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集锦9篇

时间:2024-02-18 16:05:13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1

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

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身体发育逐渐成熟,身高、体重、胸围已接近成人水平。骨骼骨化已基本完成,韧带和肌肉力量加强。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平衡,但神经系统的联系和机能复杂化仍在继续发展。

学生在这一阶段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事物发展规律和科学理论,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抽象与具体思维得到高度统一。

2.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中学体育课以每周2节为标准,部分学校体育课达到每周3节,其中城市及沿海地区体育课的开课率较高,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见表1)

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目标依次为增强体质、掌握体育运动、学习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和娱乐,教师教授体育课的目标依次为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以达到促进学生的道德水准、人文精神、个性特征、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发展;掌握锻炼身体方法和常用体育保健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育竞技项目的技能和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对紧张、繁重的文化学习的一种调节和放松。因此在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依次为健身体育占主导;多种与社会相关和涉及中学生成长的体育教学形式占主导;娱乐体育占主导;竞技体育占主导。(见表2)

教师对体育教材的评价认为使用性差的占19.7%、认为技术性太强的占18.2%、认为缺乏趣味性和知识陈旧的占17.4%,认为不能反映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占11.4%,认为健身性差的占10.6%。学生对体育教材的评价认为适合自己的占32.2%,认为缺乏趣味性的占30.6%,认为技术性太强的占18.8%。认为难度太大不易学的占18.4%。(见表3)

表1、表2、表3资料来源:摘自《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学适应性》袁野等撰文。

3.高校体育持续性教学

持续性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设计或规划教学目标为前提,注重教学形式、内容、标准等要素的系统化和连贯性,采用模块式持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素养。

(1)教师素质的持续性提高

持续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素质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高体育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手段、教学心理、课程设计等方面检修那个研究,从而提高全面的综合能力。

(2)教学过程的持续性衔接

教学过程的持续性重点体现在系统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在知识点之间循序渐进,使课与课之间有衔接点、连贯性。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与教学目标的融入,对学生的要求要持之以恒。

(3)学生兴趣的持续性培养

通过课内与课外,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想结合,培养学生对体育欣赏、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体育课内容选择上,注意增强体育教材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4.高校体育持续性教学内容

(1)运动参与目标

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是,以增进和保持健康为目的,以建立终身教育意识为目的,以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为重点,以学生探究式作业和实践为主体。课程内容的知识学习包括制定锻炼计划、运动方案,传授终身体育知识。

(2)运动技能

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是。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能科学地从事锻炼。并正确处置运动损伤。课程内容的知识学习,包括专项运动概述、技战术、规则、裁判法和健康娱乐。专项学习可以具体选择并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更新课程内容,将竞技运动健康化和教学化。

(3)身体健康

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是,掌握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选择健康食品,能测试、评价体质健康状况,具有健康体魄。课程内容的知识学习,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测试与评价。运动实践,包括素质、耐力、柔韧、灵敏、弹跳五项素质内容。

(4)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是,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身情绪,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感觉,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课程内容基本要求是,授课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在锻炼或运动过程中注意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5)社会适应

课程目标的主要内涵是:有良好的体育道德,有合作精神;善于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积极参与社区体育事务,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基本要求,要以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体育的社会性特征和体育的社交功能为重点,按学生兴趣和能力,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以探究式实践为主体。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2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从消极层面来看,是指社会适应良好,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最低标准,或说适应性标准;第二,从积极层面来看,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是较高标准,或说发展性标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存在这样一个倾向,将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工作的重心更多地侧重在“问题”和“疾病”上,而不是“健康”和“发展”上。对照上文的界定,很显然,解决问题、消除疾病固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目标,更不是最高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应当是培养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当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本就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被迫开展起来的,先天就带有补救性、滞后性、被动性,因而该项工作不可避免地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教育者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少数火苗上,而置广大亟待浇灌的森林而不见。问题是,虽然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可毕竟出问题的仍然是少数,我们不能为了少数学生的需要而忽略多数学生的需要。

2.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不够准确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刘运华的研究认为,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挫折感、自卑感、尊重需要”;邓丽萍的研究也认为,高职学生的首要心理特点表现为,自卑而又渴求他人认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的张佩萍也提到,高职生的自卑心理比较强;还有孙金刚、田红星等人对高职生的心理研究也都提到过自卑。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自卑感是高职院校学生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在我国,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往往照搬普通院校,而事实上,由于教育对象不同,这种照搬很多时候是不合适的。在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更是如此。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搬硬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很少顾及这种做法是否切合高职实际、是否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家在开展研究和教学的时候,只是笼而统之地冠以“高校”这一顶大帽子,而没有准确地把握高职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在“高职”这顶更有针对性的帽子下开展活动,从而导致整体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虽然在中央各部委接二连三的文件要求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但目前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容乐观。首先,在对课程的理解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学科化、理论化的倾向,没有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以参与、感悟、练习为主的体验式课程性质。其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模式,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教学方法也嫌单一、陈旧,大多仍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只不过把以前的“一只粉笔,一张嘴”换成“一套PPT,一张嘴”。总之,对比中央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现阶段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效果仍有不少距离。

二、解决方案

1.全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对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决定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前已说过,由于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以问题为中心,诸如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怎样辨别精神疾病、如何面对失恋等。这些内容虽然对部分学生的部分时期还是很有意义,但毕竟没有普遍性,大部分学生也许终其一生都不需要这些课题。要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惠及全体学生,需要我们更全面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将“以问题为本”的观念调整为“以人为本”,从多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出发,以提升心灵品位、丰富心灵世界、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为教育目标,在这个认识基础上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比如:如何认识自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幸福等等,以这种取向来选择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

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超越自卑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此心理上的自卑是每个人要面对的基本处境。自卑会造成紧张,人们因而要努力摆脱这种处境。每个人都会做出这种努力,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摆脱之径或方式可能不同罢了。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阿德勒的这一理论表明,自卑感并不可怕,只要做到正确引导,完全可以把它变为奋发向上的力量。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这一本该算是缺陷的特点,变成激发自身潜能的有力工具,从而完成“化自卑为力量”的华丽转身,实现自身发展的最大效益化。同时,阿德勒的“补偿”理论也指出,在补偿的过程中,有的人为了使自己摆脱卑微,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只专注追求个人优越,导致过度补偿,变本加厉地自我表现,好大喜功,专横跋扈,贬低别人。这一理论也警示我们,我们高职学生的自卑情结本就比普通高校学生来得更多、更重,高职学生当中产生“过度补偿”的概率自然也比普通高校大,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辨别这种现象,引导已经出现“过度补偿”的学生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将“过度补偿”的心理和行为调适到正常补偿的轨道上来。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3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5-01

高校德育历来被重视,因为对于大学生说来,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唯有实现培养目标的“达德成才”才是正确履行高校教育学生职责质所在。因而,在高校“两课”以公共课的形式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两课”教学任课教师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包括学生中的导员,都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但近些年,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诸多由时展带来的挑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现便是诸多挑战之一。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学生,不仅呈现于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也直接与思想道德问题密切相关。2008年教育部再次强调:“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

一、教育目标的互补性

现代德育理论对德育目标的阐释比较具体,如有观点认为:“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还有观点认为:“德育这一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似乎都不能涵盖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有益品性与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也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的品德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而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德育内容来促进。可见,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互补性。

二、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引导学生完成正确认识、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化方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明显呈交叉状态。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

三、教育效果的互补性

健康心理是德育“内化”的条件。学校的德育是要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生活。可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才能把德育的内容自觉内化为坚定信念,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当然,身心都健康才更有利于德育的进行,一个长期处于烦躁、抑郁、焦虑、多疑、愤懑、冷漠、恐惧、失望等不良情绪下的学生,对生活都缺乏热情,何谈高尚的道德观、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接受与树立呢?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4

关键词:体育生态化 内涵 特征 功能

一、生态化的内涵界定

生态化理论主要以欧洲经验为基础,描述一种现代化的新模式: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这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模式,主张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从生态现代化概念演进的角度讲,就是要把“生态化”的内涵融入“现代化”概念中,摒弃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去征服自然等等。” [1]

二、体育生态化的界定

体育生态化就是以生态的视角看待体育现象,运用生态思维分析体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开展体育实践。“体育生态化是对研究内容的动态表述,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客观实践的情况出发,采用动态描述更能体现问题的实质和发展方向。

所谓体育生态化是指体育和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的过程。体育生态化的目的是通过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开展体育运动,展开多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提高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建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2]从体育生态化的概念可以看出,“体育生态化的本意就是要求体育内部的和谐及体育与自然环境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 [3]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体育生态化的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体育,为和谐社会服务。

三、体育生态化的特点

1.生态性。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体育通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主体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无论讲究内心体验,还是表现身体的外在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愉悦身心、健美长寿的生命追求,健康表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娱乐体现完美的生命是体育的最终目的,也正是生态体育的内在表现。”[4]体育生态化就是要保持人自身的生理平衡、心理健康。

2.社会性。体育不单要塑造人们健康的身体,体现生态本性,还要保证人们的精神生态。

因此,优化体育的社会生态环境就尤为重要。体育需要淡化政治色彩,让体育远离政治。其次,要强化文化生态环境。要培育与现代竞技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文化,从传统的等级观念转向平等竞争观念,从功利主义观念转向人文竞技观念。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文化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公平竞争,努力维护社会信用。

3.持续性。从“更高、更快、更强”,到“更真、更善、更美”理念的转变。要在竞技体育活动中,拥有一个生态、和谐、永续的生存环境,提升人文精神内涵,真正实现世界各民族平等以及全人类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全球竞技体育未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体育生态化的功能

1.物化功能。体育生态化的物化功能是指让体育活动更符合环保的要求,如体育场所建设、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体育活动的管理等,要做到不破坏自然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2.宣传功能。体育生态化的宣传功能是指利用人们对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来借助体育宣传生态和谐观念。体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活动甚至公共事件,其宣传功能是不可小视的。

3.教育功能。体育生态化的教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教育要把生态理念贯穿其中。体育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其自然的身心和谐,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应以提高素质充实机体生命力为出发点。

4.审美功能。体育生态化的审美功能是指部分体育活动具有高度的表演性和可观赏性,这些体育活动所展现的自然人体之美、生命力之美,形象地传达了生态的美感。

5.生理——心理功能。体育生态化的生理——心理功能是指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人不仅能促进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活跃,而且能释放社会生活在心理上体验到自然生机的和谐律动。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体育生态化的概念、内涵、特点和功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体育内部的和谐及体育与自然环境及其它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涛 生态现代化视角下对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现代经济探讨, 2008,(7) 。

[2] 吕庆祝 体育生态化研究与和谐体育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5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心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作了深刻而明确的阐述,并针对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积极、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功能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把体育与健康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运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心理,结合体育与健康所蕴涵的身体练习心理,采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协调身体品质更完美地发展的过程。由于我国中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的附属功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实际操作往往重生理功能而轻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使得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因没有摆正位置而缺乏相应的重视、研究、开发与拓展,也使得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损害的同时面临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严峻挑战。综上所述,摆正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中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身体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和观念,探索融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二、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涵

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蕴涵丰富的育人内涵,开展和实施的重要意义总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维护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的主渠道,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身体潜能的开发和体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在中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超越了体育本身,有其无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三)开辟现代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应用的广阔前景。使心理学的理论在体育健康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体现理论的价值,又形成体育课堂心理教育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拓展了心理学理论的内涵、底蕴。

(四)为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的同时促使体育教师更加注重学习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原理和实质,掌控其理论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及教学实践能力。

三、中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中学学校体育中开展和实施以青少年学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内容明确化、方法手段多元化,同时把握作为生活经验型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基本特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谐结合,使之便于体育教师具体的实施操作与检验,使体育的“心灵”与“生理”两大本质功能的发展相辅相成,统合有序。

(一)自我概念的树立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树立旨在协助学生在身体活动中证明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养成健康、理性的自尊。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其形成或改变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则依据自我知觉。研究认为:愉快而自主的身体活动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依赖性贡献因素。总的来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培养和获得包括良好的社会隶属、适时的心理类型、和谐的人际关系、恰当的角色、理性的爱好与理想追求及其建设性的自我统合等是最为重要的几项建设内容。基本途径有:

1、学校要计划并创造一个全校性整体的集体环境氛围与支持保障措施。

2、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关的内容,并结合现实社会体育明星的事实对学生进行个人与集体关系观、利益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3、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学校性、班际、班级以及专门性运动团队、兴趣中组等集体性体育活动、团队建设、协会活动诸如此类的实证性机会。

4、结合中学生的健康目标、体育学习目标或课堂学练主题,围绕一定的情景、情节、背景,采用自我陈述、班级讨论、中组交流、个别辅导、合作学习、教师总结等多元化的途径手段,所包涵的一般方法有:环境建设法、讲授法、自我陈述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总结法、服务体验法、自我反省法、合作学习法、奖赏法等。

(二)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旨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交往沟通、归属需要、生态体育这样的一些意识和观念,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对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更多的要依赖于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校要设立包括以体育为首的促使学生良性社会化的活动课程,利用和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运动优化人社会化的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堂社会”的作用和效应,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见习服务、教学竞赛,体育节、课间体育、综合性运动会、集体性课余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体育协会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外的社区活动、生态体育、野外体育、校际体育交流等为主要手段,通过讲授渗透、陈述讨论、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榜样示范、纪律教育、启发引导、活动体验、总结归因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公正竞争、群体意识、法规意识、生态意识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社会化的意识和观念。

(三)自信心的培养

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旨在让中学生通过品评体育成功,失败轮回的永恒中培养和形成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达成从事任何事时下意识的自信与坚定。研究表明:个体从事体育活动后自我效能感都获得了提高,从而对以能力为基础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一定的迁移效应。就自信心的获取与培养而言,主要从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与活动的安全感、情感保障、自我认识、社会归属、能力感和使命感六个基本方面着手。基本途径有:

1、通过合理、科学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布局、严密的组织教学、保护帮助的制度化、加强场地器械的维护与保养等为体育教学、锻炼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2、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协助学生根据自身体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实际树立体育学习的目标,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所赋有的使命感。

4、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能让中学生张扬个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台。基本方法有:目标设置法、环境优化法、表象训练法、心理激励法、心理调控法、自我暗示法、个人特长展示法、提供舞台法、合作学习法、成功体验法等。

(四)进取精神的培养

中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与锻炼中频繁、自然地品尝失败这种既正常又刺激人的结果,激发和挖掘“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体育学习具有快速而明确的反馈信息,更易刺激人渴望和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和接受失败的同时会想到下一次更加努力达成目标。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对于他们的人生历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主要的途径、方法有:

1、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

2、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调学生达成学习与运动目标时要尽力而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战法、竞赛法、心理激励法、榜样法、反馈表扬法等。

3、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转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4、挖掘和开发效率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独立意识注入课堂的学练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坚持努力的行为习惯。方法有:目标竞赛法、极限运动体验法、耐挫力训练法、擂台挑战法、独立学练法等。

(五)意志力的培养

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旨在通过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身体负荷与心理负荷,改善学生的耐受、耐挫、包容的心理过程,发掘、激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标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机能,提高人的行动统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基本的教育途径有:

1、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融入具体化品质类型的陶冶。

2、教师要结合体育文化、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学习目标的解释、示范的讲解、说明练习要求、练习的提示与刺激言语等的同时内化意志的教育。

3、在日常的课余体育活动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说服解释法、活动锻炼法、日常教育法、生态体育适应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

四、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主要干预手段

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是人全面健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正常成长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教育途径有:

(一)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

(二)寓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之中,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体育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体化。

(三)结合体育教材特点,或面向全体学生,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四)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

(五)通过学生自我的运动与心理体验来教育、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沟通说服法、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辅导法、愉快体育法、榜样教化法、创设情景法、游戏竞赛法、课堂心理环境优化法等。

参考文献:

[1]叶丽红.论学校心理环境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2):57-59

[2]王玉虎,蔡士凯.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想与设计[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122-123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6

【摘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目前,健康教育在产科领域中普遍存在开展的不够深入,经临床观察,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有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针对这些导致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不能得以深入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进展。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措施

1 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 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1]。产科护理重点在于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年轻的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

1.2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念,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措施[2]。目前很多护士已经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概念,但还是普遍停留在卫生宣教的水平上。卫生宣教在于普及卫生知识,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而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3]。

1.3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 目前国际上病人健康教育步骤模式为:确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病人及家属的教育目的;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

1.4 护士缺乏自主性 与以前的功能制护士角色相比,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些基层医院流于形式。很多护士在给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处于被动,孕产妇不问,她们就不进行健康教育。事实上,产科护士应该在健康教育指导、处理个案,提供具体的产前保健、产时护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中,均有其独立的护理功能。

1.5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整个健康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而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1.5.1 评估技巧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目前在评估技巧上我们主要通过观察、会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产科护士应正确运用评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并把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真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传递给他们,使之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以便能更好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

1.5.2 护患沟通交流 沟通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可采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中应力求语调、语速适中,通俗易懂,让孕产妇及其家属能明白护士所传授的内容,同时还可配以非语言沟通,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等。

1.5.3 行为训练技巧 产科护士除了给孕产妇做口头的教育外,还应动手演示,如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等。同时还应评价训练的效果,评价产妇是否掌握技巧及是否能独立操作。

1.6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 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文献及书籍作参考,同时又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因为概念的混淆,很多护士只停留在单纯的卫生宣教上,达不到健康教育的层次,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促进产科健康教育的几点措施

2.1 产前健康教育 护士首先应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生理需要,同时做好必要的入院宣教,以便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告诉产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并评价产妇及其家人是否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

2.2 产时陪伴分娩 陪伴分娩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导乐分娩模式,即由一名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即可充当陪护角色,护士应在整个产程陪伴产妇,指导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合理营养,适度运动,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躯体按摩等。此外,允许产妇的家人,尤其丈夫全程陪产,以给予产妇有力的心理支持。

2.3 产后健康教育

2.3.1 做好母乳喂养的教育实行三早 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进行评价。

2.3.2 加强产褥期的健康教育 如饮食指导、卫生指导,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量。

2.3.3 做好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年轻的父母多不会照顾新生儿,护士应教育新父母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按摩、抚触及穿衣等。

2.3.4 帮助产妇制定产后康复计划 正确指导产妇恰当的产后运动,运动应根据产妇的情况,由弱到强循序渐进,一般在正常产后第2天开始。

3 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1 重视产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数产妇是第1次怀孕,对妊娠,分娩知识知之甚少,有的误听他人言传,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导致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所以,产科健康教育是孕产妇所必需的,也是产科护理学发展所必需的。

3.2 教育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 健康教育应循序渐进,教育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教育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从心理学角度看,一次性完成过多的内容也不利于学习对象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在的教育问题,再解决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反复多次,让产妇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3.3 保持健康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产科健康教育应从怀孕前开始,通过孕妇学校,住院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社区服务直到产褥期的电话咨询,这样既可以满足孕妇在孕期的教育需求,也可以满足住院期间的教育需求,又能保证产妇出院后的需求,使产妇从妊娠,分娩到产褥期连续地得到健康咨询服务。

4 总 结

目前我国各医院的剖宫产率上升、母乳喂养率下降及年轻的父母角色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我国产科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和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产科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应做到主动和及时,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9(5):229.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7

关键词:广东省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民,就是师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应当从知、情、义这三个方面培养具有整全人格的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我们不能以单纯的知书达理为教育目标,还要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新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从以前单纯的行政管理角度来做心理工作,到现在的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广东省成立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使广东省高校的心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队伍的建设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培训规模得到扩大。多数高校配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职人员,并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聘任兼职人员,使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逐步扩大,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加强专业人员建设的同时,要拓展心理工作者的队伍,培养大学生朋辈心理工作者。朋辈心理互助是高校继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心理活动之后,又一项具有心理学内涵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互动性强的优势。为让朋辈心理工者发挥更好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朋辈心理工作者的选择、培训与考核制度,通过培养朋辈心理工作者,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更加切实有效地关心到每一个学生。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工作要提升内涵

在新的时期心理工作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一思想,提高对工作内涵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理念的意义。

首先,只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得到提升,才能解决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规性、规范性和持续性问题,才能解决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收到应有的实际良好效果,真正成为师生、家长、学校都普遍受益的主体性工作。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提升内涵,才能解决好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问题。心理学应当而且必须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必须具有深刻、具体、全面和富有针对性的实务性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性,必须解决好技能、技巧和艺术性问题。心理教师要提高辅导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开阔视野,认识到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只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和家庭心理氛围的问题、社会心理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性等问题。因此,在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的目标时。要将提高心理教师的技能、技巧和工作艺术作为内涵提升的中心工作。

(二)要认识到心理工作与时俱进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尝试建立高校与专科医院交流合作的关系。为提高高校对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诊断的能力,使患病的学生得到及时的治疗,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推进下,重点促进各高校与精神病医院在开展精神卫生和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合作。建议各学校积极主动地与当地精神专科医院取得联系,经过协商达成合作协议,并将协议复印件报送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厅主管部门备案。初步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白云区心理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达成协议。广东工业大学率先与脑科医院达成协议,可以让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科医生,及时得到救治,有效地化解危机。

三、科学可持续发展地扎实工作,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一)继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模式。

教育行政主管与专家业务指导相结合的领导和管理机制,学校的预防、预警、危机干预“三预”工作机制,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有效经验,必须继续加以巩固、发展和创新。同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新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面对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要以“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为指导思想。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认真研究,勇于尝试,创新工作模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8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范文9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问题提出

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人快乐、幸福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拥有健康则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对于什么是健康,长期以来,对其理解存在很多误区,例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有学生认为健康就是没有思想上的问题。而早在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时,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职教育迅速崛起,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受到关注。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与高职学制相匹配,如何与高职的专业课相衔接是今后要深入研究的重点。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型,从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超过一千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 万人,在校生达900 多万人,而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但是,目前对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严重滞后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仅有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少涉及实践研究,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期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例如:①大一新入学的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症状。大学教育由中学时代的“填鸭式”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了大学时代探索性的主动学习,许多学生原本就基础知识薄弱,而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高职阶段的学习特点――学制短、课程多、知识与实践并重,因此不少学生觉得学习的压力很大。在这个阶段,学生极易引起厌学或焦虑等心理问题。②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之后,当学生之间的友谊度过蜜月期进入磨合期的时候。当代的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这部分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鲜明,自控力差,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容易与舍友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③处于青春期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渐渐成熟,逐渐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关注。因此,恋爱问题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易陷入感情旋涡不能自拔。当对异性有好感时,不知如何表达与处理;当被对方拒绝或恋爱失败时,学生常常出现精神萎靡,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

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探索适合高职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这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3.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 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有许多特殊性。而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普通本科教育,面对在校学生人数已经占据高校总学生人数一半的高职生,相关的以高职生自己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却很缺乏。因此在实际高职教育教学中,大多数院校采用高度浓缩、大综合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课的效果确实不好。

未来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在遵循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多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学业成长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展开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探索发现,从“案例心理学”到“理论心理学”再到“实践心理学”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适合的范式[2]。具体来说,每节课程都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环节:开篇。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经典实验、典型案例、相关的视频等,破题明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思考;第二环节:授课内容 。介绍相关心理理论及心理知识。 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应对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三环节:心理感悟。通过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游戏、名言警句,视频等,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巩固课堂知识,强化习得行为[1]。

3.2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人际交往心理、学习心理、自我意识、健全人格、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 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在校园中的深入展开,必须建设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师资队伍[3]。这支队伍可以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者甚至在校的学生组成,主要是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危机干预和咨询。同时也要加强对专职、兼职心理教师的心理辅导课程培训,努力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定期邀请心理专家来校,开展相关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鼓励专职心理教师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组织教师开展成长分享活动,定期选派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多举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讨论会;鼓励教育教学工作者选择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以进一步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快速、稳步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上, 应该渗透在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单单是专职心理学教师的工作,应该发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校园中。本文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希望找到一条真正符合高职学院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让高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作者单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赛红.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中国职工教育, 2013, (2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