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保健医生集锦9篇

时间:2022-02-27 10:29:59

保健医生

保健医生范文1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压力,联合国卫生组织在二十世纪后期提出医学模式应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 以预防疾病为保障,以提升人类生命整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为主导,由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环境-社会-心理-生物-能量-预防”的医学模式转型。

庄国明先生1978年在中华远红外理疗协作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能量医学新理念,经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消费者的反映,已被社会所认同。 能量医学应用量子能,通过生物信息传递、交换,激活生物分子,加速生命能量输送畅通,提升生命活力和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抗病、治病的目的,是一种全新的物理医疗保健方法;是中医“天人合一”、经络穴位疗法的理论根据。

远红外线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人体辐射远红外峰值为 9.6μm, 由该理论,人体吸收最佳的远红外峰值波长应为 9.6μm,或在9.6μm 处应有较高的相对辐射波峰能量。庄国明先生自1976年起发明了系列远红外治疗产品,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国家红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系列产品加热后所辐射的远红外光谱范围在 2.5-13μm 之间,波长峰值集中于 9-10μm 之间,有很高的光谱波能量及高辐射率 , 较接近理想的人体吸收所需的远红外波谱,能在常温中吸收人体自身的热量,连续发射人体细胞运动的能量,使细胞、血液、水等分子共振吸收,血液动能升高,血压降低,新陈代谢旺盛,供氧充足,红血球含氧量增加5%,并将各种氧分、维生素、水分等送达皮肤细胞下的微血管末梢,把细胞渗出物及毒素排出体外,使整个血管系统畅通,细胞生命力极大增强。庄工在1981年“电子科学技术”上面发表的远红外理疗技术的研究表明:远红外光量子可以穿透人体皮下5cm处深,使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增加67.4%,人体免疫力提高34.5%。

远红外能量医学体系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庄国明先生发明了远红外治疗灯(神灯)、太空仓、能量药贴等,并与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军404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几十个单位配合,完成了5000个病例, 50个病种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研制出系列远红外理疗设备和仪器,对临床各科疾病疗效明显,适应症广。远红外能量疗法与纯中医中药结合,通过内病外治的方法,可望解决多种医源性疑难杂症,如癌症、乳腺肿块增生、子宫肌瘤、糖尿病、鱼鳞症、牛皮藓、红斑狼疮、植物人等,无需开刀,副作用小,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感或留下疤痕,还会加快治疗速度,且费用便宜,患者易于接受。

近年来,庄国明先生开发出系列常温、低温远红外医疗保健产品,在中华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专家的协助下,建立了具有中华特色的远红外能量医学体系。包括五个方面:

1、以远红外小分子活化水为核心的水能疗养医学保健体系

水为生命之源,人体中有70~80%都是水。而当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生活用水存在着重金属超标,硬水,水中的氯含量高等问题。这些水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结石,免疫力低下等各种问题。

庄工研究的“水活化过滤器”(专利号:01253776.4),应用远红外中的一段可调光波,把水的大分子团打散,透过共振效应,提高水的含氧量,使水的活性大大提高,变成为人体易吸收的弱碱性小分子能量水。它具有渗透力强、溶解力高、代谢力旺盛、洁净力等特性。如每个家庭都可以用上这种能量水,则可以大大降低因水的问题而引起的各类疾病。同时,运用远红外小分子活化水的谐波能量拓展水能疗养服务产业,将成为预防医学一个重要的领域。

2. 以远红外光量子辐射能为核心的生物量子医学体系

在远红外理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光量子辐射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将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变为能量化,能量房,能量床,能量衣,能量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抵御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各种疾病。

3. 以远红外纳米材料谐振场能为核心的环境养生医学体系

人类生命健康和长寿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庄工研发的“环保1号“就是通过远红外能量,来改变室内的空气,降低室内静电场及电磁辐射,杀菌,消毒。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同时这种材料用于娱乐场所,医学,各类理疗场所,可以大大降低环境细菌对人体的侵害。

4. 远红外能量物理疗法结合中医中药为核心的内病外治医学体系

应用远红外能量促进血液循环,穿透性能好的特性,将中草药采用低温零界萃取的方法,使得药性透过毛孔进入皮下与细胞,来解决一些慢性和惯性疾病,如男妇腰痛,乳腺疾病,血液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类亚健康状态。与中华医学临床研究医学会配合,已研发出可治疗乳腺疾病的“波波乐“;可治疗腰痛,男女生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腰宝“,“妇宝”;主治男科,妇科疾病的“光子能量内裤”等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疗效好的产品。

5. 以远红外谐振波能为核心的康体娱乐医学保健体系

生命健康与日常康体运动和健美娱乐获得息息相关。远红外谐振波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谐振能,对人体有显著的生态能量场。在体育馆运动场、音乐厅、歌舞厅、美容院、桑拿馆、养生馆、武术馆等场所采用远红外材料装饰内部,可产生远红外谐振波能,对人体产生神奇的养生延寿效果。

■纳米远红外能量材料研究生产关键

保健医生范文2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 奖金800元

二等奖10名 奖金200元

三等奖50名 《家庭真验方》系列图书一本

竞赛规则

1. 参赛方式:

信件参赛:参赛者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剪下(可自制或复印答卷)装入信封,邮寄至上海市钦州南路71号《大众医学》编辑部竞赛组,邮编200235。

网上参赛:登陆《大众医学》官方网站或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官方网站,进行网上答题。

2. 上海地区参赛截止日期为2013年8月20日,上海以外的其他地区参赛截止日期为2013年8月31日。信件参赛以当地邮戳为准,网上参赛以提交答案时间为准。

3. 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代表、读者代表等进行抽奖,获奖名单将在《大众医学》杂志及网站、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网站公布。

4. 本次活动各级别奖项不重复获奖。

5. 主办单位、赞助单位工作人员及家属不得参加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竞赛试题

1.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养生保健?

A.生活规律 B.顺应自然 C.心态平和 D.过多进补

2.秋季养生应遵循什么作息方式?

A.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B.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C.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D.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3.坚持步行可起到健身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下列关于步行健身的注意事项中,哪项不正确?

A.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 B.速度应尽量缓慢

C.强度因人而异,以微微出汗为宜 D.步行时感到不适应暂停

4.温水泡脚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足部穴位、反射区和经络,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下列泡脚注意事项中,哪项不正确?

A.用中药泡脚无需结合中医辨证论治 B.水温宜控制在40~50℃

C.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D.时间宜控制在20~30分钟

5.下列练习太极拳的作用中,哪项是不对的?

A.调和气血 B.疏通经络 C.降压防癌 D.平衡阴阳

6.百会穴在什么位置?

A. 头顶正中距前发际5寸 B.掌面腕横纹中点上5寸

C.足外踝高点上8寸 D.两眉头连线中点

7.下列哪种中草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

A.紫苏 B.艾叶 C.马齿苋 D.绞股蓝

8.质量差的铁皮石斛(鲜条)具有下列哪个特征?

A.口感好 B.黏度高 C.渣子少 D.味道苦

9.下列关于盆景灵芝的说法中,哪项是不对的?

A.常含有乳胶、玻璃胶、石膏等固定剂 B.常含有杀虫剂

C.可每年长出“新芝” D.表面常刷涂清漆

10.下列关于家养瑞香的说法中,哪项是不对的?

A.多数有浓郁芳香 B.有一定毒性

C.所含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致癌作用 D.可净化室内空气

答卷

您的答案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以下信息请用正楷填写详细)

保健医生范文3

衰老年龄与机理

(1)现代医学认为:人在20岁肌肉、动脉系统、心脏、喉头、胸腺和大肠就开始衰老了,30岁开始食管、气管、胃、咀嚼肌、肾脏、输尿管、膀胱、指甲开始老化,40岁开始衰老的有软骨、骨、静脉、硬膜、毛发、耳鼓膜,50岁开始衰老的有肌腱、牙齿、红细胞、皮肤,60岁开始老化的有神经、角膜、巩膜等。60岁以上的老人较25岁的青年人的心脏排血量减少10%~40%,骨质增生达100%。

可以看出,人体内器官先行老化是不易发觉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以外表老化的形式出现,此时衰老的器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2)中医认为:早在2000多年前的《内经》中就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女性在35岁左右,阳明经脉气血开始衰减,表现在容面憔悴,头发开始脱落。42岁左右,开始头面部的三条阳经气血衰减,头发开始变白。49岁左右,任脉空虚,冲脉的气血衰减,月经停止,身体显出衰老。

内经又说:“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男性在40岁左右,肾气开始衰弱,头发开始脱落而变得稀疏,牙齿开始松动和枯槁。48岁左右,肾气明显衰弱,肝气开始衰减,面部憔悴,鬓发开始花白。56岁左右,肾气明显衰弱,肝气开始衰减,表现为筋骨不灵活,动作迟缓。64岁左右,肾气大衰,形体显的衰老,牙齿头发也脱落。

以上这些是中医对人正常衰老的认识。现代医学对衰老的研究认为:人体衰老有内因、外因。内因有遗传密码传道转录的偏差,胸腺萎缩和腺毒降低,专门基因激发了衰老分子生物钟,生物膜的脂质进度,气化分解和损伤,神经内分泌失调,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蛋白质变性等等。外因如社会的安定,环境的污染,工作的紧张,精神的压力过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没有规律,运动过少,慢性病的折磨等等,均是造成衰老的重要因素。

如何及时发现体内器官衰老

自我检测体能:①如爬山、爬楼是否心慌气喘,了解心脏的代偿功能。②如讲话时常不能准确进行言语表达,就有脑衰的可能。③饮食是否如常。④大便小便有无异常改变。⑤有时只有非常微小的不适,可能疾病就已发生。如我们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陈旧性的心梗,在询问过程中患者往往讲没有明显症状过程。如某位医生两只手稍微无力,后经核磁共振检查,已经出现轻微的脑梗死。

按时到医院体检及中医对人体健康的检测:①西医健康体检:体查能让你了解肌体功能衰减老化及体内的垃圾是否过多,如做心彩超能了解心脏的冠状动脉改变,心瓣膜改变。如查血化验,了解血脂高、血尿酸高等,应给予清除。如查一滴血,可以了解你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②中医对人体的健康检测:中医对人体的健康检测主要是对受检者进行“望、闻、问、切”,收集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否良好,收集受检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史,给予中医的辨证分析,确定受检者属于“阴虚型”、“燥热型”、“痰热型”等何种体质,从而用中医中药给予调理,达到体检调理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③经西医体检、化验的数据,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确定是否是“亚健康”、“亚疾病”,用中医中药给予配合调治。如“TDS”亚健康检测,实际上就是运用人体的经络学说,探测人体潜在的一些疾病。

防衰老要点与养生保健

防衰老要点:①生活相对规律:女士在40岁以后,男士在50岁以上者,最好把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处理好,有规律的生活是最好的养生。②饮食忌暴饮暴食:医学专家提出的“饮食革命”已经得到不少高血脂、肥胖者的认可。据统计:50%的癌是吃出来的,对煎炸、腌卤等食品不吃或少吃为佳。③科学的饮食结构:较低的饱和脂肪酸(指动物性脂肪),较低的胆固醇和较低的总脂肪水平,较高的优质蛋白质(如奶制品、瘦肉),丰富的蔬菜、水果,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精细粮食)。所以现代社会上流传顺口溜:“早上吃得像公主,中午吃得像地主,晚上吃得像乞丐”。有一定的道理。④忌烟,少喝酒。⑤适度的运动:A.度:不同的人运动量不同。B.序:循序渐进。C.恒:持之以恒。⑥有慢性病者应抓紧治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⑦保持健康的心理:热爱生活,工作积极向上,不畏困难,拥有较强的适应周围各种环境的能力。⑧按时体检,一般1年查1次,最迟不要超过2年,有慢性病者,对个别有病器官应半年检查1次为佳。对检查出来的异常指标应及时处理,加以防治。

养生保健要因人(阳亢体质、阴虚体质),因年龄,因性别,因时(中医认为春夏季节应晚睡早起,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应早睡晚起),因地(东西南北中的人群体质不同)而异。

养生保健应当在医生的指导及中医辨证下进行(辨脏腑、辨经络、辨阴阳)。

养生保健要循序渐进,不要心血来潮,要有计划,平常与强化相结合。

养生保健的注意点:少吃或不吃各种保健品;不要轻信广告,要有识别能力。

抗衰老的食物及中药:①蔬菜与食品:洋葱、竹笋、香菇、白果、核桃、玉米、荞麦、干果类等。②中药:大凡有补肝肾、补气之品均有抗衰老作用,地黄、枸杞、人参、黄芪、冬虫夏草、灵芝、百合等。③方剂:六味地黄丸、人参养荣丸、百龄胶囊、银杏叶片等。

保健医生范文4

人的自然寿命是由人的内部规律所决定的。那么人的自然寿命――天年,应该是多少呢?

古希腊思想家提出来的寿命系数学说: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倍至7倍。所谓自然寿命,是自然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平均寿命尺度,所谓生长期,就是从动物出生到骨骼停止生长的年限。人从出生到生长发育成熟,一般是20年至25年,正常人的寿命应该是100岁至175岁。

美国老年学家海弗利克,根据细胞分裂法推算人的寿命:一个成年人大约由50万亿至6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大部分从胚胎开始分裂,等到分裂46次至50次以后,就停止正常分裂,以后死亡。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推算,人的平均寿命应当是120岁。

苏联科学家利用从世界各地主要地区所得的人寿资料推算,人的寿命应该是98岁。

中国古代医书《素问》指出:“尽终其天年,独百岁乃去。”《灵枢》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老子曾指出人生大期一百二十度为度。

中国古人认为,女子大约从35岁至49岁,男子从40岁到56岁,是人体从壮盛转向衰老的时期,也叫始衰期;人到60岁,一般进入衰老期,不仅肾气衰和形体衰老,心气也衰退,气血运行也欠流畅;人到70岁时,脾胃功能减弱,饮食量减少,皮肤松弛,行动迟缓,故俗语有“七十不赴宴,八十不外宿”之说;到了80岁以上,脾肺肾机能均衰退,弯腰驼背,身高降低,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反应迟钝……

这些衰老征相是生命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紧张忧虑,要顺其自然,延缓衰老的各项措施应该从人的衰老期开始,只要精气不散,脏腑不损,就可以颐养天年。

我是一个见证者

我亲眼见到许多位老一代革命前辈,虽然他们在战争年代生活艰苦,甚至积劳成疾,但是,在全国解放后,在保健医生、护土和营养师们的多方面照顾与调治之下,许多位领导人都能领导全国意气风发地建设新中国。过去,曾有人问我:“我们国家领导人整天都吃什么高级补品?为什么我们从电视上见到他们个个都是步履矫健、神采奕奕、精力充沛呢?”我告诉他们:“我见到的一些领导们,都没有吃什么山珍海味和高级补品,只是他们吃得合理,营养搭配科学,定时定量。”

例如总理,工作非常辛苦,工作时间比任何人都长,他的保健医生曾经说过:总理的饮食非常简单,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几十年都是一样定时定量。主食除大米白面以外,每周都要吃些高梁米、小米、玉米面;副食一个荤菜,一个半素半荤菜,一个时令素菜和一个汤。

我还见到一些早期参加共产国际的领导们,他们在国外生活过,有吃西餐的习惯,回到国内后,营养师们也是按照中国的饮食结构进行安排,每日一西一中合理搭配饭菜,才使得这些领导们有超人的精力,同时,寿命也都延长到八九十岁。

我在香港和李嘉诚先生一起吃饭时,见到他的饮食也是十分简单、合理,与的饮食相似,只是每日一定要吃几条炸的多春鱼,连肉带刺一起吃,既有营养又补钙,一举两得。他的工作虽然繁忙,身体状况依然非常好。

我自己的养生经

经常有人问我,您今年已经78岁了,为什么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年轻,精神状态也好,头脑也那么清醒,还能给人看病?这与我多年注意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早餐:7时。主食:面包,或馒头,或豆包,或点心1两。副食:鸡蛋1个,或香肠1截。饮品:牛奶,或豆浆1杯。

午餐:12时。主食:米饭,或二米饭(大米和小米),或窝头1两到1两半,每周1次到2次。饺子12个,每周1次。面条2两,每周1次。馅饼,或包子2个,每周1次。副食:一荤,红烧肉2块到3块,每周1次。红烧鱼1块,每周1次到2次。清炖牛肉3块到4块,每周1次。四喜丸子半个,每周1次。红烧鸡翅1个,每周1次。一素,时令蔬菜半斤。春天:菠菜、小萝卜、豆芽等。夏天、秋天:西红柿、冬瓜、茄子、丝瓜、黄瓜、圆白菜、南瓜、韭菜、茴香、洋葱等。冬天:白菜、土豆、萝卜、豆制品等。

加餐:下午3时。时令水果半斤左右。

晚餐:下午6时到7时。主食:以各种不同成分的粥为主,冬天可换成热汤面1小碗。副食:各种豆制品,各种凉菜、小菜适量。

我从来不喝各种饮料,因为它多含防腐剂。我一般都是喝白开水,或上午喝淡茶水,以花茶为主,从不抽烟喝酒。

保健医生范文5

关键词:社会需求;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张志贤,男,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教学、医疗,养生保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急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健康养生指导。大学要以培养“适应性人才”为基本要求,以适用性为目标来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1]。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涉及政府、医学院校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论证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如何构建和实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讨,阐述了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解决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严重匮乏问题。

目前,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缺失矛盾突出。一是医学院校养生保健师资缺乏,医学生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贫乏。二是各级各类医院缺乏养生保健医学专业人才。三是全社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需要培养大量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

(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

据《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我国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伴随生活压力的加大,“亚健康”和慢性病人群每年递增,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主要原因,需要高素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提供健康养生指导。

(三)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养生大师”迷倒众生,“养生秘诀”风靡一时和养生伪科学泛滥的社会现象。一是养生保健行业鱼龙混杂,科学规范、质量可靠的社会化养生保健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二是有些健康养生类图书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养生知识和观点违背常识,颠覆传统,使公众误入歧途,损害了人民的健康。三是迷信一些流行的养生保健理论方法,表现为自诊自疗的、延误病情的、没病折腾出病的、看“大师”不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步入养生误区。需要养生保健专家倡导树立科学养生观,正确处理养生与治疗疾病的关系,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二、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医院功能和内涵也向正确引导现代人健康需求和消费调整,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备受青睐。在美国约1亿以上的人口在大约700多个健康管理机构中享受健康管理服务;日本有40多万健康服务人员,平均每300人配备一个养生保健师;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3],与美国、日本相距甚远。根据有关专家预测:2012-2021年中国将出现养生保健服务人员的需求高峰,养生已成为生活质量象征、健康生活标志和21世纪最热门的产业。社会转型期,我国13亿人民迫切需要养生保健指导。如果按1000人配备2名养生保健师,全国需要260万人;按1000人配备5名专业保健按摩师,全国需要65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潜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市场。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迅速,各种养生保健中心、社区养生保健医疗中心、养生馆、保健馆、养生会所、企业养生俱乐部和经络、艾炙、针灸、足疗等养生馆遍布各地。随着我国养生产业市场的规范,经国家认证的专业养生保健机构将会应运而生,都急需大批的经医学院校培养和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就职于各级各类医院的养生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部门和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机构,养生保健教育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卫生保健部门,个体医疗机构,养生保健康复中心,健康保险公司;二是自主创业,开设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产业公司、养生会所、疗养院、养生保健康复咨询服务部;三是对特殊亚健康群体做家庭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四是保健产品生产开发和营销企业等。

三、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

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指出:“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院校不但要承担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责任,而且还要培养科学养生与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型卫生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医学理念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需求[4]。”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加强养生保健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化学习,掌握养生保健教学基本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技巧和教学规律,培养一批乐教、适教、善教的养生保健优秀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国家主管部门和医学院校应加大养生保健专业教材的研究力度,组织修订、编写和开发本硕博、大中专层次规范化教材,构建科学系统化养生保健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课程体系。笔者编撰的《科学养生与健康》医学教材较系统的丰富了情志、心态、饮食、运动养生及全身各系统的科学养生知识与方法和“亚健康”“八高症”“慢性病”的预防及健康管理知识等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医学院校应设置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教育方向的养生保健专业,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康复,现代养生医学、现代康复医学,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师、康复医疗师等专业,逐步健全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专业支撑体系。

(二)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多类型、多渠道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养生保健专业教育本硕博一条龙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硕士、博士类研究型人才。二是建立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养生保健专业方向的培养体系,培养本专科应用型人才。三是对相关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开展养生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四是对医院、城乡社区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展养生保健培训,培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五是建立高端养生保健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启动研究项目,培养专家型人才。六是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执业医师考试和注册制度。

四、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

根据社会需求决定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人才覆盖原则,确定大师型、顾问型、技能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等5类人才培养模式[5],为社会培养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具有“中医传统文华根基”、“中西医思维方式”和现代医学预防思想的各类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内容包括养生保健概论,中医养生,道儒佛武传统文化养生,中华武术养生,现代科学养生,现代养生医学,养生保健执业规范等。培养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技能传授、考核测试和社会实践等。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要求。

一是掌握养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养生概论、健康本质、疾病形成、中医养生、“治未病”和预防知识。二是掌握中医基础和中药学基础知识。三是掌握常用养生方法。包括精神、情志、自然、环境、饮食、起居、睡眠、经络、药物、房事、五脏和慢性病养生。四是掌握现代科学养生知识。包括现代科学养生基本理念(健康概述、科学养生观、健康风险预警与健康评估、“养成教育”、科学养生指导),现代预防医学与养生(一级预防与养生,慢性病三级预防)。五是熟练运用传统和现代养生基本技能。包括传统养生功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针灸、足疗、耳针疗法和减压、排毒、营养、中西医急救技能等。

保健医生范文6

关键词:学校;卫生保健;探讨

学校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各种传染病流行病易传播的地方,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等各种传染病在局部地区的爆发,学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加强我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水平,切实保障学校广大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是我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对维护社会稳定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有重大意义。我校通过学习《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我校《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条例》的规定,对我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讨论,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我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缺陷,提高了工作质量,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学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1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缺乏:我校学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由于政府财政的投入相对不足,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备相对不完善,我校的专职校医目前有2人,专职护士1人,学历以本科为主,由于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导致我校学生传染病登记、食物中毒、学生病事假登记不及时规范,学校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治工作不能及时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不及时。

1.2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存在一定不足:对我校所有教室进行采光达标率检查发现,教室照明达标率偏低,课桌面照度>150lx的教室占88%,灯管排列方式(长轴垂直于黑板面)的教室占92%,有黑板灯管的教室占67%。对生活环境检查结果显示:生活环境情况:依据《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条例》规定进行监测发现,我校校园患者相当整洁,局部仍然存在卫生死角,尤其在雨雪天气后,垃圾不能及时清楚;我校厕所均为蹲位设置,水冲式厕所,宿舍楼内卫生管理人员清洁卫生尚不及时,宿舍内物品摆放整齐度不一,个别宿舍卫生较差,存在挂床围等现象。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饮用水符合标准,开水由学校统一供应,澡堂内卫生清洁尚不及时。

1.3缺乏健康教育及指导:目前学校广大师生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对健康教育的材料阅读有限,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宣传较少,不能做好眼保健操。

1.4学校食堂卫生环境不足:目前我校食堂环境相对较差,从业人员存在无证从业者,学校周围存在大量小商小贩,对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存在隐患。食堂内卫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垃圾桶内残余食物残渣未及时清理,垃圾桶未加盖等现象较普遍。

2采取的措施

2.1加强学校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学校卫生医疗保健工作的投入,定时对医疗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有关人员进修,提高学校保健工作质量。建立好学生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发展趋势,对乙肝携带者做好保密工做,对传染病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搞好传染病管理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

2.2强化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依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普及卫生法规,依法严格管理食堂。定时检查学校食堂卫生工作,学校食堂必需办理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需持有健康证,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学校组织由校医主讲,分层次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进行讲解,加强卫生观念,并给予技术性指导,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对从业人员定期体检。

2.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针对广大师生自我保健能力差的情况,由学校组织,由本校校医主讲,根据卫生教育的有关材料,及不同年龄,不同级部,多层次,多渠道、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卫生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卫生观念,提高常见病的认识,尤其对目前国内流行的手足口病、甲型H1流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防病能力,对可疑人员及时隔离并上报,同时根据课时安排,在校医的指导下加强各种体育锻炼,按时做好眼保健操。

保健医生范文7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传统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保健,提倡未病先防。土家族医学作为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经验的自然科学”,对以土家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文明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探讨饮食起居,精神调养,形体锻炼等在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中的地位和作用,比较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

1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当中,中国人的养生学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是对养生的精辟总结。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1.1 适应自然规律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才能延缓衰老和避免疾病的发生[3]。《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灵枢•邪客》曰:“人如天地相应”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这是四时养生之道[4]。

1.2 重视精神调养

1.2.1 避免不良刺激 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是中医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其二,要积极地治疗躯体性疾患,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

1.2.2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灵枢•本脏》言:“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而要求人们善于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通过经验认识及思想活动过程转移情绪感情反应,消除其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境。

1.3 谨和五味 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备急千金要方》“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食养,亦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3.1 平衡膳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素的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的发生,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记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

1.3.2 辨饮食之宜忌 强脾胃,节饮食乃第一要务。包括忌过饥过饱和饮食偏嗜[5]。《金贵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之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1.4 防止病邪侵害 慎避外邪,是寓于养生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虚风贼邪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其二是注意“避其毒气”,以防止其致病和“染易”。其三是实施药物预防等。《素问遗篇•刺法论篇》中就已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

2 传统中医学中养生之道的措施

2.1 调神养生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故养生尤重调神,除四季调神外,还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1 养静藏神 《素问•痹论》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养静的关键在乎节欲。如果过分的贪求声名物欲,可导致损正折寿。因而,提出了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嫉妒等要求。

2.1.2 动形怡神 动形可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心旷神怡。尤其是人到老年后,通过适当的动形来怡神,静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2.1.3 移情移性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如: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违乐之事再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从而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2.2 惜精养生 包括节欲惜精、节房事及注意房事卫生等措施。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说明性生活是必须的,是顺应自然的。由于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素问•厥论》中更明确提出纵欲是损伤体质的重要因素,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故手足为之寒也”。由于纵欲过度,使之从“质壮”的体质转变为阳气衰于下的体质,充分说明节欲保精对养生的重要性[6]。

2.3 饮食养生 食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记载看,有禾、麦、黍、稷、稻等多种粮食作物,已能大量酿酒。到了战国时期,终于有了关于食医的理论,标志着食疗的飞跃发展[7]。《周礼》中有食医记载,说明我国古代对饮食健康的关注程度已非一般。《内经》有“药已祛之,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8]。2.3.1 注意饮食卫生 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其二是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3.2 提倡饮食有节 食养中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都和饮食无节制有关,这里的节制是适量的意思,不能吃的过多,但也不可过度节食[9]。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则因人而异。

2.3.3 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谨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服偏寒偏热。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食物,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会导致其它营养物质的匾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产生种种疾患。《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指出:“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2.4 传统健身术养生 传统健身术养生,如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拳术及各种气功和武术运动等,以此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10]。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要求运动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运动以养生的功效。

2.5 药物养生 药物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服用或外用天然中药并借助其补养或通泻作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脏腑、通畅经络,达到益寿延年、祛病强身的目的[11]。补益扶正是药物养生的基本法则,调补肾脾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从保健防衰的益寿方剂来看,如《世补斋医书》中的首乌延寿丹,《外台秘要》的延年茯苓饮等诸方,其重点亦多在补益肾、脾两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上品药物120种,注明久服“耐老”、“增年”、“长年”、“不老”、“不夭”等即达85种,其中包括人参、地黄、枸杞、女贞子等著名补养药[12]。

2.6 推拿、针灸养生 推拿养生是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信息的调整和纠正解剖部位的异常等方面。《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可预防邪气侵犯脏腑,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预先针刺使“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13]。

3 土家族医学中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土家族聚居在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km2,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4]。”土家族医学以“三元学说”及气血精为理论基础框架,以毒气学说为病因学基础,以气血失调与冷热失衡为病理学基础,以“五诊法”为诊断学基础,以“七法”、“八则”为临床基本治则,具有别于传统中医学及其他民族医学的独特的医学学术特点[15]。其中包括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与土家人民的文化娱乐,体育运动,饮食,生活起居等密切相关,是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的结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卫生保健体系[16]。 具体体现如下。

3.1 歌舞怡情

3.1.1 民族舞蹈 土家族人能歌善舞,土家山寨也多为歌舞之乡。在土家民间流传的舞蹈种类颇多,这些舞蹈多是在生产劳动中慢慢形成,其舞蹈形式及表达内容与农事活动、日常生活、祭祀等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手舞,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渗入,以土家原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多元化风貌。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审美性[17]。

3.1.2 民族歌曲 歌也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劳动山歌、情歌、哭嫁歌等。哭嫁作为一种传统的婚俗文化,素有“中国式咏叹调”之称。以哭诉为主要形式,“哭”中有“歌”,“歌”中有“语”,形成了哭嫁歌中“哭、歌、语”三种元素相结合的独特音乐风格[18]。

3.2 运动健形 土家人的健身运动,是土家人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认识,创造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养生方法。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蛮干闲散,以免伤神损形。其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气功、踩高脚马、爬树等。这些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经脉强健,三元协调,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3 药食调补 土家民间食物种类繁多,土家人民也素有食疗的习惯。在土家族聚居之地,山中盛产野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是人体必须的稀有元素,如猕猴桃、板栗、核桃、交藤等。土家医常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配膳食,选用既有营养价值又有预防保健作用的食物进食,促进人体气、血、精生机旺盛,三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土家族聚居地区是茶叶盛产之地,喝茶养生也是土家人的习惯,常在茶中加入一些药物,对多种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如七叶参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油茶香味独特,极具营养价值,多用来招待贵宾。

3.4 起居有常 主要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家人在起居上注重早睡早起,以日出日落为期,与昼夜相伴,与四时相应,以保证睡眠,怡养心神。心神得养,则形体亦健,抗病之力亦强。

4 传统中医学与土家族医学养生保健的异同

传统中医养生学深受道教、《周易》哲学及《内经》的影响,从而创造了中医养生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华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19]。而土家族医学的养生学形成深受山地文化、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德观、精神文化及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的影响[20],同时又结合了土家先民与大自然不断斗争的结果而形成。但是作为一门经验学科,土家族医学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传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土家族医学是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与传统中医学理论大体原则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运动、饮食、情志养生,但有其独特之处,强调以古朴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医药一家;医护一体;药食同源;口耳传承;疗效可靠,尤擅蛇伤、骨伤科等。通过文体娱乐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把民俗文化,民族气质,生产劳动等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养生强调“未病先防”[21],如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等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的逐步延长,我国老年化越来越严重,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探讨了传统中医学和土家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异同,以期达到强身健体,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效果。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养生保健,值得进一步挖掘与提炼,为新世纪的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玲.抗衰老与中医养生防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56.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3.

[3]吴忠祥,尹抗抗,谭达全.《浅谈黄帝内经》养生观[j].新中医,2009,41(1):112.

[4]李敏.老年养生应顺乎自然[j].老年健康,2008,(3):22.

[5]钟木生.《内经》论养生长寿之道浅述[j].新中医,2009,41(8):121.

[6]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7.

[7]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5.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6.

[9]吕述鹏,郭宏敏.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31.

[10]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n].科技健康导报,2008:30.

[11]张学梓,钱秋海,郑翠娥.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0.

[12]白永波,孙光荣.中医养生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73.

[13]宋昳星,鲍毅海.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j].新疆中医药,2009,27(3):24.

[14]田咏华.试论土家族医药学术特点[j].中医药通报,2003,2(2):110~112.

[15]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16]赵敬华.土家族医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37~38.

[17]罗岚.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特征[j].群文天地,2009,(11):22~23.

[18]危静.浅析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j].科技信息,2008,(29):183.

[19]施观芬.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50.

保健医生范文8

[关键词]新编五禽戏 三调 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38-01

1.五禽戏的源流

古代仿生导引术,最早记载于《庄子・刻意》中的“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己,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其中的“熊经鸟伸”是模仿熊和鸟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又被称为“二禽戏”,与五禽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看作是五禽戏发展的雏形阶段。而后,在马王堆《导引图》,张家山汉墓《引书》,《淮南子》等[1]历史文献中都有关于多种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的导引术记载,可看作是五禽戏发展的发展阶段。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则根据仿生导引术、吐纳之术,集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进一步加以提炼和改进,通过观察各种飞禽走兽的运动形态,在继承和总结前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经验基础上创编的“华佗五禽戏”[2]。经历时代变迁,五禽戏发展至今以多达20余种版本,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养生需求,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学者在古籍原有记载基础上整编而来,新编健身气功。五禽戏既继承了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又吸取了各流派的精髓,将中医养生与现代人体运动学、形体美学有机的结合而成,配合轻缓柔和音乐,彰显了时代特征,是一套取法自然,古老而又现代的养生保健运动。

2.中医养生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从中医养生中“保精护肾”的角度看,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3]。精可化气,气可生神,神可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为健康长寿的根本,反之,气、形、神是精的必要条件,为“保精护肾”提供能量。

从中医养生“形神共养”的原则看,形即形体,神即精神、意识。传统医学认为:“静以养神,为阴。”练习者可通过对机体心理活动的自觉控制,保持心理的宁静和“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以增进身心的健康;“动以养形,为阳。”通过运动形体,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强筋壮骨效果。形与神、动与静、阴与阳均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有达到彼此间协调平衡,遵从生命体的固有规律及人于世间万物相适应的规律,方能保持机体内部各脏器稳定及机体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的动态平衡。

3.新编五禽戏与中医养生保健

新编五禽戏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以形体运动、呼吸吐纳、意识控制相结合为主要形式,通过模仿自然界五种动物的神形而创编。其讲求的“调身”、“调息”、“调神”与中医养生中的形、气、神相互对应。“调形”重在锻炼人的外在形体,强健筋骨;“调神”重在调节精神状态,心强脑健;“调气”通过呼吸吐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脏腑功能。通过“三调”来实现形神合一,协调阴阳平衡,方能达到生命机体治病祛邪、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功效。

3.1 调形与养生保健

调形,指对身体姿势及的牵拉、调整、变换。调形是练习五禽戏的第一步,没有良好的姿势,就无从谈起调气和调神,更达不到养生之功效。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意思是调形是调气和调神的基础,只有形正才能进一步达到气定神闲效果。从调形的角度来分析五禽戏的每一个动作都别具匠心,重点突出,而整套动作又浑然一体,各戏之间相互呼应。

虎威生于爪,虎神发于目,爪与目皆属于肝,勤加练习可起到舒筋活络、养肝明目的作用。“虎举” 时,手臂向上拔伸,刺激躯干两侧肝胆经络,起到疏导肝胆气血的效果;“虎扑”时通过身体前后伸展,可增加脊柱各关节的伸展性和柔韧度,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鹿好静立远眺,角抵时运转尾闾。中医理论认为,“腰为肾之府”,鹿抵”通过腰部左右扭动、胸内含脊柱后凸、尾闾的运转不但可增强腰部力量,还可起到壮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效;“鹿奔”两臂内旋前伸,使肩背肌肉得到牵拉放松,躯干弓背收腹时则可增强腰背肌肉力量,起到防止、矫正脊柱畸形的作用。

熊戏主脾,通过 “熊运” 腰部摇摆,可按压脾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使得中焦气血通畅,“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起到疏肝理气,增强消化系统效果,而提跨前行时又能增强髋关节肌肉力量。

猿戏主心,“猿提” 动作中“猿勾”,通过手臂夹胸收腋、上提下按、上肢大幅度运动,可增强肺部呼吸能力,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情况;另外提踵动作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强化腿部力量。

鸟戏主肺,模仿仙鹤伸颈长望,展翅飞翔。鸟戏中“鸟伸”动作通过上肢的上举下按,牵拉任、督二脉,起到疏导经络作用;另外胸腔的开合直接刺激肺脏,加强肺吐故纳新能力,提高肺活量。“鸟飞”提膝独立,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拇指及食指上翘紧绷动作可刺激手太阴肺经,能有效疏导肺经,提高心肺工作能。

3.2 调神与养生保健

“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感觉等精神活动,也泛指机体的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眼神、表情、肢体姿态等。“调神”则指调养精神,神属静,与形相呼应,从而达到“形神合一”的中医养生之道。练习五禽戏要“入戏”,只有充分理解了五禽的“神”,才能通过动作展现其玩耍游戏时候神态、神韵,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健身功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虎戏”勾勒出猛虎伸腰、奔跑、扑食的场景,展示威严、勇猛的神韵。“虎举”神态要严肃威猛,“虎扑”神态要沉着凶猛。“鹿戏”勾勒出鹿自由奔跑,抵角游戏,展现自由奔放、祥和的神韵。“鹿抵”神态要轻灵祥和,“鹿奔”神态要自由奔放。“熊戏”勾勒出壮熊憨态摇摆和行走的场景,展现憨厚笨呆的神韵。“熊运”神态要憨态可掬,“熊晃”神态则要浑厚沉稳。“猿戏”勾勒出猿猴左顾右盼觅食摘果的场景,展示活泼机警的神韵。“猿提”神态要机智灵巧,“猿摘”神态要活泼敏捷。“鸟戏”勾勒出仙鹤仰首挺拔,展翅飞翔的场景,展示怡然自得的神韵。“鸟伸”神态要超然淡泊,“鸟飞”神态要悠然恬静。

3.3 调气与养生保健

调气,首先指调整呼吸的方式、节奏、强弱等,也称调息。即通过肢体形态的变化与呼吸吐纳的有机结合,逐步达到形、神、气的统一。呼吸是人本能的一种生理活动,也是练习五禽戏的重要环节之一,呼吸形式主要包括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停闭呼吸及提肛呼吸等。如在“猿戏”中猿提动作就运用提肛呼吸法,吸气时提收及会阴肌肉,呼气时则放松及会阴肌肉。练习五禽戏时,不管选用哪种呼吸方式,都要以松静自然,不憋气为基本原则,配合起吸落呼、先吸后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等规律。

4 小结

新编五禽戏模仿五禽秉性特点,但又不拘泥形象,动作优美大方,配乐轻缓柔和,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结合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精气神学说等,新编五禽戏虽有较好的健身功效,但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的练习者,还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控习练强度,以“汗出透”及“身体轻便”[4]等为基本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能达到养生保健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田启涛.“五禽戏”的发展源流及操练技巧[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7):38-40.

[2] 张继,沈澍农.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导引五禽戏发展探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6-29.

保健医生范文9

【摘要】 保健医生有别于常规临床医生,它更注重于对身体的早期观察和适当的处置,特别是老干部的身体保健,更应尽快发现疾病所在和尽早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老干部保健医生巡诊医疗督导

老干部保健医生不同于普通社区医生,它有更多的要求和特殊的工作方法,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由于战争年代经受磨难和祖国建设时期过度操劳,步入暮年以后,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加速退化,自身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和保障他们的身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他们的保健工作必须以新的理念和独到的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摸索和具体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常用的工作方法,供相互交流借鉴。

1巡诊是基础

1.1 巡诊工作是一切保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的医师觉得老干部身体一直比较健康,就疏忽了巡诊的工作,但高年龄老干部的巡诊有着特殊性和必要性。

1.1.1 高龄老干部的体能储备降低,敏感性减弱,必须通过保健医生的细致观察才能及时发现老干部身体的各种功能障碍或失调。

1.1.2 老干部的自身调节能力降低:在中青年人,体温、渗透压、血糖、电解质等出现变化时能够由自身内稳态系统加以调节而保持正常。老年人调节系统功能减弱,很小的波动也会产生异常反应,没有定期的日常检查是掌握不了老干部病情变化的。

1.1.3 高龄老干部有着特殊的心理特质,积极的有满足感、安乐感、奋进感;消极的有孤独感、失落感、空虚感等。每位老干部的历史背景不同,使得他们的心理状况更加复杂。

1.2 巡诊工作要做的细致:首先与老干部协商好见面的时间,按时到老干部家中进行查体。只要时间把握得当,老干部的依从性就会提高,从而使巡诊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其次是针对病情有变化的老干部增加巡诊的次数,将老干部病情分为一二三级,根据不同的病情安排巡诊次数,一级需要每日探视,二级需要每日电话询问,三级需要每周探视一次。做到每周都能为老干部查体一次,及时了解老干部的身体状况。

由上所述,只有坚持巡诊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老干部的病情变化,通过对老干部巡诊过程中的仔细观察及时发现老干部病情变化,针对不同的变化为老干部提供适当的诊疗计划。在良好的沟通和商讨后及时进行治疗。所有的理论指导只有通过每日的实时巡诊实践才能得到提高,抓好巡诊工作才能真正把医疗工作落到实处。

2医疗督导是关键

药物应用督导 在坚持巡诊工作的前提下,为老干部药物治疗把关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老干部年龄越来越大,所患疾病的种类日益增多,治疗药物的时时增加,但老干部在医院的诊治往往是多个科室单独进行,每个科室会为老干部开具2-5种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为老干部服用药物把关就成了极为迫切且重要的工作。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辨别药物的用法用量:我院老干部的年龄基本都在60岁以上,代谢速度减慢,代谢周期延长,肝肾功能均下降,老干部开始用药就不能按说明书上的用量,剂量可以从1/3开始,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可以增加至1/2,再根据治疗效果考虑加到标准量。

2.2 随时更新老干部的药单:老干部现在用药种类比较多,根据药物种类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可知:5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10种药物同时服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到10%-20%。在这种情况就必须把老干部从医院取回来的药全部摆开,挑选治疗性的5种药品服用,其余的保健药品再根据老干部身体状况在服药的空置时间里加减。要给老干部写出明确的服药单,按早中晚饭时间分配、饭前或饭后服用、需固定时间服用的药物明确标注,这样才能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必须严谨执行的工作任务,不做好这项任务就完成不好保健工作。

2.3 把握药物的疗程和复查指标:这项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老干部的配合,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制定明确的复查项目,到期及时提醒老干部做复查,即使老干部在外地也要电话通知老干部按时做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带回家中。只有坚持仔细的记录停药时间、复查结果才能把保健工作做圆满;只有攻克了这个瓶颈,门诊部的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保健医师的职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3强化急救演习技能

现我院的高龄老干部较多,所以出诊成了常规工作项目,而老年病种复杂,老干部身体状况日益减弱,这就要求我门诊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症的处理,医护人员要有较高的默契程度,医师要有完备的急症处理模式。如何提高技能成了重中之重。有两种培训方式可提高急救技能:1)季度演练进行个人过关培训。这样的培训能让人人程序熟练,人人技术过硬。2)实际病情观摩 每当遇到较重病情时,召集就近工作人员到场,在二线主任与值班医师的处理过程中侧面使其他医师增长实践技能。通过这种直接动手和间接学习巩固技能操作。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我们渐渐形成了完备的干休所医疗模式,在日常工作中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当然,这之中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随着我们医疗工作的深入,相信今后的工作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碧蓉.老年病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