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探讨

时间:2022-11-02 08:52:53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民族歌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促进学生智力开发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音乐教育 民族化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探讨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音乐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元素却并不多见,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如何丰富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现状

在各种文化激荡的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大多数孩子只关注于流行歌曲,而对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统民歌却知之甚少,喜欢流行歌曲,但却对音乐课并不感兴趣,加之学校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对于音乐教育的内容更是不关注。因为地区的差异,我国各个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会存在着不同,但是只要稍加研究就会发现这些教材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共性,即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民歌或中国音乐只占一小部分,教材中涉及更多的是国外的歌曲。或者即便是有中国的传统民歌,可是学生真正能学到的却是很少。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感到担忧。因为这会给我国的中小学生产生一种错觉,即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时髦”“老土”的。如果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民族音乐有一天可能会消失,民族音乐中所弘扬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将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因此,作为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中小学教材中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代中小学生、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的需要。

二、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些音乐家、教育家都十分的重视音乐的独特作用。因为音乐能够以最直接和最富感染力的方式深入人心,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民族音乐的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间接或直接的反应当时作者创作歌曲时的社会背景,很好地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民族音乐就是有这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民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及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那些伟大爱国者对我们祖国的爱国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真正地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二)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音乐具有开发智力的作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音乐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的被家长和学校所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的家长只注重对孩子进行各种乐器的学习,比如钢琴、电子琴等。往往忽视了民族音乐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的作用。可以说像钢琴这样的乐器主要是针对的技术练习,当然并不是说钢琴就没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只是比起这样的乐器,我认为民族音乐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他们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情感的表达以及创新性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

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音乐教育的内化作用也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了,但单纯的音乐也只能是被学生所感知,而民歌却不同。一方面,民族音乐中所涉及的内容是最贴近我们内心的,最容易被我们所感受到的,因此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国家的命运以及发展,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如果说语文是在知识上丰富学生,那么民族音乐就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丰富学生。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运用身体的不同感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的建议

(一)强化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化”的意识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实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化”,首先需要学生和音乐教育者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上明确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强调民族音乐教育,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弘扬时代主旋律,使民族音乐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

我们要明确的是,使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加“民族化”,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摒弃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调整我认为,首先教材中所选择的民族音乐一定要有足够的代表性,能反应一定的时代特色的,最重要的是能够被学生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作品。其次,教材中的内容要体现出差异,即各个地区在全国统编的基础上要体现出各个地区的音乐特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求同存异中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

(三)创新音乐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大多还在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即老师教、学生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在当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导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歌曲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于世华.在师范院校中应该加强民族音乐教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03).

[2]闵胜林.谈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与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作者简介:昝亚妮,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市滨河中学。