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集锦9篇

时间:2024-03-23 17:29:36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目的是认识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人们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同志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必须注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应该融合,具有耦合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耦合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教育范围和教育内容,它是对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及劳动教育,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自然灾害频繁,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的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健康。进入2012年的前两个月时间,中国就发生了两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一次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镉污染事件,一次发生在江苏镇江、南通一带的水污染事件。这两次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饮水危机和恐慌情绪给我们留下许多发人深思的启示和警示。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七大还明确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关键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又是教育的最基础性单位,理所当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单位。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核算家庭的日常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约使用水、电、气等日常生活小事,帮助孩子树立牢固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以及提高孩子的生态文明素质。 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人类一出生就要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掌握着开启子女心灵大门并促进身心发展的钥匙。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第一位雕塑家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智育轻德育。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孩子成才与否的唯一标准。再加上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出“421”式的家庭结构。在“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当中不少人养成了养尊处优、攀比、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空洞说教。因此,家庭教育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德、体、美等发面的培养,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耦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将从家庭教育的特有优势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庭是人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启蒙时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的话,那么在他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会增加30%,剩下仅仅20%是在8-17岁期间获得的。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儿童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就是儿童出生几年的最初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儿童的脑和感觉器官才发展的特别急遽,许多偶然的联想—人的心理基础,特别迅速地形成起来,牢固起来”。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长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要求家长鼓励和引导孩子把生态文明知识和行为习惯相融合。水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日常用水过程中,家长自身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就应当引导、教育孩子发现水的来源,了解水的性质、分类和作用,和孩子一起了解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报道,从而进一步步培养孩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生态意识。通过传授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相关知识是家长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之一,家长还应鼓励、引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或社会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孩子获得辛勤劳动的愉悦、成就感的同时,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懂得保护和改善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的,这也说明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没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及系统的教育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受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的约束,具有随机性。不管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家长都是以其自身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的影响教育着子女。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当大,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不能企图通过短期的培训教育来完成,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完成。一个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和确立,要终身接受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自我教育才能实现。因为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现代社会,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求学或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情况下关注的孩子的吃穿住行,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或是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对孩子不文明的生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孩子成年,某些家长就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孩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观念、做法都是错误的。家长应将对孩子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到底。#p#分页标题#e# 家庭教育权威性。权威是以意志的服从为特征的。父母子女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的,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家庭中长者的社会责任、家庭中的地位及抚养者、教育者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有较强的权威性。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亲子情感造成的家庭气氛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极好条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可以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树立生态文明权威,制定奖罚措施,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观,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习惯。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树立家长权威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者家长来说,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全面地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特点、方法及目标,这是其一。其二,家长之间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态度上应该协调一致,要遵循教育规律,相互支持、配合,使受教育者得到的教育信息是一致的,这样,受教育者才容易对施教者实施的教育认同,付诸于行动。如果父母自己言行不一、父母之间达不到一致或者严要求子女,低要求自己,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矛盾的印象,孩子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时就会矛盾,行动起来有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即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相对及时、了解的也相对全面。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孩子言行举止稍有变化,家长就会很知。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能够即时掌握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着问题,即时教育,即时纠偏,使错误的观念想法或者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时,应对子女的日常生态行为观察细致,了解充分,能够做到针对子女的生态文明特点,抓住契机、有的放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果家长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的或者正在进行的教育内容错误或者已经过时,应当即时向孩子说明情况,即时修正自己的的观点,可能的情况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不仅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还可以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这也说明,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也应即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的水平。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即时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求孩子立刻就接受、认可自己的教育知识,应该充分考虑孩子接受能力和水平,注意在以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孩子。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教育又是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决定着家庭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现途径,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的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真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J.B.Connant)在《1945年哈佛报告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和分辨各种价值。我国的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由课程介绍向理论探讨转移。1999年,李曼丽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标志着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同时,在对以往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遵循生态环境伦理法规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主动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框架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差别的。与重视个体能力开发和职业发展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德,旨在使学生的品性、公民意识和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仅在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类选修课。这也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授课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具体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非生态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剖析当前的各种生态学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近年来,一些导论类、概论类课程在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领域占据了主流,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只是简单的概念教育,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么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则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所以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缺乏具体的教育目标、清晰的实施方案和量化的考核指标。这直接制约了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发展,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有欠缺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2种。专业选修课对选课学生的专业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则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因此,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是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时,大多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而且科目教学大纲与大学教育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甚至于部分高校把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学生多学点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让理科学生多学点自然文化、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所以认为开设一些生态类、环境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就算是完成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任务了。至于这些课程是否能够体现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要义、是否有合适的教师开设,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等问题,则几乎不作全面的考虑。这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1.课程内容单一、重复率高

目前,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生态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仅涉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而很少涉足与生态问题相关的环境科学领域。同样,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环境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仅仅是围绕环境学的基础概念展开,而无暇顾及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虽然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了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存在关注面窄、可应用性差、知识点单一且重复率高以及知识缺乏体系等问题。此外,目前高校规定全校性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30学时,学时非常有限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在掌握生态、环境领域知识精华的同时还能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更是难上加难。

2.课程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水污染、雾霾、全球变暖等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心、非常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理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多只是围绕生态学或环境学的知识点和基础概念进行理论讲授,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这不仅使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枯燥无味,也使选课学生对授课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学生选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或者容易获得较高的课程成绩,而不是受课程本身魅力的吸引。同时,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可见,传统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法已成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

3.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的

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考试和论文考核2种方式。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所讲授知识的情况,但是由于文字反映的是一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所以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存在敷衍的心理。例如,在应对开卷考试方面,学生大多只是在考前将教师讲课用的课件和各类参考书准备齐全,而很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这就导致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很快将课程教学内容忘记,有的学生甚至考完试连考题和答题内容都没记住。在应对论文考核方面,大多数学生只是围绕论文题目搜集相关的文章,然后进行简单的拼凑,而很少真正基于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由此可见,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单一的缺乏量化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衡量通识教育的效果,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复杂庞大,涉及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在高校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为讲师,他们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尚短,科研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技巧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影响,很难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只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不深。这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也无法将专业知识更加通俗化,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这也正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只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弊端所在。此外,即使有些高校由教授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发展战略使“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在大学不断蔓延,再加上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赋予科研的权重远远高于赋予教学的权重,所以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更不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跨专业领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更有甚者,有的大学出现了教授整日忙于“跑项目”的怪象。这都势必会导致教学活动走过场、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学生生态环境素质养成的需求以及大学各专业课程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等,合理设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并采取措施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使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具有通用性的特点。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将通识教育的通用性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整合,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与自己所学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技能,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要基于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有属性,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普及教育,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的问题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随着生物多样性危机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高校将“保护生物学”作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全校性A类选修课程,并规定“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物种及其生境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物种的具体措施等。

(二)完善课程设计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因此,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有一个复杂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课程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多学科领域。这就要求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所涉及的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使课程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大学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1.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

在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高校要对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重新调整。首先,要设立一些全校性的生态环境类必修课,普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增加森林文化、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史”和“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最后,要加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全校性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丰富授课方式

高校要推动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首先,要积极倡导热点问题辩论、专家讲坛和事件追踪报道等多样化授课方式的运用,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次,要鼓励授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例如,通过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调查及其产生原因的探寻过程中;通过广泛邀请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到高校举办有关生态文明与环境问题治理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应建立概念与方案考核相结合的多指标、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通过提交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通过主题汇报的考核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所学理论提出治理措施的能力,以加深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以及人民的福祉,它是一项长远大计。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党的十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也越发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作为对大学生群体传播知识与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积极发挥这一优势,在进行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引导,促进其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德育教育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认识。它是由文化与自然价值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广泛缺乏生态文明意识,由于一些高校将教学育人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方面,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从而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目标淡化,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生态意识。因此,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经常发生。例如:浪费水电、浪费粮食、不爱惜公共设施、随手丢弃垃圾,随处乱写乱画等。对于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虽然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也开设了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教育力度,课程空洞乏味,仅仅从图片以及罗列的数据方面让大学生了解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其效果并不理想,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关键在于让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全民族的发展与福祉,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看待问题,明确如果不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开设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在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方面,高校应致力于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其囊括关于生态文明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具有灵活性、充分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成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往的课程设置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仅仅是通过一些幻灯片或者一些数据来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简单的认识,而该综合性课程,从内容上更加充分饱满,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自身建立起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不断加强关于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老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具备各方面素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其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应当打造一支力量雄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具有真正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将关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以及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着重要的引导和指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将生态文明意识观念与其融合,切实开展一系列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使得校园成为培养大学生态文明意识的摇篮。

(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李静、路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强调是一个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具有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界定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以“化零为整”方式整理成一门新的课程。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目标与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都认可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教育,并加强“实践体验”。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凯军在《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认识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零散、教育实践存在误区。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生态教育没有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四、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一些学者着重从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实践、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熏陶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的路径。路琳、李静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中介绍了四条路径: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彭秀兰在《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丰硕在《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与家庭教育的耦合”、“网上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话’德育教学方式”等等途径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五、评述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

第二,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缺乏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一些相关的思想散见于一些论文的章节中,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述。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我们现在进行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动不规范,教育内容不系统”的情况。如何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对遵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观念的引导,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中的不同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厘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对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相应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我国的研究重点多在学校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上,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社会发展中,长期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的建设纲领,党的十重要议程明确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关系着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分析现状,资源紧缺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建设生态文明,林业高校要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人人都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直到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了人们才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实际是非常错误的,应该从根本上杜绝对生态的破坏.传统的利用自然的观念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毁灭性破坏已经很严重,甚至给人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惩罚.人们应该意识到需要调整思维方式,杜绝传统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发生.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日程,尤其是林业高校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建立新的价值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建立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关系.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幅员辽阔,在实施及普及生态文明观思想过程中最先实践的人群便是当下的高校学生.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每个中国公民的头脑当中,而这项复杂又庞大的工程所倚靠的主要途径便是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前导者与开拓者,林业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走在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前列.针对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这六所国内林业高校做研究对象,研究林业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并将其吸收归纳出符合当代国情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十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高校学生,尤其是对林业高校的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林业生态文明与工业、科技、生活紧密联系,最终运用到社会生活当中.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高校做好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目标.

2林业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中取得的成果

2.1以高校校为依托,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教育课程

2011年秋北京林业大学首次开设生态文明课程作为全校公选课.并在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专业中开展绿色科学研究,推进高校创造绿色科技,促进学术创新.高校教育科研资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做好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相关课题的研究,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培养学生自觉形成生态文明观.

2.2以专业为导向,开展有特色的生态教育教学活动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能真正的将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保护生态是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林业高校的大学生是努力开拓的践行者及行动先锋.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在学生社团及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打破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森林日(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社团)、爱鸟周(东北林业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自行车日(西南林业大学徒步协会)、绿色咨询(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等有利于传播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文化活动.这些生态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参与到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地行列里,而且这些活动的展开都要走出校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宣传和实践,这也推动了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从主观上影响广大人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来.在定期开展的生态活动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依次参与进来,这也使得这些活动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提出倡议并号召身边的同学遵守生态文明公约、不断完善活动体系,增加活动的参与性及教育性,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2.3以文化建设为平台,积极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注重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教育界的先进,做好林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能为其他的打好基础.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实践育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能够充分体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异常丰富的,在课堂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教育,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该校以林科为优势,以生态建设为平台,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搭建了我国首家高校森林博物馆———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旨在“凝聚森林文化、传承行业精神、彰显生态平衡、耦合经济社会”,长效发挥“收藏与积淀、教育与研究、展示与交流、文明与进步”的社会功能.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利用博物馆包罗万象的馆藏对全校乃至社会各界传播生态文明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我国高校博物馆,尤其是林业高校博物馆,在发挥其教育育人功能之上更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大力建设,推行其发展.

3林业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现阶段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相关专业很欠缺,培养体系不完善.现在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学科体系设置尚未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需要依托于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分别开展,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导.然而,生态文明属于复杂的交叉学科,涉及与哲学、伦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生态保护、环境工程等自然科学,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必然会缺乏.高校应该统筹管理首先做好师资的培训,建立建全生态文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最高绿色学府,最早开设“生态文明”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其他学校也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但是,仍没有生态文明课程相关的教材,仅仅只有相关领域的参考书.在林业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不能只局限在专业相关的学科中开设生态文明公选课,应该扩大教育范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力度.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措施,如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等.确保本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够使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要发掘日常校园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科学的利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使大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其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将生态文明与当今社会现状紧密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林业高校做好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在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时,心中始终存有生态文明的思想,并将良好的习惯、正确的方向传播给更多的人,唤醒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生态德行”.把道德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弘扬生态道德观念,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在林业高校教学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不完善,生态文明的发展还需要加快,林业高校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机构,要从各方面做起,创建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另外,林业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像师资和科研的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校条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相关课题的研究,不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创新.进而推进生态文明的教育进程,并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高校生态文化创新对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自觉形成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20-02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在反思单向度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产生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后的理性选择。在党的十八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如何,将直接决定着中国能否实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美丽中国的建设归根结底是寄托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意识,能否选择绿色科技保护环境和处理生态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理应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的社会人才的职责。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与环境成本。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青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关注并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顺应时展的要求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德育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内容,环境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基本上停留在生态环境知识的传授上,难以实现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态人”的目标。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我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时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很好的能力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必须具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品质。因此,是否具备生态文明观念和行动,构成了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他们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然而,现实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与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他们普遍存在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生态环境知识缺乏,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缺少关注,浪费和奢侈消费现象严重,节俭意识不够,欠缺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理念与自觉行为。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生活习惯,知行背离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不高。因此,面对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帮助大学生确立关爱自然的道德义务和关爱未来的代际意识,养成生态主义的消费观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二、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3年《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后,生态文明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然而,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机制仍有缺失,并且实效性不高。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与师资缺失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主渠道。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生态环境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生态文明教育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小部分内容出现,可以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生态文明通识性教育尚为空白,这种状况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另外,目前高校中专门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师资缺乏,大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师生态环境知识不系统,对生态伦理道德也没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在生态文明知识的补充上除了教材和自身学习,其他途径较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学校对教师培养力度不够,教师外出考察、参加进修培训缺少经费保障。这使大学生普遍缺乏形成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知识基础,这导致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差。据有关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是仍存在缺位”[1]。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缺位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没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除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外,很少有组织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没有在校园内营造起重视生态问题、注重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抽象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更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生态环保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活动只是为了单纯配合某一纪念日或某些要求而举办,生态实践活动基本上局限在单一的考察、咨询、探险等,这些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教育持久力不够。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如专题讲座、图片展览、视频观看、实地考察等。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若仅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考虑环境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唤一种被尘封已久的、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意识”[2]。高校应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必须重视生态文明的课堂教学,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理论水平,从历史发展与现实危机等不同层面和视角,提升大学生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一,拓展高校德育内容,在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有关生态伦理、生态哲学和生态战略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态危机的现状与治理的方法和路径;树立从自我做起的自律意识,实现生态知识、技能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转化。第二,增加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可将《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生态类课程设置成公共基础课程,扩大生态教育课程的覆盖范围。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建设一支生态认知理论素养高、生态环保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推广生态文明教育专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置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关的课题,布置给学生单独去完成调研报告,可使大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现实,主动评价现实的生态文明现象,形成观察问题的自觉意识,导引学生向理性生态人转化。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生态伦理典型示范法、生态伦理“两难”教育法、生态环境熏陶法、生态伦理互动式教学法、生态伦理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3],通过情景模拟、现实体验、权威资料展示等方式把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二)丰富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强化体验式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具有形式灵活多样、主题鲜明、参与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将生态观念与道德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提升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和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通过组织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低碳生活宣传周等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会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另一方面,高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外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建设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广高校假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环节和措施。开展体验式教学,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生态考察、生态公益活动、生态宣传等生态文明教育与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开展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生态调查,强化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道德素质。

(三)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培养中,要特别注重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等新媒体有利于拓宽和改进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感情,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来建设和管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网站,为生态文明教育搭建新的教育平台,定期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组织生态文明教育专家、教师利用飞信、QQ、Email与学生开展沟通与对话,适时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及时、深入、真诚地倾听同学网上心声,对学生进行节约、环保、低碳理念引导,使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德育创造和谐环境,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生态文明

高等教育关系到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因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基于这一点,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都是教育改革当中颇受国家政府重视的一个领域。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顺应这种潮流,高等教育也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教育中贯彻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各高校改革的重点。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继发展的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就其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说明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人类依赖于自然。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以“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成为了人类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和资源的低利用,引起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积累性衰退和恶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人类开始反思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文明主要形式之一。未来的发展是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伴随着人类对生态文明要求的增长,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的概念将会寻求新的诠释。经济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同时也包含着对生产的合理节制,包含着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保护。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会愈益突出地纳入政治视野内,并成为政治关注的热点,文化亦将朝着“人一自然”关系的人性化方向延伸,据此,教育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功能,均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教育功能的拓展归根结底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服务,即教育需要具有生态功能,且这种生态功能,并不是独立于经济、政治及文化功能之外,而是融注于这些功能之中。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加深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践行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将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随着教育价值观与教育功能的变革,教育内容也需要发生深刻的变革。生态文明要求人们重视并遵守协调原则,在文明社会中做到人与自然。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爱社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从而也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3.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学科理论

高校德育过程是—个注重价值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过程。

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于高校德育来说,这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云南大学曾于2000年对本校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知识、生态道德情况和绿色消费观等进行调查。当问及入学前是否接受过有关环保教育时,在889人的回答中,有47人选择“从未接受过”,有45人选择“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有797人选择“知道一些零碎的知识”,分别占被调查人的5.129%、5.106%和89.165%从上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的公共生态教育是非常薄弱的。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们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拓展了高校德育的内容。

二.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欠缺的主要表现

1.主体意识淡薄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自己同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协调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然而,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回顾过去,人类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人类也由自在阶段转变为自为阶段,从而形成了被称之为“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意识。但这种意识在发挥着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习惯把自己凌驾于包括一切其他生命形式在内的大自然之上。人类在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将消耗殆尽。高校师生都是高学历人群,他们大都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道理,问题是由于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和体制的缺失,他们对生态文明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生态意识淡薄,更没有固化为行为习惯,节约与环保变成了一句空话。目前高校已经成为社会上三大浪费大户之一。

2.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在 当前 的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停留在生态道德知识的宜讲上,以讲授法为主,而忽视学生对白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因此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活动就没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没有兴趣积极的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3.大学生过度的消费行为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消费。必要消费是对资源有价值的利用和合理开发,它不仅能处理好生产、分配和交换之间的 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能够经常受到自然界的赐予,避免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大学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产生重要要的影响。可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consumerism)文化现象,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思维活跃、观念新潮、追求时尚、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又有认知能力差、辨别力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等特点的大学生这—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严重冲击。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把保护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只有在理论中充分理解生态文明,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崇尚自然,热爱生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情操。一是要做好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的宣传,这是大学生培养生态文明的基础。二是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教育潜力,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

2. 加强生态文明课程的教育

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主要通过“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主旋律,以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主要内容进行的硅性教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生态文明态明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将是对现在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教育部门应该颁布和实施环境教育制度,严格要求所有高校必须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尤其是师范院校,更要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使将来从事各种教学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将绿色理念变成有效的行动,必须把绿色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去。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 明的信念。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同时,要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辐射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3.树立合理的生态消费观

高校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可以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其一,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把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如在人生目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渗透消费观念的教育,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另外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起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孔德萍.《思想教育研究》[J] .2008年1期

[2]张梦飞,赖章盛 .《经济与社会发展》[J]. 2007年10期

[3] 黄香.《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 .2009年1期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机制,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引申为机器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机理。《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机制解释为: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也就是一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在一定规律的约束下相互作用的过程。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还没有明确的阐述。参照马奇柯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关于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的内涵得出如下结论①: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可以将其分成工作机制、作用机制、接受机制、外化机制以及评价机制这五个机制。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含义是:第一,它是生态文明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总和;第二,它的功能是各相关因素功能的耦合,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衔接、协调运转,依赖于各类要素功能的健全;第三,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的运行着的动态过程。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是对生态文明教育主体的行为方式分析,是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的发动阶段。良好的工作机制应具备完善的教育场所,专业的教育主体,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坚实的物质保障。

首先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作为我国主要的科研力量之一,在我国科技事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②高校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高科学的文化人才,一方面也要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观、责任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其能够自觉的建立起环境道德责任感,不断的完善道德修养,提升生态人格,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人格的完善。③高校应加强生文明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实施绿色科技创新工程,培养高素质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人才,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高校要尽快建立起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并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措施,激发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努力使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校要积极支持鼓励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围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支持他们针对这一教育主题进行专门的科研立项、申报课题,在不断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出品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探索总结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规律、途径、内容、方法、形式等,并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将这些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相信这种理论与实践互补融合的教育形式,会使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更有成效。④

最后,在组建教师队伍的同时也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从设备图书资料资金等方面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自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投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能力建设,建设一批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生态文明教育设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机制及接受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机制是对生态文明教育主体主动且与客体之间的行为互动分析,是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的展开阶段;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机制是生态文明教育客体主动且与主体之间的行为互动分析,是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的递进阶段。

高校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行生态文明的情感体验,拓宽实践渠道。第一,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优良的校园生态环境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优良的校园人文环境,既具有一种感性魅力,又形成一种理性氛围,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审关和谐的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情感熏陶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心理建构作用。第二,着力抓好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工作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水电、善待花草树木、杜绝铺张浪费等等。第三,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高校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加以研究,或者从生态发展的视角考虑科技创新,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实际,服务社会,从而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外化机制

外化机制的确立可以让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能够看到生态文明教育成果,总结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

该阶段可以采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分析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以总结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是否发挥了作用,还应进行哪些改进。可以以高校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是理论知识实践化的重要平台。寒暑假是开展社会实践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有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及开展实地考察和总结。因此,高校要注重提高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的质量,将生态文明教育主题融入其中,以达到提高学生生态意识、锻炼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传播生态理念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具体是什么,哪种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概率最大,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四、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价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机制是对生态文明教育客体的行为方式分析,是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的检验阶段。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了保证教育目的、计划的顺利实现,必须及时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反馈信息对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的调控。

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和决策的依据,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从评价内容上看,要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这样以便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品质的发展状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考察学生的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具体指导。其次,从评价方法上看,应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要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评价机制。再次,从评价性质方面看,要强调动态性和肯定性并重的方式。动态性注重评价对象在条件、基础上的差异性,重在看发展、看提高,看他们主观努力的程度,不采取一刀切。肯定性则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给予评价,学生在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所产生的愉悦感会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总之,作为社会高等人才的高等院校,创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运行机制体系势在必行,是历史赋予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研究[J].理论探讨.2006

[2] 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范文9

从我国大环境来看。“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而在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并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显示了我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从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来看。高校培养的是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文化素质等决定了我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先进思想、理念、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高校扛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大旗,走在社会前沿推动、建设、宣传生态文明教育,义不容辞。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内在要求

(1)必须要明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

(2)结合当下背景、人文情况、案例等,分析、阐明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指出教育的方向、目标和路径。

(3)对开展好、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设想、建议,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规划,既能够指导培育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活动又能够促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向社会的辐射和积极影响。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里程碑式的产物,是当代人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产力关系所做的总结、反思式发展,是维持生态平衡、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并重的文明之路。生态文明的教育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而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首先,大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较高的素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历练,有着客观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生和世界有着较高层次的认知;对待未来怀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着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动资源实现目标的能力;再者,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承载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内涵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