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网站开发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4-10 11:21:13

网站开发论文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1

自上世纪末迄今,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数量不多,却影响深刻,已经成为了各种观点、不同思想竞相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这些网站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也有自由主义的。整体来看,当前思想倾向好并且影响力大的学术站点并不多;但一些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站点却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网络传播  学术思想网站  思想教育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这块思想教育阵地,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培养健康的学术思想传播环境。

www.lwwzx.com

中文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

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着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不仅推动了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广泛深入地参与各类热点话题的讨论。例如: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如“911评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对日关系新思维”、“新自由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论”、“伊拉克战争”、“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一塌糊涂关站”、“卢雪松停课”、“李大同信”等事件的讨论都是从学术思想网站引发的。学术思想网站对这些事件的讨论形成了重要的网络舆论,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成为海内外引人瞩目的重要思想阵地和当前网络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网上学术思想阵地和思想教育阵地意义极为重大。

一、学术网站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由于在传播速度、范围,查询手段及交互性方面具有传统学术思想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已逐步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辅助手段和了解研究成果、发表观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满足这一需求,学术思想网站应运而生。

学术网站的产生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网络设施的普及、网民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到1999年底,上网人数达到89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50万台,www网站数量达到一万五左右。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的日益凸显,很多年轻学者和学生尝试通过互联网传播学术信息、交流思想。一些科研机构、商业组织、个人开始创办学术网站。此时期比较有名和影响力较大的网站有思想的境界、士柏咨询网、中国学术城、燕园评论、中国哲学网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商业网站提供免费主页服务,不少学者和民间“思想家”建立了个人站点或开通了个人主页,民间学术站点为学者和网友建立了个人文库,学术网站使学术交流开始走向大众。

进入21世纪后,尽管不少著名的学术思想网站如黑板报、思想的境界、思想格式化、神州思想文化网等由于资金、管理等问题关停,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学术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学术论坛等。特别是虚拟主机服务大大降低了网站开办和维护的经济成本,不少机构和个人能够较容易地开办网站,中文学术网站的数量并未减少。《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排在休闲娱乐(包括网络游戏、在线点播等37.9%)、获取信息(37.8%)、学习与知识浏览(10.3%)、社区论坛与交友(5.9%)、对外通讯联络(2.0%)之后,有1.3%的用户选择学术研究为上网主要目的,位于网民上网目的的第六位,也就是说,至少有超过一百万的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术研究,进行学术研究业已成为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学术网站的类型

(一)按主办者来分

1. 正规研究机构

近年来,国家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下属的研究机构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学术传播的重要作用,加强了网站建设。整体来说,这类网站能够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管理严格,一般也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舆论导向,对传播学术思想尤其是规范性学术成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网站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展示主办单位的窗口或作为实现本部门主要职能的辅助手段,资料搜集整理的数量不够丰富,信息的时效性、与网民的互动性较差,社会影响力不强。

2. 民间研究机构、商业组织和个人

一些民间研究机构,如士柏咨询网、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九鼎研究所,以及一些商业组织和个人也开办了学术思想网站。这些学术思想网站,在形式上更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更能吸引网民的关注。许多有社会影响的学术著作及思想、言论往往是通过这些民间学术网站首先或作为争论问题而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

 

士柏咨询网2003年9月17日截屏图

如士柏咨询网,www.pen123.net.cn,原名思想格式化,创办于1999年,因资金与管理问题于2003年10月关站。该站是民间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站点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民间最大的学术思想网站”和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站点。士柏咨询网是一个综合性学术思想网站,主旨是“关心世界,真诚言说,平等参与,互动共建”,为国内知名学者建立了近500个学人文库,还建有400个网友文库,每日添加新文章20篇左右,日均浏览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注册的学人和网友近10万人。该站所创办的士柏评论杂志、本周学人、当代思潮大展、新书推荐、海外编译、独家、在线阅读、经典论战、网友擂台、热门话题等栏目在互联网有较大的影响。在2003年,该站曾相继推出了“新自由主义批判”、“私有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能否让私营企业主原罪”、 “乡村建设研究”等专题讨论,在互联网影响广泛。

其他较为知名的网站还有:思想的境界、中评网、世纪中国、神州思想文化网、孤独书斋、燕南网、学术连线、学术批评网、宪政论衡、剑虹评论、思想评论、环球视野等。一般来说,这类网站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规模不大,受投资人影响一般具有鲜明的学术倾向,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以学术思想网站的形式和内容来分:

1.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又称门户学术网站,如燕南网的宗旨就是要成为“思想门户 学海领航”的综合类学术网站。综合类学术网站所的学术信息一般涵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设有多个学术栏目和专题。较为典型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燕南网、世纪中国、学术连线、中国学术论坛等网站。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学术网站数量并不多。

2.专业类学术网站

此类网站专业性极强,一般为一个学科或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当代哲学网、国学网、原道网、中国农村研究网、政治学研究网、国关在线、史学评论、简帛研究网、中国公法网等等。当前学术网站中专业类学术网站数量较多,有一些网站在本学科或专业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

3.电子刊物类网站

这类网站如传统的期刊,有固定的栏目,定期文章。典型的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与世界、思与文网刊等。

 

环球视野,www.globalview.cn,自2003年7月1日开通迄今,成为互联网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学术思想阵地。该站形式上为电子周刊,每周定期选编、撰写的文章,设时事评论、国际?望、社会圈点、

学术点滴、背景播放、人物动态、杂谈随想七个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为“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该站旗帜鲜明的提出与境内外反华反共势力进行“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破坏与反破坏、分化与反分化等方面的斗争”。该站所的文章主题主要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批判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揭批“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评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揭露西方社会的阴暗面,剖析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等。  

4.学术思想论坛和理论频道

还有一些为广大网民公认的学术思想论坛。如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原一塌糊涂的一些学术思想版面,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等,凯迪网络的猫眼看人,西祠胡同的锐思评论社区等素以讨论深入闻名,如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的宗旨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好的学术思想论坛”。 

此外,人民网去年底开通了理论频道,光明网今年开通了论文中心,这意味着党和政府领导的网络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影响。

三.学术网站的思想倾向

在诸多学术网站中,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站;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思想站点;有旨在推动本学科或本专业学术交流与发展的专业性学术网站。

总的来看,学术思想网站大多以中性为主旨而实质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倾向,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术站点不占多数。现存学术思想网站远远不能满足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有效引导舆论和学术思想倾向的需要。

(一)思想倾向好的网站不多

从网站的总体倾向性看,现有学术思想网站中只有少数坚持正确、积极的倾向:或能够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等;或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如环球视野网站等;或能够在兼容并蓄中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主旋律,如士柏咨询网等。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www.cpeer.org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海派经学论坛合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2004年4月21日开通。该站坚持马克思主义,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前沿、《资本论》教与研、比较经济理论、学者文库、中国发展评论等栏目,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术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 www.marxismeco.com  

由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命名的经济学网站于2004年开通。该站以“联合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旋律,评介国外经济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意识形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为宗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座、《资本论》教学与研究、马克思经济学ab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园地、中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等频道,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章、评论,成为了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

(二)许多学术思想网站推崇“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实际多回避、排斥马克思主义

应该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思想网站却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号,积极地引介和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和意识形态,如宪政论衡、思想评论、公法评论、学而思等网站。

在某些学术网站的bbs和以学术思想讨论著称的bbs上,有一批网友在大量的自由化言论。这些言论以学术文章、时政评论、社会评论以及跟贴评论他人文章的方式,论题广泛,但往往是利用、夸大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报道,否定或抨击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站以推动学术自由的名义一些谩骂中国共产党、抨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截屏图

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的余世存的《次法西斯时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任不寐的《90年代的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丘岳首的《后极权中国社会与李慎之现象》和《后极权时代的中国政情??在悉尼“胡温新政与中国政情”研讨会的发言》、李慎之的《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人生哲学》、崔卫平的《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特稿)》和《李慎之论“后期极权制度”和“后极权制度”》等文认为中国正处于“次法西斯时代”,是“后极权社会”,肆意攻击我国现行制度。

丘岳首的《后极权社会的深层危机──在悉尼“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稳定”研讨会上的发言》、刘晓波的《后极权时代的精神景观》和《邓小平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等文夸大中国现存问题与矛盾,预言“中共的一党独裁体制”的崩溃。

张博树的《改变中共执政理念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更重要——写在中共16届4中全会公报发表之际》、王怡《“伪神学政体”与半人半兽的中国宪法》、刘军宁的《总统制与中国的宪政选择》等文否定我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主张“改变执政理念”,实行“真正的现代多元民主政治”和西方“宪政”。

(三) 境外敌对势力注意利用互联网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策略

 

动态网截屏图

近年来,敌对势力非常注意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传统的著名反华媒体建立了网站,海外反华势力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设立大纪元、博讯、看中国、人民报、北京之春、新世纪、多维网、万维网等网站,策动、纠集“民运分子”、“法轮功邪教势力”、“台独”、“藏独”等各种反华分子进行反华活动。这些网站一方面采用制造各种谣言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注重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主要手段有:

(1)为一些民运分子所谓的“自由”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建立个人主页,如包遵信、刘宾雁、刘晓波、丘岳首、任不寐、王丹、王怡、余杰等等,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共反华言论;

(2)与国内的自由化分子相互勾结,炒作共同的“话题”,在国内一些学术网站和bbs,转贴、违背、攻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3)吹捧一些符合资产阶级立场、价值观的国内学者,如李慎之、丁子霖、杨小凯、刘军宁、任不寐、余杰、刘晓波、焦国标等等。

 

中国事务网截屏图

这些境外反华反共网站与国内一些学术思想网站互相呼应,给国内社会各界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强化我党的执政基础。

四.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学术思想传播方式相比,学术思想网站的观点表达更为自由、形式更为灵活、交互性更强,这些特点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到学术思想网站去浏览文章、查找资料、参与交流甚至激烈论战已经成为一

些网民的“必修课”,一些网民也认为这种思想教育方式是正规思想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形式上,学术思想网站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

二是在内容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价值导向性,对我国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是能够潜移默化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传播内容的影响。

(一) 学术思想网站对学术思想传播的积极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的出现之所以受到诸多网民的欢迎,应该看到学术思想网站的积极意义。这些网站多为非盈利性网站,网民可以随意浏览文章和学术资料。尽管一些网站采用侵权的方式未经作者授权扫描书籍或文章擅自上网,但因为网站的非盈利性,多数学者也并未因此而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确实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即使是一些西方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的也属于正常的学术思想交流和引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说,士柏咨询网上有一个栏目叫做海外摘译,是专门介绍西方学者的学术文章的,这个栏目和《国外理论动态》杂志合作,推荐一些西方进步学者的学术思想,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对待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社会。

(二) 学术思想网站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府和正规学术机构在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和管理上的滞后,学术思想网站中思想倾向好的站点不多。一些网站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思想评论、宪政论衡、公法评论等则主要传播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在中国推行所谓的西方宪政和西方民主制度。

如公法评论网站,的王怡的“从民权到民主:自由主义的渐进思路??批评冼岩”一文就称“如许志永、滕彪、贺卫方、萧瀚、杨支柱,秋风,周伟、杜导斌、李健、刘晓波、余杰、任不寐等,以及更多的吹鼓手如在下(指王怡),几乎都是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公共知识分子。”公法评论网站基本上也成为这些“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实行所谓的西方宪政”的“公共知识分子”言论的重要平台。

 

如思想评论www.sinoliberal.net/,原名自由主义评论,又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网站,是网上著名的的自由主义思想库,主持人秋风,始建于1999年7月。主要引介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哈耶克的思想观点。该站设有阿克顿、休谟、亚当斯密、哈耶克、米塞斯、熊彼特、弗里德曼等西方自由主义学术大师的文集,以及包括宪政 宪政理、论宪政传统、自由主义入门、自由理念、政治权利 、人权  法治 、民主平等、国外自由主义文献 、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自由思想家、极权主义等内容的自由主义专题。这些专题文章被转贴到论坛,在互联网上影响甚广。

[nextpage]

(三)   学术思想网站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由于学术思想网站=其文章编审标准较低,一些无法在正规刊物或通过正规渠道发表、表达的文章或言论往往通过学术思想网站或论坛、传播,一些文章、观点对一些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

如今年于某著名学术网站的某将军的《信念与道德》一文点击超过2万次,文中诬蔑毛泽东同志,“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导师是研究毛泽东的,他认为毛泽东一生中一共干了三十一件事:……。我仔细研究了这三十一件事,发现其中二十件事与摧残人的精神和道德有关。” 作者盲目地崇拜美国式的西方“民主”,并否定中国历史,“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 该文在互联网被广泛转贴,由于文章作者属名与我空军某将军同名,并且内容还涉及一些敏感事件的“内幕”,在互联网影响较大。另如,张五常的“最蠢还是马克思”等文在互联网传播广泛,误导了一些青年。

五. 加强学术思想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要求越来越高,学术思想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增强。学术思想网站这一新的交流途径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在重视学术网站这一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我们应当利用好、建设好网络上的学术思想阵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完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管理工作难以迅速适应。在域名申请、网站申办、网站运行管理、网站内容监督方面都存在法规建设滞后、已有法规不能得到严格遵守,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等等问题,实质是管理观念、方法与实际相脱节。

由于现有的法规不够健全,有些管理制度未及时制订,目前建立一个学术网站非常简单,成本也较低;在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时,管理部门也很少予以关注。而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网站又容易“尾大不掉”,难于处理。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网站或bbs,如思想的境界、一塌糊涂网站等,因经营许可或内容或自身管理等问题关停,引起了一定的社会不满情绪,被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和海外媒体炒作,成为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话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互联网管理的滞后和被动局面。我们必须尽快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二)加强学术思想网站的建设

1.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许多对马克思主义态度冷漠甚至排斥的网民,从未真正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文献,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是朴素而有生命力的理论,应当结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提供使用便利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库以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库,开办专题论坛、定期讲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讨论现实问题,利用bbs等较为灵活的方式,为广大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关注网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情况,根据网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进行引导和解释。

2.大力扩充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网站。相对于自由主义等西方学术思潮而言,当前我国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站少,二是声势弱,三是影响小。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数量少、声势弱、影响小的局面,改进国家相关研究、教育机构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鼓励学术机构与人民网等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网站合作,改变一些网站管理过于松散而另一些网站交互性差的弱点,使学术资源和传播优势相结合。同时还要扶持、资助一些思想倾向好的民间站点或个人站点,扩大其影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网上学术思想阵地。

3.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策划,建立大型综合学术思想网站或学术思想社区,设立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讨论论坛,借鉴一些民间学术思想网站的成功经验,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网民并保证论坛的正确导向,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

(三) 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

究、监督、管理

1.开展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传播特点,反映、影响社会舆论和思潮的机制等。

2.建立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监督机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数量、思想倾向,定期汇编学术网站动态,对重大情况则应及时上报。

3.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现有学术思想网站的管理。及时清理、整顿传播反动学术思想言论的网站;严格网站开办手续,适当提高网站开办门槛;针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要求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论坛实行主贴、跟贴审理制度。

4.设立专门的举报中心,发动广大网友监督学术思想网站的内容。

参考站点

一.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www.cass.net.cn

2. 中国学术城 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

3. 人民网理论频道http://theory.people.com.cn/gb/index.html

4. 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default.aspx

5. 世纪中国 www.cc.org.cn

6. 士柏咨询网(思想格式化)www.pen123.net.cn  (停于2003年10月)

7. 中评网 www.china-review.com

8. 学说连线www.xslx.com     

9. 燕南网www.yannan.cn

10. 燕园评论 www.yypl.net

11. 剑虹评论www.comment-cn.net  

10.思想的境界  www.sixiang.com(停于2001年)

11.问题与主义 www.yangzhizhu.com

二.专业类学术思想网站和电子刊物类站点

1.环球视野  www.globalview.cn

2.思与文网刊 www.chinese-thought.org

3.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www.cpeer.org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www.cwebdiy.com/com/mkszyjjx

5.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www.cenet.org.cn

6.当代哲学网www.contemphil.net

7.国学网  www.guoxue.com

8.原道 www.yuandao.com

9.思问  www.siwen.org

10.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

11.政治学研究网  www.pssw.net

12.政治文化研究网  www.tszz.com

13.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www.cjr.com.cn

14.国关在线  www.irchina.org

15.中文研究网  www.zwyjw.net

16.国史探微  xiangyata.net/history/index.php

17.史学研究 sw08133.chinaw3.com

18.史学评论 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

19.中华文史网  www.historychina.net/qinghistory/default.aspx

20.简帛研究网  www.bamboosilk.org

21.法律思想网law-thinker.com 

22.思想的碎片??岳麓法学沙龙 www.lawsalon.net

23. 中国公法网www.chinapublaw.com 

24. 中国私法网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index/index1.asp 

25.法律史学术网www.legal-history.net  

26.法学空间 www.lawsky.org

27.学术批评   www.acriticism.com

28.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29.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毛寿龙)  www.wiapp.org

30.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改造与建设)  www.bjsjs.net

31.公法评论www.gongfa.com

32.宪政论衡www.xzlh.com

33.宪政文本 www.libertas2004.net

34.思想评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www.sinoliberal.net

35.天则经济研究网站 www.unirule.org.cn

36.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www.jiuding.org

37.中国宪政网  www.calaw.cn

38.中国选举与治理  www.chinaelections.org

三.文化思想类站点

1.  故乡网www.guxiang.com  

2.文化研究 www.culstudies.com

3.神州思想文化网www.6000year.com

4. 中国传统文化网www.enweiculture.com

5. 中国儒学网www.confuchina.com

6.孔子文化网www.confucius2000.com

7.老子文化网  www.laozi.net

8.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

9.中国思维网  www.chinathink.net

10.中国视点  cnview.51.net

11.乌有之乡 www.wyzxwyzx.com

12.时事中国 www.sszg.com

13.昆仑之声  klzhsh

.com

14.中国918爱国网 www.china918.net

15.孤独书斋  www.cngdsz.net

16.蓝色战略 www.54479.com

17.兴华网  www.1911.cn

四.一些以学术思想讨论著称的bbs

1. 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  

2. 新浪网舰船知识模拟论坛 

3. 西陆社区祖国论坛

4.天涯虚拟社区关天茶社 

5.凯迪网络猫眼看人论坛

6.世纪沙龙

7.西祠胡同锐思评论

8.一塌糊涂(04年关站)

五.海外一些反共反华中文网站

1.动态网

2.大纪元

3.博讯

4.人民报

5.看中国

6.多维网

7.万维网

8.新世纪

9.中国事务

10.北京之春

11.美国之音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2

关键词:开放存取 科技论文 可用性 网站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081-081 引言

开放存取(简称OA)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出版的同行评议论文中约20%可以开放获取。在所有出版的学术期刊中,有8.5%可以在出版商的网站上免费获取,其中,62%属于全开放获取期刊,另有11.9%的论文可以在诸如机构库(43%)、主题库(24%)和个人或机构网页上免费获取;与人文和社科论文相比,科技类论文的开放存取率更高[1]。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9年,开放存取期刊增长迅速,在2000年,全球有740种开放存取期刊,发表了19500篇开放存取论文,而在2009年,全球开放存取期刊的数量猛增至4769种,发表了191850篇开放存取论文,期刊量增加了544%,论文量增加了884%[2]。OA资源的价值在于向用户提供免费的全文服务。OA网站是否为用户提供了易学、易用的交互方式,会影响开放存取功能的发挥。本文对开放存取学术出版联盟(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OASPA)的会员网站进行了调研。OASPA的正式会员有三类,其中第一类指OA专业出版组织,这类组织建有专门的OA网站,提供多种OA刊物的出版或为其他机构管理和维护OA期刊,其他两类会员或者仅有一种开放存取刊物,或者仅对开放存取提供支持,因此本文选取第一类会员为研究对象,剔除非英语网站,得到20种OA科技论文出版平台的网站,包括生物医药中心(BioMed)、联合出版(Co-action)、Hindwai、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等著名的开放存取出版商。本文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在线评估工具,从5个方面对OA科技站的可用性进行调研。

2 OA出版平台概况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3

自上世纪末迄今,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数量不多,却影响深刻,已经成为了各种观点、不同思想竞相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这些网站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也有自由主义的。整体来看,当前思想倾向好并且影响力大的学术站点并不多;但一些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站点却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网络传播学术思想网站思想教育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这块思想教育阵地,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培养健康的学术思想传播环境。

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着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不仅推动了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广泛深入地参与各类热点话题的讨论。例如: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如“911评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对日关系新思维”、“新自由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论”、“伊拉克战争”、“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一塌糊涂关站”、“卢雪松停课”、“李大同信”等事件的讨论都是从学术思想网站引发的。学术思想网站对这些事件的讨论形成了重要的网络舆论,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成为海内外引人瞩目的重要思想阵地和当前网络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网上学术思想阵地和思想教育阵地意义极为重大。

一、学术网站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由于在传播速度、范围,查询手段及交互性方面具有传统学术思想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已逐步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辅助手段和了解研究成果、发表观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满足这一需求,学术思想网站应运而生。

学术网站的产生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网络设施的普及、网民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到1999年底,上网人数达到89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50万台,WWW网站数量达到一万五左右。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的日益凸显,很多年轻学者和学生尝试通过互联网传播学术信息、交流思想。一些科研机构、商业组织、个人开始创办学术网站。此时期比较有名和影响力较大的网站有思想的境界、士柏咨询网、中国学术城、燕园评论、中国哲学网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商业网站提供免费主页服务,不少学者和民间“思想家”建立了个人站点或开通了个人主页,民间学术站点为学者和网友建立了个人文库,学术网站使学术交流开始走向大众。

进入21世纪后,尽管不少著名的学术思想网站如黑板报、思想的境界、思想格式化、神州思想文化网等由于资金、管理等问题关停,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学术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学术论坛等。特别是虚拟主机服务大大降低了网站开办和维护的经济成本,不少机构和个人能够较容易地开办网站,中文学术网站的数量并未减少。《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排在休闲娱乐(包括网络游戏、在线点播等37.9%)、获取信息(37.8%)、学习与知识浏览(10.3%)、社区论坛与交友(5.9%)、对外通讯联络(2.0%)之后,有1.3%的用户选择学术研究为上网主要目的,位于网民上网目的的第六位,也就是说,至少有超过一百万的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术研究,进行学术研究业已成为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学术网站的类型

(一)按主办者来分

1.正规研究机构

近年来,国家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下属的研究机构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学术传播的重要作用,加强了网站建设。整体来说,这类网站能够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管理严格,一般也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舆论导向,对传播学术思想尤其是规范性学术成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网站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展示主办单位的窗口或作为实现本部门主要职能的辅助手段,资料搜集整理的数量不够丰富,信息的时效性、与网民的互动性较差,社会影响力不强。

2.民间研究机构、商业组织和个人

一些民间研究机构,如士柏咨询网、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九鼎研究所,以及一些商业组织和个人也开办了学术思想网站。这些学术思想网站,在形式上更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更能吸引网民的关注。许多有社会影响的学术著作及思想、言论往往是通过这些民间学术网站首先或作为争论问题而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

士柏咨询网2003年9月17日截屏图

如士柏咨询网,,原名思想格式化,创办于1999年,因资金与管理问题于2003年10月关站。该站是民间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站点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民间最大的学术思想网站”和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站点。士柏咨询网是一个综合性学术思想网站,主旨是“关心世界,真诚言说,平等参与,互动共建”,为国内知名学者建立了近500个学人文库,还建有400个网友文库,每日添加新文章20篇左右,日均浏览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注册的学人和网友近10万人。该站所创办的士柏评论杂志、本周学人、当代思潮大展、新书推荐、海外编译、独家、在线阅读、经典论战、网友擂台、热门话题等栏目在互联网有较大的影响。在2003年,该站曾相继推出了“新自由主义批判”、“私有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能否让私营企业主原罪”、“乡村建设研究”等专题讨论,在互联网影响广泛。

其他较为知名的网站还有:思想的境界、中评网、世纪中国、神州思想文化网、孤独书斋、燕南网、学术连线、学术批评网、论衡、剑虹评论、思想评论、环球视野等。一般来说,这类网站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规模不大,受投资人影响一般具有鲜明的学术倾向,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以学术思想网站的形式和内容来分:

1.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又称门户学术网站,如燕南网的宗旨就是要成为“思想门户学海领航”的综合类学术网站。综合类学术网站所的学术信息一般涵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设有多个学术栏目和专题。较为典型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燕南网、世纪中国、学术连线、中国学术论坛等网站。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学术网站数量并不多。

2.专业类学术网站

此类网站专业性极强,一般为一个学科或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当代哲学网、国学网、原道网、中国农村研究网、政治学研究网、国关在线、史学评论、简帛研究网、中国公法网等等。当前学术网站中专业类学术网站数量较多,有一些网站在本学科或专业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

3.电子刊物类网站

这类网站如传统的期刊,有固定的栏目,定期文章。典型的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与世界、思与文网刊等。

环球视野,,自2003年7月1日开通迄今,成为互联网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学术思想阵地。该站形式上为电子周刊,每周定期选编、撰写的文章,设时事评论、国际?望、社会圈点、学术点滴、背景播放、人物动态、杂谈随想七个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为“捍卫我们国家的、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该站旗帜鲜明的提出与境内外反华势力进行“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破坏与反破坏、分化与反分化等方面的斗争”。该站所的文章主题主要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批判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揭批“”分子的分裂行径,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评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揭露西方社会的阴暗面,剖析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等。

4.学术思想论坛和理论频道

还有一些为广大网民公认的学术思想论坛。如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原一塌糊涂的一些学术思想版面,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等,凯迪网络的猫眼看人,西祠胡同的锐思评论社区等素以讨论深入闻名,如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的宗旨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好的学术思想论坛”。

此外,人民网去年底开通了理论频道,光明网今年开通了论文中心,这意味着党和政府领导的网络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影响。

三.学术网站的思想倾向

在诸多学术网站中,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站;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思想站点;有旨在推动本学科或本专业学术交流与发展的专业性学术网站。

总的来看,学术思想网站大多以中性为主旨而实质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倾向,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术站点不占多数。现存学术思想网站远远不能满足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有效引导舆论和学术思想倾向的需要。

(一)思想倾向好的网站不多

从网站的总体倾向性看,现有学术思想网站中只有少数坚持正确、积极的倾向:或能够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等;或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如环球视野网站等;或能够在兼容并蓄中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主旋律,如士柏咨询网等。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海派经学论坛合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2004年4月21日开通。该站坚持马克思主义,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前沿、《资本论》教与研、比较经济理论、学者文库、中国发展评论等栏目,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术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

由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命名的经济学网站于2004年开通。该站以“联合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旋律,评介国外经济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意识形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为宗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座、《资本论》教学与研究、马克思经济学AB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园地、中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等频道,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章、评论,成为了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

(二)许多学术思想网站推崇“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实际多回避、排斥马克思主义

应该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思想网站却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号,积极地引介和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和意识形态,如论衡、思想评论、公法评论、学而思等网站。

在某些学术网站的BBS和以学术思想讨论著称的BBS上,有一批网友在大量的自由化言论。这些言论以学术文章、时政评论、社会评论以及跟贴评论他人文章的方式,论题广泛,但往往是利用、夸大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报道,否定或抨击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站以推动学术自由的名义一些谩骂中国共产党、抨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截屏图

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的余世存的《次法西斯时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任不寐的《90年代的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丘岳首的《后极权中国社会与李慎之现象》和《后极权时代的中国政情??在悉尼“胡温新政与中国政情”研讨会的发言》、李慎之的《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人生哲学》、崔卫平的《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特稿)》和《李慎之论“后期极权制度”和“后极权制度”》等文认为中国正处于“次法西斯时代”,是“后极权社会”,肆意攻击我国现行制度。

丘岳首的《后极权社会的深层危机──在悉尼“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稳定”研讨会上的发言》、刘晓波的《后极权时代的精神景观》和《邓小平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等文夸大中国现存问题与矛盾,预言“中共的体制”的崩溃。

张博树的《改变中共执政理念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更重要——写在中共16届4中全会公报发表之际》、王怡《“伪神学政体”与半人半兽的中国宪法》、刘军宁的《总统制与中国的选择》等文否定我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主张“改变执政理念”,实行“真正的现代多元民主政治”和西方“”。

(三)境外敌对势力注意利用互联网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策略

动态网截屏图

近年来,敌对势力非常注意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传统的著名反华媒体建立了网站,海外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设立大纪元、博讯、看中国、人民报、北京之春、新世纪、多维网、万维网等网站,策动、纠集“民运分子”、“势力”、“”、“”等各种反华分子进行反华活动。这些网站一方面采用制造各种谣言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注重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主要手段有:

(1)为一些民运分子所谓的“自由”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建立个人主页,如包遵信、刘宾雁、刘晓波、丘岳首、任不寐、、王怡、余杰等等,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华言论;

(2)与国内的自由化分子相互勾结,炒作共同的“话题”,在国内一些学术网站和BBS,转贴、违背、攻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3)吹捧一些符合资产阶级立场、价值观的国内学者,如李慎之、丁子霖、杨小凯、刘军宁、任不寐、余杰、刘晓波、焦国标等等。

中国事务网截屏图

这些境外反华网站与国内一些学术思想网站互相呼应,给国内社会各界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强化我党的执政基础。

四.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学术思想传播方式相比,学术思想网站的观点表达更为自由、形式更为灵活、交互性更强,这些特点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到学术思想网站去浏览文章、查找资料、参与交流甚至激烈论战已经成为一些网民的“必修课”,一些网民也认为这种思想教育方式是正规思想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形式上,学术思想网站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

二是在内容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价值导向性,对我国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是能够潜移默化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传播内容的影响。

(一)学术思想网站对学术思想传播的积极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的出现之所以受到诸多网民的欢迎,应该看到学术思想网站的积极意义。这些网站多为非盈利性网站,网民可以随意浏览文章和学术资料。尽管一些网站采用侵权的方式未经作者授权扫描书籍或文章擅自上网,但因为网站的非盈利性,多数学者也并未因此而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确实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即使是一些西方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的也属于正常的学术思想交流和引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说,士柏咨询网上有一个栏目叫做海外摘译,是专门介绍西方学者的学术文章的,这个栏目和《国外理论动态》杂志合作,推荐一些西方进步学者的学术思想,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对待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社会。

(二)学术思想网站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府和正规学术机构在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和管理上的滞后,学术思想网站中思想倾向好的站点不多。一些网站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思想评论、论衡、公法评论等则主要传播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在中国推行所谓的西方和西方民主制度。

如公法评论网站,的王怡的“从民权到民主:自由主义的渐进思路??批评冼岩”一文就称“如许志永、滕彪、贺卫方、萧瀚、杨支柱,秋风,周伟、杜导斌、李健、刘晓波、余杰、任不寐等,以及更多的吹鼓手如在下(指王怡),几乎都是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公共知识分子。”公法评论网站基本上也成为这些“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实行所谓的西方”的“公共知识分子”言论的重要平台。

如思想评论,原名自由主义评论,又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网站,是网上著名的的自由主义思想库,主持人秋风,始建于1999年7月。主要引介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哈耶克的思想观点。该站设有阿克顿、休谟、亚当斯密、哈耶克、米塞斯、熊彼特、弗里德曼等西方自由主义学术大师的文集,以及包括理、论传统、自由主义入门、自由理念、政治权利、人权法治、民主平等、国外自由主义文献、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自由思想家、极权主义等内容的自由主义专题。这些专题文章被转贴到论坛,在互联网上影响甚广。

(三)学术思想网站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由于学术思想网站=其文章编审标准较低,一些无法在正规刊物或通过正规渠道发表、表达的文章或言论往往通过学术思想网站或论坛、传播,一些文章、观点对一些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

如今年于某著名学术网站的某将军的《信念与道德》一文点击超过2万次,文中诬蔑同志,“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导师是研究的,他认为一生中一共干了三十一件事:……。我仔细研究了这三十一件事,发现其中二十件事与摧残人的精神和道德有关。”作者盲目地崇拜美国式的西方“民主”,并否定中国历史,“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该文在互联网被广泛转贴,由于文章作者属名与我空军某将军同名,并且内容还涉及一些敏感事件的“内幕”,在互联网影响较大。另如,张五常的“最蠢还是马克思”等文在互联网传播广泛,误导了一些青年。

五.加强学术思想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要求越来越高,学术思想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增强。学术思想网站这一新的交流途径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在重视学术网站这一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我们应当利用好、建设好网络上的学术思想阵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完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管理工作难以迅速适应。在域名申请、网站申办、网站运行管理、网站内容监督方面都存在法规建设滞后、已有法规不能得到严格遵守,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等等问题,实质是管理观念、方法与实际相脱节。

由于现有的法规不够健全,有些管理制度未及时制订,目前建立一个学术网站非常简单,成本也较低;在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时,管理部门也很少予以关注。而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网站又容易“尾大不掉”,难于处理。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网站或BBS,如思想的境界、一塌糊涂网站等,因经营许可或内容或自身管理等问题关停,引起了一定的社会不满情绪,被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和海外媒体炒作,成为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话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互联网管理的滞后和被动局面。我们必须尽快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二)加强学术思想网站的建设

1.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许多对马克思主义态度冷漠甚至排斥的网民,从未真正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文献,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是朴素而有生命力的理论,应当结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提供使用便利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库以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库,开办专题论坛、定期讲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讨论现实问题,利用BBS等较为灵活的方式,为广大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关注网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情况,根据网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进行引导和解释。

2.大力扩充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网站。相对于自由主义等西方学术思潮而言,当前我国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站少,二是声势弱,三是影响小。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数量少、声势弱、影响小的局面,改进国家相关研究、教育机构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鼓励学术机构与人民网等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网站合作,改变一些网站管理过于松散而另一些网站交互性差的弱点,使学术资源和传播优势相结合。同时还要扶持、资助一些思想倾向好的民间站点或个人站点,扩大其影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网上学术思想阵地。

3.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策划,建立大型综合学术思想网站或学术思想社区,设立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讨论论坛,借鉴一些民间学术思想网站的成功经验,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网民并保证论坛的正确导向,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

(三)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监督、管理

1.开展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传播特点,反映、影响社会舆论和思潮的机制等。

2.建立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监督机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数量、思想倾向,定期汇编学术网站动态,对重大情况则应及时上报。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4

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王春平

论文题目:幼儿园网站设计

学生姓名:王凌宇 专 业:计算机 20xx年11月4日

幼儿园主题网站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可以说,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一直在以理想的方向而塑造着他们。然而,这样单纯的教育模式是否就是完美的呢?我们究竟应该为幼儿建立一个怎样的教育体系,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

一个由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才会为培养和谐发展的未来人才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教育是国家富裕强盛的根本,幼儿教育更是不能忽视,如今已是信息化普及,网络也遍及到每家每户。因此,我选择了幼儿园主题网站设计来做我的毕业设计。这样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以及品牌推广,以便打造一个三方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平台:为幼儿园和家长沟通建立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最低廉最有效的宣传平台;树立幼儿园品牌,展示幼儿园风采。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其网站制作首要内容是对制作网站所要用到的技术的掌握。本网站要掌握的技术有dreamware+access2019平台开发,ASP技术等

在服务器端运行ASP脚本语言,并连接到后台数据库,把动态查询生成的网页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ASP中通用设置变量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操作。通过调用函数、定义过程执行特定的任务。Dreamware是一款高效率具有 网站管理功能和超强的管理功能是一个开发平台,用起来更简单方便!其内容有以下几点:

(1)在功能上,网站要实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家庭教育、增进家园互动等功能。充分发挥这些功能,会使网站具有鲜明的服务特色,也会增强网站的专业性。

(2)在栏目设置上,网站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和家长的需要,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和针对性强的栏目,如教育活动展示、幼儿个案研究、幼儿成长记录、家庭教育论坛、家园直通车等。这些栏目简单明了,针对性强,能吸引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激发他们访问网站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网站的教育作用。

(3)在信息提供上,网站应多提供访问者需要和感兴趣的教育信息,如优秀的教育活动案例和评析,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教师撰写的优秀论文,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文献音像资料等。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在掌握运用dreamware+access2019平台开发,ASP技术并设计构思网站的主体,难点在于综合运用AS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知识开发一个实用的网络应用程序,并在网上运行。

4.本课题的进展计划

1、第一阶段:11月3日—11月8 阅读参考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11月8日—12月5日 完成作品的设计开发。

3、第三阶段:12月5—12月22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对设计作品进行完善修改。 4、第四阶段:12月22日 准备毕业答辩。

参考文献

[1] 何海霞,Dreamweaver8 完美网页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 罗国庆 陈两萍,网站建设案例精粹[J],重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3] 龙马工作室编著,Dreamweaver MX 2019 完全自学手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4] 唐伟等编著,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5] 王璞编著,网页制作三剑客(MX 2019版)入门与提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6] 林小芳,吴怡. ASP动态网页设计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7]金旭亮,吴彬.网站建设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8]许卫林.VBScript+ASP动态网页制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9]陈建伟,李美军,施建强. 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第二篇: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科学教育 开题报告 400字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 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现状研究

专 业: 学 前 教 育

学 生 姓 名: 顾 倩 雯

学 号: 08040102028

指 导 教 师:

开题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制

填表说明和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同意后生效。

2.学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10篇,开题报告中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依据、可行性分析及预期成果。字数不少于2000字。

此表一式两份,随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一起由各系存档。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5

【关键词】编辑业务/编辑学学科/学术研究网站/网络化生存

流媒体时代,随着编辑业务的电子化,与编辑业务相应的网络使用也日渐普及,诸如使用电子邮件来往信函,各种学术期刊的网页被刊物编辑部链接在互联网上等。其最集大成者是,一些知名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已经形成气候,使得学术期刊的最新文本被收入和传播。比如CNKI源数据库及其相关的子库,可以通过跨库检索系统(CJFD、CDMD、CPCD、CCND),检索到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内容,包括编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编辑学相关和部分相交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网站的建设,也正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编辑业务的运作和编辑学学科的探讨,也开始进入网络范围。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作为独立学科的编辑学学术研究网站,在网络上的生存与发展却举步维艰,这一态势对编辑学的研究当然不利。因此,为了编辑业务和编辑学学术研究的网络化,应该对该学科的网络生存状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编辑学学术研究的网络化前景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本文通过对编辑工作电脑化、编辑学研究网站状况的调查,探讨该学科研究网络化的出路。

关于编辑学学科的定义,本文仅袭用尹玉吉《编辑学学科性质讨论述评》的观点,即“编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有的学科”,亦即是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具体地说,是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的一门学问。对于编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从理论上说,要求建设完备的编辑学大学科体系,必须重视部门编辑学研究,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开展部门编辑学研究的途径,一是运用编辑学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别积累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从中抽象出不同类别编辑活动的特殊性;二是将编辑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使两者同时具体化和深化,具有新质。[1]引进这个定义,是为了区分新闻传播专业与编辑学专业网站的不同研究方向。目前,新闻传播专业网站的建设,保持上升的态势,内中不乏有对编辑学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探讨的内容。新闻传播学与编辑学有相容和相交的学术范围,新闻传播专业网站与编辑学网站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如此。

新闻传播学专业网站以新闻传播业界和新闻传播学界信息为主要内容,尽管是专业网站,但由于内容、形态、主办方背景等因素,这类网站亦呈现出多样性。它们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分类,如综合性网站和单一分支网站;学术性网站和实务类网站;机构类网站和个人网站等等。在形态上,除网站外,还有专门的BBS和电子邮件刊物。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中华传媒网”,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回顾传播研究网的建设过程,追求原创性信息及学术品味可以说是该网站的主要特点。再如“中华传播网”、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千龙网·新闻社区、京华传媒网、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传媒观察、中国报刊网、慧聪报刊资讯网、网络广告先锋、视联网。此外,中国媒体资讯网、新闻出版教育网、中国广告传播研究网、6969报纸营销策划、中国广电网、五洲传媒、中国网络传播研究、G999传媒频道、传媒工厂、传媒川军联盟、每日传媒视点、媒体资源信息网,史坦国际中国传媒论坛、视听纵横——网络与传播学研究、中国广告网等网站也各有特色,持有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就是专业信息的电子邮件刊物。这是直接发送给订户的重要的网络传播形态,可根据不同需要制作成txt、doc、html、pdf等文件格式。目前国内的电子邮件刊物主要依附网站制作发送,是目前反映业界动态最及时、内容最丰富的电子报。作为单独发送的电子邮件刊物,有已停办的《e传播周刊》(e-MediaWeek)。其发刊宗旨是“传播媒介观察、传播现象透视、传播信息交流、传播学术争鸣”,订阅发送为上海索易,电子邮件报刊制作发送专业平台)。

新闻与传播学学科网站之所以兴盛,其中的原因是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课程的大量设置。从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在2003年的发展变化看,它有四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劲头;二是新闻逐渐走向成熟;三是门户网站与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开设传媒频道;四是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则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某些倒退现象。尽管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网站拥有深厚的学术资源和专业人才,然而,由于长期观念上及体制上的原因,这些网站却发展得不如人意,一些著名的编辑专业学术团体和教育院校,甚至还没有一个体现自己学术特色的网站或网页。[2]

其实,与传统的学术期刊相比,学科研究的网络化具有良好的前景,其未来发展应该受到关注,因此,目前传播学学科网站正在不断更新和加强自身建设。以“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CJR)为例,该网站不断地优化内容,强化网络特点。例如,建站之初设置的栏目中不再适应目前的调整;加强互动,完善搜索功能;更加突出网络特色。做一个研究媒介的媒介,互联网研究一直是CJR的一个强项。CJR的研究者指出,它可以更加大张旗鼓地扩充互联网研究的分量,成为一个中文互联网研究的信息源、资料库,观点的平台、意见的市场。[3]这点,反衬出与之相关的编辑学学科网站的状态更加显得停滞不前。

应当看到,编辑学专业网站的创办和发展,对编辑学业的发展和对学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学术成果走向编辑业同人,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成为研究者的信息源与资料库,可以扩大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可以推动学术批评风尚的形成,可以构建专业知识传承的平台,可以增加网络中的中文专业资源。

目前编辑学的学术网站的类型,沿用《关于中国人类学网络进程的思考与设想》[4]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网友创建的个人网站。这类网站如:“编辑学在线”,该站建于1999年,主题为科技期刊编辑学和网络出版,站主吴小勇,为《编辑学报》编委。“编辑出版人沙龙”;“编辑生活网”,版主伊扬,自由编辑,某生活类期刊编辑部负责人。他希望通过“编辑生活网”这个个人平台,展现自我,加强与各位文友之间的联系,沟通信息渠道,拓宽大家共同发展的空间。这类网站多是编辑中的“网络发烧友”创建,多侧重收集编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资料,在耕种自己的园地,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还能丰富学术的公共空间,促进学术的传播,是网络中最多姿多彩和最有生气的网站。由于站长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兴趣所限,个人创建的学术网站总体上水平参差不齐,原创文章较少。加之站长的学术兴趣变化和建站所需要的巨大精力付出,这类网站后续发展乏力,甚至有相当一批网站已经倒闭。当然,新的网站也在不断地被创建着,继续推动编辑学学术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个人网站现存的问题是:在网上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前只能局限于虚拟空间,供同行交流,无法得到现行学术体制的认可。这类网站的建立出自于创办者的个人爱好,其网站一般空间容量不大,储存的信息十分有限。同时,要靠个人的精力来维护更新,也大大影响了时效性和信息密度。因此,访问量不高,影响力不大。这类网站的生存力最为脆弱,经常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二)、政府机关及其所属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创建的网站。政府机关与编辑学相关的网站,有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网站,属于政府上网工程的一部分,但这个网站的内容主要为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电子出版物等大众传媒的管理法规以及业界动态、统计数据等,具有权威性,因而,本文也将它们纳入专业网站范围。政府所属的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建立的网站,如北大和社科院建立的网站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期刊网、中国研究网等,这类网站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学术研究的促进作用也大小不一。其中,较为成功的网站如“出版科学”和“中国传媒网”等。

“出版科学”,是同名的平面刊物的电子版。《出版科学》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编辑学会主办,其办刊宗旨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总结介绍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的编辑出版经验,促进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为体现办刊宗旨,辟有多种双名专栏,如《专论·特约稿》、《编辑学·编辑工作》、《出版学·出版工作》、《编辑史·出版史》、《多媒体·网络出版》等。“出版科学”依托于“湖北新闻出版网”,其在编辑学研究的贡献是,提供了大量的编辑学论文电子文本和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文件,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中国传媒网”,由北京国新中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依托政府资源,发挥行业优势,通过中记传媒网权威的业界资讯和全面的政策法规,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为传媒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咨询服务,并以产权为纽带,整合传媒资源,积极地介入传媒投资领域。中记传媒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者网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中国记者网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以服务传媒人士为己任,为行业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提供了交互式的网络平台。“中国传媒网”下联的“中记传媒网”,在“学术与教育”专栏下,有编辑学学术研究的内容。

[page_break](三)、民间的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创建的网站。这类编辑学研究网站多是各类编辑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在网络上的延伸,介绍编辑业消息和编辑学理论,并推荐编辑同人的书籍等。它们在网站建设方面更侧重展示自身形象,突出自身的学术特点和学术兴趣,其发展多依赖于相关的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自身的发展。网络为编辑界学者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发表学术文章、出版个人研究文集的平台,从而促进了编辑学术研究成果的大范围的传播。这一传播的方法,有利于打破现有的学术体制的束缚。如“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网站,这是一个常设的学术团体门面网站,主要栏目有编辑论坛、学会会讯、学报导读、相关文件以及介绍研究会参加单位等。总体来看,这一类网站页面较为简陋,内容不够丰富,在时效性和服务功能上远不够理想,目前仅仅能起到展示窗口、介绍编辑学会日常工作等作用。而且,有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了“死页”,如“编辑与现代人”,尤其遗憾的是,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科学学报研究会迄今没有一个独立的学术网站。

(四)、编辑学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创建的网站。这类网站通常是编辑和新闻传播理论和实务类报刊的网络版,主要是将其平面载体的内容全部或部分上网。这类网站与“母体”网站密切相关,它们大都是新闻媒体旗下的刊物。总体来看,这类专业报刊在新闻传播业界有着广泛影响力,但其网站(网页)形态和内容大部分十分简陋,网络传播影响力明显不足,有些还成了“死站”,如“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

(五)、BBS及电子邮件列表刊物形态。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术网站大都设有BBS,如中华传媒网的传媒社区、千龙新闻社区的“横评竖品传媒论坛”等都办得很出色。这些新闻传播专业BBS讨论区的设立,对扩大网站的影响,提高受众参与度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对于编辑学而言,这类BBS中最具人气的是“西祠胡同”中的“传播媒体”讨论区。这实际上是一个论坛群,包括数十个子论坛,其中直接与新闻传播领域有关的有“新闻人”、“传媒研究”等栏目下的子论坛。而在这些论坛中,最相关的要算是“编辑的家”、“图书编辑俱乐部”、“美编之家”。“新闻传播研究”论坛则主要以学术探讨为主,经常转贴学界人士的论文、文章,并且经常有版主自己的有独到见解的原创文章。

三、编辑学学术网站的问题与前瞻

一个学术网站的生存状态,一定是与这一学术学科研究的生态相连的。而目前编辑学学科网站的生态状况不很乐观,也应是我国编辑学界学术研究单薄的一个相互映证。

从编辑学的学科网站情况看,不少网站仍处于起步阶段或低水平运作阶段,网站的功能和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尤其对编辑行业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业组织机构、专业报刊和专业科研教育机构来说,网站目前状况与它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与信息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具体说来,目前编辑学专业网站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原创内容少,网站上的很多内容都是转载印刷报刊上的文章,或是转载其他网站上的内容,雷同现象严重;更新速度慢,时效性差。缺乏英文版、繁体版,极大地限制了通过这一平台与国外海外同行的交流;表现形态简单;数据库及检索功能欠缺或欠佳;网站推广力度不够。

以网站与数据库的链接而言,很多网站缺乏重要学术数据库的链接支持,再就是网站的搜索功能缺乏。在网络资源铺天盖地的时代,只有依靠成功的搜索引擎,才能在网络中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对于网站内部信息的搜索,也是如此。此外,现在不少网站在其正文下面往往有“读者评价”一类的设置,这是读者和作者间的互动,如访问量很大的携程网,访问者可以看到并且参与对此文的反馈,作者也能进行辩驳。这是对传统期刊的典型的颠覆。海外同类型网站,不仅提供最新刊发的文章,还提供对以往文章的搜索查询,如“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站”,其主页是当前文章,但同时提供自1991年到现在的全部期刊内容,并可检索;再如台湾中华传播学会网站亦建有中文传播学资料库、传播研讨会论文、台湾电影资料库、电讯传播产业资料库、各校博硕士论文等较完备的数据库。应该看到,国内的“中华传媒网”对此也花了很大工夫,只是该网的发展势头目前受阻。

从编辑学的研究情况看,由于传播业本身的进展,编辑工作以及编辑学学科的内涵都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从传播方式看,传播渠道大大增多,使传媒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有了可能。除在原有形式上翻样出新,如报纸增加印刷版次、即时更新已经报道的内容、增辟专栏或专页、丰富版面色彩和内容等外,最明显的特征是平面媒体进入网络传播,纷纷开办电子版,最大限度地向受众提供信息。随着高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大众传媒之间的分工和竞争越来越突出,对在新闻行业就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报刊图书编辑从业人员要求的业务技能中,包括能够自如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采集、制作、传送信息,以适应网络化传播的需要;要能掌握专门知识,以适应媒体对象更加细分化、特定栏目增多、报道要求更加深广和专业的形势等。

因此,网络时代的编辑,应该具有使用网络这一媒介的能力,包括通过网络探讨编辑学科,了解该学科研究的进展情况的能力。但是,仅从学术期刊的编辑界调查情况看,对电脑和网络利用基本现状总的情况不甚乐观,除了一般文字处理和网页浏览外,学术期刊的编辑利用编辑学网站上的学术资源的情况不很普及,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术交流的情况更不普及。可以说,除了喜欢在网络上冲浪的部分编辑外,利用网站的BBS进行编辑学网上交流的情况几乎凤毛麟角。这是相对于全国9165种正式出版期刊的在册编辑人数而言[5]。编辑上网人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术交流人数的情况都不容乐观,这也是编辑学学术网站在网络上惨淡经营的根本原因。

对于编辑学学术网站建设所涉及的问题,其他方面还有很多,诸如学术论文的著作权问题;学术观点的原创性问题;学术网络的生存空间的问题;学术研究者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与现行学术机制兼容的问题;网站经营的经费问题等。

学术观点的原创文章少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编辑学网站的非赢利性,使得网站的投入有限,基本上处于低成本维持运作状态。即使有原创的学术文章在网站上首发,也无力支付稿酬,更何况网络上发表的论文,在目前的学术认可体制中,完全没有一席之地。因此,作者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将学术成果上网。再如,网站经营的投资问题更加严峻。创建一个能够被学界公认的权威、优秀的学术网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而且,这是一项连续不断的工作。而共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站,共同开发电子资料数据库等,更要靠相关单位规划。而且,学术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必须有学者的参与,它不仅仅是技术或网站管理人员的事情。其中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学术态度、学术知识、学术背景问题,涉及到学术内容资源的编辑和栏目设置问题,没有学者的参与,网站管理者很难知道网站的读者们(主要是学者)的需求和评价,网站的实际效果。要有热心人。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编辑学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编辑学学术网站建设完善和加强的工作,就显得更加迫切。

【参考文献】

[1]陈景春.开展部门编辑学研究[A].建设完备的编辑学大学科体系[C]出版科学,2003,(2).

[2]曾凡斌.2003年中国新闻传播专业网站[J].博客中国().2004-01-18./new/display/21553/html

[3]陈一、陈惠娟.“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探析[J].新闻实践(电子版),2003-12-1(GSM+8北京时间).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6

2012年,当我们用iPhone、iPad收看远在英伦三岛的奥运会时,我们不需要考虑收看的时间和地点,不需要考虑是否错过直播,不需要考虑下载的速度。因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都可以接收到奥运一线的快讯、图片、视频和互动。

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专项规划》颁布,确定中国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包括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

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政府机构微博达到25866家,其中,省部级以上政府机构微博58个,厅局级以上政府机构微博1154个。电子商务的市场交易规模在2012第一季度达到1.76万亿元。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元,首次超越报纸广告453.6亿元的规模。

从2002年到2012年,如果历数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变化可谓不胜枚举,而具体到网络媒体,十年的征程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蜕变,从输血到造血的重塑,不仅在互联网世界构建起成熟、完善的传播格局,而且成为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的主要平台,更因强大的网络舆论监督彰显出独特的力量。

回望之一:形成成熟、完善的网络传播格局

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其中73%的网民会选择在线浏览新闻。统计自2002年以来的报告可以看到,浏览网络新闻一直位列网民互联网应用的前五位,2008年甚至上升到了第二位。

不断上升的网民数以及大多数网民对网络新闻长期、持续的需求是网络媒体快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自2001年8月20日《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以17号文件发出)出台以来,围绕着新闻网站的建设,中央不断加大力度,调整布局,制定规划,最终形成目前三级新闻网站格局——以中央级媒体为主办单位的部级重点新闻网站、以省级宣传部门主管或省级新闻媒体单位主办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以及新闻媒体创建的媒体类新闻网站。

在战略定位上,三类网站根据各自的媒体属性、发展规划和经营布局,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方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地方新闻门户如东方网、千龙网、南方网,网络新闻、资讯原创策源地如环球网、新京报网。

目前,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共13家,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具有新闻登载权的网站280多家,传统媒体大多数完成了媒体内容的数字化转换,拥有了相应的网络版或电子版。在中央,重大新闻报道活动现场都有部级重点新闻网站的身影;在地方,地方重点网站进入宣传报道梯队,基本形成了一报两台一网的格局。而传统媒体的网站则成为其报网融合、台网联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阵地。

在新闻网站之外,还活跃着一支网络新闻报道队伍,即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虽然拥有新闻登载及转载资质的商业网站并不多,但他们凭借在互联网领域开展综合性业务所带来的用户群与流量,带动了网络新闻的浏览量和传播效果,成为新闻网站主要的竞争对手。相比较而言,新闻网站由于业务相对单一,报道内容集中且同质化,在传播力与影响力上稍逊于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但是,新闻网站的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和重大热点报道等却是商业网站的主要新闻来源。两支网络报道队伍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形成了互联网上网络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繁荣局面。

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各类网站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明确的阐述和界定:“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一文中更进一步阐述了各类网站的责任和任务:“网站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把加强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努力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商业网站相配合、各类网站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

回望之二:网络媒体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

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成为网络媒体发展的里程碑。尽管他上网交流时间很短,但网络媒体作为上下沟通的平台价值和作为执政党与民交流的渠道作用已然凸显。

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三年,总理通过新华网的在线视频访谈与广大网友交流,每次时长约两个小时,围绕国内经济、民生、教育、医疗等话题回答网民十多个问题。

其实,早在2003年SARS肆虐期间,中央高层就已开始通过互联网了解社情民意。总书记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总理在北大宿舍对几位大学生说:“我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SARS的决心,令人感动。”

2005年“两会”期间,一条征集“总理记者招待会网民最想问的问题”的帖子出现在新华网发展论坛,拉开了网络媒体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上下沟通的序幕。在此之后的每一年,各大网络媒体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段搭建政民对话的便捷通道。

在网络媒体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十年间,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借助这一平台以各种方式与网民对话。广东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通过奥一网《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邀网民“灌水”、“拍砖”,邀请26位网民进行面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通过东方网与网民在线交流;51位省委书记、省长通过人民网开设的“地方领导留言板”公开回应网民留言。

站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高位,网络媒体不仅仅是网络新闻的平台,更需要担负起各级党政机关网络问政的使命,需要以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来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蔡名照曾提出:“网络媒体要大力推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网络建设,使广大网民共享和谐网络、和谐文化,团结和激励广大网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回望之三:网络新闻报道从边缘到主流

2008年,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今后10年内,所有媒体消费都将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届时传统意义上的印刷版报纸、杂志将不复存在,所有东西都将以电子版的形式发行。”

虽然现在还不能断言网络媒体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报纸、杂志,但在新闻报道上,网络媒体快速、海量、互动、多媒体的传播优势已经成为网民浏览新闻的第一选择,也成为信息与言论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媒体从边缘到主流已不再被质疑。这一点,无论是在重大主题新闻、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上,还是日常、普通的新闻报道中都得到印证。

2003年网络媒体报道“神州5号”载人航天的发射和回收,主要采用文字、图片和快讯的方式,新华网在全球互联网站中率先播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的消息,并以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和阿拉伯文进行播报。2012年“神九”发射天宫对接,网络媒体不仅实现了现场直播、滚动播报,而且用Flash三维动漫演示七大系统的工作流程、发射对接过程,同时邀请嘉宾与网民对话,边看边聊详解对接技术和要点。部分网络媒体还派出记者到发射前方采访有关人士发回原创报道。

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是网络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经典案例。新华网于当日14点46分发出地震的第一条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随后,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专业网站以及各类Web2.0网站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各种手段和资源投身抗震救灾的报道。整个报道行动之迅速、手段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创新之多样、配合之紧密,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网络媒体不仅着力于新闻报道,更是利用互联网独特的功能,开设网上捐款、网上义捐拍卖、寻亲、网民哀悼、网络公祭、关爱孤儿等诸多平台,让广大网民便捷地表达哀思和奉献爱心。在全国哀悼日(5月19日至21日)三天中,中国网络媒体的页面颜色全部改换成黑灰色,游戏及各类娱乐频道停止了服务。网络媒体的主流担当和社会责任意识被网民广泛称道。

十年中,先后有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会、建党90周年等重大新闻,相继发生过SARS病毒肆掠、2008南方冰雪冻灾、四川汶川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青海玉树地震、“7·23”温甬动车追尾事故等突发事件。每一次报道都是网络媒体经历的一次洗礼,也是网络媒体走向成熟、走向主流的一个台阶。网络媒体的正能量在这一次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回望之四: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彰显力量

众所周知,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是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起点,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年里,互联网刚刚经历过网络泡沫,网民群体尚未形成规模,来自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可谓凤毛麟角。因此,当孙志刚案、刘涌案曝光于虚拟的网络论坛,被网民热烈议论、争鸣,并最终影响到现实社会时,人们第一次认识到互联网的力量,惊呼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效果。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为网民参与话题讨论、发表意见观点、点评新闻事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无论是博客、SNS还是微博,都以用户贡献内容、高度互动参与为基本特质,因而使网民实时在线转发、分享、评论成为可能,实时直播报道也有了的空间和舞台。

以2006年“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为发端,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一年胜过一年,监督方向也很快从网络世界指向现实社会,聚焦于社会热点、问题、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种种、社会不公现象,成为网络媒体直接干预现实社会的重要力量。仅2009年一年就发生了央视新址火灾事件、工信部要求预装“绿坝”过滤软件事件、杭州飚车撞人事件、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云南晋宁看守所死亡事件,河南灵宝追捕王帅事件、湖北石首、湖北巴东邓玉娇事件、吉林通钢群殴总经理致死事件、上海倒楼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等,同时还伴生出当年的网络流行语:“70码”、“楼脆脆”、“躲猫猫”、“临时性”等。著名互联网研究学者丹·吉尔摩(Dan Gillmor)指出:“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成为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员。他们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建立起加入社会和政治讨论的平台。”网络媒体一方面充分展现网民意愿、情绪和社会诉求,为网民的高度参与、深度监督搭建平台,进而彰显出网络舆论的监督力量;另一方面也在极力引导网络舆论,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网络舆论动向、适时运用网络舆论调控手段和方法,为互联网营造一个健康、良性地发展环境。

谈到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特别需要提到近两年发展壮大的微博。过去的网络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通过网民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手段来实现。自微博出现后,其集四大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集四大功能(转发、关注、分享、评论)于一身的先天优势,使我们看到微博的能量、传播力和影响力之大,已然超乎想象。目前,来自微博平台的舆论监督正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主要的源头。

回望之五:网络媒体经营从财政拨款到资本运营

在十年发展征程中,网络媒体最为举步维艰的恐怕是网站体制的束缚与网站运营的乏力。

新闻网站大多脱胎于传统媒体。无论是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个部门,还是逐渐地成为独立的机构,新闻网站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体制的烙印。加之早期对新闻网站经营发展、资本运营的束缚,如2001年17号文件明确指示的“新闻网站可在新闻出版系统内融资,必要时可吸收国有大企业参股,不吸收私人资金和外资,暂不上市”,新闻网站的体制之困几成重弊。

十七号文件的政策规定使得新闻网站长期在体制内以双轨制方式运转,资金上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慢慢滚雪球式发展和国家有限的专项资金,相比商业门户网站依靠风险投资和上市融得数十亿资金,新闻网站的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其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多元化发展。

2004年人民网迈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一大步,从报社编辑部的一个内设机构转为报社的直属机构,同时作为报社岗位管理的试点单位,进行了网站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规范全员聘用制的基础上,取消行政级别,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为网站的转企改制和上市融资奠定了基础。

此后的五年,虽然有北青传媒控股千龙网、东方网控股凯迪网络等个案出现,但新闻网站的体制改革总体处于停滞状态,大多数网站营收入不敷出。直至2009年国务院新闻办下发《关于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方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大众网、华声在线、浙江在线和四川在线等10家中央和地方的重点新闻网站被确定为试点单位,要求试点单位按照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的业务赢利模式,待转企改制工作按照要求全部完成后,具备上市条件的试点网站可随时进入上市程序,申请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同年6月20日,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4月人民网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融资10多亿,成为首家上市的新闻网站以及首家整体上市的中央媒体。

转企改制、上市融资要求新闻网站在体制机制、传播手段、服务方式、内容营销、新技术开发等各个方面都要发挥比以往更多的创新性和主动性,真正按照市场的规律、按照现代企业的规律、按照资本运作的规律进行操作。十年,从“暂不上市”到上市融资十多亿,不仅观照出网络媒体管理政策的松动和管理理念的改变,也反映出新闻网站整体实力和水平的提高,新闻网站具备了进入资本市场“游泳”的能力。

回望之六:网络媒体管理趋于规范完善

2011年5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国信办)正式设立,这意味着民间俗称互联网管理“九龙治水”的局面将得到改变。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多头管理导致宏观规划缺失、政出多头、协调困难、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互联网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网络媒体发展无法跨越的障碍。国新办主任王晨指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挂牌成立,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客观地说,对于网络媒体的管理一直有些滞后,这一方面源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业务模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也由于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制定规矩需要审时度势,严格谨慎。但是中央高层对互联网及网络管理一直高度重视,从2004年到2011年,无论是中央全会还是高层领导,相继就互联网、新闻网站建设、网络文化管理等发出各种声音(见链接)。

互联网管理一直采取两手抓的管理办法,一方面建规立制,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目前,关于网络媒体管理的法规、条例已较为全面,有全国性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等,有地方性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还有行业协会的自律公约,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博客服务自律公约》等。另一方面实施专项打击行动。2009年1月国新办等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关闭违法违规网站上千家;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先后7批公布了438家网站的名单,这些网站提供色情网络小说、手机小说、Flash游戏等违法内容;针对网络侵权盗版所呈现出的集团化、专业化、高技术化的情况,国家版权局等启动2010年“剑网行动”,加强了对音频视频及文学网站、网游动漫网站以及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的监控力度。

网络媒体,作为互联网上新闻、信息和内容产品的最重要传播平台,既是网络管理的对象之一,也是维护网络环境、推动网络健康发展的主体之一。十年来,网络媒体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除了自觉删除色情、有害低俗内容,还能够自觉抵制,恪守社会责任和社会良心,坚持“文明网站,绿色流量”,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发挥了作用。

链接

1、2003年8月,相继发出《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的形势和下一步工作措施》两个文件。文件强调:要切实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要高度重视互联网上的报道。

2、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3、2006年十六届六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4、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形成若干个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团,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要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实现多渠道、全方位新闻信息的技术调整和业务整合,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业务保障能力;要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完善地方互联网新闻事业发展格局。

5、200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为“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6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成为一段较长时间内指导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十七大报告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再次写入。

6、2008年6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并在考察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7、2010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明确提出“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 这是中国政府自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阐明中国的互联网方针。“积极利用是基本目的,科学发展是客观要求,依法管理是必要保障,确保安全是重要前提。”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7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网络文化;层级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高校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的机构,也是孕育文化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是高校网络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优化网络育人环境的要求。但是,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笔者认为,采用层级化的思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教风、学风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总体处在低端水平上。其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通病之一。校园网络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怎么样去建设?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是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机制不完善。机制一般是指某项工作或活动运行的规范和要求,机制不完善会使工作不规范、运转不顺畅。机制主要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内容,很多高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不足。

3.校园网络文化内容缺乏吸引力。这主要体现在网站内容多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进行建设,内容过于务虚、过于强调理论、过于偏重知识性,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或者从学生的角度的信息较少,让人感觉校园网络内容可读性不强。

4.校园网络文化形式不灵活。这主要体现在校园网站的形式多以单向传播的传统信息为主。有些高校开设了具有交互性的留言、论坛等形式,但这些形式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相比显得比较滞后。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从领导干部到基层教师,很多人对网络文化建设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导致网络文化没有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应有的地位。领导干部是工作的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领导。领导干部对于网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看不到网络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2.思路不清。由于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思路不清晰,不知道应该从哪里着手。有的高校以为多建几个红色网站就可以营造出主流舆论氛围,有的高校以为多转载一些理论文章就可以提高师生的理论素养,有的高校以为通过技术手段把某些网站、网页从校园网中屏蔽掉就可以使师生不受负面影响。这些思路在互联网时代都是不切实际的。校外商业网站的影响和渗透是校园网所无法抵御的,他们所提供的完善服务,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影响力非常强。

3.措施不力。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不深、支持不够、经费保障不足、设备落后等方面。从设备的角度看,当学生纷纷拿着各种先进的移动终端设备玩微博、发微信时,一些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还不知智能手机为何物,那么这些教师如何能够理解有些人转发一条微博就可以瞬间被几千名学生看到,如何理解学校里某个角落发生了一件事情自己还没搞清楚,而相关消息在网上已经被迅速转载。

4.缺少队伍。很多高校没有专人负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是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多被吸引到高薪的IT企业中,所以高校具体负责技术开发和服务的网管技术力量不足。二是基层日常管理维护人员不足。校园网站必须依靠大量的二级网站形成集群效应,形成较大的访问量,才能与商业网站的影响力相抗衡,这需要大量有一定网络管理经验的人员,而目前很多高校的二级网站管理都是由辅导员或者办公室行政人员兼职,这个人群总体而言缺乏经验和时间。

三、层级化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方法

根据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采用层级化的思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人员配置、网站建设、实践推动4个层面。

1.思想认识层面。一是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网络文化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由于网络应用和服务发展很快,很多教师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认识滞后,必须每年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网络应用培训,培训内容应以学生接触最多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形式为主,使领导干部了解学生在干什么、在关注什么,然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决策和部署工作。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校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划,建立一套理论体系,作为建设的基本依据。有人把校园网称为“第四课堂”,而且是一个全天候、全方位上课的课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能上网,就可以浏览校园网的信息、接受校园网的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一个运转良好的校园网无疑比其他“课堂”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应当在此认识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校园网络文化理论体系,并以1~2年为单位结合实际进行修订更新,作为统一全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人员配置层面。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明确职责。高校应当成立专门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主要职责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由学校有关领导负责,由一个部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全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共同配合,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将任务分解成具体项目,要求每个参与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和辅导,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队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有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队伍。兼职人员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而专职人员则可以全心全意做好工作。难点在于专职队伍在岗位编制和人员素质方面都不易达到要求。同时,无论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都要定期培训,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逐步形成“教师——学生骨干——普通学生”三位一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

3.网站建设层面。网站建设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校园网应当分5个级别进行考虑和策划。

一是建好学校主网站。学校主网站是学校的网络门户,是校园网站的总索引,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所有校园网站中,学校主网站具有最大的访问量、最高的关注率,因而主网站的建设应当从校园网的全局角度来考虑,要成为整个校园网的访问中枢,凡是校园网站中的网站、网上服务、网络应用等都要在主网站中设置链接。当然,各种链接项目的归类、排版方法则需要综合考虑美工、技术、用户访问习惯等具体因素。主网站还应当成为学校重要信息的中心,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方向标。主网站的建设重点有两点:一是准确、规范、全面地设置好介绍学校基本信息的各个页面;二是合理设计划分首页面和设置分类页面,使校园网内的各个网站都能访问到。

二是建设好校园重点文化网站,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校园网络的重点文化网站主要包括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建设的一些主要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包括新闻宣传网站、红色主题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生工作网站、学生活动网站、心理健康网站、校园文化网站等,有的高校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群。这些网站应积极配合、相互补充,成为校园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库、网上理论学习的重要园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网站,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网站。

三是建设好二级机构网站,树立官方网站的权威性。二级机构网站是校园网中数量最多的网站,服务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各二级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这级网站建设的目标应当是权威信息、做好贴心服务,如教务网站、招生网站、后勤网站、就业网站等。所谓权威信息,就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要准确、真实、及时,防止围绕相关问题出现谣传、引发猜测、导致不稳定。而贴心服务是要求多站到师生和访问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网络尽可能方便师生办理有关事宜。

四是灵活建设校内各专项、专题、个人网站,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第四级网站应当是除以上类别网站外,各种微观层面的校园组织网站或各种细分的校园服务网站,如各种社团、班级、研究所网站或校园卡网站、报修网站等。笔者认为,为了活跃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满足师生对网络应用和服务需求,校园内的服务单位都可以在校园网上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空间,作为校园中育人环境的一部分。而个人网站的建设形式上可以向商业网站学习,如可以提供校园网内的社交网络服务,使他们在校园网内也可以享受到相同的服务,把学生逐步吸引到校园网上,会更加便于引导、教育。

五是有选择地链接和推荐校外公共、商业网站,增加校园网与校外网站的互动。公共网站或者商业网站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级别,把它列为一级是因为“脱离互联网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复制、粘贴操作的简便性,微博转发的快捷性,使得任何两个网络除物理隔绝之外都无法实现完全的隔离。因此,管理人员应当主动地、有选择地在校园网中链接、推荐校外网站中的有益内容,增加校园网与校外网站的互动。

4.实践推动层面。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推动网络文化建设,能够把师生吸引到并留到校园网中,这是关系到网络文化建设效果的问题。

一是完善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各项功能。让师生在校园网内就可以实现各种办事功能、享受各种服务,是发挥网络作用的最基本措施。当校园网络给大家带来快捷和方便时,其亲和力和影响力自然就会提升,大家也会更多地使用校园网、访问校园网。如果大家不用、不接触,校园网就无法实现任何教育功能。

二是保持学生访问校园网的畅通。校园网是一个局域网,校园网超快的访问速度是其最大的优势。校园网必须牢牢利用这个优势吸引学生,因此要千方百计保持校园网的畅通,这应当是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同时,要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做好无线网络的建设和服务。

三是建立校园活动与网络的联动机制。网上网下互动是增强网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校园内开展任何活动,都应当在网络上有相应的音频、图片等,让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人也有机会分享活动的内容和成果。

四是定期调研分析,了解校园网络文化动态,不断改进工作。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网的使用和访问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大家在网上关注什么、寻找什么、谈论什么、什么,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适时改进工作,使网络文化、网上舆论始终保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保持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范畴下。

总之,通过分层、分级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学校可以提升校园网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接受教育,使校园网在校园网络文化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2]陈涛,潘伟国,穆玉兵.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8

[关键词]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 实践教学 非信息管理专业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各种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日渐依赖于电子商务网站来拓宽营销渠道、宣传企业形象、获取供求信息,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是高校商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较为重要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普及型课程,在实际中发现,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后往往会面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实际问题,理解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的本质特征和规划管理过程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有不少高校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商务网站建设》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1][2],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切身经验,对非信息管理类专业《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二、本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为非信息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均为专业选修或公选课,而且多由计算机或信管专业教师讲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分布大致为2:1比例。这样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非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往往缺乏与商务网站建设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数据库等较系统的先行课知识作为铺垫,开发网站所必需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知识背景较薄弱。对信息技术、网页制作部分讲授过多会使课程变得枯燥繁难,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其次,在经管类培养计划中,对此类普及课所分配的课时有限。尤其在相关背景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现有课时要完成对商务网站原理的阐释和建设网站技术的指导,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因此面临一个理论与实践孰为优先的困境。

此外,现行教材多数偏重技术,详细介绍网站建立、前台网页和后台数据库开发过程[3][4],很少从网站策划、分析与管理的角度出发[5],从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和网络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突出网站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怎样满足企业及消费者群的实际需求。

总之,由于非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与计算机专业不同,通过一门考查课使之成为网站设计开发技术人员既不现实又无必要。而且网站开发外包业务已发展得很成熟,企业自建商务网站的情况相对较少,但现代企业更需要的是了解电子商务、懂得策划和管理网站、能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型人才,这是非信息管理专业开设《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核心目的,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也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开展。

三、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非信息管理专业《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本文初步探索了以学习目标定位——网站策划、管理者,而非网站开发者——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亦即侧重于构建学生对电子商务环境、用户需求和商务网站本质的深刻理解,对Dreamweaver、Fireworks等网页设计开发工具和html语言作基本的介绍和实践操作。

操作思路上,一方面,本课程围绕‘做好一个网站策划、管理者’的学习目的,明确‘角色’任务,有所侧重地讲授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以及网络推广相关理论背景,并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每一章节中加入丰富而新颖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案例企业及其网站的关键要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另一方面,本课程采取了从虚拟项目开发过程入手,以分组讨论分析、实践并合作完成项目报告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掌握网站规划与设计、管理过程中的知识要点,以帮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主动发现、分析、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首先明确商务网站建设的整体流程和团队分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对应的职责——即作为网站策划者,必须保证客户、企业和网站开发技术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并运用电子商务理论和商务网站规划管理应用知识,协助整个网站建设团队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网站架构,搜集和组织相关信息资源。基于以上的目标定位,在全面介绍整个商务网站建设过程的同时更侧重电子商务模式、市场需求分析、网站功能定位与总体规划、网页布局设计、网站与推广、后期维护(信息更新)等环节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知识。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授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并针对不同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的关系, 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新颖性、趣味性、有特色的教学案例,并灵活采用启发式、演示法、发现法、故意示错法、自学辅导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结合自己的学习发现拓展讨论范围、寻找同类或相反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师生共同组织、形成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新案例,试列举部分如下:

在电子商务模式理论部分,以阿里巴巴(B2B模式)、Amazon(B2C模式)、淘宝(C2C模式)为例,比较分析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平台的发展过程、主要竞争对手和核心竞争力,探索不同模式的商务网站应具有哪些最关键的共同点。并针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各类团购网站(C2B模式)的产生和洗牌案例,深入挖掘提升网络消费者粘度的主要因素和手段。

在网站功能与流程设计部分,以奢侈品网站net-a-porter、戴尔网站、1号店等功能性和实用性极为突出的网站为例,探索商品内在特征、增值服务以及企业物流支持等关联因素对于商务网站设计的重要性。

在网页设计布局部分,比较了当当网与Coach官网由于消费者目标定位不同而产生的网站结构、网页布局和设计风格差异,结合虚拟项目的需求来设计自己的网页,从模仿和创新过程中深入理解网页设计技巧。

在网站推广部分,结合电商企业网上推广的实例,对比分析百度、google、搜狗等主要搜索引擎的推广方案,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了目前正在迅速普及的博客营销与微博营销推广与电商网站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分组合作完成虚拟项目

首先要求学生按照兴趣组建规模为3至5人的小组,共同探讨并选择一个商务网站开发项目,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各组员的分工安排。在选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确保选定的题目符合教学要求,同时对项目开发的难度与工作量有所掌握,使小组独立开发具有可行性。选定题目后,教师作为编外成员,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开发工作,并负责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

在指导学生小组进行虚拟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协助学生进行需求分析,创设好一定的开景,而学生则通过不断的沟通协调、共同完成开发工作,按开发过程的几个主要模块编写相应的项目报告。

虚拟项目完成后,由各小组代表介绍本组项目的设计思想、分析过程,回答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对该项目的提问。实践证明,以分小组形式进行虚拟项目开发使学生有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通过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激发了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论

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并且通识相关领域知识和应用,普通高校对非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专业《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还需要不断推进。这不仅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要对教学模式和方法大胆改革,挖掘学生潜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提供简单易懂并且新颖实用的课程内容,才能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认知过程中解脱出来,真正掌握和拓展商务网站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巧曼.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网站建设》课程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4-225

[2]刘海云.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255-256

[3]梁露.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案例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薛万新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网站开发论文范文9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安全

[基金项目] 本文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课题“安全视觉下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S-N2013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54-2

自1994年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手段、经济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政治有序参与的新渠道、社会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大众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人们生活娱乐的新空间,成为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力量。而当前我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抵触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潮,不断侵蚀和冲击着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给民族地区网络文化的安全建设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网上有害信息时有出现,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网上炒作煽动、组织串联活动持续不断,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逐渐成为网民表达诉求、发泄不满的主要渠道,很多群众在未经过、司法等途径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直接将个人诉求通过互联网表达,试图制造舆论声势,给党和政府施压,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个人问题政治化。由于任何人、任何单位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信息,网民还可通过论坛、聊天室、留言板、博客等互动功能发表自己的言论,无数的信息源在目前受技术的限制我们还无法对有害信息实行完全的控制。网络的互联互通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局部管理措施更加难以收效,实在没有办法就是断开网络,比如中国甘南网在2012年10月22日至11月20日、2013年2月28日至3月25日间,就分别停网一个月左右。互联网的强大分众聚合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为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在网上勾联、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网上有害信息时有出现,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低估,这给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挑战。

(二)网络文化阵地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

中国甘南网、中国临夏网等几个新闻网站作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网络文化的主阵地,都能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唱响主旋律,不断努力在网上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但由于网站技术力量薄弱,互联网从业人员缺乏,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欠缺,与全省、全国的其他网站比较,影响力和竞争力还是比较弱的,有特色的专栏,但在表现的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策划。

(三)有关民生问题的报道和讨论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临夏和甘南州都积极推动政府部门与广大市民对话,也先后形成政府部门与市民在特定地点进行现场咨询、服务的制度;各部门都在积极努力不定期的在中国临夏网、中国甘南网上与网民在线交流,倾听群众意见的沟通渠道。但由于中国临夏网、中国甘南网等网站的市场认知度低,且由于网络的无界性,网民大多会聚集于最有影响、人气最旺的网站,影响了临夏和甘南新闻网站对广大网民的吸引力,这样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报道和讨论就引不起广大网民的关注,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从而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四)网上舆情研判处理和舆论引导能力不强

网上舆论形势发展变化很快,网上热点不断出现,面对万余家网站和日益增多的网民数量,临夏和甘南州网络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网上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能力不是很强,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有关本地区的舆情,尤其是不能很好的根据舆情分析事态苗头,及时应对。要做好网上舆情研判处理以及引导好网络舆论,除加强监管和巡查、把握网络舆情外,还需要一支有力的网络评论员队伍进行及时有效的舆论引导,临夏和甘南的网上评论员也在及时的进行舆论引导,但围绕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还缺乏有力度的评论,不能很好地阐释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措施,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工作。再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本地居民文化水平和收入的影响,临夏州和甘南州本地很多居民都没有上网的习惯,这样群众参与量小,临夏州和甘南州所有网站都缺乏与群众的互动性,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到政府部门,从而使一些人通过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造成网络文化的不安全。

二、安全视角下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建设对策

(一)运用法律手段严惩危害网络文化安全的行为

通过法律规范网络舆论秩序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离开了法律政策和建立在法律政策之上的管理,纵有最先进的技术,网络舆论秩序也难以得到维护。”安全视觉下的网络文化建设应当以法律、制度建设为主,规范管理为辅,在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的同时,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网络文化内容。比方说,甘南州和临夏州可以加强对官方网站上传稿件的审查力度和审稿速度,加强对网站 BBS 的监控与管理;对学校及社区网络终端的即时监控和屏蔽一些不良的网站等,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停网。这些法治化的管理不但不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而且对互联网繁荣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当然,法律、制度的监管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而是要切实做到依法有序,利用法律手段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广泛开展网络文化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网络文化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二)做大做强网站,提升网络文化阵地影响力和竞争力

首先做大做强门户网站。中国临夏网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家新闻门户网站,由甘肃临夏民族日报社主办,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唯一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该网站目前开设有临夏新闻、民族风情、人物专访、时尚聚焦、临夏视窗、明星企业、饮食文化、临夏旅游等30多个频道,128个栏目,自办视频和音频新闻节目,同时还具有论坛、博客等服务功能。网站还开设了民族频道、文化频道、花儿频道等特色频道,对临夏州各少数民族回、东乡、保安、撒拉、藏、土族,民间曲艺及当地名扬中外的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文化详尽介绍;同时,视频点播对临夏民族建筑进行了展示。中国甘南网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门户网站,有藏文频道和英文频道,也是省内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汉、藏、英三种语种的地方新闻网站。开设一级栏目39个,二级栏目32个。涵盖新闻、政务、信息服务、专题、视频、图库以及本土民族特色等内容。今后要重点建设好《甘南时政》、《藏区新闻》、《新闻》、《甘南县市》、《农牧家园》、《甘南旅游》、《藏传佛教》、《甘南文史》等版块和栏目,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更新内容,对甘南州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报道,要把网站建设成为包括甘肃新闻网等省内网站和中国网等涉藏网站的重要稿源转载地,甘南州网络宣传的主渠道,州委、州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新纽带,向外界展示甘南的主窗口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丰富农牧民群众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做大做强网站,提升网络文化阵地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议要加大对门户新闻网站的资金投入,创新机制体制,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技术研发,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使门户新闻网站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并努力打造成为具有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影响力的网站品牌。

其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近几年,甘南州和临夏州政府网站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国内成熟的政府网站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甘南州和临夏州政府网站建设在受众信息的需求和供应、系统建设和应用、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根据网络文化建设规划,利用网站资源,通过设立一些专题和论坛,设立相应栏目,如开设热点解答、领导在线访谈等栏目,给普通群众提供一个参政议政、意见收集的渠道,并可接受用户的投诉;根据网络文化宣传和建设的需要,在相关网站展开民意调查,主动收集民情民意,为政府依法施政、科学决策提供基础;引导网站加强网上互动交流、提高网上办事效率、及时政务信息尤其是权威信息、政策解读信息、改革举措等,第一时间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增加网站功能,方便公众使用。真正把网站做成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的主渠道、企业和公民获取政府服务的渠道、公民表达抑制需求和政民互动的重要渠道。

最后,积极寻求知名网站进行互链。甘南州和临夏州门户网站要争取完成与中国甘肃网等省属3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兰州晨报等省内9家主要媒体网站、天水在线等13家市州新闻网站、中国网等多家涉藏新闻网站的链接互换,要积极争取与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站、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青网、中国经济网为代表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进行链接,这些重点新闻网站是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主力军,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生产、传播和消费平台。与他们链接就是借船出海,提升自己网站权重,扩展知名度。

(三)建设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与处理平台

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就是要在深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基本状况,国际文化市场上网络文化商品的流行趋势,以及西方文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可能对我国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严重威胁的基础上,利用搜索引擎技术、信息过滤技术、Web 数据挖掘技术、语言翻译及理解等技术,在对网络文化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舆论的等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对全球化背景下涉及文化安全的各种不良信息、文化陷阱、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等现象做出及时而准确的预告性和警示性反应的系统。所以,为了有效防止网络中不良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思想的入侵,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政府相关机关和社会团体必须联合起来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机制。要通过对网络文化内容进行内容识别和过滤,在网络文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等级划分标准建立处理平台,进行网络文化预警和控制,必要时进行网络文化安全应急处置。政府部门可根据需要依托公安机关建立专门的网络文化安全监管机构,对网络文化有关问题进行监管,对网络空间内全天候的进行监控与应急处置。

(四)组织网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外派工作人员或邀请相关领导或一线业务骨干,分别就涉回、涉藏宣传遵循、网络新闻采编和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工作,对网站工作人员进行两至三次业务培训。加强和改进网上舆情搜集研判工作。加大对网上涉临夏舆情和甘南舆情的监测、搜集、研判和报送力度,完善舆情工作机制,提高舆情反应和研判能力,实现准确有效把握舆情态势。

参考文献:

[1]简家民,郑国梁.维护国家安全,规制网络舆论[J].信息网络安全,2008,(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