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能源消费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27 16:38:18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企业,资源消费,资源配置

 

经济活动的

(一)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活动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现实,地球只有一个,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穷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是要求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从一定资源的消费中能够得到最大产出的消费主体(个人或企业)。因为现实中不同的资源消费主体企业文化论文,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他们对同一资源利用的效率是不同的(这种效率的差别主要来自他们掌握的技术不同,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了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就要求把资源分配给能从中得到最大产出的主体。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论文开题报告。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利用价格机制,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当某一资源需要出售时,现在的所有者就会把这一资源拿到市场上拍卖,想获得这一资源的企业或个人就会通过报价来竞争这一资源,最后,现在的所有者就会把资源买给报价最高的人或企业。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这样的方法

(二)资源消费。地球上的资源除了有稀缺性这个特点,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资源都不可以直接被消费给人类带来效用企业文化论文,即不可直接消费性。要满足人的需要就必须通过一些活动来改变资源的性质或形状,就是说人类必须进行生产活动。在这里我使用资源消费这个词来代替生产,这样做不是要表明什么新的含义(仍然是指生产活动),而是要和资源配置形成明确的对比,强调资源配置活动并不是经济活动的一切,资源消费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实,

上面的分析指明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个方面:资源配置和资源消费。很多人也许认为这样的分析没有必要,因为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也许所有的人都认同这种分析指明的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意识的去应用这种事实来指导问题的分析。德姆塞茨在他的《所有权、控制与企业》一文中有这样的提问:“完全分权化模型充分的展示出,从非人格化市场中产生的价格机制能够精确的配置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既然如此,企业作为一种制度企业文化论文,为什么还会产生并发展起来呢?”我相信德姆

企业的主要功能是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讲到:企业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It can , I think, be assumed that the distinguishing mark of thefirm is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price mechanism.”)。很明显,这种说法是认为企业主要的功能是代替价格机制执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因为科斯认为在企业内部通过指挥配置资源可以节约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时产生的交易成本。事实上,企业的主要活动是资源消费,而不是资源配置。首先,因为大多数资源在进入企业时是有定向性的,就是企业是针对企业内某一特定的消费主体来采购大多数资源的,企业在采购大多数资源的时候都有一个预定的消费主体。你可能会说,企业内有很多人往往是在消费同一资源,但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消费效率,所以我们把他们看作一个共同的消费主体。再者,大多数资源是有特定的效用的企业文化论文,不能在不同的主体间任意配置,因为不同的消费主体掌握的技术不同,他们需要消费的资源是不同的。会计部门缺少会计时,大多数情况是从市场上再招聘一个会计,而不是从另外一个部门借用人手,像科斯说的同一个人在不同部门之间调换的情况相对来说是很少的。最后,总的来说,企业内资源基本是饱和的,因为那种多个人或部门同时争夺同一资源的情况应该是少数。我想说明一点,市场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是同一资源在具有不同生产效率的生产主体之间选择,但是在企业内,具有同一功能的生产主体有着同样的生产效率企业文化论文,因为在同一企业内技术和知识是流动和扩散的。既然具有同一

小结 > 功能的生产主体有同样的生产效率,那么经理在不同的生产主体之间分配生产资源,只能算是生产任务的分配,绝对不是市场意义上的资源配置。企业在纵向上的一体化确实在客观上部分的替代了价格企业文化论文,但是这并不能说企业的产生或垂直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或主要目的就是替代价格。企业家在不同的部门或个人之间分配工作内容,这不是资源的配置,而是对人力资源的消费,是生产活动本身的一部分。因为企业内的个人一般都具有一种与其他的人不同的才能,一般情况下他只能做一种工作,不能做其他方面的工作,所以企业家不能给他分配他不擅长的任务。在企业内的活动为什么要靠指挥而不是价格机制,这不是因为指挥比价格机制的成本底,而是因为指挥是集体活动得以协调进行的必然要求。集体进行的资源消费活动的规律在于其技术性,包括科学技术和组织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客观性,只有通过学习和研究才能掌握,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论文开题报告。所以企业文化论文,资源消费活动的规律只能是懂得这种技术的人指挥不懂这种技术的人。工程师指挥工人是因为他知道工人不知道的技术,所以他要指挥工人。工程师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指挥实现,价格机制没有这种功能。同样企业家指挥其他的人是因为他懂得组织的技术,他比其他人更懂得事物之间的逻辑和统筹的规律,所以他能够指挥其他人。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资源消费,不是资源配置。

资源消费

塞茨不是不知道现实中有资源消费这样的经济活动,但是这样的问法无意中似乎在说资源配置就是经济活动的一切,任何经济事物的出现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率配置资源。难道在价格机制已经有效地解决了资源配置这一问题后企业就不能因为它能够有效解决其他问题而产生并发展起来吗?我相信德姆塞茨这样提问也不是认为资源配置就是经济活动的一切,但很明显他在这里似乎忘记了:资源配置和资源消费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它们有各自内在的规律,对能够解决它们的有效方法的要求是不同的。

资源消费才是经济活动最本质的内容,因为即使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企业文化论文,这种效率在进行资源消费活动之前仍然是停留在潜在的水平,之后某个人或企业把这一资源消费了,即进行了生产活动,这一资源才能够转变成人类可以消费的产品,资源配置的效率才能最终实现。很明显,资源消费只能通过生产劳动来实现,价格机制没有这方面的功能,价格机制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只是使资源在不同的消费主体即生产主体之间转移,它并不能够改变资源本身的性质或形状。

能够把资源配置到能够从这一资源的消费中得到最大产出的个人或企业手中,因为只有能够得到最大产出的个人或企业才有能力报出最高的价格,否则这个人或企业就会得不尝失,有理性的人或企业当然不会这么做论文开题报告。为什么只有依靠价格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呢?这是因为企业文化论文,在利己心的存在下,每个人或企业都想以更低的价格取得一定的资源,他们会隐瞒对这一资源的消费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实际效用。在竞争存在的情况下,要想获得这一资源就必须报出比别人更高的价格。在理性的条件下,最后当然只有对这一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个人或企业才能报出最高的价格。价格机制之所以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因为它能够迫使不同的资源消费主体说出他们能够从一定的资源消费中获得的实际效用。计划或指挥之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是因为计划者或指挥者无法使得不同的资源消费主体说出他们能够从一定资源的消费中获得的实际效用。

内容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北京: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Ronald 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1937, (4) 386-405

[3]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次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中译本,上海财经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2

关键词: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结构 因果关系 动态冲击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978年的5.7亿吨标煤上升到2010年的32. 5亿吨标煤,33年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8.1%。1992年,我国成为能源净进口国,能源消费量开始高于能源产量,基于此,本文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深度剖析,以期通过分解能源消费结构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重度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开始普遍采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理论分析方法进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1978年,Kraft在对能源经济的研究中首次发现了美国GNP对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随后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开始对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Yu和Choi对韩国GDP和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Glasure和Leep研究了新加坡的能源消费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 Asafu-Adjayer针对菲律宾和泰国两个国家进行研究,最终发现了这两个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有双向因果关系。

我国从2004年开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应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成果较少,而且结论不太一致。马超群等(2004)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我国从1954-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结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协整关系与能源的种类有关,其中GDP分别与能源总消费、煤炭消费总量之间有长期协整关系,但与石油、天然气和水电之间没有这种协整关系。贲兴振等(2005)检验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各构成部分的消费量和GDP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需要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王风云等(2008)运用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研究了1978-2000年的我国实际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即这些年间我国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不存在协整关系。王昱(2009)构建了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误差修正模型,并测算了能源与经济增长在外部因素冲击下的动态响应函数。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具体到各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还不充分,并且由于数据处理不当和没有严格遵守“协整理论”应用的前提条件等原因,导致研究结论不够一致。本文重点对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试图揭示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期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动态调整关系,两个理论的前提都是要求数据是平稳的。协整理论反映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长期的稳定关系,回归所得的残差序列因为不能被自变量所解释,因此是平稳的,从而确定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两个平稳的自变量、因变量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原理是根据如果自变量的过去值对因变量的预测有帮助,则说明自变量是因变量的Granger原因,反之也成立。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

本文选取年度GDP作为因变量,样本区间为1978-2011年的实际GDP数据(1978=100),并对实际GDP数据取对数(InGDP),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选取四种主要的能源(煤炭、电力、天然气、石油)作为代表能源消费情况的自变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公布的年度煤炭(COAL)、电力(主要是水电)(ELEC)、天然气(GAS)、石油(OIL)消费量,并对这些消费量取对数。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本文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都是非平稳的,此时如果直接利用非平稳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首先必须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本文应用扩展的Dickey-Fuller(ADF)检验,运用Eviews6.0软件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lnOIL为平稳序列,其它变量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均可以变为平稳序列,即InGDP、InCOAL、In.ELEC、InGAS为一阶单整序列,使用一阶差分后的变量构建模型。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能够确定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运用Eviews6.0软件得出检验结果:整体上看,当显著性水平为8%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双向的因果关系,而是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影响,这也验证了我国能源拉动型经济的增长模式;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存在国民生产总值(GDP)分别与煤炭和石油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以及电力消费与GDP的单向因果关系,但是有的能源与GDP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天然气消费与GDP之间,进一步说明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平衡使得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结论不一致性,因此我国应该平衡能源消费结构,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四)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以国民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四种主要的能源(煤炭、电力、天然气、石油)的消费量作为自变量,通过E-G两步法进行协整关系研究。最终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GDP与四种能源消费量之间尽管短期内有波动,但长期上存在均衡关系,总体来看,GDP每增长1个单位,能源消费增长0.5571个单位,能源消费弹性相对比较高,分别来看,除天然气消费外系数符号都为正,说明煤炭、电力、石油这三种能源消费对GDP有正向的促进关系,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相符。同时,检验结果还显示,煤炭、水电和石油消费每增加1%,我国GDP分别增加2.23%、0.81%和0.7349%,但是天然气系数符号都为负,天然气消费增加l%,GDP减少1.23%,说明了该种能源消费对GDP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它的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偏小,在发展阶段,资金投入较多,但还未收到明显的成效,因此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偏小,同时说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都在90%以上,说明计量经济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好。

(五)误差修正模型

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些变量之间必然存在有误差修正模型(ECM)表达式,反之也成立。一般的计量分析方法都是在检验数据的平稳性后建立协整分析模型,如果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再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变量间的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其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反映了一种调整速度,是指当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将其调整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一般都为负值,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调整速度越快。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GDP短期波动的决定因素,误差修正系数为-0.39,并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通过能源消费平均每年GDP对上年GDP偏离长期均衡水平的短期调整幅度为39%,同时说明了我国GDP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

(六)VAR模型

本文不考虑其他外生变量影响,可以将模型设定为:

yt=A1yt-1+…Apyt-p+εt (t=1,2,3…) (1)

其中yt是五维内生变量向量,即yt=(DInGDP,DInCOAL,DlnELEC,DlnGAS,DInOIL)T。通过信息准则(AIC、LR、HQ等)来确定滞后阶数P,最终得出结果p=1,可以建立VAR(1)模型,并估计了模型参数,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高,且拟合优度为96.7%,也较高,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的状况。

结论及建议

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能源却在与日剧减,因此正确剖析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深度剖析,以期通过分解能源消费结构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重度影响。本文利用1978-2011年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验证数据的平稳性之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然后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最后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定的能源消费支持度是可以积极地拉动经济的快速而稳定增长,部分能源消费支持则正好相反,而另外一部分能源消费支持度是可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的积极影响。比如由于天然气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偏小,天然气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波动,但影响不大,说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石油消费对经济具有正向影响,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因此,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首先,从国内来看,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的耗费量,优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提高能源优化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其次,从国际上看,调整贸易结构,通过限制产能,使国内高污染行业以及产能过剩企业减少产量,在保证国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出口,从而避免存留在国内的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增大进口,特别是初级产品(比如成品油、钢材等)以及“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由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策略转向靠进口替代和内需拉动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减少相应产品出口。最后,政府需要不断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逐渐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如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鼓励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品的出口,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等有效控制能源消费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促进我国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Kraft,J.,Kraft,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J].Journal of Energy Development,1978(3)

2.韩智勇,魏一呜,焦建玲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22(12)

3.CutlerJ.Cleveland,Robert Costanza.Char-lesA.S.Hall.Robert Kaufmann,Energy and the U.S.Economy:A Biophysical perspective[J].Science,1984(225)

4.Chang,B.L,Ijai,T.W.,Aninvestingation for Cointegration and Causacity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 Taiwan[J].Energy Economics,1997(19)

5.Yu,E.S.H,Jin,J.C,Cointegration Test of energy Consumption,Income,and Employment[J].Resourcesand Energy,1992(14)

6.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的工业社会对消费的控制,从而产生了消费伦理问题。本文将对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科学技术根源与消费的当代启示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社会消费理念进行初步的探索。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马尔库塞的伦理思想非常丰富,而消费伦理是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的有机构成上,他关于消费的论述是非常经典的,对于当代有不可缺少的借鉴作用。

1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思想

前工业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物质财富匾乏,因此马尔库塞认为,为了文明的进化不受干扰和破坏必须对人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压抑。在这点上,马尔库塞是赞同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论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当代西方社会借助广告等大众传媒,在全社会的宣扬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制造新的消费需要,使人民沉醉于商品消费中。因此,也给现今社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他们为了追求这种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从而产生了伦理问题,消费不从人的利益出发,追求更大的财富的拥有,采取一些非法行为的方式去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从而给消费也产生负面影响。

2马尔库塞消费伦理的科学技术根源

马尔库塞认为,由于当代工业社会是靠高生产和高消费来维持其存在。无论物质产品的需要和精神产品的需求都遭到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使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都处于资本主义的控制和管理。实际上,科学技术在当代西方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工具,并且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造成了发达工业的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些方式满足了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但同时又激起了人们更高的物质需求,使人们处于一种永恒化状态,迫使人们不断去追求更高更新的物质需求。

消费伦理是指消费活动本身的正当性和消费方式的正当性问题,消费伦理教育是指通过观念,舆论和制度的形式促使消费主体进行合理消费的正当消费。我们可以根据消费主体来归属消费行为的责任问题,在消费伦理教育方式上,我们把它细分观念培养观念培养,舆论谴责,制度惩罚三种。

消费主体不同,消费活动的责任就不同。根据不同主体,我们把消费责任分成政府消费责任,企业消费责任和个体消费责任。目前学术界关于消费伦理或消费责任的讨论,多半是向个体提出消费行为的正当诉求,其实这是一种不全面的思考方式。无论是根据数据还是根据经验来判断,政府和企业的消费行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都远远超过个体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消费伦理中的消费伦理观念以节约为基本范畴,但强调的主要应是资源节约。资源主要指那些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的物质资源,例如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在人们的消费过程中,占用自然资源的多寡不尽相同,有些占用得多,有些占用得少。传统的节约观没有具体区分消费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占用的不同情况,以致加剧了经济和伦理的紧张关系。要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就要在消费伦理观念上教育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受,鼓励和引导人们使用占用自然资源少的消费方式。

3消费伦理的当代启示

从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中,他的理论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不会必然带来人生幸福。在一个全面控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它至多能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愉悦。他的理论还说明,发展虽然以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只有当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资本生活需要,人类才能异化的消费和重占有的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而且真正意义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向。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4

关键词:能源消费 产业发展 因果关系

一、引言

能源消费与各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状况如何,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达到降低能源消费量的目的,使能源消费与各产业的增长协调和谐发展,是我国政府在制定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时,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因此,对能源消费与各产业增加值之间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1978-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 首先对相关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判断变量能否进行进一步的检验,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法来分析能源消费和各产业增加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为中国能源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选取了1978-2012年中国的各产业增加值(GDP1、 GDP2、GDP3)和能源消费总量(Energy Consumption,EC)的时间序列数据,样本观察值各为35 个,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出版社的《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版、《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版。各产业增加值是根据以1978 年为基期的GDP 指数和1978年各产业增加值数据计算获得,得到的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均为1978年不变价格的各产业实际增加值,单位是亿元人民币,能源消费量的单位是万吨标准煤。

三、实证研究结论及理论解释

下面拟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能源消费与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做深入地研究。为了排除异方差性,使序列变得更容易平稳,本文对时间序列变量取自然对数,记取对数后的各产业增加值分别为{LNGDP1},{LNGDP2}和{LNGDP3},记取对数后的能源消费总量{LNEC}。本文所有数据的分析均利用软件Eviews6.0 完成。

1.单位根检验

表1分别给出了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的ADF、PP、KPSS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所有变量的水平值都是I(1)的,即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却是平稳的。可见,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2.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各变量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接下来采用Engle-Granger 两步检验法分别对{LNEC}和{LNGDP1}、{LNEC}和{LNGDP2}、{LNEC}和{LNGDP3}进行协整分析。利用OLS法得到的回归方程如表2所示,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以上协整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能源消费与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正相关,从T值可以看出,关系显著,且拟合优度都在90%以上。但是从残差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知,能源消费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能源消费就增加0.757759%;能源消费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也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能源消费就增加0.731476%;但是能源消费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3.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

在检验协整关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建立将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联系起来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根据Granger 定理, 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具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由于能源消费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分别对其运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基于以上实证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的变化将引起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得变化,即它们存在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短期内能源消费并不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但是短期内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却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因果关系。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第一,从协整检验结果看,长期内能源消费的变化将引起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得变化,即它们存在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能源消费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实证结果,我们一般认为第二产业消耗能源数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应当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更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一方面可能是第二产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波动起伏较大,短期看可能与能源消费存在相关性,但是,长期可能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第一和第三产业尽管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产业,但是,同样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且相对受宏观经济冲击较小,反而和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

第二,从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看,短期内能源消费并不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ranger原因;但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却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因果关系。

2.政策建议

第一,基于第一个结论,政府在制定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时,不能只关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要关注能源消费与节能减排的问题。要优先发展节能高效的第一、第三产业。

第二,基于第二个结论,短期内能源消费不会拉动第一、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但是,这两个产业的发展却会引起能源消费的增加。因此,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达到降低能源消费量的目的,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2]韩志勇,魏一鸣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

[3]张欣欣,刘广斌等.基于Granger 检验的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

[4]唐小淇,谢丽安.中国各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分析[J].统计观察,2009(14)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消费问题;环境问题;消费者;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28-06

近代工业化大生产以来,工业文明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世纪文明的新时代,这个时 代以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标志,使人类拥有了叹为观止的物质力量和日 新月异的知识财富,人类消费需求的满足一度成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义语。但是,就 在人类尽情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丰硕成果,陶醉于不断得到满足的消费需求的时候却发 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 大量耗费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20世纪虽然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地 球生态遭受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尽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自然生态的变化均因人类消费行为所 致,但是,面对目前全球积重难返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毋庸置疑,人类消费扮演了极其 重要的角色。正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人类不良消费模式所带来的消费问题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 们的生态环境,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并严重地腐蚀和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 。

1 所谓消费问题:需要的消费还是欲望的消费

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永恒的主题。消费作为人类始源性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的生命得以 延续和社会历史得以展开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前提,它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最深厚的基础。马 克思曾经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 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满足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 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所以,“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 要消费,不管在 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因此,消费不仅是 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在中国古代,消费是作动词使用的,其含义相当于浪费。中国古代最早提到消费二字的 人,是东汉的王符(公元约85-162年)。他在《潜夫论•浮侈》中说奢侈品生产“既不助 长农工女,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白日……。”可见,消费这个词至少在一千 八百 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中国古人在论及我们今天所使用消费词语指向的意义时,往往用“靡” 、“养”、“养生”、“食”、“穿衣吃饭”等词代替,而不直接使用消费这个词[1 ]。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消费(consumption)的字面含义是“对货品和服务的最 终消耗。”根据英国学者威廉斯•雷蒙德的研究,消费(consumption)是14世纪出现在英语 中的,刚开始它含有“摧毁、用光、浪费、耗尽”等贬义,18世纪中期以后它才成为与生产 相对应的概念[2]。

理性地推敲,我们不难发现在英语中,消费(consumption)一词在刚开始出现时含有 “ 摧毁、用光、浪费、耗尽”之意,这个定义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就本来的意义说,消费根源 于人的需要,是对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在得以满足的同时,总是通过对需求客体的摧毁、 破坏才得以实现的。当人消费一棵树时,只有把树砍伐掉,按照人对树的要求把树肢解,并 做成人需要的器具,人的消费需求才能得到实现。同样,当我们消费一只羊时,我们也必须 首先把羊杀掉,才能从羊身上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说,人的消费是一种毁灭 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根基的活动。人的消费正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毁灭来实现和满足。因此, 人的消费的无限度增长,必将对整个自然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对消费进行深刻的透视,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消费背后的是需求意愿。正是由于消费者 有了某种主观的需求意愿,才会产生消费。一般说来,这种主观意愿可以分为满足“需要” 的意愿和满足“欲望”的意愿。“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进行的消费,是为了维系生 存而形成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等的基本需求。需要消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以人类 生活本身的目的为目的。尽管需要自身会随着需要的满足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但需要消费总 是体现着人类经济生活的正常理性。不仅如此,需要消费还考虑需要的合理性,消费的可能 性,满足需要的正当性,从而它能够真正成为生产发展的动力,使经济活动具有持续运行的 可能性。也就是说,需要消费具有创造社会价值的功能,是现代经济中效率增长的杠杆。而 “欲求”则是需要之外为了满足享乐和心理上的优越感而形成的需求。欲望消费不是以生活 本身为目的,而是以个人主观欲望为消费的出发点,是一种“为欲望而欲望”的消费行为。 我们经常看到的诸如为了面子举办大型婚礼和生日宴会,穿名牌衣服、戴高档手表,住豪华 别墅、乘高档轿车等都是一种满足欲望的消费。这些消费不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是要通 过消费证明自己的权力、高贵的身份以及经济上的实力。在这里,消费不再以生活本身为目 的,而是以欲望满足为目的。由于欲望本身的主观任意性、价值目标的无限制或盲目性,其 消费行为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无限目的,具有非理性的特征。满足需要的消费是 有限的,不仅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也有其道德正当性。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无限的,缺乏 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支持,是一种非理性和不正当的消费行为,应该受到理性的拒绝和社 会正义的禁止。

基于上述论述,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所谓消费问题乃是人类的消费行为存在问题。这种 问题外在表现为满足欲望的消费行为,使得人类在追求永远不可满足的消费欲望中,把自然 资源挥霍无度,使生态环境损害殆尽。单就问题的表征而言,消费问题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 大大超过了人类自身的实际需要,诸如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消费理念进入了大 众的生活认知和心理层次,正在给人类的生存家园带来巨大灾难。正如艾伦•杜宁所言“消 费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可满足的欲望……它不仅不可能产生(直 接地或间接地)任何生产效率,更不用说最大化的经济效率,反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且滋生一种贪得无厌的极度享乐主义”[3]。欲望消费就像吸食鸦片一样使人 成瘾,消费的价值就在于对物质财富的无限占有和享受。“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 我们把购买和使用物品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 [4]。在欲望的驱使下,人类不断而又盲目地加工自然资源,不断地把废气排放到天空 ,把废水倒入河流,把废物丢弃给大地。为了满足贵妇人的披肩之美,不知有多少藏羚羊暴 尸高原;为了挖掘一斤发菜,又有多少亩土地沙化荒芜;为了在餐桌上满足一下吃野味的口 欲,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珍禽野兽血溅高山荒野[5]。欲望消费成为消费问题的实质 要义和直接来源。

2 消费问题:环境问题的核心

实际上,近代以来,一批见地深刻、才华横溢的思想家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反思就没有 停息过。有人认为环境问题是人口膨胀的问题,人类毫无节制地生育人口,地球资源在开发 利用上已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地球上的有限资源面临被吃光用尽的危险;有人认为环境 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恶果,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造成 了大自然的惨不忍睹;还有人认为环境问题是生产方式的问题,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致使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毫无疑问,这些见识对于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 做出了理论贡献,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但笔者认为,倘若我们理性地分析便不 难发现,无论是人口的膨胀、技术的进步还是生产的发展,无一不与人类的消费息息相关。 人口的膨胀必然带来消费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则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生产的发展 必然是以消费为前提,尤其是在经济活动进入以消费主导生产的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相关 性显得尤其的突出和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深刻根源就隐藏在消费行为当中。虽然,造成生态危机和资 源破坏的直接原因更多地表现为人口的膨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政府低 效或无效的管理,但是,受消费欲望驱使的不当消费行为,却是更长久、更本质造成资源危 机和环境恶化的深层原因。鉴于消费与环境的紧密关系,美国学者拉夫尔曾深刻地指出“消 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于环境的压力,并威胁着 地球支持的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人们使用或耗费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 的”[6]。

事实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与对自然的 开发、利用或破坏的关系。回溯工业革命以来的历程,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与对立一刻便没有 停息过。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工业化 的快速发展,全球资源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及结构变化对有限的 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安全保障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对于资源枯竭的恐惧与担忧日益浓 重。而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超速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为这种恐惧火上 加油。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世纪50年代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60 年代则 超过4%。工业产出在20年间翻了两番,这个增长速度比此前的上半个世纪高出4倍。其结果 是,所有重要金属和能源矿产的消费空前高涨。综合消费的增长速度至少是年均2%,很多矿 产则超过5%。特别是对人口数量庞大、发展需求强烈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更是如此。这种景象 酷似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的马尔萨斯模式,该模式把此类指数增长的消费同设想为固定的资源 基础相比较,从而预言经济灾难将迫近[7]。

资源,承载人类社会正常运行而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地球母体中定量存在、不 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我们一边在大力索取尽情消费,一边在迎接着宣布其告罄那一天的到来 。还有我们已经品尝了数不清次数的酸雨、沙尘暴、厄尔尼诺、拉尼娜……,我们光是给它 们起名字也起不过来。因为我们的消费,我们毁坏了大部分热带雨林和原始森林,毁坏了大 部分绿莹莹的草原。我们剥皮吐核地制造垃圾,任意地污染着这个世界,让大部分的陆地变 成戈壁和荒漠,让原先生机勃勃的地球变得赤条条并充满血腥气,人与动物之间剑拔弩张, 人与大自然之间剑拔弩张。人类巨大而无止境的消费力量使自然界日益萎缩和衰败,人类消 费行为在实现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却也毫不费力地就完成了我们这颗所在星球的生 态失衡工作。

如今,当消费拉动经济成为媒体的主流声音,当小资生活成为大众追仰的时尚模式,当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已经根植于社会大众的意识深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刺激消费,消费 至上,虽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废 弃物的大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正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费,加快了地 球资源的消耗,使得森林和耕地面积锐减,生物物种减少,能源危机和水资源短缺等资源安 全问题层出不穷,地球历经亿万年形成的和谐生态体系遭到破坏;正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费 ,生产者生产中向自然界排放了更多的废弃物,消费者消费后向自然界弃置了更多的生活垃 圾,使得水土流失、酸雨频频、土地荒漠化和温室效应加剧,严重污染和破坏了人类赖以生 存的生态环境。

与人口、技术所带来的影响相比较,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一点也不小,只是由于消费具有 较高的个人自由和私人隐蔽性,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 物质财富,因此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普遍地忽视了。全球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危机的出现 对于整个宇宙来讲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人类来讲,却是自然向人类表明的一种态度,一个严 重警告的信号。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已铸成一把高悬在人类 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人类成为了能用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毁灭自己的生灵。人类消费所引 起的代价足以灭绝人类自身。而面对现实,面对压力,我们不得不发出为什么会出现消费问 题的现实追问和如何解决消费问题的理性呼唤。

3 消费问题的根源分析:对消费者观的质疑

环境问题是消费的问题,而对消费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则不能不归结到现代性发展理念上 。自启蒙运动以来,特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进程,人类创造了一个关于现代性发展 的神话,现代性发展理念在没有批判的征程中可谓是一路凯歌。消费本来是满足人需要的活 动,但是随着工业文明形成,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消费活动本身却越来越同需要失去 了必然的联系。消费不再是对需要的满足,而是越来越被人的欲望所支配,并成为支撑生产 发展、保障经济增长的金科玉律和绝对有效手段。这一点,在古典自由经济学所倡导的消费 者理论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和最好的证明。

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中,消费者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 济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人人平等而自由的观念出发 ,认为国家基于人民之间的契约而成立,国家的一切权利来源于人民。因而,国家政治生活 中的一切重大问题应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决定,这种政治领域中在民的思想是现代资产阶 级民主制度最基本的理论前提。与政治的民主相对应,在经济领域,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经济 民主主义的思想。他们认为,在经济生活的层面上,应当由作为国民一个侧面的广大消费者 行使最终决定权,即消费者[8]。从这个层面上讲,消费者的“”和 国民的“”有着相同的意义,它意味着最高决定权和最终决定权。但必须强调指出 的是,消费者与我们法律制度上所认识的消费者权利不同,它不是一个法律制度上的概 念,而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消费者实质上是从经济方面形成一种投票解决公共需求的模 式,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权利,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9]。

消费者的思想并非是现代消费者运动的结果,事实上在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的著作中,消费者历来就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消费者的思想最早见诸于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后来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加以发展,认为它是经济学理论当中不 可动摇的原则。奥地利学派、货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哈耶克、弗里德曼等更是把消费者 看作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生产产品既不是为了自己的消费, 也不是为了让自身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要追求价值的实现,以期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因此,生产者生产出产品尚只是他的第一步,他还必须完成马克思所说的“惊险的跳跃”, 把使用价值转化成价值。否则,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是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其利润最大 化目标也就无从实现。因此,生产者必须按照消费者的旨意安排生产。

消费者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消费者在市场上每花一元货币就等于一张选票,消 费者喜欢某种产品,愿意花钱去买它,就等于是向该产品的生产者投了一票。生产者只有使 自己的产品适合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才会愿意购买他的产品,投他的票。否则,产品就会 滞销,生产者就无利可图。各个生产者正是通过消费者在市场上的“货币选票”,了解消费 者的意愿和偏好,了解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从而以此为依据调整和组织生产,向消费者提 供数量、质量和品种上所需要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进而实现产品的价值转换和利 润最大化。所以,在生产者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消费者在与生产者的关系中就获得了一 种支配地位,消费者对生产者的生产有着最终决定权。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一书中指出:“在受着消费者原则约束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生产什么东西是由作为消 费者的个人或家庭按照他们的爱好所做出的集体决策来决定的”[10]。这就是说, 市场经济是以消费者的意志和选择为动力的系统体系,消费者具有操纵市场的最终决定权。

消费者思想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必然产 物。特别是凭借古典功利主义经济理论的论证和表述,消费者思想已经积淀于现代经济 生活的深层,并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普遍潜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意识深层,成为一种文明指向 ,历经数百年,强劲地推进着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济在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求驱动 下高速运转,从而使得人类拥有了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和物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 者思想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但是,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发现,由消费来主 导市场,无限扩大消费者的,一味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 害。“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理念主导下的经济活动模式,演化成一端是人类消费欲 望的不断满足,一端是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消费者理论也从来 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我们用另一种视角去理性地审视与反思。

对消费者理论进行深刻的透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消费者缘由于对消费的 无批判性崇拜和追从,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集中表现就是消费至上论或消费主义。毫不夸张地 说,对消费主义的迷醉构成了现代性发展理念的灵魂,形成了在经济发展观上的盲目虚妄信 念,正在把人类及其生存的家园引向危险的边缘。消费至上论将欲望消费合理化,欲望获得 人的资格且成为人的标志。需要是有限的,欲求则是无限的。而我们明白,资本对利润的渴 求是没有止境的,如果消费者仅满足于为了维系生存而形成的基本需求,生产就失去了扩大 的空间,经济就没有了增长的来源。资本主义大量生产的体制必然要求辅之以大量消费的模 式,所谓大量消费,不外是远远超过人的基本消费需要的、追逐那种膨胀的、单面化欲望的 消费生活[11]。因此,市场和生产者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刺激消费需求,并不断 满足消费者无限膨胀的消费需求,从而保证生产空间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的增长。消费的功能 由满足需要变成了为经济增长服务。所谓市场的逻辑就是消费及消费者得以满足的逻辑,恰 是消费者思想所极力证明的。

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而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杯水车薪,工业文明 的价值指向就是把消费者完全理解为一个受其感望驱使的奴隶,并使消费者的欲望不断 得到满足。尤其是在当今的消费文化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被看作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 主要形式,消费变成了对商品象征意义的消费,使人们为维系生存而形成的基本需求转换成 了为“欲望而欲望”的需求,亦即对欲望本身的消费[12]。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无 限度地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欲望被看成是人的内在本性,消费成了一种病态行为,一种 对物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而人的自我存在则由此不断陷落于消费活动的漫无边际之中。正 如弗洛姆指出的“消费本质上是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是一种与我们的真实自我相异 化的虚幻活动”[13]。在工业化的国家里,人本身越来越成为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 ,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的,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14]。既然文明的指向是为 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欲望,那么,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尽最大努力地榨取 资源以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便成为了近现代文明的基调。不受限制的消费欲望在逻辑 与现实中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峙,并进而导致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问题。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 为,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人文背景支撑。这种情况更加深切地要求我们努力用人文的视野来 审视消费者理论。面对全球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已经受到 了极力地批判。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被看作是环境问题的祸根的话,笔者认 为,那也是一种由消费者观主宰了的人类中心主义。指出这一点,并不是笔者有意渲染 和夸大消费者理论的负面作用,而是历史与现实的真实。事实上,当我们体会了酸雨与 臭氧层空洞的威胁,当我们饱尝了洪水与荒漠化的紧逼,我们是否应该想到,到底是社会普 遍人文精神的提高,还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对于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来说将更为重要。我 们无限制地满足消费欲望,自以为自己是可以任意宰割自然的国王,可大自然又何尝放过对 我们的报复。唐诗所描绘的诗意,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这些留在人们心中的长远的美 感,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是那样的难以寻觅。为什么我们苦苦奋斗了几 千年的文明,到现在人们却不得不以付费的形式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花相当大的代价去聆听 万物生灵的声音。

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是不是应该反思消费者这一曾经让人欢欣鼓舞、欢呼雀跃 的概念。消费者表面是给消费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不过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别名,实际 上是对人们贪欲的一种默许和肯定。由于对消费者主体的过分信赖和无限放纵,自然客体被 图景化,这种对主客体关系的片面化、极端化、单向性的理解,使得人们肆无忌惮地满足其 需要。它不仅给极权主义者谋取私利披上合法的外衣,而且助长了人类对自然的骄横,使其 生活方式在大自然面前变的大胆、放肆和无所顾忌,使社会进步在一种片面、畸形的价值选 择中实现,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消费者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 出了直接性、片面性、反自然以及反人性等的致命弱点。理论的失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类 实践活动的严重扭曲和偏向,从而产生负面效应。因而,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价值目标,消费 者似乎注定要成为消费问题的罪恶之源,带来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构成所谓的人类中 心主义困境。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亚当•斯密以来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的基本 理论,剖析消费者理论背后所掩盖的伦理价值观,理性消解其谬误,科学保留其合理性 ,以使消费者理论更加符合现实和时展的要求。否则,人类消费就永远摆脱不了欲 望的桎梏,人与自然的对峙将更加激烈。

4 结 语

消费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实现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而消费至上的价值倾向则把消费者引向欲望的满足,物的崇拜中去,让人陷入了消费的异 化。如果说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应该是精神与物质的并行,那么人类的追求就不能集中在对财 富的积聚和对物欲的贪求上。以消费至上为价值目标的消费者理论偏离了以人为终极关 怀的文化视野,忘却了人类追求幸福的初始目的,不断诱发和催化人们膨胀的物质欲求,人 类已经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追根究底,正是由于人们对物欲无限度地放纵和追求 ,不顾一切疯狂地掘取自然资源,并且肆意加以挥霍浪费,才导致了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 环境危机。

消费者理论的偏颇在于其与生态伦理观是相悖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 所蕴涵的消费至上和利益衡量的理念冲决了包括节俭、适度在内的几乎任何形式的伦理制约 。虽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事实不能引起价值,但其却隐含着价值。或者索性说,环境危机 正是价值危机的一种表现[15]。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价值观集中、具有权威导 向的消费者理论就不能不深刻检讨其价值标准,并用以生态文明为内核的生态消费理念 纠正和反省自己。

我们不反对随着经济发展提高消费水平,而 是反对一味迎合消费欲望的挥霍和浪费。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健康而合理的消 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应是一种不受物役、精神自在、朴素简静,杜绝奢侈和浪费的消费方 式,是一种俭朴的消费方式,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消费方式。

诚然,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俭朴运动的历史并不令人鼓舞,但是当我们面对今天人 类所遭遇的资源枯竭、环境危机与生态破坏,当我们为化解这些遭遇而苦思冥想努力付出的 时候,我们也发现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思想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经济增长的历史其实 也是人类代价付出的历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根除消费至上的价值目标,用生态文明理 念去引导和塑造消费行为,理性地实现自身的消费需求。这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理论偏颇 的简单消解,更是人类解除消费问题并进而摆脱环境问题困扰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2~3. [Ouyang

Weimin.The Idea History of Consumption Economy in China[M]. Beijing: Central

Communist Party School Press,1994.2~3.]

[2]Willims•Ramond.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Oxford: Oxford Un iversity Press, 1985.68~70.

[3]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1997.6~9.[Alan Durning.How Much is EnoughConsumption Society and Future

of Earth[M].Translated by Bi Yu.Changchun:Jilin People Press,1997.6~9.]

[4]戴维•里德.结构调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樊万选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1998.32~33.[David Reed.Structural Adjustment,the Environment,and Sustainabl e Development[M]. Translated by Fan Wanxuan.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 Scienc e Press,1998.32~33.]

[5]曹孟勤.欲望消费与生态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8~60.[C ao Mengqin. Desire Consumption and Ecological Crisis[J]. Journal of Lanzhou Un 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3,(1):58~60.]

[6]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M].夏?堡等译.北京:中国 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13. [Shridath Ramphal. Our Country, The Planet[M]. Translated by Xia Ku nbao.Beijing:Chinese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1993.13.]

[7]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M].蔡运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02.1~2.[Judish Rees.Natural Resources Alloc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M].T ranslated by Cai Yunlong.Beijing:The Commrecial Press,2002.1~2.]

[8]李昌麒,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73.[Li Cha ngqi,Xu Mingyue.Consumer Protection Law[M].Beijing:The Law Press,2003.73.]

[9]戴慧思,卢汉龙.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J].社会学研究,2001,(5):21~23. [Dai H uisi,Lu Hanlong. Consumption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Revolution[J]. Study on S ociology,2001,(5):21~23.]

[1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 店,1989.279. [Daniel Bell. Contradiction in Capitalism Culture[M]. Translate d by Zhao Yifan.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89.279.]

[11]岩佐茂.实践唯物论与生态思想[J].冯累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2):89~91. [Ayan Zuo mao.Practice Materialism and Ecology Idea[J].Translated by Feng Lei . Marxism and

Reality,2001,(2):89~91.]

[12]陈昕.消费文化:鲍德里亚如是说[J].读书,1999,(8):32~36.[Chen Xin. Consump tion Culture, Baudrillard Say[J].Go to Read,1999,(8):32~36.]

[13]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134.[Eri ch Fromm.The Sane Society[M]. Translated by Ouyang Qian.Beijing: China Federat 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8.134.]

[14]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74.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文环境;低碳消费;消费方式;消费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气候变暖已经导致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等严重损害,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份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是归因于人类活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从而,低碳消费的议题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有些国家甚至提出要推行“零碳消费”。

从现有文献看,学者们围绕低碳消费的命题已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探讨:①低碳消费的含义。陈晓春、谭娟(2009)等认为低碳消费包括五个层次,即“恒温消费、经济消费、安全消费、可持续消费和新领域消费”。②低碳消费的意义。张一鹏(2009)认为,低碳消费的广泛实施,将从根本上扼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应当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同时,实行低碳消费,为保护世界气候和全球环境做出贡献。③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辛章平和张银太(2008)认为,低碳消费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低碳消费则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资源禀赋、贸易结构、锁定效应等。④推行低碳消费的对策建议。李胜、陈晓春(2009)分析认为,在形成低碳消费方式中,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分别发挥引领、主导、积极推进和广泛参与的具体作用。构建政府、市场与企业“三位一体”化的监管体制(刘敏,2009)。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碳消费及其人文环境的界定,分析、揭示人文环境对低碳消费的作用机理,以期探索出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二、低碳消费及其人文环境的界定。

低碳消费是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它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经济学上讲,低碳消费包括低碳生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消费。

至于人文环境,“人文”是个不甚明确的观念符号,游离于许多概念的边缘,各学科对它的界定颇有歧义。从研究文献看,将人文因素引入经济史和消费史中的一个变数来考察尚不多见。在此,我们对人文环境作一简明的界定———人文,即有关人的文化和文明 (朱杏珍,2006)。人文环境可以理解为一定社会系统中各种能够反映文化价值内涵的事物的集合,它既表现为社会本体中某些有形环境,也表现为隐藏在社会本体中的某些无形环境,如社会成员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信念信仰等。人文环境有些可量化的指标,如人均受教育年数、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居民掌握科技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程度等,但人文环境中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人性文明。

低碳消费的人文环境可理解为低碳消费生存的积淀在特定区域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科学素养等的社会文化形态。低碳消费体现了消费主体的一种心境,其实质是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消费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低碳消费是众多消费主体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结果,人文环境是其发展深化的深层内因 (仇保兴,1999)。从广义上讲,任何经济现象和行为都可以认为是某种相对应的文化沉淀的结果。低碳消费的存在和发展受人文环境的约束,只是这个结论的一个新注解。

三、价值观念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价值观念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它对人的行为导向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规范着人的活动,指引着社会主体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Gutman(1982)提出了方法———目的链理论来探讨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认为价值观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属性重要性的判断,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购买。Richins(1994)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价值观在个体消费者的行为、态度及其决策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价值观念对低碳消费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政府的消费政策之中,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消费者的价值观之中 (傅正华,1999)。

1.消费政策对低碳消费的宏观导向作用。

任何消费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依据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价值观念,唯此才能提出社会消费的目标和方向———抑制或鼓励消费。方向和目标明确,消费活动发展就快,反之,则慢。比如低碳消费,如果一段时期内政策的低碳性指向明确,则低碳消费就能快速实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英国在 2003 年了政府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 5 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欧盟在 2007 年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澳大利亚在 2007 年批准了 《京都协定书》,在 2008 年又了酝酿已久的 《减少碳排放计划》 政策绿皮书,提出了减碳计划的三大目标。日本历来重视节能减碳,在 2004 年日本环境省发起了“面向 2050 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 2050 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的对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党和国家领导人积极研究部署应对工作,决定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胡鞍钢,2008)。我国制定的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充分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低碳消费的责任担当与大国风范。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作为低碳消费政策制定的主体,既是低碳消费的管理者,也是消费者。政府要在引导低碳消费的同时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即政府自身也要低碳化消费。目前政府部门也同样存在着消费的“高碳化”,如政府公务用的大排量轿车,“文山会海”带来的大量纸张浪费等。因此,政府部门自身要低碳化运作,减少公务用车数量,改大排量轿车为小排量轿车甚至采用环保清洁能源,减少纸张的使用率,实现“无纸化”、“网络化”办公,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

2.生产者、消费者的价值观对低碳消费的导向作用。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他们当前及将来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者、消费者个人树立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的理念对于我国实现低碳消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生产者必须强化低碳生产意识。一是生产过程低碳化。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以及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的“低碳”化、“碳水”化和可循环。二是生产结果 (消费品) 低碳化。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超市或商场购买产品时根据低碳化程度有所选择,才能有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方式的物质基础。其次,消费者必须强化低碳消费意识。在当今社会,个人的消费行为不同程度地对其他人以至整个社会发生影响,因而不能放纵和无度,要彻底戒除某些人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消费嗜好。个人的消费行为不仅要兼顾当代人的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而且要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消费需要的满足,当代人消费的增长要以不影响后代人消费的增长为前提。

四、传统文化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低碳消费的影响也是异常深刻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源泉,是一个发源于远古、拥有几千年历史、延续至今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中国儒家、法家、道家等各学派学术观点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消费观,进而影响着消费者行为。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可概括为节俭观和面子观,来源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消费经济思想,经由先秦、儒、道和墨家的提出和宣扬之后,已经成为传统消费观的核心内涵。它适应了一定时期经济生产方式,因而促进了社会和谐及经济的繁荣。

1.传统文化下的节俭消费对低碳消费的影响。

儒家的个人消费观是“宁俭勿奢,惠而不费”,他们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认为“宁俭勿奢,惠而不费”是君子的美德。老子的“圣人为腹不为目”的主张,即建议人们生活简单,反对追求感官享乐。墨子的“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也反对“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目前,节俭的消费观在我国中老年人市场上尤为显现。我国中老年人中的大多数,一向重积聚轻消费,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勤劳、简朴终极一生。据重庆市社情民意的调查显示,全市积极响应政府节约与环保号召的居民为 90.8%,其中:青年人积极响应的为 84.9%,青壮年人积极响应的为90.9%,中老年人积极响应的为 97.5%,显然,中老年人最为积极。

在现阶段,传统的节俭观对于发展低碳消费,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缓解人和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碳消费的核心是节约,节约能源资源,自然就降低了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要大力提倡节俭,尤其应杜绝资源浪费型消费。目前,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贵族学校、贵族住宅类的消费与广大居民的节俭乃至几千万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形成鲜明的反差,容易激发社会矛盾,所以,此类消费应加强关注、严加防范。转贴于

2.传统文化下的面子消费对低碳消费的影响。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总是处于为了他人的期望而生活以争得“面子”的压力之下。Ho(1977)指出,东方人很注重“面子”,“面子”在东方人的消费行为中起了很大的作业。Redding和 Ng(1983)也认为“面子”是解释中国等东亚国家人们消费行为的关键。通过奢侈品消费,人们维护自己的“面子”,强化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维护自身的社会地位。中国很多人购买和消费奢侈品是为了其外在可视的象征意义,这种购买是一种显示自我价值的极端形式(Dubois & Duquesne,1983)。面子消费观在我国青年人市场上可见一斑。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年轻人花在高档服装、手表、汽车消费上的钱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消费品最能够在公共场合突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而这些也往往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性符号 (吴晓青,2008)。更有一些年轻人,为求面子,不知节制,经常出入歌舞厅、咖啡屋、酒吧,以牺牲环境、挥霍资源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显然,面子消费是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它与低碳消费的宗旨背道而驰。为此,首先必须在消费内容上合理引导,提高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低碳意识。

其次,要积极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消费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型转变。低能耗要求消费者消费节能产品,如节能灯、节能空调等;低污染要求消费者使用消费品时减少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如多乘公交车,少用煤等;低浪费则主要针对奢侈消费行为以及不节约消费行为的消费者,倡导及时关灯,关紧水龙头,少去洗浴中心等。

五、科学素养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分析。

消费者科学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消费的宽度和深度,影响着其对社会、自然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消费者的科学素养深刻影响着低碳消费,较之价值观、传统文化的影响更为直接有效。

1.较高的科学素养可以推动低碳消费。

消费者的科学素养是通过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消费安全意识等几方面表现出来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接受低碳消费的能力也越强。王兆峰(2008)通过对武汉市民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平时非常关注商品的节能知识,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他们分析认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平时越关注商品节能知识方面的状况。何志毅等(2004)研究也发现,绿色消费者是引导消费潮流的意见领导者,并会主动寻求有关绿色产品精确的信息。他们愿意尝试新产品,对价格敏感,且消费比较理性,愿意付出更多的价格进行绿色消费。国外学者 Balderjahn 认为,具有较佳内在意志控制力的消费者,能表现出具备环保意识的购买决策及消费行为。因而,依靠高学历者的力量传播低碳消费的有意信息,对于在群众中普及低碳消费知识,推广低碳消费行为是十分有效的。

消费者的知识结构也将影响低碳消费。消费者拥有不同专业知识,其对于低碳消费的认知程度就不同。台湾学者黄乾全(1989)通过对台北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研究后认为,垃圾分类收集知识越高,其垃圾分类表现行为越好。车参贤(1995)以高中生为样本,对其资源回收行为进行了研究。他指出,资源回收知识能有效预测学生资源回收行为,资源回收知识越高,越会去从事资源回收行为。国外学者 Schlegelmilch(1996)对此也作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在普通公众群体中,环境知识对一般绿色购买行为和再生纸购买行为能产生直接影响,而对环保清洁剂、有机蔬菜和水果、无氟产品及非动物测试产品等 4 类产品的购买无影响;在学生群体中,环境知识对环保清洁剂、有机水果和蔬菜的购买行为有直接影响,而对其他 3 类产品的购买和一般绿色购买行为无影响。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弱也将影响低碳消费的程度。有学者研究 (沈建华,2009;黄铁苗、颜世辉,2009) 认为,消费安全意识越强的消费者,低碳消费的意愿越强烈,从而其低碳消费的需求与行为也越频繁。另外,消费者对政府在消费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越满意,他们对当前消费品市场上安全形势的总体评价就越高,其低碳消费的行为就越强。立足当前,政府在消费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仍无可替代,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消费安全工作,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心理程度,以有效促进低碳消费。

2.我国消费者的科学素养状况及对低碳消费的影响。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消费者的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消费者的科学素养现状不能令人乐观,低碳消费更需时日。

一是消费者存在浓厚的等级意识。对大部分人来说,社会等级不仅意味着成就,而且是一个人及其家庭、亲属乃至宗族地位的确定标志(Hsu,1981)。Richins(1994)的调查发现,中国非常重视等级观念,以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少作为个人成功的标志。通常,高等级观念者更易于重视昂贵的东西、可以代表特权身份的品牌、强化其所有人个人形象的商品。因而,低碳消费之于等级消费,处于从属的、次要的位置。

二是消费者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所谓消费效用最大化,具体表现为:在支出相同情况下的消费效用最大化,或在一定消费效用下的支出最小化。事实上,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消费者很难放弃原有消费行为下的“好处”,如“省时”、“省力”、“省钱”,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是因为自来水太廉价,造成白色污染现象严重的原因是因为塑料袋、塑料快餐盒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成本低廉,废弃物不能有效回收是因为人们不愿意费时、费力去完成看似不“值得”的小事,在这些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低碳消费行为就显得动力不足。

三是愚昧性消费。有些人不是用积极的进取和奋斗去获取财富,而是寄希望于神灵的扶助。在我国,许多地方封建迷信活动办得非常火,为了盼发财、保平安、求升官,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去抽签算卦,去烧香拜佛,做道场,请神汉巫婆。

尤其在农村,这样的愚昧型消费更为严重,它耗费了大量的生产资金,已经成为一些地区阻碍低碳消费的因素之一。愚昧性消费还包括吸烟、追逐低级趣味音乐、网瘾等,尽管它们还不是我国社会消费方式的主流,但其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和危害却不可低估。

六、结论。

综上所述,人文环境的各个要素,如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素养等,对低碳消费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获取产品信息、选择评判,到做出购买决定以及售后评价,每一阶段无不体现了消费者的人文因素。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传统文化、科学素养,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为此,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低碳消费人文环境。要唤起消费者文明消费和科学消费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建立于国情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科学的低碳消费模式。

(1) 确保消费对象的安全、可靠和节约。必须要组织和激励科技人员大力开发研制并在全社会推广节材、节能、节水型产品。

(2) 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各种消费都应合理、适度,逐步增加服务性消费比重和减少消耗资源的消费。

(3) 提高废弃物回收的积极性。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把垃圾生产、回收和处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

(4) 营造消费文化氛围。要开展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低碳消费宣传活动,影响公众行为,促使他们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沉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晓春,谭娟,陈文婕。 论低碳消费方式 [J].新华文摘,2009(13)。

[2] 张一鹏。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J].中外能源,2009(4)。

[3] 李胜,陈晓春。 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 [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4] 付允,汪云林,李丁。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5] 冯之浚,牛文元。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 [J].中国软科学,2009(8)。

[6] 朱杏珍。 人文环境对企业集群的作用机理分析 [J].经济管理,2006(2)。

[7] 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 Gutman,Jonathan. AMeans- end chain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J].Journal ofMarketing,1982(2):60- 72.

[9] Richins,M.L. Special possessions and the expression of material values [J].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1994(21):522- 533.

[10] 傅正华。 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兼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人文因素 [J].科学学研究,1999(1)。

[11] 胡鞍钢。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论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2] Dubois,B.& Duquesne,P. 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Income versusCulture [J].European Journal ofMarketing,1992(1),27:35- 44.

[13] 吴晓青。 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 [J].环境保护,2008(3)。

[14] 王兆峰。 湘鄂渝黔边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互动研究 [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15] 何志毅,杨少琼。 对绿色消费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 [J].南开管理评论,2004(3)。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7

内容摘要:“消费”所包含的“毁掉、用光、耗尽”等初始意义,意味着“消费”最终表现为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本文通过对人类消费行为和模式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认为在能源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约束的现代社会,构建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对于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低碳经济的和谐发展,并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费 消费模式 资源性供给 紧约束

“消费”和“消费模式”的深层次内涵

对居民消费模式的认识,首先得认识消费的深层次内涵。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到“消费”一词的是东汉时期的王符,他在《潜夫论•浮侈》中认为奢侈品生产“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白日……。”可见,“消费”这个词至少在1900年前就已提出来了,但中国古人在论及我们使用“消费”所指词意时,往往用“靡”、“养”、“养生”、“食”、“穿衣吃饭”等词代替,而不直接使用“消费”这个词(欧阳卫民,1994)。马克思认为“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而产品的最后完成只是由于消费“把它的独立的物体形式毁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消费定义为“对物品和劳务的最终消耗。”《牛津袖珍词典》对“消费”解释为“毁掉,用掉,吞掉,吃光或喝光”。根据英国学者威廉斯•雷蒙德的研究,“消费”从18世纪中期以后,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开始成为一个与生产相对的中性概念。而很早就用来描述购买者的“顾客”一词也逐渐让位于“消费者”,前者往往意味着一个与供应者具有固定、连续的关系,而后者则指抽象市场中的一种角色(成伯清,2001)。

由我国学者林白鹏主编的《消费经济词典》将“消费”定义为:人们通过各种劳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最早研究消费问题的经济学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生产消费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使用和消耗;生活消费则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使用、消耗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这是对生产产品的最终使用和消耗。学者们在探讨和分析消费问题时,往往将生产消费纳入生产范畴,而将个人生活消费纳入消费范畴。本文所要探讨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

通过上述对“消费”概念内涵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在英语中“消费”一词初始意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之意是有道理的。因为就本来的意义说,消费根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及其满足,而需要如需得到满足就必须通过对消费客体(对象)的消耗、摧毁和破坏等手段才能得以实现。从此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消费正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甚至摧毁、破坏来实现和满足的,而人类消费的无限增长不可避免对大自然造成各种消极影响。

应当指出,虽然“消费”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并非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通过“消耗、毁掉”等方式来实现人们的消费满足。对消费内涵的理解自始至终要把握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居民消费满足,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这一重要目标;而通过“消耗、毁掉、浪费”等手段的“消费”,更多地表现为经济主体的粗放型的经济行为,而这必然会“引导”、“引致”甚至“创造”出居民粗放型的生活消费行为和方式。

总之,对“消费”进行深刻的透视发现,隐藏在“消费”背后的,是由于消费者有了某种客观和主观意义上的需要或需求意愿,正因如此,消费者才会产生各种形式上的消费行为、方式和消费模式。所谓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下人们消费行为的方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消费模式不仅综合反映了消费领域的主要范畴、主要经济关系和人们消费生活的基本内容,而且也反映了消费领域的本质联系、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性(尹世杰,1990)。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是从总体上反映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容、基本态势和质的规定性,是指导人们进行消费活动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

消费和消费模式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者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态人”。人们的消费活动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消费行为和模式,都不能脱离社会和自然环境而孤立存在,而应该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受到客观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和限制。消费和消费模式不仅包括社会生活中与消费有关的规范、法规以及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而且还包括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内容,因而无法摆脱对大自然的依赖,经济活动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发生某种联系。

回溯人类消费模式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消费模式的发展演替总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而也决定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消费依赖的主要是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所得到的产品,生产过程对诸如地理、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物质财富的极度匮乏使原始人类充分意识到创造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崇俭消费观油然而生。“黜奢崇俭”始终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基本的主张,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价值主导地位。

而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前的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财富增长的渴望使得节欲、节俭的消费价值观成为这个时期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对于“资本的增加,由于节俭;资本的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一个人节省了多少收入,就等于增加了多少资本([英]亚当•斯密,1972)”;“奢侈是社会幸福的最大敌人,而公共浪费比之私人浪费有更大的危害([法]让•巴蒂斯特•萨伊,1981)”。节欲主义肯定人的真实消费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松,应当鼓励合理的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豪华,倡导适度节俭的消费生活。

产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开端。产业革命既是一次新型文明的开始,又是一次消费模式和社会经济关系的革命,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要求“把满足人的需求的生活资料作为商品来生产([日]岩佐茂,1997)”,要求崇尚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西方经济学家更为这种消费(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推波助澜,凯恩斯甚至将消费刺激经济的思想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其需求管理理论极力主张奢侈消费甚至铺张浪费和以达到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目的。消费的社会功能就是尽快地把现有的消费品消费掉,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显然,这种消费价值观虽然强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它在实践中却把人类推向与自然生态严重对立的危险境地,给人类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带来巨大灾难,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从农业文明时代的崇尚节俭和适度合理型消费模式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等非理性的消费模式,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黜奢崇俭”转变为不顾自然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铺张浪费式的奢侈消费。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开始意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资源性供给约束日益趋紧。

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下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自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对工业文明社会这种浪费型的奢侈消费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新的消费价值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指出“我们完全有理由谴责那些具有最工业化国家的毫无意义的资源浪费”;英国著名生态学家戈德•史密斯认为,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增加对自然生态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对此他提出了建设人口、消费和生产适度增长的社会。扬弃和超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价值观,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重要性,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价值追求的新方向。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都发出了改变消费模式的呼吁。《中国21世纪议程》也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认为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全球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约束,意味着人类已经由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到生态文明时代。在我国,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显然,生态文明社会对居民消费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不仅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打造成生态文明型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把消费模式置于生态文明之中,构建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在当今社会,通过构建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低碳消费等消费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践行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达成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所谓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是一种适合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化消费模式,是既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既能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消费需求,又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或过程。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具有以下内在规定性:一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包括消费品的生产过程、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是适度合理的,消费数量或规模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个人消费水平应该限制在资源和生态的边界之内。二是公平消费。公平消费必须保证国际公平、国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三个层面的和谐并进,以保证居民消费的可持续性,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责任消费。责任消费要求在资源耗用和环境消费过程中均不能以损害他人、危害社会利益为代价,不仅要严格地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实现消费文明,还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责任,确立消费者的消费义务。

可见,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内含的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责任消费等内在规定性,要求居民在日常生活领域中主动选择和经济购买绿色产品、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驾车上班、尽量乘坐火车外出旅行,以及引导居民形成节电、节油、节气、节水等生活态度和消费习惯,通过实施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能源、淡水等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显然,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是对工业文明社会所追求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型消费模式的放弃和超越,它彻底摒弃了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总之,在能源、土地、淡水等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的现代社会,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包括居民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内的低碳经济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成伯清.消费主义离我们有多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

5.林白鹏.消费经济词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6.尹世杰.关于消费模式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0(4)

7.[英]亚当•斯密. 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8.[法]让•巴蒂斯特•萨伊. 陈福生等译.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81

9.[日]岩佐茂. 韩立新等译.环境的思想[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法]弗朗索瓦•佩鲁. 张宁等译.新发展观[M].华夏出版社,1987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8

关键词:消费者体验;内容投入;分析模型

一、 引言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长期的、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与企业留住、维持和培养顾客群(Customer Ba-se)的能力相联系的(Anderson et al.,2004;Gruca & Re-go,2005;Rego et al.,2009)。而企业要留住、培养顾客,必须要关注顾客交易之外的行为(Doorn et al.,2010)。现有研究表明,消费者的信任和承诺(Bansal et al.,2004;Palmatier et al.,2006)、品牌体验(Brakus et al.,2009)、品牌连接/关系(Aggarwal,2004;Muniz & o'Guinn,2001)等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当前理论界也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到顾客群上来,探讨交易活动之外的消费者群体参与行为对企业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

Web2.0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可通过在线网络或社区自由地生成各种各样的内容,如电子口碑、产品评论、个人消费体验、产品使用经验、回答其他消费者问题等等,这完全是消费者基于交易之外,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一种参与行为。现有研究表明,相比企业或商家生成内容,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其他消费者生成的内容(Cheong & Morrison,2008;Bell,2009)。消费者生成内容已成为其他消费者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或进行决策的重要资源(王平等,2010),对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金立印,2007),从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Liu,2006;Dhar & Chang,2007)。正是如此,消费者生成内容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高度关注,《Marketing Science》联合沃顿商学院于2009年专门组织召开一次关于消费者生成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呼吁加强对这一前沿问题的理论研究。同时,当前企业非常关心消费者在交易完成后,对有关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投入是如何产生的?其投入强弱又受到什么因素影响?本文将从体验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对企业的经营实践提供指导。

二、 文献回顾及理论构建

1. 消费者生成内容的界定。消费者生成内容,英文为Consumer-generated Content(CGC)或Consumer-created Content(CCC),又称为用户生成内容,英文为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或User-created Content(UCC)。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7)将其定义为:任何由最终用户创造的、可公开获取的媒体内容,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①在Internet上公开可用的内容;②这些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原创性;③非职业常规和实践创造。Casoto et al.(2008)将消费者生成内容定义为任何由非职业人士通过一定创造性努力生成的公开性内容。消费者生成内容也称为消费者生成媒体,它是基于个人经历而表达的关于产品、品牌、企业和服务的意见、体验和建议,它们经由消费者创造,并于因特网讨论区、论坛、新闻组和博客中,消费者生成媒体包括文字、图像、照片、视频、播客和其他形式的媒体(Krishnamurthy & Dou,2008)。到目前为止,消费者生成内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消费者生成内容是由于Web2.0技术的发展,消费者通过社会网络、个人博客、公共网络社区及专业论坛等自由地抒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与感想,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或产品使用体验,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对别人的观点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表达对特定企业或品牌的看法等等所形成的内容。

2. 消费者内容投入的界定。Higgins(2006)认为投入(Being Engaged)就是指个人对某事(物)表现出被卷入、注意力集中和有兴趣的状态。Roberts和Alpert(2010)认为投入的顾客就是忠诚于某品牌,并积极向他人推荐该品牌产品的顾客。消费者投入(Consumer Engagement)是指在购买行为之外,消费者基于动机所产生的、对某企业或品牌的行为显现,如口碑活动、推荐、帮助其他消费者、写博客和产品评论等(Doorn et al.,2010)。据此,结合消费者生成内容的定义,我们认为,消费者内容投入是指在购买行为之外,消费者通过社会网络、个人博客、公共网络社区及专业论坛等,基于动机所产生的,对生成有关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评价、推荐、经历分享和使用经验等内容的行为显现。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参与内容创造主要有娱乐动机、价值动机、理解动机、保护动机和职业动机等几方面(Nov,2007)。赵宇翔和朱庆华(2010)从社会、技术和个人三个维度来分析,发现消费者内容生成行为受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会身份认知、社会交互联结和信任等因素的影响。王平等(2011)通过从网络社群中收集数据,通过客观度量地方式对消费者生成内容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内容生成行为受到激励、标识、地位、知识和声望的驱动。现有研究只关注了消费者生成内容的驱动因素,而未上升到内容投入行为的研究。作为企业来说,他们不但要了解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受什么因素驱动,更希望了解驱动后所产生的行为强弱效应,而这只能通过内容投入行为的研究来体现(Higgins,2006)。

3. 消费者体验与内容投入。体验是指消费者在一个具体服务时间内所做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Padgett & Allen,1997);它是当一个人达到心理、情绪或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和感受(陈英毅、范秀成,2003)。关于消费者体验的研究表明,好的消费体验不仅是消费者满意的基础(Kumar,2005),更是影响忠诚的重要因素(Pullman & Gross,2004)。顾客体验是决定品牌权益的关键因素(范秀成,2001),体验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忠诚的顾客。McAlexander et al.(2002)发现,消费者社群体验能够促进体验分享,且可加强品牌社群性。消费者正是基于过去对产品功能、企业服务、交易过程等体验的评估,进而决定是否转向保留、亲近、推荐和拥护(Advocacy)等阶段,其中良好的消费体验是消费者推荐和拥护企业或产品的最大驱动力(Roberts & Alpert,2010)。因而,我们认为,良好的消费体验是影响消费者内容投入的重要因素。

三、 消费者内容投入行为分析模型

消费者体验是影响内容投入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体验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二是消费者在生成内容过程中(即消费网络平台服务)所获得的体验。这两个方面的体验共同对消费者内容投入行为产生影响,成为消费者内容投入的前驱变量。所以,在分析消费者内容投入行为时,我们必须要考虑企业和网络平台的双重影响作用,从交互的角度来阐释二者的作用机理,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1. 企业的角度。消费者从与企业交互的相关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是其生成内容所用素材的主要来源,其获得体验的强度如何,将对消费者内容投入的强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企业的角度看,消费者的体验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产品。当消费者与产品互动时,特别是消费者在产品搜寻、检验、评估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在这些体验中,有些是直接的,如接触、使用商品所获得的体验;有的是间接的,如从产品广告、虚拟商品中所获得的体验。直接体验来源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是最真实的;间接体验来源于消费者的意境感受,会受制于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有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2)服务。服务体验贯穿于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兴趣到产品使用寿命终结的整个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体验阶段:一是购买前服务体验,即在产品搜寻中,消费者从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中所获得的体验;二是购买中服务体验,即在正式购买产品过程中,消费者从企业所提供的人员、环境等服务中所获得的体验;三是购买后服务体验,即在购买完成后,消费者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使用、维修、保养等服务中所获得的体验。服务体验是较直接的,也是当前消费者最看重的体验。(3)品牌。对消费者来说,品牌是一种消费符号,品牌体验是消费者基于这种符号所产生的一系列内在(感官、认知、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贺和平等,2010)。品牌体验是一个相对动态的综合反应过程,它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品牌的本质。

2. 网络平台的角度。网络平台是消费者生成内容的媒介,是消费者生成内容活动的环境空间载体。消费者生成内容所付出成本的多转贴于 少,与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服务直接相关。因而,消费者在与企业交互体验中所产生的生成内容的动机能否最终变为现实,亦即消费者内容投入的强度,还取决于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中所获得的体验。从网络平台有角度看,消费者的体验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易用性。网络平台是否易用是消费者体验的首要来源,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研究表明,技术友善度是影响使用者参与的重要因素,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从而影响参与行为。(2)连接性。消费者之所以热衷于参与网络平台的各种活动,是因为其可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消费者或个体实现连接,从而实现其社交、情感等方面的需要(Oh et al.,2008)。因而,网络平台的连接性也构成消费者体验的一个重要来源。(3)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在网络媒体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双向交流过程中,消费者能够对交流活动进行很好的控制,能够对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进行很好的把握,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对方的语言或行为进行反馈,产生出一种沟通交流的效应。它通过信息交换的同时性、同步性、连续性表现出来,有时与即时反馈通信相似。研究表明,网络交互性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临场感知(江嘉轩,2004)和趣味性(Liu,2003),因而也成为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来源。

3. 交互影响的角度。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消费者从与企业交互的相关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是生成内容素材的重要来源,其体验的强度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内容投入的驱动力。而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中所获得的体验将会对消费者内容投入产生现实性影响。企业和网络平台对消费者的内容投入所产生的交互影响如图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只有消费者从企业活动和网络平台中都获得较强的体验时,其内容投入才会较强,否则都会弱化消费者的内容投入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中获得了较强的体验,可能会增强平台中的内容投入行为,但如果消费者在企业相关活动中未获得较强的体验,则消费者在平台中可能会生成与企业无关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平台已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两者共同致力于消费者良好的体验,并实现共赢发展。

四、 研究结论、意义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从消费者体验的视角,对消费者内容投入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消费者体验是影响内容投入的重要因素,从企业中所获得的体验是消费者生成内容素材和驱动力的重要来源,从网络平台中所获得的体验决定了生成内容的现实性,企业和网络平台的交互影响最终决定内容投入的强度。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本文首次研究了消费者内容投入,并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且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为该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之前关于消费体验的研究,仅关注了体验对消费者满意、忠诚等的影响,未关注对消费者生成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在当前体验研究较为重要的背景下,本文从体验视角研究了消费者内容投入行为,这成为本文的一大亮点;再次,之前关于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了企业层面因素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对网络平台层面的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将网络平台层面引入分析模型,使得理论分析更加全面。同时,本文的研究也能为企业经营提供指导,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和网络平台都应致力于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体验,作为企业来说,应该从产品、服务和品牌等几个方面来强化消费者体验,而网络平台则应从易用性、连接性和交互性等几方面来强化消费者的体验;二是企业与网络平台间应加强合作,企业应该向消费者宣传生成内容的网络平台,以利于对消费者生成内容行为进行有效管理,而网络平台也应该设置与企业相关的栏目,以利于企业的消费者加入;三是企业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消费者良好的体验向内容投入转化,虽然我们的分析表明,良好的消费者体验会促进消费者内容投入,但这其中仍然需要企业进行合理引导,否则生成内容的现实性必然受到影响。

虽然本文对消费者内容投入作了开创性研究,但只从理论上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未来的研究应根据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因素设计量表,并以实际网络平台中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消费者内容投入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同时,本研究未考虑消费者个性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综合考虑消费者特征及外部因素对内容投入行为的综合影响,从而使得理论研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Anderson, E.W., Fornell C. and Mazvancheryl S.K.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Shareholder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2004,68(4):172-185.

2. Gruca,T.S.and Rego, L.L. Customer Satisfa- ction, Cash Flow, and Shareholder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3):115-130.

3. Rego,L.L., Billett, M.T. and Morgan N.A.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and Firm Risk. Journal of Marketing,2009,73(6):47-60.

4. Doorn,J.v., Lemon,K.N., Mittal,V., Nass, S., Pick, D., Pirner, P. and Verhoef P.C. Customer Engagement Behavio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10,13(3):253-266.

5. Bansal, H.S., Irving, P.G. and Taylor S.F. A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Customer Commitment to Service Provider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32(3):234-250.

6. Palmatier, R.W., Dant, R.P. Grewal, D. and Evans, K.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2006,70(4):136-153.

7. Brakus, J.J., Schmitt, B.H. and Zarant- onello, L. Brand Experience: What Is It? How Is It Measured? Does It Affect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2009,73(3):52-68.

8. Aggarwal, P. The Effects of Brand Relat- ionship Norms on Consum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4,31(1):87-101.

9. Muniz, A.M., O'Guinn, T.C.. Brand commu- n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1,27(4): 412-432.

10. 王平,陈启杰,宋思根.网络互助社群中消费者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JMS年会论文集,2010:92-114.

能源消费论文范文9

[关键词]艰苦奋斗 节俭悖论 节俭意识 节约型社会

一、对艰苦奋斗内涵的认识

(一)内涵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艰苦奋斗精神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美德,加之过去时代经济条件的局限性,致使很多人仍停留在对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传统理解上,不自觉的陷入认识中的误区,并体现为种种错位的行为表现。论者杨春如在《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消除“认识误区”》一文中就列举了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过时论”,二是“应该论”,三是“无妨论”。“过时论”是滋生腐败的认识根源,“应该论”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种腐蚀剂,“无妨论”是奢侈浪费现象滋生的一种催化剂,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及时消除这三种认识误区。禹建柏在《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一文中也列举了艰苦奋斗荣辱观错位的诸种表现:第一种---- 现在经济繁荣了,生活小康了,再提艰苦奋斗已不合时宜。第二种----把吃苦耐劳视为 “落伍 ”, 把讲究享乐、追求奢华当成 “时髦 ”。第三种---- 艰苦奋斗不利于拉动内需和繁荣市场。第四种---有的年轻人成了 “月光族”。第五种----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 不能再让孩子吃苦受累,使其养成了骄纵奢侈的坏习惯。可以看出,在对艰苦奋斗内涵的认识上主要存在两大误区:1.艰苦奋斗已经过时;2. 艰苦奋斗阻碍拉动内需,即艰苦奋斗有违“节俭悖论”。在这两大误区的影响之下就有不少人认为: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错误的。

(二)内涵的时代新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艰苦奋斗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论者米如群在《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文化释读》一文中提出了“艰苦奋斗精神的三大核心内涵要件:1.合理而现实的目标驱动;2.资源效用最大化追求;3.竭心尽力的奋斗精神。”文元军在《略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色》一文中谈到“新时期的艰苦奋斗是开拓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奉献精神与节约俭朴的有机结合”。从上述论文中,我们可以归结出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内涵具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时,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具备了特有的新意:第一,艰苦奋斗精神已被纳入“八荣八耻”之中,成为一种荣辱道德规范;第二,艰苦奋斗已经具有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而且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第三,艰苦奋斗更为强调的是节俭,即追求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剖析艰苦奋斗的认知误区

(一)艰苦奋斗并没有过时

第一,从艰苦奋斗被列入“八荣八耻”的背景来看: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存在着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浪费现象,这是完全有违艰苦奋斗精神的。最令人痛心的是,多少人对此见怪不怪,司空见惯。更有甚者,很多人肆意挥霍劳动者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物质财富,不断制造出与社会进步不和谐的音符。第二,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并不富裕,和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应是我们需要弘扬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新荣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艰苦奋斗不是为吃苦而吃苦,而是一个为过上好日子不断吃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的目的,不是为了过苦日子,而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要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得经过艰苦奋斗。

(二)艰苦奋斗与“节俭悖论”没有必然联系

“节俭悖论”最初来源于孟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即个人节俭的美德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发展疲软的社会罪恶。这样看来,艰苦奋斗似乎与“节俭悖论”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从本质上说,艰苦奋斗与“节俭悖论”没有必然的联系。首先,从“节俭悖论”自身来说,“节俭悖论”产生是有其特定的时空条件的,只有在大量资源闲置、商品供过于求、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或存在严重失业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悖论所呈现的矛盾现象。如果社会已经达到充分就业,但资源紧缺,甚至存在膨胀缺口,这时节俭可能就会抑制过高的总需求,也有助于消除通货膨胀。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三个不等于”现象:即浪费≠消费,艰苦奋斗≠不消费,拉动内需≠大吃大喝。“浪费不是消费,消费是必要支出,而浪费则是对财力、物力无益的消耗。鼓励消费是鼓励那些有能力消费、可以消费而未消费的人去消费,并不意味着鼓励人们去追求时髦,挥霍浪费。”艰苦奋斗也不是死守住钱,一分钱不花,一味地去节俭。拉动内需也并不是要求我们要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铺张浪费。第三,从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这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分不开的。目前,在中国存在着“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三个老大难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是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后顾之忧”的。面对这些事实,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又如何能“敞开胸怀,放开手脚”呢?第四,艰苦奋斗强调节俭,但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居民的消费水平应区别对待。

三、自觉树立节俭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来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首要工作在于,唤醒国民具有一种基于自身资源不足的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而生的节约意识和效率意识。在观念上自觉扭转艰苦奋斗的认知误区,深刻理解和把握艰苦奋斗内涵的时代新意。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俭意识。节俭意识的树立,应从“小”抓起,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条件,从小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对党政干部和消费者进行节俭意识和观念教育,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把“新节俭文化理念渗透到各种文化建设之中去。”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有力的支撑。制定和完善消费税制,为了节约和保护资源及生态环境,对于那些耗费资源比较多,并且对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消费行为课以重税;制定和颁布消费行为法规,对铺张浪费的行为可以尝试给以严惩;大胆进行制度创建 , 使各领域都有较为齐备的规章制度来防范消极懈怠、奢侈浪费、骄奢淫逸现象的发生。第四,注重技术创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艰苦奋斗绝不等于蛮干,也应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服务于节约型社会。对一些濒临枯竭的资源,可以发明可替代的新资源;对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可以降低污染减少排放;同时,可以进行循环经济,提高效率,厉行节约。

四、结语

“战争年代我们靠艰苦奋斗赢得了政权, 和平年代我们靠艰苦奋斗赢得发展, 在新世纪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我们还要靠艰苦奋斗去赢得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邱家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艰苦奋斗精神》[J]广西烟草,2006年第2期

[2]储霞,《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11期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