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集锦9篇

时间:2024-01-11 11:52:43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1

城市公共空间,就是指人们日常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可以从狭义与广义,这两个概念理解。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具体的概念,什么是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它首先是属于整个城市系统中的外部空间,其次它是为全体市民公共使用的。它包括,由多个单一的空间形成的复合结构,如绿地、广场和街道这些,称为单一的空间。它构成了城市中公共空间概念的核心部分,其概念上的界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另外一个概念,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首先,它是可以容纳多种公共活动的场所。其次,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1)城市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为人民公共使用而服务的空间体系,没有任何的限定,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更为舒心的活动空间,并充分地体现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的意义所在。可以自由地出入其中,欣然共享其设计目的,基本上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人群。(2)从形态上,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只有底,没有顶的四方体空间,它是整个城市的外部空间的形式之一,而且具有开放性空间的特性。对于城市的整体设计和规划而言,主要的设计对象,也是城市的外部空间这部分。我们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的城市规划的整体情况,帮助城市形成良好的空间秩序从而更好地,规划出合理的空间范畴。

在不妨碍城市合理发展的条件下,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表现的类型,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居住区的小区里面,专门为居民活动身体设计的公共设施的空间,就是属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公共使用空间。其中还包括一些权利范围内的使用,但是开放的情况不是那么明确的场所,我们把这种空间称之为公共性的私有空间。例如,在国外的一些城市调查研究中,由于他们本国的区划条例的规定,属于私人机构的,高层建筑底部架空形成的公共空间和一些城市中成立政府与私人联合机构开发的公共空间,还有一些是城市委托给私人公司管理的,公共公园和一些可以进行多样性公共活动的比较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多种类型的公共活动的空间场所。但是相比之下,城市的重要特征的表现形式,一般都是体现在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比较多,因为其范围比较小,针对的人群比较集中所以可以更有效的反映出市民的需求点,通过设计可以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区域。设计上也更为独立一些,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而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时间和内容上一般都是一些特定的,人群服务比较多,在空间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受商业利益的影响比较多,形成了潜在的消费文化,在设计上显得目的性和针对性比较强,限定的范围比较多。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更好地丰富城市的空间内容,在城市中所占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的。在城市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狭义的公共空间承担了更多休闲娱乐和交往活动等功能,在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场地的归属地形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二者之间要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在整个城市的社会组织和形成空间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归属感的形成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除了考虑其物质实体特性构成的美学特征以外,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城市中公共空间人们的需求点和活动的类型,还有各个空间所代表的实际的意义等现实问题。

2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历史息息相关

城市中的建筑,在形式上强调积极向上、美观和实用。如果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开来,甚至于对立起来,单纯地把美限制于“观”,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误解。但是当意大利的进口石材,欧洲的新古典柱廊和雕塑还有美国进口草坪和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装饰图案,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流行的设计符号,出现在我们的建筑中时,这些都是越来越空洞的空间的形式美的体现,说明人们把注意力完全都放在了经济和使用功能上面,甚至于将其作为一种的社会进步的评判标准。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2

文中提到:在美国开车,你会发现,“图书馆”和“医院”一样是专门在路标上加以特别标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图书馆是“城市最重要的免费公众空间”。

“公众空间”这一概念非常重要,涉及图书馆的社会定位。或者说,这一概念正是美国图书馆文化的核心理念。文章借耶鲁所在地的纽黑文市公共图书馆馆长诺曼•欧德先生之口,阐释了“公众空间”的基本含义:图书馆是借用书这个媒介,使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公众空间”是聚合人群的地方,是使人和人之间发生紧密联系的地方。所以,公共图书馆除了让市民随时能够进来读书、用书、借书之外,还把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社区的公共社交活动等放在很突出的地位。面对“在电脑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会不会衰退”的提问时,诺曼先生的回答格外自信:只要人类的交流存在一天,就永远需要信息交流的“公众空间”,守住这一条,我们就不怕迎接任何挑战。

我虽然不清楚美国城市的社区公共档案馆是否同样具有“公众空间”理念,但是,我走进过许多我们的基层综合档案馆,清楚这些档案馆距“公众空间”理念有多么遥远。

我所在的省,县级综合档案馆差不多120个,我大概走访过80个左右。刚开始摸不清门道,下车后一路询问着寻去,曾有过四五个小时找不见的经历。后来寻出了捷径,现在我每到一县,先径直到政府大院大楼背后去找犄角旮旯的平房,如果能看到一溜儿平房孤独地在那里,十有八九就是档案馆。2000年一个雨天,我按这种办法直接敲开某县档案馆馆长的办公室时,他仰着脖子端着脸盆正在盘点从屋顶漏下的雨滴。叮咚,滴答,节奏不紧不慢。那样子很“诗意”,也很失意。

我所在的省,是全国档案馆舍建设最为落后的一个省份,庆幸不具代表性。欣闻东南发达地区如浙江,已开始了新一轮建馆高潮。但是,看了那么多报道,也放宽眼界见识过大江南北不少档案馆的建筑和服务,愣是没看出几座有“公众空间”意味的档案馆来。

既然是“空间”,选址和建筑设计当然极为重要。选址不必多言,便于公众聚集的地方总是地皮金贵,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自然便宜得多。于是新馆就跑到了城市边缘。而建筑设计上,着力点总是盯在档案的保管上,从三防到七防再到九防,从楼内回廊到楼顶隔离层,从库内消防设备到馆外绿化带面积,要求可谓具细。档案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话一点错没有,但在档案馆的设计理念上几乎“见物不见人”,则未必说得过去。因为安全保管档案只是档案馆最基本的要求,设计理念老在这个层次上转悠,那就永远让公众找不见自己的空间。对于百姓而言,档案馆光有个查档室恐怕不会让他们感受到这里就是“公众空间”的。

我认为,档案界最好先把“公众空间”这一概念引进来,顺着这条思路慢慢去领悟去谋划。一路走下去,大概就能够走进老百姓的天空。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3

关键词:开放式;公共空间;元素;分析

Abstract:Open public space is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a precipitation. Its appearance is not only for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perfect, also records the city unique words. Regional and historic feature here reveal a unique splendor. This paper will analyzes open public space from concept, traditional, modern, components on open public space, expectations readers have certain knowledge.

Keywords:open;public space;elemen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072-02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不论在规模或者速度上,都在以超高的速度发展。“开放式公共空间”成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城市人民在物质文化需求的层次上更显迫切,城市人民的物质文化建设急需加强。各大中小城市已建的、在建的和待建的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式各样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在众多城市的核心地带和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争先冒出。这些开放式公共空间不仅凸现了城市的环境建设,构建了崭新的建筑文化风貌,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平添了许多情趣。

2公共空间概念

“公共空间”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在建筑和城市领域中出现了新的文化意识,即从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功能至上的原则,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质形态之上的人文和社会价值,并因其中含有的“公共”与“空间”的双重概念,而使其自产生开始即成为一个跨学科的讨论议题。城市规划学者科洪(Colquhoun)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建成空间 (built space)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公共空间的发展变化蕴含一定的社会机构运作机制的客观规律性,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城市空间不仅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的存在:包括视觉和使用上的功能,还包括时间、运动等的主观体验过程。另一方面,公共空间概念的复杂性来自于“公共”(public)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共/私人的定义区分,实际构成近代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学科讨论的核心问题。公共“这一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概念,显示公共空间”具有较一般城市空间更突出的社会价值属性。

3开放式公共空间的特征

“开放式公共空间”这个概念,是随着人们对城市规划研究的深入而逐步出现的。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城市建设中有许多公共空间的出现。虽然这些公共空间,历史上没有给予明确的专业称呼,但是究其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特征完全符合开放式公共空间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与人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

3.1交流的场所

交流是公共空间产生并发展的基本要素。这种特征贯穿公共空间的整个发展过程,只是在各个时期表现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3.2权力的象征

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开放式公共空间,往往作为统治阶级彰显自己权利,弘扬自身功德的地方,而将这一特征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便是广场空间。如法国凡尔赛宫前广场,权力象征占据了主导功能,权利成为开放式公共空间其最重要的主题。虽然这种特征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开放式公共空间的发展,但却弱化了公共空间的公众性。

3.3对英雄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承载着了人们的情感历史的载体,拉近了人与空间的距离。如巴黎的凯旋门与星形广场。

4 新时代开放式公共空间的特征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开放式公共空间在继承了公共空间的历史特征的基础上,契合了新时代的一些元素,给予了现代开放式公共空间一些新的含义。

4.1社会生活交往的场所

开放式公共空间是城市开发和城市建设中人们交往的空间,是营造城市活力点的重要地段,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和谐共处,在公共活动中进行交流、融合。

4.2政治参与的平台

城市是城市中居民的家,每个人对行政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使得开放式公共空间要有公开、透明和公正的特征,是公民发表平等的言论和行动的地方。

4.3多元化和包容性

公共空间除了物质空间特性上的可达性吸引力外,更重要的是社会意义上的可达性。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体现了现代公民平等的特性。

4.4人性化

当今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日臻完善,人性化是现代城市的典型特征。

5现代开放式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5.1形式特征要素

5.1.1形式感

人们之所以对环境产生美感,是因为环境在基本形式上有一定的变化:或封闭、或开敞、或变化、或单调。以视觉感知为基础给人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形体暗示,形成对环境的一种认知感,从而传达出一定的形式感。

5.1.2秩序感

视觉的秩序可表明空间的位置和呼应的关系,可让人感觉到空间上的对应关系。现代开放式公共空间在组成元素上的调整,通过打破过分秩序化带来的单调和低秩序化带来的杂乱无章,使空间具备了某种张力,产生人心理上的愉悦感。

5.1.3比例和尺度

古典主义中存在一个和谐的比例――“黄金比例”,即1:1.618。和谐的比例可以给人带来美感,整体或者局部比例的运用,可以带来审美上的不同感觉。通过尺度上的运用,创造出精巧亲切或高大雄伟的空间尺度感。

5.1.4装饰

装饰是环境布局的细节构成,从城市居家环境到公共空间布局的层次均有一定的体现。可以体现出地域内在的特征,表现某种独特的样式与风格。

5.2空间要素

5.2.1规律与节奏

条理性和重复性是创造韵律感的必要条件,规律是简单的重复,而节奏是在规律基础上的一定程度的变化。规律和节奏的交织运用,可以创造出富有独特的亮感而强调它的运动感,给人或是丰富或是单调的印象。

5.2.2层次性

人群行为活动规律的研究发现:休憩的人群总是想办法寻找到一个背部有依靠并可以观望其他空间的休憩处;而寻求交流的人群喜欢寻找到一个可以聚集人群的地方。根据这些规律,公共空间的布局需要在开放性上有一定的层次分级,以满足不同人群对空间上的需求。

5.2.3连续性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构图形象上的连续性,而且在给人的感觉上也是连续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完整的一个整体又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组合形成。通过空间组织的序列,装饰元素变幻,景观元素的塑造等等产生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5.2.4时间性

优质空间的创造要建立出自己的独特记忆,也是公共空间设计的灵魂之所在。在空间表达的同时与时间感相结合,在那些容易引起人们怀旧感情的东西和新东西的对照下,容易让人产生对过去的事物的一种追忆。

5.3视觉感观要素

5.3.1光影

光影照射通过强调公共空间轮廓或者质感,表露或隐退,收缩或者延伸,引导出空间的情绪或者模糊的特性,公共空间突出表现的节点和不同层次的立体感。光影的运用创造空间气氛,加强质感的表现,强调边界,表现活力并赋予特色。

5.3.2色彩环境

美好的环境少不了不同色彩的一种搭配,通过周围环境的色彩设计可以突出周围环境的美观,或给人一种建筑隐藏在周围环境的感觉,使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5.3.3边界

边界的塑造是对空间环境的一种界定,形成一定的固定场所空间感知。简单的直线边界给人一种庄重、安稳的感觉;变化的边界表现出一种活力、自由的风格,形成自然轻松的氛围。

5.4文脉要素

城市的发展和文化、文脉、历史发展过程唇齿相依。仔细深入地观察开放式公共空间,往往可以解读一座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各种文化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在开放式公共空间中,开放式公共空间的文化风格让我们审视过去传统精神所在,表现时代的演变和自然关系之间的变化。

5.4.1地标形式

五光十色的城市中,开放式公共空间设计通常形成突出的地标形象。在单调的城市环境中,能有一个极具代表性、充满想象力的建筑或者空间,让人感觉城市的活力,城市的精神,给人一种完整的城市印象。

5.4.2空间结构

开放式公共空间是大家都可以共同享有的地点,每一个个体所拥有的自由价值,在公共空间上都展现出来。在二维、三维空间上的重要程度体现出不同物质空间的文化含义,使公共空间文化含义丰富、生动而灵活。

5.4.3场所感

公共空间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展示区,是城市的最大宣传广告牌。在时间维度和社会维度上彰显出不同的场所特征。通过建筑风格以及空间形态上的控制,可以看出城市发展演进历史留下的痕迹。

5.5自然要素

5.5.1水环境

水环境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风格,给人独特的视角和良好的视野。开放式公共空间的水体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自然要素的文化遗址。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喷水池、人工瀑布、水木、水体等以水为主题的装饰小品。

5.5.2土、石、木环境

土、石、木是人类居住的古老材料,反映了当今人类综合化回归的强烈愿望。开放式公共空间中的土、石、木环境,营造出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求欲望,表现出人类对未来的生存环境的期望。

5.5.3植物环境

观赏植物的美观包括色彩、形态、风韵之美,并且还有绿荫、隐蔽、境界、防风、放火等使用价值。公共空间的植物环境是城市的小花园,人们穿行其中可享受到大自然的优美环境,使公共空间成为人们向往的休闲场所。

6结语

开放式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人生活方式的展示,而且是一个地区文化、环境、政治上一种巧妙平衡。开放式公共空间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它的使用者归根到底是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失去了人,它的存在便毫无意义。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设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所有的城市空间建设都需要回归于人,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宗仪.都市空间的生产:上海的全球化发展.台湾社会研究,2004(3).

[3]汪原.关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认识范式转换.新建筑,2002(2).

[4]张京祥,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5]顾朝林,概念规划.理论・方法・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潘泽采,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07(4).

[7]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汪安民,等.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安东尼・奥洛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王编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版社,1999.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4

Abstract: At present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element of Chinese has been the white and blue , as a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 it has been used in every aspect of the design field, they are not only used on porcelain, blue-and-white elements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immeasurable value, they are used on other are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blue-and-white elements apply to public space, Not only represents the substance and spirit, it shows unique oriental spirit, represents the wisdo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ese. In modern times is also visually with fresh vitality.

关键词:青花元素 公共空间

Key words:blue and white elements Public space

作者简介:顾津铭,女,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级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

一、引言

俗话说:宁藏青花一件,不留黄金一箱。可见青花瓷确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如今,青花元素在设计界的运用正日益升温,在刚刚过去的奥运,以及现在的世博,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青花元素进行设计,如奥运礼服,青花地铁等,如果把这种元素运用到建筑空间中,使青花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更加彰显建筑空间的价值。

二、青花元素概念界定

在这里我们讲的是青花元素,首先对青花和青花元素做一个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对青花瓷器概念的界定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青花的广义概念为:以钴元素着色、在器表呈现蓝色花纹的瓷器都可以称为青花瓷器。它包括釉下青花瓷器、釉上青花瓷器或釉中青花瓷器。

欧阳世彬认为:“青花是一种装饰在陶瓷制品上、以钴元素着色,其彩与胎釉同时烧成的、纹饰显青蓝色的釉彩。”

青花瓷器的狭义概念为:属于釉下彩瓷,是人们用含钴的矿物原料在瓷土胚胎上进行彩绘,然后罩以透明釉在1300C左右高温还原气氛下烧成。在釉下呈现出蓝色花纹或相近颜色的瓷器。

而青花元素,对其概念范围将扩的大一些,不仅仅是局限于瓷器上的,比如将青花图案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家居设计中的家具设计,和建筑空间设计等,本人认为这里所讲的青花元素既包括上面讲到的青花瓷,也包括借用青花的图案,色彩,神韵等在其他物体媒介上所进行的设计。因此,我们讲青花元素运用于建筑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可以使用青花瓷器在空间中的装饰以及利用青花图案在建筑空间界面上的设计等。

三、青花元素在公共空间的运用

3.1直接运用青花瓷在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设计

青花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远的历史内涵,展示着华夏文明深邃而广博的精髓。在公共空间中运用这种青花瓷进行装饰,表现空间的一种清新淡雅之美,创造更深远的空间意境。

郭文连教授设计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国际陶艺交流中心大厅壁画((千年圣火),利用陶和瓷的组合不仅契合区域文化特征,也符合建筑本身文化内涵。内容上利用瓷的坚硬、白净、清纯和亮丽,透过青花绘画来表达中国人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无倦的劳作,而创作出非凡的美丽。大面积的书法艺术利用陶的朴实、粗犷、沉稳、豁达,表达草书的大气、流畅。”

2006年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中,李立宏的《The ChinaRoad》(云梯)也是采用了绘有各式云纹的青花瓷片贴在上海美术馆一楼到四楼的楼梯踏步侧面。制造了百万名观众拾级而上的盛景,我们仿佛集体青云直上。将景德镇传统瓷艺和中国经典云式纹样的和谐融合,表达一种“青云直上”“平步青云”的寓意,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一种美好祝愿。

还有田鸿喜教授设计的景德镇机场,以及“天宁寺”宝塔瓷佛店室内设计,都是运用青花瓷进行的装饰。

3.2运用青花的图案、色彩、构图等进行的设计

3.2.1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

利用青花的纹样在建筑空间中界面设计,如室内背景墙,玻璃幕墙、门窗等,室内公共空间中如酒店大堂的大厅背景设计,青花纹样在这一界面中同样大有作为。可以用布印青花纹样做成屏风,装饰在背景墙下。把青花纹样印于马赛克上,整体的马赛克背景墙,整个空间立刻呈现清雅气质。在公共商业空间中用青花纹样装饰,如深蓝色的玻璃幕墙,在其背面用兰色纤维灯带做装饰,看上去就和青花纹样一样,既可以表现出异域的风格,又不缺乏时尚感。世博会江西馆中的玻璃钢制“青花瓷”,以及景德镇的视界风尚酒店外墙装饰。

同样,门窗也可用青花的纹样来进行局部装饰,青花纹样作为一种室内装饰风格被表现,那门将是一个不可小视起点,不管是门页还是门框用青花纹样来装饰,它都能表现不同的空间风格,在当代也有了很抽象时尚的青花纹样作为装饰。窗的纹样装饰,在古代就有用青花纹样的瓷片来装饰窗户,一般是装饰在窗格的中心位置,使其青花的精美和木质的窗格的古朴形成和谐的对比,更显高贵。

3.2.2公共空间的其他配件设计

青花作为所有装饰配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有时就像是点睛之笔,将整个空间气氛表现推向高潮。比如以青花为主题的酒店设计中,客房里的沙发与床头上的小抱枕,用以兰印白底的麻布青花配饰,更显得粗旷与朴实。如将布料换成丝织品,而会变得清雅、高贵。茶几和餐桌一般都没有什么装饰的图案,显得单调,而青花配件也可用于桌面装饰,为茶几与桌面增添几份生气,也使空间更多了几分从容与淡定,更加具有中式韵味。

四、结语

让青花作品不再局限于美术馆中供人观赏的作品,走出美术馆,走出工作室,使之走向了公众,走向了环境,走向室内建筑空间,与公共发生交流,与公众进行亲密接触,这为青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觉表达。让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焕发新的艺术生命。来实现其真正的应用价值。

青花应用于公共空间,不但彰显青花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提升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用青花来绽放建筑梦想。

参考文献:

[1]欧阳世彬.釉上青花技术与青花的定义一兼论青花的起源[J].中国陶瓷,1983

[2]杨冰,陆军.论传统青花与现代青花的审美特征・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江西: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2004:118.

[3]韩祥翠. 论现代青花装饰的审美特征[D].江西: 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5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基于时代的发展,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作为为公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巧妙地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向外延伸,单纯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缩小,将自然环境的精华加以提炼,从而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现实空间,将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主流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

公共艺术自身对环境有着一定的依赖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门类学科互相影响,更趋向于边缘性,从而使公共艺术的概念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当今公共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公共艺术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为公共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指明方向。公共艺术与综合环境都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各自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众所周知,宇宙中生命的存在都要经历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物种的延续一直沿用着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适应环境,另一种是改造环境。园林就是在这两种方式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从产生到发展从未间断过对优美环境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自然的态度为园林的产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和生命运动有关的一种时空艺术,因而和人类自身有着深层的同一性。从这层意义上说,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古已有之,不同时代的公共艺术显现出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古代的公共艺术都是围绕官僚阶层的口味、情趣,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需要。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改善,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人们周边的环境功能日趋复杂、技术愈加精巧,但对环境空间的形态要求日益增多,因此一批新的公共艺术类型相继出现。比如,有特征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广场的雕塑、室外的壁画、有趣的环境小品等都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公共艺术不仅便于人们行动,而且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参照系统,一种行动、信念和信息的组织者。它可以让人很容易说出与这一环境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和想象。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其设计的关注点在于研究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

(1)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身体活动尺寸的要求;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2)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的生理要求,研究公共空间中的通风、采光、照明及舒适性、愉悦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关注公共艺术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所以,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群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整体之外,要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大众交流、联系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6

【关键词】医院街 构成要素 门诊流线 医院

【Abstract】through the r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clinic track, Hospital Street to create spac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hospital design patterns. Hospital Design "patient-centered" core concept, By Square、Street、Complex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various functions to form prioritize, the clarity of the tree transport system.

【Key words】Hospital Street; Inscape; Clinic track; Hospital

引 言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技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之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医院专业分科越来越细,组成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功能流线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将复杂的流线清晰表达出来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有数据统计,除工作人员外,平均每一门诊患者有2.98人陪伴家属,若再加上内部人员,门诊次数为4500人的门诊每天将有近20000人出入门诊部。如果人流组织不当,必然会造成极其拥挤的现象,给病人增加心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相互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人流组织及相应的空间变化,在医院的设计中极为重要。

一.医院街的形成

医院的总体布局方式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

老式的医院基本以分散式为主,各功能单体间距一定的距离,有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新式的以集中式为主,是集门诊、医技、急诊、急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1、背景条件

目前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匮乏,特别是医疗诊断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医疗模式的变化,使医院的主体建筑门诊大楼也由过去的单一功能转变为集门诊、医技、急诊、急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内部科室多,功能复杂,传统的“一”字型交通流线远远满足不了日常使用的要求。新的建筑形式必然会有新的交通流线与之相配套。

2、功能要素

医院街并不特指新的医院机构组合形式,主要是由于医院建筑人性化和可识别性的要求,参照城市或者传统市镇的形态,在一条主要的人行公共交通主脉上,联系重要的公共空间(会聚节点)、各个部门的公共出入口(发散节点),引导人流,甚至设置中心的回归空间(市场),其总体空间形态好象街道。当然功能上,医院街也结合一些商业和服务设施。说到底就是在医院的机构化背景下,对于日常空间结构的一种回归或者模仿。

二.医院街的构成要素

1、医院街的定义

医院街初期的概念和直观印象是医院内部中的商业街,为病人、医生等提供便利服务。但由于人流集中,空气不流通,空间不便于划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而在使用上受到一定制约。结合分散式医院的总体布局方式特点,将医院街设计为半开敞式的室外空间,增加自然通风及采光,可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的建筑形式。这种空间组合模式是以广大人民群众“走街串巷”的空间认识经验为依据而设计的。因而识别性强,便于辨认。

2、医院街的构成要素

由于医院功能分区多,流线复杂,功能科室分布范围广,与一个城市的城市规划有相应的相似之处,借此也可将一座综合医院理解为“医院城”。相应的医院内部的走道及公共空间也可理解为一座城市的“广场、街、巷”。并由此来分主、次来组织医院内部的各功能分区,以使医院内部的患者有个清晰、明确的流线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医院街的概念。

1) 广场

即共享中庭空间。“共享空间”主要指建筑中局部空间通高几层或垂直贯穿全部建筑高度的科技空间,它也称中庭,也就是建筑物内有顶的庭院。按照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对中庭的释义,它是一个流通能够和到达的集中点。

多年以前,天才的约翰.波特曼便以他对建筑的独特思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共享空间”的超凡理念。人们在共享中庭空间中,建筑的各个部分可以一目了然,还可以了解到如何到各处去的交通路线,而且在其它空间中人们只要看到中庭,就可以很容易辨析自己的方位。

自从在亚特兰大的海特.摄政旅馆里首次出现现代建筑的共享空间之后,这种空间形式迅速传布世界各地,纷纷为各种建筑公共建筑所效仿。这种带有共享空间德的中庭建筑“由于能满足这样多的梦求,它很快地表现出来把未来的惊奇与过去城市的娱乐结合起来了,……它为现代建筑带来了 ‘符号的内含’,使之成为可进行交流的和大众化的建筑。”

(1)共享中庭空间的文化功能

共享中庭空间唤起了人的思想意识,将人作为空间的焦点,使人们重新获得了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而失去的良好空间环境,共享空间从文化上表达了一种广受欢迎的、大众化城市的建筑,它适应了信息社会的需要,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共享中庭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人看人”的场所,人们在其间随意散步、交流,享受着自然和社会生活,它给当今沉闷的内部空间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2)共享中庭空间的庇护功能

正因为“中庭的释义”是有顶的庭院。因此这种共享空间既给人提供了有如身处室外庭院的空间感受,而且又得到了庇护,可以免受风吹雨晒,被遮蔽的中心庭院是非常舒服的。

(3)共享中庭空间的经济功能

虽然围绕在共享中庭空间周围的空间是直接需要的但它本身也能提供有用的空间。除了能作为门厅和起分流作用的交通空间之外,集中型门诊楼、住院楼或门诊住院综合楼的空间与一般大型公共建筑较为相似,但又更为复杂。它有银行建筑所需要的柜台式大型前台空间――保安、咨询、预约、挂号、收费、金库、便利银行等;有旅馆建筑所需要的各类空间――聚散大厅、咖啡厅、快餐厅、公用电话区、等候厅、便利商店、厨房、营养餐厅、洗衣中心、住院病房、管理办公等;有商业建筑所需要的购物、等候空间――划价、收费、取药、配镜、设备采购、库房;有交通建筑所需要的等候厅――候诊厅、大量水平及垂直人流、物流、车流、停车流线关系; 有居住类建筑所需要的各类空间――院内休闲活动场地、职工住宅、值班公寓。因此,医院建筑内这些功能性极强的多元化空间必然导致广义空间和街区概念的产生,也为建筑师提供了创作上无尽的思路和源泉。

2) 街

围绕共享中庭设计了两条主要的医院街,分别为门诊街、医技街。其次还有物流枢纽通道物流街。通过高效、便捷、宽敞、明亮的“医院街”联系各部空间,有效缩短病人就诊路线和流程,也方便医护人员的工作。

⑴、门诊街

门诊街与各功能门诊单元通过候诊空间相连通,并通过门诊单元内部的医生通道及患者通道将各诊室等串联为一整体。门诊街为医院门诊的枢纽交通,通过宽敞的水平交通空间、共享中庭的垂直交通枢纽及街两侧鲜明的医疗标识,将医、患等人流引导到各个诊区。在各门诊单元的尽端专设了一条医生通道,形成医生自己的工作、休息空间。体现了医生、患者处于同等关怀的设计原则。门诊街内的各个服务点――诊区可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做不同的建筑布局。如儿科门诊,在候诊空间里可专门开辟一独立空间作为儿童活动天地,同时儿科护士站也可根据儿童的特点在色彩及造型上做些独特的设计,使儿童有家的感觉,便于儿童放松心态,提高诊疗的效果。各科室个性化的设计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很好的标识导向的作用。

⑵、医技街

医技街将各类医疗技术诊断用房按不同用途布置在街道的一侧,通过宽敞明亮的候诊空间与街道连通。诊断检查用房后为医生专用区域。街道与巷通过候诊空间联系,形成五指交叉的交通模式,医生、患者通道的分离也便于医院的管理。

①心脑电、B超一条“街”

把有关生理机能和内窥镜诊断的彩色B超、扇超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胃镜、肠镜等电子设备集中沿街布置,医患分区,候诊区和诊断区布置相互独立,通过色彩的淡雅与凝重变化对空间加以区别,以形成安静舒适的诊断环境。

②检验、化验、病理一条“街”

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需要全天候电脑控制的诊断设备、摄录像及计算机中心、实验研究室集中呈街区状布置,集中使用毒气柜、单独排风直放外界。可使研究人员、标本运送人员、物流系统、管线系统高效工作,环境洁净、舒适、安全。

③放射治疗“街”

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等大型、贵重、精密的医疗设备对恒温、恒湿、防潮、防霉的要求特别高,人流进出频繁,可集中设于地下室或底层,这样对病房楼和门急诊楼病人的就诊都较方便。对于防护要求最高的直线加速器和钴60、有铜屏蔽要求的核磁共振、螺旋CT和后装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单光子断层扫描机拍片和透视、螺旋CT、各类X光等放射用房,一般要求较厚的混凝土保护层,按设备的要求内墙面还需敷设适当的铅板作防护措施;MRI和微波等设备要采用专用的屏蔽措施,避免与其他设备仪器相互干扰。对其“成行成市”排布,管线系统简明、空调机房可以共用,对维修、保养、节约能源和投资都有利。作为“街道”的公共走道可以达到3米宽,同时满足了人流和设备安装通道的要求。

④核医学“街”

核医学、巨检、同位素等要有专用的防护通风设施,厕所有专用的防护排污管道,直通室外的衰减池,要防止有害、有毒气体的排放和污染。

⑤康复理疗“街”

把各类康复理疗功能用房集中布置,自成一区。

⑶物流街――物流枢纽通道。设立“清洁街”和“污染街”,把中心消毒供应室、营养厨房、洗衣中心、制剂中心、太平间、动物房、动力设备房等医疗后勤保障用房布置在该“街道”旁,形成物流供应一条街,既便于交通组织易于识别又便于统一管理,实现了辅助用房空间资源共享。

3) 巷

医生通道、患者通道。各科室的内部道路则为巷的概念,并相应的加宽以作为二次候诊的空间。

三.医院街的门诊流线设计

整个医院通过广场(共享中庭)、街道(门诊街、医技街)、巷(医生通道、患者通道)将复杂的各功能空间组织起来,形成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树状交通体系。

1、使用功能的横与纵

医疗流程的执行过程应是立体的,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甚至是交叉的。这个过程是维系整个医院从局部(某个科室)到全局(整个医院)的中枢。确切地说,这个中枢包括了竖向及水平交通,人流及物流的组织,也包括了图像传输、信息交互、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物流系统,甚至包括了能源供应、综合管线的敷设。然而,这个中枢形态是可变的,它取决于医院的功能设置、设施的标准控制以及功能的使用频率等因素,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医院形态。

随着医疗流程的变化,使用功能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尤其在当今专业学科分工趋于细化,并强调边缘学科互相渗透的形势下,医院使用功能远不止于平面中点与线的交织形式,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形态。这也是我们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建立起的功能设计理念。

2 、横向交通系统连接多个尽端

在高层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中,横向交通系统连接着多个竖向的交通核,这一形式构建了医院的基本交通模式。随着实际医疗功能的展开,横向交通系统又连接着由若干个诊室单元或医技单元或护理单元组成的区域,这些区域成为医院功能的目标,也是病人就诊的理想尽端。创造尽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目标明确;领域不被穿越;为医患分流作准备;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服务环境。

3、树形功能理念

基于上述的思考,与以往横卧的树状功能理念不同,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了同根而生的立体树形理念,这个根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概念。上述这些需求,正是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的医院在顺应社会医疗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的功能需求。这种变革预示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多种医疗功能形态并存,择优发展,突出医院的特长,并逐渐形成向先进的医疗功能形态演变的一种良性发展趋势。

四.医院街设计实例

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设计中,就尝试利用医院街的概念组织医院的复杂交通体系,同时将医院街设计为半开敞的立体生态型公共空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的医院街概念倾向于室外空间的理解,类似于露天的商业街,其最大的优点是把商业功能排斥在医疗空间之外拥有独立的空间,不与就诊治疗空间公用空调系统,而利用自然通风设施,既减少了医院街对诊疗区的干扰,便于独立管理,减少运营费用,同时利用医院街在医院内部形成清晰的交通体系,内部各功能分区均靠次要的道路“巷”来与医院街相连通,形成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交通体系,从而增加医院的导向性。

医院街通高四层、横贯南北;大片水面上漂浮着一个“蛋状”建筑;整个裙楼屋顶上覆盖着一个钢结构格架,格架上爬满生态的绿色植物,既遮阳又通风,且改善与净化空气。通过主入口雨蓬、裙楼凹凸造型、主楼虚实处理、台阶、环廊、屋顶绿化、休闲空间及灰空间的设置,构成立体化的建筑环境景观,它以洗练的大手笔与张家港西城区规划、空间序列及城市环境、绿化体系和建筑小品取得默契与呼应,从而营造出与建筑环境相匹配的全新环境景观。宽敞的室外通道(灰空间)与室内通道(较长的纵向大厅)贯穿整个建筑,形成“医院街”把各个分区和部门串联起来,建立了各部门紧密的相互联系,既可使患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要去的目的地,完成相应的检验、检查、治疗、交费、取药等就医过程。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也极大地方便了各部门医护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同时“街”的两侧还安排人流不太集中的公用服务空间和专科门诊候诊厅出入口,在空间形式上采取酒店惯用的“共享大厅”概念(贯通四层、设回廊及天桥)。从而在空间尺度上改变了传统医院的拥挤、狭窄、低矮与嘈杂现象,换之以宽松、开阔、高大、明亮,使人们的就医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这反映了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医院建筑硬件与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医院所负担的功能与定位所产生的微妙变化,以及新的健康医疗概念的普及与深入人心。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筑造型正是基于“融入城市环境,丰富城市风貌,创造城市新景观”的设计理念之下,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化、生态型、高技术的建筑形象。其立面设计简洁、庄重、大方、得体,通过生态型建筑屋顶(钢构架)柱廊、阳光庭院、圆拱形玻璃通廊(医院街)、浮在水面上的“蛋”形建筑以及建筑灰空间等形成统一完整的大裙房,并与舒展的圆弧形板式住院部大楼形成因果与拓扑关系,给人以强调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并通过空间的交错、渗透以及立面肌理、材料的对比与变化,创造出一个强烈时代特色,反映新时代大型综合医院建筑个性的“绿色医院”形象。

从门诊大厅到各科室候诊厅之间通过医院街来联系,各科室的内部道路则为巷的概念,并相应的加宽以作为二次候诊的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模式是以广大人民群众“走街串巷”的空间认识经验为依据而设计的。因而识别性强,便于辨认。其特点是:

1、医院街向医院的各个单体建筑开放,而不向城市街道空间开放,外观整洁,安全便捷。

2、医院街由一层向二、三层延伸,同时服务于各个功能单体和不同的楼层,最大限度的满足医院内部人性化的要求,同时在医院街的周围布置庭院绿化,共享中庭,商业空间等,丰富医院街的内涵。不仅给患者以视觉的变化,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3、通过医院街将各单体的主要垂直交通枢纽串联为一体,将复杂的医疗流线简单化。

4、利用室外空间自然通风,减少日常运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集中式大型综合医院公共空间相互交叉感染的问题。

这种形式的医院街兼顾了分散式医院和集中式医院的优点,既简化了复杂流线,增加了导向作用,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用地,创造了舒适的院区的整体环境,舒缓了各单体之间的间距感。结合医院街,在门诊的主入口处设计了三层通高的共享中庭,作为人流主要集散地,在共享中庭附近设计了楼层服务台,为病人提供挂号、付费、诊疗、导医等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模式。真正起到了城市广场的作用。便于人群的迅速分流。

五.医院街环境艺术设计

在当今,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医学的多元模式代替了生理医学一元化。医院设计应更加注重病人的心理情绪,创造出优美舒适的环境,病人在其中就诊产生良好的情绪将配合医药促进病人康复。门诊是病人最集中、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病人心态情绪最多暴露的就诊阶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意识,让病人一进入医院就能感到亲切、方便、舒适、信任的愉观。因此,门诊的建筑设计装饰格调和布局流程是医院整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区域。

1)人文环境设计

重视医院环境与病人的情感交流,以缩短病人从家庭到医院的心理距离。目前许多医院的候诊厅及其它活动空间都布置各种流派的绘画,患者观赏入迷,自然忘却了候诊的烦恼。伴随着交通体系的建立,还要对医疗建筑空间及一些建筑细部进行园林化、艺术化的处理,这是柔化高技术、渗入人情味的有效手段。如在门诊街及医技街两侧可结合景观设计,在街道内可设计绿化、休息椅、背景音乐、绿化庭院及一些必要的服务设施等,使病人始终处于一个宽松、亲切的环境中。在CT\MRI等检查诊断空间里也布置了风光如画的灯箱式心理窗和发光天棚彩画,使病人仰卧时,可随意观赏,减轻焦躁的情绪。

2)视觉景观设计

由于共享空间地空间层次非常繁多,水平的、垂直的空间交织在一起,相互流通、渗透,如富有韵律的层层回廊、出挑的平台、露明地电梯、自动扶梯、楼梯、天花的结构构架、空中的悬垂物、姿态各异的绿色植物……,如果外墙上有大玻璃,还能将室外的景色引入,人们在静中观动,或动中观静,整个空间里一派繁荣、活泼、生动的气氛、视觉景观极为丰富。

3)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意欲借助艺术软装饰陈设及材质呼应,使较冰冷的医院空间产生亲和力和温馨感。并将“生命”、“跃动”、“希望”通过设计手法引入室内空间,让进入这一空间的人,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勃勃生机。共享中庭空间一般都大量争取自然采光,多开天窗或大面积的侧窗,良好的采光效果使得身处其间的人们虽在室内,却犹如处在室外的庭院。为了不使这一超常尺度的空间给人以高峻、冷漠之感,共享中庭空间的内部常采用效法自然的设计手法,上借天光,下借山水,移栽花草树木,筑造亭榭桥廊,而且因为属于室内空间,可以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限制。既可纳千秋之涟漪,又可收四时之烂漫,成为一个全天候的庭院空间。人们在共享中庭空间中可以不出城郭而有山林之乐,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致,人们进入共享空间会把它当作一个替代性的外部空间 而获得满足。见图-- 长春吉林大学医院,结合长春的气候特点,在室内、室外以及灰空间处合理引入“生态概念”和“四季厅空间”,引种栽植适合北方的植物,让阳光与绿色无处不在,从而大大改善医院环境,提高建筑的品位和档次。

结 语

全球性绿色和平运动的兴起,反映出人类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热切愿望。天然药物、自然疗法、绿色医院已逐渐为世界瞩目和向往。绿色医院除应采用天然药物、自然疗法外,还应强调天然、无害的绿色医疗环境,要求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更重视自然采光、通风和天然材料的利用。自然界中的山、石、林、泉、阳光、雨露能使万物欣荣、生机和畅,是养生健体的珍贵资源。结合广场、街道及巷的设计必然会创造一个脉络清晰同时也赋予人情味的交通体系。

参考文献:

[1]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编写组.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2] 鲍家声杜顺宝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 刘 芳苗 阳编著.建筑空间设计.2001年4月

[4] 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1964年8月

[5](日本)小泉健比子病院建筑.1959年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7

关键词:信息化;人-物信息交流;交通信息的整合;可视化设计

“信息化”是20世纪末期以来,中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之一。信息化的概念起先由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提出,阐明信息化需要借助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之后,我国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在明确了我国信息化概念界定的同时,确定了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对人类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行为的效率的提高作用。而公交车站是现代城市普通公众的生活的重要构成,也是城市信息的展示点,包括经济广告宣传、车次数据、城市交通线路、候车时间以及区位提示,同时服务于乘车大众以及经过公交车站的人员。

1 人-物信息交流

信息的传达与自身的标志功能需要依附于公交车站的空间布局、信息平台的可达性和运行能力以及反馈信息的实时监测反馈。

1.1 信息查询系统与空间布局

信息查询系统在现代城市中需要具备较快的计算速度以及系统承载能力和完备的数据库。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查询系统的平台方位,乘客路径的关系,同时要以创新的角度去推敲查询系统本身的产品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能够在最短时间完成一定客流量的查询需求。而这种产品设计原则要求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将形的构成及形的主体印象融合于整体的设计中。在室外的自助服务产品设计中,公交车站本身的空间特点和构件类型决定了查询平台的设置高度、设计角度、造型比例的设定和材质的选择。德国的METARAUM设计公司在Pforzheim中央公交车站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中,运用了LED灯照明的布局设计,通过屋顶上设置的照明单元指示出不同站台的位置,形成公视觉信息的查询意识,做到空间效果与人-物信息交流理念的融合。

信息的查询服务的群体包括乘车人员以及需要行程指示的路人两种群体,这意味着空间的布局应侧重于公交车站设计的适应性以及对外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在设计中体现在空间构成的张力及色彩构成的醒目程度,主要依赖于视觉的冲击力、造型的层次。造型的层次与信息查询的步骤及信息范围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秩序的造型印象暗示,就没有高效的信息传达,而造型的视觉设计正是继承了图形传达信息的优点。

1.2 信息导向平台的直观可视化

在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中往往会用到模块化设计的概念,模块化设计中强调模块的重组可能及模块的适应性。在对既往公交车站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信息的导向在使用者行为意识中需要具有鲜明的分门别类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可在模块化设计中受到启发。在公交车站设计中,乘客需要的信息包括迅速获取信息及必要获取信息,设计师预先进行模块划分,并将这种具有一定暗示的划分类别转化为可视化的标志或使用设备。

现代城市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提出了功能、时尚、文化内涵等不同要求,在公交车站的运作中,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公交站台信息、设施、空间品质的影响。导向作用是公交车站的基本功能,也是信息化的特征之一,因此,信息导向平台需要以整体的角度去进行设计,这种整体的角度意在充分发挥公交车站的核心功能,并对公众的乘车行为做出有效的管理和人流的合理疏散,使乘客有序乘车、驾驶员有序发抵,即把公交车站作为信息处理节点。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将不仅依赖于造型的丰富性,还依赖于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的布局设计首先将公众的视野焦点定位在合适的位置,并将信息导向有效地传递给公众。

2 交通信息的整合

2.1 造型艺术与电子显示屏的结合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设计未来的公交车站中,将电子显示屏与公交车站体块融为一体,以具有流动性的设计思路,将造型艺术和谐地应用于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中。虽然这种设计还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能够引发我们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应该做出的对公交车站设计的思考。电子显示屏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其造型的适应性也在跟随材料科技的进步。显示屏的比例尺寸、产品形象需要符合公交车站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名片要求,同时需要考虑雨雪天气对产品操作带来的影响。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在体现现代城市设计理念的同时,要借助安全防护措施对公共设施进行保护,而电子显示屏作为使用量大、屏幕易被破坏的产品,需要设计师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借助构件及材质的创新\用,达到维修频率的最低值,来提高公交车站的可持续性,保证长期正常的使用。

2.2 乘车数据的细节化收集

在公交车运营过程中包含大量的数据,其来源参差不齐,无法一一反馈。乘客的候车数量、候车时间、路线重叠量、乘车路段的发抵情况,是属于实时更新又无法让乘客主动反馈的信息,管理人员也无法看守记录。于是公交车站这一个数据量很大的空间节点在以往的城市设计中并没有发挥其本身的集合信息的功能,所集合的信息对整个城市的规划以及交通的管理疏通具有极大的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如何把大量的数据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总汇在公交车站的隐藏功能中,是极富挑战的事情。它并不单是经过技术手段,而是对公众乘车规律和使用者行为心理的统筹。所以,注重细节的精细化设计可以发挥其用途,通过乘客接触物、雨棚、噪音反馈可以间接传送交通信息,在这方面的探讨将激发公交车站结构、空间本身隐藏的功能依附物,包括座椅、车牌等。

3 结语

现代社会正是大数据的时代,所有物质资源将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转化为可以交互的信息资源,从而带动物质资源的最大化传递和共享。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在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时,就要考虑设计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设计的侧重点在于贴合城市背景所要求的高效率、高标准、高品质。设计的操作需要设计师以前卫、时尚、掌握实事的态度去进行,在其过程中将启发设计材料、设计概念、设计品质的各种创新的可能性。而信息化背景下的设计又必须去总结乘客、管理方的行为特征和环境心理。

参考文献: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8

“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着的。19世纪中叶,后西方生物学家把生态学定义为“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外部世界,亦即广义的生存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到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环境、气候、资源、人口等急迫问题的现实挑战,科学界把生态学及生态的概念和范畴扩大到更为整体和广泛的大系统,进而认为:“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E.P.Odum,1971)。而后出于对一切生命系统的整体关照及类型化的叙事,又衍生出所谓“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及“社会生态”的相应概念,趋向于把人类与其他生命体归于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形成了更为整体、包容乃至广义的生态学认知。因而,在当代社会文化和公共艺术的实践中,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平衡的思考与方法,必将成为其价值理论关注的重要内涵。

当代西方景观及公共艺术的实践与观念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关注或借鉴的内涵。例如法国艺术科学院院士、艺术批评家卡特琳・格鲁(Catherine Grout)的有关言说即是其中一个方面,她认为当代景观及公共艺术实践的原则可归纳为诸如:“接待”“沟通”“嵌入”“共融”“多元”“过程”等6个主要方面。尽管她是以相应的语境和某些案例作为表述的背景,但却不失其理论的普遍性和当代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就当代公共艺术实践中的普遍性问题及价值取向作出必要的关注与分析:

所谓“接待”,是重在艺术品的设置及其所在区域对于来访者们的接纳效能及其亲和力。而非仅仅为了突现艺术品本身的主体地位及其自我表现的价值。其间,强调便利公众临近和享受艺术的构想和方式、方法,使临近或接触艺术的公众作为艺术文化的主体,具有被接纳和关照的体验。这里更为强调的是艺术介入公共场域的形态、功能的服务性和亲和性。

所谓“沟通”,是强调艺术品与观赏者之间的心理对话及交流,意在通过艺术的手法诸如空间、结构、材质、肌理、光色及整体环境氛围的建构,或是通过艺术的公共参与方式而使得艺术品可以调动和激发观者们的情感经验和实地的内心体验,形成某种游心于物、物我相融的互动效应。

所谓“嵌入”,实质上是指艺术对于空间的介入不是简单或粗浅的硬性移植和照搬,而是应该生发和扎根于特定场所,特定语境及其原有生态系统之中,而非唐突、孤立的自我张扬。应该形成与当地自然和社会历史及其生态系统间的有机关系,乃至以“平民化”“生态化”及“微叙事”的寻常且精彩的方式融入自然和社会之中。

所谓“共融”,是指艺术品融入景观环境和社会公共生活空间时,须成为其原有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和谐、有益的部分,同时也是指艺术品或艺术事件的介入须与特定地区或场所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模式相关切和融通,使艺术表现与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间产生互利、共赢及相互印证的效应。

所谓“多元”,在于明确和兼顾由于当代社会和文化主体及其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在景观和艺术文化上形成多元的形态。强调公共艺术须显现社会文化生态及审美经验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实验性,而非某种单一的、强势的、固定的外在形式和概念的一律化。

所谓“过程”,意在注重艺术介入空间及社会的程序、方式及时间过程,而非仅仅注意艺术本身的媒体效果及艺术圈内部的反映。其中,强调的是对于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社会过程,包括所引发的文化观念、制度、心理及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从而把艺术的公共介入作为维护和提升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以及市民素养之潜移默化的途径。

综合以上原则性内涵的理解,我们注意到,它们较为集中地显现出一种当代公共艺术的特征和趋势,这就是使艺术的目的、意义和方式脱出传统的概念、边界和范式,也即跳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本体概念以及唯美的形式价值范畴,而把公共艺术作为服务于特定人群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文化方式及方法,把艺术作为社会成员分享个体经验以及自由体验自然生命和社会现实的心理过程与文化过程。其中强调的是更多地注重景观和公共艺术的介入和形成的过程、公众的体验过程和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强调其注重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的目的和过程。显然其观念和主张,不是口号式的教化,不是远离普通人经验的宏大叙事,不是表现自上而下的某种权利的赐予,也不是以艺术的名义去遮蔽和剥夺自然及人文生态的本质需求,而强调的是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原则必须建立在尽可能地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普通公民乃至尊重一切生命体的价值理念之上。

注重观众及个体对于公共艺术及景观内涵的肢体和心理体验,实际上恰是尊重观赏者的内在能动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强调艺术的体验并非仅仅是视觉的直觉印象。而是提供和调动介入者或参与者以细微的、非物质性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恰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公共参与方式和体验方式来显现其社会性和公共性,从而引发公众对于各类问题的思考、质疑、议论和行动。因此当代公共艺术在方法和观念上必然应该具有其问题性和实验性,以免成为俗套的概念化、虚幻性概念的自我诠释以及停留在某些风格样式上的无休止的拷贝。

鉴于中国目前大量以公共艺术名目出现的艺术,绝大多数却与当代社会及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内涵相疏离,仅成为一种视觉景观的摆设和取悦感官的审美形式,从而削弱或抹杀了公共艺术的属性和真意。当代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反映和回馈公共社会的问题和精神需求。试如:关注公共艺术所在区域的城市移民及社区振兴、拯救森林与湿地、工业污染及生态恢复、社会公平与正义、公共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卫 生危机以及妇幼教育及社会弱势群体关怀等社会现实问题。稍加具体地说,比如在针对城市环境、产业结构再造以及恢复废旧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公共艺术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往往首先会运用科学的生态学方式,使该区域的土壤、水系的品质及生物、微生物系统得以改善和恢复,使该区域内独特而典型的人文历史内涵得以维护和显现,并对其生态和人文资源进行合乎当地自然和社会之长期利益的开发利用。艺术在其中显现了创意、融会、激励及媒介的角色和作用。又如一块城市用地的景观规划和公共艺术设计中,力图把本区域中积淀的地理特征、生态信息、城市记忆(包括原住民的习俗、社区脉络、建筑环境、行业形态等)予以有选择的保存和标示;同时,注重当今社区中不同年龄、性别及文化层次的人群的公共生活方式和行为需求,从而在景观样式和公共艺术的介入方式上依循和显现本区域的生态与文化特性及其精神内涵。显然,融入和反映特定地区的生态及文化,并具有个性意味及社会参与的公共艺术才可能被公众所关注、接受和铭记。

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家及艺术家习惯于概念性及宏观地诠释景观及公共艺术,而对于公共艺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具体关系以及由于时间和人为因素而处于不断变化中的艺术问题却往往易于忽略。我们当今的许多冠以公共艺术名义的作品和景观设计恰恰是由于缺乏对于特定地域或社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以及社群文化心理的研究――而流于某种概念化、程式化、雷同化的表现。此类现象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派翠西亚・飞利普斯(Patr[ciaC.Philips)所言“一些公共艺术的弊病在于缺乏具体性,流于空泛和简单。……公众是千差万别、变化不定、活泼而挑剔的,它源自所有市民的私生活之中。公共艺术呈现在公众面前之后,最终也将成为他们的私人经验。视觉的感知结束后,心灵的感受将更持久的存在”。存在简单化、空泛化的公共艺术作品的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许多管理和决策者的“长官意志”以及想当然的肤浅作为;另一方面,还在于艺术家事先并没有对特定项目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场域特性的分析,缺乏具体问题和需求的针对性。亦即没有认真思考特定的公共艺术应该出现于何处,它的主要观众是哪些人,它需要诉求和涉及什么样的问题,它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念或思想。我们早就注意到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并不存在人们曾经臆想的统一的、普世的、永恒不变的“公共”概念或公众理想,而有的却是随着自然和社会因素急速变换下的不同社群的具体需求以及不同时期的价值需求。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范文9

关键词:数字媒体城;数字媒体街道;内容;交互;单元;模块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03-03

1、绪 论

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为道路导入数字媒体技术,意味着创造出影响物理环境和道路环境的新空间。

在道路中导入数字技术,就是把数字媒体城道路的基本构想建立在传统道路的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概念基础上加以理解,可将体现数字技术的装置因素理解为物理环境,但是因该装置产生的人类道路活动的变化不应该被置于传统概念的延长线上,而是应该成为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数字空间为人类的空间感受以及个人、社会的沟通带来了革命,而这又需要崭新的构成因素。

在数码时代,道路作为交换信息、彼此接触和文化共享的空间,它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街具这个位于道路中心的物理构成因素的特征和能够对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加以灵活应对的形态构成因素进行研究,以了解有效“设计的可能性”。

1.2 研究范围

本研究以数字媒体城的道路环境为中心,首先从理论上学习从传统的道路环境转变为新概念的数字道路环境所需的功能和物理因素,继而考察能够应对数字网络空间和道路文化之变化的道路的物理构成因素。出现于道路上的人的形态既是催生工具的动机,又是不断改变道路的软件,同时是“道路”这个物理环境承载的内容。从城市街具中导出传统道路体现的特征和新赋予的造型特征,以提供适用于城市街具的标准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2、数字媒体城的特征

2.1 数字媒体城的概念

今天我们的社会由于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居住文化亦随之发生着快速转变。

所谓数码城是适应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模式的变化,在配备良好的道路、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的原有住宅区开发方式基础上,构筑更高一层的信息基础设施,使得居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加简单、便捷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从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新概念城市。它是通过建立在城市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办公区之间的城市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地下埋设物及主要系统的状况,能够构筑反映人民愿望的优质行政服务以及应对灾害、灾难的综合性的系统,并且在构筑了尖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快捷生活的未来型城市。

2.2 数字媒体城环境特征

所谓数码城,就是在城市管理、城市造景、城市行政等领域使用了前沿性尖端数字技术的城市。

城市应该具有能够接受快速发展的尖端技术的柔韧性,技术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于环境技术的尖端化,而是为了给生活于城市的人们提供方便和安乐,应该将立足于使用者为中心立场作为背景性前提。

(1)能够有效利用数字技术的灵活性(Flexibility)

数字技术革新速度快,技术周期短,通过物理性固定导入空间,所以需要能够持续利用数字技术变化的方法。

(2)通过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实现的亲合性(familiarity)

数字技术城市使用的技术不是为专家存在的,而是以数字媒体道路为媒介向一般大众提供的技术,从而需要导入类似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ricDesign)、可触摸的媒体(Tangible)、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概念。

(3)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ric Design)

构筑能够让使用者的参与和相互作用顺利进行的系统,向个别使用者提供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信息,同时还能够保障其隐私(Privacy)。

(4)可触摸的媒体(Tangible Media)

应该通过使用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的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向各阶层的使用者提供网络化环境。

(5)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应该在主体之间形成各种接触和相互作用,在城市中形成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内容(contents),同时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

3、数字媒体城的道路环境分析

3.1 道路在数字媒体城的意义和功能

3.1.1 道路在城市空间的意义

道路是城市的外部空间,是最简单,且具有诸多目的的空间。道路是构成市区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但形成市内交通网,还以分割街区的线条形成城市的形态,可以说市民的步行空间――道路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基干结构。道路作为基干结构,从形态上形成城市的骨骼和框架;作为新的空间领域,是决定城市本身的存在形式的重要因素;道路不但从单纯的功能性空间的意义上,而且从物理层面上也是市民意识和行动的动脉,可以说它是城市本身拥有的社会结构的表情。

3.1.2 道路的功能

(1)传统功能

对各年龄阶层而言,道路是杜区生活的一般场所,是实实在在地为人们提供彼此接触和休息的场所。道路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交流的地方,是发生经济活动的场所,具有活力的道路直接对周边产业产生影响,如果道路充满活力还能够提高地域内相关产业的比重,从而提供专业化和注入活力的契机,进而还可以为道路庆典等周边服务和商业领域注入活力。道路一直被认为是建筑物之外的,具有公共性的,是各种规模的自然构造物和人工构造物可以共存的场所。

(2)被赋予的新的功能

道路与城市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处于建筑物两侧的意义,并不是仅仅用于同行的通道,在这里不断发生着家和道路、室内的人和室外的人、室内的活动和室外的活动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道路在构成城市的物质因素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作为形成城市形象的强有力的媒介,需要设施的改善和程序的变化。

在数字时代,具有交换信息的场所、接触的场所、文化共享的场所等功能的道路的作用预计将进一步增大。

数字网络空间和道路文化的变化

虚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为此前一直是社会活动之

主体的道路文化带来变化,在目前道路拥有的逻辑和功能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被数字网络空间所同化或替代,随之道路将承担和原本履行的作用不同的内容。

未来,道路空间的概念不是将内外隔离,而是应该使其能够自然地联成一个拥有同一个主题的空间,构筑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成为一个主体的空间,通过移转空间能够彼此连接和探索,从而不但需要虚拟空间,还需要真实开放的道路空间。

3.2 道路的物理构成因素

导入数字技术意味着创造对物理环境和人类道路活动均带来影响的更高层次的新空间。数字媒体道路是为道路导入数字技术,它的基本构想有必要在传统道路的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个概念基础上加以理解。

可以把体现数字技术的装置因素理解为物理环境的范畴,但是因这些装置发生的人类道路活动的变化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传统概念的延伸,而是应该从崭新的概念进行理解。

数字技术开启的数字空间非但要考虑人类的空间经验,还需要为个人和社会的沟通,思考崭新层面的构成因素。

在人类的道路活动这个传统道路的构成因素中,添加物理环境之外的数字技术而形成的虚拟环境并非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个构成因素。它在道路活动和物理环境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道路概念中,使虚拟环境和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和道路活动彼此相互作用,从而最终创造出”物理环境/虚拟环境,人类的道路活动”之间的复合作用。

数字媒体道路的物理环境是提到道路时想起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它包括包装、城市街具、招牌、艺术品、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的界限、建筑物正面的构成因素、开放空间等,这里还包括信息亭、LBS系统、各种传感器、网络基础设施等安装于道路空间的数字技术装置和个人使用携带的各种终端机等广泛的数字装置。从而可以说,能够支撑人类道路活动和虚拟空间的所有物理设施均为物理环境。

4、数码城的设施设计

4,1数字媒体城的概念分析及形象提取

数字媒体城的核心因素有数字、媒体和道路环境三种。

4.2 核心关键词的基本造型概念

4.2.1 透明性和重复性

基本造型概念:通过材料和形态体现透明性和重复性

透明性:玻璃的透明性,在重复的空间形成的透明感

重复性:直线和直线的重复,直线和圆的重复,圆和圆的重复,玻璃和玻璃的重复,透明和不透明的重复。

4.2.2 系统化和动态结构

基本造型概念:恰当地使用结构和动态概念的系统

系统:如果硬件组合与连接容易,那么网络连接也容易。

通过模块组合硬件

为了收纳各种内容(contents),构筑自身的网络

Move:动态结构及功能的适用

(从提高照明,显示屏/功能性、使用性、形象等角度,体现各种动作方法)

4.2.3 灵活性和变化性

基本造型概念:应对各种环境变化的灵活性(Flexibility)

(将装修术语计算机房地板(ACCESS FLOOR)的概念适用于步行街,从而提高安装、施工和管理设施的效率。)

灵活性:应对道路环境变化的系统

变化性:增强功能性和使用性的变化结构

应对昼夜的变化

照明的变化

应对技术变化的系统变化

4.3 设施的设计提案

为设计提案选择的城市街具应该是道路原有设施中的那些利用度高,具有大众性,在诸多设施中具有代表性的设施,从而选择了既有效利用了组合式模块系统,又适合道路系统的公交车站、道路报刊亭、隔离墩、垃圾箱、信息亭等设施。

(1)公交车站

材料:金属/玻璃(2)道路报刊亭/隔离墩/垃圾箱

材料:金属/玻璃

5、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