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4-03-10 10:12:32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1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16-3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等21 个民族的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2 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1994 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2001 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7 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地区。全县幅员面积13 252 km2,具有非常明显的森林、水能、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优越的气候资源、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造就了木里“动植物乐园”之称,天然出产牦牛、藏香猪、藏香鸡、松茸、虫草、贝母、核桃、蔬菜和中药材等大量高品优质农特产品。

“十二五”以来,木里县坚持“农业稳县”战略强基固本。2016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63 万hm2,粮食总产量达5.18 万t,肉类总产量达1.11 万t,农牧渔业总产值达10.4 亿元,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1.64%。木里县突出农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建成近4.00 万hm2核桃花椒基地、333.33 余hm2中药材基地、166.67 hm2皱皮柑基地、5 个年出栏2 000 头以上的藏香猪养殖片区、26.67余hm2羊肚菌(食用菌)和28万棒黑木耳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并培育了伊绿藏香等4家农业龙头公司,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个、家庭农场36户,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6年州级示范社。造就了一批爆款产品,如200元/kg的藏香猪肉,20元/个的皱皮柑,200元/瓶(500 mL)的青刺果油,200 元/kg 的羊肚菌,400 元/kg 的松茸,200 元/kg 的土蜂蜜。这些都展示出了木里县农特产品的巨大发展潜力,也给予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极大的鼓舞和信心,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木里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3 769元增加至2016年的8 152元,年均增长16.65%。

虽然木里县普遍具备特色优质水果、错季蔬菜、中藏药材、食用菌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的最适生态区,有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先决条件,农牧渔业能充分形成循环产业链等优势。但是,木里县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缺乏产业支撑,劳动者素质较低,生产方式落后,优势资源利用率低,精品农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增收来源比较单一。2017 年,木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低4 240 元,比全省低3 051 元,比全州低2 316元。截至2016 年底,全县仍有79 个贫困村、4 204 户贫困户、19 270 名贫困人口,贫困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69.9%,贫困发生率为16.5%,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木里县广大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狭窄,收入增长缓慢,成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最大短板。

1 存在的短板

1.1 自然条件恶劣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结合部,地质、地貌复杂,是青藏高原地质结构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地段之一。全县平均海拔3 100 m,境内最高海拔5 958 m,最低海拔1 470 m,相对高差4 488 m,大部分乡(镇)海拔在3 000 m以上,而且人口大多居住在3 000 m左右的二半山和高山地区。主要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青稞、燕麦等农作物为主,667 m2产量在100~200 kg,667 m2产值在400~1 000 元。木里县有农业人口12.25 万人,实有耕地面积15 305 hm2,人均耕地面积0.125 hm2,人均土地产值不到1 000 元。所种粮食基本都是自产自消,基本没有转换为经济收入。

1.2 基础建设滞后

木里藏区“一步跨千年”,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加之投入严重不足,交通、教育、卫生、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木里藏区跨越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例如,全县有效灌溉面积0.55 万hm2,仅占耕地的45.7%;旱涝保收面积0.30万hm2,中低产地占90%(其中瘠薄型占60%),耕地地力等级基本在6 级以下。农业靠天吃饭是普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

1.3 产业效益低下

虽然木里县有核桃花椒、蔬菜、特色水果、畜牧业、中草药及林下产品等优势资源,但是,规模上万亩的产业只有核桃花椒,规模上千亩的产业只有中药材、皱皮柑,其余农特产业都是零星、分散发展。除核桃和皱皮柑取得一定成效外,其余都未能很好地转变为经济优势。即便是核桃和皱皮柑,也是效益低下。已建成的近4.00万hm2核桃产业化发展基地,总产量达4 426 t,产值达4 768 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创收不到380 元;已建成的166.67 hm2皱皮柑基地,产量约500 t,产值400 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创收只有31元。

1.4 劳动力素质差

木里县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青壮年文盲率约为25%,集中表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劳动技能差以及经营能力弱。加之农村青少年通过就读“9+3”后基本脱农,使得全县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明白人”很少,导致贫困群众难以适应现阶段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增收困难。例如,牦牛坪乡下坪子村现有1 264 人,受过高等教育14 人,高中教育17人,初中教育150 人,分别占全村总人口的1.1%、1.3%、11.9%;唐央乡里多村现有人口447 人中,中专以上文化的只有27 人,20~50 岁青壮年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率分别达85%、80%。

1.5 缺乏龙头带动

深化农村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目前只有农业公司4 家,农民专合组织89 个、家庭农场36 户,缺乏龙头园区、企业、专业合作社、品牌产品等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在维护种养殖者利益、引导生产方向、组织产品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功效发挥不够充分,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深度、广度不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

1.6 市场意识淡薄

总体来看,木里县群众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效仿、等客上门、忽视调查、不重视品质、不注重包装、无注册商标、不进行广告宣传以及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农产品价格在市场开拓、提高产销量、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1.7 “等靠”思想严重

一是木里县闭塞落后,接触外界信息和影响相对较少,民风相对淳朴,老百姓期望值较低,脱贫致富的愿景不强,缺乏主动发展意识。二是各级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要我干”的现象突出。三是木里县属藏区,中央和省州都比较关心和重视,给予了大量的特殊支持政策,部分贫困群众不思感恩奋进,却滋生了“等靠”的思想。

2 发展建议

2.1 突出生态为本

牢固树立“生态是木里第一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走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夯实木里县特色农产品的生态本底。

2.2 突出规划引领

以争取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享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为目标,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立足县情,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好木里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串点成线、联线成片、集聚成块,并做好与园区规划、城镇化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的衔接,着力实现“多规合一”。

2.3 突出多产联动

立足丰富的动植物、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和创意农业,以及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农旅”“农文”互动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2.4 突出结构优化

 

按照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化标准,充分利用特色农林牧渔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种养、立体农业以及林-草、林-药、林-粮等相结合的轮换套种模式,建设优质精品基地,生产优质精品产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2.5 突出基础配套

充分利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历史机遇期,把藏区新村作为综合载体,按照“五新同步”要求,统筹整合藏区新居、易地移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等项目资金,加强田网、路网、渠网、电网、信息网、物流网和冷链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示范基地等建设,全面夯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2.6 突出标准生产

以四川省农科院、攀枝花学院帮扶为依托,充分发挥“院县合作”机制,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突出抓好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农业标准生产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示范片、示范带、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力度,确保每种产业至少要有1 个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0 个示范户。

2.7 突出规模发展

全面加快和深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同确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实施“三资”入股分红、“一地二主”等机制模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成片成带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培育壮大核桃、中药材、特色水果、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及高原水产品等农牧民增收主导产业,力争到2020年发展4.67 万hm2 核桃花椒、0.33 万hm2 中药材(食用菌)、0.33 万hm2皱皮柑、0.67 万hm2油牡丹,20 万头(牦)牛、50 万只山羊、10 万头藏香猪、100 万羽藏香鸡和10 个水产养殖基地。

2.8 突出产业经营

以种源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为重点,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社+基地+零售商+农户”等经营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延伸产业链,到2020 年力争引进、扶持县级重点龙头企业5 家、农民合作组织达50 个、家庭农场100 个、电商200 户,着力搞好加工、研发、冷藏、物流、仓储和销售等环节,不断拉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加工率和商品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9 突出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深入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全面实施,鼓励企业、协会、个体户积极申报创建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力争到2020 年木里县“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达10 个,国家地标产品达5 个,无公害产品50 个,绿色产品50 个,有机产品50 个。由政府主导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农博会、展销会、招商会和产品推介会,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包装,积极向外推介和促销,打响木里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树立和提高品牌信誉和形象。

2.10 突出人才支撑

一是以四川省农科院帮扶为依托,加大与中国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凉山州林科所等科研单位和藏香伊绿等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优良品种选育、科技人才培训、特色品牌打造和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切实解决群众缺技术的问题。二是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政策,大力鼓励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人才返乡创业,推动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逆向流动和优势资源的就地转换。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人才引进一批、四川省农科院等单位支援一批、定向招生培养一批、县内培训提升一批,力争到2020 年每村培养5~10名特色产业发展专业人才。

2.11 突出资金保障

改变过去产业发展资金离心、分散、撒胡椒面等投向模式,充分发挥资金规模化、集聚化效益,统筹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每村10 万~30 万元产业周转金,每户贫困户3万元以下贴息贷款等基础上,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或风险金,向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等发放贷款贴息,解决群众缺资金的问题。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河南;龙头企业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3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20213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1日

引言

2011年6月,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中原经济区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指出河南是人口、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阶段。发展农业产业集成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地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而所谓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要实现特色农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故我们可以把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界定为: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色人文环境,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中心,大量与产业有关的支撑机构如:如组织、协会、科研机构、大学、咨询中心等由于共性或互补性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简单地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

一、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处于形成阶段、且发展迅速。河南乡镇企业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堪称农业产业化的雏形,90年代中期向纵深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现象开始展露。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原经济的重视,已经给予的各种惠农政策,加之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催生等外力作用,同时河南依靠特有的区位优势,凭借方便的交通,依托独有的农产品种类,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步入快速发展轨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河南拥有产业集群388个,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两条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链:一条是以小麦―面粉―面制品的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一条是以畜禽―屠宰―肉制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集群在河南的表现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1、“公司+农户”模式;2、“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3、“公司+基地+农户”模式;4、“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四种模式虽然不能完全的以后一种模式发展取代前一种发展模式,但是他们代表了农业产业化过程的不断完善,在河南省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市场环境和集群的形成过程等差异使得这四种发展模式是并存的,但是毫无疑问的,第四种模式是农业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群体已经在河南成巍然之势,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的产品量位居国内前列。2012年,河南省有3,0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部级、省级、市级分别为60家、562家和2,502家。全省食品加工已扩张到23个门类、24个行业。方便面、火腿肠、速冻食品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排在全国同行业的第二位,居全省各行业之首。到2011年,全省粮食加工产量高达3,450万吨,居全国首位,并连续3年维持不变;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都在河南这片沃土扎根成长。2012年河南省有17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与此同时,等待上市的后备企业还有8家。

(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国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河南一大批农产品已经树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如新乡的强筋小麦、原阳的大米品牌、开封的有机西瓜、中牟的黑蒜、信阳的毛尖、“双汇”的火腿肠、“三全”的汤圆、“思念”的灌汤水饺等优质品牌叫响于全国,远销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区。2012年,本省食品行业被命名为“中国名牌”的就有23个农产品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就有5家。品牌最终带来了终端消费市场的实际效应,在全国市场份额中,每10个汤圆中“三全”占了6个,每10个饺子中“思念”占了5个,每10根火腿肠中“双汇”占5根。“思念”速冻食品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超过40亿元。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产品团体品牌缺失。近年来,河南省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三全”、“思念”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但是总体而言,已经形成的名牌农产品的驰名度更多的只局限于本省,全国范围内的知名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难以利用产业集群与品牌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品牌优势和效应。仍以“三全”食品为例,尽管“三全”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但是北京60%的超市却被台湾“龙凤”食品所占据。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省特色农业团体品牌缺失拖累了企业品牌,以至于特色农产品长期服务于中低端消费群体,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大减弱。因此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发展中存在于强大农产品加工阵容不相匹配的品牌成长不良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一步发展壮大的软肋。

(二)农业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目前,除了“双汇”、“三全”、“思念”等几个核心企业所处的产业集群外,大多还是以规模较小的、零散的产业集群为主。大多集而不群,更多的只是同类之间的简单扎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很少,无法做大做强完整产业链。以新郑红枣为例,虽然新郑被誉为“大枣之乡”,但是枣树的种植多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生产环节趋同,大枣的质量不高。而且很多农户将大枣采摘下来直接进行销售,产品的季节性使大枣低水平竞争严重,加之不存在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使得农产品带动农户增收不强。总体而言,河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限制了产业链自身的垂直方向的延伸,农业很难摆脱自己自足的困境,真正实现产业化。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有待提高。河南省已经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适用、简单技术应用为主。集群内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严重缺失。河南省虽为农业大省,但是由于产学研分开,带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和知识传播慢等问题,使得河南并不是农业大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由于农业精深加工技术稀缺,造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没有体现区域特色。河南省正在大力推行“三化”建设,即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各地市政府都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推行“三化”,但是各个地方对资源、市场、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底数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确定主导产业。虽然也注意到了主导产业的选择,但却有明显的主导产业选择雷同和主导产业选择过于分散的特征,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偏离了产业化的初衷。此外,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结合市场实际,注重眼前利益,混乱无序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

三、河南发展特色农业集群的思路

(一)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1、把握地域特性,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最适合地区资源条件丰富,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经由规模化的生产,产业链的开发,加之市场化运作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河南拥有独特的种植小麦、棉花、大蒜特色产品的自然优势、以这些特色产品为核心,发挥聚敛性,吸引大量互补和相关联的服务人员和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用专业化和规模化赢得竞争优势。

2、依托市场优势建立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是以区域特色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市场)或者以大城市市民市场需求(如观光休闲需求)为基础,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参与交易中间商的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化,产业开发幅度更大,市场运营流畅而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周边的小型企业集聚成群,形成规模小群体大的企业群,而相关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则市场相对集中,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更有着中国蔬菜之乡的美称。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形成包括农户、农业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及加工、运销企业等经营主体空间集聚的农业产业区域。

3、以企业为龙头带动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种模式的产业集群一般形成于基础农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产业集群在形成前区域内经济几乎全部都是农业经济,大体可以看作是一种均质农业区域。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地区普遍出现以当地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而其中最具经济优势的企业毫无疑问的成为新的龙头。而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拉长而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此特色产业向四面延伸,逐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最佳特色产业集群。如河南漯河的双汇集团,利用当地优势农作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覆盖河南全身及安徽、山东、陕西等周边地区的生猪养殖基地,已完善了从科研到生产、加工、保鲜,直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1、制定合适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强调区域的非均质性,试图通过发展区域的个性即特色,形成区域差异来培植农业地区竞争力。在制定产业集群规划时,政府应组织力量对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作一次详细的调查和摸底,分行业了解掌握全省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及地域分布,并集中力量对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做细致的分析,并作相应宏观上的发展规划和布局。通过行政和经济的限制和鼓励手段,通过层次规划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

2、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产业集群建立伊始,各个地区在研究和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时,一定要坚持两种思维方式:一种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按照“资源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原则构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区位商测算来敲定优势特色农业;另一种思维方式,从市场需求中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某种产业,需求很大,但是没有人做,或是做得很不好,这样的产业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在首选特色产业上要存量造优,后在大量产业中挑选出竞争力最强,前景展望最佳的产业集群优先发展。若本地区无此特色产业,则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也即“无中生有”。为何引入,源于只有内生的才能在本地极具竞争力,具有优先发展的优势。

3、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坚持以政府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培育和加强企业研发创新农业技术的意识。从政府的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引导资金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有针对性地投入部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产品化转化。如,2012年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与3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

4、加强产业集群内品牌的培养。特色农业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总是把地区名称融入其品牌,代表着生产该农产品的自然条件,它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工业产品,消费者也因此更看重特色农产品的集群品牌。在国外,农业集群品牌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如荷兰、德国、美国的产业群,这些享誉世界的农业产业集群,总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品牌。政府要有效制定集群内的行业法规、产品服务体系等,并有效引导该群体内的企业遵守,做到正面引导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的作用。

四、总结

依托政策支持和国家中原济区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的河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原经济区筹划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中心,坚持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农业的过程始终围绕如何提高特色农业投入产出比,推动广大务工群众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借此加大自身的收入,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开发特色农业等问题。集中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佳选择。当然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表现,也必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快速地完善发展,因此河南省政府应该重视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颖,陆程程.特色农业发展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3

1发展现状

1)特色农产品基地快速发展,规模扩大。近几年,永定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建基地,抓龙头,拓市场,把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作为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努力促进主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构筑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了烤烟、蚕桑、优质米、黑山羊、肉牛、生猪、板栗等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特色产业和蔬菜瓜果、花卉、特种养殖等新兴特色产业基地。如乍石、糯达、云龙、太平地、大坝、麻栗树的烤烟,乍石、大坝、太平地、店子的蚕桑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基地继续巩固提高;新兴特色农业基地不断涌现,如店子的花卉繁种、大坝的蔬菜,沙坝、新村的冬早马铃薯、糯达杨梅、店子的蔬菜制繁种、乍石的小香茄、龙头山的大棚西瓜和食用菌等。

2)特色农产品花色品种增加,品质结构优化,档次提高。近年来,各地加大了种子种苗工程的实施力度,积极从国内外引进特色新品种,使永定镇的名特优新品种更加丰富。特色农产品生产开始创品牌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品牌不断增多。

3)区域特色初步显现,规模经营稳步推进。传统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开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不断培育,生产由原来星星点点的零散分布,向跨行政区域的片状、带状发展,形成各具优势的产业带和产业群。

2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2.1有利条件

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将是必然的结果。发展特色农业,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永定镇已具备了许多特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永定属县城驻地,永武高速公路、108国道、南永公路均交汇于此,离攀枝花、昆明、楚雄等城市较近,境内交通便捷。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时数居全国第二,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壤肥沃,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适合种植业多种类、多品种和多熟制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门类齐全,名特优品种资源丰富,而且还有不少独特的小气候,盛产地道的土特产品。这为永定镇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地理、交通、品种及光、温、水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2)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效益农业。

3)许多农民已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联合起来参与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降低风险,提高收入。近几年,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应运而生。到2010年底,全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20个、社员1000人,这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加快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制约因素

1)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偏少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全镇现有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5家,除烟草公司外,其余企业规模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偏小,带动农户能力弱。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产、供、销脱节,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造成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

2)农民观念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思想保守,对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新的效益农业科学管理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开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对市场缺乏正确理解,容易见好一哄而上,见差消极放弃,盲目跟从,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3)特色产业资金投入有限,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各级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县乡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金融投入由于缺乏有效担保主体,农民自身房屋、土地又不能抵押,金融支农难以落到实处。农业项目又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同时,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产业方向和区域布局

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根据比较优势,加快种养业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发展产业带,构筑农业区域特色。

1)粮食、蔬菜等一年生作物结构布局。种植业结构调整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要求,在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调整作物布局结构。进一步合理安排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并在品种调优、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水稻生产重点发展食用优质品种,使种植面积达到533hm2,实现产值1600万元。蔬菜要强化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生产格局,重点发展优质特色蔬菜、高山蔬菜、加工蔬菜和制繁种蔬菜667hm2,实现产值5000万元,形成一批蔬菜重点产业区和产业带。在三个社区形成鲜菜生产基地;在大坝、店子麦拉、乍石、良田等地形成设施农业和优质特色加工出口蔬菜产区;在太平地村委会方山诸葛营等地形成高山蔬菜产区。积极引进和改良品种,发展特种蔬菜、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达到标准化和绿色食品的要求。继续保持和发挥永定镇食用菌生产优势,控制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珍稀菌类,提高食用菌品质。同时,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花卉园艺业和其他高价值经济作物,逐步做到规模产品有特色,特色产品上规模。

2)多年生经济作物结构布局。桑茶果生产结构围绕创名牌、上规模、高效益的思路进行调整。重在改造老“三园”,发展新品种。蚕桑生产以巩固麦拉山、新房子、毕节、坝子、上比利为重点,调整零星产区,改善立地条件,实行连片种植,稳定蚕茧总产,提高优质茧比重,发展优质桑园267hm2,实现蚕茧收入800万元。烤烟生产以巩固糯达、云龙、乍石、太平地、大坝、麻栗树、麦拉为重点,发展新烟区,杜绝烟桑矛盾,种烟面积达533hm2,稳定烟叶总产在100万kg以上,提高中上等烟叶比重。调整水果生产内部结构,在现有板栗、杨梅、石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葡萄、鲜枣等多种名特优新水果,提高水果品质,延长供应时间。发展水果3333hm2,实现产值2亿元。

3)优化区域布局,发展产业带,构筑农业区域特色。根据比较优势,加快种养业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在坝区,大力发展城郊型、创汇型农业,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主攻优质晚稻,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大中城市消费的蔬菜、瓜果、畜禽、食用菌以及花卉和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在山区加强生态保护,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巩固野生食用菌生产,发展食草动物以及中药材、水果、高山蔬菜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促进持续发展。

4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永定镇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应研究和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按照“支柱产业特色化、规划布局区域化、投资主体企业化、经营机制产业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和优质产品品牌化”的建设要求,把发展特色农业和培育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程。

1)推进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近几年永定镇出现的各种土地流转形式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有效的流转机制和形式,加快市场化流转步伐。

2)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发展特色农业,要以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实行标准化建设,打响品牌,做大品牌。当前重点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农药及其他有毒残留的卫生安全标准和农产品包装、储运、标识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标准的制定,规范生产技术,运用标准化手段,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建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008-03

亳州市谯城区是农业大区,全区土地面积14.5万hm2,耕地面积12.7万hm2,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7.3万hm2,经济作物面积11万hm2。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已形成粮食、中药材、蔬菜、畜牧、林果五大特色农业产业,特色产业呈现明显区域分布,形成一些特色乡镇。

1 特色产业区域发展现状

近年来,谯城区通过培育特色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促进了特色乡镇形成。西北部魏岗、牛集、古井形成畜牧养殖基地,东北部、东部张店、颜集、观堂、沙土、谯东形成蔬菜生产基地,沿涡河十九里、谯东、五马、华佗、十八里、魏岗形成中药材种植基地,南部赵桥、十河、双沟、淝河、大杨、城父、立德、龙扬、古城形成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1.1 中药材产业 2016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5.33万hm2,约占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的74%,占安徽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49%,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规范化种植面积1.33万hm2。

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十八里、十九里、五马、华佗、谯东、牛集、位岗、沙土等镇乡。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白芍1.47万hm2,其次是牡丹0.87万hm2,白术0.77万hm2,桔梗0.64万hm2,、白芷0.4万hm2左右,花粉、丹参、玄参、知母也在万hm2以上,防风面积在0.03万hm2左右。中药材加工企业137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家,部级2家,省级13家,2015年加工量22万t,产值180.7亿元,约占全国1/3。

1.2 蔬菜产业 201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4.93万hm2,占全市蔬菜面积的48%。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2万hm2,桔梗、山药、韭菜等特色药食两用养生蔬菜基地0.2万hm2。蔬菜总产量190万t,总产值19.5亿元。较有名气蔬菜有沙土苔干、泥店韭菜、颜集辣椒、观堂大蒜、大杨朝天椒。蔬菜分布以东部相对集中,沙土、张店2个乡镇面积均在4万亩以上。北部的牛集、魏岗、古井、芦庙,南部的淝河、古城、立德发展势头较好;十河镇大周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牛集、魏岗、立德、城父积极创建了部级标准园,目前全区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园7个、省级3个。谯城区是全省蔬菜生产“十强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15年被全国蔬菜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首届“十大品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被农业部列入国家蔬菜发展优势产区。

1.3 粮食产业 近年来,我区以“小麦千斤市”创建和“吨粮市”创建为抓手,狠抓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示范带动全区粮食生产总体水平提高,实现“十二年连丰”。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拥有五德得、瑞福祥、占元、三利、大生等面积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能力300多万t,谯城区大杨粮食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园区年产值超出65亿元。

1.4 畜牧业产业 全区2016年生猪存栏47.2万头,出栏99.8万头;牛存栏3.16万头,出栏2.86万头;羊存栏32.64万只,出栏57.6万只;家禽存栏518万只,出栏1386万只。肉蛋奶总产量17.5万t;规模养殖比重83%;畜牧水产总产值达30亿元,其中畜牧产值28.2亿元。牛集、魏岗、张店、古井等乡镇生猪养殖。颜集、张店、城父等乡镇家禽养殖。古城、大杨等乡镇羊养殖。城父、牛集、魏岗等乡镇牛养殖。

1.5 林果苗木产业 谯城区水果种植面积0.13万hm2左右,有牛集镇的“牛桃群杏”、五马甜桃、十河镇绿叶苗木花卉基地、双沟镇核桃和龙扬镇苏赵梨,赵桥乡溜集、十河镇三里湖、城父镇城父村、芦庙雷庄村等地葡萄采摘也小有名气。

1.6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 近年来,我区积极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十八里镇成为部级“一村一品”示范镇,古井镇吕楼村、五马镇吴小阁村成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区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达39个,其中部级3个,省级12个,市级24个。谯城区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h。

2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特色产业发展,把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谯城区推进南部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奖扶办法》,每年都出台农业农村工作意见、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办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扶办法等文件,明确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强化奖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

2.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先后培训19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080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100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400、电商人才320人。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合作社总数发展到3510家,新增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家,省级3家。大力培育家庭农场,总数发展到410家,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省级4家。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促进全区土地流转,目前全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65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2.2%。全区6.67hm2以上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33万hm2,涉及大户236户,其中粮食种植占75%。

2.3 加强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全区加强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每年组织21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每个农技人员包1个村、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到位率。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引导发展农机、农资、植保、信息、营销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目前全区共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13家、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230个,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

2.4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谯城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立完善区、乡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目前全区“三品”认证品种137个,其中无公害76个,绿色46个,有机15个,认证面积达5.33万hm2;推广新技术、新设施15项,引进新品种65个;蔬菜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9.8%;积极开展“瘦肉精”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畜禽养殖投入品和畜产品检测;开展农资打假和专项治理工作,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辖区内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5 培育龙头建基地,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后劲 大力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目前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3家,其中部级3家,省级27家,市级103家;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0家,2016年总产值达407亿,位居皖北22县区第1位;全区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6家,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企业9家,年产值突破10亿元的企业4家;全区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企业完成加工产值58亿元,增长l8.1%;中药产业园年产值预计达190亿元;大杨粮食产业园初步形成粮油、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密集区,年产值达65亿元。

2.6 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加快十河、十八里、张店、大杨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己初步建成产业发展区、加工功能区、休闲观光区、新村社区“四位一体”的十八里现代综合示范区;大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年度考核验收。积极创建部级整建制现代农业示范区。谯城现代中药产业园评为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杨粮食产业园区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古井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亳州市首个部级农业科技加园区落户谯城区。制定了《安徽亳州现代生态农业中药材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关于促进安徽亳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补助政策》,加快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药材产业示范县创建步伐。2016年成功创建25个市级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3 存在问题

3.1 农业结构调整中中药材产业主导地位不够突出 基层干部和农户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到位,引导和推进过程中没有注重发展中药材;只对补贴标准高的苗木花卉热情大、发展积极性高;耕地红线意识不强,大多是凭感觉、顾眼前,缺乏长远规划,风险意识较差,一哄而上的跟风现象比较普遍。如在2015年种植结构调整中,不少乡镇选择发展果桑、黄梨、油橄榄、桂花树和苗木等种植,对市场前景、种植技术等了解不透,盲目进行规模连片种植。

3.2 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 中药材、粮食加工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多为中小型初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精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果蔬产业、畜牧产业缺乏深加工企业。另外,缺乏大型、超大型龙头企业。国内、省内知名品牌较少。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也不紧密。

3.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田水、电、井、渠、沟、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有的地方管理不到位,毁损严重,使用效率不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同时农村环境污染状况依然存在,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有使用。我区没有建立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不能及时有效系统地指导农户开展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3.4 农业从业者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民大多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能,思想比较保守,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依然采取传统的粗放经营,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3.5 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了较大污染;二是中药材原料初加工导致的阶段性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三是养殖业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任务艰巨。

3.6 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不大 各l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区外资金规模化发展中药材、蔬菜、果树、苗木花卉的较少。目前引进的多为本地大户开展结构调整,有些还没有正式注册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影响农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4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 牢固树立“培育龙头企业就是培育市场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切实将特色产业培育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谯城区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统一协调。涉及多部门协调的问题和重大问题,召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实行“一个产业、一名区级领导主抓、一套工作专班、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年度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一年一考核兑现”的“六个一”工作机制。

4.2 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坚持“多轮驱动”,向上多争取、向外多引进、向内多挖潜、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积极发挥国家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进步加大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的力度。区财政要逐年增加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额度,确保区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做好特色产业开发项目规划和项目推介,吸引区外资金投资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使民营资本成为农业产业化开发的投资主体。

4.3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强化科技支撑 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培育和激励农业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组织创办科研开发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科技学术交流、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提供场所。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以农业生物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业循环利用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专项。依托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围绕加快现有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适应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4.4 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突出培育重点,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分类型、分产业、分季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结合各示范区基地科技示范、带头推广的发展性质,注重农业管理人才、农业科技研发人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投入,制定适合特色发展的人才工作奖励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培养和人才奖励;定期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交流、指导、服务,保障全区农业科技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定期、免费对种植大户、合作社等进行科技培训。

4.5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服务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疫情疫病防治及农业信息化建设;探索与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长期培训基地,抓好农民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加快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为农村提供科技兴农服务;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用地、用电、用水、税收、信贷、财政扶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品牌产业;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87-01

一、仁风镇富硒西瓜现状

济南市仁风镇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西瓜之乡”,该镇结合当地的土壤、水资源优势,与省级科研部门联合开发的“富硒西瓜”是全国首创,产品远销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几年来供不应求。富硒西瓜口感好、营养丰富,经过富硒处理以后又具有美容、抗衰老、抗癌的保健功效。“富硒精品西瓜”已经成为仁风的“金字品牌”,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1997年,镇政府依托当地优良的土壤、气候条件,经过与省农科院多年的合作研发,决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富硒西瓜生产。为调动群众种大棚的积极性,镇政府多方筹资50多万元,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在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的220线两侧用政府出资的方式一次性承包了120亩地作为富硒西瓜示范园,群众在示范园内建一个高温大棚的政府补贴1万元,并帮助协调5000―10000元贷款,建棚、西瓜育苗、管理由镇政府聘请技术员全程指导。优厚的政策调动了群众建大棚的积极性,当年建起大棚34个,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1.5万元。如今,“仁风”富硒精品西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亩,年产量可达 15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人均增收近两千元。

二、从“土特产”至“市场品牌”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产模式问题。仁风镇的西瓜生产属于整体有规模,个体分散的局面。首先,瓜农与瓜农之间、村与村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分散经营,这样不利于生产销售信息的沟通、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等。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并没有结合本地的这种特色西瓜的生产这个优势,发展更有潜力利润更高的相关产业。

第二,附加值低。富硒西瓜的附加值不高。富硒西瓜在生产后期,即从成熟到出售的过程中其潜在的附加值并没有发挥出来。由于瓜农们“很省心”的就将西瓜出售了,所以生产后期的部分附加值并没有发挥出来。

第三,销售模式局限,后期销售停滞。富硒西瓜的销售模式单一。由于富硒西瓜是一种相对新型的品种,所以其销售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基本上是西瓜一出高温大棚就被一些销售商收购了,出现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景象,平均价格在16元每公斤左右,相对于普通西瓜的售价这个价格已经是“天价”了。首先,单一的销售格局将会随着市场的成熟被打破,当这中模式经营不下去时再寻出路为时已晚;其次,单一的销售模式限制了富硒西瓜价值体现,其真正的市场价值瓜农并不了解,而是掌握在收购商的手中。因此简单的在当地市场出售、集中被收购的销售方式是不应该长期存在的,瓜农们、镇政府应该拓宽销售途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三、解决策略

第一,产品突破,追求绿色生态农业。(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富硒西瓜要走绿色生态农业,应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生产管理。(2)突出产品特色。从农产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反映的文化背景入手,挖掘富硒西瓜的特色,这是提高附加值的关键。(3)完善包装。农产品包装可以提升其附加价值,并且能够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农产品的销量。

第二,市场突破,塑造品牌形象,完善市场机制。(1)品牌塑造。富硒西瓜的核心价值就是其营养价值高,凭借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该理论分析,大力进行品牌塑造才是关键。(2)市场改革,搞好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施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只有把分散的各家各户汇集到一起,以龙头企业主导和带动这个产业发展。

第三,尝试与第三产业旅游产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为了济阳经济得更快更好发展,济阳县正式旅游产业发展纲要,着手发展济阳旅游业的发展。该纲要明确指出垛石、曲堤、仁风、太平、回河五个果蔬特色品牌基地也已纳入济南市旅游局的旅游观光路线,全县观光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全面启动,“五彩果蔬之乡、休闲生态济阳”“旅游牌”开始打响。开辟农家自留地,从种植到收割,消费者可随时来体验农桑之乐,建立长线旅游策略,可以同时拉动该镇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白亚根,杨超,熊伟.运筹学.科学出版社, 2004.7.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德宏;食品安全;特色产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整体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市场秩序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德宏是多民族的边境农业州,历年来,德宏州人民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出台各种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加以关注。但受当地多民族、边境互市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特色产业科技技术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特色产业转化为食品中的安全度和健康度还没有一个标准,食品安全与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凸显,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特色食品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及销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都存在隐患。如何加强农业特色产业链管理,将食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系统地链接在一起,是解决德宏特色食品安全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宏州三县两市(芒市/瑞丽/盈江/梁河/陇川)相关方面的工作调研,试图分析德宏食品安全与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及德宏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加强食品安全与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德宏州食品安全工作与农业绿色特色产业工作情况

(一)德宏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现状

截至2015年6月30日,德宏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582个,其中:食品生产加工获证企业19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396家,食品经营单位10623户,餐饮服务单位5371户。农资经营户1095户,规模养殖产906个,畜禽定点屠宰场71个,动物产地检验报检点53个,生鲜乳收购点5个,饲料生产加工获证企业10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27万亩,畜禽198万头,全州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场)707个。除了大米和蔗糖等少数产业外,德宏州的食品企业呈小和散的状态。

(二)德宏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德宏州以建设大基地、扶持大龙头、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为目标,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兴特色优势产业。2012年德宏的生物特色产业种植面就达212万亩,农民人均拥有2.3亩,农民人均生物特色产业收入达1051元,“后谷咖啡”、“迪思坚果”等一批知名品牌,叫响了“德宏制造”的生态牌。“德宏制造”的绿色内涵得到更多充实。芒市是州府所在地,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1.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基本情况芒市围绕“特色农业稳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冬季订单农业。2014年,芒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0.18万亩,产量23.4万吨;实施冬农开发面积32.09万亩,产量14.06万吨,茶园总面积15.2万亩,产量1.1万吨。咖啡面积10.24万亩,产量9627吨;石斛面积7002亩,产量2011吨;核桃面积9.36万亩;坚果面积9.95万亩。肉蛋奶总产3.4万吨,产值6.8亿元。渔业养殖面积2.9万亩,产量9393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3亿元,同比增长5.9%。2.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极具优势一是资源优势,芒市属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好,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优质稻、咖啡、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和旱地作物,同时丰富的牧草资源也为芒市发展畜牧产业提供有力条件。二是市场优势,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优质、特色的产业需求量日渐增加,特别是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芒市共有2家企业3个产品获得年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共有4家企业10个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批准年生产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产量8700吨,共有1家企业1个产品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批准产量300吨。三是区位优势。芒市地处中华经济圈、南亚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结合部,区位独特,是中国西部通向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拥有昆明—仰光经济走廊和中缅海、陆、空联运通道枢纽的区位优势,更是德宏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特色业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业产品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缓慢

德宏是集边疆民族农业山区为一体的较不发达地州,不仅农业产业有特色,饮食也有自成一体的风格,但受科技技术,生产观念,传统习惯,饮食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地方特色产业辐射的食品安全隐患不少,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不仅是民生需要也是德宏产业机构调整的需要。

(一)食品产业现状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

德宏地方特色食品基本上是小而散,陇川县食品加工小作坊占到食品生产企业的74.7%,梁河县食品加工小作坊58家,盈江县多达175家,这其中有很多还是以家庭为单位,集生活、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三合一”小作坊,存在着生产条件简陋———卫生差、生产设备落后,效率低、标准生产缺乏———规范少、业主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自律差等突出问题,特别是“三无”加工作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添加剂、食用色素,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面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离食品生产许可条件差距大,即使通过整改也难以达到市场准入制度要求,质量安全隐患日趋突出,市场秩序混乱,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难以发挥。不可否认资金短缺、融资难是小作坊面临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严重制约其生产经营、规模扩张和转型升级的瓶颈。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多,小,散,乱,差”的状态,给食品安全监管造成较大的困难。

(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仍然突出

就德宏整体情况来说,地方特色食品行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多,小,散,乱,差。而食品从生产到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都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诸多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污染,供应链越长,经过的环节越多,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德宏州边境线长503.8公里,其中陇川县口岸线就长达50.899公里,而且边民互市活跃,章风镇口岸边民互市交易点多而散,进出口地方特色食品种类繁多,很大一部分没有通过正规渠道,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程序就流入流出,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多民族的饮食习惯增加了地方特色食品安全形势的复杂性,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例如撒撇,过手米线,鸡枞等具有地方特色而且盛名在外的饮食习惯导致食品安全工作更加复杂。许多传统特色食品,没有按照制作食品加工的卫生程序进行,没有防蝇、防尘、防鼠、防霉设施,不具备餐具清洗消毒条件,容易被细菌污染。

(三)缺乏竞争力强的地方绿色农业特色产品优势品牌

德宏州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虽初具规模,但总的来讲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像芒市全市只有一家部级龙头企业,2014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产值51.9亿元,销售收入43.4亿元。总体上说德宏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德宏农产品品牌虽然不少,但真正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产业品牌很少,大多数产品停留在粗加工阶段,精深加工产品不多,产业链不长;部分产品有特色,无规模。如:石斛、小粒咖啡、水牛奶等很有地方特色,但规模不大,总体上缺乏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

三、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地方绿色农业特色产业

(一)着眼发展前景,坚持食品安全的持久作战

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加强特色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对于还没有条件升级而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生产的生产加工业,应在定量、定性、定级的基础上,边整治、边探索、边提高,逐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同时要明确监管的依据、方法、内容和监管部门、人员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围绕提高行政效能而对监管工作进行量化的评价内容,以此推动小作坊监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和培育绿色农业特色食品

1.了解产业状况,摸清企业底数

德宏具有地方特色的撒苤,火烧干巴,小锅米酒等在德宏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但直到目前,这种特色食品生产加工多数还是散户,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而且还存在环境卫生差、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执行标准不符合要求、人员素质差等情况。所以加强生产监管,规范生产行为,保护地方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可以从区域整治、集中生产、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等多种模式中寻找突破口,引导这些小企业小作坊联小做大、整合做强、规范发展,促使其逐步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德宏各级政府可以在了解产业状况,摸清企业底数的基础上,尝试“X+散户”模式,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形成部门监管、散户自治、企业自律的长效监管机制。可以以获证的大企业为依托,引导小作坊实行连锁化经营,带动更多的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同时要积极扶持当地特色产业生产,形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有效遏制假冒伪劣现象。

2.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培育

德宏自热条件好,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特色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向农民推广新、特、优品种,同时要加强特色产品市场法规及机构的建设,保证特色产品市场的有效运行。德宏各县市可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产业培育重点。像芒市就可以利用300万头肉牛加工项目落户芒市的契机,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充分利用3亿元“红色信贷”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群众贷款发展肉牛养殖热情,提高规模化养殖管理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打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极。同时在巩固提升甘蔗、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冬农开发,大力发展咖啡、坚果、辣木等特色产业,确保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加大对农产品价格监测,加快推进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规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产值。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扶持政策和资金,充分调动农民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质量监控。现代农业某种意义就是品牌农业,地方特色食品也应该走品牌特色食品之路;传统的重种植轻品牌、重眼前轻发展的观念必然会制约农业产业化和地方特色食品的发展进程,而从源头上提高质量,打造高品质、高质量内涵的品牌,加快转型升级,是特色农产品走向特色食品的成功选择。

3.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食品德宏有待开发的特色食品资源较多,但独特资源优势

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能形成独有的特色食品链,即使有也都是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像德宏特色食品加工规模都很小,技术构成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其产品大部分属于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发展压力大、监控风险大。德宏各级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特色食品的发展,将特色食品加工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引导向“专、精、特、新“的方向特色发展。民族佳肴享誉海内外,具备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像遮放贡米、小锅米酒、火烧干巴等特色食品,市场需求量日渐增长,市场价格一路飙升。随着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和人们崇尚绿色健康消费观念的深入,观念转变带动了特色食品的销售,德宏特色农产品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三)净化食品市场,维护地方绿色农业特色食品权益

1.完善食品标准构建安全体系

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改变德宏地方特色产品没有统一标准的现状刻不容缓,特色食品不仅要做大做强,保证食品质量总体稳定,而且要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传承发扬,要走长远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制定各项特色产业规划中,要逐步建立起符合食品安全体系要求的地方特色食品标准体系、市场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落实地方特色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2.加大食品安全的治理力度

一方面加大源头治理,协调食药监等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把好准出入关,确保食用特色食品生产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加大整治打击力度,突出对重点大宗食品,重点区域及突出问题的整治;再一方面加强监督抽检力度,切实维护地方特色食品的权益。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出问题的可能,并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必然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德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优美、气候怡人,被誉为“天然养吧”、“绿色天堂”、“康体天堂”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是旅游观光、度假、康体休闲的理想王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州内外对绿色农业特色食品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切实解决德宏小作坊小企业小规模生产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矛盾,扶持特色产业发展,规范特色食品生产流通,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不仅是解决边疆各族群众的民生问题,也是实现德宏农业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建设美丽德宏、和谐繁荣德宏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葆春 单位:中共德宏州委党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德宏州食安委.2015年德宏州人大食品安全汇报材料.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7

一、我县土地流转的现状

兴国县总人口79.1万,农业人口66.8万,外出务工人员17万,耕地总面积42.9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近年来,全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在稳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据统计,全县共签订流转合同5000多份,流转土地30138.82亩,其中,耕地4090.53亩,山地18404.59亩,林地7113.7亩,荒地530亩。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有效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值19.60亿元,出口创汇3.2万美元。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1、流转总量少,农民土地获益不高。2011年我县登记的流转土地面积仍然偏少,耕地流转面积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1%。我县土地流转总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县土地流转以出租形式为主,耕地年租金在500-700元/亩间,平均月租金不到60元/亩,山地、林地土地流转租金则更低,农民未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获利,严重影响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2、私自流转多,流转服务平台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农户通过农户间协商、朋友介绍、私立流转的多,通过乡村组织、产业带动流转的少。目前土地流转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口头协议多,正式合同少,以代耕代种为主,以产业化种植为辅。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还未发挥其桥梁作用,宣传力度不够,土地流转信息不通畅,造成有买找不到卖,有卖找不到买的尴尬局面。

3、经营效益差,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我县以自转、自种的土地流转形式占多数,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未能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实现土地经营的创收增效。我县科技种植水平不高,专业科技人才较缺乏,龙头企业对种植户支持、培育力度不够,经营效益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还有待提升。

4、农民顾虑多,社会保障机制不全。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往往把承包责任田作为自家的私有财产,视为“保命田”。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进城务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农民将其承包地作为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土地依赖程度高,土地转出存在后顾之忧。

三、几点意见

1、完善分利分红模式,提高参与流转积极性。经济效益是推动村民参与土地流转最好的“剂”,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的分利分红模式,积极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入股,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将土地、资金、劳动力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种植。大力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营销大户+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形式,提高农业和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安排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管理服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人股分红增加村民的经济收益,带动村民参与土地流转。

2、建立流转服务平台,探索多元流转模式。推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及时做好土地流转备案登记、信息收集、项目储备、政策咨询等工作。定期开展土地流转洽谈会,积极推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为土地流转双方牵线搭桥、提供指导和服务,不断扩大农民土地流转经纪人队伍,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办好一批土地流转示范基地,积极探索符合县情、乡情的土地流转模式,提供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供企业、大户、村民选择。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8

商丘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如:惠楼山药、双八草莓、宁陵梨园、夏邑菌菇等。但全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不高,虽存在这些知名品牌,但从种植、收购至产品深加工,普遍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管理模式差,导致虽有特色产业但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以惠楼山药为例,位于虞城县店集乡的惠楼村,惠楼山药的种植区立地土壤条件比较优越,多种元素和养分比较高,物理和化学性质适合山药生长,惠楼山药种植区的土壤结构和通气状况比较良。惠楼山药的种植区立地土壤条件比较优越,多种元素和养分比较高,物理和化学性质适合山药生长,惠楼山药种植区的土壤结构和通气状况比较良好。

由于当地特有的土质,惠楼山药质地细腻、皮薄易剥、口感面甜、黏滑、不麻不涩,健康营养,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山药品种,不仅口感更佳,而且有极高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与此同时,惠楼山药种植面积很小,其影响其丰产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崎岖,内涝频繁,山药病害比较严重,受种植面积与山药种植不能连年播种特点的制约,以及当地多为散户种植,缺少龙头企业带领,导致种植面积逐年降低,生产难以达到规模化效益,管理模式落后,山药长成后直接出售,利润率低等问题。

一、推进商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商丘破解三农难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商丘市整体综合竞争力,因而,对惠楼山药产品的深加工也关系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以及商丘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进而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践课题。

商丘的农业产业化作为一个龙型产业链,其触角伸向的是整个市场,龙尾摆向千家万户。在整个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中,龙头企业显得尤为重要,惠楼山药深加工产业作为商丘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不仅是系统的组织者、营运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技术创新主体和市场开拓者,在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最能有效地构建技术、品牌和资本平台。培育和发展惠楼山药深加工是实现商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和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惠楼山药产业化在商丘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功能效应,是提高商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推进商丘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长期以来,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农业本身效益低,发展中经常面临种种困难,似乎是一个弱质产业。这里提出的农业是指传统的农业,主要是指传统农业,主要利用传统农业理念、生产技术、物质装备和组织形式来进行的。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根本的区别,它建立在现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资装备和现代组织形式的基础之上的,是富有活力、效益较高、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产业。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始终与现代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变商丘市传统农业的落后状况,加快商丘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依靠龙头企业,可以说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要完善商丘市与创新发展惠楼地区山药深加工的产业化经营,关键要做好以下环节:

从惠楼地区的山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对商丘的农业产业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带动,必须要遵循:要因地制宜,立足于当地优势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现实需求或长远潜在的市场;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合理布局。也就是说,要从商丘地区的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明确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和基本方向,合理配置,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从而将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不断创造推出自己的优质品牌,使得商丘的产业化经营处于不断的进步与持续兴隆之地。

三、结论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范文9

    近年来,濉溪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部署,以及省长抓“米袋子”、市长抓“菜篮子”的具体要求,发挥濉溪县农业资源优势,在狠抓粮食生产、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建设美好乡村、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1.1 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异彩纷呈 各镇依托资源优势和传统农业发展基础,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引入工商资本,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产业基地,果树、花卉苗木、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红薯等特色种植基地不断涌现。据统计,全县特色种植面积1.12万hm2,其中,果树0.13万hm2、花卉苗木133.33hm2、瓜菜0.85万hm2、食用菌12.33hm2、中药材600hm2、红薯400hm2,黑糯玉米266.67hm2。种植规模33.33hm2以上的特色种植基地22个,0.26万hm2。

    1.2 特色产品市场化崭露头角 各镇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同时,注重特色产品品牌化、市场化。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开展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现已获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182个,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6个。双堆集镇以淮北市浩强菇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工厂化珍稀食用菌产业园,以“浩强菇业+图形”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统一生产销售,年产杏鲍菇1 350t,年产值1 620万元,利润560万元。四铺镇颜道口村组建濉溪县四铺颜道口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西瓜注册了“隋园蜜”牌商标,并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统一组织西瓜销售,辐射面积近333.33hm2,形成了以颜道口村为中心的产地销售市场。

    1.3 特色农业产业经营农场化、产业化 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公司、合作社)以流转农民土地经营权为主要方式,逐步扩大经营规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集中资源、资金,使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和物资装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并促进了农民增收。孙疃镇陈楼村农民陈印节发起组建黑糯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近133.33hm2,种植黑糯玉米,注册成立濉溪县金之田食品有限公司,订单收购、加工真空包装鲜食黑糯玉米,年加工能力达500万穗,销售额1 150万元。同时,农民种植黑糯玉米,667m2产值1 750元,纯收入1 200元以上。

    2 存在问题

    从对濉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还存在着基地分散、规模较小,产品品牌不响、市场占有份额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特色产业发展有待提升档次和水平。

    3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转化能力为重点,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带动能力,加速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3.2 基本原则

    3.2.1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立足省内、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瞄准市场现实需求,超前预测潜在需求,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合理有序增长,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2.2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 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特色农业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集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产业园。

    3.2.3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 加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兼顾带动发展相关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规模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协调性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3.2.4 坚持科技引领原则 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精特色农业产业目标,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构建产加销、农工贸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特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引领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5 坚持农民自主原则 坚持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发展目标 经过5a(2013-2017年)的努力,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每年新增1 333.33hm2,总规模达到2万hm2以上,基本实现最佳适宜区域全覆盖;对现有种植业基地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基地产能,提质增效。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特色农业产业的收入达1 600元以上,占13.5%。

    4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点

    根据濉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特点,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思路是建设路域经济带、提升特色产业园,发展一村一品,点状辐射带动,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4.1 建设路域经济带 一是泗永路粮瓜菜立体多熟制。铁佛镇、百善镇、四铺镇沿泗永路的行政村,发挥隋唐运河两岸土壤质地优势,推广小麦套种西瓜、蔬菜三熟、四熟种植模式,面积0.67万hm2,形成粮瓜菜路域经济带。二是泗许高速沿途栽植果树,一边10行,形成林果经济带,面积666.7hm2。

    4.2 提升特色产业园 一是建设百善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前营村、百善村设施蔬菜温室大棚进行改造,推广物联网技术,结合田间工程整治,实现美化、硬化、科学化,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打造五铺农场生态循环农业园。以生猪养殖为基础、沼气站建设为促进、设施蔬菜、果园无害化生产为主要方式,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综合利用循环发展。三是双堆集镇食用菌产业园提升产能。以陈桥村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为基础,扩大种植规模,发展生态猪养殖,建设沼气发电站和有机生物肥厂,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生物肥,发展绿色果菜生产,提升产能。

    4.3 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 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面积大、生产经营良好的村为核心区域,扩大种植规模,快速形成一村一品,并整村推进,多村联合发展,逐步壮大成为一镇一业。如孙疃镇陈楼村黑糯玉米,百善镇龙桥村设施蔬菜,四铺镇颜道口西瓜,刘桥镇小城村中药材等,将建成各具特色的666.7hm2小麦良繁——黑糯玉米基地,666.7hm2设施蔬菜基地,666.7hm2西瓜基地,666.7hm2中药材基地。

    4.4 以点带面,辐射发展 在现有的已具6.67hm2以上规模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如濉溪镇蒙村果树,韩村村设施蔬菜,小湖孜村莲藕+泥鳅,刘桥镇关帝庙村、四铺镇新庄村花卉,五沟镇北湖南村苗木,百善镇张庄村红芋等等,示范推广成功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并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实行企业建基地,订单式产销,形成一户带多户,一场带全村,一村带一镇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5 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要把加快集聚提升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要事来抓,突出发挥规划目标的导向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强力推进。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规划,科学确定本镇的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要按照相关产业区域布局,研究解决产业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区域协调,实现整体推进。县农林、发改、财政、科技、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积极做好引导、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形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各镇要立足各自的镇情,从实现出发,认真制定各产业单项规划和实施方案。镇党委、政府要健全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调整充实考核内容,改进优化考核办法,认真考核,严格奖罚,促进工作落实。

    5.2 加大资金投入 要积极筛选、论证、申报一批争取国家投资的项目,特别要抢抓县委、政府加大对果树、苗木花卉、瓜菜、中药材、红芋等特色农业产业专项扶持的政策机遇,加大争取力度。要用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都要安排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2 00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且确保逐年增加。要管好用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探索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投资机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的原则,把财政支农等项目资金,向特色农业产业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