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集锦9篇

时间:2024-03-28 11:10:56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1

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多维度,且复杂性比较强的整体,与整个国家所有群体的经济利益相关联。国民经济统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状态以及相应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国民经济统计为出发点,了解国民经济统计实质与要求,分析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运行;具体影响

国民经济是在宏观层面上,对一个国家各种经济活动总和的反映。在社会再生产方面,就生产过程来说,国民经济是生产领域、分配领域、流通领域和使用领域各种活动的总和;就组成要素来说,国民经济除劳动者经济活动之外,还包括实物、资金流量;就行业角度而言,国民经济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总和。经济主体不同,所活动的部门和环节也不同,各种经济流量的产生和交织,最终形成国民经济这一整体。

一、国民经济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包括统计学方法、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统计结果的应用和反馈。国民经济统计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根据多个指标和大量调查数据,从多个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统计学方法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统计对象与统计结果,利用简明、直观的数字来反映国民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选择有效的统计学方法,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前提,账户式平衡法、经济数学模型法、投入–产出法、综合指标法等是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依托。在制定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统计理论与实际,明确相关的国民经济核算概念,确立主要的国民经济核算规范,设定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具体指标,保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结构的完整性以及逻辑的完善性[1]。实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经济统计资料的搜集。统计结果的应用和反馈,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最后一个部分。国民经济统计,在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改进依据。在分析统计结果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把握好国民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也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潜在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此外,国内与国外国民经济统计结果的对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的经济实力,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也有一定提升。

二、国民经济统计要求

首先是整体性。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是对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国民经济统计应满足相应的整体性要求,从整体角度,全面统计各种数值,保证核算体系的完整性。其次是关联性。国民经济中的组成元素相对比较多,因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国民经济统计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分类,根据各个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找到共同的关联要素。此外,还应分析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部门之间的关联性,为各种数值的有效统计提供依据。最后是层次性。不同的数据所反映的经济问题也不一样,国民经济在整体上,有一定的层次性。国民经济统计的各种数值,需要保证其完整性和清晰性,有效运用各种统计标准分析数值核算,积累相应的数值核算资料[2]。在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清晰性的前提下,促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满足层次性方面的要求,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国民经济统计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国民经济统计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在宏观层面上的反映,主要是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行业结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结构与数量等角度,以此为依据,明确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在《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在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0万亿元,高达636463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为48.2%,相对于42.6%的第二产业,超出5.6%,这意味着我国服务业逐渐取代工业的主导地位,成为新时代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因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应以此为方向,转变经济发展结构,顺应经济发展趋势[3]。

(二)反映国民经济发展问题国民经济统计能够反映具体地区、部门的经济发展问题,也能反映文化、创新、环保等产业方面的发展问题。如广东省地税局在2015年1月所的相关数据中,广东省在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8.5%,而地税系统组织税费累积的增长速度则达到11.1%,即税收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广东省的经济成果分配中,政府财政所占比例偏大。因此,广东省在2015年的经济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经济成果的分配,保证一定的公平性,减少相应的税收费用。

(三)提高国家经济全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民经济统计也包括对外贸易统计。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三大世界对外投资国家之一,是世界投资所关注的重要潜力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联系。在国民经济统计过程中,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对外贸易统计。对外贸易统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发展状况,以此为依据,改善我国经济在全球化发展中的融入状况,使我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不断提高[4]。

四、结语

国民经济统计是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一项工作,而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国民经济统计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数据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清晰性。国民经济统计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影响,主要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具体的经济发展问题,明确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提升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滢西.论国民经济统计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06:264-265.

[2]汪小英,王林珠,李奇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多维互动专题教学法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174-176.

[3]侯福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3,15:78.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2

关 键 词:金融生态环境;经济竞争力;银行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3-0014-05

李扬、王国刚和刘煜辉通过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大致能解释70%以上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1]本文旨在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影响银行业安全的机理,并利用中国各个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一、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发展的资源

(一)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借款企业非持续经营时。这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二是对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作进一步的信贷资金支持。因而贷款回收就会涉及到企业诚信、政府、法律以及相关的经济基础。为此,李扬、王国刚和刘煜辉将金融生态环境概括为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或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或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9个构成要素。[2]而金融生态环境的9个要素对贷款回收的作用都要通过“借款者―贷款者”这对关系来实现。

(二)金融发展的资源――经济竞争力

1. 银行贷款回收与金融发展的资源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总是希望可以正常收回银行贷款本息,而正常收回贷款本息要求借款企业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下面就对借款企业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分析。

(1)借款企业还款能力的分析。借款企业具有还款能力就要求借款企业能正常经营并获得盈利。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必须至少不高于同行业的其它企业,它才可能正常经营,即具有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也是企业有竞争力的体现,因而借款企业具有还款能力也就是企业要有竞争力。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垄断者都能够持续经营并获得盈利。但是,具有成本优势或者产品质量优势的垄断者在市场和利润的分配过程中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而成本优势或者产品质量优势又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力是决定借款企业是否有还款能力的关键因素。

(2)借款企业的还款意愿分析。假设借款企业不但追求当期的利润最大化,而且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有还款能力而赖账,企业的信用等级将会下降,企业今后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下降而借款成本将上升,因而不利于企业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因此,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通常将会有还款意愿。

从上述分析可知,企业的竞争力是银行发展的资源。

2. 从银行发展的资源到银行业发展的资源

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简称经济竞争力)是经济体系内各个企业竞争力的总和。但是,经济竞争力并不是各个企业竞争力的简单总和。当众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而产生集聚效应时,各个企业的竞争力都将得到提升。因此,经济竞争力是银行业发展的资源。

(三)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竞争力的关系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经济竞争力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决定作用

经济竞争力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对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或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或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9个构成要素的决定作用上。

2. 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1)环境状况不良会影响对企业的资本投入;(2)环境状况不良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3)环境状况不良不利于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4)环境状况不良不利于企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安全的作用

1. 银行业对不利金融生态环境的回避

金融生态环境具有较长时期稳定不变的特点,一旦形成就会在较长时期维持不变,因而当金融生态环境不利时银行业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回避。回避不利金融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为:(1)仅对有竞争力或效益特别好的企业发放贷款,即进行信贷配给;(2)可以要求足够的担保或者抵押;(3)仅对熟悉的企业和领域发放贷款;(4)尽量避免涉及法律程序;等等。

2. 对银行业安全的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银行业发展总水平的影响上。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企业收益率的波动,进而与金融生态环境一道决定了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数量和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但是,对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并不会对银行业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导致了经济竞争力变化时,金融生态环境才对银行业的安全产生间接的影响和作用。即当银行业发展总水平提高导致经济竞争力提高时,银行业将变得更为安全;反之,银行业就会变得更不安全。

因此,研究银行业的发展及其安全问题就必须首先关注经济竞争力的变化,在一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条件下从经济竞争力的变化来考察银行业的安全状况。

二、经济竞争力、收益率波动与银行业安全

由于经济竞争力是所有企业竞争力的总和,因而经济竞争力与收益率的波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企业竞争力与收益率的波动之间的关系来反映。

(一)企业竞争力与收益率波动

1. 一般理论分析

本文将企业分为竞争力强和竞争力弱的两类企业。

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在经济状况较好时,它们会加大对研发的投资,进一步地保持其竞争优势,而收益率的提高不会太大;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它们会通过降低成本和费用支出而避免收益率的大幅度波动。

对于竞争力弱的企业,在经济状况较好时,它们会拼命地扩大生产,以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它们只能坐以待毙或者看着收益率的大幅度下降。

因此,竞争力强的企业,其收益率的波动较小,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其收益率的波动较大。换句话说,竞争力强弱与收益率的波动形成负相关关系。

2. 用Stackelberg模型举例分析收益率波动[3]

我们用Stackelberg模型举例说明,而且仅考虑由成本差异导致的竞争力的不同。由于引进以成本优势为特征的竞争力因素,假设寡头1具有成本优势,本文对Stackelberg模型作如下几点修改:(1)两个寡头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不相同,寡头1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为:AC1=MC1=100;寡头2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为:AC2=MC2=120;(2)由于寡头1的成本优势,寡头1理所当然地成为首先行动者;(3)由于寡头2的成本劣势,寡头2在进行利润最大化抉择时只能以MC2= MC1为准则。

考虑经济状况有较好、中等和较差三种状况,它们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1)经济状况较好时的需求函数为: P=1200-8Q=1200-8(Q1+Q2);

(2)经济状况中等时的需求函数为: P=1000-8Q=1200-8(Q1+Q2);

(3)经济状况较差时的需求函数为: P=800-8Q=1200-8(Q1+Q2)。

由表1和表2可知,竞争力不同的企业收益率的变动率也不相同。竞争力强的企业其收益率变动率小,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其收益率变动率大。因而本文的举例也表明,竞争力强弱与收益率的波动形成负相关关系。

(二)企业竞争力与企业价值

根据MM定理,任何企业的价值均由其预期的息税前收益按照其风险等级所对应的贴现率贴现后决定,即

V= (1)

其中,V为企业的价值,EBIT为企业息税前收益,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由表1和表2可知,竞争力强的企业息税前收益高,而与其收益率变动率小相对应其风险小,其贴现率也低,因而企业价值大;反之,竞争力弱的企业其企业价值也小。因此,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企业价值大小形成正相关关系。

(三)收益率波动与企业贷款的获得

科森(Cossin,D.)[4]介绍了Merton模型。[5]与Merton模型的假设一致,此处假设银行贷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在风险中性条件下,0时债务的价值是:

D0(V,T)=Fe-rT 欧式买出期权

=Fe-rT[-N(-d1)V0+Fe-rTN(-d2)] (2)

式(2)左边项D0(V,T)可以看作是银行贷款中的安全资产,它是即使贷款出现了问题也能够回收的银行贷款本金。而右边第二项[-N(-d1)V0+Fe-rTN(-d2)]是欧式买出期权的价值,它可以看作是银行贷款中风险资产的价值。很显然,右边第二项是企业收益率波动率和准债务比Fe-rTT/V0的增函数,与企业收益率波动率和准债务比Fe-rTT/V0正相关。

其实,银行并没有将其存在风险的贷款卖出以得到与欧式买出期权价值等值的无风险的资产,而是将其与欧式买出期权价值等值的存在风险的贷款一直持有到贷款归还日。这些存在风险的贷款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是到期收回风险贷款的本金和以超过无风险利率的利率水平所获得的较多的利息,但也有可能损失掉全部风险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由式(2)两边同时除以Fe-rT得到:

D0(V,T)=Fe-rT=1-[-N(-d1)V0+Fe-rTN(-d2)] (3)

式(3)右边第二项[-N(-d1)V0+Fe-rTN(-d2)]是欧式买出期权的价值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重,即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所考虑的风险资产占银行全部资产的比重。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确定一个合理的风险资产占银行全部资产的比重,因而右边第二项就有一个确定的值,可以根据企业收益率波动率和准债务比Fe-rTT/V0来决定银行可以给企业提供的贷款的数量:(1)暂不考虑企业价值的变化,企业收益率波动率越低,可供给的贷款数量Fe-rT就越多;(2)暂不考虑企业收益率波动率的变化,企业价值V0越高,可供给的贷款数量Fe-rT就越多。因此,结合前面的分析,从银行贷款供给的角度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从两个方面影响银行贷款的供给数量:一是通过影响企业收益率波动率而影响银行贷款的供给数量,二是通过影响企业价值V0而影响银行贷款的供给数量;且企业竞争力越强,银行贷款供给数量也就越大。

从贷款需求角度看,在不考虑其它融资来源的情况下,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有研发投入。企业要求其竞争力提高的幅度越大,其所需的研发投入也就越多,对银行贷款需求的数量也就越大,即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银行贷款需求的数量也成正相关关系。

总之,综合贷款供给和需求来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银行贷款数量成正相关关系。

(四)经济竞争力与银行业发展

竞争力不同的企业获得不同数量的银行贷款。不同企业竞争力的总和构成了整个经济的经济竞争力,而不同竞争力的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总和就构成了银行业发展总水平。由于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会影响单个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就直接影响银行业发展的总水平。在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更好时,

同样的经济竞争力水平将带来更高水平的银行业发展;反之,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则会更低。

(五)经济竞争力变化与银行业安全

1. 单个企业竞争力变化与贷款风险

由于竞争力强弱与收益率的波动负相关,而银行贷款中风险资产价值所占的比重又与企业收益率波动率正相关,因而在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定的情况下单个企业竞争力上升时贷款风险下降;反之,单个企业竞争力下降时贷款风险上升。

2. 经济竞争力变化与银行业安全

经济竞争力是各个企业竞争力的总和。由于风险资产通过Merton模型换算为同一的价值形式,因而风险资产的价值具有可加性。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定的情况下,银行业发展可能会有利于经济竞争力上升,进而导致银行业风险资产价值比重下降,银行业趋向于更为安全;反之,银行业的发展可能会使经济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银行业风险资产价值比重上升,银行业趋向于更为不安全。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条件下,经济竞争力与银行业安全状况形成正相关关系。

三、来自中国各地区的证据

(一)指标选取

1. 衡量经济竞争力变化的指标

在指标选取之前,要考虑以下两点:

(1)本文衡量的经济竞争力是针对与银行业发生关系的那部分经济的竞争力。在三大产业中,工业与银行业发生的借贷关系最频繁、也最多,因而也就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选择工业的竞争力来分析其与银行业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国内银行业主要为中资企业服务,中资企业及其组成的工业部分的竞争力是本文所要考察的经济竞争力。

(2)在本文所考察的时间段,中国经济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各级政府对经济的不正当干预还时常发生。例如,在当地企业发生严重亏损时不顾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指使银行或用自己的财政力量支持当地企业占领或者扩大市场的产品生产,此时市场的占领显然不是其企业竞争力或者经济竞争力的表现。因此,在衡量经济竞争力时要剔除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本文采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CRTIPATIPC)作为指标来衡量经济竞争力的变化。1981年和1992年的指标值直接根据各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和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2004年的指标值按调整后的工业生产总值计算。计算2004年调整后的各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方法为:①仅计算工业的数据;②它扣除外资企业部分。用指标中方资本金与总资本金之比的值乘以各地区工业生产总值;③考虑不同地区投资收益的不同,从而剔除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指标投资收益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的1995年全国平均值为0.25%,调整后的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以指标投资收益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的指标值为调整比率计算。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的计算通过两个不同时期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指标值相减得到。

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的指标值为正,表明经济竞争力提高了;反之,则表明经济竞争力下降了。

2. 衡量银行业安全的指标

本文以金融资产质量(QFA)作为指标来衡量银行业的安全状况。金融资产质量(QFA)与前面所讲的风险资产价值的比重是一致的,风险资产价值的比重越低,金融资产的质量越高。

指标金融资产质量(QFA)的指标值越高,银行业就越安全;反之,则银行业更不安全。

(二)数据准备

1. 数据来源

1981年和1993年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数据根据1981年和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004年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数据根据指标中方资本金与总资本金之比和指标投资收益与工业总产值之比调整后的各地区工业生产总值计算,各地区和全国工业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指标中方资本金与总资本金之比和指标投资收益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地区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5月)。指标金融资产质量的数据根据李扬、王国刚和刘煜辉所得到的2003年和2004年金融资产质量评价等级合并考虑后得到。[6-7]

2. 指标值的总体描述

本文采用除海南省和重庆市外的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1)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的总体情况。1981至1992年之间,指标值下降显著的有:北京(-1.25)、天津(-1.16)和上海(-5.21)3个直辖市,辽宁(-2.41)、吉林(-0.52)和黑龙江(-1.86)3个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湖南(-0.68)、湖北(-1.05)和甘肃(-0.45)等省份。指标值上升显著的有:广东(4.55)、江苏(3.62)、山东(2.95)、浙江(2.61)。1992年至2004年之间,指标值下降显著的有:中部的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份,辽宁等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的广西和四川;指标值上升显著的有:上海(2.76)、山东(1.66)和浙江(1.11)等省市。其中,指标中方资本金与总资本金之比的指标值较高的有:青海(1.00)、新疆(0.98)、(0.98)、甘肃(0.98)、山西(0.98);指标值较低的有:福建(0.55)、广东(0.60)和上海(0.79)。指标投资收益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的指标值较高的有:上海(1.01)、北京(0.83)、(0.57)、天津(0.44)和四川(0.32);指标值较低的有:青海(-0.67)、宁夏(0.05)和广西(0.12)。

(2)指标金融资产质量的总体情况。指标评价值较高的有:浙江(97)、上海(96)、北京(95)、天津(86)、福建(85);指标评价值较低的有:黑龙江(7)、吉林(9)、辽宁(11)、江西(15)、湖北(18)和湖南(22)。

(三)初步的计量经济分析

本文利用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和指标金融资产质量对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安全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首先,做两个指标在3个时间段的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金融资产质量与2004-1992年间的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其它时间段两者相关性则不显著。本文对此的解释是,1981至1992年之间是中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的阶段,指标值的下降并不一定是经济竞争力下降导致的,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省份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新市场的开拓可以解释上述大部分指标值的下降。因此,本文认为,通过中国各地区数据初步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安全状况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其次,通过对2004-1992年间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与指标金融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成线性相关关系。具体的关系式为:

QFA= 47.456+14.661 CRTIPATIPC

t= (10.004)(2.594)

(四)小结

通过对2004-1992年间指标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与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与指标金融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初步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安全状况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从而支持了本文理论部分逻辑推导得到的观点。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并不必然形成银行业安全状况的好坏。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业安全状况的影响要通过经济竞争力的变化来实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显示,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的安全状况之间成正相关关系。通过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也支持了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与银行业的安全状况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自身经济潜力的发挥和中国实行的包括各种各样的“特区”、“试点”、“开发区”以及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等差异化政策,导致了各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的变化,是形成中国各个地区间银行业安全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

为维护银行业的安全,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1)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强化对实体经济贡献,从而使经济竞争力得到提高。

(2)加强对经济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的研究,及时地预防不利的经济竞争力变化给银行业安全带来的冲击。

(3)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利于提高经济竞争力,如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参考文献:

[1][2][6][7]李扬,王国刚,刘煜辉.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5)[M]. 人民出版社,2005:59,33,62-63,254-271.

[3]朱善利. 微观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07-208.

[4]科森(Cossin,D.). 高级信用风险分析[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2.

[5]Merton,Robert C.,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k Structure of Insterest Rate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29,May,449-70.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3

关键词:经济安全;经济法;价值解析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背景介绍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但是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和面对,要理解经济危机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正是在这样一种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都做好了自己分内的相关工作。就国家而言,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调节,并结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我们国家经济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上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保证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即便是在经济危机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也实现了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经济法的安全价值进行必要的思考、研究和探索就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相当大的现实价值。正是因为这样,本文在简要介绍相关背景和经济法安全价值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对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功能以及在我们国家实现经济法安全价值功能的具体路径等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含义和地位

1.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含义

在对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功能以及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和说明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正确认识经济法安全价值这样一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在我们国家的现代汉语当中,“安全”这样一个词语主要表示的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没有危险;二是指没有威胁;三是指没有事故。“价值”一词的出现则较为频繁,在哲学、法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在经济学当中,其含义主要集中在两个具体的方面:一是其哲学上最为根本的含义,即凝聚在商品当中的社会必要劳动和客观事物的有用性;二是指事物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既要把握住这样一些基本的概念含义,还应当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把握其在经济学当中的准确意思。在经济学当中所提出的安全价值与民法当中的安全价值有着较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在民法当中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利益,其民事行为准则以及民事责任等的确定都是建立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的人事权和财产权之上;但经济法则不然,经济法当中更多强调的就是公共利益,就起整体而言的话实际上是将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作为了最基本的任务和目的。从这样一种阐述当中就可以看到,经济法当中所追求的价值安全已经不局限于单个主体的交易安全,而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公共意义上。正是因为这样,经济法的安全观更多着眼于整体的动态安全观、立体安全观和系统安全观。针对于此,我们认为上述经济法安全价值的真正含义是指经济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在运行过程当中能够不受内部或者是外界风险的威胁和干扰,能稳定、独立、可持续的发展。

2.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地位

我们在对法的价值进行认识和探讨时容易忽略掉安全价值的实际作用,大多数人都认为安全价值对于法是一种边缘性的价值,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经济法当中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地位实际上也就是指经济法安全价值在经济法所有价值当中的一个排序,也可以理解为经济法最为本质的价值观。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认为在经济法的价值当当中最为根本和关键的就是经济法的安全价值,应当将其放在一个最为主要的位置上,针对于这样一种观念我们从三个具体的方面阐述理由。

第一,从经济法法的本质和价值关系来看,经济法从本质上来看也就是国家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的法律手段,国家在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时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国家层面的调节从大局出发来保证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安全。而从经济法的价值关系来看,安全价值则是充当了一个统帅的作用,保证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在经济安全价值的支配下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一旦这样一种统帅的作用消失,其他方面的因素就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从经济法本身的社会历史条件来看,经济法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大的法律体系对于社会经济陷入困境后的一种针对性回应,在经济法发展的过程当中自由资本主义就在不断的失去自律性,大家所坚信的“看不见的手”失去了我们所希望的那些功能和价值,整个社会经济都发展到了高度不安全的状况当中,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工人大量失业且整个社会秩序不断趋于混乱。在此之前私法所提倡的一些原则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都已经不能够适应,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专门的法律来对这样一种状况进行改善,并尽可能的修复和维持后续经济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经济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应运而生。

第三,从经济法的构成体系来看,经济法本身的价值取向是希望能够增强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故其实质也就是为整个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一种有效的安全保障。在这其中,不同的部分发挥其对应的作用。如价格法主要是对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价格行为提供保障,金融监管法也是通过对金融相关机构的规制来实现金融风险防范。

三、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功能

1.保障经济安全

做国际公法当中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范畴,国家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处理内外事务时候的独立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最为基本的属性。毫无疑问,经济也是国家当中的应有之义,其不仅仅体现国家当中所强调的对内外事务的自,还表现为国家对于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永久自。但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下,经济的保障都是要建立在政治之上的,没有完善而健全的政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但这并不是说有了政治就一定有经济。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型的跨国公司内,往往利用其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势地位来推行经济强权,严重的时候甚至采取商业间谍和商业贿赂等手段来威胁和损坏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经济法就起法律的属性而言,实际上就包含着对于经济的保障,在实际的经济环境下也正是处理经济霸权的有效方式。

2.保障宏观经济安全

在上文当中已经明确说明,经济法与民法的显著区别就在于经济法是将公共利益作为做基本的内容,因此更多追求的是实质公平,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一些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状况进行弥补,这样才能够真正弥补民法等的不足,从整体上保障和维护整个市场。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例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疏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导致金融衍生品大量产生,最终成为了金融危机不良影响最为深重的地区。而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经济法制建设,使得金融机构的建设以及监管工作都比较到位,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基本上实现了保全并有所发展。

3.保障经济发展安全

经济发展的安全要求实际上是一个长期而逐增的过程,其成果能够保证整个社会内的成员都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分配,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良好的途径最终实现对整个社会进行的推动和促进。与这样一种良好的状况刚好相反的就是:经济发展不能给实现长期的持续发展,整个社会内的经济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内,相应的社会成员也就难以切实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成果,最终导致社会上贫富差距较大。针对于这样一种状况,经济法无疑就为经济的发展安全提供了最优的价值选择。这同样是因为经济法的本质就是追求实质上的公平,也就是一种在承认经济主体资源的个人特色差异前提下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实际上,经济法当中最为强调的就是发展本身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只有做好这样两方面工作的保障才能使得整个国家内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可以说,不发展就必然不安全,而一旦发展就必须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四、我国实现经济法安全价值功能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1.完善产业安全的法制建设

所谓产业安全就是指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全部产业部门的实际安全,也就是这样一些产业部门在国内一级国际市场上都能够保证一定的独立地位和经济利益而不受到内外部的干扰和威胁,并从整体上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在我们国家,产业安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空洞化,主要是指国家内或者是部分地区的已有产业处于一种衰退、停滞甚至是灭亡的状态,而又没有新的产业来对其进行弥补,由此造成经济上的萎缩,这样一种状况在我们国家目前出现的并不多。二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产业安全危机,经常会有一些外商利用其资本优势,通过一些金融途径来对我们国家的某些产业实现控制,并相应的打压我们国家的民族产业,这样一种状况的存在一方面是会使得外商在我们国家攫取高额的利润,更为严重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还会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和伤害。

2.完善资源安全的法制建设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国家也已经成为了资源消耗大国,而且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短期看,我们国家所面临的资源安全问题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资源安全问题涉及到资源的供给和价格两个具体的方面,也就是说,既要能够保证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还要保证资源供给价格的合理性。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因为国内资源税税率的相对较低,使得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采取粗放式的经营,这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此,为了切实的保证我们国家资源的安全,就需要我们通过灵活的资源税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处理,一方面是通过相关法律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廉价出卖;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降低国内企业对于外部资源的依赖来保证资源价格的合理和稳定。

3.完善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制建设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其特点就是普遍性、增值性、共享性和可处理性,正是因为这样,信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当中,信息安全主要指的就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等。信息安全根据信息本身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较多中,在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信息安全的问题。我们在这所说的经济信息,实际上就是指和经济活动有关的一些经济数据和资料。我们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经济信息的安全和相应的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手段来保障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尽可能的完善我们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律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钧涛.经济安全原则在经济法中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2011(03).

[2]刘艳萍.试论经济安全优先的策略原则[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01).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4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失衡 预警模型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的72.32%,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青海、、云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等8个省区。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且发展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这就需要研究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预警模型,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系统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进行监测,使西部地区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并找到构成差距的原因。

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模型建立的目的

本预警模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科学、简明、系统、可行、适用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选择一套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综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模型。

本预警模型旨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状况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找到造成差距的原因,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指标选取上必须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同时要体现综合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选择主要的、基本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作为量化的计算指标,以便于决策者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评价和使用。

本预警模型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有4个,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有6个,评价资源利用与环保状况有2个。然后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表,先后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填写问卷,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权重见表1。

在此基础上,收集了8个省区12个指标从1991年至2005年的数据(部分省区的部分数据缺失),然后运用线性回归、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法对各个指标的值进行了预测,在2005年数据可得的情况下预测到2010年,在2005年数据缺失的情况下预测到2009年。

如果线性回归的结果和原样本数据拟合得比较好,且通过了统计检验,则说明指标值和年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和预测。如果拟合的结果差(如判定系数太低)或不能通过假设检验,就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进行预测。

本预警模型评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预警指标体系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系。各指标预测出来之后,把各指标的值和全国的对应指标相比,得到各指标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值。相对值的具体意义见表2:

指标预测值运算出来之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e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然后还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实际中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了检验,才能利用结果合成综合指数。得到的特征向量w即为各指标层的权重,见表1。

最后利用各指标值加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各指标层的综合指数,按照表2中的标准将西部地区各省区的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其是否处于发展失衡状况,哪些方面处于失衡状态导致其总体评价结果处于失衡状态。指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的方法,本预警模型先对西部8个少数民族省区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再把8个省区进行对比分析。表3中的数据均为相对数,即和相同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之后的结果。

注:只有部分数据

1.综合评价:根据2005年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7省区(除外)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广西、云南、宁夏、贵州。其中,贵州的综合指数低于0.8,处在失衡状态。各省区按2009年综合指数的预测值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广西、云南、贵州。其中,贵州仍然低于0.8,处在失衡状态,而内蒙古的综合评价指数则达到1.29,处于良好状态。

2.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按2005年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8省区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的值超过1.2,处于良好状态;新疆、宁夏、青海的指数值处在0.8~1之间,处于正常水平;而、广西、云南、贵州4省区则处于失衡状态。

按2009年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的预测值排序为: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广西、云南、贵州。其中,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的指数值超过1.2,处于良好状态;则处于正常发展状态,而广西、云南和贵州仍然低于0.8,处于失衡状态。

3.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按2005年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数,8省区的排序为: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宁夏、广西、贵州、。其中,内蒙古、新疆、青海的指数值高于1.2,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而其5省区的指数值均处在0.8~1.2这一正常范围。

根据2009年的预测值的排序为: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宁夏、广西、贵州、。其中,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4省区的指数值均高于1.2,而其他4省区的指数值则处在0.8~1.2之间,处于正常发展水平。

4.环保和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根据2005年环保和资源利用状况,7省区(没有数据)的排序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宁夏、青海。其中,广西的指数值刚好达到1.2,处于良好状态;云南的指数值处于0.8~1.2之间,处于正常水平;而其他5省区则都处于失衡状态。

7省区根据2009年的预测值的排序为: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贵州、青海、宁夏。只有广西的指数值处于0.8~1.2之间,而其他各省区的指数值均低于0.8,处于失衡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曦辉 徐蒙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与预警系统. 北方经济[J],2004.7

[2]高永久:论民族社会稳定的预警系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3. 5

[3]严耀军: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甘肃社会科学[J].2005.3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5

关键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球经济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由于中国的商品竞争力强,商品项目顺差时有发生。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劳动生产率提升,资产需要重新评估,人民币面临增值的现状,经济体中出现发展失衡的状况,探究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支持非常关键。

一、综合认识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发生重大变化,重新认识中国经济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解析。从全球化背景出发,中国的生产、贸易、出口等已经融入全球化,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大门会持续开放,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并逐渐卷入国际市场经济体制中,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增加。例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从国外进口原油、铁矿石等物资,这是由于我国受到国际矿石价格影响,不得不调整国内铁矿石价格。又如,中国一些产品的产量也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如果大量生产将会造成商品滞销,浪费原材料,如果生产过少,就会造成物价上涨,影响价格平衡。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年增加,特别是对欧美国家,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变成对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经济体,正是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中国不仅加入的WTO,还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略述

1.固定资产的发展形式

就目前固定资产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投资出现回落,资产增长速度放缓。从国际的大环境看,由于经济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发展刚刚出现复苏,我国的经济形势还处于恢复状态,状态不佳。但是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大政方针的宏观影响下,信贷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例如,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0%,增速有所放缓,相比于2013年回落3.6个百分点。

2.制造业投资的发展形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的速度由2013年的35%降低到2014年的24%左右,制造业的投资发展形式同样出现回落的情况。例如,根据企业的注册类型,由私人控股的制造业投资额占据整体制造业投资额的70%左右,而国有控股投资额只占据整个投资额的17%左右,这足以证明,由于制造业的投资额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自动调整了投资分配比例,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放缓。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形式

交通运输业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中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物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万亿,与2013年相比投资额增长了24%,增长的速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业的总投资额占据全部投资额的2.5%,与上一年相比增长额提高了20%,增速提高了1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贸易业、仓储业的投资额增长25%至35%。这是由于国家颁布了有关交通行业的发展意见,使民间投资增加,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增长。

三、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

1.货币供应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变化平稳,没有出现较大波动。这其中的贷款增长率逐年增长,期间出现转折,在整体上比较稳定,略微有所回落。贷款增长率处于良好态势,但是贷款结构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状态,银行的潜在风险很高。由于企业发展需要的中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由金融行业承担,这就需要金融行业调整结构,不断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求。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改善资本市场,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快银行的资产流动。

2.利率的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的利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市场的利率波动大,这种状况的影响因素很多。第一,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式不稳定,物价持续上涨,这种经济形势不成熟,利率一直处于“冷增长”状态。我国的物价持续增长,然而工资却长时间没有变动,物价与工资同时上涨的局面没有出现。从宏观形式上看,一方面要加息,一方面要综合考虑物价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措施应对金融变化。第二,资金供求的影响。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看,资金仍然处于过剩状态,存款的长势过快并且外汇资金增加,影响了国内的资金供求关系,从总体上来看,资金的供求倾向仍然以充裕为主,但是不利于利率的发展水平上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支持是经济发展中的两大影响因素,我们要做好调查,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加以宏观调控,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微观调控,通过这两只手共同调控经济发展的形势。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以内我们主要致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韦.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2.

[2]王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3]孙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差异化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6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必须从系统学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宏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以及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在微观上,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大系统,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在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包含着许多单个的指标。根据系统的相干作用原理和多样性特点,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尽量做到十分全面且不重复。所以,我们在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学原理和规律。

  1  建立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1.1  坚持六个原则

1.1.1  坚持系统性原则。我们应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看作为一个包含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从这个系统中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数量关系界限。通过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其中客观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克服就经济生产孤立地研究经济生产的传统统计模式。

1.1.2  坚持特殊性原则。同所有系统都具有特殊性一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可持续发展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评价标准,因而各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应有许多不同的实际内容。另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别于工业等其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指标体系应包含其特定的指标指数。可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体现上述两种特殊性。

1.1.3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两个根本转变”的原则。经济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核心因素,自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人均GDP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且中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与农业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中国农业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经营生产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核心,同时体现“两个根本转变”。

1.1.4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原则。人口和环境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低,这种状况在广大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会给中国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高级人才,是我国农业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政策。另外,由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蔓延和农村的自我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1.1.5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原则。自然资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因素,在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很少,我国耕地资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且我国农业资源还存在利用率低、闲置和浪费的比重大等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体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1.1.6  坚持“科教兴农”原则。科技和教育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稳定、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才和知识的潜力则是无限的。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依靠科教的力量来解决。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低质、低量现象,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解决。教育是一项意义十分深远的事业,只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才能促进人们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科技文化知识不断丰富,人们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所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将教育和科技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2  实现两个结合

1.2.1  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蕴含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它不是单一体,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单一的指标体系确实难以体现它们的实现程度。另外,考察我国以往统计指标和数据:经济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统计指标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生态统计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所以建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是只将原有的传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的统计指标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将原有的指标有机结合、提炼、升华和在一定程度上创新。[1]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把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并且在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中做到长期指标和近期指标、生存指标和发展指标、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相统一。总之,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侧重于描述、解释功能,而评价性指标体系侧重于评价、监测和预警功能。这两部分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不可分割的,共同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2.2  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所谓的货币评价就是通过模仿市场,把市场价值延伸到非市场范围,将可比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赋予诸如安逸、环境和安全这些非市场成果,从而对不同领域里的发展活动加以比较,即用共同的货币单位对它们加以衡量,并将这些成果聚集为一个全面的发展指标,而非货币评价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多维发展,试图建立一套多维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发展的多个截面进行评价。[2]由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们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很难用单一的货币体系加以描述和评价。这就要求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必须将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中应采用货币评价为主,在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中应多用非货币评价,但在各个领域中绝不能只有单一的评价体系。总之,在建立健全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把比较客观且通用性好的货币评价体系和针对性强的非货币评价指标新体系有机统一起来,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深刻理解和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透彻分析,又能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性分析和独立性分析。

  2  全面、科学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含四个子指体体系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既有描述性的又有评价性的,整体上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框架。

  2.1  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1.1  人均GDP、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指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经济指标来体现的。在这个经济指标群中自然不能缺少人均GDP、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指数等经济指标,因为这些经济指标既从绝对量上又从相对量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经济发展质量、速度。人均GDP从产值上反映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从效益上反映经济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从生活上反映经济状况。

2.1.2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加强教育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增加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加强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意识。可见,教育投资占GDP比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程。因而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1.3  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低、储备不足、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贡献率低等现状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农业科技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一方面,科技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问题的最有力手段;另一方面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所以,农业科技投资占GDP的比重、科技贡献率是经济指标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指标,它们不仅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能够鞭策人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来改变农业科技现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1.4  市场化程度指数和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不适应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在加入WTO后市场化程度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标中的位置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还表现在质上,且在质上的表现更为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是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2.2  反映农村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2.1  社会总成本利润率、综合要素增长率。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效益是整体效益,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总成本利润率和综合要素增长率准确反映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但重点反映着中国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2.2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国过多的农村人口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来平衡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剩余劳动力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稳定问题),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人才的多寡影响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我们要制定各项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政策和措施来诱使有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业工作。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对社会建设的热情,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可见,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指数、农业人才比例、农民负担指数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附图

  图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图

  2.3  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3.1  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自然资源和能源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利用率的现状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既能从个体上反映能源的利用率,又能从整体上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单位标准能源创造GDP越大,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浪费率直接反映着农业资源总体上的利用状况和浪费状况,间接反映着我国农业的科技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反映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很少的,而且,相对于人类发展的需求来说,自然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的再生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因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是在所难免了。人均可再生资源变动指数就是体现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况。可见,单位标准能源创造的GDP、资源浪费率、人均可再生产资源变动指数都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状况,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2.3.2  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因而人们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创造条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能根本上说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排污处理达标率体现着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和效果。所以,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排污处理达标率也是必需的指标。

  2.4  反映公平发展的指标体系子系统

2.4.1  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代际间、代内间都能公平发展,都有公平的发展权。各地区GDP序列的全矩由绝对差值来表现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性状况,各地区综合要素增长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由相对比值来体现各地区发展的平衡性状况。因此,它们都是反映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公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2.4.2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判别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3]基尼系数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能反映各地区获公平发展权的状况。

我国农业一直在动态地发展,其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系统的动态性特征和原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玉川,胡富梅.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结构.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1997(12):58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7

一、全市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介绍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经济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而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主要指标: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状态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就业状况、价格总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行业利润、资金能源利用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资本市场交易状况、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状况、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等。

四是反映国际经济环境的指标,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状况、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以及主要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表和货币概览等。

1、生产总值核算介绍

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是世界各国核算的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种产品的产值扣除原材料(也称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就是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统计中,按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如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投入的资源、固定资产、劳动等要素贡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营业盈余+资源租金。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消费按消费主体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我委测算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统计部门计算当年价是在固定统计指标框架、指标体系范围内,根据相应的产值、增加值统计办法汇总而成。速度是根据可比价格(在90价基础上调整)计算总量后对比测算得来。我委因无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源,对GDP及其构成的测算只能抓住工业、农业、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进行。首先考虑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统计公布或部门预测的各行业产值以增加值率计算相应的增加值,如:一产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内;二产中,工业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用增加值率参照计算外,其余主要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用增长速度测算。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县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增加值率要根据本地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发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测算外,行业发展态势及其产值发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测量指标,以保证产值与增加值增减相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方式为一产、二产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别计算出增加值后,对照农业、工业、投资增长速度调整平衡;三产当前更多是以速度测算。

物价指数:我委对GDP的测算大多数是测预期数、当年价格数,其测算必须考虑物价指数。计算公式为:现价生产总值=基期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反过来,可测算增长速度。

其他考虑的几个比例关系: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2%。各县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别,要通过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进行必要的预测结果校验: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恒定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增速+基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增速+基期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同样三次产业的预测数据也可通过类似关系进行校验。

贡献率的测算: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量/GDP增量;消费贡献率=消费增量/GDP增量;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可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类推。

二、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及实践运用

1、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常用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有: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不带有价值判断,主要是陈述事实,讨论经济运行怎么样;而规范分析则带有价值判断,主要讨论经济运行应该怎么样,可能与经济现实本身无关。经济分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实证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规范分析的内容。例如,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本身是实证分析,但是在评价这种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的时候,则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在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时候,则更多带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所谓静态分析,也称为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所分析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变量经过彼此之间的调整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维持稳定。而静态分析或均衡分析则是指不考虑时间变动,仅对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动态分析,则是探索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经济监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则是经济监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增长率分析,就包含了动态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的给出性质变化的判断。如对投资状况,给出的判断是平稳增长,或者是加快增长。定量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给出具体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资为223亿元,这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了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投资增长15%,这也从数量上界定了投资的增长率。

2、经济运行分析实践

如何分析好经济形势,写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是发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一些经济运行分析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总供给方面,从三次产业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首先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有一个初步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作出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应的发展阶段也有三个。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从依靠阳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到种植狩猎,以自己的体力从事简单的劳动,最后到驯养家禽家畜来繁衍后代,来发展自然经济。农业时代的生产比较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缓慢,主要是依靠农业劳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劳动发展生产。二是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从英国工业革命起始到现在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生产力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决温饱向中后期的发展型迈进。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处于这一阶段。三是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就可以创造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劳动力从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作为一大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迈进。如今的发达国家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产业,一是要把握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二要看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推进情况等。三要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产业,主要分析工业运行的情况,一要看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可分轻重工业或行业进行分析;二要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销率来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产能力、市场状况是否有利于扩大生产以及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情况。

第三产业,主要分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快,可对其详细分析。

第二,总需求方面,从投资、消费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经济学界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三大需求口径来看,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资打头、消费殿后”的特征。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必然带动投资增长,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投资增长不是无限制和无止境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三大需求时,应当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其特点又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搞“一刀切”。对于农村、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要加大投资力度;对于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投资,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盲目低水平的扩张则要严格控制,以期达到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如不适当予以调控会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运行。

从我市来看,主要是分析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具体讲:投资主要监测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是从投资性质看,分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类。二是从投资来源看,分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三是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分析。

消费主要监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费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费预期如何,三要看消费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第三,效益方面,从三大收入分析经济效益。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8

【摘要】国际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无法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合理的解释。因为传统理论在考虑内外均衡关系时主要关注两者之间的总量平衡,而忽视内外均衡的结构性互补关系。通过考察内部结构调整对外部环境的要求,并结合中美两国当前的经济结构特征,不难看出,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两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的特征和潜在的互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摩擦的产生和解决过程就可以称为协调两国内部结构调整的契机和手段。

一 背景:问题的提出

过去几年,中美两国的经贸交往全面发展.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升温,并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进入2003年以后,贸易摩擦升温的趋势更加明显,继美国政府就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对中国政府施压以后,针对中国一般制成品出口的贸易保护措施也被美国政府相继付诸实施。

从中美经贸交往的历史来看,每当美国临近大选年,中美之间总会出现一些争执与摩擦。对于国内外很多关注中美经贸交往的学者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式。毫无疑问,大选前各经济、*利益集团的角逐,是影响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有人认为除了*因素的影响外,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贸易过程中出现一些摩擦和争执也是必然的。这类似于自然界中混沌和秩序的“和谐悖论”。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学者看待中美贸易摩擦的主流观点。

从这两种观点出发,一方面,大选因素只是暂时的,也是中国无法左右的;另一方面,贸易规模扩张和摩擦增多之间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那么,中国似乎只能采取“无为”的策略。然而问题绝非如此!*利益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离不开经济利益的支撑;规模只是一个总量指标,它掩盖了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贸易结构并没有背离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对比现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工和交换的特点。因此,如果只是基于静态的分析,我们会得出中美之间不应该出现摩擦的结论。而就*利益来说,一方面,美国在传统产业受到来自全球的竞争,中国在其中的份额并不大;另一方面,为维护这些传统产业的利益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必然要牺牲其他行业的利益,如流通行业或整个服务业。考虑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直与中国竞争美国市场,美国对中国的产品施加各种保护主义措施,很难改变其国内传统产业的现状,而且会引发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执。

从目前流行的观点出发,我们很难理解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为此有必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去展开分析。为寻找这个新的分析视角,我们首先分析中美经贸交往赖以发生的大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WTO的诞生,人们所期待的平和、有序的国际贸易环境并没有如期出现。相反,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凸现了现行多边贸易和投资体系的不足。从西雅图到多哈再到坎昆,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不断重复无果而终的结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美国经济的调整为先导,世界经济步人一个普遍而深刻的结构调整期。

结构调整通常伴随着经济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爆发,从长期来看,这是维持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必要条件;但是在短期内,这往往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各种经济、社会和*问题激化。这种短期阵痛可以说是经济调整的必然成本,关键是一个经济体能否承担、消化和吸收这样的成本。一方面,这受制于一国内部的各种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另一方面,在开放经济中,这还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以国际贸易、投资等为纽带的国际经济传导机制,为各国释放内部调整压力、转移调整成本提供了条件,但也增加了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和谐性。

多边贸易—投资体系的制度调整滞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这样的体系自然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外经济政策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和谐因素就会不断激化,并演变成现实的贸易摩擦和纠纷。这是世界经济理论和实践带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中,伴随着各国经济的涨落,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交替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自然规律。反映在理论上,就是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在贸易领域永恒的纷争。

结合全球性结构调整趋势和多边贸易、投资体系在目前所遇到的发展困境,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不断升温的贸易摩擦将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所有问题是不是都符合这个特征?具体到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各国自身的结构调整又是如何发生联系和作用的?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导致摩擦的?我们试图在理论层面上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

二 分析问题的视角:开放经济的动态均衡

国际交换问题的传统分析框架是斯密、李嘉图等人所开创的古典贸易理论,它强调优势互补下的分工和合作原则。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自由贸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无法在这个分析框架下得到解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典贸易理论过分强调贸易的福利效应和帕累托改进,忽略了利益分配和利益转移问题。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则是用另一种分析范式分析国际贸易和产业成长过程的融合,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两种研究范式的交织和竞争构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了反映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等新贸易理论逐渐成为西方学者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的主要方法。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新贸易理论分析了国际水平分工和国际贸易背后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机制,对自由贸 易和保护贸易各自不同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

在考虑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上述理论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古典贸易理论强调差异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和自由贸易,它与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是不相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所要保护的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产业,这些产业必须有发展前景和长期发展潜力。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相关产业主要是纺织、钢铁等一般制造业,这些产业在美国不是幼稚产业,而是接近生命周期尽头的“衰退产业”。新贸易理论分析的是水平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和相关政策,这同样不符合中美两国经济结构对比的现状。

但是在这些理论框架之外,我们又该如何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呢?为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在开放宏观经济这样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国际贸易及相关政策问题。在开放的宏观经济中,外部均衡是不同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交集。国际贸易之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正是在这个交集中发挥的。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改变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整个外部均衡状况。这是国际贸易政策直接作用的对象,但不是国际贸易政策的终极目标,国际贸易政策最终要影响的是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这也是开放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总目标。从这样的目标出发,国际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都必须依赖和服务于开放宏观经济的整体均衡关系。

内、外均衡是开放宏观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平衡关系,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内部均衡状况、外部均衡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程度。因此,国际贸易政策的实施必然依附于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不仅要反映贸易收支或外部均衡状况,更要反映宏观经济的内部均衡状况以及内、外均衡之间的协调程度。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政策必须顺应内、外均衡之间的配合和协调状况。通常的理解是,在内、外部经济同时实现均衡的基础上,开放宏观经济实现总体均衡,这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况。但实际上,内、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均衡只是一个静态环境下的理想情况。在动态的环境中,宏观经济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同时实现均衡是一种“刀刃情况”。更普遍的情况是内、外经济各自都是非均衡的,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却能实现经济的总体均衡。进一步说,这种状况不仅反映了现实中开放宏观经济的常态,更反映了外部经济在维持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过程中的作用所在。这也可以说是“开放”两字的意义所在。在总量关系上,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可以由外部经济来弥补;在结构关系上,国内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可以由外部经济来弥补。在这样一种互补关系中,国际贸易政策的实施方向不仅要维持外部均衡,还要促使进出口适应内部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调整。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范文9

关键词:生活环境状况;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6-3808-0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巨大的增长潜力,但是巨大的经济成就更多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随着这种情况的持续发生,我国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2002年南盘江、2004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以及2010年的紫金矿业污水渗漏等[1]。因此,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具体情况积极应对,对我国的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因子分析原理

要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环境状况进行综合描述,必须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全面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和实际可操作原则。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以上原则建立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得分、废气排放得分、废气处理得分、废水排放及处理得分、工业废气排放得分、工业废气处理得分、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得分以及工业固体产生得分及工业固体处理利用得分。数据来源于文献[3]。

因子分析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量互不相关且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即因子),以提取原有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统计方法。当因子载荷矩阵结构不够简化时,可以通过因子旋转使因子具有更为鲜明的实际意义,同时使用因子得分函数对样本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排序。因子分析步骤如下[4]:①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仍记为X;②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③解特征方程|R-λE|=0,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当累计贡献率不少于85%时,取前k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m个指标,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④对A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变换;⑤对主因子进行命名和解释。如需进行排序,则计算各个主因子的得分Fi=αix,以贡献率为权重,对Fi加权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数据分析过程

在得到9个子系统下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得分后,再将这9个子系统下的综合得分作为各地区新的变量,利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可以看到,KMO检验值为0.652,Barlett检验值为132.385,相伴概率为0.000,明显低于所规定的显著水平,所以认为该数据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指标间不同量纲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其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前5个因子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如表1所示。

2.2 数据分析结果

运用公式(1)计算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分值,可以排序出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活环境综合得分,并且通过排序可以得到各地区的最终排名结果如表3所示。由于在分析过程中将对有害物质的处理方面的指标作为逆指标,因此,综合得分越小,表明生活环境状况越好。

由于在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以及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的分析中,所采用的数据并不是真正的每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有些省(市、自治区)是将其主要城市的工业废气、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标准化数据作为该省(市、自治区)的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和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数据,可能会对该研究的严谨性产生影响,但从表3可以看到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环境状况的综合排名情况基本符合实际。

从最终排名中可以看出,综合环境状况比较好的地区为宁夏、青海、海南、等工业不发达的地区,这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因为这些地区都属于开发少、工业不发达的地区,因此其生活环境较少受到污染,自然综合生活环境状况比较好;综合环境状况居中的地区为陕西、安徽、贵州、新疆等地;综合生活环境状况较差的地区为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众所周知,这些省份都是重工业比较发达或者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多,中小型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太重视,工业“三废”的排放给这些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其生活环境受到工业开发及人口密集的影响比较严重,自然综合生活环境状况比较差。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等问题。利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9个方面对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所选取的9个子系统全面、具体,基本上能概括生活环境的所有方面,因此得到的最终结果基本上能客观反映各地区的综合生活环境状况。

3 讨论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一直居于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地位。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 总量增加了90多倍。近年来,我国GDP增速持续多年在高位运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目前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GDP增长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仍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为了改善地区环境状况,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改变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应是实行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

2)实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低碳新政[5]。财政和税收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理想手段,通过调整、优化财税体制来维系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3)每个公民都应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公民若有节能减排的意识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将在环境治理中起到重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如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水,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等。综上所述,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环境承载力,不仅不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还会大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多赢。

参考文献:

[1] 宋玉川,陈 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选择的博弈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18-20.

[2] 冯建中,周德强.基于因子分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竞争力研究[J].改革和战略,2010(8):72-7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