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集锦9篇

时间:2024-03-19 10:46:56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1

[摘 要]本文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十地集约利用的分类、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当前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供研究学者、管理人员参考,同时在实践中对指导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土地集约利用分类;土地集约度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6-0027-02

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集约用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处理经济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用地,也包括占用一部分耕地,这都是正常现象,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些地力用地观念落后,―味着眼于新占地、占多地、占好地,大手大脚,粗放利用,浪赞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我国上地资源又非常短缺,因此,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已成为决策界和学术界所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最早的研究来自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地租理论。他们针对农村土地利用提出了农业土地集约经营,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土地经营方式。

马克思曾这样界定:“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节约化,无非是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于毗邻的土地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指随着土地价格或地租的上升,要求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投入和产出不断提高,以实现当边际投入等于边际收入时土地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状态。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彭德福认为,十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尚未充分利用的存量土地的投入、转变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潜力,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目标,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益,使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促进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动态过程与状态。(2)十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源于农业社会。我国两千多年前的《齐民要术》、明代的《沈氏农书》等文献巾都有精辟的论述。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增加土地投入,以获得更多产出的土地开发经营方式。(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相关法规为导向,通过增加刘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开发经营模式,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节约土地资源。(4)节约土地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之一。(5)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重点是经营好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大力开发复垦整理土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建立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分类研究

刘勇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在土地利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单位十地上的投入量,以使土地利用价值实现最大化的日标。二是通过改变上地利用的性质,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预期,同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大幅度增加单位土地上投入量.以使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对土地集约利用按集约内容的分类还有不同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集约利用是“资本”在同一块土地上的集中的理论,认为土地集约利用只能分为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两种,而土地利用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劳动集约或资金集约才能实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不可能在土地利用中很好地运用,因此不存在技术集约方式。另一种意见认为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离开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单独发展,不会很好地发挥增产作用。现代技术迅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土地利用上大量采用,科学技术在土地利用中已占重要位置,形成了许多技术密集型的土地利用,土地增产在很大程度上靠科学技术,在土地集约利用中研究技术集约问题,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土地集约利用应划分为劳动集约、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

还有的专家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按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的分类分为平面型集约利用、立体型集约利用、时间紧凑型集约利用,价值附加型集约利用和综合型集约利用。平面型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同一利用空间上,对土地投入更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以此来提高土地生产率。立体型土地集约利用是将农业生产活动向空中发展,在同一面积的土地上同时利用几个处于不同空间的生产项目,从而多层次地增加土地投入和产出。此种集约利用主要是利用不同农业生产项目在空间利用上的层次性差别,通过提高空间利用率来提高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时间紧凑型集约利用是通过优化安排在同一土地上的不同时间的生产项目的衔接时间,使前后茬衔接紧凑。安排更多茬次宋增加土地投入和产出。价值附加型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地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转化,在土地产品中追加更多的劳动投入,实现土地产出的价值增殖。综合型土地集约是指综合采取上述措施,即追加每一利用层次的生产项目的劳动投入和产品产出,同时又增加利用层次的优化前后茬生产项目的衔接时间,使其更紧凑,另外还对各种农产品沿食物链及物质、能量、价值循环方向增加饲养、加工等环节,增加产值。

三、当前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候百曙认为,当前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对的几个问题是:房地产用地的结构性矛盾影响土地资源的公平配置;工业用地已成为土地粗放利用的典型;汽车产业发展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可承受能力。我国一味地向美国、欧洲看齐,不顾及中国的人口和土地现状而盲目扩大汽车拥有量,只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营城市”理念应得到全面正确的认识等。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刘成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系孙翠兰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上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大量土地被圈占,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农业用地粗放经营,耕地质量下降严重;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清,造成了很多问题。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对来自政府方面的侵权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的制约,对农户在使用土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也难以给予约束和监督等。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张丽君认为,当前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也比较普遍。由于农地占用成本低,导致城镇建设轻挖潜重扩张。土地资源闲置严重,阻碍了土地利用资源效益的发挥;土地单位产出偏低,严重影响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欠科学,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开发区兴建盲目性大,重复建设和圈地现象很严重。

还有的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盲目设立开发区,浪费大量土地;“政绩工程”加大了城镇土地的扩张;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匹配性差;土地利用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丁土地集约利用的资本条件,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资本短缺问题仍很严重,土地利用可能仍以粗放型为主。

四、我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研究

彭德福认为,上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法律制度、搞活经济运行机制和改革行政骨理体制等,逐步建立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

储根荣认为,杭州巾在深化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工作中,坚持“一优两宽两严”(优化城市规划、放宽容积率限制、放宽建筑高度限制、严格控制建筑密度、严格控制绿地率),完善了建设项目用地监管考核机制,全面开展厂闲置土地清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构建节约型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刘成刚、孙翠兰认为,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应采取以下对策:建立耕地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法违规出让耕地;优化农业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土地占用税改革等。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汪波、王伟华提出,要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应引人目标管理,客观分析城市现状和问题,确立全面的土地集约利用日标;要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政府意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土地在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还要注重政策和措施的评估。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徐伟金等认为,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用地主体结构、布局模式和区域分布,力促土地合理利用;强化新增用地总量控制、指标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管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总量和提高集约利用水平;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城镇闲置地和企业闲置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单位用地的要素投入、建设指标和经营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已利用土地的使用质量;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统筹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变土地利用的单―功能为综合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勇.关于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战略的若干措施[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5,(8).

[2]刘成刚,孙翠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田.河南国土资源,2005,(4).

[3]何芳,吴正训.国内外城市土地集节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J].国土经济,2002,(3).

[4]侯百曙.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对的几个问题叶浙江国土资源.2004,(3),

[5]张丽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田.资源经济.2005,(9).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2

关键词:土地出让金 预算管理 收支两条线 预算审批 预算绩效

一、引言

土地出让制度是土地公有制背景下我国特有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出让金是国家出让土地换取的对价收入。土地出让金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严重脱离规范的预算管理,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虽然以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为代表的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是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未按法律文件的规定执行,大量的土地出让金仍然游离在预算管理之外,各种违法现象层出不穷。在理论上,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多局限于经济学上的分析,法学角度的研究甚为欠缺,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

二、文献综述

(一) 土地出让金管理缺陷及成因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土地出让金管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学者在研究土地出让金管理的缺陷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收入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土地出让金征收不到位,支出管理方面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支出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任意挪用土地出让金、未有效补偿征地农民的损失等几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土地出让金管理随意性太强,国家规定要设立专门的土地收入专户进行管理,但很多地方政府未按规定执行,土地出让金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董礼洁:《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权》法律出版社,2009.09)。

(二)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措施文献综述

针对我国现行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存在的各种缺陷,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措施和治理建议。有学者认为,现行上地出让金一次性收取的做法并不合理,应当改批租模式为年租模式(李波:《基于财政分权的地方税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租制可以使土地出让的初始价格下降,减轻购房者负担。它可以避免土地长期占有、从事土地投机、形成暴富等社会现象的产生。

三、国外预算管理制度借鉴

(一)美国预算审批法律制度

美国是典型的主要由立法机关进行预算审查监督的国家,国会是预算审查的主体,国会下设预算委员会、拨款委员会和税收委员会,具体负责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预算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审查总统预算草案的宏观政策和总体指标。拨款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确定对部门以及主要项目的预算拨款。参众两院拨款委员会下设13个拨款小组委员会,每个拨款小组委员会对应若干个政府部门,并负责确定对这些部门及其主要项目的预算拨款。13个小组委员会享有拨款委员会的支出控制权。这些小组委员会通过逐条审议相应的部门预算,提出不同的拨款方式并起草拨款议案、这些议案经拨款委员会审查和讨论后,由众议院提出一项综合性的“拨款法案”,经两院全体会议审议后在财政年度开始以前通过。税收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对政府提出的税收政策和建议进行审查和评估。

(二)英国预算支出绩效制度

英国从1998年绩效预算改革开始,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绩效体系。英国的绩效预算过程大致如下:第一,设立绩效目标。英国的绩效目标包括战略目标、一般绩效目标和具体绩效指标三个层次,它们明确规定于政府与各部门签订的公共服务协议(PSA)中。战略目标由财政部与各部门协商决定,其他则由各部门负责制定,财政部审查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二,分配预算资金。各政府部门在获得预算资金的同时也签订各自的PSA,明确规定部门用这些资源要实现协议中规定的绩效结果。第三,对预算绩效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财政部、内阁委员定期对各部门和机构在完成绩效任务过程中存在风险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控。负

四、完善土地出让金预算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有关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法律文件的层级较低,收支两条线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国务院、中纪委、监察部和财政部等部委的各类通知或者意见性质的文件中,在国家层面缺乏一套完整、统一、规范、系统的法律法规,使得“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刚性约束不足。因此,应当提高土地出让金预算管理的立法层级,至少是有一部行政法规层级的法律文件能够出台,规定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严格的收支脱钩,并明确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法律责任。提升法律文件层级,强化土地出让金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是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精细化地方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3

【关键词】地图缩编 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 应用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课快速稳定持续深入发展,我国现有国土资源要素的占有和使用状态逐步展现出紧张化发展演进趋势。在这一历史性实践背景之下,作为典型的具备不可再生特征的资源要素门类,我国基层普通民众逐步提升了对土地资源要素应用价值的重视力度,诱导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在具体制定执行指向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工作领域,以及替代资源要素管理领域的相关制度过程中逐步提升了系统性和规范性,在现有的实践发展背景之下,为切实保障和支持中央人民政府,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能实现对全国范围内土地资源要素总体数量规模,以及现有使用状态的全面清晰认识,应当借由择取和运用适当类型的技术处理手段,针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要素描述性地图文本实施缩编技术处理,并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为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资源要素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制定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与管理工作方案,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充分的信息要素支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地图缩编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展开简要阐释。

1 土地Y源要素利用图文本编制工作基本概述

利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组织开展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的编制工作,本身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

早在19世纪中后期历史阶段,部分来自英国或者是美国的地理学研究人员,在具体参与开展针对较小范围空间区域实施的地理学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中,就已经创造性的制作形成了具备较大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现状图文本。

遵照目前已经收集获取到历史性档案文献数据信息资料,中国人最早组织参与的区域性土地资源要素使用状态调查工作,以及编制形成具备较大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活动,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阶段。在抗日战争烽烟四起的历史阶段,我国部分地理学研究工作人员,针对我国西南地域现有的土地资源要素占有的使用状况,展开了大量的实地性调研分析和制图描述工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实现对我国西南地域土地资源要素使用状态的全面清晰认识,创造和提供了稳定且充足的支持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地理科学研究工作人员,接连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国性空间范围的基础性土地资源要素分布状态,以及使用状态调查研究工作,逐步绘制形成并且对外了一系列具备大中小比例尺的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内实现了对我国现有土地资源要素分布和使用状态的全面充分认识,给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良好稳定发展构筑和提供了基础支持条件。

到20世纪70年代历史时期,伴随着遥感测量技术,在我国现代地理科学研究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使得基于现代电子计算机设备,组织开展的自动制图试验活动获取了稳定且充足的技术可能性。而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时间阶段,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覆盖全空间范围的土地资源要素使用调查工作。

2 基于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地图文本缩编处理方法

2.1 计算机辅缩编工具

借由对计算机软件辅助工具的引入运用,技术能够在充分减少和避免人工干预因素背景之下,实现对现有的多元化地图文本的综合性编制处理,并且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借由对多样化的相关性数据指标项目的综合运用,切实实现针对现有数据信息要素的批量化处理业务过程,并在这一技术实践活动过程中,具体完成图斑中轴化处理、图斑合并处理、岛状图斑融合处理、多种差异化类型小图斑融合处理、线状地物要素的合并或者是取舍处理、图斑中轴化处理后线物对中轴线结构的自动捕捉,图斑边界化简处理,以及图斑尖角化处理等多样化技术处理实践过程。借由计算机软件辅助工具完成针对已有地图文本的缩编技术处理过程,能够显著改善提升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水平,降低和避免因手工操作行为而引致的技术误差事件,确保实际形成和输出的地图缩编技术工作成果具备稳定且充分的标化特质。

2.2 地类图斑元素的缩编的处理

(1)邻近图斑要素的融合处理。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地图文本缩编技术活动过程中,应当针对土地资源要素使用状况数据库中目前具备的,具有相同地类、相同权属、相同坐落且直接相邻的未接受合并技术处理的图斑要素展开系统完整的技术处理,并且借由对基于GIS应用软件建构形成的FileGDB数据库的引入运用,具体形成自动查找图斑地图要素的技术形态,确保所有的邻近图斑,均能获取到及时完整有效的合并技术处理。

(2)小型图斑要素的综合性技术处理,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地图文本缩编处理业务活动过程中,为切实保障实际编制呈现的各种地类信息要素,均能具备稳定且充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当确保在实际开展的地图文本缩编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做好针对小图斑信息要素的合理化转化处理,彻底避免对小型图斑要素的随意性剔除行为。

3 结束语

针对地图缩编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本文择取土地资源要素利用图文本编制工作基本概述,以及基于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地图文本缩编处理方法,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周可新.浅谈地图缩编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79.

[2]位鲁青,邓惠卿,韩勇.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在专题地图编绘中的应用――以《青岛市公共交通图》为例[J].城市勘测,2003(03):35-38.

[3]周爱华,叶盛东,陈媛媛.兼顾专业实践与认证考试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25-27.

[4]卢淑群,邓景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制图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129-130.

[5]潘春荣,罗庆生.采用UG软件按国标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方法与技巧[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09):154-155.

作者简介

张静(1980-)女,河北省南宫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地图制图。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4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国土资源的利用上,房屋建设和改造问题也在不断的发展,造成国土资源使用数据的不断增加,在复杂的资料收集和管理中,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工作量,在后期的管理和查找中也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概述

当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后,相关管理内容能通过软件进行归类管理,将大量的纸质文件变换成数据和数字形式的计算机管理,不仅有利于文件的长期保存,还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实施。当前国家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利用不断的发生变化,国土资源档案的调用使用的比较频繁,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通过计算机的资源共享,能够迅速的查阅了相关的软件,减少了以往纸质文件的调用时间,在档案的更新和归档中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录入及时的实现,为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国家的革新经济建设提供了方便,高效利用时间的同时也间接的促进了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适应性分析

1、数字化档案管理符合国土资源多样化管理要求。

国土资源档案种类极多,包括了综合类档案、地籍管理档案、建设用地档案以及矿产资源档案,还有国土资源监察档案、测绘管理档案、会计、声像、科研、基建设备、实物和电子档案等等。而且仅就地籍档案来说,又分成集体土地地籍档案和国有土地地籍档案两类。这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的多样化特征。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特征来看,可以针对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将这些资源统一纳入到数据库中,并利用智能化分析技术,实现对档案的高效管理,从国土资源档案多样化特点上来看充分显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高度适用性。

2、数字化管理能够解决国土资源档案复杂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其主要是对国土使用历史的记录,长期积累了较多的文件,在长时间的国家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同一地点经历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其用房的性质,产权所有人等都发生了变动。因此,在同一地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其档案也就有多个文件记录,档案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面对我国众多的地区和建设工程,可知国土资源档案的复杂性。而数字化管理能够通过智能软件对复杂的工作内容简化记录和保存,当然并不是对内容简化,而是将其管理模式进行简化,通过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将庞大的档案文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智能的整理,相关人员在录入和查找中只要输入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档案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3、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易变更性特点。国土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档案资源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地籍信息经常会出现改变。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相关的信息统一搜索出来,并统一进行修改,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数字化管理能够轻松应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问题。

4、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完整性特点。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很多资源并不是独立信息个体,而是将多种信息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资源,因此如果某一个资源信息出现缺失就容易造成国土资源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影响资源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这种相关性的建立已经通过数据库完成,因此很容易轻松调用并进行修改,极大地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推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含义,即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纸质资料或是相应的录音或视频资料通过数据的转换,使其成为统一整体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并将其依据相应一致的数据格式储存于数据库当中。进而利用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对国土资源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和管理,从而高效的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利用及处理能力。

1、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领导进行推动才能够实施,因为国土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就难以转化成知识库,从而实现高效的系统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领导摒弃门户之见,转变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统一收集被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2、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着手。然后再进一步落实资金、实施单位和基础设施构建、人才培训和意识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接着当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传统的国土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录像带资料等进行手工录入和数字化前期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推进,并且在录入数据库系统时,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使用效果。

3、搞好安全性建设

在其数字化管理的建设过程当中,最大的隐患问题即为数据的安全性。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病毒入侵形式和程度也在不断的加重,因而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相应的管理者应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对数据库系统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在资料录入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密码设置,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对数据的操作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安全认证、可溯源。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环境税收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BJY137)

摘要:本文在构建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20软件,采用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和FA(Factor Analysis)方法,对2012年19家稀土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2012年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总体水平不高,且差异较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是衡量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三个关键性因素;稀土上市公司各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未有公司能形成绝对优势;以稀土资源开采为主营业务的稀土公司的综合绩效要好于以稀土资源加工与应用为主营业务的稀土公司。

关键词:稀土上市公司 绩效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出口和供应国。然而,近些年来,稀土资源价格剧烈波动,2011年7月稀土价格创历史新高,使得稀土上游企业迅速成为暴利行业,相反,从事稀土加工与应用的稀土下游企业逐渐走向低谷;2012年,稀土资源价格在经历暴涨后又迅速回落,使得稀土上游企业经营绩效节节下滑,下游企业由于存货成本严重低于市价导致经济效益迅速下降。稀土价格忽涨忽跌,导致整个稀土行业经营绩效极不稳定,严重干扰了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状况是衡量我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实力的最重要标准。那么,我国稀土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处于什么水平?衡量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加工与应用的综合绩效有何差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般而言,稀土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是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状况的综合体现。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从上述四个方面,选取11项财务指标构建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2012年19家稀土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期让各上市公司更好地了解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与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我国稀土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12年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证监会编制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整理出19家稀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以稀土资源开采为主营业务的公司7家,以稀土资源加工与应用为主营业务的公司12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资讯网(.cn)。

(二)指标选取。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和准确地反映稀土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水平,本文在总结现有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稀土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营运能力四个方面,共选取净资产收益率(X1)、总资产收益率(X2)、销售净利率(X3)、流动比率(X4)、速动比率(X5)、资产负债率(X6)、营业收入增长率(X7)、总资产增长率(X8)、存货周转率(X9)、应收账款周转率(X10)和总资产周转率(X11)等11项财务指标构建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之前,对研究样本进行变量特征的统计描述。描述性统计结果见上页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各指标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甚大,且方差值普遍偏高,说明稀土行业经营绩效呈现出两极化、分散化的显著特征。(2)从总体均值视角可以发现,稀土上市公司总体绩效水平不高。平均销售净利率低至2.52%,盈利能力不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偏低,公司总体短期偿债能力较弱;相关指标的增长率和周转率也普遍偏低,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均较弱。

(四)适用性及相关性检验。将原始指标数据采用Z-Score法标准化后,通过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法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度检验法分别对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一般而言,KMO值大于0.5,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Sig值在0.01以下,表明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KMO值等于0.734,Bartlett检验值为378.022,Sig值为0.000,表明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五)因子提取及命名解释。结合19家稀土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资料和所选取的11项财务指标值,运用SPSS20.0软件,在将数据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之后,采用PCA方法计算出公因子的特征根、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并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结果见表2。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4个公共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8.537%,即4个公因子反映了原有信息的88.537%,体现了原有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为27.096%,在净资产收益率(X1)、总资产收益率(X2)和销售净利率(X3)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公司的盈利水平状况,可称为盈利因子;第二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为25.73%,在流动比率(X4)、速动比率(X5)和资产负债率(X6)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可称为偿债因子;第三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为24.159%,在存货周转率(X9)、应收账款周转率(X10)和总资产周转率(X11)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状况,可称为营运因子;第四公共因子的贡献率为11.552%,在营业收入增长率(X7)和总资产增长率(X8)两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公司的成长能力状况,可称为成长因子。

(六)因子与综合绩效得分及排名。根据各公共因子的贡献率及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对样本信息进行综合,以反映稀土上市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首先,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再根据标准化后的原始变量可求得因子得分;然后,再根据各公共因子得分、单一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建立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T-Score=(∑FnVn)/a

上式中,T-Score 代表综合绩效得分,Fn为第n公共因子得分,Vn为第n公共因子旋转后的贡献率,a为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

根据以上模型可计算出各公司综合绩效得分及其排名(见上页表3)。

为了更加清晰地判断稀土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综合绩效差异,根据表3,可得到稀土行业上市公司分类绩效表(见表4)。

三、研究结论

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2012年稀土行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水平不高,且行业内各公司经营绩效水平差异较大。从表3可以发现,只有9家公司的综合得分为正值,仅占总体的47.34%;而且绩效综合得分大于1的公司只有1家,综合绩效表现较好;高达84.21%的公司综合绩效得分均徘徊在-0.5至0.85之间,综合绩效表现一般;而倒数2家公司的综合绩效得分均低于-0.6,绩效水平较差。此外,最高综合绩效得分为1.1276,最低综合绩效得分低至-1.0389,表明行业内绩效水平差距较大。

2.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是衡量稀土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好坏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其中,偿债能力是三者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纵观表3,不难发现综合绩效排名靠前的公司在这三个关键性因素中至少有两因素排名位于前列,而且大多数排名靠前的企业均拥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偿债能力。此外,这三个因素在因子分析模型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各自的贡献率也非常接近,充分说明了稀土上市公司要想获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统筹兼顾,综合发展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

3.稀土上市公司各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未有公司能形成绝对优势。从绩效得分结果可以看出,没有一个综合绩效排名靠前的公司在各个单项能力上都较强,综合绩效排名靠后的公司也并非在各个单项能力方面都差。

4.总体而言,以稀土资源开采为主营业务的稀土公司的综合绩效要好于以稀土资源加工与应用为主营业务的稀土公司。结合表3和表4可以发现,以稀土开采为主的公司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都要比以稀土加工与应用为主的公司好,综合绩效明显好于后者,但其偿债能力要比后者差。

参考文献:

1.池国华,迟旭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3,(8).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6

然而,由于图书馆地方文献事业起步时间不长,与其相关的基本理论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各地对于地方文献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有些甚至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地方文献分类工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对于地方文献事业的宏观管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必将造成极大的障碍。本文拟就地方文献的分类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最终能够导致理论方面的突破,以及实际工作中的逐步规范化。

一、现行地方文献分类实况简析

地方文献分类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各馆基于不同的思想选用了不同的分类表。目前,国内各家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部门对于分类表的选择,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基本采用现行的某种分类表,分编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局部的调整。

例如开封市图书馆1989年6月编制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目录》,“以图书、期刊、报纸序列,每部分中的各类地方文献资料再以其属类(采用《开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分类法》)的先后次序排列。”而《开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分类法》是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小型图书馆分类法》的基础上稍作修订而成的。在《中图法》的类目不足以反映文献的现实面貌时,适当地增添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类目名称。如改K3亚洲史、 K90地理学、K91世界地理为K3专志、部门志、 K90开封地理、 K91开封市地理。

2.对现有的某种分类表进行较大的修改,以适应地方文献分编工作的特殊要求。

如杜定友先生提出,“地方文献应有特殊的分类法”[1],他采用《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初稿》(1956年版)为基础,根据广东的特点加以变通,编制了一个广东地方文献分类表。全表分为史料、人物、出版物三个部分,然后再以冠号加以区分。0为广东省史料,1-7为各县市史料,8为人物,9为出版等,人物部分还用A~Z代表年代。如:

1 广州 4 南区 7邻区

2 中区 5 西区

3 东区 6 北区

区内再以县市分,如:

2 中区

2 1 南海县

2 2 番禺县

2 3 顺德县

具体使用如:

原表: 加冠号后:

H 文化教育 1 H 广州市文化教育

H 6 中等教育 1 H 6 广州市中等教育

: 2 1 H 南海县文化教育

9.

J 语言 2 3 J 顺德话

T 农业 2 2 T 番禺农业

其次,是增加细分类目,在原表类目下加上需要详细反映本地区特点或事件的类目。如:

D 3 近代史

D 3 5 国共合作时期

D 3 5 2 中国第一次全代会1924.1.20

·1 黄埔军校成立 1924.1.27

·2 商团事变 1924.10.10

·3 中山北上1924.11.4

·4 第一次东征1925.2.1

其中四级以下的类目就是新增类目.

杜定友先生把统一的分类表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灵活变通,运用数字作冠号解决地区的划分,并得到组配的效果。试图在保证分类体系一致的前提下,反映各地方的特点。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采用了数字冠号,在图书排架和目录组织上便只能先按地区排列,各门学科统于地区之下,实际上把同一学科门类的文献全部分散了。读者只能考虑从地域角度去检索,原分类表的按学科体系排列,就没有多大意义了[2]。

实际上,运用冠号解决地域划分的问题,应该看作是在计算机尚未出现的时代,某些图书馆学家对文献信息进行多途径深入标引的一种尝试。在图书馆广泛引进计算机技术的今天,这些问题通过设置地域主题词等方法,已迎刃而解。

3.编制地方文献专用的分类表。

方国瑜先生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华书局1984 ),“按其形式分作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料两部分。各时期之撰述为文献资料,各时期之实体及原件为文物资料。各卷中以内容分类,又以时序著录名目”。事实上,各卷中的细目并非以内容分类,而是以外部特征作为分类标准,目录中的“文物”,是按载体类型排列的,大抵包含了碑记、刻石、印谱、舆图、档案、图画之属,属于当代图书馆藏品中的特种文献。在“文献”部分中,时序以下以文献体裁或文献形式分类,如纪传之属、地理志之属、编年史之属、案牍辞章之属、地方风土志之属、旅程记之属、诗文集之属、杂纂杂录之属等等。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刘纬毅先生的《山西文献书目》(1982年4月)。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地方史志,下编为晋人著述。下编根据传统的四库分类法编制。而上编的分类则根据收书情况,由编者自定。除按地域划分的地方志和专志以外,地方史部分分为传记、地理和政书、金石四类,前看的分类依据是内容特征,后者的分类依据也是文献的体裁形式等外部特征。

1980年12月,由天津图书馆等10单位联合编制的《天津地方史资料联合目录》分为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总记、其他等9大类。“前类按主题分类,凡不涉及天津地方内容而系有一定影响的津人著述,以及反映天津雕版技术水平的天津出版物列入第九‘其他’类”。

1977年冬,甘肃省图书馆辑成西北诸省地方文献书目若干种,如《西北地方文献书目》、《甘肃地方文献书目》、《陕西地方文献书目》、《宁夏地方文献书目》、《青海地方文献书目》、《新疆地方文献书目》等。分类原则大同小异,试举《甘肃地方文献书目》为例:

综合

水利工程 政治

自然科学 灌溉工程、水土保持 地方制度

气象 市政、机械、化工 法规、司法

地质矿产 采矿、冶炼 地方军事

动植物 制造工艺 历史、地理

应用科学 商业 地方史

卫生医药 社会科学 民族史

农业 教育 史料

土壤水利 民族志 书志

农业植物保护防治 歌谣、传说 类志

农作物 社会 名胜古迹

园艺 社会救济 文物考古

森林治沙 经济 古物志

畜牧、水产、蜂蚕 农业经济 传记

工程建设 工业经济 文学艺术

道路、铁路 财政 图录 六十年代初,首都图书馆由冯秉文先生执笔,编制出《北京地方文献分类表》,该分类表的号码配置,以字母和数字共同组成混合号码,采用了一类一码的等级层累制,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明。表后附有综合复分表和北京区县复分表。全表共分为十六大类,除方志以外,分为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四大部类。具体次序如下:

A 方志 L 市政建设、交通及公用事业

B 历史 M 政治

C 传记 N 社会生活

D 地理、名胜古迹 P. Q 文化体育

E 地质地理 自然资源 R. S 体育 医药卫生

F 经济 T 文学

G 农业 X 艺术

H. K 工业 Y 工艺美术

试对以上三种分类方式进行分析。

前两种方法的基本分类思想,来源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采用这种方式,不必重新编制专用的地方文献分类表,也不必对分类标引人员重新培训。在事业建设初期,可以利用原有的技术人员和数据生产模武,迅速地展开工作。由于与母馆文献资源的分类标准相对统一,也有利于在本馆内集中检索和实现资源共享。其缺点在于不适应地方文献的性质和特征,不利于充分揭示和报导地方文献,不符合地方文献用户的使用习惯,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读者使用的不便。

第三种方法所举出的几个例子,尽管都是根据地方文献的实际情况重新作出设计,但前面两个例子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文献的外部特征,因而不利于针对文献内容的分编与检索,后面三个例子在具体内容上虽然互有出入,但基本上是以地方文献的内部特征,亦即地方文献所函盖的地方事物作为分类标准,客观上适应了地方文献的性质和特征,符合地方文献用户的使用习惯。

然而,什么是地方文献的性质和特征?地方文献用户的使用习惯又是怎样的?考虑到地方文献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和资源共享的因素,我们还必须搞清,不同地域的地方事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规律?

二、从地方文献的概念、内容和性质看地方文献分类思想

在文献信息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的各种不同的分类法,大致类型有二。其一,是分类者基于近似的认识基础,为了相近似的目标,处理近似的对象,由于存在认识方面的某些非本质歧见,因而产生了分类实践中技术手法方面的差异,如《杜威法》、《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之间的差别;其二,在于处理对象不同,行为目标有异,分类者的认识也就产生了本质的差别,如《四部分类法》和《中图法》的差别,档案、专利与图书分类法之间的差别,针对不同使用目的的各专科分类法之间的差别是。

《中图法》的分类思想基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主观认识,实际上,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采用《中图法》乃是出于一种从权的考虑: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其读者的使用目的而言,选用《中图法》的总体效果显然是利大于弊。然而《中图法》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公共图书馆也同时采用了《四部分类法》,有些图书馆还采用了专利法、档案法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明显针对性的非主流分类方式。

我们探讨地方文献的分类思想,首先应该清楚地方文献的概念、性质和使用目的。

我国的地方文献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问题众说纷纭,但在地方文献的本质上仍有共识---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3]

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反映的是一种现象,即特定地域范围内事物的“存在”现象。这种“存在”包括过去时的,也包括现在时的。至于反映未来时事物的文献(如计划或规划),则可以视为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精神产品,也是一种事物的存在现象。

就更广大的地域范围而言,地方文献反映的只是存在,而不是认识,至少不是规律性或理论化的认识。例如天文现象,地方文献反映的只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观察得到的现象,而不是天文学家就此现象而作出的研究成果和科学

结论;即便报导天文学了的研究工作,也只是记录本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发生的一种科研学术现象,而不是报导研究成果本身。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地方文献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一旦上升为共性,也就失去了“地方性”。 因而,地方文献中不可能有哲学以及马列主义、毛译东思想,因为这些内容不属于某一特定地方(现实工作中被分入这些类目的某些文献实际上反映的是地方上的学术活动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地方文献中不可能有社会科学总论和自然科学技术总论,因为这纯粹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宏观认识,不属于某一特定地方。地方文献中不应该包括大多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论,因为这些内容是不同地域人们的共识,并不具有任何地域特征。

地方文献中记录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各项地方事业,并不等同于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等诸般学科。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是一种地方信息,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在很多场合下,过去时的地方信息被称作地方史料;而从时间的微观角度来看,也无妨把所有的地方文献都称作地方史料,因为昨天发生的事就是历史。

图书馆的读者或信息用户使用地方文献,其目的即在于得到这种反映某类事物的地方特性的信息。地方文献用户并非不去使用地方文献以外的文献资源,他尽可以在其他文献资源中获得有关事物共性的信息,而反映事物地方特性的信息却只能在地方文献中获得。因而,分编人员使用《中图法》或其他同类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码,因而是不合适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依据,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然而地域不同,地方事物之间也会存在千差万别。在不同的地方事物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共性?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任何地域,其地方事物总是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业三个因素共同构成的,这就是它们的共性。

三、地方文献分类模式探索

1996年以来,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对60年代编制的《北京地方文献分类表》重新修订,将大部分一级类目分别划归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业三个范畴。试分析如下:

A 方志

B 环境

B1 综述

B2 天文

B4 水文

B5 气象

B6 地质(地震等)

B7 地形、地貌

B9 自然资源

C 人文地理

C1 综述

C2 建置沿革

C3 市街、坊巷

C4 名胜古迹

C7 游记、游览招甫

C8 杂记、杂纂、杂考

C9 地图

D 历史

D1 通史

D2 古代史(上古至清未)

D3 中华民国史(1912一1949)

D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一)

D6 别史、野史、遗闻、逸事

D7 史料汇集

D8 文物、考古

E 人物

E1 总传

E2 各类人物分传

E4 图谱

E5 人名录

F 社会生活

F1 概述

F2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F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F4 人口

F5 方言

F6 风俗

F7 民族

F8 宗教

G 政治、法律

G1 中国共产党

G2 群众团体

G3 人民代表大会

G4 政府

G5 政治协商会议

G6 派

G7 人民政治生活

G8 法律

H 经济管理

H1 综述

H2 经济结构与体制

H3 经济计划与管理

H4 财政、金融

K 工业

K1 综述

K2 工业经济体制与管理

K3 矿业

K4 能源、动力

K5 冶金

K6 金属、机腻

K7 电子、仪表

K8 化学工业

K91 建筑与建材

K92 水利工程

K93 航空、航天

K94 一般工业

K95 轻工业

K96 手工业

L 农业

Ll 综述

L2 农业资源与环境

L3 农业经济结构与体制

L4 农业部门经济

L5 农业技术

L9 其他

M 城乡建设与管理

M1 勘察与设计

M2 规划与建设

M3 园林与绿化

M4 住房建设与管理

M5 公用事业

M7 交通运输

M8 邮电事业

M9 其他

N 商业、服务、旅游业

N1 综述

N2 商业政策与经济体制

N3 商业计划与管理

N5 服务业

N6 旅游业

N7 商业文化

P 文化

P1 综述

P2 新闻、出版

P3 图书馆

P4 博物馆、纪念馆

P5 档案馆

P6 展览馆

P7 其他文化设施

P8 群众文化活动

P9 科学研究事业

Q 教育

Q1 综述

Q2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Q3 初等教育

Q4 中等教育

Q5 高等教育

Q6 师范教育

Q7 其他各类教育

Q8 古代教育

R 体育

R1 事业综述

R2 竞技体育

R3 群众体育

R4 体育设施

R9 其他

S 医药卫生

S1 事业综述

S2 卫生保健

S3 计划生育

S4 医疗卫生机构与制度

S9 地方医药

T 文学

T1 文学事业

T2 文学评论和研究

T3 作品集(全集、选集、文集)

T4 诗歌、韵文(词赋、楹联)

T5 剧本

T6 小说

T7 报告文学

T8 散文、杂著

T9 民间文学

X 艺术

X1 综述

X2 绘画、书法、篆刻、雕塑

X3 摄影

X4 工艺美术

X5 建筑艺术

X6 音乐、舞蹈

X7 戏剧艺术

X8 电影、电视艺术

Z 北京地方文献专用工具书

附录:

一、时代复分表

二、地区复分表

自然环境以后,从人文地理到政治法律等一级类目属于人文环境,而经济管理到艺术类属于地方事业。

类表的一级类目中,只有“地方志”和“综合参考”两类是以文献体裁作为分类依据的。

方志本是一种文献形式,一般分类表中把它列在史地类下,但在地方文献范畴内,方志反映了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内自然和社会的全貌,是地方文献中最全面的综合性资料,所以把它单独提出列为一类,冠于分类表之首。

按照方志学的理论,方志的种类除有以地区划分的总志、通志、府道州县志、乡镇志、边关志、土司志等等,还有以内容划分的专志,可细分为城垣宫殿、坛庙寺观,祠堂陵墓、山水园林、风土物产、人物艺文等子目,以及金融志、体育志、林业志、公路志、气象志、植物志、动物志等近现代新兴的专业志。为提高族性检索的效率,这些专业志可以分入到以下有关各类中去,方志类中只放按地区划分的综合性方志和志料。除新旧方志外,那些不太成熟的综述型志料以及概论地方上各方面情况的文献,也可以分入这一类中。

“综合参考”类用以容纳本地地方文献专用的参考工具书,如北京地方文献中的《北京百科全书》、《北京百科辞典》、《北京风物书录》、《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古今名人辞典》、《北京统计年鉴》等等。设置这一类目,除因某些文献中的综合性内容不便于类分以外,主要是考虑到读者和研究人员检索使用上的方便。

对于各省,以及与北京近似的大型城市而言,其地方事物与这个分类表中所列出的类目并无本质不同。因而这一分类表,包括它的大部分下级类目,基本上是适用的。而地、县一级的地方事物亦与此大同小异,类似于省市级地方志的篇目表和地县级地方志篇目表之间的区别[4]。

地方志号称“地方百科全书”,是一种经过选择、整理和再编辑的地方史料汇集,而地方文献则是它所采用的基本素材,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极力主张各州县设立“志科”,在两次方志纂修之间收集和保管地方文献,以便“异日开局纂修”[5] 。“志科”的作用,类似于今日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志的篇目与地方文献的类目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修订地方文献分类表的时候,编修同一级别的地方志所采用的基本篇目可供参考。

地方文献分类确实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尽管每个省份和县份都会有某一些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超然特立于世,但就地方事物的整体而言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各地尽可以在大体相同的分类思想基础上,针对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有关的下级类目进行调整和修订。我们可以设想,在今后的实践和探讨中会逐步形成一套通用型的地方文献分类表,资源共享问题也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图书复员问题/建国日报,—1949.10.10

2 杜定友先生对地方文献的研究与实践/刘毅//广东图书馆学刊·—1986·3 29页

3 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王锡贵,张春红//山西图书馆学报,—1994·4

4 《新编省、市志基本篇目》/国家地方志指导委员会(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附录》/韩朴·—北京:文津出版社, 1992.10 )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7

关键词:农田水利;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编制原则

密切结合实际原则。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必须紧密的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实际,在发展农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服从流域规划原则。规划要服从于水资源流域(区域)总体规划,水资源流域(区域)总体规划是编制地区农田水利综合规划的主要依据和基础。两者要相辅相成,不能矛盾;综合开发治理原则。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洪、涝、旱、碱及水土流失等灾害综合治理,不能单打一;近期远景兼顾原则。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安排,分期实施。在工程安排上,要坚持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效益为主。要一次规划,分年度或分阶段实施。

2 目标任务

规划编制之前,要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任务。通常做法为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或新开发水资源发展灌溉事业;通过挖排水沟渠治理低产易涝耕地;对坡耕地分别不同坡度进行改造,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做到林上山,田下川。建设和改造必要的小型蓄水、提水、引水灌溉工程和小河流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农田保护工程;同时要统筹建设农田作业交通道路、桥涵等配套设施,防止山洪灾害。

3 内容要求

治山。主要是封山育林,植树种草,对坡耕地进行改造,修建水平梯田、谷坊、地埂和塘坝等,做到涵养水土资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或减轻山洪灾害损失;治水。主要是建设或改造防洪、排洪、除涝、灌溉(包括井灌)工程,逐步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兴利除害;治田。一是改造坡耕地。二是修建方条田。达到保水、保肥,利于排灌和机械作业。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达到稳产高产。

4 方法步骤

4.1 队伍组织

要抽调专门技术力量,组成规划编制组,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4.2 各种资料和意见

主要搜集规划区村镇建设、人口数量、经济状况、耕地面积、土壤分布、粮食单产、灾害类型及影响程度、气象条件、水资源储量和可利用量及其他水文资料,摸清工程现状、道路交通、建筑材料等情况,调查统计好其他相关资料。

4.3 确定标准

水利工程规划可参照如下标准:小(Ⅰ)型水库防洪标准100~300年;小型农田灌区保证率78%~80%;中小河流10~15年一遇洪水标准;小水电装机0.05~2.5万千瓦,建筑物四级标准,设计洪水P=3.3%;沟道设计为5年一遇暴雨并在3日内排出,建筑设计为5年一遇;农村生活用水保证率不低于90%。

5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水土资源平衡的分析的层次

现有的水资源平衡分析多侧重于年内水资源供给量与需求量的测算,分析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掌握研究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为水资源管理或调配提供依据。而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不但要求从总量上了解项目区年内水资源盈亏状态,为灌区规模、合理灌溉方式的确定和灌溉工程设计提供参考。而且,要求掌握年内水资源供需变化规律,针对干旱等缺水时段的水资源平衡状况进行分析,为灌溉工程设计进一步完善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因此,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应该包括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分析和季节性水土资源平衡分析两个层次。

5.1 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分析包括可供水资源总量分析、水资源需求总量分析和总量供需平衡分析等内容。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分析分规划前(现状)和规划后(规划的近远期水平年)两个时点分别进行。规划前的水资源总量供需分析可为项目的规划方案的拟定提供依据;对规划后(规划的近远期水平年)水资源总量供需分析可为已拟定的规划方案提供检验。两个时点的分析是互动的。当可供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总量时,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供需能够实现平衡,说明规划方案在水土资源平衡方面是可行的。当可供水资源总量小于水资源需求总量时,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供需无法实现平衡,说明规划方案在水土资源平衡方面是不可行的,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减少有效灌溉面积(缩小灌区规模)、建水利工程增大可供水量、或扩大节水灌溉规模减少需水量等方案来进行调整。

5.2 季节性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季节性水土资源平衡分析主要是针对季节性干旱等缺水时段所进行的分析。此时,如果可供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总量时,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供需能够实现平衡,如果可供水资源总量小于水资源需求总量时,项目区水资源总量供需无法实现平衡,则需要考虑是否能进一步采取工程措施可以增加可供水量,或适当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季节性水土资源平衡分析需要更为详细的水文观测或实验数据,也需要对项目区农作物种植制度、土壤状况和水资源利用情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握。

6 方案制定

规划的方法和基本步骤可分为调查-查勘-讨论-测量-计算-定案-绘制图表。方案的构成要素,一般由以下章节组成:

(1)前言(编制说明)。本项作为文本的序,不列入正式章节。主要包括任务由来、目的意义、组织领导、编制过程、批准机构和时间等主要内容。(2)综合说明。本项作为第一章,相当于整个规划文本的摘要,即对规划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反映规划的重要结论,以便规划使用者不必通读规划文本即可对规划有一个总体了解。(3)基本情况。要说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灾害情况和农业生产现状。(4)农田水利现状和存在问题。描述农田水利现状,总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做法、成效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必要性。(5)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水土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利用状况和需求预测进行描述,对水土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和评价。(6)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目标任务。该章要明确规划范围,确定规划基准年份和近期、中期及远景规划水平年,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目标与建设任务。(7)工程建设规划。本章要明确工程建设标准,统筹各类工程进行整体总体布局,确定分区发展重点。(8)典型设计。本章要对各类农田水利工程分别作出典型设计,以便于对规划投资和效益等进行分析,并在编制初步设计时作为参考标准。(9)工程管理与改革。主要包括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保证、质量保证、建设进度计划保证以及建后运行管理制度措施等。(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章对投资进行估算,说明编制依据、投资估算方法、总投资估算数额。确定资金筹措渠道、分期实施计划。(11)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本章对规划实施后的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要做出结论。(12)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资金保障、技术支持、建后管理和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使用等问题对规划实施进行描述。(13)附图、附表。本项不作为方案正式章节,作为附件管理。要有农田水利综合规划成果汇总表、分别对各类工程统计的规划成果表、各类项目近期实施计划表。要绘制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分布图、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布置图、分别绘制各类工程规划布置图。做好农田水利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至关重要,做好规划项目的实施工作更为重要。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适时修正规划,使其真正达到效益最大化,真正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作用。

7 结束语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快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做好农田水利综合规划是保障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

参考文献: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8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42—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2YJC630032);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0A030);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1C0798)。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激化了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集约节约用地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探索符合我国土地资源国情的高效土地利用模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学科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1]。

随着高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土地供应愈加紧张,土地限制成为长沙市高新区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高新区的质量提升和发展方向。因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至关重要。

1 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至2011年底,长沙高新区总规模为10139公顷,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26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37%,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489.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3%。

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以及其他建设用地。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35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14.15%;住宅用地1810公顷,占17.85%;交通用地达1230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12.13%;商服用地、其他城镇建设用地分别为1213公顷、4551公顷比重分别为11.96%、44.87%。

2 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主要基于高新区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效益等因素。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将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共分3个层次,包括3个目标、6个子目标和16个指标[2]。

2.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多因素评价法对高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具体见表1。

2.2 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益分析

2.2.1 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度分析 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对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效益,管理效益的综合水平的评价,运用数据资料,计算综合得分,定量反映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3]。

通过计算,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综合分值为82.18分,其中土地利用状况目标的分值和管理绩效目标的分值分别为84.68分和81.54分,均高于综合分值;而用地效益目标的分值仅为75.27分,低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分值及综合分值。

2.2.2 结果分析 长沙市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综合得分为82.18分。目标层中的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效益3个指标得分均低于100,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

从土地利用情况来看,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和土地利用强度均未达到理想状态。这是由于工业用地率、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而建筑密度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提升空间有限。

从用地效益来看,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分值较低。主要是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较低,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也有待提高。根据数据显示,园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为1731.2万元/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强度为991.12万元/平方公里。

从管理效益来看,土地市场化供应程度较低。这是由于土地挂牌出让实现率较低。另外,园区土地有偿使用率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3 促进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从上述长沙市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及分析,高新区在未来土地集约利用中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1 加强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注重与专项规划相结合,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交通、水利、城建等各项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相衔接、相叠加,科学划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区域,为今后重点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科学规划开发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土地资源,合理确定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真正实现土地资源从源头节约集约利用[4]。

3.2 严格项目准入和供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在企业规划评审时,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规定进行审查,通过提高园区准入门槛,有效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对于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项目,加快预审环节,提高园区集约用地的效率。

3.3 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充分盘活存量土地

加强对企业土地批后监管,每年对园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一次清理,注重盘活存量,全面清查,摸清底数,对闲置、抛荒的土地,按国家规定一律予以收回,缓解土地要素制约。对新批项目督促其尽快开工,重点抓好到位率,无特殊情况不再办理延期手续;对已办土地证但未开工的项目限期要求开工,在规定期限内未开工的项目,依法收回土地;对征而未用、征而少用,土地闲置超过规定期限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或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对尚不构成收回条件的闲置土地,通过整合、调剂、置换等各种手段加以盘活,深度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做到“寸土必尽其用”。

3.4 充分利用企业配套设施可占7%的指标,建立企业服务综合体

产业综合体,就是由园区根据产业形态,按照“功能分区,统一规划、统筹管理”的原则,将工业用地上的生产、办公、配套等进行有机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发展产业综合体,是当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一种有益尝试式。

(1)变规模供地为规划供地。严格按照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统一布局,企业根据生产要求提出厂房建设规模,两者结合后,再制定工业用地供地方案,有效地避免零散地块的浪费,提高土地使用率。

(2)改土地配套为功能配套。企业只建设生产设施,生产配套由园区组织专业机构集中开发。园区按照企业生产用地7%—10%的比例,集中建设员工食堂、倒班房、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园区可以以成本价租赁甚至是免费提供给企业使用,避免企业各自分散建设配套设施,浪费和闲置用地。

(3)改分散独立为集中管理配置。园区建立管理服务平台,一方面保证园区建设的配套设施对所有企业开放,同时对企业各时段的闲置厂房和配套设施进行招商,采取租赁等形式,吸纳新项目入园发展,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松青.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天津经济区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2009,01(23):56—60.

[2] 刘向东,高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285—6288,6291.

[3] 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22—27.

[4] 田茂强,李妍均,杨宝佳,王靖.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46—6548.

土地资源管理文献综述范文9

关键词:土地综合开发;现状;必然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铁路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旧任重而道远。如今资金困难和运营负债两大难题,给铁路建设以及运输经营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制约了铁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随着铁路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仅仅靠国家投资来推进铁路建设并非长久之计,所以要在新建铁路项目中探索综合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寻找新出路。

二.我国铁路建设概述

2013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支持铁路车站及线路用地综合开发”。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统筹安排铁路车站及线路周边用地,适度提高开发建设强度。创新节地技术,鼓励对现有铁路建设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开发”。按照国务院的重要指示和合理要求,合资铁路进行地综合开发拥有了了政策支持。但是我国铁路建设现状仍不乐观。

1.铁路建设资金需求和债务情况

(1)新建铁路建设资金需求庞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研究》显示,我国铁路远景规模为19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为4万公里。“十二五”铁路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据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透露,今明两年仍需完成建设投资1.2万亿元,且“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仍将在高位运行。

(2)铁路建设债务规模居高不下。近年来因大规模铁路建设投资,铁路已经累积了巨大的债务。根据原铁道部2012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原铁道部总资产4.49万亿元,总负债2.8万亿元,负债率达到62.2%。按照5%的年利率计算,这些债务一年需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 400亿元,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只能靠财政救助。承袭原铁道部债务的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三季度审计报告显示,截至到9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资产4.84万亿元,总负债达3.0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上升到63%。

2.国家密集出台鼓励铁路综合开发政策

2013年8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允许并鼓励线路用地及车站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支持铁路企业对土地的综合开发。《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也鼓励对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和交通枢纽用地的综合开发。

3.铁路综合开发的涵义

铁路综合开发,就是结合铁路项目建设,有效利用铁路上盖、地下空间及毗邻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并以开发收益补贴铁路建设和运营,增强铁路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铁路走向市场的一项开创性工作。

三.进行土地综合开发、主动参与城镇化进程是铁路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

铁路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这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城市的存在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因为城市具有集聚经济,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集聚必然导致交通拥堵,高水平的集聚经济必须由强大的轨道交通网络来支撑,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相对白成体系的特点,能够节约出行时间。提高城市不同地点的可达性,因而能够显著提高铁路车站周边及沿线的土地价值。在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情况下,我国铁路在客运市场的职能定位是负责跨省长途旅客运输,较少关注能否获得铁路带来的土地升值利益。在最近10多年,我同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铁路不具备土地综合开发的政策环境。实行政企分开的市场化改革后,铁路企业必然要高度关注经济效益,必然要在铁路车站周边进行土地综合开发,使外部经济内部化。

铁路企业进行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使铁路产生的外部经济内部化,获得铁路发展资金,缓解融资闲难及自身运营资金紧张的问题,引导人口和经济活动围绕铁路实现高度集聚,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使铁路成为城市群的交通骨干,降低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铁路企业进行土地综合开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铁路客运网络在铁路车站进行综合开发;另一种类型是在大城市附近开发建设新的城镇,同时建设联接主城区的通勤铁路,创新大城市群内“房地产开发+通勤铁路+车站城市”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利用通勤铁路疏解城市功能的同时,在铁路枢纽车站周边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使大城市群获得更多的集聚经济利益。

四.铁路企业进行土地综合开发面临的体制障碍

铁路企业参与城镇化进程,实现铁路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铁路企业采用上述2种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在不同程度上要面临诸多方面的障碍。

(1)城市规划方面。现行城市规划没有事先对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做出安排,因此铁路企业进行土地综合开发时,需要对城市规划进行修编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协调,并涉及多种利益关系的调整。

(2)国土资源管理。在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驱动下,铁路企业短期能够获得土地综合开发利益难度较大。

(3)行政区划及与地方政府分享开发利益方面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总是在地方政府管理的区域内进行。如何与地方政府分享土地开发增值利益面临多方面的困难。

(4)城市轨道交通的财政补贴方式。如果不进行沿线房地产开发使市郊铁路成为通勤铁路,就不可能创造出足够大的客流;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补贴方式,没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通勤铁路将会亏损。

五.铁路企业开展土地综合开发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能力建设

铁路企业进行土地综合开发不仅面临许多外部体制障碍,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内部体制上也存在诸多不适应。进行铁路车站周边及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不是简单的圈地卖楼,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开发经营过程。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18个铁路局(公司),面向全国,每个铁路局都运营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铁路,不可能成为运营几十公里通勤铁路,并对通勤铁路车站周边土地进行持续综合开发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在铁路局内组建新的负责对土地进行持续综合开发经营的不动产公司,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直接与地方政府部门打交道,直接与房地产开发商竞争及协商合作方式,直接与银行等各类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同时,中国铁路总公司内部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责权利界定。从宏观经济走势看,对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风险需要保持警惕,中国铁路总公司选择进入哪些城市的土地综合开发市场需持谨慎态度,铁路企业进行综合土地开发,更要注意风险防控。中国铁路总公司进入土地综合开发市场面临的另一挑战是缺乏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知识和经验。铁路企业要善于学习、吸引人才、不断积累知识,需要善于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合作,在土地综合开发实践中不断进行能力建设。另外,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要进行大资金投入,在“招拍挂”阶段要通过竞价获得土地开发权。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资铁路土地综合开发现状并非乐观,尽管众所周知,铁路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对于我国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它从内部和外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需要在深化内部改革的同时推动外部改革,才能把轨道交通导向的土地综合开发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曲淑玲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我国地铁建设的启示[J].都市快轨交通 .2008(5)

2.朱小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关系研究[D].硕士. 2006

3.蔡蔚.陈烨.羊利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践与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