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01 02:43:37

摘要:音乐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涵养,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才能够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欣赏活动中,且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欣赏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张扬学生自身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成为音乐欣赏课的的主人,还能够能够为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充满色彩和乐趣,让学生从心里爱上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价值策略

一、让音乐欣赏成为学生心灵的乐园

音乐课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从表象特征分析,它不仅没有语、数、外课程那些繁琐的作业、测试等,还具有音乐本身的休闲性、娱乐性;从内在价值分析,音乐可以让每个听众从音乐的旋律、节奏、词曲中体验其中的情感、思想、文化等元素,这些元素的获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与心境,而这些价值的达成都是基于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身心特征等因素,来提升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兴趣,达成以趣促情、以情生智的效果。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他们熟悉的动画片,而动画片中的歌曲也自然成为学生的最爱,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音乐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和延伸。如学生熟悉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主题曲,这一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动画情境的回忆,并通过歌曲中的词曲感受到父子情感的真切和温馨,还有效地促使每个学生对父爱、母爱的感触。类似的欣赏曲目还有很多,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欣赏内容一定要迎合学生的需求,从而让音乐欣赏成为学生心灵的乐园。

二、让音乐欣赏促使学生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价值的达成需要教师在音乐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利用音乐进行交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渲染、训练等教学任务。在以音乐欣赏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学段学生需要达成的乐理常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其中。比如,在完成学唱歌曲《小蜻蜓》的教学以后,教师可以安排一节《小蜻蜓》的音乐欣赏课程,在以二胡齐奏为主线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再给学生欣赏钢琴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让学生多角度地实实在在感知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乐器所展现的情景,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主旋律的记忆,并使其能更好地感受到需要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基本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达成不仅仅依托于音乐课堂,教师还要通过课堂外的延伸,即让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学会欣赏音乐、弹唱乐曲,让音乐欣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常态化、多元化的音乐欣赏促使学生音乐基本素养的提升。

三、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情感的积淀

音乐课程的价值是对民族优秀文化具有传承性,对丰富世界音乐文化具有增进性,以及对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具有促进作用。这些都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促进对学生情感价值的熏陶和引领,促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仅感受到幸福快乐,也不仅仅提升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能通过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来丰富情感,提升对音乐元素中情感信息的采集、理解、传递、表达、转化等。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注重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并善于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形式来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以此提升自己情感态度的表达和传递能力,而这些情感的积淀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1.多元化渲染。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音乐,还要为学生配上与之相对应的图片、视频、背景等,如《天鹅湖》的欣赏课程中,我们先给学生讲授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并配上《四小天鹅舞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

2.实践感受真。

为了提升学生对欣赏作品的理解深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温故,还要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提升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转化,如让学生表演相应的舞蹈、动作等,使学生的参与变成其真情感的流露。

3.评价激励巧。

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是反馈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参与的有力工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用脑、用心去欣赏音乐,并能激发学生在欣赏过程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善于自己用音乐来表达。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参与表示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参与深度和思维深度给予点拨和引领。

四、结语

总之,想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并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用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还要通过音乐本身的价值和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传递音乐、传承音乐,最终创造更多的快乐。

作者:黄舒姝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一、引言

现阶段,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和方向内容。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让学生实现身心同步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期间,音乐欣赏教学本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情绪等进行了解欣赏,让学生可以实现情感和理性方面的同步成长。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第一,欣赏教学中的主体讲解。教师在开展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于所欣赏音乐的主题有着一个深刻的理解,这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与旋律有着一个大体上的了解,通过对于音乐主题的思考,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作品风格的变化,让学生对于一些音乐的结构、曲式等有着逐渐深入的了解。第二,欣赏教学中的引导解说。在学生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解说与引导,并且把握好尺度。例如,对于一些韵律较强,节奏具有较高趣味性的音乐作品欣赏上,教师要让学生先对于歌曲进行聆听,再对歌曲中的节拍、节奏、乐器、情绪等进行感受。学生在聆听完音乐作品之后,教师要有意的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的感受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自身的生平往事以及一些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历史事件等进行解说。在解说内容的选择和掌握上,要注重对音乐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的引导,把握好音乐作品中的音色、乐器、演奏形式等多方面的要素。在解说尺度的把握上,教师要注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让学生逐渐产生聆听的愿景。小学阶段学生自身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解说,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思考状态中,更好地跟随教师的讲解脚步,整个欣赏教学也就能够顺利的完成。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本身要对于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更好地对于欣赏教学的一系列需求进行适应和满足。学生在对于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利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律动,并且逐渐的受到音乐作品的感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对于音乐作品律动的感受,让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得到提高,并且逐渐掌握音乐表现力。这种律动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结合一些情景模式的创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军队进行曲》(舒伯特)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仿军队的士兵,通过模仿正步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其音乐作品的特点。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放开自己,勇于表现自己,利用自己的动作来为音乐进行伴奏。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于一些音乐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对音乐要素进行更换的把握。这种对比的教学方式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典型音乐作品进行选择,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不同音乐作品之间的不足,以鲜明的对比效果来更好地达到整个教学目标。另外,图谱教学的方式也是音乐欣赏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式。音乐作品中的乐句、结构以及层次等都可以利用符号来进行表现,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组织,从而形成一篇篇图谱。教师要提前对于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提前研究分析,通过图谱绘制的方式,让整个音乐作品中的一些抽象的音符更加直观、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并且学生也可以通过突破来感受到音乐中节奏变化、强弱音变化以及旋律变化等。教师在设计图形谱时,必须对音乐做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抓住音响特征,分清段落、层次、各种对比、变化,找到确切的符号来标志。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选择符号。运用图形谱,能够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关注音乐欣赏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科学、可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得到很好的成长,并且让学生真正的积极参与到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来,真正的实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魏秋实 单位:吉林油田松江小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一、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有效的课程情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意义的认识程度以及学习的自律性还不强,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只是将课程的学习当做是一种基本的放松,而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却没有非常大的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提升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减弱,使得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的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活动,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创设有效的情景,进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提升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例如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七一建党节之际为课程教学设立爱党爱国歌曲赏析这一主题,并选择《热爱共产党》《国旗,国旗真美丽》等歌曲作为课程的内容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在主题情景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党的历史介绍,党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功绩来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再通过歌曲与主题情景的结合,为学生开展好丰富的音乐欣赏教育课程。在主题情景与节日氛围的烘托下,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于歌唱我们党我们祖国的歌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课程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升,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及网络资源的有效帮助,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由于国家对于小学教育的关注与扶持,不少的小学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工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小学音乐教师在搜集与教材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素材时有了极为便利的渠道。因此,现阶段,小学一线的音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设施,一方面,搜集必要的素材,为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关的准备;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搜集的素材以完美的形态展现给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进而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例如在流行歌曲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现阶段社会中流行的歌曲来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教材的编制往往受到一定时限的影响,因此流行歌曲的内容也不可能随时的进行调整,而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随时的对内容进行动态的更新,例如《小苹果》等歌曲也可以逐步的引入到课程中来。但是,教师在实际的内容补充过程中,要注意社会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性,随时的对内容进行修整与改编,进而保障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适应性。从歌曲《小苹果》来讲,教师就可以下载小学生舞蹈版的《小苹果》,进而通过多媒体歌曲来为学生进行播放,这种时代歌曲的引入丰富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而教师的合理选择与内容调整又可以为小学音乐课程的规范展开提供保障,进而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学唱音乐歌曲,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很多的歌曲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部分的歌曲也需要学生亲自的试唱才能体味出歌曲的内在含义。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将音乐歌唱的教学内容引入进来,选择一些有意义或者是比较经典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学习歌唱。这样,从歌曲歌唱技巧欣赏方面来讲,学生尝试歌曲的演唱可以使得其更能够了解一首歌曲的优美情调与创作技巧;而从歌曲的感情与意义来讲,多次的演唱也能让学生感悟到歌曲更深层次的意义。进而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热情参与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唱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四、结束语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技巧的提升都有显著的帮助,音乐欣赏课程的有效教学使得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得到保障。而同时,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设备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给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动力。因此,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的对课程的教学做有效的探究,以最佳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整个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有效的课程情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及网络资源的有效帮助,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最后,再指导学生学唱音乐歌曲,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通过这些有效措施的推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得到了合理的设计,而整个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被发挥出来。

作者:顾春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设问

一、紧扣目标设问,突出问题的针对性

设问必须设在点子上,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避免漫天撒网,切忌无重点、无主题,这只会浪费课堂时间,无益于教学的开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设问必须找准教学问题的切入点,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设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欣赏课《草原巡逻兵》,其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重点体会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在音乐播放之前,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音乐的欣赏: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些什么?这首乐曲是我国哪个民族的?音乐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特点?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音乐欣赏也就更有目的性。音乐刚停止,大家便纷纷举手回答:“我听到了嗒嗒的马蹄声”“这是蒙古族的音乐”“速度时快时慢,节奏感很强”……学生的回答都十分准确,出人意料。可见,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循序渐进地设问,把握问题的层次性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如果教师的设问太过于跳跃,没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就会大大地增加学生的思维难度。只有按照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地设问,才能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新的认知高度,这有利于小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增强音乐技能,提高音乐感受力。以下是笔者教学《摇啊摇》的课例片段:首先,教师导入童谣,用本地方言进行《摇啊摇》的演唱。其次,教师向学生提问老师的演唱的特点。最后,进行童谣的主题学习:①欣赏《外婆桥》,提问:你能听出刚听到的和老师我亲自唱的童谣有何异同点?②这首童谣的情绪是怎样的,是欢快的还是沉重的?③从整体上体验乐曲。④分段学习,与主题乐段相比,这一段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用不同的记号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吗?教师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对歌曲的结构特点以及旋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三、适时设问,关注问题的时效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注重时机。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设问进行课堂节奏的调节,使学生的音乐情绪和思维更具张力,使学生每倾听一次音乐作品都产生不同的音乐体验和思考。小学生的思维缺乏严谨性,教师适时的设问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探究兴趣。例如,在《小白菜》《鲁冰花》两首歌曲的对比欣赏教学中,这两件作品的主题是一致的,但是情感却大相径庭,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这两件作品都表达了对妈妈的深深思念之情感,但两者的音乐形象却很不一样,哪位同学可以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

四、注重探究设问,讲究问题的“生成性”

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开展以即兴发挥为主要特点的音乐探究与活动。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设问时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的设计是否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是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等。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各环节中,教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宏观的把握,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序一步步开展,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具有思考价值的点设置疑问,提高课堂的生成性。例如,在《羊肠小道》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设问:师:乐曲在进入中间段时“毛驴越跑越快,在一声驴的长鸣中,音乐却戛然而止”,到底是什么情况?

生1:“游人被急停的毛驴给摔下背了。”

生2:“当游人看见山谷中的美景后,被深深吸引和震惊了。”……师: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段落中的情绪应该是怎么样呢?假设你是一个作曲家,你会如何写?

生3:情绪将会是清新的,要有一些梦幻色彩。

生4:我会让其充满童话色彩,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幽默情绪。……可见,只要教师把握好教育时机,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就能迎来生成的精彩。总之,设问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设问能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音乐教学设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音乐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优化提问的方式,把握设问时机,研究设问技巧,让精彩的提问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作者:李震 单位: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三小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措施

一、正确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在音乐教学中,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的活动中,使学生慢慢养成主动参与的良好的习惯,才能够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音乐审美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运用多种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换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欣赏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银香感知、情感体验、理解认识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还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的正义发展,还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个性品质。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事物的源动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例如,在欣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教学中,笔者就首先将二胡拿上来,让学生真正的接触二胡,亲身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再次,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二泉映月》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内在含义。音乐与画面的有机结合,能够冲击学生听觉和视觉,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对于乐曲理解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使音乐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三、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动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例如,在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看图式标题的音乐欣赏《百鸟朝凤》、《野蜂飞舞》等;对情节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如:欣赏完:《赛马》、《森吉德玛》等曲子后,由于有鲜明的对比段,课按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为不同情绪的乐段创造性伴奏谱。又如:欣赏完《快乐的罗嗦》、《采茶扑蝶》等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曲子时,可运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等等。

四、结合教学内容画一画,展现音乐

音乐和美术同样都是艺术类科目,但是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能够从音乐作品中听到“弦外之音”,从美术作品中看到“画外之景”,甚至有的能够产生跨门类的跳跃联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因此,作为当代的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可以将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的课堂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不断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涵养,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才能够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欣赏活动中,且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欣赏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张扬学生自身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成为音乐欣赏课的的主人,还能够能够为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充满色彩和乐趣,让学生从心里爱上音乐欣赏课。

作者:李翠侠 单位:河北省唐上市乐亭县古河乡阁楼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