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统金融营销

时间:2024-04-01 11:51:06

传统金融营销

第1篇

在信息技术催生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以电商平台、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

商业银行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如何实现创新思路、产品应用、营销策略?围绕这一话题,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副行长李新平近期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打破传统,精准服务

《支点》:农行湖北分行率先应用E商管家、掌e付移动商务产品,体现出对互联网金融充分的市场敏感性,其创新思路是怎样的?

李新平:互联网金融并不简单是金融电子化技术和渠道革新,而是颠覆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传统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必须以创新转型的思路加以应对,并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创新应用步伐。

近年来,农行湖北分行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应用工作,在推进互联网金融应用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立足客户体验提升,创新金融产品。不但主导客户习惯的培养和跨行业应用合作,并将之体现在产品设计中。例如我们不仅在柜面摆满信用卡、理财或者其他产品,还给客户提供一个全天候使用终端(PC、手机、IPAD、自助服务终端),除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功能模块。

二是精准服务提高效率,创新管理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了开放合作的契机。一些电商企业通过精准定位零售客户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品和服务,可以降低银行微零售成本,或间接带来银行日常涵盖不到的客户。“余额宝”的成功就是实例。

创新探索,“网”上掘金

《支点》:湖北农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应用上有哪些具体实践?

李新平:互联网金融催生了大量新的产品和新的业务模式,从而促进银行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的改变。湖北分行以电商金融、移动金融、门户金融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不断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电商金融应用方面,今年4月,农行“E商管家”全渠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率先在湖北推出,为传统企业转型电商提供集供应链管理、多渠道支付结算、线上线下一体化、云服务等于一体的定制化商务金融综合服务。到9月末,已有197家企业成功上线应用了“E商管家”电商平台,新增电子商务客户数系统内排名第一,累计交易金额达22.6亿元。

在移动金融应用方面,湖北农行与银联公司合作,在今年8月正式推出“掌e付”等移动商务产品。作为“E商管家”电商平台的延伸,“掌e付”能全面打通实体渠道与网络销售、订单采集与资金收付、生产经营与市场营销,有助于客户实现对自身以及供应链上下游财务结算、采购销售、营销配送等全方位管理。

在门户金融应用方面,为提高营销效率和电子银行动户率,我行依托数据挖掘和信息平台,首创精准直销管理平台。通过这些系统平台,我们对60万贵宾客户、1万高端客户和10万对公客户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差异化服务,开展网银理财营销,培育客户通过网银自助购买理财产品交易习惯。

截至9月末,我行电子银行客户总量1769万户,同比增长29%,网银动户率提升4个百分点,实现短信服务收入8790万元,同比增长45%,网银理财销售占比达62%,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

夯实推广,有效传播

《支点》: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推广离不开营销,如何让农行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对接并融入经营,湖北分行在这方面的营销策略是怎样的?

李新平:农业银行如果能尽早地融入到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进程,找到企业传统需求与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对接方法和解决方案,必将赢得市场和未来发展的先机。为此,湖北分行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营销,利用E商管家将现在的农业银行服务与企业经营发展高度融合。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 保险营销 持续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仅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经济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为广大行业经营者提供了新的平台媒介,另一方面也冲击着固有的行业理念,加重了保险营销的风险。现如今,人们的保障观念愈加强烈,保险作为维护自身发展,解除后顾之忧的方法,受到了百姓的关注。在这样的实际状况下,保险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想要在比拼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分析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工作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积极的策略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构建合理公平的保险营销体系。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述

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就是将互联网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经济模式,它主要是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为顾客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总和。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办理业务,拓展服务的现象愈加普遍,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而且带动着金融业务覆盖绿的提高,加快了人们的办事效率,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持续上涨,也为保险营销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力。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存在的不足

第一,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传统的保险营销行业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显现出了滞后性,难以适应新时期、新经济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一是,互联网金融模式重视创新应用,对保险营销策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传统保险行业营销思想过于老旧,过分关注市场与推销,不利于提高整体竞争水平;二是,保险行业参与者固守传统的营销观念,低价促销仍占主导,不利于行业传统的改革,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经济向前迈进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来白热化的阶段,以往的营销战略和体系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性,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另外,在行业体系制定中也没有按照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更改,不利于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营销风险增多。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保险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而开展营销活动,虽然为保险行业创造有利的互联网平台,但可能会增加其营销风险。例如,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较为薄弱,未能针对互联网营销而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导致营销风险可能性增大。可见,营销风险不断增多,为保险行业发展提出阻碍影响。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方法

结合上述内容的论述,我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行业遇到的各种问题。想要弥补这些不足,行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保险营销策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更新保险营销理念

想要从根本上强化保险营销行业,完善服务工作,就必须对固有的理念更新发展,从业人员要立足实际,结合市场转变营销思想,适当的创新相关理念,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现状,认清发展的局势。其次,保险营销要注重质量提升,明确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在推动行业前进的同时,还要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后,保险行业的服务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坚持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并做好彼此的互动和沟通,维护他们的利益。

(二)创新保险营销工作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行业想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创新,开展丰富多样的保险活动,基于客户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一个营销的网络体系,派遣专人参与操作执行,并设立专门的机构为客户答疑解惑,适时获取反馈情况,通过互动加强联系,扩展营销渠道,以创新促发展。

(三)创建品牌营销方案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保险营销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也需要打造专属品牌,树立行业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具体而言,保险行业要借助互联网渠道,在网站中融入特色产品,在网页的醒目位置做好标志,吸引顾客的注意,占领市场份额。在品牌的创设过程中,还要加强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及时获取他们的反馈意见,突出客户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还要坚持人本思想,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立足保险行业的发展扩大经济效益。

(四)完善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工作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服务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断扩展行业空间,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保险行业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针对保险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进行预警,健全风险规避制度,并及时采取措施而消除风险隐患。其次,保险企业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信息识别、身份验证等,以确保保险行业信息的安全性。最后,保险行业有必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定期学习和培训,挑选有能力的人参与企业保险营销服务工作,以增强人才储备实力。基于此,保险行业高素质人才有着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可以促进保险行业更为深人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引导保险行业规避金融风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保险营销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行业营销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保险行业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转变固有理念,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并强化监督管理和人才建设,从而切实促进保险营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铭.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2]杨剑锋.论混业经营与互联网金融趋势下保险营销员的管理创新[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

[3]粟榆,陈宇靖,张洋.“互联网+”背景下保险营销模式变革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6.

第3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1] [2] [3] [4]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年月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第4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3.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4.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1.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2.网络品牌。由于网上银行存在于虚拟的电子空间,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网站的形象就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如何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是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具有独特风格、简洁形象、令客户印象深刻的网络品牌,是商业银行营销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要注意域名的保护,保证它的统一性和独占性,维护商业银行网络品牌形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而言,采用中文域名是银行网络品牌保护的必备措施。例如,在2005年10月份,交行、中行、建行、农行、工行等国内各商业银行注册并启用了中文域名,用户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诸如“农业银行.cn”等字样,便可以直达各银行网站。其次,要整合网络品牌形象,实现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化,将分散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实现总体设计、整合传播,在客户心中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

3.市场细分。商业银行应该细分市场,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网络金融产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客户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努力方向。传统营销方式因为各种局限,无法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全方位信息交流,不能准确对客户需求进行统计、行为分析。而网络营销的开放性和能够实时沟通的特性,克服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银行可以利用客户信息数据,比较快速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对客户群进行细分,并根据不同的需求,研发设计网络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订制化的产品与服务。

对于高端客户,应根据其需求深度,开发差异化网络金融产品,提供能够彰显其身份、高附加值的产品服务选择。对于中低端客户,根据《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查询、汇款、转账是最常使用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中低端客户群来开发此类产品。

4.联合合作。联合合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营销方式上,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二是在营销主体上,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商业银行要把网络营销方式和其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些客户对于网络的熟悉程度不够,有的产品单纯利用网络无法完全说明其作用和特点,可以用柜台营销或者热线电话等其他营销形式;采取价格营销吸引客户也是商业银行网络营销中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我国银行普遍对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实行打折,部分银行也在网上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给予费率打折优惠;另外还有服务营销的方式,网络营销由于节约了人力成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性较强,因此网络金融营销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服务过程中,优质的服务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网络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其他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网络“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方便高效的在线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与证券公司合作,推出相关的银证通产品;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代收代付产品收入等传统产品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同时在网上银行推销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断推出新的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途径等。

(三)管理层面

网络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监管难度加大以及出现虚拟犯罪等问题。我国银行业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优势,努力地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

1.IT服务管理(ITSM)。网络金融依托于网络设施与应用系统的支持,需要花费大量IT投入。商业银行在数据中心建成之后,应该凭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对商业银行而言,建立IT服务流程管理制度为宗旨的IT服务管理(ITSM)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ITSM的解决方案可以彻底改变信息系统管理问题,通过ITSM提供一整套创造服务、管理服务的方案,切实优化IT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经济风险管理。网络金融的经济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但由于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网络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网络金融的基础性风险;网络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放大效应。

要规避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规模,网络金融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在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银行未来几年的业务量进行评估,以此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最大数据量,选择高可用性、低风险、高效率的信息技术,使用相应规格的网络产品。另外,在选择客户端操作软件时,既要考虑信息传输效率,又要充分考虑各类用户的使用习惯,避免由于不符合客户操作习惯所带来的客户流失。

要规避网络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可充分披露。只有全面、深入识别并定量化地评估产品创新风险,分析预防风险的潜在收益,制定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对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首先,在金融产品的定位上,把握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产品特征在客户价值主张中所占的比重,达成产品精准定位。其次,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而避免风险遗传。第三,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对于风险评价指标超过一定量值的,提供降低风险预控措施技术模板,以利于提前释放风险。

3.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加入我国网络金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仅仅只有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意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银行的专利越多,就等于控制在手中的核心技术越多,很自然会取得网络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我国银行业技术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先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网络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让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

第5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创新;网络金融

一、引言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主机为基础,以因特网或者通信网络为媒介,通过内嵌金融数据和业务流程的软件平台,以用户终端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从广义上理解,网络金融的概念还包括与其运作模式相配套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外部环境。

网络金融模式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规则、秩序和结构,使得广大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寻求金融服务时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

网络金融是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金融业务、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原有的流程、运作方法、运作模式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化与虚拟化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生产和流通的都是信息:货币是财富的信息;资产的价格是资产价值的信息;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中介服务、金融咨询顾问服务等也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引进不但强化了金融业的信息特性,而且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营地点虚拟化。金融机构只有虚拟化的地址即网址及其所代表的虚拟化空间。二是经营业务虚拟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大多是电子货币、数字货币和网络服务,全部是理念中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营过程虚拟化。网络金融业务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的运作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和网上服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所有的业务。

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得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的方式更加先进,系统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为客户提供更丰富多样、自主灵活、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的同时,由于经营场所、员工等费用开支降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二)一体化

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首先,在金融网络化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有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客户的银行账户、证券账户、资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管理等有融合统一管理的趋势。其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和传递大规模信息,从而使得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大大加强,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多量体裁衣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第三,网络技术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成本,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非中介化程度提高,这都使得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三、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路径

(一)技术层面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技术手段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技术创新加快了金融创新的进程,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银行竞争的规则、秩序和结构。

1. 网络技术。网络化的技术和网络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更先进的业务处理方式,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同时以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并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用户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设施,获取金融服务比传统的形式更加便捷。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金融机构应该整合营销渠道,共享客户资源,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提高竞争实力。

2. 电子支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改进用户获取服务的方式,提高网络金融服务的效率,如加大银行服务网点的规模,丰富网上银行业务内容等等。同时,网络金融的发展也导致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分工不断细化,非金融机构逐步加入金融服务提供者的行列,给我国传统的支付服务市场带来了冲击。据易观国际2010年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比去年同期增长89%。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依附于

[1] [2] [3] [4] 

大型的门户网站,且以与其合作银行的信用作为信用依托,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较好地突破网上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有利于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年月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准入门槛、申请规则、监督管理及处罚等予以界定,意在规范行业,为支付机构正名。

商业银行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利用恶意竞争等手段对非金融机构进行排挤,应该与非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利用自身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发出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打造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 信息管理技术。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各类信息以网络为媒介集中起来,在信息大集中的模式下,如何利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管理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应该重视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从业务操作层向经营管理层、决策层的推进,不仅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管理水平、缩短与国外商业银行差距的紧迫要求,也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外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已从提高内部成本效率管理、解决前后台业务处理问题,转向面对外部市场竞争、解决增值金融服务问题;从满足于账务处理的核算需要,转向致力于收集处理信息、筛选区分客户、规避风险、营销市场、解决新经济下信息不对称难题。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从操作层进入管理层,成为管理决策的工具和竞争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银行业应尽快整合和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向管理决策层深入推进,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把握业务机遇,规避经营风险,保障稳健发展。

. 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的开放性导致了交易行为的各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在网上交易时,由于交易双方并不进行现场交易,无法通过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双方的合法身份;同时,交易信息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在可能被非法盗取、篡改的风险;此外,由于所有交易信息都以电子方式存在,无法进行传统的盖章和签字,所以一旦发生争议或纠纷,需要保证交易信息的不可抵赖性,必要的时候还要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必须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执行,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技术上,通过以PKI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证书技术,方便、有效地解决网络金融中交易信息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对不断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范。

(二)营销层面

传统金融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已不再适用于网络金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采用的营销称之为“金融网络营销”,它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营销,即将传统的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促销和宣传。另一个方面,是指专门为网络金融业务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指金融机构针对网络金融客户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确定目标,开发产品,进行网络促销和沟通,实现网络金融服务的目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借助网络技术,确定营销观念,制定营销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重大的意义。

. 营销理念。商业银行管理层要转变营销理念,重视网络营销,这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应该以客户为对象,着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客户。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由以业务为对象转变为以客户为对象,充分挖掘网络客户的潜力。商业银行要借助金融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来构架新的银行营销体系;要以金融信息化建设为依托,通过网络大力提升经营层次,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第6篇

一、传统金融环境对中小型企业营销策略的制约

(一)中小型企业的营销财务策略安排问题其一,部分中小企业为获取短期内营销业绩爆炸性扩张的效果,通常采取降低对营销对象企业的信用标准的方式来实施赊销手段。不限定前提条件的滥用赊销策略将导致部分资信状态不良乃至陷入财务困境的中小企业获得本企业的赊销对象资格,其直接后果是增大中小企业的营销风险,造成企业坏账损失增加。部分客户为迷惑商家,通常首先采取购置小额商品并及时清算的方式来获取商家的信任,其真实目的是随即做大商品交易额并采取赊销方式来获得该企业的货物,然后拐骗货物逃离,从而给该中小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中小企业因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而难以识别不良客户企业的欺诈行为,从而做出错误的赊销决策。但如果中小企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放弃赊销策略,则将对其营销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其二,部分中小企业因缺乏有效的公司金融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使其难以对营销对象企业的财务状况给予切实把握,从而难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营销对象企业制定差异化应收账款政策。中小企业受制于规模和实力限制,其组织结构建设缺乏完善性,企业内部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缺位,自觉性风控能力相对较低。这使得企业在不对客户企业的资信水平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即对客户企业采取赊销策略,对后续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评估缺位则使得企业难以按照本企业流动资产最优化目标来设计最适当的对客户企业的催款计划。企业内部金融财务部门缺乏对营销对象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故而难以对客户企业的财务状况异动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二)中小企业的传统营销渠道问题其一,复杂的市场营销渠道制约中小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有效达成。在线下业务中,中小企业围绕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营销渠道结构,但是纷繁芜杂的营销渠道结构设计将加大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难度,并且导致各类渠道结构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由此导致中小企业营销部门产生内耗,进而影响其营销战略目标的达成,制约企业扩张市场生存空间和增加资产净利率的能力。复杂的市场营销渠道结构设计对企业远期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制约,根源在于不同营销渠道结构下的渠道经营上之间在经营理念、营销战略制定和促销策略实施内容摘要:作为互联网时代酝酿出的新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的提升了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生存与发展能力。本文阐述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中小企业营销活动特点;从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营销财务策略安排及传统营销渠道问题等方面揭示传统金融环境对中小型企业营销策略的制约;从中小企业营销对象信用风控策略、财务策略及营销渠道优化策略等角度给出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型企业营销策略集。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等各方面存在迥然差异,从而使其在日常营销作业中产生冲突,进而制约中小企业的市场发展空间。其二,冗长的传统市场营销渠道增加中小企业市场运营成本,缩减企业资产净利率水平。传统的市场营销渠道结构通常为多层次的垂直营销渠道。垂直渠道冲突是指在同一个渠道系统中不同层级的渠道成员,因为彼此的利益或其他因素而造成的冲突(周宇,2013)。中小企业若试图增加对目标市场的覆盖水平或试图加深目标市场的开发力度,则需向目标市场投放巨大的人、财、物等各类营销资源。此举直接增加中小企业的市场开发成本,但是却未能保障其获得稳固的净利润以有效补偿其成本支付,从而增加中小企业经营风险。

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型企业营销策略

(一)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控策略其一,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应当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来为中小企业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营销业务进行严格审查和有效把关。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处于中小企业的营销主体和营销对象之间的中介地位,故而它掌握了大量关于营销双方的关键业务信息。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可以凭借其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建立高效、便捷的互联网信用信息平台。其二,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可以制定针对不守信用企业的失信惩戒制度体系。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营销业务失信惩戒制度体系应当包含失信惩戒组织机构、失信信息传导机制、失信惩戒动力机制及失信惩戒措施等内容。作为独立于营销业务双方的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其中立性地位有助于协调营销双方在信用问题上的利益纠葛,从而做出相对公平与公正的惩戒。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可通过平台收集营销双方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向中小企业反馈各方具体信用信息;随后对照信用评估标准以形成信用调控信号,通过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传递给与失信企业有业务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以形成对该失信企业的市场惩戒、社会惩戒和文化惩戒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惩戒。其三,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应当向买方企业提供卖方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评估值,以有效保护买方企业的隐私信息。较为有效的对策是通过实施政府和社会化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型商务隐私信息保护模式,来实现对网络交易中买卖各方隐私信息的保护。各级立法机关应当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较好地明晰网络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推动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刘洪波,2013)。通过完善网络隐私信息保护相关法规,可以有效界定网络隐私信息获取边界,并为依法制裁网络隐私信息侵权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互联网金融运营平台亦应为网络营销各方提供对方关于商务隐私信息保护的历史记录,以有效制约该项信用记录不良者的未来交易行为。(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财务优化策略其一,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为中小企业在赊销式营销活动中产生的应收账款提供质押贷款服务。中小企业通常可用赊销式营销活动来赢得资金匮乏的其他中小企业客户,但亦易造成自身现金流短缺问题。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利用其网络金融平台所提供的技术优势来帮助此类中小企业解困。互联网金融平台可借力以电子发票为主的电子商务单据数据库为依托来开办金融保理业务。中小企业在网络营销活动中成交单据所产生的应收账款债券可以转让给在线电子金融机构,电子金融机构在以贴现方式预支款项给收款方中小企业的同时,获取对该票据的代位索取权,付款方到期直接将款项支付给该金融机构即可。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可以将众多金融机构汇聚在平台上,就该应收账款单据的贴现权进行竞拍,收款方可以通过网络竞拍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贴现后款项。此举有助于收款方中小企业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其赊销式营销策略的风险。其二,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来制定差异化赊销策略。中小企业在实施赊销式营销策略时的主要风险为客户企业的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在线下实施赊销策略时所导致的客户企业信用风险的根源,在于客户通过隐匿私人信息的方式造成其个性化信用信息的不透明性。在线上交易过程中,客户企业通过隐匿私人信息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单向透明优势地位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被削弱。对于电子商务平台而言,交易各方的线上交易信息及其相应的信用信息可为交易双方作为再次交易决策时的参考。中小企业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交易对手的详细信用信息来制定差异化的赊销策略,对信用水平较低的客户企业制定更为严格的赊销条件,以有效控制赊销策略实施风险。(三)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其一,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来降低渠道运营成本。互联网金融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在规划营销渠道布局战略时,可以大幅减少实体店的数量。基于互联网金融基础上建构的中小企业营销渠道网络结构相对简洁,企业产品营销渠道环节得以有效削减,进而降低企业的营销费用支出。中小企业不仅降低其营销费用,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通达全球的网络分支,将其营销渠道触角低成本的延展到全球各地,而中小企业仅需为此支付必要的网络运营费用。从中小企业营销渠道运营角度而言,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渠道建设有助于中小企业压缩其产品分销环节,且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快捷收付款服务将渠道销售和回款控制权掌控于本企业,从而有效巩固其在产品价值增值链中的主导性地位。其二,中小企业可借力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增加客户企业或个人的消费体验水平,进而增强企业对客户企业或个人的吸引力。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可轻易获取公开的商品价格数据和性能指标数据,并借助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实现其理性消费目标,最终惠及消费者自身。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高敏感程度必然导致如下结果:随着差异程度的加大,网络零售商就越能获得较低的批发价格,从而能够制定更低的零售价格(任方军,2013)。消费者可资实现理性消费目标的依据是互联网金融系统可以促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关联,并可以在网络上完成交互式营销活动及货物款项的收付,消费者由此可以有效节省各种交易中间环节的费用支出,反映在价格层面即表现为价格实惠。再者,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可以获取更高的消费满意度水平。由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相对开放性,对于价格较为敏感的消费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零成本对各种商品的性能及价格进行比对,从中择选出适合其消费需求特点的商品,从而有效提升其消费满意水平。

作者:宋运霞 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第7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金融企业;微商时代;公众号;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不断的普及,使得整个市场的商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个体化和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也愈发的明显。所谓的微商,就是以微信交流平台为基础,在朋友圈产品广告信息,吸引微信好友来关注和购买的一种营销模式。营销的入门要求较低,有手机即可完成,愈来愈多的人更是从传统的劳动做工中脱离出来,投身到微商运营中。

金融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组织,客户群体分布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微信这种大众化、低门槛的媒介必然为金融企业的客户亲睐。因此,如何在这个微商时代下,做好市场营销,是各家金融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当前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完善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策略,以便企业在微商时代能够寻求更大的发展。

一、微商时代市的传播机制以及对金融企业营销的影响

(一)微商的传播机制

探讨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方式,必须熟悉微商的传播机制。微信这种传播形态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推动媒介技术变革的结果,是社会话语权日趋平等和民主的表现。微商的传播机制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准入门槛低

微商时代,大多数都通过朋友圈产品广告信息,而微信每条朋友圈的图限制在九张,字数也无法写太长,内容个性化强,无论草根群众还是社会精英,都能找到自己的话语平台,人人皆可为商家。

2.平_多元化

微信目前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APP等多种平台,打破传统媒体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企业随时随地可以信息,让客户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信息。

3.信息及时性

由于平台多元化,尤其手机APP的广泛使用,使信息更加及时迅速,企业能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广告到大家的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给关注的人,实现精准投放式营销。

4.裂变式传播

微信建立了网状的互动关系模式,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者,关注、评论和转发功能使信息的流通呈现分子裂变式的传播途径,从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扩散面也无限拓展。

(二)微商时代金融企业营销面临的影响

微商时代带来的是信息流通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也给金融企业营销带来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播主体广泛导致管理不易

微商时代,其门槛准入较低,因此金融企业在利用微商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分销群体纷杂,不利于管理的问题。而且人人都拥有信息渠道,实现了对企业的全民监督,任何疏忽和差错都可能被曝光,经微信放大,对企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部分个体为了谋取暴利,擅自更换产品或利用虚假条款引诱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降低了金融企业在市场的诚信度,还会使得其市场销售活动遭受影响。

2.传播快捷导致“扩音器”效应明显

微商裂变式的传播路径,能将企业的广告或者信息在短时间内扩散,无论信息真假,都能将问题放大,极有可能给社会公众造成错觉,从而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破坏。

3.宣传设置功能更突出

随着微商的迅速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朋友圈不断地进行产品推广销售,企业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起众多关注形成热门话题,而且微信公众号的推动也能带来强大的关注度。

由此可见,微商带来的信息流通机制变革使营销的方式更加多样,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营销中必须针对微商的传播特征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确保企业营销良性运行。

二、完善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第一时间响应,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客户主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是被动接受企业的推广宣传。这种营销模式不仅单一、缺乏互动性,还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产品购买主动性,而通过微商这一平台就能够借助信息交流功能来改变这一现状。微商时代,信息的便捷性和裂变式传播能使信息在瞬间扩散,从而引发群众效应。所以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必须在第一时间,稍有迟疑就会失去先机。

第二,微商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高低,借助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客户不仅能够与企业进行直接的互动交流,还能够在企业的帮助下正确的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此外,通过这种交流,企业也能够更为迅速准确的定位客户所需,更好的推广适合客户的产品。所以,这种即时信息交流平台,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以便加强与客户间的互动性,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

(二)效率传播,找准营销路线

微商时代信息的突发性和效率性要求金融企业的营销应对必须在短时间内启动,而且要切实有效,因此在微商渠道中传播效率对营销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金融企业通过微商渠道信息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产品信息,所以应着重考虑的应该是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路线。当前,多数的金融企业并不能够真正地做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行定位营销,只将微商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如此不仅会降低宣传效果,还会导致关注度下降。金融企业若想留住客源、并不断挖掘新客源,就必须精准营销,要主动发声,抢占话语权,利用官方公众号权威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比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广告信息投放,让客户能够更好的找到满意的产品,又或者是利用节假日来进行产品宣传,这也是大多数金融企业采用能够吸引客源的一种方法。

(三)系统化,科学营销

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要求企业重视与客户的沟通,对客户关系足够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营销系统。企业运营者在微信进行宣传推广时,应该科学营销,并建立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的推广来帮助运营,这样也不易引起客户的厌恶心理。而对于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吸引朋友或是网络好友的加入,进一步增添公众号的关注量。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产品宣传,在推广时适当的加入热点话题,或是富有生趣的软文,避免广告植入过于明显、生硬,让关注者在接受宣传信息时还能够获得关于金融方面的小知识,既能加强宣传效果还能够协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现代营销理念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能够利用新手段、新程序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在微商时代要善于利用微信与客户进行互动,听取客户的建议;通过公众号、朋友圈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增加企业透明度和知名度。

(四)坦诚应对,沟通营销

微商的营销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沟通行为,坦诚应对是最基本的原则。微商时代,要求金融企业在与客户交流中必须放低身段,态度诚恳。也有一些金融企业在微商营销中能够做到第一时间信息,但往往对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某些条款或合约含糊其辞,这种试图糊弄客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营销的失败。

微商时代,金融企业建立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有效的营销渠道,也是与客户交流的最佳媒介。官方公众号在面对客户时,要及时新产品信息,以免出现信息真空导致市场营销先机的丧失。企业官方微信要持续发声,同客户进行良性互动,企业的营销应该着重关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评论、分析,同时在微信上这些对企业有利的评论,掌握市场主动权。营销的官方信息要真诚,不能掩盖问题的产品信息,对于客户提出的难以确定的疑问要积极回应,对明显的谣言和同行的恶意攻击要有理有据的回击,以保持有效的营销。

三、结语

微商时代是一个营销媒介形态急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话语权、信息权革命时代。微商发展的最大优势便是拥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支撑,才能够在近年来迅猛发展。金融企业在面对微商渠道的崛起,要能够针对微信这种自媒体的传播特征采取营销措施,将企业与每一个客户、潜在客户摆在平等的位置上,提高微商渠道在企业整体渠道中的地位,不断完善其微商营销模式,找准企业的营销定位,尊重每个客户的话语权,把握营销时机,这样才能在微商渠道推动金融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参考文献:

[1]宋秀玲.微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经营管理者,2015.

[2]刘政.微商时代企业营销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商贸,2015 .

[3]秦枭.“互联网+”时代微商创造的机遇和挑战[J].商,2016.

[4]郭荣.中国微商该何去何从?[J].今日工程机械,2016.

[5]黄冰涛,黄国庆.浅谈微商时代的市场营销[J].现代营销旬刊,2016.

[6]韩翔.微商时代的市场营销之我见[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7]熊友君.微商3.0:移动电商实战[J].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第8篇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不断的普及,使得整个市场的商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个体化和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也愈发的明显。所谓的微商,就是以微信交流平台为基础,在朋友圈发布产品广告信息,吸引微信好友来关注和购买的一种营销模式。营销的入门要求较低,有手机即可完成,愈来愈多的人更是从传统的劳动做工中脱离出来,投身到微商运营中。

金融企业作为现代商业组织,客户群体分布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微信这种大众化、低门槛的媒介必然为金融企业的客户亲睐。因此,如何在这个微商时代下,做好市场营销,是各家金融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当前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完善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策略,以便企业在微商时代能够寻求更大的发展。

一、微商时代市的传播机制以及对金融企业营销的影响

(一)微商的传播机制

探讨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方式,必须熟悉微商的传播机制。微信这种传播形态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推动媒介技术变革的结果,是社会话语权日趋平等和民主的表现。微商的传播机制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准入门槛低

微商时代,大多数都通过朋友圈发布产品广告信息,而微信每条朋友圈的图限制在九张,字数也无法写太长,内容个性化强,无论草根群众还是社会精英,都能找到自己的话语平台,人人皆可为商家。

2.平?_多元化

微信目前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APP等多种发布平台,打破传统媒体信息发布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企业随时随地可以发布信息,让客户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信息。

3.信息及时性

由于平台多元化,尤其手机APP的广泛使用,使信息发布更加及时迅速,企业能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广告到大家的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给关注的人,实现精准投放式营销。

4.裂变式传播

微信建立了网状的互动关系模式,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发布者,关注、评论和转发功能使信息发布的流通呈现分子裂变式的传播途径,从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扩散面也无限拓展。

(二)微商时代金融企业营销面临的影响

微商时代带来的是信息流通机制的变革,这种变革也给金融企业营销带来新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播主体广泛导致管理不易

微商时代,其门槛准入较低,因此金融企业在利用微商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往往会出现分销群体纷杂,不利于管理的问题。而且人人都拥有信息发布渠道,实现了对企业的全民监督,任何疏忽和差错都可能被曝光,经微信放大,对企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部分个体为了谋取暴利,擅自更换产品或利用虚假条款引诱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降低了金融企业在市场的诚信度,还会使得其市场销售活动遭受影响。

2.传播快捷导致“扩音器”效应明显

微商裂变式的传播路径,能将企业的广告或者信息在短时间内扩散,无论信息真假,都能将问题放大,极有可能给社会公众造成错觉,从而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破坏。

3.宣传设置功能更突出

随着微商的迅速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朋友圈不断地进行产品推广销售,企业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引起众多关注形成热门话题,而且微信公众号的推动也能带来强大的关注度。

由此可见,微商带来的信息流通机制变革使营销的方式更加多样,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营销中必须针对微商的传播特征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确保企业营销良性运行。

二、完善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第一时间响应,加强互动性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客户主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是被动接受企业的推广宣传。这种营销模式不仅单一、缺乏互动性,还会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产品购买主动性,而通过微商这一平台就能够借助信息交流功能来改变这一现状。微商时代,信息发布的便捷性和裂变式传播能使信息在瞬间扩散,从而引发群众效应。所以微商时代,金融企业的营销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布,稍有迟疑就会失去先机。

第二,微商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高低,借助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客户不仅能够与企业进行直接的互动交流,还能够在企业的帮助下正确的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此外,通过这种交流,企业也能够更为迅速准确的定位客户所需,更好的推广适合客户的产品。所以,这种即时信息交流平台,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以便加强与客户间的互动性,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

(二)效率传播,找准营销路线

微商时代信息的突发性和效率性要求金融企业的营销应对必须在短时间内启动,而且要切实有效,因此在微商渠道中传播效率对营销的成败有着决定性作用。金融企业通过微商渠道信息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产品信息,所以应着重考虑的应该是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路线。当前,多数的金融企业并不能够真正地做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行定位营销,只将微商作为一个发布信息的平台。如此不仅会降低宣传效果,还会导致关注度下降。金融企业若想留住客源、并不断挖掘新客源,就必须精准营销,要主动发声,抢占话语权,利用官方公众号发布权威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比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广告信息投放,让客户能够更好的找到满意的产品,又或者是利用节假日来进行产品宣传,这也是大多数金融企业采用能够吸引客源的一种方法。

(三)系统化,科学营销

微商时代的金融企业营销,要求企业重视与客户的沟通,对客户关系足够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营销系统。企业运营者在微信进行宣传推广时,应该科学营销,并建立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的推广来帮助运营,这样也不易引起客户的厌恶心理。而对于朋友圈也可以通过吸引朋友或是网络好友的加入,进一步增添公众号的关注量。此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有规划的进行产品宣传,在推广时适当的加入热点话题,或是富有生趣的软文,避免广告植入过于明显、生硬,让关注者在接受宣传信息时还能够获得关于金融方面的小知识,既能加强宣传效果还能够协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现代营销理念要求金融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能够利用新手段、新程序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在微商时代要善于利用微信与客户进行互动,听取客户的建议;通过公众号、朋友圈发布企业经营的相关信息,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增加企业透明度和知名度。

(四)坦诚应对,沟通营销

微商的营销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沟通行为,坦诚应对是最基本的原则。微商时代,要求金融企业在与客户交流中必须放低身段,态度诚恳。也有一些金融企业在微商营销中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但往往对产品或者服务上的某些条款或合约含糊其辞,这种试图糊弄客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营销的失败。

微商时代,金融企业建立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有效的营销渠道,也是与客户交流的最佳媒介。官方公众号在面对客户时,要及时发布新产品信息,以免出现信息真空导致市场营销先机的丧失。企业官方微信要持续发声,同客户进行良性互动,企业的营销应该着重关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评论、分析,同时在微信上发布这些对企业有利的评论,掌握市场主动权。营销发布的官方信息要真诚,不能发布掩盖问题的产品信息,对于客户提出的难以确定的疑问要积极回应,对明显的谣言和同行的恶意攻击要有理有据的回击,以保持有效的营销。

第9篇

1.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定价策略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对于金融产品的营销效果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直接影响,在整个金融产品营销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金融产品的定价与普通企业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合理的定价不仅仅需要考虑银行经营成本,还需要对客户心理因素、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流通、国家金融产品法律法规等,金融产品的定价是否合理不仅仅对银行自身造成影响,而且会对社会货币流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目前很多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会受到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控制,例如,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受国家政策和银行激烈竞争的影响收费都偏低,甚至成为免费业务,导致消费者普遍性的形成一种银行服务免费的一种潜意识,出现新的金融产品时,如何设计出客户能够从心里上认可性价比的金融产品价格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借记卡”年费收取以及银行卡跨行取款费用引起社会普遍性的争议就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将拥有更大的金融服务和贷款利率的自。金融产品的定价合理性对于金融产品的营销效益会有更大的影响。因而银行要加大金融产品市场调查分析力度,针对不同产品风险度、不同消费人群、不同的市场制定出既能够保证商业银行营销策略顺利进行,银行盈利提高,又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具有一定市场适应性的金融产品价格。科学合理、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金融产品定价能够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增强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避免银行出现各种金融风险。

2.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策略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中的产品策略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是根据目前金融市场分析,不管规模多大的银行都无法提供满足整个市场全部需求的金融产品,不可能有面面俱到的金融产品,所以银行在推出金融产品时,首先要将市场进行细分,结合银行客户群体选择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客户的心理特征、消费需求、消费潜力、现行金融产品情况等因素确定市场定位,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共同构成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相对来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形成比较明确的市场定位,例如,建设银行市场定位为基础设施项目和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和贷款,中国银行强力占据外汇业务市场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人员配备、营业网点、资金规模等方面不及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在多元化市场竞争中,每一个商业银行依然可以根据市场细分,找出新的目标客户群体,发挥银行优势,明确银行金融产品市场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形成银行强势产品市场定位,树立在目标客户群体中的良好形象。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中的产品策略主要有品牌策略、差异化策略以及创新策略。商业银行应该根据金融产品盈利特征与银行自身实力选择产品策略。例如,有些实力雄厚的银行可以进行创新产品策略,新的产品能够迅速占据市场,赢得主要客户渠道,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他银行此时单纯的追随新产品必然得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客户群体,但是如果其他小规模银行在追随大银行新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策略,形成一定程度的整合创新,那么可能制定出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占据有利地位,加之在金融产品研发过程中小规模银行并没有投入多少研究资金,所以会获得较大的利润,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