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市社区的特点集锦9篇

时间:2024-03-28 11:00:02

城市社区的特点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宜居社区建设;城乡协同发展;慢生活营造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livable community-based pilot planning work in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rooted in the pilot urban and rural actual carding community building status, highlighting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livable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leak filled, and promotes the characteristics. Reasonable positioning, greenways into four planning ladder to achieve the community livable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 slow urban living space to createKey words: livable community building; urban and rural co-development; slow life to create a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落实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4号),东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宜居城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0〕94号),加快实现东莞市宜居城乡建设的目标,推动东莞市宜居社区(村)建设深入开展。① 2011年3月,东莞市召开建设宜居社区动员大会,明确并指导开展试点宜居社区建设。同年4月,受东莞市东城区的委托,我院开展相关试点社区的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体现以规划为龙头的建设步骤。

二、规划区总体概况

规划范围为东莞市东城区下桥、上桥、柏洲边、余屋、鳌峙塘五个试点社区。(图1)

东城区位于东莞市中部,是市区集居住、行政办公、金融贸易、文化教育、旅游度假、酒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同时随着近年来东莞市的快速发展,东城区重点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②

下桥、上桥、柏洲边、余屋、鳌峙塘五个社区位于东城区北部,黄沙河沿线。目前此区域涉及的已编及在编规划有:《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东莞市中心城区分区规划》、《东莞市东城区温塘片区基础设施协调规划》、《东莞市绿道网规划》、《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三、社区现状特征:

外部优势:大型服务设施完备、对外交通便捷、经济收入充足、外部景观优美

在市域区位上,社区位于东城区北部,市域主干道莞龙路沿线,邻近环城高速立交出入口,紧靠R2轨道交通线路,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在基础设施上,社区邻近东城区服务中心,大型行政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等设施均配套完备,服务半径覆盖规划区。

在产业发展上,社区紧随东莞市高速的产业发展步伐,重点发展第二产业,配套推动第三产业建设。社区内设有产业园区,厂房出租为主导经济来源,整体经济收入充足。

在整体景观上,黄沙河一河两岸城市滨水景观打造与莞龙路沿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构筑了规划区景观构架,与五个社区形成“两带串五珠”的整体景观结构。

内部劣势:宜居建设问题梳理

在参照《东莞市宜居社区(村)考核办法》③的基础上,结合五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宜居评分标准。同时通过量化目标值,量化现状未达标项与达标标准的差距,以此清晰、直观且具有针对性的反映各社区在宜居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表1、表2)

经过上述直观的分析,从中梳理出东城区五个社区宜居建设中共性的几点问题:

(1)内部基础设施不足

主要为公共、市政基础设施的缺乏与内部道路交通建设的不完善。重点体现在:缺乏老年人活动中心、群众健身活动场所及卫生站等规模、服务半径较小的生活型服务设施;社区内公共交通缺失、道路路况较差、人车交通混杂;市政排污管网建设的不完善等,均严重宜居生活的打造。

(2)社区特色未能凸显

从宏观上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照抄照搬的城市建设一再出现,“千城一面”成为了中国城市特色的代名词。同样从微观上说,东城区五个社区的建设,随着东莞市产业化的推动,内部已形成了相似的分布格局――相互隔离的生活区、工业区及服务区,五个社区建设模式基本一致,缺乏自生特色的发觉与弘扬。

(3)环境有待升级改造

五个社区虽从农村提升为社区,但在环境卫生与景观建设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死角较多,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祠堂、风水塘、河涌、牌坊等良好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资源被搁置。呈现出社区内部随意、外部精致的明显景观差异。

四、问题及目标导向

(1)问题导向:城乡发展融合

上述各项现状特征及问题的陈述,从根本上来说,是城乡发展分离的结果。城市经济在高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在不断完善,城市景观在逐步优化,但是社区的发展宛如城中村,在城市的粉饰下生存着,在城市的圈养中独自成长,外部条件优越,内部环境恶劣,如何打破城与乡之间的隔阂,实现城市与社区的融合发展建设才是宜居社区建设的本质。

(2)目标导向:城乡协调,互助互利

近年来,从国内外城乡建设的经验中可知,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单靠城市带动,缺乏乡村自生的推动,或者单靠农村的发展,缺乏城市的合理协助,都是行不通。只有城与乡之间形成协同互助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

因此,本规划以社区的宜居建设为起点,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生活质量,同时推动社区特色建设,发挥社区自身的优势,迎合城区建设的实际需要,拟补城市发展的不足,搭建城区与社区的桥梁,实现城乡协调,互助互利发展。

五、规划策略及内容

(1)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升社区生活质量――查漏补缺,齐步宜居生活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3

一、主要做法

(一)规划引领,高点定位

一是完善规划体系。聘请一流机构修编了重点镇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等。二是明确功能定位。李哥庄镇、南村镇、蓝村镇等重点镇结合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分别定位为空港卫星城、白色家电基地和国际陆港等。三是培育特色小镇。编制特色小镇规划,计划打造50个产业鲜明的特色小镇。

(二)产城相融,镇村联动

建立特色城镇和经济功能区互动发展机制,把重点经济功能区纳入全市城镇体系规划,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协调发展机制,引导大企业建设特色园区,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支撑。黄岛区藏南镇长阡沟社区、即墨市段泊岚镇天宫院社区等实现传统农村社区和特色园区“两区共建”新突破。

(三)环境提升,生态宜居

一是强化环境整治。用城市标准指导小城镇建设,打造了50多条高水平示范街。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镇驻地集中供水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小城镇医疗卫生设施建设,鼓励大学、职业院校等在小城镇设立分校,加快培养与区域经济紧密契合的技能型人才。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子女就学等方面系列文件,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在镇驻地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外来人口均可申请落户。

(四)改革创新,完善体制

财政方面,对小城市试点镇、省示范镇分别每年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支持。土地方面,小城市试点镇、省示范镇每年分别切块下达500亩、200亩用地指标。扩权强镇方面,赋予重点镇区(市)级行政审批、监督服务管理权限。社会管理方面,开展城镇管理、食药监管等领域综合执法。投融资方面,成立市、区市和镇三级投融资平台,支持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一批小城镇重点项目纳入全市PPP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合作伙伴。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系列文件,积极推行“四权”担保融资,区市和镇街均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二、形成了几种模式

(一)工业园区带动模式

如莱西市统一规划建设姜山镇、望城街道G204两侧的工业园,形成新的经济隆起带。2015年两镇街生产总值占莱西市的34.4%,成为莱西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二)市场建设带动模式

如即墨市在通济街道建设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中小电商发展到1.6万家,童装网络销售居全国县级第一位,被阿里巴巴确定为全国重点扶持的唯一童装产业带。

(三)地产开发带动模式

如即墨市开发区采用“BT+土地溢价”融资模式,引进中航信托和中建一局两大央企参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高端商务区建设,加快培养高端新兴产业,打造创智新区。

(四)企业整镇开发模式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义乌市;农村;社区;空间整合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一)社区及农村社区

1、社区及特征。社区的基本特征是有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村庄、小城镇、街道邻里、城市的市区和郊区、大都市这些规模不等的单位都可被看作是社区。1917年英国社会学家R・麦基弗出版了《社区:一种社会学的研究》一书,他认为社区必须建立在成员的共同利益之上,社区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善或公共利益,社区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的集合,因此需要一种组织作为载体,这种组织可以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社区相关理论的研究论证了社区具有同质利益认同、异质利益协调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整合的功能。

2、农村社区的特征。农村社区具有区别于城市社区的自身特点,主要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其具有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等特点。我国农村社区的产生是社会变迁、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的内在需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社会利益协调的内生变量,它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民间性、组织性特点,这些特点契合了转型社会下对农村社会利益协调的需要。

(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被动建设模式。农村社区被动建设模式主要是指城市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城市“包围”了一部分农村后,对乡镇直接改成街道办事处或“城中村”村委会直接改成居委会的社区模式。典型的例子是深圳,目前深圳已是一个没有镇和村的城市,全面撤销了镇政府成立街道办事处,撤销村委会成立居委会,使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迅速覆盖全市。

2、经济推动模式。经济推动模式就是经济强村建设社区的模式。如江苏的华西村、山东的岜山村和河南的京华村、龙堂村等由于兴办村级企业使村落具有了城市单位和新社区自治的色彩。

3、空间整合模式。空间整合模式就是将空间分散的行政村进行集中规划建设的行政村社区模式。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而义乌市农村社区建设将按其中的空间整合模式尝试发展。浙江省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的要求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采取拆迁新建、合并组建、移民迁建、保护复建、整理改建等多种类型和宅基地整理置换的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撤并,促进了村庄布局规划的实施和中心村建设,并以中心村为载体,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

4、自治模式。自治模式就是村民自治体制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典型如: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各行政村按照“地域接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的原则,建立了“村委会―社区理事会―互助组―基本农户”这一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而实行的村小组社区自治模式。湖南农村社区建设实验的基本模式是“一村一社区”,即把农村社区建在村上,实行村委会和农村社区合二而一,将原“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村民委员会”。

二、义乌市农村社区建设特色

(一)农村社区发展历程。回顾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可总结出义乌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从摸索、引导、规范到提升的过程。具体可以从市政府的文件看出:①摸索阶段。1999年市政府出台的义政[1999]116号文件旨在鼓励旧村改造,是义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初步阶段;②引导阶段。2001年市政府出台的义政[2001]113号文件,从规划管理到用地审批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③规范阶段。2006年义乌市政府出台的义政[2006]55号文件旨在推进和规范新农村住房建设;④提升阶段。2009年义乌市正在调研出台新的政策,着重突出特色,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档次。

(二)农村社区发展现状。截至2009年初,义乌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成果显著。在城区4个街道中,组建了98个社区,其中38个已完成建设。依据农村社区空间整合的模式进行建设,如北苑街道的凌云社区就是由游览亭、塘坦、后明塘、青溪、杨街六个村整体搬离原有的空间点形成一个新的集聚中心,社区常住户数1,828户,人口5,025人,总用地面积1,185亩,社区总用地由街道统一征用、统一规划、分村实施。社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如菜市场、卫生站、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

(三)农村社区发展特色

1、功能分区。《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中确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思路为:“四个区、三步走、二十年、一体化”。四个区:即在“一体两翼”规划基础上,把义乌整个市域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等四个区。通过科学布局和整合改造,把主城区、副城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城市社区;把城郊区内的村庄,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远郊区内的村庄,全部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融入就近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新社区。

2、分步实施。分步实施,即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到2005年,完成全市社区布局规划编制和村庄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主城区1/2“城中村”改造和远郊区全部村庄异地奔小康工程;主城区城市框架和副城区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1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副城区1/3村庄改造、城郊区1/4村庄改造和远郊区异地奔小康工程;各分区内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第三步到2020年,完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任务,市域共享现代文明。

3、空间集约。义乌市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创新改造安置的方式,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价值与步伐。如,在主城区内按照城市建设理念和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以高层公寓建设和水平套房为主,该理念在稠城街道田畈村开展试点工作,常规的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方案需占地4.7万平方米,而按现在的集约型思路,仅需2.7万平方米就够用了,节约用地57.4%;在副城区内农村社区建设实行生活区和生产、经营区相分离的改造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城郊区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占地面积较大的空心村进行改造和村庄整治建设,如对连片危房、旧房、空房进行整合,保留农村特有风貌的同时建设多层水平套房,使其就近融入城镇和工业园区。

(四)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1、基础设施实现共享,方便社区居民,如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实现社区资源共享。2、建设档次和品位提升,如在主城区建设高层农村社区住宅楼,在副城区和社区建设多层平水房,统一规划、井然有序、上规模上档次。3、将居民医疗、社会保险引入农村社区,建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慈善救助等机制,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广大农村社区。

三、义乌市农村社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服务村民为宗旨。归根结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体现服务村民的宗旨。要实现这一宗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将服务村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坚决杜绝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之由,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做法。

(二)注重农民参与的过程。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寻求社区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管理有序的社区建设参与机制。

(三)增强村民自治和行动的主体地位。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个重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农村社区这个载体和平台,把公共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把政府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同时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通过自治、自助、互助,满足农民群众各方面需求,增强村级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社区的发展活力。

(作者单位:义乌市新农村建设指导站)

主要参考文献:

[1][英]J・C・亚历山大.邓正来译.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美]丹尼斯・C・缪勒.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张锋,辛晨.新农村社区整合机制研究[J].长白学刊,2007.6.

[4]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5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城镇化战略存在许多争议,单一政策性的发展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

(1)城乡二元结构,缺乏城镇化的推力。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使得城乡资源向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进行分配,加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村绝对贫困化。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差距加大,进一步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缺乏推动力。

(2)农村工业模式,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在城乡体制分割条件下推行的乡村型工业模式,分散发展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致使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小城镇规模不增反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萎缩,小城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

(3)城市对农村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均衡。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和循环机制,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

(1)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乡镇企业为导向,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区别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小城镇发展战略忽视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小城镇发展战略忽略了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第四,小城镇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2)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增长迅速,这反映了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第二,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向集中化阶段转变;第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选择效益型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赶上发达国家。因此,虽然政府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但是实践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最快。

(3)中小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介于“小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化模式。为了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依托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制和建设一些重点小城镇。

二、概念解析——城镇化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政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都无统一的固定模式,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抉择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背景复杂,任何一种单一模式均不可能完全适应区域城镇发展需要。城市发展应该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1.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十分巨大,主要是作为动力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国内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工业稀少,缺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大城市周围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导致了城镇集聚能力下降;二是资源破坏以及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刚刚起步。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不足的城市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西部地区除四川、重庆、西安等少数地区外,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城镇体系尚不健全。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二元结构的矛盾,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城市制造业与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缺乏内在联系;第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缺乏充足的农产品剩余来支持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2.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市发展地域差异是由多个综合因素形成的。首先,由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这是在长期的国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而人口分布的疏密与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的优劣差别有关。其次,影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趋势的主要是经济社会因素。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地带倾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我国沿海、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明显差异。1999年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适时开发西部地带的国家战略,提出要统筹兼顾,依靠沿海地带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优势,发挥中部、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推动中部、西部地带城市的发展,逐步建立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

3.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尤其是江浙一带,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合理、空间分布均衡,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完全具备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推拉机制十分明显。首先,城镇化的巨大推力已经形成,由于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尤为突出,促使农村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强烈的转移需求。其次,拉力来自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东部沿海地区是小城镇聚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相比较而言,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因为中等城市具有规模适度、人口适中等特点,容易克服大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矛盾,既可以有效解决分散发展小城镇带来的资源浪费、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问题,又可以避免一系列“大城市病”。

4.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中西部地区的区城镇化发展,要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制定优惠的投资建设政策、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推动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积极改善城镇体系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加快城镇化步伐。突破行政阻碍,构筑跨行政区域、逐步形成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以小城镇为重点,是从西部地区具体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科学的发展道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符合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的。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依托。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以小城镇为重点,并不是说不重视大中城市的建设,恰恰相反,应注意发挥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依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差异,在统筹城乡发展观指导下,选择适应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差异性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东部沿海地区要提高区域首位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注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由此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鸿明.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EB/OL].人民网,2005-03-11.

[4]王梦奎,冯井,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张迎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任远.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N].联合早报,2001-04-13.

[7]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79-182.

[9]牛凤瑞.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许毅,柳文.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

[11]张明池,城镇化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6):35-36.

[12]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乡规划管理中心.1998年全国设市城市及其人口统计资料,199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我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根据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在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东、西部地区不同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城市社区发展

我国城市社区是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产物。目前,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已显示出了重要的基础地位,已成为城市社会各种社会群体组织的聚集区、各种利益关系的共同体和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

城市社区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建设和发展城市社区精神文化是推动城市社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正确认识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发展的关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城市社会、城市社区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内涵及其特征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层组织,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城市社会中一定区域内的人们生活共同体。它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着城市社会的发展状况。

城市社区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统一体,是指生活在城市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相近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习俗传统和群体意识。广义的讲,城市社区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设施、活动场所等物质文化,又包括无形的社区居民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以及生活方式和居民风貌等精神文化。从理论层面看,城市社区精神文化是一个价值概念,是城市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点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看,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就是城市社区的精神、特色、居民素质、居民习俗等编织而成的社区图景。用简单的话说,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就是形成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意识的生活共同体。

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及城市社区之所以千差万别,其实质就在于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差异,而城市社区物质文化的根本差异只不过长期受精神文化差异影响的结果。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差异的特质体现着城市精神,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活力,反映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域性。由于社区首先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因此,依托城市社区发展起来的社区精神文化也具有地域性。不同的社区其文化特征不同,尤其是具有民族风情、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社区,其社区文化的地域性就更加突出。二是多元性。改革开放给发展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注入了活力。当前发展社区文化除了大力发展和弘扬主流先进文化外,还要提倡大力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居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因此,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是当前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不论是老人、年轻人和少年儿童,还是少数民族,他们都应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百发齐放”的城市社区文化。三是群众性。社区文化的基础是群众广泛参与,首先要把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化”放在第一位,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发展社区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活动要与家庭文化、街道文化、科技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教育等有机结合,通过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科技普及、网络咨询、艺术培训等形式,把社区居民充分吸引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减少不良文化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四是公共性。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如何发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共服务性,不断满足社区各种利益群体的需求,使生活在社区中的所有公民不被歧视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体系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是未来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要求。缺乏公共性仅仅满足部分居民文化需求,忽视满足其它群体,例如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不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在未来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加以纠正。五是平等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果应该平等的面对生活在社区中的全体居民,不论何种身份、何种职业、何种民族、何种年龄阶段的居民。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推动力来之于政府推动,来之于政府财政支持,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更应该体现平等性。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的公民,为城市社区发展献力献策的社区居民,都应该平等的享受到社区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即使是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农民工和流动人口。六是价值导向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就是社区文化在社区居民中是否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社区居民能否在社区中和谐相处,能否形成生活共同体,关键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城市社区文化对于城市社区居民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群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状态,可以消除社区居民的孤独、寂寞,可以抵制不良文化的入侵和诸如公等组织对社区居民的渗透和危害,也可以预防和矫正社区青少年犯罪。

二、城市社区精神文化与城市社区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共同体,对于和谐社区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其中,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对于一个地区和城市而言,要具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明信片、自己的魅力,关键要发展文化,树立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意识。因此,四川近期提出,要把文化作为四川实现经济社会“四个跨越”的灵魂。对于一个社区而言,城市社区文化是凝聚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意识的凝合器,是塑造城市社区形象和提升城市社区品位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城市社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的模范示范竞争实质上就是精神文化建设的竞争。一个社区要具有自己的内在品质,能够真正成为居民心中的生活共同体,关键在于社区文化对于社区居民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关键在于社区文化对于社区居民价值取向是否具有导向力和影响力。尤其在倡导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建设及和谐社区建设的今天。

我国城市社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用于居民文化活动的图书馆、休闲健身器材、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室等城市社区物质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城市社区的非物质文化建设,即精神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过有些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搞得很好,很具有特色,很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多样化的需求,但是社区精神文化滞后现象比较严重,结果导致社区问题不断:居民对于社区环境意识越来越差,居民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重重,居民对社区归属意识低等问题。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社区的文化堕距如何才能消除呢?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推动城市社区建设时,要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发挥社区文化在社区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推动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思考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以社区精神文化建设为内容的社区建设,在城市社区争佳、创优,争创文明社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有必要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的研究和思考。

1、归位政府角色建立多元投资体系

城市社区文化是公共文化,一般是由公共财政投入建设。如社区图书馆、书报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社区学校、社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充当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主体、组织主体甚至参与主体,而居民和社会只能充当配角,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只能充当被动的参与角色,只能搞一些小打小闹的、自娱自乐性的文化活动。但是,当前有政府单一承担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其缺陷和不足已显现。一是政府财政的有限性,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政府的财政投入很难做到大包大揽。二是政府主体参与忽视了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在过去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城市政府充当全能角色,只能导致社会和居民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积极性和力量被忽视,导致社会和社区居民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被挫伤。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当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路,也不能调动社会和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意识。三是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财政上过度依赖政府,阻碍社会资源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从本质上讲,社区本是自治性、服务性的共同体,如何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生活共同体,其主体应该在社区居民,而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文化建设中,尽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的引导作用,但是社区自治性的一面仍然不能忽视,否则城市社区快速发展就很难实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只能是满足政府的期望,而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自治不同于行政手段,不能依赖行政指令来调动人们,而只能依赖社区居民的自觉参与。社区文化组织和社区文化活动,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必须树立民本思想,必须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与以前的街居文化建设具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推动社区发展时,政府应该归位,在加大财政支持、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同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和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中来,以提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建设水平。

2、建立能够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的机制

目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多头管理社区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民政部门负责社区的福利彩票文化事业发行和管理,体育部门主要负责社区的文体活动,文明办负责评比社区文明活动,工会开展文化活动向职工送温暖,妇联在社区开展妇女文化教育活动,共青团在社区开展青年之家文化活动,文化局在社区负责社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开展文化馆和图书室建设活动,老龄协会在社区开展老龄文化活动等等。这些部门一般说来都是各施其责,各自为政,各有各的“条条”文件作为其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依据。结果导致这种多头管理出现的问题比较明显:一是这些部门很难形成“块块”,很难在社区协调开展文化活动,会出现重复建设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致使社区居民参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二是直接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精神文化建设,重各主管理部门面子工程而轻社区居民的文化实际需求,重短期社区文化建设而轻视长期社区文化建设规划。三是很难将社区既有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驻区单位现有的文化活动资源如体育场、活动室等,因为多头管理,导致社区组织、社区居委会很难拥有整合社区内既有文化资源的权力,造成社区内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整合社区文化建设资源,在社区成立一个综合的文化发展组织和形成能够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的一套有效机制,对于社区发展很有必要。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应该由党委宣传部门负责,民政、文化、教育、体育等部门和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积极配合,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使社区居民能够切实享受到社区文化带来的精神享受。

3、展示社区文化个性创新社区文化建设

文化具有个性特征,社区文化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性。不同的社区在文化建设上,应该发挥各自社区的文化优点、文化特长,展示自己社区的文化个性。具有文化传统的社区,应该充分展示自己文化积淀,重塑本社区的文化历史品质;多民族友好相处的社区,应该根据本社区多民族的特点,充分发挥各民族文化优势,推动社区多元文化建设。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时应该清楚社区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不可以搞一个模式,不可以错误认识社区居民千人一面的文化要求。城市社区之所以差异很大,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设施差异上,而更多的是体现在社区精神文化的差异上。社区精神文化是社区的灵魂。因此,政府应该提倡创新社区文化建设模式,积极引导社区挖掘本社区文化发展优势,推动社区的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4、以人为本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文化诉求

社区是居民的社区,居民是社区内的居民,有效的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诉求,把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使城市社区居民的人性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过去文化建设政府唱独角,文化建设内容单一,忽视社会和居民参与主体和忽视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做法,阻碍了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据调查,广州市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社区群众尚未达到四分之一。究其原因,就是政策上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在质量上,许多社区文化形式老套,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或者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充分体现文化对社区居民社会化的功能,结果自然会导致很大一部分部分居民对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兴趣不大,对社区很难形成认同感。比如,当前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其文化需求的忽视,城市社区文化体制就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诉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对于他们而言影响作用较小,这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这就要求,在今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确立社区成员有自主选择社区文化需求的权利,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方面文化需求作为开展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把“塑人”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贯穿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始终的主线,并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致力于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培育平等、参与、友爱、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观念,以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为社区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5、重视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各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要求政府投入、居民参与和各界关心,而且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队伍的推动和服务。这就要求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队伍。对于从事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者,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进行,使他们能够配合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承担起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任务,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此外,还可以吸纳社区内某些文化名人、文艺人才、大学生等各类文化资源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让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献计献策,这样既可以提高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使社区文化工作者的队伍更加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李少惠、王峥嵘:《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中的公共行政——基于新公共服务视角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05)。

[2]刘秀英:《社区文化建设“四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05)。

[3]杨梅芳:《论社区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观》[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05)。

[4]杜小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J],《城市》,2005,(05)。

[5]张礼建、李佳家:《论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6]熊晓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1)。

[7]童颖骏、胡海岩:《社区文化建设的要义》[J],《社区》,2005,(17)。

[8]欧英利、周柏春:《论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界》,2005,(03)。

[9]郑卫民:《试论城市文化与城市现代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5,(03)。

[10]左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1)。

[11]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1)。

OntheUrbanCommunitiesSpiritisticCultureBuildingand

UrbanCommunityDevelopment

HUYONG

(Sichu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InstituteofSociology,Chengdu610071)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7

青海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青海发展步伐,保持青海长期稳定,是粉碎分裂势力的政治阴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藏区稳定的战略举措,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拓展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近几年青海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东部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甚至落后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加快实施青海城镇化,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发展环境的特殊性

1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首先,青海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其次,维护藏区稳定的特殊使命。青海地处祖国西北内陆,是藏族聚居地,且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在全国的稳定地位十分重要,青海的稳定关乎到藏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稳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始终是青海的首要特殊政治责任。

2 青海民族构成的特殊性。从民族构成方面来说,青海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共有54个民族,其中世代居住青海的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16个。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汉族人口为2983516人,占53.0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43206人,占46.98%。其中藏族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黄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回族主要分布在海东市及西宁市。

3 青海文化宗教的特殊性。从文化上来说,青海主要是汉文化、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比较多,并且相互重叠在一起。青海并存的多种宗教中,最主要的是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其他还有基督教、天主教等。藏传佛教在青海流传最久也最为广泛,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在藏族聚居区基本上是全民信教;青海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回族和撒拉族;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青海主要为少数汉族人所信奉。

(二)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1 青海城镇适度规模与合理布局具有特殊性。青海地广人稀,如果实施大城市战略,城市化布局难以覆盖72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无法发挥战略屏障作用。换而言之,青海的城市规模不可能太大,最优城市规模如何确定,既要考虑经济成本和收益问题,也要考虑青海人口分布对藏区发展稳定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讲,青海的城镇化道路显然不同于内地任何一个省市。

2 青海城镇化中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特殊性。青海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近50%,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较超过80%。多民族共生、多宗教交汇、多语言共存、多文化交融是青海城镇化中城镇管理的显著特征。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既要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也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还要特别保护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因此,青海的城镇化道路既具有一般城镇化的特征,同时体现出鲜明的特殊性。从这一角度讲,青海的城镇化道路更不同于内地任何一个省市。

3 青海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特殊性。按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内地的城镇化过程,大都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先有“市”后有“城”,市场力量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就青海实际而言,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推动城镇化发展,难以兼顾青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藏区稳定的双重目标,会大大延缓青海城镇化的进程。因此,青海城镇化在充分发挥市场动力机制的同时,更加注重政府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换句话说,青海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应该是在政府行政力量强有力推动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拉动最大限度推动青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政府的引导,先建设“城”,后发展“市”这样的特殊城镇化道路,缺少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从这一角度讲,青海的城镇化道路从根本上不同于内地任何一个省市。

二、青海城镇化发展的模式选择

青海省的城镇化发展方向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都市连绵区”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出现了以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若干大城市为中心、城市功能互补的城市聚集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以及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等,承载了我国极大比重的产业和人口。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青海的省情,首先,青海省只有西宁一个大城市,很难形成多核心模式:其次,青海处于大陆腹地的劣势地理位置,在现代工业中不可能成为国家的发展中心:最后,青海省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密集型的城市带难以形成。二是“小城镇”模式。即结合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城镇化。这种模式也不是青海省城镇化道路的最佳选择。对青海省来说,将有限的精力和财力投向小城镇建设将导致城镇化的战略性失误。因为,就资源和环境而言,小城镇所在区域大都是以落后的传统产业为主,规模较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利用率低:产品市场范围狭小,且对青海脆弱的生态环境易造成严重破坏。

青海省最佳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应以西宁为中心城市,同时带动中心城镇的发展,走“以点连线,以点带面”的点轴开发模式和增长极模式为主的发展道路。其中“轴”是手段和条件,目的是发展轴线的若干“点”,以“点”的扩展渗透带动“面”的发展,最终形成“面”被连成片的网络式发展格局,再加以网络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为辅,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局的道路,来提升青海经济发展。根据青海省人口、经济、土地资源和城镇分布等省情,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点一轴”渐进式扩散模式,即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依托已有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作为发展轴,对位于轴线上和轴线直接吸引范围内的城镇予以重点建设发展,资源予以优先开发,优先发展一批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进而向周边区域扩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在条件较好的地域形成若干城镇带或城镇群,最终使得全省城镇全面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1 都市圈发展。西宁市所处的青海东部地区城镇发展较快、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密度大,构建西宁都市圈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因此,优先建设西宁都市圈,突出西宁在省域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并带动一批周边条件较好的城镇发展。如海东市离西宁很近,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通,可以以西宁为辐射,以海东市为核心推动城市的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体制科技创新平台,注入新的产业,加快工业发展,同时加快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发展步伐。

2 城镇群发展。在全省城镇密度较大、联系较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区域集中进行建设,形成几个核心集合即城镇群。重点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按照“一核一带一圈”空间布局,强化西宁“核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平安、乐都、民和、互助沿湟“带”城市化进程,着力提升大通、湟中、湟源等1小时“圈”的城市功能。优先发展柴达木城市带,以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为中心,乌兰、都兰县城和花土沟、冷湖等城镇为节点,城镇职能主要是地域性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基地型。

3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指的是承担省域中心城市西宁市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类大中城市,就目前来看,青海省此类城镇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急需进一步强化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快海东、格尔木等市建设步伐,发挥海东、格尔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推动柴达木、环湖地区城镇群融合发展,形成青海西部的经济增长极。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乡镇所在地的小城镇发展,形成卫星城镇。

4 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位于城镇体系“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是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在城镇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先建设和加快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县城,增强其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其向小城市发展: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重点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吸引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集中,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小城镇。

总之,选择西宁为中心带动周边中心城镇,走以增长极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为主,以综合、网络开发模式为辅,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局的道路,是符合青海省的省情,有助于推动青海省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到更高层次,带动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青海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与否。因此,要加快青海城镇化进程,保证青海城镇化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并实施切实有效的城镇化政策。

1 建立投、融资新体制,改变单一的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面,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原来城镇设市建设资金单一的局面,积极探索作为城市固定资产的城市基础设施在投、融资建设、使用和维护等全过程的体制创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开拓各种融资方式和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弥补单一财政投资的资金供给不足。积极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资产化经营。在拓宽建设资金来源的同时,要树立资产经营意识,盘活现有市镇建设的资本,促进青海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发展。通过探索特许权经营、出售股权等方式,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参与市镇建设。同时,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的运营机制,实行政企分离,对供水、供热、环卫等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以“谁消费,谁付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报的良性循环机制。

2 突出地域民族时代特色,做好青海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龙头,要突出地方特色,转变规划理念,使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机融合。一是要强化西宁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格尔木、德令哈市档次,规划新建4~6个县级市,培育发展50个左右中心城镇,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二是东部、柴达木、环湖地区基本上按县域为单位编制城镇规划,突出地方特色。建议东部地区要依据县域整体规划,根据历史形成的经济社会关系,突破乡镇行政区域框架,把现有建制镇拉开档次,进一步明确不同等级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标,重点编制中心城镇详细规划。柴达木地区要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城镇基础,以循环经济试验区新型工业化项目为载体,完善县城和工矿区居民社区规划。环湖地区要立足生态保护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以现有城镇为基础,有选择地建设发展重点城镇,不宜开发地区的城镇要适度控制。三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相当部分区域基本不适宜人类生活、居住,地广人稀,经济单一,不宜以县域框架编制城镇规划。建议立足生态保护,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全地区为单位编制城镇规划。城镇化规划重点是把散居在生态脆弱区的人口转移到城镇,结合生态移民和定居点建设,因地制宜地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或者居民社区。

3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青海推行城市化过程中更应该坚持这一指导思想。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在推行青海的城市化过程中,要在新城的选址、规划和建设中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首位。同时,青海现有的城市,由于各种原因,也面临着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像格尔木、德令哈这样的重工业城市应该注重工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特别是要限制和取消一些耗水型、高污染的重工业,并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改造,节约资源的耗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在青海还有一些单一型的资源型城镇,如花土沟、冷湖等面临着资源枯竭、城镇衰退等问题,对这类城市,我们要加快发展城镇中的其他产业,特别是要搞好第三产业,使多产业间协调发展,使其由单一型城市转变为多功能综合型城市。

4 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并进,提高城镇自我发展和综合承载能力。城镇化如何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并进,关键要做到工业产业项目依托城镇发展,工业产业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具体实施中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有机衔接,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引导城镇有序拓展、产业合理布局:坚持产业项目与城镇建设协调推进,借助产业项目扩展的契机,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增强城镇服务功能:坚持园区建设与城镇发展同步推进,加强园区功能建设,使园区不仅成为现代工业的集中区,也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产业发展和城镇经营良性互动,把城镇作为资产来经营、作为品牌来培育,把环境作为生产力来发展,着力打造“魅力城镇”品牌。

5 积极发展小城镇,刺激大、中城市的发展。小城镇介于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起着农村与城市交流、扩散和辐射的桥梁作用。积极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非农化是青海走向城市化的一条实际之路,因此,强化中心镇功能十分重要。目前青海自然村的平均规模很小(行政村的平均规模大约860人),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人口也很少,就是多数县城也没有达到合理人口规模。建议在现有建制镇分布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密度、交通状况、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在全省范围内规划出预期人口规模在3万左右的中心镇50-60个,集中精力强化这些中心镇功能,逐步形成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以城市为导向、中心城镇为主体,辐射农牧区村镇社区的城镇布局体系。青海农村人口和地域所占比例很大,大、中城市的发育不成熟,小城镇作为一种补充符合青海区情,能刺激大、中城市的发展并加快其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严维青,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性及其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04),

[2]张明霞,甘肃省城镇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分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8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

一、城市化与城市文化

金义都市区是网络型的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由金华、义乌城区和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为主体共同构成。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作为聚合浙中城市群的黄金主轴和金义都市区的新型现代城区进行规划建设,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对“三大城市群”、“四大都市区”的定位要求,浙中城市群是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我省区域经济格局中,杭、甬、温三极强化趋势非常明显。

我国目前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趋同现象严重。城市规划建设中模仿和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趋同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是围绕文化在建设而是围绕GDP增长,城镇趋于商业化、工业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灵魂。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城市因为拥有文化更加具有魅力,文化愈深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越足,城市应该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记忆。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越深厚,文化越成熟,城市的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明显。城市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培育和开发,注重城市文化因子的培育。城市文化的概括和培育可以使得更多的市民对城市认可。因此,金义都市新区城市文化形象在继承传统中要体现“传统与现代”、同时要体现“多元”的城市文化特色。

二、金义都市新区城市文化的塑造和建设

(一)注重商业文化培育

浙商文化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力的作用。正是浙商文化基因中那些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价值观,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全球领先的网上交易市场,“阿里巴巴携手金华,在金义都市新区投资建设电子商务新城,有利于培育新的商业文化和电子商务文化。

(二)注重创意文化培育

金义都市新区地处“浙江之心”,可以积极开发利用金华周边县市的特色经济。金华市区汽摩配、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浦江水晶等产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信息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明显。可以利用上述地域经济的错位发展,开展创意文化的培育和开发。对工业设计、包装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多媒体设计、工艺品设计等,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由“小狗经济”向“大象经济”转型和提升。采取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产品创意与商品创意相结合的原则,发展都市文化旅游、现代文化娱乐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休闲旅游、修学度假旅游、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开发具有浙点的文化旅游商品。

(三)注重休闲文化培育

据金华市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06.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23元,增长9.8%,快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88元。休闲文化产业与经济水平成正比。休闲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既可以促进消费,又能促进生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新兴城市不仅需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和繁荣,更应该依靠各种休闲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代表的公园、景点景区、服务业、体育设施、艺术场馆、游乐场等。与休闲文化产业紧密相关的是旅游业,金华、义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利用节庆等活动开展休闲文化活动。利用科技,带动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注重文化产业开发

文化产业正以含金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和优点,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金华和义乌是有悠久而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软实力,提高文化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培育若干个区域品牌,提高产业高新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文化因子可以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转化成为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之重新融入现实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

(五)注重多元文化培育

金义都市新区毗邻义乌市,义乌市常年居住外国数量位居浙江省首位。义乌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总数首次超过10万,少数民族已达到50个。城市人口的多元化形成了城市多元文化。社区的多元文化应既包括传统文化,又要有现代文化,既要有精英文化,又要有大众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通过多元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开展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能够了解、接受甚至欣赏文化差异。通过开展社区多元文化活动和交流,可以让社区居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文化极端主义。

纵观世界文化城市,都传承了历史传统文化精髓,吸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化,还能让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了解、喜爱和接受。

(六)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适合旅游开发,重在保护,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须进行分类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要遵循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分类开发、开发有序的原则,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载体形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和依托旅游景区景点的实景舞台剧等等。因此,利用金华市、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和项目。进一步突出主题和特色,形成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实现金华文化和产业经济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参考文献:

[1]章剑鸣.浙商文化的社会价值[J].探索与争鸣,2006,(12).29

[2]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光明日报

[3]陈宇鹏.多元文化背景下“国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30

[4]佘曙初.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下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J].前沿,2012,(2).110111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3Z115,金华市属高校第三批市级重点学科社会学学科建设成果。

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9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共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ymbiotic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Ezhou City

AI Liang, JI Chengl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ts in the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in Ezhou and the co-existence, to discuss the existence of Ezhou cit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from the symbiosis theory,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zhou city the symbiosis organization mode and symbiosis behavior mode of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zhou City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he evolution of strategy 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1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共生单元

1.1 共生单元界定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与交换单位。当把城市和农村两个独立空间结构看成一个共生整体时,各中心城市、城镇、农村便成了共生单元,它们之间互相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与进化。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单元拥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由区域内主城区、新城、特色中心镇与新社区组成,并构成了鄂州市四位一体的共生单元,四个共生单元之间呈现出了内部聚集整合、交通网络串联交错、梯次分明、节点有序的有机模式。

1.2 共生单元功能状态

主城区是鄂州市中心城区,在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起基础性带动作用与模范龙头示范作用。主城区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基础上,沿城区两翼向东西拓展,突出主城区在全市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化的引导作用,带动和促进其他辅城区与村镇的一体化发展。

新城是鄂州市的辅城区,是鄂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型引擎,同时也是鄂州市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连接点。葛华科技新城、花湖工贸新城及红莲湖旅游新城分别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服务业和旅游产业,提高竞争优势。

特色中心镇的发展是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大特色所在。鄂州市立足特色中心镇的承接作用,整体规划、开发与发展,拉开组群式大城市骨架,重点抓好特色中心镇连接提升城乡承载力的这一重要作用,科学地建设中心城镇新型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建设,有组织的、分层次的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转移。

在农村新社区方面,推进农村与城市统筹协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途径。鄂州市农村地区位于武汉与鄂东城市界地,既可以受到武汉市及周边城市的有效带动,又能够直接辐射鄂州市主城区及新城与中心镇。

2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共生关系分析

共生关系又可以称为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关系在组织方式上,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在行为方式上,有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

2.1 共生组织模式

在产业方面,鄂州市呈现多点共生的模式,主要表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具体体现为鄂州市“一带一轴”城乡产业空间布局。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通过协调“一带”区域与“一轴”区域的共同发展,从而使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农村与城镇的共生度。同时,伴随着鄂州市产业发展而来的是商品市场、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等的城乡共同发展。

社会层面,鄂州市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城乡一体的信息网建设、城乡一体的市场网建设四大方面,使得鄂州市基础设施共生程度相比原来大大提高;注重推进城乡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与体系建设,在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文体事业、户籍管理和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鄂州市城乡共生的特点体现为多方面的协同共生,以市场和产业为基本方向,在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资本、市场、技术、劳动力、原材料和三级产业间的多点共生,形成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的“多点共生,重点发展”的状态。

2.2 共生行为模式

鄂州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环境宽松。在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推动力的一体化进程中,鄂州市总体上处于初步加速阶段。从“全域鄂州”视角来看,目前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具体表现为由政府强力主导下的城市偏向型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共生行为模式上则表现为非对称互惠共生。

这种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从经济层面上看,“一轴”的农业产业区与“一带”的工业产业区既相互带动、相互扶持、协调发展,同时两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使得市场随之开拓延展,但这种开拓的程度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是不对等的。具体来说,现阶段鄂州市虽然积极促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从工业区域扩散到农业区域,是一种对农业区域的有利影响,但由于城乡地区基础设施及市场的开放程度等固有软硬件条件的不对等,使得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过流通的市场反而从农业区域回流到工业区域,这加大了城乡经济的差距,对农业区域形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鄂州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同样体现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

从社会层面看,鄂州市在基础设施领域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也应看到,城乡社会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社会互动机制还不够完善。具体来说,“一轴”区域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一带”区域的差距还相当大;鄂州市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城乡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鄂州市在推进城乡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城市污染的改善要比农村污染的改善效果好,城市食品的安全的改进也比农村食品安全的改进力度大。因此,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在社会层面看来,是一种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偏向城市的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

2.3 共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分析鄂州市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存在方式与特色,我们能够有效的了解鄂州市城乡一体化所处的阶段与实施现状,但同时我们也能清楚的认识到相应存在的问题。在共生组织模式方面,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与割裂性,主要体现在经济与社会多点各自共生而不是协同连续共生;在共生行为模式方面,鄂州市目前主要处于城市偏向型的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阶段,城市与农村在经济与社会政策层面的发展与受惠差距还很大。因此,为合理的促进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均衡、有效、协同的发展,有必要对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关系的阶段性演化进行分析与规划。

3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关系阶段性演化策略

3.1 组织模式

鄂州市应采取措施,由多点共生组织模式向连续的共生模式转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鄂州市应树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理念,引进开发多点多方面的适合本市发展的产业,并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特色镇或城区聚集。鄂州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葛华科技新城、花湖工贸新城等地区应着力发展工业;红莲湖旅游新城、梁子岛生态旅游区等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农村地区依托特色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农业。

二是建立城乡高效完整的产业链。鄂州市应着力挖掘工业特色产业,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模具材料、纺织服装、冶金、能源、建材等工业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水产、林果、畜牧、蔬菜等支柱产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提升现代物流、房地产、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水平,最终促使三大产业三位一体的高效产业链的形成。使得鄂州市“一轴”与“一带”经济区域彼此不再是单独发展,而是互动有效,多点齐动,连续共生,协调发展。

3.2 行为模式

鄂州市共生行为模式应向对称互惠行为模式演化。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政府在制定政策上,应着力推进鄂州市的发展模式从城市偏利到农村偏利的转变。鄂州市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本作用于宏观调控的辅助作用,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突出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和调动民间组织对经济与市场发展的作用,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加速城乡要素配置市场化进程,转变长久以来的城市偏向型模式。同时完善服务于农村的咨询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建立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双向流通体制,在经济层面上实现城乡的协调联动发展。

(2)鄂州市应加快促成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不仅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同时增强农村地区吸纳劳动力的机制与能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体制、保障体制、养老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上对城市与农村实现对等的政策,推进城乡公共产品与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在自家的土地上实现向“居民”身份的转化,推进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共生行为模式由非对称互惠向对称互惠行为模式演化。

总之,鄂州市应破除不合理共生体系带来的弊端,强化优势共生要素,增强鄂州市内部经济发展自主性与内生性,协调城乡经济与社会齐步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最终达到一体化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4 结语

共生关系是共生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各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是体现各共生单元之间关系与联系的一种模式。利用共生关系理论分析城乡一体化处于何种组织模式与行为模式,可以看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与乡之间的关系,认清发展的现实状况,发掘存在的阻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共生关系的演化方向,可以以共生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从一个不同视角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IB-061)

参考文献

[1]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5).

[2] 孙海军,张沛.2000年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3] 俞新天.共生理论:观察社会转型的新视角[J].俄罗斯研究,2001(9).

[4]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

友情链接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