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集锦9篇

时间:2024-03-20 10:58:55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数字出版,术语,规范

中图分类号:G230;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3-0038-05

作者简介:王渝丽(1944—),女,四川重庆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原主任,从事术语及术语标准化工作多年。通信方式:wangyuli@ecphcomcn。引 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出版介质和阅读介质,在传递知识和文化上,有着传统纸质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0~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197%,并且持续高速增长。通过在产业中大量应用新型的科学技术,数字出版在不断冲击传统的生产方式,创新出版的业态,改变已有的观念,创造新的产业模式,必将对文化传播方式和新闻出版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传媒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物的载体从传统的纸介质一统天下,到现在的音像、电子、多媒体、网络出版群雄并起,传统出版机构也逐渐转变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出版机构。数字出版使出版物内容形式、编辑模式、生产流程、传播介质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创新,并有大量的术语涌现。笔者根据从事的工作,在下文中介绍了数字出版领域的术语和术语标准、术语规范的重要性。

一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可以理解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图、文、声、像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入信息库中,出版者根据市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加工、整合,然后以纸介质出版物、光碟或网络出版物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活动。它包括以CD、VCD、DVD、EVD光碟为载体的数字音像出版,以CDROM、FD、DVDROM光碟等为主要载体的电子出版,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出版,同时传输相同内容到不同媒体上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的跨媒体出版(如手机出版)等。它易于传播和复制,同时集成了音频、视频、文字、图形、图像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媒介,随时随地地获取数字内容。

数字出版就其本质而言是传统出版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传统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其自身产生的冲击。它既传承了传统出版的优点,又结合了计算机技术,用计算机技术去深度表现传统出版的内容。简单地说,数字出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或网络技术来代替一些传统的出版活动。

日益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使内容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文字、图像、影像、语音等原来以不同表现形式和载体表达的内容要素得到高度融合,以不同行业和传播方式区分的数字格式也趋于统一,数字内容的组织方式也实现了从顺序方式到非顺序方式的跨越。

二 数字出版对出版术语发展的促进 在信息时代,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层出不穷,老词新用情况也很常见。数字出版的发展改变了编辑出版流程和出版物的形式,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和前所未有的扩展,出版从以往涉及编辑、出版、印制、发行等方面,增加了出版内容资源利用、载体多样化、在线服务等新领域。大量术语随着数字出版这一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了出版领域。其中,在中文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抽取、术语数据库的建设和跨媒体制作等领域尤为显著。举例如下(以下术语引自《中国标准书号》和《信息与文献国际标准书号(ISBN)》):

1版本(edition)

传统出版中的定义为: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数字出版中是指由同一出版者出版、同一载体、同一格式、内容相同的复制品。后者的内涵已经拓展到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2责任者(responsible)

传统出版中的定义为:形成文件内容并对其负有责任的团体(单位组织)或个人。原指“作者”负有对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形态进行如实文字性描述责任的一方(或者是某人或者是某个单位组织)。数字出版中指对内容做出贡献并负有责任的实体(包括对数字内容资源投送责任)、网络资源的创建者等。其内涵已经扩展,“责任者”在数字出版中涵盖的范围增大。

3检索(retrieve)

传统出版中的定义为:检查索取所需要的文字或资料。数字出版中的定义: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媒介和联机等方式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后者的内涵已有变化。

4关键词(keywords)

传统出版中的定义为:用于表达出版物主题内容的词。数字出版中的定义:用来标识文件中各个记录的特定数据项目的值。其内涵已经延伸,不再是特指单个媒体在制作使用索引时所用到的词汇,而扩展到搜索引擎行业。

5出版内容资源(publishing content resources)

传统出版中的定义为:指编辑加工完成的可进行排版、印制纸质出版物的内容集合。数字出版中的定义指与出版产品内容形成直接相关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后者不仅包括了可以生产的纸质产品,还包括可以实现对出版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的内容集合。元数据、粒度、语境、标识、标识体系、最小应用单元、结构文档、代码等系列术语进入了出版内容资源领域,这是出版术语发展的一个体现。

6在线服务( online services)

这是一个崭新的出版服务方式,定义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线上出版物服务的方式。就术语而言有在线、语义分析、知识单元、知识标引、问答技术、个性化服务等需要出版者掌握。

三 出版术语国家标准与规范工作 我国对于出版术语是比较重视的,20世纪80年代国家标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名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国家标准。以辞书为例,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名为全国术语与语言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辞书编纂分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上海辞书出版社)自1986年成立以来,在辞书编纂领域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标准化工作,研究辞书编纂中有关标准化的原则和方法,为促进我国辞书编纂术语的统一做了许多工作。1989年8月31日颁布了GB11617—1989《辞书编纂符号》。它适用于字典、单语和双(多)语词(辞)典、词汇、百科词(辞)典、百科全书等的编纂,是我国辞书编纂的第一个国家标准。20余年来,该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多项辞书编纂的标准,不断修订并增加了新内容。例如:《辞书编纂符号》(GB/T 11617—2000)、《术语工作 辞书编纂基本术语》(GB/T 15238—2000)、《辞书编纂常用的汉语缩略语》(GB/T 15933—2005)、《辞书编纂的一般原则与方法》(GB/T 19103—2008)等。

2011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我国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工作。这项工作中包含了数字出版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将对我国数字出版术语的科学界定、对数字出版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发挥基础性的奠基作用。

四 数字出版术语亟须规范 数字出版的发展使出版形式发生了改变。从内容出版方式角度看,出版社迫切需要实现“一次制作,多元;深度标引,多重应用”的新型的出版方式。从出版流程角度看,出版社要实现全新的数字出版流程,彻底改造传统出版流程中众多复杂的出版环节,需要为创作、编辑、排版、审核、等各环节的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内容创作者和编辑能够完成稿件的传递,在出版社内部实现编辑三审流程,完成编辑加工的书稿能够和排版环节无缝衔接,通过自动排版及交互编排生成多种形态数字产品,并迅速将这些数字产品推送到用户的阅读终端,提高内容产品的效率。

但由于受时代和历史的局限,一些原有的术语内涵显然已不适用,而新术语还未完全融入出版业。现在数字出版术语使用不统一的现象极为普遍,传统出版的术语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发展的需求。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出版并不是纸质图书出版的升级版,它的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同样重要。由于现阶段数字出版标准术语的制定、推广都滞后,所以数字出版术语存在使用不恰当和混乱现象。

出版物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资源的开发丰富了出版术语,也对出版人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对数字出版概念和范围本身加以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对统一、公认的定义,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规范数字出版术语对于出版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举例如下:

1出版元数据(publishing metadata )

这是出版业的一个核心要素,为数字出版业务工程管理和内容资源开发、共享提供基础。元数据是描述一个具体的资源对象并能对这个对象进行定位管理且有助于它的发现与获取的数据,其定义的准确性对产业发展很重要。出版元数据是与一本图书及用于创作、出版、发行、营销、推广和销售这本书的所有与出版物相关的信息的集合。它通常由一种包含在某个数据库中的文档的形式呈现,这一文档中涵盖了所有与出版商的图书产品相关的信息。出版元数据大致分为4类:数字媒体管理元数据、图像内容元数据、视频内容元数据和音频内容元数据。其中管理元数据包括标题、主题、制作时间、来源、版权等管理信息方面的元数据;而图像、视频和音频内容元数据则是对数字媒体的内容进行描述的元数据。经过有关专家讨论,初步统计出版元数据的基本数据为300余个,而进入出版领域新的元素据约为30%,其元素的概念部分没有确切的定义或存在争议。但是至今还没有出版元数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台,一些出版者对此还不了解。这一状况妨碍了数字出版元数据的正确应用。

2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置标语言)是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标记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内容,例如:文章、条目、词目、关键词、图像等。XML对数字出版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教育、科技、辞书等出版单位都在研制符合本专业的XML,以达到出版内容资源的充分开发。

以百科全书为例,百科全书的编纂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参与的人员众多,人员的类型众多,需要建立一系列标准规范来约束指导参与人员的工作。网络百科全书与传统百科全书的结构不规范、标准不一致、形式不确定,这给编纂百科全书和利用百科全书构建百科知识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把百科知识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利用的百科知识库,需要对百科全书的编写内容和结构进行规范,要规范百科知识元的分类及其属性描述,因此要制定相关标准,而术语的标准化是编纂工程的基础。正在研制的百科全书XML( Encyclopedia XML)标准将是指导百科编纂平台开发及编辑加工的基础标准。本标准将制定百科全书知识描述的XML格式,可使百科知识结构化,充分开发利用内容的同时也会对规范百科条目的编纂、指导百科全书的编写、提高百科条目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该标准中的术语,例如:格式、元素、标识、属性、声明、文件类型定义(DTD)等,都是百科编辑和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术语。

3几个新术语

国外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相对较早,并且产业比较成熟。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术语大量翻译、引用国外的术语。但因为权威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公布相应的标准术语(包括新术语、同义词、近义词等), 因此就常常会产生歧义。例如:

①ebook,ebook有人就分别译为电子图书和电子书,牛津英语辞典中介绍An electronic book (also ebook, ebook, electronic book, digital book): as “an electronic version of a printed book”。 由于对电子书定义内涵不清楚,同一事物就有了不同的名称。

②general publishing data element of matedata, 有人译为出版元数据通用元素,有人译为通用出版元数据元素。因为出版元数据包括核心元素和通用元素,因此译为出版元数据通用元素是准确的。

③content structure 内容结构,对于传统出版者对该术语的理解只限于语法结构。但是有了数字出版技术后,该术语是指出版业专业领域描述资源相关特性的数据元素。它由描述性元素、技术性元素、管理性元素、结构性元素(例如与编码语言、命名空间、数据单元等)组成。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2

基础设施提供商率先构建了信息骨干网,用于提高特定职能部门的效率和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只有某些行业中的企业(如音乐、娱乐和电子行业)在探索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然而,由于随时随地能够访问在线信息,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发展。进入2010年,互联网和全球连通能力的重心和影响力已经发生变化(见图1)。

1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变革

今天,全球的企业都处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成为巨大的经济资产。据统计,全球上网人数已达20亿人,仅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在2014年就已达到63亿[1];设备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日益增加;社交媒体正迅速成为人们主要的沟通与协作方式。网络、设备和内容的快速融合正无时、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数字消费。

面对全球数字化机遇,企业管理人员看法各异。有的认为数字化转型关键是优越的客户体验;有的认为不同行业和公司的转型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数字化转型应采取自下而上的变革方式,等等。这些毫无依据的说法实际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刻认识,很可能误导企业负责人做出错误且代价高昂的决策。具体如图2所示:

图2数字化转型的误区和实际情况

数字化转型做得好的企业将从客户满意度提升、公司效率提高和生产效率改进中获得巨大好处。凯捷咨询和MIT斯隆管理学院联合的《数字化优势》调研报告显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比同行其他竞争者的盈利能力高出26%[2]。客户体验等数字化转型维度的确可以从部门改善开始,但是这些举措很容易被局限在某个单独部门。尤其对于大公司而言,由于内部的职责划分明确,这些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哪怕得到实施也很难在全公司推广。所以,部门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是有意义的,但远远不够。数字化转型的精髓在于打破部门局限,围绕客户体验、进行产品再塑流程。

例如:耐克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最初是从中层开始的,将产品设计数字化,采用了大量社会化营销方案,并设计了量身定制的生产服务。这些独立的创新非常成功,但是却忽视了各个互不关联的“孤岛”间潜在的协同效应。2010年,耐克成立了跨部门运作的“数字化运动”部门,数字化转型的潜能才真正爆发出来。该部门在企业内部提供技术资源、预算和协作,目标在于打造完整的消费者体验,对快速变化的消费偏好做出响应乃至引导。如今,耐克大部分客户服务数字化项目都由该部门牵头,不断地在Nike+品牌下新产品。

可见,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对数字化转型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数字化转型必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肯定行不通的。因为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综合运用社交网络、移动设备、数据分析来改变传统做生意的方式,这涉及企业的资源再分配体系、管理协调机制,甚至商业模式的改变。

2如何转型

数字化时代,企业应该如何恰当地对待和利用创新的前沿技术?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建立起“数字化优势”?关键领域包括重新确定客户价值主张(提供什么)和重新规划运营模式(如何提供)。这两组问题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渐进式转型阶段而解决。

大多数企业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侧重于这两个领域中的某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可以运用新的移动性、互联和信息接入能力重新形成产品和服务、信息和客户的交互,挑战是如何使这些新的客户价值主张变成现实;另一方面,运营模式的重新调整,可以使客户偏好的要求渗透到购买和销售链的每项活动中,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整合所有的业务活动,并优化与活动相关的数据管理与追踪方式。

21重新定义客户价值主张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捕捉客户需求,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企业转型的新方向。企业可借助信息和数据分析,通过增强、扩展和重新定义三个层面重塑客户价值主张(见图4)。

211增强产品和服务,改善客户体验在所有行业中,企业可通过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数据质量优化分析,洞见客户的需求,实现品牌差异化方面的特性和服务。比如:美国梅西百货公司曾经展示过一个装有镜子的虚拟试衣间,该试衣间能够以数字化方式捕获顾客试穿新衣服的形象,然后,顾客只需按下按钮,就可以在形象上增加一双鞋或者一条围巾,顾客“看到”装饰的形象后,可将数字图像发给好友,实时征求他们的意见[3]。再比如,有些企业在进行销售时,将企业的系统与业务员携带的便携设备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客户的基础信息便可自动呈现,客户过去的购买行为也可以自动呈现,甚至客户的未来购买倾向也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出,从而指导销售员有目标地进行推销。而客户的理赔、报价及其他服务也可以在后台运作与流程整合的条件下,通过移动终端在客户面前自动完成。这样的模式实际上是把企业的运作完全呈现在客户的面前,自动、迅速地完成企业对客户的销售及服务,完成对客户体验的优化提升。

212扩展产业链,增加收入来源数字内容可以对传统产业链进行扩展延伸,通过寻找新的方式实现品牌差异化特性的价值,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比如,传统的唱片业最早感受到数字革命的冲击,由于标准MP3格式的数字音乐的出现,2003―2014年,传统音乐公司丧失了超过35%的收入价值,总收入从120亿美元下降到了80亿美元。但数字音乐现在就比较灵活,比如中国移动的数字音乐基地就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延伸。现在从图书到影视、到体育、到电商,所有传统产业都可以进行数字化延伸,而且这个延伸可以快速地促进品牌积累。

213重新定义已从根本上发生价值变化的核心元素社交媒体、移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要求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客户价值主张。以远程医疗为例,在信息化时代,医疗设备制造商、医疗服务提供商、患者之间可以合作研制疾病监控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向远程医生传送关于患者状况的关键信息,这种通信服务实际比医疗监控设备本身更有价值。再比如现在有一种植入式广告,叫娱乐广告,其实它本身是娱乐的,但里面可以有广告内容。过去的植入式广告,是由故事通过直接对应植入广告。而现在不这样做了,现在是针对一个对象,比如给腾讯做一个形象宣传,可能不会去讲腾讯公司本身,而是通过讲一个娱乐的故事,受众仍然能够对腾讯公司留下印象,甚至更为深刻,只不过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娱乐。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植入广告了,而是娱乐广告。

22重新定义运营模式

企业期待业务的发展、运营的优化、获得数字化优势,这些则依赖于某种程度的新型运营模式(见图5)。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实现运营模式转型的程度与所能实现的效率和生产力改进程度密切相关。

221创建数据供应链,让信息流通起来各类数据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但大多数企业技术的应用仍非常零散。其结果是企业数据普遍难以得到充分利用。企业要挖掘利用数据价值,就应将数据看作一条流动的供应链,使其在组织内部充分活跃流通起来。谷歌和沃尔格林等公司都已通过开放应用接口采用了这种方法。如今,全球超过80万家网站都在使用谷歌地图TM数据。第三方开发商也能够将沃尔格林处方药瓶上的条码扫描进自己的应用当中,从而更容易地帮助人们再次购买药品。通用电气、万事达卡、脸谱网,都通过创建Kaggle 等众包平台,找到了一个汇集全球计算机精英、数学家和数据专家的网络,从而帮助公司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寻找最佳航线,或是优化零售店铺位置[4]。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人员都有着热忱的奉献精神,甚至可以不付分文。

222整合并优化所有数字和运营元素,利用信息管理企业下一层面,企业可以利用跨渠道、业务单位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与关系,去整合那些提供最高价值的数字信息和运营要素。例如,美国的“庇护所”杂志和Meredith广播公司,利用其数据分析,为广告商和其他商业客户创建了针对读者和观众的营销能力,其营销部门与著名的消费品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在社交媒体、移动活动以及传统出版业务中也进行了合作[5]。全球第三大零售商乐购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创新方式利用技术的领导者,该公司通过标准化业务系统在全球快速建立了新店。乐购客户可以在家通过手机扫描产品,从产品清单中做出选择,扫描后的商品被加入到客户的在线购物篮,之后送到客户家中。该业务在推出后一个月内,这种电话购物应用程序被下载了40万次。此外,乐购还提供了用于追踪积分以及查找附近乐购商店的应用程序,一旦客户进入店内,应用程序即可以向客户指出购物清单上产品的通道号码[6]。

23选择转型途径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领域包括重新确定客户价值主张和重新规划运营模式,由此而产生的转型的战略途径主要有三种:其一,注重客户价值主张;其二,注重运营模式转型;其三,就是从更整体和整合的角度,将前两种途径结合起来,同时转型客户价值主张和组织运营方式。在当前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即使在主要采用物理化形式的行业中,企业也不会从“零”开始数字化转型之路。相反,大多数企业已经通过提供交互式网站、更好的客户服务或者更优秀的客户体验而找到了使用数字化信息的方式。与此相似,它们都在培养基础的运营能力,例如在线渠道或数字供应链跟踪。从这个起点开始,企业的战略性转型一般遵循如图6所示的三个路径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最佳转型途径取决于其战略目标、行业环境、竞争压力和客户期望。在产品实物形式强而且客户对信息的要求不高的行业,例如矿产与挖掘业,企业可从运作的数字化转型开始(途径1)。在其他可以在线或通过移动设备提供新型服务的行业中,例如金融服务业,及早注重客户价值主张会带来直接的效益(途径2)。然而,许多企业,确切地说是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同时重新定义客户价值主张和运营模式(途径3),以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能够立即如此行动的企业将具备成为行业领导者的独特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无论是全面重塑客户价值主张、转变运营模式还是两者的结合,都需要全面了解并评估多个因素,如:

产品和服务在行业的数字化演进过程中位于何处;

移动性和社交网络的利用水平以及客户的期望;

其他行业参与者的战略举措;

转型每个阶段的整合程度――新的数字流程和旧有的物理流程之间的整合。

3如何实施

企业如何确定最佳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使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积极参与其中?结构化的步骤如下:

(1)识别转型机会,这需通过全面了解行业中的数字化转型而实现。机会的识别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或者可能实现数字化的程度,以及竞争对手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客户期望。另外,产品和服务若直接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将会改变客户的交互和协作方式。

(2)重新定义价值主张,这需根据现有客户的购买支付意愿而进行。价值主张的重新定义要求企业寻找新的方式,使用技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利用新的数字化渠道留住现有客户,并且最终重新定义整个产品和服务系列,以实现数字化的价值。

(3)设计优化的运营模式,这需结合企业的组织能力和技术要求进行。思考“如何”交付价值,需要首先了解企业当前的能力和机遇。运营模式的设计应支持客户交互,并将此作为跨渠道整合和供应链协作的组成部分。

(4)执行战略,这需重新定义运营模式,以支持新的价值主张。优化线上线下交互流程,培养数字化执行能力,通过整合供应链、建立互联的员工队伍来实现新的客户交互。

(5)持续改进,这需利用企业的客户洞察力和先进的分析能力而实现。随着新概念的传播,客户的需求与偏好也会随之变化,审视新市场,抛弃旧观念,接受新技术。通过分析甚至是微细级别上的客户交互能力,企业也须根据洞察结果持续创新。

4结论

任何行业中的企业都面临着重新思考客户价值主张和运营模式的巨大压力。全球大型企业已开始利用自身的技能、规模和影响力优势,向数字化组织转型。在数字化革命中采取主动举措的企业应当这样做:

(1)重塑客户价值主张;

(2)重新制定业务运营模式,有效率、有效益并以创新方式满足新的客户价值主张;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3

在航空制造业中,基于CAD模型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作为新一代的CAD技术,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Definition,MBD)技术在航空工业的应用越来越流行[1]。MBD的核心在于以一个集成化的3D实体模型作为单一数据源头携带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各种信息。基于MBD的制造模式一经推出,就被认为是航空工业革命性的变革,在这一数字化浪潮中,航空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MBD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重塑航空制造流程成为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航空器上的复合材料结构正朝着大型化、整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复合材料的用量已经成为衡量航空器先进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标志。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依赖过程控制,需要定义工艺设计、成型工艺装备、设备控制和检验所需的模型。因此研究面向制造的复合材料结构的三维集成化实体模型是航空制造业能否顺应MBD这一新制造模式发展潮流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制造模型是制造数据链的核心,是设计意图表示的唯一载体,是制造企业完成产品制造及检验的唯一依据[2]。MBD模式下制造模型(工艺模型)的定义、表示和应用是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文献[3]指出在MBD模式下,产品的设计制造数据都应该以结构化形式集成到CAD模型中以更好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MBD模型应用方法。文献[4]研究了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制造体系,分析了基于MBD的数字化定义技术、工艺设计与仿真技术、工艺装备设计制造集成技术、数字化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集成技术。文献[5]提出一种利用加工知识创建基于MBD的工艺模型的新方法。文献[6]针对机加工艺的典型特征,以工艺MBD模型为基本单元,利用加工特征作为载体将几何与工艺信息集成,建立了面向工艺的MBD模型。文献[7]结合钣金零件成型特点,分析了钣金零件数字化制造模型的结构、组成及各个状态的定义。文献[8]针对当前的MBD模型缺乏基于特征的模型数据表示而不能很好应用于制造领域的现状,从模型重用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加工特征的多层次结构化的MBD模型表示。文献[9]指出识别和理解几何设计意图是MBD模型重用的关键,进而提出一种扩展的三维注释标注方法以显式传递几何设计意图。文献[10]研究了基于MBD的装配工艺数据模型,分析了其中的信息种类和具体组成以及数据来源。综上所述,基于MBD的制造模型涉及钣金件、机械加工件、装配模型等,但较少涉及航空制造领域比重越来越大的复合材料,这与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潮流不相匹配。针对这一现状,开展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研究。

2数字化制造对MBD技术的需求

复合材料结构的数字化制造要求从产品制造全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全面描述产品的工程信息,而数字化制造对产品建模提出的新要求根源于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的两个工程特征。(1)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可设计性和“增材制造”特性要求3D集成化的模型表示。在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承载、环境以及功能需求等设计因素,复合材料结构通常设计得厚度不均,铺层形状各异,不同形式的材料混杂如树脂基玻璃纤维铺层与树脂基碳纤维铺层混合等。这体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强可设计性,但对模型的表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模式中,3D模型表示结构的几何,而铺层等细节设计意图通过2D图纸的形式表示,造成产品数据源的分离,不仅不利于对产品数据的管理,还为工艺人员带来沉重的根据2D图纸上的尺寸信息从3D模型上重新设计工艺铺层的任务。而MBD技术采用3D标注加三维模型表达方式,可以更加清晰、完整地表达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思想,同时尺寸、公差、铺层等制造信息的集成表示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复合材料结构铺叠成型的“增材”制造模式依赖对3D几何模型的曲面展开,同时相应的工装设计也需要在3D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扩展和修正,才能得到最终的3D工装数模。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工装是设计数模面向制造的延拓,需充分考虑成型前后铺层的厚度变化、压力场与温度场对工装型面修正的影响。以集成化3D实体模型表示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并使之与设计数模关联,将有效加强产品数据的管理。因此,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制造特性易于与MBD技术融合。(2)复合材料结构成型的多工序性要求面向工艺过程表达的中间模型。复合材料结构制造过程由工艺准备过程和工艺过程两个链组成。在工艺准备过程中,设计数模表示的是最终零件的成型态,而复合材料结构大型化和整体化的特征造成成型时通常不能一步成型出最终的设计态。在工程实践中,根据复合材料结构的特点,对工艺过程进行适当的划分,形成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工序,通常采用先成型主体结构,再通过二次胶接或模压共固化的方式完成构件成型,最后利用相应的夹具夹持构件,进行最终的钻孔、修边工作。因此在工艺准备过程中,必须对各个工艺步骤进行合理划分,针对当前工艺步骤下的模型进行数字化定义,以便开展数字化工装设计、数字化工艺设计、设备控制、检验模型设计等。在工艺过程中,工艺准备过程的模型作为依据,驱动制造的物理过程。因此,要为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制造过程提供依据,必须使用数字量表达和定义的相互关联的中间模型。

3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

3.1制造模型的组成分析

设计部门发放的复合材料结构的MBD模型是按照构件的功能进行定义的,仅包含了构件最终的几何模型及其工艺信息,并不考虑构件制造的中间状态,而复合材料结构的大型化、整体化、形状复杂化等特征使得其制造通常是分阶段的,并且每个阶段都要定义相应的工艺信息,如成型精度(尺寸、公差)、固化温度、压力、时间、表面处理方法以及待胶接面的保护等,以保证结构最终的成型质量。同时,在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成型工装,胶接面加工需要装夹定位等。这都要求对原有的设计模型进行修改(如将设计数模拆分成对应中间某个阶段的几何模型,或者为保证一些高要求的尺寸特征,增加相应的工艺铺层等)。因此,设计MBD模型难以直接应用于数字化工艺设计。通过对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考虑复合材料结构成型过程中的典型状态,分析了制造模型的组成,如图1所示。初始模型,主要作为预浸料数控下料、成型工装设计的依据。初始模型以设计模型为数据源,结合工艺特征,利用数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专家经验设计构建。下料数据通过对设计模型曲面展开得到,其形状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结构几何形状的准确度,一般都通过曲面扩展的方式留有工艺余量;针对不可展曲面,需对初始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根据有限元网格的变形情况,确定剪口的方式;特别地,对尺寸大或曲面复杂的构件必须进行铺层分块,而铺层分块的方法和搭接方法依赖对初始模型的有限元仿真结果,最终建立完整的3D铺层模型作为初始模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成型过程的物理环境,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温度场和压力场,以此为依据结合已有的专家经验,对模具型面进行相应的修正,最终模具的3D集成化模型(几何模型+制造工程信息)是初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模型,主要用于夹具设计、数控程序设计、检验量具设计、表面处理工艺参数设计等,包括组成复合材料结构的小件的3D集成化实体模型,复合材料结构的主体部分与小件的胶接或共固化等几何形状与制造工程信息的集成模型和小件或主体部分的精度检测模型。最终模型,主要应用于检验模型设计,数控程序设计的3D集成化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成型的复合材料主体结构添加相应的设计孔特征,关键装配面精度保证的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如铣端面等,并对结构预留的工艺余量进行切边去除。

3.2基于MBD的制造模型定义

在传统的复合材料结构数字化制造过程中,产品信息的关联性差,设计数模、工装数模、2D工装制造图纸、3D铺层模型、2D的铺层排样数据,以及2D数字化工艺设计中的成型参数等工程信息紧密相关但以散乱、各异的形式存在于制造过程中,为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基于MBD的制造模式下,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模型以3D模型为载体,将制造工程信息,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处理方法、固化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设计信息与3D模型紧密关联。通过对复合材料工艺设计过程涉及到的信息以及工艺设计信息与模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形工艺特点,利用各个阶段模型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制造模型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关联。制造模型定义采用“阶段划分-模型定义-模型优化”的迭代模式生成。制造模型的定义不仅依赖MBD这一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理念,更需要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大量工艺知识。在CATIA、FiberSIM等先进数字化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根据企业积累以及自身特色形成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知识库,通过制造模型阶段划分、建立了基于MBD的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模型,如图2所示。实体层,定义了模型的3D几何形状,作为非几何信息(尺寸、公差、固化条件、材料信息)的载体,是工装设计、预浸料下料数据的源数据。扩展层,定义了3D标注信息,主要包括尺寸、公差、注释、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装配、检验、测试和材料等制造工程信息。其中注释定义了构件的表面处理、工艺要求等,标记定义了装夹、定位基准等。扩展层标注到3D几何模型上,直接在3D环境中显示,可通过多视图管理实现相应信息的选择、缩放、隐藏和显示等操作。应用层,是基于3D几何模型和扩展层的应用,以两者作为基础面向整个制造流程的应用,如成型工装设计制造、检验工装设计制造,预浸料下料数据以及铺层的激光投影数据的生成、机械加工的数控程序设计,装夹定位工装的设计制造,表面处理方法等。应用层的信息以索引的方式与扩展层、实体层关联,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上述信息的组织显示。

3.3基于MBD的制造模型在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中的应用

传统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往往侧重制造过程的某个环节,缺乏对整个制造过程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的系统考虑。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以集成化的3D模型表示将复合材料成型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先进复合材料制造体系的有机组成。从系统学的角度而言,以制造模型为核心的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体系对复合材料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密的数字化定义,以数字量传递和控制成型模具设计、检验设计、制造指令设计、工艺参数设计等,实现了快速、精密、高质量成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缩短了制造周期。基于MBD的复合材料制造模型应用方案,如图3所示。

4结束语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4

(一)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全球公认的标准行业分类

相关的行业分类标准如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nternation-alstandardIndustrialClassification,ISCI),以及相关的产品分类标准如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目录(CPC)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都未能对内容生产行业或内容本身进行明确定义,但是这些分类系统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早已存在,因此数字文化产品对这些规则的命名规则而言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以计算机软件为例,GATT和《信息技术协议》(ITA)对于软件的调整针对的是软件以物理方式存在的磁盘。而GATS是基于较早版本的CPC,仅仅涉及那些记录或产生内容的服务,如录音或对内容进行传输的服务,如广播电视播放服务。但是GATS不一定会涉及内容本身,无论是储存在有形介质上的还是通过电子方式传输的计算机软件,都缺少适当的分类;同样在现有的服务分类表中也没有直接与计算机软件直接相关的分类。

(二)现有的全球贸易框架下并没有提供关于服务、货物的明确界定

从实践中看,文化产品可以被数字化,这些经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可以通过网络的传输,以不同的形式为消费者所使用。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如书籍、电影、音乐通过下载后,可以换成其他有形物的实物被出售。若只是在线销售,这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无实质区别,这可以认为属于服务。因此,从实践中看,对数字文化产品的理解存在区别。对货物与服务进行区别的问题不只在贸易领域存在,在商品归类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最新版的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目录中就可以看出,在对货物与服务进行区分的各种标准中,没有一种可以再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切实可行的以及清晰的区别方法。在GATS生效以前,并不存在对服务和服务贸易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对此也持不同观点。从条款上看,GATS回避了学术之争,通过划定范围的方式规定了GATS所规范的服务贸易,什么是“服务”却未给出明确的定义。GATS1.1条规定“本协定适用于各成员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条只是对GATS所适用的“措施”的界定,而不是对“服务”本身的界定。在GATS中对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也未有所涉及;货物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GATS中也没有加以规定。

二、国际贸易中数字化文化产品的归类标准的现有主张

(一)数字文化产品适用GATT的主张

美国是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为使本国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能得到充分的保护,极力主张数字文化产品贸易享受GATT的保护。其主张的理由为:

1.适用GATT规则,更有利于视听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美国主张把数字文化产品划归到GATT之下比把其归到GATS之下更为有利,因为GATT为数字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因为关于是否永久性延迟征收数字文化产品关税在成员各方之间的讨论并未达成共识,把数字文化产品归类为由GATT调整,将会对世界贸易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GATT之下贸易自由化程度事实上要比GATS高很多,这一点没有什么令人奇怪之处,因为WTO成员方经过长达45年的时间对GATT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改善,以及对GATT之下的承诺水平逐步提高的结果。

2.确保WTO协议的技术中立美国担心那些一直由GATT调整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受到尚未完善的GATS规则的约束。当前从GATT1994的“关税细目”和GATT第4条“电影限额”来看,这些数字化的产品内容一直都是由GATT1994来调整,在GATT1994的任何条款中,也没有GATT1994只能适用于有形产品的规定。如果仅仅出于对新的分销技术的考虑而把当前由GATT1994调整的电影、音乐等这些能够数字化的产品划到GATS的调整范围之内,就很难理解这一方式的正确性。目前被ITA协定所调整的计算机软件贸易,根据ITA协定的规定,消费者所购买的以实物方式交付的软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贸易限制,并且免除了关税。

(二)数字文化产品属于服务的观点

与美国的主张相反,欧盟主张数字化产品应被归类为服务。欧盟之所以持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他们出于保护数字视听产品这一目的。如果这些通过电子方式加以传输的产品在事实上被当作服务,欧盟就可以理所应当的适用其规则来调整通过网络方式传输的电影及电视节目,通过限制性的规则对视听产品的流通和传播实施歧视性待遇。并不是只有欧盟持这种观点,同样出于保护国内视听产业目的,其他的WTO成员方也坚持认为通过电子方式传输的产品应归类为服务,具体来讲理由如下:

1.GATS从长远目标来看更有利于数字文化产品贸易自由化欧盟认为WTO电子商务工作组当前的目标是寻求如何运用现有的WTO框架下的规则来调整电子商务的问题,而不能把重点过于集中于对市场准入问题的磋商这一问题上。欧盟并不认为只有GATT1994才能更好的规制电子商务中数字化产品的问题,虽然从当前GATT1994的结构来看,其位数字化产品贸易提供了更有利的规定。软件产业和电影产业之所以强烈要求把其归为货物,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可能GATS还未能对这类产品作更加深入的、充分的考虑;其二可能是持有归为GATT调整观点的支持者认为他们宁愿选择现有GATT下的自由贸易承诺,而不愿意选择GATS之下不确定的承诺。

2.WTO框架下不存在确保技术中立的规则欧盟以在WTO协议中不存在把货物和服务同等看待的规定,作为反对美国观点的理由。现有的国际贸易制度并未就介质问题进行讨论,特别是文化产品。能否在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规则中找到相应的分类,从而依据这一结果来判定数字文化产品是属于GATT还是属于GATS,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判断数字文化产品的价值不是依据其载体,而是其内容本身。

三、数字化文化产品分类问题的实质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5

与此同时,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思维在这场变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互联网思维在指导这场前所未有的传统产业大变革。于是在百度上搜索互联网思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网友都试图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这的确是个十分难回答的问题,或许我们应该跳出“互联网思维”这个新词去寻找答案。

变革并非刚刚开始

大家可能都以为这场传统产业大变革只是2013年才开始,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并非一蹴而就。变革也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情,这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只是到了2013年的时候许多客观条件成熟,走到了变革的临界点,然后就爆发了。这场变革其实早在2009年开始已经悄悄发生。

我曾经将1999年-2009年这十年定义为“数字时代”,我们清楚的看到这10年间手机从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电视同样从模拟电视变为数字电视,而冰箱、空调等一系列家电设备都通过数字化实现了简单的智能控制。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芯片和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达到顶峰,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始发生变化。行业的领军者最先嗅到变革的气味,这包括苹果、三星等IT产业巨头。

2007年苹果了首款iPhone,这开启了手机快速联网时代,苹果不仅可通过销售硬件获利,还可以通过App Store销售应用获利,苹果不仅不再是一家电脑公司,也不再是一家手机硬件设备商,而是一家兼顾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的新型公司。

三星则在1998年前就将品牌口号定义为“Samsung Digital: everyones invited”正是基于对“数字时代”的充分认知。而且在这十年里,三星也的确实现了“数字世界”的目标。但是在2010年1月1日,三星正式启用新的品牌口号“turn on tomorrow”,开启未来,这个未来所涵盖的范围是在太广了,从狭窄的“数字”变为难看到边界的“未来”,这正是巨头对产业变革的精准把握。

因此,我把2010年之后的十年定义为“融合时代”,而让融合得意完美发生的条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也是自2010年开始,智能手机开始全球普及,三星、TCL、创维、海信等电视企业开始大量的宣传互联网电视....。.

每一年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都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09年CES还是索尼数码相机、三星高清电视、LG液晶电视唱主角,但这是最后一次“数字”在CES上唱主角,所以2009年1月的CES可以说非常糟糕,但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2010年1月的CES上,最惹人眼球的产品是:平板电脑、电子书、智能互联网电视、3D电视、汽车互联网、基于谷歌Android各种产品、软件应用和电子配件。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硬件产品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而且产品之间发生了融合。而2011、2012年1月的CES,再次强化了这种智能化和网络化,产品之间的融合更加密切。

所以我断定2009年就是“数字时代”的最后一年,2010年是“融合时代”的开始,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融合发生的催化剂之一。

产业融合是海,互联网思维是船

上文我向大家解释了产业融合的节奏,但并未谈到互联网思维。如果我们把产业融合比作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掀起无边巨浪,那么互联网思维可能是海上的一艘船,航行在产业融合的大海之上。

之所以如此比喻,因为我们不希望“互联网思维”这个新生的词语来掩盖产业融合的真相,也不希望这个词语遮住产业融合的光环。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给这个新词语进行定义,反而更让我们找到更好的定义依据。

互联网思维,是产业融合大环境下赋予企业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一种崭新的营销方式,一种迎接产业融合的方法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互联网思维不可被神化,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也不是产业融合时代的救世主,更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产业融合是海,海面已经开始上涨,岸上的企业都将被拖下水,海水无形无孔不入,所以任何企业似乎都难以幸免这场变革,无论你是IT产业,还是汽车、金融、餐饮、旅游、房产等等,都将被洗礼,造船出海,颠簸前行是必然的。那些不愿造船的企业将被永久淹没。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6

以飞机装配工艺为例,过去采用样板、模线、样件等模拟量传递方式,效率,准确度,产品质量都比较低。而现在基于计算机的先进装配协调方法采用了数字量传递的方式,效率,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然而无论是哪种装配,协调工艺都决定于其设计。因此要提高装配,协调工艺必须从设计入手。数字化设计技术以CAD/CAM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发展等为基础,主要内容有产品数字化定义、虚拟装配和并行技术等。产品数字化定义是应用计算机来描述和定义产品的研制,它的目的是对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义和描述,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产品数字化装配是指对已进行数字化定义的产品零部件通过计算机实体进行虚拟装配,确定航空部件的配合是否符合尺寸,配合要求是否存在超差等等。使在设计过程中的可能不合理因素减到最少,从而减少在制造过程中的更改与返工。由于采用了数字化设计技术,使波音777研制周期缩短了一半,降低了25%的成本,减少了75%的出错与返工率,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在波音777飞机开发与制造过程中的成功应用,使数字化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认识。

2集成技术

由于航空产品有研制周期长,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产品使用期长,售后情况复杂,研发生产合作国际化等特点,因此集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集成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CAD、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原本各自独立的环节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制造过程,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现代集成技术包含有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集成。通过现代集成技术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制造。完成波音777研发生产后波音公司,开始实施DCAC/MRM(飞机结构设计与控制/制造资源管理),以达到从用户订单、设计制造、最终到交付使用的统一信息和过程管理的目的。现代集成技术可以解决以前单一数据源方面存在的问题,统一管理产品数据、生产管理过程数据。确定信息的完整性、唯一性、协调性、有效性、无冗余和安全性。将资源管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5个过程的信息整合为一体。

3数控加工技术

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是当代航空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柔性制造技术的基础。随着我国近年来大量新机研制项目的开发,大量的业务都需要国际间合作,各航空企业所保有的数控机床总量已大幅度增加,通过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数量明显增多。在航空制造所涉及的零部件主要特点是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表面形状复杂。因此加工技术难度很大,在此需求背景下,对航空行业的数控加工技术水平有很高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以特征技术为基础的针对飞机零部件和发动机机构件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技术,分布式的DNC技术,CAP智能化技术,网络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数据管理技术,车间生产组织、管理调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4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的实质是通过相关软件在计算机中的制造,可在计算机中演示完整的制造过程。通过虚拟制造可以验证制造过程的安全性,并且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方案。从而保证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工期,提高生产效率。

5计算机技术

在常规成形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最早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行业,计算机技术明显地推动着航空制造工业各方面的改变。计算机技术在航空部件制造的三大传统工艺(钣金、机械加工、铆装)中的广泛应用,航空制造技术水平有很大进步。飞机钣金件往往具有结构体积大,质量轻的特点,而且大部分飞机结构中的钣金部分是保证飞机气动外形的重要组成,其加工水平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气动性能。然而以蒙皮加工为例,传统的蒙皮拉形机往往以人工操作为主,加工质量取决于操作员的熟练度与技术水平,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过随着大量采用数控技术的蒙皮拉形机的投入使用,产品质量得到稳定保障。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面,大量地对先进数控设备进行采用,使飞机零部件中的复杂表面加工,如发动机叶片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传统的飞机连接技术中主要采用铆接等方法,同时也导致了疲劳寿命低,密封性差等。而随着对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等先进连接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结构的各项力学性能。

6结束语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7

关键词:艺术本体论;数字插画;视角

艺术本体论,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问题,包括“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艺术如何存在”,及“艺术与其他存在的关系”等相关“元艺术学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长足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众多新媒体艺术形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固有认识,也形成了艺术学研究的全新领域。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插画艺术近年伴随影视、游戏产业的火爆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文化影响力不容小视。当前,针对数字插画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与应用等方面,从艺术学的视角对数字插画系统研究成果还较为薄弱,本文试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探讨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

1 数字插画艺术是什么样的存在

1.1 艺术与技术的争论

首先,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需掌握相应的表现技巧,工具材料也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而来,作为数字插画,同样依赖作画材料与表现技巧。由于创作材料的非物理属性,决定数字插画缺少传统绘画有的“工艺性”,更多表现在“技术性”。工艺性的缺失,数字插画在表现力上更多的是模仿传统绘画的“质感”,此外,借助于滤镜、渲染技术,画家个人风格对作品的影响不再直接,这也是部分学者对数字插画艺术价值诟病的理由之一。

然而,驾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除了技巧与材料外,还需创作者的艺术直觉和素养,这一点数字插画与传统绘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传统艺术的大部分审美标准,对于数字插画仍然适用。应注意的是,数字插画虽是绘画,但首先是数字媒体艺术,对数字插画艺术的价值评判,不能简单以传统绘画标准套用之。数字插画创作的繁荣,商业成功之外,更代表一种文化观念和审美方式初见雏形,我们应以全新的艺术观来评价数字插画艺术。

1.2 绘画与设计的争论

数字插画自诞生以来,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设定”是数字插画创作的主要任务。在创作方式上,其与设计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均使用素材拼接,套路化的造型与标准化制作方式,这让数字插画看上去更像设计。

另一方面,数字插画创作基本以写实性、具象性为主,重视经典绘画法则的运用及对各种绘画风格的借鉴,具有绘画的审美特点,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字插画,其设计性和绘画性的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简单地说,游戏海报及绘本的绘画性最高,概念设定和矢量插画更偏重设计性。

2 数字插画的存在方式

2.1 数字插画的物理存在

前面讲到,数字插画不具传统绘画的材料实体,任何以自然媒材为手段的绘画,均依靠材料对光线的反射与吸收呈现视觉形象,数字插画因其虚拟性,视觉图像的存在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控制屏幕三色光源的混合实现的。

传统绘画创作,是画家与材料的“对话”,对材料的控制与妥协,形成了画作的整体“有序”与局部“无序”的奇妙关系,最终成就了个人的绘画风格以及画种的艺术特点。

数字绘画的实现首先依赖程序,程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精确性,二是规范性。所谓精确性,指软件对基本图形控制的精确,如Photoshop的圆头笔刷是绝对的正圆。对压感笔压力感应的数值调节,色彩饱和度、不透明度的数值控制又体现了规范性。数字插画师为了对抗这种局限,会采用制造肌理效果增加画面的随意性,营造“画味”。

2.2 数字插画的功能存在

数字插画是一种工具性绘画,这一点和传统的插画具有一致性,所谓的工具性,指依附于其服务对象而存在。对于“插画”一词的解释,狭义概念如1998年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所述,“艺术性的插图。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不过,数字媒体艺术时代,插画的使用范围和定义要宽广得多,虽仍然是依附于其服务的主体对象,但创作的自由度和艺术独立性远高于传统插画,不过即便如此,当前的数字插画创作仍然未能突破“依附性”“工具性”这个局限,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工具性绘画,其价值往往依附于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功能性大于艺术性。

第二,文化内核的依附性。依附于西方商业流行文化,创作主题和风格高度套路化,全球创作主题的高度统一雷同。

第三,依附于商业社会和数字娱乐产业的土壤,文化的原生能力和动力不足,限制了当前数字插画师艺术潜力的发挥和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

2.3 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

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这三个坐标系可以较为完整的定义数字插画的文化存在方式。首先,数字插画的艺术特征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价值多元化、文本空心化和商业化等方面。特别是文本空心化,如巴尔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年)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一物”,艺术只是一种文本,文本背后没有任何终极神旨和崇高追求。当前数字插画创作极度追求“视觉奇观”等个性化的视觉图像审美,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其次,视觉文化和大众艺术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二战结束后,西方艺术的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先锋艺术的崛起,一度让部分西方学者认为“绘画已死”,进入90年代,随着大众传媒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的创作在商业的刺激下又前所未有的繁荣起来,大众化参与和传播,让数字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的“精英”门槛,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学者所津津乐道的“视觉文化”或“读图时代”,昭示着视觉艺术的复苏或“回归”。

3 数字插画与其他数字艺术的关系

数字插画与电脑游戏、影视动漫,均属当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共生关系,代表了数字时代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出现的交互式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等实验艺术,虽同属数字艺术,但更倾向观念性,创作动机与传播途径与商业艺术完全不同。不过,数字插画艺术如果能与当代数字实验艺术相结合,对于提升数字插画艺术整体的艺术品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例如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大型多媒体动画《清明上河图》,就完美地体现了平面绘画与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产生的令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4 结语

数字插画艺术的繁荣代表了网络时代大众文化心理、审美观念、审美方式的变化,是后现代主义背景下视觉艺术发展面貌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从技术与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梳理数字插画艺术的属性,价值和特点,对于厘清业内外对数字插画的整体认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8

【关键词】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构建目标;构建方式

数字出版企业版权业务的战略化运营,需要企业从版权制度、版权技术以及版权文化等多个层面整体推进。其中版权文化对版权业务的影响,虽然缺乏版权管理制度的直接性、强制性和他律性等刚性特征,但却同时体现出鲜明的间接性和自律性等特征。在数字出版企业版权管理中,观念层面的版权文化往往比刚性的版权制度更有生命力,也更具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为数字出版企业版权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版权意识并渐渐演变为习惯,进而发展成传统,最终形成被普遍接受的文化约束力。因而,数字出版企业版权业务的战略化开展,不仅需要设置科学的管理制度,版权文化的构建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解析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目标及方式,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一)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内涵。人们对版权文化的认识,大都源自知识产权文化这一概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03年5月召开的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知识产权促进发展与繁荣,建立知识产权文化”的构想,首次明确提出知识产权文化这一概念[1]。而关于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虽然尚没有绝对权威的界定,但目前在我国存在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通常认为知识产权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知识产权文化包括意识和制度两个层面,而狭义知识产权文化则仅指意识层面的知识产权文化。

基于以上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认识,通常认为版权文化是由版权观念的意识形态以及有关版权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价值意识、心理结构和学术思想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体现了人类在智力成果创造上的聪明,更反映了人类在制度和观念创新上的智慧,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范畴。[2]版权文化与数字出版企业的结合催生了新的文化范畴――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这一文化范畴在概念上从属于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带有知识产权文化范畴的共性特征,但与其他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是数字出版单位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强调数字出版企业在构建反映企业奋斗目标的整体企业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版权的重要性。由此要求在数字出版企业各项制度中强调版权意识,如强调对作者权益的尊重以及对企业自身权益的维护等等。数字出版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同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意识和数字出版企业版权制度两个层面,而狭义的则仅指版权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实际上,版权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是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构建的核心,版权制度则是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是指数字出版企业对待版权的态度、信念、心理、感情、习惯等共同构成的整体意识,是数字出版企业在长期从事版权业务实践中所积累、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版权的良好作风、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

(二)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作用。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浓郁的版权文化氛围,使企业员工知版权、爱版权、重视版权,明确从事版权工作的真正含义,从而为企业版权业务的战略化开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威廉・R・金和戴维・I・克里兰指出,“多年来从对各种商业组织和公共机构制订和实施长期规划过程中的咨询经历中,得出了一个已为经验所证明的结论:一个组织的长期规划成功与否,同用于规划的具体技术关系不大,而更多的是取决于使规划的制订得以完成的整个文化系统”[3]。与其他企业一样,数字出版企业版权经营决策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的,其决策基础不仅缘于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明确了企业的版权价值观,表明了企业所倡导和遵循的版权原则,并以此指导员工的具体版权业务行为,使员工在企业版权文化所倡导的范围内活动,从而最终推动数字出版企业版权业务战略化管理的顺利实现。

二、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目标

(一)理性权利观念的树立。与有形财产权利普遍受到尊重不同,人类对版权的理性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从中世纪爱尔兰“牛犊归母牛”传说中展现的版权意识萌动,到《星法院令》版权特许制度的出现,再到1709年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令》的正式颁布,版权的权利性质从无到有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此后,随着国际间版权领域交往的事宜增多,国际间对版权权利的互相承认也在《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框架下得以实现,至此,版权这种无形权利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有形财产权利一样受到普遍保护。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版权保护意识还不尽彻底,比如曾经在鲁迅笔下充满讽刺意味的“窃书不算偷”的观念,在今天依然有迹可循。随着我国版权保护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备,“窃书就是偷”的版权保护观念理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作为出版文化作品的出版人,更应树立明确的版权保护意识,从而推动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数字出版企业正确的权利意识首先应体现为对他人版权的绝对尊重。既然版权是作者或其他人的合法权利,数字出版企业在版权业务往来过程中就应绝对尊重对方的权益。而且在整个出版业务流程中,版权资源的获取与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因此,无论是从尊重他人私权的角度还是从保证企业发展的角度,数字出版企业都应坚持对他人版权的绝对尊重。然而,我国数字出版企业却常常因为版权意识的相对淡薄而引发一些纠纷,如同方知网、方正阿帕比和盛大文学三家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版权问题的困扰。[4]从国内目前频频发生的数字版权纠纷可以看出,数字出版企业如果不树立绝对尊重他人版权的意识,不仅不能维护与扩充企业的版权资源,而且还会为企业带来业务上的纠纷与财产上的损失。因此,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必须强调对他人版权的绝对重视。

其次,追求维护自身版权也是现代版权意识的积极体现。相较于不侵权而言,鼓励积极主动地维权更能体现出版企业对版权权利特征的理性认识。而从目前来看,由于未能在企业文化中突出版权的重要性,我国数字出版企业在维护自身版权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大部分出版企业在思想观念层面仍然认为打击盗版维护版权应该以政府为主,自己牵头则不切实际,因而没有打击盗版的主动性。二是一些数字出版企业不愿意在打击盗版维护版权领域加大投入,但却期望由此获得较大的补偿。而维护版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从发现线索到深入调查取证,乃至通过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法律手段保障自身利益,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对此,我国大部分数字出版企业往往缺乏基本的思想和物质准备,由此而带来的困惑与压力又严重干扰了出版企业开展打击盗版等维护版权工作的决心。此外,数字出版企业未能从打击盗版维护版权的行为中看到直接效益,因而难以出台必要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出版企业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导致这项重要工作成为烫手山芋无人问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一些数字出版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一些专门维权机构的设立和反盗版联盟的组建,表明我国数字出版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的版权保护更应体现为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去维权。因此,在构建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对他人版权的绝对尊重,更应提倡对企业自身版权的主动维护。

(二)版权经营理念的营造。版权经营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目前尚无权威的概念界定。一般而言,版权经营是指将版权这种无形财产作为一种经营资本,对其进行的筹划、管理、开发和交易等活动,这些活动经常表现在对版权资源的系统演绎和多元化开发。但有学者指出,版权经营不只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至少包括以下四项思想:一是承认版权是作者因创作行为而产生的民事权利,故能依法进行版权财产交易;二是应当将版权视为文化产业特别是出版产业的重要资源;三是版权的巨大潜在价值需要进行系统开发;四是版权需要交易以实现版权效用,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版权人的权益[5]。版权经营最终将落实为具体的版权业务活动,而这种活动在宏观上应受到正确版权经营理念的指导。因此,在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中,必须营造适应出版市场竞争环境的版权经营理念,以指导企业具体版权经营业务。

三、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方式

在关于企业文化的构建研究资料中,一般从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和企业环境文化三个角度来阐释企业文化的具体构建模式。笔者认为,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更应该着重强调企业版权精神文化的塑造。因而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构建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强调版权制度体系的构建和绝对遵守,二是加强版权培训以塑造企业版权文化环境。

(一)强调版权制度的绝对遵守。数字出版企业版权制度体系可以看作是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文化的显性表现,它昭示着企业管理层对于版权工作的高度重视,提醒版权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没有执行力的版权制度体系仅仅是一纸空文,尚不足以引导企业正确开展版权业务。制度的有效贯彻和绝对遵守则会在企业发展环境中形成一些尊重版权、爱护版权的普遍准则,而这些长期坚守的准则又会在刚性制度的约束下促使全体员工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长期坚持会潜移默化地渐进成为企业的版权文化。

对于数字出版企业版权制度的绝对遵守,首先应体现在企业对预防侵权的高度重视。而且在版权业务的各个具体环节中,这种重视都应有所体现。如在版权获取过程中,数字出版企业应强调审慎检查义务,突出重视版权保护的精神。在选取目标版权时,既要强调厘清目标版权资源权利的真正归属,防止出现授权不明引起纠纷,还要审慎检查版权文本的具体内容,并且明示作者一旦出现因剽窃、抄袭等引起的版权纠纷,企业将按双方协议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并将其列入本企业“不良作者”黑名单,今后将永不合作并晓谕同行。而在签订版权合同时,更应强调对合同文本内容的审查,对权利内容、付款规定等进行详细检查,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合同纠纷。此外,在版权贸易过程中,强调对版税、预付款等规定的严格遵守,形成诚实守信的版权贸易风貌。而在版权业务各环节中,一旦出现失误导致侵权或违约,数字出版企业应强调在确认无误后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并承担损失。这种坦诚对待侵权行为的作风,对外能够树立数字出版企业诚实、严谨、专业的版权业务形象,以获得更大的版权市场影响力;对内则会形成一种绝对尊重版权的普遍文化约束力。

其次,对于企业版权制度的绝对遵守还应体现在数字出版企业敢于坚决维权。对企业版权利益的坚决维护,不仅能够打击侵权者的违法行为,而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维护作者等版权创造者的权利,从而树立全面的版权保护企业形象。这一企业形象的树立,既能震慑不法分子对企业版权产品进行盗版的觊觎之心,又能在版权资源市场产生强大的号召力,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版权资源加盟。而尊重版权形象的树立,需要数字出版企业强调版权销售后期法律服务工作。比如,在版权产品进入市场后,应组织专门的版权部门人员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一些有违法嫌疑的地区和市场,则应联系当地版权行政部门进行重点突击检查,以打击侵权行为。一旦发现有侵犯企业版权现象的发生,应当在取证后发出律师函,提出解决建议。如果建议未被侵权者采纳,则应尽快采取行政或诉讼的措施制止对方的侵权行为。在坚决维权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一个重要版权工作原则,即不计成本地打击侵权行为。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在漫长的维权道路上获得收获,也才能昭示数字出版企业的维权决心,最终获得版权市场的青睐。

此外,对数字出版企业版权制度的绝对遵守还应体现为版权奖惩制度的有效贯彻。当员工在版权业务工作中表现出色时,应兑现承诺予以奖励,以树立正面典型,激励更多的员工效仿。即使为企业版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者并非本企业员工,同样也应给予相同奖励,甚至更多。如一些盗版信息提供人员,他们获得奖励后会形成巨大的传播效应,从而使企业可能获得更多的盗版信息来源,进而减少企业的损失。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在版权工作中态度懈怠、懒散的员工,应及时予以严厉批评和教育;对于那些由于工作不认真而给企业造成版权损失的员工,则应严格按照制度作出相应的罚款、降职、开除甚至移交司法机关的处罚,以警示全体员工理解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版权奖惩制度的充分贯彻,能够激励员工版权工作的积极性,长期坚持的这种激励将成为企业版权工作追求完美的一种内在动力,进而形成一种人人重版权、爱版权、护版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版权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氛围。

(二)版权培训的长期开展。数字出版企业进行版权文化建设,除强调版权制度的刚性执行外,版权培训的长期开展也是构建版权文化的主要方式。通过在企业内部系统地宣传版权,能够普及版权知识,强化企业的版权意识,提高数字出版企业领导层和员工的版权保护意识和战略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版权是法律确认的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数字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壮大息息相关。具体来说,数字出版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版权意识的宣传与普及,以促进版权文化的形成。

首先,定期开展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员工的版权保护素养。版权业务的有序开展需要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前提,因而企业应首先把版权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纳入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中。这种定期开展的培训方式,既可以请本企业专业版权工作人员予以讲授,也可以聘请版权行政部门的领导来予以指导。企业内部版权工作人员主要对国家版权管理法规的文本解读进行面对面的传达,并结合本企业版权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与员工进行开放式交流。企业外聘专家则会站在更高的角度讲授版权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使员工了解宏观背景下版权工作的重要性。为配合版权培训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数字出版企业应印刷一些版权知识手册,要求和鼓励员工进行学习。手册的内容则应结合讲座内容而定,包括法律知识解读、产业背景介绍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

其次,不定期地开展多样化的版权交流活动。如邀请专家举办大型的版权报告会,了解国际版权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版权贸易规则的变迁;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版权培训班,了解版权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对策;举办与本企业有关的重大版权事件或案例的对策讨论,加强员工对企业版权保护与运营问题的深层认知。组织去版权保护先进数字出版企业访问学习,了解打击盗版的专业知识,等等。此外,通过举办版权知识竞赛,有奖鼓励员工参与版权问答等方式同样能调动员工对版权工作的热情,以促使其形成严谨、认真、负责的版权工作态度。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战略管理研究(11CXW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洪涛,单晓光.知识产权文化与知识产权制度关系研究――以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9(1).

[2]张梅.创新与版权文化建设[J].领导理论与实践,2007(4).

[3]徐耀强.把握企业战略的文化属性[J].商业文化,2007(4).

[4]王志刚.数字出版企业版权问题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1(5).

[5]常青.论版权经营理念[J].编辑之友,2006(2).

数字产业化的定义范文9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管理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北京

您的学校背景:北京理工大学

要求字数:6000 (开题报告)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先要一个开题报告! 正式毕业论文的要求 学校还没通知 开题报告要求 见 附件 题目方向是 三维制造工艺 对机加企业(车间) 的影响 或 数字化制造 对机加企业(车间)的影响 (最好是针对航天制造企业)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基于三维模型的工艺对技术对航天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

进入21世纪,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国际航空制造业新产品研制中发展迅猛,传统的以模拟量传递为基础的设计制造手段,已经逐渐被以数字量传递为基础的数字化手段所代替,通过全面采用数字化产品定义、数字化预装配、产品数据管理、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技术,极大缩短了机型研制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二、本选题研究领域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计划进度表

五、经费预算

六、参考文献

[1] masuzwa t, fujino m, kobaryashik. wire elctro-discharge grinding for micro-machining [j]. annals of the cirp, 1985, 34(1): 431-434.

[2] yan b h., chung tsai h, yuan huang f. the effect in edm of a dielectric of a urea solution in water on modifying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XX, 45(2): 194-200.

[3] assarzadeh s, ghoreishi m. neural-network-based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electro-discharge machining process[j]. XX, 39(5): 488-500.

[4] soni j s. micro-analysis of debris formed during rotary edm of titanium alloy(ti 6a1 4v) and die steel(t 215 cr12)[j]. wear, 1994, 177(1): 71-79.

[5] murti v s r, philip p k. an analysis of the debris in ultrasonic-assisted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j]. wear, 1987, 117(2): 241-250.

[6] 冯新明,张固.数字化技术在新支线项目研制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XX(10):56-59

[7] 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arj21数字化样机实施规定[g].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项目,XX

[8] 杨玺.基于单一产品数据源的飞机制造信息管理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XX.

[9] 卢鹊.大型飞机的并行数字化定义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XX.

[10]范玉青.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综述[d].航空制造技术,XX(10):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