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消费主义的特点集锦9篇

时间:2024-01-26 14:40:11

消费主义的特点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网络消费观;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239-04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使用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人,网购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人,网络消费成为近3年来网络用户使用方式增长最快的项目之一,与2010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3344万人,增长率达到20.8%,网上支付、网上银行使用率也增长至32.5%和32.4%(如图一所示)。①而对于2010年信息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和韩国,网购用户占全国网民的比例分别为66.0%和64.3%。②这些数据表明,网络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民众的消费方式之一,并且有可能成为今后青年消费的主导方式。我们可以就网络消费为切入点,从教育立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创新。

一、教育立场:尊重和理解青年的网络消费需求

网络消费是人们借助互联网络而实现的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1]。网络消费不仅体现青年学生的消费特点,而且折射出特有的消费文化。对他们网络消费动机、消费心态和消费行为的关注和把握,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前提。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消费也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的主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其唯物史观特别强调交往主体是“现实中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或纯粹生物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说:“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式――所制约。”[2]当代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指出的实践价值:“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3]正是从实践的观点看待现实中的人,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该立足平等尊重的教育立场,关注、关心和关爱大学生,同时这也是符合现代教育观的发展需要。由此,我们对青年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必须立足他们的网络消费现实。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主要分为网络符号消费和电子商务。网络符号消费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某种心理需求而对网络中虚拟物品的符号属性进行消费的行为[4],比如虚拟游戏Q币的买卖、虚拟婚姻的符号消费等。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上交易得到消费实物的交易行为,一种是B2C模式,即商业企业直接通过网站售卖商品给消费者,比如当当网和亚马逊书店;另一种是C2C模式,即通过网络中间商,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交易,例如淘宝网、易趣网。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得出网络消费的相关特性。王金台认为,网络消费具有边际效用递增、“拉”式消费、群势效应、无边界消费4个基本特征;张冰指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主要包括追求个性化、追求自主独立、追求表现自我、追求方便快捷、追求文化品位、追求物美价廉;张红明、李庆梅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目的主要为学习提升型、自我表达型、娱乐休闲型、交易创业型、沟通交流型;翁鸣、苏相涵提出影响高校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4个维度,包括个人维度、环境维度、商品维度和服务维度。

二、教育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理性看待网络消费

大学生作为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性”消费群体,教育程度较高、技术掌握程度较成熟,对新兴的网络消费模式普遍持有高度认同。可是对于如何理性消费他们普遍没有进行慎重思考,从而造成不少消费问题出现,亟待我们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引导学生理性看待。

(一)网络消费需求与大学生消费态度

网络消费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心理,折射他们的消费态度。需要作为人的行为的一种动力,即生理、社会、精神存在的状态,3种状态处于匮乏与充实的交替循环中[5],在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社会消费的大背景下,网络购物成为新的日常消费的增长空间,多元特性的网络消费比传统的消费方式对大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满足他们多元的消费需求。同时,购物平台的各类活动、促销短信的频繁刷新、手机银行的业务开通等多种方式共同激发大学生的网购需求,特别是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的强大刺激性,造成大学生“被”消费现象背后的非理性需求。例如,广告很少告诉我们商品的品质,经常说的是商品的邻接性,运动鞋与名球星、汽车与美女、时装与明星连接[6],大学生对时尚、个性的追求非常踊跃,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刺激极为明显,因此大学生比普通网民对网络消费持更高的肯定态度,但是缺乏对理性消费的认知。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指出:大众媒介既可以对社会形成分裂的离心效果,也可以对社会形成团结的向心效果[7]。

(二)网络消费行为与大学生消费认同

在现代社会与认同的多元化和流动性相伴随,消费成为构建认同的重要手段[8],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成为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消费对象的选择成为大学生建构自我认知的独特方式。卢泰宏指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消费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受群体的影响大,中国人在消费方面更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9]。从众行为在网络消费中经常可见,人气越高、购买人越多的产品被消费者选中的几率就越大,2011年底,我国网购用户数为6465万,比2010年上涨8.5%,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为1.67亿,比去年增长率为21.6%,增长较大部分的用户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渴望被认同,偏向以品牌消费的方式来得到同伴认可。大学生在追求消费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更加看重商品品牌呈现的象征价值,而众多商品的活动促销,则为大学生挑选适合自己购买能力的商品提供便利平台。从表面上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个体的自主行为,但是从深层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折射出家庭和社会的消费态度、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认同,既关系自身的消费特性,也关联社会青年的消费方向。

(三)网络消费文化与大学生消费异化

网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演进,特别是3G技术带来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使手机成为随时随地实现网络消费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也具有了一些新的文化特性。首先,唯实用性进一步增强,网络技术的提升,使得大学生对产品性价比有更全面的了解,随时可以以自身的需求订购产品;其次,个性审美需求激增,既看重产品的品牌效应,也关注产品的个性特征;再次,升级后续服务增多,由于很多消费对象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购买产品的后续消费大量增加,比如软件的升级更新带来的后续消费;最后,支付预判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是过多的网络消费方式,使得大学生对转账交易存在一般符号转换的认知,另一方面,拥有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的大学生,面对商品的诱惑很难把持自身的消费欲望,造成过度消费的情况出现。在大量丰富的消费品和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合力下,个别大学生把消费对象异化成与主体对立的异己的力量,阻碍大学生个体的存在与发展。

三、教育方式:借助网络传播范式更新马克思主义消费教育

(一)借助网络平台,将马克思主义引领与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分析相结合

1.理性看待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存在的现实。网络促使信息多元共享的同时,网络社会思潮也日益丰富,比如实用主义、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思潮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继而促使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影响因素泛化。特别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观念影响尤为显著。所谓消费主义,是兴起于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有关消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对物品的绝对占有和追求享乐主义为特征[10]。目前,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后的蓬勃发展,这种盛行于西方的生活方式也日益渗透到中国社会成员的日常消费行为。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推崇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满足。也是就说,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为了商品和服务的符号象征意义。这种思潮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利用商品的品牌和文化影响力刺激发展中国家社会成员的消费欲望,对追求时尚、潮流的大学生形成潮流的误读,继而造成过度消费的行为。因此,我们要理性认知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存在的现实,研究其内在规律和外在特色,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的现实前提。

2.借助网络平台,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目前业已形成的我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指导方针是:“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11]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群体,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有理有据的理论分析才能得到他们的真心认可,也才能学会审度自己的消费态度和把握自身的网络消费力度。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2]所以,在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我们要借助网络平台开辟多渠道的消费教育。比如,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理论的梳理和案例的感知的教学资料放入学科网站,随时供学生学习;对社会存在的各类网络思潮不能一味否定,坚持以求同存异、批判包容的开放心态加以对待;主动通过博客、论坛、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区分适度消费与消费主义。只有拓宽视角、主动介入,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真正融入到社会运行的实际需要中。

(二)体察消费个体,分众进行有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教育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日益常态化的现实,促使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有效消费观价值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消费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这里的实际既包括准确的理论解读,也包括大学生的真实生活诉求。

1.针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进行分众分析。据刘文等人调查研究,通过男女大学生在消费决策风格上的差异比较,女生在休闲娱乐、品质金钱和决策困惑导向这3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13],由此可以推断,女性大学生普遍享受消费过程、看重消费物品的“性价比”,由于对消费过程的长期关注和日常琐碎消费的时常发生,消费选择过多反而造成消费决策的困顿。据此,我们进行消费观教育时,要重点关注女性的消费行为引导。

2.针对不同年级和院系的大学生进行分众引导。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和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关注的消费领域并非完全一致,既结合自身需要,也结合群体认可需要。刘文等人对被调对象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产品风格因子上,大一与大四年级差异显著,大四学生更加关注产品风格;在决策困惑因子上,大一大二学生容易出现决策困惑,与大三学生差异显著,而大四学生与大一、大二差异不显著[14],也就是说,面对大一新生应该主要以适应性消费教育为主,既要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也要明确校园网和主要消费网站的进行程序,懂得合理规划上网时间和主动选择消费内容;针对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主要以适宜性消费教育为主,通过引导分析消费物品的真实需求来进行较为理性的适宜消费;针对大四的学生,主要以适度性消费为主,这段时期的大学生为就业或升学会产生大量消费行为,竭力引导他们不要产生过度消费行为。

3.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特性进行分众引领。高校的大学生主要来自城市、城镇和农村3个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条件的支持力度和家庭成员的消费习惯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有较强的潜在影响。刘文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品牌时尚和产品风格导向上,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品质-金钱导向上,城镇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15]。这两种差异性的存在,可以看出城市/城镇大学生期望通过品牌风格的追求上来肯定自我和彰显个性,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普遍以融入城市环境为主,很少有充裕的费用让其自由支配消费额度。由此,我们针对个别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贫困大学生的限定消费两种极化情况要做分析,让贫困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局限于自卑自弃,优越家庭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局限于妄自尊大。

(三)借助传播学理论,合力建构马克思主义传播空间

传播学的迅猛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式进一步更新。作为技术手段存在的传播载体决定着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规模和范围,而作为组织形式的传播媒介反映了媒介的价值观取向、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定位等,决定了社会传播的性质和方向、内容和倾向性[16]。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主动介入网络空间,担负消费教育的职责。网络使得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日益拓展,使得网络消费行为的发生日益常态化,所以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关注和引导必不可少。既要巩固和传播主流消费价值观文化、监测和分析网络消费舆情,也要完善教研队、大学生、其他社会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的体制。

1.重视符号互动论,变消费教育“软实力”为“巧实力”。信息交流是消费教育的重要手段,既要对国内外的消费主义思潮进行理论跟进,也要对国内的消费市场进行追踪分析,通过课堂交流、短信互动、贴吧留言等方式实现消费信息的对称传递;教师队伍要重视资源共享,教师应把教研活动、教学心得、代表作业等各类资源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网页上,定期进行整理和维护,让学生随时关注学习动态,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性;借助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精品课程网站、学科贴吧、教师博客等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观点交流和网站维护,让大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教学的体验。

2.倡导和谐消费文化,协同校园文化,营造网络生态文明。基于安全因素和经费问题,我们的实践教学一般不可能大规模、多频次的到校外进行,我们就要借助两种方式,一是校园活动,和高校的学工系统、院系班级紧密联系,轮流参与大学生的各类活动,既增进了解,也随时可以引导消费认知。二是社区活动。高校所在地一般都有中小学、街道办等各类社团组织,可以让学生分批次进行消费行为选择,然后进行5分钟、10分钟不等的消费观演讲,邀请合作对象进入校园进行讲解,或走进社区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积极的实践行为,让青年学生真正实现消费教育的活学活用。同时,要重视各类消费文化活动的网络传播,相关主题的宣传和活动应及时网络更新,社会典型消费行为要及时谈论分析,力求全方位实现消费文化的线上线下互动、网上网下协作的生态状态。

以网络消费为切入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这对于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武装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借助网络只是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的全部与唯一,因此,我们除了以网络进行教育外,还要注重课堂教育等其它形式,只有在各种教育方式中建立起相互衔接的互补机制,才有可能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大众的目的,因此,对于网络教育方式我们既不能看得太重,也不能无视网络教育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发挥网络教育方式优势的同时,把其负面效应最小化。这样才能在驾驭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一之,张仲义.基于本体的网络消费行为模型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8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72.

〔3〕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284.

〔4〕张耀珍,黄卫东.“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网络符号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10,26(4).

〔5〕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

〔6〕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83.

〔7〕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9-62.

〔8〕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7.

〔9〕卢泰宏.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66.

〔10〕莫少群.当代中国的消费主义现象:消费革命抑或过度消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29.

〔11〕.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577.

〔1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995.9.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媒体;消费主义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消费社会理论目前在学界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鲍德里亚也因较早的对这一理论给予系统的论述而在社会学、哲学界占有了一席之地。鲍德里亚认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生产决定消费,而是消费决定生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消费社会。正是看到了这种现状,他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消费而不是生产主导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体系运转,资本主义就是一个消费社会,而不是一个生产社会。吃饭、穿衣等基本问题解决以后,人们追求的是要吃什么、穿什么,精神上如何得到愉悦。”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的功能性(使用价值),更多是追求它的符号价值。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鲍德里亚则认为,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外,还具有符号价值,符号价值是它的终极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这一点体现在广告中尤其明显,以耐克鞋为例,耐克公司策划广告的时候,把乔丹精湛的篮球技艺转化成图像符号,然后再和消费者脚上的鞋联系起来。其言外之意就是穿这种鞋的男子就有阳刚之气、甚至有着和乔丹一样精湛的篮球技艺。这种符号意义上的满足,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并由此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鲍德里亚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在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即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鲍德里亚提出了“仿真”、“超真实”的概念,以此来界定消费社会的特征――电视提供给我们的已经不是事情的原貌,也就是说,电视提供出来的只是“拟态环境”,是经过采编人员加工、制作以后的东西,但由于电视的仿真特性,人们又缺乏将其与真实对照的手段,所以,往往把非真实当作真实,甚至比真实还真实。观众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从中获得,引发消费的欲望。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论述,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的基础带来了精要的逻辑,也为分析我国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我国媒体消费主义的若干表现

我国媒体的消费主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二是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消费为目的,围绕自身产品(传播内容)的可消费性来组织生产。其中后者表现的更加明显,也是一个新的趋势。

1.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传媒决定的。传媒出现了大量的包括广告在内的“生活方式报道”,对受众实施物质生活消费的诱导。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生产方式报道”,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报道的内容转向“生活方式报道”,这种“生活方式报道”的核心是社会的消费行为。媒体就是用这种方式吸引受众的眼球,激发他们消费的热情。

2.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

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传播内容主要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需求欲望的创造,新闻传播者也在扮演信息推销者的角色,很多主持人一改过去严肃面孔,努力拉进和受众的距离,培植观众对媒体的亲和力以及消费热情。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文体遭受消费主义的侵蚀。哈贝马斯指出,“新闻和报道,甚至是新闻评论,都以休闲文学的形式粉饰起来”,从而导致“小说与报道之间的界限也消失了”,以消费的充足度替代现实的可信度。报纸和电视台为了迎合受众,开办情感专栏,以情感为卖点,吸引受众眼球,以此获得高发行量和收视率。为了促使女性成为消费者,,妇女杂志采用种种策略,刊登虚构的广告画面,把各种商品促销信息巧妙地扮成“消费指南”,登载既能迎合女性心理又能刺激女性气质养成的小说故事等等。

(2)大众传播娱乐化。新闻本应是严肃、真实的,而我国的传媒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新闻也娱乐。娱乐本没有错,大众传播也有提供娱乐的功能,但一些媒体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造成新闻节目庸俗、低下,甚至跟风炒作,丝毫不顾社会效益,如杨丽娟事件,媒体恶意炒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传播者通过各种手法来强化媒介内容的可售性。恶意“炒作”、新闻策划都是传播者经常使用的手段,如湖南卫视的《名声大震》精心筹划电视节目真人秀,其口号和宗旨是“将明星还原于凡人”。男女明星搭配演唱,加上舞台、灯光的绚丽配合,制造出华美的审美享受,让观众看到明星真实的一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收视率和观众的忠诚度。

(4)媒介的“造星”。从湖南卫视的《快乐女生》到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再到央视的《星光大道》,这的确是平民造星,是草根文化,媒体正式抓住“普通人”也能成为明星这一卖点,吸引了众多的受众和广告商,观众参与短信互动,既保证了收视率,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而观众也从中获得。但是,电视提供的只是超真实,舞台上的超女、明星,已经不是真实中的再现,而是经过媒体的包装、策划后呈现出的,所以,所谓的“明星”只是媒体生产出来的产品,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媒介世界就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存在,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除了追求利润以外,也应对自己在文化、道德、社会领域中承担的责任进行反思,应把公共性和公益性放在第一位。不能单纯的追求收视率和发行量,否则,媒介的公信力就会下降。

三、我国媒体出现消费主义趋向的原因分析

1.利益驱动。一直以来,我国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要生存,都是政府拨款,而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政治、经济、媒体内部的变革以及体制的变革,“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报社和电视台都要自负盈亏,于是,各媒体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都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生存开辟空间,广告正好弥补这个缺口,但是,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报社、电视台还是很难盈利,在困境中,他们就自己策划经营,甚至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发行量,而把公共性和公益性放在次要的位置。

2.受众需求。当今社会,经济进步,市场繁荣,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渐大,为缓解压力,受众需要放松、休闲,甚至需要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媒体注重受众调查,也是努力使自己的编码与受众的解码相一致,这样的话,传播者就算成功了。

3.激烈的竞争。由于各大报纸、各家电视台竞争激烈,为了在传媒中有立足之地,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各家媒体都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进行新闻策划,对新闻产品进行包装,对新闻内容进行加工制作,甚至是炒作,其目的就是追求轰动效应,以在竞争中获胜。

4.体制变革。以前是党管媒体,我国的舆论监督是很不力的,只允许舆论一律,不允许发出不同的声音,媒体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作为企业的媒体,为自己的生存,当然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上的广大公众想要维护的是公共利益;而党和政府则追求的是自身的对媒体的要求则是维护党的意识形态。于是,经济利益、公共利益、意识形态之间展开了博弈,这也正是矛盾的焦点所在,在钢丝绳上跳舞的情况下,很多媒体就打“球”。从党管媒体到“事业单位、企业经营”,这种体制的变革,正是我国传媒出现消费主义的深层原因。

四、我国传媒消费主义带来的启示

1.我国的传媒和消费主义之间的关系

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的激情,广告冲斥着广播、电视,报纸也在不停地教育人们消费什么、怎么消费。一方面,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缓解了人们的压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使用于满足”理论的研究中,受众基于各种需求来使用媒介,例如获取信息、心绪转等,这样,媒介表现出消费文化的这些特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认为,“娱乐工业”的特点是隐蔽的欺骗性、文化沦落为商品,传媒的宣传以及电视的仿真,人们从电视中获得,丧失了批判精神,变得麻木、被动,人便成单向度的人。他们对此持悲观批判的态度。在鲍德里亚看来,媒体是推行消费主义的助手,消费行为是由大众传媒所决定的。在我看来,媒体和消费主义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大众传媒由于宣扬消费主义而获得更多的受众,消费主义由于大众媒介的宣扬更加深入,但如果大众媒介对消费主义的宣扬过渡,则会造成不良影响。

2.正确认识我国媒介的消费主义

对我过媒介的消费主义,应该持一分为二辨证的态度,既要肯定其合理的一面,由于新闻媒介的消费主义,给观众带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缓解了人们的压力,使观众远离了生活的烦恼,也应该警惕其不合理的一面以及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享乐主义。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哈贝马斯,曹卫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李明.消费・文化・政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观论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4]鲍德里亚,李辉.消费社会的符号批判[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消费主义 价值观 大学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愈加频繁,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我国,并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特征

1、注重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

“消费主义认为,时尚价值是评价或决定消费品是否具有消费价值的主要尺度。”[1] (P102-104)消费主义就是凭借时尚、流行商品所具有的短暂性、多变性的特点来不断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大学生总是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当然也是热衷于追求流行、时尚消费品的主力军。另外,大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在大学这样一个充满自由气息的环境里,追求个性也是大学生群体在消费观念上比较鲜明的特征。

2、注重攀比,虚荣消费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宠儿,父母对于其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导致许多大学生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环境,其消费水平也不同,争强好胜的年轻人自然不愿在各方面输给他人,许多大学生就在虚荣心的指使下滋生了攀比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价值观的扭曲。

3、注重物质消费,从众心理明显

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和金钱满足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从众心理也是许多学生在消费时的显著特征,大众文化的传播使得商品批量复制生产,人们在广告宣传的影响下“口味”趋向一致,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也受其影响而逐渐同化。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给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1、消费主义给大学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消费主义价值观使大学生滋长了攀比、炫耀、从众的不良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学者统计,在某些高等院校中,每月支出的费用完全来源于家庭的人数占61.25%,32.5%学生的消费支出部分来源于家庭,一部分靠自己打工。[2] (P23-26)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支付能力,而他们的这种超前消费、时尚消费的心理无疑既在物质层面又在心理面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消费主义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消费主义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纯粹的物质追求使大学生逐渐丧失真正的价值追求,反而将物质、金钱利益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许多大学生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将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从而以此为目标来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在这种扭曲了的价值观指导下变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3、消费主义价值观造成大学生精神世界匮乏,缺乏创造力

“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言语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3]。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越是疯狂,他们的精神反而更加空虚,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由于商品所具有的批量复制的特点,大学生在追求品牌、潮流的过程中逐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他们往往是被动消费,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主动思考。

三、如何消除消费主义价值观带给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树立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必然选择。面对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必须努力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改变消费主义价值观所造成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大学生要树立自主、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必须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消费时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大学生要提高自己自主消费的能力,必须得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珍惜和满足眼前的生活。科学消费是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理念的消费方式,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也是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得到延续,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用科学、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3、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形成的环境

对于社会而言,要弘扬主流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面对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入侵,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于媒体的控制和引导;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家庭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榜样,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品格,使学生在物质世界中禁受住诱惑,做出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将达勇.消费主义的侵入与大学生理性消费价值观的构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 汤云珠.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及教育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

[3]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后现代消费观念 梦想营销 体验营销 情感营销

一、引言

自1950年品牌一词提出以来,就受到各界的关注,从品牌属性的研究到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研究,研究主题和内容都在不断深入,逐渐使企业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品牌的最终决定者,企业的品牌建设必须要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变化,以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进入后现代社会,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传统的品牌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企业要想在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取得竞争的胜利,就必须对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消费观念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特征,采取适当的品牌建设策略。

二、后现代消费观念内涵及特征

1.后现代消费观念的内涵

对于后现代消费观念的理解,离不开对后现代社会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界定。对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解,学术界比较认同博德里亚的观点,即后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中形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和消费倾向,它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和消费文化,而是一种消费主义文化。

在这一背景之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正由传统消费观念向后现代消费观念转变。与传统消费观念相比,后现代消费观念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后现代消费观是对使用价值的一种背离。在这一时期,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的文化行为。消费由原来的“使用价值观”逐渐向“符号价值观”转变,消费者消费产品重在产品的符号意义所表征的社会价值之上。

因此,可以认为,后现代消费观念是一种消费主义价值观,它在消费社会中孕育、产生和发展,所倡导的是一种产品的“符号价值观”,是对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背离,以产品的符号意义所表征的社会价值为消费的中心。

2.后现代消费观念的特征

(1)后现代消费是一种炫耀性消费

炫耀性消费理论认为人们消费是为了以一种新的方式获取地位。在消费社会,炫耀性消费是社会消费的主流消费观念,是通过消费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博得荣誉,获得心理的满足。在后现代社会,随着大众消费的兴起,人们社会地位之间的差距在表面形式上不断减小,为了显示出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将差别表现在了自己的消费之上。通过消费向周围的人群展示自己的不同,通过其他人的羡慕或认同来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等方面的心理满足。

(2)后现代消费是一种符号性消费

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的消费已脱离一般物质消耗的范畴,被赋予了一种文化与批判色彩。后现代消费就是一种符号消费,人们消费物品和服务,是因为它体现了某种社会意义和符号价值。与我们的直觉相反,我们所消费的并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所表现出的各种符号。布希亚认为:“消费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动,为了成为消费物品,物品必须成为符号”。

(3)后现代消费是一种体验消费

在有关后现代社会的理论阐述中,许多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消费,是为了寻求一种即时的体验,即一种欲望的表达与自由感情的宣泄。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给消费者留下了美好和难忘的回忆,让消费者有了自我实现的感受。尤其是在品牌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很多功能相似的品牌,但是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的感觉,以此来感受品牌带给自己的感觉。

三、后现代消费观念带来的营销思维变革

消费者行为的变革使传统营销理念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企业的营销思维必须因时而变,以适应消费者的行为变革。

1.树立新型的品牌观

进入后现代社会,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追求品牌、认牌购买的特征更为明显。消费者对品牌的追求实际是对品牌表征的差异性的追求。这一时期,消费者重视的是品牌带来的符号意义,而非仅仅追求产品的功能性利益。消费者不仅仅是品牌的消费者,更是品牌的决定者,因此,企业必须深入分析后现代消费观念的特征,树立新型的品牌观,以品牌为载体,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途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心理认可,以此获得竞争优势。

2.用情感夯实营销基础

情感营销,是通过心理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偏爱,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营销方式。在后现代社会,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日渐提高,情感营销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一张王牌。菲利普・科特勒将消费分为三个阶段,即量的消费阶段、质的消费阶段和情感的消费阶段。在后现代社会,消费阶段已经进入情感消费阶段,企业取胜的关键是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心理互共和情感共鸣。

正如前文所述,后现代社会消费观念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听从情感的召唤,而非理性的分析,正如柏拉图所说,理智和情感是拉动行为的两匹马,而情感常常是高头大马,理智只是一头小马驹。

3.让梦想照进现实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每个人都有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分,情感营销满足的是消费者真实自我的心理,而理想自我的满足则很大程度上是靠梦想营销来实现的。

梦想营销的要点就在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实现梦想或创造新的梦想来引导消费需求。进入后现代社会,企业应该用品牌功能来代替产品功能,用品牌的符号意义来诠释消费者的梦想,使消费者在品牌消费的过程中,以品牌传达的符号意义来实现或引导自己的心理需求,达到理想自我实现的目的,进而感受到梦想与现实的契合。

4.用体验缔造忠诚

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消费观念进入感性消费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体验营销时代,体验营销就是通过看、听、用和参与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等因素的一种营销方式。在这一时代,消费者购买和消费的关键就是体验,因为它能带给消费者美好的回忆和情感,进而使消费者形成品牌忠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深入研究品牌体验,将消费过程和消费者情感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令消费者难忘的体验,使其对品牌产生回味和忠诚。

四、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品牌建设对策

1.重视品牌理念和个性的建设

进行精准的品牌定位,挖掘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使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

品牌个性的建设是品牌定位的直接体现,只有确定了品牌的定位,才能确定品牌的个性。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正确的品牌定位应该从消费者的心理和情感入手。企业的品牌建设应该充分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情感,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选定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了解消费群的个性表现,进而确定品牌个性。

这一时期,消费者消费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炫耀性消费,消费者希望通过品牌消费来获得其他人的羡慕或认同、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希望自己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的一种自我概念。因此,这一时期,品牌的个性建设必须尊重消费者“寻求差异”的心理状态,针对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自我形象”,在品牌宣传的过程中,努力塑造与消费者“自我形象”一致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建立适合消费者自我概念和形象的品牌个性,才能使品牌更好地为消费者所接受。

2.重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品牌传播突出品牌的符号意义,加强品牌的联想意义,注重消费者梦想的实现。

在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品牌传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战,而是一种整合营销传播,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从消费者最关注的角度进行突破。紧抓住符号消费这一新时期消费特征,体现品牌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品牌建设者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不应该将重点放在品牌的物质性之上,而是应该以品牌的物质性为支点,突出品牌所代表的符号意义,让其符号意义为消费者所知晓。

品牌除了要承载一种符号价值之外,还必须具有联想意义。无论是从品牌的名称、包装还是从品牌内涵的建设,都要传达出与自己的品牌个性相适应的品牌联想意义,使消费者在消费品牌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联想,以此来加深对自我概念的认识,进而产生品牌依恋和忠诚。

从心理学家荣格的角度来看,梦的根本目的不是伪装满足欲望,而是恢复心理平衡。可以说梦想是消费者内心深层情感的一种展现,消费者进行品牌选择就是借助品牌的特性来诠释自己内心的情感。品牌的建设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品牌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必须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的深层心理情感需求。因此,品牌建设就应该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梦想,消费者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品牌建设就是要从品牌中挖掘出满足或实现消费者梦想的元素,并将之放大,用以诠释消费者的梦想。

3.注重品牌体验设计

设计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体验主题,并营造品牌体验的良好氛围,加强消费者的参与互动体验,是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重要的重要特征。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是整个体验活动的正式开始。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使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更加注重心理和情感的满足。因此,体验主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满足。后现代社会的品牌应承载更多的消费者情感,体验主题的设计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真实情感需求成为品牌经营成败的主要标准之一。

品牌体验是一个认知和感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消费者追求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给消费者提供感官上的体验仅仅是品牌体验的基础和开始,核心是要给消费者心灵上的满足和充实。因此,对于品牌体验氛围的营造应该围绕满足消费者心灵需求展开,给消费者一种超越物质的心灵体验,得到精神的放松与满足,使消费者的心灵找到归宿,让消费者感觉到在这种氛围中可以享受到品牌体验的真谛,激发消费者潜在的心理需求,获得独特和难忘的体验经历。

自我实现是品牌体验的精神核心,这就决定了品牌体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消费者渴望品牌体验是因为其对自我实现的渴望,由于物质利益的满足,消费者追求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希望得到自身和社会的认同,品牌体验是消费者将这一情感寄托于所消费的品牌之上,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情感满足。

五、结论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后现代社会逐渐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后现代消费观念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消费行为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这虽然对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但是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机遇,后现代消费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这一角度来说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企业要在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取得竞争的优势,就必须深入剖析后现代消费观念的特征,重视消费者在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抓住品牌个性建设的主线,加强品牌体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尚未进入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但是,在消费领域后现代消费的特征已经初见端倪,随着经济的发展,后现代消费观念时期品牌建设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会不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博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

[2]孙瑞祥.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新闻知识,2009,11:52

[3]刘富森,蓝海.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自然辨证法研究,2002,18(9):61

[4]闫炜炜.当代消费文化研究简论.硕士学位论文.新疆:新疆大学,2008

[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2~73

[6]毕先进.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之商榷.泰山学院学报,2009,30(4):91

[7]郭国庆,汪晓凡.体验营销:与顾客实现多方位互动.经济日报,2008,6

[8]佩文.情感营销赢客心.中国医药报,2008,9

[9]杜锋.把苹果推销给夏娃.财经时报.2008,4

[10]郑建玲.让品牌和消费者培育感情.中国质量报,2008,5

[11]肖明超.梦想营销的魅力.投资与营销,2005,10:17

[12]祝福云,陈晓暾.体验营销――企业开拓市场的新思路.商场现代化,2006,1

[13]Philip・Kotler,Kevin・Keller.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 Press・Beijing.c2007.136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消费者知识;语义存储

一、引言

本文试图将认知心理学有关语义存储的研究成果引入消费者知识的研究,把消费者知识看作多种成分之间的联想网络,对消费者知识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以期帮助企业在创建品牌和管理品牌的实践中,突破传统的营销观念和模式,将认知心理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品牌的创建活动。

二、理论回顾

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消费者知识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直接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在产品类别层次上展开研究,而且多数研究是关于消费者知识内容的(蒋廉雄,2008)。

众多认知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者将消费者知识分为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客观知识是指实际知识,它来自于消费者记忆中储存的产品类别信息。主观知识也叫自我评估知识,是指消费者有关自己对产品了解情况的感知,它来自于消费者与产品相关的经验。研究表明,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及其水平高低会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过程中的信息搜寻、信息使用等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客观知识可看作认知的能力因素,它能够提供信息处理的原始素材,提高搜寻效率和解决问题的准确性。主观知识则可看成是认知的动机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信息搜寻动机和信息搜寻策略(Park,Meryl,&Thukral,1988)。Park等学者在1988年提出,在不同知识水平的影响差异方面,高主观知识水平会使消费者在进行品牌选择和购买时,更多的依赖内部线索或记忆,从而削弱消费者搜寻外部信息的动机。而低主观知识水平则会使消费者进行品牌选择时更多的进行认知推理,更容易接受新的产品信息和更新原有的产品知识(Brucks&Merrie,1986)。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维度是对一般产品知识和个别产品知识的区分(蒋廉雄,2008)。一般产品知识是指关于各类产品的一般性信息以及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产品信息。个别产品知识是指某个产品的价格、味道、颜色、耐用性等方面的信息(Hastie,1982)。Sujan和Dekleva(1987)根据层次网络模型刻画了消费者产品知识的序列,有关产品的知识在消费者的知识层次中位于最前列,有关品牌的知识居次。Alba和Hutchinson(1987)对顾客对产品知识的维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两点结论:顾客知识和产品经验之间既有交叉也有很大的区别,消费者的产品知识由熟悉度和专门知识两部分构成;顾客的专门知识可以划分出五个维度,分别是认知努力、认知结构、分析、阐述和记忆。

Barsalou(1992)针对先前用特征列举产品知识的不足,提出了用框架结构的方式对产品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将不同特征但属于类似属性的产品知识进行了归类,这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Scriber和Weun(2001)将消费者的产品知识分为品牌知识、属性知识和经验知识,其中的品牌知识作为产品知识的组成部分是指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类具有的品牌和不同品牌不同属性的了解。对消费者产品知识的研究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的改进产品定位和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消费者的效用。

三、语义存储网络模型比较

本文认为,消费者知识是指存储在消费者记忆中的关于产品和品牌信息的内容与结构。作为一个复杂和多维度的概念,消费者知识绝大部分都是语义类型的代码,比如产品名称、品牌属性等等,包括有关品牌和产品的多方面语义知识。认知心理学中将这类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反映。

语义存储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本文接下来将对语义类命题存储的相关命题网络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目前认知心理学家主要提出了四种有关语义存储的模型(张明,2004)。

1.语义层次网络模型。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是早期由心理学家Collins和Quillian(1969)提出的最著名的模型。在这类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特征。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该模型表明能够用一种有逻辑的知识结构有效的表征人们所具有的语义知识,所以这个模型引起很大的反响,并激起了许多有关语义存储的研究(彭聃龄,张必隐,2004)。

但是该模型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概念是否是有层次的排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是等级关系等等。Collins和Quillian认为,语义网络的概念按照逻辑层次组织起来的假设并未完全得到实验的证实。

2.激活扩散模型。为了解决Collins和Quillian(1969)语义层次网络模型遇到的问题,Collins和Loftus(1975)提出可以不利用层次结构来表征语义记忆的组织,并且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也是一种网络模型,但放弃了概念的层次结构,而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概念之间的联系由连线表示,连线的长代表了联系的紧密程度。两个概念间的连线越短,通过共同特征的连线越多,则它们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例如在此类模型中,“手机”和“诺基亚”的连线比“手机”和“长虹”的连线要短,这说明,在“手机”这一类产品中,“诺基亚”比“长虹”更具典型性。

3.集理论模型。该模型由Meyer提出的。在这个模型中,基本的语义单元仍然为概念。每个概念都由一集(set)信息或要素来表征。这些信息集分为样例集和特征集。样例集是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这些特征称为语义信息。这些信息集或概念间无现成联系,当要从语义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对句子作出判断时,对两个属性集进行比较,根据两个属性集的重叠程度作出决定(肯定或否定判断,能说明范畴大小效应)。

4.特征比较模型。利用特征比较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多个语义网络层次模型无法解释的问题,但是该模型还是有许多的不足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验证。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批评意见是其根本否定了定义性特征的存在。比如以“手机”这个概念为例,大多数人会认为“通话工具”是一个定义特征,但当电池摔坏或其他原因造成不能打电话的时候,它还是不是手机呢?因此,该模型的前提假设确实存在着不足。

上述各类模型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其中集理论模型、特征比较模型属于特征模型范畴,其特点是语义信息没有严格的结构,不具有网络形式,是松散的;概念间无现成的联系,要靠计算才能得到,属于计算模型。就激活扩散模型和语义层次网络模型而言,如前文所述,激活扩散模型是对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和扩充。就有关品牌选择相关信息的语义来讲,概念和属性之间的层次性并不明显,概念和属性都是语义记忆结构的基本成分。因此,激活扩散模型更能够反映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品牌信息的存储。

四、构建消费者知识联想网络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Collins和Loftus的激活扩散理论,人的记忆是由知识构成的,知识由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网络来表示(黄合水,彭聃龄,2002)。当在问题中涉及一个概念和属性时,表征这个概念或者属性的节点就被激活。激活通过连线将扩散到网络中的临近节点上。由于扩散而被激活的节点的激活程度,依赖于这些节点与最初被激活的节点之间的联系强度。

借助激活扩散理论,可以将消费者关于产品和品牌的相关语义知识,看作品牌名字这一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联想,品牌联想是形成消费者相关知识的基础。品牌联想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Aaker(1991)认为品牌联想包括与任何与品牌有关的事物,他将品牌联系的概念节点归纳为11个类别。Farquhar和Fazio(1993)认为品牌联想包括产品类别、使用情境、产品属性和顾客利益等四个方面。Franzen(1999)认为品牌联想网络包括七个成分,分别是品牌知名度、品牌意义、品牌定位、品牌态度、品牌行为趋势与品牌关系。Keller认为品牌相关知识包括品牌意识和品牌形象(Keller,1993)。Krishnan(1996)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考察品牌联想:由品牌名称激发的联想的数量、联想的净值、联想的独特性和联想的来源。Low和Lamb(2000)将品牌联想划分出品牌形象、品牌态度和感知质量三个维度,并以多个品牌为例进行了验证。其中品牌形象包含了功能性和象征性的品牌信念,即产品提供者的形象;感知质量代表消费者对产品整体表现的判断,即产品本身的形象;品牌态度代表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整体评价,与品牌能够符合消费者的个人形象正相关。Low和Lamb认为这三个维度也适合不同产品和品牌的研究,同时也指出品牌联想的幅度受到消费者对品牌熟悉程度的影响,消费者对某一品牌越熟悉,产生的联想越结构化。

国内学者翁向东(2002)在Aaker四维度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近一步分析,提出品牌联想的九个维度。范秀成(2000)提出六维度的品牌联想结构分析模型,包括联想总数量、与产品特性有关的联想、与产品特性无关的联想、喜欢程度、联想独特性和联想来源,并对若干品牌进行了实证分析。王海忠(2006)利用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消费者偏重于从品质、公司、来源地、社会形象或“面子”等信息节点构筑品牌联想。

从上述回顾不难看出,与品牌名字相联系的概念节点有很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多种看法(Aaker,1991;Keller,1993;Krishinan,1996)。

分析上述这些概念节点,不难发现,在品牌名字与这些节点的联想中,有三种联想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重视,第一种联想比较特别,它是其他联想建立的基础,这种联想可以看作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的联想。第二种联想内容很广,包括品牌名字与其众多相关属性的联想,本文将其称为品牌名字和关联属性的联想。还有一种联想比较抽象,它往往是在其他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联想是品牌名字与主观评价的联想,又可以看作态度或主观质量(黄合水,彭聃龄,2002)。除了上述三种联想,还有三种联想不是品牌名字直接联想到的,是激活扩散网络中带有的品牌名字间接性的联想,包括人们对品牌关联属性的主观评价联想,人们对产品类别主观评价的联想,还有一种是对于产品类别的关联属性联想。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消费者相关语义知识,可以看作由四种成分,六种联想构成,即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的联想、品牌名字与主观评价的联想、品牌名字与关联属性的联想、品牌关联属性与主观评价的联想、产品类别与主观评价的联想以及产品类别与关联属性的联想(如图1)。

五、结束语

根据激活扩散理论,消费者知识联想网络中四种成分之间由于联系程度不一样,联想的程度和顺序都会不同,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也不同。这将帮助企业在创建品牌和管理品牌的实践中,突破传统的营销观念和模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消费者。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科技进步 消费文化 影响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目前,消费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切入消费文化研究。科技不断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消费文化的含义

消费进入文化视域形成了消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类型:消费文化。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社会反响。此后,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界定。重要观点可概括为三类: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这三种理解完全不同。第一种意义上的消费文化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消费文化,它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基础上延伸而得的。第二个定义只强调了消费文化的观念层面,后把规范层面和器物层面的消费文化略而不谈,所以,是一个不完整的或者抓重点的定义。第三个定义把消费主义思潮与消费文化相混淆,把极端的消费思潮当作消费文化,把特殊的文化思想等同于一般的文化观念,有以偏概全之嫌,如果是在特殊语境下使用则是可以的。

消费文化的外延也有不同的分法。譬如有学者说,消费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1]此外,消费文化的外延可以按照社会生活子系统来划分,包括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和旅游文化等等。

具体的科学或技术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科技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以休闲、消费和享受等为主题的文化工业的空前繁荣。早期的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就认为,作为控制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文化工业上,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思想。他认为,由于出版复制技术的高度发达,文化工业出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文化工业生产的大众文化对广大民众实现统治,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也是一种缺乏否定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它使广大民众沉湎于一种“虚假的满足”之中,从而沦为“文化奴隶”,丧失了对现行制度的反抗精神。科学技术同意识形态一样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奴役性,起到统治人和奴役人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方面,文化再生产表现为工业文化的形式,文化失去了起源自私人领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文化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丧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一般商品地生产已没有什么区别,文化工业产品由于技术的可复制性,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艺术作品的个人风格,一切作品皆沦为商品,文化已经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了;另一方面,却是专家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脱离所造成的文化贫困化。“思想的运动停留在作为理性之界限的栅栏之内”,人的精神内在向度被削弱了,失去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个性,是区;失去了对社会系统控制与操纵的内在反抗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为什么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扩张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是科学技术,特别技术是按照目的论行动的模式来运行,所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目的的合理性,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自然的统治,而作为意识形态它们实现了对人的统治。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人文缺失。一方面,文化活动失去了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给人以精神享受的作用,使快乐变的无聊和无趣。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规划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为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度,学会趋利避害。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劳动与消费产生了分离,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收入也愈来愈高,我们进入普遍有钱有闲的社会,这些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信念和消费价值观。然而,这种作用是相互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反过来指导人们处理经验、调节对现实的看法,甚至还会改变人们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方向。

我们要建立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比如以健康、文明、科学的素质为前提的休闲型消费观,以寻求生活的真正乐趣、体现生命中潜存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文化型消费观。我们要关注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极其实践意义,为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提升大众文化品位、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供多种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消费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满足人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用于体验、审美、运动、健康等方面的消费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接受、被实践。比如旅游是现代人普遍享有的生活方式,既促进经济的繁荣,又加强了文化的传播。于光远老先生说: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2]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衍生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文明的价值观一直在推动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发明和改进技术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消费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的,科学技术必须以消费为基础,不能只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制定科技政策;还应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或者第三者的立场上,通过建设消费文化、提高消费者素质、创造消费能力等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的进步与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相一致。

参考文献: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7

[关键词]异化消费;虚假需要;消费批判;制度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价值观,是在对生态危机形成根源的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和中间桥梁,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和政治制度联结起来,最终使对生态危机的批判转化成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新形态。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消费”作为联系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桥梁,构成了其理论演进的重要基础。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危机的趋势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对异化消费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和根源。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合乎逻辑的对应现象。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因而使人们逐渐变得越来越依附于消费行为。正如本·阿格尔所说,“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具体而言,人们在单调、乏味、无聊的工作中,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而是不自由的。www.133229.Com于是人们便把注意力转向了消费领域,试图通过消费行为来补偿劳动中的这一不足。因为在消费领域里,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人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而仿佛是自由的。在异化的条件下,消费变成了人们逃避劳动痛苦和不幸的避难所,幸福被等同于消费,幸福的大小则取决于消费物品的价值和数量。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消费成了一种病态行为,一种对物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世界上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进入了人的消费范围,成为人的消费对象。然而诡异的是,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消费更多、更新和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人们只能通过更高强度的异化劳动来获得更多的金钱,从而满足自己永元止境的欲求。因而,在当代,消费异化已成为各种异化的集合点:在经济上,它与劳动异化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成为劳动异化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政治上,它消解了人们的斗争意识,增加了人们对制度的合法性认同,从而支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无限生产、异化消费和虚假需要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的无限生产是最初的推动力和源泉,虚假需要和异化消费既是其结果,又是从内外两个方面形成新的推动力,它们以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作为支撑,互相推动、交融并进,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续生存的动力。具体而言,在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动力的推动下,为了防止生产出现“过剩”,维持资本的继续增殖,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消费成为生产和销售的唯一目的,生产者的利益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将奢侈品转化为“必需品”。此时的生产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还必须同时为利润而创造需要。需要不再是源于人的内心,而是变成完全由外部制造出来的虚假的东西,消费成了需要满足的唯一方式,并变异为生产扩张的内在动力。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也是最系统地论述异化消费与异化需要的是莱斯。他在其著名的《满足的极限》一书中发挥了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观点,尖锐地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把需要的满足等同于无休止的消费的观念。莱斯认为,我们必须把人的需求问题看作是生态相互作用的更大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指出,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需要被系统地导向了商品消费领域。人们在快速变化的商品和服务中不断地重新定义他们的需要,并且用不断增长的消费来补偿其他生活领域,特别是劳动领域遭受的挫折,并最终将消费与满足、幸福等同起来。然而,数量众多的新商品,在承诺满足需要的同时也相对从前的商品提升了不满足的感觉。需求和商品之间快速的相互作用带给个人的是一系列持续变化的满足和不满足感。换句话说,“这样的社会被经济层面上激增的财富与个人层面上的匮乏的体验之间的永恒矛盾所困扰。无论多么勤勉地或多么成功地寻找到不断增长的资源和能源的供应,也不能解决这一矛盾。”总之,对商品的疯狂消费并没有使人变得更快乐,反而变得更痛苦和迷惑。因此,他强调,对于这种传统来说,最重要的是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在消费领域以外的其他活动领域如生产领域中寻找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本·阿格尔认为,理解社会变革运动背后的、在解决严重制度危机过程中产生的基本原理来说,需求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而所谓的异化消费的特征就在于:“(1)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媒介而变得十分复杂;(2)人们把关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为了不断刺激人们去消费,资本借助了广告这一强有力的工具,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为媒介而变得十分复杂,同时人们则把需要的满足几乎完全等同于了消费。然而,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但无止境的物质王国则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成本不断上升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永远过着物质丰裕的生活的期望必然会破灭,而这又将促使人们审视自我的需求和价值观,反思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于是,变革的力量将在这种被阿格尔称之为“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中应运而生。

总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消费现象及其后果的批判为基础,通过揭示生产、消费、需求、商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到了异化消费及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将消费批判纳入到了其制度批判的体系之中。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重视对消费问题的研究,不仅因为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通过对消费实行操纵和调节,大大延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而这正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批判的重点。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对消费的控制过程及其造成的社会和生态后果,他们将异化、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异化和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应有的逻辑所致,从而将消费批判与制度批判结合起来。这也成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其他西方绿色政治思潮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

他们认为,异化消费在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不曾出现,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危机普遍实行干预和调控的背景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已设法将经济危机的趋势转移到消费领域,正是通过对消费实行操纵和调节,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

首先,无限生产与异化消费互相促进,通过大量消耗商品和服务,为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这正好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必需的,它为资本主义再生产,为维持较高的利润率、转移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福斯特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资本追求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为了实用的需要,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由市场力量所产生的那些虚浮的消费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利润增长和扩张需要,厂家不断制造出新奇的物品和服务,并通过广告和文化灌输等手段不断地制造虚假需求,迫使人们不断地购买、不断地消费,从而大大增强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依赖性,稳固了资本主义统治的经济基础。

其次,消费异化掩盖了社会的差别和矛盾,瓦解了人们的斗志,从而增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这是异化消费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现代主体作为一个消费者,无论是他的需求还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都是由资本主义商品体系结构性地规定了的。因而,人们一旦陷入了物质至上的“虚假需要”,便会把自身的需求与商品体系“一体化”。这种一体化集中表现为“需求的一体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大量消费它所生产的产品,现在它成功地把这种需求转化为普通人自身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变成了个人本能的需求。这种需求的一体化又产生了利益的一体化,一旦个人把自己的需求与商品体系结合在一起,他们便不再能否定这一体系,因为这无异于否定自身,这样他就彻底失去了挑战既定社会秩序的能力。这一动态过程使现代资产阶级找到了新的统治合法性依据,统治者通过向个人提供几乎是源源不断的商品,不仅使统治者、资本家过着丰裕的生活,而且使工人和他们享受着看起来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工人阶级在平等的假象中被同化和融合了,对这个制度的反抗要求消失了,统治者通过对消费实行控制成功地延长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寿命。

然而,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和有限的生态系统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矛盾冲突。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生产的无限增长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预示着人类资源极限的快速到来,以及生存环境的无可逆转的破坏。因为消费经济是以现代工业和技术为发展基础的,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无止境的物质欲求,它专注于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不断地向“自然界”透支,其结果是人类将为维持这种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环境、能源和生态后果支付必要的代价。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种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给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它们便因此成为了资产阶级极力倡导的“理想类型”,从发达国家辐射到发展中国家,进而成为了全球所公认的最佳发展模式。“不消费就衰退”成为了当今社会似乎无懈可击的道德逻辑,消费甚至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项公民义务。然而,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今世界,充其量只占全球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的原料、能源及其它资源占世界产量的4/5,如果把这些国家所具有的人均资源、能源消费水平推广到全球所有居民,将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压力,以至于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因此,“正是在发达国家中被不同程度地制度化,并通过经济高压和意识形态灌输在其它国家被提升为普遍理想的高集约市场秩序的社会实践,要为对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严重剥夺负责;为依赖于能源密集型的农业而生活的人类现在的生存状况而负责;为向生态圈排人大量的有毒物质而负责。”

由此可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直主张将异化、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异化和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应有的逻辑所致,因而要克服这种异化和危机就必须粉碎这种逻辑本身。他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特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具有双重矛盾,其中第二重矛盾是指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必然不断地进行自我扩张,但是自然界本身是无法进行自我扩张的,这就意味着追求无限增长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必然会受到生态制约,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性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生态上具有不可持续性。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中则用“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来说明这种必然性。“物质变换裂缝”就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追求利润为基础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中断,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一书中,福斯特更加明确地肯定生态和资本主义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领域。本·阿格尔则通过阐述当代资本主义维系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变化,来揭示生态危机的必然性。阿格尔指出当代资产阶级通过向人们许诺提供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商品,并控制和引导人们的消费需求,使人们沉溺于商品消费之中,从而维系了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具有不断扩张的趋势,进而产生生态问题。

关于如何消除人的异化(包括异化劳动、异化需要和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从生产和消费(需要)两方面入手,从经济运行和制度框架两个层面着眼,通过社会结构变革和价值观重塑的双重变革,创造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和人的异化问题。

莱斯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着重论述了这种摆脱异化和危机的途径问题。他认为尽管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人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发挥与人的真正满足和幸福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根本用不着非要由过分专门化的商品和服务来提供。因此,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创造出一种能促进人们在其中直接参与与满足自己需要有关活动的环境。他主张通过非等级制的、以全体为基础的联合体结构来组织劳动,使每个人在自由和自主的条件下决定自己的需要,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实现,使一切个人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真正满足具有丰富的意义,由此实现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方式的彻底变革。

在制度层面,他通过批判地分析穆勒的“稳态国家”思想和伊利奇的“交往社会”等传统替代方案,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替代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即把工业发达的各个国家的社会政策综合在一起的社会,其目标是减低商品作为满足人的需求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和把按人口平均计算需要的能源及物质减到最低限度。”他同时强调,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有力的动态阶段重新改变社会政策,使其抛弃幸福的量的标准,而采用质的标准;它并不总是以增长、稳定或下降的经济形势为特征,而更迫切的是重新配置资源和改变社会政策的方向,使满足需求的问题不再被完全看作是消费活动的功能。在这个社会中,有一系列消除贫困的相关政策,不会让人们回到过去那种以穷乡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环境中去;在这个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商品和市场交换,只是消费不再是满足需要的唯一方式,人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拥有选择权;在这个社会中,仍然需要科学技术并享受其成果,只是科学技术也由集中化、垄断化的使用方式走向分散化。

阿格尔则明确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也是双重的。它要设计打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社会主义的未来。过度生产将通过分散工业生产和降低工业生产的规模来克服;过度消费将用向人类提供有意义的、非异化劳动(这种劳动是小规模的、民主管理的生产者联合体的劳动)的办法来克服。”他认为变革的希望就蕴含在“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中,这种辩证法指的是:在工业繁荣和物质相对丰裕的时期,本以为可以真的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情况发生危机,而这不管愿意与否无疑将引起人们对满足方式从根本上重新进行评价。他特别指出,“这一过程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1)生态系统无力支撑无限增长,从而将需要缩减旨在为人的消费提供源源不断商品的工业生产;(2)这种情况将需要人们首先缩减自己的需求,最终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方式,从而改变那种把幸福完全等同于受广告操纵的消费的观念;(3)对需求方式的这种重新思考可以使异化消费变成我们称为‘生产性闲暇’和‘创造性劳动’的现象。”人们将不再把这种劳动看作是获得应用于未来消费的财富的源泉,而可以在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价值。

阿格尔进一步提出,要用“分散化”、“非官僚化”和“工人管理”等具体措施来克服异化消费及生态危机。他指出,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既适用于技术(生产)过程又适用于社会和政治过程。通过使现代生活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我们就可以保护环境的不受破坏的完整性(限制工业增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性质上改变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他认为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是两个相伴而生的概念,“凡在有技术分散化形成小规模技术的地方,劳动过程的民主化都起因于工业组织的非官僚化。离开了一个就没有另一个。”另外,通过对南斯拉夫的工人管理和工人自治的经验的考察,阿格尔提出应把强加的资本主义控制转变为自我施加的工人管理。他进而提出小规模、非官僚化、集体组织的生产将成为目的本身,而这些只有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同时具有必要性程度的非官僚化)的制度下才能实现,从而最终将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双重目标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8

关键词:奢侈品;奢侈品消费;消费群体特征 

1 奢侈品相关概念

奢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然而关于奢侈品的定义,至今在学术领域上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归咎于奢侈品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尽相同,牛津美语辞典对于奢侈品的广义解释为: “极致舒适且挥霍的生活调性;非必需品的, 心中渴望的、昂贵的或是稀有的商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早在1899 年就提出, 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只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 更重要的是奢侈品所附予的社会经济背景上的价值。从操作性定义而言, 艾莫利大学法律历史研究员Charles J.Reid将奢侈品的操作性定义设为: “这类商品有95%是专门提供给金字塔顶端人士使用的, 也就是只有5%的金字塔顶端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商品或服务。” Nueno and Quelch (1998) 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奢侈品是“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 也是“有形价值”占“无形价值”比值低的产品。

目前,国际公认的“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豪华汽车和游艇等。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奢侈品的物质形式会发生转变,并可根据个人、社会、经济等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奢侈品和相对奢侈品,如高档钟表在目前来说是相对奢侈品,但游艇、私人飞机在目前来说就是绝对奢侈品。

2 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2.1 人口特征

2.1.1 富裕群体

富裕群体是典型的奢侈品购买者,以男性为主,年龄在40岁以上。他们大多是国内大公司或者政府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家,交际广泛,大多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浙江等地。

2.1.2 高收入群体

高收入群体由一系列人群组成,包括企业家、商人和社会名流,性别比较均衡。他们与富裕阶层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新近富起来的人群,他们的年龄小于富裕群体,大多在25岁到40岁之间。

2.1.3 高级白领群体

这个消费层级的人士的收入是所有奢侈品消费群体中最低的,年龄也在25岁到40岁之间,女性消费者较多。

2.2 心理特征

尽管人口信息能反应消费者的基本情况,但仅了解消费者的人口特征是不够的。例如,性别相同、年龄一样、收入相当的两个顾客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消费特点,一个人总是买特别便宜的商品,而另一个人可能买最贵的商品,这源自于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动机的差异。

朱晓辉、卢泰宏借鉴Vigneron, Franck and Lester W. Johnson的研究结果,通过定性研究的消费者访谈,提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模型,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社会性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炫耀、从众、社交、身份象征;个人性奢侈品消费动机包括:品质、享乐和自我赠礼。

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不同收入层级购买动机不同。收入层级越高,购买奢侈品的社会性消费动机倾向越强;收入层级越低,购买奢侈品的个人性动机倾向越强。普遍来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仍以“显示身份”为主,消费者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类型;而在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消费者偏爱“体验驱动型消费”,追求能够放松压力的舒适假期或者高品质的服务。

2.2.1 富裕群体

富裕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动机主要是炫耀和身份象征。他们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他们成功后急切需要一些东西证明、炫耀他们的成功,标榜自己的上层人士身份,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象征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富裕群体知识、经验的积累,有一些人开始注重产品质感,注重产品细节,注重一些体验式的消费,追求高层次精神享受。

2.2.2 高收入群体

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动机主要是炫耀、从众和社交。高收入群体是中国的新富阶层,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他们需要选择一些“富贵的标志”来标榜自己的成功和富有。另一方面,这些新成功人士还需要用奢侈品作为“身份认证”尽快得到上流社会(如富裕群体)的认同,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

2.2.3 高级白领群体

高级白领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动机主要是炫耀和自我赠礼。高级白领群体作为新兴的时尚阶层,消费奢侈品时讲究时尚、气派、高雅,他们希望通过奢侈品来显示自己的高雅品味。由于高级白领的收入相对其他消费群体较低,在消费奢侈品时受经济因素影响较大,他们不可能经常购买奢侈品,所以高级白领群体通常会用其他消费方面的收敛节约来支持他们奢侈品的消费,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收入情况如何,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都注重奢侈品消费的炫耀性价值,他们更强调所拥有的奢侈品的公众意义。

2.3 购买行为特征

2.3.1 消费产品特征

总的来说,中国奢侈品消费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消费者对房屋、汽车、阖家旅游等奢侈品的消费更多。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消费的奢侈品也存在差异。名车、豪宅、游艇、私人飞机等绝对奢侈品是富裕群体奢侈品消费的主要产品,旅游等体验式奢侈品所占比例也逐渐提高;高收入群体消费的产品包括名车、豪宅等绝对奢侈品,也包括手表、服饰等相对奢侈品,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消费主要是以富裕群体作为标准,通常会跟随富裕群体的消费趋势。由于经济限制,高级白领消费的奢侈品中手表、服饰、香水、皮包、领带等相对奢侈品占绝大多数,他们热衷于购买一些顶级奢侈品品牌的小配件。

2.3.2 购买地点特征

中国的奢侈品购买地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大陆,但是许多奢侈品都有至少30%左右出自我国香港、澳门或者台湾,在国外,欧洲也已经成为了第三位的奢侈品购买地。不同收入层级的消费群体对消费地点的选择也存在差异。富裕群体通常在机场免税店或国外旅游时购买产品,高收入群体通常也在国外旅游时购买产品,而高级白领通常都在本地品牌店购买产品。

本文从人口特征、心理特征、购买行为特征三方面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进行了分析,但消费者的特征不是固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奢侈品价值理解的变化会不断发展,奢侈品经营企业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其消费者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9

关键词:消费时代; 大众消费模式; 社会意识形态; 传媒文化

1 消费文化形成及其发展过程

1.1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消费社会,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对于现代社会的分类,比较著名的就是鲍曼曾“生产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分类,这种将消费社会明确确认为一种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行为虽然不是第一次,但也是很有价值的。消费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并且能够代表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或者历史阶段,这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以及生产方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现在普遍认为是在福特主义的出现而造成的,发展到成熟阶段则是20世纪中后期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在生产当中的时候。福特主义特指对大型企业所进行的大规模生产总结,然后标准化,最终形成的工业体系。福特主义受到了许多社会研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工人阶级能够承担的消费模式,于是史无前例的大众消费模式开始出现。伴随着成产力的不断发展,20世纪20年,消费社会开始出现,主要标志是大众不再仅仅对像食物、衣物等物质性商品有很高的需求,还对电影、电视节目等文化产品有很巨大的需求。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开始作为一种价值观或者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商品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强调占有与花费的消费主义开始对传统的节约、简朴和自制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破坏传统的价值体系。同时不能得以满足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激情不断刺激着人们,导致了无止境消费行为的出现。消费主义对于人们价值观的不断改变,也促进了社会分层的出现,中产阶级借助大众消费的机会得以资产的累积,由于中产阶级也是有着很大消费能力的,所以不断升级的商品消费又得以能够调整社会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消费文化也加大了社会分化的步伐。

1.2 消费社会的发展过程

20世纪20年代,消费社会初步形成,在此之前的就已经有了消费社会理论的研究成果了。在1899年,美国社会学家Thorstein Bunde Veblen编写了《有闲阶级论》,对美国上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消费心理进行了消费理论上的阐述;在1990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George Simmel出版《货币哲学》,对社会时尚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60年代后,福特主义的生产体系需要庞大而长期的投资和过度依赖大型设备和工厂的结构上的缺陷开始显现。为了克服福特主义的弊端,一种针对消费人群的“弹性积累”生产模式开始出现,由于具有能偶产生出更多的适合消费者的产品,能够灵活多变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可以缩短生产周期,特有的开发商、零售商和广告商以及消费者密切联系关系,使得这种生产方式具有迅速改变适应时尚趣味的特点。这种生产模式又被成为“后福特主义”,它的流行标志着消费社会开走向成熟。

2 传媒文化与传媒工具

传媒文化是英语中media cu1ture的中文翻译,在不同的场合,可能被“媒介文化”或者“媒体文化”所代替,但是一个含义,都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

2.1 传媒文化的形成

传媒文化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中国是在《大众传播社会学》中,文中从媒介文化与社会意识进行的分析,部族社会的象征是口头文化,近代社会的代表是活字文化,而大部族社会则是由电视文化所连接起来的。之后在90年代,《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的出版才引起了国内相关学者的注意。传媒文化是伴随着文化的媒介而产生的,许多的相关学者都对这种形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意识形态和现代文》一书中,英国学者汤普森提出现代文化的媒介化是一个文化符号化的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进行,文化的传播就越来越受到体制的组织化和媒介工业的技术的制约;同样是英国的学者尼克·史蒂文森也表达了对传媒文化的关注,并且认为研究传媒文化有着很大价值。传媒文化的外延现在已经不再有很大的争议,广播文化、印刷文化、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都属于这种外延范畴。

2.2 新的传媒工具出现

大众传媒的发展经历了报业,近代广播电视的普及以及21世纪互联网的告诉发展几个阶段,主要的传媒工具由报纸、广播演变为互联网。社会文化的传播收到传播工具的制约。经济发展至今,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工具受到了手机、互联网的强烈冲击。由全球近十年的互联网发展我们可看到,用户由5.7亿增长至 23亿,每天使用事件由46分钟上升至 4小时,网站数量由300万增长至5.6亿,而最大社交网络由300万人增至 9亿人。由于手机与互联网的即时性和便利可得性,能够迅速传播大量的信息,并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往的自媒体在特定人群中产生迅速而深远的影响,如微博。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现在全球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亿,新的媒体工具对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是文化的快速传播;其次是不再受到距离、空间的影响传播;且传播突破了群体的限制。新媒介的出现对消费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例如:微博中的植入产品广告,转发并关注一定数量的好友,即可获赠某产品的信息,迅速的使消费信息精准的扩散至目标群体中并产生购买行为;消费信息在设定的初期,就会选择目标人群日常接触且喜爱的媒介载体进行传播。新媒介的迅猛发展,使得消费文化能够更紧密的更便利的在社会群体中进行传播。

3 消费时代下的传媒文化

根据1947年库尔特·卢因提出的媒体“把关人”理论,大众媒介的传播是根 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传播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这里,我们将当代中国的历史时期按照消费文化的特点分为前消费时代和消费时代两个历史时期,研究这两个时期传媒文化的特点。

前消费时代是指自从中华人名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开始,一直到三十年后的改革开发结束,而消费时代则是指1978年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之所以要这样划分,主要是以传媒文化的特点为依据的,前消费时代中国的主题传媒文化是更多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后消费时代的到来,中国传媒文化开始有不同的内容,形成了大众传媒文化和精英传媒文化并存的现象。

 3.1 前消费时代的传媒文化

传播工具这在这个时期被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建国前后,报纸、广播都被用作了宣传革命思想或者阶级观念的工具。不管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报刊,或者美国在中国自然灾害是通过“美国之音”宣传了资本主义思想,这些传播工具都被作为了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前消费时代,传媒文化的阶级斗争工具性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广泛的利用。毛泽东在1957年曾经说过报纸在各个阶级区分时期都是阶级斗争传播的工具。这句话明确表现了传媒文化在这个时期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前消费时代,社会的生产力不高,生产方式也不先进,人们所累积的财富也不多,使非社会主流的文学艺术等传播文化形式没有足够的市场来发展自己,同时政府强调对传媒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定位,使报纸、电影还有广播成为阶级斗争工具,用来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这极大的影响了传媒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文化工作者的创作,抑制了媒介文化的前进脚步。

3.2 消费时代的传媒文化

在1979之后,中国的进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消费能力也逐渐提高,传媒文化经历了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改革开放初期,以表达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探索进行的理性沉思、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或者作者自己的审美为主要主题的精英文化开始崛起,这种文化是以“伤痕文学”为主要代表的。在伤痕文化之后,接着出现了“反思文化”和“改革文化”等为大众文化的出现提供指导的文化媒介文化。

大众文化的兴起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前进,从以邓丽君为代表的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通俗文化开始,虽然这个时候的通俗文化一直被政府或者社会意识形态压制,但毫无疑问,这种传媒文化的流行,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为之后的大众文化合法化奠定了基础,之后中国的大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开始出现了电视剧、娱乐片等满足大众娱乐要求的文化媒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西方的文化也迅速涌现在大众视野中,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苹果产品无疑以独特的优势,成为西方文化产品融入中国的成功代表。社交网络媒体的兴起,成功的搭建了个人的媒体传播平台,这时的传媒文化附带了个人特征和社会群体的特点。

4 小 结

本文通过对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分析来,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媒介形式演变进行了探讨,进而为研究传媒文化的特点奠定了基础。在对传媒文化的外在变现形式和内涵进行了分析了,对我国的传媒文化建国后传媒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传媒文化由建国初期的国家性和阶级性,到改革开放后的大众媒介文化出现,并形成当下消费时代多种传媒文化并存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董天策. 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J].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 赵泽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传媒文化大发展[J].现代传播.2012.

[3] 洪婷. 探析技术理性主导下的媒介文化 [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1 (1).

[4] 王爱华. 媒介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