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集锦9篇

时间:2024-03-05 14:36:21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农业经济也随之呈增长的态势。现在的农民对土地的期许并不是几年前靠种地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从土地的种植上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想把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就要从土地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上着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人民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把自身的眼光放的更长远,把农产品的种植水平与世界农产品水平看齐,用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由此,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以往我国农业生产种植的经验进行分析,从中找到相应的对策,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要想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仍然要以农业为本,找到适合的方法解决传统农业会遇到的问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把农业由以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知识性、科学性农业发展模式。但目前的现状是国家许多农业的相关部门对农业信息不清楚,对农业发展模式开展的重要性也不清楚。导致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农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向科学化农业经营转变的道路,是农民运用科学的知识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一种方法。改变农业发展中的技术信息的匮乏和滞后的现状,就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做好农业决策,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目的,满足农业经营管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需要。

3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缺少认知

农业经济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在农村等地区出现地方领导和各乡镇农民不了解农业信息化的现象,也不清楚农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农业信息服务的制度。这就会导致农业信息化无法在农村地区实现全面覆盖的现象,农民自身对农业信息化不了解,有关农业部门的领导也不清楚,就会减少建设农业信息化的动力。对此,我们要对农民朋友普及农业信息化知识,让农民朋友一步步了解农业信息化,对以往认为上网就可以带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

3.2相关农业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低

在农村地区,许多从事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并非是专业信息化研究人员,他们的农业知识和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都亟待考察。对于专业研究农业信息化管理的人员很少,农村地区缺乏此类技术性人才,所以会导致农业工作人员的水平低,没有完全的解决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农业信息管理以及农业信息化的创新以及未来的农业经济,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除此之外,农民朋友的文化水平低,所以在信息化经济管理上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4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4.1提升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农民朋友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清楚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有关农业部门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偏差,宣传普及农业信息化知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朋友对农业信息化的错误性认识。对此,大力宣传和进行相关知识的专门性培训是必要的。要让农民朋友真正的了解什么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发展起到什么租用。重视农民的知识培训和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这是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对于提高农村的晋级科技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民当中不断被了解,才能让农民主动的实现农业生产和对农产品的加工管理。充分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乐于探索农业知识信息,熟悉并且利用信息化的平台获取信息。农民也因为信息化能够提高自己的收入,愿意亲自尝试农业信息化,熟悉信息化的平台。因此,信息化能够在提高农民的收入的同时,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生产。

4.2加强对农业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经济管理的发展在起步阶段,非常缺乏有关农业信息经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在目前农业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对农业管理技术上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就要培养在农业领域的专业化人士。培养专业化人才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得以创新,不断地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政府应该投资相关机构来培养农业人才,从而得到完善的农业信息化优秀人才团队,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农业业务发展的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总结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我国在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经济的互联网的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信息化服务的团队的建设都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对于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共享和加快农业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农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也由当年的全面短缺变化为现有的供求平衡;农业生产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业增长方式也变的更加趋于合理。这一切的变化都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加之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所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现有形势

现阶段我国农业处在以资源型为主的发展方式,科学型农业,知识型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是属于起步阶段,而信息技术是后者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由此可见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来讲将是一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它将有利于我国将资源型农业打造成知识型农业,提高农业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养活更多的国人,以求满足我们日益增大的对农产品的需求。想要满足以上需求,并且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

二、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重重难关

1.我国农民缺乏对信息化的基本认识。在过去,不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是在政府统一安排下进行的,农民不必考虑市场信息。因而造成了盲目种植的问题,以至于销路不好,甚至是滞销。在当前的大多数农村,大多数领导并不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步骤,并对其服务体系也是完全不了解,工作重点也不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上。甚至有的领导认为用计算机上网就是农业信息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偏差的出现,导致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不高。还有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了解农业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低以及在利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能力不强,所以让他们通过网络获取和信息显然有点不太现实。

2.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资金,而我国大多数基层政府由于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而没有建立专款进行该项目的建设。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欠缺。而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通过网络来进行普及的,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网络完全没有普及。由于村村之间有的距离较远,导致了网络架设也成了问题。这些全都使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变得十分不健全。

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稀缺。对于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一批既精通技术又了解农村经济规律的人才,我国现在目前的情况是专兼职农村信息员总数二十几万,但对于我国近九亿的农村人口来讲,这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的。然而面对这么大的岗位缺口,这样的岗位却无人问津。理由就是人才待遇太差。这也给专业的数据库建设造成了很大阻碍,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更加的缓慢。

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认识。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来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真正解决好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问题。面对农业部门相关领导及农民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应当先从管理部门入手,改变他们信息建设无用论的看法。通过他们向农民宣传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先进性。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的自觉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普及与实施效果,进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应引导农业信息企业、农业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方面力量,由他们向农民传播农业信息,从而使这个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组织体系有效运行。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农业信息化思想,以及普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利用媒体的宣传,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构筑在广大农民群众普遍认同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最后通过宣传,来加强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领导和两级政府部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

2.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靠服务所得很难维持。国家应设立专款专项,专门用于信息化建设。涉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线管部门的发展资金,也要向农业信息化项目倾斜。利用该部分资金建设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中枢平台的建设,建设网络互联中心。这种平台的建设需要配套的网络和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配套各级中枢平台上、下贯通,统一兼容的运行软件,建立网络及总管理和安全系统,加快信息化进程。依托国家公共通讯设施,架设高效畅通的农业信息传输通道。目前农村90%的群众通过电视获得信息,所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市场信息。农业生产涉及诸多科学,要使农业生产与现代科学完美结合,必须依靠诸多领域的研究人员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向信息农业转变的步伐,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最需要的是人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各级政府要积极开设专业的课程培训,积极地从群众中培养一批可以进行管理的人才,他们既懂得农业市场经济规律,又掌握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与农民群众交流沟通,这样更有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

四、结语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发展农业信息咨询产业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研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地为载体,以信息人才、政策法规环境为依托,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许开录,孙志浩.农业经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

在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首次出现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提案,并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在国家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推手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普遍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环境是根本。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并非朝夕之事,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和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与当前的信息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十分必要的,综合的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推进我国农业及综合经济的发展。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整体水平趋于落后,尤其是与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相对比,农业经济管理整体呈现出一种非智能化的趋势,这种非智能化的趋势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进步。[1]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从目前来看并非十分理想,甚至会存在些不足。

第一,实践操作困难重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并非是没有创新点和努力点,而是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或者政策传达和落实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阻碍因素,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这一系列的限制因素也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的阻碍因素。

第二,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闭门造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低下是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外开放仅仅局限于工业及其他领域,而农业似乎不在对外开放的范围内,这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在对外引荐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没有从主观上改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认识,不能从主体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情况,而且无法从整体水平上得到提升,更没有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

第三,农业经济信息传输滞后与不畅。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信息与工业信息、其它商业信息一样,需要及时、准确地共享与传输。然后我国目前农村的这种网络使用与管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城镇,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2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约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2]

第四,农村商品营销模式的落后。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仍然采用如下传统方式:对于农用生产资料和日用品采用“商-零售商-农户”模式;农业产品对外销售采用“农户-收购者-加工厂”模式;农用品的自产自销模式。这些落后的营销模式也是受限于农村信息化程度以及物流能力。

无可否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在整体水平上呈现落后的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是呈下降的趋势,我国政府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在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行自己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在整体水平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必要性分析

从我国的自然属性来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的带动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进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我国农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业整体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尤其是在一些机械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整体水平相对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低下。那么,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带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就有必要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向上的努力,力求通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因此,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前景及当前的时代要求来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3]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拓展我国农业市场的必要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层次明显得到提升,同时,我国农业也在积极的参与国际经济中,农业市场已经不再局限于我国本土市场,形成了国内外市场综合发展的势头。那么,在市场拓展的过程中,良好的信息来源是十分必要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就能合理的带动我国农业市场的拓展,使农业市场与国际经济相结合,获取更多国际市场中的信息。

(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带动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在我国,农业整体结构的调整能更好的带动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而农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及升级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支持。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业结构已经趋于稳定,但是还需要更多新鲜的元素给予刺激,使农业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以更好的带动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说,加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更是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4)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三农”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农业、农村、农民是“三农”的核心元素,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充分的调动三者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的巩固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很好的将农业、农村、农民联系起来,使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统一体,并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得到统一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障碍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极度缺乏等现实情况,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还存在一些障碍。

(1)专业的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才极度缺乏

农业经济管理要想实现真正的信息化,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农业人才,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数甚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三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与“三农”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逐步提上日程,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不愿意在“三农”领域中有所突破,甚至对农村还存在着一定狭隘的认识,这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供给不足,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匮乏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无法与现代社会相接轨,更无法与国际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与世界农业经济管理相互交流的机会。[4]

(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底子薄弱,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还较低,在农业经济管理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完全呈现落后的状态。

农业经济管理要想真正的实现信息化,就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给予相应支持,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尤其是在农业信息的支持上,我国许多农村在获取农业发展的信息上还仅仅依靠电视、报纸等,没有形成一种信息化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信息的管理上更是无从谈起,这必然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落后。基础设施的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基础设施落后的这一现状,需要我国集中经济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摆脱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落后这一现状,合理的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3)缺乏制度化的支持

制度支持是农业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只有我国政府从制度上给予支持和帮助才能使我国农业无论在管理方法和经济管理手段,乃至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协调和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上来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这种不完善的制度表现为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等等。

4.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策

电子商务时代,如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使我国的农业经济与世界经济相接轨,更好地发挥我国农业大国的作用,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1)建立人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极具缺乏,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人才管理和培训方案,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

首先,建立专业的培训队伍。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匮乏的这一现实情况,需要建立专业的人才培训队伍。在我国,缺乏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适合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成长的环境,没有专业的培训队伍。针对此种现象,我国就需要从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训入手,建立一支具有广泛知识基础,并能够吸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的专业队伍,从而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与国际农业经济管理相适应,最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其次,改变传统的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认识。随着“三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人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认识,并适当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地位,使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得到认可。

第三,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信息化能力培养。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加深的今天,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真正的实现信息化,就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进行信息化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从而最终为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服务。[5]

第四,以典型带动整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在整个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典型带动整体,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中,以个别培养带动整体培养,最终达到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进步,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

(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基础设施

第一,加大投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基础设施薄弱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与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相配套的基础设建设,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从国家入手,尽可能的对农业经济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尽快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感和信息化。

第二,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是从基层和政府两个角度来说的。首先,当地政府给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问题一个正确的认识,是以理性的角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辅助,并调动农民群众自身投身于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其次,要改变农民群众的认识,意识到现代农业化需要建立良好且稳固基础设施,使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体现群众的力量。因此,为了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我国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从群众角度都需要进行积极的努力,提高认识。

第三,建立特色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基础设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大物博是我国的自然特色,与地大物博相对应的就是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一个地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使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整体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步跟上世界先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使农业经济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3)加强信息化的制度建设

制度的支持和建设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需要制度化的支持,需要国家的帮助。那么,我国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通过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6]

(4)增强网络商务的应用能力

目前网络商务的诸多平台,给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经济管理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平台。逐步地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通过收集、相关信息指导农业市场。在市场经济下,对农业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息,不应是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干预。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和把握市场信息,是电子商务时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5.结论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比城市电子商务有更丰富的业务范围,我国农村和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十分旺盛,同时,近年政府对农村市场也高度重视,农村不断发展的经济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可以说电子商务市场是农村未来的战略性市场。为更好地在把握这个市场,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同时也要坚持农业经济管理过程的科技化,使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不断的得到创新和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与现代信息环境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特点[J].中国农业信息,2013(05):44-46.

[2]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2013.

[3]杨宝祝,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J].中国农业信息化,2013(2):33-35.

[4]赵巍,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的主要障碍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3(2):5-6.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1212”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171-02

多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沿海开发战略,坚持为盐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于1991年,招收中专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江苏省各乡镇经营管理指导站工作,为江苏省,特别是盐城市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等技术人才。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盐城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学校沿用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中职学生,结果造成一方面学生难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达不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培养理论型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能力又不适应社会要求,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可能受到社会欢迎。为此,我校于2009年开始开展三年制中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调研工作,广泛深入农村调研农村社区经济管理部门、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邀请农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研究新型农经管理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岗位工作过程转变为学习领域,设计教学活动,首创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年制中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培养有知识、掌握农村经济核算、产品营销技能、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中等人才。在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三年四个阶段任务的学习与培养,达到具备从事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第一阶段基本素质能力的学习与提高。通过1学期专业基础认知教育(含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1周),接受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能力。

第二阶段专业单项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2学期会计核算、农产品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企业管理等单项技能学习(含校内4周、校外4周单项技能教学实训),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实训方案和课程教学,完成培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第一轮回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专业单项技能。

第三阶段专业综合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1学期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学习(含1个月实践性锻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企业策划、产品销售、经济核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单项技能贯穿于一体,完成培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第二轮回的学习与实践,掌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运作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四阶段发展能力训练与提高。通过2学期企业顶岗实践实习,将课程教学拓展到社会实践,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委派教师进行实习指导管理。

在上述四阶段任务学习与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发展能力每经过一个阶段都有所提高,最后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这就是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五岗一体、逐层推进”多形式的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5

首先是要做好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应当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监管机制,在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审计职能;另一方面要对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革新,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始电算化试点工作,同时要重点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其次应当尽可能的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达成这一工作目标需要对农民群众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做好监管工作,现阶段农民群众减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避免负担反弹。在监管工作中,主要是做好资金筹集以及劳动统筹管理,做好农民群众负担检测、负担和负担事件的归责探讨,另外还应当组织专门的管理队伍对农民群众负担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最后必须确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应当紧密结合现阶段农村地区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要求促进农民专业合作,开展好专业合作示范与试点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本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积极总结过去经验做好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市场经济的积极性;另外是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确保工作机制的创新以及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探索科学有效的组织形式。

2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确保国家政府方针对农村地区相关优惠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保证优惠政策的经常化、制度化以及长期执行,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做好农经管理对于激发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收入和处理农村矛盾等方面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所以,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强化思想认识,积极做好指导领导工作,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内容来落实,各级乡镇政府也应当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首先应当推进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构建产权明确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制度,支持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合作社以及土地流转等模式;其次必须要积极树立农村经济发展新理念,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说可以推广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在农民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和农村生产企业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后应当健全与农村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法律法规,比如说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转变来制定出相应的法规。

(三)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必须要依靠管理工作人员来实施,所以我们要做好农经管理,其根本在于加强农经管理队伍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素质能力以及较高管理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第一应对目前在职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展开培训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确保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具备现代经济管理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第二应当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培训学习;第三应当进一步普及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利用他们的知识能力为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应当保证农经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科学的定编、定岗、定员,保证各个乡镇都配备有专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

(四)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渐提升,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也逐渐突出,我们必须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农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资,才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值发挥出来,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语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6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与此同时一些老牌专业迫于就业压力而出现萎缩。曾经作为农业院校与财经院校核心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称农经)专业倍受冲击。为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农业院校的农经系多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或“经济贸易学院”等,实行“财经化”策略;财经院校农经系多数合并到“经济学院”或“国际贸易学院”等,实行“非农化”策略。这使得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又受到农业院校农经专业的挑战,加之本身在财经院校中的不利地位,其本科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小,专业发展状况堪忧。身处地方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大学生,陷于专业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学历教育与个人发展定位冲突的多重矛盾当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专业认同感不强、淡化专业学习,以至于出现学习目标与个人发展定位“去农化”,严重背离了农经专业学科的初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财经学院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就业意向,来揭示地方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在学生层面上的影响与现实反应,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认识与启示。

二 专业认知

本科教育中有两种专业指导模式,一为“宽”模式,即“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二为“专”模式,即“明确专业方向、注重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模式的认同与所在年级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二学生赞同“宽”模式的居多,分别为58.00%、51.72%,到大三时情况发生变化,认同“专”模式的学生占了主体,达到78.57%,而到大四后,虽大多学生仍认同“专”模式,但与大三时相比认同感有所下降。

不论选择哪种专业模式,大学都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等,但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各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差异。调查显示:农经在校大学生对课程重要的认识由高到低总体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最高,高达51.72%,大一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虽不及大二学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课程,对于大四学生则相反,其仅有28.57%的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大多数学生转而对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更加重视。这一现象与上述对专业模式的认知如出一辙。可能原因有:其一,农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预期较高,而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去农化”的课程设置使其专业趋同于一般性的经济管理专业,既失去了农业院校偏重技术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同时也未形成财经类院校偏重财经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因而虽在大学期间对专业认知模式由“宽”逐步转变为“专”,但对专业课的重视度却在下降;其二,高年级学生准备参加考研与考公务员等的需求促使其对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度重视。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认知存在主观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农经学生认为影响其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次为课程内容、教师水平与专业设置。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

从不同年级来看,农经专业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随年级的升高呈现“n”型趋势,大一最低,不满意者为50.00%,大三时达到顶峰,不满意者高达86.67%,到大四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学生不满意。总体看农经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偏低。

三 专业认知下的就业意向

1 就业观念、标准及其专业倾向性

当前,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观念,即先就业后择业与先择业后就业。调查显示,农经专业76.84%的学生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上,其该意向选择高达80.00%。可见,农经专业学生寄希望于先找一份工作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后再选择心仪的职业。那么,农经专业学生的择业标准又是怎样的呢?调查表明,67.19%的学生把发展平台作为首选,而后依次为薪金工资、单位性质与专业对口。其中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40%的学生把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的择业标准,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学生对此项标准的认可度,其分别仅为1.59%、4.84%。如果把考研作为本科生就业来看,考研学生是否报考本专业也可理解为其就业的专业倾向性。调查表明,预期考研的学生中45.00%的表示会尽量保持原专业。其中对专业满意的学生报考原专业的占到64.10%,即使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也占到35.00%。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农经学生不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但仍有一部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坚持学农务农,对农经专业充满期待。这说明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其确立就业观念、标准及理念有深远的影响。

2 就业的职业定位与选择意向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基于其就业理念与择业标准而做出的预期选择。农经学生将其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自主创业型的较多,分别为40.20%、31.16%,而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与教学科研型的较少,分别仅为20.60%、8.04%。从不同专业认知角度看,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66.67%的倾向于将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而仅有16.67%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对专业次满意或不满意者虽然也将管理型作为其首选,但较对专业非常满意者所占份额减少,分别减少了25.18%、28.50%,而对自主创业型的职业定位则有较高倾向,比专业非常满意者分别提高了17.20%、13.86%。另外,专业不满意者对技术应用性的职业定位选择倾向高于专业满意者,这可能缘于其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转嫁到一些自身较感兴趣的技能型非专业的学习上,这一点在与农经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得到证实。

职业定位决定职业领域的选择。调查表明,农经学生对职业领域的选择与其专业满意度的关联性较小,总体表现为选择进企事业单位的占主体,达到74.00%(其中事业单位占到40.00%),而后才是选做一名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由此表明,农经学生职业选择的预期目标还是比较高的,且追求工作稳定的思想仍较重。如在考公务员涉农专业较少的情况下还有24.00%的农经学生选择通过这一途径进入事业单位就是一个例证。

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农经学生能够根据愿景目标与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对接,做出自己较为可行的预期职业定位与选择。但在当前就业形势趋紧的状况下,农经学生想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更好实现自己理想的不占少数,达到50.26%。其中,考研率与专业满意度呈现反向相关,专业非常满意与次满意者的考研率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26%、5.10%,而专业不满意者则高出平均水平2.97%。这表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更期望获得学历优势,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最终觅得如愿以偿的工作。

3 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其在权衡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预期选择。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学校品牌、专业名称、专

业知识、城乡前景差异。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77.21%,远高于客观因素。从不同专业满意度来看,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除20.00%的认为农经专业名称对其就业具有客观性影响外,最主要决定自己就业前景的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而对专业次满意和不满意者虽然也认为影响其就业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但对客观因素的认知较专业满意者有偏差,即认为学校品牌的重要性超过专业名称,甚至认为就业地区位差异对其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比专业满意与不满意两类学生,前者不仅在在校学习表现上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而且在就业定位上也有较强的专业“归宿”意识,其认为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影响程度高于后者14.44%。但总体看,农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涉农专业不利于其找到较好的就业门路,对专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 结论性评述

农经学生普遍认同突出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且高年级学生认可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在对专业模式认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经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其中将专业课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者居多,尤其表现在大二学生上。在课程学习中,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可见,在所学专业既定的条件下,专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非最为关键,而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与教师水平越来越成为农经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塑造的核心与关键。

农经学生总体上对专业认同感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在就业观念上多数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非常满意者上。同时多数学生将发展平台作为择业标准的首选,最后才考虑专业对口,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中将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择业标准的比例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者。在择业标准的引导下,农经学生预期的职业定位集中在管理型与自主创业型上,且多数倾向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并期望通过考研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表现在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上。为此,应结合专业特色建设、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实践训练、专业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工作,强化专业认知与专业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经学生的就业预期,最终缓解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

参考文献

[1]马晓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农业教育研究,2009(1):40

[2]柯水发,王战男,李红勋,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4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9(5):42

[3]李翠霞,朱请,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7

一、基本情况及运作模式

海西州首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大部分成立于2007年、2008年。截至2008年9月底,全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25家,分布在全州3县2市24个乡(镇),覆盖了全州70%的乡(镇)。入股社员1936户,其中农民成员1903户,非农民成员30户,社会团体成员3户,出资金额3669万元,其中货币性出资额2809万元,非货币性出资862万元;农民经济合作社成员100-500人的12户,占合作社总数的9.6%;50-100人的12户,占合作社总数的9.6%;20-50人的8户,占合作社总数的6.4%:10-20人的20户,占合作社总数的16%,10人以下共73户,占合作社总数的58.4%;规模最小的合作社只有4人。经营业务主要涉及养殖、种植、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农业技术信息服务、旅游、生产资料供应等10个产业领域,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10户,农产品销售13户,种植业37户,养殖业53户,农产品加工1户,农业技术信息服务2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大体分为能人牵头型、大户牵头型、乡(镇)政府牵头型、村委会牵头型和企业牵头型五种类型。

近年来,海西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代表了目前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农村先进生产力,是解决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式相比,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各项服务工作严重滞后,尤其是金融信贷明显不足,资金紧缺是制约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主要障碍,应引起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初期效果和潜在优势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这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虽然近几年在全州刚刚出现,但它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蓬勃的生命力。,从目前全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运作情况,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和潜在的优势。一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以利益为纽带,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提供技术,生产资料,销售等服务,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经营,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变为大生产,改变了农民“单打独斗”的弱势地位。二是增强了农民在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中的“话语权”,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议价能力,减少了交易费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三是发展面广,参与农民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全州125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带动农户7893户,广大农民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前景看好,它已初步显示出建起一个组织、兴起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带动农户增收作用日益显著。四是随着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五是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六是初步缓解了参与农户的融资难题。合作社成员以相互承担连带责任为纽带,形成了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担保的稳定联保结合体,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初创时期融资中的担保难问题。七是提高了农牧民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合作社社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和市场意识及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中的困难及潜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但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资本金偏低,启动资金薄弱,自我发展缓慢。在调查中不论是县乡(镇)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还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农民群众都反映目前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严重不足,有些专业合作社因缺乏资金而无法运转,名存实亡。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全州注册的125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中相对比较规模和规范的只有几家,大部分为刚刚搭架子,处于松散或半松散状态,还有少部分是有名无实,根本没有运转。有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虽然也制定了章程,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贯彻执行,缺乏对农户的吸引力。三是缺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扶持。从目前情况看,只有农业主管部门参与的比较多,其他如金融机构等都参与较少。大部分县(市)乡(镇)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少数乡(镇)领导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事,等同于集体经济组织和单纯的企业对待,政府不宜多管,放任自流,没有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在资金扶持上尽管中央、省、州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项目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但其金额很小,只能是杯水车薪,县(市)级财政没有安排配套资金,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享受不到财政资金扶持,也享受不到信贷、用电、用水、土地征用、担保、抵押等方面的优惠挟持政策,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四是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成员认识不到位,只看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入社热情不高,甚至有的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目的只是为了套取国家的专项资金,根本没有做出合作社发展的长远规划。

四、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与金融服务的距离及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全州125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寥寥无几,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借款无门,其资金运用主要靠民间借贷。这充分证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明显滞后,没有金融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就难以做大做强,快速发展。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全州大部分专业经济合作社除了营业执照,验资开户证明外,其他资料如规范的财务报表等普遍缺乏,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二是抵押担保难落实。因为专业经济合作社固定资产占比过小,产品不符合抵押要求,很难找到有效的抵押物。再之目前没有建立担保机制,缺乏担保机构、担保基金,无法找到有效担保单位为其提供担保。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只能以农户个人名义申请贷款,其获得的贷款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难以适应农民专业

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需要。三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过高,影响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申请贷款的积极性,从目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或成员获得贷款利率执行情况看,大部分贷款执行的是年利率12%,而民间借贷年利率为10%,所以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不愿到金融机构贷款。四是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认可度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知晓范围窄。金融机构只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贷款硬件进行考核,缺乏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金融帮助和引导。五是农业保险业务严重滞后,农贷资金风险无法转移。目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商业保险市场,而农业保险的低效益甚至负效益无法维护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加之政策性保险严重不足,这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投资项目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就无力归还贷款,专业经济合作社风险将直接传递至金融机构支农资金,产生信贷风险,同时严重制约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六是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竞争和活动,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全州金融机构中除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提供少量的贷款外,其余各金融机构均未涉足,农村金融市场难以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金融需求。

五、金融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提高认识。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发展,首先是认识,关键是创新,着重抓服务。各级金融机构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对促进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把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认识。

(二)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信贷投入。积极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信贷支持模式,对发展规范,有一定规模,产权明晰,资本实力强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可以直接支持:对实力弱的,可采取通过合作社社员小额农户贷款的方式给予支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大贷款授信额。人民银行要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要根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纳入到扶持体系,对管理规范、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社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各级政府一方面应积极探索设立担保机构或专项担保基金,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商业资金,社员资金等为主体的担保基金运行体系,形成国家、社会、合作社与农户多主体分担农业风险的担保机制,切实解决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担保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引导鼓励县域有实力的企业为发展前景好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

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规模化管理。有针对性组织举办各类培训、学习,在技术上扶持,农业各类科技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技术讲座和实践指导,引导其有序发展。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专业合作社由松散半松散组织逐步向规模性、规范性的企业发展,增强社会及金融部门的认可度。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配套优惠政策。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8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深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立足本国社会的基础上,加大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尤其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2013年,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旨在建设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体,加大与西亚和欧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和社会交流。经济全球化是在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已经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出现新的局面。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教学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思想,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商管理领域的人才。

2.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复苏,加大力度对污染的治理,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在我国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必将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新时期的工商管理教学工作,应该能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环境的发展与社会资源的控制放到工商管理的重点教学任务中,以便能够使学生掌握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更好的投入新时代的工商管理工作中去。

3.振兴农村的经济政策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中,我国主要是在大力发展城市的经济建设,还没有顾及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甚至一些城市周边,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完全不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党中央提出了振兴农村的发展战略,旨在投入人力物力,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打好脱贫攻坚战,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高校学习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对农村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更为了解,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更能体会到知识和资源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新时代的工商管理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投入到广大的农村市场中,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实现振兴农村的事业。

二、新时代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

工商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固然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但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是分不开的。学生在进行本专业的学习之余,应该积极的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式,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将来工作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中,时刻的把握社会的发展脉搏,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发挥出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力量。

2.提高教学信息化程度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在新的经济形式下有新的内容定义。在教学上,工商管理专业应该随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目前全球化的经济形式日趋成熟,主要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也应该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将最先进的科技信息以及经济理念传达给学生们,使学生对世界经济形式以及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新时代下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人才已经产生了新的定义。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只是要求立场坚定,专业技术过硬即可。而在经济全球化形式下今天,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要求。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可能出现的新的思想和新的事物。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善于了解社会的动态,接受和了解新鲜的经济管理方面的思想。其次,还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在时代变化的浪潮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成为一个时代的引领者。

三、结语

新时期下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改革进行主要执行者和领导者,教师自身应该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把教学改革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全面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认识范文9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论文联盟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论文联盟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论文联盟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