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2-23 15:25:38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1

广义上的低碳农业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产业链整合等多种手段,在农产品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与常规农业相比,低碳农业的外延和内涵更加丰富。从外延来看,低碳农业不仅仅是指农田生产,还包括种植、养殖、运输、加工、废弃物处理等诸多环节,而且低碳农业的碳排放不仅仅指CO2,还包括CH4、N2O等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从内涵来看,低碳农业以降低整体能耗、减少温室气体为核心,同时也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力图实现“碳中和”和“负排放”[13]。低碳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低碳农业的主体是农业,这里的农业是指大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初级产品的产业,还包括初级农产品经过一定加工后的产业;低碳农业的发展内容是构建低碳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按照低碳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对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通过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比重;低碳农业的核心是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在产前农业投入品领域,降低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投入,产中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领域减少能源的消耗,在产后农产品废弃物处理方面,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废液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构建原则

对低碳农业的评价实质上是对低碳农业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反映,科学评价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需要在明确低碳农业内涵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指标体系来评价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对低碳农业认识的差异、分析角度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差异,构建的指标体系也不同。因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来说,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低碳农业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的复杂系统,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尽可能地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既要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又要注意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和实现上一级目标时的全面性[14],从而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体现低碳农业的本质内涵。构建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低碳农业进行评测,因此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选择的指标应尽可能地应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或者通过调查可以获得的数据,保证指标含义清晰,涉及统计范围明确,以便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全面性和典型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力求全面地反映低碳农业的发展水平,在遵循全面性原则的同时要遵循评价对象的典型性原则,要紧紧围绕低碳农业的内涵,突出低碳农业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征构建指标体系。可比性与稳定性原则。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具有可比性和稳定性。由于低碳农业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构建指标体系应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作相应调整,保证评价指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和可比性,保证评价区域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具有可比性。

2.2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结合低碳农业的内涵特征,依据中国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遵循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低碳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第1层目标层为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第2层准则层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农业投入品使用、生态环境等5方面组成。第3层指标层在上述5方面核心要素项下设立若干个评价目标,最终构成终极指标。通过低碳农业的理论分析、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对低碳农业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与完善,最后构建的低碳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由33项指标组成(表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农业经济指标主要反映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第一产业GDP增长率、第一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农业外向度、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其中农业外向度指标反映低碳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低碳农业技术支撑。低碳农业的发展需要循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该类指标主要反映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技术基础情况,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个数、农业劳动力中农业技术人员比重、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科学事业费支出比重、农业支出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科研与开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也是低碳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产业化组织个数、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总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环境投资强度、农村市场发展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其中环境投资强度用环境保护投资占投资的比重表示,农村市场发展水平用批发和零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表示。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低碳农业方面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农村改水率、农村卫生厕所比例、农村生态环境投资比重、垃圾处理率、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绿肥种植比重、农业用水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其中农村改水率用农村改水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农村卫生厕所比例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表示;农村生态环境投资比重用农村生态环境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表示;化肥施用强度用每667m2平均化肥施用量表示;农药使用强度用每667m2平均农药施用量表示。本文来自于《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3小结与讨论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2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现实,已成为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现状,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增强金融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的措施,以期为促进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村金融生态 金融创新

问题提出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则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农村金融生态是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以及外部环境等相关联的所有因素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宿州市是农业大市, 2008年粮食总产量为365.4万吨,棉花为3.9万吨,油料总产量为22.7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08.99万吨,蔬菜产量为212.2万吨,2009年萧县成为全国小麦加工业示范基地,泗县被命名为中国山芋之乡,桥区连续荣获全国产粮产油大县(区)称号。

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一)农村经济总量偏低,经济基础薄弱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宿州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达160.16亿元,发放各类涉农补贴9.7亿元,粮食连续6年丰收,总产达380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1亿元,增长14%,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营销收入17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突破千家,乡镇经济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过千万元乡镇达到12个。

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农村经济总量偏低。和邻近的淮海经济区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08年,宿州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3.4亿元,占全省10.8%,徐州为210.02亿元,阜阳为165.60亿元,商丘为254亿元,菏泽195.51亿元。其次,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2008年,宿州农民人均纯收入3671元,徐州为6240元,蚌埠为4299元,商丘为3750亿元,菏泽4584元,安徽省为4202.5元,全国为4761元。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2005 -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额分别为5754元、6450元、7398元、7518元、8900元。再次,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有待提升。2008年,宿州生产总值为511.1亿元,比去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比去年增长5.2%,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6.2%,而邻近的淮北、蚌埠、阜阳的第一产业增长率分别为7.2%、8%、8.7%。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能满足需求,服务主动性有待提升

由于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和低抗险力,决定了投入农业产业的资金风险比较大,使得农业属于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产业,20世纪末,各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针对金融机构在宿州的烂账,政府先行垫付,改革农村信用社,完善产权制度,至2009年6月底,全市5家信用联社央行专项票据全部实现兑付,共获得央行专项票据资金3.48亿元,全辖农村信用社统一完成法人改造,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农村路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2008年发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5.8亿元,2009年初,与市政府签定支持新农村建设总额达46亿元的合作备忘录;农业银行宿州分行2008年完成不良资产剥离工作,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办惠农卡、农户贷款、农户小额贷款业务,2008年“金穗惠农卡”发放5.3多万张,农户贷款870万元,特别是简式快速贷款2007年下半年推出后,发放了20笔,共1932万元; 2008年以来,相继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和徽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余额达1亿元,泗县农村合作银行获准筹建引进和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

目前宿州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乡镇一级农村金融机构的简单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比重较大,交易通常以现金方式进行,其他业务如投资理财、基金、网上银行等发展不足,信贷服务品种单一,基本上只有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较少,形成了需求多元化和金融产品缺失化之间的矛盾。同时,乡镇企业、村办集体企业,尤其是一些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难以实现高效、有序,一些企业发展时间不长,包括财务管理、信用评估、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与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农村金融信用意识明显增强,但法制建设滞后

宿州市稳步推进诚信建设,2005年完成全市117家农村信用社“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指标体系”的数据收集,深入开展农村金融安全区和信用社区创建,至2005年末,全辖区创建信用乡(镇)7个,评定信用村528个,信用户30.7万户。2008年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特别是人民银行和法院、环保局、地税局等9部门签订信用信息采集协议,实现了信用信息跨部门共享,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信用档案建设,农户信用档案达到78.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65.4%。2009年进一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继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和创建,扩大信用信息系统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

但是宿州市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相比较与城市法律环境而言,农村法制建设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合作金融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社区银行法》等专门法律法规,同时对于各种失信行为没有形成有力的法律约束,失信者的违约成本相对较低;农民和农贷企业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能力。

(四)农村金融创新水平提高,但创新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宿州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林木、水果、粮食、畜牧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四大支柱产业,砀山县大力发展水果加工业,但众多水果加工企业遇到贷款难的问题,收购季节原料供应资金不足,造成企业被迫占压供货商资金。据砀山县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初,垫资在50万元的水果供货商约有36户,垫资在20-50万元的水果供货商约有40户,供货商不堪重负,却又往往贷款无门,只得对更上游的果农进行赊销,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果农积极性,此外,砀山县黄楼乡、萧县张庄寨镇、墉桥区顺河乡、灵璧县冯庙镇、泗县的黄圩镇和大庄镇等,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内小企业多,注册资本低,财务制度不健全,在发展中普遍遇到了融资难问题,同期宿州市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高达500多亿元,但只有200多亿元在宿州市放贷。

针对此种情况,宿州市创新信贷模式实现银企双赢。依托水果产业链,推进经纪人水果信贷模式,砀山县推出“企业+基地+经纪人+信贷”模式,目前,砀山县一家银行已为两家水果加工企业办理授信3300万元,为两家企业的81户经纪人发放贷款1614万元;依托养殖产业链,推出养殖信贷模式,如泗县一家金融机构探索开办“合作社+农户+保险+信贷”模式,共为大路口乡龙湖合作社发放贷款1350万元;依托板材加工产业集群,推进乡村企业联保信贷模式,目前全市成立企业联保小组20个,累计发放乡村企业联保贷款1亿多元,2009年以来,有76家小企业组成16个小企业联保小组,发放小企业联保贷款59笔,金额1.9亿元,并且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支持返乡创业农民的“创业桥”贷款等贷款品种,截至2009年10月末,当年累计发放订单贷款3.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1020万元、创业类贷款9312万元,至2009年4月末,全市试点产品品种达到了23种,受益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318户,比2008年末增加了2221户,余额增加47813.71万元。

但在创新过程中,一方面,创新广度和深度不足,供需脱节的矛盾仍然突出。截至2009年5月底,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0%,在全市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占到95%以上,95%以上的企业只得到10%的贷款,显示出信贷产品还不能满足广大三农企业、中小企业包括农户贷款的需求。同时,不少银行的贷款仍然放不出去,造成难贷款、贷款难并存的局面,金融产品的提供和用户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人才比较缺乏,使得宿州市农村金融创新的持续性不强。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对策

与城市金融生态相比,农村金融生态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如何优化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成为紧迫的课题,结合宿州市的实际,可以采取以下建议。

(一)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经济与金融之间相互作用,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也会推动金融的发展,因此,宿州市仍要不断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挖掘农村经济的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动服务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应该主动做好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发现与培养客户;其次,注意不断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包括引导民间金融机构的合理有序发展,引入竞争机制,发挥“鲶鱼效应”,加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发挥正规金融的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建立二者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再次,加快发展农村保险、证券、租赁、风险投资等非银行金融产品和工具,形成开放竞争、充满活力的农村金融市场。

(三)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优化环境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是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因此,首先,加强农村金融建设的立法工作,在处理和协调农村金融事务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司法公正;其次,针对农村金融案件一般金额较小的特点,创建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简易程序,提高案件的执行率和胜诉案件的结案率,并注意降低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的成本;最后,注意对农村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一方面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有效性,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创新贷款品种、担保抵押方式、金融工具、融资渠道、服务方式以及金融组织;另一方面加大高素质的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引入力度,强化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提升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农村金融业务创新意识和能力。宿州市农业发展规模大、入口众多、类别较全,有极大的农村产品创造空间,做好农业发展需求和金融产品的嫁接,创造具有宿州特色和长生命力的金融产品,不仅能提升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实现其在皖北经济发展中率先崛起,而且可以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提高金融生态质量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向明,刘利红.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评估与分析:以贵州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5)

2.安强身.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9(10)

3.宿州市人民政府.宿州市2006-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ahsz.省略/

4.贾玉巧.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5.何雪峰.“捆绑贷款”解两难困局[N].安徽日报,2009-12-29(B1)

6.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Z],2009.8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甘肃;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25-02

一、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甘肃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有72%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500mm,58%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300mm。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现有耕地8115万亩,其中早地6081万亩,占总耕地的74.94%。仅2011年,甘肃农业受旱面积高达970万亩,重旱368万亩,造成71万人、65万牲畜存在程度不同的饮水困难。

2.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日趋严重。甘肃水土流失十分突出。截至2011年年底,甘肃省水土流失面积3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66%,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近6亿吨。另外,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近一半。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近14.29万平方公里土地已形成荒漠化,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31.8%。在河西的荒漠化土地中,有近7000万亩的草原已经或正在逐年向荒漠化、半荒漠化发展。而其中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加剧发展,民勤县的荒漠化成为甘肃荒漠化的缩影。

3.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着农牧业发展,而且导致了地震、滑坡、洪涝、冰雹、鼠害、雪灾、春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010年,甘肃河西地区遭遇了一场近9年来最强沙尘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达9.37亿元。同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98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自然灾害的频发,究其原因均与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有很大关系。

4.农村人为污染加剧。近年来,甘肃省农村人为污染严重,使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大量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造成危害,直接造成农村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严重破坏土质。另外,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其排放总量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

二、生态恶化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本投入

新农村建设,除了在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分配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转换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等问题上加大力度,还要考虑环境要素的承受力,否则必然会造成经济与环境的逆反发展,出现“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短视经济行为,进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成本陡增。以甘肃气象灾害为例,每年因干旱、沙尘暴、冰雹、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2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2010年,甘肃农业受灾面积高达1304.1千公顷,仅旱灾的成灾面积为428.4千公顷,粮食减产76.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2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此外,治理环境所需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

甘肃农业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业产出低下,农民收入不高,对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济支持力度很弱。以农业总产值为例,2010年甘肃省农业总产值为1057.02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6.12亿元),仅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0.015%。自2005年以来,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2011年增至3870元,占全国农民纯收入的56%,但仍处于低收入水平状态,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更低。严酷的自然条件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加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导致新农村建设环境成本较高。此外,农业低产出率和低投资率削弱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持力度。

三、甘肃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提高农民素质,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人的因素才是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本手段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强化环保意识。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人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宣传手段要多样化、通俗易懂,消除农民的抵触情绪。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

2.依法加强环保,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机制。面对甘肃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加大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力度,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甘肃农村环保的法规、办法,建立完善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实现“三分造,七分管”,实现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2011年6月1日,甘肃省新制定的《甘肃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行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林业生态进行全方位保护。

3.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环保资金投入是当前农村环境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资金保证,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像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必须列为国家工程项目,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执行保护任务,加大对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保护治理才能落到实处。2008年至2010年,环保部、财政部安排甘肃“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1个、资金5893万元,项目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日前,甘肃省被财政部和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2011年至2013年间,国家将安排甘肃中央补助资金7亿元,地方配套3.5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甘肃也在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子。甘肃省还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从非农业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农村建设。甘肃省还尝试建立形式多样的城乡环境共建模式,实行“城区与郊县结对共建”、“大企业帮扶弱村屯”、“项目开发就地帮扶建设”等多种共建方法,有效解决生态建设资金的短缺。

4.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替代产业。甘肃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省份。传统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又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传统习惯。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加重了生态资源的负荷。所以,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抓住国家“以粮食换林草”的难得历史机遇,大力调整种植业比重过大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习惯,加快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一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植物结构向“粮食一经济作物一饲料”协调发展、农牧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三元结构的转变,尽快形成新的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体系。依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及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特点,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区域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业、林草业、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考虑通过生态建设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求尽可能选择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作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5.大力发展集雨节灌水利工程,高效利用水资源。甘肃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资源的匮乏。甘肃地表水资源不仅十分匮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不协调,水资源短缺将长期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甘肃省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高效利用了水资源,事实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做法。但要彻底解决大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水资源问题,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效雨水集流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应当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雨工程抗旱效果明显,技术也基本成熟,应大面积推广。而对河西地区而言,加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

6.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是今后生态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既能弥补能源短缺的不足,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甘肃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开发技术,例如,沼气、太阳能开发、农村节能等农村能源技术。甘肃农村绿色能源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沼气池为例,每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均产气总量在320立方米,可解决农户70%以上的炊事燃料,节省燃料费。另外,沼液还可作为添加剂喂猪,沼渣也是优质肥料,这也能帮助农户节支增收。据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甘肃80个项目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90万户。户用沼气行政村普及率达到48%,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9%。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建设,促进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粮、牧、菜、果以及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无公害生产的发展。

作为一个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交织的省份,甘肃省只有走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之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经济发展的自然成本,才能让农民生活宽裕、乡村整洁优美、乡风文明纯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杨世智.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N].甘肃日报,2011-04-20.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4

安排安排我县试点工作。刚才,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罗兴友同志宣读了县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任忠俊同志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讲解说明。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逐步解决农村特困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的目标,要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低保制度。必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

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首先。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总理强调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应保者基本生活得到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效果,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途径。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更好地保证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解决当前农村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直接惠及农村困难群众的民生工程。

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其次。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关于“五个统筹”要求,首要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省城乡社会保证和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虽然逐步建立,但从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化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村社会保证和社会救助工作相对单薄。目前,国分配不公的问题主要还是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低保救助规范低、受益面小,还不能完全保证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异的重大举措。

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第三。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巩固政权基础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让老百姓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不时增强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感,维护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实际措施,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

通过努力工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重要意义的认识。尽快在全县建立起规范的农村低保制度,更好地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完善农村低保各项工作制度

省、市决定在各地开展制度建设试点,为促进农村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市人民政府将我县列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试点县,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县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肯定,也是对我县民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用一年的时间,通过7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必需坚持“点上出经验,要做好试点工作。面上出成果”工作方法。充分借鉴外地先行试点的做法,总结我县低保工作取得的经验,结合实际,吸收运用,进一步完善保证对象确定、动态管理、民主评议、三榜公示、分类施保等方面的制度。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分析研究试点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对策加以解决。力求在探索中求完善,操作上求科学,管理上求规范,不时加强规范化建设。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完善”四个注重”

合理确定低保参数,三个完善”一是完善农村低保补助标准。要根据县情实际和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坚持小范围、低标准、重建制的原则,确定低保补助标准。实际工作中随着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补助规范。二是完善农村低保收入核定。收入的核定,涉及到对生活在低保线以下农村群众的享受金额。为确保核定更接近村民的收入,各职能部门要深入调研,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定要规定统一的核算规范。要对种植业、养殖业纯收入、务工收入和赡养费、抚养费及其它收入进行合理核算,使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真正的体现。三是完善农村低保进出机制。要在巩固完善现行农村低保审核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定期审核制度,强化动态管理,细化分级审核方法。要按政策规定加强对保障对象的定期核查,及时按顺序料理增发、停发、减发低保金,进一步完善“保证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运行机制,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同时,要统一全县农村低保档案,实行县、乡、村三级管理制度,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全县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完善机制。针对激进社会救济工作机制不健全、多头管理、救济对象遗漏等问题。重点对保障对象的认定、申报审批顺序、三级张榜公示及设立农村低保评审小组等项工作做出详细规定。形成农村低保工作“集体审批、政务公开、三榜公示、规范作业、严格把关”工作责任制度,规范和加强全县农村低保工作的运作规程。二是注重强化责任。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内涵丰富的事业,一项不断发展的工作,也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肩负着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任务艰巨,责任巨大。做好农村低保试点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一支专业化队伍,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应对。必需结合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边学习、边研究、边推进工作。资金管理上要高度重视,一定要落实制度,堵塞漏洞,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绝不允许发生挤占、挪用、截留和虚报冒领等任何问题。对于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三是注重审批顺序。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严格依照户主申请—村民代表民主评困—张榜公示—村(社区)委会入户调查和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张榜公示—县民政局审批发放低保证低保资金的工作顺序,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审批过程中,要按照“四坚持”四不准”三不纳入”三调查”原则,确保农村低保对象的准确性。四坚持”即坚持自己申请;坚持所在村委会初审;坚持乡镇审查把关;坚持县农村低保领导小组对各乡镇上报的低保对象进行集中研究、集体审批。四不准”即不准暗箱操作,务必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不准优亲厚友,务必要公开、公平、公正;不准平均分配,务必保证重点;不准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务必手续健全,照章办事。三不纳入”即家庭居住条件较好、具有隐性收入的不纳入;没有经过村级低保评议小组评议的没有乡镇集体研究记录的没有张榜公布的不纳入;具有自救能力但好逸恶劳的不纳入。三调查”即对低保对象有疑点的进行调查;对低保对象有分歧的进行调查;对低保对象有举报的进行调查。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无疑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具有做好这项工作的许多有利条件。县委、县政府对农村低保工作十分重视,低保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县的财政收入并不宽裕,但全县上下只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求县情民情之真,谋为民造福之实,想尽千方百计,就能以较少的本钱,动员更多的资源,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服务,为全体农村居民服务,为跨越发展的大局服务。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作者简介 陈喜贵,中央编译局当代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北京100032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047―05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实践在全国蓬勃发展,理论探讨也不断深入。由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特点等因素,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体系,学者们或者是针对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者是从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的角度出发,发表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提出对策和建议。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也必将有助于今后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有论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有论者进一步指出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原因在于全国和谐的薄弱之处是西部地区,城乡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村,社会和谐的薄弱之处是农民。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西部农村的面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所在,也是着力点所在,是突出的抓手。有论者还指出,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预期作用。大多数论者一致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协调、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内涵和关键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改观,达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有论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集中概括。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其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其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其四,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其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根据西部农村的特点,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或突破点放在哪里,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对策设计和实践成效。在此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议颇大。有论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农村生产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养造就以及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有的论者更重视人的因素,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有的论者更重视生态问题,认为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的论者更重视经济发展,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最后,有的论者认为,应该将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一)地理、气候和生态等自然资源条件。所有论者都指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贵州喀斯特地区山高林密,坡度陡峭,道路崎岖,岩多土少,石漠化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劳动力素质、结构和思想观念等人力资源条件。所有论者一致指出,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劳动生产率很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偏低,对市场的认识粗浅、模糊,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大多数人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有论者指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消费观念方面,有论者指出,西北地区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文化生活消费显得相对滞后。在文化消费方面,先进文化、高雅文化消费不足,而低级庸俗文化消费仍有较大市

场。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有论者指出,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从而导致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淡化,民主法治观念依然淡薄。

(三)发展总量、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条件。就总的情况来说,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份额较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发育迟滞,产业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就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有论者指出,西北五省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并且其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不明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不易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产业化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低水平、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偏离。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

(四)农村党支部、基层组织和管理等政治条件。一些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发挥难。一是执行政策无力,二是加快发展无门,三是服务群众无钱,四是化解矛盾无法,五是自身致富无能。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乏力,部分干部法制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陈旧和自身能力欠缺,、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严重,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存在“等靠要”的臣属型政治文化;一些村干部缺乏平等意识,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一些村委会主任,缺乏民主意识,在决策时一手遮天;一些村干部缺乏村民自治所必需的政治经验、政治技巧。广大农民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阻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条件。在文化教育方面,有论者指出,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同时,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明显不足。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有论者指出,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广大农民的需要。

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一)需要处理的矛盾和关系。有论者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和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与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的矛盾、西部资源开发的控制与农民生活基本需要的矛盾、以及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经济格格不入的矛盾。另有论者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处理好民族地区以下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地区具体实施战略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发展;三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完整统一的工程,实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五是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农牧民自己的选择权利。正确处理鼓励个体积极性与合作组织协调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引导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论者指出,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宗教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和机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主导及其与其他各种力量的关系,还存在相当大的分歧。有论者认为,构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平台,必须以政府为主体,而且是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体,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之后,才能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相反。另有论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不应该成为政府代替农民包办的新农村建设,而应是农民自主的新农村建设;同时,也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民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农村建设,也很难取得成功。最后,有论者对主体和主导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三农”问题首先是体制性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三农”问题又是发展性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常态,“三农”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而农民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形成政府、农民和各种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有论者提出,西北新农村建设应更加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与退耕还草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时注重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论者也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照搬、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式的急功近利行为,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有论者提出,分类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原则。还有论者提出,坚持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

结合,坚持内涵的新农村建设与外延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并举。

五、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大多数论者都强调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最后,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二)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论者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以城带乡”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引擎。具体来讲,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二是要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三是要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五是发展非公经济,引导企业要素聚集,改善金融服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

1 促进农业产业化。一些论者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首先。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其次,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地域特点。大力开发最具特色和个性的产品。最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素质。

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一些论者指出,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有论者指出,一是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二是加强与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三是制度化、规范化,甚至强制性地对农民进行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留住本地科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尽可能引进人才。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造就新型农民。首先,有论者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应从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鼓励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倾斜,应着重强调非物质性、有长远效益的激励。其次,有论者指出,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三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最后,还有论者指出,要引导西部地区农民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鼓励农民扩大文化教育投资,克服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和等陋习。

(五)巩固基层党支部,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如何大力培养年轻、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支书和村干部,并组织好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参与家乡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急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论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其次,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最后,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有论者提出,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改革村党组织设置,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建立健全村委班子。还有论者提出,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6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生态市建设要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一)认清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十一五”以来,我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环保目标任务,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畜禽养殖污染仍很突出,农村生活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工业污染还比较普遍,部分支流水质还未达到规划功能要求。同时,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落实,重发展速度、轻环境保护的问题依然存在,各类环境违法问题屡禁不止,执法和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市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经济快发展与生态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国家和省对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更高更严,我市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任务将更加艰巨。

(二)加快实现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阵地和重要保障,已经将我市列入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城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不仅是我市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保护农村环境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采取综合手段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确保全面完成农村环境保护目标

(三)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实施我市新的发展战略,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开展生态市、生态县(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示范建设工作,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城乡生态良性循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标准,按照“三清”(清理粪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六改”(改水、改院、改厨、改浴、改厕、改圈)要求和发展方向,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势,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具体指标。到2015年,初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畜禽粪便、农作物秸杆的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控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比例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0%以上;支流水质达到功能要求;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1%以上;生态示范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到2020年,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高。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基本解决,流域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六)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源安全。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各区、县(市)政府要制定水源地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域,设置水源保护标志,完善水源地保护设施。全面取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严禁在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源地监管机制,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工作,加强地下水污染调查,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尤其是3万人口以上的建制镇及规模较大村庄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各县(市)要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并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市)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控制散煤和劣质煤的使用,大力推进散煤锅炉治理改造,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八)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以牛粪、猪粪、鸡粪污染治理为重点,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制造生物质燃料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九)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调整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大量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料,以及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使用。加强农作物秸秆、农村废旧地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十)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认真做好全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加强土壤监测及监管,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严格限制粮食主产区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用途。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加强基地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灌溉水质、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管,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一)严格控制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对影响、干扰农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污染源,实施限期整改或搬迁;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优先保护天然植被,重视自然恢复。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恢复森林、草原、湿地的生态功能。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土地退化、沙化和碱化。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管理,严禁不符合规定的资源开发活动,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十三)开展生态示范建设工作。按照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在全市开展生态县(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示范建设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由点到面、梯次推进的创建格局,为创建工作不断夯实基础;同时,加强分类指导,率先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典型和模式,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全面发展的格局,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十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考核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区、县(市)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发改、环保、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务、国土、林业、畜牧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认真做好本辖区农村环保工作安排部署,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事权范围内环境保护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工作;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制定村镇建设规划,组织村镇开展环境整治,指导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财政部门负责落实“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农业部门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组织和指导生态农业建设、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产养殖的污染防治、野生植物保护和农业外来物种监管;水务部门负责制定农村饮用水资源保护规划,负责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土保持工作,组织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订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组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测与管理;国土部门负责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组织土地整理和复垦工作,负责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组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林业部门负责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和沙化地治理工作,加强生态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监管;卫生部门负责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指导乡镇医疗机构依法处置医疗废弃物,组织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卫生学评价及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指导农村改水、改厕;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指导养殖业污染防治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村环保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政策,市级财政于每年安排1000万作为“以奖代补、以奖促治”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各级政府要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切实保证各地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不低于当地GDP的0.6%,2015年前逐年递增0.04%、0.03%、0.02%。各地区征收的排污费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恢复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建设的开展。同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建设。

(十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和监测。加强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各乡镇要有领导主抓环境保护工作,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环保工作,各行政村配备环保监督员(环保员),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县(市)、乡(镇)、村三级联动,农民广泛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农村环境监管体系。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县(市)环境监测站要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实现环境监测工作逐步向农村延伸。

(十七)增强科技支撑作用。认真收集、总结和推广农村环保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大力普及推广沼气、太阳能灶、热水器应用和改灶、改圈、改厕、改炕等节能节水技术,尽快建立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为主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7

__年,__县农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市农办的精心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城市拉开框架,承担发展责任;乡村增收为本,坚定生态之路”的工作思路,围绕“生态引领、政策支撑、项目带动、典型示范、实际实干”的要求,抓典型带动,以示范引领,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__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是全省“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的启动之年,也是我市扶贫改革之年。我们积极行动,认真调查研究,多管齐下推动扶贫开发,县扶贫办获得全省“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先进集体称号。

1.以产业帮扶为重点狠抓主导产业培育。今年共投入798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帮扶,推动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产业基地,培育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笋等特色产业,推进了农家乐、来料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新建和修缮基地机耕路、基地作业道、水渠等农业基础设施。

2.以金融扶贫为抓手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坚持把破解资金要素制约作为低收入农户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加快村级资金互助会组建和小额信贷的发展,今年新建资金互助会8个,截至目前全县已成立31个村级资金互助组织,其中部级资金互助组织6个、省级资金互助组织13个、特扶资金互助组织12个。拥有互助资金801.7万元,累计借贷资金1011.7万元。此外,积极实施小额信贷,累计向3054户低收入农户发放小额信贷7956万元。

3.以扶贫改革为契机着力强化调查研究。扎实开展扶贫对象调查认定工作,确认新一轮低收入农户23220户56718人,占全县农村人口30%;扶贫重点村13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6.5%。通过分析总结,全面了解掌握我县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现状、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为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切实将新一轮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提供依据。此外,稳步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深入各乡镇调研,赴云和等地考察学习,拟定了《关于全面推进扶贫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建立扶贫改革考核机制,促进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县承担的创新社区管理和完善山海协作机制两项任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4.以农民培训为载体提升增收内生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农家乐、厨师、电焊工等培训。出台《__县“__技工(技师)”管理办法》,对__技工的选拔、待遇和管理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打响“__技工”品牌。截至目前,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125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31人,农民转移就业2682人。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持续改善

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突出整乡整片抓村庄整治,突出集聚理念抓中心村培育,突出利用抓历史文化村落保护,通过抓点铺面,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

1.“六边三化三美”行动有新亮点。编制了《__县“四边三化”行动方案》以及五个子方案,通过“一抓二清三治四改”全方位推进,今年已累计投入资金1.16亿元。第一,突出“建”。进行全面“升级”洁净乡村活动,按照县领导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一道在督查方式和资金管理上下功夫,从原来的暗访与明查相结合改成全面暗访,把日常督查结果作为乡镇(街道)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二,突出“清”。一是结合“三改一拆”活动,对“六边”区域违法违章建筑、废弃场所进行清理、整治,拆除“六边”区域各类违法违障建筑、破旧厕所等1.5万多平方米。二是全面清理广告牌、路牌,拆除、改造广告牌175处16322平方米。第三,突出“治”。一是整治河道24公里,保洁325.8公里,绿化56公里。二是整治污水,全面清除露天粪坑127个,新建无害化卫生公厕62座。三是整治坟墓,通村公路的村庄,全面纳入殡葬改革范围进行整治改造。第四,突出“改”。一是公路沿线改造。完成龙丽高速__段、省道遂龙线三墩桥至安口段等公路沿线环境改造。二是改造村容村貌。加强对“六边”区域农户建房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对房屋外墙立面进行统一改造。三是改造农村危旧房。连片拆除危旧房,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村庄。四是改造林相。对荒芜低效经济林、山体以及公路绿化景观带等进行改造和提升,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建设森林村庄8个,新建景观点4个。

2.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取得新突破。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目标要求,全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制定出台了《__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实施意见》,编制《长濂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并通过省市评审。完成蔡和、桥西、淡竹、叶村四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一般村申报和规划文本设计工作,并启动建设。省级重点保护利用村落长濂存现已完成便民中心、花坛石亭建设;新建公厕、赤山殿生态堰坝;修复郑家大屋,郑氏宗祠两座古建筑,完成了县城16座古建筑整体搬迁至长濂村西园进行“异地保护”,建成明清文化街区,吸引根雕、奇石、书法、瓷器、剪纸等民间艺人入户。同时,村两委以无偿租用古建筑的形式,吸引中国美院洛齐大师入驻长濂村,开办“洛齐国际艺术馆”。

3.村庄整治取得新成果。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原则,把村庄整治与改 善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积极制定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__年我县村庄整治分省级整治村、县级生活污水治理二类,安排省级整治村点18个村,涉及7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村28个。目前已完成投资865万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整治村验收已经结束。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已通过市考核验收。

4.中心村建设取得新进展。__年,重点建设蕉川、柘溪上村、周村三个中心村,积极推进第一、二批10个中心村建设的扫尾,基本完成第一轮中心村建设任务。现已完成投资2187万元投资任务,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0立方米,安装路灯数35盏,改造卫生厕所农户707户,消除露天粪坑8个,新建公厕4个,垃圾箱163个,村内河塘整治面积0.1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0.24万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0.66万株。同时,全面谋划第二轮中心村建设,初步确定16个中心村建设规划。

(三)创新推进农家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不断跨越提升

将农家乐提升作为解决我县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来抓,倾力打造高山避暑农家乐综合体,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实现跨越提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96.4万人次,同比增长34.5% ;经营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5.5%。

1.积极调研制定政策。今年相继出台《关于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农家乐管理办法》三个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家乐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积极创建农家乐综合体。一是明确目标。精心编制《__县农家乐综合体创建规划》,明确到2017年,确保建成5个、力争建成7个农家乐综合体。通过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推进全县农家乐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二是培育点位。投资7000万元重点打造高坪和长濂两个农家乐综合体。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差异化推进,不断探索融入__特色元素,如在高坪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中,将茶树坪、高坪新村箍桶丘集合提升打造,注重产业融合和文化引领,以浪漫花事带动避暑养生类农家乐综合体的创建。长濂农家乐综合体依托深厚的明清文化,整合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加强对历史文化景观的包装和文化休闲旅游项目的设计,实现文物景观的静态展示与项目体验的动态参与有效结合。三是有机结合。将农家乐综合体创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高等级景区配套服务、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进行谋划和推动。

3.积极提升农家乐村点户。组织实施好农家乐特扶项目,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景观丰富娱乐内涵,提升接待能力。结合“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开展休憩庭院建设,提升农家乐的品味和档次。进一步规范管理,引导经营户合法规范经营,积极与消防对接,争取消防审批。统一制作具有__乡土特色的农家乐广告宣传牌,统一管理制度和农家乐协会管理制度。

4.积极新建农家乐村点。推广“高坪模式”,引导中西部地区加快农家乐发展,今年新发展王村口半岭、石练大茂坑、三仁坑口、濂竹刘坑等农家乐村(点)。着手谋划九龙山农家乐和龙洋九龙口农民异地转移小区农家乐建设。探索开展培育高坪养生(养老)产业示范乡等各项工作。

(四)农民异地转移难中求进,人口集聚效益逐步显现

农民异地转移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县以乌溪江库区群众异地脱贫和整村搬迁为重点,全县近4万偏远群众通过转移实现了异地脱贫致富。第四季度开始重点开展《__县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实施意见》的调研和政策制定工作,目前该政策已经正式出台,在“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为科学、合理地推进农民异地转移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项目建设上,今年重点是推进爱丰小区建设,目前,该小区已完成6000万元投资计划,场平工程、施工便道建设已经结束,建房放样工作已完成,进入农户自建房阶段。通过坚持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全县已转移2243人,完成102%,整村搬迁664人,完成100.6%。

(五)全力推进特扶项目建设,城乡统筹步伐明显加快

__年是第一轮特扶项目实施规划的最后一年,为确保三年规划圆满完成,我们在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特扶项目认真梳理,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对进度较慢、实施确实存在难度的项目提出了初步调整意见。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抓,多次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和实施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对涉及三年规划的4个项目和分年度实施计划中的10个项目进行了微调及建设内容变更申报备案。如北界竹木加工集聚区项目,依据省审计厅对我县20__年度特扶资金审计意见,县委、县政府在积极整改的同时,认真研究分析,决定将500万元特扶资金用于石练镇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和__中学校舍维修。通过努力,前期停滞的项目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29个大项目、161个子项目,已有139个子项目完成建设,占计划数的86.3%,共拨付特扶资金1.63亿元。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农办新一轮政策启动年、项目落地年、作风锻造年。县农办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县委作风锻造年十大举措为动力,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不断创新举措,做到协调指导有力有效,干部作风转变务实,实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1.认真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工程。以产业、金融、结对帮扶等六大项目为抓手,多轮驱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完善扶贫政策。深入调研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中药材、杂交稻制种、红提、农家乐、电子商务及其他种养新兴特色产业配套政策,及时制定新一轮扶贫政策实施意见,编制扶贫工作五年规划和低收入农户倍增计划具体实施细则。二是落实结对帮扶机制,制定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方案;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机制,开展部门干部和重点低收入农户结对认亲活动,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确保不脱贫不脱钩。三是拓宽扶贫领域。引导扶贫重点村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尤其是异地转移户的土地流转),同时盘活原有村级会堂、学校、厂房、仓库、城镇规划区外存量建设用地,兴办农贸市场、生产经营性用房、农家乐等集体物业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注重异地安置小区来料加工点位建设,在叶坦、湖山、金竹、应村等小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腾龙小区等来料加工点位建设,提升规模。四是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开展金融服务“爱心卡” 活动 ,方便低收入农户小额贴息贷款。在继续扩大村级资金互助会的同时,尝试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 社试水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五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后备劳动力职业培训,完成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1000人,新型农民培训250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2500人。

2.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四项工程。全方位开展中心村培育、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六边三化三美”行动等项目建设,全力实施省新一轮农村污水治理重点项目。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同类项目实行差额补助,对实施进度快、质量好的项目进行资金奖励,反之,则采取退出项目补助机制。2014年计划完成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72亿元,启动4至5个中心村培育,完成投资1500万元;续建第一批5个历史文化村落项目建设,启动第二批1个省级重点村、4个一般村保护利用工作,完成投资1380万元;积极开展“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完成投资11600万元,建成两条美丽乡风景线和一条迎宾大道,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样板户700户。

3.深入开展农民异地转移工程。计划实施异地搬迁20__人,其中整村搬迁600人。加大农民异地转移安置小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腾龙小区、石练爱丰小区、金竹小区二期、龙洋九龙口等小区建设进度,继续抓好湖山龙珠岗新村、焦滩独山新村等乡镇安置小区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启动云峰街道、黄沙腰镇安置小区前期工作。

4.创新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以农家乐综合体创建为重点,在“政策保障、示范引领、规范管理、创新经营、强化宣传、优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跨越发展。力争到2014年底,农家乐村点达82个以上。创建白马山—石姆岩农家乐精品示范区,启动创建以“茶养生、温泉养生”为主题特色的大田农家乐综合体和以“水上观光、生态养生”为主题特色的红星坪农家乐综合体。建成省级特色村、点各1个,实现游客接待数量达250万人次以上,经营收入达2.5亿元。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农家乐示范乡镇、村、点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茶、竹、高山蔬菜、农家乐等产业结合延伸发展。

5.积极谋划并实施新一轮特扶项目。加大第一轮特扶项目扫尾力度,积极总结上一轮特扶项目实施经验,为新一轮特扶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资金投向,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编制2014-2016年__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规划。启动新一轮特扶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管护督查制度,确保特扶资金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益。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创新工作思路,推进“三个集中”,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布局合理化、要素配置最佳化、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我们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为主线,凸显外向、高效、生态、观光等现代农业的特色,规划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达21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2%。全市已形成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景观型农业片区、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片区等“一个体系、片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38%。在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突出”,着力提升农业效益。一是突出科技兴农,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精确的要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已提高到58.5%,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8.5%。二是突出多元投入,积极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推出的30个农业园区项目吸引投资21亿元,其中外资13亿元。三是培植龙头企业,重点在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高收益领域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了朝阳集团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集中效果明显,2004年江阴华西、宜兴西太湖、阳山万亩水蜜桃、唯琼生态农庄等17个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新增农业收益5077万元,园区内农民人均增收650元。

推进乡镇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集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在推进工业集中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结合”,着力提升发展水平。一是与培植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全市已形成江阴新材料、宜兴环保、新区电子信息、惠山汽车零部件、锡山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二是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引导农村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对进入集中区的企业设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门槛”,低于规定标准的项目不直接供地,一律进标准厂房。三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防止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进入园区。全市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农村工业集中区的投资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1650万元,集中区的工业产出已占全市乡镇工业的67%。

引领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集中,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整合小城镇和自然村,重点抓好户数较少特别是20户以下的自然村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自然村落等五类村落的撤并。全市乡镇总数已从83个减少到59个,撤并自然村196个。在村镇撤并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农民,先安置后拆迁;科学规划建设,集中成片开发了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农民新社区,入住农民普遍比较满意,每个农民占用的宅基地也从100平方米降为30平方米,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江阴新桥镇已有50%的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2925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江阴华西村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带领其合并的13个村组建精神文明建设开发公司,共同建设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推进“三大组织”建设:拓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新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发展与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相适应的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我们推进“三大组织”建设,建立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两翼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

随着村委改居委、农民变市民步伐的日益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做到产权明晰、有效运行、监管到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履行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职能,通过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落实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有效维护了村民的权益,调动了村民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全国较早组建的黄巷镇陈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4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50万元,每个股民平均分红2001元。目前,全市已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74个,净资产26亿元,持股人数24.8万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新载体,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随着“三个集中”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土地有序流转、收益稳定增长?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组建浮动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种类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使土地既成为农民生存的“护身符”、致富的“摇钱树”,又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牢固纽带。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92家,参与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农民达78.6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36.5%。

随着农村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正确处理低效益与高风险的矛盾,成为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按照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利润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工业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机制,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他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组建标准上,坚持“四有”,即有健全的合作制度,规范化运作;有合作的手段,具备资金、技术等经营要素;有较大的合作规模,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有明显的合作效益,能促进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松散型的,也有紧密型的;既有生产服务型的,也有产、加、销一体型的。目前,全市已建成112个“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推进“三大保障”建设:形成富民安民的新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先进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富民安民。为此,我们着力完善富民安民的支撑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宜人的新农村。

大力完善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税收制度,落实了自主创业奖励、异地务农补贴、公益岗位补贴、小额创业贷款、职业介绍补贴、搬迁企业补贴等政策。二是拓宽农民转移就业的门路,重点抓好“六个一批”:新老企业吸纳一批、发展三产容纳一批、自主创业鼓励一批、异地务工转移一批、搬迁企业带走一批、购买岗位安置一批。三是提高农民创业就业的技能,建设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今年全市已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万人,青壮年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达到65%。

积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推行“五保一奖”制度。积极推进“社保”,加快扩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办企业一律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全市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到33.2万人。全面实施“地保”,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保障体系的农民已达36万人。加快建立“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老年农民参保后个人不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养老金,全市已有40万老年农民享受这一福祉。继续完善“医保”,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两级财政资助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已达到每人每年30元以上。不断提高“低保”,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已提高到每月150元,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只生育一个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奖励50元。同时,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农村救助基金,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贫困户结对,帮助因病因灾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着力加强农村生态体系建设。实施“绿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化造林力度,突出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建设,农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为21%。实施村镇净化工程,突出农村水、大气环境整治,建设“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新江南人家。滨湖区将生态环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太湖生态防护林、都市特色林、休闲观光林等六个农村造林绿化建设重点,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

回顾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建设新农村问题。在**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的2.2%,但“小比例却是大问题”。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看,难点在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三农”的地位作用看,农民是最广大的群体,农村是最广阔的地域,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从现实条件看,**人均GDP达到6400美元,完全有可能做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我们把推进农村建设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同时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村调整优化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关于对万户农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的若干意见》、《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加快实施农村“三个集中”的意见》、《加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意见》五个文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农村低保动态工作总结范文9

1云阳县的基本情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沪高速公路横贯县境,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澎溪河、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纵横切割,形成了“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云阳县辖4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649km2,耕地面积6.30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46万hm2;总人口1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占总人口的86.2%,是移民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三峡工程兴建,云阳县动迁人口超过17万人,综合实物淹没指标占重庆市的1/8,相当于湖北省淹没指标的总和。按照“加快”和“率先”的要求,围绕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的总体目标,抓住“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城乡统筹和库区移民开发、对口支援等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生态兴县、开放强县“五大战略”,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1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198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年均增长18.2%;第三产业比重由31.3∶31.5∶37.2调整为27.4∶35.4∶37.2;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48.5%。

2云阳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阳县紧紧围绕“农业稳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云阳县粮食总产43.45万t,油菜总产1.25万t;养蚕4.79万张,产茧142万kg;水果总产12万t,蔬菜总产32.05万t,水产品总产0.78万t,年出栏生猪80.99万头、山羊37.13万只、牛3.1万头,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云阳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年均增长6.7%,农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553元,同比增长25.7%。

2.1粮食生产基本稳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和抗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抓好上坝乡万亩粮食示范区建设,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呈逐步下滑趋势。2011年,云阳县粮食种植面积9.94万hm2,总产量43.45万t,分别比2010年增加0.09万hm2,0.43万t,增加0.9%,1.0%,全县人均粮食(按农村人口计算)378kg。

2.2特色产业亮点凸显云阳县围绕建设“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目标,按照“建基地、突特色、树品牌、兴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建设了标准化柑橘果园1.53万hm2、密植桑园0.4万hm2、优质粮油基地2.0万hm2、城郊商品蔬菜基地0.05万hm2、标准化茶叶基地0.07万hm2;利用云阳县养殖水面宽、鱼类资源丰富的优势,库区生态渔业发展开始起步,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坚持走加工带养殖连市场的路子,着力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已发展5000头以上肉牛生态养殖小区12个,万只山羊生态养殖小区17个,全县从事牛羊养殖的农户达到15万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培育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初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力打造“相思茶”、“巴阳峡”脐橙、“凤凰”及“云三增”大米、泥溪黑木耳等农业特色品牌,有效地带动了茶叶、柑橘、粮油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2.3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切实搞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截止2011年底,云阳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2.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61%,涉及农户13.82万户,占全县承包土地农户(28.59万户)的48.34%;规模经营面积0.9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3%,3.3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304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大力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

3云阳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耕地资源约束较大三峡工程的兴建,云阳县共淹没高产稳产耕园地0.32万hm2,剩下的多为瘠薄坡地,中低产田土面积占耕地的72%左右,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53万hm2,坡度大于10度的中低产土2.93万hm2。加之退耕还林、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云阳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5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部分移民后靠安置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云阳县农业安置人口中,人均耕地0.03hm2以下的占24.7%,0.03~0.05hm2的占17.6%,移民人均耕地比全县农村平均水平低近40%,例如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巴阳镇巴阳村移民居民点人均耕地只有0.01~0.02hm2。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云阳县坡耕地面积大,农业投入不足,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云阳县现有水利工程9145处,蓄引提水能力10868万m3,有效灌溉面积1.69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8%,其中稻田1.54万hm2,占全县稻田面积62.48%;保证灌溉面积0.60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49%;旱涝保收面积0.35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9%。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3.3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云阳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粮食生产面临自然、市场等风险,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现在的农业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老人农业”。老人们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较低,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云阳县粮食基本摆脱了供给偏紧的局面,因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造成农民粮食储备较少,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粮食安全。

3.4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甘蔗、苎麻、蓑草、佛手等传统农业增收骨干项目逐渐萎缩,有的已淡出市场。近年来,云阳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培育柑橘、蚕桑、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库区移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恢复重建工程量大、投资大,农业特色产业远未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特色品牌少,农村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

3.5农民增收面临困难近年来,云阳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生活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云阳县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1)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2)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刚刚起步,尚未做大做强;(3)乡镇企业和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4)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弱,加之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5)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3.6农村改革政策乏力少数农户因村组二轮延包尚未完善和承包纠纷等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完全落实。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存在农户间私下口头约定,没有签定文字协议,签约主体与流转主体不一致等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稳定难,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等“买主”农业经营能力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对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常常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云阳县发展农业的思路与目标

4.1实施科技兴粮,保证基本自给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结合库区农业生产实际,云阳县粮食生产应遵循“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生产潜力,保证基本自给”的基本思路,以农田保护性耕作、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和抛秧、地膜玉米、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等增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总产稳定在43万t以上。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粮油作物结构调整,搞好粮油作物专用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提高粮油产品优质率、商品率。

4.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库区产业扶持、城乡统筹发展等机遇,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围绕建设“牛羊大县”和“柑橘大县”目标,大力培育柑橘、牛羊2个主导产业。今后5年,在“一江四河”流域的24个基地乡镇建成柑橘面积达到2.0万hm2,产量达到30万t;大力推进牛羊、生猪产业化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16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130万只、出栏7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出栏12万头。切实抓好蚕桑、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培育农民增收骨干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全县养殖水面达2.03万hm2,其中“一江四河”水面达1.24万hm2,发展生态渔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要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大水面天然渔场开发、山溪生态流水养殖开发、休闲生态渔业等4种模式,加快生态渔业发展。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提高市场占有率。

4.3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整合库区产业发展、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移民后期扶持、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努力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先进的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4.4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经营机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和代耕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到2016年云阳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35%以上。积极指导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年新培植5~7个农业中介组织,带领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5云阳县发展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5.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云阳县是国定的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支持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对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云阳县柑橘、牛羊主导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以及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5.3支持提高粮食储备水平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同时,为保证粮食安全,应尽快建立完善粮食调运储备机制,建立粮食调运基地,加强仓储能力建设,保证国有粮食储备总量达到3万t以上,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