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集锦9篇

时间:2024-02-19 14:41:31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1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推动,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接连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方面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学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作为学科建设核心部分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

一、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艺术类专业范畴,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所不同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定位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交叉和细化,是关于媒体领域,表现方式为数字化,也就是“换笔”了的艺术类专业。

当人类从工业社会走进信息社会后,艺术家与科学家都猛然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如:舞蹈、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一切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才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来塑造形象,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依赖艺术无边的想象来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等新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学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扎实的数字媒体艺术操作能力;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独立完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设置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普遍以核心课程为主,其他课程协助的方式进行设置。本学科的核心课程一般为:《数字游戏概论》、《游戏三维视觉制作技术》、《游戏原画设计》、《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引擎应用技术》、《游戏三维场景制作技术》、《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游戏三维角色制作技术》九大类。

《数字游戏概论》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游戏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数字游戏开发和市场运营相关的知识,初步了解数字游戏行业。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三维视觉制作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三维建模与贴图,理解游戏建模与贴图的深入含义,了解游戏美工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三维游戏场景,道具及三维游戏角色模型的制作能力,提高学生制作游戏道具贴图和场景贴图的绘制技巧和要求,为学生学习后续次世代场景与次世代角色模型课程和从事游戏美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游戏原画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游戏角色、场景、配饰及道具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游戏美术资源的一些表现手段,使学生创作的游戏内容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行业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游戏界面设计》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界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游戏用户界面设计原则,了解除游戏外其他软件用户界面设计需求,培养学生在游戏用户界面方面的设计能力等。

《游戏引擎应用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理解不同游戏引擎特点,了解游戏引擎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在独立游戏开发和团队游戏开发中游戏引擎的协同操作能力等。

《游戏三维场景制作技术》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游戏场景及道具的制作流程,理解网络游戏场景和次时代游戏场景的特点和区别,了解2D、2.5D、3D及次时代游戏道具及次时代游戏场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游戏场景的模型制作,UV拆分以及贴图绘制的实践能力。

《游戏场景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游戏场景,建筑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场景及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段,了解如何塑造游戏场景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创作的游戏场景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

《游戏角色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游戏角色、非人生物、配饰道具基本的造型规律、透视规律以及塑造游戏角色的一些表现手段。了解如何塑造游戏场景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创作的游戏角色更为丰满、真实,强化学生的造型基础。针对现今游戏公司中的场景及角色概念设计原画,开展此课主要针对学生独立创作游戏场景的概念设计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游戏三维角色制作技术》目的让学生对游戏项目实践开发的流程进行了解,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了解传统三维游戏和次时代游戏项目生产的一般流程与各个环节之间的不同,懂得游戏美术制作方面的具体要求,掌握游戏中角色的制作方法。

三、总结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社会需要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一专业的就业压力开始逐渐增大。该专业课程设置非常有意思,特别是核心课程,实用性很强,但要完全掌握好一个软件,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大学四年的时间很难学得精深。而且由于这门课程是新兴课程,众多高校懂行的老师较少,很多都是从计算机系等其他专业调过来的,想法不够前瞻,技术水平也老套。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廖祥忠先生指出了几乎在所有院校都存在的问题:“首先,总体上还未能形成科学的体系,课程种类也存在缺失,课程之间的衔接有问题,就像是散开的珠子,乍一看都不错,却有不少雷同内容,反反复复学了,有些知识点却仍是空白。其次,核心主干课程缺少特色和绝对实力,跟国外的专业院校相比,可以体会到国外‘小而精’而我国‘大而全’的特点。”由此可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任重道远,离不开每一位从事这项工作的学者、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2

关键词:文字图形设计;数字媒体;运用;实现;对策

0 前言

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文字图形设计作为其中的一项构成内容,在世界开展设计活动的过程中,面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将其运用于文字图形设计领域中,以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实现设计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文字图形设计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将数字媒体技术完善运用于文字图形设计中,是当前进一步提升文字图形设计水平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够为提升设计的效率奠定基础,所以针对如何实现数字媒体在文字图形设计领域中运用进行研究,现实意义凸显。

1 文字图形设计与数字媒体概述

1.1 文字图形设计

所谓的文字图形设计指的是一种以文字为基本元素并融入设计者的想象力来形成各种不同图形的艺术设计,对于受众而言,看到的是具体化的图形,但是,图形本质上依旧是文字。因此,对于设计者而言,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留文字元素与促使相应的文字图形设计能够具备自身的完整性,并传达出相应的内涵。

1.2 数字媒体概述

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诞生为数字媒体的出现提供了基础,所谓数字媒体可谓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性产物,其是以数字为存在形式的,并借助数字化的形式,将相应的信息进行传递。在此过程中,屏幕则就成为了这一信息传递的载体,进而营造出相应的视觉效果,同时,借助传媒技术的支撑,实现了现代化媒体艺术理论的缔造。从目前来看,主要存在的数字媒体形式为网络媒体、数字影视以及电子报刊读物等。

在数字媒体中,其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网络、计算机、电视以及手机等屏幕为媒介,将相应的信息内容传递给受众。而在所传递的信息中,包括了多种信息形式如文字、图像以及视频等,在传递的过程中,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且还具备了动态化、实时化的更新,进而满足当前受众对信息所提出的需求与要求。

基于数字媒体下,呈现出的突出特点为数字化、信息化以及双向传播性等,而当今社会中,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促使数字媒体逐渐成为媒体中的主流发展趋势。而也正是因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字图形设计这一艺术领域随之向数字化时代过渡,并展现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2 在文字图形设计中实现数字媒体运用的途径

2.1 借助相应数字媒体软件的运用来实现设计

当前,在数字化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则是以相应软硬件来构成数字化系统,如当前较为常见的分布式系统、Windows系统等,借助这些系统的处理方式,对数字媒体运行的方法途径进行分析后,可得出:在数字图形设计领域中,需要借助相应软件的运用为支撑,而Appocation software作为一款专门用于文字图形设计中的软件,其原理和日常所用的Photoshop CS等软件相同,都是用于处理图形图像的软件。

而从现阶段用于处理图形图像的软件上看,较为常见的为Painter/CoreIDraw/Illustrator/Photo-shop等软件,而这几款用于文字图形设计的软件都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其中,Painter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透明分层构建设计给予支撑,在相应笔刷的设计上,不仅丰富多样且灵活多变,在使用这一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着极高的仿真度,因此,所设计出的文字图形作品的质量也相对较高;而借助Photo-shop软件的运用,在进行图形设计的过程中,其所提供的图形处理工具种类丰富,且相应的色彩搭配样式较多,且还具备着羽化的功能。

而在实际借助这些软件来完成文字图形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则可以以多种软件结合运用的方式,充分汲取不同软件的优势,以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比如,在针对所设计的文字图形进行后期修饰与渲染的过程中,则可借助Photoshop软件的运用来实现;而在文字图形的矢量设计上,则可借助Illustrator软件的运用来实现;在进行综合设计中,使用CoreIDraw软件的效果更好。因此,在进行文字图形设计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以相应软件的选择与使用为支撑,进而才能够为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字图形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提供基础性保障。

2.2 实现设计方法与数字媒体的融合

在实际开展文字图形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借助仿生设计、概念设计等方法来实现设计工作的开展,而相应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在这一设计工作中的运用,则就需要将现有的文字图形设计方法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融合与运用,进而实现文字图形设计方法的创新,并为提升相应设计作品的效果、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奠定基础。

在文字图形的设计中,采用仿生设计这一设计方法,则是以科学与艺术思想相结合的方式,将设计者所持有的生态观融入设计理念思想中,通过生态原理的融入来展现出设计作品中蕴含的人性化、人文化价值理念。而究其本质,仿生设计则是通过对生物肌理以及质量等的模拟性创造,强化文字图形的视觉效果,促使人们在看到这一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真实亲切之感。

而在文字图形设计中,还经常使用到的一种设计方法是概念设计,在运用这一设计方法的过程中,则需要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促使相应的设计理念与成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之需。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借助的融入与支撑来实现作品由粗到细的设计,最终呈现出完整与全面的设计作品。

借助创新设计方法,是当前文字图形设计中的一种主流思想与手段,实施上,对于设计工作者而言,创新就是设计的灵魂所在,如果取法创新,那么相应的设计作品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艺术感,无法满足受众的实际审美需求。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创新设计方法的融入,促使文字图形设计不断实现突破创新与发展,在展现出设计者设计理念的同时,赋予设计作品以灵魂。

而在如上三种常用的文字图形设计方法中,在实际设计中,可借助多种设计方法相融合的方式,并积极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于其中,作为文字图形设计实现创新的突破口,同时也为提升设计作品的效果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在文字图形设计领域中,将数字媒体进行运用,能够以数字技术的融入为支撑,促使设计者借助相应数字化软件的运用,并积极与设计方法相融合,为实现设计思想与方法的创新并提高设计作品的艺术效果提供了出路,对于当前的文字图形设计工作者而言,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入与广泛运用开启了该设计领域的新章程。

参考文献:

[1] 王小宏.文字图形设计的数字媒体化实现[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209.

[2] 孙为.数字媒体中的动态文字设计[J].装饰,2008(05):81-83.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3

人们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加速了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近年来,新媒体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新媒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有助于转变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媒体的质量。要采取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媒体;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策略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以报纸、广播、电台、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20世纪末,全球科技革命推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为新媒体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新媒体得以迅速发展。21世纪,新媒体从边际迈向主流,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广泛渗透并深刻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是“新媒体”概念的首创者。1967年,他把“电子录像”称作“NewMedia(新媒体)”,这标志着“新媒体”概念的诞生。[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探讨新媒体。研究者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成一家。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一书中认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电子邮件、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都属于新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和者。[2]虽然人们对新媒体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通过分析上述界定,不难发现,对新媒体概念可以从时间和技术两个维度界定。一方面,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概念,“新旧”是相对的。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其物质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因此要以“今日之新”作为标准来界定新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概念,它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依托而构成的技术平台。

(二)新媒体的特征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极大地丰富了媒体的形态,使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之所以优于传统媒体,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应用,并广泛渗透于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依托的先进技术。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和个性化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数字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依托的一种新的信息编码方式。新媒体通过数字技术把大量的信息符号压缩,并以各种数字化载体进行存储和传播,使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所需信息。

2.互动性。

高度的互动性是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突出特点。传统媒体信息传输的过程往往是单向的,不利于信息的反馈和交流。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多样化的媒体形式为信息传递的双方提供对话的平台,参与个体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具有充分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来自主选择信息。

3.个性化。

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新媒体的又一大特色。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传统媒体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用户向其传播特定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接收和发送完全个性化的信息。

二、新媒体背景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

继续教育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更新传统观念,提升职业技能,是中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现实需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具有传播速度较慢、传播时效性较差、互动效果不佳、形式单一等缺点,这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学习效率和培养质量。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重要支撑,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运用新媒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有助于转变他们的传统理念。从业人员不只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博客等新兴的媒体形式进行学习;从业人员的地位由“客体”转变为“主体”,有助于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信息传输由单向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双向的个体传播;学习可以完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从业人员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

(二)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具备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素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是新媒体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传统媒体对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要求不高,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纸质文字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新媒体时代,需要使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媒体终端,处理各种音频、视频、图片等信息,这都要求从业人员更新媒体知识并掌握新媒体技术。继续教育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人才。通过学习,一方面从业人员可以熟知新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可以加深对网络、计算机、数字音像等技术言语信息的理解,进而提升正确使用PPT、投影仪和幻灯片等设备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媒体的质量

信息社会是展现高度知识创造力的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亦日趋激烈,人们对媒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在更广泛的领域运用新媒体,从而提高了新媒体的质量。同时,传统媒体紧抓时代机遇,以新媒体的发展为契机,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拓展发展的空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大大地提高了媒体的质量。

三、新媒体背景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从业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

正如日本生涯教育学会编撰的《生涯学习事典》所说:“对学习者的要求给予必要的应答,并由学习者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手段与方法,然后再通过其终身的生涯来进行”。[3]学习是基于个体自发的意愿而进行的基本活动。因此,只有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从业人员利用新媒体学习的动力。一是从业人员要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于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从业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从业人员更要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掌握有关新媒体的知识和技术,熟练运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媒体形式获取信息,进而提升工作能力。二是从业人员要树立专业发展意识。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是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产生,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媒体操作程序各异,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树立专业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学习,不断获取新的媒体知识和技能。

(二)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美国成人教育大师诺尔斯指出:“成人教育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实用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4]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以实用为出发点。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可以接收和发送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因此,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以个体的实际需求为主,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教师提供“菜单”式的教学内容,依照从业人员的具体需求把各种知识信息列成“菜单”,他们像点击电脑菜单一样有针对性地获得所需信息。[5]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模块”式的教学内容,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胜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掌握职业技能为目的,通过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从业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需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内容,实现学用一致。[6]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继续教育大多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采取“灌输式”、“填鸭式”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从业人员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运用,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不再仅仅通过口头传授进行知识传递,而是要积极组织和分配教材、媒体、设备等资源,让从业人员各取所需。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形式的信息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是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进行教学,融合音频、视频、图片、语言、文字,让从业人员更加形象、具体地感知信息;二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计算机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呈现信息,它能够帮助从业人员运用所学的技术主动探求新知,发展智力才能;三是通过卫星电视等进行远距离教学,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适用范围较广,且颇具灵活性,充分考虑到从业人员学习的特点;四是实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教学。[7]教师根据从业者的能力、学历程度、兴趣爱好、职业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教育教师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新媒体背景下,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非常有必要,它直接关系着从业人员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是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定期组织专职教师接受培训。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培训、鼓励进修学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兼职教师具有流动性较大、来源多样化、队伍不稳定等特点,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新媒体时代对兼职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全面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兼职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从业人员的需求为出发点,因需施教,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作者:范晓林 单位: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蒋宏.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54.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网络传播研究,2008(6):10-12.

[3]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80-82.

[4]张维.成人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2.

[5]吕海燕,周立军.信息技术技能实训课程“菜单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100-101.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4

新媒体艺术具有实验性、综合性和当代性的特点,它是探究思想理念与科技最前沿问题的学科;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今最先进的科技、媒体手段,对哲学与文化提出问题,是对当下美学、社会学、观念、现象与存在等问题的探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新的学科方向,重新探索建构新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的任务。

新媒体艺术是美术学范畴学科,但是以往的国油版雕等教学体系已经不再适合新媒体艺术专业的需要,因为时代和媒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建构的新媒体艺术教学体系是以造型语言转换为主体,对素描、色彩、雕塑、综合材料、装置与公共艺术以及互动媒体艺术等课程为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研究。我们的教学中心是实验影像,其中分为影像艺术和新媒体实验电影课程。影像作为流动语言的视觉方式具有独特性。

从我们的总体教学体系中,装置、互动媒体艺术、综合材料与流动影像的结合之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概念“新媒体实验电影”。这样一来,流动语言中的影像、电影和互动、装置的结合,将出现新的可能性:一是视频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二是装置与视频相结合;三是多屏与多维画面以及虚拟画面;四是为视频加入了参与和互动的元素。

实验影像教学的基础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最大的培养电影艺术人才的基地,我们的新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电影教学平台中,所以我们的发展定位偏重“实验影像”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影像艺术和新媒体实验电影。

对实验影像的教学,我们有针对性的安排了基础课的训练,例如“造型语言转换”、“综合材料实验”、“装置与公共艺术”和“互动与媒介艺术”等课程。

造型语言转换

造型语言转换,是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个出发点,此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考方式,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技能。在美术学范畴面临着数字与信息时代而迎来的新媒体艺术,我们从传统的国油版雕等造型语言中走了出来,今天的当代艺术主要通过造型语言的转换把传统的媒材以及视觉符号转换成当代的语言方式,从方法上入手,如:大与小、形与型、凹与凸、内与外等的转换;从材质入手,分为:自然物质和工业产品等。它不仅局限于视觉,而是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的体验与知觉发现一种新的审美视角。所以,在造型语言转换概念中,我们涉及到装置与公共艺术、 互动艺术、 影像艺术以及新媒体实验电影等等。

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各个课程里都将造型语言转换这种创作的理念融入进去,试图将学生们的基础训练和艺术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造型语言转换”不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名称,更作为教学的理念深入到每一门课程中,就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媒体艺术造型基础(素描)”来说,同样利用素描这种传统的手段,训练学生对“型”的认识方法,要求学生理解“型”本质问题,将创作的观念融入到绘画中,使作品从形式到内容具有全新的面貌。

例如:07级新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姜海洋的静物作业“新媒体造型基础素描课程”,他在静物素描中,利用造型语言转换的方法,将静物中的一个造型元素“陶罐”在素描中通过各种材质进行转换。如果按照传统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我们在画面里看到的,会是在光源照射下的静物上,着重刻画物体的形态,并注重它的质感、体量感以及空间感。而姜海洋的作业,却是从观念上去进行创作,画面中的陶器与金属材质互换,在视觉上产生了既有质感,又将形体进行了表现。在理念上,画面反映的是时间上错位,也是时间、空间上的一种转换,两者都代表着时间的痕迹,一个是社会的,另一个是文明的,让陶器与金属互相转换。这样的素描作业,与传统的素描写生相比较,不仅融入了作者的创作观念,而且又使画面多了生动感和趣味性。

陈艺轩同学的新媒体造型基础素描课程作业,利用“造型语言的转换”的方法,将人物素描作业中的“人”作为一种创作的素材,作者在仔细观察模特的同时,考虑到创意上的表达和构图的需要,最终只选择了画人物的头像。在对她头部不断深入刻画的同时,虽然看起来有温柔唯美的一面,但生活在今天的信息与高科技时代,也可以说人也有机械式的一面,比如在生活节奏的一面,人们如同上了弦的机器一样忙碌。在作品表现中,既表现机器的冰冷一面,又表现了女人脸上的温和,它们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性。这种训练将在今后的实验电影以及电影的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电影的视觉语言。

这样的作业训练既解决了素描基础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头部的体量感、比例、质感、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以及空间感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又使作品在创意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活跃了学生的思想。

综合材料实验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们循序渐进的掌握不同材料、材质的特性,比如:自然物质中的石、土、木、水等材质,以及工业产品的素材,研究它们在视觉中的应用范围的可能性。举个例子,宋冬的行为作品《哈气》;哈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现象,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哈气产生的水分子也可以成为一种视觉表现形式,比如它在不同的温度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温度足够低时,呼出的哈气可以慢慢形成固体形态――冰;可当温度稍微升高,固态的“哈气”又转换成了液态,并最转换为其原始形态――气态。通过这样对物质、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使学生们掌握它的性质。这样在新媒体实验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既能够将当代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加入到电影的创作中来从观念上提高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够利用不同材质的物质,充分发挥其特性,为电影前期拍摄制作相应的场景和道具。研究生丁怡和马忠统共同创作的作品《墨相》,将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作为其影像作品中的主要元素进行表现,这正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特性;本科生张懿的作品使用空气的运动“风”作为其影片中的主要造型元素,甚至是影片的“人物”来帮助自己对主题进行烘托来表现作者东方理念的阐述。

装置与影像

在通过造型语言与综合材料的训练之后,学生们从思维上已经完成了转变,对各种材料也具备了实际操作的能力,在作品的创作上,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装置作品的能力。装置,是当代艺术中最常见,所占比重较大的艺术表现方式。装置艺术作品是利用空间,通过形态延展出多元的时空,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装置作品不但要考虑作品本身的观念性与创作材料的结合,还要考虑装置与空间的关系、装置作品与人的关系。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从静态到流动(影像到视频)语言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的创作将正式过渡到影像创作阶段,在进行影像创作的时候,能够用基础课学习到的方法来思考问题,甚至将“装置”的概念和方式同时引入到影像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使影像艺术更在连续与流动画面中,用独特的形态与视角充分的表现创作意图。

实验影像教学

实验影像教学分两个大单元完成,一是影像艺术(Video Art);二是新媒体实验电影。前者解决流动的视频语言方式,后者是在掌握流动语言之后对更高要求的视频语言的内在关系和它与装置和多屏的展演以及与观众的参与

和产生互动。

影像艺术

对影像艺术的研究应当首先了解影像艺术的基本创作语言和实践类型,同时了解和掌握影像艺术的历史、发展、流派以及重要艺术家和作品。只有经过这个阶段,才能在强化艺术理论常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和眼界,并且在作品实践过程中去坚实自己的艺术技能。

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视频艺术,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步入了数字图像时代,数字图像制作技术已逐渐成为当代视频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经过数年来的视频数字制作技术的实践和发展,特别在今天的创作中已经逐渐形成了数字图像制作体系。如数字平面制作、数字视频合成、数字视频剪接、3D数字图像技术、3D接景绘画、3D视频特效、数字视频调色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软硬件知识,以及采用数字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进行影像艺术的创作,还要掌握影视后期的剪辑与合成技术,同时具备非线性的思维方式。

8

新媒体实验电影

传统的电影或影像艺术,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单一屏幕对视觉的作用。装置艺术和影像装置艺术的兴起,也使多屏幕展示成为一种可能。多屏幕,让我们创作作品时具有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将影像的内容和空间一同作为创作的元素,融入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多屏幕的视频展示方式,扩大了视觉的空间,并丰富了人类对多屏带多维的思考方式。

互动媒体艺术与新媒体实验电影是集影像与交互手段于一身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互动媒体艺术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当今社会在信息传达领域向简洁化、高技术化和更加人性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江扬创作的作品《延承》,是在人的参与中实现声音与影像的互动的作品,通过人的参与使图像产生变化。将来在实验影像艺术中,交互的元素语言方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存在,从而成为促进实验影像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体验与知觉

传统的电影欣赏方式只是被动的看,被动地接受导演带给我们的视觉信息。然而今天的艺术创作中,互动的要素已经开始应用与媒体艺术的创作。观众在观看互动媒体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成为了引发作品开始运行的关键因素,甚至观者成为了艺术家作品的一部分,有些作品还会因为观者的行为而随之产生不同的变化,或者是作品完成的“终结者”。不久的将来,我们预测互动的要素将会介入电影的创作当中去,通过观众自身的体验,从而带来不同以往的单一视觉体验,而达到全方位的知觉的体验。

艺术家Rafael Lozano-Hemmer的作品“Body Movies”(身体电影),利用投影仪投出的大型画面,在日本ICC媒体艺术中心与人互动。当人们走近投影灯装置区域,人的影子在屏幕中出现。这种特殊的拍摄与投影技术使影像中既有真实的人物形态,也有超大的虚拟影像,使影像具有特殊的魅力。巨大的人影使人获得和空间对话的权利。

新媒体实验电影的可能性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5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 历史演进 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 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 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 “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 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 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 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国家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 IPTV 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1]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 刘小帅,张世福.3G 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

[3]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4] 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5] 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

[6] 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

[7] 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

[8] 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

[9]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10] 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

[11] 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

[12] 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

[13] 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

[14] 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

[15] 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

[16] 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

[17] 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6

报业的困境,直接引发了2005年和2006年关于报纸“消亡论”和报业“报业寒冬论”的争论。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认为,“在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1]《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认为2005年是中国传统报业的“拐点”,报业将走向“寒冬”。[2]在国外,也有许多关于报纸消亡的言论。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教授菲利普•迈尔出版了专著《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该书的中译本封面上,赫然印着他对报纸消亡的预测:“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3]

报业究竟怎么了,是谁动了报业的“奶酪”,报纸真的会消亡吗,报业应当如何应对寒冬的到来?

谁动了报业的“奶酪”?一般的回答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动了报业的“奶酪”,报业的困境来自于数字化和新媒体的挑战。

所谓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任何业务信息都可以统一编码,变成“0”、“1”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和网上传输。与非数字信号(信息)相比,数字信号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便于计算机操作处理和网络传输。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崛起。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其核心是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的实现。新媒体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全天候与全覆盖等特征,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出现了报纸“消亡论”和报业“寒冬论”。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报业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最有代表性的是报业“春天论”,认为报业的困难时暂时的,报纸依然生机勃勃。

事实上,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顾名思义,媒介融合就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块。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4]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使不同媒介可以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整合,是媒介融合的技术条件。数字技术打破了媒体间的界限,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自独立发展的媒体形态,进入90年代以后逐渐走向融合。对于新闻和信息的大量需求以及不同媒介形态产品的互换互通,是媒介融合的社会条件。而以1996年美国颁布的《电信法》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允许不同媒介的兼并,成为媒介融合的政策条件。

美国教授戈登和戴默,将媒介融合分为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国内学者彭兰将媒介融合引起传媒业的变革概括为:在业务形态上,多媒体日益兴起;在市场融合上,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在载体融合上,发行渠道的“合”与接收终端的“分”;在机构融合上,是更高层次的再分工。[5] 媒介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之合。

媒介的发展是融合而不是取代,报纸和新媒体可以实现共生共荣。报纸与新媒体相比在内容原创、权威性、品牌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具有优势,报纸的劣势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变为优势。同时,传统报业提升商业模式的时机并没有失去。

媒介融合并不只是技术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传媒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传媒内容和经营模式的变化。

数字技术和媒介融合使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实施数字报业战略已成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数字报业”?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字报业是以信息技术、编码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视像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的新兴报业;是对传统报业进行技术改造、结构重组、模式创新的现代报业;是建立在数字化、网络化、时空化平台上的全媒报业。“新兴报业”、“现代报业”、“全媒报业”体现了数字报业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6]还有人认为,数字报业指的是报纸采集的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从单一的报纸出版方式发展到多次多渠道出版和再利用,媒体业务模式从信息编辑加工走向综合信息服务。[7]

“数字报业”概念由“数字”和“报业”两个词语构成。这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的发展使两个概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数字技术可以对传统报业强制浸透和原型改造,传统报业也可以向数字领域积极融合和自我转型。因此,对数字报业的把握不能将数字与报业隔离开来,也不能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报业简单叠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数字报业的概念。

1、从技术形态上看,数字报业是用数字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报业,实现传统报业体制、

流程与形态的再造。

这些数字改造包括内容数字化、形态数字化、流程数字化和手段数字化。内容数字化是通过编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报业新闻信息转换为用数字技术进行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形式的内容,是报业数字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形态数字化是将报业数字内容表现为与数字技术相对应的数字文本、数字视频、数字语音、数字图片、数字动漫等存在形态,是内容数字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流程数字化是用数字技术处理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排版、传输、发行、交互、阅读、存储、检索等全过程,是数字报业的关键,是内容数字化与形态数字化的技术要求和必然结果;手段数字化是应用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基础平台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工具实现对报业信息的管理,是数字报业的技术标志,是内容、形态、流程数字化的装备支持。[8]报业的数字化改造不仅是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本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更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即报纸内容通过新的介质(如光盘、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新的终端(如计算机、手机、PDA、阅读器、显示屏等)进行传播的传播形态。

2、从发展模式上看,数字报业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挑战和报业发

展的新制度,寻找到新的符合数字报业运作模式和规律的价值链与商业模式。

技术改造只是数字报业的表象,数字报业的本质是建立起适应数字化生存社会的报业发展新模式,对以往传统的报业发展模式加以改造更新,建立新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和方式上,数字报业的生产不再是直线的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广告的二次销售模式,而是环型的多点互动形态。新闻采编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及时的多媒体传输,新闻信息的呈现终端也不再是单一的平面媒体,多媒体复合显示手段或者说其他任何新型移动数字介质都可能成为报业的终端。在经营方式上,数字报业将改变长期以来报业经营严重依靠广告和发行的模式,转变为多点作战立体经营,如个性化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管理方式上,需要出台报业向其他媒介形态拓展融合的宏观政策,报业的管理部门应当在数字报业宏观战略下调整管理政策,制定适合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政策,促进我国报业向数字报业的成功转型。在报社内部,需要搭建适应数字内容产业运营方式的新型生产关系也就是新的组织架构。不仅仅围绕采访编辑发行广告的生产线进行管理,而是在数字多媒体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

3、数字报业是对传统报业的发展,不能割断与传统报业的联系另起炉灶,盲目发展。

数字报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仅仅寻求一种数字化的新介质对新闻纸的替代,数字报业要扎根于传统报业强大的内容原创的沃土。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内容产品的原创能力,数字报业要充分发挥传统报业这一优势,并不放弃传统主营业务和主营产品。报纸业务目前仍是报业的营收支柱,也是战略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仍应全力发展。但是,不放弃并不意味着不对纸质产品和报业体制机制进行重大的创新。

4、数字报业发展的关键是构建起一套有效的商业模式。

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体制上看,报社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赢利模式上看,报业经营方式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从终端服务来看,报纸难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9]因此,必须对传统报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变单点赢利为多点赢利;变以读者为中心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

5、数字报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发展方向是跨媒体跨地域的传媒集团和娱乐产业集团。

数字报业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有人因此认为数字报业是一个过渡性概念。数字报业反映的是传统报业在当前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转型目标,它最终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内容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报业应当紧紧抓住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由传统报业集团,向跨媒体跨区域的传媒集团和大型娱乐产业集团发展。由“报纸业”向“报道业”升级,从提供报纸转变为提供数字内容和核心价值,以及娱乐产品等。数字报业不是一劳永逸的终极状态,而是永无止境的动态目标,这是由数字技术发展的持久性和报业战略发展的目标性决定的。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了数字报业战略,并计划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该计划在2006年召开的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启动。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政策。

尽管数字报业这一概念是2005年前后才出现的,但报业的数字化改造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报刊出版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在印刷环节告别了“铅与火”。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报刊出版引入综合新闻业务网络,在新闻采编环节告别了“纸与笔”。本世纪初,报刊的广告、发行、内部管理等全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在经营管理上实现了数字化。

数字报业真正的起步是报纸“触网”。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杭州市的联机服务网络进行传输,揭开了我国报纸网络化的序幕。1995年1月,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通过互联网发行它的《神州学人周刊》电子版,成为我国第一家走上互联网的媒体。从1995年至1999年下半年,是报纸的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这一时期是直接把报纸内容按版面或是类别搬到网上,供网民浏览。2000年以后,报纸网络版逐渐从WEB1.0向WEB2.0发展,出现了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网站逐渐成为报业的数字化整合平台。以网站为平台的有声报、多媒体互动数字报也开始出现。2006年2月20日,浙江日报在浙江在线上推出了不同于以往简单的PDF版的全国首家数字报纸;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中国第一份多媒体互动数字报“播报2.省略紧密嵌入、彼此关联。报纸订户同时获得网络版的登录许可。报纸上除了重点报道,外加很多路标性质的指向网络上的链接内容,指向相关的背景资料、全文报道、声音或视频的采访录音录像等。该报对编辑方针进行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压缩资讯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原来占印刷版50%的事件性新闻报道转移到了网络版,免费对读者开放;大量金融数据也被放到网站新推出的“市场数据中心”,同样免费对读者开放。改版之后网络新闻的分量大大加重。同时,《华尔街日报》网站也在技术和内容上进行升级,新增站内搜索功能,博客覆盖领域扩大,新增视频和播客片断,开设读者论坛,开办网站,使报纸的订户可以在这个网站申请主页,定制新闻,享受个性化新闻服务,等等。《华尔街日报》这次改版的目的,正如其发行人克洛维奇所说:“通过印刷版和网络版的配合,让读者一整天都离不开《华尔街日报》。”[11]

自2002年以来,甘尼特报业集团先后投资Careerbuilder、Topix等8个数字化项目,试图以此作为数字化腾飞的平台,但由于没有传统报纸内部资源的有力配合,其数字化项目规模和发展前景都受到制约。为此,甘尼特大力推行“信息中心”工作模式。什么是“信息中心”?甘尼特首席执行官Craig•Dubow的解释是:“信息中心”是以受众需求及参与为核心,全天候、全媒体、全平台采集并新闻和信息的模式。在“信息中心”工作模式下,采集受众需要的极其本地化的新闻和信息,然后在受众喜欢的时间、地点、终端。在操作中,“信息中心”具体化为7项改革:数据(Data)、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社区对话(Community Convers-ation)、本地(Local)、个性化内容(Custom Content)、多媒体(Multimedia) 、数字(Digital)。[12]“信息中心”框架下的七项改革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数字化转型。改革打破报纸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确立以网站等新媒体为主、纸介报纸为辅的数字化资源配置方式。报纸记者转变为24小时发稿,采访设备由笔和纸转变为多媒体,生产内容由单纯的新闻转变为博客、数据库、网上社区等,配套措施是将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转向以数字化媒体为核心。

在国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实施了“5i”战略,《辽沈晚报》全面推进“ES”数字化服务。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5i”发展战略即手机报(i-news)、数码杂志(i-mook)、电子报纸(i-paper)、公共视频(i-street)和以前的网站(i-net)。前四项工程分别于2006年1月、3月、6月和9月正式推出。“5i”工程涵盖了无线、宽频、户外、新介质等四个主要领域,形成信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无人不晓”的布局。

辽沈晚报的数字化服务是“ES工程”。“E”是“数字化”的代名词,“S”是“Service”(服务)的缩写,其精髓是“在数字化时代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辽沈晚报制定了“3E”法则,并以此来指导各类新媒体项目的开发与拓展。“3E”即Every Media(全媒体),指内容采集与生成在技术形态上具有多元性,简称“E- Media”;Every Platform(全平台),指内容在实施手段上呈现多介质,简称“E- Platform”;Every Time(全天候),指内容采集及在时间坐标中没有断点,简称“E- Time”。目前,辽沈晚报正在3E的基础上探索论证具有接续延伸意义的“4E”和“5E”。4E是指Every Where(全覆盖),其含义为提供的内容在地理广度和人群类别上完全告别死角区域,实现完全覆盖,简称“E- Where”;5E是指Every Demand(全搜索),意为在售后环节中以数据库的形态提供强大的、无所遗漏的回访式内容搜索功能,简称“E- Demand”。全覆盖与全搜索是对3E的有力补充及拓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报业集团基本上是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而中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还是单一的报业,这既与中国报业发展不成熟有关,也与现行的行业壁垒、地域壁垒、资金壁垒等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如此,跨媒体跨地域是报业集团发展的必然方向,国内一些传媒集团对此进行了尝试,比如报业与广电合并的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和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等。

2006年11月28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播电视台正式合并,组建了成都传媒集团,由此开启了“跨媒体融合”之路,成为我国省会城市首家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态的新型综合传媒集团。此前,佛山和牡丹江、红河等地级市已经将报纸和广电合并组建了跨媒体传媒集团。

成都传媒集团成立一年多来,在构建现代化跨媒体发展的传媒集团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报纸和广电两大板块初步实现了内容融合、产业融合、人事融合、体制机制融合、品牌融合。在新闻宣传方面,形成了“新闻宣传统一指挥,不同媒体分类指导”的新闻宣传管理制度。在探索建立新体制方面,针对目前媒体管理格局为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分业管理”的现实,为促进媒介融合,主要采取了干部交流任职和岗位管理制度。在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建立了集团结算和审计中心制度,建立健全对集团经营单位和单元的经营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13]

注释:

[1]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载《新闻界》,2006年第1期。

[2]吴海民:《中国传媒打变局――报业的未来走势和京华时报的战略选择》,载《今传媒》,2005年第12期。

[3](美)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张卫平译,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4]Andrew Nachison,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2001。

[5]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的走向》,。

[6]刘景来:《数字报业的研读与解析》,载《中国报业》,2007年第11期。

[7]黄小蓉:《创新党报合作的思路与机制》,载《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8]刘景来《数字报业的研读与解析》,载《中国报业》,2007年第11期。

[9]石磊:《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从报纸消亡论说起》,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10]陈昌凤:《纽约时报公司的经营模式探析》,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6期。

[11]参见郦辛:《华尔街日报:紧密结合网络的新型报纸》,载《网络传播》,2006年第2期。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7

关于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

我国并没有关于信息内容产业的官方定义。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中,首次采用了“信息资源产业”的官方提法。在对国外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借鉴基础上,不同机构、不同专家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若干不同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在前几期刊登的《界定信息资源产业》一文中,作者将信息内容产业界定义为以信息资源为生产劳动对象,提供信息形态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体,既包括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商业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等行业,也包括提供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新兴行业。

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式在继承国外信息内容产业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的产业发展特点,又结合了我国的现行统计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当前,许多地区也从鼓励本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了“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多媒体产业”等不同的提法,但无论这些提法如何,从内涵来看,均属于信息内容产业的范畴。

信息资源产业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实现了数字化,而是在于凝结了创意和智力的结晶。

确定“信息内容产业”

国外提到的相关概念,反映了从不同国家及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界定信息内容产业范畴的现实情况。不同的信息内容产业的提法,也是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鼓励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国也应当采用一个被业内普遍接受和共识的名称,并明确其内涵,以更好地围绕其内涵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们认为,“信息内容产业”的提法较准确,主要原因如下:

1.尽管“数字内容产业”的提法可能更加直观形象,便于理解,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当今,依托网络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不断上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这一提法不能涵盖内容产业的全部范畴,非数字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也是市场上很活跃的部分(如调查与咨询业),并仍将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来看,传统载体仍然是信息内容的重要载体,其存在仍然十分必要。

2.信息技术应用对内容的制作、传播及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性,使数字内容产业得到业界许多专家的重视。“数字”两字强调了信息内容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易使人忽略信息内容产品价值存在于其中凝结的创意、智力的结晶这一本质,也不利于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产业发展。

3.随着信息技术普及,特别是信息资源处理技术的普及,数字化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的界限日趋模糊,表现在无论是从信息内容产业业态、企业(信息内容企业往往既生产数字化又生产传统的信息内容产品,如新闻出版业在继续生产纸质报纸的同时,也提供报纸的网络版),或产品上都很难将数字化与传统的产品完全分开。这导致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对特定主体很难区分开来,如对某一出版社而言,可能既生产传统形式的书籍,又生产数字化形式的书籍,对其管理就很难单就其一种形态进行管理,而且即使区分了,意义也不大。

4.数字化并未改变内容本身,按数字化或非数字化命名对信息内容或信息产品进行管理没有任何意义。如就药品而言,同类药品可以片剂、药水或其他形态存在,然而针对药品的管理并无针对其中某种具体形态的管理。

5.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信息资源产业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而在于其凝结了创意和智力的结晶,仅突出数字化,极易忽略其中的核心劳动创造。

从当前我国对该产业提出的名称来看,“信息资源产业”是官方的提法,其内涵并不明确;“多媒体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等提法过于强调数字化程度。因此,建议业界统一认识,采用“信息内容产业”的提法。

链接:国外信息内容产业的相关概念

“信息内容产业”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已有相关的概念。这包括:从60年代起被普遍接受的“信息产业”概念,它实际是指信息技术产业(IT产业或称ICT产业),包括半导体产业、计算机软硬件产业,通信业等。70年代左右,出现了“信息服务业”概念,但是“信息服务业”不仅包括信息提供和信息咨询,还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如硬件维修和软件维护等。

上世纪90年代初,信息资源在信息化中的核心地位得到普遍认可。“3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ent)即“通信、计算机、内容”的提法开始出现。其中,内容代表的是信息本身。由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产业化,为了与原有的“信息服务业”进行区分,国际上开始使用“信息内容产业”概念。

目前,业界普遍认同“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是在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上首先提出的。1996年,欧盟在其《信息社会2000计划》中把内容产业的内涵明确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其产品范围包括各种媒介的印刷品(书报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服务、光盘服务和游戏软件等)和音像传播(影视、录像和广播等)。

当前国际上存在许多相类似的概念,比如: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文化内容产业、创意性产业等等,但这些概念并非等同于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

1998年,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的创意产业工作组提出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1998),首次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是指那些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包含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等十三个领域。

2002年,爱尔兰政府出台的《爱尔兰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中将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 Content Industry)定义为创建、设计、管理和销售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及为上述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产业,是将传统内容产业、媒体和娱乐业、软件与多媒体、电子硬件和电信等加以综合集成的,新的经济活动领域包括数字游戏,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学习、虚拟教室、数字化协作的数字学习,与娱乐、预订旅行、财务交易、定位服务有关的商业与客户的电信/无线服务,主要用于科学与工业的高端成像、设计和虚拟现实工具与应用的非媒体应用。澳大利亚称为创意性内容产业 (Creative content industry),所谓的数字内容与应用需展现信息交流的特色,内容的本身需全部或部分具有知识产权,或可经数字方式制作或散布,或可被呈现为数字化的产品,并可通过网络或非网络的方式传播,包括影片的前后期制作、广播服务、音、视频出版、表演艺术等。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8

关键词:媒体;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8-20000-00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Mulmeida Technology

ZONG Xiao-zhong,Gong Hua-lang

(Shazhou Polytechnic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jiagang 215600,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information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he integration, is also integrated equipment and software integration, through logical connection formed organic whole, but also interactive control, it can be integrated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s the essence, and its compatibility and Scalability.

Key words:Medium,Multimedia;Technology;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多媒体技术是成为21世纪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多媒体技术,许多学者和专家纷纷转入多媒体的研究与开发,许多公司、研究单位和大学争相投入开发、生产和使用,并以宣称自己的产品具有多媒体功能而自豪,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了21世纪社会的时代特征,全世界已形成一股联合开发多媒体技术的浪潮。今天如果你不知道多媒体或者你的公司不沾多媒体的边,你就好象比别人矮了一截。那么,究竟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它的本质是指什么?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加以总结和概括的。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正确地运用概念。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多媒体技术这一概念,必须要理解以下三个基本的术语,即媒体、多媒体、技术的涵义及其联系。

1 媒体

媒体(medium)一词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

在计算机领域中,媒体(Media)也有两种含义 “一是存储信息的实体,二是表现信息的载体”。如纸张、磁盘、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等都是存储信息的实体,而诸如声音(Audio)、视频(Video)、图形(Graphic)、图像(Image)、动画(Animation)等则用来表现信息的载体。

2 多媒体

前面我们讨论了媒体的含义,那么什么叫“多媒体”呢?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关于多媒体的定义或说法有多种多样,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多媒体给出了不同的描述。多媒体,顾名思义,是相对单媒体(Monomedia)而言的,从字面上看,当信息载体不只是数值或文字,而是包括有图、文、声、象等多种媒体,而且多媒体有机结合成一种人机交互的信息媒体时,就称为多媒体(Multimedia)。

广义上来讲,多媒体一词是多种信息媒体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时,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手势和体态进行信息传递,还可以通过嗅觉、味觉和触觉系统来感受外界信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是一个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是指人们用计算机及其它设备交互处理多媒体信息方法的和手段,或指在计算机中处理多媒体的一系列技术。这其中有几层含义。一是指媒体的表示形式,如数值、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二是指处理多种媒体的声卡、视频卡、DSP芯片等硬件设备;三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

从教学的角度,单从多媒体的概念来理解,一切为教学服务所提供的声、图、文等信息媒体的综合就是多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教学中,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一直就是通过声、图、文等多媒体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目前国内对Multimedia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译法:

1)译为多媒介。媒介即信息载体,信息的存在形式或表现形式。多媒介即具有通过一种以上介质(Media)传递信息的能力,或是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例如声音、图像、文字等的集成。确切地说是将图形、文字、电子数据表、符号数据混合、匹配、排序、演示等。而其中视频、图形和声音是多媒介概念的主要部分,中文的媒介也称为媒介和介质,英文都是Media一词。

2)译为多媒体。媒体即信息存储实体,多媒体也就是可以存储、处理、传递多媒介信息的实体,实际上指一个处理和提供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形式的计算机系统。更确切地说,是计算机成为能存储、处理、传播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种媒介的实体,它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输的实体。

因此实际上,当前人们普遍认可的“多媒体”概念指的是计算机交互式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或者是一种由计算机驱动的交互式通讯系统,它产生、存储、传送以及检索由文本、图形及声音信息构成的网络。

3 技术

“技术”的英文为technology,其词根为techne,来源于希腊语。在在希腊语中“技术”(technolofy)的本义就是“对纯艺术和实用技巧的论述”,因此,它的词根techne就意味着“艺术和手工技巧”。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技术一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它的理解和表述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在本文中对此采用现代涵义的定义。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多媒体技术这一概念,必须首先弄清楚“技术”一词的现代用法中确切涵义。

在我国学术界,对“技术”一词的解释也是不同的。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的解释,即把技术定义为:(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它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另一种是以《科学辞典》和《科技词典》为代表的解释,即把技术定义为: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前一种定义定得比较窄,几乎只局限于技术的有形的物质性方面。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来看特多媒体技术的“技术”,势必就以为多媒体技术只包括“硬件”和“软件”,把多媒体技术等同如录音机和录音带、录像机和录像带、计算机和程序、课件等有形的东西。在这种理解下,多媒体技术就是多媒体设备。对“技术”的后一种定义显然已经意识到现代用法中“技术”一词所包含的内容除了有形的物质性方面之外,还包含无形的非物质性方面。这种“无形的非物质性”方面技术是客观存在的,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起到实实在在作用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技术,更不能为后者所取代。因此, “技术”的涵义,指的是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总和。本文中对于多媒体技术也应在这个涵义上来理解。

多媒体的内在实质不仅是信息的集成,而且是设备的集成和软件的集成,通过逻辑连接形成有机整体,又可以实现交互控制,因此可以说集成和交互是多媒体的精髓,是其内在本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现在大家所说的多媒体技术就是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是多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与纯粹的文字上的“多媒体”的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集成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它不仅是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集成,也是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它提供了人与电脑间一个极为自然的学习,沟通方式。它可以形成人机互动、提供操作环境以及模拟身临其境的场景。因此交互性也是其主要特点。同时它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目前,它已广泛地深入到教育各领域,它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传统教育陈旧的教育方式、面貌大为改观。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科学为中心,把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四大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人机交互处理多种信息的新技术。集成性和交互性是其内涵,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是外延。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将会不段丰富。

参考文献:

[1] 鄂大伟.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君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钟玉琢,沈洪,冼伟铨,田淑珍.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数字媒体技术基本概念范文9

一、从媒体产品设计制作入手,内容丰富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一书首先是从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入手,以数字图像产品、数字音频产品、数字视频产品、数字动画产品、数字游戏的设计开发、软件设计开发等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为例,从内容上涵盖了数字媒体产品的各个领域,涉及媒体产品的设计思路、开发流程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使读者对数字媒体产品的制作全过程一目了然。因此全书的理论十分全面,内容也非常丰富完善。

二、理论结合实例教学,通俗易懂

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将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理论和具体软件的操作过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撰写,在结合实例讲解的基础上运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知识,使得读者学习起来十分省力,会少走很多弯路。例如全书根据数字音频、视频资源开发过程的实际需要,以VegasPro、PremierePro为例讲解视频、音频数字媒体产品的编辑、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要点、重点及核心难点;在进行图像技巧处理方面的论述时,以光影魔术手处理照片技巧为例,将光影魔术手技术的要点及操作可行性进行分析,对于提高读者实际操作的水平有重要帮助;在动画制作方面,作者以Flash作为动画编辑制作软件的代表进行范例论述;最后在数字游戏的设计开发方面,以通俗简单的语言介绍了游戏设计的整个流程以及常用开发工具的简单使用步骤。整体而言,全书的实例教学非常全面,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

三、行文框架清晰,利于深入研究学习

思路明确、框架设计清晰是本书行文的另一大特色。全书总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分别为数字媒体技术概述、数字媒体图像技术与制作、数字音频技术与制作、数字视频技术与制作、数字动画技术与设计、数字游戏设计与开发、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设计。每一部分的论述都按照概念讲解、概念特征、产品分类、设计思路、设计流程、设计元素、开发工具、案例分析的顺序来展开,内容上层层递进,思路上环环相扣,全方位考虑到了读者接受新知识的顺序、速度和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描述,十分利于数字媒体产品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进行初步学习和深入探讨。这样的行文顺序和框架建构模式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不仅要学习这种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要学习这种编排文章由浅入深的思维顺序。

四、可应用于数字媒体产品开发和学习,适用面广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还是一本适用面极其广泛的著作,这是因为它不仅涉及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设计思维和产品制作,更对计算机领域有了相对深入的扩展。例如该书的第七章――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设计这一部分,便是基于因特网和万维网,对网页中的内容和格式化网页中的内容进行了描述。最后该书还论述了交互式主页的常见技术,其中对ASP、RIA、AJAX等技术的论述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一书不但适合专业的开发人员、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更适合各类数字媒体制好者和数字媒体发烧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