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时间:2024-02-08 14:57:35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第2篇

[关 键 词] 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原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尤其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以及2012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标志。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己经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内学者纷纷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具体的阐释,期刊论文、专著不断问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政理念后,学界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其理论视野更加开阔把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推向了更高层次。特别是十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可见,生态文明理念已从学术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并将在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实践中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连市黄渤两海岸线总长度约2211公里,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滨海景观。在形形的滨海景观中不乏一些好的设计,但就总体来说也存在众多的缺陷与不足。尤其在其人工廊道效应不断强化和提高的同时,其周边自然廊道日益被挤占,其周边原有人工廊道及城市景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对大连滨海景观廊道进行合理的建设、发展与保护,特别解决滨海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二、滨海景观廊道建设主要问题

(1)城市特色缺失

如今城市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设计师们追求朴实的建

设原则,其中一些设计原则都是放之四海皆为准,老城市在不断地更新过程中,

特色也随之流失,而作为滨海城市,滨海景观的规划则是一种继承历史文脉的一

种重要手段,所以对滨海景观设计的特色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大连滨海地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过多保留了沿岸的风貌,使滨海景观廊道特色不够明显,缺乏地域特点,也没有合理的组织形式,导致滨海景观廊道面临着一定的特色危机。

(2)景观布局缺乏主次

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在主景和配景的比例分配上基本相同。某些景观段的功能分区散乱无章,没有重心,景观结构组织散乱。所以在进行滨海景观建设的时候,应首先把功能分区划定好,然后确定主体,主要在主景上下功夫,次景起到补充作用,二者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3)景观元素单一

景观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景观的个性,功能需要以多样化的形式来表达需求。大连滨海景观廊道的诸多景观要素存在单一问题。以地面铺装为例,滨海步道的地面,主要以海特产的具体形象进行表现,缺乏创意;海边雕塑和铺装材料基本是花岗岩,只是起到一种单纯的功能作用,缺乏趣味性的装饰作用。

三、滨海景观廊道建设原则

3.1人性化原则

创造“以人为本”的滨海景观,就是要充分考虑游览者在游览滨海景观廊道时对情感、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建设中可以通过设置人性化的亲水平台、林间步道、观景台等景观设施,提供给游览者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机会。

3.2生态性原则

在大连滨海景观廊道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改造或新建,都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强调在不破坏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方法来保护和提升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并结合人工手段充分开发滨海生态资源;充分考虑地理、地貌特征,合理安排景观要素,努力营造顺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滨海景观。

3.3 历史文脉原则

历史文脉的演进和发展所赋予滨海景观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过程性和过去性,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再造性。在滨海景观廊道的建设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突出历史风貌特色,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并精心设计,让滨海景观空间的游览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传递一种价值观。

3.4整体性原则

(1)滨海景观廊道是大连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景观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切忌将滨海廊道和整个城市分割开来孤立地规划成一个独立体。

(2)必须将城市设计、市政设计、防潮防汛设计乃至环保,都要与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

(3)应避免在缺乏整体构思和指导的前提下,将各个滨海景点孤立地由开发机构进行设计,其结果必然导致整体风貌的杂乱无序。

四、 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的优化实施途径

基于以上建设原则,拟提出具体优化实施途径。

4.1 建立生态滨海廊道网络

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指引,对沿途区域的生态环境、地域文化、景观基质作相对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充分保护和利用滨海岸线的生态资源,处理好水、山、土地的生态联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滨海廊道网络建设模式。

4.2强化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个现代化城市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相互依托,要加快现代化的滨海廊道景观建设进程,就必须在保护和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现存滨海景观与人文新景观的融合,通过人文景观的创造反映城市的建设进程和时代特色。

4.3实现廊道建设的整体性布局

在建设过程中,要首先从研究廊道的整体环境出发,确定景观的形式、形态、布局方式及空间尺度,从而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形成和谐的量、度关系,实现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协调。

4.4 提高亲海设施的建设品质

滨海景观廊道的建设不能仅从观光角度考虑,还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在保证其使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进而完善审美要求,实现舒适、安全、优化的景观建设目的。例如,可结合曲线的海岸线设置曲折多变的亲水平台和滨海步道,一方面符合生态设计及防潮防汛设计要求,同时有助于整体上呈现一种动态,具有多变的滨海景观视角,可谓一举两得。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以文化生态学、景观学为基础,融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很好的做到地域文化的继承、保护、更新,实现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的地域性特色。分析不同特点滨海区段所适用的景观特征及其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或需要体现的特色;试图为面向生态文明的大连滨海景观廊道建设提供相关的策略与手段。

参考文献:

第3篇

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法开始在我国盛兴。但到了90年代我国倡导经济行政法之后却将经济法归入了行政法的范畴。受到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当时许多学者都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因此经济管理关系属于行政管理的一个分支。这种观点忽视了经济法本身的实践性和独立性,严重阻碍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分离,直接导致在市场中经常出现行政垄断的现象。因为我国行政法的地位高于经济法,一些地方政府和国有经济管理部门就有权使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来干涉经济,造成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甚至出现垄断现象。另外,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前景堪忧。经济法刚在我国兴起的时候曾经兴盛一时,但随着时间发展,经济法因为没有在学术界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日渐衰弱。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法律部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根本不需要现代经济法。这都是由于经济法理念的缺失引起的。

二、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成果的统称。它的前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识和尊重,宗旨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和持续繁荣。我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新的奋斗目标之一,从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保障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经济法可以调控和规范我国的经济运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所以说,经济法和生态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正确把握经济法理念有助于生态文明原则的贯彻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彻公平正义的原则。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国各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现状。这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法可以发挥法律的制约作用,通过对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整,稳定经济秩序、支持扶助落后地区等措施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

(二)经济法理念的观念性有利于维护和保障生态道德

我国人民目前的生态道德观念不容乐观。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由于能带来高额利润,还是很多经营者的首选。这些行业往往过度破坏生态环境,再利用获得的资本换取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除了经营者,一些消费者在消费中存在浪费、超额、非循环等现象,也给生态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经济法能够有效的规范市场行为、建立社会诚信机制、督促市场主体担负起应有的生态建设责任,培养生态道德氛围。科学的经济法理念可以规范公民的行为、改善人与大自然间的紧张关系。

三、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整和重构经济法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整和重构经济法理念,重中之重就是思想的解放。不断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经济法建设的前提。我国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就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90年代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更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第二次热潮。可以说,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之路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之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资源与社会和经济的矛盾逐渐增大,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得从解决思想根源的问题入手。解放思想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一大法宝,经济法理念的调整和重构依然离不开思想和观念的创新。

(一)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整经济法理念

首先,要调整我国经济法理念的传统思想。我国的经济法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法理念。经济法理念涉及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大类:公平公正理念、经济安全理念、整体发展理念、经济效益理念和注重效益理念。这五大理念基本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的政策目标,也具备一定的法律价值。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这些理念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多新要求、新概念、新理念,因此要调整我国经济法的传统理念,使得经济法理念和生态建设新要求能不断的融合。其次,要重点调整经济法中的经济效益理念。在经济发展中,获得效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目标。但经济效益理念导致一部分经营者只关注单纯的、眼前的、局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要将环境成本也纳入经济效益理念中,在制定经济法的时候把经济行为对环境的消耗也考虑在内。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考虑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力。

(二)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重构经济法理念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念

党的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塑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应该承担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责任。

一、 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在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任务,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才能拥有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2]。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建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依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而且依赖于全体社会公民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培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生态文明观,使他们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3]。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生态人”。“生态人”是指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4]。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是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点关注群体,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方式,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生态文化的社会人才的职责。

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大学生既是接受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对象,也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大学生群体是有理想、有热情的群体,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同时,也将其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透过一言一行向社会传达出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转变,要通过大学生这个群体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榜样,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社会文明消费、适度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体[5]。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全面发展的个体应当是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体的认识[6]。”这样具有全面关系的个人才能有效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怀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怀,鼓励其履行社会公民的基本义务,承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就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 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生态文明的正式提出以及赋予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关键地位,体现了我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紧迫性的高度重视和对生态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治理理念。随着我国日益频发的生态问题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许多学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越来越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中国人类生态学的奠基人周鸿教授于1985年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人类生态学》的选修课程、2013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北海职业学院成立全国首个“泛北部湾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等。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总体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些薄弱的地方仍需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意识欠缺

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意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园里和课堂上,随处可见大学生生态意识缺失的表现,如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课桌椅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在工作和教学中,教育者应当具备扎实的生态理论知识,并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7]。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者本身生态意识不够强烈,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课堂上出现了重视灌输教学忽略沟通,重视单向说理忽略互动交流的问题,未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契合,大学生无法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对自身学习、生活的作用,这就导致了整个系统失衡,出现生态困境。

2、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之外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大学生成长在社会环境中,社会思想、社会舆论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唯一变量,它受社会领域同生共构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结构的极大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不断加速、社会转型不断深入、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的爆炸时代,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多元化的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8]。由于教育信息与外在环境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教育氛围与教育理念停滞不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很好的衔接,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生态环境之外,环境教育质量不高。

3、生态行为践行不乐观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具有浓郁的生态意识,而生态意识就是说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只有具有了这种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生态意识才能最大可能的转化为生态实践行为。在生态意识上升至生态实践行为时,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践行却不够乐观,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树人的工作,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实处落实生态行为,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还比较薄弱,仍是集中于理论教学,对生态行为的实践教育还不够深入,在举办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题活动时流于表面形式,缺乏长期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使得生态教育的理念很难持久的深入大学生内心,对于大学生落实生态行为的引导不够深入。

4、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落后。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

冲击。大学生这个群体,已经广泛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却未能跟上步伐,未能广泛使用网络等新媒体教育手段,比如说创建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网站,设置生态文明专栏等,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较为落后,依然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不能从内心深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因而给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日益强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要着力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视角,努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1、挖掘学科内容,创新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9]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2)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大学生的所有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与生态文明知识以及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联系,可以说生态文明知识处处存在[10]。如文明消费、保护校园环境、不随地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节水节电等,这些都是生态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抓紧课堂这一环节,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教育。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紧密联系学科内容和特点,紧密联系实际,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创新生态价值,激发大学生的环境危机感及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提高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坚持典范育人

在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教育者、先进模范党员等的示范和榜样教育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具有高生态意识的教育者队伍,提高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这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教育者在给大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也要注重自身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注意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特点、实践特点,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法治意识等生态文明知识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之中,将大学生塑造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人才。正所谓“言传身教”,教育者、党员应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与教学中以身作则,自觉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言行,正面引导和感染大学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个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以生态文明观指导自己的言行,最终以动态、开放和辩证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11]。

3、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文明校园

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感染和改变着人的道德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之间,总有一个综合了具体的目标和价值、集知识与信仰于一体的‘中间项’,即一种文化模式[12]。”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人是以文化的方式融入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目前大学校园中,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乱涂乱画、践踏草坪、浪费水电、随地吐痰等。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利用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以直观生动、形象活泼的呈现方式,将生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13]。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环境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理念对于大学生形成与生态文明契合的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融入生态体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在引导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习惯的同时,也要注重参与社会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行为。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使生态文明理念进书本、进课堂。课堂教学与生态体验相结合,通过参与实践,生态文明理念才能落到实处,生态行为才能践行到实处。生态体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臻于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模式。它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全过程,凸显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陶养健康人格[14]。”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环保行动,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自然社会,在与自然世界的相处中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宣传生态理念,创建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网站,设置生态文明专栏等,让大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生态氛围,充分了解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之中。(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P4-5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3]魏荣,王京京.论生态文明建设诉求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5(5)P33-36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P174

[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12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7]姬明华,董海军.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8(4)P5-8

[8]李军.生态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P44-45

[9]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182-183

[10]李光胜.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6)P128-131

[11]陶小模,秦佩.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1(5):68-69

[12][英]米 凯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M].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文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44-04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使得各国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1970年以来,丹麦GDP保持稳步增长,能耗基本持平,18%的总能源利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30%的电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未升反降。2008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生态城市大会,提出生态城市是指一个生态发展良好的城市。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要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应遵循生态的原则,要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生态城市建设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为下一代人发展考虑,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众多企业、机构和国家中被采用,其原因是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希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内涵很丰富,既包涵了自然生态,也包涵了社会生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来讲,核心是主体与周边整体环境的关系要和谐。“生态城市”则是指按照生态原则,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聚居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总比例高达近75%,有的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90%。生态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是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城市的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种充分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城市发展模式。各国在城市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方面达成的共识是,城市的发展必须符合两大趋势的要求:一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地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城市要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因此,城市的新建筑和基础设施,新的社会与文化机构建设也都要满足这两大趋势的要求,并且不能再继续扩大对自然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害。生态城市建设包括诸多内容,如生态景观修建、采用可持续的能源、人居环境生态化和环境教育,等等。人们在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注重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生态城市文化是生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人们长期创造和发展;它属于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也体现一国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等。生态城市的文化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理念,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它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日趋深刻。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革,要求当前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建设与发展生态城市文化,树立生态城市的理念,从而使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文明意识的增强,可以激励人们建设高效、低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在生态观念、生态道德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形成广泛的共识,积极主动进行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不损害群体生存环境和其他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科学健康的城市发展理念。不能只关注经济的积累,更需要关注城市文明的建设。城市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数量的增加,更应注重发展的质量,应该从增强人的文明意识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思考和分析。解决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城市病”,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根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没有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如城市的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因为车辆增加,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不遵守基本交通规则造成的,像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等等,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遵章守法意识低下,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埋下很多隐患。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发达程度,除依赖交通法规的约束外,还要依靠每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再如,人们在购车、购房等方面追求奢华思想,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充分利用,影响着城市科学、合理的发展导向。还有。城市里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娴、乱贴纸质广告、乱扔垃圾和不文明用语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城市中的一些公共环保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等等。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和文明进步程度不仅仅体现在楼宇、道路等硬件的建设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精神风貌上,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所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都进行了不少探索,这为我国生态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

(一)库里蒂巴市积极宣传环境教育

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目前世界上被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比较成功的典型。该城市积极改善环境并保护文化遗产,尤其在公众环境教育方面,教育对象从儿童开始,甚至在免费的环境大学对市民提供环境教育。该市1/3的市民骑自行车上班,降低了污染,居民也锻炼了身体,使得该市在交通发展方面为生态城市发展奠定基础,在降低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方面实现了双赢。

(二)日本政府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理念教育,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经过多年实践,日本政府陆续开展了环境教育宣传的多种活动,比如,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家庭自发的“家庭记账本”活动,等等,甚至使家庭消费与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相联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居民不仅积极参与自己生活周边公共环境的日常管理,还参与城市环境规划,这使得城市的设计与管理符合人们的需要,而且民众的环保意识更加强化,热情更加高涨。民众参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日本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新西兰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课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越来越重视环境教育,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强环保的责任感。社会舆论指出,环境教育是实现新西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在新西兰,人们自觉践行生态城市建设,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积极开展生态城市文化教育,开展生态城市的文化宣传,促使城市居民参与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来,从家庭生活、生产生活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均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文化理念,践行生态城市建设,对居民进行生态城市文明教育,培养其自身的责任感。

生态城市是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既符合循环经济建设的要求,也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主要的、科学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文化理念内涵丰富,如在生活方式上,倡导资源节约,理性消费。减少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等现象。在生产方式上,主张低耗、低排放,将资源有限性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始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行为规范上,倡导生态文明,自觉坚持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走向更加成熟,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生态城市文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可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贯彻群众路线,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生态文明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它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的城市建设的思想观念,它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是多途径、多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文化,引导民众改变落后观念,树立先进意识。城市生态化就是要突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状况、城市美好形象,它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人们生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更加合理与完善。生态城市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工作,共同规划设计。

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推行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人们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的。它的普及与应用,既可以保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能够获得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普及使用生态技术,选择合适的场所,建立有效的生态技术培训与宣传机制,使自觉使用生态技术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是促使学校、机关和社区等组织机构参与环境教育,积极创造生态城市文化教育机会,扩大社会影响。应该强调人人参与,要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居民的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调动各经济主体力量,多方位、多种形式、多途径宣传生态城市文化知识,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倡导城市生态文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氛围,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四是制定和落实生态政策。生态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要综合考虑生态学、经济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同时,要结合实际将相关技术予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它的核心是通过利益均衡机制来实现政府与公众行为的一致性,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政策的设定,既要考虑城市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既要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要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目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上建立一种生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推动机制,才能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们在城市建设中才能更加重视人与生态协调发展,深化对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理念的认识,将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城市发展政策渗透,加快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文化定位;城市化;城市建设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 new phase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which forms the important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Reviewing city cultural orient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re does exist some problems, that is, too much prominent personality, while ignoring the commonness, excessive mining history, while ignoring the reality, too much focusing on the city's economic benefit, instead of social benefit city construction. Therefore, city cultural orienta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shows in the concept culture, system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etc..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city cultural orientation;urbanization;urba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44(5)

1 引论

党的十报告着重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继十七大提出的 “四位一体”战略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又一次扩展。它表明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恶化趋势,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高度警觉并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美丽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化的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打造宜居美丽而又独具魅力的城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为了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人们日益认识到城市文化定位的重要性。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的定位和在经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质,它包括审美情趣、道德趋向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彰显和表征着这个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城市文化定位,一方面是对城市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反思和考证,提炼城市内在的特质,另一方面结合现实问题和当前需要,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并以此为未来文化建设提供规划和指导。城市文化定位一般包括城市物质文化定位、城市行为文化定位和城市精神文化定位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构成和地域面貌等方面,城市行为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于城市的社会秩序、管理模式和文化活动等方面,而精神文化定位体现在城市的城市精神、历史积淀和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物质文化是城市的皮肤,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基础;行为文化是城市的肌肉,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中坚;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精髓所在,是城市的灵魂。它们由表及里、相互贯通、紧密联系,共同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神韵。城市文化一经定位,就能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准确而科学的文化定位,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活的文化品位,进而强化城市特有的个性魅力,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清晰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指导城市建设的走向,进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对我国城市文化定位的重新审视

作为人类社会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当代人的生存质量为立足点,以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促进和共荣,凸显人类活动的自觉和自律。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首次提“生态文明”的概念,到十明确将之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所以,今天我国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中整体考量和重新评价,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定位也不例外。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文化定位,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2.1 过多地突出个性,而忽视了共性

在城市文化定位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多地突出个性,而忽视了共性。这从有关城市文化定位的概念可见一斑。比如,很多学者都认为,我们研究城市文化定位,实际上就是要确定城市文化的个性,寻找出这个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差异,以及具有本地民众基础且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文化个性。这个概念界定本身是值得商榷的。城市文化定位是根据历史底蕴、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发展优势、人文精神为城市建设提供总体规划和方向而形成,不是为特色而特色,为个性而个性。它的目标是引领城市向着更适宜居住、更有美好愿景、更有发展动能的方向前进。近些年来,因为城市化进程过快,缺乏文化引领,而使得大多数城市“千城一面”。然而,正是在过多关注特色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忽略了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生态问题”。诚然,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感染力。试问,一个阴霾笼罩、空气污浊的城市无论多么有个性又能有怎样的优势和多大的吸引力呢?个性与共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脱离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纯粹无共性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者互相包含。城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彰显个性的时候不能无视共性。城市建设应强调特色、个性,这样才能在对比中彰显魅力,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但是如果只为个性而个性,忽略或舍弃更为根本的但却是共性的东西,将会是舍本求末,甚至是南辕北辙。比如,桃子、苹果各有特色,但它们必须都有甘甜可口的共性,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水果。所以,对城市宏观的把控,不仅要突出城市文化的与众不同,展示城市独有的魅力和风格,还要抓住城市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态。

2.2 过多地挖掘历史,而无视现实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历史具有不可复制性。城市文化定位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历史越是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因而也越有独特的内涵和魅力。一个城市一旦失去自己历史的记忆,也就失去了自我,所剩的只能是不伦不类的水泥路面与建筑。挖掘历史、保存历史固然重要,但因此而无视现实却会酿成很大的纰漏。现实当中,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而不管长远,涸泽而渔式地开采挖掘,使环境造成了污染,生态受到了破坏,自然向我们频频发出警报,甚至是报复。如今黄河一年断流226天,40%河段水质丧失饮用功能,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导致长江、松花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洪涝不断,太湖蓝藻引发无锡市200万人饮水危机,大西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引发持续的沙尘肆虐。禽流感的流行更加深了人们对生态破坏的恐惧和对公共环境卫生的忧虑。且不说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就2012年底持续肆虐的雾霾天气就足以让我们警醒: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定位忽视了什么?生态危机引发的环境安全问题, 已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个人安全。究其根源不乏发展思路上的短视、开发者的利欲熏心、生产者的唯利是图、消费者的盲目无度,但是城市建设文化定位的不科学恐怕难辞其咎。所以,无视历史,彻底割断历史,是一种错,而无视现实,无视未来发展,即又是错上加错。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文化定位应该将历史与现实统筹兼顾,尽快建立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关系,以生态文化取代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文化形态。

2.3 过多地着眼城市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

从理论上看,人们一谈到城市文化定位,马上着眼点便是城市的竞争力,而这个所谓的竞争力不外乎GDP排名,世界500强企业所占比例,或者大型工业、企业数目,典型地过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文化力,即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但是文化定位并不是为了竞争力而设定。从实践来看,哪里大力发展经济,哪里环境问题就会凸显。比如天津市近年来得益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打造滨海新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仅2009年“前三季度,天津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2家,合同外资额101.36亿美元,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新批及增资超亿元大项目占全市内资到位总额的比重达到81%。”在2012年年初公布的2011中国各城市GDP排名中,天津市以总量11300.00亿元排名全国第四,增长16.5%,增幅仅次于重庆市,位居全国第二。2013年天津以13.8%的增幅排在第一位。多省份2012年GDP总量实现突破,天津GDP增速居首。但是正当人们沉醉于这种增长的喜悦中时,环境的警报已经高度拉响。从2013年1月10日始,能见度低,污染程度高的雾霾天气笼罩了京津、河北、河南、江苏等地。PM2.5含量过高、污染物不扩散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造成的危害却是极为严重的,具有“冬季杀手”之称。它冷凝后所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特别是小孩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更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花费的社会成本将远远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联系城市发展现实状况,结合生态文明,反观我们的城市建设文化定位不难发现,我们忽视了一种最为基本的价值理念:生态。尽管我们天天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我们都没有把生态文化理念落实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构架之中,更不要说把它作为首要的基本城建文化理念。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尚未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却频频出现环境恶化、空气污染的雷同城市。

3 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文化定位应彰显生态理念

综合以上问题,笔者以为城市建设文化定位应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该在贯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凸显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之光,它将引领人类世界的未来。十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里已经明确提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之路;相应地城市文化定位必不可少且首当其要的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由于当前环境恶化严重,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生态文化不应该和其它文化并列,而应该处于统领的地位,生态文化要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表现为观念文化、体制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处处彰显生态理念。

3.1 观念文化要倡导生态和谐——生态理念的灵魂和根源

观念文化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就其形态而言,它不同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是一种扬弃了以往文明成果的文化。 它是以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 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生态意识的培育,生态观念的树立,生态道德的养成,生态法治的自觉,使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深入人心。观念文化就是通过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扭转人们的价值取向,养成人们的生态伦理理念,进而把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变为人们内在的自觉的主观需求。没有精神文化的倡导、宣扬和鼓动,生态文化难于普及和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念文化是生态理念的灵魂和根源。

城市观念文化定位为生态和谐,要体现在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中。2011年全国各地都在拟定城市精神,但很少有把生态和谐或生态理念列入其中的。比如南京市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上海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北京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等。城市精神缺乏生态和谐理念,由此可见一斑。以生态和谐为城市精神,就应该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其一,生态意识教育,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主题意识。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生态主体意识是指每个公民明确自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不是局外人。这种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使每个公民自觉地成为生态文明积极的倡导者和忠实的践行者。其二,生态观念教育,包括可持续发展观和合理消费观。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相协调,以保证人类永续发展。合理消费观就是提倡符合经济实惠、平等人道、注重生态三原则的绿色消费,即反对铺张浪费、抵制耗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适度消费。其三,生态道德教育,即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和生态责任在内的人的行为对于生态的是非观念、道德情感的普及。树立了生态道德,公民的行为就有了内在的约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向着环保、节约的生态方向自觉发展。其四,生态法治教育,是指对生态立法的普及和宣传,通过生态法治的教育,使公民树立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由此使公民一方面用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自觉参与生态立法、执法,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和执法的效果。

3.2 体制文化要健全生态规范体系——生态理念的坚实保障

体制是社会各领域正常运行的组织形式,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为社会理念的践行和人们行为的规范提供保障。生态理念下的体制文化要健全生态规范体系,即要建立健全管理社会及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体制、制度、法规、机构、组织等。比如,政府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绿色信贷政策等。还有绿色 GDP 统计、环境政绩综合考评、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审计、环境准入等。健全生态规范体系的体制文化,作为政府营造的助推制度环境,对生态理念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

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循环经济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等等。但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盲点,使有些人有空可钻,存在环保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特别是与国外生态先进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我国亟待制定具体的政策、法律、制度和标准,比如根据不同行业制定节能控制指标,对建筑进行节能评级,建立对开发节能项目的投资运营商给予相应补偿的制度等。总而言之,只有将促进生态环保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才能为有序、全面、规范地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3.3 物态文化要彰显低碳——生态理念的直接载体

物态文化作为城市的皮肤,直观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直接载体。它主要表现于城市建筑和地域地貌维护方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物态文化要彰显低碳,因为生态能不能文明,关键在于控制碳的排放量,碳排放超标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低碳即在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尽量控制和降低碳的排放量,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具体表现为:城市建设中要彰显低碳理念。城市建设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规划和建设城市,推广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尽最大力度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提倡城市景观学、环境美学,建设特色鲜明、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此要完善生态文化功能区并向公众开放,使公众近距离切身感受当地的各种生态区域文化;要强化生态文化核心品牌,就是要建立一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生态景点品牌,增强生态城市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建设生态文化特色园区,就是要在上述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布局建设一批类型多样、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基地,使之与旅游景点、文化景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3.4 行为文化要倡导节约——生态理念的落脚点

行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动态表现,涉及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节约不是贫穷的标志,作为一种文明理念,是低碳的更深一步要求。实践证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频发,是人类对自然过度索取以及对资源过度耗费所造成的。只要人们消费,就会造成碳排放。彻底的零排放产品由于技术的限制还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需要,节约就成为一种必要的低门槛的生存方式,也即生态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生态理念最终能否得以落实关键在于行为文化,因而倡导节约的行为文化是生态理念的最终落脚点。

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企业的环保新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要力保低碳。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LCE)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使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到大气层,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形态。它可以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减少恶劣气候给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为此,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支持环保节能项目的开发和投产,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生态化的生活方式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消费,改变浪费习惯,选择消费“绿色食品”、“生态住宅”、“生态饭店”、“绿色商店”等。绿色消费方式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消费方式。它注重的是人的想象力、 鉴赏力和创造力等内在能力的提高,以及心智和潜能等精神层面的启迪和开发。它在消费的力度上张扬节约,在消费的内容上提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消费方式。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为我们开启了新世纪引领人类走向未来的钥匙,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城市化之路。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城市文化定位,必将为我们打造出真正宜居而又富有魅力的新型城市。历史和现实都已昭示,谁率先把握了这一城市化发展趋势,谁将引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太政.论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8- 20.

[2] 王强.关于沈阳城市文化的定位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4):448- 450.

[3]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6-328.

[4] 李鸣.生态文明背景下低碳经济运行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4):54-57.

第7篇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建设生态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二者在理念和内涵上都有所不同。建设生态市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体现在对一定数量与指标的控制:而建设生态文明市是个大范畴,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不仅涉及观念,而且涉及行为: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文化的;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到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那就是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理念、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聊城市提出加快建设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和坚持三农稳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城建靓市的方针,加快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富民优先、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完善和提升。现在,我们说的强市,就是经济实力强,名城,就是文化影响力大:新跨越,主要是指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发展质量的跨越,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市为总抓手,推动、提升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召开了建设生态文明市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市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生态经济。牢固树立“GDP增长不等于财富积累”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在生态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做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培植起信发、时风、中通、东胶、祥光、泉林、鲁西化工等

批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的大企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中通客车集团开发出纯电动环保客车,是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奥运服务专用车;时风集团开发出电动轿车,投放市场之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大力抓好节能减排,阳谷祥光铜业40万吨阴极铜(一期20万吨)项目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这是全国有色冶金行业首家获此称号的工程,也是山东省首家获此称号的工程。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服务业方面,进一步打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以旅游度假业和商贸物流业为重点,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徒骇河市区段开发、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使聊城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商贸物流、能源集散、人流聚集、旅游度假的理想城市。

二是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突出抓好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30家燃煤电厂建设了脱硫工程,50户重点用能企业、130户重点排污企业实现达标排放;重点抓好水质达标、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全市160多万亩沙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9.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建立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省级生态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试点,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在东昌湖栖息的鸟类有数万只、31种。2007年聊城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又荣获了“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东阿县被中国野生动物协会命名为“中国喜鹊之乡”。

三是培育生态文化。坚持把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与聊城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淳朴情怀结合起来,把运河文化传承的“履中、韬和”思想与“自强不息、务实创新、包容开放、诚实守信”的聊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和谐的现代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俭、使用绿色产品、追求健康享受的生态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突出城市建设的文化个性,提高城市品位:努力把生态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切实把文化潜在的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建设生态社会。牢固树立“多一些雪中送炭”的理念,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保、收入、教育、卫生等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平安聊城,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增长了156.88%,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增长27.69%,用于文化体育的支出增长了39.77%,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增长了46.26%,用于教育的支出增长了21.36%。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5%以内,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城市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80%以上: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民参加新农合率达95%:深入开展平安聊城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第8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生态文明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依托创新型人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传承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这要求高校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承担社会赋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使命。

创新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技术支持。一是转变科学价值观念需要创新型人才。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统治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一观念,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提高认识、改变实践的价值要求,以发展、综合利益的眼光来评价使用科学技术。二是生态技术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成了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工具。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科学技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用生态文明的“保护技术”代替工业文明的“破坏技术”。只有创新型人才才能将技术真正彻底的改造。三是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要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生态价值观念确立和生态技术使用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形成社会与人、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才算开始起步。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期望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文化支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要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先培养生态文明人。创新型人才用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规范自己对于大自然开发的经济行为,并不断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环境保护良性氛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人类树立全新的现代文明观念。只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意识,逐渐养成日常习惯的人,才会主动去树立、传播这一观念,才会产生生态文明的自觉行为。

中原经济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观念引领。环境污染和地球破坏的日渐加紧,使我们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转变,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调整思维方式,用生存环境伦理代替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传统意识的禁锢,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思维。生态文明是人类重新思考未来,建立新的价值观、科学观、环境观、资源观的开始,创新型人才才会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获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生存环境伦理观,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深层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问题。在个人的素质中,文明素质是重要内容,培养个人与自然共存,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既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未来的需要。人类只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其生命,才能明白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平台,是实现河南迅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需要改变产业结构,而且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要提出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使中原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项发展中,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深入到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才真正落地生根,从机制价值理念走向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主要依靠人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指出,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人才培养注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

中原经济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一,居民主观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评价较高。大多数城市居民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良好,对周边生态环境很满意。认为周边的生态环境良好,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固体废弃物处理表示满意。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受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的影响,人们的环保意识表现参差不齐,但多数人向往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愿意做生态文明志愿者,希望能为环保做点事。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污染环境的人或事表示反对,也能做出相应的举措制止。而且90%的被调查者很注重环境保护,主观上不愿意破坏环境。

第二,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了解学习的渠道。多数人对于生态文明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牢固的生态文明知识,将生态文明等同于治理大气和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技术行为,忽略居民生活质量、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等重要内容。与城市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也是相对匮乏的。人们对于自身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54.9%的人认为很清楚生态文明知识,也有45%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生态文明知识,并不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对个人生态文明知识的评价往往高于自身的实际掌握水平,反映出人们主观上有意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态文明知识。根据对受访者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多数调查者在自我评价时有评价过高的现象,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已经很关注生态文明,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知识,但和个人实际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不符,可以看出,多数城市居民很希望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掌握这些知识。

第三,居民生态文明行为易受经济利益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人们的生态文明行为,根据涉及利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公共利益。第二类是不涉及个人利益,力所能及的事情,居民会倾向于保护环境。第三类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引导,不知如何保护环境。

第四,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观念淡薄,缺乏对自我的道德约束。很多居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推给政府,缺乏自身的社会角色观念认同,意识不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68.5%的被调查者会关注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8.5%的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要考虑和关注的,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深入了解发现,这部分人群多数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维持日常生活,没有闲暇的时间或精力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得多是通过网络电视了解到一些粗浅认识,缺乏深入了解,了解的也只是片段的知识。通过深入访谈也发现,人们很渴望政府、社会多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环保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多接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但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把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是个人所能控制的。普遍缺乏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对节能环保、垃圾处理等基本问题都是从电视、报纸中获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特点

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而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止污染、节约利用资源、保障矿产资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中原经济区居民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生态行为“知行”脱离等现状,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就需要培养引领社会风尚的创新型人才,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者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般创新人才的特点,还要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造性。创新不是凭空发生的,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了解地理环境、水土保持等中原经济区现状,具备环境治理、生态建设、防灾减灾、节约利用资源等能力。在前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创造知识才是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才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的都是工作多、收入少、收效慢的低产出事业,主要建立一种对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在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学会负责、乐于负责、善于负责。当今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面对新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各种途径去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每个地区、每个环境、每个时间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用老思路、旧办法难以解决新难题,创新型人才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既要标新立异又要懂得合作。创新型人才只有敢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才能在环境污染、大气治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这也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只有常常敢于标新立异,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也才能激发自己探索求知,才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孕育出真正的创造性。但创新型人才一定不能是清高孤傲、难以相处的。因为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生态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它往往牵涉部门多,涉及领域多,操作起来需要配合的人员也多,任何一个环节大家不配合,都难以有效果。所以,复杂的生态问题需要不同的知识,需要多方的合作,才能完成。另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城市居民生态文明状况也代表着中原经济区现有人才普遍的生态文明状况。要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需要重视这一现状,弥补这一不足。要普遍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水平,不仅需要全社会重视,政府有力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力量的注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在学校教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给科技创新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有利于师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二是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性人格。更新教学内容,将国际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开设绿色植物养殖、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的公选课,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基础生态知识,了解前沿生态文明发展装状况。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方式,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塑造个人创新素质。四是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人人要创造的氛围。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设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使教师、学生共同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中。二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参与各类创新竞赛获得奖项的师生进行表彰,给予相应的奖励。设立创新能力培养专项资金,成立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建立实践培训基地,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课外创新能力活动广阔平台。一是搭建项目资助平台,构建系列化、项目化、多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设立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申报项目,安排指导老师,给予相应奖励。二是利用科技竞赛平台,借助各类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通过导师带学生科研指导,形成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低碳环保理念传播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设立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依托科学研究,推进成果转化。一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加入项目开发,与研究院、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合作项目,互惠互利,达到既锻炼培养人才,又了解市场掌握科技前沿的目的,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创新人才。二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资助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破土而出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加快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把最新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及时应用到生态环境建设中。四是科研反哺教学,为生态建设输送人才。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术前沿选修课。五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大力普及和发展湿地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政策引导;技术保障;公众参与

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反思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类别划分方式,主要指人与自然交互而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相对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态表征。到了今天,人类依托城市与自然发生交互成了主要的生态文明形态。

(一)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反映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

(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

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地享受需求而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对于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文明导向是对我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我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生活模式,是文明、和谐、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从战胜自然到保护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综合体现。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结合的思考

近年来“生态文明”受关注度剧增,但是,关于“城市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直接研究还不多。已经有若干学者结合“城市”和“生态文明”进行思考,部分学者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我们认为环境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城市生态文明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其核心内涵是人、城市、自然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这种传承不仅仅体现在环境生态的技术性优化,也不仅仅是相关的制度、规则、法律的建构维持,而更多的指向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和持续繁衍。其中的关键性内容是:人类如何以城市的形式与自然相处,这种相处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积累和精神财富,这种积累和财富又是如何传承和不断延续的。

(二)文明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其次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系统。生态城市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系统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城市经济、城市自然、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环境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诸多方面。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和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和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通过产业系统把它组成更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通过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促进物质的循环,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每时每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经济建设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应是复合共生的,是多种产业类型的高效集成。其拥有朝阳主导产业,产业集成围绕核心生产要素,保持有机联系和复合平衡,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生态产品使用、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产业输出的良性循环。产业类型与知识经济相关。以教育产业、创意产业为主,能孕育和促进文化、艺术等创新要素。消费方式根据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聚集的消费形态,形成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支撑产业运转的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水资源呈现人工环境内部循环使用特征。

3、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协调。以尽可能低的消耗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存。充分重视和恢复土地的生态健康和生态潜力,恢复退化的土地。平衡建设开发强度与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关系。保护、保育现存的生态特征。尊重并适应生态城区的生态要素,开发模式要与生态景观和原生态形式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绿色开放空间布置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触的地方。城市环境发展与管理实现从注重末端治理转向预防为主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控制的战略路线。

4、生态城市文化。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是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具体表现为:能孕育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当地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多样性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尚未深入人心,城市生活消费结构合理,培养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以生态建设取代经济建设,片面强调城市的生态竞争力

具体体现在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通过增加绿地、树木或公园的数量从而实现城市表面的绿色环境。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绿地设计时常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见缝插针的消极地位,因而无法在经济生产时激发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起不到生态意义上的作用。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哪座城市的生态建设不是建立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谈不上生态建设。

(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常割裂地看待城市和乡村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仍然沿袭着城乡二元制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可能出现盲目城市扩张运动,撇开农村孤立地发展城市等片面的做法。随着网络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完善,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必将逐步拉近,乡村田地和城市绿地将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调。

(三)主要以政府管理而忽视全民参与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当前,政府和市民基本都持有城市建设是政府职责的看法,导致很多实践中经常忽视市民的能动性和市场经济自发调控力量,形成政府部门指令管理、效率低下的建设局面。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

(一)政策引导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政策与制度的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我国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对资源回收利用、生态型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按照零排放原则控制污水排放;结合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引导沿线土地管理的配套政策,实现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互相促进;建立生态安全及防灾预警机制。建立生态技术推广机制。制定利于生态技术的承接、转化、推广和研发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项目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如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

(二)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

1、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一是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并尽快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以支持重大关键项目的研究;二是加快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体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生态城市技术体系;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加快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构建生态城市交通体系。鉴于我国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土地开发状况,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将改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土地开发利用率;二是调整传统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应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利用城市市区公共交通;三是应适度控制私人汽车在城市市区的使用,加快完善自行车专业设施,改善当地步行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

3、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和规划。借鉴发达国家城乡融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区域整体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统筹全面规划;二是按照城市生态学原理,使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得到合理配置和调控,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三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将城乡区域作为整体,实行资源的节约、合理和循环利用,增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公众基础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将生态环保建设的信息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让公众和小区认识到生态城的建设活动与自身息息相关,公众有机会参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政府决策,鼓励非官方的环境保护组织监督。倡导构建和谐小区。管理者、开发方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要与小区成员密切联系和交流;重视小区范围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小区形成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形成丰富多元的小区文化,增加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强化小区管理部门的服务型管理能力,提高和谐小区的自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2、郇庆治.城市可持续性与生态文明:以英国为例[J].马克思与现实,2008(2).

3、李迅.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之初探[A].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C].2008.

4、王爱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城市问题,2008(6).

5、杨彤等.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

6、文宗川,郝晓燕,巩芳等.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