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集锦9篇

时间:2024-03-15 10:41:58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关系

前言:在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这一现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综述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各国经济联系成紧密的整体,进而通过这一经济整体的形成来促进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实现技术与人才的交流,以优势互补来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国际市场准则的构建来实现对各国经济行为的规范,进而通过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吸引外资来华投资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力资源以及项目资源等,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立足于国际市场这一角度,其对外商具备着很强的吸引力,也正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外商不断涌入,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同时,将先进的技术等带入中国,进而为推进我国企业创新与改革的步伐奠定了基础。

2.拉动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

在全球经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各国间实现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使各国间实现了贸易的往来,为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对外出口贸易额逐渐增长,进而为促进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逐渐以机械生产取代人工劳作,进而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而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前提与保障,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投资建厂以及中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都为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无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下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使得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加剧。具体表现在:

1.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频设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竞争原则实际上依旧是由发达国家所掌权的,因此各项原则都是更加倾向于自身利益的,以贸易壁垒的方式来确保自身经济利益不受影响。在出口贸易上,如果中国所出口的商品给其国家同类商品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威胁,其就会以贸易壁垒这一借口为掩护进行抵制,这就变相的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使得发达国家以自身占据贸易准则的主动权而频设障碍。

2.产业转移的方式给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带来了阻碍

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等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当发达国家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进行投资建厂时,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中国很大程度上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基于此,我国在进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更加严峻,从长远看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挑战的对策

(一)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基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现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就需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强化招商引资的质量,并要加大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以推进我国企业改革进程并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

(二)提高对产业转移的重视程度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

在产业转移问题上,为了避免招商引资下给我国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实现对外商投资的有效监管,以提高投资质量,为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要意识到当前竞争格局下人才与技术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实现技术的创新能够为提高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与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也能够为解决当前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我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形势、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其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积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同时,要针对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给予有效解决。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以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强化对产业转移的监管力度,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进而为我国企业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为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实力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康冬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民营科技,2011,01:50.

[2] 崔冀.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6.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2

>>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国际广播通论》:信息传播全球化与国际广播的新命题 晚明的全球化与国际范儿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和谐社会的构建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宣传战略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辨证关系 全球化语境下的话语交流与国际合作 浅析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动向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问题的传播学解读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性危机关系的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及演变 全球化视野中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背景与意义 迷思与变革:全球化竞争下的国际电视新闻传播 全球化语境与新闻传播 试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构想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电视国际传播的崛起 国际传播中的思想文化领域全球化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2]吴斌.解读新年贺词背后五点新意[N].南方都市报,2016-1-1.

[23]于洪君.“一带一路”与韩国“欧亚倡议”对接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EB/OL]..

[24]福山.中国模式成功将让中亚成为全球经济核心[EB/OB]..

[25]文璐.多方面认识、研究增强国际传播力[J].中国记者,2009(9).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教育;机遇;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经济现象,它是资本、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商品贸易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世界各国对经济、科技、资源等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全世界各国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以经济和信息的交流为基础,使全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交流都不断增强。这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鼓励人们主动学习来自世界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经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治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增强。这些又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国内经济政治环境。

(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爱国主义需要人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抓住机遇,放眼全球,从而更新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经济全球化使人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积极发展和壮大自己,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才能以自己的实力维护好、发展好国家利益和国家。

(三)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利益格局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也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要求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方法。

二、经济全球化魏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冲击

当今世界,甚至是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共存于同一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通过互联网、书籍、影视、媒体等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思想和行为的蔓延对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和冲击,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给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给思想文化带来了重大冲击

经济全球化给了我国人民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和打开国门放眼全球的契机,然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利用这一契机开展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入侵。一些国人只看到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优越,看不到他们颠覆与渗透我国思想文化的本质,一味盲目崇拜于身边充斥的各种洋品牌,越来越流行的西方节日,以及各种画面宏大的西方影视作品,向往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淡漠爱国思想与爱国主义教育,长此以往,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受到重大冲击,甚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将产生严重影响。

(三)给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来的冲击

在价值观层面上,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互联网宣传其好莱坞电影等娱乐业文化产品,同时也将世俗生活方式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国家传播开来。一些国人开始对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产生了动摇,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精神困惑,进而怀疑和否定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错误的思想给人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我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一)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都必须重视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大力推进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持久化的原则,坚持发扬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认识相结合。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们学习历史,正确理解历史,增强大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和鼓励大学生们树立报效祖国的热情和理想。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要立足于实际,在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紧扣时代脉搏,从实际出发,丰富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时俱进,以激发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树立起强烈的爱国理想和远大的报国志向,取得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三)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

高校教师们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冷静思考的头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以及对工作和学生的真挚感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们要注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四)加强和规范大学生自身的爱国思想和行为

大学生自身应当重视培养自己的爱国意识,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保持爱国热情,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前沿的管理理念,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此外,大学生们面对问题要头脑清醒和冷静,认清形势,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大局,理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避免发生过激的爱国行为,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和风采。

参考文献

[1] 王成文,谭波.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社科纵横,2002,10.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4

现实表明,经济全球化空前强化了南北国家之间的竞争强度并扩展了竞争范围。二战以来,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内产生了关于南北关系尤其是南方国家不发达问题的诸多论说。

从现代化理论

到世界体系理论

1、西方现代化理论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60年代以来,现代化研究或发展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二战后处于激烈社会变革中的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一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即历史是朝一定方向发展的,先进与落后处于同一时间序列,而落后社会与先进社会相比处于一种劣势。在研究的方法论上,西方现代化理论则援用了以生物体自我增殖为原理的系统论概念和重视组织分化过程的结构功能主义。在此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包括布莱克、英克尔斯、艾森斯塔特、内特尔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将现代化理解为一种过程与产物的复合体,它描述了产生于西方、历时近三百年的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社会变革的过程与成果。在探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途径与策略时,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都受到自然主义历史观和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全面影响,如罗斯托、帕森斯、列维、亨延顿等。

2、激进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

该理论流派出现干60年代中期,独特之处在于,把欠发达国家特有的“依附现象”、“不发达发展”和摆脱依附状况的出路等问题放在帝国主义理论的总框架以及资本主义体系的总背景下考察。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主要表现为:巴兰及阿明的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普雷维什的中心――体系论;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论;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理论;卡尔多索的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以及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

就依附理论而言其基本观点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尤其是后者受内外因素制约而产生的依附状况及摆脱依附、自主发展的途径为研究对象;其次,对依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达成共识:依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间在经济的上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结果是统治国获得了扩展与加强,而依附国只是这种扩展的反映,从而导致依附国的落后与受剥削的局面;其三,依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即中心――的对立模式以及国家内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或格局之中的;其四,反对照搬中心国家发展模式,认为应根据自身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政策,其中以“停滞论”、“脱钩论”为较为激进的观点。

3、世界体系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以“世界”作为分析单位,以一种总体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方法来剖析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区分了世界体系的三种历史形态:其一,“互惠的小体系”,即自给自足的不存在剩余和剥削的氏族社会;其二,“再分配的世界帝国”,即国家诉诸政治权力并以纳贡形式从直接生产者手中掠夺剩余的体系;其三,“现代世界体系”,即利用国际分工和不平等交换机制把剩余从向中心转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沃勒斯坦分析的基本命题是拥有内部经济循环的庞大帝国如何向一个处于全球化经济体系框架内的民族国家体系过渡。作为激进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沃勒斯坦反对现代化理论所指示的上升为中心的追赶型路线。他认为,当代世界体系正因为克服经济停滞的机制失灵而陷入深刻的危机,由此,他主张建立作为“反体系运动”的产物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南北关系的现实

1、国际投资领域

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垒球化的主要动力源,它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由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国际直接投资在南北国家间的分布也是极不均衡的。在国际投资流出与流入的两个方面,发达国家都占绝对优势地位。国际投资基本上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三大区域性国际投资圈,即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圈,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圈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圈。与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的“边缘化”趋势。

但是,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与流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这就是发达国家所忧虑的“资本外逃”现象。

2、国际贸易领域

二战后,国际贸易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80年代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所倡导的自由化原则在全球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但分析全球贸易的结构会发现,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仍居中心地位,它们占据了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

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南北国家所占份额及增长率的差异,不仅是历史的产物而且是现实竞争的结果。不断强化的竞争使得南北之间关于“公平贸易”和“自由贸易”的争论愈加突显出来。北方国家迫于国内就业、绿党环保运动以及国内消费者运动的种种压力,指责南方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过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社会倾销”和“生态倾销”,认为这是一种“竞相跑向低洼处”的倒退的竞争,主张发展中国家在遵守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及环保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竞争。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坚决支持者和实践者,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不考虑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特性的差异而要求在国际贸易竞争中遵守统一的劳工标准、环保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认为“公平贸易”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乔装改扮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真正意图在于固化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地位,保持发达国家自身的优势地位。

3、全球性生产体系

生产领域内的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约有4.45万家跨国公司,其设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许可、分包及特许等多种生产与服务的组织方式,建立起一个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生产体系。然而,在这个全球性生产体系中南北国家的参与地位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许多学者在考察谁是垒球化的最大获益者时,都倾向于将跨国公司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其中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如果我们真的想寻找一个中心。

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将轻而易举地找到。它的名字不叫跨国公司,而叫美帝国主义。”

由于在垒球性生产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来自不同国家类型的参与者的地位与利益格局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决策权和利润分配两方面。耐克运动鞋的价值链就清楚地反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跨国公司垒球性生产体系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差异,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解读南北关系

的两点思素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竞争不是唯一的层面

尽管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南北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生产及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内的竞争有所加剧,但竞争绝不意味着一场针对“现有有限资源”展开的非赢即输的零和博弈,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全球经济体系将为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南北双赢创造条件。70年代以来,发生在南北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所引起全球性关注都生动地说明,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南北国国际投资、贸易及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双方都关注于现有资源的得失,而忽视双方深入互动的过程中可能创造出的新资源。南方国家所获得的这些资源在未来又会促进其国内消费力的增长,从而为新一轮的竞争创造“空位”,为南北的双赢创造条件。

现代化理论的西方中心论、趋同论、赶超论诱使南方国家执着于北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这必将引发南北国家之间就能够满足其生存发展的同样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展开激烈的争夺,从而加剧南北之间的竞争。而作为现代化理论的反对派,激进的依附论在尖锐批判“趋同论”的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脱钩论。“脱钩”自然不会加剧共同现有资源的争夺,但脱钩也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希望与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而谋求本国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义愤。

竞争绝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南北关系中的唯一层面,南北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互依性及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2 关于南北关系格局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面临解构。

从现代化理论的“传统―现代”、依附论的“中心―边缘”到世界体系理论的“中心―半边缘―边缘”,在解读南北关系时各种分析框架都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的特征。尽管90年代以来有学者试图结合经济垒球化的时代特征对以上理论流派做出全局性的反思,但对以上流派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似乎尚无人触及。例如依附论的代表人物贡德・弗兰克在其新作《白银资本》中试图在历史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上恢复中国、印度等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然而就分析范式而言,被弗兰克倒置了的世界体系仍在一种“中心―边缘”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之中。

一方面,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严峻挑战,即其“分析单元”的有效性面临质疑。在经济垒球化背景下,以民族国家国内经济GDP构筑的结构化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让位于一个无中心的多元化的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尽管许多人认为国家的衰落、跨国公司的统治目前还是言过其实,但国家的权力让渡是不争的事实。非调控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使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不断实现双向让渡――向上让渡给国际组织(诸如WTO、OECD、IMF等),向下让渡给跨国公司、职业团体、新闻媒体及各种NGO组织。经济垒球化正在逐步抽离将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元的结构主义分析框架的有效性。从而预示着他们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5

全球经济依然令人忧

就在达沃斯年会召开前夕,IMF在最新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此前的3.1%调升至3.9%。虽然日前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但参加达沃斯年会的全球精英们却大多持谨慎态度。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稳定动荡的世界经济,由于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各国政府也被迫撤销慷慨的救助行动和一揽子支撑银行业和其他产业的刺激措施。2010年全球经济恐将面临艰难的挑战。

三年前因在达沃斯论坛上准确预言了本轮金融危机爆发而闻名的鲁比尼预计全球经济将出现U形复苏。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也对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全球经济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从创造就业机会的角度来看,经济复苏算不上强劲。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院院长竹中平藏则预测全球经济将呈现W形复苏。

由于对于今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远非乐观,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本次论坛年会开幕式的讲话中呼吁各国不要鲁莽“退出”。尽管经济复苏迹象初露端倪,但轻易地撤出货币刺激政策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崩溃。“我们必须谨慎应对支持经济活动性的各项流动性措施的‘退出’策略。我们必须避免过于突兀地收紧政策,以免全球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而韩国总统李明博在28日的演讲中说,“全球经济正在显露出复苏迹象,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当协调退出策略。”今年G20峰会的一个任务就是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协调各国的政策转向更正常的状况。

亚洲现状上佳超预期

世界经济论坛在对全球经济担忧的同时,毫无掩饰地表达对亚洲经济的信心,因为在各种经济展望及预期纷纷出台的年度之交,有关亚洲经济前景光明的词语一直在耳边萦绕。1月2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在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预计明年亚洲除日本外的地区增长将超过7%”;而在亚洲带领下,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也超出预期。22日出炉的联合国《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亚洲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将达到8.8%和6.5%。

除绝佳预期之外,亚洲经济体现状也颇受好评。惠誉评级1月25日发表声明宣布,由于印尼经济复苏有力且该国政府的财政状况良好,该机构将印尼的长期外币和本币信贷风险级别同时由“BB”上调至“BB+”,两项评级的前景均为“稳定”。这次评级调整显示了“印尼经济已从过去两年中,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承受的巨大压力中强劲反弹”。印尼政府的有效政策和政治局势的稳定,是印尼经济得以避免衰退的重要原因。此前在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印尼央行曾先后9次降息;而该国总统苏西洛在2009年的成功连任,则让投资者对印尼财经政策稳定性前景充满了信心。上述评级调整足以成为亚洲“内部需求强劲、经济结构稳健、应对危机的政策反应迅速”表现的最佳例证。

新兴经济体成为“亮点”

延续前两年发展中国家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中备受关注的趋势,在本届论坛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继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这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金融危机重创欧美发达国家之际,新兴经济体所表现出来的高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亮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继续快速复苏,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帮助。围绕今年年度大会的“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的主题,必须坚持做到“三重”,以建立起可持续的,平衡的全球经济。尽管各方面数据有所好转,全球复苏前景依然疲弱,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将继续快速复苏,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帮助。并且,这些国家仍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就中国来说,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在进程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及与之相关的话题,自然成了本次论坛的焦点。

“崛起”后责任将更重

除亚洲经济体外,拉丁美洲、非洲等其他新兴经济体占主体的区域,其经济增长前景也相对良好。其中拉丁美洲还被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最新报告认定,将与亚洲一起,在接下来十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

与亚洲经济体愈发紧密的关系,以及在低碳经济发展潮流中占据的资源优势,将使拉丁美洲和非洲获得迅速发展的可能。不过,上述地区经济仍要面临管控外资涌入经验不足,经济增长模式亟需改进,企业在管理制度、公司治理、具体业务内容甚至财务等方面均有待提高等发展“瓶颈”。

在针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进行的探讨中,受邀嘉宾分别来自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学术单位,这显示了其探讨内容将绝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实体经济发展上。以“亚洲的崛起”为例,与会嘉宾将面对的问题是:亚洲崛起对全球政策制定、商业、市场价值及社会进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换言之,相关探讨必将涉及崛起之后的亚洲,将如何担负起更为重大的全球责任。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6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政府的强烈控制是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原因。由于政府部门的强烈干预,对国内经济的开放力度逐渐减少,因此对自由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干扰,进而对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由于政府的干涉引起的各种冲突对自由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阻碍了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步伐。所谓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以整个世界为背景的,追求国际层面上的自由发展的经济模式,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或者说是对经济上的控制力,而对全球化经济的干涉,是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必要原因之一。在政府的“有力参与”下,对经济的控制是进行一定的经济政策以及一定的经济法律的制定,该政策的制定是在对自己进行保护的同时,在对其他经济的双赢上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在某些利益上是一定的牺牲,对全球化经济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障碍。首先,政府对自由经济控制的最大目的就是对国外经济发展及经济模式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干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避免任何的经济冲击。其次,政府的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是对国外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控制模式,在政策和法律的双重控制下,对经济的自由化发展进行一定的扼杀。最后,经济上的“自由”和“限制”的问题在国际经济冲突中存在良久的话题,在国际、国内背景的不同参考系下,对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存在一定困难。在追逐利益的征程上不是黑白分明的,从两方面说,政府是在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他国的不良影响,将风险降到最低,将利益最大化。全球化经济是以自由发展的经济模式、以国际环境为背景存在的,因此为维护利益,来自政府的阻碍自然而然地、合理又不合理地存在着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由化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对政府控制力度合理分析及有效调解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一,政府控制是经济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鉴于此,本着“国家经济上进行合理的放宽,在上进行应有的控制”的原则,进行改革。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不是对各个国家及地区的进行控制,只是为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一原则进行有力的改革,共同努力构建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2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控制力

所谓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冲突之间的关系,是指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约束效应具体的程度有多大,国际经济法的适用性及广泛性的力量范围是多少。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解决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所谓经济是一个国家任何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地位的保证,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保证。所谓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是国家间的经济冲突和国际间的法律冲突的综合引起的。经济冲突是法律冲突的前提,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大背景下,急需一套成熟的、合理的游戏法则,使各个国家及地区心甘情愿接受,并按照该游戏规则进行合理的经济发展,但目前的经济规则体系不是十分有力。在快速发展的一体化经济以及国际背景的大层面上,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更加明显,经济依靠性更加明显。按照该种趋势的分析,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理应是会向着更加融洽的方向发展,友好的国际关系是会被构建出来的。因此在以国家及地区的自身经济为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出一整套合理的适用于各个国家的国际经济法案是规避国家政府对经济实行不合理控制的前提,是减少冲突加快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在国际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下,各方做出相应的牺牲,多赢的经济体制会被建立,最终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国际环境。在某种情况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先进的解决办法,在相互适应中前进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性的舞台是规避风险的最好基础,在金融危机的形成时国际性的背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使其危害降到最低,使经济回暖更快,因此经济发展必须放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3全球化经济下的经济冲突缓解途径

3.1构建合理的国际经济法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是必然的。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国际经济法案是缓解国际经济冲突的最好办法,通过合理的游戏规则令各个国家及地区进行合理的健康参与,是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对于各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虽然目前对于一体化的国际经济法的建设饱受争议,在不同体制的国家中实行共同的法制存在风险,但是无论对象是什么,在国际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成熟的法律体系是必要的,是对国际经济冲突问题最小化的最好解决办法之一。对于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法律体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首先通过国与国,以及地区之间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达成一定的协议,对其法律的适应性进行一定的评估。其次对法律权限的界定,参考国内及国际法共同制定,通过共同商议进行具体安排。最后为避免不合理的冲突发生,对各个国家之间的法律在国内进行一定的教育及普及,令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加强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国际良好环境的构建进行的一定的助力。虽然目前这种规则还没有形成,但是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会产生一定的良好效果,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得更快、更好。

3.2正确面对冲突所谓正确面对冲突是指各个国家正确地面对自身以及他国的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从如何合理地面对管辖冲突及非管辖冲突做起,进而面对国际经济冲突,是缓解国际经济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冲突解决的应对预案,了解其自身性质,通过合理的国家之间的协商及自我让步,确立管辖权范围及力度进行解决。对管辖权的让步,以及对管辖权的合理分配是国家之间健康解决问题的关键,各种优先原则在商议中进行合理调配,在多个方面进行各取所需的合作模式,是有效规避冲突的解决方法,各个国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3.3区域一体化经济先行的解决方式所谓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慢慢地、逐渐地进行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由国家间的合作,以及区域性一体化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该过程是必须的,但是要清晰化、透明化,避免国家之间的潜规则发生,避免经济全球化只发生在几个国家之间的现象发生。综上所述,在为了规避国际经济冲突时,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合理磋商,进行多元化合作,在各个方面进行双赢性合作,在多个方面进行合理性的让步,是解决政府对经济全球化控制的基本方式。在合作中必须制定出具有国际规范性的合作模式,尽量规避风险,使国际经济冲突的出现率极大的降低,抑或通过合理的办法得到解决。

3.4构建合理的经济摩擦应对体系在对国际背景、国家背景下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后,对行业及企业如何进行国际经济冲突的规避进行阐述,从企业层面分析,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对知识产权进行一定的合理保护,对财务进行科学的提升,对专利进行自主研发。从行业层面上分析,为避免产生冲突,需要建立行业的组织,组织代表企业进行一定的发言权,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建立,进行积极调整。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7

关键词:全球化;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策略

1.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而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通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实施网络营销成为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具有重要的必然性,传统营销策略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结果、是中小贸易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应用现代科技信息的重要选择。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对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较低、缺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缺乏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其网络营销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2.全球化下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2.1 传统营销策略难以适应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都是针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采取传统的营销策略,其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较差,且难以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展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及行为的分析不足,其市场占有率提升能力较差。忽视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使得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受到诸多层面的阻碍。而网络营销通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施新型的营销策略,可以最大程度上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2.2 是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发展实力有限,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受到大型企业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而互联网营销可以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提升对市场变动的分析和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由被动转向主动,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充分借助自身的发展优势顺应全球市场的变动,对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降低营销成本并提升营销效果。因此,实施网络营销成为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性选择。

2.3 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结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要求和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中,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求中小贸易企业着眼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变革其营销策略。受到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发展浪潮的影响,中小贸易企业必须要全面审视其传统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以自身发展为基础,不断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全面优化营销策略,更快地渗透到全球市场中,以充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相关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结果。

2.4 是中小贸易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应用现代科技信息的重要选择

转变发展理念是中小贸易企业在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发展的重要区别之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中小贸易企业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维弊端不断显现,受到现代科技信息的冲击,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积极采取和实施网络营销成为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转变发展理念的重要突破口,有助于其在各项发展战略过程中更好地顺应全球市场的变动。同时,这也是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重要结果,是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选择。

3.全球化下中小Q易企业网络营销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

从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来看,缺乏基本的理念与认识。其一,中小贸易企业的管理者整体素质较低,其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过于强调生产工作,受到传统营销思维的影响,其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其重视程度较低,因此限制了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其二,大部分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处于被动地位,主要是被动地接收订单进行定向生产,而难以主动对市场进行开发和拓展,因此使得中小贸易企业没有动力转变营销理念,也不注重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网络营销的相关理念和方法,现有的营销策略难以满足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需求。

3.2 对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较低

随着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营销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甚至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在现有的网络营销中,中小贸易企业还缺乏对现代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难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对市场发展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方面缺乏大数据的支持,而主要依赖于主观的判断,使其现有网络营销难以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所具有的优势。同时,很多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员推销等方式,使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市场推广进程显得十分缓慢,难以借助互联网+等实现线上营销,因此降低了其网络营销的有效性。

3.3 缺乏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如果单纯依赖自身的力量则难以提升其整体效果。当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还缺乏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一方面,很多中小贸易企业在拓展全球市场的过程中竞争态势过于激化,相互之间的合作力度较小,难以在网络营销方面形成合力,进而使其网络营销的整体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贸易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还缺乏与专业化的网络信息公司合作,因此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使其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难。

3.4 缺乏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

与传统营销模式不同,网络营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对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较高。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其一,大部分中小贸易企业不注重对现有营销人才的培养,其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对网络营销相关技能和方法的账务不足,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推动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实施,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缺乏人才的保障。其二,由于中小贸易企业的利润水平较低,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其不愿意通过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外部的先进知识和技能难以流入中小贸易企业,因此限制了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发展。

4.全球化下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

4.1 强化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

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对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其必须要全面强化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一方面,要对中小贸易企业管理者进行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和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促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营销策略的实施,将其视为中小贸易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其营销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网络营销策略,根据中小贸易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对其进行该机和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可以通过先进的理念和认识来有效提升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有效性。

4.2 强化对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

网络营销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科技的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科技对外贸企业的发展不断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中小贸易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要强化信息科技的应用。其一,要摒弃传统的营销方法和手段,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市场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效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小贸易企业实施更为有效的网络营销策略,提升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其二,要根据全球市场的变动和科技信息的发展创新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方法,定期对其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审视,以科技信息的发展未导向,不断优化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提升网络科技对中小贸易企业网络营销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其网络营销的效率,为其奠定技术层面的保障。

4.3 加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小贸易企业要想借助网络营销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一方面,要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网络营销联盟,提升规模效益,全面降低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网络营销的成本,提升其网络营销的效益,提升在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对各项信息的共享能力,进一步拓展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中的市场空间,为其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全面促进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网络科技信息类企业的合作力度,使其为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网络营销策略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降低其网络营销的成本,通过签订相互合作的协议等措施形成与信息科技企业之间的共赢式发展。

4.4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

如前所述,中小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营销需要具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为保障,因此必须要不断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关于网络营销方面的培训,使其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充分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网络营销的实践能力,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提供专业化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重视人才的推动,通过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比如完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从外部引进先进的网络营销人才,使其在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担任要职,为中小贸易企业的网络营销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库。

总结

全面完善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是提升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关键举措。从目前我国中小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营销的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强化网络营销的基本理念和认识、强化对网络信息科技的应用程度、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网络营销人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贸易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全面拓展中小贸易企业的全球市场空间,更好地发挥中小贸易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廖伟峰.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2]唐琦.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营销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12)

[3]梁佳宇.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新特点与新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3(31)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8

中企高管乐观评估经济走势

调研结果发现,对其公司未来12个月或未来3年的收入增长前景“非常有信心”的企业高管比例明显增加。33%的中国企业高管对其公司未来12个月的收入增长前景“非常有信心”,该比例在一年前为25%;对未来3年收入增长前景“非常有信心”的企业高管比例也大幅增加(今年的这个比例为50%,去年为34%),这反映出企业高管对中国经济转型方向更具信心。在全球和中国,对未来12个月之后更长时期感到乐观的企业高管比例更高。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受访者,中国受访者更为乐观。

中国“一带一路”带来巨大投资和增长机遇

全球高管将上海和北京列于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首,纽约和伦敦随后。全球企业高管似乎认为中国的大都市提供的投Y机遇比西方城市多。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公司业务扩张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超过58%的中国企业高管表示他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会带来投资机遇,特别是通过公路建设、高速铁路、数据网络建设、土地使用规划、房地产开发、城镇化、旅游等领域对基础设施进行开发。

公司增长前景仍然面临威胁

在全球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今年CEO将“经济增长不明朗”列为最大的经济、政策、社会和环境威胁(去年为过度监管),并将这个排在保护主义、恐怖主义、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前面,这可能反映了英国脱欧、美国政府的新政策、欧元区的未来对其公司的影。

中国内地企业高管认为新的市场进入者(88%)、关键技术人才的供应(88%)、技术变革的速度(86%)和缺乏企业诚信(85%)是企业增长前景的最大威胁。在香港,受访者表示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87%)、技术变革的速度(81%)和关键技术人才的供应(77%)是公司增长前景的最大威胁。与去年相比,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要商业威胁保持不变,只是排名略有变化。

顺应变革积极调整人才战略

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范文9

表面上看,这两件事关联性不大,一个是入不敷出的小型经济体的债务违约事件,一个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价格波动,但一方面其可能引发的震荡具有相同程度的震撼效应,比如假设希腊退出欧元体系,其给整个欧盟带来的冲击非同小可;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来看,发生在希腊和中国的事件表明,全球经济复苏遇到了来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双重动力不足的问题,全球经济正在向一个不确定的新常态迈进,这是令人忧虑的。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发达国家靠福利体系支撑进口新兴市场国家产能的国际大循环告一段落,从而使自上世纪70年代启动的上一轮全球化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自这场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和新兴市场国家纷纷改弦易辙,前者进入去杠杠和削福利阶段,力争通过再实业化和贸易再平衡改变产业空心化和寅吃卯粮的赤字化生存局面,后者则进入加杠杆和增福利阶段,力争通过拉动内需和提升国民消费能力来摆脱外需过度依赖症。

实践表明,改弦易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兴国家的大规模投资一段时间内对冲了外需不景气的负面影响,相关经济体的逆势增长也一时成为全球不景气大格局下一道难得的亮丽风景线,发达和新兴市场增长“脱钩”论和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增长“新引擎”论也此起彼伏成为全球媒体封面标题。

然而好景不长,新兴经济体的扩张计划很快陷入通胀加产能过剩的双重尴尬,从脱钩和新引擎很快又回到独木难支的局面。事实证明,长期靠外需消化产能和引领产业升级,并长期依赖低福利低工资等特殊“人口红利”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型挑战,要比想象中艰巨许多。内需并非一抓就灵,而去产能也非一蹴而就。

中国股市此涨暴跌的风波,可以被视为中国在并不完善的市场体制下,试图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实体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的阶段性遇挫,这反过来也说明,从倚重银行体系选择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的传统赶超战略,向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过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发达市场经济体也面临或持续的复苏乏力,或无就业复苏困局,以及由此伴生的民粹主义勃兴。如果说新兴市场国家的去产能非一日之功,发达市场国家的削福利则更难上加难,希腊民意的情绪化表达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复苏乏力,在加剧新兴经济体的产能过剩的同时压低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令依靠原材料出口的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含金量大为折损,进而也令“金砖国家”抱团取暖甚至一度欲重组国际经济体系的雄心打了折扣。

为了维系全球化的溢出效应和势能,防止全球化出现逆转,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相继推出了“金砖国家峰会”和“一带一路”等设置和计划,并相继推出了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自贸区建设计划,希望实现资本、消费和产能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不过这些计划和进程也面临很多挑战,主要在于各参与主体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复苏的不同步以及落实所需的长时段和当下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紧迫感之间并不匹配,因此不能指望这些计划会顺利推进。

为了扭转各自面临的不利局面,发达市场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彼此之间也在谋求抱团取暖,推出了种种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动议,甚至局部出现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增加对发达市场经济体投资,并加大从后者市场进口力度的情形,一改长期以来发达国家输出投资,发展中国家输出初级工业品的局面。不过,这虽然有助于提升双方的投资和贸易的互补性,但暂时还无法给疲惫的全球化添加强劲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