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4-04-21 14:43:15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其家庭中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且数量逐步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中,由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注与联合教育不够,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留守儿童状况

(一)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

齐齐哈尔市儿童总数92.4万人,其中留守儿童2.43万人,占儿童总数的2.64%,小于17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86.94%。在齐齐哈尔所属农村9个县(市)中,讷河市62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5.59%;克山县38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5.73%;依安县236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69%;龙江县201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26%;甘南县174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18%;克东县164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6%;富裕县137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64%;拜泉县127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24%。泰来县3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36%。在7个区中,富区占最高比例,为2.81%;龙沙区占最低比例,为0.25%。

从上述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较大,县(市)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比市区高,以讷河、克山、依安、龙江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城区中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较少。所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任务比较艰巨,迫切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爱心人士行动起来,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好。

(二)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从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主要是以父母双方外出为主,与祖辈一起居住的843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1.2%;与亲属一起居住的110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自己住或住校的103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3%;与邻居、同学或父母的朋友居住的25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6%;经常更换监护人的47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9%。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大多数,受监护人的态度、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监护人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监管不力。这些情况说明家庭对孩子的监护关爱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存在隐患,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

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向上,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想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7647人,占留守儿童的46.5%。由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婚姻情况较为复杂,长期在外,无法与配偶及子女生活在一起,极易引起婚变,离异与单亲家庭随之增多,家庭中的亲子教育缺失的现象就比较突出,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给子女造成身心健康的伤害。

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由于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乏倾诉和帮助,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心理、性格上出现偏激,行为上极易走向极端。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如有的孩子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往,在班级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缺少自信,无论学习还是活动,都不主动。

2.自尊心过强,内心比较敏感,对老师及亲友等的教育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人际关系过于敏感,老是怀疑别人瞧不起自己,甚至议论自己,所以不合群。

3.亲情缺失,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只是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有的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所以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亲情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障碍。

4.缺乏父母关爱,存在性格缺陷问题。如有的孩子过于自卑、懒惰、冲动、优柔寡断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其健康成长。

三、辅导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理念,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发家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宣传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典型事迹以及各地留守儿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外出打工的父母转变观念,使他们明白,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强化政府统筹和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重点强调要加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强化政府职能作用,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笔者认为,并一直在呼吁建立以市县乡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政,强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策,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更新其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对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市县乡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力争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关爱体系,市级政府部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基地,定期进行培训,满足县乡村师资的需要。县级政府部门要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心,乡级政府部门要设立农村守儿童心理辅导站,自然村要设立心理辅导室,以保证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落到实处。做到县县都有心理辅导中心,乡乡都有心理辅导站,村村都有心理咨询师。

(三)建立长效关爱机制,把关心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设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示范校,真正发挥学校在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作用,根据各学校留守儿童数量情况,建立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其进行重点辅导,生活上特殊关心,有的还特别为留守儿童安排小食堂、午休室,免除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设立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和教师,按照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负责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市县乡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如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把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做到位。

(四)大胆创新,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

1.充分发挥家庭监护作用。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监护人一定要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在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疏导。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多向孩子的班主任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与孩子的亲情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2.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一是学校要全面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老师要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把留守儿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留守儿童家长互通孩子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二是教师要根据对留守儿童建档的情况因材施教,并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及时面对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教育关爱和心理辅导有机结合。三是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信箱,设立心理热线,使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四是加强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完善体育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培养其兴趣和爱好,使其身心得到陶冶。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2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有些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脾气变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殴、侮骂老师和同学,甚至长辈。

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够健全。据统计,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他们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渴望感受父母的,大多数孩子存在心理不安全感。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影响深远。

1.自卑心理和人格障碍;2.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3.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4.厌学心理和怨恨父母。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对策

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学校层面,加强管理和培训

1.学校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

学校要邀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才能使各科教师正确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才能够正确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日常化。

3.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二)班主任层面,点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

1.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各方面情况。如: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其父母的有关信息等。在班级内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与家长沟通交流,让他们接受父母的祝福和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委屈。

2.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做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内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如: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献爱心”活动,借助于文学、美学、音乐等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的心胸开阔起来,从而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解开心灵的“疙瘩”。

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中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帮助留守孩子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里的疙瘩。

4.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

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内合理利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教师层面,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关心留守儿童

1.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做他们生活的贴心人。

父母长期在外,给留守儿童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有其他亲友照顾,但也有不周到之处。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在生活中帮助他们,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2.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优化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3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农闲时节大量涌向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留守儿童”。伴随这一现象而来的便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本次调查针对被访对象的不同身份设计两种问卷,问卷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卷二针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或是留守儿童的祖辈,或是父辈即父母的亲朋好友,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一方。问卷一共发放200份,收回196份,有效问卷为186份;问卷二发放200份,收回172份,有效问卷为152份。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基本掌握了在监护人监护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就如何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分析

1.监护状况

一是隔代监护型(有106人,占57%),由祖辈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隔代监护人年龄大、身体弱,造成对留守儿童监护不力。隔代监护人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身体较好的,还要承担家里的劳动任务,繁重的劳动和家务,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很好地照顾留守儿童;身体不好的,有些反倒需要留守儿童对他们予以照顾。二是亲朋监护型(有57人,占30.6%),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姑舅、叔婶或要好的朋友。他们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旨在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与精神上的需要却关注很少,一切顺其自然发展。三是同代监护型(有13人,占7%),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与留守儿童同属一辈的孩子,这根本就谈不上家庭教育。同代监护人无法树立家长的权威,生活阅历和经验都比较少,在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上与留守儿童相近,所以被监护人在心理上不承认监护人的监护地位,无法树立家长的权威,给同代监护家庭教育带来了困难。四是由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监护(有10人,占5.4%),这种监护方式也不利于在儿童心中形成健全的父母权威形象,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借助这种权威形象的影响开始正常的社会互动来逐渐健全和完善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2.家庭教育状况

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给予个人的感情的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几乎对所有人来说,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但是,对缺失父母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在监护人的照顾下能否享有同在父母身边一样的关怀呢?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将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放为第一位的监护人占63.2%,25.0%的监护人把品德放在第一位。但是,44.2%的监护人辅导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6.5%的监护人从来不辅导,只有36.3%的监护人经常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53.4%的监护人认为照管孩子最困难的方面是学习辅导,16%的监护人认为与品行不好的孩子交朋友是他们觉得最困难的事情,30.4%的监护人认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品德的培养是最困难的方面。就监护人是否主动教师咨询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一问题,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只有20.8%的监护人经常向教师咨询孩子的情况,46.8%的监护人偶尔咨询,32.4%的监护人根本没有去过学校或者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情。

在农村留守儿童看来:53.3%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时最大的影响是学习没有人指导监督,28.9%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最大的影响是生活没人照顾。对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的调查数据统计表明:80%的留守儿童都愿意听老师的话刻苦学习。

3.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状况

儿童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地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取向,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就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更不利于儿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就监护人平时是否与留守儿童有谈心沟通的习惯这一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得出:53.2%的监护人有空时才问问孩子,沟通一般,只有30%的监护人会选择经常和留守儿童谈心,还有16.8%的监护人则从未和孩子谈过心,甚至觉得和孩子很难沟通。对监护人认为孩子有心里话时会和谁讲这一问题的统计表明:31.2%的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会和自己的同龄朋友讲,28.6%的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会将心里话告诉他们。

遇到困难时36.3%的留守儿童倾向于靠自己解决,29.7%的留守儿童选择向老师求助,17.6%的留守儿童选择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仅有16.4%的留守儿童选择向自己的亲戚求助。据统计,当他们犯错误时,60%的留守儿童偶尔会受到家人的打骂,21.3%的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受到家人的打骂,15%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受到家人的打骂。

二、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通过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监护人教育能力低下。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53.4%监护人认为照顾孩子最困难的事情是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53.3%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时最大的影响是学习没有人指导监督,这就构成了留守儿童期望监护人指导监督学习与监护人无力对留守儿童辅导学习的矛盾。这是由于监护人自身文化欠缺,留守儿童的父辈或祖辈,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导致(见表1)。

其次,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不足。53.2%的监护人有空时问问孩子,沟通一般。有16.8%的监护人从未和孩子谈过心,甚至觉得和孩子很难沟通(见表2)。这就是说有70.0%的监护人没有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与留守儿童有心理上的距离。由此,我们得出监护人只注重留守儿童外在的物质生活,没有深入留守儿童内心观察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在监护人照顾下的留守儿童,多半还是没有享受到家庭般的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独。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多,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导致其产生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进而产生感情脆弱和形成消极孤僻的性格,这是极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年龄相差悬殊,代沟明显,两代人之间难以沟通,这种矛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愈加明显,特别是处于叛逆期的儿童尤为突出。由于老年人对年轻人缺乏理解,加之两代人之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导致有的孩子一天甚至几天不和老人说话,而老人也对此习以为常。第二,亲朋监管的留守儿童难以找到归属感,寄宿在监护人家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总是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作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也比较冷漠,缺少关爱和交流,更有甚者,居然打骂和虐待孩子。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留守儿童有的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有的胆小怕事,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由表3我们可知:仅有16.4%的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会选择向自己的监护人求助,这足以证明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沟通严重不足。36.3%的留守儿童选择自己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及监护人深省的数据。年龄处于8―13岁之内的留守儿童,有的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有的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知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在本身就缺失家庭关怀的情况下选择自己解决,其解决方式能真正排除他们心里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吗?其解决方式是正当合理的吗?是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吗?29.7%的留守儿童向老师求助,那么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援助就尤为重要。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不丰富(见表4)。63%的留守儿童都把课余生活用在做家务和农活上,既没有趣味活动又没有什么兴趣培训班可上,与城市儿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着天壤之别,这是农村地区没有城市的优越条件的一个事实,丰富的课外活动除了能让孩子掌握一种技能、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外,还能使孩子通过学习带动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单调的课余生活,不仅不能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技能,积累知识,反而无法完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三、武山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做好学校工作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得力的情况下,学校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几乎都落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由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监护人由于自身有限的条件无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的前提下,监护人与教师的互动十分不足(46.8%的监护人偶尔咨询,32.4%的监护人根本没有去过或者认为是不关他的事情),但是对于遇到困难除了倾向于依靠留守儿童自身解决外,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都依靠于教师的帮助,这种矛盾的出现就更要求学校做好相关的工作。

首先,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优化其寄宿条件,有效地发挥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功能。其次要增设相关的课程,为留守儿童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监护人与教师之间通过学校设置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辅导课程进行真正的对话,从而增强监护人与教师的互动,加强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沟通与互动。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也没有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由于经费的影响,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心理教师,还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此外,学校很少召开家长会,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互动几乎没有。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全面教育效果甚微,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也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教育。

2.做好政府工作

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政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政府在发挥着中坚作用的同时,更应协调好学校、家庭的角色和定位。

首先,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缩小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的重要原因是城乡巨大的差距,所以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又一举措。其次,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大大增加了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的难度,迫使多数父母放弃了这种想法,从而在农村出现了过多的留守儿童。政府应大力推进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实现公民身份平等。最后,政府应颁布相应的优惠和鼓励政策,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在家庭经济可以承受的前提下让他们的子女能留在他们的身边就近上学。笔者相信,现代化的推进会逐步弱化甚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做好家长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整个家庭的发展,要考虑到孩子的前途是整个家庭的前途。父母双方都外出时,有条件的父母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使孩子时刻能体验到父母的爱与关怀,这是最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留守儿童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家庭教育来说有很大的影响。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勇敢、独立、果断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孩子的交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个性、学习成绩、成就动机、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父亲的言传身教,尤其有助于女童形成对异性的正确认识。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外出父母,要慎重寻找考虑和确立孩子的监护人,要看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寻找和确立最为合适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问题。同时,平时要勤与孩子交流沟通,也要勤向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动向,要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4.做好农村社区工作

农村社区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尚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组织可牵头,联合当地妇联、村委会共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或在农村社区开展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程,在课外把各村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为他们辅导作业、进行心理辅导、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关爱帮扶活动,通过农村社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专门的帮教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农村社区可以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维权中心,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在留守儿童维权中心登记注册,中心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其亲生父母进行访谈沟通,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注释:

①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8.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厌学;心理辅导;微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4-0007-04

学生厌学正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尤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共同难题。国内外的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均在坚持不懈地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从影响厌学学生心理成长的微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善入手,探讨心理辅导的具体操作,这是一种尝试与创新。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1979年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行为系统环境中,该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层次是以行为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直接程度划分的,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也就是说,影响青少年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学校、同学或同伴因素,还有各种社会因素,如文化、网络等,但家庭、学校、同学或同伴等在青少年的成长初期,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只要我们能为青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微生态系统环境,其他的社会负面影响应该都能在家长、教师和同伴的共同努力下被降到最低。

一、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操作技术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生活的周围环境虽不会最终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但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来说,既可能成为资源,也可能成为冲突和压力的来源。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是旨在通过家庭成员、教师以及同伴和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形成具有良好情感氛围的积极互动模式,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安全、身心自由健康发展的和谐组织系统,从而消除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减少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使儿童健康快乐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笔者结合厌学学生的实际,认为辅导操作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辅导教师,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和亲师关系

尽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赖于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共同努力,但从根本上说,它主要取决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擅用赞扬。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心境和旺盛工作热情的需要。”厌学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尤其强烈,真诚的赞扬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它是人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得到赞扬后人们就会信心倍增,并且还会爱屋及乌,会喜爱赞扬他的人,喜爱给他带来赞扬的那件事。难怪大文豪马克·吐温会感慨: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一个月。其次,还要给予厌学学生合理的期望,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当然,教师自身人格的完善也是必要的。一般而言,青少年喜欢和善、耐心、公平的教师,不喜欢严厉、批评责骂、惩罚、脾气坏的教师。此外,一些研究也表明,热情的教师相对冷漠的教师教出的学生更乐于助人,他们也更易成为青少年的行为榜样(P.H.Mussen,1981)。另外一项研究表明,热情与容许对于原来成就水平低、缺乏学业动机的青少年有良好影响。总之,要促成亲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要尊重学生,进行亲情化的教育;要欣赏学生,施行激励性的教育;要信任学生,奉行宽容性的教育。

一名优秀的教师总是会主动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以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尽管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通”网络被许多学校作为家校沟通的平台,但有许多学校的这个机制仍处于形式状态,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了主要的话题。这样,势必使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因碍于面子,主动放弃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首先应学会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也许学习成绩不突出,但一定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闪光点。其次,教师应利用家校沟通平台,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既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也关注其身心状况与品行发展;既有家校之间关于青少年情况的交流,也有亲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亲师关系。

(二)辅导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亲师关系

青少年儿童讨厌学习,产生厌学行为,这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厌学儿童基本都是在专制型、忽视型或者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决定儿童主要的个性品质,家庭教育不良是造成儿童品行缺陷的重要原因。我国心理学者从“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教育”七个维度调查440名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母亲的基本教育方式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得分较高,在“民主”和“忽视”两个维度得分较低,说明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要求已达较高程度;过分关心孩子,迁就依从孩子过分要求的溺爱倾向较为突出。儿童年龄对母亲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影响,母亲对儿童的惩罚与成就要求随儿童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所以,要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就必须纠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期望,转变自身的不良教养方式。不管工作多忙,父母都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加强情感交流。权威型养育方式虽然被认为是最费时费力的方式,但是也是最有效的养育方式。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但随着孩子步入学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努力去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和谐的微生态系统环境。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的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很不够。笔者深切体会到,亲师关系的融洽与否会影响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又往往会影响教师对儿童的教育效能;亲师关系的融洽与否也会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程度,最终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亲师关系的融洽程度也往往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被教师关心与关注的程度。所以以“助人自助”为己任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在此时完全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厌学学生的老师和家长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厌学学生的辅导和矫正工作中来,家校联合,促进良好亲师关系的建立。

(三)辅导同伴,形成团结友爱的同伴关系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的增强,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同伴交往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因。同伴既是儿童行为的强化物,又是儿童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逐渐超过与成人交往的时间,对同伴的依恋显著增强,儿童更愿意以同辈群体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愿意采取成人为他们制定的行为准则。可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同辈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小学儿童选择朋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当作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和在班集体中地位高低的标准。每个青少年儿童都有一定的群体归属感,在班级中遭嫌弃和孤立的儿童成为了班集体中处境不利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活动来进行推动,如通过“我来帮帮你”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友善地对待他人,学会真诚地帮助别人;也可以借班会课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或是通过教师对厌学学生的关心行为来对班级其他学生产生示范影响,让厌学学生感受到来自群体的温暖,找到归属感。

(四)辅导学生本人,进行矫正转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对厌学学生的辅导最终还得落实到当事人身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辅导心理,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厌学心理的产生不仅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学业进步,程度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阻碍其人格的全面发展。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运用专门的技术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厌学学生一般都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开小差,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拖拉,书写不整洁,没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上课打瞌睡,课后精神十足,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等。行为主义咨询理论认为,异常行为习惯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人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或消除。厌学学生所出现的异常行为完全可以借助行为疗法来加以矫正。如代币法对于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就相当有效。代币可以是小红旗、带有分值的小卡片等许多形式,辅导者(可以是专职辅导者,也可以是学校老师或家长)用代币作为奖励,强化小学生的正向行为,然后小学生可以用获得的代币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学习习惯,科学地安排、组织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的压力。这对于厌学心理的矫正是很重要的一环。

2. 补习功课,教会学习方法,缩小学习差距

在学校情境中,厌学群体中大多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厌学程度深的也一般是学习跟不上的孩子。因为学习跟不上,学习成绩不好,求知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心理必然会产生。所以说厌学心理不是天生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可以矫正的。其中,补习落下的功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最适宜的方式,是把学习辅导的重点放在认知而非动机方面,依靠优良的学业成就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时教师和家长应给予厌学学生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进行。因为学科知识体系是逐层推进的,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够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知识。当然,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包括学习计划与步骤的制定、做课堂笔记的方法、知识记忆的方法、辞典与参考书籍的利用方式、复习预习的方法、考试和答题的对策等。根据笔者与合作者的长期调研发现,大多数厌学学生都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因此,只有让他们真正学会了学习,学习成绩才会稳步提升。与其他同学的学习差距缩小了,厌学学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厌学情绪才会逐步缓解。

3.训练自信,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

学校心理学家德夏姆(Decharms,R.)认为学习的主体性在于自我,自我的行为和自我所选择的目标是决定自我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征,对自己的能力、智力、性格特长有所认知。厌学学生对学业和学校生活产生的反感、厌倦甚至背叛、逃离,是他们在学校里多次遭受失败体验后,为了自尊心免遭进一步威胁的具体表现。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困难和挫折固然可以激励人的意志,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少年来说,成功更能激发其向上的愿望。所以对于厌学心理的矫正,必须训练自信,以改善自我认知,提高学习动能。对于厌学学生自信心的训练,首先可以运用埃里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然后再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在教师、家长、同伴等共同营造的和谐微生态环境中,不断肯定自己的进步,使自己的学习动机维持在合理恰当的水平上。

二、微生态系统视野下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操作技术的介绍,我们应该不难发现,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其实是集合作式咨询、人本主义咨询、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生态系统治疗优势于一体的一种心理辅导模式。相比于其他单一的心理辅导模式来说,笔者认为其有如下优势。

(一)能发挥心理辅导者熟悉微系统环境的优势

对于学校心理辅导者来说,微系统环境是其最为熟悉的。从个体成长发展的历程来看,个体最初发展的是与父母以及抚养人之间的纵向人际交往,自接触学校情境之后,先是有了与老师之间的纵向人际交往,然后随着班级、团队组织的建立,与同伴之间的横向人际才得以发展。父母、老师、同伴对于个体来说都是很熟悉的,这是个体直接体验着的环境。同时,微系统环境也是学校心理辅导者的主要职业工作空间,学校心理辅导是以学校教育活动为背景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被援助者不仅仅是青少年学生,也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适应、人格成长等中心问题,而且关注与学校教育相关联的父母教养方式、教育问题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教学心理等问题。此外,大部分的心理学研究也是在微系统水平上进行的,例如对于家庭中儿童与母亲的谈话和家庭言语的关系,或者学校中儿童的悦群性与其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等。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促成了学校心理辅导者在学校心理辅导活动中能充分利用以上优势,以提高学校心理辅导的实效性。

(二)能发挥多种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的优势

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形形,有精神分析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团体心理辅导法、角色扮演法等。心理辅导工作者在运用上述技术和方法时,由于各人学识和经验不同,在心理辅导和咨询过程中对技法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果心理辅导工作者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理论流派中,把自己所依据的咨询、辅导的技术模式绝对化,无限地夸大其作用,认识不到每一种心理咨询技术都有其局限性是非常危险的。同时,每种心理咨询技术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各种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会相互影响,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面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如想单纯依靠某种特定的理论、特定的方法和技术来“快刀斩乱麻”,是不够的。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倡导综合地掌握、使用各种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并且从发展的观点来把握它们。心理辅导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某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对哪一种具有心理问题的人适用、最有效果,而且要了解这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的界限是什么以及支持它的实践成果有哪些,有无发展的可能性。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各种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能促进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工作的开展。

(三)能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心理辅导以系统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注重以整体和系统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个体与其周围的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对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关注辅导系统中的关系,从多个角度和方位来讨论系统中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而不仅仅集中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既将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导背景,也将其作为辅导的对象。学校心理辅导者让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父母和教师都参与到辅导过程中,构成一个辅导的系统,共同为辅导过程提供各种信息,从而有助于儿童问题的解决。辅导不是一种孤立的形式,合作不仅局限于辅导者与学生之间,还涉及辅导者与父母、辅导者与教师、父母与教师之间,并力图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父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这种辅导模式中受益。

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趋势,本文提出的辅导模式符合这一趋势,能推动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家校合作。通过交流与沟通,会让家长使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会花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从而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教师也能从父母参与对儿童的辅导活动中获益,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会心教学研究”——和谐微生态系统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滚]C/2009/01/08)的阶段研究成果。

注释:

[1]沈永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与会心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2]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3.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3.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5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探索教育新途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基础教育的班主任老师,是留守儿童最直接的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通过近几年对班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实践,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实施“四心四导”教育,即“以爱心为主导、生活上耐心指导、学习上细心辅导、心理上精心疏导”,建立班级托管家园,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以爱心为主导,营造托管家园小家温馨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父母的亲情、家的温暖,他们最渴望的是父爱母爱。作为班主任老师,为了教育好他们,就必须要有爱心,实施关爱教育,做学生的慈母,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爱心的精神去关爱留守儿童。多接近他们,多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份意外的惊喜,一点阳光般的温暖。多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少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让他们在宽容中学会忍让,在鼓励中学会正直,在支持中学会信任,在赞同中学会自爱,在友爱中学会关怀。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却时刻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和关爱,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所带来的伤害。

光有老师的关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班集群体的力量关爱留守儿童。班集体是班级全体同学温暖的小家,学生是这个家里的成员,作为“家长”的班主任,要让所有其他学生对留守儿童献出爱心,让他们享受“温暖一家亲”的温馨。一是建立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形式结成互助互爱帮扶对子,用学生的关爱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感受到同学间兄弟姐妹般的友谊。其次是创造良好的班级活动环境,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班集体开展的各种团队活动,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因家庭关爱不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老师有意识地把班级的一些任务交给留守儿童去做,并细心指导,充分信任,让他们为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亲和感,让他们融入班集体的正常生活中,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感受班集体家的温馨。

二、耐心指导留守儿童的生活

学校是留守儿童主要的生活空间,他们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生活习惯较差。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需要从生活上进行耐心指导。生活是日常琐事,细小而繁多,需要抓细节,重落实,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关爱。首先,是管理好吃。虽然校园的饭菜不如家里的美味可口,但也不再是“咸菜”下饭的历史,在学校内的一日三餐,已经提供了营养饭菜,做到了物美价廉,时常教育他们科学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珍惜粮食,注重节约,不乱吃零食,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其次,管理好住。住宿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要千方百计地利用现有地居住条件,教育和指导学生建设一个整齐、清洁、规范地居住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就寝纪律,按时就寝、文明就寝,寝室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建设温暖小家。第三,管理好身体。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指导督促,坚持做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提高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第四,管好卫生和安全。时刻对他们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注意环境卫生,集体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青春期卫生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注意交通知识教育,安全用电教育,防火、防雷、防溺水安全教育,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牢牢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意识,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平安。

三、细心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亲情,大多数对学习认识不足,对学习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厌学情绪重,成绩低下,这样,班主任老师就必须在学习上进行细心的辅导,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首先,进行“扬长教育”,注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发现并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用他们的“闪光点”来提升他们的“精、气、神”,使他们变得更自信。其次,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技巧,写作技巧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切实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起信心,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的发展。

四、精心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6

摘要:儿童画的辅导,其方法要科学、合理,依照儿童心理及生理状况进行,决不可用成人的绘画标准来教导儿童。若过早地让儿童接触成人画,不但会限制儿童的思维、想象,而且会使儿童的心境受到压制,影响其童心艺术表现。在美术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科学有效辅导儿童画,让儿童画出真正的儿童画?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关键词:儿童画 创作 辅导

记得一位美术教育专家为《綦江少儿版画》一书写了一段话:“綦江的老师们高明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同孩子在一个视角上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进行创作。”这句话既是对我们的鼓励,又是对我们的鞭策。当我认真学习了很多美术理论,真的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发现孩子们的每一幅简单的画面里都充满了童真童趣,竞是那么的美。在美术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科学有效辅导儿童画,让儿童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教研,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懂得儿童画的内涵

1.什么是儿童画

儿童画,从字面上应该理解为“儿童画的画”。但是目前我们会在画展或者一些孩子的作业上能发现非常专业的赏心悦目的作品,不管从构图、色彩的处理、点线面的运用等都很完美。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儿童画,而是“老师的思想、儿童的手画的画”。这样的画只能叫“小大人儿童画”。真正的儿童画不仅仅是儿童画的,更应是儿童想的,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画。

2.儿童画的特点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儿童的画无拘无束,他们往往运用象征性的主观形象来表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这样他们创造出的形象不会是我们大人所看到的或思维中的客观物体形象。他们用特殊的符号代表房屋、桥梁和其它难以真实再现的东西。常见到儿童画中“物体夸张变形或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妙趣横生,这些儿童的天性、天真、天趣是自然年龄所特有的,在画中显示出独具的稚拙也是自然的,并非是刻意追求;在儿童画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喜欢幻想,喜欢把不可知的东西变成现实,“超常想象”是儿童画的一大特点,但是写实性却很差;儿童画中对色彩的运用是“大胆而毫无顾忌的”,大多用原色作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而随意涂抹,有很多违背自然的色彩,如太阳可以画成绿色、小河画成红色。色彩鲜艳的红色、黄色、橙色和大紫、大绿、鲜蓝是儿童画中常见的色彩,因为鲜艳的色彩在视觉感官上要比黯淡色彩强烈得多。

二、摆正辅导教师的角色

儿童画的辅导,其方法要科学、合理,依照儿童心理及生理状况进行,决不可用成人的绘画标准来教导儿童。若过早地让儿童接触成人画,不但会限制儿童的思维、想象,而且会使儿童的心境受到压制,影响其童心艺术表现。所以,教师首先要研究孩子的心理和孩子绘画的特点。对各年龄段的创作要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发挥他们的丰富想象,发扬他们的大胆表现的优点。

在儿童画创作中,老师的角色仅仅应该是“孩子创作兴趣的激发者、引导者、欣赏者和鼓励者”。在创作中,学生才是创作的主体。

三、掌握儿童画辅导的方法

范围“广”、题材“新”、构思“巧”、命题“趣”。具备了这个四要素的画才是儿童画的上乘之作。辅导时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以儿童般的激情激发孩子参与创作的兴趣

在启发、辅导孩子创作时,可以先让孩子参与相关的活动、游戏,欣赏同年龄的优秀儿童画作品,再进行激发、引导,以提高儿童的创作兴趣,消除对创作的神秘感或畏难情绪,调动创作的积极性,开阔孩子们的思路,启发孩子联想。

2.以儿童般的心灵帮助孩子找准创作主题

很多老师在辅导孩子创作儿童画时,都是老师给予孩子题材、范围及内容,孩子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想象、回忆等,并非他们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辅导儿童画时,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试图要表现什么。儿童画终究是由儿童自己来画,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放手由孩子自己确定。儿童画画最大的优势是以其未被破坏的形式感,让所有形状和色彩都完全听其调遣。作为辅导老师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套用成人形式美学观念去评估儿童绘画,对儿童创作加以影响。

3.以儿童般的眼光引导孩子选择取材形式

内容已经选好了,接下来就是在画面上要安排哪些物象来表现自己选的主题?也许孩子现在想到的物象很多,什么都想画进去。对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证明,不同年龄儿童的稚拙表现也不同,往往较小的儿童在绘画上表现的比大孩子更大胆、更单纯,即体现在绘画上的“稚拙”和“粗狂”。儿童的“糊画”很大程度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老师在指导时,要牢牢记住所指导的“儿童画”是儿童的画,必须要有较强的“儿童味”即“童趣”。如果让孩子们画成人的画,那就会成为“小大人画”,这样缺乏“儿童味”又不具成人功力。这种创作当然是失败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提示方法:图片局部扩展、图片写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的感受、画肖像、画自己的心情故事、画故事、童话、典故等。

4.以儿童般的手法指导孩子应用绘画技法

在一般绘画中我们会用水粉、水彩、国画、蜡笔、版画等材料,而现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画种,形式多样。在这个环节里,就要体现出“新”字。一是材料运用的新:各种不同的材料都可以用在创作中来。二是表现手法的新:孩子好玩和好奇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喜欢用各种种样的方法来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们不应该禁锢着他们,让孩子多多的尝试更新的画法。其实在这里,老师就要注意提醒孩子要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

总之,在辅导孩子创作的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只能在构图的处理及整体效果方面帮助学生出谋划策,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现。这样由孩子自己用“心”表现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真正品味的“儿童画”。

5.以儿童的心理评价儿童作品

孩子们在创作完成后,总会把画拿给教师评价,而作为教师不能完全以成人绘画的艺术标准去衡量和评价,而应建立在对儿童身心发展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儿童画进行客观和正确的评价,并对儿童绘画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否则,很有可能会将优秀的儿童画说成坏画或丑画,而强迫儿童按照成人的意志去学习绘画,这样就会扼杀儿童给画的兴趣,或者扼杀他们的天真烂漫的天性,如儿童会把树杆涂成红色,仅仅因为“我喜欢”,他们的绘画重在情,重在有自己的想法。

总之,辅导儿童绘画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培养对美术浓厚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辅导孩子创作儿童画时,应该更多地从儿童的角度去体验儿童创作,引导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想用的方式,画自己想画的画。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喜欢绘画,创作出优秀的儿童画来。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童心童画》杨景芝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7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流动儿童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缺少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入学以及进入学校的质量,还间接影响到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帮助以及良好学业成绩的获得。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确保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许多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流动人口如果不能与流入地实现良性整合,缺乏认同感,长期存在隔膜和抵触,就会导致角色错位、行为失范,自发地形成亚文化圈,损害流入地的社会整合能力,破坏社区稳定,降低社区品质,甚至会频繁发生行为,造成社会性灾难。目前,流动家庭还属于社会弱势阶层,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保障他们享受全面教育、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他们与流入地的社会整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第三,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寻求家庭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优势,也决定了它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能够大有作为。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流动儿童家长和家庭发展,最终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是接收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意。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楚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以下因素。

(一)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是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初始环境,家庭内部因素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进而影响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流动儿童家长不少为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从事一些为城市人所轻视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把改变命运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种较高的期望易导致亲子矛盾冲突。同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甚至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算个帐就行了。较低的期望导致家长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来到城市后,流动儿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相比之下,父母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又忙于生计,难以跟上孩子在学习、精神上的需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逐渐削弱。同时,由于父母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应减少,在家庭教育上付出的精力更加有限,对亲子互动造成严重影响,良好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与城市居民相比,许多流动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物质条件有限,难以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部分流动人口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成为雇主、包工头甚至中高层管理人员,家庭收入比较高,这类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部分家长在“暴富”之后所显露的重玩乐享受的心态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社区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家庭教育重要外部条件。流动儿童家庭大多居住在房租低廉或就业方便的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地区房屋的基本设施比较匮乏,社区环境相对落后,黄赌毒危害较大,生活在其中的流动儿童容易受不良影响。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低等工作、社会地位低,他们聚居在一起,容易产生社会和心理问题,一旦不能予以及时有力的疏导,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由于家长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居无定所,流动儿童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另外,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与城市青少年基本隔离,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由于家庭的流动性,流动儿童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导致流动儿童心理孤独感的增强,不利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流动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发挥家庭教育的正功能。

(三)社会政策因素

流动儿童家庭主要来自农村。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政策,使他们被视为二等公民。户籍制度派生的职业排除政策使流动人口只能做本地人不愿干且待遇极低的工作,给流动儿童留下不平等的印象。因为户籍歧视所带来的心理伤害,也影响到父母家庭教育的权威地位。部分流动儿童无法理解户籍制度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受到城里人特别是城里孩子的歧视时,他们往往迁怒于自己的父母,甚至于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拒不接受或不理会父母的教育。既不能融入城市,又难以回归农村,这种边缘化状态,妨碍了流动儿童极其家庭和谐地融入城市生活,也导致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受以上因素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化解这些困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学校主渠道教育的推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以接受流动人口子弟为主的民办学校通常以“拼教学质量”招揽学生,忽视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学校流于形式,难以计划地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流动人口子弟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改善亲子教育行为,从而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益。中小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学校应该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来安排,采用,多种指导和沟通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有效地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教师有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教师要突破职业局限,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还要研究家长,跳出技巧传授及技术性指导的层面,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个人素质,帮助家长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子女一起成长,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学校可采取请专家辅导、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题研讨、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还可以提供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外出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家庭教育学术研讨活动等校外培训,帮助教师突破职业角色的局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分类或个别指导

流动儿童家长文化差异大,素质高地各有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要取得实效,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殊差异,采取不同的分类教育指导策略。面向全体家长的辅导解决全体家长带有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则解决部分家庭所具有的同类问题。比如,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经商家长或纯粹打工的家长的分类辅导等。他们有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分类辅导要在在集中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类辅导在方法上可以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个案分析等多种活动形式,鼓励家长“活学活用”,强化教育效果。“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个别辅导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特性。因此,在分类辅导的同时,也要进行个别辅导,尤其需要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实施个别指导,给予人性关怀。例如,结合家访对学生家庭“因材施教”、请专家预约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教辅导室”、开通“家教咨询热线”、开展家庭治疗。

(四)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

我国应完善社会服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工作系统。社区工作直接面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让流动儿童家长及时、就近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流动人口社区服务中心。中心以社区为基础,把流动人口动员起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技术和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融入城市。可以针对流动儿童举办一些关于城市生活常识、安全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为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及家长提供书籍供他们阅读,包括儿童益智图书、家长育儿图书、报纸、杂志等等。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8

一、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现状

2014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10余名学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方边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10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我们以该小学学生为对象开展了相关调查,发现当地留守儿童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着如下问题:

1.家庭教育角色扮演缺失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大多比较关心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但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留守儿童监护人只能对留守儿童进行简单的诸如好好学习方面的口头教育,很少能够真正扮演好应有的教育角色。这主要因为:(1)文化水平有限,学习辅导无能无力。留守儿童父母受地域空间限制,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多为电话叮嘱好好学习,难以提供实质性的辅导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多为妇女和老人,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辅导。而监护人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们对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的能力,也影响着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访谈中,一位余姓监护人(女,57岁)表示,孩子的父母都在北京打工,孩子的学习主要靠学校老师的帮助,自己只能帮他们洗衣做饭,有时候会强行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但不能辅导作业。(2)经济水平有限,教育保障不尽如人意。留守儿童尚未成年,由于经济水平限制以及农村各方面服务系统局限,大多留守儿童基本的温饱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难以有更多的教育保障。监护人将有限的经济收入更多地用在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教育的投入较少。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留守儿童来自家庭的支持是有欠缺的,主要体现在学习辅导以及教育保障方面。家长都期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能够立足社会出人头地。但许多家长花了不少的精力与财力却收效甚微,有教育不成功的忧虑和失落。要改善留守儿童现状,在留守儿童监护人方面仍需做出许多努力。

2.学校教育培养能力不足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2]学校教育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满足留守儿童的成长方面应当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其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学校教育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基础设施不完善。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农村的学校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相比城市,农村的校舍规模、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仍有欠缺。如方边希望小学,共有学生人数150人,分布在6个年级5个教学班。学校有9名教师和3间办公室。总体来看,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且师资力量较弱。由于客观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局限,留守儿童的视野受到影响。访谈中,该校一位老师表示,学校在图书方面较欠缺,难以满足孩子们课外读书的需求,并且他们对手工艺品等新鲜的东西和高新科技非常感兴趣,每次有志愿者来讲解相关的课程时,孩子们的积极性都会非常高。(2)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不够。调查得出,95%的教师为留守儿童开展课外辅导,81%的教师会不定期召开家长会,有的学校还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支教活动,说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比较关心孩子们的学习,会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帮助留守儿童改善学习状况。但只有9%的教师表示会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通过访谈也发现,学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此外,也没有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没有对问题学生进行专门的引导和帮助。(3)教师未能真正发挥教育辅导功能。由于教师特殊的身份,以及其渊博的知识,很容易被留守儿童看得很神圣,教师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所以,调查学校的教师会尽自己最大能力在学习和基本生活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大多停留在较浅层次、短期的帮助上,对于家访以及为他们寻求社会帮助有些力不从心。

3.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不够

政府能够通过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实施、资金和资源的提供,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提供有力的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仍然是有限的。(1)地方政府政策缺乏。虽然中央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度日益提升,但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并不完善,执行落实过程中存在偏差或不足。大部分村民感受不到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要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政府还需要做更多努力。(2)经济支持力度不够。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政府有针对贫困家庭的补助,但没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补助,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各个家庭,政府对教育的经济支持都是乏力的。本次调研所在的学校只有4间学生宿舍,宿舍内上下床,每个床铺睡两个孩子,10平米的空间大概住16个孩子。这样的学习居住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4.社会教育关注程度不高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提高,相关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帮助也不断增加,但这一支持系统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1)非营利组织扶植的零散性、非针对性。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形式和社会行为体,为留守儿童提供较为专业的教育帮助和支持,但是目前来看,只有很少的非营利组织参加到帮助留守儿童的教育项目中来,没有形成针对性较强的服务体系,尤其是在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辅导方面。(2)爱心人士捐助的短期性、盲目性。很多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小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专项帮助并没有形成长期的战略服务规划,而多为没有计划性的短期服务。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组织及个人为留守儿童募捐的书籍许多都是不符合留守儿童需求的。

二、建议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家长应当转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父母外出务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这样的目的往往并没有确实有效地实现,而且在长期的亲子分离的状态下,留守儿童很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其身心不能健康地发展。所以家长和监护人应当重视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沟通,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时间,重视子女的心理需求。如果长期在外务工的话,也应尽量通过QQ视频、微信等新型的交互媒体与孩子进行沟通。改变时间上的冲突、空间上的距离以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缺憾,使得家长和监护人能够在消耗较少精力且付出较少费用的前提下长期稳定地和孩子进行交流。

2.学校和教师应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教育质量

留守儿童在碰到问题和困惑时更加依赖老师,希望他们能够给予自己解答和帮助。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当增强责任意识,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制定特殊的教育培养方案,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下载,组织学生观看,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相关课程,让留守儿童有意识地倾诉自己的问题,并为他们解答心中的困惑,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疏导。此外,学校还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扰,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3.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完善相关政策

政府应该推进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力度,给予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补助,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政府还应优化社会风气,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条例,确保留守儿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不至于因为缺乏家长和监护人的教育而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最后,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留守儿童支持网络的建设,尝试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信息网络,形成规范化的管理。

4.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成熟的社会帮扶模式

儿童心理辅导问题范文9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 观察

对象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3月在本院门诊确诊且家长不同意药物治疗的ADHD患者168例。按感觉统合失调轻中重3个程度分层随机抽取,分为2组,一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并辅以心理辅导,另一组只给予心理辅导作为空白对照。其中,训练组84例,男40例,女44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9岁;对照组84例,其中男42例,女42例,年龄6~12岁,平均9.1岁;两组性别、年龄、家长量表多动因子得分各方面均无差异。

ADHD诊断:根据DSM-Ⅳ的诊断标准,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

训练方法:采用广州医学院提供的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方法,结合台湾陈文德教授的《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包括滑梯、滑板、秋千、插棍、平衡术、独脚椅、跳床、击球和袋鼠跳等),按就诊的顺序随机编组训练。每组5例儿童,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时间为90分钟,40次为1疗程。训练中,给予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感觉统合治疗,只给予心理辅导。

疗效评定:选用Conner's多动父母用量表对患儿进行治疗后评定[1]。量表共有48项目内容,以0~3四级评分:0分为“无”此问题;1分为“稍有”;2分为“相当多”;3分为“很多”。由患儿父母在医生的指导下填写。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使用SPSS11.0统计分析。

结 果

训练组和对照组儿童在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多动-冲动、焦虑及多动指数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而品行问题训

练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感统训练是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一种感觉输入的控制,特别是从负责身体平衡的方向和速度的内耳前庭功能系统、肌肉关节和皮肤输入感觉,使儿童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进神经功能的发展,并作出适应性反应。感觉统合训练通过针对注意力缺陷的儿童感觉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和处理不协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进行矫正。特别针对知觉不平衡和知觉上的问题、手眼协调上的障碍、学习上的障碍、反抗性特别强和协调性不佳及行为,对自己评价不高及其他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前庭、本体觉触觉的刺激输入,尤其是前庭的刺激输入,打通额神经系统的通道,从而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与国内外研究显示感觉统合训练能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和注意力集中、身体运动协调性情绪的稳定性和学习成绩,疗效达到83.3%~91.7%一致[2]。但本次研究发现对品行方面问题的改善不明显,可能和家庭的支持配合治疗情况和调整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参考文献

1 [ZK(#]陈文德.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