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3-12-27 10:43:40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冯磊华(1980-),女,安徽砀山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讲师;鄢晓忠(1963-),男,湖南桃源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教授。(湖南长沙4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2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71-0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2]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计划的主要改革之处,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工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环节具有创造能力、开发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在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具有明显的交通、电力、水利行业特色。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多年来形成了“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次被教育部确定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学校将把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决定以校企联合为平台,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按照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通用标准要求,长沙理工大学制定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按照该目标的要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相关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等,并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要具有对本专业市场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的能力,具有对工程环境、工程可行性进行研究的能力;能够对工程系统设立目标和要求,并能够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进行施工方案构思;能够对项目的整体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分别建立各子系统模型,并确保目标可达成已确定的总体目标。

2.具有系统设计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完成系统构思与工程化的同时,还应具有系统的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掌握国家制图标准、主要结构设计规范、工程验收标准等;在熟悉系统工艺流程及图纸设计的基础上能够设计系统过程并用图纸表示;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实现融会贯通;能够鉴别和评价一般的工程设计,并评估其适用性;能够进行学科专业设计和跨学科综合设计。

3.具有系统实施的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完成系统设计之后还应具有系统实施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单独完成系统实施过程的制订;具有构思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及编写项目分析报告的能力;具有现场工程管理能力,并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按照计划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能力;能协助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够进行设备的试运行。

4.具有系统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在完成机组设计、安装之后,本专业卓越工程师还应具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阅读机组运行规程;能够掌握各类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构造并进行运行、维护;能够完成机组启动、停止过程的全部操作;能够进行整个单元机组的运行、维护;具有对单个设备故障、单元机组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习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但这些相比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还相距甚远。欲较好地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必须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完善和改正。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教学管理问题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院校的管理较为松散,没有一整套关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评价标准,或仅有管理制度而没有具体监督实施。实践教学的管理很多时候全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例如毕业实习,学校允许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到就业单位实习或回到家乡实习等。针对这种做法,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有些用人单位想让与其签约的学生早点接触实际、以便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但此种做法若不加以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实习质量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管理制度缺乏约束,则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影响实习效果,使得实践教学质量较难保证。目前,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较多,主要有认识实习、专业设备检修实习、运行实习、毕业实习及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可谓种类繁多、时间跨度较长。这些环节若没有好好利用,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将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也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在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创造工程实践环境,是工程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实践基地应以校外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企业为主。目前,长沙理工大学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这些实习基地的开拓主要靠校友关系来实现。每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各相关专业均在这些企业完成各类实习教学。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方面缺乏积极性,没有相关的制度约束和政策支持,甚至借故推脱,不愿意学生去实习,即使能够到达现场,也很难保证实习质量;二是实习基地的建设经费问题。一直以来,实习基地的建设都是学校单方面靠财政拨款,而这些拨款仅是象征意义的,并不能真正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若能有相关政策或制度鼓励企业投资来共同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校企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能提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是今后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关键。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该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环节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甚。实践教学也是该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需要重点改革的内容。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同步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既熟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科研经历。[3]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缺少。大部分教师属于“双门型”(校门到校门)教师,[4]这些教师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其知识结构属于学术型,缺乏实践能力,不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能力。另外,高校的师资队伍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教师数量不足,生师比大幅提高,教师负担较重;学缘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等。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研究与足够重视等,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5]不能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需要。

4.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

目前,长沙理工大学虽然有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督促措施,导致这些办法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和执行。一方面,实践教学的考核多数情况仅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且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极少有不及格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和指导老师的松懈,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再加上没有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压力,将致使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把实践教学当成一回事,何谈实践效果?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按照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建立具有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进行如下改革:

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制订一整套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执行,可聘请已退休教授来进行监督。具体执行过程如下:

(1)在实践教学执行之前,首先由专业带头人或系主任进行全员动员,动员对象包括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和学生,重申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使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制度有清楚的认识。除了了解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以外,在动员时还应使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具体实践任务,并做好实践之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教学。

(2)在实践环节的教学阶段,应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学习及现场劳动纪律,并执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期间,也可适当组织一些督导专家到现场督促。

(3)在实践教学临近结束时,应对学生进行考核,看是否达到了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实践教学的最终考核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习期间表现(如积极性、主动性等)、实习报告及最后考核结果所组成,其中平时表现及最后考核应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评价,并占较大比重。

(4)实践环节结束后,应对实践教学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以便下次执行时弥补不足。

二是突破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两平台、三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在纵向,实践内容由传统的热力发电延伸到并网及电力系统运行;在横向,实践内容由传统的热力发电拓展到水力发电、核动力发电以及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实践内容体系由传统的单一性、验证性向综合设计性、工程实践性及研究创新性方向转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以能源动力工程概念及基本要求设置适用于能源动力工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平台”,按能源动力工程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特殊要求构建“专业特色实践平台”,这样使学生既获得具有普遍适用性、基础性的实践锻炼,又获得符合学生个性兴趣、具有明显专业与行业特色的实践锻炼。“综合设计、工程实践与研究创新”的实践层次体系迎合了不同学生群体实践能力结构及个性目标的发展要求,将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三是创建“三开放、四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实验中心拟采用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场所”三方面对学生全开放以及“规定实验+自选实验,真实实验+虚拟实验,校内实验+校外实践,课内实验+课外研究”四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实验到课率,实验时间与精力的有效投入,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实验项目和形式灵活多样的实验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实验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大能源动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四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是构建现代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可更多地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适当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真正给企业带来实惠,使其具有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来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能更好地为高校和师生服务,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场所,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五是努力建设一支能胜任创新实践教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进一步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及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化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一支以高水平学者为带头人、由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背景骨干教师组成的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实践教学团队;加强专业教师与能源动力工程行业专家与技术人员的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大型能源动力工程企业及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与访问进修学习,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聘请高科技能源与动力工程企业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六是建设丰富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及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丰富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资源(课程及实践教学课件、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最新技术进展等),构建网上互动交流咨询平台、网上实验预约系统等,为学生搭建便捷高效的网上实践教学平台。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教改项目,其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此次“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契机,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首先提出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中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接着分析了目前已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从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网络教学等方面具体实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期望能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达到本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2]王涛,王爱国,刘美.工程教育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5):29-32.

[3]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3-4.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2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创客教育;应用型体育人才;体育技能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96-06

Application type sports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e field originated from maker education

――Taking the sports skill studio for example

MA 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ion of maker education,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value of the sports skill studio, explored the people education mode of the sports skill studio as a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e field, put forward a path for realizing curriculum reform, and provided a new path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 type sports talents. Studio characteristic maker type education courses are divided into 4 types: experience type courses based on interest cultivation, skill practicing and training courses based on skill cultivation, project type courses based creative thinking, and design (creation) type courses based on personality (culture) cultivation. Promoting curriculum reform by basing the practice field on the studio provides a realization path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who have skills, strong 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capaciti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aker education;application type sports talent;sports skill studio

“客”起源于美国,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新项目,旨在为个人创新提供平台,掀起个人设计和制造的浪潮[1]。《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中明确指出,未来2~3年创客空间作为教育技术将在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2]。创客的涌现、创客运动的兴起、创客空间的出现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和途径,推动着创客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创客式教育”是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3],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意义深远的价值。以体育技能工作室(简称工作室)为实践载体,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为目标,探索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对推动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1 源于创客教育的体育技能工作室

1.1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组织形态

从运行形态上来看,创客空间可分社区(Community)、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和技术超市(Techshop)3种形态[4]。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创客空间的一种形态,类似于微观装配实验室。其在大学里具有固定的物理活动空间,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旨在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教育教学组织形态,是实施创客教育的特殊载体。从组织模式上来看,创客空间可分为两类:第1类是社会主导“至上而下”的模式――学习工厂,第2类是学生主导“之下而上”的模式――工作室。社区和技术超市属第1类,体育技能工作室属第2类。学习工厂模式是在社会需求的引导下,主要服务于行业人员和教师,旨在为创客服务,培养创客。体育技能工作室是一种“之下而上”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强调“在做中学”,不断增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旨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自由实践、协作共享的实践场所,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

1.2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特征

与大学创客空间相比,体育技能工作室除了具有开放、共享、协作、创造等创客空间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学生主导。工作室的运行、管理、活动组织、项目实践等由学生负责。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或课程的指导者,由教师转变为“教练”。(2)协作实践。允许跨专业、跨年级开展团队实践活动。打破班级限制,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带新”,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经验分享和榜样作用。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共同实施课程(项目)的学习与创造。(3)项目多样。以学生兴趣型、专业型、项目型等项目为依托开展实践活动。如创编足球操、武术操等。(4)与课程相关。工作室开展的活动与现有课程密切相关,以课程为基础,项目与课程相结合,项目服务于课程教学,通过实施项目“做中学”,旨在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造能力。

1.3 工作室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价值论基础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点,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接触问题、接触实际、接触社会,为学生学习、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论基础。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注重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教学过程应坚持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突出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基础知识与从业技能相结合,突出从业技能[5]。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社会需要和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6]。体育技能工作室的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组织形态特征,弥补传统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不足,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为课程整合与建设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场,能够满足产业需求、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4 创客教育与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契合

应用型体育人才强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兴趣的、实践的与创造的学习。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两者内在逻辑存在一定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致性,可实现融合和联动。从体育技能工作室运行的预期目标来看,表层目标指向建立物理的学习空间,提供学习实践场所;深层目标指向应用型体育人才的培养,即创客式教育的过程;其中关键性目标是通过工作室的运行推动传统课程体系的变革。工作室作为一种源于创客教育的新形态、新载体,其实质是为应用型人才提供可能的操作系统和特殊的实践场。目前,大学的教学活动多数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来实现,知识的学多以独立的课程为载体。细化的分课程教学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内在系统性,而无法解决知识体系以外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解决实际的能力等。因此,课程改革是应用型w育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落脚点,是实施创客式教育的可行路径。

2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教育价值

2.1 教育理念的变革:从创客培养到课程改革

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实施创客式教育的特殊实践场,是源于创客教育的特殊创客空间,是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技能工作室属于狭义的创客教育范畴,即将创客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以实践为主的学习场所,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造传统课程,增设创客课程,配备创客导师,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开展基于创造的学习。工作室的目标不是直接培养创客,而是建立一种源于创客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客是“创客的教育”,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创客,数量有限,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而工作室的建设是基于课程改革,源于创客教育新的理念,最终要在教学实际中实施,受益面更广,教育改革层面的价值更大。因此,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对新教育理念的回应,是创客教育在教学中的回归,实现了从创客培养到课程改革的转变。

2.2 教育方式的变化:从知识传授到自主学习

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其核心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术科”即运动技术课程,是体育专业教育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根本[7],“术科”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知识结构来看,“术科”的学习分为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类,明言知识即可通过语言、文字等途径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默会知识即通过肢体体验来获取的知识,此类知识主要以学生的体验来获取。由于身体素质、运动经验、运动技能等存在个体差异,以课堂为载体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较难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默会知识,只能通过在学习明言知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以外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自主学习是提高应用型体育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体育技能工作室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不断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去创造或创编新的运动技能、运动技术、运动项目等。如为提升太极拳的技能,学生可利用工作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提升,同时在此基础上可依据自身条件改编、创编太极拳操等,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实现了创造式学习。

2.3 教育环境的改造:从课堂教学到体验教学

体育“术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环境和场地的开放性,教室、运动场、广场、社区、健身房等均可以成为教学场所,空间的开放性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要方式为在情境中教学,从知识传授的课堂转到用身体体验的运动情境之中。体育技能工作室提供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是学校内实体的教学场地如教室、运动场等,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校外实践场所,如中小学校、健身俱乐部、健身广场等,同时也可以是一次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活动等真实场景。

2.4 教育内容的整合:从封闭知识到开放知识

学习空间的开放性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体育技能工作室具有开放、共享、协作等特点,在学习空间的开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质实践场。(1)开放的课程体系。课程空间的开放性,工作室可提供相对独立又具有开放性的实践场,打破空间相对封闭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课程时间的开放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可突破传统固定的教学时间,可利用自己支配的时间开展实践学习或活动。(2)开放的课程实施。学习主体的开放,工作室的学习主体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打破班级限制,建立以兴趣导向、项目导向为主体学习群体;课程导师配备的开放,教学名师、教练员、企业和行业导师等都可成为指导教师,并亲自参与运动技能指导、设计与管理;课程类型的开放,校本课程、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社会需求定制课程等可通过工作室来实现;课程实施过程的开放,工作室架起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桥梁,成为传统教学延伸的特殊学习方式;评价主体的开放,学生自评,教师、行业导师、第三方单位等共同参与课程评价。

2.5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到“教练”

教师角色与教学任务的转变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工作室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场,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情境设计者、人员资源管理者、学习过程调控者和实践质量提升者。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技能的指导者,与其说是一名教师,不如说是实践活动指导的“教练”。教师角色由“教”转为“导”,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经验的传授者和过程的参与者。这样,教师队伍的来源更加多元化,既有本校的教学名师,还有来自行业、企业、基础教育学校的导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教师与学生并肩作战,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寻找灵感、共同创造,最终实现生产出“产品”,这个产品不是实物的产品,而是一种运动技能、一个体育文化活动、一项体育竞赛活动、一个自创的健身操等。

3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模式理论模型

体育技能工作室属于创客空间的范畴,其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实施“创客+教育”的优质实践场,体育技能工作室的运行是靠“双螺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的。即由基于技能培养的“专业需求”驱动的学校教育链和基于能力培养的“社会需求”驱动的社会教育链相互交织耦合,形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式(见图1)。“双螺旋”结构是高校与社会两种人才培养驱动力的隐性结构模型,体育技能工作室是其外显的组织形态,即人才培养的实践场。其实质是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融合与协同,双螺旋方式有助于发挥工作室创客式教育的多主体、多要素协同作用。其中,协同参与主体多元化,涉及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多主体;协同要素多源化,涉及教育资源、师资团队、项目开发、成果应用等多要素;协同方式多样化,校校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等多形式。两个教育链条从不同需求出发,将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两种动力并形成耦合力,最终实现以工作室为实践场,继承、改造、革新传统课程,实施创客式教育,实现培养“会技能、强能力、能创新”的体育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2 模式运行形态

“双螺旋”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种线性的形态,而是一种特殊的内聚耦合关系,即在创客式教育的大系统内,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载体,将技能培养和社会需求教育模式整合起来,建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互联关系。耦合关系可以分为资源耦合、项目耦合和关系耦合3类[8]。

资源耦合是指为开展各类教学或实践活动而建立的资源共享关系,如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课程等资源。这是耦合关系的最低层次,也是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常态范式,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项目耦合是指跨越了高校与社会的时空界限,以项目的形式将高校与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一种互利双赢、在资源耦合的基础上建立的利益共同体,双方各取所需的耦合关系,如高校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社会中的企业、行业以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项目运作的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是资源耦合的深层表现形式。目前,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停留在此层面,难以突破协同育人的现实瓶颈。

关系耦合是耦合关系的最深层次,一方面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体育产业链,积极向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社会中的政府、企业、行业、中小学校等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此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携手共进的良性合作关系,是一种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的运行范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备的保障条件,是培养“会技能、强技能、能创新”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石。资源耦合、项目耦合、关系耦合三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不同层面三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力形成螺旋的内聚力与张力,螺旋强度越大,耦合度越高,人才培养质量越高。

3.3 模式特征

1)广度特征。

一是参与主体广。打破班级的限制,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创客精神的教师汇集在工作室,这种汇集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参与,而是汇集相同志趣的参与主体以技能学习、项目实施为载体,形成特殊的“师徒”关系,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双螺旋”的广度越广越有利于发挥学生间的榜样与引领作用,越有利于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知识与技能获取途径广。工作室作为“双螺旋”的组织形态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有机结合,扩展了知识技能学习的广度。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决定了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在利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A上,为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采用新的知识与技能。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主要是通过非正式学习来获取的,既是对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提高,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三是合作范围广。工作室的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学生和教师,还包括具有合作需求的社会主体:中小学、体育行业协会组织、体育健身企业、教育部门等。如与健身企业联合开发有氧健身操,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发校园足球课程等。

2)强度特征。

首先,师生互动强度增强。体育技能工作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场,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实体空间,以具体教学或实践任务为依托,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师生角色和身份,跨越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提高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其次,知识技能学习强度加大。非正式学习是提高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提升创新、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工作室提供了非正式学习的物理空间,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如体育文化创意活动、体育赛事策划、体育产品营销等对知识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类学习在强化固有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再次,教育主体合作频度加大。工作室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等提供了合作育人的实体空间,学校与社会机构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平台,增加不同主体的互动频次,提升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的效果,可破解传统协同育人机制中“学校热、社会冷”的困境。

3)深度特征。

第一,加大知识与技能获取深度。工作室的模式有助于体验教育、“做中学”先进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加大了“做”深度,在体验中学,在做中学,提升了“做”的速度,强化了“做”的效果。如学生创编“足球操”,这些知识与技能没有现成的,需要学生对足球和操的内涵、特征、技术特点具有更深的理解,熟练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才能创编符合中小学校园足球实际需要的“足球操”。第二,加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链接。工作室制更关注社会现实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旨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如设计、编排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创编健身俱乐部团操课程;创编社区体育的广场舞等都是社会急需的体育服务,都可由工作室来完成。第三,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深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的深度要比广度更具意义,往往人才质量不高就是由于人才培养过程流于形式,重过程、轻效果,重知识、轻能力。“双螺旋”模式的工作室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关注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4 体育技能工作室的实现路径

源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工作室能将相对分裂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传统分科教学的不足,有助于解决传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难题及困境,如实践与理论学习融合度不够,实践教学内容少、技能培养不系统、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因此,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将创客教育融入传统课程之中,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路径。

从课程体系的横向设置看,利用工作室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普通教育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选修拓展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将创造、创新、创业等创客教育理念融入通识课,旨在从宏观层面培养学生创客精神、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工作室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的形式,更有助于优化课程知识结构并改变教学的方式,在突破传统教育课程设置的藩篱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侧重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借助工作室提供的实践场,重点解决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相关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在选修拓展类课程设置方面,侧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一种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相结合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课程体系的纵向设置看,“兴趣-思维-技能-人格(文化)”[9]是创客教育的内在逻辑,衍生出体育技能工作室特有的4类创客式教育课程:基于兴趣培养的体验类课程、基于技能培养的技能实训课程,基于创造思维的项目类课程、基于人格(文化)培养的设计(创造)类课程。

4.1 基于兴趣培养的体验类课程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目前,课程改革倾向于满足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更有价值的培养兴趣,开设培养兴趣的课程更具教学改革的价值。工作室提供了兴趣培养优质的课程资源,一是改造传统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外以工作室为依托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基于体验的学习,如中小学教学观摩、健身指导见习、顶岗实习等;二是联合开发课程。以工作室为平台,联合中小学校、企业、行业开发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和相关传统课程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教学,如《学校体育学》课程与“大课间”的编排结合、《体育市场营销》课程与健身会籍管理结合、《运动训练学》与校园足球业余训练结合等。三是强化实践体验类课程。传统的实践课程如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以专业为单位,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导向,无法满足学生兴趣的培养。借助工作室开放的社会资源,课内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导向,跨专业开展实践课程,如增设短时段集中实践环节,每学期安排1~2周时间在中小学、健身企I、社区等单位开展岗位实践。

4.2 基于技能培养的技能实训课程

以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组织起来的实践性课程是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课程。专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石,扎实的专业能力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体育人才的专业能力包括6个要素:身体素质、体能、运动技能、专项技能、基本能力(教学、训练、竞赛)、职业能力。依据专业能力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以体育技能工作室为载体,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可设置技能实训课程。技能实训课程可分为3类:运动技能实训课程、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运动技能实训课程是以工作室为组织形态,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打破专业、年级的限制,在运动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运动技能实践,主要以提升身体素质、体能、运动项目技能等为教学内容,旨在发挥学生间榜样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是以工作室为实践场,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教学、训练、竞赛)为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以体育教学技能实训为例,可将教学技能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技能开展实训实践,聘请教学名师、中小学优秀教师、教育部门教育管理者等联合指导学生,对体育教学设计技能、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技能、运动创伤处理技能等开展实训。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是指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导向,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建设与实施,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开展技能实训。如体育健身人才的培养可开展形体与健美实训、健身技巧类课程实训、健身器械实训、健身团体操课程实训等职业技能实训。

4.3 基于创造思维的项目类课程

项目课程是一个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基于培养综合创造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强调创造方法体验的课程。项目学习方式既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创客教育中核心的教学手段,项目课程是以一个特定的项目任务,在独立或共同协作的基础上在特定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进行学习。项目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强调在“做中学”,通过项目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项目实施主体为学生,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教师主要是项目的指导者,人力资源的统筹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配各类资源,最终完成预定的目标和项目任务。项目课程的实施课程分为个人兴趣型和专业型。项目任务来源可来自校内外,来自校内的任务,如校内体育竞赛的策划与实施、制定运动处方、实施体育健身指导等;来自社会的任务,如制定中小学体育赛事规程、制定体育健身俱乐部营销方案等。

4.4 基于人格(文化)培养的设计(创造)类课程

设计(创造)类课程是以设计、制造、创编或创造为目标的课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再造与运用,创造过程的深度体验。制造、创造是创客教育的核心要素,可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运动项目、新运动技术等。体育技能工作室可提供设计、创造的真实实践场,是以情境驱动、项目驱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开展创造性体验学习,通过情境设计,项目运作,把创造设想变为现实,旨在通过创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此类课程对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实践场所、教育资源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10]。设计(创造)类课程实施路径分3类:一是学生自主创造类。学生依据自身的研究兴趣,设定特定的创造目标,个人或组成团队完成创造任务,学生是设计者、制造者及管理者,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如健身装备数据采集及应用项目。二是社会需求导向类。为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学、体育健身、体育服务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由项目驱动引导学生创造、创编、设计的实践活动,如为中小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创编健身操、课间操等;为健身俱乐部设计健身处方、创编健身指导手册等;为社区居民创编广场舞等。三是创意创业类。学生以工作室为实体空间,开展创意交流、分享知识、创业孵化、创业模拟演练等活动,旨在提供思想碰撞、分享创意、开拓思路的自由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体育休闲创意交流、体育健身产业创业路演等。

体育技能工作室作为一种源于创客教育的新形态、新载体,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能的操作系统和特殊的实践场。本研究仅从理论层面对工作室特有的4类创客式教育课程进行研究与探讨,实践应用层面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凌,王颉. “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14-09-23(5).

[2]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J]. 北京广播电大学学报(2015高等教育版),2015(2):1-18.

[3] 杨现民,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4] 杨绪辉,沈书生. 创客空间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与构建路径[J]. 教育研究,2016(3):28-33.

[5] 李杰凯,郭亦农,马艳红,等. 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1-5.

[6] 刘斌. 基于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术科”课程建设原则[J]. 天中学刊,2016(1):147-150.

[7] 刘斌. 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术科”课程[J]. 体育学刊,2010,17(8):64-67.

[8] 杨刚. 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62-68.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3

一、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1.缺少设备资源运用配套硬件及设备运行维护经费投入。

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设备的运行,资源的接收、应用,需要一定设备运行、维护和配套硬件设施购置等的资金持续投入。虽然项目也配备了“教学光盘播放点”设备,但却不能实现资源的全面普遍有效的教学应用。

2.学校远教设备管理、资源接收、整理专业技术人员边缘化现状。

不少学校虽然在争取远程教育项目时,都安排和落实了专(兼)职远程教育一线管理人员。但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技术或语数学科任课教师,又是计算机维修员和网络管理员,管理机房、维护全校的计算机,工作量大,待遇偏低。这导致学校远程教育人员队伍的严重流失和不稳定。

3.远教资源接收不及时完整。

由于学校远教项目设备供电大多采用城乡生活用电,学校由于经费欠缺,无力购买长延时电源,致使项目设备运行时常受社区居民用电线路故障的维护维修制约。一些学校资源存储空间受限也舍不得投资升级扩容,设备损坏未能及时维修、更新。

4.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不高,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

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毕竟是一种新技术,目前大多数教师对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了解不够,底气不足。同时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信息化远教资源的加工、处理及整合应用都存在重重困难,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

5.丰富的优质资源未能得到全面普遍有效的教学应用。

一些农村小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网等硬件设施,但学校远教工作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等方面的能力,不少农村小学缺少教室,争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无处安放等,制约了丰富、优质资源的全面普遍有效的教学应用。

二、进一步推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结合目前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现状,提出如下对策,以解决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推进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高项目设备资源使用效益。

1.健全完善学校远程教育组织和职责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单打独斗”“孤身奋战”是不行的,它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全体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学校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远教工作会议,及时解决远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远教资源应用

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依托。资源应用离不开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有至校园局域网络等资源应用环境和必备的物质载体。

3.农村学校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边缘化现象的对策。

(1)配备人员,落实待遇,稳定远教工作人员队伍。(2)学校远程教育工作人员要自觉加强自身角色调整和素质的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一条可行有效之路。

4.健全完善远教资源应用的检查与评比管理制度。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现代远程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引进激励、竞争、制约三大机制,将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范畴,制定完善的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检查、评比的相关制度,激励和督导广大教师充分使用设备和资源。

5.资源接收整理备份要及时、完整、科学。

优质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远程教育工程目标的根本保障,学校远教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整接收、整理和备份远教资源,确保资源与学科教学活动同步性。为方便学科教师教学应用,必须按学科、年级和资源类别科学地整理接收下载的远教资源。

6.强化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养。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标宗旨是资源应用,而教师又是远程教育的主力军。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资源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学校应结合远程卫星数字远教资源和校本资源,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相结合,采用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三、结语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4

做好教育技术工作的建、配、管、用四方面的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强教”战略,满足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全乡教育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0年远程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远程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和指导中心装备部的工作部署,以“落实、创新、提质”为工作主题,着力抓好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化管理等重点工作,通过强化队伍建设等措施,做到教育技术工作的建、配、管、用四方面的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强教”战略,满足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全乡教育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1、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使“模式三”、“模式二”、“模式一”设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2、继续抓好实验教学的管理,加强对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树立各方面典型,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率。

达到:管理组织体系化、建设配备标准化、管理工作责任化、装备使用目标化、规章制度完善化、档案建设实用化。

3、全面落实《宁城县中小学实验室工作检查评估标准》、《宁城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检查评估标准》、《宁城县中小学图书工作检查评估标准》。

以点带面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管理规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的应用。

4、全面开展中小学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考查考试工作。

所有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全面实施操作考试,继续对各校实验室工作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行评估。

5、组织参加上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课、电教录像竞赛课、教育技术成果评优等研究活动。

6、分层次举办实验员、实验教师、电教管理员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技能培训与考试。

7、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作用,中小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分组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8、加强电教教学、实验教学及图书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9、根据新《实验管理要求》配齐配足实验操作所需仪器和器材。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育技术工作队伍的建设

1、抓好电教管理员和实验员队伍的建设。

保持相对稳定,加强业务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目标意识和效率意识,逐步形成一支业务过硬的队伍。

2、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实验员和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教研组织和电教教研组织。

制定配套的计划、管理、教研、督查、考核等方案,使电教教学和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开展。

3、加大对电教管理员和实验管理员的培训力度,强化专业教师的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做到持证上岗并且相对稳定。

4、全面推进校本培训。

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师资力量,全面开展校本培训,内容主要为多媒体组合教学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电子教案撰写和课件制作,教师培训面总体达到90%以上,一般教师学会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撰写电子教案或制作课件。

(二)多渠道融资,确保装备资金的到位

1、确保政策性收费的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

对学校信息技术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2、在装备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发展与经济承受能力、计划与实际需求、普及与提高等关系,坚持够用、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经济实用型装备的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发挥设备作用,促进教学发展

各校要开放图收室、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计算机网络等,为丰富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创设优越的条件,为科技制作、小发明等各类课外活动小组搭建自我体验、自我尝试、展示自我的不同平台。

(四)树立示范窗口,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

1、抓好一中、存中、格蒙、三小、格小、西铺、李铺等校电教规范化管理。

2、广泛开展创建教育技术管理规范化学校的工作,选择2所学校作为样板校,6月份召开“模式三”规范化管理交流会。

3、在一中、存中、三小、西卜开展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试点,总结远程教育的经验与模式,年内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远程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2为确保我社区20__年的远程教育工作有序进行,通过推进远程教育使党员干部群众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促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通过推进远程教育,促进我社区全方面发展。现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拟定成德社区20__年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宣传学习理论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__大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资源,加强协作,上下联动,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我社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水平,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体。

二、目标任务

开展我社区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实现站点学校教学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并轨运行,形成科学管理、协调运转、保障有序机制。

主要任务是:

1、维护好远程教育设施设备。

定期检查硬件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老化、脱落和部位进行更换、加固等相应处理。开机测试,确保资源信号通畅。

2、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

我社区继续明确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职责,落实接收人员。确保远程教育资源接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到位,管理保障有序。

三、具体做法和措施

1、积极配合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关于远程教育学教安排,在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保质保量的完成远程教育工程接收工作。

2、严格按照上级有关精神要求,按时接收远教节目,并及时进行整理、公布、刻录教学光盘,做好接收设备的常规管理和维护工作,严格管理,爱护并充分利用设备资源,确保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

3、按时完成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专业致富课,将远程教育资源与信息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4、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熟悉网站建设光盘制作及相关管理知识。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电源、门窗、计算机等设备随时检查。

6、将社区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镇党委和县远教办。

7.我社区将继续认真开展好社区的远程教育工作,了解居民所需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区和谐团结向上做出努力。

远程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3为把国家下发的远程教育设备用好,充分发挥其效益,大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我校特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出本学期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远程教育主要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广大教师能够及时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卫星传输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领导,分工明确

学校领导到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来专门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划与实施,并做到任务分工明确,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师生服务。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信息量大,资源范围广,可利用价值高。我们如何把这些资源更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为此,我校准备从以下方面来抓:

(一)抓好教师培训工作

要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此,我校在本学期开始要大力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让每位教师在原有"计算机全员培训"操作技能基础上,提高操作层次,都熟悉远程教育资源各版块内容。

(二)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率

为使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要制订远程教育资源利用教师课程表,每位教师按表上课,并不断总结经验,使远程教育资源与学校实际教育现状达到互融地步。

(三)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

我校地处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上同样有许多能为农业提供帮助的知识。学校要配合镇政府对农村党员、农民进行远程教育培训,使他们能通过远程教育学到致富信息,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让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

(四)、做好计算机教室与远教资源的整合

把远教的资源共享到网络教室,每天开放微机教室,使每个教师都到微机教室里面学习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四、电教负责人主要工作安排

1、积极配学校领导、各有关人员把教学有关的远程教育资料接收下来,进行数据的保存、整理、刻录,按要求整理好后投入使用。

2、仪器、设备保管完好、干净,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管理各种仪器、设备、机器的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要求,并动手保养和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3、按时去完成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上好信息技术课,将远程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4、经常向师生进行远程教育仪器和遵守管理制度的宣传与教育,制止一切不规范行为。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电源、门窗、计算机等设备随时检查。

6、建立健全档案,认真填写各种记录。

7、组织培训全校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做到让每一位教师都学会使用电脑(必须会浏览网站),以更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8、把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连接起来,通过指定的IP地址来访问远程教育资源。

五、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远程教育是一项较为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把该项工作抓牢抓实,在实践中,我们只不断总结得失,努力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以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远程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420__年富蕴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组织工作中心任务,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讲远程”、“一村一技”、“双创双争”活动和教学课件观摩评比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用转型,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建、管、学、用、创”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双模式”站点覆盖面,打造精品课件,提高服务质量。使远程教育成为农牧民学技术的平台、农牧产品宣传的平台、农牧业产业化的平台,不断提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实际使用率、远程教育信息化科学管理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满意率,推动全县远程教育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深入开展“书记讲远程、一村一技、惠民生促增收”学用活动

1、认真开展远程教育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学习活动。

结合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各阶段的具体要求,每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2-4次以上远程教育收看、宣讲、讨论等主题学习活动,规定必看课件、必讲内容,确定县党校的专业讲师下基层开展宣讲工作,并制作优秀宣讲课件上载到远程教育平台和富蕴县党建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教育方面的优势,推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2、二是开展各类学用活动。

结合各乡镇种植和养殖等特色产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级分类开展远程教育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活动,整合各站点党组织书记、涉农牧专业技术人员、远程教育示范户、党员致富能手、远程教育A-B岗操作员,组建产业技术培训专家服务团,分类整合远程教育涉农牧专业“一村一技”课件,补充相关资源课件内容,提高远程教育课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使远程教育看有所获、疑有所解、用有所得。充分发挥好学用标兵、优秀站点管理员的作用,在乡镇、村(社区)远教站点建立最少1-2个远程教育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学用转化示范基地,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有平台、实践有基地。

3、扎实做好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评定”升级晋档工作。

严格按照县远程办“五好”站点创建“评定”要求,对照升级晋档的软硬件标准,扎实推进示范站点配扩展型设备和上互联网工作,努力完成全20%的“五好”站点晋升为县级示范站点,40%的“四”站点晋升为“五好”站点,30%的“三”站点晋升为“四”站点,10%的滞后站点晋升为“三”站点工作。

4、深入学习宣传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

以远程教育平台和富蕴县党建网为载体,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专栏,大力宣传相关知识和各级学习动态,帮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多渠道、全方位地领会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确保学习宣传活动取得实效。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各远程教育成员单位、各乡镇、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及远程教育各站点积极参与,认真答题,努力提高答题的数量和质量,确保以竞赛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工作深入开展。

5、以防止宗教信仰升温、遏制宗教极端主义渗透、坚决防止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积极开展“平安远教”学用活动,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识别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正确地看待区分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习俗。

二、全力打造精品课件,围绕中心做好信息宣传工作

6、整合开发远教教学资源。

不断创新制片理念,采取无偿征集、联合录制、入库补贴、重奖精品等方式,制作一批符合基层党员群众收看习惯,满足多平台、多媒介播出的微课件、微视频,打造一批宣传十_大、十_届_中全会精神和介绍最新农牧业实用技术知识、群众增收致富成功经验的精品课件。20__年,计划自制拍摄制作专题片教学资源课件8部,计算机教学课件6部;下载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到县级中心资源库458GB左右;加强与远程教育成员单位沟通协调完成整合译制资源1680分钟左右,“共享”教学课件60部,加大争取力度,努力将全县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制作水平走在全地区前列。

7、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课观摩评比活动。

严格按照县远程办安排,组织开展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远程教育示范课赛讲活动,选择优秀课件制作讲课视频,积极参加全县远程教育示范课观摩评比活动,集中展示全县远程教育工作成果和亮点,确保获得自治区、地区示范课比赛优秀名次。同时,通过全县远程教育示范课比赛活动,大力挖掘远程教育与各成员单位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实现远程教育工作与成员单位业务工作的有效对接、组合,不断规范站点的学用工作,提升站点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辅导能力。举办富蕴县第三届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观摩评比活动。通过观摩评比,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制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制片质量。

8、做好各级党建网的的信息报送工作。

统筹安排好信息调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积极主动做好各站点远程教育学用开展汉、哈动态信息报送工作;积极完成全国、自治区、地区、县党建网站和自治区、地区党建手机报的信息上报和管理维护,逐步形成规范、高效的报送机制,努力提升报送信息的采用率。

三、实现远程教育上网络、上电视、上手机,全力拓展传输服务手段

9、全面实现远程教育节目上党建网目标。

以《富蕴县党建网》升级改版为契机,开设远程教育视频专题栏目,及时上载远程教育课件,督促党建网站上载远程教育课件,努力实现全远程教育“上互联网”的目标。

10、整合广电和电信资源,探索实践远程教育上电视工作。

加强与广电局联系,在富蕴县电视台设远程教育栏目;加强与电信公司协作,积极开展远程教育65个“双模式”站点“百村”网站建设、“远教入万户”工程及IPTV业务普及工作,逐步推动远程教育“上电视”工作。

11、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技术支撑,探索开展远程教育上手机试点工作。

积极协调电信公司探索远程教育上手机的技术手段,并选择部分乡镇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上手机的试点工作,积累管理经验,探索工作运行模式,为下一步全面推动远程教育上手机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推动远程教育“上网络、上电视、上手机”载体的实现,使农牧民在产业技术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面更广,同时根据各村特色产业对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打开销路,达到增收的目的。

四、加强队伍业务强化培训,提高远程教育队伍整体水平

12、加强远程教育骨干队伍业务强化培训。

进一步加强128名站点管理员和256名A-B岗操作员的业务强化和课件制作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观摩评比、现场示范、结对辅导、互动讨论、赴学用工作先进地区、县学习等方式,加强研究远程教育教学方法、设备操作和维护、专题片制作等业务培训,力争在年内对全站点管理员、A-B岗操作员全部轮训一遍,努力提高站点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开展各远程教育成员单位教学课件制作人员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课件制作人员的业务技能。

13、加强对远程教育集中轮训基层干部工作的督查,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安排好27个主题培训班5906名基层干部的大轮训工作,确保集中轮训任务取得实效。

加快推行远程教育培育“六型人才”行动计划,针对农村基层急需的基层管理型(178人)、科技生产型(456人)、经营服务型(287人)、技能带动型(320人)、创业新苗型(138人)、远教管理型(256人)等六类学用转型人才1635人,利用远程教育平台,采取课堂式集中培训、班组式分类培训、菜单式选择培训、结对式重点培训等形式,大规模开展创业创新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乡土拔尖人才、“土专家”、“田博士”、农民经纪人。

14、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调查研究活动。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5

提高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每一所大学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找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构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完整体系。结合华北电力大学办学实际,笔者从标准、规律、机制三个维度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

深化对人才培养质量根本标准的认识,切实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适应社会需要。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思想依据。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社会需求而独立存在;但是过分强调适应需求,人的全面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最终指向,而适应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片面发展和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弊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吸收国际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盲目的所谓“国际对接”、“国际标准”的倾向,这种所谓的“国际标准”,忽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导致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契合度降低,使人才培养失去了科学的目标定位和评价尺度。

人才培养标准的确立,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中国特色发展的特殊需求。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实际,形成中国特色,才能为国家兴盛提供强大支撑。社会状况不同,人才标准也必定有所差异。盲目照搬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不仅会造成人才培养实践上的偏差,而且会引起教育理论和社会舆论的紊乱。社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许多负面评价往往来源于对人才培养标准定位的偏颇。一味按照所谓“国际标准”,或者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几十年来就可能忽视了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历史性贡献。对此,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

因此,要切实树立教育质量根本标准的指导地位,不断强化根本标准的权威性,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纠正人才培养理论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误区,努力实现理论创新,更好地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实践。

探索人才培养规律,从人才成长的全过程审视大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避免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人才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除去学校教育外,工作岗位的实践在人才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杰出人才的产生,往往和他是否在国家最需要的岗位上经受锻炼直接相关。

大学教育是人才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思维等方面,究竟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是应该统筹思考的重大问题。大学教育要在一个有限的时空内,实现教育目标的优化,而不可能超越这个时空,追求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大师”、“优秀拔尖人才”等杰出人才,是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才得以实现的。对于工程技术人才而言,在大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厚实的基础知识,全新的人文素养,创新的思维方式,扎实的工程训练,但是必须要经过工作岗位的锤炼,方能成为优秀的工程人才。

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急功近利,二是揠苗助长。急功近利过分强化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人“上手快”,但“后劲不足”。揠苗助长则力求在大学教育阶段,在有限的时空内解决人才培养所有的问题,毕其功于一役。而这一点,正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我们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主流观点。

我们认为:大学教育所培育的不是杰出人才本身,而是产生杰出人才的肥沃土壤。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恰当,要实事求是,对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不能忽视这一重要前提。

明确社会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构建大学与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办教育,社会用人单位无偿获取大学所培养的优质人力资源,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少承担责任,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却享有评定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的被动和无奈。在一定时期,这种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通病。现在,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一些国家通过立法等形式,明确了社会用人单位在大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应担负的责任。对高等工程教育而言,有的国家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接受大学生的专业实习,保障了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参与和支持。

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个突出问题是:单凭大学自身所拥有的办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庞大的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堂教学方面,矛盾尚不突出,在实践教学方面,问题却日益凸显,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大学生成规模的专业实践,实践教学的任务难以落实,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丧失了有效的载体和途径。

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依赖于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校内高水平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尽快弥补实践教学的“短板”。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就是要通过立法等手段,明确社会用人单位,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努力改变社会和企业对高等教育批评多、关心少,质疑多、支持少的局面,形成大学与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体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政策环境。

基于以上几点的思考,学校多年来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以人才培养为主线,在适应社会需求中推进学校的改革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一,适应能源电力发展需求,构建“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

根据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和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学校适时调整学科建设思路,着力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依托电力、动力、自动化、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学科,成立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组建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体系由过去的以火电为主,拓展为集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及能源环境为一体的“大电力”学科体系,成功实现了学科的拓展和转型。

“大电力”学科体系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电力科学与工程”被列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获批建设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部级研究平台。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承担了一批国家“973”、“863”、“重大支撑”、“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作为首席单位,连续获得三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部级、省部级奖励;科研经费在连年翻番的基础上,2007年达到2亿元,2011年突破5亿元;在新能源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电力电子、信息与控制、能源经济与管理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学校围绕学科建设汇集人才队伍,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实施“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高层次领军人才,“111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实施“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大力推进青年教师的“博士化、国际化和工程化”培养。

学校把满足能源电力企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在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人才培养专业体系。在本科教育中,新增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能源发电等新专业。2010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新增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工程及其自动化被评为部级特色专业。这些新设专业符合国家需要,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良好。如2010年学校培养的全国首届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

在研究生教育中,新增环境工程、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水文学与水资源、水文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等专业。加大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超前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能源电力事业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四模块”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针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规律,抓住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矛盾,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基本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工程实践模块所组成的“四模块”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基本实验模块为学生提供一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夯实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学校大力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实验开出率达到了100%;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后者所占比例达到85%以上;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设计实验。

校内实践模块可供学生进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校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现代工程训练中心、校内专业实习基地、校内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能够为学生提供三个层面四年不断线的工程实践,一、二年级学生在其中进行认知实习、工程基础实习和实训,三、四年级学生可进行先进制造技术、电力工程实际工程项目的训练。同时,中心还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性实践。

仿真实践模块将仿真技术引入实践教学,建立了火电、核电机组仿真,电力系统仿真,电网调度仿真等仿真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与现实十分接近的实践环境,供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学校开放仿真培训基地,学生通过实践并考核合格,可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具备电力行业上岗资格。

校外工程实践模块供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学校充分利用与能源电力行业的密切联系,在电力企业等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00余个。对教学计划内的校外实习与实践环节,学校始终坚持统一组织与集体安排;主干专业学生全部到电力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实习,学生到达现场后,由实习基地统一安排到相应岗位,进行现场实习与实践锻炼。

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第三,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大学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学校充分利用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组成的校董会(理事会)这一校企合作平台,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全面合作,构建了大学与企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一是适应能源电力企业的人才需求,协同培养高质量人才。对于急需人才,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培养。学校与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实施“特高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毕业生直接进入这一新兴领域,成为特高压技术骨干。学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培养核电专业人才协议,实施“3+1”式培养,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培养,促进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校因此成为首批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施以来,学校承担了“改革行业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电力行业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并从“工程创新型”和“工程实践型”两个层面上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工程创新型”实施“课内外统合、学研双驱”培养模式,强化个性化培养;“工程实践型”实施“学行并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工程实践训练。这些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大学与企业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是利用校董会(理事会)平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学校通过建章立制,签订协议等方式,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企业十分重视学校校外基地建设,将其纳入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并把接收学生实习培训列为其教育培训中心的重要工作,指定专门职能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高水平专业人员参与基地建设和学生的实习指导。

电力企业的积极参与,使基地建设水平和学生的实践效果不断得到提升。2008年和2009年,“发电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电网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学校与电力企业共同建设的发电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电网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核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入选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三是在研究生培养中,在电力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创建50余家研究生工作站,选配电力企业专家为外聘硕士生导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培养。学校被授予国家首批工程硕士培养创新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德育整合特色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整合学校资源开展德育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形成了德育工作新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管理体制,以教育处、年级部、班主任为督导检查职能部门,全方位落实,上下贯通,相互支持,有序运转的德育工作的有机统一体。完善德育目标机制,健全德育评估机制,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班主任有德育工作计划,各科教学有德育渗透和转化学生工作计划。加强师德建设,将参与德育纳入师德考核和教师年终目标管理。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更新观念,营造氛围,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方面

在德育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不断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快速传递的新形势,以观念更新为引导,努力在学校形成大德育氛围,最重要的就是把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统一筹划,相互协调,在德育工作目标设立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与重点工作来进行。搭建教育平台,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进程的素质教育新局面。通过文学培训、音乐特长培训、数理化奥赛培训、信息技术科技小发明、球赛、校运会等校园内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讲座、报告会,网络教育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样,在学生各项素质竞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的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突出德育特色,突出时代特征,探索德育新体系

当前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迫切要求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作为教育者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建设,把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编入教学内容;把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纳入教学内容;把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入教学内容。

1、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发挥学校德育主体作用。首先,优化德育教学,注重德育渗透,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科学化。要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突出了德育教学的主体性,增强了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完善德育常规,突出专题教育,实现德育活动课程规范化。以专题系列化的周主题活动和月主题教育活动等德育活动为载体,建设德育活动课程。

2、改革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要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如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活动中,可以采用学生设计制作文明用语标语牌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让学校的墙壁上悬挂着老师和学生的杰作,让它时时提醒师生,时时告诫学生,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3、抓好学科渗透,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如地理课通过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理科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公式、定理,而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理想信念。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德育功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因此,建立和强化“三维”德育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德育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一)强化家庭德育,夯实“三维”德育基础。

首先,要以校级家长委员会为核心,健全家庭德育网络。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构建以校级家长委员会为核心的家庭德育网终系统。其次,以家校德育活动为纽带,形成德育合力。建立教师家访制、优秀家长及文明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活动。第三,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采用讨论式、交流式等方式,开展家庭素质教育征文、家教知识竞赛、问题孩子会诊等活动。

(二)优化社会德育环境,开展社会德育实践。

注重以社区资源为主要材料的德育地方课程开发和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以社区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根据实际德育资源,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有文化、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参与,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创建“文明小区”。开展警民共建文明学校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110联校民警和交通安全联校交警;联合举办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配合这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交警”、“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等研究性德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从中受到锻炼和教育。实施活动式德育课程也需树立大德育观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而应消除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界限,让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合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7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资源意识;提升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48-02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但是自从200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大量本科院校的扩招,高职教育陷入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市场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才急缺,作为高职教育,应担负起这一重任,才能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教学改革就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是学校教学的载体和平台,教学是围绕课程的教学,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

1教师与课程

教师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1]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就是教师对“什么是课程资源”的特别关注,是教师在教学认识活动中,对有利于课程实施或学习活动的资源的敏感反映和认识,是唤起教师内心对这些特殊资源的进一步加工欲望,使之成为课程活动或课程实施的有用资源的心理活动。课程改革的关键在老师,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就成为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广大一线教师既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推行者,又是课程改革的最大障碍。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编制”。[2]国外许多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教师在课程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如果没有一支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将不可能落到实处,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基础保障,教师是否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则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现代课程观将教师视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这是因为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设置和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3]因此,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提升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升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策略

2.1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较大的课程模式是“三段式”课程模式,即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模式。其“学科本位”非常明显,注重课程知识的系统传授。教师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的知识本位的课程观,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明确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必须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即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而服务,课程内容要注重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课程必须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实践,并以实践作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重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4]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包括多元能力,要有专门化工作能力、综合心动能力、通用职业能力、社会文化能力、拓展创新能力等。这对于习惯了知识传授为主,依赖教学参考书教学的教师来讲,不仅是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范式的自我更新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作实现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如果没有对课程资源明确而清醒的认识,这种变革、转换和更新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建立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相对于职业院校的课程来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单只某一门课程。应该多一些项目课程、模块课程这样的对某种职业能力的综合。具备课程实施的可行性、课程开发的动态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2.2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挖掘可利用课程资源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课程目标的定向性较强,课程模式的适应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课程运行的昂贵性等特点。由于主要针对特定的职业或职业群,其定向特征要由具体职业定向转变为职业群定向,为了适应特定区域、特定职业的需要而开发和实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以掌握符号知识为目标的普通教育,它是为具体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要求高,要有较大的设备、人员、资金的投入, “书本上学种田、黑板上开机器”是培养不出现代企业所需的高质量的、适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5]

因此,根据职业教育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挖掘一切可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教育性经验与教育影响,只要进入课程,与课程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课程资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教学环境及教师、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教师、学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根据其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类。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能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资源,包括教师、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作用于课程却并不直接形成课程本身,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的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必需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因素。[6]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课程,更是学校和企业合作教学、在企业教学的“产教结合、双元教学”等实践实训的教学做等。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强化职教集团作用,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加大比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给与学生模拟实习。注重本土资源利用和开发,像我们云南的玉石珠宝业,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抗战的辉煌历史;大量的热带雨林,品种繁多的动植物,面对东盟商业区的小语种学习等。对云南的职业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来说,都是鲜活、生动的资源与实物,我们应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

2.3 构建合作交流的教师文化传统的教师个人主义文化中教师的工作多是独自面对学生,独自备课,独自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缺乏合作与交流。而课改要求更多的合作与交流,除了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合作与交流外,实习实训课更要求合作与交流。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师生能力的提高、成功经验的构建与分享等无不需要师生、教师、学校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因此,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经验的互补,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需要建构与教师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对教师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教师文化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只有体现开放性、互动性、学习性等基本特征的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大胆参与,才能让教师大胆尝试发挥这一“活”的课程资源能动性来挖掘多样的课程资源。因此学校要努力创建一种宽松、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教师集体备课、鼓励团队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消除教师保守的个人主义倾向,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2.4 加强学习,注重反思,促进教师课程资源意识提升众所周知,学习与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相联的,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的途径,知识能促进能力的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师多为普通院校毕业,既缺乏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缺乏专业的实践技能知识,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锻炼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职业教育的课改整合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形成了一套新型的课程与教育理念,像项目课程开发、模块式课程构建、尽管其中的某些理念教师不同程度地有所了解,但距离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开发中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理论业务培训,建立定期到车间进行实践的制度,提升他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整合、改编教科书,开发模块课程的能力,灵活处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能力。尤其注意培养教师反思能力。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总之,教师创造性运用课程资源能力的提升,不是朝夕可以实现的,要靠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教学观与学生观,消除对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过多依赖,提高教师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更好的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和身边的学生、同事、环境等课程资源,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003,(6).

[2]GolbyM.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ction(book review)[J].i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80(4):372.

[3]吴刚平.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7):41-44.

[4]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164.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8

一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体育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新形势下,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时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已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受竞技体育与体质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内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乏味,体育课程资源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学内容重复、陈旧、复杂,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烦心理。

(2)传统的体育课程结构不能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精神。过去,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主要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完整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忽视了体育对于培养人的作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和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地方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要充分反映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它们引进到课堂当中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程资源要反映学校的实际和体育运动传统。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差异较大,体育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条件出发,努力发展反映学校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

3体育课程资源的种类

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六种:(1)人力资源;(2)体育设施资源;(3)课程内容资源;(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5)自然地理体育课程资源;(6)体育信息资源。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能获得的体育教学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广播、体育杂志等资源获取体育信息。充分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途径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由体育教师、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学生、行政机构的体育视导员和学生家长等构成。他们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岗位职能作用,鼓励他们关心和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1)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的一物多用,不仅节省了重复购买器材的费用,还能根据器材的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例如:①接力棒:除了用于接力跑的传接工具外,还可作为健美操的手持器材和各种跑步的障碍标志物。②栏架:用于跨栏,也可用于投射门和钻越障碍等。③跳绳:用于各种姿势的跳绳动作和绳操,还能用作游戏标尺等。④标枪:用于投掷、跳高架、标志物等。⑤实心球:用于投掷、做游戏的负重物、障碍物和标志物等。⑥呼拉圈:用于身体活动、游戏套圈、障碍物。⑦橡皮筋:可当跳绳使用,也可做跳高的横杆等。⑧单、双杠:除用于体操动作外,也可用于打秋千等游戏活动。

(2)制作简易器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废旧的生活物品和生产工具等,可以制作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解决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短缺问题。例如:①发动学生和家长利用家里的旧布和豆子、谷类等制作成大小不一的沙布口袋。②汽车轮胎可作障碍物和攀爬阶梯的工具。③多余的地板块可重新改装用作“齐心协力”走,还可做冬季的“脚滑子”。④旧书包可用作负重的“小背篓”和障碍物。⑤各种矿泉水瓶可用作标志物、沙瓶、障碍物等。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成人标准的体育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生身材标准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如:①可将足球场地缩小成适合学生小范围活动的空间,把球门也按照场地的比例适当调整。②降低学校篮球架的高度,在学校的室外墙壁上多安置一些篮球架。③健美操室可用于进行乒乓球、武术、室内毽球等项目的混合型场地。④夏季的轮滑场地可用做冬季的滑冰场地、冰球场地和多种冰上活动场地等。⑤降低排球网架的高度可作为网球场地。

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运动项目的改造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简化技战术:只保留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基本技战术。

②简化规则:只保留一些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兴高采烈“玩”起来的简单规则。

③修改内容:去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使学生无兴趣的陈旧内容。

④降低难度要求: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改变器材的功能。

(2)对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新兴运动系列的内容极为丰富,《课程标准》对新兴运动的定义是:国际上比较流行,但在我国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深受学生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下面列举几项新兴运动的种类:

①定向运动:定向运动也称定向越野,是借助于地图、指南针来识别方向,越过各种地形,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这种运动非常适合青少年。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国家,很快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②轮滑:轮滑运动是一项融健身、娱乐、竞技与一身的风靡世界的趣味性很强的大众休闲运动。现在这项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列,有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和轮滑球比赛等。从旱冰鞋上来看,也有了创新与改造,从捆绑在脚上的鞋到现在特制的单排轮,有不少地方盛行这项运动。轮滑的场地也不同于过去固定的场地,有圆形、长方形和波浪形等各种场地。现在,轮滑在某些地区也被少数人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③攀岩: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运动项目,它包括野外攀岩与场地攀岩两类。野外攀岩已经是世界性的流行运动项目,由于它具有实际的生活与生存价值,因此,对青少年具有教育意义。场地攀岩也有室内与室外之分,是在人工造的攀岩墙上进行的,高度的设计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年龄有所不同。这种攀岩墙已经在我国的某些学校出现,室内攀岩墙相对来讲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安全性更好些。

4体育课程内容与校外体育资源整合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给学校体育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通过体育俱乐部与政府、社区、家庭三方面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校外体育资源。

(1)与政府文体部门的体育资源整合。俱乐部主动与政府文体部门沟通,把以前文体部门所承担的各种繁杂的比赛、活动组织起来,并把各种活动办出层次。政府部门则将有关的活动经费下拨俱乐部,使俱乐部成为了一个专业的体育组织。另外,俱乐部各个项目的体育骨干除了代表本地政府参加各种体育竞赛获得荣誉外,也成了带动本地体育文化活动的排头兵,参与比赛、组织比赛等也成为了他们学习和工作之余的乐趣。

(2)与教育部门体育资源的整合。作为学校体育俱乐部,本身拥有大量经过优化了的学校体育资源,这部分资源已经使本地教育部门在应付传统的各类竞赛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大量的校外体育资源使教育部门在考虑学校体育的发展时,自然而然地把俱乐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俱乐部承担了以前体育教研组的大部分职责,如组织教育系统内各种项目的体育比赛、参与教育系统的高层次体育竞赛等,因此,俱乐部的存在已经把大量的体育教师从繁重的体育竞赛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专门从事体育教学的研究。

(3)与社区体育场地资源的整合。俱乐部遵循“政府投资、立足学校、面向校内外”的原则,分总部场地和其他各所学校活动场地两部分。各俱乐部一般选定一所场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作为总部场地,该场地由俱乐部负责管理使用,将活动的时间详细分清楚,以达到学校和俱乐部资源共享,在学校体育教学之外的时间,俱乐部可以象征性地有偿向社会开放。

在一些社区的公众活动场所,也有俱乐部的活动点,如各种类型的文化广场,俱乐部可以随时在这里进行活动,这对广大民众的影响以及体育文化向社会的渗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1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要注意内容的选取。选取的内容应当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特征,并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要注意更新课程理念,根据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继承好的思想,更新旧的观念,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3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要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有效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4应当把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工作纳入体育教研工作之中,克服消极和懒惰情绪,防止“一问了之”和“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5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6建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体育课程设计能力进行专门的培训,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实施能力。

7各市、地有关部门要不断总结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参 考 文 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范文9

[摘要]社会工作视域下突出自我探索与社会体认的职业生涯教育,助推了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社工的第三方身份所致的合作者角色和资源整合者角色区别于教师的教育者角色,易激发学生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主体性和参与度。以助人自助践行社会正义的社会工作价值同时创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更加积极地影响着公平教育、积极教育和素养教育发展。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工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以制度为依托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融入社会工作专业元素的课程体系,聚焦跨专业团队建设以提升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社会体认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旨在促进学生深入了解自我、职业、社会及树立正确就业观的职业生涯教育,既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又是增进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机制。国内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尽管较早列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大部分学校未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停留在学生毕业前夕为数不多的集中性就业指导咨询,授课教师多由德育课教师担任,具有职业指导师资质的专业师资相对缺失,授课形式单一,授课内容缺乏现实感。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之以校外企业或单位合作的职业生涯教育,普遍缺乏活力、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亟需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上海S机构是国内首家聚焦青少年就业能力提升与犯罪预防的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多年来不断推进联校社会工作,积极介入到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之中,给既有的职业生涯教育带来了理念、内容及形式等多方面的创新,颇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试以该机构介入职业生涯教育的代表性案例,即在中职学校实施的“筑梦生涯”职业生涯辅导项目为例,旨在探讨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发展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社会工作新机制。

一、社会工作介入职业生涯教育的逻辑及内容

社会工作视域下以“筑梦生涯”命名的职业生涯教育项目旨在探索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介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模式,具体目标涉及三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协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二是环境层面,与学校德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形成有益互补、良性互动,争取学校管理层和一线教师对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争取外部企业的大力支持;三是政策层面,调研需求,总结项目经验,在初步形成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的基础上,推动团委、教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出台支持职业生涯教育的新政策。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逻辑与内容如下:

(一)评估、沟通与赛制动员

需求评估是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首要环节,社会工作服务介入方案的设计建立在现状调查和需求评估的基础之上。首先,社会工作者采用专业量表对介入班级学生的个人认知和职业认知作前测性评估。其次,通过访谈的方式走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深入了解既有职业生涯教育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情况。调查发现介入班级的学生尽管均已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实际的授课次数和授课时间甚少,纯课堂教学的效果亦不理想,多数学生对自我、职业及社会的理解仍有较大需求,学校方面因为课程体系问题能给到社工介入的时间非常有限。沟通是社会工作服务有效介入的关键,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不高,社会工作的职业生涯教育介入对学校里的多数人而言十分陌生。为此,社会工作者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多方沟通协调,以建立服务开展的基本信任。在学校教师层面,社工多次到访学校,与学校领导、德育老师、专业部主任、校企合作老师、班主任等进行沟通,探讨社会工作项目介入的可行性方案,确认社会工作服务不影响正常教学和确保学生安全的最低原则。在学生层面,重点是深入了解其需求和偏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针对学生不喜欢业余时间被社会工作项目所挤占的情形,最终确定活动时间放在班团课上。

在学生家长层面,社工向每位学生家长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筑梦生涯”项目的活动内容,旨在获得家长的支持,以协助学生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诸如让家长写出子女的优点并在活动中分享,知晓社工组织的校外活动,并协助社工做好防范活动风险的预防工作。在企业层面,项目组安排了一名社工专门与企业进行对接,以探讨中职生的实习探访模式和资源整合路径。在社区层面,社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尽管有相对丰富的社区资源基础及优势,但是对于大规模的社区公益行活动,社工与街道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进行了数次沟通与协调。在评估和沟通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度参与,社工采用赛制方式进行广泛动员,即设计了“我的未来不是梦”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分为启动仪式、个人赛、团体赛、大赛奏鸣曲及分享交流五个部分。在启动仪式上,社工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邀请到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领导进行动员。个人赛以个人提交的“生涯规划设计方案”为准,具体评分维度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行动计划与策略、作品完整度等。团体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具体内容为“梦想训练营小组”“演讲培训及比赛”及“社区公益活动”三个部分,以激发个人和群体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与一般的比赛相比较,社会工作视域下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特别注重赛前的深度动员和赛后的交流分享,将动员会和分享会列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于团体动力的增能小组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经典的三大方法之一,特别强调小组内部的动力机制和示范机制。为激发群体的动力,社会工作者针对班级学生开展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增能”的小组工作。自我认识小组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建立融洽小组氛围,引导组员全面了解自身性格特质,感受个人的独特性,启发组员对自身价值观进行积极思考,并协助他们了解职业价值观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同时协助组员全面了解当前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及专业优势,思考自身能力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并为接下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好全面准备。自我认识小组具体分为六节,主题分别是性格、兴趣、职业价值观、能力、专业及自我优劣势分析。自我增能小组则主要根据中职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表达问题和沟通问题开设相应的小组工作坊,以增能理论为视角,旨在提高组员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优势视角下的个案辅导

个案辅导区别于小组工作,针对的是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过程中问题相对突出的服务对象,社工通过与个案学生的结对辅导,协助学生的问题应对及能力提升。在项目设计与实践过程中,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对全班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性测试》与前期访谈的基础上,筛选出服务个案,即对那些自我认识欠缺、职业认知有较大偏差、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开展基于个案社会工作理念的个案辅导,主要是从优势视角出发,发掘边缘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协助学生寻求个人兴趣,深入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改变所学专业无用的想法,提高对现在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并积极调节自身的期望和做好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发现中职生自我发展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但沉迷网络、沉迷感情及不求上进的现象同时存在,学生期望值和控制力的错位导致规划与行动之间相距甚远。专业社工的个案辅导策略突出优势视角下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探索,即相信边缘学生的反省能力和探索能力,在尊重和接纳的前提下力行案主自决原则,引导边缘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背后的成因,并鼓励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

(四)职业体认与社会体认的结合

以学生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就是要强调受教育者通过行为实践和内心体验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强调情境丰富性、情绪体验性、知识建构性的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开始受到提倡,其教学过程要求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以达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尤其注重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在突出职业体认的同时特别强调社会体认,注重其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体悟及理解。具体到“筑梦生涯”项目,社工一方面为学校及班级学生积极地进行企业资源的链接,促成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及与企业精英的面对面互动,企业精英不仅讲述了职业工作所必须的技能,而且分享了职场生活的规则及技巧,让学生对职场社会有较深体认。另一方面,社工充分联系与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具有社会体认特征的“社区公益行”,即在“梦想训练营”实践过程中,社工让学生结合本专业优势,分组进社区开展网络购物风险宣传、电话诈骗预防等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对社会生活有更深的体认,同时也增进其专业认同感。社工在对接资源的过程中,亦让学生参与其间,分组寻找、爬梳及联系相关的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的体认。

二、社会工作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创新发展

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筑梦生涯”职业生涯教育项目受到所在学校师生的欢迎和团委、教育行政部门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肯定,推动了多方合作,取得良好效应。具体可归结为三方面的创新:

(一)公平积极的素养教育理念创新

学校在知识或技能教育方面往往具有相对成熟完整的体系,但在综合素养方面相对缺失教育体系或支持体系。社会工作介入更多的是对综合素养教育的提升,诸如平等沟通、自主决策、环境判断等能力和技巧的训练。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招聘注重应聘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素养教育恰恰是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法门,并且具有公平积极的特点,即强调助人自助和社会正义的社会工作介入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更加促进了公平教育和积极教育的施行。就公平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公平是指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的基本平等与对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尊重,是对职业教育本体价值和普遍性的肯定,彰显着职业教育对社会处境不利群体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本着“以人为本,回应需求”“接纳和尊重”“个别化和非批判”“促进共同发展”等价值理念,针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偏弱或有误的学生专门开展个案辅导并给予更多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学校教育的不足,是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就积极教育而言,始于20世纪末美国发起的蔓延西方的积极教育运动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积极职业教育是以积极、和谐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职校学生素质与幸福感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与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不谋而合。社会工作者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给予最多的是对学生自我探索的赞扬、鼓励和支持,突出了案主优势和潜质的发现及其希望感的重塑。

(二)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机制创新

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第三方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创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长期以来,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辅之以企业合作,即学校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社会工作机构的介入则是校社合作与社会教育的新尝试,其不仅促进了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与家校连接,而且架起了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桥梁,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连接。社会工作的第三方优势,同时增进了社工与学生、教师的沟通合作。提供职业生涯教育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非学校体制内人员,身份有别于教师,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又特别强调尊重、保密等伦理原则,因此容易取得学生与教师的信任。学生不愿意跟教师讲述的事情,以及教师不愿意跟学生、同行表达的心声在专业社工面前却能表露无遗,这不仅排解了学生和教师的自我压抑,而且促进了多方沟通和问题化解。社会工作介入不仅是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化尝试,同时也是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一般而言,学校所提供的既有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依旧以基础性知识教授为主,结合理论,给予相应的政策信息;而专业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是含有专业理念的游戏、体验、实践为主,在游戏中增强兴趣,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明确目标,给传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带来了生机。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专事学校社会工作的青少年社工是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匮乏的专业化师资力量的有力补充。

(三)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资源整合创新

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开辟了新的资源端口。就学校而言,除了突出学生课堂知识的传授外,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校外实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少学校隶属部委或省市,与所在地方社区缺乏互动。单靠校内的“社企合作部”整合到的资源有限,尤其是对于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而言,个人要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具体对接亦是成本高昂,很不方便。对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而言,不仅有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端口和相对灵活的资源整合机制,如“筑梦生涯”项目的执行机构在市、区、街镇都设有办公室,和街镇相关部门都有联系与合作,负责项目执行的青少年社工较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老师而言,更具社会资源整合的实操经验。在“筑梦生涯”项目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社工协助学校整合了丰富的企业和社区资源,与此同时,作为社工机构业务指导机关的团市委,鉴于职业生涯教育社会工作介入项目的成功运营,进一步推动了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合作,已开始共同着手开发社会工作专业主导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精品课程。此种资源整合优势无疑将更大程度地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

三、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工作模式优化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体验和判断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可供多方参与的教育实践领域,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职业生涯教育可持续的支持体系需要突破学校体制的束缚,寻求更广阔的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筑梦生涯”项目是职业生涯教育重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尝试。从国际经验上看,这种校社共建模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向。例如,在英国除了在学校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外,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还设有专门的生涯服务机构协助学校实施生涯教育,负责指导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并整合各种资源参与生涯教育,同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有公信力的生涯发展信息和帮助,以及负责培训专业教师等。客观而言,“筑梦生涯”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尝试还是非常初步的,目前主要是社会工作机构的主动介入和免费服务,这并非一个可持续发展模式。职业生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该体系构建的关键可谓社会化服务购买体系的形塑。当前国内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滞后,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参与甚是有限,特别需要教委、青少年社会工作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达成共识,突出合作与共建意识,以打通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鉴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因此在实际的服务供给过程别需要教委系统的认可与购买专业社会工作供给的社会教育服务。

(二)积极融入社会工作专业元素的精品课程

开发课程是实施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内目前的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难成体系,且非常缺失适合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精品课程,为此,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提高专业化和体系化力度。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堪称课程体系化和专业化的典范,对于大一新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侧重自我评定课程的开设,这一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自我认识,充分了解个人的优势和特点,对自己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大二学生而言,侧重专业与职业探索,即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展职业调研,分析和确定那些符合自身条件的专业与职业,并且列出一个想要从事的工作目录,逐一找到个人特征与职业特征之间的合理匹配。对于大三学生而言,职业尝试是职业规划课程的重心,旨在帮助学生开始对所选择的职业进行实际体验,获得基于工作实践的职业认知和经验积累。对于大四学生而言,求职技能培训是职业规划课程的最后一个模块,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要而展开的、系统的求职技能训练。鉴于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分阶经验,国内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亦需要积极研发分类分层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在低年级阶段重点开发“认识自我”课程,高年级阶段注重“能力提升”课程的开发。与此同时,国外经验也体现了自我探索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元素密切相关,国内职业生涯教育的精品课程设计有必要积极融入社会工作元素,诸如优势视角、尊重、接纳、改变、朋辈支持、抗逆力、社会体认、助人自助、自我探索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跨专业团队建设与工作者能力素养提升

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筑梦生涯”职业生涯教育尽管多方面呈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及其优势,但其专业性仍需大幅提升,毕竟职业生涯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且其内容和方式随着学生的需求发展与时俱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准备以及价值观的发展等内容,一个人进行职业生涯选择的历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无论从人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还是从社会活动的变化加速对之产生的影响来看,人的职业心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指导旨在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与此同时发展适切的职业角色,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作为职业指导者或辅导者的社会工作者首先得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筑梦生涯”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工作实践显示,社会工作者对职业的理解和对职业发展形势的研判仍有相当的上升空间。为提升职业生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需要组建专事职业生涯教育的跨专业工作团队,这一团队不仅包括社工、学校德育教师,还应包括职业指导师、学生优秀朋辈等,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需要在多方合作互动中成长。跨专业工作团队亦有利于新兴社会工作专业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适应、被认可和融入。总的来说,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认识自我、建构自我的探索过程,聚焦助人自助、自我增能、自我改变和社会正义的社会工作与之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的大力发展,学校社会工作逐渐成为一支新兴的专业力量,为既有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鄢木秀.论我国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青年探索,2011(5).

[2]彭善民.犯罪预防与联校社会工作发展[J].学海,2017(1).

[3]魏延秋.中职校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2).

[4]李延平.论职业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9(11).

[5]陈振华.积极教育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

[6]崔景贵.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J].教育研究,2015(6).

[7]陈晓颖.职业指导精品课程进校园[N].青年报,2016-9-16.

[8]陈娜.英国:注重中学生涯教育[J].上海教育,2007(1).[9]彭善民.NPO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J].社会科学,2014(2).

[10]蔡敏.解析美国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