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集锦9篇

时间:2024-01-30 14:59:55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和谐氛围

一、用“道德”做土壤来培育思想

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把学生德智美体的发展通盘加以考虑。知识、体育、艺术欣赏现在都已经在中学中以科目的形式开展起来了,唯有道德,还是以贯穿的方式进行。效果怎么样呢?答案雷同的作业和考试试卷反映出我们在教育中忽视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要成才,先成人。一个有思想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但又不能开门见山地批判和纠正,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道德教育应该采用渗透和整合的方式。渗透是不露痕迹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可以用幽默的口气说出,比如:我提醒学生,现在班上做作业开始分流派了,各位“长老”可要看好自己的弟子,别学歪门邪道啊!走上正路才是关键!学生哈哈一笑,也心领神会了;可以是严肃的提醒,考试中就需要严肃警告;可以是一场朋友般的交谈,在平和的气氛中开展教育。整合是水融、浑然一体的,是两相融通、相得益彰的。

二、用“和谐氛围”做养料来栽培思想

苏格拉底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能独立思考而不盲目相信流行的权威和说法。”思想应该建立在自由思考之上。新课理念中让学生主动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程中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兴趣才有探索的欲望,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我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探究大众传媒与文化市场的发展带来的喜与忧时,从我的文化生活入手,利用手机这个学生最熟悉的媒介形式,以小组的形式,现场查阅手机,搜索在手机中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条新闻,可以是不限领域的,要说出感兴趣的原因。一时间,大家的热情高涨,很快,关于文化生活中出现喜与忧的原因、表现以及措施都讨论出来了,下课了还觉得意犹未尽。

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

三、用“分析归纳”做阳光照耀思想

我们说一个人思想自由,是说他基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思维方式,能够提出许多新的有益的见解;我们说一个人思想深刻,是说他具备透过表象发现问题关节点或实质的洞察力;我们说一个人思想开放,是说他能不断学习,获得知识的新解与再生。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终身发展,就需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甄别信息、拼盘信息的方法与能力,反映在课堂中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调查研究,并分析整理,得出研究成果。本学期,在讲到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时,因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与西方节日对比引发学生对这两种文化的争论,中学生更喜欢哪种节日?我们学生自己主动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将两种节日的历史渊源以及目前的发展以问题的形式罗列出来,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过程中,问卷调查的格式、最后的结果分析都是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分析完成的。最后的结论未必是最合理的,但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最佳途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体会到了调查研究的辛苦和结果生成的快乐,也感受到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更全面地学到知识。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关注课程和课堂,还需要教师角色和教师思维的转变,教师要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多思考、多研究,首先自己要有思想。敢于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教学相长,教师在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之中,收获的将是一种双赢的快乐和幸福。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思想”生长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开出美丽的思维之花!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2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无可争议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他们的学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奠定了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基调。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是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以百家争鸣为主要的标志。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个阶段的学术思想。

同第一个阶段相比,第二个阶段的学术思想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学派林立,儒、道、墨三大学派之外的另外几个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派如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相继出现,并迅速达到发展的高峰。其次,各家学说之间争论激烈,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三,各主要学派自身的理论建设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大师级的人物和标志性的、集大成的著作。第四,各主要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迅速的分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这些分化有的是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如《韩非子》所说的“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有的则是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在广泛的交流和争鸣中互相影响、启发、借鉴、汲取而发生的。思想家们热衷于标新立异,没有哪两个人的思想主张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师生之间和同门之间也不例外,他们“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百家争鸣迅速达到高潮。第五,学术思想的发展出现了趋同的态势,这同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是一致的。通过激烈的争鸣,各家学说的优点得以充分显现,逐渐为大家所首肯,缺点也得以充分暴露,为大家所规避。于是,百家之学一方面激烈争鸣,另一方面又在争鸣辩驳中互相影响、吸取、渗透、贯通,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逐步形成了共识,“舍短取长,以通万方之略”成为了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遂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我们如果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同此前的作一个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第六,百家之学的充分争鸣和交叉影响,使得学术思想间的一些新的组合、新的尝试、新的创造得以进行,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这些新情况使得学派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出现了很多犹如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难发现,此一时期的很多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因素,以至于后世在对他们进行学派归属时经常发生困难,出现了不同的判断。这实际上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黄老学就是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综合创新的一个突出成就,百家争鸣丰富的思想成果则为黄老学的出现积累了充足的条件。黄老学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潮,这一思潮集中反映了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的以上特点,对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持续性的影响,堪称那一时期真正的显学。已故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对先秦黄老学曾有过这样的评论:“百家盛于战国,但后来却是黄老独盛,压倒百家。”近些年学界对黄老学的深入研究表明,黄老学在战国中后期的确是声势浩大,著名学者众多,著作也最多,对各家的影响也最大。那么,黄老学为什么能够“独盛”并“压倒百家”呢?笔者认为,黄老学之所以能够“独盛”并“压倒百家”,是因为其学说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之上的明显优势,这一优势的获得,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的整合,特别是对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优化整合。

在黄老学活跃的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事实上也都在互相影响和吸取,但都是以本学派的理论为本位来吸收某一家的思想。黄老学则没有强烈的学派意识和门户壁垒之见,它发挥了老子思想“有容乃大”的精神,致力于将百家之学提供的主要思想成果进行全面的整合,使之融为一个有机的、开放性的整体,因此才拥有了综合百家的理论优势。构成黄老学的所有理论内容,单独看都来自原有的各家学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创性的内容,但这些来自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一旦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便显露出明显的优势,非任何一家学派所能相比。黄老学作为一个学派,其基本的学术特征可以概括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其“道法结合”的政治主张致力于用道家哲理论说法家政治,紧扣着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适应了列国富国强兵、变法图强的时代需要;其“兼采百家”的学术取向则汇聚了各家学说的优长,规避了它们的偏弊,十分符合学术思想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的走势,从而引领了战国学术发展的潮流,成为那一时代真正的显学。

将道家的哲理同法治的政治主张整合在一起,用道家哲理为法治主张作论证,是黄老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将道家和法家两大学派各自的理论优势结合了起来,形成了道法结合、以道论法的理论方向,由此构成了黄老学最主要的学术特征。

道家哲理同法治主张的整合,是时代向思想界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是当时社会的迫切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渐趋白热化,富国强兵成为列国诸侯最迫切的愿望。为了富国强兵,各主要诸侯国都先后实行了变法,以法治国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同时也成为思想家们最为关注的时代课题。先秦的诸子百家,对以法治国的主张事实上都是接受的,即使是坚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儒家也并不排斥法治。在先秦的各个学派中,对变法和以法治国主张最力的当然是法家。然而法家学说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其法治主张缺乏理论上的论证,特别是缺乏哲理方面的论证。为了使以法治国的主张深入人心,就必须弥补这一缺失,而法家学说自身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资源,在此情况下,法家和道家的结合和优势互补,就成了最佳选择。在当时的各个学派中,道家学说在理论深度上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特别是以“道论”为核心的思辨哲学,可谓独此一家。大体上可以说,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唯一擅长形上思维的学派,道家的本体论、宇宙生成论、辩证法、认识论,在其他学派那里基本上都是空白。在以“道论”为核心的道家哲理的影响下,谈玄论道蔚为风气,各家各派从道家哲理中获益匪浅,理论的高度和深度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以法治国的主张在当时由于最为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而受到列国诸侯的重视,利用道家哲理为实行法治进行论证,这种理论需要便催生了黄老学。当时一批崇尚法治并欣赏道家思想的学者们发现,传统的道家学说虽然对法治不以为然,但其中崇尚自然、顺应天道、因任人的本性、反对人为干预等思想正好可以用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论证实行法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于是,他们便尝试着进行道、法两家的整合,用道家哲理论说法家政治,具有这一理论倾向的学者们就被后世称为黄老道家,道法结合、以道论法就成为黄老学最主要的学术特征。

道法结合、以道论法这一新的理论方向,是对道、法两家学说的成功整合。它发挥了道、法两家各自的优长,对此两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从道家的方面来看,它改变了传统道家疏离政治权力、漠视政治权威的一贯态度,转而与政治权力合作,积极探讨治国之道,使道家在现实政治的领域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法家这方面来说,道家哲理的引进使其法治的主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避免了以往那种疏于理论、缺乏论证、对抽象的理论问题不感兴趣的缺陷,有力地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

最早进行道法结合、以道论法这一理论尝试的,是黄老学的奠基之作帛书《黄帝四经》。《黄帝四经》的第一句话,就是“道生法”,可谓开宗明义。这一命题集中地表达了黄老学的学术主张,确立了黄老学的基本思路。它将道家的核心概念“道”与法家的核心概念“法”结合了起来,揭示了道与法的基本关系———法是由道派生的,是道这一宇宙间的根本法则在社会领域的落实和体现。“道生法”命题的抽象或表面的意义,是为法治确立天道观或形而上方面的依据,借此来伸张法的权威性;其具体或潜隐的意义,则在于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也必须符合大道的要求,试图用大道这顶高帽来制约君权,避免来自高层的政治权力对法治的干扰和破坏。从“道生法”这一命题出发,《黄帝四经》推衍出了它的法治主张,此后的黄老学者无不循着这一路数论证他们的法治主张,如《慎子逸文》“以道变法者,君长也”,《管子法法》“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心术上》“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等等。“道生法”的命题首开整合道家与法家理论的先河,从“道”的高度论证了法治的必要性、可行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堪称是黄老学的第一命题,在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对儒家学说基本理念的吸取,是黄老学整合百家学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国以礼”、“为政以德”和重视道德教化,是儒学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黄老学吸收了这些理念,将其与法家的核心理念———“以法治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先秦学术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在此之前,以《商君书》为代表的早期法家将法治同儒家主张的德政、礼治截然对立起来,完全否认德政的价值和道德教化的社会功用;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则继承了三代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坚持“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他们虽然并不完全排斥法治,但仅是将其置于不得已而用之的地位。因而在战国中期以前,儒家和法家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思路和手段的主张大体上是处于对立的状态。黄老学者们最先意识到儒法两家的治国理念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用,不可偏废,遂开始了调和儒法的最初尝试,试图将此两家的合理性整合到一起,使其由彼此对立排斥变为联手互补。

最早进行调和儒法这一理论尝试的,仍然是黄老道家的奠基著作帛书《黄帝四经》。《黄帝四经》在大力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对儒家的德治思想予以了认真的对待和一定程度的吸取,这一态度集中地体现在其“刑德相养”的主张上。《十大经姓争》阐述这一主张说:“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是古代思想家们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争鸣辩驳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结论,正是这一认识开辟了刑德并举、儒法结合的理论方向。后来的黄老学者无不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探索,作出了他们的理论贡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论断揭示了刑德并用的政治模式中刑与德二者各自的地位,德应该摆在彰显的位置,刑则只能是隐微的,这可以说就是数千年中国古代政治“阳儒阴法”或“外儒内法”模式的理论滥觞,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调和儒法是黄老学为先秦政治理论的发展开辟的新方向,它成功地整合了儒法两家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极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于儒法两家的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法家的角度来看,由于吸收了儒家关于德治与教化的主张,使得早期法家(或三晋法家)冷冰冰、阴森森的面孔变得温和起来,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易于被大众接受,利于法治的推行;从儒家的角度来看,由于重视了法治主张的实用价值,使得儒家的德治理想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从而改变了传统儒家软弱无力的形象,使其更为适合统治者的需要。黄老学调和儒法,集中了儒法两大政治学说的理论优势,这一理论方向出现了之后,便成为了战国中后期多数思想家共同认可的政治理念,主导了该时期学术思想的走势,并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古代社会长治久安需要的儒法结合、阳儒阴法的政治模式理论。因而可以说,黄老学的这一理论贡献的价值,无论予以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对道、法、儒三大学派基本理念的优化整合,基本上确立了黄老学超越百家的理论优势。此外,黄老学对当时活跃在百家之林的其他学派的思想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使之有机地融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阴阳家和名家。

阴阳理论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了活跃,但在战国中期之前,基本上还限于对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和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黄老学接受了阴阳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对其做出了关键性的推进,将其引入社会生活和政治伦理的领域。此举不仅充实了黄老学的理论体系,也使得阴阳学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实用价值。最先将阴阳理论引入社会生活和政治伦理领域的,仍然是黄老学的开山著作帛书《黄帝四经》。《黄帝四经》以阴阳观念解释季节的变化,把四季的推移看成是阴阳消长的结果,并将其上升到天人关系的理论高度,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初步形成了顺天授时或敬授民时的思想,用大自然运行变化的节律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进行总体性的指导。例如,《黄帝四经十大经姓争》说“静作得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黄帝四经经法论》说“动静不时,种树失地之宜,则天地之道逆矣”,这一思想在后来的《管子》、《吕氏春秋》等黄老著作中得到了发展,并由指导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面指导,特别是对社会的政治运作的指导。用阴阳理论指导政治活动,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时教令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对四时教令的系统表述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吕氏春秋》又予以充实完善,这种发端于黄老学的特色理论最终成为了阴阳家学派的主体思想,后又被儒家学派吸收,成为十二月令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3

【关键词】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激励机制

抓好职工的道德教育与养成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紧扣时代脉搏,使职工思想道教育与养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将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法制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以其说服力提高社会成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要求,自觉遵守良好的社会秩序。在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充分重视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道德是“自觉的法律”,法律是“强制的道德”,在教育、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其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制支持,道德规范一旦得到法律认可,其惩恶扬善的效果就会得到极大的强化。道德为法律提供广阔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而法律又会巩固和提高职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通过融合,实现“以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的有机结合。

二、将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

思想道德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途径。要把引导职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要引导职工遵守基本行为规范,追求高尚的社会道德标准,净化、美化企业社会环境,把社会公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更进一步地提高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舆论和思想环境对职工的职业道德影响很大,没有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职业道德就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企业应该着力引导职工懂得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通过长期地引导,逐步形成职工遵章守纪、热爱企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家庭是人的社会化教育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状况和美德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和文明程度,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接触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也要在职工中努力建设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尊长爱幼等家庭美德,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4

问:通过5天的参训,您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收获?

答:在开学典礼上,连处长和视频中的谌省长的讲话精神让我收获多、感触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的责任,还要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人才,核心价值体系要贯穿在整个少先队活动中去。吴祖平老师向我们深入浅出地诠释了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大家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国,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让广大老百姓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素质的人民,这24字描绘出中国梦、复兴梦、强国梦的未来。中国梦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所以要依法治国、反贪防腐,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才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人民民主,奋进之基:爱国、敬业;为人之基: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现在要从学生抓起,从小事抓起!短暂的五天培训结束,我收获到了新理念、新思考、新方法,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问: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这次,通过参加新一轮“千校万师”培训,我更加有头绪了:深入思考、细化工作、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尤其是创文工作和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自己先琢磨各项指标体系,再和老师共同分析、共同完成资料,工作效率上提高不少,在少先队活动中,我利用教师学习、升旗仪式讲话向师生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并要求师生牢记“16字(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在心中。要求大队部组织中队开展一次“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队日活动,利用队会课,要求师生熟记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把24字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心中要始终有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追求;文明行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努力成为思想好、品德好的学生;同时让学生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问:参加新一轮第19期“千校万师”培训回校后,您在学校都开展了什么活动呢?

答:9月22日下午,我校五(2)班组织开展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并且在中国文明网已报道。教室里传出阵阵歌声,队员们踊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成了师生崇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问:通过您参训后,您将带着老师们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开展了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答:我们通过学科渗透、积德榜、少先队活动课、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立德树人提高师生思想境界,教育引导师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校作为南明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之一,还开展美德少年进课堂讲故事、唱歌曲、学典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活动,倡导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并由此带动家长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您参训后,在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加强,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10月13日建队日活动,我校代表南明区参加全市军乐队比赛,在十二支参赛队激励的比赛中,我校获最佳表演奖。整齐的队列、悦耳的乐曲、饱满的精神风貌都令人赞叹,活动中无时无刻不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新一轮“千校万师”给您最大的感受?

答:励志训练课。它让我们从体验学习中找寻到了快乐,活动的多样性让我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彼此鼓励、相互尊重,共享成功;礼仪课。它让我们懂得了教育无小事,教师要以身示范,无论在学校、在社会、在家庭,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学生的榜样,当一名有修养,讲礼仪的好老师;“德法合一,以教为先”讲座,教会我们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还主动为我们开设一条免费咨询的绿色通道,让我们为之感动;赵国华老师我们感受到师爱是伟大的,他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做到的,让我们为之震撼,受之感染。心中无限感慨着,授课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人文关怀,激情洋溢的演讲风采,让我们收获友谊与欢乐、熏陶与感染;让我们学会用精彩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用趣味游戏去带动学生;老师们的博学多才,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忘记了辛苦;增添了欢乐,摈弃了烦恼,增强了自信,摆脱了困境!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5

关键词:传统社会 选人用人思想 启示

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得失、成败,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莫不如此。在选人用人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积累总结了许多光辉思想,它对今天我们的选人用人工作仍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中国传统社会选人用人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选人用人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古籍文献中,包含着丰富的选人用人思想,它是中国传统社会选人用人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1治国之道,务在得人的思想。中国传统社会的选人用人思想中,治国之道,务在得人的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中国历代开明统治者从治国实践中认识到人才在整个国家安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为取得和巩固其政权,都把选人用人作为治政的首要任务。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将相求才若渴的故事,如“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等,都表现出他们对选人用人的高度重视。先秦时期《管子?五辅》论证了得人和失人的利弊:“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吕氏春秋?求人》中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汉唐时期,汉武帝求贤诏书云:“盖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唐太宗曾反复强调“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雍正总结中国古代为政选人用人的得失,得出的结论是:“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

1.2选贤任能,贵在识才的思想。识才是选人用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中国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对此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深刻了解一个人品质和才干的有效途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提出了“九征”识人法,即:“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三国曹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刘劭,在其所著《人物志》中提出了“八观五视”考察人才的方法。所谓“八观”,就是“观其夺救,以明杂间;观其感变,以审常度;观其志质,以知其名;观其所由,以辨依似;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其情机,以辨恕惑;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观其聪明,以知所达”。“五视”法是刘劭基于“八观”法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强调通过考察一个人在“居、达、富、穷、贫”五种不同情形下的行为表现,可以得出被考察人才是否拥有良好的德行。在德与才关系的处理问题上,司马光主张以德为帅,他认为德才兼备是最理想的人才,是所谓的圣人,认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1.3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的思想。中国传统社会在选人用人方面有大量任人唯贤、公正无私、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等诸多好思想、好做法。《吕氏春秋・去私》就记载了祁黄羊举荐人才“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任人唯贤、公正无私的选人用人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坚持“选贤之义,无私为本”的原则,他告诫群臣,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是在选人用人方面恪守尊贤崇能、礼贤下士的典范。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晏婴指出:“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1.4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开明统治者均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春秋齐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就收获而言,种粮获谷,种树获木,而育人则收取贤才,贤才的作用比谷物、树木的作用就不知要大多少倍了。树人的时间虽长,但其收获之大,足以证明它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了。对于人才的培养,王安石有一些精辟、独到的见解。他说:“人之才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也。所谓陶冶而成之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而已”。王安石的“教养取任”是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培养、选人、用人等相互联系的体系。

2.中国传统社会选人用人思想的启示

综观中国传统社会选人用人思想,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道理:人才得失,关乎国家兴衰。借鉴中国传统社会优秀的选人用人思想,造就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2.1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得贤则安,失贤则乱,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这是中国历代名家在选人用人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历史经验教训无不告诉我们,每个时代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才的脱颖而出,每个时代的兴旺发达都以人才济济、人尽其才为时代背景。反之,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与人才的衰落、人才的培育与选用不当有直接关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基础,以党管人才为原则,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方针,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以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目的,以充分实现人才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为价值目标,以吸纳世界人文思想精华和展现中国人文关怀为特色的科学人才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我国人才建设的思想要求。

2.2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中国传统社会培养、公开、竞争、择优、考核的选人用人机制,对目前我们的选人用人工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干部人事制度中的体现,其根本目的是增强制度的活力,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机会,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坚持民主,就是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坚持公开,就是要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竞争,就是要优胜劣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择优,就是要给优秀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要依法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执政要求的干部选拔机制和干部评价机制。要围绕实现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目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

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人才必须以培养为前提。培养人才,首先要重视挖掘内部人才,敢于为人才成长压重担、提要求,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人才培养中,要把信任放在首位,把严格要求当作制度,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健康成长。要为人才成长创设条件,在工作、学习、培训等方面多提供锻炼机会。

2.3要科学确定选人用人标准。中国传统社会选人用人中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想,礼贤下士、不拘一格的思想,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的思想,对今天我们科学确定选人用人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所谓德才兼备,是指品德好,又有才能。这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标准。总书记曾指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要求的德和才,就是要对党忠诚,不谋私利,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德与才是干部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有德无才,难以担当重任;有才无德,终究要败坏党的事业。在当前新形势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就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既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既要坚持标准,又要不拘一格。

二是实事求是,惟才是举的标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选拔人才时,必须实事求是,坚持惟贤是举的选人用人标准。对人才要科学分析,坚持“德看主流,才重一技”。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一个人的“才”,只要有一技之长,能独当一面、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就可以选拔使用。

三是倾斜基层,注重实绩的标准。注重选拔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要拓宽选人视野,广开渠道,打破地域、身份、所有制等条条框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树立起在基层一线培养使用干部的导向,让长期在条件艰苦、努力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干部,让埋头苦干、注重为长期发展打基础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位置。要真正做到谁有本事谁干,谁能干好谁干。实绩是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以实绩选人用人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2.4要完善选人用人方法。人才蕴藏在群众之中,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往往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中国传统社会的考选、举荐、自荐等方法,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对于选拔人才常用的民主推选、组织委任、考试竞争、试用观察、举荐等方法,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一推双考法,把群众与下级部门的推荐与考试、考察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全面地选拔人才。当前普遍施行的招聘考试,如企业员工招聘、公务员招聘、选调生招聘等,都是考试、考察与推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人才选拔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于炳贵,领导科学基础,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

[2]孙霄雪,人才识鉴思想对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启示,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月上旬)。

[3]恽漓,中国传统用人思想的借鉴价值,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3)。

[4]郭智强,我国古代选人用人制度的变迁和启示,党建研究,2009(6)。

[5]马平轩,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人才资源开发,2010(1)。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6

(一)帮助企业认识需要恪守的道德底线

“德”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对“道德”最精辟的阐释。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同在“忠孝仁义礼智信”的背后,还有着一些“压抑人性、压制创新、中庸之道”的思想。同时我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平等、创新、感恩”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而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模式基本都是在西方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的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与方法基本都是学习西方企业的模式,因此,在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该西方文化进行借鉴和吸收。同时,不能够将企业道德与社会道德划等号。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必然就会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道德主要体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有限的,有条件的,但作为社会道德,是从人性的角度,弘扬的是人性。

《弟子规》等许多儒家经典读物,有不少企业在学习。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重视“道德”所形成的无形资产。然而,企业老板自己是否也在学,自己是否在亲自讲,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真的按照《弟子规》等这些经典的要求在做?只有健全了企业道德治理机制,才能够让企业从上到下都认清一个企业所需要恪守的道德底线是什么?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

完善企业的道德治理机制,有助于对企业员工进行各种道德教育与道德管理,在不断的增强企业员工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更能够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企业整体形象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善企业道德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愿意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员工的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的最大的动力。人是有感情的,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重视并健全企业的道德治理机制,不仅仅可以对员工的道德素质通过教育进行提高,还可以将道德运用到对员工的管理上来,以此来对现有的管理理念进行改进,让员工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使命感,从而可以更加努力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最终有利于让企业的员工在思想上凝聚到一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为企业的的发展献计献策,并更加重视自身各种技能的提高,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使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

通过完善企业的道德治理机制,可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劳动关系。在道德治理机制完善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能够尊重员工的人格。进而更加的重视员工对企业的管理权力,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能够对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身体条件更加的重视,能够为员工提供各种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机会,提供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员工切实的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注和关怀时,会很自然的将自身的各种能力都奉献给公司的发展,从而形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良好管理,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重视并健全企业道德治理机制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根本,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能够帮助企业积累企业形象和社会美誉度等各种无形资产。道德治理机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体现可以为企业赢得顾客和社会公众的赞赏,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高的美誉度,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其次是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忠诚的顾客群。“让顾客满意”并不仅仅是在与顾客交往的过程中的表面上的钱物交换,而是体现出了一种深层次的信任与被信任、关怀与被关怀的人性光彩。这样的企业相比而言更容易活动顾客的认同,从而获得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自然也就会获得较好收益。

再次是健全企业道德治理机制有利于企业减少内耗,降低管理成本。重视道德治理机制的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尊重人、关心人、公平地对待人。管理者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该如何处理好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增强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建设各种工作中的摩擦和冲突,降低管理成本。

最后,能够帮助企业减少交易成本。重视企业道德治理机制的企业会有良好的声誉,能更加容易的得到合作者的信赖。从企业道德的角度来处理和合作的关系,对方在深受感动的情况下,往往作出积极的回应。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关系会更长久,更有利于共同发展。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7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61-05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它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为基本特征。而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就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处理社会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并能将自身融于社会之中。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初中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高中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时,科学规范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寻找中学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契合点,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了解中学政治课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以便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为学生终生发展把握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并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行为规范。

一、调查的内容与对象

根据调查的需要并结合中学的实际情况,在参照已有问卷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制定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类问卷。教师问卷包括以下九部分测验内容:学科的意义、教学的兴趣与动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学生观、德育实践活动、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学的困惑与经验,共计61个问题。学生问卷包括以下十一部分测验内容:对此课的态度、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评价、作业、德育实践、教师素质、多媒体的运用、能力培养、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共计65个问题。

2011年的8月至11月,在忻州市教育局以及忻州师院支教基地的配合下,笔者利用下乡的机会,与众多的教师、校长以及支教实习生进行了访谈,目的是了解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选择忻州市城区、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代县、五台县、繁峙县、河曲县、神池县为调研范围,对十七所高中、十八所初中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所选中学,既有农村的,也有城镇的;既有重点的,也有非重点的;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并包含所有年级的学生。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发放初中生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有效回收率为97.6%;发放初中教师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高中生问卷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92.9%;发放高中教师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为94.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兴趣与动机

调查显示,喜欢思品课的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5.33%,不喜欢思品课的学生仅占4.67%。选择喜欢的学生大多认为,思品课有助于加快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但也有9.98%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以便获取必要的分数。学生不喜欢思品课的原因主要分为没兴趣(47.37%)、教材枯燥、深奥(43.42%)、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不大(9.21%),没有一个学生将教师水平当做不喜欢该门课的原因。

有8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有13.33%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仅有6.67%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有85.7%的教师对改革充满信心,并能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教师都能欣然接受思品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不愿学政治课的原因,有33.63%教师将其归为学科本身的问题,有40.1%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学生个人兴趣所致,还有26.27%的教师认为是此学科在考试和升学中不够重要,以上结果与学生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表1可知,关于课程的重要性,有56.58%的初中学生认为重要,而初中教师中认为该课程重要的只占33.3%,教师对政治课的不重视,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对于课程的主要功能,选择能使人变聪明、理智的教师占85.72%,但初中比高中高出15.33个百分点;学生的认识反而较为客观,对政治课比较认可的占到74.35%,不认可的仅占7.23%。对于课程的三维目标,近一半的教师认为能想办法落实;而学生中持此观点的不及教师的一半。认为只在公开课、示范课等特殊场合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师、学生分别占28.57%、48.75%;认为不能实现、仅体现于纸上、形式上的教师、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1.43%和26.85%,但高中与初中相比,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观点上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教学要完成的三维目标都比较了解。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继而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满意,并且关注生活道德事件的占96%,仅有4%的学生极少关注。初、高中教师熟悉教材的分别达60%和79.2%。在教学的设计上,初、高中分别有46.67%和53.85%的教师是按教材的顺序来组织教学的,分别有33.3%和23.08%的教师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材的,仅有21%的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比较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为了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有80%的教师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有60%的教师自己购买或订阅期刊;初、高中分别有46.7%和15.4%的教师几乎不读专业刊物,也不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因而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

4.教学方式方法

笔者从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讲授法与讨论法是政治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法,选择上述方法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4%左右。问答法在初中阶段使用较多,几乎没有教师会使用参观法,陶冶法也缺乏有意识的选择,这应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有31%的学生希望通过活动来学习知识,分别有34.78%和43.1%的初、高中生希望拓宽知识面。

学生不重视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偶尔复习和不复习的初、高中生分别占到41.77%和59.7%,这说明学生缺乏学 习的主动性,道德认识难以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这与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有关。在初中,认为课堂上经常讨论的占48%,其中认为效果好的占32.91%;高中阶段讨论相对来说少了,认为课堂上不讨论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认为经常讨论的仅占27.8%;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讨论,只是听。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只是偶尔讨论且缺乏深度。这可能与考试临近,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有直接的关系。初、高中生能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分别占62%和43%,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在课件的使用上,由于高中大多分布在县城,设备配备齐全,一半学生认为会经常使用课件,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缺少设备,无法使用或很少使用课件。由于初中大多在乡镇,条件相对较差,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课堂上不使用多媒体或很少使用多媒体,只有14%的学生(属于县城的学校)认为经常使用,这显示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5.道德实践与能力培养

表2显示,有77.65%的师生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62.5%的中学生非常有兴趣参与相关的活动,这说明学生对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对德育实践活动的选择方面,选时政热点报告的教师占39.29%,选知识竞赛的占17.86%,选社会调查的占14.29%,选辩论赛的占21.43%,仅有一名教师选择了写论文,什么形式都没采用的教师占46.43%,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德育实践活动重视不够。

6.评价

调查表明,有67.86%的教师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终结考试和平时成绩的教师分别占21.43%和3.57%,这说明传统的评价观念在教师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只有7.14%的教师选择了其他,这说明政治课教师的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如有一半的教师曾获得地市级荣誉,有85%的教师获得了县(市)级荣誉,但还没有教师获得过部级荣誉。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比较重视校领导、年级组以及教师的自评与互评。调查显示,只重视终结考试成绩的竟然占一半!在初高中,分别有1/3和2/3的教师认为,学校能够将政治课成绩与晋升职称等结合在一起;有近40%的教师认为,学校在碰到涉及教师个人利益的问题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7.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不断成熟的初、高中教师分别占60%和70%,认为自己是成熟教师的占到三分之一。在促进成长的途径选择方面,选择同事间交流的占三分之一,有五分之一的教师选择了培训,选专家指导的占26.7%,选以科研促教学的占6.7%,选自学与反思的占13%强。

8.学生观

教师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认为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有93%的教师重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水平,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课堂提问方面,“以问题而问”的初、高中教师分别占73.3%和46.2%,提问好学生、中等生的教师分别占15.3%和30%,没有一个教师会想到提问学困生,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机会的不平等。但大部分教师(28.57%)会根据问题的难度和性质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提问对象。

9.教师的困惑与建议

调查表明,任课教师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现行教材内容过于死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家校合作少,效率低。从经验的角度看,对教师的建议包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应多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应尊重学生并平等对待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政治课和各学科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调查显示,有74.7%的教师只顾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为学生讲解,除提出几个问题之外,几乎没有运用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学生是默听死记,这种单向灌输和对教材的简单处理,容易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2.教师的政治信仰不坚定,教育理念模糊

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做党的政策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教育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榜样示范作用。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如果道德认识不到位,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轻视甚至鄙视。

3.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得不紧密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20%的学校仍在使用旧版政治教材。目前的情况是新旧教材并存,新教材尽管增加了实例资料,突显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但总体来讲,理论还是偏多、偏抽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不够紧密,致使学生觉得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差甚远,学习动力不足。

4.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无论教材体系怎么改变,仍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施教。部分教师不用心备课,不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不注意教学中的启发引导,将教学变为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围着教师转,课堂变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

5.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

调查显示,有近70%的政治课教师是非政治专业毕业的。政治课教师大多由班主任或主科教师(语文、数学等)兼任。因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加上精力不够,致使他们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对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准,疲于备课与教学。他们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对于教学创新根本无暇顾及,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政治课学习就是背诵条文,并产生了厌烦情绪,使政治课陷入了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6.考试分数仍然是教学评价的标准与航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偏远的乡镇、农村的状况不容乐观。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由于中考不考政治,致使初中的政治课一直被当做副科,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对其都不重视。有8.6%的学生认为政治课经常被挤占,有23.7%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偶尔被挤占。考前划重点,定范围,突击背诵,只重视考试结果,初、高中分别有30%和60%的教师认为,考试分数是学校评价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指标,社会与教育管理部门也以此为标准来评价学校。

7.三维目标不突出

新课程一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图表面的互动,这样的教师在初、高中分别占56%和80%。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牵着走,根本不知道每单元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限制。个别教师只重视能力的培养,却放松了“双基”目标的落实与训练。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意蕴挖掘不够,贴标签现象严重,学生在谈感受与体会时,空泛抽象,不切实际,这些均由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所致。

四、增强中学政治课实效性的对策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在因素来看,与家长的评价、社会各种相关的入职考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从教育系统的内在因素看,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方法等有关。笔者主要从教育理念、德育方法与途径、教师素质、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明确政治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握教改的精神实质

党和政府历来比较重视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五育”中,我们倡导德育是灵魂,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邓小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就思想品德教育做出了重要指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落实相关的文件精神,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它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切实保证中学政治课的有力地位。从学校层面来讲,校领导要有目的地引进专业的政治教师,从师资源头入手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准挤占政治课时间,不得挪为他用;应把政治课的成绩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才会引起教师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从思想深处高度重视政治学科。

2.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发挥道德教育的整体功效

调查显示,因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不同。学生的一般道德常识主要来自于社会和家庭,有90%的家长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子女。但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情况下,如果不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他们便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道德教育不应只囿于学校范围和限于政治课堂,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学校德育

的主导作用。如帮助家长树立“以德育德”的思想,使家长能够以自己良好的品性感染孩子;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政治课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媒信息,将社会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让社会或社区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计划、目的与内容,积极促进个体道德的完善,共同实现社会道德的改善,努力实现“5+2>7”的理想目标。

3.重视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构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综合化施教模式

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定期开展专题德育活动。要重视各科教学的思想性,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构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综合化施教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学校应利用政治课专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时间保证、教学得法的情况下,迅速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及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调查及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通过对教材的几次修订,现行教材无论是从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时代性方面,还是从教材的体系结构方面,都比较受师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的社会性、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等。政治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仍然要依托于政治课这一主渠道。应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取得党团组织的支持,把政治教育融于学校集体生活、学生活动以及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活动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理论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牢记“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哲理,重视学校组织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把任何一次活动都作为教育学生的契机,并发挥每个契机的最大德育价值。

4.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谓好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借助于备课和设计,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积极思考,相互间展开辩论,借助不同观点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捕捉学生思想的闪光点,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对于各地的成功经验我们要学习,但绝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从当地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的方法,要将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并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学生要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原理。通过讨论、辩论与分析,让学生参与其中,他们自然能领会有关的理论及其内涵,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教师素质

几乎每个教师都参加过培训,但教师对培训的现状极为不满,问题主要包括培训的内容与教学无关、学科教学法知识甚少、偏重理论、指导性不强、对教学帮助甚小等。为充分发挥有限的培训经费的作用,教育部门要认真制订培训计划,精选培训内容,从教材的分析到教学的设计,从教学理念的运用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要逐一地进行讲解。要让教师感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绝不能偏面追求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6.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政治课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考代评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提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同行反馈、督导评价等,从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重视对学生品德和情感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否是一种有效互动,教师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五个方面入手,综合把握教师的教学信息,把主体性、创造性、互动性、情感性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学评价的标准,对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改革。

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评价,首先,应允许有个内化的过程,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应强调考试与学生的体验并重,如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及深度等。在初中,应侧重于活动和体验;到了高中,应重视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绝不能在政治课考试中搞“一刀切”和所谓的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形成独到的见解,要能体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性。最后,可以将对学生的评价权下移,让学生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这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民主参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反思想品德现象透析[J]. 基础教育研究,2007(1).

[2]郑丽花.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 教育评论,1996(5).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8

【关键词】新课标 民族地区 初中思想政治 德育教育 困境突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4-02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学好初中思想政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具有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因为民族地区的学生相对非民族地区的学生缺少更容易获得正确思想观念教育的种种便利条件,所以,我们就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做好民族地区的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以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成长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政治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困难却越来越大,政治课的教学更加困难,民族地区学校尤甚。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生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进而在道德修养、行为习惯、法纪意识、理想信念等等方面出现偏差,甚至还会有一些严重的错误认识。在他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尽管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但他们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反应,结果出现了课堂讲述内容与少量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这些矛盾对政治教学目的的实现主要有以下障碍:学生从社会上获知的现实认知可能是片面的、浮浅的,这就导致他们以偏概全,质疑课堂上“应然社会”的知识讲授。学生有可能会漠视传统教育中优秀内核,转而热衷于迷恋于某些不健康的“新潮、时髦”观念,可能会导致精神疲软,人格退化。学生可能只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去看待事物。长期而言,学生们的这些认识偏差会成为成长的思想和心理障碍,丧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严重的则会因产生行为。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呢?笔者认为,一是德育工作形式脱离了时代和社会发展。单一的报喜不报忧的德育形式使得学生在逐渐成长接触了社会上各样不正之风之后,开始质疑学校老师带给他们的正向观念。老师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往往无暇顾及思想的疏导,只能通过简单、被动甚至的说教来逼迫学生改变错误认知。二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适度地开展教育,在小、中学进行“三观”教育,升入大学却在强抓养成教育。三是这些年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注重笔试成绩,对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却无闲暇真正顾及,再加上德育工作不好量化考核的特点,导致学校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人文意识培养。

面对以上困境,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从哪些方面进行有效突破呢?笔者的观点如下。

首先,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多媒体工具,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把教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较为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认识人生;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学生随时反映出来的认识问题,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做随机性和直接现实性的解惑答疑,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寓知识于解惑答疑之中,才有可能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而学生从传授知识和解惑答疑中获得一个又一个真知之后,又会产生从量到质的思想变化,并使其观察社会、认识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所升华,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要求。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道德信念和理想逐步形成时期,也就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指导行为时期,并且开始具有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能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分析,作出评价。同时必须看到,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培养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下功夫,日积月景,潜移默化。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区分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再次,要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应该从引导学生尊重、接受一定的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作为教育的课题,讲述必需的知识,最后归结到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和自我修养能力上来。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收获范文9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网络文化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充实

网络时代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很便捷地获得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信息,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传授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好的互动,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便利性,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巨大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多媒体形式的传播使得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网络文化能够增加高校工作的针对性

互联网具有个性化和隐秘化等特征,网络上反映的内容可能更加具有真实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搜集信息,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互联网的便捷性解决了教育的不方便性,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等方法增加工作的效率,增加教育的覆盖面。

二、网络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对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

网络信息各种各样,良莠不齐,且传播速度很快,获得即为便利,学生只要会上网,就有可能获得这些信息。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一些网络信息充满负面,低级趣味,而大学生往往社会阅历浅,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有可能会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与正确的思想产生冲击。

(二)网络的虚拟性淡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感情

网络世界温暖安全,但是人工加工了的虚拟世界,大学生容易沉溺在网络世界中,反而淡化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网络世界能够满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可能得不到的满足感,有些大学生不能够很好进行虚拟世界和自由世界的转换,影响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三、网络文化下,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健康

加大网络思想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办公设备,增加教育工作者的便利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保证。建立网络平台,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上健康、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使用具有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举办专家与学生在网上的互动会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屏蔽不良信息,接受良好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发挥学校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网络时代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学校入手,才能更好的改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选学校应该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负面信息,学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醒,同时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和信息素质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拥有多元化的知识,不仅包括思政教育知识,也包括相关的网络技术意识、网络教育意识,教育工作者要掌握能够探索网络文化下新的教育观念和素质。其次要建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因为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要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最后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多种创新的技能方法。加紧建立一支专业且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仅是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和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三)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等等。网络时代下,在高校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下,首先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和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其次深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因为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容易滋生一些腐败落后的思想,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所以让大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和中国国情,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创新的方法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最后在原有的教育方法上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工作,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网民自身的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网络道德行为。面对复杂开放的社会校园环境,尤其是在言论自由的网络环境中,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有效的教育信息,提高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自觉捕捉、分析和运用积极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应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学生自身也要主动利用好互联网的便捷性,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良好信息,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