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问题杂志   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影响因子:2.15

ISSN:1004-972XCN:14-1058/F

    基本信息:

  • 下单时间:1-3个月
  • 发行周期:月刊
  • 发行地:山西
  • 创刊:1979
  • 类别:经济类
  • 出版社:经济问题
  • 语言:中文
  • 价格:¥292.80
  • 起订时间:2020年01月
  • 邮编:030032
  • 库存:18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 2011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杂志理论探索
4-9

论“存在经济人”假设、经济机制设计与效率不减原理

作者:马本江 徐晨 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长沙410083

摘要: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分析经济运行的效率,进行经济机制设计。由于“新经济人”需要有良好经济运行机制的支撑,所以,不能作为经济分析的前提假设。面对当前我国大量存在市场机会主义行为的现实,以“存在‘经济人”’假设替代“经济人”假设和“新经济人”假设,可以既与“人都是自私的、利己的”资产阶级观念划清界限,又避免“新经济人”需要有良好经济运行机制支撑而不能作为经济分析前提假设的困境,并且可以为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效防范参与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市场运行机制提供逻辑起点。“效率不减原理”指出,满足“经济人”真实显示偏好的经济机制并不妨碍“利己利他经济人”,即“新经济人”利己利他偏好的真实显示,保证了“存在‘经济人…假设下所得的机制应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实践中效率不减,从而进一步讨论了“存在‘经济人'”假设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创新的意义。

14-17

公平偏好在劳动契约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张宪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成都610065

摘要:劳动契约是典型的不完全契约,一般认为自利的工人仅仅只会做出最低程度的努力水平,而近年来的实验与行为经济学发现工人的选择并不完全符合自利的假设,工人的努力程度还会受到其公平偏好的影响,由于工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状况,故企业在制定工资水平时应该考虑工人对公平的诉求。

18-21

地方政府竞争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金融发展视角

作者:杨坚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金融发展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为了赢得“GDP竞赛”,需要通过金融部门的发展来调动区域内的资源,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各省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有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地方政府对金融部门干预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大,这可能会影响到金融部门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

22-26

民工荒和半城市化:刘易斯模式困境与出路

作者:王新 王冬 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贸学院 石家庄05003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当前由各级政府推动的高速城市化,已经造成土地和住房等城市要素价格的过快增长,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因此:(1)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的边际成本,已经高于城市化的边际收益;(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在空间上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过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边际收益小于城市化成本的趋势,使得刘易斯推-拉模型在中国失灵。

经济问题杂志国民经济
27-30

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联研究

作者:张衔 赵诗琴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成都610064

摘要:我国对外开放基本上是按照从沿海向内陆的顺序逐步展开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所导致的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与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以1994—2009年为样本期,以经济依据划分的东、中、西部为对象,实证考察了我国地区间对外贸易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证明S—S定理不成立,地区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政策思考。

31-35

低碳经济下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

作者:江涛涛 郑宝华 单位:常州大学 江苏常州21300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考虑各区域在能源约束和碳排放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显得日益重要。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29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考虑低碳因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得到增加;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由技术进步率的变化主导,低碳技术效率变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限;西部地区不存在绝对收敛,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较明显的“俱乐部收敛”,我国总体及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存在明显的条件收敛趋势。

36-39

中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产业关联视角

作者:李敦瑞 单位: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上海200233

摘要:中国已进入“十二五”时期,这一时期服务经济的比重还将继续扩大,现代服务业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自然不言而喻。而要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的作用,首先要合理地选择好主导产业。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法,依托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以产业关联为视角,最终确定中国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

40-44

低碳经济模式下产业集群的筛选与发展——以江苏为例

作者:卞继红 单位:盐城工学院 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深刻影响我国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根据江苏省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识别并分析了江苏当前的11个产业集群,提出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短期内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产业转移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江苏的低碳经济目标。从集群发展角度来看,要降低江苏经济中的碳含量,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生态化转型升级,加快新型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力度,另一方面要发挥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产业集群,把握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经济问题杂志改革与发展
48-51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蔡承彬 蔡雪雄 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福州350001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350001

摘要: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言,文化是基础,创意是核心,产业化是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文化资源利用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投融资、产业链、产业集聚、政策扶持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最后,从投融资、政策支撑、人才支持、产权保护、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发展扶持对策。

52-55

我国碳税征收效应分析及实施措施

作者:项勇 任宏 单位: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610039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重庆610044

摘要:在对碳排放权和碳税征收比较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碳税征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收入分配及福利效应、环境效应,并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从碳税征收对象、征税标的、碳税税率制定、碳税减免、碳税收入使用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碳税征收的建议。

59-61

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作者:陈红梅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北京100070

摘要:通过国际比较和建立模型,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结合“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62-65

大股东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

作者:聂丽洁 高焙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710049

摘要: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存在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了第一大股东身份的不同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原因。

66-68

个人信用评估应用方法分析——基于集成学习算法视角

作者:唐小果 李毓 单位: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太原030006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集成学习算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理论以计算机实现的非参数识别技术。阐述了集成学习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基于Bagging集成学习算法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通过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用一个小样本数据对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学习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分类树的预测精度,且在个人信用评估的实践中具有较强的优势。

经济问题杂志农村·农业经济
74-78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江美芳 朱冬梅 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江苏苏州215000 苏州农学院 江苏苏州215008

摘要: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运用格兰杰检验和ADF平稳性检验方法并通过建立OLS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及其依存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很高的依存度和关联度,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作用尤为重要。基于分析结果建议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79-81

论农地流转博弈中农民权益的诉求与保障

作者:刘振勇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710049

摘要:农地流转实际上是相关利益主体谋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交锋和博弈,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吸收率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客观上决定着农地流转的进程。显然,农地的有序流转是必须的,而急躁冒进只能事与愿违。从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底线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看,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