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职业卫生学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2-24 11:11:00

职业卫生学论文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县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内容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围绕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开展大讨论。重温“大医精诚”和“尊重生命”的理念,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励新时期医疗卫生创新精神,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是每一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用高超严谨的技术、优良温馨的服务树立天使形象,真正让医德医风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三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自觉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刻理解做好医疗卫生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四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坚守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三、方法步骤

大讨论活动从现在开始,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15日前)

各单位要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学习陈竺部长和张茅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陈啸宏副部长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视讯会议上发言等,发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6月15日前,各单位将本单位组织动员情况和实施方案报局党委。

(二)讨论交流阶段(7月15日前)

1、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并提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化为共识和行动。

3、7月5日前,各单位各自形成有关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并报局党委。

(三)深化成果阶段(至年底)

1、总结提炼。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归纳、提炼、总结,并及时组织学习全省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

2、深化成果。各单位要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疗、进科室、进病房,融入每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中,贯穿在我们的整个工作中,通过优质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成效。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专人承办。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二)紧密结合实际。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兼顾,做到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卫生法学》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一、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法治中国、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开展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正适应国家对法治人才的需要。

同时随着健康中国理念在民众中的不断深入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各种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医疗纠纷和医疗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卫生法学》课程是高职医药类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专业与法律的交叉学科,是医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掌握卫生法律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以法为准则规范其职业行为,对于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卫生法学》课程是高职医药类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来源,该课程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与实践性,该课程任务是让学生学量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逻辑思维、总结归纳的能力,将医学与法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医学事件,运用合法的手段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然而就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根据高职医药类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大多数学生仍然无法有效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很多学生的行为甚至与法律背道而驰,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课程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理论教育主导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其实施过程及成效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法律法规教育,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有必要进行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

由于学科发展的滞后性,《卫生法学》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起步比较晚,受重视程度一直不高。教学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和传统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课程教学仍然较落后,目前注重课堂理论灌输,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卫生法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虽然有一些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教学案例滞后、情景模拟表演性居多等问题,没有很好地与实践有机、科学地结合,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职《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课程目标定位的不同,课程实施必然不同,教学效果自然大同。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因此医药类专业基本都开设《卫生法学》这门课程。但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究竟应该是着眼于卫生法法律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专业法律素养的提升,还是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卫生法的培训,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在课程实施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中仍是“填鸭式”教学,主要普及专业法律知识,部分是围绕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进行“应试教育”,极少数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开展“能力教学”。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导致的。

2.课程教学课时分配不足,实践教学课时更少甚至缺失。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专业技能同时注重人文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常常缩减人文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时数,甚至干脆不开设部分人文课程。从所调查的高职院校看《卫生法学》课程大多数为周两课时,学期共计36节,有的只有16节,在课时安排上理论可是仍占多数,只有少量甚至没有实践教学。

3.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化,教学形式不合理。

目前《卫生法学》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填鸭式的讲解为中心,以教师法律概念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为主,整个学习以老师一张嘴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于学生无法深化拓展的知识,授课教师可以精讲详析,但是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单一、单向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授高职《卫生法学》的教师普遍是从大学毕业后受聘进入学校,很少有机会进入社会获取相关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可能是在改革中转型教授这门课程,并不具备专业法律知识,本身对理论掌握不牢固,更别说实践经验。有的老师可以通过寒暑假进行短期实践,增长实践经验,但是这种“参观式”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并不能满足该课程全过程的实践需求。

三、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前者教师处于指导者地位,学生是主体,主要通过实践探索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而课程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某一具有明确知识体系的课程,旨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升专业技能而采取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教学方式。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高职《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卫生法律知识的传授,不是应对各种考试,而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卫生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约束自身的行为并解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以实用为准则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属于法理部分的课程内容掌握以理论“必须”、“够用”为原则,所谓“必须”是针对学生理解该课程专业法律问题时必须,“够用”则是指针对讲解后续单行法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选取课程内容时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推行项目化教学,分解成若干项目,使每一项目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卫生法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包含下列几个项目:卫生法学基础知识认知――医疗主体法――医疗行为法――医疗责任法,以法律关系为主线,选取临床易发生的法律关系为教学侧重点,这样学生较容易梳理知识体系,同时直面法律问题,更易分清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从而明确医患双方的法律责任。

3.合理分配授课时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卫生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法律课程,不能只是学习枯燥法律理论,更应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用。实践教学课时的合理分配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和真谛。因此笔者认为在一般36课时的总学时中应该安排18课时的实践课时,这样学生才能切实掌握“够用、实效”的法律理论,同时真正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构建课程教学方法体系。

高职医药类专业《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与法学专业课不同,与本科院校《卫生法规》课程有所区别。要根据高职的特点,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方法体系。

(1)卫生法基础知识部分教学

该模块基本上是理论部分,笔者认为对于枯燥的理论部分的教学应侧重启发式教育,采取梯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卫生法学》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可分别采用讲授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实践启发等教学方式,并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提问、学生试讲、课堂讨论、课堂总结等方法不断强化学生对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关系的理性认识。如针对医疗法律关系这一知识,我们可以先从普通的社会关系入手,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关系,然后过渡到医疗法律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社会经历浅的矛盾,又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卫生法实务部分教学

卫生法实务部分包括医疗主体法、医疗行为法和医疗责任法等。该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很强,这些知识一般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要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卫生法学》课程属于法律与医护类专业的交叉学科。因此,最理想的课程教师是贯通法律和医护专业两个学科领域。只通法律,则无法与医护专业很好地衔接;只通医护知识,则因欠缺法律思维,无法掌控法律知识。“只有二者很好地综合,才能在专业课与法律法规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与此同时,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因此,笔者认为加强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学院应鼓励和支持《卫生法》课程授课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加强相应的专业学习,同时采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求教师丰富实践经历,从而提高教师的水平,更好地胜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6.以检验学生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和水平为标准确定课程的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标准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乃至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确定课程的评价标准,改变过去一考定终局的做法,应当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操作考核,将学生对卫生法规法律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对卫生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对法律事务的处理能力纳入考核范围,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的范围。其考核体系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1]张演,张志斌.高职卫生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10):46.

[2]汪丽青.医学院校《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医学专业认证为背景[J].医学与法学,2014(06).

[3]李筱永,袁明卫.医事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寻―多维度合作式建设[J].卫生软科学,2013(11):686.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3

一、医学文书及资料

申报正、副高均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反映本人最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住院病历复印件3份或专业技术总结1份。

专业技术总结是指任现职期间承担本专业的临床诊疗、实验、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药物调剂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具体要求应是申报人员在任现职期间比较集中开展的专业技术工作,其中选择1-2项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业务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表述:一是必须系本人在任现职期间主持的临床诊治、护理或诊断的疑难病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处置、复杂的药物调剂和实验室技术等工作;二是结合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分析、讨论;三是结合或引用的国内外文献要明确注明出处。住院病历复印件,要由单位负责人确认后签字盖章。

二、科学研究获奖证书及课题研究结题要求

奖项:要求提供科研获奖证书原件及批文复印件(单位审核人签名医学全在.线med126.com,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课题:要求提供结题报告(单位审核人签名,同时加盖单位印章)。

三、论文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职卫校;职业防护;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27-02

2007年国际护士会(ICN)选择了“健康的执业环境:工作场所品质=护理工作品质”作为2007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和行动指南的核心[1]。这一观念的提出,向广大的护理管理者和工作者阐明,保障护理人员职业环境的健康和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职业防护的意识,是促进护理人员向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稳步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一些新出现的传染性疾病还未被人类所认识,临床护理工作一线的护理人员就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各种各样的职业性危害中,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们的职业防护教育势在必行。笔者面向郑州地区的两所中职卫校,针对护理职业防护教育教学情况的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以探究其改革的发展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郑州地区两所中职卫校的45名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式调查,这部分专业课教师担任的科目涉及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传染病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共计7门。

(二)内容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1.学校开展《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情况;

2.教师进行卫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情况;

3.学生在校发生职业伤害及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的情况,涉及到3个方面的8个封闭式问题。该问卷经5名相关专家予以考量、审定,效度合理。

(三)方法

1.调查方法。采取现场发卷,现场收回,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在发放问卷前向被调查者讲解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被调查者作答完毕,调查者当场逐项检查,及时发现漏填的问题并要求被调查者立即补填,以防调查问卷无效。共发出问卷45份,收回问卷45份,有效率100%。

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中职卫校开展《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情况

通过调查45名专业课教师,发现两所中职卫校没有使用系统的中职层次《护理职业防护》教材,占100%;在学生进入临床护理岗位实习前,没有组织学生参与“卫生职业防护”相关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占67%。(见表1)

(二)教师进行卫生职业防护教育的情况

笔者前期通过查阅高等教育护理专业教材《护理职业防护》后,把曾经教授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专业课教师确定为调查对象。从调查中发现,在其各自担任专业课程的教材中有“卫生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占71%;教师将“卫生职业防护”作为拓展或补充知识向学生讲解的,占60%;认为“卫生职业防护”知识分散、不集中的,占87%;针对中职护理学生开展系统的《护理职业防护》教育,45名专业课教师认为有必要的,占100%。(见表2)

(三)学生在校发生职业伤害及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的情况

通过向45名专业课教师调查发现,学生上实训课发生卫生职业伤害,占60%;教师及时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职业损伤的方法,占78%(见表3)。随后又在对专业课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实训课上遇到职业伤害,其掌握正确处理职业伤害的方法,效果好的占7%,一般的占42%,不好的占18%,不知道学生掌握怎样的占13%。

三、讨论

(一)分析数据

本次调查的45名专业课教师中,有71%的教师反映在其所担任的专业课程中有卫生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而教师们认为“卫生职业防护”知识分散、不集中的却占到了87%。虽然有60%的专业课教师也将卫生职业防护知识作为拓展或补充知识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但仍有60%的学生在上实训课时发生了卫生职业伤害,并且在教师的反馈中只有7%的学生掌握处理职业伤害方法的效果是好的。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两所中职卫校均未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尽管有33%的比率显示学校在学生进入临床护理岗位实习前参与了卫生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但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对策讨论

1.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要重视。教育和卫生主管部门要切实从“以人为本”的关注角度出发,从受教育者将来从事岗位的特殊性出发,从卫生教育的实际出发,重视受教育者的执业安全,组织相关专家编撰系统的专业性教材,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增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将其纳入到护理常规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在一定的高度上予以导向支持。

2.学校教育形式要多样。目前,医护生在校学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毕业时无职业防护意识[2]。笔者认为,学校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的管理者,更是培育白衣天使、造就合格的护理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如果学校在开设《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和临床实训基地的见习,增加学生受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机会,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和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3.教师教学方法要新颖。高尔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从观念上树立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意识,高度重视护理职业防护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上独具匠心,力求课堂教学设计新颖,课下互动增强学习兴趣。通过采取讲授、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到医院见习等方式进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演示[3]、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展开情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学生掌握职业伤害的正确处理方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护理职业防护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连剑娟,李红,王小芳.我国护理职业防护水平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卫生学校;发展机遇;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100-03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医改方案的陆续出台,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在经历了不受人们青睐的低落期后,受到了各级的关注,并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这给卫生职业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推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当前我校必须着重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学校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思路谈几点看法。

一、 发展机遇和形势

1.国家宏观政策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营造环境

国家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前几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2012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要求,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卫生学校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必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我校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揭阳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市委书记陈绿平在去年视察我校时,明确提出,目前,揭阳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揭阳是一个人口大市,我们要把人口大市变为人才大市,卫校必须发挥我市培养输送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基地的作用,把卫校办成揭阳“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一个亮点。为加快我市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市五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创建揭阳高等医专,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落实主要领导亲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市直有关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局面,这些都为卫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 卫生技术人才的紧缺为卫生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产业有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勾勒了中国到2020年医药改革的方向和框架,其核心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总体目标。另外,根据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目标测算:2015年和2020年我省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应达到58万人和81万人,而目前大约是36.8万人。如果按此目标计算,则到2015年我省需补充约21.2万(不含自然减员)医疗卫生工作者,年均约补充7万人;我市的医师数和护士数就更低了,仅护士一项如果以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2.86人计算,目前,我市护士缺口至少1万人。此外,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对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也将日益增加。这既给卫生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4. 办学质量和就业前景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各级党政的关怀及几代卫校人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近年来办学实力明显提升。随着新校区的搬迁,学校以创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契机,以建设省重点专业为龙头,狠抓学校内涵建设,主动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学校连续六年在市直卫生系统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名列第一,2007、2008、2010、2012年被评为揭阳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省重评估,晋升为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同年,学校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及“文明单位”。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广东省护理、中药技能竞赛,连获佳绩;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99%以上,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娴熟的专业技术,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

二、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 政府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缺

由于卫生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实验教学需要配备大量的设备仪器,动物及一次性耗材等,这就必然导致卫生职业教育的成本要比其他专业高出很多。但由于目前我市财政的困难,对卫校的投入远不足于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学校的实训室建设和设备配套,往往要挤占其他办学费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使学校教育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2. 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多元化,录取学生的质量也各有所异,个别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有时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这样就难以保证生源质量。而卫校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是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医药卫生行业对卫生类学生毕业后的从业资格有许多严格的规定,这一特殊的要求决定了卫生学校办学的特殊性。把少部分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招录到学校读书,最终培养成“学历加证书”的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是相当大的考验。

3. 学校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职教思想影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普遍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学制单一,适合卫生中职教育的弹性学习制度尚未建立;学校与医疗机构或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理想;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本位”,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同样,我校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行政管理跟不上,教改教研滞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未能很好推广,第二课堂活动不够活跃,毕业生就业缺乏应有的指导等。以上这些因素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

4. 师资力量不足,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职业教育要求拥有一支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又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但从目前我校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全校专任教师96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44人,初级职称34人;在学历层次上研究生3人,本科68人,专科22人,中专3人。如果按师生比1:25计算,我校现有中职教育学生4100人,必须配备专任教师164人,这就可以看出我校目前仍处于教师严重不足,而且在学历等都有待提高的状况。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人员偏少,现有教师队伍培训不足,医药卫生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兼职的积极性不高,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等等。

三、 发展思路和对策

1. 解放思想,推动学校跨越发展

针对当前我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确定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办学理念,解放思想,分析形势,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迎接挑战,努力开创卫校工作新局面。

要充分认识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彻底冲破传统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学校搭台,医院、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同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层次,认真做好专业设置的规划,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科学与合理的布局;要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从根本上扭转过去存在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进一步推动学校从办学理念、教学质量、技能训练等方面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跨越性发展。

2. 创新机制,认真规范行政管理

要以十提出的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五好”班子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权力在阳光下运作的行政机制、全面推行校务、党务公开、群众监督制度,严格办事程序,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加大督查力度,严肃工作纪律,提高行政执行力,确保执行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3. 质量优先,全面加强教学教研管理

要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构,加强教学检查工作,严格规范各种教学文件、各个教学环节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逐步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丰富教研内容,增强实效性。同时,要充分发挥我校现有的优势,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力争在短期内把我校的护理专业建设成为省重点专业,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努力办出鲜明的专业特色。要认真制订并实施我校教职员工潜心科研论文奖励办法,营造更浓厚的学术氛围。

4. 管教结合,共建美丽和谐校园

要充分发挥学生科、学生会、团委和班主任队伍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做到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尤其是要帮助班主任提高影响力、洞察力、控制力、执行力、凝聚力。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创造技能,通过开展践行广东精神、新时期揭阳精神和各类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潮流。要继续扩大卫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社会地位,做好招生和就业工作。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

要坚持服务优先,落实后勤保障,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开展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切实抓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5.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近年来一直的要求,就目前我校师资队伍形状来看,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严重偏低,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有37人,占38.5%。师资队伍中存在一多两少的现象,即兼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临床实践接触少;客观上由于卫校没有附属医院,导致卫校老师对临床实践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无法解决教师融入临床的问题;因此,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机会,有条件时要争取设立卫校附属医院,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能,树立新理念;要通过培训、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层次,注重改善师资结构,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此外要积极拓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外延,致力于从医院、学校、企业等单位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我校任教;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6.积极推进医专建设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6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卫生院医生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卫生院医生述职报告

本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在市卫生局、区卫生局及乡卫生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____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于____年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结合农村实际工作特点着重学习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疼痛科的诊断及治疗;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所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几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我深知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者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卫生院医生述职报告

我叫____,男,汉族,出生。行医9年来,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履行了一名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岗位职责要求。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曾被誉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特别是乡村的医务工作,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

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政策的出台,要求我们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责备和外人的不解,有时我甚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患者重获新生,所有的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深切的体会到一个合格的乡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经常参加卫生局及卫生所行业举办的学习活动,并经常阅读医学杂志、报刊和网络信息,学习了大量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乡村卫生所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锲而不舍得追求和永远向上得执着脚踏实地得去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钻研业务,尽职尽责,为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卫生院医生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调入卫生院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卫生院副院长,在镇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与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完成了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努力追求社会效益,提升卫生院形象,扎实推动卫生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开展了“三好一满意”活动,促进了我院持续、协调发展。现在,我结合卫生院的发展情况将我的工作向大家做一个简洁的总结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人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新医改要求,联系本院发展实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决把维护群众健康需求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村入户。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倡导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院职工素质;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自觉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执行《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诊治法》、《食品安全法》等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抵制各种假、冒、伪、劣药品,做好药品购销监督,加大药品购销透明度,严格以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经得起人情关、权利关、金钱关、荣辱关的考验,遵纪守法,秉公尽责,品行廉洁。为了本乡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1、虚心请教,加强学习领导管理能力和总结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校园文化;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0-0060-04

党的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较十六大、十七大的提法增加了“现代”二字。如何才是“现代”?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真正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是更全面、更科学、更以人为本、更注重人文素养的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次才是职业技术技能的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应该是职业教育最首要的任务。这与十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要教育思想也是相契合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结起来都是文化育人。”以文化引领、强化内涵建设,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一、承扬传统,做实校园精神文化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58年,前身是淮阴医学专科学校,至今已有5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坐落于一代伟人总理的故乡、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淮安。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孕育了韩信、枚乘、梁红玉、吴承恩、关天培等一大批光炳史册的历史名人。这里还是东方母爱、淮医、淮扬菜的发祥地。淮安的名片是历史名城、伟人故里、美食之乡、运河之都、生态家园,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学校根植于这样的地域文化背景中,有利于承扬传统、强化精神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并以此为内核,秉承传统,结合实际,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做实校园精神文化。

(一)从传承中寻找切入点,立德树人

学校以淮安人的骄傲——总理作为道德典范,在人格精神上感召莘莘学子。学校每年组织新生参观故居、纪念馆、少年读书处;各系(部)均创立了不同层次的“班”;墙壁上张贴画像、名言、书法,墙角摆放与有关的书籍、画册;平时组织演讲、知识抢答、征文等多种形式弘扬精神。淮安还流传一个漂母施饭救济年少困顿韩信的千年佳话,形成极具地方本土特色的爱心文化,所以淮安也是东方母爱之都。学校所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他们将来从事的是呵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事业,正需要漂母的这种大爱之心。每年清明时节,学校组织师生瞻仰漂母墓,实地感受大爱无疆的深厚弘阔。此外,校团委专门成立“天使爱心”社团,举办一系列播撒爱心的社团活动;学工处每学期评比“爱心班级”。学校倡导学生从日常点滴做起,爱身边的一切,爱老师、爱同学、爱专业、爱知识,爱学校的一楼一舍、一花一草,以此培育他们博爱之心,将来更好地爱国家、爱社会、爱服务对象。为了让传统的、本土的厚德博爱得到升华,学校倡导将南丁格尔精神作为护理专业精神文化的逻辑起点,学校的整体价值观、校训、办学理想与南丁格尔精神中所包涵的“人道、博爱、奉献”相吻合。我们认为立德树人,培养爱心,并不是乏味的说教、空洞的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形象、情真意切的活动、实实在在的行动。所以,每每学生毕业离校时总会深情凝望校门上醒目的“厚德博爱”校训,依依不舍地留影纪念。

(二)从传承中树立方向标,凝心聚力

淮阴卫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的淮卫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淮卫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才有今天声名远播省内外的淮卫品牌。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学校确定了新的办学目标:创建“国际接轨、国内一流、文化引领、特色鲜明”的护理职业学院。这一目标一经确定,全校上下,群情振奋,斗志高昂,传承下来的淮卫精神也一下子找到了新的方向标和出发点。经过多方努力,学校终于在2013年3月获批筹建护理职业学院,几代淮卫人的光荣梦想即将实现。在申办和筹建期间,淮卫精神再次得到升华,形成新时期极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和创优文化。按照校党委书记、校长花开功同志的诠释,团队文化的内涵是和谐协作、和衷共济;创优文化的内涵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在这样的精神文化的引领感召下,大家确立一致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力争为学校飞跃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二、开拓创新,做特校园职业文化

(一)对接企业硬件文化,营造职业工作环境

学校建有护理、康复、检验、药学4大实训中心和教学、科研两级实验实训平台,总面积2.4万平方米,功能配套、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实现实训中心与临床无缝对接,为学校专业教学及技能培训、社会培训和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条件。以护理专业为例,学校以对接医院、对接临床为目标,建立高仿真实训基地。医院临床一线医护专家全程、全面介入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构建真实或高仿真的职业环境。通过张贴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合理布设实训项目、流程,点缀职业格言警句,使学生走进实训基地,就宛如走进了医院、病区、治疗室,使实训基地成为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培养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场所。目前护理实训中心、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职业学校优秀实训基地。优良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练就扎实、娴熟的技能提供了坚实保证;真实的工作场景,对强化学生职业理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建立职业秩序文化

借鉴医院管理模式,结合临床工作要求,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学校制订了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包括实训中心管理细则、仪器设备保养维护制度、物品查对交接制度等。按照医院临床病区、治疗室等要求严格实施实训室管理,强化“三到位、四规范”。进入实训区域,学生必须通过自查、互查做到“三个到位”:卫生到位、着装到位、微笑到位。建立教师和学生双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四个规范”:仪表规范(着装及站姿、坐姿、走姿等)、言语规范(使用普通话,语调轻柔)、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操作标准)、管理规范(参照医院管理规程建立井然的实训中心秩序)。护理专业还充分借鉴医院护理部的管理模式,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成立学生护理管理部,学生协助教师管理实训中心日常事务,对课余在中心实训的同学进行服务与管理;结合护士岗位特点,开展礼仪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学生参与管理,培养他们自我服务与管理能力,激发了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职业认同感。这一管理模式在全国、省内职教会议上经验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打造品牌专业文化

走进校园,浓郁的卫生专业文化夺人眼球。建筑色彩、景观雕塑彰显着专业特色,教风、学风、培养目标体现了丰富的专业内涵,校徽的设计凸显专业元素。实训中心更是专业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交汇融通的集中体现。专业发展介绍、专业技能标准、专业工作流程、专业规章制度的设置与展示,专业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张贴,为教育教学营造了浓烈的专业氛围。学生徜徉在专业名人名言、校友风采、教师寄语、学生感言的专业文化氛围中。感悟专业的底蕴与魅力,增强了学子们的专业认同感,激发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激情与动力。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专业品牌打造。一是创建品牌专业。面向医疗行业及相关岗位群,按“专业结构集群化、资源配置集成化、专业拓展集约化”思路,构建学校专业设置总体框架。护理、医学检验专业创建成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二是构建品牌实践基地。建立了延伸国外、拓展省外、覆盖全省各市,以三甲医院为引领、二级医院为支撑的校外实习就业网络。三是开展品牌培训。学校与北京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联合开展全省在岗乡村医生学历补偿教育,共设1010个教学点,成功培养了3万多名在籍学员。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卫生继续教育,成为区域卫生人才培训高地。四是打造品牌专业社团。护理、药学技能操好者协会、心理协会及“天使爱心”礼仪社团等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开展专业系列活动,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1.各类大赛活动。实施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大赛“三个覆盖”(覆盖所有系部、所有专业、所有学生)。

2.志愿者活动。学校成立了“南丁格尔”、“天南星”等志愿者服务组织,全校80%的同学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其中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有1880多名成员,他们积极服务社会,宣传护理文化,广受群众赞誉。

3.职业实践活动。开展暑期专业社会实践活动、“5·12”护士节庆祝活动、授帽仪式、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卫生职业礼仪培训等专业活动,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4.系列主题活动。如专业读书节活动、专业文化艺术节活动、医学礼仪表演及竞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三、彰显个性,做优校园环境文化

(一)新颖的绿色卫生文化

学校精心规划、实施绿化方案,赋予校园绿色以新颖的文化内涵。校园内种植了全省13个市的市花、市树,寓意着莘莘学子来自全省13个市。绿色植物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为数十种树木、花草设立了“知识牌”,介绍其种类、异名和药用价值,美丽的绿色成了学生药学实践的课堂。精选、组合好树种、花草,使校园四季常绿、四季飘香,为未来的白衣天使营造绿阴葱茏、花香四溢的优美育人环境。学校注重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留一处卫生死角;注意学生文明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从学习、生活场所到衣着、指甲等细节,规范要求,从严管理;制订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将卫生状况纳入系(部)考评、班级考核和学生德育考核之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推行班级劳动值周制度。

(二)独特的景观标志文化

学校根据专业特点精心设计独特的景观标志文化,形成个性化的校徽、校训、教风、学风,制作校舍、校园景观、主要道路等公共指示系统;对聘书、荣誉证书、工作笔记本、信纸、信封、纸杯等用品赋予标准字、标准色,以形成独特的办公标志识别系统。校园的4条东西路命名为厚德路、博爱路、精业路、笃行路,分别对应校训的4个方面;4条南北路命名为天使路、天罡星路、天健路、天南星路,分别对应学校的4个主干专业。学校西北侧建有南丁格尔汉白玉雕像,既是我们缅怀现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的地方,也是开展护士授帽仪式、“5.12”护士节纪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培训的场所。位于教学区与生活区衔接地带的英语角,曲径通幽,别有意境,是学生练习英语口语和开展医护英语活动的开放空间,深受学生喜爱。设计视觉识别系统,创设校园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三)别致的餐饮健康文化

“医食同源”、“药膳同功”是我国悠久饮食文化的精华。学校充分挖掘这一元素,以中外饮食理论为引领,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要领为主线,以食堂宣传栏为主阵地,构建具有卫生职业特色的饮食文化。餐厅内分设谷类、豆类、蔬菜类、果品类饮食养生板块,介绍食物食养、食疗、食宜、食忌等作用,阐释了“健康饮食”、“食医结合”等丰富的卫生饮食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浓郁的餐饮文化,增长健康知识。

学校还通过教室文化、公寓文化、实训室文化等创新表现形式,营造了浓郁而富有新意的卫生职业教育环境文化。另外,学校大学城新校区正在建设中,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院对新校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体现现代化、国际化,紧密契合学校“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办学定位,让新校区成为智慧校园、生态校园、美丽校园、文化校园、幸福校园。

四、立足校本,做亮校园阵地文化

(一)构筑以专家为核心的智囊阵地

学校成立决策发展顾问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省内卫生教育名家、职教专家、医院管理行家及发展、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人员参加,每年各举办一次研讨、论证会,研究卫生教育发展政策和学校发展方略,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工作。平时,学校通过咨询、邀请开设讲座、联合组织调研等形式,充分尊重和发挥“智囊团”的指导、引领、带动作用。

(二)搭建以“三室”为轴心的队伍阵地

学校成立了4个名师工作室、2个创新工作室和1个重点实验室,以名师、创新能手、教科研骨干为核心,搭建有领军人才,有课题支撑,有经费和物资保障,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的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团队,营造浓烈的崇尚科学、锐意进取的文化氛围。如市消化道肿瘤重点实验室,既磨炼了队伍,提升了科研工作水平,也服务了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打造以论坛为抓手的活动阵地

丰富多彩的论坛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学术交流的有效举措。学校积淀了浓郁的论坛文化。多元化论坛主体:论坛的主讲人有来自高校的学者,有来自卫生行业的专家,也有职教名师、名校长。每年还开设杰出校友讲坛、本校教师学术交流专场等。多面性的论坛内容:既有职教理论讲座,有学术研讨,也有临床实践经验交流;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有管理工作的探讨;既有面向教职员工的,也有专为学生开设的专场。多样性论坛形式:有专题主讲式,有系列研讨型。现代化的演播系统可以让每一间教室成为报告厅的分会场。

(四)优化以橱窗为形式的宣传阵地

橱窗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宣传载体,学校采取“三贴近三结合”策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橱窗内容。“三贴近”就是贴近专业、贴近行业、贴近学生实际;“三结合”就是内容上体现常规管理与阶段性主题活动的结合,范畴上突出校内面向与社会面向的结合,形态上实行动态报道与静态展示的结合。目前,橱窗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每日必看的文化专栏,伫立橱窗前,浓郁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

(五)创新以刊物为平台的交流阵地

《校刊》是教师交流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的平台;团刊《花季引航》是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喉舌与团员青年的温馨家园;《学生工作简报》及时传递、报道校园学生工作情况;各系(部)、学生社团也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刊物、手抄报,如护理系的《天使之窗》、心理协会的《心灵导航》、基础部的《美文荟萃》。学校还通过参与、主办《淮安临床医学》杂志,与《卫生职业教育杂志》、《江苏教育》、《江苏医药》等杂志建立协作关系,搭建学校教科研成果展示、应用、推广平台。校园网、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等其他形式与各类刊物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既增添了校园文化氛围,也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

Culture Guidance: An Inevitable Path to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GE Wen-gang

(Huaiyin Advanc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Health, huai'an 223001, Jiangsu Province)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职业病 危害因素 分布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73-02

辽阳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是我们针对一个地区职业病危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我们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策划了辽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检测这一调研课题,并进行初步规划和论证。主要是从可行性,必要性和对我市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受到单位领导和专家们的肯定。一致认为:这是我市职业卫生科研迈出的开拓性的第一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具体采用调查表方法。我们结合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实际,在企业中发放调查表,由企业填写后,我们进行统计、整理。

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又先后聘请了,卫生监督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经委工业运行科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尤其是约请了市统计局的参加,使我们的科研数据,更具科学化、规范化,使其研究提升了实用价值,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科研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是严格按照技术规定程序进行的,研究方案在提交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开题论证、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计划任务书》查阅了国内有关此类科研方面的资料,确定了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目标。

科研课题以辽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检测为主要方向,解决和回答一系列困扰我们的问题。设为子课题研究有:我市竟有多少家企、事业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什么?那些行业、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我们的检测工作做的怎么样?这些年来我们究竟检测了多少家企业?每年检测多少?复检率、检测率是多少?有多少企、事业没有受到检测?我们的工作差距是什么?影响因素主要有那些等。

通过对上述子课题的研究,关键要解决辽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以及监督检测工作状况。对辽阳市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现状的研究,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制定辽阳市工作目标计划奠定科学基础。

在资料形成过程中,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沈阳理工大学博士陈卓君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任医师、国家税务学院丁扬教授的指导、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辽阳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我市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分布状况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是人员比较密集的行业;分别占总人数的13.88%、11.60%和10.50%接触粉尘危害的人数较多,接受化学有害物的人员也较多。下表是企业在行业中的百分比:

根据企业、行业调查、分析认为:我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作业,存在与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其次是化学毒物的危害,存在与化工产品制造和加工过程。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特点

首先,搞清楚行业中企业的分布数量和占有总数的百分比。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比例,查证危害因素的种类,从而得出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在行业的分布状态与特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特点:

(1)我市主要企业是集中在黑色金属矿采选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我市主要是以矿山粉尘为主,其次为化学有害物。

(2)由此看来我市主要粉尘危害大部分在;灯塔市、辽阳县和弓长岭区。

(3)我市化学有害物,主要集中在宏伟区和太子河区。

(4)我市主要企业是集中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粉尘、噪声、各种化学毒物几乎是普遍存在。

3 讨论与结语

本文以科研课题为主轴,围绕辽阳市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企业数量,职工人数,职业病危害因数的分布,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等,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摸底调查。分析研究了;辽阳市在职业卫生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对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给于回答。解决了:辽阳市职业危害的基本情况,强有利的指导当前和今后我市职业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卫生防疫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1年1月)

职业卫生学论文范文9

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步伐,必须造就一批实用型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这一责任就落在医学高职院校身上,医学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卫生事业发展纲要》指出:“办好合作医疗,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办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是我国现阶段卫生工作的重点。”这一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医学发展的方向,也为医学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据调查,湖北英山县11个乡镇卫生院510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中专学历层次卫技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84%。呼伦贝尔市农村牧区共有乡镇卫生院137个,其中城市卫生院7个,牧区乡镇卫生院150个,卫技人员1607人,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4%(多数是在职以后获得的),中专占76%,多数是自费在职学历。由此可见,我国多数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完成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基层卫生服务的难度依然很大,更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卫生服务的要求和渴望。根据高教[2006]16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目标定位,在保证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专兼结合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直接为第一线服务的高技术、高技能的“社会职业人”,逐步形成医学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1]。

2 素质教育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和“面向社会,服务基层”的办学方向,为基层卫生机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熟练的医学基本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

3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要紧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脉搏

3.1 培养全科医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突破口 为实现WHO提出的“人人享有保健的战略目标”,应着重加强基层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卫生团队的基本成员,应具备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实践技能。据全国政协委员王德炳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应服务2 000~3 000人。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全国真正的全科医生不到1 000人。全科医生总数少、素质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责要求,要重视基础,拓宽口径(以满足岗位群职业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提升的需要),强化技能的原则。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设计课程结构,构建宽厚的公共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三级教学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摸式,达到“社会职业人”的办学目标[2]。

3.2 优化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医学生的家庭医学学科教育、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培训项目和家庭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主要有四种形式:①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②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③全科医生岗位培训。④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通过对国情与全科医生培养现状的分析, 以及基层服务范围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岗位群的职责要求。教学内容应:①医学基础知识以够用和必需为原则,课程开发主体必须多元化。②专业理论以应用和适度为原则。③专业技能以实用和娴熟为原则。④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课程,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体现先进性。科学制定授课计划和调整实习方案,并及时把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充实进去,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先学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3 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基础 全科医学教育是未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渠道,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是高等院校开展全科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没有合格的全科医学师资就培养不出合格的全科医生,当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领域出现了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关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外聘高职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力度,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备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再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4 团队精神培养,是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医疗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活动,讲求团队合作与整体化一,在基层卫生服务中显得更加突出,而且这一项活动在学校难以发挥其重要性,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少、服务面广,各个岗位间的依赖性较大,具体体现于卫生服务团队是否相互协作处理问题,如何联合执行各项任务,遇到紧急情况,怎样共同作战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当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计一个以立体式教学为基础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理论讲授、示范与模仿环环相扣,三者有机融为一体,把课堂作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加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使教学与临床联系更密切。在基地训练中严格监控,客观评估,重在鼓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为高职医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新疆古丽巴哈尔・王买尔政协委员调研黄山市疏勒县乡镇卫生院发现,全县共有15个乡镇卫生院,核实编制309人,缺编85人,自2001年以来没进过一个大中专毕业生。常德市霍城县共有9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国营农牧场卫生院,共有事业编制241名,实际在编179名。从调查可知,基层有我们医学生广阔的就业空间。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服务基层,规范基层卫生服务训练基地,彰显办学特色。这样既可以解决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单位的问题,又可以避免基层卫生服务医疗机构缺乏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技人员断层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泽寰.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