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数学小论文

时间:2022-04-08 03:10:33

摘要:高中数学的教学是根据每年一度的高考而进行的,在高考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的关注其高中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度。并同时还要帮住高考生的思维形成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方向,鼓励学生去了解应用题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 高中 数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

高中数学小论文: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论文

1、应用能力在数学中的内涵

应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数学后,能发挥其所学,能够学以致用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之中。其本质是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会用数学的意识。

2、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从教师做起,改变教育观点,增强教育意识

知识从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中学数学应用的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己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2引入概念教学,挖掘数学现实背景

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有着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他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如在介绍“映射的概念”内容时,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很抽象,教学时可以举“纽扣对应”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衬衫胸前的纽扣,每粒纽扣配一个扣眼,这类似于一次函数,符合“一一对应”关系;左右袖上各有纽扣两粒,扣眼一个,这类似于对应中的“多对一”关系。再如在进行概率教学时,可设置问题:“全班有56个学生,有没有同学生日在同一天?”使抽像知识变的亲切易懂学生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因为这些例子是学生在现实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新知识也就很容易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基础上,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

2.3丰富现实情景,实现数学实用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时,可编拟一些银行利息(单利、复利)进行引入,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向学生渗透用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再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结合每章后开设的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再如在讲授“向量的加法”时,可利用学生对足球的热爱,将一只足球带入教室。还没有引导,学生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后在讲桌上分别放三枝粉笔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把足球分别从A点直接滚动到C点,和从A到B再到C点,学生观察到足球由A点到B再到C点的效果与由A直接到C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向量去解释,学生乐于接受,便可以借着这个时机进行新课。

2.4拓宽检测形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作业或检测的手段也应该多元化、生活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时,设计在围棋格的第一个格子里放上1颗绿豆,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绿豆,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绿豆,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绿豆,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的绿豆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绿豆数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那么一共有多少颗绿豆呢?通过这样有趣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数列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奠定了学生以应用意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讲完等比数列后,举这样一例:“某人准备购买一套商品房,打算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贷款15万。经了解,现有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式两种,并且每种又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方式。此人月收入3000左右,若每月还款不超过收入的70%,则以什么方式分期付款,并贷款多少年合算?”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单位,先了解各自利率,提出问题并进行数学探究。虽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但在这个活动中却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学会了亲密合作,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应用意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

3、小结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学中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有用的数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数学小论文:新课标下结合高考的高中数学论文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惯例使用示范、例题讲解为主要的讲课方式,学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中体现不出活跃,看不到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长而久之,形成了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要求下,在课教中要求学生体现自我、对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1.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所谓成功的教学,并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课程,而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求知的欲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课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积极启迪学生,从而使学生情趣盎然的参加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眼去,从而聚集他们的精神,加之提出形象化的问题勾起学生的好奇心。问题的创设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注重趣味性,这样才能将学生带入情境,带入新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教材上的集合讲解,教材上给出集合A到结合B的对应,试着去判断哪一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对于这类封闭式的问题,学生只是需要对照映射的概念进行相关的判断就行了。假若不改变问题:已知集合A={a1、a2、a3},集合B={b1、b2、b3},请试着建立一个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一个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其实构建一个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只是需要满足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中有唯一的元素可以对应就行。可以构建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在A中三个元素对应B中的同一个元素;第二,在A中的三个元素对应B中的两个元素;第三,在A中的三个元素对应B中的三个元素(这样一一的对应),这样构成的映射总共有27种。

1.2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1]。”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课本的内容与数学的阅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数学相关的概念,从而更好的拓宽数学的空间思维,并获得数学模型,以至于充分的完成从现实的问题到数学建模问题的转换。因而,在教学高中数学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的套用相关现成的公式;对试题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检索已有的数学模型然后对试题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思考,并加以提炼。例如,ABC三块地,每块地上的草长得一样的快和密,A地有3.2公顷可以供11头牛吃上5周的时间;B地有11公顷可以供22头牛吃上10周的时间;C地有23公顷可以供多少头牛吃上9周的时间?解析:首先在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原有的草量,然后草地上的才每天在不同的生长,并且生长的速度也不明确,假若不能清楚的长得这两个参数,就很难解答出这道题。与此同时,仅仅是题干中的一句话“草长得一样的快和密”就暗示了两个参数的存在,从侧面考察出学生的读题的能力。若是将原有的草量,草的生长的速度和每头牛每周吃的猜的量运用相关的字母将其表示出来,并设成辅助的未知数,再根据起问题的意思列出完美的方程式。

2从实际的数学问题提升能力

高中数学的教学是根据每年一度的高考而进行的,在高考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积极的关注其高中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度。并同时还要帮住高考生的思维形成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方向,鼓励学生去了解应用题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结语

高三中总共要进行三轮的复习: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其次是专题知识的巩固,最后是进行综合训练。基础知识上要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打理和整合;近几年来部分的高考试题源于课教中的例题、习题,所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中,尽量与教材结合,灵活的运用、延伸,并挖出其中的潜在能力;同时,复习完每章之后引导学生设计一定框架的知识结构图,全面的归纳、整合、总结以及高考热点的聚焦等。对专题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查阅以及试题的精选精练等,对专题进行熟悉、练习;同时还要对学生指导其解题的策略,要求:简易题,保证拿稳分;中难度,不失分;高难度,尽量争取分数;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大体的规范性的要求,尽量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现象。最后是综合性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简易的测试题中树立信心,在比较困难的测试题中寻找出盲目点,并且还要训练学生对不同试题卷的快速适应性。尤其是在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解答,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高中数学小论文:基于预习方法的高中数学论文

1数学课预习的概述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可适当作一点提示,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感到兴奋,使整个课堂中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新问题,研究新思路,创造新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预习和复习,提高自学能力。

数学课课前预习特别重要,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听课,老师可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使学生有所感悟,并且解决这些问题,听课效果比没有预习要好很多。预习也就是课前自学,学生如果能认真预习,听课就比较认真,学习效果就比较好;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就会主动地预习下一部分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预习,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阅读数学课本,初步了解要学的新内容,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是一种自学的活动。预习的目的,一是了解新课的内容,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二是根据自己以前掌握的知识,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一些较难的问题留待上课解决,检验自己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自学。

2具体措施

2.1宣传预习的重要性和好处,感受预习的魅力。

加强预习指导,明确预习目标和任务,发预习提纲的讲义,提供预习方法。统一时间讨论提问,上预习指导课。

2.2增强学生预习意识,促使学生预习。

减少作业,提供专门的预习时间,或是课堂时间的一部分。每天检查,强制作为作业的一部分。课上(前5分钟)提问、抽查或随堂测试。将测试结果算入平时成绩,或者加分。

2.3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组织预习兴趣小组,相互提问,小组竞赛,制造氛围。预习提问要有趣味性,不要老是罗列知识点。开展预习成果竞赛。课上进行小组抢答竞赛,激发预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3预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提供适当的练习。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教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首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

3.1.1学生在预习时,首先要复习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

可以阅读上节的课堂笔记帮助回忆,或者浏览学习小结增加印象。教师可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复习,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1.2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成功地解答一些问题,老师要表扬他们,同学们会投来关注的目光,他会因此感到高兴。他会更加认真地学习,以获得老师更多的夸奖。

3.1.3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体验开窍的惊喜。

学生在预习过程在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靠自己努力仍无法解决,这时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只是指明解题方向,让学生自己去计算、分析推导,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努力寻找答案,最后发现答案如此简单,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忽然明白道理之后还需要总结,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在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2把握好度,帮助学生正确地预习。

课前虽然有必要预习,但不能花太多的时间,预习得过细过深,影响其他环节的学习。数学课预习过细、花太多时间,如果在预习中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感到无所事事;预习过深,使学生感到很困难,总是解决不了那些很难的问题,自然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以后就不想预习了。

4结语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学科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数学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要学好数学,必须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高中数学小论文: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一、采用灵活的数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要求

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包含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积极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使用具体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对学生具有的实践、操作、探究、活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加以考虑和了解,改变传统的只依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现状,提高数学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例如,在讲“简单随机抽样”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班级内随机选择10个同学,布置如下问题:如果从这10个同学中随机抽取1位同学的话,可能会出现几个结果?如果从这10个同学中随机抽取2位同学的话,可能会出现几种抽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分配来得到结果.通过这种灵活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抽样取值的理解,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突出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以人文本,使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在此基础上能使学生脱离传统教学的禁锢.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讲解,发表自身的看法,然后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解,在加深学生理解以及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例如,在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表看法,说说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的位置关系,如平行、相交等情况,然后让学生介绍生活中出现这些位置关系的具体情况,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扩散与延伸.例如,在讲“简单多面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多面体相关的知识以及其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多面体具体的应用情况展示出来.这样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对教学结果实施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获取的知识量以及质量,并对其知识的认知与迁移能力提升与否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实施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机、反馈意见以及自主能力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使用教学评价方法时,教师应该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使用不一样的评价手段,使用多种评价手段来保证评价信息的正确性.例如,在评价“圆与圆的方程”的教学效果和方法时,其中问题如果这样设计:在讲解圆的方程时,老师的讲解方法:A.简单易懂;B.没有讲解清楚;C.听不懂.通过老师讲解,你理解了圆的概念:A.完全理解;B.当时能懂,过后不太懂;C.不清楚.像这种涉及情感与主观意识的评价,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感情因素,采取不记名的书面调查问卷方法.又如,如果想了解学生学习“概率”的效果时,可以采用360°全方位互评方法,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自身的评价来完成评价工作,保障信息的合理性以及真实性.

四、优化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课堂设置的时间有限,通常只有45分钟的时间就要完成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使用这段时间,避免课堂时间出现浪费情况.有些高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点,一些无关本课堂知识的言语过分占用了教学时间,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及时完成,从而降低了课堂时间利用率,不能确保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总之,为了使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下能够提升,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使用灵活性的教学手段,而且需要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为了及时了解并掌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张庆松单位:江苏溧阳市竹箦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合作学习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一、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划分

1.确定小组的规模研究表明

在数学合作学习中,最合适的规模是一组四个人.一组四人对于讨论格局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一对一进行讨论,也可以一对三进行讨论.在讨论的时候,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思想,避免出现错误思想占上风的情况.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也可以采取六个人一个小组的形式.

2.小组划分时应该注意的原则

在小组划分时,教师应该重视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这对于团队精神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3.对小组的目标以及每个成员的责任进行明确

首先应该采取任务轮换的办法,给每个学生进行编号,让学生轮流做记录员、检查员以及组长的工作;其次应该确定好每个成员的发言顺序.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任务进行明确,每个小组应该有一个小组的发言人,并且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发言顺序的排列,让那些平时说话比较少的学生先发言,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其他的组员应该仔细倾听,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在合作学习的时候,人人都有将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机会,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容易暴露出来,学生更加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进行改正.

二、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

1.能够将学生的探究意识

激发出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共同进行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之后,学生的自信心会有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也会提高.

2.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率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体现出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培训.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提出来,小组创新教育成员还能够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能力也会有明显提高.

3.能够让学生实现学习的共赢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每个学生通力合作才能够完成的,这样小组的学生便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容易形成共赢的关系,自身的竞争观念和合作观念形成也会更加正确.

三、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分组的合理性

很多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分组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位置,导致组员之间相隔比较远,小组成员交流会比较困难.高中数学的难度本身便比较大,若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做到通力合作,很难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甚至因为分组的不合理,小组中有些学生无法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出来,也没有办法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会导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合作学习的意义也无法真正实现.

2.关注学生的讨论

在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学生经常出现讨论和学习无关的情况,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调控工作,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进行引导时,教师应该提高引导的针对性,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3.做好归纳和总结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这对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是有一定作用的.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教师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明显上升,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4.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形式上的合作学习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四、总结

总之,在高中数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需要的,这种方法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就目前而言,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作者:孙琥子单位:河南省许昌高中

高中数学小论文:分层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一、高中数学中分层教学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层次化、差异化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发学生的潜能变得很迫切.分层教学方法的推行,使得授课更细致,教学更精确,教育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但由于这种方法是在探索素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还在试用期,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问题.

1.层次划分不够精确分层教学的基础在于分层,没有分层,就无法实施这种方法.划分标准应该公平、客观,但有些老师仅根据一次或两次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将学生进行了大致的归类,分层不够合理,不够精确,把一些学生分入了错误的组,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教育成效不明显.

2.教学方案制订不合理有些老师虽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了层次划分,但制订的教学方案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老师的方案就根本没有针对各层不同学生,只是笼统的有个教学计划,不能真正了解各组学生的需求.这样不仅在这一阶段看不到教学成果,还会浪费对学生程度划分阶段所做的努力.

3.学生对于层次划分存在压力有些班级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未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使学生,尤其是程度较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被放弃了,甚至中等的学生都存在压力,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丧失了对数学这门课学习的信心.而上等层次的学生,自身优越感渐强,甚至于产生有自负感,致使学习能力停滞不前,有些还存在着下滑趋势.

二、改善分层教学现状的一些措施

对于本文上面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仅会影响分层教学以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可能耽误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吸收和运用,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现在有一些措施,已经使上面所提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下面将详细阐述,供大家参考.

1.合理进行分层,确保精细科学分层教学分层是基础,能否合理分层将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分层时,要将尽量多次数的考试成绩进行综合,以平均成绩做为基准,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日常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度等综合进行评定,确保划分精细科学,公平客观.

2.制订的教学方案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因此必须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制定相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以确保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提高.另外,教学方案制订得要详细,例如备课,授课,练习,作业,测验等都应涉及到,且应有不同的标准.同时还要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弱项,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进行提高.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同学们的疑虑对于分层,老师一定要确实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把分层教学的好处向同学们传达清楚,尤其是后面的学生,不要让他们以为老师放弃了他们,切实消除同学们心中的疑虑.另外,老师还应密切注意同学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有自负或自卑心理出现,及时对同学们进行调整,确保发挥分层的效用.

4.及时对分层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分层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一旦实施起来,效果会非常明显,学生在不同层次之间的变动也是在所难免.此时,一定要及时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分层教学的正常合理进行.

三、总结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今天,教育模式也应随着改变.分层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更好的引导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上来.虽然此时的分层教学刚出炉,还存在很多问题,但笔者相信,经过不断探索,分层教学必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切实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春霞单位:江苏省东台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职业高中数学论文

一、造成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效率差的原因

1.教师个人素质能力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责任意识淡薄

个别教师的心理在职业教育长期受社会偏见的影响下,教学观念陈旧。普遍认为:职业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失败的延续,是学生混文凭,混技术的教育。学生没有升学的愿望与压力,教师没有成绩的考量,教育管理无从评判教学水平的高低,故而,一部分教师便错误地认为教学效率高不高没关系,没必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成绩差点也不影响外出打工,不出乱子就行。放弃研究、学习、严谨教学的态度,简单应付;没有形成良性竞争型的教育发展环境。同时,受社会拜金主义思潮、奢靡慵懒之风的影响,更多的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消极应付,工作时间上网游戏、看视频、炒股、购物,工作时间之余专注于拉关系,搞应酬,对教学一事全然不顾、抛之脑后,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2.学校经费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薄弱,教学硬件和教学人才短缺

职业教育长期得不到良好发展,社会关注度偏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工资低下,不能很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人才的分配上缺乏政策引导,许多职业教师队伍存在素质良莠不齐和数量“缺斤短两”。学校教学管理力度薄弱,对于教师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监督,对于优秀教师不能创造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会,在工作绩效和职务的晋升晋级上不能很好地体现考核量化,从而最终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应对策略

1.针对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应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策略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结构层次不齐的特点,在入学时,通过学情测试,生源情况的调查摸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并根据学生的选学专业与期望信息,结合办学的特点、机制、目标,通过分班、专业意向等方式进行大致的分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尽可能低趋于一致。对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学生实施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勇气和自信,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独立解决问题后收获的成功与愉悦,强化自信力,消除学习的畏惧心理;消除“听不懂、学不会”错误意识支配,促进数学基础知识的建构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使之形成长期坚持学习的习惯和意志品质,确保能够顺利接受后续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诱发并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目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用数学文化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要通过适度降低问题难度起点、巧妙化解和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较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思考与讨论”、“探索与研究”、多媒体的教学软件的使用与练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发展和强化数学思维素养,逐步树立学习兴趣和目的。同时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和内容、思维方法与学生所选专业联系起来,创设贴近生活实际、贴近专业技能实际的问题情景,逐步诱发并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生产技术上的难题,体验数学学科的无穷魅力。

作者:邢永旺 单位:大同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校

高中数学小论文:互动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一、问题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回答,但是这些问题在提出之前教师没有经过认真考虑,不具备什么互动性,只是教师在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一般面对这样的答案唯一的问题时,学生会比较小心谨慎,不敢大胆回答问题,课堂表现比较畏首畏尾,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畏惧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不用说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提问是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备一定的互动性,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这样的问题互动中,通过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讲“函数”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函数表达式f(x)=x2-4x+5,定义域为A,你能够列举出一种情况使f(x)一定有最小值吗?一定没有最大值的情况呢?由于这是一道答案不固定的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设定一个定义域的范围,然后根据范围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函数有无最大值和最小值.经过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到这样的答案:当A的范围为(-1,+∞)时,函数有最小值,没有最大值.当A的范围为(-1,0]时,函数没有最大值,有最小值.当A在[-1,10]时,有最小值和最大值.当A在(-1,1)之间时,既没有最小值,也没有最大值.学生通过互动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得到最合理、最全面的答案.提出问题的互动形式是比较有效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优化高中数学共鸣感

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并且很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学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出现问题,这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是各学科教学中都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和自身的实际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知识.例如,现有一个大型的电子报时钟,在钟表的界面上需要进行装饰,每一分钟的刻度上都要装上一只小彩灯,当到达晚上9:35:20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度内一共有多少只小彩灯?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情境,学生能够想象到这样的画面,走进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钟表的样子,还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知道,分针转动一个刻度的角度应该是6°,时针一分钟转动的角度是0.5°,钟表上一共是有60个小彩灯,当晚上9点30分的时候,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夹角为105°,那么中间的小彩灯就是17个,再过5分20秒的时间,分针转过5个刻度,经过5个小彩灯,但是时针并没有跨过一个,所以最终的彩灯数量应该是12个.

三、分组合作,实现高中数学同步性

分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能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效促进互动交流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时,学生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小组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更加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这期间,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认真地进行思考和交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作者:李秀丽 单位:安徽宿州市砀山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体验式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普遍的学习现状

1.学生参与度不够,把自己置身在课堂之外。

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育中体现的特别明显,学生在上课期间,大多数都是被应试教育所导致的,都是为了考试而学,而不是自主的学习。所以,会感觉到学习是有很大的压力,会有种被压迫的感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对学习数学没有很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他们不会全身心的投入,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倾向于直接放弃,出现了对数学学习厌倦的情绪在课堂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学习态度,所以,这种学习状态要不断的改变是需要老师和学生配合,不断提高学习的情趣,这是很重要的方式。

2.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数学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过程,它的基础是一个不断地累积的过程。因为数学是一个从一开始学习,它就是个打基础的过程,所以要求你不断的让自己的基础变得扎实。数学需要你在题海中总结解题的思路,把这些解题思路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而数学是一个要求你有很好的逻辑思维的学科,只要你不断的总结和练习,不断地领悟,让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而有一些老师没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老师应该明确的知道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哪些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所以,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设计不同阶段的题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会轻易放弃学习数学,也会数学提起浓厚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

3.教师在数学教育中忽略了数学的形成过程。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最基础开始的,从自己的实践操作到总结结论,再从结论到实际的应用。比如,我们在学习某条定理的时候,比较多的时候是老师会画一些线性图,从这些线性图中来总结经验,总结我们要学习的最终知识点。这就是数学的形成过程,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个过程。所以,有些老师会直接忽略掉这个过程,这样就直接忽略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形成过程。所以这样灌输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会很难接受,很难理解它的来源和这个结论的真正的原因。

二、该怎么样实施数学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1.应该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极大程度的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来,让他们自己来体会这个过程是怎么样来进行的,所以,适当的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加的理解和知道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和优势,是不是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会很好的为我们的体验式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也可以让他们的不足适当的得到改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实施。数学的交流实际是几个人的思想的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适当的让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社会实践。

对于数学而言,在实践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这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能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实践中而感到骄傲,会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学习数学方面以及其他科目的兴趣和激情。在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以,加强学生在这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堂的知识进行很好的预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体验式教学会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

三、结语

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这样,他才会对数学有更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体验式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很好的锻炼,不仅仅是在身体方面,还可以在素质提升方面,这是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成熟,也可以让自己在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方面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在上课时会更加专注的听讲,来验证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想法,如果是对的,他会很高兴,而且会更加有自信心,对于自己今后在数学方面的会更加的有自信。

作者:李贵宝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铁路一中

高中数学小论文: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在开展主体性教学时,需要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透过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设置问题时,应当注重相关的技巧.一方面,提问形式要更加多元化,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来进行设问,也可以透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提问.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要适中,太难或者太容易的问题都无法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尝试梯度式问题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问题容易被学生接受,随着问题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这样的问题情境,才能为主体性教学提供推动作用.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问题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问题2.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问题3.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析式;问题4.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析式.这一组问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函数的掌握程度.在问题1、2的对比下,通过问题3设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矛盾,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学生会立刻产生质疑,这些问题能够做吗,学生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深化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函数的理解与认知,对于这些容易混淆的函数也能掌握.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也是主体性教学的一种体现.

二、凸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主体性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知识讲授逐渐过渡为学生自主的知识获取,这才是主体性教学应当有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新颖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展开对于课堂知识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题目的编写,进而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更多凸显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让主体性教学发挥其教学优越性.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添加合适的条件,编写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问题.在编题的过程中,我有意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数学符号的复习、理解,数学语言的使用等知识和技能自然融入其中.学生对自己编题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很好奇,他们对自己编的题能否解出来也非常感兴趣,学生也很关注别人编的题自己是否都会解,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模式,透过这种趣味化的学习实践,学生感受到函数的应用,在编题时也能够意识到很多自己过往的思维中存在的偏差.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性不仅得到凸显,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领会也更加深入.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体性教学绝不是针对某一部分学生,其教学主体是面向班上所有学生.不同的学生鉴于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会有所差异.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间的这种不同,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创设不同的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各种错误或者是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要加强指导.这样才能让主体性教学收获应有的教学成效.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给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请你添加合适的条件,能求出满足条件的函数解析式.一个学生添加的条件是:对称轴是x=1,顶点是(1,2),求这个函数解析式.我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诱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定义出发,寻找错误所在———“图象过(1,3),顶点是(1,2)”.在我的启发下,这个学生将问题纠正为: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对称轴是x=2,顶点是(2,2).显然学生修改后还存在问题,我进一步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慢慢的,学生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添加条件,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差异化指导,这样才能凸显主体性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高婧婧 单位:江苏省亭湖高级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新思维教学高中数学论文

一、开拓新思维,关注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巩固与运用数学知识,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关注课堂提问,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第一,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出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如果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过小或者地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给出答案,这样的问题是没有价值与意义的.课堂所提问要给学生留出一些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问题,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虽然课堂氛围很热闹,但教学实效不强.例如,在讲“交集、并集”时,教师应当提出问题:交集与并集有哪些不同?而不应该去问:交集、并集是不同的集合还是相同的集合?运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第二,教师要关注课堂提问的宽泛性与指向性.高中数学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的质与量进行控制,让提出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讲“向量的概念和表示”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兴趣点进行问题的设计,对提问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种数字组合或者方程式,提问:哪些是向量?当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时,教师可以提问:向量是怎么表示的?你觉得这种表示方法合理吗?诸于此类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高中数学教学实现创新.

二、开拓新思维,关注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是促进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调动,让学生全身心地进行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知识,在课堂中找到学习满足感.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就乐于将自己的精力投放在学习活动上.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在讲“函数与方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其次,教师要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有能力在课堂中高效学习.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数学思想.

三、开拓新思维,关注多媒体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拓教学的新思维,开创教学新局面,就要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多媒体进行应用,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技术的信息量较大,动态感也较强,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降低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息的建立.多媒体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扩大课堂教学量,让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需要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索,过程是十分艰苦的.以高中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应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的激发.开拓新思维,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创新方法的应用,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新局面的开创。

作者:吴玲 单位:江苏省高邮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信息技术评价下高中数学论文

一、在课堂预习环节,为学生做出即时评价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学生课前预习比较充分,他们就能够把握下一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了解到自己需要重点弥补的知识结构缺陷.学生作好充分准备,才能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在课前预习的环节里,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对学生做出即时评价.例如,在讲“数列”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堂知识前,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发送一条推送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九连环这个游戏,让学生思考:完成一套九连环需要完成多少步?有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应用“枚举法”来思考,假设完成第1个九连环需要1步,那么完成第2个九连环需要下2环再下1环……如果把这个枚举的过程用数列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九连环这一数学游戏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列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学生揣摩该游戏原理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把数学知识与数学游戏融入在一起,用数学知识解释数学游戏;了解学生是否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原理,能否把数学原理转化为数学计算;了解学生是否能结合新的知识完成计算的过程.以这个学生完成九连环游戏的步骤为例,教师给出的评价为:游戏原理的解析非常清晰,游戏过程的计算非常完美,你喜欢哪些数学游戏,是否可以共同探讨?教师通过这些评语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还尝试引导学生从数学游戏这一着眼点拓展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微课堂、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即时给学生评价,让学生愿意自主进行课前预习.

二、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做出语言评价

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会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应用语言的方式给学生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例如,在讲“抽样方法”时,有位教师曾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在这一节课开始前,这位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游戏的气氛,如应用声、光效果,把这一次的教学环境布置成一个综艺节目一般.这位教师指出,咱们今天先不谈教学的问题,记得我昨天布置给你们一些课前预习的作业,还给你们的学习成果打了分数.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们的作业成绩到底做得怎样了,我想快速了解你们昨天的学习成绩.有哪位同学能够提供给我好的方案,让我能够最有效率、最准确地了解你们的数学成绩?于是学生联想到昨天学到的抽样的知识.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主题,表示:谁能提出一个最完善的方案,我会给予奖励哦!这位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口头评价,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接受到学习的激励,感受到学习的引导,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式的学习任务,需要自动地搜集研究材料、分析研究材料、整合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做好综合评估.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为学生做好相应的评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即时评价、语言评价、综合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作者:张文康 单位: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反思性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1.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的现状及原因

尽管我们一直在推进教学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的模式和教学课程改革的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现阶段高中生的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和意识仍旧较为薄弱。从学校来看,重点高中的学生在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方面要明显强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学生其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又要优于职业高中的学生;从学生本身来看,在高中数学学习上较为成功的学生,其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明显强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也要强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现象是没有明显的男女差异,也就是说,数学的学了掌握正确的方法外,更需要基本的数学意识,即反思性学习。从高中数学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表现出的现状来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大教学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没有注重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意识到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追求学生考试分数上的好看,而学生则完全是应付式的对待学习,自然也就是没有形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不少的高中数学教师有着这种错误的认识,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了之后学生开始学。高中数学课堂上,有的教师一讲解完知识点,马上让学生开始练习,没有考虑到该知识点有没有讲通讲透;学生往往对于做题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十分高涨,甚至教师还没有讲解完,就自己开始迫不及待的做题了。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没有细致反复的回味,对于题目的审题、数学思维和数学创造力考虑得不多。

2.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要点和对策

要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性学习思维,对于数学科目的教学来讲,首先就要注重对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从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来讲,我们不能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快马加鞭,对于教材例题的讲解不充分,急于让学生进入练习环节,甚至在一些重要的解题思路、数学方法上一笔带过,简单认为只要多加以练习学生就能掌握该方法。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解题方法,顺利的解答各种数学题目,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种方法更直观、更直接、更准确的得到题目的答案。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重复着对数形结合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答各种曲线方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数学问题。以Y=aX2+bX+C一元二次方程为例,我们多次说与X轴的交点有几个,方程就有多少个有理根,很少讲解为什么二者之间有这样的关系,这其实就是数和形的互相转化。我们也要让学生思考数形结合方法的使用要点,让他们自觉形成数学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在数形结合解题方法中,我们关键是找到方程与方程之间的平衡点,不仅要会作图,还要拥有把数学图形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组的解的能力。只有学生充分思考了数学方法的内在关键因素,才能做到灵活应变,熟练使用。

对于绝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数学的学习不能想象的太复杂,更不能有畏惧的心理。无论是考察哪个数学知识点,我们都能找到应对的技巧和方法,都能最终得到题目的答案,只不过方法之间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平时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最最重要的还是立足于书本和教材,脱离了教材做大量的数学习题,不仅仅耗费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工,数学的学习一样需要学生的理性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我的方法和老师教的方法哪一个更科学,哪一个更简便,哪一个更容易让人懂,这些地方恐怕是学生要更多考虑之处。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对于反思性学习有着相同的领悟和理解,对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能够认真总结和仔细反思,师生对于高中数学的教与学都能够找到方法和要领,举一反三,自然就水到渠成。

作者:朱莉萍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思维能力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直觉性思维能力

直觉性思维是通过对思维对象的全面考察并调动自身的知识经验,做出的敏锐判断或猜想的思维能力,其属于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大部分以大量的具体内容为背景材料,从而易对学生的解题思路造成困扰,这时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直觉与敏感进行问题判断与猜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数学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明确问题的指向与解题的条件,并在观察过程中寻找问题特征,从而发现问题的规律并找到解题的突破点.例如:例题为函数f(x)=x2/(1+x2),题目要求为计算f(1)+f(2)+f(1/2)+f(3)+f(1/3)之和.通常的做法是将各数代入公式解出答案并一一相加,从而得到结果,但是需花费较长的解题时间且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直觉性思维,在解题前仔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中所给数字均互为倒数,因此可以先求解(1/x)=1/(1+x2),并依据题目条件得出f(x)+f(1/x)=1,从而较轻松的解答本道函数题,在顺利解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直观性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及独特性等特征,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变式教学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依据课程内容设置开放性例题并运用课堂提问,以促进学生了解数学的相关衍生与本质.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积极探索问题的根源,在问题反思中扩展思路,促使学生在问题变式中发现数学规律与数学乐趣,在锻炼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探讨高中数学中点的轨迹问题时,ABC的三个角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中a是定量,题目要求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增加相应条件,最后求解a的轨迹方程.这一题目采用开放的条件与结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并分组合作讨论以找到不同答案,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探索学习的快乐,而且扩展了思维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发散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独具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探索欲望,并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与积极探索,从而在不断地问题探索中形成学生独具创见的思维形式.因此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每个学生的表现创造机会,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并给予合理评价与科学指导,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如,在高中几何探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教科书学生已知圆与圆之间存在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及内含等位置关系,且大多时候通过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和的大小或具体图形来判定.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判断两圆位置的其他方法,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出通过两圆公切线的条数或两圆相交点的个数来判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部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机统一数学知识的教授与数学思维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整个课堂.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并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直观性、发散性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徐丽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中学

高中数学小论文:互动式教学中高中数学论文

1.互动式教学的概述

互动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平等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互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方面,互动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数学的教学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能够启迪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也是互动式教学法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并与学生进行探讨。也可以让学生上课的时候充当教师的角色,自己对数学问题进行讲解。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营造了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互动式教学法的使用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自由,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真实的想法,摆脱对高中数学这门课的畏惧心理。

2.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增添高中数学的趣味性

长期以来,高中数学都给学生一种枯燥难懂并且很抽象的印象,进而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主要就是学生没有发现高中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更加不懂得如何应用高中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法,选取生活中一些实例来当作教学素材,并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教学素材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互动模式带领学生一点点感受高中数学的魅力,增添这门学科的趣味性。比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以后,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说出一天之中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升高的或下降的?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步升高”这一特征?学生进行讨论后与教师进行互动,明确函数单调性的实际应用。这样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能够充分增添数学的趣味性。

2.2通过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发的进行分组,共同进行讨论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打破了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一个人学习的状态,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碰撞,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了有关函数的图像以及函数的性质以后,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1)y=-x2+2;(2)y=1/x(x≠0)提问:能不能说,函数y=1/x(x≠0)在整个定义域上是单调减函数?引导讨论:从图象上观察或取特殊值代入验证否定结论(如取x1=-1,x2=2)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3通过互动式教学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堂教学活动是为教师讲解知识服务的,但是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当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互动式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将每一个想法都大胆的表达出来,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有关“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知识时,课前为学生设置导学案,为学生创建相关的学习情境:北方的秋天昼夜温差比较大,那么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刻画温度变量变化的快与慢?这样的数学模型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进行课前的探究式学习,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3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法是在新课改的号召下,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所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张祖斌 单位:云南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