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幸福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5-25 10:04:07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

关键词: 幸福 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大学生幸福心理学概述论文

一、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的启示

(一)系统的训练内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积极情绪研究,如愉悦、满意、乐观、希望、感恩和宽恕等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在体验。第二是积极特质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优势和美德,并且认为发挥积极特质是实现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第三是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研究,如牢固的家庭、民主的社会、广泛的道德等,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在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建构积极情绪训练、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将整体上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幸福技能,实现幸福人生。其中积极人格特质训练是核心内容,成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基础;积极情绪体验是个体层面主观感受,积极关系获得是群体层面交往技能与幸福获得的保障条件。同时,在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体系内,积极心理学家们建构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如赛里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学说、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希斯赞米特哈伊的“心流”学说、弗兰克尔的人生意义观等等,这都将是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核心主题和重要方法来源。

(二)体系化训练方法与原则:理论、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训练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的证据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要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心理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受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心理训练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理论传授、阐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训练,而且清楚怎样配合和自我练习才能导致更好的效果。忽视理论的关照,心理训练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其次,积极心理学以事实为依据,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得出结论,具有科学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训练也要坚持研究性原则,即一方面通过传达幸福科学增强训练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对照组实验设计、跟踪调查等,力求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以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最后,应用性原则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阐述与研究的结论解释上,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应用转化,转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使得理论、研究结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如先测试、再干预、再测试的训练过程,融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一体,既避免枯燥,又增强趣味。同时,不仅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应用,整个训练环境也要嵌入积极观念,教授生活中便于应用的幸福心理技巧。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的思考

(一)幸福感觉提升,积极情绪体验训练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即它不仅反映成功和健康,还能够产生成功和健康;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即拓展常规之外更广泛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关系、新的知识和新的生存方式。帮助大学生识别、唤醒、体验积极情绪并成为习惯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情绪研究的分类,即有关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三类,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的连贯性,从而抵御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获得主观幸福感。面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有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等,如何获得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从改变认知、学会感恩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改变认知训练,就是要讲解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即所有过去的情绪都是由思维和解释启动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帮助学生纠正教条的决定论,即过去不幸影响未来的错误观念;其次,进行感恩训练,就是要通过课堂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课后记感恩日记、“感恩拜访”等的练习有效改变大学生对过去事件的情绪体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发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对未来的希望而实现。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从训练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通过讲授理论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教授反驳悲观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续写故事等方式传授自我对话和自动思维反驳技能。具体可采取当悲观想法出现时,先进行举证、再扩展解释来发现自己对事件的曲解,从而打破破坏性习惯思维等。最后,教授减少悲观想法的技能。如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分别试想最坏、最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针对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个应对计划并实施。以上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案例编排展开。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愉悦”和“满意”。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合理的培养愉悦感以获得当下的幸福体验。当然,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仅仅停留在愉悦感上是不够的,还要将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即面对当下的“满意感”。如获得当下的愉悦感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正念,让他们学会在心灵安静中全心与当下同在,承认、接纳和审视正在发生的不幸、消极情绪等,从而激发直面它们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而满意感的获得,则需要大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为它来自于自身优势和美德的展现。帮助大学生识别、展现和发挥自身的美德和优势的所有途径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满意体验而感到幸福,如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潜能进行作品创造等等。

(二)幸福品质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训练关于优势和美德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身体中都有着基于进化需要而遗传自远古的优势有待展现,每个个体如果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不仅能获得当下的积极情绪体验即满意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缓冲和对抗自身缺点、疾病、挫折和不幸等等。因此,训练大学生如何识别、展示、运用他们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成为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的核心,也势必会促进其良好人格发展,最终实现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整个世界横跨3000年历史及不同文化,归纳出人类普遍存在的六种美德,为了建构和测量及实现这些美德,将它们细化后提出24项性格优势,而培养这24种性格优势则是实现六种美德的途径。为了测量这六大美德和相应的24种性格优势,Park等人编制了“优势行动价值问卷VIA-IS”,现已被数百万人广泛使用,而我国的研究者段文杰等对这一问卷进行了中国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美德结构划分不合理外,VIS-IS可以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工具。[5]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识别我国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突出性格优势,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群体现存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第一步,就是要运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性格优势进行评估和识别,为展示和应用性格优势训练打好基础;第二步,就要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进行优势性格展示,可以采用小组优势讨论的方式,一起分享自身有哪些优势,曾用哪些优势帮助过别人,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步,就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广范围应用这些性格优势,如设置高难度的团队任务,发挥团队优势才能克服的挑战,任务完成前小组讨论团队优势,任务完成后每个人写下“挑战中的优势”故事,并进行集体分享等。同时要开发“性格优势运用”的家庭作业方案,在社会生活真实环境下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

(三)幸福环境构建,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在个体提高幸福感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和智商高低无关,而与他生活的环境系统有关。成熟的防御机制确保个体在遭受压力、不幸时能够采取利他、幽默、抑制、升华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是保持心理健康,降低心理问题与疾病风险的积极特质之一。同时,个体作为社会人满足胜任需要、归属需要、自主需要等,也都由个体生活的环境系统决定,并依赖于环境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及实现途径。显然,作为个体来讲,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系统、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好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为幸福人生提供可持续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素质训练,不仅仅是个体积极情绪能力的提高、美德和品质的发掘和施展,同时还需要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提供条件和保障。在宏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如道德的公民、和谐的社会等;在中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单位或社区组织,如良好的校园文化、社区文明等;在微观层面上,培养积极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组织系统建构宏观层面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内容较广十分复杂,积极心理学对此研究也相对薄弱。然而对于利用个体可控因素改善微观环境系统,尤其是建构积极社会关系和积极家庭关系方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构建我国大学生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可参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共情能力训练,即准确地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二是基于情绪感染理论的领导者乐观领导风格培养;三是建构人际关系的实用技能训练,如肯定式沟通风格、积极主动回应方式、有效赞美技巧等训练,并通过角色扮演、贴近实际的案例讨论增强训练实际效果。

作者:贾红秋单位: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

幸福心理学论文: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幸福课堂

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战胜其自身的消极力量,从而构建幸福课堂。

一、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安全感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幸福课堂教学的前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文化布置,指导学生将教室环境布置得干净、整洁、有序,使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积极的环境之中。良好的课堂精神氛围也会给学生带来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教师微笑的面容、柔和的声音、亲切地语调、鼓励的语言,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如“别急,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我来做一点补充好吗”等,都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格的尊重,产生一种安全感。进而让学生感到课堂的幸福。

二、注重赏识发展,让学生体验满足感

心理学中罗森塔尔期望效应表明,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暗示,而且这种暗示是个体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重要力量。赏识就是给予学生欣赏称赞的一种积极暗示。要使学生更多地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就应该赏识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暗示和激励。通过教师的赏识带给学生自尊的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在获得成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明确地表达教师的肯定与赞赏之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与自己共同享有学习过程中的成就与欢乐。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用积极的言语与学生沟通,要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与专长,肯定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赏识应该发自教师内心,同时也要因赏识对象的个体差异而存在差异。教师只有不吝啬赏识,经常地给予赏识,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品质的发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进而促进其更好地学习发展。

教师还必须树立起一种意识,即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潜能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学会了学习方法,就会对学习产生胜任感,产生一种“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之后,他们身上的厌学情绪就会逐渐消失,进而转变为乐观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受教育者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交互过程。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因为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对个体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较好的“催化剂”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让学生感到课堂幸福。

三、增强实践体验、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们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幸福情感的培养依赖于心灵的感悟,依赖于一种对幸福情感的感知方式,所以体验教育尤为重要。在实践体验中,学生的内心深处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或爱或憎,或喜或悲,这样可以促进幸福情感的发展,增强心灵感悟性。如英语课、语文课、品德社会课、科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体验,如演讲、辩论、表演、实验、多媒体模拟场景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如讲授《小稻秧脱险记》这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试演“小稻秧”和“杂草”,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设计学生点评的环节,根据自己理解点评同学的表演,能更深入了解作品,把握精髓。在表演和点评中可以让学生们暂时忘了学习的压力,大家都会很开心,因为在点评和表演时,学生的成功感不知不觉的得到了体验。并且还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使自己的学习进入幸福的情感体验状态中。“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有人说“如果用说话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如果做给我看,我或许记得,但让我参与了,我就会理解。”生活需要体验,体验活动给学生带来快乐,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让学生感到课堂幸福。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指引下的英语学科幸福教育

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给每一个孩子创设英语课堂的幸福教育,然而这一切离不开心理学各个研究和理论的指引。

一、英语教学准备阶段,即创设幸福教育课堂的奠定期

英语教学准备阶段,是教师的备课阶段,不仅包括了解教材、分析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身心态和心理的良好调整,而这些是创设高效幸福课堂的前奏和必要条件。

1.有一个幸福的教师是幸福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心态和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所以在高效幸福课堂的教学准备阶段,教师的心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应对各种压力,同时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关心学生的学习劲头,尽心准备每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关心学生是否把所学的知识掌握了思考如何让后进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心态。

2.要熟悉教材,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大胆合理的整合,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较强的把握度和熟悉程度,不仅要对本课知识、本单元知识有所了解,更要了解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避免讲一课准备一课的备课方法。

3.要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要熟悉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可能回答问题的方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尤其在我校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下,所有教学环节的设置都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为创设幸福高效课堂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英语学科幸福教育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化和顺应阶段,即机体通过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示之中或者改变自身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以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由于变化过程决定变化结果,所以课堂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1.学习的动机上,从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初中生来说,认知内驱力即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但是对学习知识有很强烈的愿望并且以学习为乐的学生来说,认知内驱力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附属内驱力显得尤为重要,即为了保持他人的赞许或许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些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发现其进步和闪光点,并对其进行表扬,在提高其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入了门,他们才能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幸福教学的首要因素,也是创设幸福教育的主体因素。

2.学习方式上,重视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使学生获得有效且多样化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及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联系,提出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而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知识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意义学习是课堂幸福教育的基础,不做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课堂上设置有效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能在有趣、能动的环节中把所学知识掌握牢固,并使其认知不断构建新的平衡。

三、英语教学的课后检测和考试评价是幸福教育的助推器

良好的教学准备和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还需辅以有效的课后作业和检测,以使所学知识在有效的记忆时间内得以巩固。

1.根据知识的遗忘曲线,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20分钟后的遗忘率为42%,一天之后的遗忘率为66%,其规律是先快后慢。故布置作业时,不仅要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适当地复习前一天和前两天的内容,这样在反复的信息加工中,使短时记忆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使其所学知识能为日后所用,这也是我们幸福教育的一个方向,将所学知识为日后所用,而不只为了短时间的考试。

2.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学环节,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而且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的认知。学生会将当日所学知识的检测或者每一次的考试结果归纳为不同的原因,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努力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归因以改变其行为发展的方向,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韦纳将归因分为稳定归因与非稳定归因、内外性维度归因以及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归因。

教学的过程离不开对人心智的培养,教学的环节也离不开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培养,故幸福的教育教学必然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指引。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因此,关注心育教师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总体来看,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教育战略目标,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与区域师生、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实际需要,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是认识不高、普及不够,心理工作呈表面化;三是心育教师配备不足,专业人员少,临时兼职多;四是专兼职心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五是师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区心育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认知枯竭,缺少集体归属感,无成就感等,也就造成了心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偏低。那么,如何提升心育教师的职业幸福呢?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举措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初,我们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多方学习调研、反复思考论证,明确了以国际化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即获得幸福。它的三大研究领域为: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积极人格,让人发现和建设这些性格力量和美德,并学会用这些力量去预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让人生活得更有价值;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

结合我区实际,同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我区在调动心育教师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合理的认知,增进他们的积极体验并培养他们的积极人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完善组织体系,点燃职业激情

为使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2015年3月18日,金州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务部成立了,负责服务指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培训工作。

2015年4月21日,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组织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会上宣布印发了《大连金州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连金州新区幸福学校联盟建设项目计划》。把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以国际化视野下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引领,以“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借鉴国内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经验,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基础上,着力关注培养师生优良美德、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力量。此后又成立了金普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各中小学校建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完善在校长领导下、以专兼职心育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督导考核中。随后又陆续出台了《金州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创新驱动幸福教育先导新区”建设工作方案》《金州新区心理健康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心育教师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燃起了激情与希望。

(二)建立幸福联盟,搭建支持平台

组织支持是指来自于组织内部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对成员的关怀照顾,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并且公平地对待他们。它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幸福感各维度均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且能对教师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组织支持平台,我区依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专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结合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建立了幸福学校联盟,并审核确定了首批幸福联盟基地校(园)40所,全面助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专业化科学化。幸福联盟建立了幸福学校联盟组委会,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研员队伍,定期召开幸福联盟工作会议,开展教研,举办活动,研发幸福课,开展课题研究等等,这就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由单一走向多元、整合,也为心育教师搭建了一个积极支持的系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行动都不是孤立的,有联盟做自己强大的后盾,从而提高信心和力量。

(三)创办幸福心校,唤醒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它能够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对心理认知有扩建作用,有利于缓解心理紧张,提升创造力,塑造人的健康人格。鉴于此,我们创办了幸福心校,幸福心校校长由幸福联盟发起人、大连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务部么洪福主任担任,负责幸福心校的全面工作。幸福心校下设学习部、宣传部、纪检部,采用阅读疗法结合《积极情绪的力量》、《真实的幸福》和《幸福的方法》三本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积极情绪进行培养,大家自愿报名参加。幸福心校负责布置每周、每月的学习、练习、分享内容,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一周一小结,一本书一大结。经过一阶段的干预,参与者的积极性有所提升。大家表示,参与学习后能多多关注和品味积极的事物,同时对出现的情绪问题进行自我认知调整;阅读之后的分享交流,在提高对自我及他人经验意识的同时,还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从大家的分享中获得鼓励和启发,使情感得到“净化”;大家将习得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现实情境中来,体验到了较多的积极情绪,也表达了更多的积极情感,传递了更多的积极心态,心态也更加和谐。

(四)拓宽成长渠道,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因此,我们不断地整合资源,拓宽心育的成长渠道,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在心育活动中体验到幸福感。

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心育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学识越广,专业技能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工作就越轻松,也就越有成就感,体会到的幸福也越多。我们针对各中小学教师,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双轨制,强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扩大区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覆盖面

为了提高当前学校心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发展,我们扩大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的覆盖面。2012年9月开始委托大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汇成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学校分三批对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截至2016年6月,共培训二、三级心理咨询师300余名。我们还拟定了“千人培训计划”,希望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打造一支积极、阳光、训练有素的专、兼职心育教师队伍。

(2)“百名心理健康幸福种子教师培育计划”

对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兼职心育教师侧重进行实践应用技能的高端强化培训,着力建立一支由100名懂理论、能操作、科学化、专业化的中小学心育教师组成的稳定队伍。

①幸福种子教师心灵成长“学习的秘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

幸福种子教师心灵成长“学习的秘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是金普新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务部么洪福主任组织的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此工作坊由大连开发区十中心理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竟轩主讲。何老师通过每周一次的现场教研和网络互动两种形式给心育教师讲解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秘密”“幸福成长 正念生活”“学生积极情绪的元认知培养”“学习分心、厌学偏科和考试紧张等学习障碍的元认知技术干预”“三类知识与题型中心图示的教学应用”“知识的表征、同化和顿悟”等知识。参加工作坊的老师收获满满,为我区专兼职心育教师的自身成长,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幸福教师心灵成长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

“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也是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由么洪福主任领导,甄选各校优秀的专兼职心育教师组成。工作坊由东居小学的崔艳老师主持,孙郡、陈慧、刘晓辉、姜娜、崔艳老师(此六位教师均具有沙盘游戏疗法高级证)主讲。带领大家由理论延伸到实践,真切体验团体和个体沙盘游戏,感受沙盘实操的全过程。沙盘游戏使每位教师都得到了心灵的成长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3)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拓宽视野,我区先后派专兼职心育老师走出去参加高端学术交流、培训会议(如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东北师大积极心理学实践应用工作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创新应用研修班、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辽宁省督导点培训、精神文明办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员训练营等),及时观摩学习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先进成果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高标准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同时,邀请名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如中国教科院孟万金教授,做了《积极心理开启幸福教育》专题讲座;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对我区教师分享指导元认知技术的应用;大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李玉荣,对全区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课培训等)。教师们表示,通过与专家、教授、名师等的交流学习,将理念和思路请了进来,将方法和经验请了进来,既开阔了视野,又启迪了思维,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2.提供展示平台,收获成就自信

为了提升心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有干劲、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我们积极整合资源,发掘教师特长,并为其提供发展平台,如支持擅长元认知技术的何竟轩主任开办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应用工作坊,组织擅长沙盘游戏疗法的教师开展沙盘游戏疗法工作坊等。我区还组织参加、开展了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征集沙盘游戏疗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优秀应用案例、优秀论文等。心育教师通过积极的准备参与这类活动,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激发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开展幸福工作坊,提升幸福能力

为了提高心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组织开展了系列幸福工作坊,普及推广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智慧,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1.“幸福教师”心理成长系列主题团训活动

幸福心校的创办人么洪福主任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入手,利用团训这种覆盖面广、效率高、后续效果好且适应范围广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干预,提供了幸福心校线下工作坊系列活动之教师心灵成长训练营“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主题团训活动,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以自身体验与感悟为生长点,从“微笑、拥抱、爱要说出来”“ 正念、专注、心安幸福根”“感恩、善良、传递正能量”三个方面向与会老师阐释幸福基本功。教师的心灵在一次次活动中被唤醒,发自肺腑的笑声透着极强的感染力,流自灵魂深处的热泪蕴含着所有的温情和感动,激励着每一名教师,用真诚的爱提升儒雅之师的专业素养。

2.金普新区幸福联盟户外运动队

户外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都市休闲或旅游活动,融合了亲近自然、运动、休闲三种特质。首先运动能生成快乐因子――内啡肽,运动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幸福感;其次休闲能提高身心健康,降低消极情感诱因,获得积极心理,提升幸福感;最后,人类与自然的联系本身就能提升幸福感。因此,从事户外活动能明显提高主观幸福感,其效果之显著甚至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身心疾病治疗方式。

鉴于此,我们组织成立了金普新区幸福联盟户外运动队,并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如组织参加了“绿色金普 追逐梦想”金普新区首届职工徒步大会,大家迎着明媚的阳光,和着轻快的音乐,相亲相爱,一路同行;还组织了幸福联盟大黑山一行,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人生的色彩斑斓和生命的活力四射。

3.二十四节气心理养生瑜伽工作坊

瑜伽来自梵文,意为自我和原始动因的结合,是心灵、肉体、精神结合到最和谐的状态。它是通过身体操练、身心调节及心理意念三种方式的引导而达到身心的整合及自我约束的一种完美的健身方式。有研究表明瑜伽锻炼对幸福感提升有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开设了二十四节气养生瑜伽工作坊,它是金普新区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务部组织的幸福联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授课教师是大连开发区十中孙娜老师,每周进行一次。二十四节气养生瑜伽根据古老印度瑜伽与传统中医养生的结合,顺应四季的变化达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节身体的作用,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从内而外,对身体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收获身心宁静,提高幸福指数。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我区心育教师职业幸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心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增加实证研究,使每一位心育教师都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大连,116000)

幸福心理学论文: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力研究

摘 要:人们渴望幸福,什么是幸福及如何获得幸福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总结幸福、能力、幸福力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幸福力的具体内容和实质以及培育路径,旨在为幸福理论增加新的视角和思路,将幸福学的研究扩展到应用领域。

关键词:幸福 能力 幸福力 培育

幸福是人类从古至今从未停止探讨的话题之一,它也是

“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自己在充满变革的社会节奏里获得稳定的幸福就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国内外从古至今对幸福的研究很多,它们各有侧重,为人们追求幸福贡献了不少力量,随着幸福热潮的到来,“幸福力”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 幸福在心理学中的界定

幸福在心理学家眼中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1]。研究者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讨论最多。不过心理学家们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的意见存在分歧。Neugarten和Cantril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而Bradburn和Watson等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负性情感、较多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综合来看,多数国外研究者则比较认同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

关于幸福的研究,不得不提到积极心理学这一分支,它打破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不针对“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去关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思考并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积极心理学领域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我们可以习得的能力。

2 能力在心理学中的界定

前苏联心理学者大多把能力定义为“作为顺利完成某一种或某几种活动条件的心理特征”。西方心理学界则提出能力的因素说、结构说、认知说等主张。其中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由很多独立的成分和因素组成,而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两大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能力和一般因素,它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潜能,主要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其二是特殊能力和特殊因素,来保证人完成某特定的作业及活动。加德纳则认为智力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3 幸福力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从而提出“幸福力”这一概念,它的提出始于对“幸福”研究传统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质疑,目前已有的幸福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和结构分析两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幸福力”这一全新的心理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拥有一种看得见、用得着、学得会的幸福能力。幸福力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养,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软实力[3]。具备幸福力的人,能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幸福,而非短暂的情绪体验。王薇华教授认为,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没有发现幸福,而是缺少了学习幸福的能力。

3.1 幸福力的内涵

幸福力是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具体地说,它指个体在面对某一对象(人、事和物) 或者经历某情境时感知和体验到幸福的能力,及依据其内在的某标准表达或评价幸福的能力,也包括有意识地寻求策略来调控幸福的能力。它是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能力。苗力田先生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序言提出:“幸福不是僵死的、现成的,而是在实现活动中”。其次,它是一种后天能力,是人对幸福有了一定的觉解后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努力所取得的结果。最后,幸福力的发挥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

3.2 幸福力模型及测评体系

幸福力的结构由 “操作维度”和“内容维度”两个独立的维度组成,一共包括16种能力。目前,石雨等人研究后发现了青少年幸福力模型并编制出了青少年幸福力问卷,其模型包括情感力、意志力、德行力、抗挫力和认知力五个维度,其中,情感力指个体监控自我及他人的情绪情感信息,且能识别和运用这类信息指导思维及行为的能力[4],意志力则由个体自主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这一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它主要由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这四种意志品质构成[5],德行力是指个体根据道德准则做决定和采取行动的能力,抗挫力即耐受能力,它表现为当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够承受压力和打击,并使自己尽快摆脱困境,从而来避免心理及行为失常的能力[6]。

4 未来展望

如今我们已经从幸福感的量化研究迈入到幸福力的提升及应用时代。如果把幸福感作为鉴定个体是否幸福的量化标准,那么幸福力就是获得幸福的实施方案。相信在未来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幸福力”这一概念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致力于幸福力的实证研究,为拥有幸福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高职生幸福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最新进展之一,它以人类积极力量与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倡导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角度,分析高职学生的幸福现状,并提出了增强高职生幸福感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 高职生 幸福教育

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产品也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生活满足感却没有大幅度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年轻人普遍存在着抑郁症状。在这种情形下,人们需要学习寻找快乐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韧性,产生乐观情绪,愿意积极参与事情。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技能在进入社会前就应该被教授。显然,学校应该承担起这种积极教育的责任。

作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人群高职学生,在学校虽然主要任务是学习应用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但大多数父母和教育学者也应该把幸福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即使不是核心(Cohen,2006)。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正如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二、当代高职生幸福教育现状

本世纪20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职教育。不容置疑,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我们发现高职生幸福感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高职生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思想启蒙之所,情感依托之地。家庭以亲情为纽带,是学生避难的港湾,无时无刻不影响其身心的发展。

研究表明,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赋予学生以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合理调节情绪,从容面对挫败,自信乐观、幸福感强。相反,家庭环境恶劣,特别是情感上的缺失,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不融洽,都将给孩子造成巨大伤害。

另外,有些父母不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善于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转嫁到孩子身上,无形地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幸福感。

2.高职生的在校环境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度地关注心理损伤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似乎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实际情况是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困惑,又构不成心理疾病,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化解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如何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下面从家庭和学校的角度分析增强高职生幸福感的举措。

1.父母给予孩子温暖的家

家是幸福的源泉,是对一个人成长最有力的情感支撑。从小到大,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

网络和社会舆论的发达,使很多家长认为,高职是次等教育;高职是无奈的选择;这些都给高职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作为父母,可以从如下角度着手:

(1)正视高职。《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战略地位。

(2)提高爱的质量。父母之爱是深如大海的,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而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如果方法用的不对,恰恰就培养了坏习惯。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比如,

“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不考100分,绝不向孩子要分数。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

(4)发挥家长应有的智慧

家长掌握着孩子的命运。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家长自己做起。家长教育理念上的“一线之差”,可以让孩子的命运有“千差万别”的不同。

总之,当孩子们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的体验时,就会心情愉快,从而自信、乐观、勇敢地面对困难,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

(1)积极更新观念,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说,积极的力量让幸福可以永恒。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是健康的认识。教育者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高职生构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2)采取多种渠道,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应当让幸福感教育走进课堂,在我国广泛推广幸福感教育, 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减少抑郁。要为学生营造“幸福”环境,提升其幸福的感觉。

①主体性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为辅,把课程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把提高学生课堂愉悦感和积极创新意识作为最高目标。为了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老师不再是主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持者、指导者。作为主持者,教师在讲授本章知识的同时,保证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交流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的角色。

②注重师生课后沟通。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教师首先要成为为学生的朋友,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因此,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课后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沟通机会,对缓解学生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幸福感指数会有很大的帮助。

③加强社会实践课的有效性。社会实践课,是融合校内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好形式,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加强和改进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不能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很多知识点仅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助推了某些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学校最大限度地鼓励、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在实战中增强自我职业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幸福感体验。

幸福感教育对高职生自身的成长是极为关键的。高职生处于青年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同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发生改变。泰勒博士专访中所说:“幸福是什么?如何找寻幸福?其实,幸福快乐的奥秘就在你自己手中,在于你的视角、你的理解、你的心态、你的选择,换一种视角生活,以积极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助’,你会发现离幸福更近一步”。我们常说,青年智则中国智,青年强则中国强,健康的心智是我们对青年的期待,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幸福心理学论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干预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的两个实验都以牛津幸福感量表为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实验一采用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设计的方法。实验一的结果显示:运用写“幸福日志”的方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实验二采用多组实验组控制组重复测量的设计方法。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上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写感谢信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被试的主观幸福感。从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得出结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和写“感谢信“的方法,的确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本科生纵向干预重复测量

1.文献综述

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建构和人口统计学上的比较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进行的。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主观幸福感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一些综述,很少有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证研究。截止到本文开题时,只检索到了一篇关于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实验干预的研究。

国外近10多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从社会学,伦理学和经济学转向心理学。而心理学主要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并且其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时间跨度越来越长,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前美国心理协会(APA)主席和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所倡导的,并且由他领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例如: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Seligman,2005)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去访问积极心理学网站。他们分别用网站上积极的练习(练习一周内每天用新的方式运用自己的优势特征)和一般的中性练习对志愿者进行实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被提供积极练习的志愿者的主观幸福感在接下来的6个月都有所提高。另外,研究(Emmons,&McCullough,2003)发现:主动地鼓励人们去增强情感状态中积极的方面可以使他们变得更加健康和拥有更加愉快的心情。那些被指派思考并写下他们最深刻积极体验的大学生比那些只要求写中性话题的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更少去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求助。那些参与感激实验干预的被试,在多次写下他们感激的事件之后,报告说感到生活更加美好并且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1]。

2.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2.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研究固然重要。但是,着力研究得到幸福的各种途径及其具体操作方法,从而真正地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迫在眉睫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然而,纵观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或者只是对不同人群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进行描述,或者是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建构。很少有对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纵向的干预实验研究。而国外,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由前美国心理协会(APA)主席和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所倡导的,并且由他领导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提高人们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以下三个关于如何提高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

2.2本研究的目的

1)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干预,以求达到提高实验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

2)验证深圳大学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3)为提高国民幸福指数(GNH,GrossNationalHappiness)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3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对传统心理学加以补充,丰富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2)现实意义――通过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从而预防和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3.研究方法

3.1实验一:通过写幸福日志提升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3.1.1实验一设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设计方法

3.1.2实验一被试

以深圳大学选修“积极心理学”课程的两个班所有学生为被试。他们是不同年级(大一至大四)和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且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其中一个班的人数为25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二晚上,将该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的人数也为25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三晚上,作为对照班。

3.1.3实验一材料

1)牛津幸福感量表(TheOxfordHappinessInventory,OHI)

2)幸福日志本(TheHappinessJournalorHAOJournal)。

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50页左右的本子。要求实验组的学生每天(每周至少五次)在一页上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快乐的事情(H-happiness)和三件值得感激别人的事情(A-appreciation)以及三件乐观的事情(O-optimism).而让控制组的被试写一般的日志。

3.1.4实验一步骤

在开学后第二周的上课期间,用修订过的牛津幸福感量表分别对两个班的同学进行实测,作为前测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5份和23份。在周二晚的课堂上示范实验班的学生写幸福日志,每周至少写五天。在周三晚的课堂上让对照组的学生写普通日记,同样每周至少写五天。三个星期后,即第五周,分别对两个班用牛津幸福感量表进行实测,作为后测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3份和22份。五个星期后,即第七周,再次分别对两个班进行施测,作为后测成绩。分别收回有效问卷22份和21份。

3.1.5实验一结果

3.1.6实验一讨论

从以上实验结果表一和图一得知:尽管在实验干预前实验班在牛津幸福量表上的得分比控制班的得分低一些,但是经过实验干预后,实验班在牛津幸福量表上的得分不断上升,三个星期和五个星期后的得分都高于控制班相对应的得分。而控制班的得分是先有所下降,然后再上升。尽管控制班所测分数上升的幅度不小,但还是小于实验班所测分数上升的幅度。这表明实验干预的确起到了提高被试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实验二的结果证明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的方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但是,实验一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所有被试都是选修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生。针对这一不足之处,作者们设计了实验二,以求有所改进。

3.2实验二通过写感谢信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3.2.1实验二目的

通过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写感谢信”活动,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本科生进行干预研究,考察不同干预方式对本科生主观幸福感提高的效果。

3.2.2实验二被试

以深圳大学2个“积极心理学”课程班级的本科生和1个“英语口语交际”的本科生。分别作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控制组。

3.2.3实验二材料

1)用因素分析法修订后的牛津幸福感量表(TheOxfordHappinessInventory,OHI)。(在实验一中已经介绍过了)。2)感谢信样例。

3.2.4 实验二设计

3.2.5实验二步骤

1)前测:在开学后的第二周分别对实验组1,实验组2和控制组三个组进行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2)在开学后的第三周要求实验组2的被试写感谢信。并告知被试完感谢信后,最好是能够亲自当面读给被感谢的人听。若这个难以做到,至少要确保被感谢人接收到所写感谢信。

3)写感谢信一周后测量,即开学后的第四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分别对实验组1,实验组2和控制组三个组进行施测。

4)写感谢信一个月后再次测量,即第八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分别对三个组的被试进行集体施测。

5)后测:写感谢信三个月后最后测量,即第16周分别对实验组1,实验组2和控制组三个组进行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3.2.6实验二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的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

3.2.7实验二结果

3.2.7实验二讨论

以上结果表3和图2显示:上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写感谢信”活动相结合的干预方式与仅采用上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干预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但是前者比后者更加有效。理由是,在对被试进行实验干预前,对照组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高于两个实验组,并且既上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实验组2的测量分数最低。而在实验干预过程中,仅上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实验组1在牛津幸

福感量表上的得分稳步上升并最终超过对照组。实验组2的所得分数在每次测量时都增加地十分明显并且在最后测量时的分数大大地超过其他两组被试。而控制组所得的分数基本不变,甚至在第三次测量时有不小幅度的下降。所得分数下降的最可能的原因是那次测量的时间正好为“十一”长假过后的一周。学生在假期后回到学校,需恢复相对忙碌的课程学习,并且很有可能须完成和提交不少作业,甚至还有可能须参加阶段性的测验。这就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得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在短期内受到影响。那么,怎样解释相同的生活事件却对两个实验组的被试影响不大呢?原因可能是,上“积极心理学”课程和写“感谢信”这些实验干预活动在应对学业压力时,不仅起了缓解作用,而且还具有积极的学习动力效果。

4.总讨论

4.1关于本文对主观幸福感水平测量工具的评价

本研究两个实验中的测量工具均为牛津幸福感量表(TheOxfordHappinessInventory,OHI)。尽管有学者证实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时间跨度较长和被试地理分布较广的重测信度都很高,且本文作者也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效度检验,结果也显示出了该量表的单维性。然而,运用到中国文化背景下,还是具有不适之处。因此,有待对其进行修订。

4.2关于本研究中不同干预方式的研究结果的分析

本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即通过写“幸福日志”和“感谢信”以及上积极心理学课程对深圳大学的本科生进行实验干预,能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因为经过实验干预,设有对照组的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组的参与者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都在不小程度上提高了。

4.3本研究与之前同类研究的比较

实验二的研究结果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Seligman等人的让被试写三件好事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中的实验组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提高了13.5%,高于其9%[2]。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和实验干预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因为在SeligmanE.Martin等人的研究中,被试的任务主要是写三件愉快的事情。而本研究中的实验二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好”字的拼音“hao”与英文单词Happy(幸福的),Appreciative(感激的)和Optimistic(乐观的)的首字母相结合。从而设计了幸福日志表单(HAOJournal),要求被试不仅要写三件愉快的事情,还须写三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和三件乐观的事情。这使得实验干预对提高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更大的效果。这表明实验干预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实验组被试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各组前测与后测分数发现:控制组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有所下降,而实验组的得分则大幅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让控制组的被试写一般日记,由于他们

不清楚写日记的目的,而且,平时很有可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写日记对他们可能是一种负担,而由此产生一些负性情感体验。相反,实验组的被试在写幸福日志的过程中可能体验到了一些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最终提高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实验二的研究结果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Lyubomirsky等人的研究结果相比,只接受上积极心理学处理的实验组一的被试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只提高了5.2%,低于他们研究中的只被激励组的对应提高分数,10%。类似的是,既接受上积极心理学处理又写感谢信的实验组二,与他们研究中的既被激励组又写感谢信的被试相比,所得分数尽管提高了13.8%,仍然低于其对应提高分数,15%[3]。同样,实验组二的参与者比控制组的参与者的分数提高多出约13.9%,这一数字也低于戴维斯市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mmons教授的同类研究的对应分数,25%[4]。以上实验结果的比较都可部分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与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和情绪表达的直接性之间的差异。例如,绝大部分的西方人,将“Iloveyou!”常挂在嘴边,而与之相反的是,很少有中国人在公众场合说“我爱你。”甚至对自己的伴侣和亲生父母也难以启齿。

然而,实验二中的实验组2的结果与Seligman等人的来自其积极心里实验室的“感恩拜访”研究相比[5],参与者的分数提高百分比为13.8%,高于他们的对应分数,约10%。可能的解释是,要求被试在写完感谢信给被感谢人之后,还要求他们去拜访被感谢人。这种让人们制定一个正式的感恩计划的做法,考虑到时间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则有些不太实际。

国内方面,本研究中实验二的结果与河北师范大学的石国兴,祝伟娜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他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班级辅导和“列举恩惠”活动相结合的干预方式与仅采用“列举恩惠”活动的干预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但是前者比后者的效果好[6]。根据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感恩体验及由其激发的行为,建构了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资源,并鼓励人们去关注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恩惠,从而使人们体验到他人的爱和关心,最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7]。国外的研究表明,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紧密联系,高感恩的人通常有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8]。

另外,本研究中两个实验的结果也可以从脑科学的生理基础方面进行解释。通过写“幸福日志”和“感谢信”,使被试记住和回忆一些开心的事件以及感激的需要得到了实现,会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和类啡肽激素[9]。这些生理激素具有促进大脑的愉快中枢兴奋的功能,从而增加个体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最终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5.本研究的结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和“感谢信”的方法,的确在

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

幸福心理学论文: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农村小学生幸福感的实践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学科,重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人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生活。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七里渠中心小学五年级6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幸福感的降低与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主要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领课堂教育教学等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幸福,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幸福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农村小学生;幸福感

一、调研背景

从2010年底开始,一股“幸福”浪潮悄然在全球范围兴起。荷兰、瑞典、丹麦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已开始对儿童进行“幸福教育”,并将其纳入国家研究计划。英国和法国也正在通过衡量幸福指数来调整公共政策。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底在卡梅伦首相的委托下开始对英国人的幸福指数进行调查,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责成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该问题展开研究。

2006年,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曾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2011年的“两会”上,“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的工作主题。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的终极教育目标。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在农村小学开展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学科,重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人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生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幸福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为更好完成课题设计,2011年9月我们对普通农村小学――昌平区七里渠中心小学五年级6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口头交流,了解学生的幸福感和影响幸福的因素。

二、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调研时间:2011年9月

调研对象:北京市昌平区七里渠中心小学五年级的63名学生。学生情况:男生35人,女生28人。本市户籍学生9人,外省市户籍学生54人。(考虑到学生对问卷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所处学段的代表性,本次调研选取了五年级的两个班。)

调研目的:了解不良情绪对农村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为引导学生调节情绪,提高幸福感做前期调研,发现本质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调研基本问题:

问卷调查的问题

1、性别;2、年级;3、对自己学习环境的满意度;4、对自己喜爱学科的满意度;5、学习成绩是否给带来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哪里;6、压力程度如何;7、幸福感主要来自哪里;8、不幸福感主要来自哪里;9、遇到不满意事情的频率是;10、不满意的原因更多来自哪里;11、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你的心情一般是什么样;12、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一般采取什么办法。

访谈的问题

1、最近有没有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情;2、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己的生活幸福吗?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访谈

三、问题和基本数据分析

(一)问卷呈现主要问题的分析

1.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学生遇到不满意事情的频率多;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调节。

2.问题成因分析:

(1)学生爱抱怨,遇到不满意事件时,更多考虑的是很难受自己控制的外在因素,很少考虑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有84%的学生认为不愉快来自别人或其他外界因素,如:撞到别人想到的是人家站的位置不对;家长没给买想要的礼物是家长不关心自己;考试马虎是题出的绕弯……这种归因的习惯导致学生遇到了更多的不愉快,降低了幸福感。

(2)学生缺少心理调节的办法。

超过40%的学生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后,不能很好的进行调节,他们或是生气、灰心,情绪低落;或是愤怒,一直放不下。只有部分学生写出了调整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二)对访谈结果的思考

访谈的两个问题令人深思:首先,没有学生觉得自己不幸福;然而让他们讲出最近觉得幸福的事儿时60名学生只有9人讲出了近期自己感到幸福的事。看似简单的问题,看似简单的数据,却让人深思,在关于自己幸福不幸福的问题上,学生第一时间的反应真实的映射了他们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态度。

问题分析:

1.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他们缺少感恩之心,忽略了许多生活细节中的幸福有很大关系。

学生看到的是家长忙于生计,很难顾及到自己的体会,看到的是家长简单的教育方式让自己感受的不愉快;他们忽略了家长为他们辛勤的付出,忽略了生活中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家长的关心。同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对友情、师生情同样有这种忽略。这种思维习惯影响到了学生对幸福的认知,降低了幸福感。

2.隐约地可以感受到学生“平静的绝望”

从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大体认可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对待生活更多的选择是平静的接受。这种态度好像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瓦尔登湖》时曾写过的一句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平静的绝望”也许就是那种没有沮丧、没有消极厌世的“心死”状态,这当然不能算作幸福的生活。如果这种状态出在一个老年人或是成年人的心里或许还让人可以接受,但是小学生有这样的苗头不得不让人担忧。

而当学生遇到问题,与遇到困难后他们没有有效地办法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缓解痛苦,这时就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幸福感。

四、运用积极性心理学提高农村小学生幸福感的一些措施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快乐的情绪体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关注自己的情绪成长,培养积极快乐的人格,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培养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调整和塑造自己的心态,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积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如聘请专家陈虹副主编为老师进行《积极语言的运用》培训;为每位老师赠送《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等书籍,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学习讨论积极心理学理念;举行“我的幸福教育故事”国旗下讲话等,关注教师的积极心理体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重视教师自身积极情绪的培养;带领班主任参加北师大组织的《北京市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研究项目》,在研究中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等,通过研究与学习,教师改变了看待学生的视角,以前总是只看到学生的不足与问题,而如今老师们都学会了用健康的心态去研究学生积极心态中的各种因素,用积极的语言去评价学生,使学生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领课堂教育教学

课堂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领课堂教育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到积极的人际关系,体验到内在的成长动机。

1.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欣赏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亲情、友情,感受每次用心付出后的喜悦,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享受幸福和快乐,有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可以促进幸福情感发展,增强心灵感悟性,逐步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感,扩大自己的幸福、积极的情感。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增加了,消极情感自然而然就减少了。目前,我校各班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由兼职心理教师执教,同时还开设了主题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形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吸引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来参与,还会给学生带来充分的幸福感体验,带给学生找到幸福感的自信心,这些都会强化学生参与活动课的热情,使之产生相对持久的心理动力。

2.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领学科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学科老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学,不仅更好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信念和健康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三)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幸福,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通过学校全员全方位的共同努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感受到:

(1)幸福的体验是个体内在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不是靠别人给予的,如果自己不满足即使环境变得再好,别人给予再多自己也会因为不满足觉得不幸福。

(2)物质条件很重要,可以为人带来幸福感、成就感,但如果内心想法存在偏差一样会遇到很多问题觉得自己不幸福;反之有良好的心态,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看法,即使条件不好,即使身处困难任然会找到生活的乐趣,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3)幸福不是没有困难和失败,而是如何看待困难与失败。“幸福取决于我们关注事物的哪一面,关注事物积极面的人,哪怕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却总能在困难中找到光明的一面。”(本・沙哈尔)

(4)引导学生关注当下。

如哈佛大学本・沙哈尔教授所言:人常常为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总以为幸福在未来,自己眼前的努力为的是明天的幸福,但是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今天就是幸福的。

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我们应该从现在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珍惜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同学,珍惜你呼吸的空气,珍惜盛开的鲜花……

(5)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①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个人优势、特长,建立自信。

②引导学生体验快乐情绪,提高主观幸福感。

③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帮助学生学习应对困难的方法,提高克服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⑤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实现目标。

沙哈尔说:“停止责备别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带你到达幸福的彼岸,只有自己才能够对自己的幸福、快乐承担责任。”作为教育者既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幸福负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可以是件快乐的事情,学校是可以获得快乐的地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可以更幸福;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将研究内容集中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社会环境。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索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特殊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开发、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因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行为举止最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群体,其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和实效,进而影响到高校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所以,保证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有充分的幸福感体验至关重要。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内容繁杂、压力大。

在高校,辅导员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承担了多项工作,比如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奖勤助贷、党务工作、心理辅导、校园文化活动、就医陪护等,可以说高校里只要是与学生相关问题基本上都会牵涉辅导员。“一天24小时开机、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有事情找辅导员”已经成为如今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常态。除了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大的工作量外,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很大,辅导员要想兼顾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紧绷神经、丝毫不能松懈。如此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二)机制不顺畅,前景不乐观。

首先,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无法量化,一些实际在做的工作没有通过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较少,上升空间相对狭窄。受专业素质所限,转岗或升职都很困难,许多人只是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种过渡性的工作而非终身职业,职业归属感较低。最后,收入待遇低。由于工作性质和相关的规定与要求,与专任教师比,同学历的辅导员工资水平一般低很多,无法满足自身对于该岗位的预期。

(三)职责划分不明确、职业认同感低。

目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辅导员不仅要接受校学生处和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其他凡是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包括后勤处、保卫处等也都对辅导员进行“名正言顺”的领导,一些高校甚至于连寝室卫生检查、水电费催缴等工作需要辅导员落实。这种混乱的工作关系和“万金油”的工作状态,极易让人将辅导员工作误解为一种低层次、低水平、低含金量的工作。这种认识不仅来自于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普通教师,而且来自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社会认同感的缺乏与强烈的尊严感需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严重削弱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于二十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先生(Martin E.P.Seligman)和谢尔顿(Kennon M.Sheldon)提出。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其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启示

关于职业幸福感,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大都关注的是如何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而对幸福感本身关注甚少。然而,事实上职业幸福感注重的是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积极的、正面的、乐观的体验,提倡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用全身的热情投入工作。单纯的消除职业倦怠感只是减轻了主体对于职业的消极的、负面的评价,并不能因为就从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获得对于所从事职业持续的、快乐的、正向的感受。由此,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由消极的“倦怠”转向积极的“工作投入”,这为提升高校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提供了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研究内容的不同使得积极心理学在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优势。接下来,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作出分析。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

(一)培育积极情绪,增强幸福体验。

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构建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有些人能整日激情满满、精力充沛;有的人却焦虑不安、抱怨连连。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情绪面对工作,善于挖掘学生工作的乐趣,将不愉快的情绪自觉淡化,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崇高价值,不断进行自我暗示,以此增加更多的快乐与满足,增强个人对于职业的认同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同时,高校必须正视对辅导员情绪品质的培养工作,通过举办幸福类讲座、开办心理工作坊、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户外活动等形式对辅导员老师心理疏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培养积极情绪,促使其以更轻松、饱满的姿态投入工作,提高学生工作质量。

(二)培养个人特质,塑造积极人格。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我们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称为个人特质,如害羞、进取心、顺从、懒惰、忠诚、畏缩等。这些特质越稳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描述和预测个体的行为。个人特质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构建积极人格是改变一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高校辅导员要构建积极的人格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辅导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对工作的胜任能力。高校必须认真对待辅导员队伍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杜绝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对方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的行为,要选出并培养一批真正热爱和有能力胜任学生工作的人员担任辅导员一职。在知识丰富和能力提高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是树立健康的职业观念,增强自我效能。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顺应能力的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适时地设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在实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自我激励与肯定,乐观向上地看待工作的价值,并固化为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加获得幸福的机会。

(三)完善工作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从这点来说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不仅需要辅导员个人的努力,而且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有关领导部门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合理划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把辅导员从繁杂的非本职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辅导员走一条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让辅导员在工作中看到希望,增强对于未来的信心。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工作量的多少及工作成效的大小进行工作考核评价,规定辅导员工资标准,实行多劳多得。对于连续考核不及格者,及时调离岗位,优化整个辅导员队伍,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物质奖励及评优鼓励。

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相当重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呈发展状态,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就现实情况看,与专职教师相比,辅导员这一岗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总体较低。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还需要大力宣传,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在校内校外形成对辅导员工作予以尊重的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给予辅导员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与美好。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校园构建初探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一所有着百年建校历史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农村城镇中心学校。近年来,学校以中国教科院孟万金教授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统领,秉承“为幸福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确立“塑造积极心理,奠基幸福人生”的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建设幸福校园”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促进鲜明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着力点,全面践行“幸福教育”理念,以校园幸福文化引领师生亲历幸福过程,为教育内涵的深化和教育品质的提升找到了一条校本化实施的思路和途径。

一、营造高雅文化环境,创设幸福氛围

雅美精致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为此,我们将校园的规划和心理因素结合起来,为适应师生的工作与学习而精心设计和创造,使校园的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变得生动起来,让整个校园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童真的活力,从而让师生从心底油然产生幸福之感。

学校搬入新校区后,以建筑文化、教室文化、楼廊文化、墙体文化等为切入点,全力营造人文化的环境文化,先后投资上百万元塑起校训石、名人像、文化墙、诗词廊、史实柱、励志广场等经典文化景观,让“为幸福人生做准备”的理念文化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之成为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净化学生心灵的教育资源。

学校注重建设凸显优美的学校显性的物质文化,将办学追求融入到“乐学楼”“勤学楼”“博学楼”等一个个散发着精神气息的楼宇建筑名,设计营造了校训理念墙、书香文化廊、成长足迹窗等文化小品,为社团文化专门创建“主题长廊”“班级展板”“校级展台”,使师生置身其中可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

二、铸造积极精神文化,开启幸福之源

精神文化作为校园内价值系统的精华,作为学校发展的潜在力量,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因素和原动力,是推动师生积极进取、育才成才、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积极精神文化的打造来引领师生的积极人生教育,学校构建了以“永不放弃”为内核的校训精神,激励学生养成勤奋、勤劳、勇敢、坚毅等积极心理品质,养成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让校训的精髓不仅在学生内心处流淌闪耀,更在学生行为中扎根生辉。

以校训精神为引领,学校全面打造积极进取、阳光向上、快乐幸福的校园文化。学校以唤醒、激发和培养奠基学生幸福人生的15项积极品质和积极行为为基础,以五大核心素养――强大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出色的阅读社会能力和优良的人生品德底色为培养目标,全面实施面向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积极人生教育”行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培养学生成为高效能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三、构建人文管理体系,奠定幸福基石

积极心理教育倡导人文管理,将“管理”塑造成“吸引”,更好地激活教师的内在需求形成群体向心力,使教师产生归属感。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践行民主、服务的积极管理理念,构建具有积极心理教育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建设积淀厚重、秩序和谐、自由开放、活力独特的新型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将“管理”转向“吸引”,将“控制”式管理转向“激励”式管理,变行政式的强制命令为设身处地、量身定制的体察,实施人文化的管理。围绕“科学规范、精细精致、智慧创新”的校本管理理念,下移管理重心,分设大楼、年级组管理层,追求简化高效式管理,强调诊断,重抓落实,由“用人做工作”转向“用工作育人”。

学校着眼于师生的共同发展,确立了“培养有灵性的学生,成就有智慧的教师”的发展路径,以“帮学”带动“求学”,以“助教”实现“求教”,校园中充盈着分享与互助式的沟通所形成的共享文化。学校提出了骨干教师团队的梯次培养策略,通过具体的教与学的行为来促进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借力团队培育突出个性,砥砺教与学的品质,形成团队核心人物;发挥核心人物的辐射影响,带动团队进一步发展。

四、创设多彩活动文化,拓展幸福空间

活动引力,活动育人,活动塑人,学校以活动为载体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通过多彩活动文化的建设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并以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熏陶道德情操。

学校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通过可观、可感的活动,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学校通过各种科技、体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幸福;通过各种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优化学生的内心情感,成就幸福的健康人格;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张扬学生的个性。学校以“阳光精品社团”为载体,重点扶持了足球、太极拳、小提琴、版画、纸艺、气象科普等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形成、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社团组织,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以“阳光校园活动”为核心,围绕“建队日”“重阳节”“三八节”“劳动节”“六一节”“国庆节”“感恩节”等节庆日,开展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主题活动,培育学生乐观豁达、包容大气的个性情怀;以“阳光个性舞台”为载体,提供舞台展特长、晒幸福,结合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四大节为学生创设展示幸福的秀场,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并将更多的阳光和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帮助一小部分人克服自身的缺点,而应该是使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心理教育正是顺应了教育的这一趋势,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受教育的人生活得更幸福而不是更普通。而这也与我们学校近年来一直致力构建幸福校园的初衷不谋而合。精美雅致的校园,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促学净思的氛围,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伴随着学生们的琅琅书声,展开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美丽画卷!

幸福心理学论文:地方幸福感对军人幸福感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摘 要:利用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概括出地方幸福感研究发展过程趋于整合,研究理论不断拓展,研究对象和测量工具应用性凸显的特点,总结出军人幸福感研究理论建构不断完善,研究对象内容不断深化,测量工具借鉴地方成果的特征,进而思考得出军人幸福感研究要从理论研究过程的整体性入手,加强对军人幸福感的基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论述;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入手,加强对军人职业幸福感的心理结构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研究的目的和应用性入手,加强军人幸福感测量的适用性,保证其促进心理健康,提升作战适应和战斗力的目的指向。

关键词:幸福感;心理学;军人;启示

幸福一直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着生命力的话题。说它古老,因为从古至今,纵观国内外,没有一个文明不在探讨着幸福;说它充满生命力,是因为人文学科的终极目标都是围绕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展开。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行为,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将心理学的最终目标直指使人更加幸福的生活[1]。所以,有关幸福的心理学研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相关研究也很多,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体系。随着军队的发展壮大,有些人也将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拓展到这个特殊的职业,但军人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军人幸福感与地方的不同,这些研究不深,也不成系统。因此,借鉴地方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拓展和促进军人幸福感的研究就很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促进军人心理健康,有利于军人作战适应和战斗力的提升。

一、地方幸福感研究进展:整合、拓展和应用

(一)从研究发展过程来看,幸福感研究趋于整合

国际上公认的关于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将情绪要素与认知要素的融合,形成了经典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研究;第二次是基于主观幸福感缺乏对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缺陷,形成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的研究;第三次则是从社会、团体更高的层面关注幸福感,形成了社会幸福感(socialwell-being)的研究[2]。而如今,国外已经形成将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三者整合成为幸福感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共识。另外,2010年美国心理学家Waterman等融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理论,开创了实现幸福感(Eudaimonic Well-Being,EWB)的理论研究[3],大大的推动和拓展了当代幸福感研究。

国内也在跟随国际趋势,做好三个理论的相关本土化研究和整合,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将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整合出整体幸福感理论,包括人生活的物质经济因素、心理感受和社会氛围等方面;将三个理论与经济学、社会学结合,形成幸福指数理论,用于替代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

(二)从理论渊源上看,幸福感的理论不断拓展

国外关于幸福的研究理论渊源之一就是哲学上的快乐论,它认为幸福就是快乐的主观体验[4]10-13。趋利避害,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是人的自然本性,“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与终点”[5]276-294。而快乐论的“快乐即幸福”的思想在主观幸福感理论得到体现。国外研究另一个理论渊源是实现论,它认为幸福是客观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幸福就是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的发展[4]10-13。“无论在理性的反思或是今后的历史,都将证明这样一种德性幸福论是人类幸福追求之真谛之所在。”[6]29这种从人的发展角度理解幸福,在心理幸福感的理论中得到体现。另外,国外的幸福研究也整合了我国传统儒家道家的哲学。

国内研究的理论渊源根植于我国的传统的乐文化和福文化,基于我国集体主义文化而拓展[7]986-994。儒家认为幸福分为两种,一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感性之乐,包括吃穿住用的满足,二是类似“仁”的理性之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家认为幸福就是乐天知命,顺其自然[8]19-30,“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只要内心知晓幸福,就会得到幸福。释、禅则认为个体心灵的宁静和谐即是幸福,利他而乐。这些国内传统哲学关于幸福的共同点认为幸福是由心而起,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和领悟[9]10-25。同时国内也在拓展吸收国外关于幸福感的三种理论概念,完善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理论。

(三)从研究对象和测量工具来看,幸福感的应用性日益凸显

国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对象多元化明显,涉及学生、教师、医生、军人、老人、儿童各个方面,对于不同对象的幸福感侧重点也不同,例如企业职员突出其工作绩效因素,学生则突出其学习成绩因素,应用性不断增强。国外幸福感测量工具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最为突出。主观幸福感将其定义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快乐程度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平衡,分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三个因子,测量工具主要有Bradburn编制的《情感量表》(Affectscales:positive affect,negative affect,affect balance),Diener等编制的《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Waston的《简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Scale,PANAS),Kozma和Stones的《纽芬兰主观幸福度量表》,Argyle的《牛津主观幸福感问卷》(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OHI);心理幸福感以Ryff为代表,批评了主观幸福感理论对情感的过度关注,认为它不能包含幸福的所有含义,幸福感应该是“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将其分为6个维度,即6个不同的维度: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把握、独立自主,测量工具有Ryff的《多维幸福量表》;社会幸福感以Keyes为代表,认为幸福感在社会这个更高的层面中,应关注社会团体中的社会关系和任务,测量工具有Keyes在美国中年人调查(the Mid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MIDUS)等。国外的这些量表都将幸福感分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因子去测量,信度效度都不错,应用性很强。

国内幸福感的研究对象拓展的还不够,主要集中在老人、教师、医生,其他对象涉及不多,应用性相对国外还不够。而测量工具多是将国外的量表进行修订,使其更适合中国人的特点,但也有自己编制的应用性较强的量表,像我国陈云英、孙绍邦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感》,邢占军的《满意感调查表》,苗元江的《综合幸福感问卷》,测量工具的应用性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军人幸福感研究进展:完善、深化和借鉴

国外关于军人幸福感的研究相对比较多,大都和军人社会支持和职业绩效评估结合在一起。但可能是由于保密性的原因,笔者找到的多是其他文献旁敲侧击的描述,具体的直接的文献找到的特别少,就不再论述,仅从国内军人幸福感研究进行论述。

(一)国内军人幸福感从研究发展过程上看,理论建构还在不断完善

国内的军人幸福感多集中在研究和验证某些主客观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例如自尊、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和军人幸福感是否显著,有何影响。另外,关于军人幸福感的概念理论多是主观幸福感,涉及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很少,所以造成了军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比较充分,理论建构相对较好,而军人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还都停留在影响因素描述和验证阶段的现象。

(二)从研究对象内容上看,幸福感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化

军人幸福感研究对象应当主要包括青年军官、基层士兵、士官、伤残军人、军校学员以及复员离休老军人,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基层军队任务多,时间紧,研究对象就主要集中到了军校学员和复员离休老军人这些较为特殊的群体身上,代表性还不够。军队中主要承担任务的多是青年军官、基层士兵、士官,对他们幸福感的研究才更具有普遍性,更为关键[10]7-8,所以军人幸福感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深化。

(三)从测量工具上看,幸福感的研究还在借鉴地方上的成果

目前,地方上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从理论建构到实际测量工具都要优于军队。因而不少研究者就直接将测量工具和量表拿过来给军人使用[10]7-8,这样固然有益于军人幸福感的研究,但是没有注意到军人职业压力大,相对封闭等特殊性,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有多高还是个问题,更不要提应用了。所以军人幸福感的研究不但要借鉴,更要结合职业特点进一步优化改进。

三、地方幸福感对军人幸福感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一)要从理论研究过程的整体性入手,加强对军人幸福感的基础理论框架的研究和论述

国内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实际应用的四个完整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研究和理论作支撑,因而整个幸福的理论就比较厚重,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也有利于理论框架的整合和发展,整体性很强。所以过去的理论加上如今的实证验证,排除相同因子就可以完成整合。而我国军人幸福感的研究多是基于现实需求和问题倒逼,比如婚姻问题,导致婚姻质量和军人幸福感相关的研究[11]1-2,压力问题,导致压力源对军人幸福感影响的研究[12]1-2等等,没有完整的规划和理论建构,因而建立起来的军人幸福感理论较为分散,理论单薄,难成体系,不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因此军人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要加强整体性研究,从理论基础,到理论构建,再到实际的测量和应用都要一步步来,做好整体规划,每一步都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作为支撑,既要研究军人主观幸福感,还要研究军人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进而整合出军人职业的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要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入手,加强对军人职业幸福感的心理结构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不同的职业关于幸福的定义和理解就各不相同。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成绩相关,老人的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相关,企业职员和工作绩效相关。同样,军人由于其职业特殊性,他们承担着作战任务,承受的压力相对就比较大,他们的幸福感和自我奉献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幸福多源于利他行为,多源于精神享受,多源于履行使命[10]12-14。因而其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相关度就比较高。如果仅仅用一般大众幸福感的评价方式去测量军人幸福感,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得出不准确的结论。

因此对军人幸福感研究要结合军队的实际特点,除了要注意一般人的幸福影响因素以外,还要关注军人职业压力大,任务繁重,环境相对封闭的特点,突出军人压力、压力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和婚姻质量等因素在军人幸福感心理结构的比重,构建出合情合理,准确可靠的军人幸福感心理结构理论。同时也要关注与其职业相关的独特的幸福感影响因素,比如相对封闭的军营环境,相对单调的日常训练生活,简单的上下级和战友的人际关系等等[10]12-14,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从而加强军人幸福感研究的适用性和准确度。

(三)要从研究的目的和应用性入手,加强军人幸福感测量的适用性,保证其促进心理健康,提升作战适应和战斗力的目的指向

理论的目的是指导实践。目前关于幸福感的研究都是为了找到提升人类幸福感的方法,促进人类的幸福和发展[13]2-4。但是军人这个职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保证他人和国家的安全幸福,他们职业的功能决定了研究他们幸福感的目的是促进军人心理健康,提升军人作战适应能力和战斗力,这和研究一般人的幸福感的目的有所区别。那么,在军人幸福感研究中就要涉及并突出心理健康,作战适应能力,军人自身战斗力等方面。

因此,对军人幸福感研究不但要有一般人幸福的影响因子及测量,还要涉及军人心理健康,作战适应能力,自身战斗力的影响因子和测量,它的标准和内容应当更广泛,并根据情况,将这些因子补充到量表的制定和测量中去,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提升军人的幸福感的同时提升战斗力,使得高幸福感的军人作战能力更强,确保军人幸福感研究的目的和应用性。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开启企业的幸福管理

摘 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给我们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幸福式企业管理构建策略,我们从积极心理学的概要、幸福企业的三大模块、幸福企业的构建和管理、幸福企业的实践来探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企业;幸福管理;员工

本人于2015年7月在清华大学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在大会上前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讲道:“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问题,作为一家企业如何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尤为重要的”,还有目前担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IPPA)主席的罗伯特・范罗兰在会议上讲道:“处理好内部和外部动机以及对活动的热情的理论”,我认为企业要激情的对待问题,企业也会有更好的发展。进入新千年以来,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出现了瓶颈,也急需转变企业发展和管理决策的理念,期待出现一种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于一身的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的发展。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员工层,都要做一些努力来改变现状。我们要明确积极心理学与企业文化之间的重大意义,如何正确并且灵活的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让企业上下充满活力的发展下去。

一、积极心理学概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六大美德和二十四项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的潜在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二、幸福企业的三大要素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企业也是这样,对于幸福的企业来讲,有的会说,以人为本的领导,具有良好信誉、诚信经营、尊重员工的企业;也有人会说,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绿色环保,有公德的符合社会期许的企业,所以人人之间的观点角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幸福的企业要活动在工作、家庭、社会之中,不管是领导者、中层领导还是基层员工,都要获得舒服的主观幸福感、心里幸福感、社会幸福感。

(一)幸福企业的主观幸福感。企业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中获得收益,作为员工也可获得自己的努力过后的绩效和奖金,再加上良好的同事关系、团队的良好协作、出色的业绩等等,这需要满足过后的心情舒畅。

(二)幸福企业的心里幸福感。作为个体和团体的参与者所具有的潜能得到发挥和重视,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及活动,会给员工和企业带来一些心理幸福感。这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人员岗位匹配合理等良好的管理设计。

(三)幸福企业的社会幸福感。这样的企业注重利益、企业收益、员工福利、市场占有率,还要关注企业的社会功能,比如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如果一味的追求利润,却不会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企业的幸福也就不复存在。

在大会上还提到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每个个体和团体不应陷入到跟别人比幸福这样的怪圈,这样的盲目的攀比,最终会引发人们一些消极的情绪,导致人们的幸福指数降低的情况。

三、幸福企业的管理

幸福的企业和幸福的员工,都是一种真诚的表达满足和幸福的,它是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不单单是一种感觉。

(一)乐在岗位。1.企业团队的默契合作。企业内部的分工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一个流畅的并且合理的工作体系,有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时间是在沟通,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好的沟通平台,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于上级,要求员工及时完成任务;对于下属,希望上级提供给他们工作的支持,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及完成。2.压力适度,活动丰富。在企业管理和工作中,保持通常的交流,了解彼此的同时,共同致力于帮助员工计划(EAP),这样员工的基本保障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在企业周期互动中开展积极向上的员工交流活动,并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企业对员工关怀,员工的和谐工作环境。3.提供便利设施。在企业中,加大对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的关注,对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对员工上下班提供公共福利交通的补贴,通过这些措施,缓解员工的焦虑,提高员工的潜在力量,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生产上。

(二)乐在保险中。对大多数员工来说,以一份可靠地保险,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1.薪酬的稳定发放。员工更多的是关注工作稳定性,作为企业重视这些,相信员工的幸福度会有大幅提高,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2.晋升通畅,合理匹配。对于企业来说,有一套完整丰富的员工晋升体系,提高员工的幸福存在感。3.增加员工培训,受益于企业。提供给更多的员工学习机会,提高业务能力,明确薪酬机制,在大量的调查发现,参加培训的员工,会有良好的素养对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出的优秀员工里与企业管理及选拔。

(三)乐在于“薪”,贡献于企。1.带薪休假,劳逸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提高员工的企业认同度,幸福指数会得到大幅提高。2.惠福于人,关注冷暖。员工对自己的福利待遇都很关注,在员工看来,收入是他们的保障,有创新性的福利待遇,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构建科学立体的薪酬机制,让公司走在薪酬改革的前头,提高企业的薪酬竞争力。3.全面激励,感受幸福。对于员工不只是追求收入,还希望做有意义的事,重视员工的幸福感的企业,会让员工得到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公司的网络沟通平台上设立微博信息,微信公众号平台分享快乐幸福趣事,让企业与员工融汇在一起,才能全面提升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发展的不足之处

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幸福管理,但是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幸福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探索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幸福的管理内容和措施。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校企合作,让更多的成果惠及企业及员工,因地制宜的发展,更加深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五、幸福企业的总结

幸福管理也在遵循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生活、工作、社会中,寻找打开员工幸福之锁的钥匙,挖掘出员工的潜在的力量。作为管理者,在改善物质满足的活动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条件的改善,一个企业,只有当幸福管理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企业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员工幸福能力的任务,从而实现企业的幸福自强,从而抵达幸福强企的美好明天。(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的学校教育误区及对策

摘 要

让学生幸福应当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在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审视当今学校教育,会发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突出表现为:错误的幸福观、缺少幸福的教育过程。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改进对策,这主要包括: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幸福观 学校教育误区 对策

一、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义而后取”的方式获得幸福,使幸福的涵义具有了伦理意义。道家认为幸福是顺应自然,不为物役,但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佛家强调幸福依赖于上天的赐予,主张慈悲为怀,求善避恶,忘我舍我的精神。在西方传统哲学体系中,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快乐是人天经地义地追求目标,快乐就是幸福。德性幸福观主张“道德即幸福”、“幸福即道德”及“幸福与道德统一于至善”。基督教幸福观将上帝奉为宇宙间的唯一真神,认为上帝既是生命的创造者,也是人生得失成败、生死祸福的主宰者[1]。经济学则强调相对收入对个人幸福的意义。在心理学中,幸福被看做一种人性特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身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但是传统心理学并不太关注个体如何通过积极的行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更满足、更互信,而是更多地关注于消极心理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满足于如何消除人在生活中的不满意。20世纪末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研究兴起,心理学研究开始由关注人们消极的心理品质转向关注和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突出强调和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问题,倡导挖掘人内在固有的积极力量,促进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使全人类走向幸福[2]。

二、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误区

幸福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学校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幸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发现教育不但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还剥夺了本属于被教育者应享受的幸福。纵观当下的学校教育,其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错误的幸福观

当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所倡导的幸福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幸福,忽视甚至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学校教育的一切做法都是在为学生未来幸福做准备,目前许多中小学生起早贪黑、披星挂月地在题海中鏖战,节假日在各类学习提高班之间穿梭的现象已司空见惯。所谓优质学校的管理方法之一就是尽最大限度地将孩子所有醒着的时间用来安排学习,美其名曰为“要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必须剥夺孩子的现在”。幸福成为学生遥不可及的目标,学生完整的、丰富的、自然的成长过程被人为地片段化、简单化、人工化,在每一个成长阶段所应当拥有的人生乐趣、幸福被剥夺。

(2)关注幸福的外在客观条件的满足,忽略幸福的内在主观体验

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主客观有机地统一,但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幸福观往往将达到幸福的一些客观条件等同于幸福,忽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得到更多的物质回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不是心灵的成长,学校成了一个为学生未来生活投资的场所,学校教育也成为各级学历、文凭的加工厂,学生被当成工业产品,教师也不再是园丁而是这个文凭加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加工者,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按照上级部门的教育目标将个性各异、各具特色的成长中的个体设法打造成统一的工业产品。

(3)倡导竞争的幸福,忽视合作的幸福体验

由于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幸福观着重强调学生对满足自己未来幸福生活客观条件做准备,忽视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培养和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所以学校教育着力于引导学生为将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做准备,高社会地位意味着更丰厚的待遇、更高品质的物质享受,但是物质资源是很有限的,要想获得这一切,学生从小必须要竞争,在竞争中体验幸福。殊不知,在漫长的学校教育中,这种竞争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它常需要牺牲亲密的人际关系、自身的健康、自身的理想、兴趣等等,即使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真的获得了满足幸福的客观条件,但是个体未必获得幸福,因为人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度的,但是人对精神的需求则是无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而获得的幸福往往难以持久,丰厚的物质条件不能弥补精神贫乏。个体的幸福需建立在一个人良好的人际基础之上。“那幸福的生活伸展于事务、处境、各种人际和各种行为之间。一个人的幸福在这些跨度范围中展开。”[3]人际关系和谐不但是幸福的前提条件,也是幸福的源泉,或者说就是幸福本身。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之上的,在合作中,个体的移情能力、沟通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在合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才会彼此打开,才会走出自我并超越自我。

2.缺少幸福的教育过程

(1)功利性的教育目标

当今的学校教育目标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是培养学生应付将来各种考试的能力,应试成为当今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这种教育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使得教育不再成为教育。

①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无法得到尊重与发挥

在应试教育目标指引下的学校教育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应试教育思想下,学生的个性会被扼杀,学校教育不再是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基地,而是培养考试机器的加工厂,能否考出高分几乎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了不断地考出高分,学生必须要压抑自己许多的个性(如被迫放弃与考试无关的爱好)和天性(无法充分地感受闲暇、快乐)等。可以说当今的学校教育过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持久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摧残过程,厌学不再是差生所特有的表现,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会厌学。

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努力的过程。

如今在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中,学科成绩成为衡量、选拔学生最重要的标准。学习成绩是通过学生的分数来反映的,所有的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均由所学学科分数构成的一条条曲线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成就都被精确地量化,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他们会为获得一个令自己和他人满意的分数在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不懈地努力,极力地取长补短,但结果总不尽人意,因而缺少成功体验甚至产生挫败感,幸福感更是无从谈起。

(2)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当今在功利性教育目标影响下的学校教育方式不是春风细雨般地谆谆教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推心置腹地心灵沟通,而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学业失败

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不应当学业失败,他们会用全班学业成绩最优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学科接受能力,对学生实际存在的个别差异视而不见。如果有的学生成绩与教师所期望的标准相距甚远,教师通常会采用惩罚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强化学生厌学的心理,进一步挫伤他们本来已经很脆弱的自尊心。

②教师依照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区别性对待

当今学校教育中,依照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有差别地对待,甚至给学生贴上无情的社会标签,如“绿领巾事件”已不止一起。由于成绩不好,许多学生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甚至一些合法的权利都被剥夺,比如:一些教师会阻止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甚至剥夺学生上副课(音乐、美术、体育)的权利。

(3)不合理的课堂评价制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评价标准单一

当今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对教师讲课内容作出正确反馈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很少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培养。早在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就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显然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单一化评价标准下,许多潜在的人才可能被学校教育埋没。

②课堂评价指标不够标准化、科学化

目前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标准多是由任课老师自行制定,制定的标准不但受教师本身人格特征的影响,还受学校及班级的学生整体学业成绩水平的影响。在一个整体成绩水平高的班级,只要不是满分,就不被视为优秀学生;如果在一个普通学校里,学生即使拿到满分,教师也会告诉你要向重点学校的尖子生看齐。类似这样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谓通向成功道路的课堂教育过程成为一条充满荆棘,看不到终点的坎坷小路,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内心充满了焦虑、恐惧、无助感等许多不良的情绪体验。

三、幸福观视域下的学校教育变革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伟大事业,通过道德和理智的实践使学生获得幸福。幸福观视域下的学校教育改革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

(1)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视其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不是负担,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各有所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尽可能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发挥其特长、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课堂问题回答。

(2)容忍学生所犯错误,学会积极关注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作为教师切忌盯住学生错误不放,这样不但对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无济于事,还可能对所犯错误进行无意识的强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观点,将过去专注于学生缺点转向专注于学生的优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都充满着被肯定、被发现、被称赞的渴望。对学生积极的关注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探索、发掘、展示自身的内在潜力、美德、优势。

(3)重视学生细微的改变,避免急躁心理

在当前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心态浮躁,过分地夸大教育的力量,认为教育应该让个体在极短的时间里彻底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如果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看不到学生彻底改变,就会对学生失去耐心,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其实任何一种教育都要通过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使得每个人在教育影响下的成长速度、范围都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不应当忽视教育中的“蝴蝶效应”,要知道任何细微的改变都可能产生“滚雪球”效应。

(4)培养学生心理流体验,改变课堂教学策略

心理流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alyi Csikszentmihalyi于1975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心理流体验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集中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理流产生时个体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它是学习、工作时的“最佳体验”,它能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个体在从事任务时满怀兴趣,忘记时间,不知疲倦,勇于探索。相关研究表明:工作难度与技能之间是否平衡、工作是否具有结构性、工作灵活性的高低、工作空间排列是否有创意等都会影响心理流体验的产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心理流体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以下策略的使用。

①技能与挑战平衡的课堂教学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盛行一种学生学习任务的高挑战性和学生学习技能水平低下之间失衡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不断强迫学生做大量怪题、难题,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至于出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如: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题能难倒数学本科毕业生。研究表明,技能与挑战之间的平衡是心理流体验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平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和探究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使他们享受挑战带来的那份内心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流体验。

幸福心理学论文:幸福的三个特征:来自进化心理学批判

[摘要]进化心理学为解读人类心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它的视角也决定了它对人类幸福之谜的解答几乎都是消极的。以生存或繁衍的功利目的解读幸福是进化心理学的一大特点,在这样的解读下,幸福被庸俗化为“大多数”,即人类以往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大多数人的大多数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如此。这一论断忽视了文化实践对人的影响,忽视了幸福的本质属性。对进化心理学的批判揭示了幸福的三个特征:幸福行动自成目的性,幸福行动追求至善至美,幸福是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幸福的根本在于为自由而战。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幸福;自成目的

一、进化心理学的视角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机制的视角无疑是很独到的。它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来解读人类,最后以揭开谜底的口吻告诉我们:人类现在几乎所有行为的心理机制都是长期进化选择的结果,这些心理机制之所以能进化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适应优势,即生存或繁衍方面的优势。

进化心理学会给人以“原来如此”的体验,因为它有时提供了一些不同于常识的结论,比如,进化心理学努力论证现代人类的几乎所有特性都是进化而来的。远古时候具有这样特性的人比没有这样特性的人具有生存优势,有这样特性的人经过长久的进化选择生存了下来,而没有这样特性的人逐渐消失了。[1]106

让人感慨的可能不止于此,我们虽然继承了这些特性,却可能并不知道它们的真正用途,比如女性的择偶偏好。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性选择机制像激光一样精确地把男性所有方面的差异都集中于女性的择偶偏好,即女性欣赏那些最具有适应价值的特征。缺乏相关的特殊适应偏好的远古女性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因为更善于选择的女性才拥有更多的后代。[1]127女性偏好社会地位高的男性,这是因为较高的地位意味着控制着更多的资源,包括给子女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女性青睐那些拥有成功品质(如勤奋、有抱负)的男性,看重配偶的可靠性和情绪稳定性,因为这样她们才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源供给。进化心理学通过这些结论告诉我们,当代人类的几乎所有特性,包括爱、恨、情、仇,都是进化而来的,而继承了这些特性的我们很可能不知道它们的真正功能。

二、进化心理学的功利

进化心理学试图寻找证据证明强奸、杀人的心理机制也具有生存优势,这种努力让人觉得无聊、无意义。当男性在追求事业的成功时,进化心理学告诉他们,他们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与女性接触的机会;当女性在追求她认为的爱情时,进化心理学告诉她们,她们这样能获得更可靠的承诺,能获得更稳定的资源保证。有人会说这才是事实,的确,这可能是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

进化心理学总以生存或繁衍算账,从生存或繁衍的角度来打量人类所有行为,它所能指出的只是行为或心理机制保留下来的原因,却无法解答人类行为的原因。进化心理学指出胜出者因有进化生存优势而胜出,这也是人类几乎所有机制能保留下来的原因,但这并不一定是这些机制产生的原因,不一定是人类这样所为的原因,尤其对人的某些高级心理机制来说更是如此。

用这样功利的眼光无法理解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无法理解人的非生存追求。爱情可能的确具有进化优势,这是它得以进化保留下来的原因。这却不能回答为何而爱、爱为何产生的问题。进化心理学可以给我们解释许多机制保留下来的原因,但是却不能告诉我们这种机制是为何产生的,也就是人为何如此,这是行为目的的问题。

事实可能正相反。进化的其中一条规律是,我们不能控制进化的方向。先辈们、我们都不知道该创造出何种东西并保留下来。在世界上没有爱情之时,人类还没有智慧想到去创造爱情这样的东西。人有自己的意志,想出许多美好的事,其中包括爱情、艺术等,但是其中有的通过了进化的考验,有的被无情地淘汰。爱情等事物就是如此产生并保留了下来。爱情有利于生存,其他一部分人看到爱情的现实好处,对爱情加以利用,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现代进化论者总是以生存选择的眼光冷冷地看世界,在他们眼中的现代世界没有高贵、神圣、美好,也无所谓低贱、庸俗、丑恶。没有神圣的爱情,没有什么刻骨铭心、不顾一切的爱情,只有势利、功利、斤斤计较的爱情;偷窃、抢劫、偷情、强奸是具有进化优势而遗传下来的,因而也变得可以解释、可以理解。

三、何以如此功利

在对人类行为目的的思考上,进化心理学表现出“一根筋”式的愚笨、粗糙,它对现实的解释如此牵强,甚至使人气愤。它觉察到这些却仍然表现得很自负,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它尚未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解释框架,就只能完全无视文化实践对人的行为的影响。[2]另一方面还在于它的确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成功,比如它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解决生存或繁衍问题。这个结论虽然粗糙,却符合“大多数”情况:人类以往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大多数人的大多数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如此。

四、超越生存

除了生存,行为还有其他目的吗?行为是思想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人类反复思考的问题找到线索。进化论者就是如此找到生存问题的。进化论者反复问:旧石器时代人醒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怎么弄到吃的。这就是人类长期反复问自己、费神最多的问题。“如何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问。那么,人类的第二问是什么?

对于所有生物来说,“如何生存”的确是个难题,但是,问题本身却是直接、明白的,彼岸就是生存,要考虑的只是“如何”的方法问题。人类区别于其它非人生物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有自我意识,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最为重要的心理特质。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评价、控制。人与其它生物一样被推着不得不去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之网时,他不断地对目前自我的状态进行思考:自己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什么?人类千百万年如此不断努力倒推追问,最终必然追溯到人生的终极意义。“生存为何”就是人类的第二问。

这第二问才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是人自觉提出,专为自己而提出的。第一问“如何生存”是自然对每个生物提出的考题,每个生物都无可逃避,别无选择。在自然界混,就得先过生存关。“生存为何”是人在生存之后,为自己提出的新任务、新计划,它体现出人的目的、意志,它的解答有望使人摆脱人被生存选择的不自由状态。

“生存为何”不仅是为生存找理由、原因(理由、原因只是去解释生存),“生存为何”更是要为超越生存的人类指明目的、方向。“生存为何”就是人生意义问题,这是人类进入生活状态首先遭遇的问题,是生活问题中的首要问题。生存为何?人类至今并无一致答案,但给这些答案起了个名字――幸福,生存就是为了幸福。

五、何谓幸福

生存是最要命的问题,对人来说,幸福却是比命都要紧的问题。人自生存进入生活状态,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有这样三个特征:

第一,幸福行动自成目的性。[3]当人开始思考生存为何的问题时,人类就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开始伺机从中寻找创造幸福的机会。还是原来的世界,还是原来的家园,还是原来的狩猎活动,却因人类的另一种眼光,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个世界由原来的残酷变得可爱了。人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疲于奔命――为生存而战固然有紧迫感、义务感和使命感,但却只能是某种目的的代价。现在人开始把它作为人的生活本身。这种行为不再是某种目的的工具,而在人的转念之间成为人的生活目的。

幸福行动的自成目的性使人开始创造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人开始自由地行动,为爱而爱,为恨而恨,为此而此,这才是“人”的生活。行为的自成目的性使得人从此开始踏上通往幸福的路。

幸福行动追求至善至美,这是幸福的第二个特征。[4]行动的自成目的性使得人能把现实生活作为幸福本身,把生活作为一个过程来享受,但是,它还不能为行动提供方向。享受仍然会空虚迷茫,追求完美为人提供了新的追求方向。人不再满足于悠然自得,而要紧张积极地行动,要把事做得至善至美。幸福行动的自成目的性使人有了主人的姿态,不再是自然进化的奴隶;幸福行动追求完美,使主人的自由有了实质内容。生活既然是我的生活,我当然不仅要享受、珍惜它,我更要拼命把它做好。追求完美成为人自由表达的自觉要求,使人的生命力再次张扬,呈现出更为积极进取的姿态。

为生存而进行的利益算计,是进化赋予人的本能冲动。追求至善至美使人从此掌握了做事之道,并在境界上超越了利益驱动的行事方式。这在一定程度可以解释现代社会一些聪明却只考虑自身利益的组织、个人为什么会因短视而在竞争中失利,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幸福之道不是为了生存却能具有生存优势,从而通过进化的选择之网。

第三,幸福是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当人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把思考的方向指向自身时,表明人从世界之中认出了自己,看到了自我,这就是自我意识。自我出现之前,人如同其它动物,没有灵魂,就是“行尸走肉”。没有自我的生物如同进化之神的奴隶,依本能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一代艰难地挣扎向前。每个体只是本能地完成进化赋予的任务:生存、繁衍,从而构成了进化链条中的一环。人类有了自我,开始不甘于做进化的奴隶。人要摆脱进化对人的控制,就是与本能做斗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幸福就是抗争,不幸就是屈服。

六、结语

每一代的生物个体包括人类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每一代人类的所有生理特点及所有行为方式下的潜在心理机制无一不是进化而来,人类继承了它们,它们又反过来控制着人类。这一点,人类和其它生物一样,别无选择,这是进化心理学的贡献。人类如果像其它生物一样,全部按本能行事,忠实地扮演着进化所赋予的角色,即使在生存之余作一些消遣,那只能算作是在进化牢狱之中的放风。但是,人类却要在本能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习惯的控制之下创造一点儿自由,这点儿自由就是幸福。幸福就是为自由而战。

幸福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对策研究

摘 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的研究成果致力于帮助人类走向幸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的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影响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是多重的,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进而寻求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职业认同 幸福感

一、职业幸福感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定义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帮助人类走向幸福。[1]

而“职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职业生活中的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综合评价。高校辅导员是人类社会传播教育理想的重要职业,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障这支队伍建设的稳定和发展,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教育改革的关注和研究热点。因此本课题从积极心理学入手,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探寻解决对策。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只有心态积极并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美好的。人的一生中有l/3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因此,良好的职业幸福感是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其发展事业的内在动力。高校辅导员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和对工作的追求。

本文通过调查辽宁省200名高校辅导员,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设计38题,其中题为“您对辅导员工作的整体体验是?”有四个选项,分别为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基本幸福以及不幸福。根据问卷调查,仅有36名的辅导员选择非常幸福,占总人数的18.37%。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

三、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1.身心倦怠淡化幸福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其工作项目繁杂,学生数量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心理压力较大,工作显效漫长,严重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另外,辅导员受校院两级管理,还要兼顾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极易导致身心疲惫,精力分散,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2.个人发展受到制约

虽然国家相关文件多次阐述辅导员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好多高校还未付诸实践,使辅导员缺乏稳定的发展路径、职业认同的坚定信念和个人成长的空间。而辅导员虽身在高校,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如感受到个人前途迷茫时,就会导致情绪波动,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3.职业认知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社会上仍然认为高校辅导员就是学生的保姆,人人都能干的工作,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低水平的职位。正因为这种错误认识使得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度普遍偏低,打击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影响到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忠诚度。根据调查发现,这种错误认识不仅来自于学校外部,同时还来自于学校内部的教师以及学生,直接影响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2]

4.用人机制存在缺陷

从目前来看,高校的用人机制以及管理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规范,部分高校在辅导员的薪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没有完善的制度做支撑。很多高校只是一味强调辅导员的职责以及义务,而没有对其进行奖励或者评级,典型表现在:只要学生违反规定或者出现任何问题,就是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做好,追究其责任。这样一来,使得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感。[3]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1.重视队伍建设

高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科学发展的培养模式,个性发展的晋升机制,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求,才能不断提高辅导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而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2.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和信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环境中,坚守自己道德标准和职业操守,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调节好自己最佳工作心态,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3.加强职业认同

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认同感还不强,辅导员的自我职业认知模糊,职业定位不准确。所以,高校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真正理解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自身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主动改变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认清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归属感和成就感。

4.推进专业发展

高校要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让辅导员找到职业发展的前景,进而提升幸福感。首先,要建立专门的人事制度、考核制度等,使辅导员优胜劣汰。其次,根据专业化发展目标,结合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个性特长,科学合理的进行工作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4]

5.实现课程建设

努力实施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新模式,即用课程的形式规范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工作效果,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量及时调整,优化奖励机制,通过课程考核办法和课程奖励来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实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双轨道”发展。此举已在个别高校试点运行,是创新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新途径,对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6.提高工作待遇

本次调查问卷中,其中一项为“您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待遇满意程度?”,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仅有13.68%高校辅导员选择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工作待遇也是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通过相关制度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待遇,定期维护辅导员的日常办公需要,帮助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创建辅导员交流、学习、解压的场所,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价值以及意义。

7.保障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辅导员外部环境的优化对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缓解身心疲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多宣传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社会系统的认可和支持;充分搭建发展平台,展示辅导员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运作的模式,增强辅导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使辅导员看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希望。

8.提升个体价值

从本次调查数据可知,男性辅导员的工作幸福感略低于女性辅导员。而现阶段,高校中男性辅导员偏多。为此,高校应多从人本角度出发,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帮助辅导员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晋升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等,鼓励辅导员进修培训,提高工作技能,从根本上实现辅导员的职业价值和个体价值。

9.缓解心理压力

传统社会观念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是一份杂差,人人都能做,事事都能干。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承担相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身处紧张的工作氛围,心理压力较大,因此高校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调节,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此外,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有效降低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作者简介:

殷红玲(1979-),女,江苏省盐城人,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副部(处)长 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