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字校园培训集锦9篇

时间:2024-02-21 15:46:12

数字校园培训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1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 企业员工培训 学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142-02

1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它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近几年高校在实施建设教学和管理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基础的校园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等基础平台建设已成为现代学习管理的一个热点。同时,在国家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号召下,各企业也迈向“学习型企业”建设时代,其中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是企业培训借助新技术,实现学习形式丰富多彩的一个很好创举。

然而,企业在员工培训的管理模式中,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方面还远远落后于高校。本研究针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借鉴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模式,提出打造学习形式和培训管理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培训学员管理体系、培训资源管理体系、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及辅助决策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解决传统培训管理模式向高效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字环境的、立足于培训对象的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考核管理和终身学习管理,依托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课堂、会议、培训班级,做到计算机培训管理系统监控与实践环节监控相结合,员工成长记录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

2 数字化校园的现状和企业培训数字化平台建设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我国众多学校纷纷开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数字化校园能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等方面体现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学、科研和管理具体变现为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

数字化产业已经由原来的注重产品价格向着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方向转型,尤其是教育培训领域。员工教育培训信息化已成为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平的受培训机会,解决培训资源分配不均,满足员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期望,推动企业培训在更高起点上实现企业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企业培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平台建设采用统一的技术构架、标准与环境,构建关联整合的信息系统和有机集成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集中和共享,统一用户门户展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种学习、自主选择培训及相关信息查询等个性化服务。

3 企业培训管理模式

国内各企业在重视员工教育培训的同时,各培训组织对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很多企业通过“ISO1 0015质量管理培训体系”贯标后,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实施流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员工培训激励四部分的流程都得到了健全,并紧密结合。量化计分管理模式,以科学两关考核性管理为主干,实施教育培训注册积分式管理模式在部分企业得到重视和推广。国外也研究了培训管理模式,开发出了一些数字化管理软件。建立了内容丰富的培训管理系统,作为培训管理有效性标准衡量的制度性保证,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但是国外的培训管理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却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目前基本情况。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可以把企业员工培训流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进行平台系统固化,确保培训过程中标准不走样。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资源中心建设,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同步及资源共享。

4 企业培训管理模式数字化平台设计

企业培训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和业务功能,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学员开放式学习、改进教学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企业员工培训数字化平台模型如图1所示。

4.1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对教学培训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实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科学分工、密切配合与准确执行,大大提高培训项目的组织和管控效率。通过建设集中的课程库、现场教学库、知识库和师资库,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实现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等培训全过程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促进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

4.2 学员管理

学员管理涵盖自学员报名起到培训结束止的全过程的服务内容,体现了企业培训工作服务企业员工的理念。学员可详细了解到学校位置、联络方式、校内地图、食宿安排、培训指南等基础信息,方便学员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和行程;在培训中学员可查询并分享在校学习和在校生活的相关信息,包含教学计划、课程表、作业提交、讨论园地、通讯录等内容;在培训后学员可进行成绩查询、培训评价、课程资源下载留存等,实现培训前中后的一站式服务。

4.3资源中心

资源中心针对教学和管理需要,集新闻导航、信息搜索、信息展现等功能为一体,为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远程培训、课件学习、馆藏图书借阅、视频课件共享、课堂直播、录播等多方位的数字化教学共享服务,是一个方便、直观、易用的知识共享门户。资源中心,将改变传统培训资源分散、孤立的状态,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并通过远程教育推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便学员自动、自发、自主地学习,提高培训的覆盖率和普及率。

4.4 综合服务

综合服务通过对培训机构的教室、投影、音响、宿舍、以及相关的空调等设备设施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物质采购需求申请、审批过程信息化应用管理,优化采购流程,以促进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的规范,提高采购的管理和监管水平;日常工程检修检修申请,规范工程检修流程规范。

4.5 辅助决策

辅助决策是一个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数据中心,该系统以多角度、丰富的展现形式做出相关数据的智能分析,使各级领导能够方便地了解和分析培训机构的运行状况,帮助领导做出科学的决策,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数字化平台培训管理模式实践

在培训项目管理的准备阶段,用问卷法和视频访谈法对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进行网上培训前的需求调查分析,通过需求调查及分析,使培训的整体内容和主体形式更能满足参加培训员工的学习需求,并解决其在工作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录播系统可以对实施课堂进行抽样监控,掌握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培训内容、形式的针对性、时效性,以便于及时调控培训的内容、形式,满足绝大多数学员的不同需求。在培训结束后,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受训员工进行阶段性跟踪,了解学员回到岗位后,行为改变情况。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同一项目学员可以通过论坛方式,在工作中持续学习交流,并可以通过虚拟学习区,开展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方式,寻找培训解决方案。

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统一员工身份认证,建立健全了员工学习档案,实现了员工在企业中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管理和学习规划方案设计。资源中心也为员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为员工学习差异需求和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平台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使系统始终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进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培训管理模式走向简单实用、开放灵活,实现系统实用化水平评价的动态管理,成为由业务驱动的实施过程,而不是技术主导的过程,不断促进业务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6结语

本文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流程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以及学习档案管理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创新通过数字分析为培训方案解决提供辅助决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字化平台,探索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信息时代企业员工培训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员工培训研究与员工培训管理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章妙月.浅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2(6):127-128.

[2] 夏伟宁.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36-37.

[3] 宋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J].硅谷,2012(8):94-95.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字化校园 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3-0029-02

1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和目标

(1)教学创新。依托学院各示范专业群的建设,整合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网络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信息和借鉴,同时为各专业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2)管理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建成一个“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承担企业职业能力培训服务等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形成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培训体系,更好地为学院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提供服务。

2 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配置足够多的电脑,建成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通;配置足够的课室多媒体设施等等,这些属于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

(2)教育教学基础数据库建设也称资源库建设。包含数字图书馆建设、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

(3)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平台建设。这属于信息化软件环境建设。数字化校园中的硬件环境建设是基础,而软件应用平台建设是重点。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平台建设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等应用平台建设。

(4)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必须加强对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同时,校园信息化要搞得好,也必须制订一套完善的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

3 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

3.1第一阶段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校园网主干升级为千兆,建立与中国教育网及其他网络多样化的宽带连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同时网络覆盖学生宿舍,为宿舍学生访问互联网提供方便。校园网实现全网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对网络内的所有不安全行为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并能够在发现非法访问行为时及时屏蔽和记录。在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建设上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并为数字化校园软件应用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包括建立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海量图书资料存储系统,有计划地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计划,完成建立网上图书;建立多媒体阅览室,为师生提供多媒体资料环境。

(3)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学院各示范专业群的建设,建设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每个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都紧紧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几个模块进行资源的建设。通过开发和引进,建设各类网络教学课程和素材库;根据课程特点,建设虚拟或仿真实验、设计系列教学软件;构建海量教学资源数据仓库。

(4)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和制度建设。成立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加强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培训制度,对教师不断开展网络新技术培训和网络应用培训。

3.2第二阶段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成每个校区的内部园区网将是以万兆为主干、千兆到二级楼宇网、百兆到桌面的全交换的智能网络。完成校区间网络线路改造,通过租用公网线路,完成各校区的网络连接。

(2)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是建立教学资源的共享中心的软硬件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服务。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包括: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网上智能答疑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网上讨论系统和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管理系统。

(3)管理用基础数据库与平台建设。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建设,是建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数据资料,形成数据库。如:学生学籍库、师资信息库、科研成果库、设备财产库、财务数据库、办公文件库和校企合作信息库等。在完成建立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后,开发完成以校园网、主服务器为支持环境的全校综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招生与就业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后勤管理系统等。

3.3第三阶段

(1)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建设。建成一个“双挂牌、双基地”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通过Web服务器技术建立为社会、企业提供职业能力培训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交互式服务平台,实现职业能力在线培训和职业技能在线鉴定等功能;提供职教集团企业人才招聘、人才资源统计、在线查证;向社会、企业提供职业能力发展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源及相关信息。

(2)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每个校区各建成一间视频会议室,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参会者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其他会场的视频观看,真正实现多方交互式视频会议。

(3)远程教学双向直播系统建设。每个校区各建二间网上直播课室,学生可通过校园网,在校区内的任一台电脑实时观看课室的讲课,教师可与学生双向交流,可将教师的讲课直接制作成讲授型网络课件。

(4)校园网络社区服务系统建设。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从学校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管理,充分利用银行的金融服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3

关键词:中职 数字化校园 建设 双核型 优秀体育人才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02-01

笔者在对江苏省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现有校园网络子系统之间的异构性导致了难以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能实现,必须通过综合集成的方式,建立基于web服务的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综合系统平台,使各业务部门能协同工作,数据能相互共享使用,才能充分发挥现有系统资源的作用,才能为培养文化素养和体育职业技能皆优秀的“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这一办学目标服务。

1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为研究背景,以URP为理论基础,设计出总体建设方案,并以该方案为指导方向,重点研究“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层的构建及其实现的技术研究。为了实现校园网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应用分系统的统一访问与管理、公共服务的实时共享与访问,利用LDAP的易扩展性、快速读取等特性,由于校园内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机制和技术标准不同,“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没有真正地整体共享,使得整体效率不高,形成了各种“信息孤岛”。围绕“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校内外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构建学校数字化的训练、教学、科研和管理环境,着眼科技兴校、科技兴教、科技兴管,依托现有训练、教学场所和校园网,整合学校现有“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资源,满足数字化管理校园服务“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

2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加快推进校园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电子政务、训练管理、教学应用、师生信息管理、教育资源建设为一体,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网络化、招生考试网络化、训练教学管理实时化、运动员管理全程化;搭建教练与教练、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实时的教学、答疑、讨论环境,为教职工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管理以及研究、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提供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运动学校对外就“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交流和社会、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情况的重要窗口。通过计算机网络即可直接实现体育、教育主管部门与体育运动学校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系统资源共享。

3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的技术实现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为牵引,整合现有校园信息资源的,实现对训练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管工作、学工工作、后勤工作、教职工信息管理、运动员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为学校正规化、秩序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实现校园网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管理、应用分系统的统一访问与管理、公共服务的实时共享与访问,利用LDAP的易扩展性、快速读取等特性,基于Web服务技术设计教育数据交换,实现不同位置、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共享和访问,为不同用户提供统一的“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使得各个子系统能以一种柔性的方式集成。

“十二五”期间,学校加大投入,建成“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数据中心、综合校园管理系统、学校统一校园内用户认证与授权系统、学校门户系统等4大综合系统,并集成了训练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科研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和网络远程服务系统等20个分系统。采用“统一平台+统一门户+多种应用系统”的应用模式,统一网络基础平台、统一网站门户和多个应用系统。

4 《建设中职“数字化校园”培养“双核型”体育人才》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该项研究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如下:

(1)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一课题提出了一种门户一站式教育服务框架,采用B/S模式,提供统一风格且个性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即可获得一站式“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实现统一方式登录。

(2)将Web Services技术引入到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校园异构系统信息集成框架,以实现对现有应用系统在对象管理、运行机制和数据共享等方面。采用基于Web服务的方式屏蔽平台的异构性,以服务的方式将应用进行封装和,为其他应用程序调用提供方便,将不同的系统综合集成,构建通用的中间层,消除数据共享的障碍,从而形成基于Web服务的综合集成系统平台。

(3)将传统程序开发技术和Web服务相结合,实现了服务于“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培养这一任务的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的综合集成。一方面,基于J2EE技术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透明的集成环境;另一方面,借助J2EE技术对Web服务的支持功能,实现web服务的组合和相互调用,使得各个子系统能共享所有的数据资源。

(4)对基于LDAP的单点登录技术进行了研究,单点登录即统一认证,单点登录技术将用户信息与具体应用相对独立,既为用户操作提供了方便性,又保证了“双核型”优秀体育人才数据的安全,同时加强了网络管理的能力,校园网内用户只需一个单独的账号。

(5)在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同配合下,三年来,学校学校共向国家和江苏省培养输送了400多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向省内外高校培养输送了400名学生运动员。其中培养输送的射箭运动员陈玲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亚军、世界杯射箭冠军、击剑运动员梁琴获得悉尼奥运会女子重剑季军、射击运动员殷雯获得2009年世界杯射击亚军、田径运动员薛飞获得亚运会和世青赛中长跑双料冠军、乒乓球运动员秦志戬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乒乓球运动员范瑛获得2011年世界杯团体冠军、田径运动员聂晶晶获得2012年世界杯竞走团体季军、排球运动员陈平获得亚锦赛亚军、田径运动员何琴获得世界杯青年竞走冠军……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我区教育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及社会的教育网络互通体系;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面向现代化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各类应用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保障体系。力争到2015年,使我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地,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达到库区领先、全市一流水平。最终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具体目标

到2012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区教育骨干网,95%的学校接入教育骨干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达到70%,中职学校校园网建设达到9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80%以上;学校上网率达到95%;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达到12:1,中职学生计算机比达到6:1。

——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基础教育、中职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四大资源库,教学资源对学校的覆盖率达100%,教学资源对学科的覆盖率达80%,其中优质资源占30%,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5%以上,并与市区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教学应用水平。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95%。

——信息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全区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95%。培养造就一大批信息化人才。

——管理与服务水平。建立区级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间管理信息分级共享。建立教育政务系统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覆盖学校率达95%,学校实现电子校务管理达90%。基本实现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教育信息化服务。

到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合格率达到100%。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市内一流。建成连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骨干网,学校上网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备,中职、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均高于市平均水平,校园网建设达到10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优质资源市内一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开发、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化应用市内一流。引进、开发一批教育教学和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应用率达到100%,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市内领先。

——管理服务市内一流。建设全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管理系统,实现全区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搭建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政府为民服务的网上窗口,实现教育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人才质量一流。加强师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探索并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我区教师、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名列全市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五个一体化建设。

(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骨干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区教育城域网升级;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班班通”、“室室通”建设;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区数据中心建设,社区数字学习港建设等。

(二)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区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建设等。

(三)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育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等;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支撑系统。

(四)校园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以区“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学校的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五)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网络服务系统。

四、创建规划

我区“数字校园”建设将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初步规划:

――年:全区20%的中小学、50%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1年:全区50%的中小学,100%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7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12年:全区80%的中小学、9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教师进修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13年:全区85%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4年:全区9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五、评估验收

区“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每年举行一次,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联合授予“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称号,并在合格学校的基础上,评选全区20所区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每三年对合格学校和示范学校进行一次复查验收,复查不合格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黄、红牌警告直至摘牌(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区“数字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五大类,考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资源库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电子政务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六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学校得分在80分以上认定为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

六、工作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区级信息化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各个方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等有关部门将联合成立“区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区数字校园建设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检查指导,组织评估验收等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参与“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数字校园”建设日常工作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

各学校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层层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市对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并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实施教育城域网升级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小学“班班通”、中职学校“室室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

各学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纳入教育事业年度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各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设备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以市场换资金”、“以政策换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

(三)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多,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超标准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为此,各学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各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年度工作计划,需报“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由区技术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制定,并由区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评审通过,区教委立项建设。

(四)加强培训,打造人才队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纳入评先评选和职称评定之中,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各学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吸纳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高级管理维护人员进入学校。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确保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原则上,每所学校有1—5名高水平信息技术人员。

(五)强化责任,建立奖惩机制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5

关键词 网络 数字化 教学资源 校园网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into the fast lane. In this context, how to promote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schoo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true level of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mart campus based on the specific idea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concretely discuss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digital campus websit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Keywords network;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ampus network

0 引言

S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学校都在建设校园网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依托校园网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衡量一个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时,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利用水平已经成为重要参考指标。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传统的使用电脑终端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逐渐显示出滞后性,必将被智能化的手段替代。

1 智慧校园背景下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指的是在使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科研发展、生活服务等各种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从而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是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难度最大也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实现教学数字化,必须依托于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既要完成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构建相应的软件平台,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同时,为了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学校必定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不断提高数字化教学技术的使用水平,自觉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加工,不断提高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水平。

此外,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也是推动学校管理模式朝着服务型方向发展的关键,这对提升办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管理正在进行从“管”到服务角色的转变。学校必须投入相当力量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从硬件水平、网站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各方面提升数字化水平。对于学校来说,不断提高智能服务的水准,才能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数字化服务。

2 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思路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硬件水平

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必须具备配套的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为建设智慧校园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首先,学校必须具备完备的常规教学设备,如满足教学需求的校园广播网、电子考勤系统、电子图书馆以及校园安监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基础能力。首先,应该引入适合校园实际发展情况的网络管理的硬件和软件,加强校内网建设,提高校内网的运行带宽,并扩大网络信息点的覆盖范围,确保整个校园管理能够在统一的无线网络下运行,各个信息点也安全可控。推动综合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智慧校园建设,建设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多媒体应用中心,应用中心应该分成多个板块,包括课件制作室、放映室、动画创作室、平面设计创作室以及录播室等,其中重点加强网络录播教室的建设。

2.2 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奠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基础

学校可以根据多元化原则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推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建共享。首先,对校园网站容量进行扩容建设,提高网站建设档次,形成一体化的展示学校形象、集成学校教育资源、发展师生个性特长的功能,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环境的有机融合;其次,打造年纪、院系和班级的网络主页,全面展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风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再次,引导全体教师开辟个人的网络空间,有效引导骨干教师个人网络主页的建设,为教师教学特色呈现提供网络化平台,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从而有效推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建共享,为师生的网络交流提供平台,为学生自主上网下载学习资源提供便利;最后,对于表现优秀或者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开辟个人网络空间,推动学生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快速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备课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反馈练习环节、课后辅导环节、学生自学环节、在线考试环节等都容纳进来,在丰富校园网容量的同时,实现教学环境的开放式发展。为了进一步结合智能校园建设理念,学校可以开发本校校园网站的app,这样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学习资源,从而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展教学的延伸范围。

2.3 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提高数字化资源利用水平

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W校应该变革管理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校园网站的建设为教学资源数字化提供了平台,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去管理和推广数字化教学资源新产品,需要学校管理者大胆创新,运用公共产品管理机制和市场理念推动管理方式的变革。只有创新管理机制,才能满足数字化平台运作的具体要求,为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和利用做好“后勤”工作。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通常采用课堂听讲评价结合学生评价投票的方式进行,这种监管教学的方式覆盖范围小,很难从本质上起到实际的监管作用。

学校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做好文章。以网络教学平台的强大数据库为依据,统计分析各类教学状态,从而获取准确客观的数据,为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学校管理人员在获取数据分析结果后,可以准确掌握当前教学情况的利弊,为后期改进和战略调整指明方向,合理调整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并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点。同时,推动支撑评定、评先评优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将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和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纳入到评定体系中,为教师在数字化方面的教学改革注入动力。

2.4 加强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

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利用的过程中,教师的应用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能力,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提炼和加工。因为,学校必须树立教师教学能力数字化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设立特定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中心,配备专门场地、延请专业培训人员,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通过分散授课、集中授课、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网络培训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进行实时的在线交流,这种自主灵活的方式有利于推动优质资源的互利共享。通过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形成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掌握网上查找资料的技巧,并掌握制作课件、上传课件、网络信息浏览和反馈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办公和教学科研工作,逐步推动办公的无纸化发展。学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开展视频公开课教学、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推动精品教学资源的共享,鼓励教师养成浏览网站的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和需求,把握学科的教学发展趋势,为制作更加优质的教学课件奠定基础。

2.5 创新绩效评估模式,实施数字化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教学变革的有力途径。可以将绩效评估引入到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作为有效的导向性手段推动教学变革。当前,部分教师在对待数字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消极抵制的错误思想,加强绩效评估改革是必要的。数字化绩效评估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即自评和他评。教师自评,一方面教师根据学校颁布的建设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终结性评价,一方面依据自己在网络平台应用推广数字化资源的记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信息等开展过程性评价,此外设计调查问卷,进一步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开展形成性评价,结合这三方面的评价结果完善自评报告。他评则由学校负责引导实施,可以邀请学科领域内在教学资源数字化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从技术层面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展开评价,评估资源数字化建设的适用性,也可以聘请更加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全校教师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做出的成绩展开定期评估,从中遴选出优秀资源。这样,通过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多元化评价方式,有效提升教师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3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探索和建设智慧校园的快车道,以智慧校园为背景开展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的建设努力。数字化建设,不仅要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也要加强软件、人才、管理方面的建设。只有实现从内到外的全方位转变,才能真正在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取得成绩。

L芑鹣钅浚汉鲜〗逃畔⒒缘阆钅俊爸腔坌T盎肪诚率只萄ё试吹纳疃扔τ锰剿鳌保?016)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王凤基.高职院校智慧校园与共享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5.3:1-3.

[2] 蒋达央,姚琪.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29:73-76.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6

关键词:数字校园;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2-0109-04

随着职业教育近些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职业教育对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1]迅速普及的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技术,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已经密不可分,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关注教育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2],特别是当国家的顶层设计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后,“互联网+”的浪潮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职业教育需要也必须适应这种新变化,只有切实做好“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才能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依靠有线、无线的网络及各类信息化的数据,构建校园教育信息化,扩展传统校园的办学空间,完善传统校园的管理机制体制,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信息化,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3]

我国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信息化”概念开始在我国出现,并辐射到教育改革和发展上,越来越多的官方文件提到了“教育信息化”,特别是2014年3月5日,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6月23日,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召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也更加突出。这样两个重要的会议在同一年召开,就像一剂强有效的催化剂,让“互联网+职业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多教育信息化文件不断出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

从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官方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数字校园建设也日新月异,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它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创新创业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4]因此,我们对数字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促进数字校园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要素

数字校园建设要“以生为本”,其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开展工作,它贯穿学生学习、实践实训、教师教学、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左图中的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制度要素

任何一项重要工作能顺利有序进行,制度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完善的制度会让数字校园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了制度的保障,在建设中各部门就能协同合作,分工实施,不会出现工作中互相推诿,无法继续开展下去的情况。因此,学校应首先建立好相关制度、工作方案和工作时间表,让数字校园建设能层层落实,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顺利实施完成。

2.网络要素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网络包括有线、无线两大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接入模式,如TDD和FDD等[5],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管理、教学和学习,不再受任何空间的限制。另外,它还包括应用于保障学校网络的中心机房、各类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施,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中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既为数字校园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3.资源要素

资源要素主要是指用于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图书情报、教学软件等为主的软件资源和以硬件设施支撑的实体资源两大类。其中硬件设施支撑的实体资源主要包括一些实现信息化的实训室、录播室等场所资源。

4.应用要素

数字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在网络得到保障、各种资源具备的条件下,数字校园建设就可以发挥它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了:①利用数字校园提取的大数据,经过分析,为学院的领导、各部门的负责人提供有效的、可靠的决策[6],如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为高校招生、就业、绩效评估、后勤保障等提供决策支持;②使管理工作全面协同;③及时完成上级部门需要的各类报表,如高基报表、人才培养数据平台等;④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⑤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如个性化培养,混合式教学等。

5.人才要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要顺利开展,首先必须有人才。数字校园建设的人才可以分为管理层面与执行层面两类人才。管理层是顶层设计的部门和主、分管领导,对数字校园的规划、实施提供战略层面的决策,对学校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执行层是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的专业人才,包括具体工作实施中技术操作的人员、培训和指导本校师生员工相关信息技术的人员。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数字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文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数字校园建设也略显滞后。但近几年,学院积极贯彻和学习国家政策文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支撑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创新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数字校园建设的四个要素主要做了如下一些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信息化办公室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各个管理部门虽然也在尝试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发或者通过招标购买了一些管理系统,但由于系统相对孤立、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普遍,不符合数字校园建设所要求的实现校园全面协同的应用。因此,学院决策层积极完善顶层设计,成立信息化办公室,健全组织机构。信息化办公室成立后,展开了一系列工作,不断推进数字校园的规划、实施和维护。目前,学院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健康、有序的状态。

2.购置适合学院发展的校园资源计划系统(CRP)

学院通过到多家兄弟院校学习调研,购置了适合学院发展的CRP系统。该系统是一个覆盖OA办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多个模块,模块之间互联互通,可以说是全员参与的系统。该系统同时也开发了手机APP版,统一由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各部门的所有教职员工、全院学生都要使用该系统,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也必须实时、准确地录入。它依靠现代管理的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了学校各方面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数字校园奠定了基础。

3.与中国联通广州花都区分公司携手合作,实施校园数字化

学院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只要打开手机,点击学院APP标志,即可进入该平台。“智慧党建”以手机为载体,并通过手机开展政策宣传、党课宣讲、远程开会、视频管理、互通信息、互动交流等工作。它是学院适应开放性社会和信息时展的要求,是学院构筑信息时代党建新模式的具体行动,是学院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中国联通创建“智慧校园WIFI网络校园全覆盖单位”,通过这种与网络运营商展开的战略合作方式,不断提升校园网络出口带宽,实现无缝网络,确保安全、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持。

4.购买清华大学网络课程平台,积极推进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翻转式”课堂、MOOC等带来了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数字校园的建设。学院为了改变传统模式,积极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把“互联网+教学资源库”“互联网+课程”作为学院工作重点,并引进了“清华大学THEOL平台V7.0”助力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管理部门也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应混合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让院级的重点课程都能实现网络化、共享信息化,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院在各系(部)办公室附近建设了“教师支持中心”,该中心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可以解决教师开发网络课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便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心得体会的平台。

5.各部门积极参与数字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信息化氛围

在数字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不可或缺。信息化建设不能仅仅是信息化办公室的工作,而应是在信息化办公室统筹下,多部门协同配合完成。学院实训中心建成了功能先进的“课程录播室”,做好教学信息化资源保障;人事处多次组织教师参加“互联网+教学资源整合应用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等一些师资培训班、研修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打造数字化“双师”型教师;系(部)积极建设具有教育信息化功能的实训室,创新实践教学新模式,如外语系建设了“云平台自主学习中心”、经济贸易系建设了“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经济管理系建设了“沙盘模拟实训室”等。

6.开发数字化校园全景地图和开展“校园二维码”项目

学院积极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展了一些信息化建设项目,如通过该校的技术力量开发了学院的全景地图并挂在校园网上,让校内师生和校外的学生家长、相关单位能实时了解学院的校园整体布局和校园环境。同时,还积极开展了“校园二维码”项目,将各部门的网站或者部门介绍做成二维码,印制在学院的灯柱上,师生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各部门的位置及工作职责,这为服务师生带来极大的方便。

7.学院入选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由于学院在数字校园建设上的不懈努力,2015年底,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名单,学院成功入选。

结语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的数字校园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会不断遇到新难题。但只要转变观念,不断明晰管理机制,明确建设目标,强化信息化队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以建设“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为契机,以促进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就能够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数字校园的建设,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信息化课题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09-235.

[2]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3]周晶,陆健,白志刚,等.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全面构建数字化校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50-52.

[4]蒋东兴.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J].中国信息界,2011(9):20-22.

[5]王喜媛,叶明.数字校园共用无线网络控制的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234-235.

[6]张俊超.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大学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8-135.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7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与其他人员的信息素养相比又有其独特之处。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并将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能力”;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美国国会图书馆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是:“个人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寻找信息、评价信息和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数字化校园建设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系统的信息知识结构,较高的信息技能水平和良好的信息道德水准。具体来说,数字化校园背景下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信息加工能力:能够在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及时、有效、正确地获取所需资源和信息,并对资源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分析、利用和评价;二是具有较高的信息知识重构能力:能够从收集到的资源和信息中提炼出适合工作实际需要的新信息,从而创造性地使用各种信息,能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三是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从实际工作需要和自身能力发展出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新科技、新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四是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利用;五是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及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正确的评价信息,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知识产权。

2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通过建立调查问卷网站,自行设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在全校(潍坊医学院)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32个题目,涉及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及信息道德四个方面[4]。其中,4道题目为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信息意识题目6个,信息知识题目6个,信息技能题目9个,信息道德题目7个。在网站上有215人参与调查,参与的人员基本情况。经分析,该校教学管理人员在信息素养上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信息意识比较薄弱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92%的人同意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仅有6%的人员对信息素养比较了解,35%的人没听说过信息素养这个概念。因为受信息时代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学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教学管理人员已经明显能够意识到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信息交流不频繁、信息相对闭塞,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还比较薄弱,在获取信息主动性上比较滞后,不能主动地利用信息化思维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保守和固步自封的状态。

2.2具备基本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但是应用情况不佳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学管理人员基本年龄大多在30-40岁之间,硕士研究生居多,都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绝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能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基本的信息知识,能利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办公处理,但是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文字办公处理,对于其他的信息处理软件应用更是知之甚少,已有的信息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应用情况也不理想。

2.3具备基本的信息道德意识,但是仍需加强

从信息道德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能够遵守基本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要求,具备网络不良信息的基本甄别能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安全问题的日渐突出,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道德修养需进一步提高。

3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3.1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首先必须从领导到所有教学管理人员都要改变传统信息思想观念,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使教学管理人员形成信息即资源和价值的信息观念,具备对信息及信息活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动作用的认识,具备对各种信息资源价值、各类应用系统、服务进行体验使用的积极性,进而产生与教学管理活动相适应的、强烈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倾向。

3.2构建良好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良好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是推动教学管理人员自觉提高其信息素养的催化剂。数字化校园建设把应用管理、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权限的管理、数据交换、信息等都融合起来,以应用、用户、数据这三个重点要素为主线建设和应用,以实现大学资源的有序管理与高效利用,为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3.3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培训,建立多层次培训机制

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而采用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总和,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产物。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教育技术培训是信息素养提高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先进设备、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建立分层次、项目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能力。

3.4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校园文化氛围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使人类跨入网络文化阶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搞好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经常性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推进网络法制建设,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化校园文化氛围。

3.5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的激励考核机制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8

1.现阶段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完成新校区网线布局、搭建、联网建设,校内的办公室全部联网,校园内无线网络连接覆盖了部分办公室和重点室外场所;完成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完成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配备有网络管理员用来提供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服务;提高带宽、增加网速,满足办公和教学的应用需求;根据教学需要,数字化校园建设期间内增加多媒体教室数量。

2.数字资源建设。建成数字图书馆;建成数字档案室;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各学科的课件、视频、动画、测验、试题等);建成录播室,实现远程教学和网络教学。

3.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功能,实现统一登录、认证、权限管理。扩展一卡通功能,加强对学生出入校门、校内消费需求的管理等;完善教学监督系统流程,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授课和考试纪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用来加快传统课堂教学和资源库教学整合。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主要是在我校现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功能基础上,调试出符合我校办学模式和办公需求的管理系统,使其能够实现综合教务管理、综合办公、学生综合管理、资源下载、邮件、通知等多个功能,实现并推行无纸化办公。

4.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我校在创建示范校期间建成录播教室,在录播教室自带功能的基础上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网上教学和学术讲座网络直播功能,该平台实现资源贡献并推出新型评价模式,扩大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的平台。

5.数字信息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培训后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数据管理、网络维修、网络监管能力。每隔一段时间信息化建设人员应外出培训并对校内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和办公能力。到数字化校园建设截止时应完成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享、办公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水平要达到全市中职学校的中上等水平。基础设施应用能够实现视频、声音、图像等多媒体资源传输,教学共享资源能在教学中普遍使用,校内实现无纸化办公。

二、中职示范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应用

1.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搭建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我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是在原有数字化资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包括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管理,对校园信息的、处理、存储、下载的管理。实现从数字化校园硬件环境、软件资源到OA办公系统的应用全部数字化,将传统教学、教研与办公建设成为一个高效的、整洁的数字空间,最终实现教育和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公效率。OA综合管理平台,是结合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管理系统软件。系统以学生的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为主体,可用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学生信息数据库可对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教师通过管理平台能够更方便地浏览信息和传送文件,及时了解行内其他教师的教学、科研进展情况,有效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系统还提供了排课、选课考务等教务管理功能、办公事务管理等应用模块,学校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覆盖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管理平台,为今后的校内管理测评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2.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提高教师的数字化办公水平。随着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成后的推广与使用,传统的教育思想、方式、体制、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成后及时开展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与办公的培训,增强教师现代化教学和办公水平,为学校今后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远程教学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关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设的几点回顾

1.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应重视总体规划。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我校已有的数字化资源功能与应用基础之上,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应综合学校各个行政科室与管理部门的意见,确定符合我校的具体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

2.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应统一标准、规范接口。学校内部要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但标准化问题并不局限于学校内部,更要关注其他示范校的数字化资源与本校教学资源能不能对接,教育部门就“资源共享”已经批准学校和学校之间可以使用共建共享平台,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数字化校园中的教育资源这一部分可以考虑部分资料的开源管理。

数字校园培训范文9

校园网络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就像人体的骨架,是数字化校园系统的支撑,没有一个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就成为空谈。但是校园网络并不等同于数字校园,它应该是数字校园的物理基础。

一个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络可以根据学校的规模与条件,有针对性地规划构建,可以采用两层架构构建或三层架构构建。

(一)两层架构的网络

两层架构的网络结构只有核心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可以采用双星结构,即采用两台同样的核心交换机或路由器,与接入层交换机分别连接。双星结构解决了单点故障的失效问题,不仅抗毁性强,而且通过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实现负载分担。校园服务器全部接入核心层,而所有的用户全部从接入层接入。

(二)三层架构的网络

三层架构的网络在核心层和接入层之外,多了一个分布层,分布层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网采用的扩充互联方法。当校园网内的建筑物里信息点较多,超出一台交换机所容纳的端口密度,而不得不增加交换机扩充端口密度时,如果采用级连方式,就有分布层的存在;如果采用多个并行交换机堆叠方式扩充端口,就没有分布层。要不要分布层,采用级联还是堆叠,要看网络信息流的特点。堆叠体内能够有充足带宽保证,适合本地信息流密集、全局信息负载相对较轻的情况;级连适合全网信息流较平均的场合。

二、软件是平台

物理平台构建完成后,数字校园需要的就是软件系统了,软件系统在数字校园中是一个平台,校园的各项工作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软件系统的建设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定制,核心的系统主要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学校综合管理系统、教学互动中心等。

(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将对用户身份进行统一认证,降低了管理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统一规划整合认证后的校园信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的账号数,简化登录过程,实现一次登录多点使用,实行统一管理,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校园网内用户只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其他网络资源。可以说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统一身份认证是重中之重。

(二)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学校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后期管理、实训管理、空间管理等多个方面,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顺利实行,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它能全面展示学校各类权威信息,数据全面及时,信息渠道畅通,使学校与管理部门、用人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间形成畅通的沟通纽带。

(三)教学互动中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强调突出课堂教学,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互动中心要为学生提供可以实现自主学习的环境。

教学互动中心帮助建设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在数字化校园上,学生能够找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与教师进行课程互动,完成预习、答疑、作业、自测甚至是考试环节。不管是在教室、宿舍、学校的任何角落,只要连通数字化校园,学生就可以加入到自主学习中。

在数字化校园中,学生不仅是参与者,还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在学生的网络空间里,学生可以完成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创建管理自己的资源库、撰写自己的学习博客、参与课程和班级论坛以及其他个性化活动,数字化校园帮助学生实现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

此外,还有数据中心、图书管理系统、电子图书系统、学校消费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根据情况构建。

三、人才是关键

(一)骨干队伍的配置

数字化校园从构建到应用,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如果师资队伍中没有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信息技术人员,数字化校园在学校的推广与应用会大打折扣。一支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的骨干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这支骨干队伍中的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数字校园系统维护与开发能力,能够根据学校的情况对数字校园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能够根据学校的情况向软件公司提出合理的改造建议,这支管理队伍的人数应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维持在2人左右;骨干应用人员根据学校项目建设情况及部门配置情况由学校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兼任,如教务处、学工处、实训处、招生办、总务处等,各部门应用人员只需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学校配置的管理平台相关部分的应用即可,人数可以根据情况而定。

(二)应用能力的普及

要使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参与,只有学校教师全部能够应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获取需要的资源,数字化校园功效才真正得到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水平才真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全体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可以与培训机构合作,也可以由学校专业骨干队伍来对全体师生进行培训,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方式效果会更理想。

四、制度是保障

有了制度就有了章程,有了制度就有了规范。数字化校园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推进该项工作的规范与保障,它能促进数字化校园工作的常态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