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集锦9篇

时间:2024-02-06 14:45:20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1

关键词:学期儿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幼儿掌握健康知识,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因此,对学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由此可见,教育幼儿的首要目的就是如何增强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的发育、系统的发育以及功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学前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前儿童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易于受到伤害。所以,学前儿童需要成人的精心养育和帮助,更需要鼓励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健康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健康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全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1]人处在生命历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关注健康问题,都要时时掌握健康信息和知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否则,健康就会远离我们。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人一生健康教育的奠基阶段,关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既能够提高学前期的生命质量,又能为人一生的健康赢取时间。因此,对学前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提升人一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儿童智力发展、品德发展和审美发展的物质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既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果。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多姿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心,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此外,新颖有趣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与同伴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和创造健康美。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感受、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在选取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充分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习,让幼儿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科学性原则

教师设计、组织、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制定活动目标要科学,选取活动内容要科学,选择活动方法要科学。所谓遵循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幼儿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负责,既要考虑到幼儿的现实发展,又要考虑到幼儿的终身发展。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到幼儿将要达到的水平,要善于在两者之间形成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幼儿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绝不能只顾幼儿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终身发展,既要让幼儿充分自由发展,又不能让幼儿养成懒散的坏习惯,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差异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要遵循差异性原则,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唯一的,每个幼儿都有着自身特有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到个别幼儿的需求,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还要辅之于个别活动或区角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关系着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既需要幼儿园的努力,还需要与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全方位地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少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

[2]庞建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2.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2

论文摘要: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自身的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有着相似性和统一性,使游戏成为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3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第十九小学 551700)

【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本文提出了怎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有效的、常规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心理辅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针对问题,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对策:?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去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功大道。

参考文献?

[1] 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4

根据我校留守儿童暑期活动中心实施方案安排切实了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暑期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现激发广大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一个陶冶情操的阳光驿站、发展个性的丰厚沃土、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成效。

我校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留守儿童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了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二.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尚未有效建立。班主任、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社区的儿童家长282例。儿童年龄0~6岁,平均3.2岁;家长年龄22~51岁,平均36.5岁。文化程度:小学52例,初中98例,高中77例,大学55例。

1.2方法

1.2.1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①针对不同人群,宣传健康教育。带儿童进行保健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层段、地域风俗、文化差异、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尝试着以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宣传。对年纪稍大一些的家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用事实以及耐心的心态说服交流;对身为少数民族的家长要顺从他们当地的习惯,积极引导他们相信保健的重要性。②分层次教育,针对性健康教育。由于儿童年龄有差异,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对于保健知识的侧重方面不同来教育。对1岁左右的婴儿,社区工作人员应耐心更正家长对婴儿肢体保健的错误动作;对2岁左右的幼儿,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家长对幼儿的摄入食物的最佳搭配;对3岁以上的儿童,社区工作人员着重对儿童家长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2.2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①提高专业素质,传播健康知识。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不了解,担心孩子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有时会拒绝接种。我们的专业讲解人员首先要与家长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以饱满的热情与他们进行交流,介绍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目的以及这样做对孩子健康作用的意义。同时给家长耐心地讲解疫苗接种的适应症和突况的治疗措施等。②采用多种形式,倡导健康教育。在开展预防接种的活动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定期开展“乐趣大讲堂”的趣味活动,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以快乐的方式引导他们知道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通过张贴宣传画报,定时更新,使他们获知最新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使家长们了解预防接种的微观本质内容;采用新颖的信息化技术,与家长们进行微信、QQ、电子邮件的沟通,加强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儿童家长在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参与率的变化。

1.4统计方法

观察记录并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所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程度(90.43%)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68.79%),经χ2检验,χ2值为40.6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活动参与率(92.20%)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71.28%),经χ2检验,χ2值为41.3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儿童时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机体免疫力处于较低时期,感染疾病的几率非常大,是各种疾病侵袭的时期,在此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外来疾病的防御,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显得尤为重要。儿童自身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性差,所以儿童家长在此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儿童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品质。

3.1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健康教育后中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健康教育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能使儿童与家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亲切体贴的方式获得与家长的互动,建立坚不可摧的信任度,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更愿意主动学习相关保健知识,进而提高了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水平。

3.2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活动参与率的变化

通过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活动参与率有明显变化,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率比健康教育前儿童家长的参与率高。主要是因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和肢体语言的交流等,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儿童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加入到儿童预防接种的活动中,使得儿童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

3.3政府与社会都应关注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6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发情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7

关键词: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

0~3岁婴幼儿时期是脱离母体后第一个阶段,身体成长从不能独立行走到能够运用双手接触事物,从不会说话到能够进行简单的发音,心理状况也由懵懂状态慢慢与外界建立信任。因此,重视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积极探索父母和保育人员的有效教养方式,对于0~3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0~3岁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

0~3岁儿童心理客观来说就是人脑的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映像,换一种说法就是儿童心理的发育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一些心理反映就是大脑功能的反映。我们可以依据0~3岁儿童的大动作(如坐、立、走等)、精细动作(如抓握、手眼协调等)、语言、记忆、意志、个性等形式的活动来检查他们的心理发育情况。由于0~3岁的儿童主要以行为活动为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这些动作行为所体现出的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他们的心理发育。当然大部分3岁以后的儿童智力活动相较于行为活动会比较突出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进行评价。

二、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理念

(一)关爱身心,满足需求

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应该放在第一位,要积极的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的原则,对儿童进行关爱,用丰富的亲情满足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从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宽松舒适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健康愉悦的发展,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以养为主,融教于养

对于婴幼儿来说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成长的基础,在注重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的同时,首先要把儿童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坚持教育与保育同时进行,让儿童在自然成长中做到教养合一,促进婴幼儿心理和生理共同的发展。

(三)关注发展,顺应天性

对于婴幼儿心理健康教养,需要全面关心、关注和关怀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个孩子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心理教养过程中对于每个孩子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应该要正确对待,要充分给婴幼儿创造经验获取的机会和搭建发展潜能的平台,让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尊重婴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努力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健康心理。

(四)因材施教,发掘潜能

对于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养研究,除了重视浅层次的身体发育和情感需求以外,对于不同婴幼儿的感知、运动、语言、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差异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激发婴幼儿的潜能,为心理健康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策略

(一)创设舒适环境,提倡亲近自然

0~3岁婴幼儿对于环境有着极其敏感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的过程中,需要打造舒适环境,让儿童在亲近自然的氛围中形成健康心理。主要措施如下:创设温度、适度、光线适宜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活动空间,让孩子在充满亲情的环境下进行活动,用丰富的亲情满足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让儿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户外活动空间,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并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

(二)创造沟通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当0~3岁儿童随着身体慢慢的长大,能够具备一定的交流意识的时候,成人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在亲子沟通中,婴幼儿能够感受到成人对他的关爱、尊重,使婴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父母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婴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促进婴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创造有效资源,实施心理健康教养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教养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要相信他们的实力,充分创造和利用有效资源培养他们的独立和自信。如: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杯子喝水,主动抓拿玩具,多给他们提供独立运动和自由运动的机会,让孩子推着儿童车或者扶着桌子慢慢行走,培养孩子自己洗手、洗脸、脱袜子等,还可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图画书,进行亲子阅读,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从而满足儿童成长的各种需要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当然,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不是一味的溺爱,对于儿童不合理的需求要进行正确的制止和拒绝,并进行有效规范,保证儿童良好心理性格的形成。

四、结束语

总之,家庭教育在0~3岁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所采取的方式是否恰当,不要出现漠视溺爱等不良现象。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可以收集一些正确的赏罚办法,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应更好的学习,多与专业人员沟通,并且以身作则为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养形成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荣华,邓向红,李振华,郑凯军,黄惠娟,杨秀芳,陈敬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01)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8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素质;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健康素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加健康的度过童年时光,这已经成为了我国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与分类留守儿童的概念最早提出是指其父和或母在国外工作或学习,但自己却留在国内的子女。而今,在城乡人口流动限制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特殊历史时期,留守儿童又有了其新的定义,它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在一起生活,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抚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出现及其相关问题的形成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物,在查阅国外文献的过程中并未见相关报道,而与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相近似的是国外对于亲属抚养儿童问题的研究。

(二)留守儿童的数量与构成留守儿童根据户籍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城镇留守儿童,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占86.50%,占绝大多数,是主要关注的对象。根据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估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2000多万人。在全国妇联2008年2月份的报告指出:200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占55.68%,0~5岁留守儿童占27.05%,15~17岁的大龄留守儿童占17.27%。

三、健康素质

(一)健康素质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大部分是以心理健康为核心词深人的.以健康素质为核心词的研究目前还很少,《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提出一个新概念“心理健康素质”,基于素质的概念以及WHO对健康定义的理解,将健康素质定义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的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状态。

(二)健康素质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先天生理基础,指人的遗传因素,是健康素质的基础。其次是环境,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都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产生影响。第三是教育,无处不在的教育对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第四是自身实践,个人通过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对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我国留守儿通的健康索质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研究

从现在文献看,我国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心理方面,身体健康状况的研究很少。有学者对中国农村7岁及以下7585名留守儿童以及7557名对照组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问题主要有生长迟缓、低体重以及贫血。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父母照顾,可能会忽略儿童的营养问题。也有研究表明“非母亲照顾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二)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研究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家庭环境发生变化,长期母爱或父爱缺失,留守儿童需要对家庭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湖北省调查小学儿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人数比例略高于非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状况总体表现良好,留守儿童没有表现出社会适应不良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一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独立性比较强,需要面对和适应更多的事物;二是学校老师以及社会给予足够的关心与重视。

五、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稳定。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是相当长时期会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社会转型期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各个层面的关注。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从家庭层面来看,关怀与沟通是促使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或是监护人,要经常加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此外,对学生家长普及健康营养的基本常识将有助于儿童身体健康的成长。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建立完整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收集基本情况,以便于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赏识教育,重视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采取多种途径强化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儿童或监护人与儿童、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和配合,用多方的关注填补留守儿童心中的空白。

(三)注重课外学习的培养,开展多类有益活动,娱教相长,丰富孩子的营养常识,针对学生家庭教育监管的不力,可以通过各种互助制度,以及激励机制保证学生的基本常识。

最后,从国家层面来看,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

1.调整基础教育投资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现实情况,加强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以及加强贫困农村的师资力量,争取使所有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环境。譬如,在有条件且有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将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健康营养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制度上,保证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在遇到问题时保证他们能够及时与人沟通。

儿童身心健康教育范文9

关键词:健康;留守儿童;延边

自1991年我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以来,政府就十分重视儿童合法权利的落实,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儿童权利的政策和法律。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主要针对孤残儿童,因社会转型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几年才得到政府、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和行为问题方面,对于健康问题及健康政策维护的研究较少,并且我国现行的留守儿童政策保障也是基于孤残儿童的救助政策开展的。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为”的通知》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5800万留守儿童。由于独特的区域、民族、语言等优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大批劳动力向境外流动。

中共延边委延边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显示,截至2011年6月,全州共有外出务工人员15万余人,留守儿童就有51127人,在全州311754名0-18岁未成年人中占16.40%,较2007年的31405人增长了62.76%。其中,农村留守儿童498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74%;留守儿童群体中,0-6岁的占22.37%,7-13岁的占46.71%,14-18岁的占30.92%。由于缺乏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多数留守儿童面临亲情缺失和安全隐患,其身体健康、学习、心理、行为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改善和维护留守儿童的健康现况势在必行。本研究从留守儿童的心身健康角度出发,对延边州留守儿童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明确影响因素,探讨留守儿童的福利政策,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第一阶段在延边州随机抽取2市1县3个样本区;第二阶段在上述3个样本区随机选取朝、汉中小学各1所,参与调查的中小学共12所,作为初级样本单位;第三阶段按照年级分层,其中初中每个年级抽取150人,小学每个年级抽取100人。

1.2研究方法

所用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零用钱、父母外出类型等内容。②由JanesWVarni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儿童生命质量评定量表系列(ThePediat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MeasurementModels,PedsQLTM4.0),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及学校表现4个方面,共2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5=从来没有问题;4=几乎没问题;3=有时有困难;2=经常有困难;1=几乎一直有困难),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该量表总体Cronbach’ɑ为0.91,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ɑ为0.83,各维度Cronbach’ɑ均大于0.60,除了用于测定2-18岁患有某些急慢性疾病的儿童或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外,还可应用于健康儿童的生存质量评定。

1.3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首先获得延边州教育局发公文宣传本次调查的重要性,以提高研究对象的参与度。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避免调查员引起的信息偏移。2012年10-1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回收后的问卷进行逐条检查,剔除不完整问卷。共发放问卷39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1.2%。其中将留守儿童的1069份作为研究样本。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留守儿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生命质量指标的描述均采用平均数及百分率表示;利用Amos17.0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结构模型,用分层回归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因素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

参与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共1069人。其中,小学生464人,初中生605人;男生444人,占总人数的41.5%;女生625人,占总人数的58.5%。汉族及其他民族儿童占15.8%,朝鲜族儿童占84.2%。年龄以12-17周岁的儿童为主,占83.2%;11周岁以下的儿童占16.8%。城市留守儿童占主体,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均外出占43.4%,仅父亲外出者占36.5%,仅母亲外出者占20.1%。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较为密切,大多数为1周1次,达70.0%以上;1个月及以上1次者仅占13.0%。父母均外出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为隔代监护(占40.2%),仅父母一方外出时主要为单亲监护(占44.8%),同辈监护、自我监护及其他监护仅占14.9%。80.0%以上的留守儿童有3个以上的好朋友,一半左右的留守儿童每天零用钱在5元以下,仅有10.0%左右的留守儿童不使用手机。

2.2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HRQL平均得分为(3.70±0.51),生理功能得分(3.86±0.68)高于社会心理功能,而社会心理功能又以学校表现得分(3.95±0.56)较高,其他依次是情感功能(3.53±0.87)、社交功能(3.40±0.51),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功能较弱。基于以上数据,利用Amos17.0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整个模型的χ2=2411.768(P<0.0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78,非范拟合指数NNFI=0.704,相对拟合指数CFI=0.914,证明留守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欠佳。

2.3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因素的差异,分别将人口学统计变量(性别、年龄、居住地)、零用钱多少、朋友数量、父母外出类型及与父母联系频率等指标纳入分层回归方程。在7个回归模型中,性别、年龄、零用钱多少、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对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影响更显著。

3讨论

3.1延边州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欠佳

延边州留守儿童HRQL的4个维度平均得分为(3.70±0.51),表明留守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欠佳。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其他孩子不愿意与自己做朋友以及同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因此在该维度中社交功能的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功能。这一点又通过进一步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结构方程模型得到验证,结果同样显示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状况不乐观。因此,留守现象作为留守儿童的应激源之一已在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显著影响,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均得到证实。目前,国内外关于留守儿童健康现状的实证研究均较少。西方国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和心理行为问题方面,例如留守儿童滥用药物、未成年怀孕、心理问题和暴力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上。国内研究由于研究者关注因素不同,因此结论也不尽相同。例如关于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与母亲产后不久便外出务工,母乳喂养率偏低有关;还有研究称隔代养育是留守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指出可能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精力、经济状况低下等原因有关。总之,留守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不如非留守儿童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留守儿童染有慢性疾病的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如贫血、传染病等患病率较高。有必要加强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3.2性别、年龄、零用钱多少、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对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影响更显著

性别对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即男孩HRQL得分好于女孩,这可能与女孩生长发育比男孩早,在家庭生活中较早承担家务,心理成熟度早于男孩且心思缜密的特点有关,叶曼等人的调查也说明这一点。其次,年龄差别也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影响显著。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理活动逐渐复杂,开始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判,而留守儿童的标签或多或少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烦恼,因此小学生HRQL得分普遍好于中学生,国内同类研究中也同样描述了这一点。再次,零用钱的多少对留守儿童健康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零用钱较高的儿童健康水平相对较好,与史莎莎的调查结果一致。最后,与父母的联系频率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即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儿童HRQL的各维度得分较高,说明情感领域得到适当补偿后,其心身健康发展较平衡。因此,留守儿童与父母、老师、朋友关系越好,在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就会得到更多支持,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也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去很好地解决,其心身健康及各维度得分越高。另外,国内同类研究指出,由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长期缺失,家庭和学校的弱势状态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身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茁壮成长,避免躯体因素的干扰,加大弱势儿童救助力度势在必行。

4建议

4.1深化权利机关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弱势儿童法律体系

政府应承担起主导角色,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份内责任和应尽义务。国内现有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中,缺少关于儿童营养、儿童游戏权益保护、预防虐待等专门的法规,而且我国至今尚未颁布专门的儿童福利法。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有很多较为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美国历来注重儿童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贝萨斯达福利院建立至今,美国政府出台一些列的政策、法规等,呼吁全社会建立国家儿童局和发放母亲养老金,为弱势家庭及弱势儿童提供资金保证。英国政府通过国家立法的途径为弱势儿童提供更多经济支持,先后推出《确保开端计划》、《每个孩子都重要》、《儿童保育十年计划》等一些列立法政策,倡导每个孩子在起点上达到公平的观点。

4.2全面推动弱势儿童教育均等化,充分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

弱势儿童的经济救助与公平教育权利是密不可分的。学校教育理念、教师授课方式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本身就处于敏感状态的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应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互惠意识,学会相互尊重;教师要尊重留守儿童的意见及正确的行为,当他们出现不正常的言行时,应当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正确引导;另外,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应更加注重公平,不要给留守儿童造成被轻视或受冷落的假象。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得到认可,相应的心身发展、社交功能就会得到健康成长,即使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其情感功能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例如美国政府为促进教育的公平惠及,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维护,其中2006年对《开端计划》的再次补充就是实现美国教育均等目标的有力证明。再如新西兰的全纳教育理念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效仿的榜样,在其教育立法中,强调完善弱势儿童法律保障,实施全方位教育方案,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相比之下,葡萄牙的学前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政府特别重视弱势儿童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并以此为重点进行教育改革,在课程构建、师资培养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特点。除此以外,经济欠发达国家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例如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儿童发展综合计划在印度的开展就是一个成功尝试,形成了独特的平民式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平民、大众和整个民族。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为改善我国弱势儿童的教育现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4.3引入专业人才带动弱势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

弱势儿童的支持与保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发展专业人才如社会工作者、学校保健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的积极促进作用。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外延,与社会制度具有同构性、同源性和共生性的依存关系。早在英国《济贫法》、德国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中就已充分证明社会工作的重要地位。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在救助弱势群体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例如在我国重庆市南川区开展的“还原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之家”、“社区联动”、“家长”等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并且“家长”的工作方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河南省漯河市创办的“四老”家长学校改善了隔代抚养的不足等。由此可见,专业社会人才是社会工作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吸收、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者是解决弱势儿童问题不可缺失的举策之一。

4.4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一刺激源长期存在,留守儿童的个人资源、社会资源及环境资源将处于一个严重失衡的状态,久而久之便出现各种心身不适。只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随着这一路线的逐渐明朗化,自2003年以来,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引进国资或外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本地区的发展做贡献,使儿童可以在父母陪伴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佩.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弱势儿童社会保护政策[J].甘肃理论学刊,2010(5):120-124

[2]李丽辉,赵丽丽,张金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社会,2008,21(3):40-41.

[3]黄英,彭建,杨旭,等.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6-117.

[4]陈明霞,何武,富振英,等.2000年中国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3,32(3):249-253.

[5]赵桂让,李蓬.漯河市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知识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50-451.

[6]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7]张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研究[D].四川大学,2007.

[8]史莎莎.延边地区留守儿童社会资本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13.

[9]顾颜.吉林省留守学生健康素质、心理韧性及前瞻性适应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

[10]常雅慧.从危险到成长———西部弱势儿童保护的问题与出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65-67.

[1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险计划[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12]莎莉.国际学前教育法律的研究:特点、经验及其启示[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3]孙亚娟.葡萄牙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2011(3):158-159.

[14]徐选国,阮海燕.试论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互构性发展[J].天府新论,2013(1):109.

[15]谷生华,严敏.“家长”、“留守儿童之家”与“还原家庭教育”———重庆市南川区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与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