关海洋资源使用权的认识角度和研究思路存有极大的差异,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特别法上的物权说”、“浮动用益物权说”、“特许物权说”以及“准物权说”。⑤ 然而上述各类学说都不能圆满地诠释海洋资源在利用中的各种法律难题。以比较流行的准物权说为例,我国学者基于“思维方法的反思”和“物权客体的特定性理论的反思”,提出了准物权的概念。准物权(Quasi-property)客体难以整齐划一,主张以多视角模式、时空结合观、宽严相宜的弹性标准以及注重客体内部构成因素变化的方法来观察和界定准物权客体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准物权的权利构成具有复合性,兼具公权性和私权性的特征。在准物权理论的支配之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应该重新审视。然而,“将自然资源界定为准物权的客体,只有将权利抵押权和权利质权排除于准物权的体系才可成立,且需要进一步类型化”。⑥由此观之,准物权下的海洋资源使用权并不具有理论上的普适性和完美性。由此,海洋资源使用权不仅在立法技术上存在不足,还因此催生了一系列相关困惑。在私法语境下解读上述海洋资源权利,自然会遭遇诸如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合理性、海洋资源使用权的法律属性如何界定以及海洋资源物权流转等系列问题困惑,比如传统的物权法理论是否可以套用到海洋资源领域?海洋资源使用权的权利类型如何界定?

⑤参见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以降。

⑥崔建远:《再论界定准物权客体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29页。

⑦参见陈甦:《体系前研究到体系后研究的范式转型》,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15—16页。

⑧刘楠来:《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

⑨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第537条第2款规定:“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的管理与让与,仅仅得按照与之相关的特别法形式与规则进行。”欲破解海洋资源权属的困惑,笔者倾向于将问题引入到“体系后研究范式”之下。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海洋权利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法治建设重点在于法律实施。在体系后研究中,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应该集中于或归结为中国问题中心主义,故而,应该提倡“立足中国场景中寻找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寻找与认定,只能在中国的法治实践中进行与完成。然而,所谓“中国问题”并不是研究对象范畴导出的解读,而是包括研究主体及其与研究客体关联方式导出的解读。体系后研究以中国问题为中心,不仅是法学研究对象的再次聚焦,更是法学研究者的法治信念、理论情怀和学术文化的更新构建。⑦ 应该说,在我国海洋法群中,规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立法比较健全,法律效力层次亦比较合理。然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中国问题”是大量存在的,这其中不仅有理论上的争鸣,更有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所形成的法律上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这需要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认真审视海洋资源权属的方方面面。

二、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流变:从“公有物”到私权的盛行

(一)海洋资源作为“公有物( Common Property)”的法律调整

根据相关资料,罗马法并没有直接记载关于海洋资源法律制度的内容,然而,中世纪为了适应封建君主对海洋控制欲望的需要,罗马法的前期注释法学派学者们提出了沿海国可以对邻近海域资源享有所有权或的法律思想。此时期海洋法或者海洋资源权属法并未完全成型,但是这些关于海洋的法律思想为日后现代意义上的海洋法或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⑧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4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5

关键词 远程开放;个性化推送;实验指导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126-02

Distance and Open Laboratory: Research of Experimental Guidance Personalized Push Mode//Zhuo Rongqing, Fang Qi

Abstract Open and Distance Lab facing a new problem -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guidance while it brings the space-time unrestricted, high resource sharing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Remote Laboratory for personalized push mode, provides a way to resolve the lack of experimental guidance.

Key words open and distance; personal push; experimental guidance

1 引言

在传统实验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以面对面教学的形式完成实验教学的过程,其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实验指导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计划和安排,是学生安全、高效完成实验过程的保障。

远程开放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其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资源共享性高,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需求。但是由于师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隔离,远程开放实验室缺乏有效的实验指导。如何满足学生在远程开放实验室中的实验指导需求,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2 远程开放实验室的现状

随着Internet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国内外有关远程实验室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美国的Jim Henry早在2003年就在Modern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at a Distance一文中提到了远距离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设计自己的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的目标、要求在网络实验室中运行;计算机操作设备根据学生的指定参数运行并收集数据,通过网络向学生呈现结果;实验的数据保存在实验室的Web服务器,以备日后检索。查尔斯特大学的Barney Dalgarno研究发现,在远程实验室中,实验资源通过远程的形式提供给学习者,只有少于一半的学习者选择使用这些实验资源,这是因为远程实验室没有提供学习者需要的实验资源[1]。

在我国,中科大物理系研制了一套基于Internet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远程控制系统,在京沪两地试用,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清华大学利用虚拟仪器构建了汽车发动机检测系统;四川大学基于虚拟仪器设计了虚拟实验室[2]。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远程实验室建设仍然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许多实验系统属于原型系统,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验证,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远程实验室中实验指导的研究也较少。远程学习者对于平台中的实验资源使用率较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中缺乏有效的实验指导,学习者只能通过原有的书本知识和网络中实验过程的文档或视频等资源获取实验指导。

3 个性化推送模式的探索

个性化推送可以把实验资源和指导合理推送到学习者面前,根据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不同的指导需求,设计出相应的个性化推送模式。

个性化推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推送方式选择的原则:根据实验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

2)按需推送的原则:按照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不同,进行实验指导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的推送,对知识和实验方法的准确提取及推送必须建立在对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分析推理的基础之上;

3)推新服务的原则:鉴于实验知识和实验方法等资源的不断扩充建设,基于资源的推新服务必须随时将资源更新内容提示给学习者。

根据以上的原则,设计出实验指导的个性化推送模式,主要由实验属性库、用户属性库以及属性关系推理等三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实验属性库是个性化推送的基础,属性库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把实验方法和实验资源按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每个类型各自的特点把实验方法和实验资源标记多个标签,如关键字、所属学科(分类)、知识点等信息。

用户属性库是从注册用户的相关信息中提取出一些关键信息,并将其作为关键字段存入用户属性表中。这就需要预先定义好一种范式来描述人属性。在注册用户登录到远程实验室时,属性关系推理模块会依据这些关键字段信息在实验属性库的信息中进行关系推理,使它们之间发生某种关联,并以此提取实验资源推送给学习者。

属性关系推理是资源的属性描述和用户的属性表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链接。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其推送方式也不同。

1)验证型实验的个性化推送。验证型实验主要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文档的要求,在实验文档的指导下,按照既定方法、既定的设备条件和既定的实验资源,完成全部实验过程,以验证既定的理论,深化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习者的基本实验能力,使学生获得实验基础训练。对于这种类型实验的特点,根据实验本身的属性描述并结合学习者的属性描述与其他的实验资源进行逻辑推理并进行匹配,之后向学习者提供相关实验资源和实验指导。

2)设计型实验的个性化推送。设计型实验是学习者根据一定的主题,以个人或协作小组的形式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评价和结论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资源和指导的推送以实验主题为依据,根据学习者的属性描述向学生提供各个环节的实验资源。例如:在实验评价与结论的环节,可以根据标签属性把相关性最高的实验评价方法、量表提供给学习者,以方便学习者参考学习。

3)综合型实验的个性化推送。综合型实验是将一门课程或若干门课程的部分主要内容,综合成一个具有系统性的项目进行的实验。实验过程必须带有系统设定与计算、系统测量与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与设定计算的比较,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或意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通过智能推送向学生提供实验指导外,还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通过人工推送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远程指导学习,其方式可以是同步或异步的。

4 结束语

个性化推送为解决远程开放实验室缺乏实验指导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随着远程技术发展,更多形式的远程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和开发出效果好、性能稳定、操作便捷的个性化推送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远程开放实验室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Dalgarno B, Bishop A G, Adlong W,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Virtual Laboratory as a preparatory resource for Distance Education chemistry students[J].Computers & Education,2009,53(3):853-865.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6

从表1可知,清河旅游资源空间上具有分布广泛且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在6乡镇中,葛仙庄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成为清河旅游发展核心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是坝营镇、谢炉镇和连庄镇,合计共41个单体,占总数的82%,这也是旅游开发较成熟的地区。油坊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少,为3个,仅占总量的6%。总之,清河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既有利于全县旅游业的共同繁荣,又有利于区域重点开发。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空间结构

全县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50个,占旅游资源总量的97.2%,涵盖了4大主类、12个亚类和37个基本类型。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分布广。它们相对均匀地分布于6个乡镇。

(一)遗址遗迹类该类旅游资源单体共13个,分属1个亚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和5个基本类型(EBA、EBB、EBE、EBF、EBG),集中于葛仙庄、坝营和谢炉镇,集中度为76.9%,是遗址类旅游资源大区;连庄、王官庄和油坊镇比较少。除葛仙庄遗址类资源最多外,坝营、谢炉遗址类资源数量仅次于建筑与设施类。丰富的遗址类资源,确立了清河历史文化旅游形象。

(二)建筑与设施类

建筑与设施类资源的数量最多,共有24个,分属于5个亚类(综合人文旅游地FA、单体活动场馆FB、景观建筑与附属建筑FC、归葬地FE、、水工建筑等FG)和13个基本类型(FAA、FAB、FAD、FAE、FAG、FBA、FBB、FCE、FCI、FEC、FGA、FGC、FGD)。从全县来看,在各个乡镇,该类资源都比较丰富而且分布比较均匀;最少的是油坊镇,也占全县总数的9%。

(三)旅游商品类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少,共有6个,占清河县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12%,属于地方旅游商品亚类GA中的GAA、GAF基本类型,其中,以GAA类资源单体数量最多,为5个,显示出清河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人文活动类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7个,占清河旅游资源总数的14%,分属于2个亚类(人事记录HA、现代节庆HD)和5个基本类型(HAA、HAB、HDA、HDB、HDC),人文活动类资源集中分布于葛仙庄,集中度为42.9%。清河人杰地灵,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很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等领域的重大变化和成就,都可以从这些旅游资源中反映出来,而且其历史文化内涵的展示离不开对这些人物、事件、习俗类资源的开发。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态的空间结构

由图2可知,6个乡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相差悬殊,开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葛仙庄镇78%、谢炉镇52%、坝营镇40%、连庄镇39%、王官庄镇26%、油坊镇24%。从类型来看,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开发率最高,其次是遗址遗迹类。然而,建筑与设施类中的文化活动场所类资源开发率很低,仅为5.5%;人文活动类和旅游商品类资源开发率普遍低,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属于非物质性旅游资源,多为人物、事件、地方风俗和节庆之类资源;旅游商品类资源开发率最低,清河的特色旅游商品、风味小吃种类繁多,但目前的旅游利用率不高。因此,清河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讨论

旅游区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系统功能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个体本身,而且还应包括资源的数量及其空间组合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对于特点区域而言,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对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评价,除对资源个体价值评价外,还要分析研究区域旅游资源要素在研究地域内的类型组合、地域组合和级别配置关系,在通过效应评估来衡量旅游开发的物理容量的基础上,考虑区域旅游开发中的均衡性、多样性和互补性等在发展战略中的应用,以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功能,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7

[关键词]海南岛榕属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52-01

榕属植物属于桑科,热带雨林的原生品种,约千余种。中国约有120种,产西南至东部,榕属植物类型有多样,乔木、灌木、藤本、榕属植物的适应性强,耐热、耐潮湿、耐酸、耐风、移植生长强、生命力强,具有生长茂盛、四季常青、绿荫成片、可观赏的生态环保价值。榕属植物高大浓郁,郁郁葱葱、生长迅速,长势广茂。在海南岛的亚热带环境中形成浓密的林荫大道、绿色生态的隔离带及生活区绿色景观,发挥着的降低温度、隔音、降低噪音、防污染、除尘等绿色生态功能,有效降低海南岛中心区的热岛效应,增加榕属植物丰富种类的运用、植物多功能的效用、扩大了榕属植物的健康的生态可持续的应用。

一、海南岛榕树植物资源的状况

海南岛现有的榕属植物资源丰富,榕属树龄长、生长悠久、数量繁多、枝繁叶茂、枝干优美、根系发达、遮阴效果优良、拥有全国著名的古榕属多种植物株,海南岛各处林荫大道、绿色生态隔离带及生活区布满了榕属植物,各种丛木的榕树种株均在海南岛各个区域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景。海南岛榕属植物有乔木科、如,细叶榕、高山榕、菩提树等,灌木科,如,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等,植树株种类资源丰富。海南岛榕属植物的植株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城市的胰岛美丽的风景线。展示城市的精神风貌与悠久历史。

二、海南岛榕属植物资源在园林中应用

1、增添榕属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榕属植物散布于海南岛上,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景观多样,自然舒展的大乔木、人工种植的榕树桩、人工修剪整齐的榕树球、灌木、藤蔓,有成片植株、有成列植株、有群植株、有孤植株,表现为丰富多彩的榕树景观,然而园林植物的种类多样性、生态性、丰富性表现的不够充足,与呈现资源丰富的榕属植物分布表现很大的差距,增加榕属植物的园林建设能够填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不足之处。加强榕属植物的园林建设的应用榕属植物的专属绿地,建设榕树公园,打造特色的榕属植物的景观,展现榕属植物的独特景色。

2、合理配置城市的榕属植物园林建设景观进一步加强榕属植物筛选,选择适合城市的特点的榕属植物,配置好树种的相互映衬,对路两边及小区的庭院中榕属植物进行进行及时的修检,建设美丽的植物风景,增加园林中榕属植物的品种,增添丰富多彩的榕属植物的种属,配置园林中榕属植物绿色景致,打造绿色生态的景观,创造出和谐惬意的园林景观。选择榕属植物不同品种之间及非榕属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城市绿化选择的榕属类植物在栽培时,要根据情况确定树干高度,避免遮挡光线,或在栽植时,远离车行路进行种植,同时,要对榕属植物进行修剪枯枝和下垂枝,方便车辆和通行。除此之外,要避免在复杂的地段,如交叉口和弯道转角处栽植乔木型榕树,保证出行时影响视线的通透性,提高交通安全性。选用一些多彩的榕叶植树,进行设计与美化,协调色彩与季节相符的榕属植物,营造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

3、榕属植物资源的筛选与应用于园林观赏植物,园林植物主要价值在于具有观赏特性,选择应用观赏植物需要从色、形、势、姿、韵、趣以及芳香气味等方面进行选择。在综合应用的过程中,观赏者经常重点关注的是观赏性、培植的成本,而对植物的其他因素考虑的很少,所以,建设园林中需要广阔的选择榕属植物。选取观赏价值高、生活环境适应性强、绿色生态效益佳、栽植养护成本低,同时又能展现海南岛的城市地域特色的园林榕属植物。考虑到多种因素,多类人群的审美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培植榕属植物,可以选择柳叶榕、黄金榕、垂叶榕等中小型乔木或灌木,避免榕属植物茂盛阻碍建筑物的采光等。细化园林可观赏榕属植物景观的选择与应用。

4、加大对海南岛城市建设中古榕属植物的保护,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保护古树,提高城市居民对保护古树的意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国家规定树林在100a以上就成为古树,这些稀有的,名贵的,历史悠久的古榕属植属具有很高的价值,代表着城市的发展历史,展现城市的特有的风貌,往往都会被城市居民冠以特别的美称,也是城市居民聊天、乘凉、养生、放松必去的地方,古榕树往往也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吸引各地旅游人员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开发海南岛本土的榕属植物资源,展现城市独有的城市风貌,海南岛本土榕属植物多种多样,但是应用却很少,对一些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观赏价值高榕属植物要投入更高的重视与开发利用,设计培植海南岛本土特色的榕属植物树种的应用价值,发挥本土榕属植物的生长特点与可产生的生态绿色的效益,构建海南岛独有的园林景观。

6、总结:合理开发利用榕属植物资源,营造海南岛植物群株景观,对提升海南地域特色、发展海南旅游、提高海南地区园林绿化水平以及保护海南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榕属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重视与利用榕属植物的高价值观赏价值溶于浓厚的城市气息,展现海南岛独有的城市特色,开创独有的景观。大量应用的榕属植物品种美化城市建设,引进的其他国家榕属植物资源的品种,开发本土的榕属植物资源品种,深入研究对于榕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应用,发挥榕属植物最大化的社会和绿色生态效益、促进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文献参考

[1] 沈晖.福州榕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东南园艺,2014,12,(15).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属性理论;二元函数假说;社会主义品质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4-0081-006

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一面旗帜。[1]但是,国内外对城镇化的社会属性研究较少,对城镇化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元属性的研究采取回避的态度。面对“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人满为患、房价高企、交通堵塞、雾霾蔽天,举国上下食品安全、水安全、环境安全全面堪忧的城镇化结果,人们开始对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主义品质进行重新思考。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城镇化过程社会属性变化的二元函数假说,揭示了城镇化属性量和质的变化规律,指出深入研究城镇化过程中社会属性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打造我国城镇化的社会主义内涵与品质,对小康社会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

一、 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属性及其内涵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与文明的全面转型发展过程,必然有其过程的历史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张森林,2004)。对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属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里,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属性内涵,主要指城镇化过程的社会主义性质与资本主义性质,或者指城镇化过程的社会主义取向与资本主义取向。

所谓资本主义性质与取向的城镇化,就是体现与满足资本获利要求的城镇化。所谓社会主义性质与取向的城镇化,是体现与满足人本主义目的的城镇化。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达到共同富裕。体现与满足达到共同富裕要求的城镇化,社会主义城镇化追求公共利益和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资本主义追求私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最大化。城镇化的资本主义属性,是地道的物本主义(钟怀宇,2007)。城镇化过程的社会主义属性与资本主义属性,是城镇化过程社会属性的根本内容。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结合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城镇化的任务,对我国城镇化过程社会主义属性的具体内涵有了初步的阐述。城镇化要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3]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要传承文化,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大力提高土地、水、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控制开发强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的比重,增强水源涵养和环境容量,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环境质量。[4]

城镇化社会属性的具体内容,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与文明全面转型发展等城镇化过程的各个方面。这些内容,涵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各个层面。城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包括生产力发展,即社会主义的城镇化,必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即无论农民工还是非农民工,不能因身份差别出现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歧视,不能出现货币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剥削;包括公共资源均等化,即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公共资源不能垄断配置,不能高位锁定,要均衡配置,要确保人人拥有平等享用公共资源的权利与机会;包括缩小农民与市民的收入差距,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包括环境美好,减少排放,有利于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生态与智慧社会的发展;还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扩大,公共资产与财富的扩大,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扩大,公共资产与财富的扩大,是前述内涵实现的基础与保障。与此相反,被视为城镇化资本主义属性的内容。[5]

二、社会属性变化的二元函数假说

1. 二元函数假说

令Y代表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属性,取值限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量值可以是程度和方向。这里规定,城镇化过程由资本主义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演变,Y由负值变为正值。Y为正,绝对值变大,表明城镇化过程社会主义成分增大,城镇化的社会主义品质提升。反之,亦反。

令P代表生产力。生产力本身没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分。但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论断,这里可以将生产力发展速度加快,或者生产力发展速度高的城镇化过程,定义为社会主义性质。反之,生产力发展速度减慢,或者生产力发展速度低的城镇化过程,定义为资本主义性质。

令J代表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程度。内容上可以包括社会公正程度、共同富裕程度和社会和谐程度等。反过来,就是代表社会差别、社会剥削、社会侵害、社会矛盾与斗争的程度等。作为社会属性指标,可以定义,社会公正程度高、生产资料公有程度高、共同富裕程度高和社会和谐程度高,为社会主义性质,反之,就是资本主义性质。J也是一个向量,标志社会差别、社会剥削、社会侵害与社会矛盾与斗争的发展变化方向。也可以定义J值正向变化,不论绝对值起点多少,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反之,为资本主义性质。

如是,本文得到以下城镇化社会属性变化的二元函数假说:

Y=F(P,J)

该假说的含义是,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属性Y,基本上由社会生产力P和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程度J两个关键变量所决定。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P和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程度J两个关键指标,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与判断城镇化过程的具体社会属性Y的变化特点。

2. 假说成立的依据

城镇化过程与资本集中,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密不可分。作为矛盾的对立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时诞生,共同发展。

在空想社会主义时代,社会主义的标志与特征是:共同富裕,社会公平和谐(牛先锋,2005)。那时,社会主义是空想的,没有城镇化运动与实践作支撑。

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时代,社会主义强调城镇化过程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即建立公有制来消灭私有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支撑。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建立公有制与消灭剥削的途径来实现(、黎元江,2011)。[6]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社会主义淡化了对建立公有制的严格要求,强调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实现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通过改革与创新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程丹,2013),是对传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升华。从而,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与主要标准,经历了从上层建筑领域向经济基础领域的拓展之后,又从经济基础领域的生产关系层面向生产力层面深化与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为前提,以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为落脚点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邓小平同志和党的十报告等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以及传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本文认为城镇化过程属性之一的社会主义,可以使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程度这个二元函数来表达。[7]

三、城镇化过程社会属性的变化规律

城镇化在18、19、20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过程的社会属性,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存在于城镇化社会实践过程之中。社会主义城镇化实践,兴起于20世纪,在21世纪,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依据二元函数假说,以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程度指标,可以绘制的城镇化过程社会属性变化曲线与路径示意图(图1)。从二元函数假说角度考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量的变化上是连续的,不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度等方面绝对的对立,生产力发展速度比较低,社会差别大、社会剥削严重、社会侵害大与社会不和谐程度高,共同富裕程度低的区域为资本主义,见图1左下角。落在这个区域的国家或社会,其城镇化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图1右上角,为生产力发展速度快,无社会差别、无社会剥削与侵害,社会和谐程度高,共同富裕指数高的区域。这就是人们理想中的城乡一体化的共产主义社会。

介于右上角与左下角的中间区域就是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过渡区间,说明社会主义城镇化是资本主义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图1还可以发现,一个点从资本主义属性向社会主义属性过渡,或从社会主义属性向共产主义属性过渡,有无数种曲线、路径和轨迹。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城镇化从资本主义阶段向共产主义阶段过渡有多种模式与路径选择。

图中还象征性地画出了两条曲线,代表两种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一种为经历曲折发展过程后,成功过渡到共产主义区域的路径。另一种为进入社会主义不久,又重新倒退回到资本主义区域的路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通过一定的路径,可以实现连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沟。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失败后恢复资本主义,为此理论给予了充分的证明。[8]

在漫长的城镇化过程中,相比水平或程度指标,社会属性的方向指标更为重要与关键,使用方向指标考察社会过程属性演变时,一般不关注轨迹的起点水平,更重要的是关注轨迹的走向与变化速度。也就是说,城镇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属性的分野,并不在于生产力水平有多高,也不在于社会共同富裕和谐程度有多高,而在于这两个指标的正负变化。如果一个城镇化过程没有导致生产力进步,没有导致社会共同富裕和谐程度的改善,我们说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反之,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正是这个缘故,世界上一批原本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收入差距与社会矛盾很大的国家,只要生产力、收入差距与社会矛盾随着城镇化而不断有所改善,也被称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城镇化。

四、1978―2012年我国城镇化社会属性的特点与问题

贫穷和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1993)。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观点引领下,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总体上体现了城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是,由于长期存在城乡分割,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错误地认为改革就是私有化,就是“甩包袱”,就是“抓老鼠”等原因,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城乡收入差别不断扩大,进城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和权利,市场上暴利宰客现象泛滥,炒地炒房炒股炒金风气盛行,地市房市股市秩序混乱,行业垄断、价格垄断时有发生,环境问题、城市病问题严重。这些都与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性质格格不入。[9]

1.城镇化低端粗放,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低

这是我国城镇化社会主义品质不高的重要表现。1978―2012年期间,中国土地的城镇化远快于其人口的城镇化,2012年全国不完全城镇化率大约为25.6%,东部地区达到31.9%,中部和西部分别为22.6%和23.0%,东北地区最低,只有13.3%。二元结构是资本主义城镇化的典型特征。我国过去30年的城镇化,不仅没有消灭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还形成了城镇内部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二元结构。[10]

2.公共资源高位锁定,配置极不平衡

近10年来,影响我国城镇化过程的公共资源过度向特大城市集中,被全国或区域首位城市高位锁定,导致大城市、特大城市急剧膨胀,中小城镇数量和规模下降,中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要素资源人为短缺的限制。[11]

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和谐稳定受到挑战

整体来看,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收入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收入差距是2.2倍,到了2012年达到3.1倍。一般来讲,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在1.5倍左右,发展中国家略高一些,为2倍左右。超过3倍以上,说明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收入结构失衡。城乡收入差别的扩大直接表现为贫富差距的扩大。居民对收入分配日益不满,在物价不断上涨的现状下,不满情绪尤为强烈,社会和谐稳定也受到很大的挑战。[12]

4.尚未绿色,即已高碳,环境污染极为严重

1978―2012年间我国的城镇化过分强调“物”的城镇化,过分强调GDP的增长速度,导致大气、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尚未绿色,即已高碳,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已成事实。

五、提升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属性与品质的途径

世界经济社会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目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中国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社会主义属性和品质?

1.坚持城镇化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

社会主义属性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能够指导党员干部群众,排除干扰,以理想信念焕发精神、凝聚力量、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必须强调城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强化城镇化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运用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城镇化运动。[13]

2.把握城镇化的社会主义特色与品位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根据城镇化社会属性的变化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特色与品位,主要表现在质量提升、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生态建设、四化同步、五位一体、成果分享等方面。

面向未来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其社会主义品质与属性的取向,仍然是进程适度,体现出同步、互动、协调的特点;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离不开低碳、绿色、智能;公与私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现共同富裕;公共资源分散化,向中小城镇与落后地区配置;城镇化发展均衡化;城乡一体发展,收入差距缩小,消灭二元结构;解决环境问题与城市病,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3.全面打造与提升城镇化的社会主义品质与属性

社会主义品质与属性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体现。如果城镇化缺乏社会主义品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一句空话。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打造社会主义品质,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促进公平发展;第二,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三,着力解决公共资源高位锁定问题,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均衡发展;第四,解决农村与农民社会保障偏低问题,增进共同富裕水平。[14]

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础载体

科技、教育、人才、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是实现社会主义城镇化的经济基础。要构建社会主义城镇化的基础载体,必须推进国有和集体经济的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充分挖掘国有公共资源与资产的价值,为提升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水平提供支撑;要充分利用累进税收机制,控制高收入阶层的过度消费与奢侈消费,实现社会公平;要大力发展技术型大学,通过工人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来实现产业的高科技化,实现劳动力就业与产业升级同步发展。此外,在保证环境友好、质量合格、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任何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而形成竞争优势的农业生产模式都值得提倡。[15]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2013-6-25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5]. 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9-7.

[6],黎元江.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一卷)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增订版)[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7]钟怀宇.经济增长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J].经济问题,2007,(01):4-6.

[8]牛先锋.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J].理论视野,2005,(05):59-61.

[9]程丹.论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84.

[10]梁本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我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取向[J].学习与实践,2014,(01):5-14.

[11]包双叶.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利益分配与生产要素配置[J]. 齐鲁学刊,2012,(01):102-105.

[12]张国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属性的理论贡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41-44.

[13]李艳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165-171.

文化资源的属性范文9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社区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整合

[作者简介]李训贵(1958- ),女,湖南澧县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物理;韩娟(1970- ),女,陕西西安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社区教育。(广东 广州 51040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7-02

自20世纪60年代末“学习型社会”概念提出以来,学习型社会不仅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主流教育思想,构建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体系的学习型社会更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和目标。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也受到各国政府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社区教育也是如此。当前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强调对社区内“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共享。为了明确我国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对近几年公开发表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一、社区教育资源及其类型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推行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社区教育资源亦是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条件。

基于学习型社区教育对象的全员性、教育周期的全程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社区教育开展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当然应该在数量上是丰富的,在属性上是多元的,在表现形式上是多样的,这样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需求。因此,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工作应该是一个庞大的基础工程,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关键。

教育资源 也称教育条件,包括了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影响教育活动开展的非物质因素或者精神资源,如教育的经验、传统、态度、精神风貌等。对教育资源的类别划分也存在多种标准。以资源的存在形态为标准,分为物质资源(或称有形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资源(或称无形资源);以资源的利用状态为标准,分为已利用的显性资源和尚未被利用的潜性或隐性资源;以资源的隶属主体为标准,分为教育机构的资源、非教育机构的资源和学习者个人的资源等。作为教育资源的下位概念,人们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类型划分也存在多种标准。

现在,人们大多倾向于从资源的存在形态和利用状态这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考察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我们以为,从资源的隶属主体为切入点思考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更能够有效推进我国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资源隶属主体间缺乏协调力

当前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强调社区内“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共享。因此,我们必须先明确,“现”存在于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是归谁所“有”。社区教育资源的隶属主体主要是组织机构和社区成员个体。社区内的各类组织机构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资源,能够为社区教育提供场地、设施和师资。同时,社区内的名人、能人也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上述教育资源,或隶属单位,或隶属社区成员个体。这些资源主体对社区教育的参与程度有着显著差异,《东城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调查》课题组对北京东城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内各单位动员不够,参与度不高是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号召和协调下,虽然一些单位对社区教育活动有所参与,并向社区开放了单位的部分资源,但是这仅限于个别单位,如学校、部队、医院、文化事业单位(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还有很多单位与所属社区联系较少。”

社区教育资源隶属主体间缺乏协调力的原因何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人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社区人”,原有的社会资源投入方式并没有同步地完成转型。同时,政府对社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系统也存在投入部门间相互封闭而非整合、开放、共享的问题。如民政部门从社区建设需求切入社区教育;宣传部门从构建学习型城市来切入;劳动部门从职业技能培训切入;司法部门从法制教育切入……但各类教育资源在社区层面相互封闭,缺乏协调。因此,必须整合各类组织机构的教育资源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二)不同资源隶属主体参与社区教育的驱动力不足

社区内的各类机构的性质并不完全一样:有政治目标组织,如各级各类政府机关,以及像妇联这样的社团;有整合组织,如政党、法庭等;有模式维持组织,如学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博物馆等;以及经济生产组织。在我国,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以及模式维持组织中由政府举办的机构,它们的资源不仅具有特定部门的专属特征,更具有浓厚的社会公共性,驱动它们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要凭借政府的行政命令。对于经济生产组织,如社区内的企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等,其运作方式是市场化的,驱动它们向社区开放或投入教育资源,不仅要强调其在社区中应承担的非营利性的社会责任,还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确保企业参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长久性。社区成员个体,是社区教育兼职队伍的重要力量,主要由先进人物、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干部和学生家长等构成,他们对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乐意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与人分享,但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驱动社区成员个体参与,更多要依靠自我社会交往、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要。

三、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策略

(一)政府要强化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统筹领导

当前,随着我国政府对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都对社区教育从本部门职能出发予以领导、管理和监督。但是,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政府对来自各方面的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整合”,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在社区层面形成“合力”。

首先,在社区教育发展现阶段,一方面,社区教育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对教育资源建设提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社区内的资源隶属主体整体上自主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而政府在社会资源统筹配置方面的优势权力和能力,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影响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所以,需要政府出面,统筹领导和协调,组织、调动、协调社区内方方面面的分散力量,形成稳定的整体。

其次,建立具有全面统筹权力和能力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实现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实践证明,“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很有效。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在“区”的层面,“建立了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管理机构——‘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主任,牵头单位是区教委,参与单位为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具体运行机制为区教委协调区直工委、区文明办、区街工办等有关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有关资源整合工作。”这是当前有效实施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组织保障。

最后,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资源整合的稳定性。在教育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共享与合作关系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完善的法规政策则是克服这些随机性、任意性,保障社区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政府要凭借法规政策手段,将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途径、政府各部门应承担的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责任与义务、社会各团体参与社区教育鼓励政策等予以规范,确保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长效和稳定。

(二)教育资源整合要以资源隶属主体为第一切入口,分类分层逐步推进

首先,社区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如各级各类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文化单位等)以及区内社团组织(如行业协会、学术性机构、专业性机构等)应该是参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第一序列主体,因为其掌握的相关教育资源本身就具有社会公共性,再者其自身也拥有相对比较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此外也承担着很多社区教育的任务和工作。而且机构和组织对社区教育的大力度参与会在社区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文化氛围,这本身就会吸引其他资源主体如企业、社区成员个体更多地、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这是分类推进。

其次,所谓的分层推进是从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来讲的,就是人力、财力、物力这些显性的、可量化的教育资源放在整合的第一层面。如此操作,有利于社区教育资源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内学习者的主动性的调动要建立在学习资源、学习机会以及学习途径的现实可获得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首先为社区成员参加、体验、认同、参与社区教育乃至形成较高水平的社区认同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然,要实现隶属于不同资源主体的资源能够长期且稳定地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还要根据不同资源主体的目标追求和运行方式探索互利双赢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

(三)教育资源整合要以较强整合能力的专业人员队伍为保障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最终实施者主要是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工作者,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态度及其自身的工作水平与能力直接关系到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水平和效果。

要形成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社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和驻区学校及社会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还要及时掌握社区成员的文化教育需求变化。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也是必需的。所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职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来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社会[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

[2]叶忠海.试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学习化社区[J].教育发展研究,2000(5).

[3]邱柏生.论社区资源类型及其整合方式[J].探索与争鸣,2006(6).

[4]《东城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调查》课题组.东城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调查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4).

[5]李传红.海淀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调查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1).

[6]李征.上海市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