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4-03-19 14:40:51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乳制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引起人们对乳制品有很高的重视。乳制品这一产品有特殊性,对运输工具、运输温度、运输时间有着很高的要求,乳制品冷链物流也变得非常重要。目前关于乳制品冷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乳制品企业空间布局及分销体系方面的研究[1,2];交通运输对乳制品发展的影响及提出了相应的乳制品运输政策[3,4];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对乳制品冷链物流配送成本的优化[5,6]。在乳制品冷链物流中有很多环节,其中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就是重要一个,其运输成本约占50%的比例[6]。因此本文主要是运用系统工程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对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对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进行优化。

1.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

要降低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首先要了解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与一般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有相似的,但由于乳制品本身的特性导致其运输成本影响因素有着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产品特性影响因素

(1)产品种类:乳制品是人们日常所需的食品和消费品,其运输对运输时间和运输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乳制品的运输成本会比较大。

(2)产品的装载性能:对于乳制品产品而言,通常是以袋装或盒装进行包装,然后以纸箱整体运输,最后用冷藏车进行运输。

(3)产品的风险性:乳制品在其运输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用合适的运输设备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短时间内送达客户就会使其变质,增加冷链物流运输成本。

1.2 运输特征影响因素

(1)运输方式:由于乳制品的特殊性,导致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地主要集中在生产地附近,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但不管哪种运输方式都得采用冷藏设备,这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运输距离: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的地方比较多,遍布各个地方,这就要求其在保证乳

制品质量的前提下,需求最短的运输距离,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输成本,增加收益。

(3)运输量:在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运输量也是由运输工具的尺寸及其装载性能而决定的。所以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提高乳制品的装载性能就能增加其运输量,降低其运输成本。

(4)运输时间: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如果不能按时运输,不仅会导致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降低客户满意度,还会在运输过程中增加了其冷链物流运输成本。

(5)运输环节:在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中,由于产品有易变质的特点,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增加一个环节,就会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搬运等,增加了其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所以尽量采取直达运输,不使用中转,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由生产地直接运到需求地点。

(6)运输费用:对于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运费在其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其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乳制品冷链物流的竞争力。实际上,运费主要其中在燃油费,过路费,运输工作人员的工资等。所以,运费的降低,对乳制品需求者和其物流运输企业都是一个降低运输成本的一个重要目标。

1.3 市场影响因素

(1)市场的竞争性:目前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很多,其之间必然存在竞争,既包括同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和包括不同种运输方式的竞争;也包括由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竞争等。这些竞争性也会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高低有影响。

(2)市场的流通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采用各种政策平衡乳制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如果出现不平衡状况,如供大于需和供小于需,就要采取合适的方法确定运输量,这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2.基于层次分析法[7]对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

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萨迪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方法。

(1)建立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

根据前面的介绍建立其递阶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2)建立各阶层的判断矩阵

式中表示要素i与要素j相比的重要性标度,标度定义表如表1所示。

(3)权重计算

求解各要素相对于上层某要素(准则)的归一化重要度即权重,计算公式为:,。

(4)一致性检验

根据AHP的原理,采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检验:。其中是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是矩阵的阶数。值越大,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的程度越大;反之越接近完全一致。所以随着n的增大判断误差就会增大,因此判断一致性时应考虑n的影响,引入随机一致性比率,这是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比值,即。平均一致性指标如表2所示。

当或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不可以接受的,这是需要调整和修改判断矩阵,使其满足,达到满意的一致性。

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结合乳制品的基本情况,得出了以下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对对其进行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其过程和结果如表3、表4、表5、表6所示。

3.基于AHP的结果分析

由表7综合权重计算表知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具体的影响因素按权重大小由高到低依次是乳制品的市场的流通性、运输时间、运输量、运输距离、乳制品的装载性能、市场的竞争性、运输环节、运输方式、运输费用、乳制品运输的风险性、产品种类。所以在降低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时对不同的影响因素的控制也因有主次之分。

乳制品市场的流通性、市场的竞争性直接影响到其运输量,运输时间、运输环节与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有直接的关系,乳制品的装载性能、风险性及产品种类直接制约着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费用与运输方式、运输量、运输距离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优化主要从运输方式、运输量、运输距离三方面展开。

关于运输方式的优化可以根据不同乳制品的要求运用关系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进行优化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关于运输量的优化可以根据每一个时期内乳制品的供需情况运用表上作业法针对供需平衡、不平衡建立合适的模型确定合理的运输量;

关于运输距离的优化可以根据选择的运输方式和确定的运输量运用线性规划法、遗传算法、节约里程法等方法选择最优的运输路线。

4.结论

乳制品如今也已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且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有必要结合乳制品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出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乳制品物流运输成本优化,降低乳制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扬.我国乳品加工企业的区位因子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08(36):14-24.

[2]胡麒星.哇哈哈产品杭州地区分销体系及物流运输优化方案[J].科技信息,2008(34):389-390.

[3]于晓萍.交通运输对黑龙江省乳制品业的发展影响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4]张立永,杨辰海.河北省乳制品运输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8):82-85.

[5]于海龙,李秉龙.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14-24.

[6]曹玮.乳制品冷链物流配送成本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2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铁路物流的流通量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前提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趋于完善。工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是铁路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的内在驱动力,我国工业化程度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很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向成熟过度阶段,工业重型化的不断发展,材料及相应能源的需求提高,也促使着铁路重型货物运输量的不断提升。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精密仪器、昂贵的电子设备通过铁路进行远距离运输的数量明显增多,在铁路运输货物的占比也不断的提高。随着铁路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且全国铁路网络较为完善发达,能够达到较为偏远的地区,具有天然的优势,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随着电子信息化进一步覆盖,铁路货物运输量会不断攀升。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铁路货物运输种类多样化当前,我国重工业的产能依旧占比比较高,其原材料及相关能源等重型货物依然较多的采用铁路物流为主的运输方式。此外,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货物供应的种类丰富,较早的脱离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第三产业等相关高附加值的商品种类多,辐射全国各地。针对于不同的市场变化,铁路物流也在产业调整的过程改变了运输模式,特别是少量多次,朝发夕至、夕发朝至等具有针对性的特殊行业运输、跨城快速运输等新型铁路运输模式的占比不断提升,且新的运输模式也不断的被开发出来。由于铁路运输有着航空、陆路、水路运输所比拟不了的安全性和准时性,对于有冷藏、恒温需求等货物能够提升其整体的运输质量,专业化的铁路运输车辆也在铁路运输中的使用不断增加。

(三)产业结构调整促使铁路运输质量得到飞跃提升传统的铁路货物的运输基本以初级原材料及重型机械等为主,运输过程中无需特殊保存,对于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不高,且对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不过多关注。而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各行业高价值、高附加值的设备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对于运输的条件也有相应的不同,从相反的方向促进着铁路物流运输调整改变运输模式,提升运输质量。由于我国铁路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客户群体对于铁路运输的认识也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经济货物单纯的物流运输外,对于运输的时效性、保管技术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另外铁路物流向着多方向、服务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运输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货运时间提出新的要求在以往的产业结构中,货运发送方及收货方对于货运的时效性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且运输的货物不涉及时效、保鲜等方面的要求,加之传统的铁路运输采用集装箱整装运输,只能对初加工的产品或没有时效限制的产品进行运输。在市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生活品的需求也不仅仅限于可本地获取。在市场需求及产业结构调整双重需求下,铁路运输必然要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动车、高铁开通的地区,利用闲散淡季进行高效的货物运输,既能够保证货主的时效性要求,也节约了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保管成本,提高了铁路物流运输的时效性,促进了铁路货运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五)产业结构调整下铁路货运价格的变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行业的变动及转型,有时甚至会带来一个区、一个市或更大地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变化。相对于传统类型的货物铁路货物运输,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新型产业货物运输,必然同以往货物运输有较大的差别,由于不同运输要求,运输的费用将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较大幅度波动,将会在销售价格中占比提高,带来的将是铁路物流运输价格的不断调整。

二、产业结构调整下铁路货运的优劣分析

(一)优势分析铁路物流运输在我国国内具有长久历史,是货物运输的重要组成方式,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密集、完善的大型铁路网络,无论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都能够有相应的铁路网络覆盖。铁路网络覆盖面广,有相应的车站等配套设置,无论是大宗的重型货物还是第三产业的相关货物都能够通过铁路物流运输至相应的地方。目前,我国的铁路网络在东部地区覆盖更为密集,且大部地区已经开始了动车、高铁的运行,西部地区仍有传统的铁轨为主。铁路网络的覆盖特点与我国现阶段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相适应,既能够满足东部地区较高要求的货物运输,也能够保证西部地区货物运输的经济性,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发展,且有调整的空间。另一个重要优势则是铁路货物物流的准时性,由于铁路运营有专业调度管理,同时对于外界客观因素的依赖较低,除非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下会导致列车晚点,一般情况下铁路物流运输都能够准点到达,是陆路运输所不能够具备的重要优势。

(二)劣势分析我国铁路网络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但诸多地区的铁路仍旧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是承担客运及初级货运的功能,对于仓储及精细化运输系统的建设并不完善,整体整合程度较低,在未来为新兴行业的货物运输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拓展能力不足。传统铁路货物运输中,往往不能够针对特定客户和货物做出调整,需要客户适应铁路运输的特点,不主动的适应市场需求,自身发展意识不足,没有抢占新型行业物流市场的先机。此外,铁路物流的组织及人员适应不了市场化的变革,由于铁路运行在长时间内是属于国家管控的行业,属于国企“铁饭碗”,内部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高,且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不足,货物运输管理程序不够科学且繁琐,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市场需求。

(三)外部机会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不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货物运输的种类及要求不断提高及细化。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特别是扶贫等重要决策的制定,铁路货物物流调整方案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货物集中运输的大范围发展,无论是集装箱货运还是调度运输都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四)外部威胁现阶段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竞争压力主要来源于陆路运输,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建设的情况下,公路能够延伸至铁路到不了的县、乡行政区,使得公路运输在货物运输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同时在互联网发展中,新型的电子商务由于其货物运输零散,运输地点分散,让陆路运输具有更多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在大宗重型货物不限制时限的货物运输中,水路运输因其运输量大,空间相对不受限,其运输成本低成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竞争对手。

三、产业结构调整下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策略

(一)加快提高铁路货物运营程度依旧现阶段我国对产业结构化的调整,未来市场将会有大量的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货物成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在保证自身大宗重型货物运输的基本业务下,应不断的提高铁路物流的覆盖面,着重的发展对时效性、准时性要求较高的货物运输。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铁路网络建设较为完善,能够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的区域,无论是大型城市还是乡镇都有火车站及想配套的装卸基础设施,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人力、物力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引进相应的专业化物流设备,在大型城市火车站周边建立物流园区,配备专业的物流转运、集散、配送,打造以物流配送为中心的小时经济圈,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拉高铁路物流运输的业务量,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网络范围覆盖广的特点。

(二)维持货物运输的传统业务铁路物流运输能够大规模、长远距离运输,且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在铁路货物运输中煤矿、粮食、棉花等是其传统业务内容,占用着极高比例。虽现今处于产业结构化调整的时代背景中,铁路货物的运输应当立足于传统业务基础之上,保持好自身的优势地位之后再发展自身的运营调整,以便在优势市场中保持长久地位,增强客户的粘度,为进一步发展其他业务提供发展时间及过渡期,稳步拓展业务覆盖面。

(三)建立信息化集装箱化的货运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由于其货运分散、体积不大,所需要运货条件较高,需要不断的提高信息化和集装箱化,方能够节约运营的成本。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货运设备的建设,使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进行货物的装载,特别是集装箱运输车的采购,以便能够满足铁路货物运输集装箱之间的衔接。此外,对于铁路物流运输应进一步的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对接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货物进行有针对性的运输及保存管理,实现对集装箱的位置、内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发出预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出应对反应。同时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的同时,注重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衔接,另外数据能够相互共享,借助其他物流方式的优势弥补自身的劣势。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3

1物流企业承运货物分类

由于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第三方服务企业,而且承运的货物种类很多,不仅为一般的个体客户承运小件物品,还会承担大型企业的大批货物运输或采购配送。所以,物流企业在运输货物的时候,就会根据承运的货物的品类及客户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根据目前我国的统一规定,可以将货物按种类进行标准分类,共有14种:煤、焦炭、原油及其制品、金属矿石、钢铁及其制品、矿建、木材、非金属矿石、水泥、粮食、棉花、盐、化肥及农药、其他。

客户对货物的要求一般体现在时间的限制上,则按照客户要求及货物的特性可以将货物划分为强时效性运输需求和弱时效性运输需求两类。强时效性运输需求则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会限制货物在多长时间内送达目的地;弱时效性需求对货物的运输时间要求很低,时间相对比较充裕。

2影响物流企业选择运输方式的因素

物流企业在为托运人托运货物的过程中,会通过比较来选择一种比较合适的运输方式。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一般会以以下几个要素作为衡量运输方式孰优的标准。

(1)运输服务费用

运输服务费用主要是指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费以及提供的其他的额外服务的所有附加费用的总和,这主要由运输方式服务商和物流企业共同协商来决定。所以,运输服务费用因物、因物流企业、因运输方式不同而不同。要托运的货物因其种类不同、重量差别、容积不等、以及运距和运输方式的不同所要求的服务费用也会相应存在一点差异。

(2)运输时间

运输时间通常指货物从起点运输到终点所耗费的平均时间。平均运输时间是衡量物流企业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托运人在选择物流企业时考虑的首要问题。

(3)运输能力不同的运输方式,因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各自的运输线路的不同、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则运输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公路运输由于受自身容积和环境的限制,只适合运输小件、少量的货物;航空运输由于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和运行速度的优势,使得它主要用于运输小件、昂贵、轻质量、且时间紧迫的货物;而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承载能力很大,但是水路运输时间一般较长,另外,铁路运输相对于水路运输在小件货物运输方面也有更多的优势。而物流企业在托运货物的时候,一次是为多家客户服务,所以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就有必要考虑运输能力的大小了。

(4)运输可靠性

运输可靠性指各种运输方式多次运输出现的时间变化的幅度。货物运输的起点和终点相同,但是即使使用同一种运输方式,每次所花费的运输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恶劣天气、交通拥堵状况、中途停车次数、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运输时间。

(5)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一方企业从另一方企业那里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满意度。我们国家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将第三产业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而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也就需要大力发展了。

(6)安全性

不同的运输方式对所承载的货物的安全性的影响也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运输途中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也是托运人在选择物流企业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就导致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的过程中要考虑运输方式的安全性了。

货物送达安全与否对客户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客户的正常工作的进展情况,更有甚者将使客户蒙受重大损失;如果货物不能安全送达也会使物流企业的经济利润下降、甚至亏空,还会间接地影响着物流企业的声誉。因此,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将会通过历史数据来综合比较、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

3确定选择运输方式的指标

根据对影响物流企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中选择几个主要指标作为评定每种运输方式优劣的标准。选择几个重要的指标,一方面,有利于对各种运输方式做综合的比较。评价指标是物流企业选择何种运输方式研究的前提和依据。评价指标基本涵括了运输方式的特点,并且将其特点指标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效益。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各个特点进行综合比较,从而选出较优的运输方式,则丸物流企业节省了一大批运输成本的开支,从而也使得物流企业的利润提高了。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我们考虑了与其有关系的多个指标。但是,根据以上对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各个因素的分析,可以从中得知,一些影响因素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些影响因素对运输方式的选择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通过以上分析,选定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指标。

(1)经济性,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服务及其他成果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数量或资金数目。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物流企业选择运输方式所考虑的经济性主要是由运输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和其他一些费用构成的,而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保险费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相关的手续费等。经济性与运输所产生的总费用呈反比关系,总费用越高,则经济性就越差。

(2)迅速性

运输方式的迅速性是指物流企业将货物送达托运车站截止到货物到底目的地城市的整个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迅速性一般由运输速度来决定,但是也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各种运输方式的迅速性则主要由直达时间和货物的储存时间构成。一般地,货物运送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越少,则迅速性就越好。由于物流企业运输货物的地点并不是只有一个,所以运输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这里我们用运输速度来表示迅速性。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货物送达目的地的完整程度。安全性主要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对货物的货损率、货差率的统计结果来表示的。通常地,货损率和货差率越高,则安全性就越差,所以,用于表示安全性的数值越小越好。

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要素,而且货损率和货差率是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到的,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以往运送货物的完成程度统计分析,得出历史平均水平,则就是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的数值,一般以百分比来表示。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多次运输过程中,运输时间发生的波动幅度,一般用标准差来表示。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运输速度,而两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则通过这两个值就可以算出每种运输方式的平均运输时间。

但是,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以及气候条件随时都在变化,所以每次运输所花费的时间都会和平均运输时间有一定的出入,对这些运输时间进行分析,通过求标准差则可以得出每种运输方式花费时间的波动幅度,也即运输方式的可靠性。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应急救援 物流

一、应急救援物流系统辨析

应急救援物流是应急救援物资以实物的形式由供应区域向接受区域的特殊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应急救援物流是将应急救援物资的装卸、储存、包装、运输、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的全过程。应急救援物流的目的,是实现应急救援物资运输的时空效益最大化和巨灾型突发事件影响的最小化。应急救援物流系统是实现应急救援物流整体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秩序与职能的系统,即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需要输送的应急救援物资、完成运输任务必需的有关设施设备、运输工具、保障运输过程的通信服务以及实施运输任务的劳务人员等诸项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应急救援物流系统(如图1)是特殊意义上的物流系统,它具有一般物流系统功能,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等。对应来讲,应急救援物流系统的输入功能,是通过提供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物流劳力等手段,实现外部环境的输入;应急救援物流系统的处理功能主要是指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所进行包括信息处理、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包括包装、运输、装卸、储存等在内的业务活动以及系统内部管理等工作;应急救援物流系统的输出功能,是指包括应急救援物资所发生的位置与场所的转移与变更、履行合同等各种劳务以及其它相关服务等在内的物流服务;应急救援物流系统的反馈功能,是指因应急物流系统限制,不能按原计划实现而需要调整时所做的信息反馈,主要包括应急物流活动分析报告、统计报告数据、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的提供。

二、应急救援物流系统主体功能

应急救援物流是将应急救援物资的装卸、储存、包装、运输、信息处理等功能实现有机结合的全过程。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如图2)。

1.应急救援物流指挥。应急救援物流指挥主要是分析应急物资需求、制定应急物流方案、制定协调保障计划,进行应急救援物流的综合调度等工作。应急救援物资指挥功能的实施是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完成的,既可以是从属于指挥中心的常设性、独立的执行部门,也可以是指挥中心临时成立的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应该由有关政府部门和各类物流企业、机构的领导组成。该机构(或部门)负责平时和紧急时期应急物流系统的组织领导工作,保障系统平战时期的正常运行。

2.应急运输。应急运输是应急救援物流的核心业务和功能。应急运输的实现,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运输设施、设备与运输手段做支撑。运输设施、设备与运输手段的选择,对于应急救援运输过程本身以及应急救援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急救援物流系统与普通物流系统二者的系统运行具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应急运输设施、设备和运输手段的要求也不同。普通物流系统的运输设施、设备与运输手段的规划和选择,往往严格要求权衡物流系统运行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主要考虑运输设备及手段的服务特性,如运费、运程、运时,运输能力、运输的时效性和物流信息等。而在应急救援物流系统中,应急运输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物流形式,一定程度上不严格要求考虑运输成本,但必须考虑应急运输的空间距离、时效性和物流信息以及与此相关的运输设备和手段的使用。

3.临时仓储。与应急运输相同,应急救援物资的临时仓储也是应急救援物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因素。应急救援物流的临时仓储功能,是指对进入应急救援物流系统的物资所进行的存放、保护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临时仓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保证临时存放的应急救援物资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第二、为即将开展的应急救援物资的转运需求、配送等服务提供必要的机动场所。特殊时期应急救援物资需求具有特殊性,物资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定物资所需数量的巨大,使得应急物流临时仓储显得十分重要。

应急物流系统临时仓储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避免应急救援物资因长时间、远距离运输可能带来的损耗,提高应急救援物资的使用效率。

4.装卸与搬运。物资的装卸与搬运是应急救援物资的必要物流活动,其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应急救援物资的装卸与搬运是对包装、保管、运输、流通等物流活动进行有序衔接的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应急救援物资所进行保养、维护、检验等装卸活动,如货物的装上、卸下、拣选、分类、移送等,也是应急救援装卸与搬运的重要工作。在应急救援物流活动全过程之中,装卸余搬运活动发生频繁,也容易造成应急救援物资的损坏。因此,对装卸与搬运方式的管理、装卸与搬运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的最优化,以及装卸与搬运活动过程的程序化与合理化,不仅能减少装卸与搬运的次数,降低应急救援物资损毁比率,实现节约应急救援物流成本,充分发挥应急物流特殊作用的目的。

5.信息服务。应急救援物流体系的正常运作需要信息技术做保障。应急救援物流系统信息服务,主要是完成与前3项主体功能以及其他功能相关情报的收集与汇总、统计与分析,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等。应急救援物流信息服务包括物资来源信息、物资需求信息、市场信息、物流数量信息、物流区域信息以及物流过程动态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应急救援物流的“时空效用”是信息服务的重要目的。该功能必须建立在现代科技如计算机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等基础之上。因此,信息服务是应急救援物流活动的中枢,在应急救援物流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

6.应急救援物资运行流程。上述5项重要职能的实现,可以见“应急救援物资运行流程图”(见图3)。

三、应急救援物流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物流体系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文中认为,应急救援物流是以满足紧急物流需求为目的,非正常地将应急救援物资实体从供应区域运输到接受区域实物流转过程。建设和完善应急救援物流体系,有利于克服因巨灾型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可能出现的应急救援物资运输混乱等问题,从而起到缩短应急救援物资调配、转运时间与空间,节省应急救援物流成本,提高应急救援整体效率的作用。

应急救援物流体系建设主要从法制保障建设、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建设、应急物流合理布局、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和应急救援物流运行机制建设等5个方面进行。

1.建立健全应急物流体系法律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法律机制是实现应急物流体系运行良好的保障。应急物流体系法律保障机制建设不仅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关于巨灾型突发事件应急物流的相关规定,但这些都只是原则性的规范,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操作性说明。因此,要弥补此一不足,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流体系的法律保障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理顺政府、组织、个人在应急救援物流体系中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利,以保障应急救援物流的正常运转。

2.建立应急救援物流指挥中心。众所周知,巨灾型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偶发性特征。这一特性使得高效的指挥、计划和组织工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显得及其重要。应急救援物资的物流过程是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也必须有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计划和组织工作。这从客观上就要求建立一个应急物流指挥领导小组,或者说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整个物流工作。该小组(或中心)可以作为下属部门,设置于各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之中。应急物流指挥领导小组平时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全国、区域或地区性的应急救援物流资源的规划、筹备等;特殊时期负责应急物流资源的调配,区域间的应急物流行动的协调,保证物流线程的有序和通畅,并向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或中心)提供专业化、合理化的应急物流方案。一般来讲,应急救援物流指挥领导小组既可以作为常设机构,也可以作为临时机构存在,但其必须被赋予相应的法定职权,有权协调各相关应急物流部门之间的关系,灵活有效地调用各种物流资源,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高效转运。

3.加强应急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建设。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需有必要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和保障。这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临时性仓储设施、应急运输设备、装卸设备、物流信息服务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应急救援物资物流过程中的临时仓储需要有相当完善的设施设备,仓储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反映了应急物流水平的高低。当前,由于我国在应急物资储备投入上呈现整体不足的情况,导致我国现有的应急救援物资仓储设施、设备很不完善,其自动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这一现实严重制约了我国应急物流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应通过租建结合的方式,充分整合、合理利用各类社会仓储资源,加强应急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用相对较少的投资,实现仓储设施的机械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水平的提升。

4.建设应急运输保障系统。应急运输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和人力资源两方面。应急运输保障系统建设,一方面要通过调动社会各方面运输力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加强应急救援物资的紧急运输和通达能力,形成覆盖全国和区域的应急救援联合运输网络,实现各种交通运输资源协同作战,运输联动;另一方面,要提高各种运输力量的运输保障能力。通过整合现有公路、铁路等应急救援运输力量,科学配置专业性应急运输工具。加强交通运输线路易损区域的路网建设,尤其加强全国性和区域性重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与主要运输干线之间的路网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运输能力。要以军队航空和民航等空中运输资源为依托,形成协调联动的空中运输体系,建设全国性和区域性空中应急运输力量,提高应急救援的空中支援能力。

5.应急救援物流运行机制建设。应急救援物流系统运行机制,是保障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关键,其目的在于使应急救援物流的流体充裕、及时而准确流向目的地。建设应急救援物流机制,要从综合协调、有偿服务、区域联动和紧急通行等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紧急状态下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包括境外资源、境内资源、区域资源、地方资源等,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这要求政府进行综合协调,保障资源科学合理使用。其次,要依法完善紧急状态下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租借和资金(实物)补偿机制,通过有偿筹集或征调的方式,充分使用各种应急救援物流社会力量。第三,可以采取协议、合同等市场运行方式,建立区域应急救援物流协作,实现区域应急物流运输设施设备共享。最后,要建立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救援物流“绿色通道”机制,通过相关国际、国内法律制度,制定相关应急物流实施办法,简化境内外、区域、地方之间的物流程序,提高物流速度与效率,缩短应急救援物流时间。

四、结论

应急救援物资系统是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应急救援物资体系没有形成综合应急救援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应急救援物资的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以及社会储备缺乏统一指挥与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应急救援物资使用机制,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数量、品种均十分有限,这些严重制约着应急救援绩效的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我国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应急救援物资体系,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加强统一指挥与调度;优化区域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布局,在已建国家应急救援物资代储点的基础上,增建中央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新建区域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基地,完善应急救援物资的实物储备数量与品种,健全包括实物和生产能力储备在内的储备方式。

参考文献:

[1]郑宏凯,杨子健,李威.加快构建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J].中国应急救援,2008(5)

[2]高建国,贾燕,李保俊等.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J].国际地震动态,2005(4)

[3]张红.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4]陈彪,邵泽义,蒋华林.区域联动机制的建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

[5]刘雅静.跨区域公共危机的应对之策[J].理论探索,2010(6)

[6]滕五晓,王清,夏剑霺.危机应对的区域应急联动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2010(7 )

[7]陈淑玲.浅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6(3)

[8]段捷,张沪西.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J].领导科学,2001(8)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U116.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or solving effectively optimization transportation scheme in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inhencing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fully study on effect emergency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factors,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scheme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improved fuzzy AHP is established with comprehensively using fuzzy theor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three scaling theory and the YAAHP software, furthermore the case study is mad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timizing precision and speed,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optimization transportation scheme is improved with it, at the same time providing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Key words: emergency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cheme; optimization; improved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应急物流是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2]。以灾区群众满意度及应急物资快速运达为主要目标的应急物流,可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以最简洁的流程,最快捷的方式供应所需应急物资,降低突发事件在广泛社会范围内对广大群众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1-3]。而应急物流运输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是应急物流能否成功的重大标志,选择最佳合理的应急物流运输方案尤其重要[3-4]。在研究影响应急物流运输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模型,并进行实例验证,证明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应急物流运输影响因素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时效性、事后选择性等特点[1-3]。应急物流运输与普通运输相比,具有需求时间急、需求变化大、环境条件差和技术装备要求高等特点[3-4]。因此,从运输方案优化角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运输需求决策是整个应急物流运输的起点,也是选择应急物流运输方案的关键性因素。在进行运输需求决策需根据具体情况,尽量及时准确确定物资需求的种类、数量及时限,以便确定应急物资运输需求的规模和时间节点,从而完成对应急物流运输方案的选择。

运输环境条件是应急物流运输的外在条件,也是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的限制性因素。需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对环境条件要求,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案。

运输技术装备是应急物流运输能够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也是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的保障性因素。需在运输装备的功能、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进行运输方案优化。

2 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模型建立

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3-4],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同时模糊层次分析是一种综合运用了模糊数学和AHP方法进行的多目标决策的有效算

法[5-6]。因此,基于对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同时对其改进,解决了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计算精度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运输方案优化模型。

2.1 建立运输方案优化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在充分分析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应急物流运输的目的和特点,合理地选取优化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应用YAAHP软件,建立了共有4个层次的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结构图,具体内容见图1所示。

2.2 建立优先关系矩阵,并改造为模糊一致矩阵和互反型矩阵

2.3 计算各个单层元素的单准则排序向量

2.4 计算方案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按照最大原则,选择最优方案

由层次结构图和各个单层元素的排序向量,按照W=PCB计算方案层P元素对目标层A的合成权重向量矩阵W,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选择最优运输方案。

3 实例研究

根据上述的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模型,结合一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之后的实际情况,能够采用的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主要有三种,即方案一(公路—公路—公路)、方案二(公路—铁路—公路)和方案三(公路—航空—公路)。选择时,须全面了解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根据运输需要、地理环境、技术装备等条件选择最佳的运输方案。

(1)根据图1的优化指标,邀请数名专家建立各层次的优先关系矩阵,见表1,同时根据上述2.2计算过程将其转化为模糊一致矩阵和互反型矩阵。

(2)按照2.3所述,计算各层次元素的排序向量,计算结果见表2。

4 结 论

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直接决定着应急物流系统能否高效率的成功运作。综合运用三标度理论、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造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模型,并建立了基于该方法的应急物流运输方案优化模型。通过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即改善了运输方案优化时计算精度问题又提高了优化速度,同时验证了该运输方案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黄润霞. 探析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 物流科技,2011(11):73-75.

[2] 魏际刚,张瑗. 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J]. 现代物流,2009(5):15.

[3] 孙庆峰,党相文,赵建光. 应急物流运输方式选择方法研究[J]. 综合运输,2012(6):36-38.

[4] 钟志新,薛茂炎,等. 灾害情况下应急运输路径选择问题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0(4):37-40.

[5] Ercanoglu M, Kasmer O, Temiz N. Adap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xpert opinion to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J].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67(4):565-578.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6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构建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应考虑的问题。文章最后阐述了网上运输交易系统将会触发“4流3平台”发展的设想,从而推动供应链功能再造。

关键词:网上运输交易系统 安全性第四方物流 4流3平台 供应链再造

在我国目前状况下,共同物流和独立物流共存。独立物流普遍存在于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雄厚且规模较大的企业中。而共同物流则普遍存在于中小规模的企业。主要由于:一是建立自己独立的物流系统需要较雄厚的资金、人员和技术实力,且独立物流是为大批量物流而建立的;二是我国共同物流的规则还不统一、不完善,软硬件设施及其监督体系和其他相关保障措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其安全性、快捷性常常达不到货主和消费者的要求。

共同物流的主要特征是: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共同配送;联合运输;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是指由厂商和批发商以外的公司承担物流业务。共同配送是指运输线路重叠的货物进行搭配运输。联合运输是指对货物进行分阶段的涉及运输工具转换的运输。物流中心是指建立区域性集散中心。以上措施都是为了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运输成本、满足货主和消费者的要求。共同物流的发展,是提升运输系统资源整合的水平和运输供需信息共享的程度的过程,也是运输服务业自身充分市场化、充分自由竞争的过程。如同商品(实物)交易向着网上交易方向发展一样,物流业的充分发展,必然推动运输行业向着网上运输交易方向发展。

网上运输交易的特点

网上运输交易是指在网上运输服务供求信息,在网上进行竞标和签定运输服务合同,通过网上跟踪运输阶段、交割货物、传送及时信息以及实现网上费用支付。它即包含共同物流的特点,也包含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信息传输、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它连接数量庞大的系统用户,包括制造商、物流中心、运输业者以及第四方物流。它是连接众多用户自身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使用户信息有条件地被公开、被利用、被查询。所以它的信息含量大,覆盖地域广,涉及行业多、用户广。它包括复合运输的网上交易,所以会涉及多阶段的网上交易、多阶段的货物安全控制和远距离的信息跟踪与交流。这涉及到复合运输的网上交易,其安全因素尤其突出。这也制约了网上运输交易的发展。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应用必然伴随着第四方物流的兴起。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建立是为了使运输资源(货物)、运输工具和其他物流设施进行市场化的、最有效应的搭配整合;网上运输交易系统仅仅提供了一个对此进行交易的平台,而真正专业化地、独立地从事搭配整合这一中介服务的就是第四方物流(The fourth-part Logistics,简称4PL)。第四方物流的培育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网上运输交易的水平。第四方物流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包括:运输资源的整合、运输业务的承揽、运输过程的监督、运输结果的承担以及相关法律事务的咨询处理等等。它的出现能够满足共同配送和联合运输,同时也是提高物流柔性化、市场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缓冲制造者与运输业者的一个业务中介和责任中介。它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物流供应链。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必然性

(一)以敏捷制造为核心的企业环境、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个性化需求的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消费者价值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趋向,其结果是消费开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不再侧重购买为满足需求规模而大量生产的商品,在是在重视商品质量和体现自己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购买具有差别化的商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产品就会向多品种、少批量、零库存方面发展。这必然要求运输形成高频率、快速度、广地域且单次小运量、多品种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最适合采用配送和复合运输的方式运输。面临这样的复杂形式,世界物流服务趋向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物流服务要求满足更远距离,即市场统一化的要求;第二,物流服务需求的动态化日益增加、前置期逐渐变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三,物流服务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均已出现,物流外包专业化和功能化是必然趋势。

(二)联合运输中要求运输工具的转换和衔接

在联合运输中要求各个货运公司、货主和收货人之间事先达成协议,在运输中进行有效的配合,包括货物的地点、时间、质量以及安全进行即时的监控,货物在中途的存储、运输工具的转换都要求各方进行信息交流和网上授权。以上功能只有在互联网条件下才能实现。

(三)健康的货运行业要求自由竞争的价格和效率体系

为了培育健康的货运行业,要求自由竞争的价格和效率体系。这也必须在自由公开的网络交易系统下才可以实现。使运输与储存、流通加工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各功能的专业化发展,培养运输专业化。同时使各运输部门之间以质量和服务进行公平竞争,减少依赖,提高市场透明度。

(四)为避免运输工具返回时空载要求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

为避免运输工具返回时空载,打破区域性限制,也要求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在我国,物流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都是以当地业务为主,属于地方企业。当运送范围超过了它通常的营业区域,在运送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后回程时,往往找不到要发往本地区的货物而空车返回。这样对企业来说,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对社会来说,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当运输业务集中出现时,往往又会超出(中小)企业的运输能力,这时就需要其他企业的支援,否则会降低顾客服务水平,造成机会损失,因此需要把零散的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向这些企业提供和交流求车和求货信息的系统。

(五)有效地搭配三级运输来减少运输成本

三级运输是指:一是都市内物流,主要的和最经济的运输工具是中小型货车,目的是缓和交通阻塞、提高汽车装载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减轻环境负荷,在发展方向上主要是建立道路交通的畅通机制(物流共同配送、交通需求管理)以及货车的自营转换(提高装载率)。二是地域间物流,主要的和经济的运输工具是大型货车、火车、船和飞机等。目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完善海陆空运输的竞争条件,实现复合联合运输以及减轻环境负荷,在措施上主要是促进内航河(海)运和铁路货运;道路、范围物流中心的建设;货车规制缓和等。第三部分是国际物流,主要是海运和空运。目标是缩减国际物流的时间和成本,纠正内外价格差,改善产业地域竞争力。主要措施是国际中枢、中心港湾据点的整顿、设立;进出口手续、港湾手续的信息化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完善远距离网上运输交易系统。我国现在在三级运输方面运输工具的搭配并不是很合理。其中尤其是地域间的运输。地域间的运输中就成本和安全性来讲最好的应是铁路和海(河)运输。由于三级运输会存在转运,很多公司对在此过程中能否保持货物的安全完好、服务效率和运输速度存在质疑,并没有采用分级运输,而是直运。这势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对交通设施和环境也形成一定的压力。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能够以饱和信息指引市场运作,指导运输工具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种类间的合理搭配,来为完善运输体系,建立柔性运输搭好基础。

(六)货运行业是目标明确的服务业最适用网上交易

目前涉及的网上交易大都是物的交易,很少涉及服务交易。因为物的交易标的明确,国家标准体系比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建立。而服务交易相对来说标的质量及标准不易把握,因人而异,难以形成统一认可的标准,相关的国家标准体系和法律都不完善,因此限定了服务业的网上交易。而对货运业来说,其标的则是比较明确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即:时间、地点、收货人、发货人(货主)、运输人、货运量、质量(保证货物不破损、不丢失、不失效)等。货运质量标准的统一使货运业的网上交易成为可能。

我国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可行性

(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传输信息系统(EDI)、终端信息系统(POS)、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支付系统(EFT)、传送预先发货清单(ASN),以及其他电子商务技术为建立和维护网上运输交易软件系统提供参考,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整合和改进可以形成可靠实用的网上运输交易软件系统。

(二)全国性法规及统一性行业组织

全国性法规及统一性行业组织的建立对网上运输交易进行规范和监督,使各地区按统一规则参与和使用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统一权责赏罚,维护网上交易的权威性。

(三)全国交通状况的改善

例如高规格干线道路、地域高规格道路、城市市内道路、通往港湾机场道路的建设;主要干线铁路运输力的增强;中枢、中心国际港湾的设置;大都市圈物流中心、空港建设。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增强提高了运输能力、速度及安全性,为实现物流的共同配送、复合运输以及第三方(以至于第四方)物流打下了基础。

(四)区域性物流中心体系的形成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城市群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网络。各个物流中心的设施日渐现代化,功能也日趋完善,进出货物、质量检验、保管装卸作业、备货分拣作业以及信息传输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符合作为货物配送和复合运输的中转地、作业地和集散地的要求。

(五)运输公司自主经营和技术设备的提高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已经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由竞争的运输行业,运输公司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也有了很大提高,为其参与网上交易竞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

(六)商品技术性标准、质量标准和全国统一认证体系的建立

例如商品商标、质量认证、商品识别码(UPC)、用扫描读取机读取包装箱上的物流条形码(SCM)以及集装箱的标准化等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统一质量标准、识别货物、辨别质量、加速货物流转、保证货物安全以及核实责任事实提供保证。

(七)保险法、合同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的建立

我国保险法、合同法以及相关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合法性以及权利和责任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为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启动是一项综合工程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启动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很多行业、部门和地区。它要求各个环节和要素运作良好、配合默契;有一个要素失灵将会打断整个服务链条,造成交易的失败。因此各要素、各环节的监督体系要严密科学;当出现局部失灵时要有快速有效的补救体系;甚至当出现运输服务失败(如货物丢失、严重损坏等)时要有相关的有效处理机制。因此,文章认为建立行之有效的网上运输交易服务系统,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有:货物安全问题;各环节的货物识别和质量认证问题;各环节的时间因素;信息及时传递及信息安全问题;运输失败事后处理问题。

(二)建立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要建立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必须有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EDI标准。在美国食品行业,根据商品通用码UCC确定了食品行业的EDI标准。由于运输行业不仅要有自身的服务标准,还要涉及所运输的商品,所以要借鉴并应用商品的标准。要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货物标准、时间标准、物流中心分区标准、物流设施标准等。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作为连接制造商、运输业者、物流中心、批发商或消费者的中枢神经,它的建立模式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连接全国各地运输服务需求信息的平台,它最好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区域的统一的具有强大信息容量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拥有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系统;对相关行业有足够了解;拥有企业的高度信任;具有引导行业发展和评判运输业者行为乃至足以规范运输行业的权威性。最符合这一要求的应该是行业协会。当然,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监督和指导下的专业网络公司也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为任何一个物流中心、运输企业、第四方物流或者制造企业都很难担此重任。因为它同电子商务平台一样,需要专门的人员、技术和设备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三)物流运输企业要取得利用网上运输平台的资格

物流运输企业要取得利用网上运输平台的资格,考虑货物运输安全问题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因素,需要通过其资格认证。条件是:资本充足,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设备、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达到要求,具有承接并完成运输业务的实力;资信记录良好,能够守合同、重信用;自愿接受行业监督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作为第三方物流的运输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果。因此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果,许多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了自己的战略信息系统(SIS)、应用货物跟踪系统、运输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这些信息系统正是与网上运输交易平台进行链接所需要的。通过将运输企业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平台进行嫁接,能够完成信息交流和业务监督。这也是运输企业在自身信息化方面必须具备的准入条件。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展望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建立,必将触发“4流3平台”设想。具体为:将加深商业交易中的商流、物流、运输流及信息流等“4流”的专业化分工;并在“商务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之外再提出“运输交易平台”,作为信息流的第三种平台模式。这样,“3平台”就成为为商流、物流、运输流的横向交易衔接。三个平台象铰链一样,促进各流间的“支撑性增强,制约性减弱”及“专业性增强,捆绑性减弱”,从而保证商流、物流及运输流各自的独立性及之间的动态耦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商业流程结构的重构及供应链功能的再造,体现低碳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4流3平台”设想中(见图2),目前已经完成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分离,并出现了“商务交易平台”和“物流服务平台”。 因此“4流3平台”设想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网上运输系统的建立就是“东风”。 它以运输业者为视角,基于充分信息和自由竞争追求经济学中的效应最优,可谓为“4流”分离释放了最后的“自由项”。

“4流3平台”设想中的供应链功能再造如下:商流:商流表现为商品所有权让渡和转移的轨迹,伴随着与物权有关的权利义务的更新,追求的是商品的升值、买卖的价差、生产或消费的需求满足。除了终端环节商流与物流指向对象一致外,其他环节的商流与物流是可以分离的。这一分离有利于各自建立最优规则、追求最优效应。物流:物流以供应链网络的整合、供应链流程的规划、供应链要素的协调及供应链运营的管理为手段,来协同并操作实物流的时空轨迹,并从供应链优化中实现商业利润。“4流3平台”下会形成全国范围的物流联盟,它以协作和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来支持宽区域的供应链的构建并满足终端商流需求指向。运输流:运输流以运输业者利益为独立视角,在满足物流要求中追求运输的效益最优,实现商业利润。基于运输与物流的经营主体、价值基础及运营规则不同,两者最终会趋于分离。此分离将以“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构建为触媒。信息流:信息流以专业经营信息平台,从事信息优化、信息整合等信息服务为手段,以信息网络、信息共享、信息认证、信息安全为特征,以实现商流、物流、运输流之间功能链接为职责,来提升供应链的效率,获取商业利润。

基于信息流的链接对象不同,信息流可分为三个信息平台:商务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运输交易平台。三个信息平台的功能如下:商务交易平台:该平台作为商业流程结构的始端,服务各商务交易,直接导致商流的产生。物流服务平台:该平台链接商流和物流,成为两者联系和转换的节点,是商业流程结构中的第二个信息平台。运输交易平台:该平台链接物流和运输流,成为两者联系和转换的节点,是商业流程结构中最末段的信息平台。它的构建标志完整商业流程结构的形成,也标志着供应链功能再造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黎浩东,何世伟,纪嘉伦.优化铁路运输产品,促进海铁联合运输发展[J].铁道货运,2010(1)

2.严文宪.关于建设公路货物运输交易市场的思考[J].运输市场,1997(11)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公路运输;物流企业;环境法律意识

公路运输领域发展,备受大众及各企业关注,主要因为公路运输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物流企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要求,既是对自身安全性负责,也为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减轻工作负担。同时,公路运输管理部门,需要发挥出自身监管作用,对相关政策与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探究引发问题的具体原因,有目的性地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引起物流企业重视,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确保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1 物流企业运输相关法律问题

1.1 物流人员环保意识较低

物流企业对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有一定影响,还需要物流企业自身重视运输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大多数物流企业往往重视各项工作开展,而忽视了对人员综合素质考核,使企业所具备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其中就包括环保意识低问题。物流运输工作是既枯燥又辛苦,需要消耗精力与时间,往往会因为送货时间,使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吃饭,只是买一些面包、饼干等食物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环保意识较低,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个人素养与环保意识差,使公路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增加环保部门管理难度。

1.2 超载运输

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比较大,企业为确保自身发展与经济效益,往往会在运输速度上提升工作效率。其中,有部分物流企业选择超载运输,一方面,是能够减少运输成本,为防止被相关部门处罚,往往会选择夜间运输。由于夜间视线不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并且,超载运输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无法确保运输人员生命安全。除此之外,物流企业超载运输,也会因为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未能制定完善监管方案,使部分物流企业依然抱有侥幸心理进行超载运输,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存在监管人员一己私欲,选择“放宽政策”方式让物流企业进行超载运输,违背公路运输规定。并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还会增加公路承载力,无法确保公路主体结构稳定性,使路面出现坍塌情况,严重影响公路运输工作质量。

1.3 公路养护难度加大

随着物流企业数量增多,增强了公路运输管理工作难度,物流企业重视自身经济效益,加速公路结构受损程度,使人员出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增加公路养护部门管理工作难度。除此之外,公路养护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实施,还会因为物流企业及驾驶人员安全意识低,养护工作未达到检测标准、公路养护部门并未发出正常使用通知后,就有车辆在养护路段行驶,严重影响公路养护工作质量,使公路养护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在养护路段上超载运输,不仅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对各领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无法确保运输人员生命安全。

1.4 法律法规影响范围受限

环保工作是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目的就是使环保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各领域的重视与支持,引导各领域积极参与。但是,结合目前环保工作实施情况分析,整体效果并不好,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发生,而污染程度也逐渐严重化。其中,就包括物流企业的不重视与不配合。从物流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因为运输货物的类别不同,针对特殊类别物品需要进行包装,而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因为包装不扎实,使一些包装袋、纸盒等会散落到公路及公路周围,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虽然相关部门是对环保管理制度制定,并受到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与保护,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未充分发挥出效果,其主要原有之一就是各领域对其不重视,使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实施受限,严重阻碍公路运输稳定发展。

2 公路运输中物流企业环境法律意识提升策略

公路运输中,物流企业环境法律意识提升,需引起各部门及人员重视,详细探究公路运输法律法规内容,要求各部门积极参与,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实施基础,加大对物流企业监管力度,降低管理工作难度。

2.1 物流企业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人员安全意识

保物流企业稳定发展,还需企业加大对物流运输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能够逐渐提高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能够在运输过程中,规范自身工作行为,从自身做起,降低环境污染程度。那么,在人员招聘环节中就需要每位运输人员都必须有驾驶证与上岗证,这是最基本条件之一,然后,再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要求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内容全面掌握,并对环保知识学习,通过人员对具体知识学习,使人员逐渐意识到环保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能够在以后工作环节中注重环境保护。

2.2 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禁止出现超载运输情况

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对环境法律内容全面掌握,并具备较强环保意识,还需监管部门发挥出监管作用,第一,是对监管制度制定,从物流企业内部发展、公路运输情况、货物运输要求等多角度分析,确保监管制度内容完整性,满足各项工作开展要求;第二,以确保运输安全性为分析角度,加大监管制度实施力度,能够对物流企业进行全程化的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各项工作问题,降低物流企业工作难度,使物流企业逐渐完善自身工作流程,从细节上处理各项工作,通过对大问题解决成小问题,由小问题发展到没问题,为物流企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最后,在监管部门监管下,禁止物流企业出现超载运输情况,并选择一些实际性的案例详细说明,使企业与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超载运输的危险性与危害性,为自身生命安全考虑,还需严格遵守公路运输规则,从而确保公路运输管理工作质量。

2.3 注重公路养护工作,促进各部门相互协作

公路养护工作也需引起各领域重视,不单是满足物流企业发展需求,而且还为大众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我国政府部门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而市政工程项目自身建设要求与标准非常明确,还需各部门积极配合,在建设过程中就能够严控施工质量。而在后续工作环节中,还能对公路工程加大养护力度。因为公路会因为经常性使用、车辆反复性碾压,出现坍塌、坑陷等情况,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确保公路正常使用,还需建设单位积极配合,定期对公路养护,及时修补塌陷路面,从而增强物流运输安全性。

2.4 完善环保法律内容,大量宣传环境保护工作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不单是需要环保部门及工作人员发挥出自身作用,而且还需每位大众积极参与,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与责任对环境保护,共同营造良好生活家园。由于大众自身环保意识较低,在环保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积极地配合,增加工作人员实施难度。针对此情况,有必要采取相关法律措施进行全面保护,在政府部门正确引导下,使各领域对环保工作引起重视的同时,还能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环境中,以自身的力量去缓解环境污染程度。各领域的积极参与就保护物流企业,因为自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更需要重视环境保护,环保部门与物流企业相互探究,考虑到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又重视对自然环境保护,所以采取相关法律法规对环保工作开展,以此使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能够积极配合环保工作开展。在此基础上,逐渐改变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错误认识,增强生态系统平衡性与稳定性,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迎来新局面。

3 结语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为使我国物流企业稳定发展,还需重视环保法律意识增强,相关部门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各领域环保意识产生积极影响,能够在监管部门严谨管理下,使物流企业约束自身及工作人员行为,坚决不能出现环境污染行为。并且,随着物流企业环保意识增强,还需完善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不单单要提升工作质量,而且还能对自身未来长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注重公路养护,降低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是对物流企业运输人员生命保护,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梅.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物流运输的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7(21):66-67.

[2]朱婧.浅谈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J].科学与财富,2017(14):46-46.

[3]薛丽洋.浅谈道路运输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建议[J].甘肃科技,2018,34(21):110-111.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8

(市交通运输局)

前言: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生存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保护家园、爱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既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我们的共同呼唤和美好愿景,让我们携起手来,担当起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打造绿色物流的途径: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主要途径:1、公路运输以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为目标,鼓励货运车型逐步向多轴化、重型化、厢式化方向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节约能源消耗。2、铁路运输以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增加列车重量、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手段,节能降耗。3、水路运输减少船舶的废气排放、严格控制含油污水的任意排放、妥善处理船舶垃圾;加快船舶专业化、标准化、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港口航道的防污染能力,是发展绿色航运的重点。4、航空运输要走技术性道路,通过引进更先进、燃油效率更高的飞机和更新发动机,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

物流企业三条举措打造绿色物流:1、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先进物流技术对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控制,节约成本,使资源消耗降至最低。2、科学选择运输方式。根据客户物流需求量身订做运输模式,发展多式联运服务,节能降耗。3、倡导使用环保型运输装备。通过使用新型环保运输装备,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将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物流

(市交通运输局)

前言: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生存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保护家园、爱护环境”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既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我们的共同呼唤和美好愿景,让我们携起手来,担当起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打造绿色物流的途径: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物流运输的重要性范文9

根据省厅《关于开展交通物流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针对当前交通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市交通运输局决定组织开展全市交通运输物流调研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我市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基本现状、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制定推动我市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

(一)交通运输物流基本情况。我市道路、水路客货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客货运输站场、物流园区的数量、规模、性质、业务类型、业务网络覆盖范围、经营状况、运力、运能、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发展状况。

(二)交通运输物流运营情况。面对当前燃油价格上涨、运营成本增加等状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道路、水路客货运输企业和重点客货运输线路,进行抽样调查与深入分析。

(三)交通运输物流政策情况。交通运输物流规划、发展意见等制定情况,已出台和计划出台的扶持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政策。在运力优化、信息化建设、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发展等方面等实践经验、发展思路及扶持政策。

(四)交通运输物流发展建议。目前交通运输物流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加快交通物流业科学发展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及下一步发展思路。

三、调研步骤

自即日起,各单位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立即开展交通运输物流的调研工作。其中,市港航局牵头负责全市港航系统的物流调研工作,市运管处牵头负责全市道路运输系统的物流调研工作,各市交通运输局和相关企业要全力搞好配合。6月20日前,市港航局、运管处要将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报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运输局将根据市港航局、运管处的调研情况,组织人员深入重点企业、典型线路,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当前,交通运输物流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部级新闻媒体也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开展本次调研活动既是一项迫切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本次调研活动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提高调控能力与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