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集锦9篇

时间:2024-03-21 10:25:54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1

特色是在坚持总体培养目标前提下,总结办园实践中的经验,发挥本园的优势,吸取科研成果、教改经验,进行创造性教育实践后形成的,是在幼儿全面发展基础上,重视其个性的发展。特色是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个性特点。真正的特色教育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园风,有利于促进教师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农村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本地区及幼儿园周边的环境,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生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园本课程。结合本地及本园实际情况,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将农村资源融入幼儿园大环境中

我们除让幼儿多与自然接触,让他们直接去感受自然界外,更主要的是将幼儿置身于丰富的农村资源之中,让幼儿对农村资源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

农村幼儿园环境布置不必豪华、奢侈,应充分体现农村及本地区特色。如,我们在幼儿园院内周围栽种一些本地区常见的树木、花草;再饲养一些常见的小动物供幼儿观察;还开辟出一块园地设计成农家小院,院内种植各种各样常见的农作物: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供幼儿观察、管理、记录。幼儿园的一些大型玩具也是利用本地区的乡土资源制作的,如利用鹅卵石堆砌假山,供幼儿攀登,利用树叉、废旧轮胎等做攀登架,利用木桩排列成“平衡木”,利用秸秆围成迷宫等。这样既经济又独具特色,促进了幼儿发展。

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充满乡土气息的幼儿园布置非常感兴趣。冬末春初,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院内的一些树木、花草长出了幼芽,而另些树木花草却没有发芽。“这是什么?”“没有发芽的树木是不是死掉了?”孩子们的问题接二连三地涌了出来,这些问题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观察起院内的植物,注意起它们的生长变化来。连树上的毛毛虫他们都是那样喜欢!为观察园内小动物喜欢吃什么,每天都有孩子从家中拿来食物到饲养角去喂小动物,有时一只小动物生病了孩子们也会跟着伤心好几天,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意识真正增强了。“木桩”“废旧轮胎”变成了“平衡木”“攀登架”,“秸秆”变成了“迷宫”,孩子们受到了启示,他们将秸秆、木棒拿到幼儿园做成了“小马车”“小汽车”等;将小竹竿拿到幼儿园里做“跳竹竿”的游戏。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自主游戏,主动探索,其乐无穷。

二、将农村资源融入室内环境布置中

我园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物和废旧材料进行环境布置,使每一面墙都成为会说话的墙,美观且具有教育价值。环境布置做到了班班有特色,同龄班资源共享。布置活动室我们选用了一些乡土材料,如:泥、沙、草帘、树枝、麻秆、秸秆、麻袋片、葫芦等。我园大一班以自己栽种的葫芦为载体进行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并随之生成墙饰。孩子们将小葫芦籽小心翼翼地埋在地里,精心照料、观察、记录。秋天到了,小葫芦长得很漂亮,孩子们很喜欢,他们每天都会仰着小脸看葫芦,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这个葫芦漂亮!”“那个葫芦漂亮!”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也看到了本园的资源优势。我们把成熟的葫芦摘下来,一边摘一边引导孩子们数数“一、二、三、四……”我们把葫芦分给每个小朋友。小朋友抱着自己的葫芦又蹦又跳,爱不释手。“谁能把小葫芦打扮得更漂亮?”问题刚一提出,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说:“给小葫芦贴上鼻子、嘴,让它变成葫芦娃!”有的说:“给小葫芦穿上漂亮衣服。”有的说:“在葫芦上画美丽的图案。”还有的说把它变成福娃、京剧脸谱等。孩子们的想法太好了,我们请来了家长与孩子一起装饰小葫芦,来个葫芦巧变身。此次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老师、家长、孩子的兴趣都没有减弱,一个个葫芦艺术品诞生了。有用葫芦做成的各种京剧脸谱、十二生肖、中国结,我们便生成了墙饰“中华文明”。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将农村资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我们将甘薯、蘑菇、桑葚等乡土特产制作成午点或饭菜供幼儿观赏、认识、品尝;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一些乡土材料;柳条、树叶、玉米皮、玉米棒、稻草、花生皮、瓜籽皮等供幼儿粘贴、编织用。集体活动时我们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如:《棉花用途大》是让幼儿观察、认识、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及作用;美工活动《石头巧变身》《魔幻秸杆》《漂亮的泥工》是让幼儿在玩弄石头、秸杆、泥巴等活动中动手、动脑、创新。对于一些有延续性的乡土资源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主题网络活动。如:对甘薯的研究我们沿着品尝—育秧—栽种—生长管理—收获这一线索展开较长时间的连续探索。

我们以农村的石头、沙子、秸秆、荞麦皮、粮食袋等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纸壳板、露露罐、牛奶箱、安梨汁瓶、酸奶瓶等废旧物品为原料,制作出许多孩子喜欢的对孩子身体发展有益的户外活动器材。如小高跷、爬爬乐、拉力器、举重器、篮球架、小推车、迷宫等玩教具,孩子们可以利用玩具进行车轮飞转比赛,推车行走等,还可以站在纸板袋里爬行,或站在火车里开火车等。孩子们的玩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低碳环保、贴近幼儿生活、别有一番韵味。这既锻炼了幼儿奔跑能力、手脚等身体部位的动作协调能力,也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意识、勤俭节约和环保意识,让幼儿充分的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回归自然,唤醒了幼儿对自然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四、密切联系社区、家庭,形成教育合力,达到资源共享

对于幼儿感兴趣的乡土资源,我们与社区联系,发挥社区的作用,让幼儿进行深入观察、研究。如:幼儿在品尝肉磨时对蘑菇产生了兴趣,我们便联系食用菌基地,带领幼儿去观察蘑菇的生长情况,引发幼儿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还请社区工作人员讲解有关知识。我们还让幼儿把刚长出的小蘑菇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探讨,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活动。通过项目活动引发幼儿主动开展探索、观察、访问、调查、交流表达等活动。幼儿在品尝甘薯制品时对甘薯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向有经验的家长咨询相关知识并请其参与幼儿活动,把家长本身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我们还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搜集一些废旧物品,并请家长带幼儿到田野、山林、小溪等一些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游玩与幼儿一起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为更新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素质,我们园内开办了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形成了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2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从广义的角度上理解,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从使用功能上分类,园内环境大致可以分为活动室、卧室、厕所、走廊等等。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日常的活动也都在活动室进行。一般幼儿园里,活动室也兼做餐厅使用。卧室是幼儿午休的场所。3-6岁的幼儿需要的午休睡眠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良好的午休质量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保证下午的活动质量。幼儿园里的厕所是幼儿必备的生活场所之一,其墙面环境的引导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走廊在园内环境中所占面积最多,但是往往被忽视。幼儿从一个活动区域到另一个活动区域,走廊起着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墙面环境布置现状

本次调查运用实地观察的方式,调查两所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和龙凤祥幼儿园。

前者是浙江省一级幼儿园,是衢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单位,后者只是一个普通民办幼儿园。这两个园所在墙面环境创设上有着较大的不同。

(一)墙面环境的物质基础

从理念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非常重视园内墙面环境的布置,园内有具体的环境布置规则和评分标准,并且每个月都会组织教师对环境进行整体的清洁和布置。龙凤祥幼儿园里对环境的布置并没有形成重视,墙面的布置已经有大半学期没有进行更换,部分装饰物快要脱落,并且已染上灰尘。

从色彩运用上比较:实验幼儿园色彩缤纷亮丽,大部分班级主题色彩鲜明,但少部分班级墙面颜色过于艳丽,显得空间拥挤狭小。龙凤祥幼儿园则相反,除了张贴个别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以外,其余墙面留有大片的空白。

(二)墙面环境的教育引导

从创作形式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采用师幼共创的原则运用于部分区域(活动室、走廊)。在这些区域内张贴幼儿的绘画作品或剪纸作品等。龙凤祥幼儿园里的墙面创设以教师的作品为主,幼儿有一面墙作为作品展示区,悬挂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工艺品。

从墙面主题上比较:实验幼儿园采用与主题教学相对应的墙面布置主题,比如“春天来了”,“过年了”,“秋天的农作物”等等。园内墙面布置评价要求中指出活动室的墙面布置应与本月教学主题相一致。龙凤祥幼儿园没有对墙面的主题提出要求和规定,幼儿园内各班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也是以“童趣”为主要基调,用幼儿喜爱的各种卡通人物或小动物作为装饰。

三、幼儿园墙面环境与幼儿身心发展

通过实验幼儿园与龙凤祥幼儿园的对比观察发现,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对幼儿各方面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它是一种隐性课程的存在,如果教师能对它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意图的创设,使之转化为显性课程,那么墙面环境就能成为幼儿的“第三位教师”。

(一)墙面的创设形式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形式有教师创设、师幼共同创设、幼儿独立创设等不同形式。不同的创设形式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教师单独创设墙面环境,虽然装饰美化的效果会更好,但是与幼儿参与程度就会减少,“墙面环境创设”就简单地被理解为“墙面布置”,教师也成了“装修工”,墙面成了教师们的作品展。所以这种教师单方面创设墙面环境的形式并不科学。

“师幼共创”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具教育和效仿价值的创设形式。幼儿参与到墙面主题创设中来,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从而使墙面环境更具教育意义。在墙面环境创设时,幼儿需要明确主题、收集材料、准备制作材料,和同伴、老师一同分享交流合作。创设的过程,幼儿学习解决问题和主动创作,它使幼儿适应团队合作,激发荣誉感和自信心,发展幼儿搜集信息和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墙面色彩的布置

色彩在墙面环境布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对色彩极为敏感,不同的主色调会影响幼儿身心的状态,这也是色彩的独特魅力。研究发现,色彩会对幼儿的生理、心理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色彩搭配的优劣,首先会对幼儿视觉审美产生影响,紧接着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效率。

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10种颜色中,幼儿更多地偏爱红、黄、绿色,对黑、灰、棕色较少偏爱。表明幼儿普遍偏爱暖色调。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年龄为2―3岁的幼儿喜爱鲜艳明亮的颜色,尤其是对比明显的颜色,有部分幼儿对新鲜颜色的偏爱程度会持续整个幼儿阶段。因此,为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做设计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暖色彩。实验证明,让幼儿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在淡蓝色、黄色、黄绿色和橙色的房间里,幼儿的智商比平时高,玩耍、做游戏时也更为机敏灵活;而在白色、黑色、褐色的房间里,幼儿的智商要比平时低一些,反应迟钝。科院心理所于2005年2月主持了一向持续了近10年的大规模儿童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在幼儿时期接受色彩教育的儿童与没有接受训练的幼儿相比,在主动认知事物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经过色彩教育的幼儿普遍具有认知事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这项研究对幼儿园墙面环境色彩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三)墙面布置后的教育引导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具有教育功能,不但体现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而且体现于布置结束后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所以,墙面环境创设结束后,并不是教育功能的结束,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引入与幼儿经验相关的墙面布置。

当然,“环境不只是用来实施课程的,它本身就是课程”。 环境创设不但是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准备。是儿童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所以除了使儿童参与环境创设外,还必须使环境与课程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布置内容和创设过程进行介绍和解读,加深幼儿对墙面的理解,充分发挥墙面的教育功能。

在实验幼儿园,小三班的墙面环境主题是“春天来了”。教师在创设这一主题时,先让幼儿动起手来撕纸做“柳条”,用红手印树上的“花”。幼儿在创设过程中积极主动,动手动脑。但是,在完成后,询问幼儿为什么在树上印花,幼儿却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创设结束后,教师在语言活动课《春天来了》中,向幼儿介绍了墙面布置的内容与春天的联系。幼儿回想动手的过程,在看到漂亮的墙面对春天这一季节的理解更加形象,对墙面环境更加关注。幼儿间相互讨论“这是我做的花!”“这是我印的蝴蝶!”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环境创设结束后,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四、总结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3

关键词:小学化;环境创设;区域活动;主题活动;蒙古族特色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新的形式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带领教师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学前发展最新的文件精神,更要牢牢把握“管理优化、教育优质、师资优秀、环境优美”的办园方向;“让每个幼儿快乐成长”的办园宗旨;倾力打造优质特色幼儿园。

一、“特色化”的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

我园是一所蒙古族幼儿园,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环境创设突出蒙古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

1.创设民族特色的幼儿园内外墙面

这是活动区开展以来,我们重点创设全方位改善环境的第一道亮点工程。在墙体上彩绘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景色图、墙壁绘有14种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侧门两侧用蒙汉两种文字展示“阜新市蒙古族幼儿园欢迎您”,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幼儿充分感受民族文化。

2.创设民族特色的户外场地

在幼儿园操场上制作了三个蒙古包和两个“勒勒车”,挖掘开展蒙古族户外体育项目和体育游戏。孩子们穿着摔跤服在草地上尽情地摔跤和射箭,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中,感受蒙古族的善良和勇敢。

3.创设民族特色的班级区域活动

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民族区:民族美食、民族服饰、民族剧场、民族图书城等。幼儿通过区域活动了解了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生态化的区域空间和时间

在活动空间上,改变传统的固定区域设置,把走廊、楼梯拐角和户外场地也安排进来,创设了各种专项活动室。如科学探究室、美术创意室,建构活动室、图书活动室、运动技能室等。不仅扩大了班级的实际活动空间,更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

在活动时间上,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区域内容、材料和玩伴,不仅提升了幼儿的活动经验,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三、“物化”的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

注重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建设,力图让“每一个墙面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回味、每一个小草都在歌唱”,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给幼儿带来健康和快乐。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原动力。

1.教育内容“物化”到区域活动中

我们把幼儿年龄特点、省编教材和区域活动紧密结合,把教育内容进行“物化”到区域和材料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园中一班《水果多多》的典型主题活动。

(1)创设主题墙,完善主题网络。

(2)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搜集材料创设主题环境。

(3)在“益智区”投放水果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连线等。

(4)在“果吧”生活区,投放实物水果及榨汁机等,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水果沙拉,品尝分享果汁,其乐融融。

(5)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制作多种生动有趣的水果娃娃,感受成功的喜悦。

(6)把活动区延伸到社会活动中。教师利用休息日,组织全班幼儿及家长到果园进行采摘活动,家长、幼儿、教师都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中。

2.主题活动“物化”到操作材料中

区域材料投放必须与主题活动目标相关,为完成主题目标服务。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教育目标,设计并投放了以传统文化为精髓的主题材料。展示了青花瓷、十二生肖、京剧脸谱、传统剪纸等长廊文化。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4

其中,与幼儿共同创设充满京剧文化的艺术环境是引导幼儿对京剧产生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方式。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增强活动意识,产生自主探索、自发学习的愿望,从而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创设富有特色的京剧物质环境

适宜的物质环境是京剧名段欣赏活动环境创设中的关键。《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从幼儿兴趣和需要出发,积极打造具有京剧特色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整体环境、班级环境、活动室环境等,营造幼儿园特色文化氛围,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一) 美观:带给感官别样的享受

优美的园所环境表现出艺术、审美的集合,每一方空间,每个角落都积蕴了园所的品质。幼儿园从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物品摆放等方面入手,创设多维度的空间带给幼儿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如利用铁丝网展示幼儿游戏时的作品,利用墙柱呈现幼儿稚嫩又富有创造性的手工作品,来到走廊上,悬挂的生、旦、净、丑手工吊饰别具一格,营造了浓浓的京剧艺术氛围,形成积极的影响作用,让幼儿随时随地享受一幕幕色彩鲜艳、别具特色的视觉大餐。

(二)丰富:内容适宜多彩有内涵

1. 梳理适合幼儿的京剧名段内容

京剧虽然是国粹,但并不是所有的片段内容都是适合幼儿,教师需要把京剧资源中有价值的元素挖掘出来。那什么样的京剧环境才是有价值的呢?应为幼儿所熟悉和喜欢,以幼儿的需要为核心,为幼儿发展服务。这是环境创设中首要思考和做到的。

首先,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选择浅显易懂的、旋律简单、人物艺术形象鲜明生动的京剧名段,如《一剑能挡百万兵》中穆桂英改换戎装,奋勇杀敌;《红娘》中善良、正直、热情,又有点调皮的小丫鬟以及《长坂坡》中红脸的关公正直、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勇猛威武等等人物形象符合孩子的爱好需求点。

其次,我们关注所描写的内容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例如《裱花》中梅英俏皮地说唱与生活中物品形态对应的各种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里小铁梅拾煤渣、担水劈柴、辛苦地生活;《西游记》中的悟空偷仙桃、闹天空,有着七十二般变化等等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幼儿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2. 设置丰富多彩的京剧内容

(1) 内容涵盖面广的专题京剧板块

走进大厅、拐上楼道、步入走廊,幼儿园京剧专题环境丰富多彩。“有趣的京剧,我喜欢”几个不规则排列的大字吸引着来往的幼儿。看,这个板块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呀!有“花花绿绿的脸谱,咿咿呀呀的唱腔,我喜欢”,有“漂亮的服饰、好玩的道具,我喜欢”,有“传奇的故事,动人的传说,我喜欢”,还有“外国人也喜欢的京剧”等,色彩鲜艳的实物展示、精美的图片、小朋友们的表演照片等仿佛向孩子们伸出双臂,轻唤着“快来呀,京剧真好玩”。

(2) 班本特色明显的京剧游戏区域

根据幼儿园京剧艺术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需求,中、大班积极创设了京剧创意坊、脸谱秀和梨园小剧场等各具不同功能的京剧特色区域,及时将京剧教学活动进行扩展和延伸,形成了班本特色明显的区域环境,使幼儿对京剧艺术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如:中二班的“脸谱秀”区域中,我们提供了各色颜料和各种粗细的画笔鼓励幼儿在圆润的雨花石上勾画自己喜爱的京剧人物;提供了半个葫芦瓢让幼儿自由表现好玩的小丑,还投入了各种材质的大量色纸,引导幼儿在空白的脸谱模具上粘贴、涂色等。在大三班的“京剧创意坊”中,以各种羽毛、彩珠、泡沫球等装扮京剧人物的靠旗、翎等,营造主题氛围,使幼儿获得开放的学习空间,将教育目标物化于区域环境中,为幼儿搭建一个有效的互动平台。

(三)巧而多地运用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结构简单、功能多元、变性大、可操作强。瞧!楼道转过弯,迎面墙壁上是老师和孩子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无框画,毛线、吸管、旧玩具等拼出红脸的关公,那是净;黑色勾线笔、牙签、碎布摆出了七品芝麻官,那是丑;纽扣、雪糕棒、瓶盖等合在一起就成了神气的小生;收集各色豆子和亮晶晶的珠子打扮成漂亮的花旦……

二、重视对幼儿京剧心理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一部分,包括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氛围。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幼儿来说,影响是潜在而且深刻的。幼儿园开展京剧课题活动已经有两年了,幼儿从对京剧的一无所知到逐渐了解。“你能行!” “试试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得到安全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离京剧越来越近。

除此以外,一些竞赛、表演类的活动能让幼儿产生自豪感、满足感,从而对京剧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如,在第二届江苏省少年儿童才艺展示活动中,幼儿园大班幼儿以“梨园蓓蕾初绽放”戏曲节目获得了一等奖。

又如,六一庆祝会上,随着咚锵咚锵的鼓点,小班全体宝贝有模有样地表演着京剧片段。芝麻官、俏花旦、戴髯口的老生等角色轮流登场,摇摇晃晃的小身影带给大家别样的感受,而小家伙们更是得意,他们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们炫耀:我会京剧呢!

因此,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京剧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5

 

我作为一名入职四年连续三年带小班的教师,我又有我的可以证明怎样做才会赢得孩子们喜爱的很多实例。消除幼儿上幼儿园的恐惧感,让幼儿渐渐喜欢上幼儿园,我有很多方法,刚入园的孩子对幼儿园的一切陌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对一切都非常的恐惧。

 

作为老师,我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照顾他们、包容他们;也要像故事大王一样,给他们讲很多的故事听;更要像开心果一样,逗他们开心。让孩子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们渐渐的对我产生依赖性。

 

一、成为让孩子有安全感的“亲爱的妈妈”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对父母的依恋使孩子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小班幼儿更喜欢教师在生活上给予体贴的照顾,像妈妈一样爱他,让他有安全感。这是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关键,也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待小班幼儿时应以照顾为主,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他就会喜欢老师,逐渐将依恋对象转向老师。

 

第一,生活上我要像妈妈一样关爱他们,刚入园的孩子没有妈妈的陪伴,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对幼儿园产生了恐惧感。在家中他们有妈妈的照顾,妈妈给他们穿衣服,梳辫子。我要像家中的妈妈一样,按照她的喜欢给她梳辫子,我还要向妈妈一样帮助他们整理衣服,让他们对我产生依赖感;

 

第二,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包容他们,原谅爱动、爱探索而闯祸的男孩子;亮亮小朋友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小朋友,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刚入园时总用不对方法,把小朋友挠上、抓伤,一发生这样的事,我会把亮亮叫过来,告诉他如果小朋友挠上你的话,也会很疼的,亮亮听到后冲我点点头,我看到他小眼神中的肯定,我相信他能做好,虽然一次不行,慢慢的把道理讲给他听,他一定会做好的。

 

第三,重要的是要像妈妈一样教会孩子们自己穿衣服,帮不会穿衣服的孩子穿上衣服;班中总是有几个小朋友不会穿衣服,在家总是爸爸妈妈帮助穿衣服,没有学习过。孩子上幼儿园了,我变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妈妈,更要让他们学会很多,尤其是在自理方面,让孩子自己动手。班中的琪琪和菲菲是对双胞胎,由于爸爸妈妈比较忙,在家中都是奶奶带大的。刚入园时不爱说话,衣服也不会穿,每次午睡起床后总是站在原地,拽着衣服也不说话,默默的看着你。我走过去,耐心的问她,“琪琪菲菲我有什么可以帮你们的吗?”他们不说话的看着我,我把他们的衣服放好,细心地教了一遍,他们相互看看又看看我,试着穿了起来。

 

第四,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在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抱抱他们,在他们在为一道题而皱眉的时候细心地去指导他们,在他们不愿意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去跟他们聊聊天。

 

二、成为“神气的故事大王”,是孩子们喜欢老师的一个重要条件

 

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 “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的体现。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作为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巧妙的运用这一特点,使孩子喜欢老师。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老师是个“故事大王”,是孩子们喜欢老师的一个重要条件。

 

小班幼儿刚入园,我们会用很多办法来组织孩子们来游戏,但总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孩子们表现出不适应、不喜欢。后来我发现:每当我有声有色的讲故事时,就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班孩子都听得很入神。伴随着我粗重的大象的声音、机灵的小猴子的声音、欢快的小鸟的声音、阴森的老狼的声音……他们的表情也会随着故事的变化而变化着。

 

“妈妈,玥玥老师会讲很多故事,明天我还来幼儿园,听玥玥老师讲故事。”晚上离园时许天佑小朋友高兴地和妈妈说,听到他这话,身边的小朋友们都随声附和起来:“我也喜欢玥玥老师讲故事。”“我喜欢玥玥老师。”“我也喜欢”……孩子们喜欢上了我,爱来幼儿园了。

 

三、成为“快乐的开心果”,是小班幼儿喜欢老师的关键

 

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是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十分突出。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戏,不仅让他们感受幼儿园的快乐,更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就这样,在幼儿园我一会变成魔术师,神神秘秘的“变出”一些好玩的玩具带着孩子们一起玩。一会又变成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和他们一起游戏,在和孩子们一起疯癫的游戏中,孩子们更加喜欢我。

 

我把“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经典的体育游戏稍作改变,变成了“灰太狼、灰太狼几点了?”这帮“小羊们”对我又怕有爱,当我转身说“天黑了”的那一霎那,他们欢呼着跑回了羊羊们的家。

 

让孩子更依赖我,才能消除他们对幼儿园的恐惧感,才能更喜欢我。这里的每一条,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做得更好,让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像自己的宝宝一样,关爱他们、包容他们、教会他们知识、关注他们的情绪上的变化。只有这样把细节做好,我们才能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环境依赖老师,孩子才会喜欢上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蝴蝶,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通过对故事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与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友好情感。

活动难点: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活动准备:

纸剪的各色花朵,范例,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幼儿仔细观察蝴蝶的外貌特征,并能说说蝴蝶长的是怎么样的。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2、问:你们觉得我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3、请你们猜猜我有几个翅膀?

4、出示黄蝴蝶,问:这是谁呀?它有几个翅膀?它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

5、看看又有谁来了?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的花纹?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二、体验情景

幼儿在体验情景中感受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1、三只蝴蝶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赶紧去找避雨的地方,它们找到了一朵大红花,它对红蝴蝶说:“红蝴蝶,你先来躲躲吧。

”红蝴蝶摇摇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它们找到躲的地方,我再来躲。”

2、大黄花请黄蝴蝶来躲雨。

黄蝴蝶会怎么说?(幼儿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白蝴蝶找到躲雨的地方我再来躲。)

3、于是白蝴蝶在大白花的家里躲雨,黄蝴蝶在大黄花的家里躲雨,红蝴蝶在大红花的家里躲雨。

4、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

三、融入情景

幼儿融入情景,扮演蝴蝶,自由绘画打扮蝴蝶。

1、三个好朋友又要飞到其它美丽的花园里,你们想不想请他们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呢?

2、引导幼儿先涂底色,再涂花纹。

3、引导幼儿画好蝴蝶去找美丽的花园,粘贴花朵。

四、延伸情景

启发幼儿在美丽的花园中三只蝴蝶会干些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尝试表演。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近阶段,来小猪胖胖的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吸引游客,小猪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画的高点、顶天立地;

装饰的漂亮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门和窗。)

2.今天我们画高楼大厦的时候要和线条一起做游戏,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线条呢?(直线、曲线)

二、出示范例图片、观察欣赏

1.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用哪个线条画的,是用一个什么好办法画出来的?(粗细的变化)

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讲解。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线条粗细的变化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还可以装饰我们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观察,看潘老师为小猪设计的房子。

你喜欢哪撞房子?最喜欢它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求幼儿把话说明白。)

小结:原来不用涂颜色,用线条一样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三、引导创作及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小猪的高楼大厦画的要顶天立地。

打扮房子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用哪个线条,用什么好办法来打扮小猪的房子?

2.介绍有创意的图案,鼓励大家学一学。

3.激励绘画中认真作画的幼儿,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同时要学习小猪一样不怕困难。

四、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为小猪设计了漂亮的房子,接下来请小朋友把走廊上的“娃娃新城”也设计的漂亮一点。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海绵印章印出小鸡,并用棉签添画细节。

2.进一步感受墨色在宣纸上产生的特殊晕染效果。

3.知道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初步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小鸡。

2.宣纸,颜料(黄、褐色、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抹布。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总结小鸡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鸡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它们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小鸡的画法。

(1)讨论小鸡头部的画法。

教师:先用海绵宝宝蘸些颜色,然后把它印到宣纸上去。

(2)讨论小鸡其他部位的画法。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教师:小鸡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可添画小草、小虫等)

(4)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将用过的工具材料放回原处。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2)提醒幼儿用完物品后放回原处,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鸡真有趣,有的在捉虫,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下次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的好朋友也画上呢!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4活动设计背景

深秋来临,一片片树叶往下落,本班孩子捡拾树叶玩,为了孩子的兴趣,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图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在《画树叶》的活动设计上,我首先考虑到中班孩子注意力不能长久的特点,利用了课件,实物,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学画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摸一摸深化感知树叶的构造,为孩子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孩子心中有关爱树木的意识。

本活动教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易接受,富有童趣,师幼配合默契,互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5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加颜色变成颜色画。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7

关键词:幼儿教学;道德教育;亲子活动;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75-0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但是我们随机摄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镜头一:亲子活动结束后,幼儿运动场上一片狼籍,糖纸、酸奶盒、果核、饮料瓶……垃圾桶近在咫尺。

镜头二:亲子活动结束后,设置在公共区域里的活动材料东倒西歪,工作人员整理后发现:除去被损坏的物品,还有不少遗失。

虽是一件件小事,却发人深思,说明幼儿公民道德意识的淡化。

一、以“讲、学、做、评”为手段,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明是非、知荣耻

1、融于生活,从认识着手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中很多内容和德育教育相关,于是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我们注入了认知冲突,角色扮演和移情训练的策略,把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在课堂的精彩瞬间中。

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帮助幼儿分清道德标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帮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体谅他人,学习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和奉献爱等。

教给幼儿调控情感的简单方法。帮助幼儿体会到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已不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初步做到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产生情感共鸣。

2、环境创设,从情感着手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环境成为了无声的语言,我园处处围绕道德教育为幼儿营造德育美育相融合的氛围:在公共区域的楼梯走廊和班级内都让墙面开口说话,说不同的话:有西楼道布置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图片文字画,东面楼梯上有中国传统美德故事插画。大厅内则张贴向家庭征集的照片,让家庭德育文化进入幼儿园,让家庭德育说话。班级则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以体现班级特色、亮点为原则进行布置:有幼儿自己绘制的行为准则;有“文明宝宝”评选墙;有亲子共同绘制的“好人好事”……让幼儿说话。处处彰显幼儿德育教育特色。

3、注重实践,从行动着手

选取适合幼儿社会实践的内容,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观察体验,了解并学习。从实践活动中锻炼幼儿合作能力和在集体中的主体性,生活既教育,教育既生活。发挥了认知、环境和行为三位一体交互作用。

“大手拉小手,共建美好家园”。与社区联合开展“大手牵小手 共创美好家园”活动,利用社区周边环境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开展“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 亲子手工制作。引导幼儿尝试废旧物利用,变废为宝,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发挥家园合作的教育功能。

“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小居民”。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十佳和谐邻里”“十佳孝老爱亲”“十佳爱矿如家”活动中,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共建和谐家园。

4、榜样示范,从鼓励着手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具体情况把握教育契机,激励每个幼儿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在幼儿习得好的行为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建立宝宝文明墙,定期贴评选出的“文明宝宝”和“文明家庭”的照片;“三十佳宝宝”、“最美宝宝”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幼儿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构建公德教育平台

1、通过家长会、家教讲座、“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儿德育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对幼儿不溺爱,形成正确教养态度,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8

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以提高保教质量为核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前教育办园水平。

二、研究目标

(一)通过对本土民间游戏的研究,找到乡土游戏与幼儿一日生活相结合的途径,将乡土游戏融入幼儿生活中。

(二)通过对县本土资源的研究,找到适合运用于游戏活动的材料,优化幼儿游戏活动环境,促进《指南》的贯彻落实。

(三)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县范围内各类幼儿园园所自身特色的本土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获得具有突出亮点的贯彻《指南》的方法。

三、研究内容

(一)以本土文化和自然资源为研究主题,结合《指南》实施的要求,将《指南》精神落实到保育教育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竹、石、橙、黄泥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游戏材料研究,找到适合幼儿园的游戏材料;依托“四大名片”和历史文化名城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乡土文化研究,找到乡土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切入点。

(二)各乡镇要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游戏研究,如:夕佳山独具特色的川南古民居化石——夕佳山古典庄园、城区中国戏剧摇篮——国立剧专旧址、中华工艺奇葩——竹工艺、长江文化瑰宝——奇石、红桥猪儿粑、夏橙、赶场山李子等,将具有鲜明特色的“四大文化品牌”和“饮食文化”纳入研究的内容,找出特色、突出亮点;各幼儿园也可自行决定,引进先进的游戏理念,形成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

(三)各幼儿园游戏研究应包括《指南》五大领域的内容来全面开展,并将游戏活动的研究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

四、研究期限

本研究工作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分三步实施:

(一)制定初步研究方案(2013年11月)

主要工作: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游戏活动研究实施方案”,重点要结合《指南》的精神和具体要求来制定。

各督导区教育督导组要指导辖区内公、民办幼儿园制定研究方案,于2013年11月15日将各幼儿园研究方案(纸质和电子档。纸质文档盖幼儿园和督导组鲜章)交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幼教室。联系电话:,邮箱:

(二)组织实施方案(2013年12月—2015年8月)

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主要工作:进一步加强学习和领会《指南》精神,并通过游戏活动研究,将贯彻实施《指南》的精神融入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初步寻找出具有本地、本园特色的基本游戏活动。

2014年1月进行第一阶段实施工作小结,各幼儿园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上报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将进行抽查。在总结上阶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问题,调整研究实施过程,写出新的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2014年2月—2015年1月

主要工作:在新的实施方案下进行研究工作,通过进一步研究游戏活动,探索幼儿一日活动与贯彻实施《指南》精神的方法,寻找适合特色的乡土游戏活动的途径。尝试开展面向幼儿、家长的游戏活动和面向教师、同行的观摩与研讨活动。

2015年1月进行中期总结,提炼出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加强县内交流。

3.第三阶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

主要工作:全面推广、贯彻落实《指南》,总结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汇集成册,优质游戏活动录制成碟。

(三)交流、总结阶段(2015年8月—9月)

主要工作:整理有关学习小结、观察记录、教学案例、论文及经验总结汇编成册;编撰出乡土游戏材料的开发和幼儿游戏活动设计集;相关影视资料、成果汇编及展示等。

五、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研究项目指导组。幼儿园游戏活动研究工作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并成立研究项目指导组,指导游戏活动研究工作开展。指导组人员名单及工作职责见附件2。

(二)明确责任,建立三级研究网络。由县、学区、乡镇三级研究团队组成研究网络。县级由县教育局和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相关人员组成,具体督导学区级工作;学区级由学区负责幼教的督导员和省市级骨干教师组成,具体督导乡镇中心幼儿园工作;乡镇级由乡镇中心幼儿园负责本乡镇小学附设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工作。三级研究团队人员名单见附件3。

(三)认真组织实施。各幼儿园要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将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四)强化指导与服务。充分发挥三级教研网络的作用,认真指导游戏活动研究工作,县级指导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到各督导组、幼儿园进行指导、督查;各学区研究团队要强化服务与指导,认真指导各幼儿园开展研究工作,帮助解决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乡镇中心幼儿园要引领乡镇内各幼儿园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各学区研究团队及时对各阶段工作进行分析,并将经验、材料、工作总结于每月25日上报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幼教室。

县游戏活动工作指导组将对各幼儿园游戏活动研究情况进行定期督查或不定期的视导和指导。

幼儿园教学亮点和特色范文9

一、挖掘本土资源,生成班级主题活动

我园地处巴岳山下,龙水湖畔,拥有公园式的办园环境,具备得天独厚的实施绿色教育课程的条件。为了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也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对美的感受力,我萌发了利用巴岳山来开展“我和野菜有个约会”绿色主题实践活动的想法。说到挖野菜,最初我们班级的老师也是一片茫然:适宜这个季节的野菜种类有哪些?哪些野菜可以食用?如何进行采摘?采摘的野菜有哪些营养成分?如何烹饪野菜?为了确保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班级的教师和幼儿一起,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找园林师傅咨询、向生物老师请教等方式,开始全面了解野菜。终于,我们的思路渐渐清晰,于是,我开始着手拟定采摘野菜的实施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利用本土资源,实施班级主题活动

(一)亲近自然,快乐采摘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走进大自然,亲近树木、花草,别有一番情趣。此次活动,我们在园林专家黄老师的带领下,老师、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到了西湖大道两旁采摘野菜――柴胡和山萝卜。幼儿在老师的指点下,拿起挖掘工具,在田埂上、草地间、树丛下寻找着小小的野菜。在这过程中幼儿知道了柴胡、荠菜、黄花菜等野菜的名称。整个采摘过程,收获颇丰。我们通过文字、表格、图画等各种方式来了解和观察、收集幼儿获取的已有信息。幼儿也深切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了解了野菜的生长过程及特点,进而萌发了保护环境、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回到幼儿园,择菜的时候,我提问:我们从田埂上、树丛里挖回了这么多野菜宝宝,可这些野菜宝宝都迷了路找不到家了,而且,他们的衣服也都脏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野菜把脏衣服换掉,并把它们送回家?幼儿纷纷边说笑边将野菜最外层剥掉。

为了让幼儿体验清洗的过程,我和他们展开了讨论:采摘回来的野菜怎么清洗?幼儿自由回答:“放在水里泡。”“用手搓,泥土会洗掉。”“老师,加洗衣粉吗?”经过讨论,我们一致决定轻轻放水里清洗,重点清洗有泥土的部位,他们在清洗山萝卜时,我们准备了刷子,指导他们轻轻刷去山萝卜表面的泥土,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显得兴致很高,已有经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小小野菜大学问

我们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经验,并将主题课程进行了拓展,通过开展野菜拓印画、快乐涂色、亲子制作野菜书签和野菜游戏、儿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小小的野菜中获得的学问和收获的成功。在美术活动“野菜的妙用”中,我们通过反复的构思,发挥幼儿奇特的想象,利用马兰头、荠菜、艾青等叶边的美丽形状让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有的幼儿用荠菜的叶子粘贴成太阳;有的粘贴成漂亮的孔雀;有的做成一幅春景图,等等。在开展一系列以野菜为教学材料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充分利用了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引导幼儿发现了自然界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自然,体验发现的乐趣。该主题的形成充实了幼儿园新教材,是主题活动乡土化研究的良好素材。

接着,我们向家长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这一本土化园本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发展。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描述、动手操作等方式,把认识的野菜、野菜的营养价值和用途等进行了成果展示,也使我们在探索构建本土化园本课程中,感受到了乡土资源的宝贵。我们将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利用特有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大社会,构建本土化园本课程,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本文化。

(三)野菜品尝会

为了让幼儿探索野菜的多种吃法,并体验品尝野菜的乐趣,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所以我们设计了名为“野菜品尝会”的阳光午餐。从野菜的食用价值这一知识点出发,让幼儿讨论:什么地方吃到过野菜?野菜可以怎么吃?吃野菜有什么好处?然后分组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做野菜食品,如做春卷、包饺子、荠菜嵌油豆腐、凉拌马兰头、柴胡粥、柴胡煎蛋、山萝卜排骨汤,还将余下的山萝卜切丝,做成了山萝卜木耳炒肉丝。中午到了,幼儿享受着劳动后的盛宴,这一道道菜,色、香、味俱全,成了当天阳光午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活动将幼儿的一日生活融入其中,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

三、运用本土资源,创设主题环境,延伸主题教育

陈鹤琴先生说过:“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的实际生活和经验中选出来,切合人的课程内容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通过这一系列的“野菜”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让幼儿巩固已学到的知识经验,我们还通过创设相关的环境来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本土材料丰富幼儿区角内容,结合教育目标,将其融入自然角、数学区、美工区等区角活动之中。我们不仅将石头、树叶、纸、瓶、种子、毛线、蔬菜等进行整理加工,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活动区中:如把植物的枝、花、叶、籽放在科学区;把种子、果实放在手工坊;把竹竿、木头放在建构区等等。为了改变区角材料缺少的现象,我们发动家长,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自然物废旧物品,提供一些成品与半成品材料,激发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兴趣。而且在“我和野菜有个约会”主题活动中,我们也尝试将采摘到的野菜黄花放在美工区,将它染色做成一盆花或者其他的装饰;将山萝卜雕刻成了各种形状的小动物和水果,栩栩如生;在数学区我们将采摘的野果子涂了颜色的进行数数;利用各种颜色的黄花和柴胡制作成花环或手链,放在表演区里大放光彩。我们还将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野菜书签挂在了幼儿园的树上,布置成了一棵棵七彩星星树,错落有致。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不仅激发了幼儿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懂得保护环境,萌发了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