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3-12-27 10:43:39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1

会计电算化就是当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它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并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诸领域中处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先地位,正在起到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1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高技术工作,它不仅需要会计和计算机专门人才,更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至关重要。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电算化系统建立起来后,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将是会计电算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财会部门主管不仅要亲自带头学习电算化的知识,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财会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培训必须先行。作为单位的财会部门主管,要积极组织和安排会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为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做好人才准备。

2 培训工作的特点

(1)培训的经常性。及时充实和长期积累能使会计人员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所以培训应具有经常性,逐步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知识。否则,将会导致会计人员电算化专业知识落后,不能适应软件的升级、追加新功能的变化。《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曾经呼吁:“现在需要的是培训、培训、再培训。培训甚至可能成为第三次浪潮中的最大产业之一,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产业。”

(2)培训的超前性。关注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其他学科理论的技术前沿研究,以最大程度地培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开发人的最大潜能创造机会。

3 会计电算化的培训管理

(1)确定不同的培训级次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一部分会计人员应进行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掌握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多数会计人员要通过中级培训,使之能够负责计算机系统环境和会计软件的维护工作;一少部分会计人员要接受高级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管理的能力,并能够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

(2)确定培训内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在内容上,应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计应基于培训目标。我们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选择一些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制定出培训内容,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还应该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维护能力,能够比较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少数参加高级培训的人员,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完成软硬件的系统维护工作,所以培训内容还应包括软件的内部结构、数据结构和具体处理过程,并能解决版本升级、硬件和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问题,这些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并对本企业财会业务处理十分熟悉,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知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知识、操作系统和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知识、计算机硬件和使用知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技术等。

(3)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培训方式

根据企业是否拥有与培训相关的专业人士及培训时间,企业可选择企业内部培训和到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两种方式。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培训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培训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企业一定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无论培训教师来自企业内外,都必须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4)培训结束的考核评估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2

一、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目前状况

(一)在培训内容上重视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忽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相关内容

在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所限,培训内容往往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不作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造成会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熟悉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功能。

(二)培训时间上,重视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的培训,轻视后续培训

许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过程,因此许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也不过一两年就升级,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未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新问题。这都要求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三)培训方式单一,效果欠佳

目前会计电算化培训一般由所选财务软件的开发商或经销商负责。另外对脱离手工帐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的会计人员,财政部要求必须经地区财政部门培训,持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方能上岗。这些类型的培训基本上采用授课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时间和良好的上机实习环境,使得会计人员接受正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机会往往流于形式。

根据对已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大多数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还只停留在“仿真”阶段,即主要运用会计核算和报表处理模块,实现手工会计处理的电算化,而对所购软件的其他功能运用较少。笔者认为,这和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电算化培训不力不无关系。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管理思想的影响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知识经济对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决策型发展。观念的革命是一切革命的先导。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和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要求会计人员把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

知识经济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特征,网络的革命带来企业管理、营销方式、财务管理的革命,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把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

(三)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更加及时有效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商务的出现还大大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

三、对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把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和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新问题,官方网站和软件供给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和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3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事厅关于"十五"期间开展在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发[2002]11号)文件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分期分批组织全市在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我市党政机关自动化办公系统(OA系统)和各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开通使用,在"九五"期间我市开展国家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普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通过新一轮的培训,使我市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将我市建设成为信息强市提供人才保障。

二、培训对象

全市在职公务员(含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已在有关院校计算机专业培训结业的人员可不参加培训,但必须参加考核。如考核不合格,要重新参加培训。

凡在大、中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和通过国家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资格及水平考试取得证书者,可免培训和考核。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

培训统一使用广东省人事厅与广东省科技进修学院联合组织编写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一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知识,因特网操作与网页设计的基本技能,电子商(政)务,Windows98基本操作,文件编辑,电脑日常维护,OA系统操作等。

培训以脱产为主,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实行分类施教。

A班:已参加过市人事局举办公务员计算机初级班培训的,或已经接受过电脑专业培训、基本掌握电脑操作并经市人事局验证认可的人员,培训时间为一周(50学时);

B班:除参加A班学习之外的其他在职人员,培训时间为两周(90学时)。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

时间安排:2002年3月下旬开始进行第一期培训(每期培训时间另行通知),争取用2年时间完成。

培训地点:**市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心(台城镇桥湖路29号三楼)。

五、考试考核办法

考试由省统一命题,学员在计算机上操作答题,实行无纸化考试。考试成绩不合者,要参加下一期培训考核并由个人补交培训费用,直至成绩合格为止。公务员考核成绩登记在《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更新知识培训"栏,作为公务员本人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考核的成绩登记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接受继续教育的凭证,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包括以考代评)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一项条件。

六、培训经费

根据省、市有关教育培训经费规定,适当收取培训费、上网费、教材资料费等费用,具体按市物价局核定的培训收费标准执行。

培训费用原则上由学员单位支付。

七、培训要求

1、培训工作由市人事局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市信息产业局负责培训场地、教学设备、教员和教学管理与实施。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4

一、会计电算化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减少了会计人员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精度,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扩展了数据处理的广度,促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实务核算型转向参与预测、决策、控制的经营管理型,以便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我国非常重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培训工作。《会计法》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财政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从制度上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时的培训;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对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适应时展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推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普及电算化知识,在这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个别培训点将培训的目的定位于取得高额利润回报或是补充经费不足,从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抢学员,办“短、平、快”班。更有甚者,对个别学员只收钱不培训,考试替学员代考,造成有些学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能办证,课上不上无所谓,至于考试只是形式而已。”严重损害了会计管理部门的形象,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2.教学用计算机数量有限。相当多的培训点计算机数量有限,不能做到上课时单人单机,学员上机练习时间很难达到规定的课时。个别未配置专用机房的培训点,上机时间就更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租用营业性机房的培训点,经常出现教学用财务软件与机房配置不相容的现象。比如说:奥林岛教学用财务软件不宜采用网络计算机,而现在的营业性机房无一例外都是区域网。如果租用此类机房用于教学和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3.师资力量不强。因为培训班是阶段性的,许多培训点为了节约成本,不配备专业专职电算化教师,每次培训班开班时,临时聘请兼职教师授课。另外,个别培训点过多考虑外聘教师的报酬问题,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常常请一些非专业的教师授课,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4.考试方法不完善。目前采用的是在各培训点设置考场,培训点提供考试机房及考试教室,会计管理部门派监考人员。由于各培训点极力提高考试通过率和会计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不一致,加之各培训点与管理部门人员长期业务往来,大都比较熟悉,对考试作弊问题,培训点难脱干系,监考人员也有碍于情面的时候,考试结果就难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

5.统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知识普及水平不协调。管理部门给培训点统一配发教材和教学用财务软件。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及计算机知识在城市基本上已普及,而偏远县城,则差距较大。笔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永寿监考时,大多数学员反映,在培训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培训时上机时间又太短,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更难以理解新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而在市区监考时,发现很多学员计算机操作相当熟练,有些学员家中已有计算机,有些单位很早就已使用计算机记账,而且本单位的财务软件版本远远超过教学使用的财务软件版本。对他们来说,现有的教材与教学用财务软件已不解渴,需要的是更高级别的培训学习。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培训存在问题的途径

1.纠正各培训点办学指导思想,切实树立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的思想。建议会计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使培训点充分认识普及电算化知识的重大意义,明确培训的目的,从而端正办学态度,提高培训质量,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迎接会计的国际化、信息化。

2.加强各培训点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建议会计管理部门督促各培训点配置教学必需的计算机,保证培训过程中单人单机,让学员有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特别是尚未建立专用机房的培训点,要尽快配置专用机房,保证教学软件的安全运行及学员上机操作时间。

3.建立培训师资队伍的档案库。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档案库。各培训点搞培训,从专业教师库中选用所需教师。管理部门根据各培训点的教学反馈状况,定期对入库教师打分评比,符合任教资格的,继续入库使用,否则,淘汰出教师库。专业教师库的建立使每期学员都能有合格、专业的教师授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学员的最大负责。

4.实行考试与培训相分离的制度。为防止人为因素对考试结果的干扰,提高考试透明度和公正、合理性,笔者建议改革现有考试办法,培训点专司教学培训工作,由管理部门定期举办考试,考试教室和机房由管理部门统一确定。通过这种教学与考试相分离的制度,提高考试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做到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合理。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5

关键词: 企业英语培训实际应用水平模式

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使得计算机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了解市场、科学决策,更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与世界顶端技术接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而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介质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国内计算机企业要想发展更快更好就需要专业素养高又熟练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对国内计算机企业的从业人员英语水平和国内计算机企业英语培训状况的分析,旨在从英语的传授和学习的角度提供一些更有效、更实用的英语培训模式。

一、国内计算机企业急需提高员工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

近十年,计算机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到今天已将各种计算机技术多层次、多方面交叉融合在一起。但是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尤其是计算机研发人员面临着一个相当大的瓶颈,即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低下。虽然一部分的计算机从业人员在校都应学过计算机专业英语,知道一些专业术语,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但当他们与外国专家合作时,甚至连基本的语言交流也成问题更不必说是专业方面的沟通,甚至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同样面临尴尬的境地。英语开不了口,即使开口别人也一头雾水,英语听不懂,无法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员工英语实际水平在与外国计算机专家的沟通和协作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英语的口语表达和英语的听力理解。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因为企业员工无法达到一定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而不得不到社会上去聘请外事专家或翻译人员,但效果也不甚理想,毕竟隔行如隔山,因为太多的IT专用术语和缩略语,以及很强的专业知识使得没有计算机背景的英语专业翻译无能为力,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无法仅凭语言层面所能解决的。所以越是市场化的企业对英语培训越重视,对员工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高。所以企业迫切需要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员工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英语培训班则势在必行。

二、开展英语培训班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不同学员情况,培训班水平级别化

计算机人员的英语培训也要根据员工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工作需要界定其学员的英语所属大致级别。根据实际英语水平,可简单地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作为标准,即如果其通过了CET4,则表明其英语水平为中高级,词汇量接近五千,不存在基本的语法问题,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如果若没有通过 CET4,则表明其英语水平为初中级,词汇量不足四千,可能存在一些语法问题,读写能力较弱。另外与工作性质相关,可将计算机人员划分成计算机研发人员、泛IT人员两种,对计算机英语的要求也不同。简言之,应按照学员自身英语水平和工作的性质把培训班分成初、中级班和高级班两种。

2.培训师资源缺乏,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计算机企业的英语培训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 除了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机制, 即从企业内部人员的挑选到对其实施培训这一整套系统中,优秀的教师资源的贫乏是左右培训质量的关键。而目前的培训师水平鱼龙混杂,情况是不容乐观,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培训师少而又少。其中,有不少培训师仅仅是英语专业出身本身对计算机知之甚少而且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可想而知,其培训质量怎能不让人堪忧。3.注重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选文一般都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的英文原版文献。它涉及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系统和应用等各个方面内容,涵盖面极广。一般说来,一本优秀的教材,在内容上应该做到取材新颖、技术前卫、系统性强、可读性好。学习者在学完了全部内容之后,就应该对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理论、常见的专用术语的含义、本学科领域的文献体裁和风格有一个大体了解。但计算机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因此,任何一本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都不可能涵盖计算机领域的新名词和新术语。所以在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上,选择难易程度适合的教材,太简单则不利于提高、太难则容易使学习受挫。根据教材的专业侧重的不同,在选择计算机英语教材时,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

三、更有效更实用的英语培训模式

1.初、中级班进行基础英语的培训

初、中级班进行的是基础英语的培训,其学员英语水平处于初级或稍高的水平,这就要求应注意计算机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联想把许多看似枯燥难懂的词汇和句子赋予形象生动的色彩。例如,计算机网络中关于www(全球信息网)的学习,可以想象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畅游(因为www很用以令人联想到波浪)。在培训时应注意掌握专业词汇和语法时技巧。首先,对构词法的掌握是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的关键之一。许多的计算机术语词汇都似曾相识,这时可从英语构词法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譬如说词汇“subnode”(次结点),若熟知“node”是“结点”的意思和前缀“sub-”是“次要”,那么subnode的意思就清楚了。事实上,在科技英语中派生词很多,这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只有既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又精通英语中的构词法知识,很快地猜出文章中生词的含义,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其次是对语法的培训,虽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语法结构相对简单,但一些复杂的长句子在文章中也会时常出现。

2.高级班弥补英语的实用水平不足

高级班的学员已经通过对计算机英语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加上有金山词霸这样的工具,阅读原文并不很困难,但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仍是培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系统学习计算机英语,这里的系统性包括了计算机体系的系统性和英语语言的系统性,同时必须时刻牢记:除了借助计算机英语教材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诸方面的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外,还要对英语语言本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以免出现偏废。有些计算机人员就是因为在听和说方面偏废,以至于影响到自身发展和企业的工作。如何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即是提高培训学员的实际应用英语的水平重要一环,也是其中较弱的一环。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培训,通过具体情景模拟来习得,也可以在高科技手段多媒体帮助下实现,如多媒体软件、网络英文广播、英文电影、英语节目和教学资料等。培训班开设期间,开办英语角的活动并保证此活动的延续性,设计现场英语运用的场景使学员能在模拟现实情景中更深刻地体会英语实际运用的乐趣等此类活动都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听说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实训教学 理论与实践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及实训内容

计算机实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是为生产一线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会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及社会服务等需要高技术支撑的行业,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就是保证这一教育目标和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的训练,二是主流软件系统的操作训练。另外,还要尽力培养学生的其他不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如,对语言程序设计和简单算法分析的能力培养,还有对各类简单的网页制作能力的培养及对网站管理与建设能力培养,等等。只有经过严格训练,最后形成“一专多能”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及市场的真实需求。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学校及教师普遍不够重视计算机实训教学。一方面,学校普遍来说都是非常重视计算机理论教学和传授的,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实训教学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一方面,有关计算机教学人员对计算机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也不够科学,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实训内容的制定也缺乏规范性。因此,就造成了教师不愿意承担实训l教学工作,学生也不愿意上实训课的现状。

其次,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内容落后陈旧。很多院校的实训教学基本都是重复着过去的知识,没有多少创新和开发。并且实训中,都是教师要求学生如何做,学生就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根本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就是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训指导书内容陈旧不说,还非常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这样就导致了实训课效率非常低下的情况。

再次,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条件不达标。很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条件也许是因为经费的原因,是非常落后的,不但很多的实训硬件设备都比较陈旧,而且很多的软件也比较缺少。一方面,这样的实训条件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严重制约了实训效果和实训质量。

最后。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过程缺乏教师及时的指导。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采用的模式,基本还是教师演示完操作过程和明确操作注意要点后,才让学生去操作训练,教师觉得这样就等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了,就可以不用去关注学生的操作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如果教师不去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实训的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的。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实践探索

1.树立正确的计算机实训教学理念

不管是什么专业,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只有把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把专业学好。但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以技术型人才为主。所以,这就决定了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没有必要去追求理论知识的深度。反而要更加注重实训教学才对,要做到实训教学同理论教学并重的前提下更偏重实训教学。

2.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基本沿用的还是老师先演示操作,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重复操作。这样的实训模式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的,不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新问题。所以,目前要改变传统的实训模式,可以采用分层实训或任务驱动实训相互结合的实训模式,教师要把传统的“先演示后操作”转变为“边演示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演示”。这样的实训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也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角度确定实训内容

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要在认真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课程内容。要坚决避免一成不变的陈旧知识反复重复的实训课,教师要及时选择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新知识纳入到实训内容体系中,选择内容的时候要从是不是符合高职学生认知结构考虑,选择的内容要能体现出现代职业性,最好是能用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实训教学,这样可以确保学生能学以致用。另外,在实施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预先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的实训项目学生才有可能通过自由发挥来自主完成,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实训教学的目的。

4.加大投入,优化计算机实训条件

加强计算机实训,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而决定计算机实训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实训的硬件条件。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是非常迅猛的,所以计算机的设备更新也是经常更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更新实训硬件设备。在更新硬件设备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实训场地及实训管理员的维护和培训,以便能不断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率,从而给计算机实训教学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和基础。

5.加强对计算机实训过程的监控和指导

计算机实训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必须要担当起学生操作的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的重任。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教师不能觉得演示完操作过程就算教学任务完成了,实训教师还必须要全程监控和指导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要采用个别指导学生操作或分组指导学生操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完成实训目标和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红,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探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2]孙聪妮,浅谈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5).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7

关键词:NIT CIT 计算机 模块 全国 考试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ational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rtificate ,简称N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系统。它借鉴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剑桥信息技术(Cambrid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IT)的成功经验并与之接轨。它采用了系统化的设计,模块化的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规范化的考试和国际化的标准,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客观、统一、规范的标准,适合各种行业人员岗位培训的需要, 供用人单位录用、考核工作人员参考。

1、NIT的特点

NIT与其计算机类考试相比, 有以下特点:

1)培训与考试设置的模块化。这里所谓“模块(Module)”,相当于国内常说的一门课程,但两者略有区别,主要表现在:模块通常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某些技能或行业需要设置的;内容自成体系(一般以常用的应用软件,如Word97等),包含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证书(CIT)所设模块相对应。按模块化组织培训的好处是:教学组织灵活,不受专业教学计划的限制;提供学员多种选择,便于体现学员个性;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随时增加和调整模块。目前NIT推出的11个模块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文字处理、桌面出版、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应用、全球互联网、局域网。

2)重培训、重过程。NIT规定, 一般情况下,学员应先参加培训并考核通过后, 方能参加上机考试。在培训中, 注重过程,主要体现在:为了解和考核每个学员平时学习情况,NIT设置了《学员评估记录表》,由任课教师逐项进行考核;在培训过程中, 要求每个学员能完成一份体现个性的作业设计,在考核时, “只记成功, 不记失败”。

3)重技能、重应用。基NIT是计算机技能培训的特点, 所以培训与考试都是围绕“技能”这一主题展开的,主要表现在: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技能培训目标(若干个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培训过程中,不强调理论,而注重实际操作;上机操作的时间比例,要求占整修培训时间的70%以上。

4)教材配套,考试规范。教材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为保证培训质量,NIT教材以“学习包”形式推出。NIT的上机考试采用的是“无纸考试”,其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计算机软件方式,另一种是任务题签方式。考试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比较客观、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5)NIT证书与国际接轨。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的学员,可以免试申办相应的英国剑桥信息技术(CIT)证书。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证书在一定的国际范围内是通用的(42个国家和地区)。

2、NIT的培训思想、教学模式及施学方法

1)1NIT的培训基本思想

NIT培训是以模块为单位的短期计算机技能培训,但它仍属于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范畴。考虑到:① NIT的培训对象主要是计算机初学者, 培训时间较短,学时有限,速成教学, 即学即用;②计算机是一种智能型计算工具,学习它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技能,技能的训练靠实践操作。因此,NIT培训不能沿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而应采用教育学上革新传统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所用的教学模式和施教方法,这种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教师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和推动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这不仅是一个方

2)NIT教学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一个沿用,二个转变”的基本思想设计出NIT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为主,三个侧重”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辅导为主, 以作业设计为主线;侧重讲授怎么做,侧重上机实践,侧重能力培养。

3)NIT的施学方法

NIT的培训过程概括为三步:课堂教学(含随课上机),作业设计,上机考试。

课堂教学讲导结合, 以导为主,突出上机,重在实践,上机占总学时70%,教师侧重讲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点到为止,讲在机房,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多举实例,解决问题。施教过程中进行考核,随教随考,只记成功, 不记成败,重视平时成绩。

作业设计几乎贯穿在培训的全过程, 培训以作业设计为“主线”。所谓“作业设计”是学员在教师指导下,伴随培训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的一份具有一定实际 意义,且能较好反映自我开发能力的综合性练习。作业设计的选题是学员根据需要和兴趣,自己选定。作业设计在教师指导下,伴随培训学习过程进行,边学边做,独立完成。作业设计通过后, 方能参加上机考试。

上机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定期在指定考点集中考试,学员的作业设计和过程式考核通过后, 方能参加上机考试。上机考试的方式,各模块不尽相同,但都是无纸笔在机器上进行。目前NIT上机考试大体上有两种方式:方法一是考试的全过程都是在考试软件环境下完成,并由计算机程序评分;方法二是题签方式,考试时由学员抽取题签,然后按题签上的内容上机完成试卷规定的项目,学员作答结果存放在磁盘考生目录下,由人工评阅,登录成绩。

3、NIT培训目标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不要求老先考生成为一个“计算机专家”,而是通过认真培训使学员具备使用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和执行日常事务的能力;一定的自我开发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4、 NIT模块简介

NIT目前共开考11个模块14门培训课程。它们分别是:

《计算机操作基础》是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入门性模块,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通过学习操作系统、汉字录入和文字处理软件等计算机的常用功能,使考生了解计算机在执行操作时的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的、典型的操作。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学习,了解应用计算机处理问题时所需的输入、处理及输出的基本特征。

《文字处理》亦可作为计算机入门性模块。教会考生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输入速度,掌握标准的文档编辑、修改和排版规则,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输入、编辑、排版等工作,并能打印出各种不同风格的、规范的中英文文本。

《电子表格》教会考生熟练地使用一种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系统地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信息表示 、收集、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功能。能够熟练地操作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编辑、计算、分析、检索和打印。

《数据库》教会考生熟练地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学习一种数据库系统,能够建立、维护和管理数据库,具有简单的数据库程序设计技能, 在命令和编程两种方式下对数据进行输入、计算、存储、修改、检索以及生成并打印输出数据库文件。

《程序设计》教会考生通过应用计算机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制订解决方案,规划算法,把程序构思转变为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结构化程序代码,运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程序进行测试,写出清晰的技术文档,及用户使用说明。

《计算机绘图》教会考生掌握一种绘图软件包的主要特性和功能,正确使用相关的术语,掌握计算机绘图软硬件的操作,学会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总体设计以及图形的管理、修改和维护。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应用, 认识到计算机绘图是如何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一部分在商业、工业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

《桌面排版》教会考生熟练地使用桌面出版软件。考生系统地学习一种桌面出版软件的所有功能以及一些桌面出版相关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完成文稿录入、图像输入(摄取)、编辑排版、修改、文字图像合成等一系列工作,制作并输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印刷品。

《多媒体应用》教会考生一些多媒体应用方面的使用技能,使考生能适当地利用给定的软、硬件编制多媒体应用程序。完成此模块学习的考生能够正确使用相关术语,编制带有文本、静止图像、活动影像及音响的作品,使用制作语言或标识语言控制应用程序,并能使该应用程序作出交互性的反应。

《因特网(Internet)》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操作使考生了解数据传输的方法,使用Internet(浏览并下载信息、交换电子邮件、加入讨论组等),设计主页等。并为在WWW中使用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进行文件编辑、排版打下基础。同时考生们将会理解Internet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局域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操作,使考生认识局域网络的特点,了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了解数据传输的方法,运用局域网。同时考生们将会理解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会计电算化》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和《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试行)的精神,针对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水平进行设计。除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往来账款核算、报表处理外,还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产成品销售核算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够对会计软件包进行合理剪裁,建立一套能适合本单位使用的财务系统。

5、NIT管理及考试的组织实施

NIT培训项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管,由省级就业指导机构组织管理,普通高校具体实施。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于1999年6月8日被批准为NIT项目全省唯一的省级管理部门,全权负责NIT推广和实施工作。合肥联合大学计算机系是经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的安徽省NIT培训基地及上机考试考点之一。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8

关键词:NITCIT计算机模块全国考试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ational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Certificate,简称N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系统。它借鉴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剑桥信息技术(Cambridge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CIT)的成功经验并与之接轨。它采用了系统化的设计,模块化的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规范化的考试和国际化的标准,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客观、统一、规范的标准,适合各种行业人员岗位培训的需要,供用人单位录用、考核工作人员参考。

1、NIT的特点

NIT与其计算机类考试相比,有以下特点:

1)培训与考试设置的模块化。这里所谓“模块(Module)”,相当于国内常说的一门课程,但两者略有区别,主要表现在:模块通常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某些技能或行业需要设置的;内容自成体系(一般以常用的应用软件,如Word97等),包含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证书(CIT)所设模块相对应。按模块化组织培训的好处是:教学组织灵活,不受专业教学计划的限制;提供学员多种选择,便于体现学员个性;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随时增加和调整模块。目前NIT推出的11个模块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文字处理、桌面出版、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应用、全球互联网、局域网。

2)重培训、重过程。NIT规定,一般情况下,学员应先参加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方能参加上机考试。在培训中,注重过程,主要体现在:为了解和考核每个学员平时学习情况,NIT设置了《学员评估记录表》,由任课教师逐项进行考核;在培训过程中,要求每个学员能完成一份体现个性的作业设计,在考核时,“只记成功,不记失败”。

3)重技能、重应用。基NIT是计算机技能培训的特点,所以培训与考试都是围绕“技能”这一主题展开的,主要表现在: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技能培训目标(若干个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培训过程中,不强调理论,而注重实际操作;上机操作的时间比例,要求占整修培训时间的70%以上。

4)教材配套,考试规范。教材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为保证培训质量,NIT教材以“学习包”形式推出。NIT的上机考试采用的是“无纸考试”,其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计算机软件方式,另一种是任务题签方式。考试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比较客观、规范,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5)NIT证书与国际接轨。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的学员,可以免试申办相应的英国剑桥信息技术(CIT)证书。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证书在一定的国际范围内是通用的(42个国家和地区)。

2、NIT的培训思想、教学模式及施学方法

1)1NIT的培训基本思想

NIT培训是以模块为单位的短期计算机技能培训,但它仍属于计算机应用课的教学范畴。考虑到:①NIT的培训对象主要是计算机初学者,培训时间较短,学时有限,速成教学,即学即用;②计算机是一种智能型计算工具,学习它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的关键在于技能,技能的训练靠实践操作。因此,NIT培训不能沿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而应采用教育学上革新传统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所用的教学模式和施教方法,这种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教师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和推动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这不仅是一个方

2)NIT教学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一个沿用,二个转变”的基本思想设计出NIT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为主,三个侧重”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辅导为主,以作业设计为主线;侧重讲授怎么做,侧重上机实践,侧重能力培养。

3)NIT的施学方法

NIT的培训过程概括为三步:课堂教学(含随课上机),作业设计,上机考试。

课堂教学讲导结合,以导为主,突出上机,重在实践,上机占总学时70%,教师侧重讲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点到为止,讲在机房,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多举实例,解决问题。施教过程中进行考核,随教随考,只记成功,不记成败,重视平时成绩。

作业设计几乎贯穿在培训的全过程,培训以作业设计为“主线”。所谓“作业设计”是学员在教师指导下,伴随培训过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的一份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且能较好反映自我开发能力的综合性练习。作业设计的选题是学员根据需要和兴趣,自己选定。作业设计在教师指导下,伴随培训学习过程进行,边学边做,独立完成。作业设计通过后,方能参加上机考试。

上机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定期在指定考点集中考试,学员的作业设计和过程式考核通过后,方能参加上机考试。上机考试的方式,各模块不尽相同,但都是无纸笔在机器上进行。目前NIT上机考试大体上有两种方式:方法一是考试的全过程都是在考试软件环境下完成,并由计算机程序评分;方法二是题签方式,考试时由学员抽取题签,然后按题签上的内容上机完成试卷规定的项目,学员作答结果存放在磁盘考生目录下,由人工评阅,登录成绩。

3、NIT培训目标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不要求老先考生成为一个“计算机专家”,而是通过认真培训使学员具备使用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和执行日常事务的能力;一定的自我开发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4、NIT模块简介

NIT目前共开考11个模块14门培训课程。它们分别是:

《计算机操作基础》是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入门性模块,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通过学习操作系统、汉字录入和文字处理软件等计算机的常用功能,使考生了解计算机在执行操作时的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的、典型的操作。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学习,了解应用计算机处理问题时所需的输入、处理及输出的基本特征。

《文字处理》亦可作为计算机入门性模块。教会考生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输入速度,掌握标准的文档编辑、修改和排版规则,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输入、编辑、排版等工作,并能打印出各种不同风格的、规范的中英文文本。

《电子表格》教会考生熟练地使用一种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系统地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信息表示、收集、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功能。能够熟练地操作一种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编辑、计算、分析、检索和打印。

《数据库》教会考生熟练地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学习一种数据库系统,能够建立、维护和管理数据库,具有简单的数据库程序设计技能,在命令和编程两种方式下对数据进行输入、计算、存储、修改、检索以及生成并打印输出数据库文件。

《程序设计》教会考生通过应用计算机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制订解决方案,规划算法,把程序构思转变为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结构化程序代码,运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对程序进行测试,写出清晰的技术文档,及用户使用说明。

《计算机绘图》教会考生掌握一种绘图软件包的主要特性和功能,正确使用相关的术语,掌握计算机绘图软硬件的操作,学会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总体设计以及图形的管理、修改和维护。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应用,认识到计算机绘图是如何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的一部分在商业、工业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

《桌面排版》教会考生熟练地使用桌面出版软件。考生系统地学习一种桌面出版软件的所有功能以及一些桌面出版相关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完成文稿录入、图像输入(摄取)、编辑排版、修改、文字图像合成等一系列工作,制作并输出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印刷品。

《多媒体应用》教会考生一些多媒体应用方面的使用技能,使考生能适当地利用给定的软、硬件编制多媒体应用程序。完成此模块学习的考生能够正确使用相关术语,编制带有文本、静止图像、活动影像及音响的作品,使用制作语言或标识语言控制应用程序,并能使该应用程序作出交互性的反应。

《因特网(Internet)》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操作使考生了解数据传输的方法,使用Internet(浏览并下载信息、交换电子邮件、加入讨论组等),设计主页等。并为在WWW中使用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进行文件编辑、排版打下基础。同时考生们将会理解Internet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局域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操作,使考生认识局域网络的特点,了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了解数据传输的方法,运用局域网。同时考生们将会理解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会计电算化》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和《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试行)的精神,针对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水平进行设计。除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往来账款核算、报表处理外,还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产成品销售核算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够对会计软件包进行合理剪裁,建立一套能适合本单位使用的财务系统。

5、NIT管理及考试的组织实施

NIT培训项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管,由省级就业指导机构组织管理,普通高校具体实施。

计算机基本知识培训范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信息技术;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6.139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电子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有着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1《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目前,社会用人单位需要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培训课程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高职院校应将其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管理。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课程设置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质量有很大影响,《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置需要以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为基础,而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仍以专业课教学为主导,涉及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其他基础知识较少。要想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且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支持。如果高职学生未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则会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忽视了计算机课程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较低,进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成果。

1.2师资力量不足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和引路人。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会计电算化知识,很少参加专业培训,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而言,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但就当前的情况看,两者兼有的教师较少。多数高职院校在选择《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师时,只注重教师是否持有教师资格证书、会计专业证书,忽视了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效果。

1.3教学内容不完善

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着《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效果。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更加注重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转化。在此情况下,导致会记核算人员需要处理很多数据。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利用比较通用的财务处理软件建立一套账,随后加入人员、权限、科目、金额等,最后结账,并制订相关的报表。而这样的教学内容与手工记账基本相同,未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此外,在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学生常常只完成了老师提出的操作,未深入了解这些操作的相关知识,且多数教师只讲解财务软件中的账务处理和基本报表等,未讲解其他的具体知识,导致高职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无法快速提升自己的会计电算化水平。

2《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完善措施

目前,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2.1合理设置课程

在高职院校中,相关人员应合理设置《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财务处理软件,学生应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中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应重视基础课程,完善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并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知识》作为《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基础课程。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从而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效果。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2.1为教师提供参加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会计电算化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内容会随着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企业应用程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教师除了应认真备好实训课程外,还应提高上机实训的频率,并总结每个教学模块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高职院校的领导应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参加各种培训,比如软件公司的培训,有意识地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其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解决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高职教师还应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从而有效管理局域网、数据库等。2.2.2聘请有资历的高级会计师指导教学《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在毕业后找到合适的会计工作。高职院校应聘请有资历的高级会计师担任《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校外指导老师,也可以推荐高职教师前往企业兼职,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效果。2.2.3教学内容的科学化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课程,从而使《会记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内容科学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要目标,加大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投入,使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财务问题。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联系。只要学生采用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则他们能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师应制订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教师采用了正确的教学方法,设置了科学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才能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课程之一,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当代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为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徐艳萍.谈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若干问题[J].内蒙古民族人学学报,2012(02).

[2]刘红梅.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及其教材建设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1).

[3]吴春珍,王丽敏.再谈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