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

时间:2024-02-08 15:58:31

银行职业发展路径

第1篇

一、中国金融业亟待创造国际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快了金融全球化和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加剧了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使这些国家迅速提高了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面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模式下金融竞争力的威胁,我国分业经营下的金融竞争力明显不足,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以便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根据国际竞争力权威评价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设计的评价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即所谓IMD体系,一国金融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由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股票市场活力以及银行部门效率四个方面因素所决定[1]。

该机构运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测评的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资本成本竞争力从2002年的世界第28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24位;资本市场效率从2002年的世界第47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49位;股票市场活力从2002年的世界第44位下降至2004年的第48位,而且还有继续下降趋势;银行部门竞争效率从2002年的世界第42位下降至2004年的第44位。从总体上来看,即从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来看,已由2002年的世界第45位下降至世界第46位[2]。

这表明,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迫使我国全融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另一压力来自入世,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将在2006年底对外开放金融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业即将纳入到国际市场规则中去运行。

如果我国金融业不能迅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不改变这种被动落后的局面,就难以战胜享受国民待遇、实行混业经营、拥有巨大资本实力和先进管理技术的外资金融企业。

二、创造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发展混业经营,是迅速形成一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这已为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然而,对于我国金融业来说,是否走混业经营之路,却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无论从外在压力还是内在驱力来看,都迫切需要发展混业经营,以便赢得金融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无论从监管能力还是市场主体成熟程度来看,我国目前又尚不具备直接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若强制实行之,则易诱发金融风险。

破解这一两难命题的有效方法应是:选择一种合适的路径,稳健实现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型,以便尽可能快地形成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1.可供选择的三种基本路径从国外发展混业经营的模式来看,在一个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国家中,要迅速形成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有三条基本路径可供选择。

第一条路径是发展综合性银行。即全面取消阻碍不同金融行业之间业务交叉的法律限制,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金融业务,鼓励开发交叉型的金融产品,促进金融业务多样化。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综合性银行又称作全能银行,能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主要特点是能一步到位地实现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从而迅速实现规模经营、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形成金融竞争优势。但是,对于市场主体尚不成熟,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的国家来说,则容易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

第二条路径是允许金融机构投资组建新的公司,并从事其它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出资设立的新公司涉足其他金融领域,如商业银行组建保险公司等。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不同的法人主体分别经营不同的金融业务如银行、证券、保险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风险传递的可能性。但是,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需要提供系统的新业务、巨额资金和高水平专业人才等,一般来说,这是分业体制下原有金融机构所难以承担的。

第三条路径是允许跨行业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以金融业为主的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控股的方式(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大规模从事两种以上金融行业的集团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特点是集团混业与子公司经营分业并举。但相同业务合并时易导致机构、人事等方面的磨合成本急剧扩张。

2.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创造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比较前述的三种基本路径,考虑中国国情、效率和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我们认为,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之路应是我国金融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其主要原因如下:(1)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基本适合我国金融业的特殊国情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对于我国通过转向混业经营来提高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担忧是:它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从风险角度考虑,我们在选择路径时,切实应注意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监管当局的宏观监管能力;

二是金融市场主体的成熟程度。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宏观层面上,监管体系和制度尚不完善,监管能力不强,监管水平与效率较低;在微观层面上,金融市场主体尚不成熟,国有银行产权界定不清晰、主体缺位,金融企业自我监控机制不健全,自我约束不力。

在此国情下,我国金融业应当放弃第一种路径,即不能走一步到位、直接发展完全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式道路,以免诱发和积累金融风险。

同时,也不宜选择第二种路径,因为该路径是通过各金融机构出资重新设立新公司,需要注入巨额资本、全面铺设营业网点、系统提供新业务和大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等,这是我国现有金融机构所难以承担的。相对而言,选择第三种路径,即通过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应是基本适应我国金融业特殊国情的。因为该路径的经营方式介于分业与混业之间,集团内部子公司实行分业经营,有利于我国现行分业监管体制实施有效监控;其投资方式是以间接投资或组合投资为主,其组建方式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对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而实现,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主体逐步走向成熟。

(2)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构建金融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机制,尽快实现金融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竞争力。

尽管当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但金融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又使我国金融业受到强大的冲击,迫使我国金融业必须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去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此,路径选择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妥善地解决我国监管能力相对不足与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之间的矛盾。比较三种基本路径,我们认为,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更具有可行性,更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进程与要求。

因为该路径能够在同一利益主体下,既保持其内部子公司的分业经营,独立运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优势,又实现了母公司的混业经营和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互相合作的局面,从而既便于我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管理体系执行对各自行业的监管,并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又便于形成集团的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有利于集团整合内部各种业务,为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沿着该路径前进的目标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3)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能够兼顾效率与安全准则金融控股公司是对金融组织结构的重大创新。它把母公司混业经营与子公司分业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由一个独立金融企业的单一组织结构向一个多级法人组织结构的企业联合体的过渡。同其他路径比较,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之路,对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一是能较快形成我国金融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范围经济;二是有利于金融产品创新和协同效应形成;三是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相对全能银行而言,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风险较少。

因为集团所属各子公司仍然是分业经营,比较适合我国现行分业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当然,各监管部门仍需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管协调,以便对混业经营的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实施有效的监控,以防范其风险的发生。

三、创造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制度构想金融控股公司的强大功能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其有效发挥,将依赖于与这一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制度结构的设计和创新。这一制度结构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金融控股模式下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业务创新体系的构造、风险防范系统的优化。这三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的制度整体,共同支撑金融控股公司的稳健运行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迅速形成。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金融控股模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关于控股集团内部分工的组织机构和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利益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金融控股公司提高经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形成竞争优势的微观制度基础。

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主要包括:

(1)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的权力与职责,以便有效地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各司其职,形成“三会一总”相互制衡机制;

(2)稳妥解决委托—问题。重点是处理好所有者(股东)与法人及法人代表(董事会)之间的委托—关系和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

(3)妥善划分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的权力与职责,确保子公司拥有必要的自;

(4)正确处理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并将产业组织问题的解决融人集团内部的公司治理之中;

(5)明确集团内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权力,合理设计各层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6)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通过国内金融同业或异业持股、吸收国有产业资本法人及民营资本法人参股和部分股权上市,最终形成以国家相对控股,法人持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为主体,以分散的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基金和股民持股为补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及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

2.构筑业务创新体系构建金融业务的创新体系是控股集团提高经营效益、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所在。它是由金融业务创新机制、业务创新的行为主体和金融市场需求三者有机组成的。其中,业务创新机制是关键。它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研究与开发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创新的组织方式和创新的程序安排(构思立项、分析评估、设计开发、绩效评价、市场推广)等。

创新机制是业务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保障和业务创新内在动力的源泉。它的有效设计,将有助于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收益。金融业务创新的内容可以按行业分为银行、信托(基金)、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创新;也可以按金融业务发展层次分为基础业务、衍生业务和组合业务创新。

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关联度对以上两种分类业务进行整合,就会形成多种多样的金融业务创新。控股集团在金融业务创新取向上应选择立体整合、渐次推进的思路。并把衍生业务和组合业务发展作为利润增长和风险防范的重点,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监管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适时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向高层次进化,以满足金融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

3.优化风险防范系统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系统应包括微观内控机制和宏观监管机制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机结合是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稳健运营和国际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保障。微观内控机制是指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控制经营风险发生与传播的一整套风险防范的组织和制度。一是优化内控管理系统,明确风险防范职责。应以集团与子公司的监事会为依托分层设立内控管理部门,强化对公司内部经营风险的常规监控管理,定期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财务报告和重大内部交易等进行评估;设计风险内控指标体系,并逐层按部门分解内控指标,把风险监控目标列入各层次、各部门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设立风险责任追究制,违规经营的公司与当事人必须承担相关的经济责任。

4.二是建立适度“防火墙”,切断风险传播通道。金融集团和监管当局部应本着风险和收益相权衡的原则,区别对待不同金融业务中不同种类的内部交易。对协同效应好、获利丰厚且不会导致风险传播的内部交易则予以允许和支持;反之,则加以严格限制;对介于二者之间的内部交易则应尽可能将其风险锁定在单个子公司内部。防火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关联交易的条件、范围、对象、规模、产品类别与责任等。三是规范内控管理程序,提高内部交易透明度。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控管理程序主要包括集团内部重大关联交易的披露、登记、上报、分析、评估、确认、预警与防范等各个环节的规定。其中内部交易信息的披露是基础环节,务必确保相关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四是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明确任职资格与标准。同时,还必须优化我国的宏观监管机制。首先,必须优化宏观监管组织结构。随着金融分业体制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转型,我国的风险监管组织结构也需作相应的调整。根据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特点,宜建构由中央银行牵头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宏观监管体系。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流程再造;银行信息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其业务流程也是按照职能型的组织结构而设计的。这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发生扭曲,与银行信息化发展水平产生背离,应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实现再造。笔者认为,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选择。在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这样才能使组织管理与流程运行相统一。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多种类型。哈佛大学商学院NitnNohria教授在1995年6月发表的《组织结构概述》(NoteOnOrganizationStructure)一文中,将不同的组织结构划分为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及其他混合型,并就这些结构的不同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设计任何组织的结构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劳动分工、协调机制、决策权的分配、组织边界、非正式结构、政治结构、权威的合理基础。

就我国而言,银行的组织结构应满足经营管理的三项基本需求:有效地完成银行基本任务,即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原则;能够对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重大威胁作出反应,控制好组织结构的惯性原则;保持不断创新,即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据此,我国商业银行设计一个高效的商业银行组织系统,需要考虑五方面要素:环境的变化、正确的战略和经营方向、经营道德、有效的领导层、信息化水平。

下面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类型进行分析。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银行职能部门来设置的,一般适合规模较小的银行,每一部门依据职能提供一项系列服务的一部分;事业型组织结构是依据企业的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的,适合规模较大的银行,它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将银行职能部门分成事业部;矩阵型组织结构兼顾了事业型和职能型的特点,按客户的业务发展流程分类,每一事业部都能完整地完成目标任务,它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支撑;网络型组织结构是按掌握一定技能的知识雇员的类型来进行划分的,其适用于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环境,实际上是网络经济时代的结构,已呈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这种组织结构理论说明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随着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价值观也实现了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质的转变,其组织结构也实现了转变:即从行政职能型、事业型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型和网络型的组织结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北美洲等一些跨国性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这种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构建具有借鉴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从组织结构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域和政府序列设置的。即各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分行对应省和直辖市级;二级分行对应地、市级;最后是县(区)级支行和营业所(办事处、分理处),至今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全面改变。从管理体制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均实行一级经营、三级管理。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无论在资金筹措与运用,还是财务分配、人事制度上主要由上级行管理。管理行集中了过多不该集中的经营权,而真正的经营行却缺乏足够的自力。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阻碍了分、支行经营活力的增强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此外,封闭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仍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既不体现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经营提出的开放灵活的管理要求。在分配问题上,所实行的依然是行政干部的级别工资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与信息化在银行中的应用已不相称,缺点是: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下。虽然国外银行也有层级结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银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实施管理,在分行之下不设下一级机构。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比较好些,但仍然笼罩着行政机关的影子,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现代信息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构建运转高效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提供了可能。

三、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笔者认为,应根据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参照国际成功的银行组织架构,以银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按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原则再造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按照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打破省、地(市)、县(区)之间的界线,以经济区为中心,设立区域大型城市行为分行,总行作为管理决策层,主要职责是战略决策、授信管理、产品研发、信息综合处理等。其他权力尤其是产品营销和市场开发的权力尽量下放。这便形成了以总行为决策中一心,以分行为经营中心,以下属发展部为产品服务中心,从而实现集中政策下的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总行最高决策机构能够集中力量制定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以及各项政策。从事经营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总目标、总方针、总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其日常经营活动。在银行内部,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先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效益最大化原则经营。经扁平化改造的组织结构形成后,把过去多级管理、一级经营变为一级管理、多级经营。相应地减少了委托层次,从而在结构上减少了人风险。

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的操作可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合并过多的支行,特别是业务半径小的支行,如隔路毗邻的两个支行,把支行一级的机构整合为我国商业银行营业部下设的业务发展部。其次,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中级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级管理层还应该大幅度削减,减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障碍,发挥信息技术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精选一批高级人才为客户经理,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组织结构和业务管理上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样就能够实现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相结合,压缩组织层级后减少了非利息支出,增加了银行利润。在矩阵型组织结构再造实现后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使组织管理与流程相统一。

四、组织结构再造后的流程设计

流程是指一系列相关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并为一定的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或步骤组成,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有一定指向,把所有这些工作环节或步骤衔接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管理学上讲,流程就是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具体工作路径。这种路径是既定理念、素质、分工条件下的产物,当理念、素质、分工等发生变化时,路径也应该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个路径可能有很多,而理想的路径应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

1.我国商业银行现有流程的缺陷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速度具有其他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管理的落后,这些优势尚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流程上找原因,是因为:现有的流程是以银行为中心,按手工或部分计算机处理模式建立的,信息流在旧理念和旧流程环境下运行,发挥的作用甚小,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为发挥金融信息化在共享数据资源、流程自动化控制与处理、信息快速传递与跨地域存取的特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再造业务流程。又由于,在旧有的职能型组织架构中,客户的需求实现流程被肢解,呈现流程片段化,而客户对片段化的流程越来越反感和疏远,因而造成客户流失,为保住客户,达到客户满意和实现客户忠诚,实现重复购买,必须对流程进行再造。

2.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

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客户类别,将本来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营运流程重新组装,使银行能有效适应市场的要求。在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中,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作业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从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组织,以期在战略方向、效率、质量、客户满意和对市场应变中取得突破。

3.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有以下五个原则。第一,要以“银行再造”的思想指导实践,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度放在核心地位。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体现删繁就简、择优去劣的原则。第二,由于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不一,要根据客户价值定价,再通过多样化的业务流程设计体现差别服务的精神。在整合业务流程中银行应首先着眼于活动和流程对顾客价值贡献的大小。对一个银行来说,任何一个对产品或服务没有贡献的流程都是不增值的流程;对一个业务流程来说,任何一个提高成本而对流程输出没有贡献的活动都是不增值的活动。这些不增值的流程与活动大多是不必要的审核与监督,以及折中协调等环节。这些活动对银行而言并无任何附加值,可全部删除,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业务流程的设计不应限于原有的组织范围内,原则上应超越组织界限,以最自然的方法加以灵活调整。在任用通才而不是专业化人员的情况下,许多跨部门的作业可以整合为一体。第三,流程再造的重点在于简化流程,控制错误发生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第四,要加快银行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如果不能在实际中应用也是无价值的。因此,要大力培养既懂银行业务又懂信息化操作的适用人才。第五,要把流程再造和业务创新、组织结构再造等结合起来。

第3篇

作 者:刘诗平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在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种反思和审视显得尤为必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刘诗平的《汇丰帝国》一书,将全球最大金融机构之一的汇丰集团近150年发展历程,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生动演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审视“后危机时代”金融业发展方式的全新视角。

一部汇丰发展史,就是银行业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史。汇丰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下仍保持世界银行第一品牌的地位也有力地证明,即便在“后危机时代”,其发展路径仍未过时,其成功经验仍可借鉴。

汇丰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二。一是全球化。汇丰控股的前身,是1865年成立于香港和上海两地的汇丰银行,成立不久就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展开业务和网络布局,并初步形成一家国际化银行的经营格局。100多年来,汇丰先在亚太地区建立基地,继以战略收购进入美国、欧洲发达市场,以及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实现海外扩张,最后通过做深做实目标市场核心业务加以巩固,其国际化发展路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于形成遍布全球的国际化金融服务网络,确立其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和坚实地位。二是综合化。汇丰很早就认识到收入来源单一的风险,始终将综合化经营作为其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在汇丰,既有个人金融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为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又有公司银行、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以及私人银行,向全球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高度的全球化和稳健的多元化,使得汇丰的发展路径始终契合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大势,始终迎合全球金融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当然也使得汇丰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对于处在“后危机时代”谋求转型发展的中国金融业,汇丰的发展历程可资借鉴。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变革之门已悄然开启,在这场危机中整体表现出色的中国银行业正伫立在变革的门前。如何学习和借鉴汇丰等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这场全球金融变革,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无可回避的课题。

人才始终是金融业竞争的一个焦点。国内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视野更宽广的职位体系和薪酬评估体系,以及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快培养能够开拓财富管理业务、担当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重任的人才,加快引进战略性紧缺人才。

第4篇

关键词:专业合作;资金互助社;合作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23-05

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合作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金融制度:它发源于底层的农民及其他中小投资者,是一种内生性的制度需求;具有合作互助、充分信息、客户剩余索取权以及契约的自我实施等特性;能够尽可能将金融服务环节的利润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等等。鉴于此,近年来国家多次发文引导和鼓励真正的合作金融――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而就各国经验来看,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需要保持其合作特性不发生异化,以充分发挥其制度适应性效率优势;二是需要保证其能够生存下来,即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德元,张亚军[1]分析目前国内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存在四条路径:(1)外因推动型,(2)公益型,(3)内生型集成合作型,(4)生产合作社内生型。并且认为前两条是外生型的发展路径,难以保留资金互助社的合作特性,第三条路径虽然可以保持合作特性,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第四条路径,则是既可以保留合作特性、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生产合作社内生型发展路径,即为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社,也是目前国家所大力鼓励的资金互助社发展路径,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推崇[26],认为它一方面保持了合作特性,另一方面由于立足于专业生产,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现实中我国专业合作自我积累十分有限,业务规模小,盈利能力弱[7],以其为基础的资金互助社,虽然保留了合作金融特性,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不足。因此,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仍不如意。

本文通过考察浙江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功案例,对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我国发展可持续性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案例简介: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生轨迹

浙江省平湖市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2010年,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28位。如图1所示,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立因循“农户―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的内生轨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背景下,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专业合作的需求,农户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之后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不断提高,而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强烈的金融需求,于是,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农村资金互助社应运而生。

下面从农户、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三个角度分析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内生轨迹。

(一)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背景

资金互助社成员必须是图1中所示的3个专业合作社社员,这样保证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平湖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有蘑菇(食用菌)、南美白对虾以及生猪养殖。蘑菇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蘑菇产业已经成为该市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全市9个镇(街道)、42个村的1 150户种植企业和菇农,蘑菇种植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总产值达到1.6亿元;南美白对虾养殖是该市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生猪养殖是传统主导产业,全市生猪存栏100万头,常年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650多户。

发展良好的专业合作社为图1中的3个专业合作社,在平湖市颇具代表性。其中,平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2年12月,注册资金52万元,现有合作社社员727个;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9月,合作社注册资金80万元,社员93户,社员养殖面积253.3公顷;平湖市新中大生猪产销合作社创建于2004年3月,注册资金8万元,现有社员103户,合作社年出栏生猪2.5万头以上,已占平湖市钟埭街道生猪出栏的70%以上。由此可见,这3个专业合作社都经历了多年的合作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社经验,发展势头良好。

(二)资金需求引致资金互助社

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良好,但还普遍存在设施差、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且服务范围和内容还十分有限,仅局限于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方面,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融资问题成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瓶颈。资金互助社的设立提供了农村合作金融支撑,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作社社员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保障。据调查测算,2010年,平湖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贷款需求约9 000万元,而当地金融单位仅解决贷款2 620万元,一些生产项目因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解决资金问题而不能实施,有的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或商业赊销来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资金互助社是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成功原因分析:多元主体紧密协作

通过上文分析可见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路径,因循“农户―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内生轨迹,也即国家所鼓励的生产合作社基础上建立资金互助社的路径。这种发展路径抗风险能力强,体现了生产服务与金融服务的结合。不仅如此,外部环境上,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还与外部的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形成了紧密的协作关系。

(一)内生发展

1.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服务。资金互助社的三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因产业而异,并不统一,其中平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涵盖了全市49.8%的菇农,规模以上农户数十户,种植面积占全市60.1%,属于“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平湖市四季对虾专业合作社则依托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嘉兴市四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而平湖市新中大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则在养猪大户沈水明的带领下,组建生产合作社,带领102户社员共同致富,属于“致富能人+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2.资金互助社的金融服务。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将“为社员提供金融需求服务、满足成员共同利益”作为经营宗旨,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发展存款保险、增强互助社社会信用,具体包括:开展社员间的存款和贷款服务,满足社员的基本金融需求;同时,继续开展技术、信息、营销等方面的服务,逐步提高食用菌、白对虾及相关产业生产和经营水平,以防范贷款风险;并与农业保险机构合作,建立起农业风险转移机制,组织社员开展农业保险,防范贷款风险。资金互助社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支持社员的简单再生产需求,这部分资金借贷额度小,交易频率高,以信用贷款为主,加速资金周转,满足更多的互助需求;二是支持社员专业化和扩大再生产,通过本社内部运行机制,完善担保与保险体制,发挥担保与保险分散与转移信贷风险功能,促进增加信贷投入,扩大农户生产,增加收入;三是支持发展本互助社的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联合进入市场,提高市场谈判主体地位和交易能力,提高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化解互助社贷款风险。

(二)外部协作

由于这些专业合作社自身实力有限,以其为基础而建立的资金互助社,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不强。现实中,平湖资金互助社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与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等相关利益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

1.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合作金融进行支持,是各国政府通行的做法[812],政府对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前期:在资金互助社的筹建期间,为了切实加强对其领导工作,平湖市政府建立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金融、农业的领导担任组长,由相关部门领导作为小组成员,为筹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同时,筹建工作也得到了市银监办、金融办、人民银行、供销社(农合联)、农办(农经局)、财政局、工商局和农村合作银行等单位的大力支持。(2)中期:平湖市人民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开办费、风险资金补助,以及所得部分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3)后期:承担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并且针对性地成立了平湖市农村资金互助社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2.供销合作社的购销服务。供销合作社为社员代购农业生产资料,代销农产品,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农户小批量购销集中成大批量购销,在市场上形成大宗买卖,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既保护了每个农户的利益,又为他们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了经济效益。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如下:(1)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2)随着批发市场的建立,与之有关的农产品挑选、分解、整理、包装、储存、运输等行业应运而生,为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3)批发市场沟通了全国各地农产品的价格信息,按照市场供求规律,形成了各类农产品价格体系。(4)为了保证供求,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冷藏库、加工储存设施,为农户提供方便。

3.农村合作银行的融资服务。根据银监会相关政策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靠吸收社员存款来积累资金,同时也主要给内部社员提供贷款、结算等业务。这种“内源性”资金来源的“准正规”金融机构,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值得怀疑。平湖市设在农村的银行不少,但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进行存贷款业务的只有农村合作银行。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设立后,与农村合作银行进行合作,发挥各自机构特点和优势,弥补相互不足。互助社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与农村合作银行一起,建立起农村合作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生产合作社+社员的运行模式和机制,互助社通过向农村合作银行融资,能及时、方便满足社员需求,并带动和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资金互助社,增强自我余缺调剂能力,促进有效需求增加,形成不断扩大的服务能力。

三、扩展分析:专业合作基础上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路径

在当前中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小农经济,规模小、融资难、风险高、收益低,迫切需要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展资金融通渠道,提倡产业化经营,抵御风险,增加收益,其中,融资障碍是约束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家通过强制(早年的农信社)或者诱导(当前的资金互助社)手段,希望发展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合作金融制度。不过这两种都限于合作金融范围的发展手段,建立的合作金融都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结果是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导向,以及资金互助社的缓慢发展。显然,需要突破囿于合作金融的约束,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合作金融之路,而日本成功的农协模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日本农协职能

1.技术推广和生产服务职能(专业合作社职能)。农协在农业生产中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比如购置一些大型农机具,租赁给农户使用,或者为农户代耕;还培育种苗、种畜禽,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的种苗和畜禽良种;派营农指导员,负责向农民介绍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户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等等。

2.信用、保险服务职能(资金互助社职能)。农协的金融机构是组员存、贷款的主要业务部门,以较低利率放贷给农户,开展各种保险业务,如火灾保险、汽车事故保险、定期生产保险等短期保险及养老、生命、健康、建筑等长期保险。

3.农协的购销服务职能(供销合作社职能)。农协有比较完善的流通体系,为农民提供购销服务,为组合员代购农业生产资料,代销农产品,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农户小批量购销集中成大批量购销,在市场上形成大宗买卖,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既保护了每个农户的利益,又为他们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专业合作基础上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显然,日本农协的职能是全方位的,包含了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供销合作社的全部功能,是小合作基础上的大合作,大合作之中有小合作,它从各个方面满足了农户各种不同的需要,使农户离不开农协,从而在农村形成了关系密切的合作体系。

作为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制度,资金互助社本质上仍是一种信用合作性质的金融制度。就国际经验而言,在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小农社会条件下,没有专业生产的基础以及供销合作的辅助,单独发展资金互助的信用合作是行不通的。而一步到位发展具有综合职能的日本式农协[13],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其综合协调发展的模式,仍是我们有益的参考。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成功发展路径:从专业合作社发展而来,与供销合作社协作,同时还获得了农村合作银行的融资支持,是结合中国农村特点,借鉴该模式下的一种有益探索。

因此,通过对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考察,本文提出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路径(如图2所示),该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了多主体的优势,协同发展、共同克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障碍。例如,专业合作社具有生产指导、技术服务等发展生产提高社员经济基础的优势;供销合作社具有集体购销服务的团体优势;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强大的存量金融势力,具有资金充足的优势,可以克服资金互助社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不足[1416];资金互助社面对专业合作社社员服务,具有农户信息优势、监督管理优势、交易成本优势。因此,这种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突破了传统的、孤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路径,对于发展我国真正的合作金融,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四、政策建议

各国经验已经表明,合作金融是适宜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金融制度,但是如何保持合作金融的合作特性,以及保证合作金融的可持续性,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两大难题。无论早期的农信社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及目前的资金互助社诱致性制度变迁,都是仅仅囿于合作金融的思路,难以突破这两大难题的枷锁。而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社,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一种有益探索:一方面可以保持合作金融特性,另一方面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不过,具体到中国,鉴于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的实力都不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资金互助社,仅仅依靠其自身力量,仍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要突破传统的就合作金融谈合作金融的视角桎梏,从一个更宽泛的视野、更系统规划来入手。本文案例中的浙江平湖农村资金互助社,基于专业合作社的内生发展而来,并且与相关的利益主体,即农村合作银行、供销合作社等协同发展,辅之以外部的政府政策支持,为我国建立真正的、有效的农村合作金融提供了一条有益的路径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德元,张亚军.关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思考与分析[J].经济学家,2008(1):4047.

[2]戎承法,楼栋.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九省68家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8995.

[3]姜斐然.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模式探究――基于山东省蒙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43148.

[4]楼栋,陈鹏,于雷.专业合作基础上发展资金互助的SWOT分析及其战略选择[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3540.

[5]王建英,陈东平.内生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互助社运行机制分析――基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考察[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2):1924.

[6]刘婧,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基于山西省不同资产规模下的调研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4):107111.

[7]夏英,宋彦锋,濮梦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资金互助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4):2933.

[8]Huppi M,Feder G.The Role of Groups and Credit Cooperatives in Rural Lending[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86-1998) ,1990(1):25.

[9]Guinnane T W. A Friend and Advisor’External Auditing and Confidence in Germany’S Credit Cooperatives.18191914[J].Business History Review,2003,77:2.

[10]Goddard J,McKillop D,Wilson J.What Drives th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or US Credit Unions[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8,18:2228.

[11]McKillop D G,Ward A M,Wilson J.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Unions and Their Role in Tackling Financial Exclusion[J].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2007,27:1.

[12]齐良书,李子奈.农村资金互助社相关政策研究――基于社员利益最大化模型的分析[J].农村经济,2009(10):5560.

[13]姜柏林.从农村资金互助社到综合农协的发展――以梨树县为案例[J].银行家,2010(6): 101104.

[14]彭克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418.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利率市场化,路径依赖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路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在它产生的当初往往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是相容的,因而能支持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依赖型的路径往往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要想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这种旧的路径,或结合新的经济发展特点对旧路径进行改造。当前我国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面临着既有路径依赖的阻碍作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及整个金融业的改革都至关重要。

我国建国后计划体制下大一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初期为迅速组织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建设中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经济建设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后,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不用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了。其后虽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及其他金融市场虽有发展,但仍处于配角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仍相当有限。而根据发展中国家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一不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调整金融结构,提高非银行金融的比例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并且能分散经济增长中的风险。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一旦确立,就会沿着既定的轨迹和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即使有更好的改革方案,也会因为昂贵的沉淀成本及其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使既定的路径难以发生改变,形成路径锁定效应,并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当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面对的问题正是在这种以银行为主导的既定金融体制下,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使银行不致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遭受损失。然而一项成功的改革,不仅取决于目标选择是否正确,还依赖于初始时选择的路径,一旦路径出现偏差,有可能导致无效率的路径依赖发生(彭兴钧,2002),最终导致失败,并且金融行业改革失败往往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那么,利率市场化的路径何在?

二、过去的金融改革未能改变原有路径

1.银行贷款在融资中的比例有增强趋势。金融改革20多年来,尽管股票、债券从无到有,其他融资途径也逐渐增加,单一的银行融资模式被打破,但这种有利于金融改革的趋势并未能有效地持续,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形势出现逆转,从可统计的融资渠道来看,银行融资的比例反而有增强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几年进入通货紧缩期后,经济增长放缓,为此,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发行量加大,而资本市场却自2000年开始萎缩,为维持经济增长,银行在体制;蕊策、短期行为等多种原因下发放了大量的贷款。

2.银行存贷款利差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终目标是消除金融压抑和管制,让市场力量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那么,银行存贷款利差必然会逐渐缩小,但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却是存贷款利差不断扩大,并有进一步增强趋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些年份,存款利率为负,有明显的金融压抑。考虑到近几年改革中“先贷款、后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实际上商业银行和一些试点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利率一般会上浮,而存款利率基本不动,则实际利差会更大,这是建立在压低存款利率基础上的。

3.金融相关比率(FIR)的提高并非金融深化的表现。自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金融相关比率(FIR)这一重要概念以来,不少学者将这一指标的高低作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然而,一些国家,尤其是中国近年来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FIR的数值又令人困惑,中国过高并继续攀升的FIR值是代表金融深化还是金融抑制?笔者认为这一偏离常态的高值代表金融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金融抑制,原因如下:首先,计算公式选择上的问题。戈氏的FIR计算公式为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由于金融资产总额的范围难以界定和统计,一般用M2代替,分母则用GDP代替。由于M2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只反映总量上的增减而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其次,由于我国在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失业等方面因体制不完善,居民普遍存在巨大的压力,从而为此被迫高储蓄积累,而除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市场不发达,还迫使居民不得不主要选择银行,从而强化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由此导致M2每年较大的增幅,故M2/GDP逐年走高。这种由于制度的不合理,使居民被迫增加储蓄使M2增加,从而使FIR上升就是金融压制而不是金融深化和发展。进一步比较也可以发现,在FIR位居前列的国家币几乎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而即使同一国家,尽管FIR的总体趋势是升高,但在其FIR偏离正常趋势异常走高的时期,也几乎是该国资本市场低迷而银行处于强势地位的时期。

4.非正规金融活动加强。金融发展的另一个表现是非正规金融的融资利率与银行的法定贷款利率的差别逐渐缩小,活动边界也逐渐模糊。即使金融发达的国家,也有大量的非正规金融存在,并普遍遵循这一规律。而我国非正规金融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表现为:一是活动范围加大,影响扩大。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及银行风险意识的转变,相当一部分融资需求转向非正规金融。二是融资利率升高。最近一两年来,江浙一带民营经济从非正规渠道的融资利率一般在12%~20%左右,有些甚至达到30%左右,而在1998~2000年间,需求量没有这么大,平均利率也在10%以下,而那时正规金融的法定利率要较现阶段的高,这一升一降的双向差幅,显著地表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利差的扩大。非正规金融的加强及利率的升高,表明了正规金融的改革滞后,或者说是金融压抑。在每一轮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时,最先受影响的都是民营企业,迫使它们转而求助于非正规金融。

三、路径依赖对利率市场化的阻碍

1.金融市场和融资渠道不发达的阻碍作用。我国利率市场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将是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现阶段虽然已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但这一市场的利率并不具备权威性。首先,这是一个被分割的市场,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进场主体资格和融资额度的限制,剥夺了一大批中小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这一市场的机会,它们往往是最需要通过市场融通解决资金矛盾的,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实力雄厚的机构,资金量相对充裕,理论上说是没有多大资金融通需求的,却最有资格参与这一市场,因而这一市场利率反映的只是一个在资金向来较充裕的、以大中型银行为主的半封闭市场的、低于市场真实水平的利率。其次,正因为它的分割性,它割裂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和资本市场的关系是必须正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每个细分的金融市场功能不同,服务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差别。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相对稳健保守的市场,它只能支持那些技术上已比较成熟定型的产业,对那些引领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因风险过高,且一般没有多少有形资产可供抵押,不合银行贷款要求而望而却步,而后者正是资本市场的专长,我国因资本市场不发达,缺少相应的金融支持,在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方面一直处于劣势,不利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利于加速产业升级换代,与赶超型的金融发展战略不符,结果只能尾随发达国家,用银行信贷市场持续不断地支持那些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成熟、甚至落后过时的产业,最终沦为世界经济的加工厂,还易固化这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路径。

2.存贷款利差过大的阻碍作用。从最近几年银行的业务和盈利结构看,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赚取利差,大约有85%的利润来自于存贷利差,中间业务和其他收费业务盈利太少,不足15%;而国际银行业中来自存贷款利差的利润一般不到50%。按已设定的利率市场化路径,贷款利率保下限,可上浮70%~100%左右;而被人为压低的存款利率却基本不动,最多可小幅上浮,在目前CPI指数已达5%左右的情况下,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致使银行实际平均存贷款利差不断扩大,有的甚至高达七八个百分点,而国际银行业的平均利差一般只有1%左右。我国银行业如此高额的存贷款利差,足以使银行丧失创新的动力而更加专注存贷款业务,并想方设法将一切社会剩余金融资源“拉”进银行,既始终难以改变业务单一落后的局面,又不利于金融资源分流,抑制资本市场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加剧了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业中垄断独大的局面。高额利差还使得银行有倒逼政府的动机。

政府的初衷可能是好的,让利于国有银行,让其通过高额的利差消化一部分不良资产造成的损失,但结局是造成了过分保护银行、导致银行业份额过大的落后金融业局面。同时这种被锁定的金融路径依赖还使得居民没有多大的资产选择余地,只能将资金存人银行,持续不断的新增储蓄又维持了银行的清偿力和流动性,银行的安全性建立在广大资金存人者的利息损失上,并足以使银行对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丧失应有的警惕,反过来又自我强化了这种银行主导的金融发展路径依赖。

3.产业导向形成的倒逼阻碍作用。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以为利率市场化就是放开利率,提高利率,结果导致了高通胀及留下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如南美及部分亚洲国家。由于担心高负债的企业在利率升高的情况下负担加重,我国政府对贷款利率的放开采取了较谨慎的态度,这虽避免了恶性通胀的后果,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却不利,并形成强大的倒逼机制,阻碍利率市场化。低利率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多为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等,盈利空间有限,但就业容量大,很符合政府短期内求稳定的愿望,但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满足低层次产业的正常运作,维持就业,政府不得不在利率政策上权衡,尽量维持低利率。

4.政府作用不当的阻碍作用。不同的初始条件决定了金融发展可能存在不同的路径依赖,Patrick(1966)区分为“供给引导型”和“需求引导型”两大类。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居主导地位。它们实行赶超战略的心情越迫切,就越会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动供给引导型金融的发展,这为利用有限的资源支持那些国家急需的项目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确实提供了可能,一旦经济发展进程转为稳态增长阶段后,需求尾随型的金融发展会居主导地位,但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作用应及时淡出,让市场引导需求,否则会阻碍需求尾随型金融的产生,形成新的金融抑制。

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以银行为主的、政府主导的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路径,由于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因而作为商业银行,本身既要控制信贷规模,又要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还得经常接受行政命令性的宏观调控,并且还要保证企业存活,保证贷款到期时能按时收回来,可见难度之大。这种路径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微观基础,只能靠国家扶持和强迫。由于政府对经济金融仍管得过多,抑制了需求型金融的自发产生,那么经济越发展,就反倒越离不开供给引导型金融了,相反,若短期内迅速放弃供给引导型金融,则经济可能会出现大的衰退,转轨成本会很高。

四、破除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路径依赖的措施

在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下进行利率市场化,理论上有三种方式可选择:一是打破旧路径,另建新路径;二是直接在旧路径下进行利率市场化;三是在旧路径中边发展,边改造。第一种情况因成本过高几乎不可能,第二种的很多弊端已在上文论述,只会进一步形成路径锁定,那么较理想的选择就只有第三种方式,并尽可能通过修正改造旧路径来打破其束缚,以增量破除对旧路径的依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改善微观基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是广大的企业和居民个人,应充分考虑他们的承受和适应能力,但不能迁就。最近几年,个人投融资业务逐渐兴起,他们对利率变化的弹性较大,风险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而企业则不一样,在强大的资金需求压力下,对利率变化的弹性较小,对银行而言,风险较大。在三类企业当中,尤以国有企业的风险自我控制能力最差,银行的不良资产也主要集中在此。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误区是国有企业尽量退出市场,越快越好,于是国有企业产权转让退出甚为流行。其实不然,诺思等人认为,路径依赖理论比传统的产权理论在探索制度安排和持续发展的动态问题上提供一个更有用的理论基础,短期内强行改变产权,打断国有企业的生存路径依赖,有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应是国家退出市场,而不是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国有企业的产权也不需要改变,要改变的是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市公司缺乏诚信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缺乏诚信;二是国有股与流通股股权分割、分置造成的一系列后果,这就是典型的初始路径选择失误导致的路径锁定及当今改革难度巨大的例证,以至于当前虽然认识到了这一弊端,但在新股发行时还不得不循旧例,而一旦触及.国有股全流通,则市场全面恐慌。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让资本市场自行甄别项目风险,合理配置社会剩余的金融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最终形成资本市场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引导型的金融体系,用增量金融破解旧路径,则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更广泛、更灵活,阻力也减小。

3.政府淡出。就目前经济金融的情况来看,已跃过了“贫困陷阱”,完成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并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已有相当的自我持续发展和约束能力,政府应及早退出市场,放弃行政干预,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弱化行政与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过于紧密的联系,建立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关键在于取消国有企业(含金融企业)负责人的官本位制度,改党政任命为市场竞争选择职业经理人,依靠市场的力量、完善的制度的优势来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竞争力,而不是靠组织部门选出的一两个能人来治理企业。

第6篇

关键词:“价值主张”;模型央行(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实现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已由查错防弊到风险导向层面发展,逐步形成以风险导向为主、以增值为目的新型的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是帮助人民银行目标实现和价值增加的基础,IIA的价值主张模型为确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属性和定位、职能与作用等提供重要借鉴。

一、央行开展内部审计的“价值主张”模型及运行步骤

(一)“价值主张”模型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价值取向,目的是通过内部审计保障价值最大化。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不单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要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尝试和运用,以此实现银行价值利益最大化。内部审计“价值主张”模型基于内部审计特质与内部审计向组织提供核心服务基础上,即:“客观”、“确认”、“洞察”。其中,“客观”要根据客观事实公正地开展研究与判定,以此做出相应的结论。“确认”就是银行内部审计共这种对风险管理效果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价;“洞察”即:内部审计工作者可以及时发现影响目标实现的各项风险因素,并在评估日常经营活动后,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行动效率,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此提升组织行动效率。

(二)内部审计增值模型

IIA提出的“价值主张”模型主要由目标、职能、服务等部分组成,不单为银行进行内部审计提供服务,也为建立内部审计增值模型提供理论支持。在“价值主张”模型分析和总结基础上,笔者构建以下内部审计增值模式。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步骤

1、考察内部审计效益及成本内部审计效益是否大于成本是银行进行内部审计、制定决策的约束性条件,对其实施分析和预测对银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内部审计效益不仅可通过直接方法产生,也可由间接的,从而充分发挥短期纠偏效果,有利于银行长期获取效益。人民银行虽然难以对效益与成本进行准确量化,但依然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参考同行业其他内部审计运行和发展水平,准确预测其收益与成本,确保设立的内部审计与发展满足企业实际运营要求。2、明确界定增值型内部审计属性众所周知,增值性是增值型审计模型的默认属性,独立性、客观性式开展各种审计活动必须遵循的底线,层次性、过程性是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必备属性。其中,层次性真实呈现不同企业内部审计处于相应的能力层级中,内部审计工作应依据其能发展水平进行实践,避免由于设定标准过高、过低引起资源浪费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银行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计能力。众所周知,内部审计和银行内外部环境有一定的适配性,内部审计要遭充分掌握该机构内外环境之后,提出其所需的各项服务。3、重视“确认”与“咨询”的功能增值型内部审计主要包含内部控制、治理、风险管理等职能,并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确认”和“咨询”的功能。银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与上述职能在目的上相继承,重点要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效控制非理性决策带来的风险及收益不确定情况。内部审计作为人民银行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各部门运行状况展开监督和评价,引导管理者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

二、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传统的思想和审计理念

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内审价值增值要实施思想转型和设计理念的更新。要准确把控内审工作的发展趋势,合理调整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定位,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管理效果,在更大范围、较高层次发挥内审的咨询作用。同时,不断更新内审工作理念,充分意识到内审是一个控制机制,必须树立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理念。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在强化监督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审计单位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作用。

(二)提升内审人员的素质水平

一是必须重视内审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鼓励内审人员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定期或不定期接受一定的后续教育。同时,强化组织内部的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进而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内审人员综合判断能力。二是在不影响内审人员正常工作基础上,合理借调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非审计人员参加内审检查工作,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统筹协调价值,进一步弥补已有审计人员的不足之处。

(三)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

内部审计工作要重视信息化对内部审计活动、目标实现的影响,包含信息安全、自身信息化水平等不同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从节约成本、确保审计增值等方面了解使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发展时代,不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和预防能力的内部审计无法避免遭受淘汰的命运。因此,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合理用药信息技术,不断配置新型审计工具、更新审计方法,促进持续审计、非现场审计等新型模式的普及应用,进而提升各部门审计效果。现阶段,云审计理念已经打破时空、距离等因素的限制,将其融入人民银行日常运营管理中,成为未来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四)不断优化内外部环境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具有复杂性、变化性强等特点,开展内部审计必须配备恰当的内外交流渠道,进而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因此,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内部控制与审计服务理念,提升全体人员的内控意识,由自我控制、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角度深入分析、认识内审的倾向作用,确保全行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内审不单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提升效能的推动者和增值的倡导者,为内审价值增值创设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

三、结束语

总之,内部审计增值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不但保障人民银行有效履行央行职能需求,也满足内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从央行推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开展内部审计的“价值主张”模型及其落实步骤,提出一些促进内部审计增值的对策,以期为人民银行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1]万鹏飞.构建央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的途径[J].武汉金融,2015,12(3):68-69

[2]朱剑飞.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路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25(12):109-111

第7篇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路径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各方面的制约,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瓶颈,从而限制了企业的绩效和活力。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入手。即作为放贷方的金融机构、作为借贷方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保障职能的政府部门。

从金融机构放贷现状看,一是商业银行方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比较有限,流资较多。尽管中央银行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额度,很多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处于资金安全因素的考虑,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放贷一直持谨慎态度,比较忽视小额度且高频率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多数商业银行给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是一年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为获得长期贷款,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只好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形式,但由此也增加了企业负担和融资成本;二是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门槛较高。现有的资本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证券市场缺少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私人权益资本市场难以顺利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从这个方面看,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很难在资本市场顺利融通资金;三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非正式金融,但这种渠道风险较大。中小型民营企业非正式金融一般是通过内部职工筹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借款、相互担保的形式融资,特别是相互担保较盛行,但其风险巨大,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困难。

从政府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促进及保障作用现状看,1998年中央提出要向中小型民营企业“增加贷款”。2000年国务院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随后制定了《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法》,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保障,使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现在,在政策扶植下,全国已有上百座城市建立中小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20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搭建了新的平台。

从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看,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积累筹资,外部融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遗憾的是银行贷款主要提供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提供长期信贷的还比较少。在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当地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表现出主动积极姿态。在中西部地区,当地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则是持慎贷原则。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还很严重。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优化路径选择

1.创业期融资路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业期的资金投入称为种子资本,这阶段企业资金需求大,投入密度强,供应相对短缺。这一时期企业要详细调查市场销售及利润情况,并进行长远市场的科学预测,做好各种资本考察准备。从创业资本家角度来看,科技型企业收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且回报时间较长,资金回报率理应较高。初创期企业一般很难满足向金融机构直接借贷融资的条件,应排除把金融机构融资作为主渠道。应该重点考虑采用内部融资,由投资人通过以个人筹款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的投入,或以内部发放股权的形式,通过职工融资。同时,民间资本市场可以成为这一时期融资的首选渠道。

2.成长期融资路径。成长期企业产品销售快速,生产规模增大,企业自身形象开始树立。这一阶段企业呈现发展态势,内部机制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凝聚力较强,在生产及销售等环节需要更多投入。这一时期选择正确的融资决策是企业规模扩大,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固定资产,部分企业能够满足金融机构借贷的条件,能较快获得短期贷款,但重要融资渠道还要借助资本市场。

3.成熟期融资路径。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内部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开始平衡发展。企业内部机制逐步完善,生产规模得到有效扩大,企业效益达到高峰状态。不足之处是企业增长速度开始持续放慢,企业高层发展的创造力、冒险精神开始出现动力不足现象。企业形象得以树立、完善,形成定势。进入成熟期后的中小企业大多可以发展为大型企业。此时融资主要以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国际私募、上市融资等方式融资,融资渠道多样化,企业能较好、较快地获得各方面的融资资本。

4.衰退期融资路径。衰退期的企业产品市场走向萎缩,组织机构庞大、臃肿,效益滑坡,出现亏损。因此,为规避衰退期,多数企业会通过二次创业模式增强企业效益。企业开始重新开发新的产品、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投入、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或通过创建子公司,走多向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再次发展。该时期企业已拥有相当的规模、技术以及产品,融资渠道与成熟期基本相同,主要渠道还是上市融资和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1]谭小芳,赵舒婷.短板理论与中小企业融资瓶颈[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第8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工会

经营转型是经济转型大趋势下,商业银行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系统、加速推进经营战略转型被提到事关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如何在商业银行实现现代化蜕变的路径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成为商业银行工会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中工会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商业银行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其实质就是以一流商业银行为标杆,以先进理念引领经营管理思维变革,实现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然而由于传统固有思维的存在,银行基层工会工作存在与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不相吻合的现象,甚至制约了银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工会履职能力弱化。在一些商业银行改革的过程中,工会办事机构精简,工会专职干部人数减少,工会干部兼职化,工会在很多方面履行着行政部门的一些职能,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联系相对淡化,在职工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太抢眼,因此,对工会组织依存度有所削弱。工会工作行政化、工会活动业余化成为一种趋势,这对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2.员工维权意识淡薄。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由于维权知识普及不够,维权意识淡薄,工会在履行维权职能方面处于事情不多的状态,加之工会组织的维权手段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工会工作的有效性和职工群众的认同感。

3.企业凝聚力降低。商业银行改革的迅速推进,分配形式的多样化,职工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使部分职工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失衡,加之工作压力增大,心理负担加重,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员工参与认同积极性降低,个人意识增强,与单位的亲和力下降,缺乏一种融洽的员工关系。

4.学习力、执行力不够。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推进,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内控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个别单位存在制度执行不力、自律监管不严、监督检查不细、行为排查不深等问题,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员工的制度学习和新业务培训明显滞后,与银行业务发展不适应。

二、充分认识商业银行工会组织在经营转型中的作用

面对当今金融企业和中外同业激烈竞争的态势,商业银行加快经营战略转型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银行工会组织作为党委联系群众桥梁与纽带,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组织者,理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助推经营战略转型。

1.围绕转型战略,发挥建设作用。加快经营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无论商业银行发展远期规划,还是近期市场定位、经营目标实现,需要全行上下紧紧把握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指导思想,着力改变传统、单一、粗放的业务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升竞争实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根本好转。为此,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应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把一切工作重心转移到经营转型上来。围绕加快经营转型工作重点,工会组织要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岗位技术比武等“建家、爱家、兴行”系列活动,把职工群众潜在的智慧和活力充分激发起来,把蕴藏在员工群众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动员组织起来,在经营转型中建功立业。

2.协调化解矛盾,发挥参与作用。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经营体制的转轨、劳动关系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等举措,给员工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部分员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滋长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劳动关系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不透明,缺乏群众基础。这就要求在制订关系职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政策时,工会要深度参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上下沟通,使工会的参政议政作用明显地体现出来。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力推行行务公开,畅通协调机制,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各项指标下达的合理性、各类办法的可行性进行审议表决通过,积极参与利益关系的协调,妥善处理好经营转型中各层面的关系,加强参与力度,构建和谐环境。

3.开展依法维权,发挥维护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加快商业银行发展的本质要求。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需要工会发挥维权作用,代表全体员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医疗保险福利等员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会要既敢于维权,又善于维权,不断完善维权机制,提高维权工作的实效,从而提高工会在制订政策中的源头参与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不断完善机制建设,畅通转型渠道。

4.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教育作用。工会担负着教育引导员工的社会责任,其目的就是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广大员工,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用科学文化塑造职工,提升全员综合素质,凝聚全行力量,推进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当前,要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力和执行力教育、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教育引导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把无形的企业文化转化为有形的资源和财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快经营转型步伐。

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中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的建议思考

银行经营战略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举全行之力,全方位的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工会应当充分发挥整合资源、凝聚士气的作用,提高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全员参与意识,扎实细致地推进,以实现银行经营模式的根本性变化。

1.加强组织建设,促进职能转型。在商业银行加快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传统固有的工会组织管理方法和思维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适应经营战略转型要求,不断自我完善。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明确职能定位,配齐配强工会干部,做到有网点覆盖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就有工会组织的温暖。并充分发挥“建设、维护、参与、教育”职能作用,围绕经营重点,针对工会工作难点,制定发展规划,作出发展部署,立足大局,服务大局,努力实现转型战略目标。二是加强工会干部素质建设。以加强工会干部能力建设及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强化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培训,克服工会干部最容易产生的混日子和守摊子的等、靠、要、拖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增强工会工作活力,做到有为有位,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真正使工会干部成为具有较高判断形势能力、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应付复杂局面能力、服务大局能力和协调劳动关系能力的专家,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三是完善职工之家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优秀工会委员会”评选活动,活跃文化生活,把员工之家建成规范之家、和谐之家、温暖之家、活力之家,为职工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竭诚为职工服务,带动全行大家、小家建设,充分显现出工会工作的魅力所在,推动创建职工之家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9篇

关键词:信用合作社;内生性;路径

合作金融作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已经遍及全世界。无论在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信用合作运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球共96个国家拥有信用合作机构,共有17.738万成员。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开始兴起的。当时社会的中、下层阶级难以从银行取得贷款,为了维持生计,获得资金上的帮助,在政府支持下,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在杜区内结成了合作性质的信用社,为人会成员提供借款等信用服务,其宗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和“一票制”的民主管理。二战以后,由于经济全面恢复,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费信贷等借贷形式的兴起,推动美国信用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合作金融体系,在促进社会进步、社区发展、会员富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信用社法”,允许信用社向联邦政府注册。从此,信用社事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据统计,1934年,美国仅有2500个信用社,共450000名会员;至1966年,已发展为22000家信用社和2200万名会员;1987年,美国约有16000家信用社,共拥有5600万名会员,总资产达2000亿美元。目前,全美信用社共有会员890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信用社资产总额7765亿美元,各项存款3600亿美元,各项贷款5437亿美元,资本充足率平均在11.5%以上。表3-2中,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07年间信用社家数下降了28%,而社员总数增加了21.6%,与此同时,贷款余额上涨了127.8%,而股金与存款总额上涨了106.8%。

一、美国信用合作社体系的发展特征

美国的信用合作体系是内生性自然演进式发展路径的最典型案例之一。它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1)机构形成源于内生性需求

在农业社会的较低金融交易水平和政府作用有限的情形下,交易风险不大,无需复杂的金融制度予以规制,而且政府也很难从农村金融交易行为中获取剩余租金,因此此时的金融制度表现为社会内在制度,即信用活动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重复博弈所产生的自发“内在秩序”所规制。作为各方博弈均衡的内在制度也就具有了社会制度结构中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其信用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关系型信任,即人们之间的信用关系是嵌入在血缘、亲缘、地缘为联结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内,基本发生于“熟人圈层”。这种最初的金融形式主要是合作金融,因此我们说,合作金融的产生是内生性的。

所谓“内生金融”,是指在客观供求刺激下,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或非政府组织推动成立的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而由政府自上而下设立、安排并由正规金融机构主导的资金运动,则屑“外生金融”。基于上述定义,美国的信用社体系可以算作是内生式发展模式。而我国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外生金融,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粤、闽等地发端,我国各地先后兴起各种形式的合会,可以认为是内生金融,而真正内生的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生式自然演进路径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所谓经典合作制,因为各国合作制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异,我们这里将最初民间纯粹内生的互融资形式称为经典合作制,传统的信用合作社大多符合这一特征,这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确认。美国信用社体系的内生性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所有的信用社都是基于严格的共同纽带要求而形成的,由于信用社会员的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的存在,使得信用社的互助更好地发挥出来。美国的信用社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职业信用社、社团信用社和居住区信用社。职业信用社的会员是同一企业或同一行业的雇员,职业信用社占全国信用社总数的78%;社团信用社是由宗教或专业团体的成员组成,占信用社总数的16%;居住区信用社是由居住在同一农村地区的居民所组成的,占信用社总数的6%。美国的信用社不仅在农村设置,在城市各社区、企业、军队、学校都可以设置,其会员一般局限于本区域内中低收入阶层,自愿人会者只要填一份人会表,交5元股金,即可成为信用社的会员,享有存贷款、获利分红和选举的权利。近年来,信用社体系的总体资产增长率有所下降(如图1),但其合作性本质仍然坚持不变,以成员利益为主,存贷利差小于商业性金融机构。

为了满足成员日益提高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自然演进过程中,美国的信用合作机构也呈现出规模扩张的趋势。在图2中可以看到。近些年美国信用合作社体系总体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成员总数也是递增的,这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并购浪潮正相吻合,也说明信用合作机构与商业银行同样,开始青睐行业并购与规模化发展。

资金调剂清算中心等组成。行业协会,监管当局,清算中心等外控机构都是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形成的。

20世纪初,一位名叫爱德华的商人慈善家在波士顿组织了全国信用社扩展局,这就是后来的“全国信用社协会”。美国信用社协会是1934年成立的,现有信用社、州协会、信合保险集团、资金调剂清算中心等会员10201家。它的主要职能是:维护信用社的合法权益;协调信用社与监管当局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游说国会,促进有利于信用社法案的通过;对有关信用社的政策进行研究和推行,并为信用社提供业务、法律、信息、咨询、培训、宣传等方面的服务;参加政府会议等。

美国在50个州全部设立了州信用社协会,主要职能是协调与州监管当局及州政府的关系,游说州议会,维护信用社的利益,并为州内信用社提供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息、法律、电脑咨询,教育培训、宣传服务和业务经营、人事管理方面的指导。此外,美国还有由监管部门组建的两个全国性的信用社协会。一个是供联邦注册的信用社自愿参加的全国性信用社行业协会,另一个是供州政府注册的信用社自愿参加的全国性信用社行业协会。这两个协会在各州没有机构,入会的信用社比较少,其职能主要是向国会游说,维护本会信用社会员的利益。

全国信用社监管局成立于1978年,是独立于中央银行之外的专门对联邦注册的信用社实施监管的机构。监管当局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向信用社收取的监管费和存款保险基金的投资收人。全国信用社监管局还负责管理和运用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根据美国

《联邦信用社法》规定,所有在联邦注册的信用社必须参加该基金。在州注册的信用社也可自愿参加。现在全美已有98%的信用社参加了存款保险。

1935年成立的美国信合保险集团主要任务是为信用社及其会员提供各种保险,如贷款保护险、伤残险、忠诚险、财产险、储蓄寿险等,目前已为信用社会员提供300多个保险品种,全美90%以上的信用社及会员都参加了该集团的保险。该集团为美国信用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风险保障和损失补偿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

另外,美国还设有专门的信用社资金调剂和清算系统,是由一家中央和37家州信用社资金调剂清算中心组成的批发式的资金中介组织。

(2)政府提供扶持,但干预程度有限

美国的信用社体系至今仍然坚持合作原则,在传统的合作制基础上经营,这与其政府扶持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但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信用社的业务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基本趋同,同时还享受着政府所给予的优惠政策。美国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对信用社的优惠政策,一是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免征各种税赋;二是信用社不交存款准备金;三是信用社可以参照市场利率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

由于各州有立法权,所以法律数量比较多,信用社依据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法成立和经营。1934年通过《联邦信用社法》之后,各州都陆续颁布了关于信用社的法案,这些法案尽管有一定的区别,但其宗旨、合作理念、政府的扶持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

二、启示

美国的信用社体系能够在内生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与政府的支持与保护是分不开的。因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合作性金融本身是弱者的联合,在金融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政府的扶持有助于它的可持续发展,但为保持其内生性本质,干预的程度要有限,这才是内生性自然演进式发展路径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合作金融蓬勃发展,这一方面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变革的过程中忽视或遗漏了部分市场,另一方面因为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致巨大的民营金融制度的需求。

(1)避免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扭转路径依赖特质需要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实施诱致性制度变迁,或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来矫正路径偏差。我国合作金融的发展要避免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还要避免其承担不必要的政策性金融的职责。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分析,强调的是制度变迁起点的选择以及制度安排被选择、实施后所产生的“惯性”。由于所选择的制度安排一旦付诸实施就很难更改,或更改的成本非常大。

(2)以效率为前提

制度的“试错”成本很大,所以制度“惯性”的存在使制度变迁的起点选择尤为重要。制度变迁源于经济效率的改变,是在旧的制度体制下追寻新的收益的积极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内生的力量逐渐成长和壮大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讲制度变迁应该是内生性的,照搬照抄式的改革,只能复重试错行为,增加制度变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