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程序毕业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5-17 16:47:43

程序毕业论文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1

 

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举行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指导教师,并拟出需要提问的问题及答案。

2、在论文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学员答辩要注意的问题

 

1、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2、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 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2

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规程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为加强对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及答辩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和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全面检验,培养和训练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加强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及答辩工作的管理,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指导。学校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全面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和答辩工作,教务处统一部署、组织与协调有关工作,各系系主任负责本系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和答辩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系要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成立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指导组,由系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指导教师、毕业班班主任等人员组成。

3、各系要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的安排意见包括系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指导组成员、指导教师名单、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工作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及对学生选题、写作和答辩的基本要求、步骤等内容,在第七学期发给本科毕业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4、论文必须提出和解决在本专业内的某一问题,观点要正确,方法要得当,推理合乎逻辑。

5、对外语系学生的论文写作,要求学生使用本专业的语言文字规范进行表述。

二、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由各系确定。各系要选择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讲师以上(含讲师)的教师都有义务参加论文指导工作。

3、为确保质量,每位指导教师一般指导5名学生左右。

4、如因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需要,或者本专业的指导力量不足,可以跨专业(系)聘请具有讲师以上(含讲师)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进行指导。在校内跨专业(系)聘请,须经有关系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校外聘请须经学校教务处同意后,由分管教院校长批准。

5、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学生选题,对学生提出写作论文的明确要求;

(2)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介绍参考书目,指导查阅资料的方法;

(3)指导学生拟出论文提纲,帮助制定论文撰写计划;

(4)检查学生论文(设计)进展情况;

(5)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帮助解决难题;

(6)审阅论文(设计)初稿,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写好正稿;

(7)对论文写出评语,评定成绩。

(8)参加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6、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撰写时,不得包办代替,要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完成;不得放任自流,要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认真负责。

三、写作规程

(一)选题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内容应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受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选择体现本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发展动态、能促使学生受到全面训练的题目。

2、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由各系组织有关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出,要尽可能覆盖专业主干课程。其范围大小和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认真讨论筛选后,予以公布。各系在公布题目时要求采取适当方式指定教师对学生进行选题指导。各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数量应不少于毕业学生人数的1/2。

3、选题应以本专业为主,对所学课程内容范围内的题目都可以选做,也可以选做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教材法、中学教育和教学研究等教育专业方面的题目。

4、全校各专业均不选用文艺创作的题目和翻译题目;理科系也不选一般性的习题解之类的题目。

5、学生选定题目后,一般不得随意更改,个别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改换选题者,须向指导教师说明理由,报系主任批准后,方可改变。学生原则上不得跨学科、跨专业自选题目。

6、一般不准两个或几个人合写一个题目。如有需要两人以上合写一个题目时,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系领导批准,而且要分工合作,每人都得执笔。

7、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和指导教师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进行双向选择。若论文选题较集中,或某个方向的指导教师缺乏,可动员学生重新选题,最终由系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指导组统一协调安排指导教师。

8、学生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后,要填写选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查签字、系主任审查后可进入开题阶段。

(二)开题

1、学生在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广泛查阅资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实验而取得所需材料和数据后;应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和综合;对论文涉及的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意义作好充分的论证;提出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研究的方法和步骤以及预期结果;编制论文提纲;填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

2、指导教师在审核论文提纲及相关准备材料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应明确提出同意开题的意见或暂缓开题的意见;经系主任审核,由系办公室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上盖章;学生方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进入论文的撰写阶段。

(三)撰写

1、体例

(1)一般按科研论文体例撰写,即“篇名—作者姓名及系专业、级、班、学号—中文摘要(100—200字)—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的顺序写作。

(2)随文须附英文题、英文摘要(100—200字)。

(3)论文文辞力求精炼,文科5000字左右,理科因涉及实验及定理推导,以3000字为宜。为便于编排和存档,学校统一发毕业论文封面,以B5纸打印。要求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使用应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简化字使用应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为准。

(4)注释(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性说明)置于当页地脚或正文后。序号用①、②、③等形式标示。参考文献附于全篇正文后,序号用[1],[2]、[3]等形式标示,参考文献需注明具体出处的,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或标注页码或章节篇名。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著录格式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c.论文集中的摘引文献:[序号]摘引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止页码。

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日期(版次)。

2、撰写、修改

根据各系评议小组通过的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学生可以进入撰写阶段。

(1)撰写、修改阶段要突出论文的创新性 、科学性和规范性,论点要正确,论据要有力,推导要符合逻辑。

(2)学生完成初稿后要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定稿。

(3)初步定稿的论文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可以打印,学生进入毕业论文的结题答辩准备阶段。

(四)结题

1、各系要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评议小组,对论文进行评议。

2、各系专业教研室负责本学科毕业论文的初评,并负责提出初评的意见。评议时,应先由撰写论文学生宣读论文,然后进行评议。

3、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论文质量,并参考其写作过程和小组评议情况,认真写出对论文的评语,向系评议小组汇报,由系评议小组最终评定成绩。也可采取以系为单位集中进行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定。除以上两种评定方法外,各系亦可根据本系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成绩评定方式。

4、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毕业论文结题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系评议小组审核同意后,报系办公室归档。

(五)答辩

1、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要严格把关。各系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成立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领导组,设主席1名,委员5—7人,秘书1名(负责答辩会议的记录工作):按专业成立若干个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参加,并主持答辩小组的工作。各系须于每年答辩前将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各专业答辩小组的组成及工作安排情况报教务处。

2、所有本科毕业生均须参加答辩。答辩顺序采取抽签的办法随机排定。无故不参加答辩者,以旷考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不及格计。

3、答辩主要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观点正确与否,内容的新颖程度及论述的严谨程序,同时也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和应变能力等。答辩时,所质询的内容应为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和与论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等。

4、每一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学生个人介绍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不超过十五分钟。对实验性论文(设计),若条件具备,可允许学生将实验过程和结果等进行演示。

5、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可根据每个学生论文(设计)的质量和答辩情况,参考指导教师的初评意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毕业论文成绩,并由答辩主持人将答辩意见及成绩填写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本上(一式三份)。

6、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发生争议时,应充分讨论商定,必要时报请系答辩委员会裁决。

7、对于被评为优秀或不及格存在争议的毕业论文,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要组织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填写在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本上,并将复议意见以纪要的形式报教务处。

8、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人数一般应控制在该专业毕业人数的20%以内。

9、答辩会议记录、论文答辩成绩评议表要妥善保管。

(六)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单由系主任或教学副主任签字后,本系留存一份,报送教务处一份。

2、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门主修课程列入教学执行计划。其中本科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要与学士学位的授予直接挂钩,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到中等以上者可获得学士学位。

3、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各系要统一以电子文本形式存档,并在教务处备案。学生要将毕业论文(设计)打印三份,一份装入本人档案,一份本系留存,一份报送教务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留存时间至少为五年。

4、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系要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写出书面总结,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5、每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答辩委员会组成、答辩小组分设、总结报告、《长治学院学士学位论文答辩考核评审表》和《学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等一系列教学资料,均由各系教学秘书整理完整并存档。

6、各系每年要从被评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向教务处推荐50%的优秀论文(设计)(包括指导教师评语、答辩小组意见),由学校遴选、编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

7、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答辩完成后,各系要将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选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结题报告》、优秀论文推荐排序名单、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报告等一并报教务处存档。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3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选题管理效率成为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2012年,全国具备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有2492所,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00多万人,50%以上的高校对毕业论文收集、处理、检索、更新采用人工处理,已经无法达到信息化处理的要求,效率非常低。而其它大多数教学管理应用已实现数字化管理操作,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拥有自己的机房,校园网,这就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打造毕业论文的网上管理。一个可行的解决思路就是依托建好的校园网,采用技术,通过C#2005编程,后台采用MS SQLSERVER2005数据库平台,构建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本系统旨在使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网络化,可以直接在网络对学生论文进行管理。首先,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论文题目,待教师审核通过后,完成论文并提交;其次,教师(包括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教师)通过网络对论文进行评分;最后,由系统计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供学生在网上查阅。

2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该毕业论文评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分别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学生对该系统的需求主要是查询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查询可选课题情况并进行选择、提交选题申请、查询已选课题、下载论文所需的相关文件、上传论文、查看毕业论文成绩、修改密码等功能。

教师的需求是查询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课题、课题审核、上传文件、下载文件、对学生的论文、答辩情况等进行评分,修改密码等功能。

管理员的功能包括对公告、文件、学生、教师、论文、分组、成绩、用户等8个模块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添加新教师、添加新生、添加公告、上传文件、进行学生和老师的分组、审核成绩、修改管理员密码等,并对模块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2.2性能需求

根据用户对本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在界面、响应时间、可靠性、安全等方面有较高的性能要求。

2.2.1界面需求

(1)页面内容:主题突出,站点定义、术语和行文格式统一、规范、明确,栏目、菜单设置和布局合理,传递的信息准确、及时。内容丰富,文字准确,语句通顺;专用术语规范,行文格式统一规范。

(2)导航结构:页面具有明确的导航指示,且便于理解,方便用户使用。

(3)技术环境:页面大小适当,能用各种常用浏览器以不同分辨率浏览;无错误链接和空链接;采用CSS处理,控制字体大小和版面布局。

(4)艺术风格:界面、版面形象清新悦目、布局合理,字号大小适宜、字体选择合理,前后一致,美观大方;动与静搭配恰当,动静效果好;色彩和谐自然,与主题内容相协调。

2.2.2响应时间需求

无论是客户端和管理端,当用户登录,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系统应该及时的进行反应,反应的时间在5秒以内。系统应能监测出各种非正常情况,如与设备的通信中断,无法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等,避免出现长时间等待甚至无响应。

2.2.3安全性需求

系统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功能,各功能模块需有相应的权限方能进入。系统需能够防止各类误操作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破坏。防止用户非法获取网页以及内容。

2.2.4开放性需求

系统应具有十分的灵活性,以适应将来功能扩展的需求。

3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依据用户角色划分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管理员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和学生功能模块。其中管理员模块又包括公告管理、文件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论文管理、分组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以及退出系统等子模块。

3.2数据库设计

3.2.1 数据库结构设计

E-R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静态数据结构的概念模式,它直接使用信息世界中的术语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联系。E-R模型的基本元素包括:

实体:它是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指实体的某一特征。

联系:表示一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3.2.2 系统E-R图

4模块设计与实现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分工精细、紧密合作,系统主要分为以下模块:公告管理、文件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论文管理、分组管理、成绩管理、用户管理、退出系统等子模块,在这些子模块下包括对公告信息、文件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论文信息、分组信息、成绩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的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以下仅以论文管理页面为例进行简单描述。

当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时,管理员进入界面默认是论文管理页面,如图2所示。管理员可以根据论文编号、题目和指导老师查询相关的论文信息,并适时对论文信息进行更新和删除操作。另外,页面左边导航栏论文管理下面还提供了一个“添加论文”链接,单击此链接,页面将跳转到添加论文信息页面,管理员可以在添加论文信息页面上添加新增的论文信息。

5系统测试

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需要进行测试,对于模块化应用程序,软件开发的最后一部分就是不断的测试程序,该阶段主要对系统的正确性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测试。主要进行:功能确认测试、运行测试、健壮性测试、安全性测试以及查错方面的测试等,系统测试由测试组成员(或质量保证人员)或测试组成员与用户共同测试,在整个系统开发完成,即将交付用户使用前进行。测试阶段的信息流如图3:

在这一阶段,为使系统最终能够顺利运行,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严格按照软件测试步骤从管理员模块测试开始到系统集成测试止,所有测试都追溯到学生、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要求,这种测试符合现代软件测试准则从“小规模”测试开始逐步进行“大规模”测试。并严格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查程序中的主要执行通路是否能按照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在测试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检验数据显示区域的GridView控件是否能够按要求格式正确显示输入数据。

(2)检验数据显示区域的GridView控件的相关列是否能够实现数据的删除及更新操作。

(3)检验能否对输入数据进行适时查询并作相应更新操作。

(4)检验功能模块中所涉及的所有功能的实现及健壮性。

在整个系统调试程序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某些内在的错误影响程序的运行,在采用上述调试方法对程序进行反复修改调试后,程序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程不功,龙跃进,卓林. 2.0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1).

[2]邓文英,陈惠贞,陈俊华.挑战ASP与网页数据库设计[M].中国铁路出版社,2004.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 质量管理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把毕业论文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努力保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基于广东17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调查数据,以珠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二、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1 指导教师因素。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导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据调查,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即主要由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组成,而中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职称结构总体呈现“高职称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的现状,教师的职称层次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教师需承担大量教学工作,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却很少,使得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诸多原因,致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相对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阻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指导质量有待提高,指导责任心也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2 学生因素。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体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使得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学习,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方可保证学习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除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外,其能力、素质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却各有特点和优势,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个性和特长等方面还比母体高校学生表现突出,优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也有极个别学生受急功近利、虚假浮躁风气影响,对毕业论文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疲于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或请“”代劳,违反学术道德,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

3 教学条件因素。教学条件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基础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在不断增加教学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改善实习、实验条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这必将推动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管理因素。教学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其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可得到有效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成绩评定、答辩、质量监控、诚信质量管理、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管理模式

1 坚持分类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前提。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严格标准,统筹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珠江学院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前提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是同绕系、专业、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在学院统筹管理模式下。规范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专业差别化管理模式。珠江学院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师生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标准,自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自行规范质量评价的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实践,以增强毕业论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规范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抓手。珠江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逐步构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试行)》《本科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与奖励工作细则》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为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平台。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教师管理。珠江学院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与工作职责,并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建立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培训制度。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由各系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各系针对各年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实际,围绕学风和安全等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秩序。

3 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珠江学院针对毕业论文教学时间长的特点,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围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在前期阶段,主要是做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师选拔与培训、选题与开题等工作。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在后期阶段,主要是做好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论文评选、诚信评估、总结、归档等工作。珠江学院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教学各环节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4 实施问责管理。实施问责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手段。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施问责管理制度。第一,实行责任人制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分别由主管教学院长、教务处处长、系主任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任务,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同时,认真落实责任人制度,强调责任人必须切实承担起落实毕业论文教学的责任,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对不认真履行责任人责任,甚至违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对毕业论文教学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均按学院规定给予处理。第二,实行诚信承诺制度。指导教师和学生均应当签具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毕业论文诚信质量负责。学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维护科学诚信。凡学生毕业论文被发现为抄袭或剽窃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属实的,均按照《学生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实施细则》给予学生适当处分。第三,实行督管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员按照“严督、善导”的工作方针,以问责的形式积极参与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并通过及时发现和参与解决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AHP MatLab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4-0769-03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教育领域的规模在日趋壮大,21世纪是一个注重质量的时代,尤其是大学教育,高校人才的质量在培养人才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与质量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机制的影响,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尽人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该文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并据此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1 以往存在的问题

以往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主要由指导老师评价,以及评阅小组交叉评阅,答辩过程中的答与辩等环节组成,最后打分。这种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对于同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评阅小组,给出的分数往往差异较大,甚至存在较大争议。这些问题,都削弱了对以后的毕业生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2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权重

构建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模型,本模型一共分为三层,其中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组成,如表1所示。

表1符合AHP要求中的指标分层,但是,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体系中的每个层次以及每个指标所占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该文采用AHP法,将所有指标因素的相对权重进行确定,并将层次间指标进行总的排序。

2.1 递阶层次结构的构造

由表1所示,在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中,所要达到的总目标,为目标层,即表中最左侧的。方案层也是措施层,在表中最右侧。那么中间层就是准则层以及子准则层。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就形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总目标:对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审核;

准则层:五个一级指标,S1、S2、S3、S4、S5;

子准则层:16个二级指标,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

2.2 比较判断矩阵构建及其一致性

当这种递阶层次结构被我们明确下来以后,每层元素之间的关系就清晰明朗了,通常采用定性分析将上一层每个因素两两进行对比,确定每个因素相对的重要程度,这种方法容易分出好坏程度,因为这属于单一目标的决策,采用的是标度法,如表2所示。

则j与i的重要性之比=bji=1/bij\&1~9的倒数关系\&]

我们将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请专家打分赋值,由此算出每个指标的数值以及指标含义。依据AHP的原理,根据表2,构建判断矩阵U1,U2,如表3所示。

各项指标权重赋值是运用和积法来求出,将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表3构建矩阵U1,U1为比较判断矩阵。

U1=[1141151341413211411513535143123141]

2)第二,按列将矩阵正规化,得到U2判断矩阵。

U2=[0.0710.050.0710.1010.0430.2860.20.2860.1680.2610.0710.050.0710.1010.0430.3570.60.3570.5040.5220.2140.10.2140.1260.13]

3)将矩阵U2按行求和后,得到矩阵U3。

U3=[0.3360.2010.3362.340.784]

4)将U3正规化,得到矩阵E。

E=[0.0670.240.0670.4680.157]

5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

ES1=0.067;ES2=0.24;ES3=0.067;ES4=0.468;ES5=0.157。

2.3 单排序层次,检验一致性

通过以上构建的矩阵,就可以进行评价和分析了,但还必须通过一致性的检验,才能确定计算的结果是否科学、合理。而一致性检验就是上面计算中最大特征值。

1)计算一致性指标:

[CI=λmax-nn-1]

n——矩阵阶数。

2)相对一致性指标计算:

[CR=CIRI]

当CR

通过查表可获得RI,不同的阶矩阵RI取值不同,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其中RI与阶数有关。

判断矩阵U1,U2的一致性检验:

CR=(1/3)/1.12=0.029

通过计算CR

2.4 整体的排序以及检验一致性

所谓层次总排序,就是指在结构模型中,各层次的所有元素在总目标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整体排序,是通过每个单层的排序权数结果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

[CR=i=1maiCIii=1maiRIi]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P层:

CR=0.0385/0.7406=0.0520

参数CIi——表示单排序一致性指标;

参数RIi——则表示与单排序相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因此,说明所赋的值是科学合理的。

2.5 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以及各指标权重分析

合成权重的计算方式:

合成权重=各二级指标分类权重*所属一级指标权重

合成权重体现的是,在该模型中二级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系统模型中的二级指标,按照相对重要程度,比较靠前的为: EP9创新能力;EP10运用知识能力;EP6实验技能;EP13逻辑层次分明性;EP5专业知识;EP14结构合理性。合成权重分别为:0.238;0.153;0.137;0.07;0.069;0.054。此体系从客观上展现出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每一项指标权重将整个理工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化与系统化。

3 总结

采用 Matlab 进行分析,对毕业论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出较为合理的权重,使得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这相较于以往靠主观判断来进行评价,更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 Saaty T L.J.Math[J].Psychol,1977,15(3):234.

[2] 徐萌萌.基于AHP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J].教育与职业,2011(11):185-187.

[3] 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 McGrawHill,Lnc.1980:287.

[4] 胡明甫.AHP层次分析法及MATLAB的应用研究[J].钢铁技术,2004(2):43-46.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评审;AHP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58-03

层次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得多目标决策问题(评审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优化决策标准的系统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生教育阶段的最后环节,是所学知识升华的重要过程。但由于大学专业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交叉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越来越多,所以指导教师要准确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非易事。目前指导教师在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套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一个专家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方法。

1 层次分析法的实现

(1)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具有丰富经验的评审教师问卷调查获得,所建立的体系如表1所示。

实验(调查)方法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先进合理,实验(调查)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合理,实验(调查)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上述体系模型实质是一个多层次且逐层向下细分体系如下图所示。

(2)比较矩阵的构建。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就其影响程度相互进行两两比较,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矩阵中的元素表示两个影响因素对于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矩阵的赋值(Wi/Wj)构成,如表2所示。

(3)计算比较矩阵各层次指标权重。对比较矩阵进行层次排序,进而确定评价因素各评价因子权重。层次单排序是依据比较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来讲,本层次与它有关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求各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有规范列平均法、方根法、幂乘法等,这里选择的是规范列平均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求出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元素每一列的总和。

第二步:把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元素除以其相对应列的总和,所得商称为标准两两比较矩阵。

第三步:计算标准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就是各方案在对应上层指标的权重,即特征向量。

权重总排序是按照一定方法自底向上进行权重更新计算。具体方法为子标准相对于其父节点构成的两两比较矩阵所得的特征向量乘以其下层所对应的各标准权重构成的矩阵得到新的权重,以此类推自下而上计算。

(4)一致性检验。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就需要对得到的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满足一致性条件,则由特征方程:|λE-A|=0 得到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出作为目标的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如果不满足一致性检验,则需要让专家对比较矩阵进行调整。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由被检验的两两比较矩阵乘以其特征向量,所得的向量称之为赋权和向量。

第二步:每个赋权和向量的分量分别除以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即第i个赋权和向量的分量除以第i个特征向量的分量。

第三步:计算出第二步结果中的平均值,记为λmax。

第四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

第五步:计算一致性率CR:CR=CiRi。

当CR < 0.1时,比较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有效。

2 实例应用

根据上述的指标体系,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构造成对比较阵如表4~表7所示,直到最下层。

3 总 结

利用层次分析法把评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看做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影响系统的多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建立相应数学模型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有效地避免主观判断,达到科学的理性量化评判方法。针对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由于能对整篇作品构成的各因素权重量化,所以可以为学生改进毕业设计提供方向和参考,对于学生不断提高作品质量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施锡铨,范正绮.决策与模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24-130.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7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

a.先拟标题;

b.写出总论点;

c.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e.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f.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g.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

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第三,毕业论文写作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三级标题,即

一(一)1,2;(二)1,2;。。。。

拟定毕业论文的提纲时,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即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使结构合理。

毕业论文提纲拟定的几个原则: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麽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 毕业设计 质量保障与监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Quality Assuran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Building of

Computer Graduation Design

LI Xiaoyan, QIAN Xiaohong, LING Wei

(Huaxia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University training program is the last major comprehensive teaching, i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research, social practice, a combination point, is to train students and to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basic theor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adapt the key to future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cent years led to our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of the objective factors and the declining quality of management shortcoming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 (Thesis)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pproach.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 and monitori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形式,同时也是本科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后所必须进行的工程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要在前面一系列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分析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1 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阶段走向实际工作前的最好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学校而言,毕业设计都是一个不可缺少、无比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多年来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现今毕业设计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任务重时间短。毕业设计教学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共10周左右,期间学生需要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以及最后的答辩准备。

(2)就业考研带来的压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教学秩序,特别是对毕业设计工作影响很大。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的找工作时间,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基本同步,这些事情只能交叉进行,学生能在毕业设计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得到保障。

(3)传统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时代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 企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都开始积极探索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实习教学环节建设的同时扩大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学生过于分散,完成毕业时间过于分散,以及带来的文档资料缺乏有效的管理等等,如果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4)学生前期工作准备不到位,资料匮乏,知识孤岛化。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相关基础课程训练缺乏连贯性。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相关基础课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虽然本门课程之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统一,但是不同的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终造成知识的孤岛化。当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将孤岛化的知识打通,才能完成毕业设计。

②工程实践教学管理不足。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等过程,但是实践环节零散化,分离化,造成的每门课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实践任务,却忽略了前导课程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后续课程的影响。

③规范化训练不够。毕业论文(设计)基础训练课程(例如文献检索课程)并没有开设或者虽有计划列出但从未开课,所以学生完成的初稿往往存在诸如不会用英语翻译摘要、查阅的文献文不对题,写出的文章观点不明、论证不清、东拼西凑、缺乏逻辑、表达不清和缺乏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表达能力不高。

2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2.1 化整为零:刚性的教学要求,柔性的安排

毕业设计虽然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但是所应用的知识分布需要在前面7个学期完成,所以我们需要将各类的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模块化,分散到7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1)毕业选题的提前进行。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加强专业课与毕业设计 (论文) 相结合、在相关基础性课程开展教学的时候确定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类型。

(2)毕业选题的个性化,生活化。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的态度、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都对毕业设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素质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应结合学生本人的情况及其就业取向,启发和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来选择毕业设计题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使其与就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毕业选题的宽泛化。毕业选题的提前进行,只能将选题限定在比较宽泛的类型中,过于细化的选题将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

2.2 积零为整:实践教学连贯化

毕业设计与专业课结合,除了将毕业设计模块化,分散到各个学期的基础课程的训练外,我们还需要保证这些基础课程训练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1)实践教学管理的全程化。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四大类,还有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对这些实践教学进行全程化的监控和管理,保留每门课程的设计成果和文档信息,以方便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积零为整。

(2)实践教学管理的透明化。实践环节不是零散的一些教学单元,不同专业方向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管理,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构成一个体系,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将零散的教学单元整体化,形成体系,至少每门课程的老师可以清楚的看到前导课程中学生完成的实践内容,实践的过程,实践的成果,以及本次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以便循序渐进的完成实践教学。

2.3 毕业论文规范化的训练从第一份实践文档规范开始

毕业论文(设计)基础训练课程(例如文献检索课程,写作基础知识)等从学生进行第一份实践文档的撰写就开始规范。

3 以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

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以MIS系统的开发为主,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是使学生具备最新信息技术规划设计和运用能力的基础。如何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通过化整为零和集零为整的方法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1)化整为零:刚性的教学要求,柔性的安排。

①毕业选题的提前进行:在学生开始第一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性的建议,作好初期职业规划并选择与职业相关度较高的毕业选题类型。

②毕业选题的个性化,生活化:毕业设计选题与时代紧密结合,以可以体会和感知的题目为引导方向:譬如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餐厅账务管理系统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思考,并逐步走上开发的道路。

(2)积零为整:实践教学连贯化。

毕业设计虽然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但是所应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则在前面7个学期完成,这7个学期的教学和实践将为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①实践教学管理的全程化。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四大类:课程实验是围绕课程展开,为了夯实基础而设,完成的时间比较短,通常是随堂进行;课程设计通常在该门课程结束的学期末展开,通常为期一周到二周,实践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我们可以以学生选择的毕业设计的选题类型作为参考指南来定制学生这些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并记录设计过程和结果。如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如果学生选择的餐厅账务管理系统,那么数据库就围绕餐厅账务管理进行设计;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时候,就围绕该系统进行界面开发和数据库的连接。

②实践教学管理的透明化。如前面表述,数据库原理的时候,学生设计餐厅账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已经完成的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连接,将前导和后续的知识环节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即有利于前导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信心的培养。

(3)从第一份实践文档规范开始进行毕业论文规范化的训练。

4 小结

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采用集零为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的毕业设计就只是前面知识的一次融合和再次巩固,降低了毕业设计的难度并且能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炜,姚俭,徐琳,沈越贞.完善规范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 (1):18-22.

[2] 陈金忠,梁军录,杨丽君,王春生.理工科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现状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9.27(9):130-132.

[3] 董康军,王菊霞.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硅谷,2009(10):114-115.

[4] 王志英,蒋宗礼,杨波,胡学钢,岳丽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42-44.

程序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会计毕业论文课题研究

毕业论文是属于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见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每况愈下,一方面表现在盲目选题,应付了事;另一方面论文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供大于求的就业环境改变使得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降低;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过于简单、粗陋,如选题工作不够细致、分派给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学生和老师沟通不够、教师本身的学术能力不强或缺少实践经验等。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少高校却只是将“论文指导”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论文质量的提高可在短期内完成。事实上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是循序渐进的,仅靠教师短期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要改变这一现况,提高会计论文的质量,“研究性教学”势在必行。

一、研究性教学基本内涵及实践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活动。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努力以及对书面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相对应的,其核心就是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对会计专业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科研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大学会计教学的最后环节――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专业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提高会计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如(图1)所示。

(一)专题讲座模式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开阔学生视野的特点,其程序是:向学生搜集问题==>筛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讲座课题内容==>确定主题报告人==>提出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研究性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与研究的需要,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如在入学教育中,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还可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告诉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素养,是其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接受这种教育,思想上就会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无论是在自主性学习中,还是在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意识地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再如针对学生不会查阅会计论文写作的支撑资料,举办“如何查阅会计‘及相关资料”的讲座;针对学生不会表述会计研究成果,举办“怎样写经济类研究报告”的讲座;针对学生缺乏某些专业知识或对某些问题有兴趣,举办“某一会计专题讲座”等。

(二)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讲授会计研究方法知识和技能,也可用于对研究性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其程序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讲授研究方法知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总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师生对其均普遍缺乏认识。为消除其对研究的恐惧和误解,了解有关的会计研前沿动态和科研课题,掌握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诸如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模拟实验、经济类文献检索、科研报告与会计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将会计领域中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及其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如在每一讲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讲有关的会计资料,提供重要的参考书和期刊目录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当前的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计的研究性教学也对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表现为会计、财务、金融、法律等知识的综合,同时还要利用边缘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强化终身学习的观点,密切跟踪当代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很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探讨模式问题探讨模式是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发展水平,借鉴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的理论总结出来的,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涉及相关知识==>搜集相关文献==>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这一模式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使其产生问题,并激发其探索的动机。在问题解决模式的流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疑,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疑。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进一步引导研读教学素材、跟踪国外前沿研究热点,对现有会计技术进行实验、评价和比较分析等。具体到会计论文写作上,教师必须及时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争鸣;提供有关会计文献资料,以供学生检索研究;合理推荐有关的会计学术著作与学术文章,不断鼓励学生向一些经典的、传统、名人的观点挑战。只有这样,学生论文写作的学术思路才会清晰,视野才会开阔,会计论题的选择、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占有和结论的得出才会有创新和突破。

(四)自主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就是学生独立从事和完成某项课题的整个过程,其基本程序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在这一模式中,问题涉及范围较广,可以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发现的新问题,也可以是其在社会实际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一阶段可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大学生参与科学训练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启动了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主要是资助本科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论及政策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鼓励学生自行选定研究项目,并资助一定经费。支持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各院系指派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共同参与一项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收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推导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科学实验、发明创造的能力;写作能

力等。在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更不会将其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论文写作训练和练习中,在选择自主研究模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必要时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咨询,以便形成学生自觉自主、严谨探索的习惯和作风。

(五)课题参与模式课题参与模式是指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中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活动。其基本流程:教师在研课题汇总:=>介绍课题背景知识:=>介绍相关文献资料:=>学生选择感兴趣课题参与==>承担部分任务或子课题一>参加小范围研究式讨论一>总结。因为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大至部级重点课题,至校级项目。这些研究不仅紧跟学术发展的前沿,而且其成果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如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给予指导,同时还要允许学生阐述和发表一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给他们分配一定的任务或者分担子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课题组增添新生力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协助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研的过程、方法和作风,为其将来真正从事科学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二、研究性教学指导会计论文写作的阶段性设计

要想改变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要从源头上对会计本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改革。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接受能力,建议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来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阶段性设计如(表1)所示: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毕业论文指导建议

(一)从培养目标上和课程体系设置上重视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落脚点,而培养思想和见解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科研和写作。从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看,通常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专业课学习中偶有学校会开没财经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然后在最后一学期设置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这样没有统一指导思想的、不连贯、不系统的写作训练环节的设置,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整个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科研与写作能力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提高会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应该首先自上而下的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充分重视对科研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并以此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科学、系统地设置大学的课程体系,将这一培养理念和目标贯彻到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去。首先增加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专门课程和教学环节,如在中级专业课程结束以后,增加学年论文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或者理论前沿的一些问题展开研究。由于是对会计论文写作的初次练习,因此应以培养写作方法和思路为主,字数不宜太多,要求不宜太高,题材可以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题材的一种,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规范科学的程序,为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从财务会计课程以上的专业课程均应有小论文写作的要求,让学生从日常的课程学习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写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一些相关的论题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帮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题目,这样平时的思考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形成一定的沉淀,学生才会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有自己的方向和想法。

(二)加强对师资的培养力度,实施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负责指导毕业论文的老师应从道德素质上和专业胜任能力两个层面提出要求: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项较为繁琐、费时费力的T=作,需要指导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耐心,能够全程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创新要求,因此,对指导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也较高。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要注重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学校也应实施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各种学术研讨会,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领域开漫相关选修课和讲座。这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有兴趣的学生进人教师的研究领域,对相关的论文指导教师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时不盲目,有利于保证师生双方的沟通。应尽量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较早的接触各种理论前沿和实践中的课题,有一定的思考和积累后再选择研究方向,在选择指导老师时也尽量做到双向选择,以避免学生和老师研究的专业方向存在“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