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集锦9篇

时间:2023-12-29 08:44:28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数字城市;数字乡村;电子政务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45-03

一、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云南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云南省通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采取以点先行、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政策,对于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云南省农业厅在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中已经给出了简要的概括描述:“通过完善互联网、电脑、数码照相(摄像)机等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检测防治、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采用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实质就是三农的信息化建设。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1.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及其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一般首先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发展,而后慢慢过渡到落后地区及乡村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中国信息化发展,首先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发达城市率先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试点工作,而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一般来说,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而工业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信息化,然后再把信息化延伸到农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反过来,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发展又为信息化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同样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用“数字城市”经验来带动“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也将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理解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思维,其核心在于:(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或乡村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为建设数字省份、数字国家、数字地球创造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区域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目前,应当建立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区、数字化城市或数字化乡村,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云南省自2007年提出“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2008年11月4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考察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时指出:“昆明将建成为‘无线数字城市’,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毫无疑问,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是未来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也要将实现地区数字化、省份数字化、国家数字化、全球数字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因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1.现状。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从2007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10月27日,全省共制作上传乡村视频文件2 238个,其中乡镇视频351个,完成比例为26%;行政村视频1 887个,完成比例为14.1%;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行政村有6 547个,完成比例为48.6%;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自然村有34 388个,完成比例为28.8%。另外,数据更新工作已完成近50%,其中德宏州、红河州、保山市完成了80%以上,普洱市完成17.2%、临沧市完成20.3%、迪庆州21.7%、昭通市25.1%。视频制作上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昆明市已经完成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楚雄州乡镇视频已经百分百的完成,大理州、保山市也完成得较好,分别完成了61%、44.4%。丽江市至今还未启动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普洱市只做了一个乡镇的视频,完成比例为0.09%、临沧市完成了3个乡镇和10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1.3%,昭通市完成2个乡镇和51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3.9%,文山州也只完成了3.9%[2]。从上面的这一系列数据中可看出,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仅仅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其建设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增多。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目前仍就没有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滞后等状况。

2.存在问题。总体来说,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保障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段距离。从科技上看,目前由于对“数字乡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对全省各地“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从人员素质上看,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电脑设备、电脑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影响了工作进度,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虽然对各村、寨进行了基础信息和照片采集,但照片采集数量不够,有的照片规格不附合要求,不能满足网页制作需要。其次视频采集制作要求要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摄像、编辑、配音,编辑还要有相应设备和软件,而部分地州,特别是贫穷乡镇均不具备条件;从工作进度方面看,有的地市(如昆明、曲靖、玉溪)工作进度较快,已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部村民委、自然村的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并已完成电子版信息表录入和照片分类保存;而有的地市(如香格里拉、丽江、怒江)进度较慢,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还未完成过半,电子版信息表录入、照片分类保存工作进度缓慢;从建设规划角度看,云南省各地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的条件、标准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规划和技术标准难以确立,即使在着手统一规划之后,也很难尽快达到协调统一;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统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市对本地区的利益考虑得太多,不仅仍然各自为战,而且顾虑太多,拖拉被动,对总体建设规划不支持,具体到各村和个人则更不会积极响应,甚至还会抵触;从应急管理和服务体系角度看,旧的应急体系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表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重复投入,各地市为了完善本地区的应急机制,往往重复购置一些设备,同时增加一些人员。另外,随着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现有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不仅变得反应迟钝和效果不佳,而且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应急资源大量浪费,导致应急管理与服务成效急降。

3.原因分析。毫无疑问,“数字乡村”的建设其基础条件取决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如果某一地区信息化程度高,则该地区发展数字化也将相对容易。然而伴随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影响和制约信息化长远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对于在云南省数字乡村初始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应归结为云南省的信息化水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云南省信息化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推进阶段,体制性、机制仍然存在,电子政务协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信息系统的标准、相关数据的格式、形态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较为明显;第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广泛性不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尚待完善,低收入社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加剧倾向;第五,信息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信息安全的技术能级亟待提升。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3]。

综上所述可知,在云南省“数字乡村”持续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强化云南作为全国“数字乡村”的领头兵地位,才能为其他省市提供相关的参考标本,才具有其他省市借鉴的价值,才能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数字云南”的大致轮廓。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一个创新,综观全国三农工作的开展过程,把三农纳入信息化建设,云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因此,对于云南省乡村数字化的发展就不可能从其他省市借鉴经验,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无疑都给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云南省电子政务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也自此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已接入4 344个政务部门,省级各部门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网已建及在建全省性专网达44个,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另外,2007年7月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以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龙头,80个省级部门网站、1 300余个州市政府和部门网站、8 300余个县区政府和部门网站为支撑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为下一步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交费、办证、求助等电子政务应用以及实施网上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如果云南省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能很好地应用其已经成形的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的成效,很好地利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相信定会为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因此,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但这也并非毫无经验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10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作为参考。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数字深圳”、“数字杭州”的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其经验也可谓丰富。另外,2004年,云南省为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和步骤,提出了建设“数字昆明”的设想,并开展了对“数字昆明”建设的前期摸底调研工作,2007年底,“数字昆明”建设启动了三期工程――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扩容项目,并计划于2008年8月完成。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通过对“数字昆明”的建设,已经总结了一套“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思路,相信对云南省数字乡村的信息化工作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所以可认为,在云南省建设数字乡村时,如能借鉴其他省数字城市建设经验,把在云南省打造数字昆明的技术、思路,通过修改完善后,直接转嫁到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去粗取精,优势互补,相信定能促进云南省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

3.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十一五”时期,云南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目标。并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进一步提高云南人民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正是立足于这一战略选择,云南省的信息化发展从电子政务开始,接着打造数字城市而后迈向数字乡村,以建设“数字云南”为长远目标,最终构建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规模庞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统筹协调,节约物力,即集中全省各业务部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国家实施的“金农”、“金水”、“信福”和“三电合一”项目等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同时,还需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使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库内容基于省情,立足于三农,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开放的现代化、信息化模式,为云南省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问题,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方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EB/OL].云南数字乡村网,ynszxc.省略/szxc/ProvincePage/newsview.aspx?id=2280016,2008-01-10.

[2]省农业厅“数字乡村”工程项目实施小组办公室,全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N].数字乡村快讯,2008-10-28(2).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2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

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3

“四位一体”广播影视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破解了农村广播影视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整合了有线数字电视、调频(应急)广播、直播卫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政策、资金、人才、技术资源,提高了农村广播影视资源利用率。二是打破原广电部门管办一体,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传统格局,让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从繁琐事务中脱身出来,将精力集中到广播影视发展规划和行业管理上,直播卫星后续维护、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公共服务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承包给省广电网络公司,既推动广电网络公司的发展,又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广播影视服务,突破广电事业产业不能良性互动的机制。三是调频(应急)广播的建设,搭建起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沟通的平台,让各级党委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突发危机事件快速反馈给地方党委政府,破解政府与群众信息不对称的瓶颈,确保党委政府政令畅通,农民群众利益诉求顺畅。四是通过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搭建的渠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进贵州省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二、“四位一体”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职能界定

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的政策资源、广电网络资源、直播卫星资源和调频(应急)广播资源,把农村广播影视工程建设、市场运营、安装维护等全方位服务整合在一起。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服务对象包括辖区内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与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签订服务协议的直播卫星用户、建设有调频(应急)广播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

(二)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建设主体及原则

按照“资源整合、政企联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建设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在省、市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县级广电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工作实际编制服务站建设规划,委托已改制组建的贵州省广电网络公司具体实施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建设。在需设立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乡镇,由乡镇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用房的大小根据服务站辐射的国土面积、服务的用户数确定,一般在25~40平方米。贵州省广电网络公司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生活设施,为工作开展提供必备的物资保障。

(三)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设置规模

从贵州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乡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直播卫星用户数、调频(应急)广播数、公益电影放映任务量和乡镇占地面积设立相应的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小的乡镇不设立服务站,可将邻近的两个或几个乡镇整合组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如果临近乡镇较大或不属于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可将其就近并入其他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

(四)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人员配备

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人员配置以服务区域、服务对象的数量和满足工作需要为目标进行合理配置。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人员可从广电网络公司现有人员中分流,也可以按政策吸收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机构人员和从事直播卫星长效服务体系的人员,不足部分由广电网络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五)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建设中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现有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机构和直播卫星长效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分类处理。贵州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目前有两类放映机构:原有的电影公司和新组建的院线公司、放映队,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外包给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实施后,要妥善处理好原有电影公司的设备、放映员安置问题。对国有电影企业,放映设备可以采用资产划拨或者出售的方式处置,放映员分类划转到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工作;对私营院线公司或放映队,可以向其购买放映设备,对原有放映人员进行合理吸收。网络公司和原有电影放映机构要协商,争取达到双赢的局面,如达不成协议,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

(六)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一是打击非法“小锅盖”,各级广电部门主动协调公安、工商、无线电管理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清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区内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取缔私自安装、使用的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广电网络公司出台切实可行的数字电视入户优惠政策,在清理期间特事特办,对已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个人进行合理的置换,确保他们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各级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理解、支持服务站的建设。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贵州省建设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构建农村广播影视服务长效机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这一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贵州省农村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比较落后。贵州地理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影响了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清卫”工作不彻底,非法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备仍占有较大市场,影响了直播卫星入户率;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老百姓不愿承担直播卫星长效维护费,直播卫星后续服务在有的地区很难开展;部分乡镇党委、政府重视不够,调频(应急)广播建设进展缓慢。

(二)缺乏有关政策支撑

在“四位一体”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建设和运行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直播卫星维护收费,原电影放映机构从业人员分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划转,乡镇调频(应急)广播建设和维护经费来源等政策性问题。广播影视资源的整合,农村广播影视服务体系的构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的顺利建设将有赖于这些政策性问题的解决。

(三)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队伍建设困难

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肩负着直播卫星接收器安装与维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运行与维护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任务,由于广大农村地区人员居住分散,地势复杂,交通不便,工作时常常需要翻山越岭,非常辛苦,工作人员收入相对较低,职业吸引力不强。如何建设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稳定的队伍成为服务站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四、深入推进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思考

继续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进一步完善贵州省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真正使贵州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立得稳、站得住,可持续、可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广播影视需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宣传思想阵地。

(一)建设符合贵州实际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监管模式

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监管平台,监管平台技术系统应集放映地点卫星定位、放映信息采集、放映实时监控、放映场所拍照回传、放映数据统计分析、公共财政投入比例查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充分借助监管平台运行,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的监督管理。按时向财政部门报送电影放映情况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时向监管平台上报已订购的节目名称、场次、故事片或科教片等信息,以便监管平台与有关监管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每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电影文化生活需求,促进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高效优质开展。

(二)优化直播卫星建设及维护模式

要进一步明确直播卫星设备更换期限和设备生产厂家实行“三包”的年限,合理计算直播卫星后续服务年限(更换周期-生产厂家“三包”时间=需缴纳费用的服务年限),签订长效维护协议,用户按协议缴纳维护费,政府配套补贴。设备使用年限到期后,重新采购新设备,建议经费仍由财政和个人按比例承担,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具体标准要认真调查研究后确定),政府从建设与长效维护领域退出,各级政府重点做好内容的生产和传输,进一步规范直播卫星生产领域和销售市场。

(三)对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功能进行拓展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4

一、三项措施,强保障

为了确保全乡“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实行直接领导协调,并要求各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的采集和录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业务骨干分成数据采集、图片采集、软件技术、数据录入、图片处理、质量审核和后勤保障七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电脑硬件、数码相机、车辆等设备,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三是从乡财力中划拨了1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缺口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后勤保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启动。

二、四个明确,定目标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地开展,9月12日,乡党委政府结合楚雄、玉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召开了各村委会文书和抽调工作人员会议,结合沿江实际,一是明确总体思路,通过“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展示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反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网站建成服务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新载体。二是确定了10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和乡级机构共76个单位为网页制作基本单位。三是明确了工作步骤,把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分为筹备、数据图片采集、审核、录入、校对、汇总上报六个阶段。四是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抽调人员特长把工作人员分为六个工作小组,按六个工作阶段分别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三、三个统一,提效率

一是在筹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指标、口径和采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二是在数据采集组采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离线录入软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仪对图片处理小组进行图片处理软件acdsee演示,统一了图片规格和对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图片的处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数据图片录入、图片处理工作流程,统一了工作步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个把关,保质量

为了确保数据、图片质量,一方面对采集的数据,由质量审核组审核后交由数据录入组录入,凡是因数据采集和质量审核小组把关不严,在进行录入时,每出现一个指标错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核人员责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对当天采集到的图片,晚上召开图片质量审核专题会议,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由乡四班子成员进行审核验收,总结当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并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务。通过图片把关,在不断提高图片采集组工作人员的拍摄水平的同时,全乡图片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返工现象。三是数据图片全部录入完成后,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文书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的录入数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校对审核,及时进行修正补充,确保了网页使用的图片文本信息的真实性。四是乡级网页所有使用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经过班子会议逐一讨论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上传。

五、取得的经验

(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涉及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盛市、区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沿江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乡长亲自抓,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乡农经站电脑设备、数码相机、工作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及时从学校借用了7台电脑,从各站所筹集了8台数码相机,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工作人员,抽调车辆3辆,并从十分紧张的乡财力中提供了10万元工作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政府及时调集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按照乡镇业务量大小进行调剂,解决了器材不足的迫切问题。

(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环境。图片采集工作组采集的图片共计13500余张,全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有的图片采集需要进到农户家中,拍摄反映农民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场景;有的需要爬到农户房顶,拍摄反映村庄全貌的写实图片;有的需要进入厂房内部,拍摄企业生产实际的图片;有的需要进入种养殖大户的种养殖场,拍摄反映农村经济的来源图片;还有的需要拍摄群众在田间劳作、休闲娱乐的大量图片资料,这些图片的采集都得到了群众们的热情配合,这也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无私奉献的工作队伍。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数据图片的采集、录入、修改和数据上报工作,和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是分不开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全程陪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质量把关,参与工作难点的化解。

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了国庆假期,有的同志还带病坚持,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在分工不同的各个工作小组之间,需要形成一种默契,大家只有相互沟通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全盘工作的开展。虽然正值国庆长假期间,各小组成员都比平时上班时间早到半个小时,相互交流沟通,确保工作步调一致。(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过硬的技术力量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一项摸索开展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上离线软件的开发的时间较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全乡的数据采集录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工作人员中抽调了电脑操作比较熟练的业务人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在当天工作结束以后,针对录入软件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测试录入图文信息显示、导入导出数据是否规范、完整、准确,及时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确保了全乡离线数据录入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为使工作人员真正掌握数据采集、图片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要求,确保工作人员技术到位,除了业务人员培训以外,实行“每天一会”、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数据录入、图片处理、图片采集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存在的问题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5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XX乡后进转化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帮扶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乡制订的帮扶工作方案,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倾斜后进村委的项目扶持,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山区村委、计生落后村委也进行帮扶方面的倾斜,促进本村经济发展,转变生育观念,从根本上扭转工作被动局面,促进全乡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和整体提升。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计生领导及挂点村党政领导,负责对帮扶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协调,确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定时进村检查和指导帮扶工作,分管领导每月三次下村检查评估帮扶成效,解决在工作中的困难。同时把计生帮扶工作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行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措施落实,成效显着

按照市、县的帮扶规划及XX乡的后进帮扶转化工作方案,帮助计划生育家庭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带领下,结合XX乡实际情况,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乡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利用乡、村两级人口学校对广大群众举办了四期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班,大力发展种植产业,项目有:芭蕉、桑苗、百香果,养殖业有:养猪、养鸡、养蚕、养羊等,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扶持,并优先给予10户诚信计生家庭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实现了经济增收,达到预期目的。

根据南人口发[2014]11号文件要求,XX乡列入南宁市重点帮扶转化后进乡镇,得到市 、县重点帮扶转化后进乡镇专项经费10万元,又根据南办发[2010]147号文件通知要求,XX乡是市扶贫办挂点帮扶的一个乡镇,今年,南办发[2014]64号文件通知要求,新的定点帮扶人口计生基础薄弱乡镇改为南宁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这二、三年来得到了市挂点单位从资金、项目上对XX乡大力帮扶。年初,市扶贫办领导深入XX乡进行调研,听取乡党委、政府、人大及计生所领导的汇报和座谈,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6

一、开展调研基本情况

(一)确定调研课题情况。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类文艺队伍相继成立,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以及环境的影响,简陋落后的农村文化体育条件与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很不匹配、很不适应、很不协调。因此,加快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构件之一的公益性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尤为重要。

(二)下去蹲点调研情况。根据局调研方案的有关要求,本人结合工作实际,10月10日—12日,组织体育运动中心相关同志先后到扬武镇排莫村(跟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调研小组一起)、红星村和龙泉镇合心桥村、原长青乡、金钟移民社区、东湖社区等开展以农村文体活动场地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走访群众、现场查看等方式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找农村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和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调研了解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当前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1.农村文化设施。目前,建成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9家农家书屋,并配备有相应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主要是配送图书、书柜、DVD及电视机等资源共享工程设备),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有167名村(社区)级文化管理员、7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数字图书进农家7户。全县35%的行政村建有业余文艺队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2017年以来实施的扶贫广播“寨寨响”工程覆盖率达100%;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站1个,队员5人;实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5乡镇、92个行政村【2016年、2017年两年,累计为5乡镇、92个行政村配送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乡镇级配送金额是5万元:摄像机1台、平板电脑2台、卫星数字一体机1台42寸、移动数字网络1个),村级配送金额是2.5万元(卫星数字一体机1台32寸、平板电脑2台),为159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共361884 册】;建有县电视发射台1座;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石桥古法造纸遗址、万寿宫和丹寨汞矿近现代工业建筑);有部级传统村落7个(排莫村、麻鸟村、扬颂村、送陇村、石桥村、王家村和排佐村)、州级重点民族文化村寨9个(排莫村、羊排村、送陇村、石桥村、大簸箕自然寨、卡拉村、排牙村、麻鸟村、雅灰村)、县级重点民族文化村寨34个;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基地12个。

2.农村体育设施。分别实施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9个,加上资助和群众自建90个,村级活动场地累计达229个,覆盖率分别为100%、86.3%。同时,还为积极性高的村补助部分资金及配送篮球架90付和乒乓球桌30张;完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3套。

3.社区文体设施。建成移民安置点金钟社区、东湖禥儿城西社区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各1个;建成金钟、东湖2个移民社区多功能运动场,金阳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正在启动建设中;为金湖、东湖、金阳3个移民社区各安装1条健身路径工程;为金钟社区配送8000余册各类图书、铜鼓、芦笙,以及乒乓球桌、球架及相关健身器材。

(二)调研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场地少,设施简陋。目前,我县虽然分别实施乡镇级和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139个,加上资助和群众自建90个,村级活动场地累计达229个,覆盖率分别点原7个乡镇和161个村的100%和86.3%。但是,大部分都修建或配送在村委会驻地的中心自然寨,而且大多数都只是一个村1—3个场地或1—3套设施,覆盖率仅占全县486个自然寨的47.2%。另外,实施早的村现文体设施有部分已损坏,急需更新。

2.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资源缺乏有效利用。目前,全县农村文体设施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管理。已建有的文体活动场地,大多数村没有按照要求明确专人负责管理,部分场地平时无人管理或闲置,多用于停车、堆放物资等,只有在节日期间才用于开展文体活动。

3.经费投入不足,文体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文体公共场所和设施都依赖上级投入(农体工程每个村补助3万元)且投入不足。加上我县财政经费困难,有时专项经费划拨不及时,给场所建设和设备购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4.部分公共文体化场所和设施实际使用率偏低。一是乡镇没有专门的体育工作机构,只能由文化站工作人员兼顾,给农村文体活动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二是部分村图书室明显是摆设,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时开放一下,其余时间关门。部分乡镇把综合文化站当着食堂、职工宿舍、储藏室等。加上上级配备下来的设备被挪为它用(包括电脑、桌子、椅子等),尤其是配备的乐器因质量问题或者长期无人使用,放在文化站也基本成为摆设,使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已经不能正常履行,有的甚至形同虚设。

三、对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

(一)村干部重视不够。有很多村群众积极性很高,但村组干部重视不够,协调和落实建设用地困难,加上这两年脱贫攻坚任务重,部分村没有认真组织实施,延误建设工期。

(二)经费落实不到位。上级补助经费下达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督促相关建设点加快建设进度。但由于经费落实不到位,大部分项目点没有钱购买砂石、水泥和支付人工工资,导致项目没有启动实施,影响建设进展。

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为农村公益性文体场所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要切实重视农村公益性文体场所建设,成立相关工作小组,明确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文体广电旅游、乡镇、财政及相关部门为成员,按时召开会议,对工作进行调度。同时,县财政及时划拨项目建设补助经费,以便督促各项目点抓紧实施,确保按时完成我县建设任务。

(二)建立多方投入机制,为农村文体场所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将农村公益性文体设施建设列入乡村振兴计划建设内容,充分利用荒地、荒坡修建文体活动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县财政局列入一事一议项目、帮村单位帮一点、村民集资一点,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有效、惠及村民”的公益性文体场所服务体系,为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7

【关键词】双否决终审制 农廉工程 监委会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14-03

近年来,寿光市纪委、监察局在省、市党委、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思路举措,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有关情况阐述如下:

一 2012年抓的几项重点工作

1.探索推行“双否决终审制”

今年以来,我们扎实落实省“123”农廉工程,把“如何加快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村监委职能有效发挥”作为切入点,借鉴权力制衡基本原理,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面推行“双否决终审制”。“双否决终审制”由村“两委”、村监委、镇(街)共同参与,包括首次否决(对村“两委”决策并主动提交的事项,先由村监委主任召集全体成员会议进行研究表决。过半数反对的,方可实行否决,并由村监委主任向村“两委”说明否决原因,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确定整改时限)、二次否决(村“两委”根据村监委的整改意见再次修改完善决策,若村监委认为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村民利益的,参照首次否决程序进行二次否决)、镇级终审(对村监委两次否决的事项,由村“两委”负责人和村监委主任填写《双否决事项呈审表》,提交镇村级事务决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三日内召开会议研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广大村民意愿,确定该事项的最终处理意见,并书面回复。对各村提交的否决事项,经领导小组审定若属无理否决,则对村监委主任及成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对三次以上无理否决、屡教不改的,按照有关程序予以罢免)、决议公示(村级事务决策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最终处理意见,出具《村级事务决策领导小组终审意见书》,召集村“两委”和村监委会议予以公布,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村“两委”和村监委做好相关意见的贯彻落实,对拒不执行终审意见的村“两委”干部或村监委成员,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等内容,截至11月底,成功解决各类问题900多件,村级事务决策领导小组指导“双否决”事项218件,收到了明显成效,全市涉农同比下降30%。

2.不断加强案件查办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办案流程,我们成立了案件监督管理室,形成了案管————检查——审理——案管的案件查办链条,建立案件线索数据库,案源渠道有效拓宽,实现了对案件办理全过程的动态监管,案件质量显著提升。探索实施了“三级递进调查、协议解决问题、评价整改落实、谈心教育结案”为主要内容的“3+1”初级办案模式。开展“纪检监察模拟办案”活动,重点学习如何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等,室、监察室等四个科室12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提高了办案人员综合素质。

3.探索实施“循环派驻、定点巡查”

派驻机构对各部门单位进行巡查是完善监督、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今年我们在全面落实派驻巡查制度的基础上推行“循环派驻、定点巡查”的方式。“循环派驻、定点巡查”就是:抽签决定进驻巡查单位,每单位限定10~15个工作日,一年完成一轮循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确定巡点。该制度确立“不解决问题就是零巡查”“解决后有举报即巡查零”两项原则。解决了个别单位走过场、消极应对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巡查效率、强度和针对性。截至目前,已完成对93个单位的巡查,查出违规违纪问题83个,督促整改问题187个,全市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和谐团结的良好局面。

4.推行数字纪检模式

认真落实省纪委关于科技防腐的重要指示,按照“制度+科技”的理念,把运用科技手段作为防治腐败的重要抓手,建设了寿光市党风廉政监督监察中心。它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平台、行政事项运行监察平台、寿光民声网络监督服务平台、纪委监察局办公平台于一体,旨在打造“1+4+N”(一个中心,四个平台,N个系统)网络化纪检监察工作模式,目前,已建成7个纪检监察业务系统,明年3月份主要功能运行70%。我们编印了《监督监察中心使用手册》,发放给群众,详细说明各平台的使用方法和监督流程。利用会议、报纸、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知道平台、了解平台、会用平台。农村党风廉政监督监察平台通过分级访问的形式,把该公开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全部向群众公开,吸引群众参与监督。

5.多形式加强机关队伍建设

2012年年初,我们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在机关内部开展修养月活动,确立了纪检监察干部修养“二十四字法”和“十诫”要求。结合干部能力建设,开展“晨读一刻钟”活动,将上级会议精神、省市纪委领导讲话等印成小册子,人手一册,利用每天上午上班前15分钟时间、以科室为单位进行集中诵读学习。开展TED演讲交流,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上台演讲,交流工作心得、学习体会、人生感悟等,目前已组织机关干部交流50余人次,从镇街每月抽调2~3名纪检干事到市纪委、监察局以干代训,提高了镇街纪检干部的工作能力。

二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县级层面

十以后,县级纪检监察工作需要面对四种新变化:(1)任务更加繁重、工作头绪越来越多;(2)工作领域大大拓宽、涉及社会层面越来越广;(3)工作标准不断提高、工作越来越规范;(4)工作要求更加严格、规章制度越来越严密。同时,纪检监察工作关乎执政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老百姓心中,纪检监察部门是大家心中的“开封府”,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是“包青天”。所以,突出和完善县级纪委的牵头协调作用、反腐统领作用、办案初核的独立性,加强各项监督检查,确保上级精神的贯彻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党内监督方面。目前,党内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事前、事中监督相对乏力,对党内已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或苗头性问题,缺少有力防范措施,对党员干部的用权情况缺乏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由此导致纪委在监督的力度、深度及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发挥上受到制约。

第二,职能定位方面。(1)职能错位。存在大包大揽倾向。县级纪委主要职能是组织协调,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却事事牵头、样样主抓,充当着“开山斧”和“救火队”的角色。(2)职能发挥不全。存在“有时重惩处轻教育,有时重教育轻惩处,有时重监督轻保护,有时重保护轻监督”的左右摇摆现象。

第三,执纪环境方面。因为工作面相对窄,保密、保护机制不健全,易出现“三怕”现象。(1)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特别是查办案件过程中,怕领导不支持和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2)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到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了和气。(3)怕成为绊脚石。管多了怕阻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第四,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在公安、组织、宣传等党委政府部门纷纷提高干部职务、提升机构规格的形势下,县级纪委较党委部门高半格的地位难以得到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纪委机关的权威,削弱了纪委开展党内监督的力度。纪检监察队伍缺乏精通财务、审计、法律、市场、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缺乏复合型人才。

2.乡镇层面

乡镇纪委是我党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组织,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党员干部,承担着维持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利益的职能,是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最积极、最重要、最现实的力量,不可或缺。

第一,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认识不到位。少数乡镇纪委干部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就是查几个案子,个别乡镇负责人认为惩处其管理和使用的干部等于往其脸上抹黑,对乡镇纪委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重视、不支持,有的甚至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等同于阻碍经济发展,基层纪检工作不能得到全面、准确落实。

第二,乡镇纪检监察队伍战斗力弱。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求较高,但乡镇工作中,乡镇纪委书记实际上是兼职书记,不同程度上存在“专岗不专业,专业不专岗”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乡镇纪委书记或副书记绝大多数主要负责一项或几项本职外的业务工作,很多时间被安排去抓维稳、拆迁等急难险重的工作,纪委工作反而成为兼职,其他纪委工作人员也均承担纪委工作外的其他工作,人力、精力得不到保障,业务水平难以提高。

第三,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乡镇纪委工作体制套用县级以上工作体制,缺乏基层特点,针对性不强。个别乡镇形成了以工作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而弱化了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第四,工作方式方法过于简单。乡镇纪委书记工作方式是一张嘴一支笔,工作资产是一块牌子一枚章子,工作效果是一年开几次会、买几份报、交一份总结,办案任务完成上往往是摘桃子,到乡镇派出所、计生办去搜集案源顶任务数。甚至存在上级纪委不催不办、不给线索不办的现象。

三 2013年工作初步打算

1.抓好十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把学习贯彻十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研讨会、理论读书会、“晨读一刻钟”等形式有计划的抓好学习贯彻,原原本本地学习十报告和修改后的新《》,准确把握十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既要把保障科学发展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又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结合寿光实际,将2013年作为“作风建设深化年”,认真落实好八项规定,并抓好督促检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探索一套数字化办案的思路和方法

立足解决群众身边的十个方面腐败问题,更新办案理念,加强对办案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大办案力度,突破几起影响的大案、要案。建立案件流程管理和案件统计分析平台,将办案流程以电脑程序予以固化,实行数字化办案。坚持依纪依法文明办案,强化制度保障,出台办案“十不准”制度,坚决防止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典型案件剖析通报和腐败倾向的分析预警,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4.建设一个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示范区

围绕容易发生利益冲突的领域和环节,开展以防止利益冲突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借鉴“节俭办奥运”“廉洁办世博”的成功经验,对去年12月开工建设,建设期3~5年,工程建设量大,涉及资金众多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提前介入全程监督,深入挖掘内容,查找风险点,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示范区。

5.发挥好一个指挥协调中心的作用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8

一、维护管理

(一)市数字办负责对全市政务网的运行保障与管理工作,确保政务网7×24小时正常运行;负责市本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市级多点控制单元(MCU)硬件的维护管理工作;负责对市政府终端的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市直有关终端的维护管理工作;负责检查县级政府视频终端的使用、维护等管理工作。

(二)各县(市、区)政务网管理机构负责对本级政府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多点控制单元(MCU)硬件的维护管理工作;负责指导对县级有关部门视频终端维护管理工作;负责检查乡镇(街道)视频终端的使用、维护等管理工作。

(三)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的网络线路传输单位(电信、广电)负责对各自传输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等工作,保障7×24小时畅通;各县(市、区)广电部门负责视听到建制村的信号源的采集工作;负责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实现视听到建制村的信号覆盖。

(四)各视频终端应指定专门负责人和联络员(操作员)并建立其技术培训制度和执证上岗制度,由县(市、区)政务网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对本辖区各终端负责人、联络员进行培训,培训后填报《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操作证申请表》并经县级政务网管理机构审核通过后,报市数字办审查和制发操作证。如遇终端负责人或联络员工作变动,各终端所在单位应及时将负责人或联络员的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单位、职务、办公电话、手机等)向所辖县(市、区)政务网管理机构报告并逐级报至市数字办,市数字办立即将新增人员联系方式等加入短信平台,审查制发操作证,并按规定报省经济信息中心。由乡镇(街道)负责建立建制村联络员制度。

(五)非会议时间,各视频终端应处在关机状态,市、县政务网管理机构一旦发现未关机的情况,应及时督促视频终端所在地及时关机。

(六)会议期间,各视频终端保证有一名技术人员在场,及时做好临时故障的排除工作。如遇会场会议冲突,应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要求,做好协调工作。

(七)遇设备损坏,各视频终端使用单位负责人应立即联系设备供应商售后,并及时做好设备送修维护工作。

二、联调联试

(一)市数字办负责以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委、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应急办名义通过应急视频会商系统召开的各类会议的运行控制工作和技术保障工作;按会议要求通过短信通知会议所延伸各县视频终端负责人、联络员提前做好调试和会场准备工作。

(二)市各应急指挥专项机构和市直有关部门通过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召开的各类会议,应至少提前一天报市数字办备案,并由专项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或市直相关主办单位负责运行控制协调工作和会前调试工作,市数字办负责做好MCU、GK和线路保障工作。

(三)全省视频会议按省里通知要求进行调试,市、县、乡要做好衔接,市数字办对全省联调的结果做好相关记录。全市视频会议提前半天调试和会前调试共二次,每次二小时,前一小时为各县(市、区)对所辖乡镇(街道)的联调时间,县(市、区)对联调的情况应及时书面和电话报送市数字办和会议组织单位;后一小时为市、县、乡三级抽查联调时间,市数字办负责登记调试情况。会前调试时如遇视频终端故障、停电等情况,并在一时无法排除或修复的情况下,应立即书面逐级报告至市数字办,并电话通知数字办和组织会议的单位,属应急类会议的,市县两级政务网管理机构应将各故障视频终端情况报告同级政府应急办,县级应急办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督促故障所在地终端组织相关参会人员到就近分会场参加会议和设备送修等故障排除工作。

(四)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联调制度。每月日上午8:30-10:30(遇双休日、节假日或已安排会议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具体已短信通知为准)为定期联调时间,定期联调时各终端应提前开机,至少有一名负责人或联络员在场。市数字办负责通过短信通知所有终端负责人、联络员做好联调,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联调。联调当日的8:30-9:30为各县(市、区)对所辖乡镇、街道的联调时间,9:30-10:30为市、县、乡三级抽查联调时间,但抽查数不少于视频终端总数的1/3。在汛期等情况下,应加密联调次数,保证系统正常使用,加密联调工作由各专项指挥机构或会议主办单位负责组织。县、乡两级联调记录由县(市、区)政务网管理机构负责填写《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联调记录表》并报市数字办,市、县、乡三级抽查联调记录由市数字办负责填写《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联调记录表》报市应急办备案。

(五)联调参加单位为市政府办、市防汛办、市政府总值班室,各县(市、区)政府办、防汛办、东侨经济开发区防汛办和各乡镇(街道)的应急视频会议终端。

(六)在接到开会通知或联调通知后,各视频终端应立即做好所在地会场的摄像头、麦克风和采光等调试工作,保证会场处于正常会议状态。

(七)在紧急情况下,市、县、乡三级各视频终端要确保在接到通知后15分钟内开启所在地视频终端,并做好会场准备工作;若会议延伸到建制村的,由所在地乡镇(街道)负责通知建制村及时打开视听设备,做好收听的相关准备工作。

三、责任追查

(一)对通过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召开的各类会议组织不力或联调联试工作不落实的,由市应急办予以通报,并责成有关单位做出整改;造成一定影响的,将移交监察、效能部门予以追查。

(二)各有关单位对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维护不及时,导致会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或不按规定报告情况的,将追究有关主管领导、责任人、联络员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东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要严格按照要求强化领导、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正常有序运行。

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9

一、扎实优化七项服务

今年,××乡在优化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民族宗教、土地承包确权、沼气池建设、水利建设、半年度工作等七项工作上狠下功夫,条分镂析,对各位分管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书记乡长逐月进行问询督查,到目前为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逐项汇报如下:

1、优化政务服务成绩斐然。

我乡在优化政务服务上首先是抓好公开,让群众知情。一是突出一个“全”字。做到公开的内容不缺项目,要求公开的全部公开。二是突出一个“新”字。对政务公开栏的各项内容及时更新。三是突出一个“真”字。内容真实,不搞假公开。其次是抓好服务,让人民满意。一是让群众办事易找。把各站所集中到一起办公。二是让群众办事易明。三是让群众办事能成。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再次是抓好作风,为发展尽责。一是坚持作出一个承诺。对各类服务事项实行公开承诺。二是坚持“两个机制”。即:督办检查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三是坚持“三项制度”。即: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是坚持“四个不允许”。即:不允许今天能办的事留到明天办;不允许文件资料在个人手中滞留、不允许因个人工作进度影响整体工作进度;不允许因个人服务形象影响整体形象。

2、电子政务再上台阶。

我乡结合去年的实际,成立了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由值班书记张昊负总责,宣传委员胡铎、宣传干事孙莹具体负责。突出抓好五项建设: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网络中心机房管理与维护制度》、《网络管理岗位职责》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2、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安装了最新的杀毒软件、办公软件,强化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更新门户网站内容,加快门户网络的改版。3、加强外网建设管理。明确由孙莹负责管理外网的建设和维护,关于本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4、加强内网建设管理。由黄美珍负责政府网络办公室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按要求每天登录内网二次,及时处理######和相关信息,及时处理故障,保证终端运行正常。5、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管理。保证做到每天登录红网、政府门户网等相关网站查看信息。

3、民族宗教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宗教工作经费保障到位;二是责任明确到位,由胡铎同志分管宗教;三是依法管理宗教事物,对各村场的宗教场所进行了摸底排查,没有发现违规建设、从事非法活动的庙宇。

4、土地承包确权全面铺开我乡成立了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挂帅,乡长任组长,人大主席、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为副组长,政府秘书、经管、、农技、司法、民政、国土等站所长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并于4月29日组织8个村的村支书和全体确权颁证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一致认为6至8月份是确权颁证的最好时候。并决定在赛美村和华丰村进行试点。5月6日对全乡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就确权颁证的工作流程、表册、合同、证书的填写登记进行了解读。同时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在9月份完成60%的确权工作任务,年底完成90%。

5、沼气池建设稳步推进。

我乡在沼气池建设工作上,提出了五点要求。即:一要明确了任务。二要保证质量。三要搞好服务。四要完善管理。五要加强督查考核。到目前为止,以华丰为重点建设的50口沼气池任务,已落实30口。先锋村已落实3口,菱芜湖已落实2口,前进已落实10口。

6、水利建设硕果累累。

今年,我乡将水利建设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动员村场大干水利建设。重点是秋冬修扫尾工程和主干渠道的疏洗,为防汛抗旱保增收做好准备。赛美村在春修中疏洗主渠和毛沟18条,总计疏洗新挖渠道31000米,移动土方40000方,投入资金140000元。水产场在春修中疏洗渠道5400米,移动土方20000方,投入资金180000元。全乡在春修中共移动土方190000方,投入资金累计达到630000元。

7、半年度工作来势良好。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乡一是突出抓好了种植业生产。全乡棉菜间作套种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棉豆(间)套作面积0.7万亩,棉椒(间)套种面积0.2万亩,棉瓜(间)套种面积0.1万亩,棉花与芥菜套种面积1万亩。二是突出抓好畜牧水产工作。扎实抓好了规模养殖场和一般性大户的建设,重点扶持了菱芜湖生猪养殖场、华丰村生猪养殖场、沙口粮店生猪养殖场。扎实抓好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了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扎实抓好了畜禽产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三是突出抓好了防汛抗灾准备工作。即:落实了防汛责任制;进行了查险整险;抢修了防汛通道和维修了机埠;补充了防汛物资;完成了水利刹尾工程。四是突出抓好了惠农减负。即:建立了惠农补贴政策公开机制;建立了惠农补贴规范操作机制;建立了惠农补贴督促查处机制;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认真开展了专项涉农收费治理;搞好了惠农减负政策宣传;加大了查处追究的力度。五是突出抓好了新农村建设。即:抓好了村庄规划;抓好了环境治理;抓好了农民培训教育;充分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建立了文明新风理事会和文明公约。

二、扎实推进民调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乡民调工作,县委政法委3月5日、31日会议以后,我们××乡认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

两次会议一结束,我们就将上级会议精神向书记、乡长进行了专题汇报,并召开了四次党政负责人会,三次机关干部会议,一次全乡民调工作大会,学习贯彻上级会议精神,研究我乡的民调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统一了全体乡、村干部的思想认识,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的专门工作机构,下发了民情调查工作文件,采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包干责任制,对民调工作实施分片包干,要求全体乡村干部必须进村入户,上门调查走访,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治安现状。

2、进一步搞好宣传发动

为了大造宣传声势,形成民调工作的舆论氛围,我们采取干部上门走访宣传,干警上门送法宣传,学生上门送信宣传,张贴公开信宣传,张贴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乡范围内进一步进行民情调查宣传发动,机关干部对办点村场进行1-2次走访,办点干部和政法干警对公路沿线和人员密集区进行了3次以上走访,发放公开信2000余份,警民联系卡500余张。

3、进一步排查矛盾纠纷,适时打击整治

民调工作不是简单的走访农户,而是要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沿306线盗窃现象比较严重,流窜作案的现象比较多,群众意见大,我们要求公安部门搞好打击偷盗的专项整治活动,同时要求公安做到及时出警。村场搞好季节性义务巡逻活动,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能力,调查中发现墟场有2起敲诈线索,我们责令公安认真收集证据,待违法人员一露头,立即进行打击。切实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同时,对调查中发现一些其他矛盾纠纷,如牛角尖平安鞋业纠纷,建设村、建兴村田土纠纷,我们均一一交待有关村场和干部做好纠纷化解和稳定工作,真正收到民情调查的工作实效。

三、扎实实施五项机制

今年,我们××乡党委、政府为了实现科学应对、攻坚克难保发展;提升产业,调整结构保增收;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保稳定;厉行节约,消赤减债保运转的目标,实施五项管理机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1、坚持四个制度。坚持机关干部和内设站所出勤一天一签到,一月一公布的制度;坚持双休日党政主要负责人带一名干部值班的制度;坚持上班时间不许打牌和三五成群闲谈的制度;坚持干部作风建设督查的制度,成立乡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督查小组,一天一查,每周通报作风建设情况。

2、评选优秀办公室。一个季度对机关各线办公室和站所办公室开展评选活动,机关干部和站所长投票,结合各办公室出勤记录,党政负责人集体评议等办法,评选两个优秀办公室,奖励500元现金,凡三次评为倒数一名的办公室,要在机关和站所干部会上作检查,换岗位。

3、兑现干部分线工作奖罚。对在2009年县委经济工作会上受到县表彰的、综治、计育、招商引资等工作,奖励分线负责人现金300元,对在县部、办、委、局年度总结会上受到奖励的,给线上分管负责人奖现金200元。

2009年,凡在县经济工作大会上获到奖励的,奖励线上分管负责人800元;奖在县、部、办、委、局年终总结获得奖励的线上分管负责人500元;个人被评先评优的奖400元;线上凡获市奖励的奖给分线负责人1200元;获得省奖励的,奖给线上分管负责人2000元。受到县、部门、办、委、局点名批评一次的分管负责人要在负责人会上讲原因,分线工作在全县排名倒数八名的分线负责人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排名倒数三名的要启动有错无为问责制,追究责任。

4、开展“三个一”活动。全体机关干部和站所长在三月份开展“三个一”的活动,一是为办点村办一件改善民生的事。二是提一条建议,即对党委、政府今年工作提一条以上的建议,要用文字形式提出,并交党委办收集。三是定一个打算,即个人在2009年工作、学习有什么打算,一律用文字形式写好,在周例会上,人人上台讲打算。

机关干部、站所长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建议54条,办为民服务的实事7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