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集锦9篇

时间:2024-01-04 11:53:29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1

一、小学语文教师高素质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高素质要求,首先在学历层次上需升格到本科,其次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必须按小学课程门类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所以一位能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定位。

1.小学语文教师培养首先要定位于“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其教育性上,是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它职业的本质特征。要从事育人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使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教育的科学与规律,形成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与技巧,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还应定位于“语文”学科。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虽还没有专门设科,仅纳入整个小学教育专业之中,但采用综合培养,分科(向) 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专业性仍有所体现。尤其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活。这就对师范生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师范生对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原则和内容非常熟悉,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掌握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具备厚重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3.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培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师范生要懂得将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具体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股无形力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课堂管理知识,学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能紧密联系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关注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成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践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这些可通过设置教育见习,教学实习等课程来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应突出“双专业”的特点

现在正在倡导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其发展方向强调教师教育“双专业”的特点。所谓“双专业”,一是学科专业水平的专业化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二是教育专业化问题,就是“怎么教育,怎么教”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等”,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科专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所教课程的学科知识。教“语文”这门课程,就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即语言、文字、文学等知识。但是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学科知识专业化方面的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要求标准、正确、宽泛,但不一定深透。如汉语拼音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熟悉声母、韵母的区别,懂得拼音组合规则,能发音清楚,书写正确。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这些知识直接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其学科专业化的体现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基础上的正确性、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朗读的能力、书写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标准和规范的考核。对于教育专业化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升本的前提。几十年的中师教育无法胜任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便是在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力量不足。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小学语文教师培养更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2

一、综合性的原因

什么原因使得综合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这要从该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小学生与服务领域———基础教育谈起。

(一)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同样,每个人在一生中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也要经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小学生无疑处于认识的第一个综合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处于发展早期,所见事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在此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探究倾向多表现为“为什么”特别多,这些“为什么”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主要是整体的、综合的。[1]小学生的这一求知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驾着飞船的宇航员徐徐向地球靠近时的所观所思。在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历经宏观—中观世界,不可能直奔微观世界。由此看来,小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显然首先是整体的、宏观的、综合的。基于小学生“认识的综合性”和“问题的综合性”的特点,就要求小学教师综合掌握各方面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不一定很深,但一定是内容全面的,包含自然、人文与社会知识的方方面面,使得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提问时能够给予准确解答,共同进行讨论,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小学生提问时教师当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拒绝回答、闪烁其词或推荐其他教师回答,就会使问题的解答由于时间的迟滞而减弱效果,并逐渐弱化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发展广泛联系的基础性、启蒙性知识[2],也就是综合性知识。小学生长大以后,经过其筛选后感兴趣的深层问题由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中学教师回答,使他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如果用公式表达即为:小学教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

(二)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

我们通常把小学生比喻成幼苗,是因为他们如幼苗一样稚嫩,需要大量养分;同时也如幼苗一样脆弱,难经风雨,他们只有在和煦的阳光与温柔的细雨中才能健康成长。如果说全面的知识、准确的知识即综合的多学科知识是小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与养分,那么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抚育他们健康成长的和煦阳光与温柔细雨。与初中及以上学生相比较,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一些。因此,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归在教育类专业之下,揭示了这一阶段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即“如何教”的知识比“教什么”的知识更为重要。从以上分析可以写出如下公式:小学教师的知识=“如何教”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教什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与“教什么”的知识是综合的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一样,“如何教”的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知识同样也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些知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小学教师必须综合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处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p.261)。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倡导知识的整体性,在纲要中强调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诸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以及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小学师资的培养规格必须是通识通才、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师。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才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4]高等教育关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有些方面应该讲已经达成了共识,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影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通才教育的影响随着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的提高而逐渐减弱”[5]。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学生年龄越小,越需要接受通才教育,那么小学教师当然就应该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通才。

二、综合性的具体内容

综合性既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综合才是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综合?是各门学科覆盖全面的拼盘式的综合,还是具有自身科学体系的综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未来发展与前途的不同方向。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多模块的综合

这主要从知识面、知识的数量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知识的宽度、广度与数量上。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有综合型模式、分科型模式与中间型模式[6],就三种模式而言,课程设置基本均为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类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这些课程模块包括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教学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技能知识(音乐、舞蹈、书写)等等,既包括“如何教”的知识也包括“教什么”的知识,还涵盖了学生学历提高的考研知识。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其它师范类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教育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等问题,需要学生跨学科选修,且可多学科选修,如在中间型模式下文科方向学生可选修理科方向、英语方向的课程等,以适应从事两门以上课程教学甚至包班教学的需要。

(二)文理兼融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也体现在既要提高小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开发智力的能力,还要提高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似乎由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也能够实现,其实不然,因为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本身都是相通的,之所以人类将自己创造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完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1959年,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1905—1980)在剑桥大学做《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后引起轰动,他指出“由于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历史传统、哲学倾向和工作方式的诸多不同,两个文化群体即科学家群体和人文学者群体之间相互不理解、不交往,久而久之,或者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或者相互瞧不起、相互攻击,导致‘人文学者对科学的傲慢,科学家对人文的无知’的文化危机”[7]。由此引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争论最终得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只有融合才能克服人类生存危机的结论。其实,科学与人文犹如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高飞万里,竞胜长空。因此,小学教师只有文理兼融,具有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其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才不会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准确的,而这正是小学生初观世界的正确面貌。

(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这主要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上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与促进教育理论的实践彼此深化与提高方面。教育理论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强调的是普遍性、逻辑性、本质及规律。叶澜教授把教育理论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最初级水平是正确描述实践本身,严格意义上它不能算理论,但它已区别于实践本身;第二级水平是对实践的解释和说明,以揭示实践中的因果关系为主要任务,它已进入理论形态,但还是对具体实践因果关系的说明与解释;第三级水平是对某类实践的规律揭示,它已呈现基本的理论形态。[8](pp.160~161)由于不同层次的理论所具有的指导功能、指导范围、指导作用不同,企求用一个或一些教育理论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了一系列教育理论课程,力求使学生能够高站位、多视角看待教育实践问题。而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由于教育理论欠缺致使课堂出现过于追求技术化的倾向,这个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成为小学教师本科化趋势的理由所在。由于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小学生,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一定是五彩缤纷、复杂、多变的。为了加强职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了分段全程实践、总实习加大至一学期、顶岗实习等多方面探索,既包括学时数的增加,也包括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然,有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就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关键是转识成智。所谓‘识’,就是指作为系统知识的教育理论,所谓‘智’则是指具体的教育实践智慧”[9]。这对于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更好地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

(四)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的理性传授与情感感染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体现在既要科学地掌握知识,又要通过张扬个性使所教知识生动、活跃起来。小学教育专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6—12岁儿童,鲜活的知识显然对他们更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10](p.276)目前大学生知识丰富,但想像力与创造力缺乏;学生考试分数高,但生活却并不生动鲜活、缺少色彩;学生实习课堂中对学生的表扬不断,但表情僵硬,语言和教学情境难以统一,对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情感教育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遨游知识海洋的愉悦情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审美情感。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艺术修养。这些课程本身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些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审美视角与审美情趣,并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当然上述课程仅仅满足了第三个方面情感需要的一部分,第一、第二方面的情感需要则要求所有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学生的情感与对美的感知能力首先来源于大学教师的熏染。其实追求真善美从来都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乐此不疲的内心需求。人类将追求“真”的任务交给了科学,将追求“善”的任务交给了道德与伦理,将追求“美”的任务交给了艺术。因此,富于情感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对“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善”怀有深深的共鸣与敬意,对“美”产生由衷的赞叹与憧憬。只有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内心充盈、步履坚定、激情满怀。

三、综合性与专长性的关系

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是一对矛盾。四年本科的学时数有限,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顾及知识的横向宽度又要顾及知识的纵向深度显然难全其美。因此,既然承认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特点,承认横向知识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应该认可适当减少纵向知识的现实。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综合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内在逻辑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获得知识的过程比喻为飞行员乘飞船由远及近了解地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肯定处在离地球比较远的位置上,而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则依次靠近,研究的问题随着位置的逐渐拉近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尖。由于小学阶段讲授的知识处在宏观位置上,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综合性知识就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内在逻辑。因此,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综合性与专长性都是专业建设的需要,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对于某一专业的建设而言,无论是综合性还是非综合性或称专长性,都是由专业的内在逻辑决定的,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以综合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专长性,同样,以专长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综合性。在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只是工作需要的很少一部分,在任何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优异成绩既需要大量的专长性知识也需要大量的综合性知识。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3

[论文摘要] 作者多年从事校长岗位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既系统又有重点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中小学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方法,懂得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长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领会和掌握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的基本知识。

根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我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基本知识系统讲

教育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校长们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法规,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如果不懂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法是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何属性等基础知识,就难于理解和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开展有说服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 主要政策法规重点讲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包括校长们应具有一定的政策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待政策和法制具有正确的态度,并在实际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贯彻、维护政策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破,难点排除,搞好应知应会的教学。

三、 紧密联系教育管理实际(依法治教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教学法规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长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具体运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为使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教学人员就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实际工作还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智育,轻待体育,甚至没有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智育方面,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的课时或内容,随意改变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和水平的唯一标准。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乱收学生费用等行为都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校长岗位培训质量,搞好教育政策法规课的教学,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依法治教的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例进行剖析,培养学员运用法规的能力,达到使学员回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宣传法规,能按照法规的要求部署工作,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活动;对符合法规要求的行为予以肯定、支持,对违反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当学校、师生包括校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和基层实际,加进地方立法内容,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乃至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教给学员正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和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贯彻自学、研讨为主、以高质量的辅导为辅的原则,在集中辅导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 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岗位培训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是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案例是教育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载体,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向培训对象一方面传授教育政策法规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进行社会主义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培训对象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具有突出地位。校长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能够有助于指导他们办学、育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发展能力为主的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岗位培训教育的短期性、针对性要求强,单纯靠扩大知识积累来发展能力是难以达到培训目标的。因此,必须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对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使培训质量落到实处。案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媒介,通过案例既能使培训对象理论认识得到深化,更能从中培养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4

论文摘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几点要求入手,提出本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特点,探究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升小学教师教育A.4-培养质量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实际认为,提高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反思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之本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原有的培养模式、培养思想及课程观念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而,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要求、明晰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思路,重建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提升小学教师专业水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新要求。

林崇德教授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知识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接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与之相关的知识。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出,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底蕴,而且要对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对本专业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不仅要有宽度更要有深度,不仅在知识面上要求广、宽、泛,更要有探索精神、研究精神,了解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新要求。

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和专业能力的核心。只有具备娴熟教育技能的教师,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知识资源和教学资源,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尤其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教师在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发展水平的同时,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应激状态的反映能力,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明确教师职业的压力和挑战,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职业,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宽广的育人胸怀、稳定的情感特征、健康的心理素质面对自己的小学教师职业。

二、本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特点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我国提高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是当务之急。结合国内外关于教师基本素质的研究。本文认为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学授课的需要,更大激发、引导小学生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每个小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授课任务和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学科技能,教师要熟透教学科目的每个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将学科发展历史、背景资料以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都要了然于心,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科学、合理、学生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二)完备的综合素质。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人,他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可见,优秀的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师德、一专多能的才干和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师德才能更好应对职业压力、职业强度、负荷度等,才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情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能够做到一专多能,满足小学教学的不同需要,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并且勇于打破课本和教学大纲的局限,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此乃“学生之幸、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三)熟练的教学技能。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获得和把握,是评价一个教师工作能力强弱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教师培养、培训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教学技能的优劣是决定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加强和培养的领域。培养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的养成需要从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等四个方面入手。

(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小学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双重冲击,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压力,突出现象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及影响,这对小学教师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变革。仅仅会教的小学教师是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究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科研的过程、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本地起小学教育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利用科研结果,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师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上升。

三、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

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要注重扩宽培养口径、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和完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巩固职前培养与职后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专业人才。

(一)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加大课程实践环节,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联系,将课堂搬入小学实践活动、毕业实习、课堂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规范实践课程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开设丰富的艺术实践课程,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置艺术教研室,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综合素质人才需要的实际现状,制定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的课程方案,辅之以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强调了基本理论、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强化训练和表演过程,培养了师范生观察、想象、感染、创新的能力。

(二)开展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的技能特色,提高职业技能培养的课时量,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性、多变性,锻炼学生多媒体操作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传统课堂授课艺术。大学生在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双重指导下,亲自体验小学教育情景,观摩、学习和模仿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而后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活动。采用微格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应激能力和课堂活动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本科大学生投标、竟聘上岗,具有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者,每人都承担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班队管理工作中,将小学儿童群体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展开讨论与分析,适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对班级发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妥善处理,培养自己多种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的提升。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5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学习思潮。这一倡导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让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主流性学习流派。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当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要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训方式,切实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与他们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利用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学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的。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要对教师和周围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反应,并把它们纳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系统,以便更好地完成当前的认知任务。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在刺激和反应间形成联系,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建构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所要认识事物的结构,并把它们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既然知识只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解释,是对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将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权威,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渠道更加广泛,而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科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将会使学生获得范围更加广泛的知识,受到多方面的启迪与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活动中不断地扩充知识、发展智力,形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和习惯。

2,课程是学习者原有经验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生的原有经验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者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对象,而且还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进学校前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进学校前所获得的这些知识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校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而是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使其纳入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结构体系中去。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体系,同时还包括着学习者如何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者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获取结果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活动和交往中探究新知识,促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知识一般可以分成结构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学生的学习是积累性的,学生不是凭空进行知识建构的,而是在原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者极力主张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切实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周围实际的联系,尽量体现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在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参与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顾问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事物较为可靠的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建构主义者还强调,知识在学生没有学习以前或者没有了解它的意义以前,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建构,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参与知识建构的环境和方式也不一样,因而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差异很大。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都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也有一些不足或缺陷。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技能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的活动与交往,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

建构主义者还主张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放下架子,主动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出积极问题的思路或建议,但这种建议要尽可能地不断减少,并应尽早过渡到学生独立地探究学习。因此,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往与互动,主张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极力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具体实际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要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些线索或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但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并不是要代替学生的学习,而且这种帮助不能过多,并要逐步地减少,最终过渡到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

4.学生是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中心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但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发展变化的人和具体的人,仅仅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因此,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把学生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中心。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学校课程与教学不能过于考虑社会的需求,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把学生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中心,给学生课程与教学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性关怀,引导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1。要根据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

学教师的实际确定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师范院校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翻版和修补,偏重于让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方面的知识技能,但很少考虑到我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结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具体需求,使得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因此,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加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改革的步伐。要按照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中小学教师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删除传统陈旧落后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他们生活实际的联系,切实体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多样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

2.要大力改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引导中小学教师在活动与交往中主动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过于偏重让中小学教师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技能,忽视了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传统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要真正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就要把他们从被动地听课中解放出来,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活动与交往中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反思学习,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情感、技能、习惯。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内隐知识理论;培养目标;课程建构

一、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国内小学教育专业产生以来,学者们做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学历提升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专业精神、情感、教学能力和专业建构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界的争议:小学教育是否是高等教育的专业?

自从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产生以来,“小学教育是否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这一问题一致都在不断地讨论之中,赞同的一派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而反对派则认为不是一个专业。依据内隐知识理论,小学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也可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其中,外显形态知识又包括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共享的普遍理论,具有外显性、系统性、可表述性等特点,是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实践性知识通常呈内隐状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1]主要特征是个体性、直觉性、自动性、即时性、非系统性、情境性、文化性、层次性,[2]获得的方式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国内外学界存在否定小学教育为高校专业的观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都不是该专业特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才是该专业特有的知识。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受社会欢迎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来看,外显知识方面,本体性知识远不如师范大学学科专业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更不及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的知识;内隐知识方面,由于存在片面向大学看齐的顷向,出现了只重视书本知识,而轻视实践性知识现象。因此,社会的普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高学历,低能力。于是,学者便发出了“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3]疾呼,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三)实质性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专业的主要体现是专业知识体系,即课程结构,这一体系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发展程度。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到今天,专业课程仍然是教育专业加上学科专业课程的拼盘,表面上学生专业理论丰富,实质上他们所学的理论既不系统,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还是没有真正体现该专业的课程及课程结构不合理所致。虽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专业,是发展初期,这很正常,但我们还是要建设并参考国外早已成熟的经验。

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各校各具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凝练

从现有的培养目标来看,虽然每个学校有所不同,根据内隐知识理论,可以将这些培养目标归纳为下列两种主要类型:1.以外显知识形态为主的培养目标。这类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专业,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就应该体现高等教育应有的理论水平,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即强调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学习。这种思维源自学院派,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2.以内隐知识为主的培养目标。这类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是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社会职业发展的产物,即职业意义的专业,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就应该以实践性知识为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即强调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这种思维源自中师办学的传统经验,但又没有得到学院派的认同。由于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左右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便产生了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依据内隐知识理论和培养目标,产生了小学教育专业的三种培养模式,即分科培养、综合+方向培养和综合培养。1.分科培养模式。这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二级或一级师范培养中学教师相一致,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但教育专业知识及相应能力差,不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仅有少数学校运用这一模式。2.综合+方向培养模式。这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强调综合培养,明确方向,其优势淡化了学科专业界限,强调文理相通,学有专长,但这一模式与分科培养模式并无质的区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精与深,忽视了知识的广与博,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就分为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育、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七个方向。他们凝练出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4]和“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及“多科性、综合性”的课程设置是该专业突出的特色。[5]3.综合培养模式。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因此,不分学科方向,强调文理渗透,注重知识的广与博,突出了教育专业的特点,但课程门类众多,内容庞杂,知识体系性差。要充分考虑到各科素养的全面培养、各学科教学指导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突出“实践性”:全科教师培养理念的基本取向,即(1)全科教师培养植根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综合化改革的现实需要;(2)全科教师培养指向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3)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校地双赢”协同创新发展之路。[6]上述三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模式,虽然比几年前有所完善,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阻碍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重视知识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的矛盾问题;二是重视知识系统性与能力系统性的矛盾问题,[7]所以,还需要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进一步探索并加以完善。

三.解决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从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来看,对现有专业知识的重构势在必行,这关系到该专业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在建构专业过程中,首先要有新意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有全新的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创新的理念是“通过课程统整企图教导学生从不同学问中,将各种知识和思考方式进行碰撞,产生出创造的火花,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多元理论和多样的现实世界,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8];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三,基础研究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最后,是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保障。

(一)明确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

1.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明确我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是商品经济的社会,科学化(推动商品经济生产工具及组织形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的改变)的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是革命性(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社会;生产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我国各民族多元一统、形成了独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其价值取向;同时还要依据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国策。小学教师的特质是制定培养目标的内在依据。小学教师的特质: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在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9]2.转变思想观念我们是在建构一个新的专业,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无论是学院派还是非学院派,都要抛弃陈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潜心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理论,为这一新专业尽快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专业而努力。具体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对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的高度来建构这一新的专业。我国的小学教育专业本身比国外起步就要晚,如果我们继续坚持己见、各自为阵,新的专业就很难产生,最终将会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去拿来、去继承、去建构适合我国发展的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其次,要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事业在今天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为启蒙阶段培养师资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快与慢或成与败,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的实践者(尤其是管理者)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脚踏实地来建构一个全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其三,要站在终身教育的发展高度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尽管这一新兴的专业是否是一个专业,目前尚有争议,但事实上,它一直在为小学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师资;尽管这一新兴的小学教育专业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事实上它依然还在为小学教育继续输送着不很受欢迎的师资,这不仅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影响小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小学教育这一新专业。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和不断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终身教育能力。3.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目标须有特色。目前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无论专科还是本科都大同小异,既没有体现专业层次的特点,更没有体现学校(或区域)的特点趋向同一,就产生可代替性,即无专业性,这也为否定该专业不是专业的论点者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同时,也出现了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都来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局面。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制定出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专业定向在小学。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定向要在小学,小学就是该专业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小学教师。高等教育培养的小学教师与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专科或本科,而专业技能又不低于中师的特点。新型的小学教师是应用人才。这主要是区别于过去师范大学培养中师教师的培养目标,事实上,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中师或中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作了些修改。为什么这里要特别强调中师教师呢?原因就在于中师教师偏向理论深度,而小学教师侧重实践性知识的厚重,因此,小学教师属于应用人才,即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小学教育实践中去,或者说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展示教育技术,甚至教育艺术。但是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又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新型的小学教师也是创新型的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份的新型的小学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表述出来,并且要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来。新型的小学教师还应是具有多元文化能力的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增多,这就需要培养适应这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因此,在培养目标中也要体现具备多元文化能力。

(二)加快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

1.加快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目前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健全,或者说还在建构过程中。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过程中,关于教育理论体系仍然属于借用(教育专业理论体系)阶段。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必须依据小学教育的特点,构建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学生、小学老师等基础性的问题,只有这些基础研究达到全面而深入时,我们的教育专业课程理论与体系才算成熟。2.加快小学教育专业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普遍为分科教学,即对应小学学科进行分科培养,如小学教育专业中文及社会方向。学科理论体系与教育理论体系一样,也是借用中学教师培养方式。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也不符合小学课程综合化的需要,更不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其原因有管理者、教师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理论体系亟待进一步的完善。3.加快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理论体系的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体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这在学界理论研究成果和中师的长期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是,因此“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出路就在于重视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10]。然而,实践性知识在高校往往不重视,加之学生被各种考级、考证所左右,因此,对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仅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于是出现了高等师范教育质量差的不良反映。由此可见,加快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体系是当前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内容美术方面,三笔字,简笔画,儿童绘画基础;音乐方面,乐理常识,儿童音乐基础,风琴或钢琴基础;体育方面,口令,队形整顿;舞蹈方面,儿童舞基础;教育学方面,教师口语试讲,见习和实习。(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的实施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方式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因此,要从入学后就要抓起。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以科任教师为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以辅导员为辅,加强督促;最后是建立严格的制度化格管理,确保实践性知识的实施。

(三)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

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有很多基础性研究问题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最基础的是认识小学生、小学教师和小学教学。在认识小学生方面,如何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如留守儿童、单亲、农村与城市等)、民族、种族、性别等的学生进行教育。这就需要弄清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学习行为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有什么规律?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小学生的独特性,也是小学教育的特质所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认识小学教师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主要有小学教师的特质是什么?农村与城市的小学教师有何区别?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是什么?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化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比较(国内、外)研究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基础研究,也是教师教育的理论组成部分,还是进行职业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小学教学方面,要深刻认识小学教师的“教”与“学”特征,这是专业建构的核心基础。“怎样教?”这是小学教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小学教学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构建小学教学理论体系?小学教学理论怎样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怎样依据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可见,这不仅仅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教师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其他教师和管理者必须明白和思考的问题,否则,专业建设就不可能科学。“教什么?”这一问题是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思想瓶颈。从专业建立初期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还没有弄明白,尤其是专科学校表现更加明显。其原因,一是专业建设者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专业化思维的结果;二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不足;三是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水平低。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小学教师要“教什么?”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并进一步完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课程中,既要研究国内小学教育的需求,也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先进理念来促进自身发展。

(四)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仅有好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说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专业,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只有严格实施课程计划,并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好的小学教育专业。现代社会要求管理也必须现代化,在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尚不成熟,主要制约因素是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不完善,导致了专业评价本身的弊端,加之管理者主观因素(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和情感等)的影响,管理水平低。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的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管理,才能促进专业建设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卓越小学教师的宗旨。

四.讨论

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11],虽然论证严谨,但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建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同时,现实社会对小学教师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在这些新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和学生的新特点,作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方可成为真正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关系到专业是与否存在的关键,因此,今后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只有符合社会要求、小学教育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才算真正完成,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也才会走向成熟。首先,教师们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融合,即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理论与实践间的融合两个维度,为课程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其次,学者们继续扎根于基础研究,用相关成果来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石;最后,需要学校与政府一起采取行政措施,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基础研究推向纵横深入。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重心。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加强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关键又在于基础研究还不深入,所以,基础研究既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也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根源;以课程计划为依据,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104)

[2]洪明.内隐知识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2:(57)

[3]姚文忠.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5.21

[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8)

[5]陈威.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及建设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54)

[6]张虹,肖其勇.全科教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基于全科教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质新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28)

[7]唐之斌.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4:(39)

[8]唐之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的探索[J]职业圈2007.21:(71)

[9]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6)

[10]易森林.从教师知识的构成看小教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7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7

【摘要】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紧跟形势,转变教育思想

国家教委发出“素质教育”的指示已经有了相当的时间了,但小学的教育教学仍受“升学第一”的应试教育影响。通过学习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义务教育必须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的指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违背教育目标的,势必造成老师在教学中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对脑力劳动产生厌恶情绪,从怕学到厌学,从厌学到逃学。学生疲于奔命在繁重的记忆任务之中,只知“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要使“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必须真正明白“应试”考试的弊端,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培养能力,优化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教育目标,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小学数学是整个素质教育工程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还能学会据事论理的推理能力。因此,搞好数学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为培养德能、智能和体能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创设宽松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中只要注重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主动轻松地掌握知识。因此,要达到知识的交流。首先要达到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是双向的。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的推导,一个新颖的解题思路,一段生动有趣的讲解会满是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会满是学生的成功欲,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一个开心的笑容会使教师感到教育成功的欣慰。在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做到热情、和蔼、谦逊、守信。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教师对学生朋友相待,热爱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尤其对学困生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这样教师和学生就能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并形成合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更新思想,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习过程,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要做到这几点,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早就强调: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可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注入式”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不顾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死记硬背定义、法则,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练习,这种教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能将枯燥、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情趣盎然、浅显易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钻研,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取得好成绩的方法,教师都应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四、注重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课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课堂评价应是于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1.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的模式能够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习题都有答案,而部分教师在作业布置中仅保留了没有答案的习题。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保留答案的习题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习题后明确获得反馈,得到心理满是,同时发现错误,进行反思与校对,在自我评价与正面激励中肯定自我,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学生分组互相评价

教学互动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模式,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与之相符。在常规作业布置后,不给明确答案,仅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进行互动,互相讨论完成作业,并进行互相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还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够在讨论中完善自身的能力与知识体系。

3.教师重点讲评

在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的基础上,必须有教师的重点讲评作为指导。在学生整体的把握上,教师具有是够的权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即兴讲评。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作业评价可以仅仅进行指导;对于思维灵活而粗心大意的学生,作业评价需要针对性点评;对于学习能力差而自信心不是的学生,作业评价需要适当鼓励与细心辅导。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认识自身缺点,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结语

总之,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教育必须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从刻板的育人标准中解放出来,从单一的升学教育中解脱出来。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扎实的书本知识,更应着重培养人的行为、能力和良好的习惯,追求立是未来的长期教育效益,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王德强,浅谈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新课程(中学版),2010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8

【关键词】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振兴,离不开科技进步;国际竞争不仅需要精英人才,更需要大批普通的劳动者。不管是精英人才还是普通的劳动者,都需要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与综合素质。这就要求人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初中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所在。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物理知识,是初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必须让孩子从初中开始奠基,认真学好物理知识,为今后的工农业生产、生活,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造福人民。但事与愿违,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不得不违心地应付考试,即教师按照课本中的步骤以及知识点一步步地讲解,这样虽然容易让学生接受,但更多地给学生造成一种过于依靠课本知识,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初中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亦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现就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素质教育与素质教学

一个课堂的好与坏,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多与少。物理是一门重实验、重实践的学科,需要实践升华理论,更需要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是满堂灌就能让学生获得真知。而且搞活课堂时某些物理教师因为教学仪器、教学设备的不到位或教师自身的观念陈旧,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感受,一堂课下来,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听得头头是道,但是让他们独立地完成一道作业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实学生除了课本上有的,表面的知识以外,对该知识的内涵、外延等都未能很好地领会,更谈不上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提高他们的素质。现在许多教学课堂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即按照课本中的步骤以及知识点一步步地讲解,这样虽然容易让学生接受,但更多的却是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过多的依靠课本知识,而无法充分开拓自身的素质能力。

学生作为素质教育过程的主体,在物理学科方面更应该获得淋漓尽致的彰显,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在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即提高物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下面就以“质量与密度“这一章来简要的论述如何在物理课堂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

“质量与密度“这一章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一章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关键点。

1.利用教学手段渗透素质教育

通常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表达、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以首先我们应大概罗列出本章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重点,让学生对整章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知识层次为:

概念—质量—测量,概念—密度—测量,密度知识的应用—实验。

其中质量概念可用比较法与演绎实验法,一把铁锤比一枚铁钉所含的物质多,一条木船比一把木椅所含的物质多,从这些比较中可归纳出,铁锤的某个量大于铁钉的某个量,而这个量科学上用质量表示,由此可得出质量的含义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相同的,密度的概念也可用实验归纳法。

再看一下“密度知识的应用”,密度知识应用于质量、体积和密度中,如果单一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相反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知识混淆。其实,只要让学生背一个公式即ρ=m/v,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求出密度,同时根据数学关系,可把ρ=m/v转化为m=p.v和v=m/ρ,由此可轻松的求解质量和密度,而这,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而且可以避免产生混淆。

当然,除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投影器、幻灯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方面下功夫。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整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尤其是在密度知识的应用上,若加以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其结果将会显得更加的完善。

2.全力诱导学生参与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素质教育的对象。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管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教学与素质教育都是空谈。而这,涉及到如何启发诱导学生。在密度知识的应用中,讲解鉴别物质时,课本上有这么一个例子:用密度知识鉴别戒指是否纯金?如果在讲解之前先给学生讲个故事:古罗马的皇帝制造了一顶头冠,皇帝想知道它到底是不是真金打造的,就让阿基米德来判断,结果阿基米德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正是利用密度的知识来判断的。插入这么一个小故事,更加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也为诱导学生全力参与教学过程打下伏笔。虽然诱导学生的参与并不只此一种方法,但只要我们能积极的、全力的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状态,那么,在课堂上传授的其它知识,学生的接受率将会大大的增加,而且像这种方法,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3.挖掘学科特点,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公式、规律的发现和确立都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无疑将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

课本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为了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不容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实验的研究方法,为此,我们应该增加演示实验数量,加深学生的实验能力;重视实验误差的初浅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的严密性;增加实验练习,加大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物理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

4.在教学中适当的加以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物理虽是一门理论性、实验性的学科,但也能渗透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上稍微的穿插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上介绍科学家对物理现象的执着追求与研究,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教育等。往往课堂上的一些微小事情能够启发、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堂课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效果,课堂的语言表达风趣幽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在课堂上语言流利、表达清晰、抑扬顿挫、生动有趣的教师与一个在课堂上语言平淡、表达模糊、吞吞吐吐的教师比较,教学效果自然有天壤之别。因此,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是必须的。除了有好的教学语言,课堂教学还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师生间的热烈讨论,有追问,有疑惑。只有包容学生自由表达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良性互动的课堂,才能产生思维的火花,智慧的呈现。

课堂关键是激活,是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当然,要激活课堂教学并非只有如上所述,但不管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学之所需、识之所需,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让学生自我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让学生的各项素质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和生理的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素质。在这三种素质中,除智力因素外,其他一切是可以通过向学生传道、解惑、授业的方式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必须向学生发展提供时空。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全面责任制,即所有事皆由教师规定,正是这统包统筹的制度让学生反感,进而拒绝配合,长此以往,素质教育不但不能收到期待的效果,反而会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学生正是长身体、调节心理的重要时期,外界的压力只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因此,能够让学生自由、充分的发展,无疑对学校、对学生、对素质教育都是一节好的处方。物理正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个体独立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逐渐培养自身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会得到实现。

三、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具有普遍意义。开展物理课题研究可以培育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科学研究与探索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范围很广,包括知识、方法、态度、精神和价值观。这些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大力地培养。最重要的是,在物理教学中全面开展课题研究,使学生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熏陶科学作风,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四、创设学生素质培养的有利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决定学生发展的结果,因此创设一个对学生身心发展有利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从班级整体气氛、校园整体氛围、人际情境和家庭情境入手,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启迪智力、陶冶情操、注重能力培养为前提来创设。例如,可以在班级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长期物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各设一名小组长,其竞赛内容可适当拓宽,包括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可以扩展到德、智、体、美、劳等领域,形式可考虑采用积分形式,每次考试有进步的可加分,小组也可加分,反之,犯错误的,除了个人扣分,小组也应适当地扣分;通过竞争,学生为了个人和小组的荣誉,将会不断地获取知识,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而且在集体感、成就感等方面皆有很大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通过环境的影响来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是可行的。

五、开展小制作活动

在课外,适当的开展小制作活动,对加深和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小制作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初中物理中,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如自制小天平、弹簧秤、杠枰、潜望镜、小孔成像、演示器等。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认真阅读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肯动脑筋、肯花时间。尤其是在有实验演示的课文教材中,在教之前,可先布置学生制作教具和小制作,提供实物和原理结构图让学生参考,鼓舞学生。同时,在课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带有创造性的小制作,甚至小发明。这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有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使之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丰富,素质教育还有待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范文9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78-02

教师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学教育专业更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面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要强化实践意识,关注教育现实问题,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1998年以来,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进入实施阶段,小学教师教育开始实质性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至今已10余年的历程[2]。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深入地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构建适应时展需要和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为特征的教学体系

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即 “一个宗旨、两个侧重,两个基点、一线贯穿”培养模式。它以整体培养论、综合课程论、建构主义学习论、体验教育论、培养培训一体论等重要教育思想、理论来支撑,见图1。

其中“一个宗旨、两个侧重”,是指我们把以培养学生具备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具备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作为我们的一个基本目标。为了实现“一个宗旨、两个侧重”的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培养措施,即“两个基点、一线贯穿”。两个基点系指基础课基点和专业课基点。基础课基点上的课程以育人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以及学习一些必备的外语、计算机等知识。专业课基点上的课程主要讲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及专业化意识,学到对终生有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一线贯穿”是指以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入学起直到毕业,不间断地接触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所谓“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是与传统的培养模式——为了教师好教而构建的模式相比较而言的。我们构建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是一种为了学生好学的模式。具体构建了三个子模式:综合教育模式、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

所谓综合教育模式,是考虑到培养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是不可能只以一门单一的主干学科为支撑的,必须通过多门学科综合作用才可以完成。即学科与学科之间需要综合,同一学科内的各部分内容需要综合,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需要综合,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堂外的研究需要综合。要通过综合性教育模式真正把教育目标从以培养学生们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主转化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来,把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从工具技能上升到专业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

所谓研究性学习模式实际上是综合性教育模式的拓展与延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视为主要内容,纷纷倡导“主题研究”与“设计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社会生活以及未来所要从事的教育活动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和现代化教育,旨在强调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而不是单纯地把学科知识作为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调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并为其个性发展创造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又 表现出自主性、整体性和开放性三种特性。

所谓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基于“创新之根在于实践”这个命题设计的。我们确定了“以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为主线贯穿始终”的教育策略,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去体验小学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为人、为师的道理,进而内化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与教育管理方面,经过“认识—体验—再认识”的反复循环,会将教学与教育管理知识内化为“智”的素质,表现出很强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能力。而这些都不是老师所能教得出来的,也不是从课堂上和书本里所能学到的。

因此我们在落实“综合性、研究性、体验性”三位一体生本培养模式时,以教育体验课程和模拟学校为载体,以研究课题立项为牵动,以导师制为保障,使教育工作得以踏踏实实地开展起来。

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事实上支配着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构成了人们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必要基础,是所有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相应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这说明,教师教育如果要想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高水平的教师,只向他们传递已有的和显性的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的缄默知识,如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而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些知识主要是从实践中逐步获得的。因此,教师教育要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重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

然而,目前国内小学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是实践教学不到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几所学校在确立自己的特色模式时,几乎都十分注重理论,而对于实践部分关注较少。如 “综合培养,分向选修”的模式、“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模式、“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模式等,在实践教学上普遍欠缺。教育家陶行之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可见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是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散见于理论教学之中,分散割裂缺乏融合。实践既与理论脱节,又与社会实际格格不入,致使我们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岗前培训,花费人力财力,来重新塑造合格的小学教师,无形中就拉长了准教师这个环节的时限。

鉴于此,我们沈阳大学在现有的条件下,在遵循学校总体培养目标的情况下,确立了走综合培养、注重实践的道路。近年来,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上,努力开拓,锐意进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沈阳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一条线”、“两脉络”、“三结合”,见图2。

“一条线”是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4年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下学期利用每周周三下午时间,到实践基地学校参加小学班级管理,让学生充分考察小学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特点。二年级上学期利用周三下午的时间,到实践基地学校参加教育见习,使学生体会小学教学的特点。三年级下学期,组织学生到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为期3周的体验式教育实习。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管理与教学,使学生感受和实际参与小学教育的各项工作,达到“身教”的目的。通过体验式实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的工作经验,感知了自身作为教师的不足和差距,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尝试了教育教学实践并完成了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提高了专业思想素养,迈出了走向讲台的、坚实的第一步,获得了众多的鼓励和好评。四年级的下学期,与法库产学研基地联合,组织学生完成为期半年的教育顶岗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完成从准教师到合格教师的过渡任务,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脉络”是指“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我们除了系统地安排校外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校内安排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基本功)的训练。我们每天早晨都要求学生7:40之前到校,进行20分钟的教师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数学图形绘制、儿童歌曲等。

训练方式:各班班主任负责督促各班技能训练的实施,学生会学习部或社团设专人配合学院落实方案内容,并组织相关活动,各班设技能班委组织各项技能训练,形成组织网络,做到上下齐抓共管,学院提供训练要求、训练内容、考核方法及标准,培训导生等。

训练时间:每天早课前20分钟为全院集中训练时间(有记录)。每天写一页钢笔字——楷书,并用统一的黑板写粉笔字由导生负责检查,专业教师每周抽查一次,各班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训练。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每周不少于二学时,有训练计划。

“三结合”是指: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日常与集中结合。

课上与课下结合:课上教学,我们本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的原则,要求该专业的任课教师每次课都要安排5分钟的口语训练环节,并把这项措施作为考查课程优秀与否的指标之一。课下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学生社团活动。

校内与校外结合:在校内注重的是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则主要用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所学。日常与集中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些基本能力必须靠长时间培养,而不能揠苗助长。所以日常训练尤为重要,我们坚持每天都利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持之以恒,效果显著。而学生的能力检验,则必须靠集中来进行,故而我们在集中实践周内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的能力素养,见图3。

参考文献:

[1]时伟. 实践知识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J]. 教师教育研究,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